重点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09 20:05:01

重点工作计划

重点工作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强化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持续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目标

围绕落实国家、市和我区“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节能减排等重大约束性指标,年我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目标是: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全区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4%,单位工业产值能耗下降9.7%,工业区每平方公里用地产值达到27亿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增长方式加快转变,淘汰劣势企业30户,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0.5%以上;废弃物再利用和资源化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并有所减少,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2%,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群众对环境满意率达到80%以上;逐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积极落实国家、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法规、标准和政策。

二、重点工作安排和分工

(一)着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工作

1、节能降耗

抓好重点用能单位、设备和产品。加强对年耗能量在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81家重点单位用能情况的监控,及时动态分析与跟踪。对耗能多的设备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加快改造。制定主要耗能产品的单耗限额标准,对达不到标准的耗能产品限期整改。

继续推进十大节能工程。完成相关调查摸底工作;编制完成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投资计划,并对实施情况进行重点监督,加快推进;继续推进和实施一批工业设备节能、余热余压利用、燃煤工业锅炉改造、电机系统改造、节约与替代石油、绿色照明、能量系统优化、热电联产和分布式供能、政府机构节能等重点节能工程。

加强建筑节能。进一步加大对建筑业重点耗能单位的监管,降低建筑施工领域的能耗水平。开展建筑节能标识认定试点工作。支持开展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可再生能源与建筑结合的示范项目。强化大型公共建筑能源运行监管,重点对大型商场、宾馆、办公楼等试行用能定额管理。

推进交通节能。逐步建立交通能耗统计考核体系。加快淘汰油耗高、污染重的老旧汽车,在党政机关和公交、交通运输行业率先实施。强化对运输企业的节能管理。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积极落实《市开发利用太阳能行动计划》,对我区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进行可行性研究,并争取纳入市计划。

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经委、建设交通委牵头,区统计局、机管局、各镇政府(工业区管委会)、供电分公司等共同推进。

2、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全面落实国家加强土地调控的各项措施,加快落实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加快清理和消化闲置和未开工工业土地工作;支持和鼓励对现有厂房改建、扩建,提高容积率,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完成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和年度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计划的制定;建立健全建设用地增量与存量盘活的挂钩机制,探索“控增逼存”管理办法。

责任单位:区房地局牵头,区发展改革委、经委、建设交通委、规划局等共同推进。

3、节约用水

加强本区计划用水、计量用水工作。年底前全面完成对尚未实行计划用水的8个镇全面摸底考核;努力创建节水型小区,做好对老式公房的节水型器具的摸底排查,加快对老式公房非节水型便器进行部件改造;继续推进中心城区公共供水管网改造,减少漏损;关闭深井水厂;完成对1-2家5000吨/月以上单位进行水平衡测试前期准备和改造计划,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责任单位:区水务局牵头,区发展改革委、农委、建设交通委、质量技监局等共同推进。

4、节约原材料

推进墙体材料革新,新型墙体材料应用占墙体材料总量95%以上。积极推进新建住宅实施全装修。在市政行业、农村地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扩大使用散装水泥和商品砂浆,散装水泥使用率达到85%左右。开展绿色旅游饭店创建评定工作,在具备条件的宾馆、饭店等公共场所,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责任单位:区建设交通委、经委、旅游局、发展改革委、房地局、质量技监局及有关行业协会共同推进。

(二)推行清洁生产

1、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

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管。利用环保热线等信息渠道,重点对本区内化工、电镀、制药、印染、造纸等行业的88家重点监管企业,加强突击抽查和专项抽查。

加快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利用,优化重点污染源监管手段。在重点污染源推广安装污水在线监控装置并与市环保局联网进行实时监控。

责任单位:区环保局、水务局、质量技监局及有关部门共同推进。

2、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100%

在全区26家医疗卫生机构和72家化工企业开展危险废物申报登记,摸清全区医疗机构、化工企业危险废物来源、种类、数量、去向。针对医疗卫生机构、化工企业危险废物处置情况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对处置不规范的企业勒令限期整改,确保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100%。

责任单位:区环保局牵头,区经委、卫生局等共同推进。

3、规范进口废物加工利用,污染物排放达标

加强对5家进口废物加工利用单位日常监管,确保进口废物加工利用规范和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

责任单位:区环保局牵头,区经委、卫生局等共同推进。

4、继续推进农业清洁生产

继续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化工作。年,化肥减量化目标为减20%,减少化肥1800吨;农药减量化目标为减30%,减少农药22吨。

