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环境范文

时间:2023-09-29 10:56:13

软环境

软环境篇1

〔关键词〕环境软实力;环境资源代际储存;生存才是硬道理;可持续生存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D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4)03-0088-09

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就是理清“环境资源”、“环境软实力”、“代际储存”这三个概念的内涵,探讨三者之间的生成关系,揭示环境资源代际储存的紧迫性和如何有效实施环境资源代际储存的战略思路。

一、环境资源、环境软实力与代际储存的概念 (一)环境资源

“环境资源”是为我们所熟悉的概念,但熟悉的东西并不一定了解。从语言学角度讲,任何概念都具有能指与所指之双重功能。能指,是指其概念可以指涉哪些内容,它展示概念的功能范围;所指,是指其概念的实际指涉对象,它展示概念的功能实现。“资源”概念同样客观地存在着“能指”与“所指”的问题:从能指角度看,“环境”概念相对生命才有意义,它指地球上物种生命得以继续存活的物质条件的总和。由于人是地球物种生命系统中的一个种类,所以在特指意义上,所谓“资源”,乃指人类得以继续存活或更好地存活的全部条件,这些条件既包括自然为其提供的,比如阳光、空气、气候、雨水、土地、森林、草原、江河湖泊、动植物以及微生物、地下矿藏等;也包括人为创造或制造出来的东西,前者如器械、工具、商品等,后者如文化、知识、思想、技艺、方法等。“资源”概念的能指性,揭示资源之成为资源,在于它必须与生命或人构成一种生存关系,并且这种生存关系必以“用”为依据,即生命或人“用”之,它才成为资源。从所指角度看,能够成为资源的“东西”一定是“可用”和“必用”的“东西”,即这些“东西”必定发挥其“用”的功能而被其所用。所以,在所指层面,“资源”概念的功能实现呈示为分类学运用:大而划之,资源可分为三类:A.自然生长的资源,即自然资源;B.人力制造的资源,即社会资源;C.为前二者提供生产或制造的土壤、条件的资源,即环境资源。

如上简图,首先,揭示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既是内在的、内容的、本质的,也是外在的、形式的,现象的。仅前者论,资源既具自生性,也具它生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源的自生性是指资源具有自生成、自生长、自繁殖的内生能力。二是,任何形式的资源,无论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或是环境资源,其生成、生长、繁殖或衰竭、枯萎、消亡,都与它者关联,都要受到他者的影响,这是因为所有形态的资源都在关系中生成和展开,离开己与他者(或个体、或整体)之间所缔造的关系――进一步讲,离开了“用”与“能用”和“必用”与“所用”的关系――任何东西都不构成“资源”。仅后者论,它的“用”的功能的实现,都有待于人(在更广阔意义上是地球上的“生命”)对它的实实在在的“使用”,所以,相对“使用”的主体来讲,一切形式的资源都是外在的、形式的和现象的。如上仅是在一般意义上论,在特殊的指涉范围内,一切形式的人造的物质资源,都仅具有生它性,而缺少内生功能。其次,环境资源是资源的具体类型,如上简图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环境资源提供了一种直观把握方式。第一,环境资源是一种综合性资源形态,它对自然生长的自然资源和人力创造的社会资源具有整合功能。并且,环境资源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整合,是以整体的方式实现的。也就是说,在两相比较的具体语境或者说框架下,凡是以具体的形式呈现的资源,就是资源――或自然资源,或社会资源;反之,凡是以整体的形式呈现的资源,就是环境资源。 第二,环境资源的基本功能,就是为自然资源或社会资源提供生的土壤、条件。在这个世界上,能够成为资源的东西,不仅是有“用”和“被用”的功能,首先在于它是存在物,并且其作为存在物一定要敞开其生存,所以,它必须具有“生”性,并获得“生”的功能。概括地讲,作为资源的“东西”,有其使自身存在和敞开其生存的功能,这就是资源的内“生”功能或者说自生功能;而当它被(生命或人)所“用”时,它就发挥出其生它功能,亦称之为外在功能。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生”性旺盛并能充分释放其生他的功能,则需要环境资源为其提供滋生的土壤和催化力量。从另一方面,环境资源要对自然资源或社会资源发挥如上两个方面的功能,则需要它本身具有很强的自生和生他的强力,而且这种自生和生他的强力一定是整体的和整合的。 第三,环境资源作为资源的整合形态,它本身具有分类学形态: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环境资源是其基本形态:前者是对自然资源的整体呈现形式;后者是对社会资源的整体呈现形式。比如,江河水是自然资源,这条江水或那条河水的状况如何,却是由其江河流域的实际状况所决定,因而,决定这一江水河水之状况的江河流域状况,就构成了此一江河水的环境资源。又比如,美德是一种构建和保持良好生活秩序和心灵秩序的社会资源,但公共汽车上鲜有青少年给老弱病残让座、老人跌倒无人扶助等现象的普遍化,则表明行美德的社会环境资源呈枯竭状况。 自然环境资源与社会环境资源,二者能够获得内在关联性,却赖于文化环境资源为其创发力和凝聚力。并且,自然环境资源与社会环境资源之间还需要具备外在功能上的协同性,这种协同功能的发挥有赖于气候环境资源:气候环境资源构成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环境资源功能发挥的整合方式。

