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中学教育范文

时间:2023-04-23 16:21:46

重点中学教育

重点中学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城市重点中学 劳技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三个面向”

* * *

劳动技术教育课是中学的必修课。劳技课的课时从初一到高三,每周不得少于2节,总课时量是中学课程 中最多的学科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2月13日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加 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劳动教育列入教 学计划,逐步做到制度化、系列化。社会各方面要积极为学校进行劳动教育提供场所和条件。”中央把劳技教 育提高到这样的高度,充分说明了劳技教育的重要性。

武汉六中是一所省重点中学,它承担了国家教委、武汉市教委“八五”重点科研项目“城市重点中学劳技 教育的模式和方法”的研究。在劳技教学和科研中,武汉六中根据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国家教委一系列的指 示精神,加大了对劳技教育的投入,迅速地将劳技教育列入教学计划,逐步做到了制度化、系列化,生动活泼 的劳技教育局面已经形成。劳技教育已通过区、市、省三级评估,学校已成为区、市、省劳技教育的一面红旗 ,成为示范的榜样。科研项目的研究,也进展很快,1994年5月7日,国家教委“八五”重点科研项目武 汉片现场会在武汉六中召开。会上,武汉六中抓劳技科研的经验,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充分肯定。

在进行劳技教学和科研中,武汉六中考虑到与一般中学相同的方面,即共性,也考虑到城市重点中学与一 般中学不同的方面,即个性,从共性和个性的结合上,来思考问题,深入研究,大胆探索,并取得了可喜成果 。现仅就城市重点中学劳技教育应办出的特色,即劳技教育的方向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结合多年实 践,谈谈一些认识。

一、劳技教育的方向性

重点中学劳技教育要把握好方向,要对劳技教育有一个清醒的正确的认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了提高人才素质,出好人才,就必须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就必须贯彻 “三个面向”的根本原则,就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 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特色。从世界的大格局来看,各国的激烈 竞争,如经济竞争、技术竞争等,归根结蒂是人才的竞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非常重视劳技教育,课时 量比我们还多。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自觉地服从和服 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我们办学的方向,也是劳技教育应坚持的方向。

在劳技教育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好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和 劳动知识的传授、劳动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贯串于劳动教育的全过程。这是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必须做到的。

城市重点中学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向高等院校输送人才。因此,在劳技课程的设置上,尽量做到能与高等 学校的教学挂钩。我们开设了微机、制图、英文打字、无线电维修等课程。学生到大学后,在这些方面能很快 适应大学的学习。

城市重点中学学生的自控、自理能力差,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多数属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裕。而到大 学后,要进行独立生活,一切都要靠自己。有些学生进大学后,很不适应,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开设了缝纫、 机械维修、手工制作、摄影等课程,提高学生自控、自理的能力,提高他们自我服务的能力。学生一旦离开了 父母,能很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这对人才的成长造就了好的自身条件。好多大学来校反映,武汉六中的学生 到大学后,独立生活能力强!

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的人的 唯一方法。”在劳技课的教学中,我们注意劳技与别的学科的互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作用。无疑,这样做 ,不但别的学科促进了劳技课的教学,而且,劳技课也促进了别的学科的教学。这对全面提高各科教学质量, 使各学科和谐发展,提高重点中学学生的全面素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劳技教育的实践性

实践性是指将知识变为能力。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是劳技教学中很重要的原则,更是城市重点中 学劳技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

劳技教学既要传授理论知识,又要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做到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来掌握劳动技能 。在结合的方式上,根据不同的教材和客观条件,大体分为3种:一种是先讲理论,后进行实践;第二种是边 讲理论,边实践;第三种是先实践,后讲理论。无论采用那种结合方式,都应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目的。只 有这样,劳技课才是真正的劳技课,知识掌握得牢,记得熟,用得活。

为加强劳技教育的实践性,学校要提供专用教室和实习基地。

武汉六中现已建设好9间专用教室,有微机室、缝纫裁剪室、制图室、英文打字室、无线电室、电工维修 室、摄影室、机械修理室、手工制作室,配齐了这些室内的专用设备,每室的设备可以同时供30人使用。上 课时,学校把一个班分成两个部分,分别在两个教室上课。第二次上课,交换教室。这样,保证了每一个学生 都能进行实际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些专用教室,下午课外活动时向学生开放,让学生自己操作, 做到熟能生巧。

武汉六中还建立了两个校内劳技教育基地,一是校办企业工业生产实习基地,主要从事仪器仪表的生产, 让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实习;另一个校内实习基地是校园,校园有4个花园,1个温室,4个苗圃,学生在老师 的指导下进行园林、花卉的实习。

武汉六中还建立了5个校外劳动实习基地,即雷达兵学院,阳逻电厂,逻洲石油化工,蒙德集团公司,石 桥村。学生到这些基地主要学习现代国防知识、电力知识、石油化工知识、粮油加工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现 代农业知识,从不同的侧面了解各类知识的概况,从而达到认识社会,为国民经济服务的目的。

由于贯彻了劳技教育实践性的原则,学生成绩显著提高,学生劳技课学期考试及格率高于95%,学生毕 业时的及格率高于95%。每年市、区对我校劳技教学的检查,均为全面合格。区里来学校对学生进行技术考 核,对所学技术能正确操作的学生,高于95%。

由于加强了实践,学生对外比赛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从1990年到1994年,武汉六中学生参加武 汉市微机比赛,获一等奖8名,二等奖11名,三等奖7名,列全市第一;1994年微机比赛,武汉六中学 生获市一等奖4名,从第1名到第4名都是六中学生,二等奖2名,三等奖1名,段炼同学获省微机比赛第3 名;1991年学生手工制作和收音机作品参加全市展览,获奖学生有10人之多,1991年武汉六中获无 线电三城市比赛的第3名,高二学生,都能装响6管收音机;1992年高二、高三学生参加区无线电、识图 制图比赛,获奖学生12人,俞刚获武汉市一等奖。

段炼同学曾协助老师编软件,自制多种防病毒软件,并在计算机杂志上发表了3篇电脑方面的文章;俞刚 同学研制的电流过载保护器获得专利。

实践证明,城市重点中学的学生要学好劳技课,就必须加强实践,这对培养学生的技能素质,意义是非常 深远的。

三、劳技教育的开放性

开放性是指劳技教育不能只封闭在学校中,在书本上学,而要突破办学的围墙,在开放的动态中办学,以 学校为基点,充分向广阔的社会领域辐射与吸呐,充分利用家庭、社会潜在的教育资源,形成学校--家庭- -社会一体化的劳技教育网络,对学生进行劳技教育。

执行劳技教育开放性原则,武汉六中采用的方法是走出去,请进来,面向社会,为现代化服务。

武汉六中建立了现代国防工业、现代民用工业、现代石油化工工业、现代粮油加工工业和现代农业的校外 实习基地,定期地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去实习,长知识,开眼界。每次实习回校后,学生们感慨万千,认为每实 习一次,胜读10年书。武汉六中到岳阳、红安、三峡等地调查,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结合摄影课,开展摄 影竞赛。返校后,学生写的调查报告很有质量,摄影作品很有水平,有的已在报上发表。武汉六中还有计划、 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科技馆、武汉机场、汉口车站、武汉港等现代工程参观,让学生看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明确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公益劳动,为社会服务。

武汉六中把在生产和科研第一线富有经验的水平高的工程师、专家、厂长、经理、村长请进来,作为校外 兼职教师,给学生上课、讲报告,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学生反映,听他们的课,感到有味,能 从实践和理论结合的高度去理解问题,好懂。还把市内校外的劳技教师请进来,利用学校的设备条件,培训劳 技教师,带动了全市的劳技教学,成为全市的龙头学校。先后给劳技教师办了缝纫培训班,万用表培训班。市 、区内的一些教研活动,很多在武汉六中开展。还利用自己的设备,为社会服务,如利用微机设备,为校外培 训微机人才;利用照相设备,为校外人员服务。这样,既为社会培训了人才,又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逐步达 到以劳养劳的目的。

学生在开放式办学中,能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学习社会中完善自己,进而达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克 服了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作法。这对于重点中学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只有在开放性的办学中,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四、劳技教育的发展性

社会在前进,科技在迅猛发展,作为服务于经济建设,服务于现代化的教育,也在迅猛发展。随着经济的 增长,教育的投入也愈来愈大,教育的现代化程度也愈来愈高。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不断更新,作为教育 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劳技教育也是如此。从劳技教育本身来讲,也有一个起步和不断发展的过程,这就是劳技教 育的发展性。

劳技课是开的一门新课,万事开头难。实习基地、专用教室、教学设备等,都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会 遇到来自各方面的种种阻力,的确很难。但贵在起步,只要迈出了第一步,就可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开 始,武汉六中没有专用教室,就在一个破旧的房子内,一个钳台,几件简单的工具,上自行车维修课;让学生 带一点针线、碎布、上手工制作课;把学校的照明线路拆下来的一些不要的零件,拿来上电工课……就这样迈 开了第一步。

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先后建设起了9个专用教室,将劳技课排入了课表,按国家 教委规定标准开齐了课程,开足了课时,逐步实现了劳技教学的正规化、系列化,并建立了一整套考核和评估 制度,建设了两个校内实习基地(仪器仪表,园林花卉),建立了微机课外活动小组和其他课外兴趣小组,着 力提高学生的技能。

遵循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的原则,教育应该和现代化接轨,和国际接轨,和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接 轨,构建达到国际教育水准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校体制。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德、智、体、美、 劳全面发展,思想、文化、艺术、社交、技能、心理、身体等素质高,敢想敢干,能说会做,能唱会跳,能写 会画,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会交际的一代新人。

重点中学教育范文第2篇

我于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1、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2、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重点中学教育范文第3篇

重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解决方案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几年来正逐渐加剧,通过有关部门鉴定的“大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课题显示,在被调查的2961名学生中,有16.7%的学生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并随年龄增长而大幅度上升,其中初中生为13.76%。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胡胜利通过对500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有49.6%的高中生存在各种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有10.8%的高中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以上情况说明中学生确实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