继续推广商品有机肥和BB肥。年安排商品有机肥1.38万吨,肥田面积9.2万亩;BB肥0.15万吨,肥田面积6万亩。

责任单位:区农委牵头,各镇(工业区)、村及区政府有关部门共同推进。

5、淘汰机关、事业单位低于“国一”标准在用车辆

制定淘汰全区75辆尚未达到“国一”排放标准的机关、事业单位在编车辆的工作方案,并按照有关程序组织实施。

责任单位:区环保局、机管局。

6、关闭石化热电总厂热电一站自备机组

年内关闭石化热电总厂热电一站6台总装机容量为27.5万千瓦的自备机组,以改善石化城区和周边地区大气环境质量。

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环保局牵头,区经委、供电分公司和发电企业等共同推进。

7、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污水处理。推进廊下污水处理厂、兴塔污水处理厂新建和改造续建工程,积极实施市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我区承担的新江和朱泾污水管网建设项目。

集中供热。启动工业区和第二工业区集中供热系统项目。完成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2%的目标。

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环保局、水务局牵头,区经委、有关企业等共同推进。

8、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和试点

推进华久电器有限公司、申野工具制造有限公司、哈润热能设备有限公司3家电镀企业清洁生产试点工作,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进本区重点化工、医疗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责任单位:区经委、环保局牵头,有关部门共同推进。

(三)切实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1、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推进发展粉煤灰综合利用业、矿渣微粉产业;推进电子废弃物、废旧轮胎、废铅酸电池等大件废弃物综合利用;做好35家废旧金属回收企业的管理工作,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完善畜禽粪便有机肥加工厂运营机制,解决区内畜禽粪便出路问题;继续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安排75万元,添置10台套秸秆返田机械,确保作物秸秆返田率90%;提高有机肥的生产产量,确保能完成0.5万吨生产量,利用消化农业废弃物2万吨左右。

责任单位:区农委、经委、质量技监局等。

2、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

不断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研究制定居民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方案和制度。加大力度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促进资源化利用。

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建设1座600吨/日垃圾综合处理厂。

责任单位:区建设交通委牵头,区发展改革委及有关镇共同推进。

(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1、淘汰劣势企业

制定淘汰劣势企业的相关政策。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占地多、附加值低的劣势企业,促进土地、能源等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制定淘汰劣势企业的指标体系,根据市的《淘汰劣势产业目录》,《区淘汰劣势产业目录》,明确强制淘汰类、建议淘汰类和整改类的产业、产品和工艺。建立跨部门、区镇联动的联合推进工作机制。研究制定淘汰劣势企业的相关政策。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企业30户。在2006年淘汰34户落后企业的基础上,年计划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企业30户。

责任单位:区经委牵头,有关部门和各镇、工业区共同推进。

2、提高产业准入门槛

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实施建设项目能耗审核制度,研究出台本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耗审核具体操作办法,提高新建项目的能效水平;加快建立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把“批项目、核土地”制度扩大到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领域;严把环评关,严格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实施“批项目、核总量”环评审批制度。

对各工业区企业的占地面积、投资强度、税收及COD、SO2排放量进行基础数据统计,并计算出每亩土地COD、SO2产出值及税收标准,以此作为今后工业区新引进项目环保考核的一项重要标准。

责任单位:区经委、发展改革委、房地局、环保局。

3、引导循环经济企业发展,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引导和鼓励企业向循环经济发展,并在立项过程中,对属于循环经济类的项目予以重点关注,通过政策、资金引导,鼓励企业从传统产业转型为循环经济类的企业,培育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责任单位:区经委、发展改革委、房地局、环保局、科委。

4、加大扶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提高种植绿肥的补贴标准,确保今年能种上10万亩绿肥;调粮扩经,增加经济作物种植2万亩次,其中常年生经济作物不少于5000亩;新开发一批规模型、标准化的特色种养业产品基地,发挥养羊合作社的作用,带动农户养羊,争取到2010年全区养白山羊10万头。

责任单位:区农委牵头,区发展改革委、环保局等有关部门共同推进。

(五)积极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关键技术开发

1、加大企业节能技术改造

组织制订和实施分行业的节能技术改造计划,鼓励企业加大节能投入,支持一批节能技改工程。支持开发新型照明、节能型空调、高效电机、蓄冷蓄热等节能技术。

责任单位:区经委牵头,区国资委、发展改革委、科委等共同推进。

2、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

积极引导发展资源与环境类的高新技术产业,对混合动力汽车,风力发电设备等高新技术产业予以重点关注,支持华普汽车有限公司的混合动力汽车项目,帮助企业多渠道申请资助。鼓励企业积极申请国家863计划项目,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责任单位:区经委、发展改革委、科委等共同推进。