(二)环境软实力

1.“环境软实力”概念的生成

“环境软实力”是一个新概念,由本人在《环境软实力:一种治理和发展的新思路》中率先提出来。“环境软实力”是从其功能发挥方式角度来重新审视“环境资源”,从而发现“环境资源”独特的自生与生它方式。概括地讲,第一,环境资源是资源的整体形式,或可说是具体的资源的环境形态,为表述方便,我们将“环境资源”简称为“环境”,以形成与“资源”概念相对应。第二,资源和环境,都相对人和生命才有意义,或者说只有当生命、人与它们构成实际的体用关系时,才彰显出价值,才滋生出意义。第三,无论从其自身存在和生存方面论,还是从“用”和“被用”角度讲,资源与环境,既是具体与整体的关系:资源是具体,环境是整体;又是体用关系,并且资源与环境互为体用:从资源角度观,资源是体,环境是用;但从环境观,环境是体,资源是用。这种互为本体的关系,源于资源始终既以环境为整体条件、土壤和动力,也源于资源最终以其具体的生存敞开达向整体,实现对环境的生成功能。第四,生成构建资源与环境之互为体用关系的主体性条件,恰恰是生命和人:自然资源的体用化,源于生命;社会资源的体用化,源于人。生命和人,既是资源和环境的主体条件,也是资源与环境的构成内容。

生命与人,从现象学角度大而划之,二者是两分的,是各不相属的;但从本质论,二者却相互交叉和重合,因为人也是生命,并且人首先是生命,然后才成为人。人的这一双重性,使环境获得了交叉性:人既存在于自然之中,与地球生命同在一个地球上,共享一个宇宙;同时也将宇宙、地球以及地球上的生命带入人的制度社会,人的制度社会与自然世界由此发生交叉,人与地球生命的存在敞开也由此发生交叉。

人与地球生命互涵、社会与自然共生,这就是最真实的和本原意义的环境资源,简称为环境。换言之,人与生命互涵、社会与自然共生所敞开的那种状态,就是环境。由此不难看出,环境不仅是整体的,而且是复合的;它不仅是具体的资源的融合体,而且是人与生命、自然与社会之间的互涵与共生体。所以,在其本原意义上,环境是生命化的。环境的生命化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环境自身的“生”性本质表征为它始终具有自组织、自创构的自生潜能与运作力量。其次,环境具有亲生命性取向。因为生命和人才是环境的构成主体,环境的亲生命性,恰恰源于生命和人诞生的本原性朝向:生命和人的天性之内在规定和外化表达,就是亲生命性。比较论之,在地球上,动物、植物对生命的亲昵,直接以生命本身的方式而展开;人类对生命的亲昵,除母爱之外,往往要通过理智的权衡或理性的选择方式来展开。所以,亲生命性既是“人类关注其他生命形式并期望融入自然生命系统的天性”,〔1〕也是大到宇宙和地球,具体到物种及个体生命本能地敞开对它者的要求性。第三,环境具有生他的功能,这是环境之成为环境的存在论规定:环境如果没有生他的功能,它就丧失了它自身。

环境的自“生”性本质、亲生命朝向和生它功能,此三者构成了它自身的生境化。在本原意义上,环境始终是自生境化取向的。 “生境”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意指生物的栖息地,亦可表述为生物得以栖息的地域环境。Ilkka Hanski在《萎缩的世界:生境丧失的生态学后果》中指出,“生境(habitat)是为动植物提供生长条件的常规自然空间;换句话说,是生物种群的家。……在种群和物种的管理和保育工作中,生境是最重要的概念,因为生境是种群和物种生存的必要条件”,是“一个物种能够生存和繁殖的环境条件范围”。所以,种群和物种一旦丧失其生境,就难免“走向濒危乃至灭绝”的死境状态。〔2〕由此可以看出,第一,与“生境”相对立的概念是“死境”;第二,“生境”和“死境”这两个概念都是相对“环境”而论的,是对两种不同取向的环境状况所进行定性描述的两个概念:“生境”是指环境本身处于“生”的状态;反之,“死境”则指环境本身处于“死”的状态。 环境的自生境化取向,是说环境的原生状态是生境化的。环境的死境化取向,则表述为环境是逆生态化的。环境的死境化取向不是环境本身所意愿的,它往往是其外在力量对环境的扭曲。

环境在本原上的生境化取向,源自环境本身,因为环境是由具体的资源、物种生命、人构成的整体存在形式。环境的这一独特构成,使它环境获得了自“生”性、亲生命性和生它性。环境的自“生”性本质、亲生命朝向和生它功能的自发整合,就生成生成环境的自生成、自生长、自繁殖的自生境能力。这种自生境能力向内凝聚,就形成环境的自组织、自构建、自生变;向外释放,就形成环境的生它功能和环境与他者的共生互生功能。概括地讲,环境是以其共互的关联化方式和亲生命性的柔性方式发挥其自生和生它功能的。比如,一棵树,可以遮一片天空,遮挡酷烈的阳光或风雨;然而,一座树木或一片森林,不仅是其树与树相互关联,而且也与周边山水、江河、农田耕地、人口、牲畜等等关联起来,而影响气候、形成气候、影响周边地区生命的存在和人的生存。而这一切影响,都不是以一种刚性的、直接的、剧烈的方式发生作用的,而是以一种关联的、柔性的、间接的方式发生作用的。自然环境是这样,社会环境亦是如此。比如,在政令畅通的情况下,政策的实施往往是刚性的,但政策实施后所产生的效应却变成了环境的构成内容,它所发挥出来的边际功能,却是柔性的、间接的,往往不为人们所注意的。社会环境的这种关联的和柔性的消极功能的发挥,往往迫使政府要花很大的力气来应付,才可改变这种柔性的和关联的环境力量。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环境往往具有独立性,环境功能的发挥,往往是无声息的,但它对社会、对人的影响力却异常强大。 环境发挥自生和生它功能的这一独特的关联性的柔性方式,一旦为我们所发现,我们就根据它的这一独特功能发挥方式将其概括为“环境软实力”。