一、重点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国外学者界定的心理健康标准与我国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可以得出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1)心理特征与实际年龄相符合;(2)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3)乐于学习;(4)很好地与人相处;(5)能够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节;(6)有稳定并愉快的心情。正常情况下,心理不存在问题的学生应当能够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欣然接受,情绪稳定的处于乐观的状态中,对待荣誉和困难都能做到正确的对待,对学习有端正的态度。

而重点中学的学生心理异常一般表现为:(1)高傲心理。由于考入了重点中学,觉得自己学习好,所以他们有一种优越感,认为自己是可以凌驾与别的同学之上的,对于其他同学的正常行为常常会横加干涉,对于自己犯下的错误、做出的错事却不以为然。(2)焦虑心理。重点中学学生在高中之前都学习成绩优异,老师对他们也非常重视,经常会委任各种职位给他们,但是重点高中让学习好的同学都聚集到了一起,想要在这些人中拔尖还是比较困难的,且重点高中课程难度较普通高中来说更大一些,有人能当第一名就肯定有人是最后一名,在产生了这种落差之后,如果学生自身不能很好地调节心态,就会引起自己内心的紧张不安,持续时间过长就会引起焦虑等心理疾病。(3)失落心理。重点中学全体学生在过去都是班上老师关注的重点,到高中之后,老师对他们的关注肯定不如之前,所有的学生都很优秀,如果这时候他们不能通过学习引起老师的注意那么就会在另一方面做出能吸引老师视线的举动,如在课堂上故意打断老师的讲话。(4)逆反心理。这种心理在中学生中十分普遍,此时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想要摆脱家长对他们的掌控,就不愿意听从家长的意见甚至故意做出完全相反的举动,来表达他们的抗议。(5)嫉妒心理。嫉妒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不自信、心眼小。在同学们进入重点高中后,对于不同的老师及同学,产生的学习成果与以前相比会有所不同,有的同学学习进步有的同学却退步了,若退步的同学不能做到正视成绩退步这件事情,而是陷入了对自己的不自信以及对进步同学的不满情绪中,就会产生对其他人的嫉妒心理,没事找事、处处跟别的同学作对,做出各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二、如何开展重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一)转变教学观念

学校教师应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对于心理问题要有科学的认识,不要把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同学个人品质对等。充分认识到青春期内中学生的具体状况,根据其年龄的发展状况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给予学生足够的包容与理解,正确认识心理辅导的具体作用,并对其具体实施提供便利。

(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让学生对自身有正确的认识,并能适应各种不同生活、学习环境。中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对自己的认识不够全面。尤其是进入重点高中学习的学生在从前,老师对他们的态度比对其他同学更好一点,并且老师只会大都注重学习成绩,对其个人品质并没有过多的在意,在升入高中之后,可能会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自己的每一个方面都优秀,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同学或老师对其善意的提醒会被认为是对其有意见,长此以往便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要教会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各种各样的优秀品质,让同学学会情绪的调节,正视现实。对于学生的评价要中肯,指出其优点的同时也要讲明缺点,并鼓励学生努力改正缺点发扬优点。

(三)指导学习方法减轻学习压力

学习压力是中学生心理压力的最主要来源,高中课程与初中相比,难度增加、数量增加,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高,很多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吃力并且学习效率不高,重点高中尤其如此。所以老师要适时开展对改进学习方法的指导,且新课改后,学校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全面的素质教育上,提倡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所以课后作业等可以换一种方式进行,不一定非要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无休止地解题,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情绪。

(四)实行多元立体化的心理辅导

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干预,只有学校开展工作是很难取得成效的,学生家长以及社会氛围也要得到改变。在校老师辅导,回家之后父母也应当进行辅导。中学生的心理是十分敏感的,重点中学学生更甚。父母此时需要做的就是关注学生但不能只问其成绩,还要问在学校与同学的相处等,对其进行鼓励,并向其说明不仅要努力学习,优秀的品质也是必须具备的。而社会需要改变对差生的偏见,不能一切以成绩为基准,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好的个人品质更是难能可贵的。

三、结束语

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严重威胁了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在重点中学,学生面临的压力巨大。但是心理健康问题并不是洪水猛兽,只要教师能够掌握一定程度上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对同学进行正确的引导,缓解其心理压力,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做到及时发现,尽早解决。

参考文献:

\[1\]梁烨,吴劲东,柯文英.某重点中学初一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2).

\[2\]李洁.浅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4).

重点中学教育范文第4篇

但老师们在注重了知识的过程教学的同时,对学生创新学习方法的指导还明显不够。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知识陈旧的速度加快,使得一个人在今天学习的知识,几年后就会过时。因此,学会学习、独立探索就成为21世纪新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教师应切实加强创新学习方法的传授,把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多种新途径和方法交给学生;把学法指导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课前备课要兼顾学法,课堂教学要渗透学法,课后辅导要点拨、强化学法,使学生会学唯物地、辩证地分析、认识问题。教师对学生进行广泛地、有针对性地学法指导,能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具广度、对知识的理解更具深度、对知识的应用更具创造性。

二、重视了教师“问导”,但“导问”不够

矛盾、困惑的智力背景最容易引起学生的探求倾向,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位老师都能设计大量的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设计,起到了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让课堂“活”起来的作用。

但绝大多数老师只关注自己如何提问,而很少着眼于怎样引导学生提问,这种片面突出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提问,还很难把握或者说往往会忽略学生的个体适应性,这种“生从师问”的局面下形成的学习心理依然是消极的、被动的。因而我们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地引导学生提问,使课堂设问更切合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与学习实际,并充分发掘他们的深层潜能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探索者。因此,教师一要注意在教学中做好“提问”的示范:学习中经常会有哪些方面的问题?在什么情形下可能产生问题?针对具体内容可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二要充分运用“问题情景法”、“探究发现法”等创设“发现情景”,通过精心铺设台阶,把学生引入到“探究??发现??提问??解疑”的主动学习过程中去,让学生以发现者的姿态进行角色活动。三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可以在初次接触教材时鼓励学生提问;可以在深入学习教材时诱导学生提问;可以在教学结束前留出适当时间让学生提问;可以鼓励学生课后提出问题,师生一起讨论,并将新问题引向课外或后继课程等。教师“导问”的本质是要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重视了对教材一定的重新处理,但深层次挖掘创新不够前苏联着名教育家沙塔洛夫说过:“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注:况平和:《让学生从学习重负中解放出来??沙塔洛夫教学法评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87页。)。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能点燃学生智慧的明烛,激起学生创造的热情。比如,一位老师对《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的处理:他紧扣文章的题眼和文眼“讽”,以点带线,连点成线,避开教材的表述程式,按“为什么讽”??“怎么讽”??“讽了以后怎么样”来处理教材,这样的创新处理,就突出了重点,让学生按一条新思路来感受教材。

但在教学中缺乏对教材真正力度较大的创新处理。教材只为教学提供了基本的内容,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各种教法的特点,创造性地组织教材,精心地、科学地构思教案的整体结构,认真推敲每一个教学细节,并巧妙地将相关学科知识引入教学,使静态教材内容变为具有探究性地研究问题,诱发学生探索。比如,讲《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课,就可以在整个教学方案的设计上来一个比较大的创新:改变传统的先因后果、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罗列法,而采用以图表、文字、数据等充分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巨大成果,让学生在惊讶中追寻其历史根源,这样把学生置于新角度、新思路、新情景与新问题之中,就适应了学生带有理性色彩的好奇求新心理,实现了教学重心由教师的“教”向学生“学”的转移,改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地位。

四、重视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往,但多向交往不够

传统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单向交往的模式,后来的课堂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单向交往模式不能反映教学活动的复杂特质,提出教学活动应当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往。这种教学的双向交往活动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本质特点,有力地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现在的重点中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大多采用了这种双向交往的反馈形式。

但现代心理学认为,多向交往较之单向和双向交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即在课堂上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彼此交往、互相质疑,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够互相影响、互相激励,产生链式反应。某一学生的新看法可以激发其他学生的新看法,这些学生的新看法又可以激发更多学生的新看法,反过来又影响原来的看法。如此反复循环,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就能得到异常迅速地发展。课堂上形成多向交往的最好办法诸如小组讨论法,教师就某些具有创新意义的问题分小组进行讨论;自主活动法,让学生选择课堂上遇到的某一个问题,自己主持、安排讨论等。

五、重视了对某一种思维成份的培养,但多种思维成份的有机结合不够在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都注意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有的政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是单纯要求学生记住科学的结论,而是帮助学生对教材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加工,再由学生来表演反映社会上不正当竞争的小品,让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就培养了学生的聚合思维。有的老师注重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如一位语文老师讲授《济南的冬天》一课,先是让学生随着朗读去想象老舍先生描绘的冬天的济南所独有的景象,而后对照图片来引导分析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再让学生对

照新的景物进行作文训练,充分让学生利用知识间的相似或相近部分进行联想与类比,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的英语老师让学生边听录音、边识别并表演各种运动项目、观看奥运会录象片,就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但目前更多的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是一个人的多种心理要素经过复杂的心理整合而构织起来的综合功能效应。如创造性思维就需要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高水平的有机结合。爱迪生发明电灯,他实验了几千次,试用了多种材料做灯丝,这是发散思维的过程;最后他反复实验论证,采用碳化了的物质做成灯丝,创造出第一代电灯,这时用的是聚合思维。因此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共处于创造性思维这一矛盾的统一体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整个创造性思维过程就是沿着发散??聚合??再发散??再聚合……的轨迹,直到获得最佳创造性结果。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虽然也能大胆地运用发散思维,但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只抓住了发散而忽视了聚合思维的返流作用;只抓住了培养某一种思维的单项训练而忽视了聚合与发散思维相互结合的综合训练。再比如,一切创造都需要显意识和潜意识的高度统一;都毫无例外地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互补效应。