3、开发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

结合实际情况,在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中,支持一批循环经济技术的开发:包括生物质能发电、生物柴油成套设备技术、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技术,废旧汽车、废旧轮胎、电子废弃物、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大型地下综合体建设技术,高效、清洁、综合利用煤炭技术等。对条件成熟的项目,积极申报“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关键技术”、“节能及新能源关键技术”、“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等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

责任单位:区科委、经委、发展改革委等。

(六)全面开展循环经济试点

1、进一步推进第二工业区循环经济工作

根据本市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要求,落实第二工业区《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点工作要有新的进展。

责任单位:区经委、发展改革委、科委等。

2、扩大循环经济试点范围

在资源消耗大、废弃物排放多的行业、工业园区、镇等,选择基础较好、潜力较大、带动和示范效应较强的单位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培育一批循环经济典型企业、若干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产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先进镇,探索不同层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对试点单位给予一定政策支持,推进试点单位建设一批循环经济项目。

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牵头,区经委、科委、环保局、财政局等共同推进。

三、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协调

建立区循环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和联络员制度,完善综合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各责任单位要细化本领域各项重点工作的年内目标和节点进度,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全面完成任务。实行目标考核责任制度,将节能降耗责任和成效等纳入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目标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体系中。各镇政府、工业区管委会,要加强对本部门循环经济工作的组织和领导,要确定一位领导负责循环经济工作,明确牵头部门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要根据全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各项工作安排,结合本部门情况,细化具体工作目标和措施,切实抓出成效。

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有关委办局、各镇政府、工业区管委会。

(二)落实和继续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财税政策

认真落实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相关财税政策,继续对企业开展节能环保、秸秆机械化还田、推广商品有机肥、节水型器具改造等给予资金支持。对获得节能、节水认证的产品以及其它符合条件的节能产品和技术,优先实施政府采购。研究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循环经济项目、技术开发、法规标准制定、宣传推广等给予一定政策支持。

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发展改革委牵头,有关委办局共同推进。

(三)推进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

实施差别电价政策,对高耗能行业中的落后产能用电实施加价。研究促进环境保护的电价机制,推进电力优化调度。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研究制定产业超能耗标准和超基数加价的政策。继续推进燃气价格改革,平稳实施相关调价措施。完善水价改革方案,建立促进节水的价格机制。

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市政局、水务局分别牵头,有关部门共同推进。

(四)完善有关法规和标准

协助市有关部门开展《市节约能源条例(修订)》、《市可再生能源条例》的起草工作。协助开展市循环经济条例、市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的立法前期调研工作。制定《区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办法》和《区产业能效指南》。加强对国家强制性能效标准的宣传培训,全面推进对国家能效标识制度和标准的宣传、实施、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深化能源标准化研究,研究制定交通节能管理标准。修订高耗水行业的用水定额。优先制定节能、节材、节水等领域的地方标准。实施好已经制定的节能和环保地方标准。

责任单位:区经委、发展改革委、建设交通委、水务局、质量技监局等部门分别牵头负责,区政府法制办等部门共同推进。

(五)加强统计基础工作

开展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工作的监测和评价分析。加强能源统计工作,对全区年耗能2000吨以上标煤的81家重点用能单位,建立能耗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在确保按季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定期反映动态;区镇(工业区)要对年耗能2000吨以上的单位建立用能数据定期报送制度,分别向市、区报送。加强能源统计队伍建设。建立脱硫废渣的产生和综合利用统计网络。

责任单位:区统计局牵头,区建设交通委、经委、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和各镇政府共同推进。

(六)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

各镇(工业区)、各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企业、社区、学校等活动。新闻媒体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和监督,进一步形成节约资源光荣、浪费资源可耻的文明风尚。以区镇和重点用能企业为重点,开展节能培训;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节约能源资源教育;利用社区等平台,普及资源节约知识和措施,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节能的良好氛围。继续组织好世界环境日、节能宣传周、节水宣传周等活动。对在节约能源资源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重点工作计划篇2

1、全力抓好《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贯彻落实工作。市政府将于近期颁布实施《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年-2015年)》,确立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明确保障措施,进一步提高体育行政部门依法治体和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尽快建立健全市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全民健身工作,加强全民健身工作的协调和管理,形成合力。各县(市、区)也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好本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体育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

2、围绕健身工程,加快设施建设。继续建设滏阳河、沁河两河沿岸“人字型”百里健身长廊工程,打造主城区“十五分钟健身圈”。组织实施“城市体育公园健身工程”、“乡镇体育健身工程”、“社区体育健身工程”、“城市公园健身工程”“新民居体育健身工程”、“体育健身设施进老区工程”等各项工程,进一步加大全民健身工程的维修力度,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

3、加大培训力度,加强队伍建设。重点抓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扩大体育社会指导员队伍,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举办第十七、十八期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并积极督导各县(市、区)认真做好三级体育社会指导员的培训工作,并着手筹建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和培训基地。