2.环境软实力的构成

所谓“环境软实力”,就是环境的自生境能力,向内,它以自组织的方式发挥自生成、自生长、自繁殖的自生功能;向外,它以关联的和柔性方式发挥或积极或消极的生它功能。

概论之,环境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得以解构或建构的深厚土壤、关联条件、柔性工作平台。比如,一个国家的人口基数,是具体的硬实力。而一国之人口基数的大小,却形成了社会需求取向度、深广度、欲望度等等,并且这种由人口基数所生成的需求取向度、深广度和欲望度,恰恰又与各种社会因素――比如国土面积、生存空间、资源条件、分配方式、社会制度尤其是福利制度――等等发生关联,并形成一种整体性的柔性力量,影响着社会变革或发展的方向,更影响着社会的进程,当然包括影响经济政策、政治创新、国民教育等等。

以国家为基本单位,环境软实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有二: 一是其自然环境软实力,从宏观上讲,它由三大要素构成,即地球环境软实力、生物圈环境软实力、气候环境软实力。地球环境软实力状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A.地球承载力状况;B.大地植被覆盖率;C.地球自净化力程度。地球生物圈环境软实力状况,主要从三个方面得到呈现:第一,地球生物的多样性程度;第二,荒野面积;第三,湿地面积。气候环境软实力状况亦体现三个方面:A.气候变化的周期性状况;B.大气环流波动频率;C.降雨的时令性程度。 二是其社会环境软实力,它主要由五大要素构成:第一,制度环境软实力,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劳动分配制度、社会福利制度、教育制度、家庭婚姻制度等软实力要素构成。第二,政策环境软实力,一国之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获得多大程度的软实力功能,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它是否国家宪法范围并完全接受国家实体法的规范;二是政策与政策之间的连续性程度;三是政策实施所实际体现出来的人道、平等、公正程度。第三,政府环境软实力,它由政府行为和政府的作为与不作为等因素整合构成的:政府行为表征为政府作为或不作为。政府作为,必然产生硬实力效果,但却不是一定产生其软实力效果。在实际的国家治理过程中,并不等于政府事事作为,就是好的;也不等于政府不作为,就是坏的。政府作为或不作为,能否释放相应的软实力功能,能否释放出多大的软实力功能,从根本上取决于政府作为或不作为的行为体现多大程度的无私性,因为无私,才诚,才信,才有普遍的人道、平等和公正,而这些,才是政府公信力的来源。换言之,政府软实力就是政府(作为或不作为的)行为所体现出来的公信力。所以,政府在一个缺乏公信力的社会环境里,是很难发挥其最大功能的。第四,公民社会环境软实力。一个国家在一个特定的时代,有无实质上的公民社会,也就形成其公民社会环境软实力的有无与强弱。而公民社会环境软实力功能发挥的基本指标有四:A.社会有个人,具体地讲,就是社会关心个人、社会为个人提供平等生存及其发展的公正平台;B.个人有社会,具体地讲,就是个人关心社会,个人将社会的良序存在作为自己生存发展的必备环境与舞台;C.小政府大社会,即政府只做社会不能做的事情,凡是社会能做的事情都不能由政府去包办。小政府大社会是最节约社会成本的社会,也是最节约成本的政府,所以,在“小政府大社会”框架下的政府,才是最具道德水准、公信力和榜样力量的政府。D.责任社会,即每个公民都能自觉担当起公民的社会责任,因而,责任诉求构成公民社会环境软实力的内在动力。第五,教育环境软实力。这里的教育环境是指国家范围内的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社会教育环境、个人教育环境,这四种教育环境形成的整合力量,就是教育环境软实力,它所发挥出来的柔,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国家谋求生存发展的原动力土壤:教育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原动力,而教育环境软实力则构成这个国家生存发展所需的原动力得以生生不息的输送的源泉、母体、土壤。

将一国之自然环境软实力和社会环境软实力统合起来,使之发挥整体动力功能的却是国家的文化环境软实力。一个国家的文化环境软实力的生成构建及其功能发挥取向,主要取决于如下七个因素的整合:一是这个国家对自然力、自然环境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基本认知和看待,对土地、对地球生存状况的关怀意识和关怀程度;二是对国家制度、对制度框架下的政治理想、政治实践、政治方法的关心程度,辨别、判断能力和认同、支持程度;三是对法律制度、法律实施的认同、支持及其自觉遵守程度,以及对普适性的法律的敬畏和捍卫程度、对非普适性的法律及其司法的反思能力、变革能力的强弱;四是国家教育对自然、生命和人性的遵从程度,以及社会、公众、公民对国家教育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国家教育的引导、矫正力量的强弱。五是文学艺术繁荣的普遍性和开放性程度;六是哲学创造的时代性、本土化和世界化;七是传统和民俗的当代释放功能的强弱。