六、重视了常规媒体辅助教学,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不够现代脑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在认知方面具有单侧化特征。左脑擅长于语言信息加工和抽象逻辑思维,右脑擅长于表象信息加工和发散思维,左右脑功能的和谐发展与协同活动是创造力发展的物质基础。但中学教育长期普遍存在着只强调利用左脑功能、鼓励左脑活动的单一化倾向,教学过程大多偏重于学生的语言和逻辑训练,使右脑功能的开发利用严重不足,从而妨碍了中学生创造力的提高。这一问题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教师的重视,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们都能使用多种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和电子媒体)甚至自编自拍电视录像应用于课堂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但老师们使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的还比较少。在我们经常使用的那些媒体中,语言文字媒体便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直观教具能够以直接的具体事物给学生较强的感性认识;音像媒体依靠画面和声音符号能够给学生以视觉与听觉的综合感官刺激。但这些媒体都只具有某一方面的功能特长,唯有多媒体计算机能够综合利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视听信息符号,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机”操作的交互,从而形成声、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触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弥补常规媒体在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实现对学生右脑功能最大限度地开掘利用。

重点中学教育范文第5篇

我校做为市属重点中学,认真制定了“五五”普法宣传教育计划,把依法治校作为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把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作为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进行了认真地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依法治校的机制和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制度,使学校的管理工作纳入民主和法制的轨道,青少年法制教育更加规范和有效。在学校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已连续十四年没有犯罪生和辍学学生,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各项工作加快发展。我校多次被评为全国和天津市法制教育先进学校和示范学校,被市教委授予“市法制教育特色学校”的称号。

一、抓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突出法制教育

我们把教职工和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作为普法工作的重点。要对学生加强法制教育,必须让教师知法、懂法。我校建立了每学期上班第一天全校教职工法制教育报告制度,三年来共请了7位法律专家为教师做法制报告。每月安排第一周政治学习时间为教师学法日,组织教职工学习有关教育的专业法律和法规,并与学习宪法、民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结合起来。每学期要组织教职工法律知识开卷考试,引导教职工业余时间学习法律知识,确保每学期教职工学习法律时间为20小时。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以提高法律素质为重点,坚持上好法制课,把法制教育课纳入课表,每月一节,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每学期全校统一时间进行一次法律常识考核,寒暑假留法制教育作业。同时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们始终把普法和师德建设紧密结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用教师的高素质塑造学生的高素质,用教师的发展推动学校的发展。我们在坚持教师依法治教,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广大教师在增强法律意识的同时,职业道德素质明显提高,热爱事业,关爱学生,严谨治学,对学生高度负责成为我校教风的特色,赢得了社会的肯定。

二、创新方法,完善青少年法制教育制度

学校依法治校的目的在于育人,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突出学生法制教育这个重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提高全体在校学生的法律素质。应该看到,学校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法律素质是全面素质的组成部分,法制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认为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法制教育是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针对青少年的特点,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由浅入深,由低到高,互相衔接的教育系列,并纳入课程,坚持经常,才能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受到系统的法制教育,从而提高法律素质。

根据我市中小学法制教育纲要,在学生法制教育中,我们主要采取四项措施:

1、制定《育红中学法制教育实施意见》,确立法制教育的目标和重点。初中阶段的法制教育主要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的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高中阶段的法制教育主要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使学生基本掌握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的基本法律和法规,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学生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并根据这个重点,有层次,有阶段,有衔接地进行法制教育。

2、坚持上好法制课,使法制教育课程化。我们坚持每学年10课时,每学期5课时,每月1课时的要求,每月第一周班会上法制教育课,纳入课表,由班主任授课。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每学期集中搞两次法制课教研,确定内容,突出重点,统一进度,还聘请有关专家为教师进行辅导,交流教学经验,坚持校长、主任听法制课制度,定期开展法制课评优观摩活动,并将优秀法制课录像。把《预防教育》一书作为学生的必读书目,组织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写体会和感想。几年来,共写出大量的阅读体会。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法制课考核,督促学生自觉学习,掌握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3、开展课外法制教育活动,做到课内外教育结合。为了深化学生的法制教育,我们除了认真抓好法制课外,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法制教育活动。使课内课外结合,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结合,提高教育效果。在课外活动中,坚持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思想实际、接受能力和思想品德发展规律,结合各学段教材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并与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传统美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有机结合,注重实际效果。主要开展以下几项活动:

(1)每学期举办“我与法”主题班会教育活动,运用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自己与法律的关系,认识到每一个人都离不开法,从而加深对学法的认识。

(2)每学期举办一次《法制教育手工报》评比展览。几年来,我们先后以宪法、刑法、义务教育法、教育法、国旗法、治安处罚条 例等为专题,让学生编辑手工报,通过选材、设计、制作等过程受到法制教育,同时融知识、趣味、艺术于一体,增加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在中央综治委举办的全国法制教育展览中有我校手工报展牌。同时我校充分利用广播、板报、征文进行禁毒宣传,学校固定一块板报,专门进行禁毒宣传,每两周换一次新内容。开展了禁毒手工报展评活动,每学期召开“珍爱生命,拒绝”的主题班会,通过演讲、小品等形式进行禁毒教育与宣传。每年“6.26”禁毒日组织学生走上街道、社区宣传禁毒,另外还组织全校同学参观预防教育大型展览。

4、建立法律咨询室,为学生提供法律服务。学校聘请法律专家和律师做指导教师,为学生开展法律咨询,指导学生运用法律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整合教育资源,与社区教育相结合

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共同努力完成。我校在法制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把学校的法制教育和社会大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与公、检、法、司和支教单位等各部门通力合作,使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家庭、社会各种教育形成合力,构建以学校为主阵地,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齐抓共管的新模式。

1、与所在的兴南街办事处和炮台庄派出所建立了学校、街道、派出所法制教育网络。三方签定了《街、所、校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共建安全文明校园的协议》,聘请兴南街综治办主任和炮台庄派出所所长为学校法制教育副校长,聘请10名炮台庄派出所干警为学生法制教育辅导员。三方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学生法制教育工作,为学生做法制教育报告,参与后进生的帮教工作。街办事处和派出所以学校周边环境治理为重点,加强巡视检查,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和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街道、派出所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网络健全,渠道畅通,实现了齐抓共管。

2、聘请公、检、法、司部门专职法律工作者和有关心理教育专家组成学生法制教育宣讲组。其主要任务是定期开展法制教育的专题研讨,交流法制教育的信息和经验,规划每学期法制教育讲座和系列教育活动,并充分利用这支雄厚的法制教育力量,使法制教育有声有色,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为每学期法制教育课提供了师资保证。法制教育宣讲组形成了学校法制教育的骨干力量,使学校法制教育有更多人参加,从多侧面进行研究。法制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内部教师的事,而且成为社会各部门关心的事,开创了各方人士直接参与学校法制教育的局面,加大了法制教育的力度。

3、在法制教育中,特别重视家庭法制教育。坚持开展“法制教育进家庭”,“家庭教育讲法制”的活动。

(1)每学期学校都要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家庭法制教育,并实施“禁毒教育进家庭细胞工程”,定期印发《家庭法制教育》、预防宣传材料。召开家庭法制教育研讨会,法制教育进入家庭,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水平。广大家长把子女的法制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配合学校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

(2)为了进一步推动家庭法制教育,学校确定了100名学生家庭作为家庭法制教育的试点,并聘请这些家长为家长委员会委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法制教育的实践,及时总结在这方面有突出效果的典型经验。召开家庭法制教育经验交流会,请典型家庭介绍经验,使这项活动不断深化。学校、家庭互相配合,发挥各自优势,使法制教育更加扎实有效。学校把家庭教育作为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深化青少上法制教育的突破口,作为构建法制教育新模式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3)评选教子有方的好家长。学校每学期都要根据家长法制教育的情况和学生进步的变化,评选教子有方的好家长,在全校家长会上表彰,以此鼓励和带动更多的家长关心子女的全面发展,注重对子女的道德和法制教育,以不断地巩固和扩大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效果。这项活动的开展,拓宽了学校法制教育的渠道,增强了法制教育的实效。如一名学生在自己的自行车丢失后,回家无意中对家长表示,再找不着,就弄一辆别人的自行车骑。家长抓住这一念头,说法讲理进行教育,避免了孩子因一时冲动而违法犯罪。又如一名学生不听学校劝阻,多次私自到网吧玩,在谈心室一名网友提出交朋友的要求,家长了解情况后及时进行法制教育,讲清盲目交友早恋的危害,避免发生不良的后果。再如,高一有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无意学习,提出退学求职,家长也表示支持。家长在收到学校印发的《法制教育宣传材料》后,认识到该生刚满16周岁,属于未成年人,家长督促他完成学业是一种法律责任,便主动与学校联系,共同做学生的工作,使学生回到了课堂,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4、为了使法制教育更加生动,开展了创建法制教育基地的活动。在少管所、法院少年庭、司法局宣教科、街道综治办等地建立法制教育基地。开展现身说法,以案说法和法律咨询等活动,组织学生定期到基地开展法制调研活动,开阔他们的眼界,增强他们以法论事的能力。在寒暑假等学生集中在社会的时间段里,开展“做遵纪守法好公民”、“综合治理义务宣传队”等活动,引导学生不仅自己要遵纪守法,还要宣传法制,维护社会稳定。

正是由于我们坚持把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育相结合,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综治工作相结合,使法制教育有声有色,法制观念深入学生心田,创造了法制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重点中学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重点中学;示范辐射作用;教育均衡

1980年10月,教育部在《关于分期分批办好重点中学的决定》中提出:“重点中学是中学教育的骨干。办好重点中学是迅速提高中学教育质量的一项战略措施。这对于更快更好地培养人才,总结、积累经验,起示范作用,带动一般学校前进,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具有重要意义。”重点中学在为高等学校提供优秀生源、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提供经验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但“重点校”政策导致城乡、校际之间在教育资源配置和教学质量上差距的扩大,导致了教育公平的缺失,这也就成为在教育均衡的视野下,重点学校制度被人诟病的缘起。但是,作为一定历史时期教育政策的产物,重点学校得到了优先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办学和育人经验是不争的事实,充分发挥历史上的重点学校的示范作用,将有利于积极地推动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