4、培育特色品牌,促进活动开展。在太极拳“五进”活动的基础上,增加太极拳“进军营”的活动内容,并着力将太极拳“六进”活动打造成为我市群众体育活动的特色品牌。利用重大节庆、全民健身日、农闲季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形成覆盖面广、形式多样、层次多种、吸引力强的活动体系,引导群众科学锻炼、全面锻炼,让热爱健身、崇尚健身成为时尚。调动全市各县(市、区)的积极性、继续指导组织各县(市、区)开展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全民健身活动。如环临漳自行车大赛、魏县龙舟赛等品牌赛事,形成“一县一品”的全民健身新格局。组队参加河北省第七届农运会,组织好我市运动员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残运会、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组队训练工作。

5、进一步加强体育总会的建设。加快相关单项协会的审查、换届工作进度,强化对各单项协会的业务指导和组织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保证社会体育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对县(市、区)体育总会工作的指导,年内全市所有县(市、区)均要建有独立的体育总会组织,并有效开展工作。

(二)以后备人才培养为重点,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1、举办好市第届运动会。经市政府研究同意,今年-月将组织举办市第届运动会,这是全市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将精心做好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办成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全市体育盛会。各县(市、区)要尽快部署、精心组织,落实参赛市运会的有关事项,确保市运会成功举办。

2、承办好全国“飞跃杯”田径比赛。经全国“飞跃杯”理事会批准,今年月份将在我市举办第二届全国“飞跃杯”田径比赛,届时全国11个地市的田径高手将云集。我市全年还将承办2-3项省级赛事。

3、继续加大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力度,加快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网络和后备人才梯队建设。认真开展新一轮的市级后备人才和业余训练基地认定工作,力争在基地数量和扶持力度上均有所突破,积极扶持县级业余体校的恢复建设工作,力争年内实现60%的县级体校恢复建设;逐步形成以部级、省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骨干,市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支撑,县(市、区)级体校为基点的全市性后备人才训练网络,并以此为依托,实现人才逐级培养、逐级输送的目标;做好运动员年龄与水平的衔接,保证运动训练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实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4、加快竞技体育项目结构改革。不断优化竞技项目结构,巩固发展传统优势项目,开发新的潜优势项目,努力打造优势项目集群。通过引进人才、学习经验、政策倾斜等措施,逐步改变优势项目不强势的现状,实现传统优势项目向夺金项目的转变,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备相当竞争力的绝对优势项目,增加夺金点。同时加大弱势项目的扶持力度,缩小与省内高水平队伍的差距,最终实现“夺金有强项,争分无弱队”的发展目标。

(三)以重点项目的建设谋划工作为核心,加快全市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步伐

1、继续推进市游泳训练中心项目建设进度。年完成市游泳训练中心的设备安装、内外部装修工程,争取年内交工并投入使用。

2、积极谋划市体育中心和市北湖体育中心项目。市体育中心建设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已列入《十二五规划》和“三年上水平”的重点建设项目,市体育局已成立专门的机构,具体负责项目前期谋划筹备工作,今年将按照全市“三年上水平”工作总体部署,积极配合市政府相关部门尽早编制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总体规划等前期准备工作,力争上半年完成项目谋划,下半年开工建设。

3、加快县(区)、社区、乡镇级体育设施谋划建设进度。各县(市、区)要积极行动,结合“三年上水平”工作的开展,认真谋划县区级体育中心或全民健身中心的建设工作,已建成的县区要向社区、乡镇发展,争取通过新建、扩建、改建等方式,逐步建成以市级体育场馆为主体,主城区区级体育中心为补充,县级体育场馆为依托,社区、乡镇级体育场馆为基础的三级体育设施网络。

(四)以落实体育产业政策为契机,实现体育产业持续发展

1、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起草制定我市的体育产业相关法规政策。完善体育产业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管理体育市场,繁荣体育产业,为全市体育事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2、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投资体育产业。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优化多种所有制投资的政策环境,整合、盘活各类体育资源,推进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体育用品市场的繁荣发展。

3、努力扩大体育销量。体育销售稳步增长,确保销售额度较上一年度有明显增长。

4、努力开发各类体育产业项目。除传统的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体育用品市场等项目外,重点发展信息咨询、体育保险等中介服务和户外运动、极限运动、电子竞技、模拟运动等新兴体育运动项目。

(五)以加强自身建设为基础,努力提高执政能力

1、加强学习,提高服务水平。深化对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并用以指导当前工作。在全系统干部职工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通过集中培训、自主学习等方式,切实把体育系统的理论学习与工作部署、体育理论研讨、业务学习等相结合,努力提高机关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切实抓好机关作风建设。通过落实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强化组织纪律观念和群众意识,弘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坚持以考核目标为导向、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绩效评估为标准,运用现代公共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针对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实现机关建设的决策目标化、执行责任化和监督考核化。