(三)代际储存

从资源角度看,环境软实力既是对资源的整合形态,也是一种资源,是一种整体性的资源。环境软实力作为一种整体性的资源形态,既是自然资源,也是社会资源,也可能是文化资源。所以,环境软实力的全称应该是“环境资源软实力”。

资源首先在“能用”和“被用”中体现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环境软实力亦是在“能用”和“被用”中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张扬价值的。其次,资源的“能用”与“被用”始终相对生命和人才有实际意义,环境软实力的“能用”和“被用”也是如此。其三,资源源的“能用”和“被用”涉及两个方面,即限度和时空问题,环境软实力也是如此。

首先,任何形态的资源,一旦纳入“用”的过程,其“能用”和“被用”始终呈现出最终的极限,没有哪种资源具有“用”的无限度性。洛克为近代社会所构建的“资源无限论”,最终不过是一种主观的想象和虚假的预设。它制造出了今天的世界风险和全球生态灾难。环境软实力亦具有“用”的限度性,因为环境软实力始终是具体的资源要素的整合状态和整体表达。 更重要的是,资源的“用”始终在某种并不能明确的限度范围内才可获得生的功能。这种不能明确的限度范围,就是资源――比如一棵树、一匹马、一条江河水等等――本身的自生境能力,即资源的自生成、自生长、自繁殖能力构成了资源在“用”的过程中的限度标志:当其“用”超过了该一资源的自生境能力,那么该一资源就处于不能再生的自消耗状况,最后变成完全的负熵。反之,资源的“被用”始终在其自生境能力的范围内,那么,该资源就始终处于自生成、自生长、自繁殖的生境状态中,成为最具有再生活力的资源。 资源的自生境能力所形成的对“用”的限度性,从根本上反驳了两种物理观念:一是已形成强大传统的牛顿观念,即物质运动、能量守恒观念,这种观念导致了近代以来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的“资源无限论”谬论,并且正是这种“资源无限论”谬论才构成“只发展不治理”或“先发展后治理”的认知依据。二是现代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物质运动始终向不可逆的负熵方向展开,在“用”的状态下,死寂是世界的必然。这种观念同样荒谬,因为它与牛顿观念一样,把自然世界、把资源看成是纯粹“被用”的东西,它没有自生能力。这两种观念都违背了资源、环境本身的自生性存在事实,即无论具体的资源,还是整体的环境,它们都具有自生成、自生长、自繁殖的自生境能力,只有当某种或某些外在于它们的力量无限度地“使用”它们时,它们才因丧失自生境功能而趋势死寂或死亡。

其次,任何资源的自生境能力都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它必须在具体的时空中展开自生境能力。并且,任何资源从“能用”到“被用”都需要以时空为保障,都须在特定的时空中敞开。由此两个方面的自身规定,使资源从“能用”到“被用”的限度性,并且这种限度性最终要通过时空来标识。比如,人工制作的物件、产品,没有自生功能,它的使用寿命的长短,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取决于其制作的精良度;二是取决于其使用频率。如果一个制作精良的电视机,本可以使用十年,但如果开机后不停止地使用,结果因高度磨损而使在一年之内丧失其“用”的功能。由人工制作的、且并不无自生功能的物件、产品是这样,具有自生能力的自然资源、环境资源以及文化资源等,它们“被用”的限度,就是它能否“生”的边界。换言之,资源在“用”的框架下,其自“生”的能力取决于其“被用”的限度性。比如长江和黄河,它作为中国境内两条最大的和具有极强自生能力的大江,今天却呈现出巨大的“生”的危机,却是经历长期的尤其近几十年来对它的过度开发利用而累积形成的。

由于资源具有“用”的限度性和时空规定性,才使资源储存变得重要、根本和可能。 资源的储存古已有之:在遥远的上古时代,人类先祖们冒着生命危险捕猎谋求生存,当捕猎得来的食物满足了当下生存之后还有剩余,从这时开始,储存意识和观念就萌生了,这就是对剩余食物的保管与看护,以备不时之需。后来,产生了国家,形成了私有制,无论是国家或是家庭,都有了储备观念,形成储备能力,进行粮食、疏菜、依物的储存。后来,有了金融业,发展到以黄金、白银、货币为媒介的储存。于是,储存的重心已不是在有生之年防备明天之需,而跨越生之界限而获得了代际性。使储存有了代内与代际之分。

客观地讲,无论是代内储存还是代际储存,都不是一种新观念,新作法,而是伴随着人类从动物向人迈进的人质意识的觉悟和提升而形成的一种普遍盛行的老观念、老做法。比如,“养儿防老”,这是代内储存;而建功立业,封妻萌子,造福子孙,这就是代际储存。所以,无论是代内储存或是代际储存,作为一种老观念、老做法,都是从家庭和国家两个层面本能地生成,本能地运用,并且这种储存观念、储存方式和方法又伴随着文明的上升、社会的进步、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经济的繁荣而不断地发展。这种本能的运用与发展储存的观念和方法,一旦伴随着人类进入当代进程中,它就作为一个全新的问题而成为实践理性的研究对象,由此形成明确的“代内储存”和“代际储存”概念。并且,在这种理性呈现的过程中,“代际储存”问题将引发更多的关注,这是因为近代以来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使人们的欲望无限度的膨胀,而满足其欲望的各种资源却不断丧失其自生境能力而日现枯竭,生存的不安全意识普遍化,一方面形成了代内储存意识、观念和实践的升级;另一个方面其代际储存的危机意识更是迅速滋生,由此使“代际储存”问题不断社会化。