一、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促进教育公平是重点中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省域之间、市域之间、县域之间、乡域之间以及城乡之间,都要统筹规划,促进均衡发展;二是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这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条件;三是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特别应当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思想的理解还需具体把握以下两点:第一,均衡发展不是平均主义,不是限制发展,更不是要把高水平的拉下来。而是要鼓励发展快的地区和学校在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水平的同时,把水平不高、暂时落后的地区和学校带动起来,加快发展,缩小与发展快的地区和学校的差距;第二,均衡发展不是搞“一刀切”,也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是一个水平、一个模式,而是要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相对均衡的情况下,进一步鼓励学校深化改革,办出特色,从而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留有自己的空间。

重点中学发展历史较长,学校办学的整体水平高,特色鲜明,优势较大,在其所处的区域内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应和较强的影响力。发挥重点中学对教育均衡发展的“推动”作用,在输出管理模式,交流办学思想,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师资水平,培训各级管理人员等方面带动一般学校,发挥自己的优势去帮助薄弱学校的发展,增强一些薄弱学校的“造血”功能,从而使之“脱胎换骨”,这是在实践层面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可行的举措和途径,也符合设立重点中学的初衷。

二、提高重点中学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是其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的条件

打铁需要自身硬。重点中学所具有的典范条件是实现其示范作用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1、规范办学,依法治校,模范遵守和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重点中学首先要对全面发展的方针有较深刻的认识,确立合规律、合目的的办学理念,模范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科学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教学)计划,大力减轻学生负担。模范遵守和维护招生秩序,不靠挖尖子、抢生源生存、扬名。重点中学应该把规范办学行为作为自觉之举、主动之举,端正对教学质量的认识,切实摆正规范办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着重关注课堂的有效教学问题,构建起依法治校、自我约束、自主发展的内驱机制。

2、坚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创新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办学品味

教育研究是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的必由之路,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重点中学要结合时代要求、自身发展实际确定教育、教学研究主题,研究高中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研究教育、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教学方式、课程结构与体系、教学目标、课程资源开发、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教研、新型学校文化建设、课程方案的研制等方面进行实验,积极探索,积累成功经验,积极传播和推广新的教育经验,引领教育发展。

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探索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途径,学生质量得到社会和高校的普遍认可

重点学校的价值取向是以培养人才而不是以升学为中心的。一切依靠优质生源才能生存的教育都应归入失败教育之列。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另外,人是有差异的,人的天赋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努力的程度不同,他的发展就会不同,因此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用心设计好高中阶段的教育,尤其要关注智力突出的拔尖孩子的独特需求,提供富有选择性的课程,使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在这个阶段能够充分发展,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张扬,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使多种人才不断涌现。

4、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没有教师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教育质量的提高;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打造名师、培养一大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应是重点中学示范性的具体体现。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一个大学毕业生要成长为合格的教师还需要岗位的历练,需要上岗后通过继续教育、岗位培训等方式不断规范和引导。教师培训不是一味追求高学历,主要是解决教师教学和专业成长中的实际问题,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愿望和动力,让教师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走上专业发展之路。

5、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形成鲜明的学校特色

每一所学校都会面临着规范发展与自主发展的双重任务,都要在规范发展的基础上谋求自主发展,这样才有利于办学的多样性,才有利于学校特色的确立,教育事业才会有活力。构建既体现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又能体现普通高中的办学思想、办学方向和办学目标,还能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管理体系,使良好的文化行为与严格的常规管理相结合,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且做到与时俱进,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使学校的事情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一所有文化的学校才能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

6、促进教育公平,推动高中教

育整体发展

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重点中学相对一般普通中学都明显处于领先地位,重点中学必须也能够承担起一定的帮扶区域内学校提高质量的责任。重点中学应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的推进器,通过提高服务意识,主动对口帮扶薄弱学校,并与之形成长期稳定的关系,通过管理指导、教师和校级领导交流、观摩学习、合作研究等方式,向其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优秀的管理和教学经验,为其提供教师培训、教学研究、课程资源支持等,帮助薄弱学校提高教师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资源共享,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以此提升高中教育的整体水平。

总之,重点中学要成为具有正确办学质量观的示范,要成为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有效教学、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示范,要成为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示范,要成为从升学领先到特色发展的示范。

三、重点中学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的途径和策略

示范辐射作用的发挥不是静态的展示,而是有计划、有步骤、有策略、有目标的实践操作。重点中学应该积极承担帮扶责任,更好地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1、确定帮扶对象,建立对口支援体系

对于帮扶对象的选择主要有下列几条途径:主动联系薄弱学校帮扶、薄弱学校主动联系重点中学寻求帮扶、受某一级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的委托开展帮扶。重点中学对薄弱中学的帮扶不同于校际间的友好来往,而是肩负一定的目标,承担一定的义务的支持与援助。重点中学应该和普通中学之间签订协议,就帮扶时间、帮扶内容、帮扶策略和帮扶的预期效果进行约定,从而使双方承担一定的契约责任,使得帮扶更加具有计划性、正规性、程序化,这样的帮扶才会持久、才会有效。

2、帮助薄弱学校做好目标定位和发展规划,建立自主发展体系

任何帮助都不会是永久的。学校要在竞争中求得突破和发展,首先必须对发展规划及其关键要素进行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使办学理念更加明确,目标定位更加准确,发展战略更加明晰,办学特色更加凸显,学校精神不断光大,才能使奋斗目标和各项任务得以落实。重点中学可以利用本身的办学理念、师资、管理和经费等方面的优势,对传帮带的学校,在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工作、全面掌握其主要成绩、经验及存在问题基础上,帮助他们做好中长期的发展规划,集中力量,有步骤、分阶段地解决重点问题,引导薄弱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推进薄弱学校走上内涵发展的快车道。

3、建立经验推广体系,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领导的管理水平

学校之间的差异主要是人的差异。加强教师培训,是促进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基础教育均衡的必然选择。重点学校主动吸收薄弱学校教师来校参加“影子”培训,给其配备专门导师,制订培训计划和考核措施,确保培训质量;重点学校积极吸收薄弱学校的现任干部或后备干部来校挂职锻炼,参与学校日常管理,提高其管理水平和能力:重点学校邀请薄弱学校领导和老师参加课例研讨和课题研究,促进其自主发展能力的提升;重点学校可以选派有经验的老师和干部到薄弱学校蹲点,对薄弱学校的问题做出诊断,提出改进计划。人的素质提高了,薄弱学校面貌的改观也就指日可待了。

4、构建物资支援体系,向薄弱学校捐款捐物

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城乡差别、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的差别还将存在下去,重点中学把自己多余的教学设备和物资捐助给薄弱学校,一可以发挥这些物品的价值;二可以极大地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此外,还可以发动重点中学的学生开展捐资、捐物活动,一来可以帮助薄弱学校的困难学生;二来促使重点中学学生珍惜自己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奋发学习。

5、以网络为媒介,构建资源共享体系

重点中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借助现代网络,可以使这些优质资源与帮扶学校共享。例如通过公开课和示范课等形式展开互动研讨,向薄弱学校教师提供备课所需的各类素材、视频、优秀课例、辅导资料、各类试题及富余的教学参考书等,对进一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扩散式”流动,提升区域教育发展整体水平有很大促进作用,将有力地推动薄弱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创新网络教学模式,运用远程技术手段同外地学校进行同步教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共享,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6、与薄弱学校一起开展合作研究,建立实验研究体系

薄弱学校的问题可能是历史遗留问题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需要研究才能解决。重点中学要充分发挥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积极帮助薄弱学校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问题的原因或解决问题的方向,根据问题的主次确定科研课题,申报立项,开展研究,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研究的过程,也是对这些学校的教师进行科研方法培训的过程,可以进一步增强薄弱学校的自主发展能力。

7、鼓励教师总结经验,扩大辐射面

“一帮一”在面上还存在局限性,在我国现阶段,薄弱学校还占很大比例,因此鼓励优秀教师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撰写发表学术论文、著书立说、讲学,在更大的层面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就显得愈发重要。

重点中学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促进区域内教育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一是锻炼了自己的教师队伍;二是增强了学校内部机制自生、优化的能力;三是从各兄弟学校老师自强不息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中,荡涤了心灵,巩固了献身教育事业的信念。

要真正发挥重点中学的示范作用,涉及地方党政部门的政策支持,教育行政部门的具体组织、指挥、协调以及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的配合等诸多问题。可以说,它是一项牵涉面广、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它还受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因此,如何发挥重点中学的示范作用,值得我们继续研究。

重点中学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快乐体育 体育教学 淮安市重点中学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幸福体育”,不仅是为满足人的本质需求而创造的体育运动正价值,也是人们追求的自信快乐生活方式,幸福体育具有普世性与普遍性、公共性与公开性、休闲性与愉悦性、独立性与多位性特点;在此之前“快乐体育”是随着素质教育的要求而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氛围中生动活泼地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一种教育思想。在淮安市重点中学实施快乐体育的意义重大,不但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与和谐的师生关系得到体现,还可以与科学的指导理念相结合,培养身心兼备的人才。

1 研究对象

开明中学、外国语中学、盱眙中学、涟水县郑梁梅中学、车桥中学、金湖中学、涟水中学、启明中学等8所中学600名学生 ,30名体育老师,20名校领导。

2 结果与分析

2.1淮安市重点中学快乐体育教学内容、方法情况调查

2.1.1淮安市重点中学快乐体育教学内容情况调查

淮安市重点中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新颖情况只达到23.6%,还有待进一步努力和加强,因为教学内容的新颖度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体育教学内容的编排合理性较好,能够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学,但要继续保持和不断带动更多农村重点中学的教学;在促进身心健康方面,65.7%的学生认为能达到愉悦身心的效果。

2.1.2淮安市重点中学快乐体育教学方法使用情况调查

淮安市重点中学只有46.7%的学校体育课采用的是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而超过一半的体育课采用了单一的教学方法,而快乐体育教学中要求教师要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2.2淮安市重点中学快乐体育教学中学生练习方式编排情况调查

在练习方式方面,学生喜欢游戏类的练习方式,但是在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游戏要有针对性,特别是与他们生理心理特点相符的益智型游戏。

2.3淮安市重点中学快乐体育模式下的师生关系调查

君臣式的师生关系普遍,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只会增加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减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利于教师威信的树立,这与快乐体育教学中朋友式师生关系不符。