重点工作计划篇3

1.年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其中,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长24%,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20%。

2.深入开展“促消费”活动。充分发挥政策支持、组织引导、规范营销等综合功能,组织开展好“迎新春欢乐购物节”、“消费促进月”、“金秋佳节购物月”等活动,活跃城乡市场,促进消费增长。

3.搭建扩大城乡居民消费的政策平台。力争年内在惠及民生的公益性项目、公共服务项目和绿色环保项目上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着力推进便利消费、实惠消费、循环消费,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

二、完善市场监测体系,落实市场供应应急调控措施,保障市场平稳运行

1.加强市场运行监测体系建设。进一步调整优化样本结构,加快建立反应市场变化的统计评价体系。重大节日、极端天气期间启动重要商品日报告制度,适时市场信息,合理引导生产消费和社会预期。

2.努力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应急供应。完善《市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加强生猪活体储备的管理,重大节日、极端天气期间指导企业积极组织货源,必要时启动供应应急预案,保障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

三、实施“城乡流通网络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流通网络,提高便民利民水平

1.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支持连锁经营企业开办直营“农家店”,控制开办加盟“农家店”,鼓励发展乡镇商贸服务中心,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满足农村多样化消费。力争全年新建改造农家店100处、镇级商贸中心10处。

2.进一步深化社区商业“双进工程”。支持商贸流通企业采用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到社区设立超市、便利店等便民网点,不断改善社区消费环境,满足居民即时消费需求。力争全年新建改造社区超市、便利店40处。

四、推进商业设施的规划建设,培育商业聚集区,促进商业可持续发展

1.加快县级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督导荣成市加快编制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完成文登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的专家评审工作,实施乳山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引导商业网点有序发展,提升商圈集聚、辐射和服务功能。

2.加强商业大项目的跟踪服务。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开工建设综合商贸中心主体工程,建成运营家家悦九龙城休闲购物广场。年内新增大型商业设施面积40万平方米以上。

五、深化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提高产业化、组织化水平

1.标准化建设改造回收站点。对现有符合布局要求的回收站点进行标准化改造,对不具备回收站点配置条件的区域,适度配备标准化回收亭,方便居民交售。年内力争改造建设回收站(亭)250处以上。

2.高起点建设改造分拣中心和集散市场。在城乡结合部区域,建设改造4处分拣中心、1处集散市场,实现集中收废、分拣、初加工一站式的集约化经营,提高再生资源资源化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

六、加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管理工作,促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

1.推进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场所的升级改造。支持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实施场地搬迁,进行技术改造,使拆解能力由目前的5000辆扩大到20000辆,进一步提高机械化拆解和规范化管理水平。

2.做好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工作。优化工作流程,及时审核车辆报废信息,准确发放补贴资金,让更多符合条件的车辆享受到政策资金的支持。

七、推进家政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便捷高效的家政服务网络,满足居民服务需求

1.建设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加快技术开发,整合家政资源,启用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在市民和家政服务企业之间搭建供需对接信息平台,进一步推动家政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

2.强化家政服务员的培训工作。深入实施“家政服务工程”,支持大姐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等家政服务企业,年内培训各类家政服务员3000名以上,提升家政服务质量。

八、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完善流通网络,提高农产品现代流通水平

1.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加快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力争三季度前完成市场的搬迁任务,完善仓储加工等功能,深入开展农批对接等产销衔接模式,将市场培育成现代化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2.进一步扩大“农超对接”规模。建设完成家家悦中心厨房,召开农产品产销对接会,支持连锁超市新增农产品销售区40处以上,鲜活农产品直采直销规模达到55亿元,受益农户新增1.2万户,不断提高本地农产品超市化、品牌化经营水平。

九、深入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活动,推进诚信商贸企业示范创建活动,营造和谐消费环境

1.推进诚信商贸企业示范创建活动。在全市商贸流通企业中开展诚信商贸企业示范创建活动,培育诚信经营示范典型。组织商贸流通企业开展诚信承诺,年内悬挂承诺匾牌的商贸流通企业达到600家以上。

2.大力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活动。与重点商贸流通企业签订2013年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承诺书》,组织“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普及法律法规,营造诚信兴商的浓厚氛围。

3.按照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相关要求,督导下属试点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确保通过终期评估验收。

十、加强生猪屠宰管理,提升行业整体水平,确保群众吃上安全放心肉

1.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组织开展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回头看”活动,对33户审核清理不达标屠宰企业予以关闭。加强对保留的5户机械化屠宰企业的监督管理,确保上市肉品质量安全。