如前所述,“代际储存”是老观念、老方法,它伴随着代内储存一路走来,普遍而深入人心。直到今天,代际储存也如同代内储存一样,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以及在执政者的意识里,仍然是以物质、财富、资本、金钱为储存的基本内容。自然资源、物质财富之外的社会资源以及整合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环境资源,却并没有进入人们的储存意识而构成代内和代际储存的基本内容。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厄恩斯特・赫克尔于提出“生态学”(Oecologie)这一概念,是从economy这个古老的词中发现Oikos这一希腊文词根而得来,具体地讲,Oecologie概念是从Oikos这个词派生出来的。Oikos一词是指家庭中的家务及日常生活中的活动与管理。因为在近代政治经济学思想没有产生之前,人们习惯于把对一个国家的经济事务看成是管家预算和食物贮藏室的扩大。赫克尔使用Oecologie这个词时,亦是沿袭这一思路而赋予它相类似的含义:地球上活的有机物构成了一个单一的经济统一体,组合成为一个家族或亲密的家庭;地球有机物就生存在地球这个大家庭里,它们之间存在着冲突,但同时也在互相帮助。赫克尔所提出的“生态学”观念里面,实际上包含了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代际储存意识,但很可惜,20世纪六十年代所形成并迅速发展扩张的生态学,却并没有很好地挖掘这蕴含其中的代际储存思想。直到今天,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普遍出现生境危机的状况下,环境资源的代际储存问题才被突显出来而引发理性认知上的关注和学理上的探讨。

概括地讲,代际储存问题既涉及代内储存问题,更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丰富复杂,而且相互交叉、相互生成。首先看前者,代内资源储存,主要是物质层面的,它所要解决的是当代人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问题;与此不同,代际资源储存既包括物质方面的内容,比如资本、金钱、产品资源等等,也包括文化、教育、思想、艺术、制度等方面的资源储存,更包括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方面的储存。仅从后者看,可进行代际储存的众多资源内容,可以归纳概括为如下类型体系:

二、环境资源代际储存:一种基础战略

任何一个家庭,当然包括任何一个国家,都必考虑资源储存问题。资源储存之于任何家庭、任何机构以及任何国家言,都必同时展开为两个维度,即资源的代内储存和资源的代际储存。比如,在人口少、物质需求相对有限的农牧时代,以及工业文明前期,人们更多地关注资源代内储存,因为当时代的资源使用和消耗并不呈现枯竭状况的生存境遇中,它对后代生存并不造成影响意识。而在全面甚至加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及其向后工业化、后城市化、后现代化挺进的进程中,人口基数越来越大、物质欲求被全面激活、生产成本越来越高、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态危机越来越普遍,在这种生存境遇中,资源的代际储存问题比代内储存更严重,因为它从根本上涉及到未来生存的基本条件能否有保障,更涉及到民族国家能否具备“安全生存和永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所以,资源的代际储存问题,构成了当代社会的基本国策问题。

在资源代际储存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却是环境资源的代际储存问题。因为环境资源是资源的母体、土壤和整体条件。从根本上讲,资源再生能力的有无与强弱,取决于作为整体的环境资源的自生能力和生它能力的强弱。比如,生物的多样性状况,并不取决于生物本身,而是取决于作为整体的生物圈状况;而作为整体的生物圈状况,却又取决于气候环境状况和整个地球承载力以及地球表面的自净化力状况。社会亦是如此,比如政府的公信力如何,当然需要政府的实际作为,但是,政府作为的有无与大小、以及政府作为能否产生相应的良好效应,均需要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资源力量的滋养、引导和激励。比如,更为人性化的、体现平等、公正、人道价值诉求的良好制度环境资源以及公民社会环境资源等等,才是政府作为创造公信力的土壤、平台、源泉。

客观地讲,当我们将环境资源纳入代际储存范围来予以重心考量的对象时,则会发现,在社会环境资源、文化环境资源、自然环境资源这三大类中,最需要进行代际储存的却是自然环境资源。

首先,自然环境资源代际储存构成一切的基础。恩格斯曾经指出:“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特别自本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的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但是这种事情发生得越多,人们就越是不仅再次地感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而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这种观点自从古代衰落以后出现在欧洲并在基督教中取得最高度的发展。”〔3〕自然环境资源既是所有资源储存的基础内容,也是所有自然资源储存的基础内容,更是所有资源代际储存的基础内容。因为,第一,人来源于自然,最终需以自然环境为存在的土壤、生存的前提,所以,自然环境构成了人的存在和生存的基础。第二,人类社会的建立,是以自然社会为土壤、为条件的,所以,自然环境构成了人类社会产生与继续存在的基础。第三,人类存在和生存所需要的一切自然资源、物质资源甚至是文化思想资源,都源于自然,哪怕是科学、技术、思想、方法、艺术等等智慧,都蕴含在自然世界、自然事物、自然环境之中,人的伟大之处,不在于创造了什么,因为从最终意义上讲,人类并没有创造什么,人类也创造不出什么,人类所说的“创造”,不过是他们发现了自然世界、自然世界、自然环境本身的律令、法则、原理、规律及其所蕴含的深刻智慧,然后将这些发现予以有序的展示和目的性、个性化的运用而已。