2.4淮安市重点中学领导对快乐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调查

领导对快乐体育教学的重视度较高,认识到快乐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这样的举措不仅给学校师生以极大的鼓励和支持 ,大大调动了老师教的激情和学生学的热情,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并且给非重点中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应继续保持。

2.5淮安市重点中学快乐体育教学中场地器材配置情况调查

器材配置基本符合快乐体育教学的要求,器材供应情况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尽量使器材和其它设备的供应能够满足快乐体育教学的需求,为快乐体育的实施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另外,课外活动时,如果学生有需求应尽量提供,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够有运动的积极性和满足感。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淮安市重点中学快乐体育教学内容、方法缺乏新颖度和吸引力,未达到快乐体育所要求的教学内容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淮安市重点中学快乐体育教学中练习方式基本上从快乐学习出发,而且能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了快乐体育教学的要求。

(3)淮安市重点中学快乐体育教学师生关系趋于专制型,必然影响快乐体育教学效果的实现。

(4)淮安市重点中学领导对快乐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较高,器械配置基本符合快乐体育的要求,应继续保持。

3.2建议

(1)淮安市重点中学快乐体育教学内容应尽量采用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使教学内容充满吸引力。

(2)淮安市重点中学快乐体育教学方法要多采用不同的、多样的、可以调动学生兴趣的,让学生感到快乐,在乐中学。

(3)淮安市重点中学快乐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应加强改善,努力做到师生之间的朋友式关系,不断加强师生的交流和合作;另外,做的好的方面要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 布特,王庚勇.幸福体育的哲学考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

[2] 王水泉,毛振明.“快乐体育论”的源头[J].体育与科学,2014(2).

重点中学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择校费;混同均衡;分离均衡;教育公平化

中图分类号:F0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08)10-0024-06

一、引 言

教育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有关教育产业化改革、基础教育公平化和基础教育财政化等问题的讨论经常见诸报端。在有关基础教育公平化问题的讨论中,经常被媒体和社会公众所诟病的是“择校费”问题,在每年各级的“两会”中,经常会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这个问题向政府教育部门“发难”,斥责“择校费”违背了教育公平原理,造成了教育行业的两极分化,不利于国家基础教育领域的均衡发展,甚至从长期来看会造成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内部人们的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等一系列分化的恶性循环。

在本文的讨论中,笔者认为,“择校费”制度既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获得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并能够长期的“生存”,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即我们应该采取审慎的态度来研究和分析这个问题,而不能“一棒子把其打死”。站在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笔者认为,“择校费”制度的存在是基础教育市场分离均衡的产物,是委托人(学生家长)和人(教育部门、学校)之间的最优契约均衡,在基础教育市场领域是可以实现分离均衡的。在一定程度上,读者可以认为本文是为“择校费”这一制度安排的“”。诚然,笔者不否认“择校费”制度的确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违背了教育公平化原理,让高收入家庭低能力的学生“以钱换分”有机会进入教育资源比较好的学校,从而挤占了部分应该是低收入家庭高能力的学生的名额,但如果考虑到中国整体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财政现状,这一部分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将会远远小于执行“择校费”制度后给社会所带来的整体福利,即社会总体福利函数应该是递增的而不是递减的,换言之,“择校费”制度可以实现动态均衡下的效用最大化与社会总体福利的提升。

由此问题延伸出对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公平化的一些探讨,以扭转人们认识上的误区。比如,人们曾普遍地认为教育领域的国家投入越是达到纯粹的公平越有利于教育的发展,越有利于缩小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距;在基础教育领域实行“就近择校”、“电脑分配”,取消“小升初”可以实现教育公平化等等。笔者认为,教育领域的公平化无疑是改革和发展的大方向,但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绝对不可以以损失效率来实现公平,如此反而会造成更多的社会效率损失,教育领域的改革应该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兼顾,缺一不可。

二、择校费:从混同均衡到分离均衡

在基础教育领域市场中,我们假定存在着两类学校: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假定委托人(学生和家长)可以自由地选择人(学校)。其中,信号发送(signalling)与信号甄别(screening)属于人和委托人的一般行为。那么,在这个市场中,作为人的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他们向委托人(学生和家长)各自发送的信号如表1所示:

作为委托人的学生(家长)在接受到信号以后应该对这些信号进行甄别,以便为自己的子女提供良好的选择。学生和家长根据社会经验常识能够很容易地辨别出哪些是好学校(重点中学),哪些是“坏学校”(一般中学),即他们对于信号的甄别成本非常低。如上假设,我们认为委托人(学生和家长)可以自由地选择并报考学校,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每一位学生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进入重点中学接受更优良的教育,但是,要想进入重点中学,并非易事,这里面存在着一个“门槛”,即要么子女的“初升高”考试成绩达到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如果没有达到这一分数线,那么还可以通过额外交纳“择校费”的方式接受更好的教育。我们假定普通中学的费用为a,择校费为b,那么重点中学的学费应该为a+b。在下面的讨论中,我们将指出,对于高能力的学生他们只需要付出学费a和智能资本b,即高能力的学生的总成本也为a+b,只不过此时的是以智能资本的形式参与到市场竞争;而对于低能力的学生,他们的“择校费”b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个体能力上的不足,从而也有机会进入教育优良的中学,二者之间在“市场交换”中是等价的,基础教育市场从这个角度分析,是完全可以实现分离均衡的。这种均衡的实现是从假定没有重点中学制度下的混同均衡到实行重点中学制度后的分离均衡。下面我们从图形来分别探析基础教育市场的混同均衡和分离均衡。

(一)混同均衡

图1所示是基础教育市场的混同均衡情形。在图1中,横轴所代表的是学生的教育成本即学费C,纵轴所代表的是学生的收益水平,包括在可观测的未来的货币收益和进入高一级的学校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收益R。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无差异曲线分别为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显然,两条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均为正,因为伴随着成本的增加教育给个体所带来的收益水平呈递增状态。二者的区别在于,重点中学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要大于普通中学,从图1中很容易给出两个方面的解释。首先,假定学生是无差异的,即智力和能力水平是同质的,假设教育的收益水平为R1,在R1的水平点上横画一条水平线,这条水平线显然会和两条无差异曲线相交,第一次相交的曲线所对应的在横轴上的影射点即学生所付出的成本水平C1应该为重点中学所表示的无差异曲线的垂点。第二次相交所对应的影射点C3应该为普通中学所表示的无差异曲线的垂点。其次,从横轴即成本的角度同样可以推论出相同的结论,同样假定学生是无差异的,在某一个成本水平比如C2做一条平行于纵轴的直线,这条直线同样会与两条无差异曲线相交,那么先与之相交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教育收益水平较低,而后与之相交的无差异曲线在纵轴上的影射点所代表的教育收益水平较高(R2)。这种解释证明了我们对于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无差异曲线的判断。

在混同均衡中,我们假定学校之间没有重点、普通之分,所有的学校都是均质的,他们向学生所收取的费用和能够给学生所带来的未来的收益水平都是无差异的。这时就没有所谓的“择校费”的概念。因为,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下,多付出一点货币成本并不能给自己带来额外的收益,表现在图1中的e点,均衡点在横轴和纵轴上的影射点分别为C*和R*。此时基础教育市场达到了均衡状态即一种混同均衡。笔者认为,混同均衡状态是一种短暂的均衡,甚至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并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只是“昙花一现”。首先,这种市场均衡是没有效率的,市场主体(学校)没有任何的激励机制,必然会造成人浮于事、教育质量的滑坡和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等各种效率损失。其次,在此均衡状态下,只要有一个市场主体(学校)改变自己的行为策略,比如通过降低部分学费吸引学习比较好而家庭较困难的学生从而提高升学率,这就会引发其他市场主体(学校)的连锁反映。诚然,今天我们在基础教育市场领域所大力倡导的缩小地区之间、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距的大方向是对的,因为过分的两极分化必然会造成教育市场的失衡,以及进一步加大人们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的分化。但这种绝对的混同均衡亦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在基础教育市场中的常态还是一种分离均衡,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同样可以证明,在动态发展变化中,分离均衡也可以达到社会总体效用的最大化和福利水平的提升。

(二)分离均衡

图2所示的是分离均衡下的市场主体(学校和学生家长)的选择,在分离均衡下,进入重点中学就读的学生是高能力的学生和部分低能力但能交纳出“择校费”的高收入家庭的子女,而低能力和交纳不起“择校费”的学生将进入普通中学接受教育。这一分离均衡能够解释现实中为什么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能够“容忍”“择校费”存在的原因,在后文中,我们将指出,教育部门(学校)通过收取“择校费”,一方面能够弥补地方政府在基础教育领域财政支出不足的缺陷;另一方面,教育部门(学校)可以适时地通过奖学金发放的形式补给那些高能力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实现收入的再次公平性分配,从而增加社会的总体福利。

在图2中,横轴代表的是学生的教育成本即学费C,纵轴所代表的是学生的收益水平,包括在可观测的未来的货币收益和进入高一级学校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收益R。重点中学的无差异曲线为cd,普通中学的无差异曲线为ce,二者的交点为c,即混同均衡点。c点在两轴上的影射点分别为a和R2,a即为普通中学的成本(学费),R2为学生可以获得的社会均衡收益。与重点中学相对应的,我们引入一条高能力学生的无差异曲线,这条能力无差异曲线是趋向右上方的,即伴随着教育投入(年限)的增加,那么学生从教育中可以获得的能力水平和社会收益应该呈现递增的趋势(教育的人力资本作用)。高能力学生和重点中学的切点为d,d点在两轴的影射点分别为a+b和R1,显然a+b>a,此时的a+b即为重点中学的培养成本(学费),R1即为在重点中学的学生所能获得的收益水平,显然R1>R2,此时在市场中重点中学和高能力的学生形成了一个市场均衡。与此相对应,我们引入一条低能力学生的无差异曲线,在教育市场上,这部分学生由于分数的原因,只能与普通中学的无差异曲线相均衡,但在分离市场下,有一部分学生家长由于希望自己的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愿意拿出一部分货币成本(b)去“换得”在重点中学就读的机会,即“择校费”。