重点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基层;计划生育;难点;重点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人口是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组成部分。在我国传统社会的意识中,就有着多子多福的思想意识,并且在随后的几千年间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生育观。但是时代在发展变化,新鲜的事物永远要取代旧的事物,原有的生育理念必然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当下的发展需要。必须要进行变革。以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例,过去为了改革开放的发展建设,提倡生育,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有一段时期开始提倡独生子女,但是在当下,又准备开放二胎政策。整个计划生育政策变化的过程中,基层工作是重点与难点,因此本文就将对新形势下的计划生育工作加以具体的论述。

一、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难点

首先,在当前的形势下,我国的人口流动数量逐年增多,这就为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去城市打工,所以人户分离的现象十分严重,这就为管理工作增加了阻碍。过去计生工作者主要是前往住户的家中进行采访以及慰问,但是随着人户分离,登门调研的方法已经失去了作用。有些育龄产妇会长时间的处于非管辖区域中,所以信息中断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就难以对计生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还有一部分人群并不是长期住在辖区中,所以难以避免的会对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产生抵触的情绪。由此看来,如果单一的想要依靠基层计生人员对计划生育工作进行管理,那么结果将会是困难重重,这是当前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采取何种手段加以管理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其次,基层计生人员的工作压力大,一些干部甚至分身乏术,无法高效的完成计划生育的基本工作任务。在当前的计划生育工作中,计生工作的领导者通常都是妇女主任,缺少计生人员的配合,这一问题实际上是岗位的缺失,影响着计生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有些情况下,一名计生干部甚至身兼多职,不仅要管理妇联方面的工作,还要处理民政、残联以及工会等工作,造成分身乏术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将计生工作落实到基层中就会显得困难重重。同时,计生干部又缺少与基层工作人员之间的互动,所以对当地的计划生育实际情况并不能达到完全的了解,这样就造成计生工作缺少稳定性。

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重点问题

在当前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需要对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加以详细的分析与研究,这是摆在当前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尤其是在二胎政策开放以来,更加应该将重点的工作落实到基层的工作任务中,令人们对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具有准确的了解。首先,应当将依法行政放在首位,这是管理好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前提。当前,我国的社会是一个法制的社会,一切工作任务的核心都是以法律为基础的。法律可以为各项工作起到约束性的作用,因此人们的法律意识正在日益提升。在计划生育的相关政策中,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因此,在这些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一定要依法行政,贯彻“公开、公正、公平”三项原则,赢得群众认可,获得群众对计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除了对这些群众关注度高的计生事件的解决,在日常的工作中,计生干部的言行、制作的文书以及各项奖励扶助政策的落实到位,都应严格的依照程序申请、公示进行办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去推进基层计生工作难点的解决。其次,从源头上抓好流动人口管理。基层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首先需要部门联动。政府与公安、工商、卫生等计生成员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公安部门要坚持查验流动人口《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并登记档案,定期将此信息提供给计生部门。其次是规范管理。以居民小组为主对流动人口进行统一管理,反馈信息,提供服务。再次在工作中要把握重点,以已婚育龄妇女为重点人群,采取定期与平时相结合的办法开展清理,加强督办。最后要优化服务,积极上门为流动人口提供计生政策、法律法规咨询,积极为流动人口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生育、生殖保健服务。第三,突出优质服务,让群众感受计生服务的贴心。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内容不光有计划生育,还有为群众尤其是妇女身体健康服务的义务和责任。普及生殖健康科普知识,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也是计生工作的一个目标。在日常工作中,计生工作要主动涉及这些内容,并提高服务水平,突出优质服务。还要积极开展各项生育关怀行动。孕期妇女是计生工作的重要对象,要在流动人口中积极进行孕期保健知识宣传,开展孕检,提高育龄群众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加强群众对计生工作的了解与支持。最后,引进科技人才,充实计生管理力量,更新计生服务形式。基层计生管理要吸引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人进入村计生管理班子,让更多的青年发挥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服务基层、挖掘资源、因地制宜,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带领群众创业致富。村民把精力更多投入到改善生活条件上,生活方式会更加科学健康的,计划生育的压力也会减轻,从而有助于基层计生工作的开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要认清文中提出的几个重点以及难点,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认识。我国当下正在实施二胎政策,但是并没有全面开放,这主要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考虑的,如果全面开放二胎政策,那么会造成人口数量的激增,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所以结合当下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更加需要基层计生人员认清重点,为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全面落实作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余治敏.如何做好基层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科技与企业,2013.16期.

[2]张桃花.金川多措并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甘肃经济日报,2010年.