其次,进行自然环境资源代际储存,这是从根本上消除当前的存在风险和生存危机,顺利实现社会转型发展的基本国策和基础战略。客观地看,当前所面临的最大存在风险和生存危机,是气候失律、污染社会化、地球承载力弱化、自然的自净化功能衰竭,所有这一切直接影响到存在的安全和生存的可持续。更具体地讲,如上存在风险和生存危机不仅直接制约着市场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更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政治的安全。试想,要应付连续不断的灾害与疫病,其行为本身就是在源源不断地耗去社会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大量剩余财富,比如要彻底治理正在嗜掠的雾霾,将要耗费多少社会财富,有谁能计算出来?更重要的是,连续不断的灾害和疫病一旦得不根治,其层层积累所形成的巨大破坏性能量,有可能带来各种巨大的国家安全隐患并制造出各种意想不到的政治不稳定因素,人类历史上许多文明的消亡、不少朝代的更替,都源发于此。然而,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切,必须恢复失律、降低污染,恢复地球承载力和自然的自净化功能。要做到这些,改变自然环境资源状况,使其重获自生和生它的生境功能,这既是基础,更是前提。

三、自然环境资源代际储存:必予实施的宏观思路党的十报告提出“大力推进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4〕最终必须落实在自然环境资源的现代代际储存上。实施自然环境资源代际储存,是为了实现民族国家的永续存在、永续生存和永续发展。

生存与发展,永远是一对矛盾体。无限度地谋求发展,必然会损害生存;追求可持续生存,就必须要限制发展,实现有限度地发展。因而,为了民族国家的永续存在、永续生存和永续发展之根本目的,实施自然环境资源代际储存,必然构成当前指向未来的基本国策。而实施这一国策的首要前提,必须放弃片面发展观,重建“生存才是硬道理”的发展观。无可否认,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的起步阶段,强调发展就是一切,用“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来冲突惰性的生存观和一切向后看的认知模式,是必要的,并且在特定的境遇下也是必须的。但当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使地球存在、自然生存滑向死境方向、并在事实上影响到人类的存在,使人类的可持续生存的基本条件迅速丧失(比如肆虐的雾霾,就是使我们丧失呼吸清洁空气这一最低生存条件)的状况下,就必须调整这种发展观,因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发展观,既是一种欲望主义的发展,也是一种无限度论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无限度地激活和放大人的物质主义欲望、消费主义欲望和享乐主义欲望,使政治、经济脱离善业的轨道,无视自然法则、无视生命原理,更无视限度存在和限度生存的生境逻辑,强调人定胜天,强调经济可以解决一切存在问题和生存问题。“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观一旦被推向绝对,必然铸就一种“先发展后治理”或“只发展不治理”的环境观。今天的污染问题、雾霾问题、酸雨问题,以及诸多积压的城市难题和农村困境,都源于这种“先发展后治理”或“只发展不治理”的环境观。与此相反,“生存才是硬道理”的发展观,是一种限度发展观,更准确地讲,它是一种以可持续生存为引导和规范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就是十八报告中所讲的“永续发展”的发展,这种“永续发展”的发展观将环境的生境维护和环境的自生境能力的保持作为衡量发展的根本指标,将自然、地球生物圈、人、社会四者“共生互生”的可持续生存作为发展的真正目的。马克思指出:“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5〕因为“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6〕自然的规律,就是其个体与整体、物种与物种、生命与生命的共在互存、共生互生,就是个体与整体、物种与物种、生命与生命,当然也包括人与自然、地球与社会之间的限度生存。从根本上讲,“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发展观,则违背了这一自然规律,所以它为人类自己带来了数不清的环境灾难和生存危机,这正如马克思在一百年前就提出的警告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7〕(与此相反,“生存才是硬道理”的发展观,却是遵循了如上自然规律的发展观。所以,要化解当代的存在风险和生存危机,必须进行环境资源的代际储存;要卓有成效地展开环境资源代际储存,确立“生存才是硬道理”的发展观是其认知前提。

其次,展开环境资源代际储存,必将“生存才是硬道理”的发展观落实为可持续生存式发展。探索可持续生存式发展的社会方式,可从不同领域和方面展开,择其主要者有四:

第一,应从整体上调整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一方面,调整经济建设带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操作模式,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导方向,带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以及其它方面的建设。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应以全面恢复地球承载力和恢复地球自净化功能为核心任务。为此而必须坚决打击、控制和消解地方主义、本位主义,实施全面的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制定严格的时间表,淘汰、关闭所有高污染、高碳排放、高耗能的产业和企业。

第二,探索社会整体动员的低碳化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可具体落实到诸如为降低城市污染而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体系,鼓励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缩短北方的供暖时间,限制甚至取消一次性使用的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以法律制度的方式简化产品包………等等社会措施,既可在全社会范围内杜绝巨大的资源浪费,也可全面降低碳排放。因为,今天的高污染、高碳排放和高耗能,一方面由低技术造成,另一方面是高浪费造成。