从图2中我们看出,低能力学生的无差异曲线位于高能力学生无差异曲线的下方。诚然,由于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们这里的高能力学生和低能力学生的无差异曲线都是取平均值。同时,我们把重点中学的无差异曲线向下进行移动,直到新的成本预算线与低能力学生的无差异曲线相切于e点,e点在横轴上所对应的影射点即为a+b,这样,部分低能力学生也能够与重点学校实现均衡,进入重点中学接受教育。换言之,我们把新的预算约束线向上进行移动,直到和重点中学的无差异曲线重合,在不改变低能力学生学习能力的前提下,也能够实现二者的结合,当然,这样一种变化的代价是付出额外的成本即“择校费” (b)。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重点中学由于其较强的师资力量、良好的办学条件、优秀的校园文化和较高的升学率使得其培养成本即学费(a+b)也应该较高,而普通中学的培养成本(a)较低。每一位进入重点中学就读的学生其所付出的成本都是a+b,只不过这里面的b对于高能力学生而言不是用货币的形式交纳,而是其高能力(高分)的回报;低能力学生如果进入普通中学就读,那么其只需要交纳a,而想进入重点中学就需另交纳b,实现和高能力学生同样的上学机会,即所谓的“以钱换分”、“分钱交易”。

三、择校费:动态效率上的公平化

“择校费”为人们所诟病的是其对于教育公平化的破坏,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实行“择校费”制度以后,“拿钱换分”、“钱分交易”、“学钱交易”将“丧失教育作为社会公平发展的最后净土”,“破坏教育在孩子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如此等等。不容否认的是,“择校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不公,使得某一些重

点中学减少公费的比例,增大收费的额度,甚至变成了“贵族学校”。但应该指出的是,第一,虽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在一定程度上“默认”了这一制度安排,但也仍然有着严格的监督和稽查制度,比如“限分数”、“限人数”政策[1]。第二,从长期动态发展来看,“择校费”如果能够被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收取一定的比例返补于普通中学(尤其是农村普通中学)和家庭贫困的学生,这项政策将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效应。第三,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考市场上,重点中学也会有着强烈的外部激励去减免学费招收品学兼优而家庭困难的学生,其并不会全盘不顾升学率而大量招收“择校生”。总之,站在社会福利和效用总水平的角度来看,这一制度的实施从动态学上将会提升社会总体效用水平,图3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图3中横轴代表社会的总体平均受教育年限e,纵轴表示教育所带来的社会总体效用水平U。重点中学(学生以及未来升入高校)给社会带来的效用水平为U1,普通中学(学生以及未来升入高校)给社会带来的效用水平为U2,与图1、图2不同的是,图3增加了在混同均衡状态下中等教育(重点和普通的均质)给社会带来的总体效用水平Un,在图3中,我们画出在分离均衡时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效用水平的加总曲线Ut=αU1+βU2,α+β=1,α为重点中学数目在所有中学中所占的份额。β为普通中学数目在所有中学中所占的份额。

下面我们将具体讨论这几条曲线之间的关系:

重点中学带来的效用曲线U1与普通中学带来的效用曲线U2相交于f点,这是在混同均衡下的均衡点,均质效用曲线Un则必然穿过f点,即三条曲线相交于f点。f点所对应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e*,所对应的社会总效用水平为U*。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e*的受教育年限即为高中毕业,U*的效用水平是全社会最高学历为高中毕业时社会的总体效用水平,易得知,U*的水平是比较低的,因为中学学历教育只是过渡阶段,伴随着大学教育的发展,后者为社会所带来的总体效用水平将远大于U*。对于加总曲线Ut而言,由于Ut=αU1+βU2,0<β<1,U1>U2,即Ut曲线在U2曲线的上方,而Un曲线又是穿过f点的,所以,我们认为Ut曲线是位于Un曲线的上方的,并且伴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加,这种图位关系将更加明显,比如,我们将e*点向右移动到eU1点,eU1点所代表的受教育年限一定是大于e*点的,我们假设为大学本科毕业点,在eU1点做一条平行于纵轴的直线,这条直线与Ut曲线和Un曲线分别相交于h点和,他们在纵轴上的影射点分别为Ut和Un,显然Ut>Un>U*。图3所示,一方面证实了伴随着人们受教育年限的增加给社会所带来的总体效用和福利水平呈现递增的趋势;另一方面也证实了本小节的观点,即实行“择校费”后通过动态效应所带来的社会总体效用和福利水平将大于混同、均质状态。

四、从择校费到教育公平化:方向与方法

在这一小节里,我们将对人们普遍认为的关于教育公平化的种种误区进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公平化的可行操作办法。需要指出的是,本小节的讨论主要针对于基础教育领域,将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的内容:公平化的方向以及公平化的方法。

其一,在教育公平化方向上,上文中,笔者虽然给予了“择校费”存在的合理性证明,但并不意味着笔者否定教育公平化的大方向,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领域。笔者反对的是在基础教育领域尤其是在比较发达地区的城镇实行完全绝对意义上的教育公平化,譬如,取消重点高中制度,取消“择校费”制度,实行全辖区内的完全均质化,如果这样做,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使教育整体质量的滑坡以致减少社会人力资源总存量,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经济发展速度。[2]最为明显的事实是,当地老百姓会“用脚投票”,通过居住地的迁移来选择更好的社会公共服务(教育),尤其是对于富裕家庭的高能力学生,因为在本地无法获得质量更好的教育服务,他们的父母会为了子女以后更好的发展而选择居住地,他们的高收入也决定了有能力这样做,这也同样适应于家境一般但是对于教育有着高质量要求的家庭,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当地的人力资本水平和发展的后劲。

在地方政府层面上,会存在着激烈的竞争,通过提供更好的优质教育资源来“招商引资”。[3]Hoxby and Kuziemko以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例子说明了简单的教育均等化措施所导致的得不偿失的后果。德克萨斯州的教育均等化计划始于1994年,每年动用的资金高达300亿美元,但是由于这一计划使用方法上的不当,虽然成功地将比较富裕地区和相对贫困地区的生均支出差距减少了500美元,但却损失了生均大约27 000美元的财产财富,现在这一计划已经趋于破产而被迫放弃。[4]Hoxby,Caroline Minter,and Ilyana Kuziemko, Robin Hood and His Not-So-Morry Plan: Capitalization and the Self-Destruction of Texas’ School Finance Equalization Plan ,Working Paper ,Harvard University ,2004美国的经验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教训,也为政府决策者的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

众所周知,我国东西部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巨大,在西部贫困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他们的教育发展水平还很低,有的地区甚至不能完成国家“普九”任务,对于这些地区,中央政府不能完全把基础教育领域的任务推给地方政府,应该切实加强对这些地区教育的巨额资金投入,东部发达省份应该和西部不发达省份建立省际教育对口支援机制,帮助西部地区更好更快地实现基础教育大发展,从而真正实现区域间和城乡间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这也是本文所表述的教育公平化的真正内涵所在。

其二,在教育公平化的方法上,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第一,在城市基础教育市场领域,完全没有必要取消重点中学制度、“择校费”和“赞助费”等规定,反而应该慎用“就近入学”、“划区而取”和“电脑选校”等措施。通过行政干预获得教育公平化的措施反而得不偿失,因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已经“资本化”为学校所在地区周遍的房产价格,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武器”,已经成为本地区成为“人才高地”的后备力量。相反,地方政府应该整合城市部分优质教育资源,在本地区树立起几所“旗舰”学校,一方面获得上述的种种收益;另一方面为其他普通中学树立超赶的榜样。

第二,重点中学收取的“择校费”应该交纳教育主管部门一定的比例。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把这笔钱投资于其他普通中学和农村教育,也可以资助高能力低收入家庭的学生。重点中学在收取“择校费”以后可以用于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但也应该拿出一定的比例返补于高能力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从而实现社会收入的再分配,有利于社会总福利水平的提高。

第三,中央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和西部贫困地区教育资金的投入,并建立健全对地方政府教育财政投入的监管体系。国家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实施的“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就属于中央财政对特定地区和人群的财政补贴。对城市低收入阶层,特别是对高能力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券等各种补贴形式,从而实现区域间基础教育领域的均衡发展。[5]丁维莉、陆铭,教育的公平与效率是鱼和熊掌吗―基础教育财政的一般均衡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第四,制订一些好的政策措施,鼓励重点中学的教师到普通中学、农村中学和西部中学进行定期服务。鼓励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到西部或农村进行“支教”,以弥补上述地区师资力量薄弱的局面,对于项目参加者在以后的提升、就业、入学和公务员录取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先权。

第五,鼓励基础教育市场中民营资本的进入,特别是鼓励这些民营资本进入到西部不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领域,弥补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教育投入的不足,对于参与的民营企业家以物质和精神奖励,并给予相应的政治生活待遇。对于在经济发达省份投资设立的私立学校应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监管,比如,规定私立学校必须有对社会的回馈。必须设立一定数量或比例的奖学金,提高低收入家庭高能力学生进入私立学校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可能性。必须向教育主管部门交纳一定数量或比例的学费,从而补偿公共教育在师资、生源和学校品牌等方面所遭遇的负外部性等等。[5]

第六,进一步深化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目前我国东西部之间和城乡之间教育硬件设施和教学质量的差异与我国现有的教育财政体制有很大关系,中央财政在基础教育中所占比例过小的局面必须得以扭转,仅仅依靠中央财政拨款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改革的总体方向应该是加大中央财政的支出力度并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省级财政、市级财政以及县级财政应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确定一定比例的配套,从而真正实现基础教育领域效率与公平兼顾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前玲,等对普通高中择校费的经济学分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3)

[2] 陆铭,教育均等化路径不可简单化[N]中国经济导报,2007-04-03(B03)

[3] Tiebout,charles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J]Jour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4 ,1956,416-424

[4] Hoxby,Caroline Minter,Ilyana Kuziemko, Robin Hood and His Not-So-Morry Plan: Capitalization and the Self-Destruction of Texas’ School Finance Equalization Plan ,Working Paper ,Harvard University,2004

[5] 丁维莉,陆铭教育的公平与效率是鱼和熊掌吗――基础教育财政的一般均衡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5,(6)

[6] 周文,张渝玫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4)

[7] 陈钊激励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 杨东平新中国“十七年教育”的基本特征[J]北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1)