重点工作计划篇5

为努力提升医院的学科水平和综合能力,让我院一些专科学术水平完成三、五年内,在市、省内形成优势和特色,造就一批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省、市医学重点人才,经医院重点专科、重点人才评审领导小组审定,决定对省重点专科、市重点学科,和院重点专科建设和省、市、院级重点人才,加强扶持力度并制订实施办法如下:

一、院设立重点学科、专科建设专项经费。

1、省、市级重点学科、重点专科给予上级经费数额相等资金匹配。(并视学科发展情况可适当增加)。

3、重点专科开展重大新业务所需设备及病人医疗费用医院将给予支持。

4、基础资金的支出用于科室的业务发展和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课题调研、资料费、提供出国考察经费等)。

二、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在人员调配上给予政策倾斜。

三、重点专科建设要明确一个主攻方向,针对关键技术问题,集中力量有所突破,从而形成专科优势。

四、可采取与省、及国内外高等医学院校、科研单位联合建设的形式,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专科建设、课题研究和人才培养共同发展,确保重点专科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和高效益。

五、重点专科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五年内培养出2-3名年龄在45岁以下的业务骨干,逐渐形成结构更加合理的人才梯队。

六、加大重点专科的制度建设,为其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学术环境,切实做好人、财、物等配套和后勤保障工作,以保障专科建设目标的实现。

七、院重点专科建设、重点人才培养领导小组将对院重点专科实行全过程动态管理和目标考核,并签定合同书。每半年组织专家委员会对照考核指标进行检查。未达标将给予警告,限期整改,考核仍不合格的不再列入院重点专科,并停止资助。

八、医院年终经考核对在实施重点专科建设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科室、学科带头人和有关人员给予表彰,对突出的科室和个人实行重奖。

九、院重点人才培养周期(二年内),给予基础扶持资金2万元。基础扶持资金用于开展科学研究,参加全国、省、市相关学术交流活动,出版专著,国内外进修学习、购买资料所需费用等(市重点人才每年可报销书报费1500元、院重点人才每年可报销书报费1000元)。

十、入选对象须和院签定培养合同,院人才培养领导小组将对其进行目标考核,每半年考评一次。评估考核的重点是学术技术水平、实际工作能力、学术地位、医、教、研工作业绩及培养经费使用情况。

十一、入选对象可聘请国内、外医学界相关专业著名专家作为自己的导师,定期给与课题、业务技术指导。

重点工作计划篇6

省人民政府与市政府签定的《“十一五”二氧化硫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和《“十一五”主要水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指标要求,《市“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实施方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市“十一五”污染减排规划>后期污染减排工作的通知》(陇政办发[]28号)及省环保局核定的我市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基础数据。

二、目标和任务

年全市二氧化硫(SO2)排放总量计划控制在0.88万吨以内,比年下降6.25%;全市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计划控制在0.87万吨以内,比年上升6.68%。

计划削减二氧化硫(SO2)150吨,全部为工业SO2排放量;削减化学需氧量(COD)800吨,其中工业削减100吨,生活污水削减700吨。

为保证完成年污染减排目标任务,计划安排工程减排项目13项。

三、减排目标可达性分析

年全市COD减排任务是800吨,;年全市二氧化硫减排任务是150吨。各县区制订的减排计划削减量有缺口的应补报项目,补齐缺口,确保减排任务的完成。计划任务量为预测值,实际量以年终考核量为准。各县区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落实情况。

我市的COD减排措施主要依赖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新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进度及污水处理项目的配套管网建设进度将直接影响我市的COD减排效果。因此,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列入减排计划的减排项目,争取徽县污水处理厂项目早计划,早开工,武都区、成县二家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建设尽快完成,以最大限度发挥减排效果。

四、主要措施

(一)狠抓工作责任落实,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建立健全污染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各级政府的主要领导对本行政区域污染减排工作负总责。强化政策措施的执行力,将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入环保目标责任书,加强考核监督,定期公布污染减排指标完成情况。将污染减排指标完成情况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二)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各县区要把总量削减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把好项目环境准入关,严格执行新建项目“点对点”调剂制度,新(扩、改)项目的排污总量从辖区内削减量中调剂使用;对不能实现“增产减污”的改、扩建项目和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无法通过区域平衡等替代措施削减污染总量的新建项目,各级环保部门不予审批。同时,把好项目竣工验收关,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依法按总量控制要求发放排污许可证,加强核发后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无证排污、超标排污。建立项目审批台帐,每季度结束后5日内将项目审批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调剂情况上报市环保局。

(三)建立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项目上报制度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项目上报制度包括月报和季报。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各县区环保局完成。月报主要是按照环保部年终核查要求上报减排项目基础台帐,季报按国家环保部格式和要求上报。