第三,采取政策、法律、舆论、道德、经济以及制度完善与构建等综合方式,全面倡导、鼓励、引导、奖励厉行节约,构建简朴的生活方式。

第四,放缓农村城市化速度,一则让城市有时间进行自我消化;二则可以此重新设计和建设农村,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发展拥挤不堪与农村空巢化所带来的诸多层层积压和重叠的社会问题。 放缓农村城市化的速度,亦可采取许多的积极措施。比如,暂缓全面推行“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中止大中城市的规模发展,促进大中城市全面转向自身功能建设,提升城市水平和城市的市场、科技、文化、教育引导功能,全面提升大中城市向周边区域和农村的服务功能、导向功能,提供大中城市的信息、资源、方法的收集、整理、提炼和辐射能力。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城镇。发展城镇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严格的规范限度原则,即应该以法律的硬规定和宏观规范城镇的规模发展限度;二是高水平的功能发展原则。根据后一个原则,发展城镇,其重心有五:一是充分发展城镇的带动功能和中心功能,发展城镇的根本目的是带动农村的发展,并成为农村发展的区域性中心网点。二是带动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应以农林副牧渔业和对农林副牧渔业等产品的加工生产(包括初加工和深加工)为主要方式,以此吸引外出打工的城市农民工返村,让农民在自己的家乡亦工亦农,而且有更高的收入,以解决农民大量涌进城市所带来的无穷的城市问题和农村问题。三是将城镇建设成为农村和城市的中转站和传送带,一方面将城市的新信息、新科技、新知识、新方法及时的引进农村;另一方面,将农村的产品、信息、需要以及新成果迅速地传送到城市。四是加强城镇的医疗卫生、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建设,建立以城镇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教育、信息、科技网络,使城镇有最好的学校,实现农村与城市的教育公平,使城镇有最先进的医院,做到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重病不出县城。 五是在发展农村以农林牧副渔等农产品为基本原料的农村工业的同时,有限度地压缩地膜高温农业、渔业和畜牧业,创造条件大力发展原始农业,这是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降低污染、实现低碳社会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土地耕作有机化的根本方式,更是有效实施自然环境资源代际储存的广泛社会方法。

〔参考文献〕

〔1〕〔2〕〔美〕爱德华・威尔逊.生命的未来〔M〕.陈家宽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22,4-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4.

〔4〕十大八报告辅导读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541.

软环境篇2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进作风、优化服务、提升行政效能为主题,发挥各级各部门在软环境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强化各级领导干部“抓软环境就是抓发展”的责任意识,促进党员干部思想观念有新转变、执行能力有新增强,营造为民、务实、高效、和谐的发展环境。

二、总体目标

建立科学的软环境建设工作目标激励约束、考核评价体系,形成“党员干部服务企业”活动长效运行机制,提高党员干部服务发展的能力,实现全市软环境建设水平整体跃升——创全省软环境最优县份、打造“一流服务”品牌,使软环境成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特色竞争力,助推“吉北中心城”升位崛起。

三、主要任务

1、纳入中心工作。确定2012年为全市“软环境建设提升年”和“党员干部服务企业推进年”。各级各部门要把软环境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列入年初工作计划,纳入年终工作目标考核,与日常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汇报,与中心工作系统思考、统一安排、统筹实施、同步推进。要以“党员干部服务企业”活动为重要载体,建立定期“走访”、“接访”等联系企业制度,严格执行服务企业各项规定,做到联系企业经常化、走访对象全覆盖、人员变动不断档,形成常态运行机制,营造党员干部服务企业“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

2、明确领导责任。各级各部门要加强软环境建设与管理,逐级明确责任,层层实行考核,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责任体系。各级领导班子“一把手”要直接分管软环境工作,牢固树立“不抓软环境就是失职、抓不好软环境就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切实履行软环境建设“第一责任人”的领导职责。领导班子成员对所分管领域软环境工作负直接责任,按照职责分工,业务工作分管到哪里,软环境建设(党员干部服务企业)就抓到哪里。

3、加强组织保障。各级各部门要梯次建立软环境工作领导分支机构,指定专人(联络员)负责软环境日常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增配硬件设施),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定期研究解决软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推动工作任务的落实。

四、任务落实的考核办法

市本级考核工作由市软环境领导小组负总责,市软环境办公室组织实施。按照“科学、量化和可操作”原则,制定考核细则,加强动态考核,客观、公正地反映全市软环境建设水平。

(一)考核对象

市本级部门行业(90个),乡镇街区(30个,区即五棵树经济开发区、环城工业集中区)。

其中,部门行业划为以下5类:

1、执法监督部门(14个):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国土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质监局、药监局、审计局、安监局、行政执法局、环保局;

2、经济和社会管理部门(20个):发改局、经济局、教育局、科技局、民政局、财政局、人社局、住建局、交通局、农业局、水利局、林业局、畜牧局、文体局、卫生局、计生局、广电中心、社保局、残联、物价办;

3、社会公共服务行业部门(24个):农电公司、烟草专卖局、邮政局、吉视传媒分公司、联通公司、移动公司、电信公司、农村商业银行、人民银行支行、中行支行、工行支行、农行支行、农发行支行、建行支行、邮储银行、住房公积金分理处、人民保险、人寿保险、大地保险、安华保险、天安保险、烟叶公司、火车站、中石油经营处;