[9]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0] 陈庆云,高学敏高等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问题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5)

Choosen-school fee, Separate Equilibrium

and reconsider the impartiality on education

Abstract:The educational impartiality problem has become social and academic hotspot derived from choosen-school fee recently The paper will give an economic explain on the imformation economic side, that is to say, the choosen-school fee is a rational institution arrangement and it could realize from confused equilibrium to separate equilibrium From the dynamic efficiency view, this institution arrangment could upgrade the social total efficiency and maximize the social total welfare Finially, the paper reconsider the common conception on education impartiality and give some useful suggestion

重点中学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义务教育;择校;家庭资本

引言

义务教育阶段,国家采取“就近入学”的政策来保证小学毕业生能均等享受到初中阶段的教育机会。然而政府制定该政策的初衷也许会受到家庭的干涉,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很多家庭利用已有的资本,采取“择校”的方式,为子女完成初中阶段的教育。家庭资本对择校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父母所拥有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内的社会资源对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目前“小升初”的择校现象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不容回避。据相关调查显示某地2003年有34.3%的小学毕业生在获得教育行政部门公派学位后依然择校,而有择校意愿的小学生比例超过总毕业生人数的70%。[1]家庭资本在择校行为中的干预作用,不仅使得家庭对优质教育的诉求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相关政策产生矛盾,也使择校现象愈演愈烈,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社会平等化目标难以达成。

本文以初中陪读家庭为调查对象,通过围绕陪读家庭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及社会资本来分析家庭资本对择校行为的影响。以使人们对该现象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并为今后继续研究该群体的相关行为提供一个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文献回顾

家庭资本与个体在何种类型学校受教育有十分复杂的关系。在一些研究者那里,教育被当作一种代际传承的主要机制,那些拥有较多的经济、社会、文化资本的家庭,总是能够通过使子代获得较好的教育而将自身的优势一代代传下去。而另一些研究者则将教育看作是至关重要的社会流动机制,那些在社会分层中处于劣势位置的家庭,总是有着让子代追求更高、更好教育的迫切要求,从而使他们跳出自身的劣势阶层位置,获得较好的社会地位。[2]这两种理论取向虽有所不同,但都承认家庭资本在子女接受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国外有关家庭资本与个体受教育间关系的研究,较有代表性的有,20世纪60年代中期两项著名的调查报告(美国的《科尔曼报告》和英国的《普洛登报告》)。这两项报告的结论使人们注意到并非学校质量而是儿童的出身背景对学业的获得产生更重要的影响,由此导致了“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产生和发展,并形成了很多有代表性的研究理论: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阶级“抵制”理论、“文凭社会理论”等,但这些理论主要关注的是整体性社会、阶级或地位群体是如何通过学校系统再生产的,而没更多地考虑到学校以外的其他因素,因此有其局限性。在这之后,又有一些学者研究了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发展时期的教育平等问题,就教育扩展与教育不平等问题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讨论,近年来最有影响的研究假设是,虽然教育机会总量在不断增加,削弱不平等影响的教育政策在持续努力,但来自社会阶层背景方面的不平等则一直持续着,或者说社会内部的不平等总是在最大限度内维持着。[3]但上述社会学研究似乎存在一个明显的不足:他们主要研究个体的最终“学业成就”、“教育获得”这一结果,而对于产生这一结果的教育选择、分流过程则有所忽略,特别是家庭资本在这一过程中的干涉作用。好在西方已有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考察了家庭资本对个体教育选择的影响。法国学者布尔迪厄强调文化资本在代际之间的传递,他通过对法国社会的研究指出,学业成功的不平等绝对是个体间固有的、天生的不平等的反映,在某种意义上,教育体现的是一种文化资本的传递,而这种传递是通过日复一日的“实践”形成的惯习实现的。[4]日本学者天野郁夫也对教育过程中的家庭文化资本的承袭作了论述,指出父母的学历所代表的学校教育成果,作为“文化资本”不仅在家庭里积蓄着,由子女继承下来,而且子女和家庭的升迁性流动和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够给子女选择怎样的学校教育和机会。[5]

同国外的研究相比,国内社会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验证国外研究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研究理论。比如李春玲通过对近60年以来中国社会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实证研究,发现在不同时期家庭的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资本对教育获得的影响很不相同,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教育机会分配的不平等程度逐步增强,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力不断上升。[6]但是她讨论的是在不同的年代中家庭背景各因素与教育获得之间的关联性。潘彭丹和余期江通过对比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专业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98级和01级本科生家庭背景的差异,发现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中上层以上家庭出身的子女存在巨大的优势;在热门专业选择上,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具有更大的优势。不过他们研究的侧重点是家庭资本对子女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分流上的差异。还有很多学者比较了城乡家庭资本对子女学业成就获得的影响,以及提出缩小城乡教育差异的建议。教育学界则主要从社会因素考察教育分流,比如从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政策法规或学校教育方案角度探讨教育公平。[7]在这些研究中,有关阶层差异对教育及其获得的影响的研究特别是实证性的研究相对缺乏。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重在考察家庭资本对个人学业成就获得以及个人在社会阶层中最终所处位置的影响,而国内学者多探讨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资本对子女教育获得的影响。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更多学者所关注的是政策的公平性,另有一些学者认为该阶段的教育属于最基本的“生存教育”且国家已制定“就近入学”政策,因此在这一阶段家庭间对教育资源的竞争还不明显。但事实上,随着“陪读家庭”这一新兴群体的出现,家庭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在“小升初”阶段,甚至更早的阶段就已展开。因此以陪读家庭为调查对象,研究家庭资本对“小升初”择校行为的影响,在理论上和实际中都很有必要。

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两点研究假设:一、家庭资本对“小升初”的择校行为有极大的影响。二、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的择校行为可以理解为对子女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选择的前期干预。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1.择校行为:部分小学生因各种原因不能进入理想的初中学习,家长通过其他途径为其子女选择教育设施好、师资力量强、升学去向好的学校就读的行为。

2.择校费:义务教育阶段,子女的户籍所在地与就读学校的所在地不一致,使家庭额外向学校缴纳一定数额的学费,也称赞助费、借读费。

3.陪读家庭: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不按照就近入学原则,采取缴纳“择校费”的形式将子女送入优秀学校就读,并在学校附近租房照顾子女生活起居的家庭。

4.家庭资本:在本调查中,笔者将家庭资本分解成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三个方面的内容。

5.小升初: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小学毕业后进入初中继续学习。

(二)资料收集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南通L区的初中陪读家庭,发放120份问卷,构成本次调查的样本。抽样方法方面采用雪球抽样的方法获得所需资料。

2.结构访谈法

为了弥补问卷调查的局限性,更加深入详尽地进行调查研究,本研究另采用结构访谈的方法进行辅助,采用判断抽样的办法选取12个个案,其中隔代亲属陪读4名,父母一方陪读4名以及父母双方陪读4名,以了解不同年龄段,不同背景的陪读家长对择校行为的认知。

(三)资料整理方法

1.对问卷所得数据通过专业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

2.采用编码法对12份个案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具体方法如下:

A编码记号:

a陪读层次编码:该编码表示被访者所属的陪读层次,隔代亲属陪读用“GD”表示,父母一方陪读用“PT”表示,父母双方陪读用“PS”表示。

b个案编码:用“个案”一词的英文单词“CASE”的第一个字母“C”和个案排列顺序的序数组成,如个案1为“C1”。

c话题编码:每个问题分别用Q1、Q2、Q4、Q5等表示。

B编码方法:

第一组为陪读层次编码,第二组为个案编码,第三组为话题的编码,比如“GD-C1-Q1”表示:来自隔代亲属陪读家庭的被访者(GD)个案1(C1)对问题1(Q1)的回答。

(四)调查区域

本调查选取了江苏省南通市L区作为调查区域,选择该地区的原因首先是因为该地区拥有一所国家重点中学、一所省重点中学和二所市重点中学。教育资源集中,择校现象普遍,这与本文的研究内容契合。其次四所学校周边社区入住着大批从外地前来照顾子女日常生活的“陪读家长”,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陪读区”。由于调查对象居住较为集中,有利于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最后作为本地人选择该区调查具有语言上的优势,有利于本人在预定时间内完成调查。对该区进行调查所得出的结论并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单位。但是这样的结论却可以用作假设,也可以作为在其他地方进行调查时的比较资料。

(五)样本情况

此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120份,调查中由于部分陪读家长未发生择校行为,所以未纳入本次调查中。经过整理,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09份,作为本次调查的109个样本。有效回收率为90.83%。12位访谈对象也是从109份样本中选取。在被调查的109位陪读家长中男性家长23人,女性家长86人。城市户口的家长8人,农村户口家长101人。他们孩子的户籍所在地与目前就读学校的所在地都不一致。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择校行为概述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南通L区的初中陪读家庭,由于调查对象的特殊性,因此最终所获得的109份样本中调查对象都存在择校行为。

表1家庭择校的原因

原因频数百分比(%)

原居住地学校质量差,不利于孩子发展9688.1

家庭经济能负担择校费用2422.0

受周围家庭影响择校1917.4

孩子小学阶段成绩好,应该上好的中学4137.6

交通方便,有利于家长陪读和工作109.2

选不了更好的学校,退而求其次1311.9

其他97.4

合计109

注:该问题是多选题,所以各选项百分比之和不等于100%

表1所示的各种原因中,88.1%的家长是因为原居住地学校质量差,为替孩子争取更好的教育资源而发生择校行为的,37.6%的家长是因为孩子小学阶段成绩好,所以才在“小升初”择校过程中进行择校。22%的家长是在自己经济水平可承受范围内进行择校。17.4%的家庭则是受周围家庭的影响,有一种从众心理。11.9%的家庭是因为一些客观因素选不到更好学校后,作出一定的妥协,隐含一丝的无奈。还有一小部分家庭则是出于工作和其他的原因择校。

根据样本情况,笔者发现:被调查的家庭之所以产生择校行为,最主要的还是希望孩子能接受优质的教育,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经济因素在这里则被放在次要的位置。而其他的一些原因,比如“从众”、“退而求其次”等,也多是受到家庭期望和经济条件的影响,这一点与过往一些研究所得的结论相符合。笔者在下文将分别讨论。