(四)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排监测制度

为准确核定减排情况,市、县、区环保部门要采用自动监测与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相结合的方式,每月对列入减排计划的污水处理厂、工业企业削减工程进行现场监察和监督性监测,每季度进行在线监控设施比对和校验,确保治理设施稳定运行,有效减排;关停项目必须每月督察一次,防止死灰复燃。减排项目治理设施监察报告、监测报告、比对报告于每月5日前报送市环保局。

(五)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排考核制度

1.强化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责任制。各级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污染物总量减排的第一责任人,各企业单位是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直接责任人,是落实减排任务的主体。各级政府要把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的各项具体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范围,制定年度削减计划,层层分解,落实到责任企业,切实把污染物总量减排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抓紧抓好。各减排单位要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增强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项目和资金,严格监督管理,确保实现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

2.严格污染减排责任追究。建立减排工作考核制度,由市政府组织,市环保局和监察局牵头,会同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实施季度核查和年度考核。严格减排工作责任追究,对未落实减排措施、未完成减排任务的县区,要严肃追究责任;对因工作不力、渎职失职造成减排工程项目建设进展缓慢,要追究相关单位、部门和责任人的责任。

(六)认真实施污染减排各项重点工程

按照《市“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实施方案》(陇政办发[]196号)要求,重点抓好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冶炼企业烟气综合治理、工业废水治理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与配套管网改造等工程。对列入年减排计划的工程项目,要尽快制订项目建设方案,落实资金来源,狠抓工程质量,确保按期建成运营。对年未完成的项目,实施限期治理。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要加大城市污水管网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尽快完善城市污水管网;运行体制不顺的,要加快企业化改制和市场化运作步伐。

(七)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监督管理

重点工作计划篇7

一、目标任务

主要指标:出生政策符合率79%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小于100:117,环孕检率90%以上,一男户上环落实率90%以上,长效节育措施及时率85%以上,当年社会抚养费征收率60%以上,历年社会抚养费征收率80%以上,征收面达80%以上。

重点工作任务:全乡上环23例,结扎62例,二女结扎11例,社会抚养费征收任务56.6万元。

二、主要措施

1、分解任务,责任到人。(1)重点工作任务直接分解到各村,具体到每个人头上。(2)派出所户籍登记、卫生部门出生分娩、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登记、防疫登记、农民参加新农合登记、出生网络实名登记要主动及时与乡计生办工作对接,确保部门信息顺畅及时,数据准确无误,资料整理规范。(3)积极争取法院支持,加大法院执行力度,每个村至少执行一起案件。

2、加强调度,兑现奖惩。一是推行“周调度、月交账”制度。(1)计生办每周五将各村周内落实长效节育措施和社会抚养费征收情况,汇总并排位,排名倒数第一的由村支书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说明原因;实行月交账制度,每月29号由党委书记主持召开交账会、会议参加对象为所有乡村干部、每月交账指标以当月重点工作任务数为基数按比例完成情况。(2)交账结果的处理:第一次交账排名倒数第一且没有完成工作任务的,村计生专干在会上表态发言,连续两次或累计三次交账排名倒数第一且没有完成工作任务的,村支书在会上表态发言;连续三次或累计四次交账排名倒数第一且没有完成工作任务,村计生专干先待岗后再按组织程序处理,村支书诫勉谈话;连续四次或累计五次交账排名倒数第一且没有完成工作任务的,村支书先待岗后再按组织程序处理。(2)奖惩办法见附件。

3、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一是严格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不放松(每例不低于一万元),严禁擅自降低标准征收;二是加大强制执行力度,对拒缴的对象要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每例按征收标准到位),每村至少执行一例。

三、工作要求

1、实行村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计生专干具体抓,其他干部都参与的工作责任制度。

重点工作计划篇8

(一)办理一般退休审批405件,特繁工种提前退休审批0件,因病提前退休审批0件。

(二)受理工伤认定申请15件,作出工伤认定结论24件,送达工伤认定文书82件。

(三)初审转报劳动能力鉴定申请13件,送达劳动能力鉴定结论26件。

(四)处理退休审批3件,处理工伤认定2件。

(五)测算我县建设用地社保安置人口养老保险预存款资金3批次。

二、2021年4月重点工作计划

(一)做好一般退休审批、特繁工种提前退休审批、因病提前退休审批和相关、复议、诉讼等工作。做好工伤认定经办、档案整理、历史数据全迁移等相关工作。做好工伤认定、复议、诉讼等相关工作。

(二)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待遇兑现的政策解疑答惑等相关工作。

(三)做好劳动能力鉴定初审、转报、鉴定结论送达等相关工作。

(四)做好人社入驻县政务大厅窗口协调等相关工作。

上一篇: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保密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