表2孩子就读学校

所在学校频数百分比(%)

国家重点中学1412.8

省属重点中学2825.7

市属重点中学6761.5

合计109100.0

家庭通过择校后,子女实际就读学校如表2所示,109位陪读家长中,子女在国家重点中学就读的有14位,在省重点中学就读的有28位,在市重点中学就读的有67位。

但109位被访者中有13位家长表示目前子女就读的学校并非理想中的学校。其中12位家长希望子女在国家重点中学读书,1位家长希望子女在省重点中学读书。他们之所以没能让子女进入理想中的学校读书,有7位家长是因为孩子小学阶段的成绩离理想中学校的差距较大,学校拒收。4位家长是因为不能承担高昂的择校费。1位家长是因为缺乏对应的社会关系,另有1位家长则是出于其他原因。

从孩子就读学校的分布比例上,我们发现给孩子选择市重点中学就读的家庭占到样本总量的61.5%,远高于其他两个选项。经调查发现,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与各个学校的收费和师资力量都有密切关系,下文会进行详细阐述。

(二)家庭经济资本对择校行为的影响

家庭经济资本是指家庭的收入或财富,它为子女的教育提供物质上的资源。本调查在考察一个家庭的经济资本时,除了看其上一年的总收入外,还通过比较家庭用于子女教育的那部分费用来衡量家庭经济资本的高低。

根据《2007年江苏统计年鉴》显示:2006年城镇单位(不含私营个体)从业人员年平均劳动报酬为23657元/年,城镇居民家庭每户就业人数1.42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813元/年,农村居民家庭每户整半劳动力2.67人。

由于本次调查的对象是陪读家庭,与其他群体相比,此类家庭在家庭成员的职业构成方面较复杂,且存在很大的临时性,很多母亲因为陪读而放弃原来的工作,在陪读所在地采取打零工的方式挣钱,但陪读结束后她们就会放弃这种工作。因此在家庭年纯收入方面存在不稳定性。就调查对象实际反馈的家庭年纯收入看,109户家庭的年平均纯收入比年鉴纪录的数值要高。笔者通过文献回顾和实际调查认为出现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伴随择校行为所产生的“择校费”不是所有家庭都愿意负担的,因此发生择校行为的家庭,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通过对样本的频数分析,以及被调查者的自我评价,笔者将陪读家庭中,年收入在10000元—29999元的定为该群体中的低收入家庭,30000元—49999元的定为中等收入家庭,50000元以上的定为高收入家庭。(该划分是在参考样本总体情况的基础上所定的相对标准,因此与国家标准不同)。

表3经济收入等级与为孩子选择的学校交互分类表

经济收入等级孩子就读学校合计

国家重点中学省重点中学市重点中学

低频数362938

百分比(%)7.915.876.3100.0

中频数4193356

百分比(%)7.133.958.9100.0

高频数73515

百分比(%)46.720.033.3100.0

合计频数142867109

百分比(%)12.825.761.5100.0

将“收入等级”与“为孩子选择的学校”两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两个变量在0.01的水平上相关显著,肯德尔tau-b相关系数为0.282,斯皮尔曼系数为0.300。但却是负相关。这一点比较意外。后笔者经过访谈发现:L区内流行一句顺口溜“要名气送孩子去国家重点,要玩送孩子去省重点,要学习送孩子去市重点”。

该顺口溜直接反映了三类学校在陪读家庭心目中的印象,家长普遍认为初中教育阶段,市重点学校管的严,抓得紧所以高中升学率很高。国家重点中学名气大,家长都希望孩子进,但它的门槛高,严格按分数录取,择校费也比其他学校高出四、五千。省重点中学由于前两年为了收择校费盲目招人,升学率有所下滑。因此在家长看来现在“择校”以“国家重点与市重点为优,省重点次之”。所以下文对学校类别的划分中,笔者将“国家重点与市重点”定位优,“省重点”定位良。

而对于学校收取的择校费额度,该区家长表示理论上国家重点中学三年18000元,省重点中学三年16000元,市重点中学三年14000元。但各个学校又会根据学生入学考试成绩的高低或是家长有无在本地买房等情况划分好几类收费标准,实际收取的择校费额度多在理论额度上下波动。通过样本均值比较发现为子女选择国家重点中学的家庭,所缴纳的择校费平均为15166.67元、省重点中学平均为12091.67元、市重点中学平均为11654.17元。

重点中学教育范文第10篇

每年暑假,尤其是七月中下旬及八月初,是决定要入学(入园)的孩子上什么学校或幼儿园的关键时期。如今小学、初中都要求就近入学,不少家长不愿让孩子入读就近划片的学校,想尽办法给孩子择校。其中一部分人当然是为了孩子的前途着想,认为孩子上了好的小学、初中,将来就能考上好的高中、大学,前途就一片光明。但也有一些人,并不完全是为了孩子能够接受优质的教育,而是为了自己的脸面——朋友、同事或邻居都把孩子送进了好学校,自己的孩子要是就近上个“差”学校,就显得自己没本事,没能力,就丢了面子。于是不惜代价,托关系、多花钱也要给孩子择校。殊不知,纯粹为了面子择校,往往弊大于利,害处多多。

我和老公都在市郊工作,离市区约20公里。女儿上小学四年级之前,我们一家生活得很幸福。我和老公都是大学毕业分配到区直事业单位的,虽然两家父母在农村,经济上不能帮助我们,可我和老公都有固定工资,结婚时付了首付在单位旁边买了一套房子,房价不到2000元一平方米,五年左右我们就把贷款还完了。女儿读小学后,我们又买了一辆轿车接送孩子。女儿在区小学读书,乖巧伶俐,成绩中等偏上。我们收入不是最高的,可我和老公工作体面,生活安稳,觉得小日子过得挺美满。

烦恼是从女儿上小学四年级那年暑假开始的。一位同事的女儿小升初,要去市里的重点中学读初中,她说,为了让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一年前她在那所重点中学附近买了一套小平房,暑假里就搬过去,女儿的户口也迁了过去,划片招生正好进入那所重点中学。我问她:“你上班这么远,方便吗?”她说:“一切为了孩子吧!区里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是无法和市里的重点中学相比的,在区中学排前几名的孩子,在市重点中学里也就是中等水平。”她还告诉我,我们单位好几个人在市里买了学区房,打算让孩子去读小学或初中。同事的话在我心里引起了震动,我和老公都是靠着学习好才从农村出来的,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回到家我便和老公商量在市里买学区房的事。老公一听就急了,说:“区中学也有考入名牌大学的!再说了,我们哪有钱再去买房啊?还完房贷又买了车,现在日子刚刚舒坦点,你就甭折腾了!”但从那以后,我心里再也无法平静,天天打听市重点中学和学区房的事,又得到许多信息:市里几所重点学校附近的新房子,卖得最好;每到暑假,重点中小学周边的出租房便被抢租一空。在外县工作的一个同学告诉我,他家孩子也打算明年到市重点中学读书,他们县里办学条件差,许多有条件的家长都把孩子送进市里来读书了。我那同学的工资收入比我们要低许多,这大大激励了我。女儿上五年级时,我同事小刘为了儿子入学时能就近读市一小,把家搬到了市区。小刘说:“李姐,我是破釜沉舟,为了孩子豁出去了。”这下我再也沉不住气了,小刘家境和我们差不多,父母都在农村,她也没什么外援。我回家和老公闹,说小刘都去市区住了,人家儿子小学就接受优质教育了,我们女儿中学还没机会。老公还是坚决反对。女儿五年级上完时,我如坐针毡,开始瞒着老公看房子。学区房价格高,即使一居室的房子我也买不起,可想想同事、同学家的孩子都去市里读书了,我咬咬牙私下买了一套一居室。首付款七拼八凑的,借遍了我家亲戚。贷款时我才和老公说,老公气得好几天没理我。房子买了,女儿读重点中学的梦圆了,我们家却再也没有了笑声。每月几千元的房贷,加上亲戚家的借款,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不敢抱怨,老公虽然没指责我,可对我很冷淡,特别是有次我公公住院,我们着急却拿不出钱,最后还是农村的叔叔付了住院费,老公渐渐对我有了恨意。以前晚上我们一家人说说笑笑,周末晚上还会带着女儿出去撮一顿,现在老公下班后什么都懒得和我说,女儿少不更事,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也耷拉着小脸给我看。我真是要疯了,可在同事面前还要装坚强。唯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大家讨论重点中学时,我觉得有面子。今年女儿小学毕业,顺利上了市重点中学,可我一丝喜悦也没有。升学前我们必须搬进新家,装修费现在还没着落,老公又刚升了职,工作时间不固定,晚上加班成了常事,搬家后来来回回交通也是大问题。如果我和女儿搬到市里,老公一个人留下,一个家便不完整了。一边为了装修费的事焦头烂额,一边为了搬家后工作不方便的事左右为难。有时候我真想把学区房卖了,不欠债不折腾,恢复以前平静快乐的生活。

为了面子毁了女儿

(陈先生,个体从业者,女儿上高中)

我女儿小雨一直是个懂事乖巧的孩子,就是学习成绩一般。我和妻子早年都没能考上大学,如今起早贪黑经营着一家小饭店。因为自己没上过大学,有时总觉得在人前有些自卑。正因为如此,我们希望女儿上好学校,将来考上好大学,因此对小雨学习上的事格外上心,幼儿园让她读的是最贵的,小学时给她请了好几个课外辅导老师。女儿当年升初中时,我们拒绝了划片就近入学,因为我家附近那所中学是一所普通中学,我们托关系把女儿送进了一所重点中学。

女儿在初中阶段成绩勉强达到班里的中游水平,中考时没考上本校高中。她和我们商量,想读普通高中。我一听就生气地训了她一顿:“人家孩子都是从普通中学往重点中学里考,你竟然从重点初中往普通高中里钻,别人问起来,我和你妈还要不要这张脸了?”她不敢违拗,在我们给她交了1万多元的择校费后,留在了本校高中部。

上一篇:老人专业护理范文 下一篇:市政项目工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