4、党群、人大、政协机关(20个):市委办公室、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市纪委(监察局)、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统战部、机关工委、农办、老干部局、党校、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局、编办、总工会、妇联、团市委、文联、工商联;

5、其他部门(12个):政府办公室、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法制办、档案局、信息中心、统计局、招商办、粮食局、供销联社、气象局、地震台、盐务局。

部门行业、乡镇街区所属基层单位(如重点科室、农村基层站办所等)的考核工作由本部门行业、本乡镇街区软环境领导分支机构组织实施,自行确定考核标准。部门行业、乡镇街区向市软环境办公室报送本区域考核结果。

(二)考核机构

1、市本级考核机构由市纪委、组织部、宣传部、机关工委、农办组成,负责对部门行业、乡镇街区的考核。

2、组织部、宣传部、机关工委(负责57个支部)、农办(负责28个乡镇街)对各自工作职责范围内的软环境建设情况另行实施考核,计入软环境考核总分值。

(三)考核内容

软环境建设工作推进情况,重点包括党员干部服务企业活动开展情况、“三满意”机关创建活动情况。

(四)考核评定

考核实行分值制。按照考核细则(见附件),对部门行业和乡镇街区软环境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考量,给予相应的分值,按考核对象类别,以分值多少进行排序。分值分别纳入全市“市直机关目标责任制考核”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年终综合评定范畴。

(五)考核时间

2012年全年。12月份考评汇总。

五、考核结果运用

1、一票否决。在软环境建设管理、政行风和“三满意”机关民主评议综合评定中,部门行业综合评定满意度达不到规定标准的,取消其入围全市机关目标责任制考核“一类”单位资格,满意度排名后3位的,取消其入围“二类”单位资格;乡镇街区综合评定满意度达不到规定标准的,取消其入围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模范”单位资格,满意度排名后3位的,取消其入围“优胜”单位资格。

2、依规问责。按考核对象类别与最终得分排序,考核结果连续两年排名后2位的部门行业(垂直管理部门行业除外)、乡镇街区,市纪委将依据《省关于实行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领导干部责任追究的若干规定(试行)》及市《关于对影响和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行为的处理办法》的规定,对其“一把手”实施问责。

3、兑现奖惩。考核结果年终在全市进行书面通报,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与兑现奖惩结合。按考核对象类别与最终得分排序,对“先进单位”予以表彰,对排名后2位的予以通报批评,其主要负责人须向市软环境领导小组提交书面说明和整改方案,落实整改不到位的,建议对主要负责人予以组织调整。垂直管理部门行业的考核结果(含“万人评议机关”测评结果)由市软环境领导小组函告其上级主管部门。排名后2位的,其部门主要负责人须向市委、市政府作出检查,提交整改方案,落实整改不到位的,由市委、市政府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对主要负责人予以调整的意见和建议。

六、有关要求

1、加深认识。充分认识加强软环境建设的意义,深刻理解对软环境建设加强考核的目的,进一步树立“人人都是软环境、事事涉及软环境”的“大软环境”理念。

2、抓好落实。部门行业、乡镇街区软环境领导分支机构要定期检查督导本区域软环境建设工作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公正考核。各级软环境领导分支机构要确保考核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坚持做到“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丈量”,科学量化考核标准,确保考核结果经得起检验,兑现奖惩不打折扣。

4、部门行业、乡镇街区要将此实施方案印发至本区域所属各基层单位(负责人),便于遵照执行。

软环境篇3

一、认真贯彻市委十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全面深化软环境建设

市委十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了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对今年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对软环境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十分珍惜取得的成绩,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始终保持软环境工作的热情不退,力度不减;要认真按照市委十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部署,立足长远,谋划思路,统筹协调组织实施;要进一步弘扬“三创”精神,围绕又快又好发展的要求和软环境工作的实际,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不断推进软环境工作的创新和深化;要立足部门职能,积极主动开展软环境建设活动,努力形成特色和亮点;要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扎扎实实推进全市软环境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20**年全市软环境工作的目标是:紧紧围绕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强化宣传引导、推进制度建设、提高监督水平、完善考评机制、加强责任追究,以新思路和新举措,促进行政审批再提速、服务质量再提高、行政收费更规范、机关作风更务实,保障和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努力提升软环境建设水平

1、强化宣传引导力度。充分利用市电视台、电台等媒体,认真办好“金坛软环境”专题栏目,对软环境建设的政策规定、创新举措、先进典型等进行宣传,同时组织开展创优发展环境征文活动,引导全市各界围绕软环境建设主要工作和重点内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讨论,建言献策,集思广益,营造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工作简报的监督功能,对软环境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反面典型、重大投诉事项等进行公开曝光和跟踪报道,接受社会的评价和监督。

2、认真制定落实各项制度。围绕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补充规定》,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政收费、行政执法和中介服务。严格执行工业建设项目收费标准,实行统一扎口收费;全面落实集中审批制、告知承诺制、工业建设项目联审联办、“企业宁静生产(经营)日”等制度;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实际,针对薄弱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便企利民的相关配套制度,为企业和群众提供规范、快捷、优质的服务。

3、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政务信息公开分类目录等的要求,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加快建设政府门户网站,建立全市统一、先进可靠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对明确要求公开的政策文件、审批服务事项等一律通过政府网站予以公开。部门、单位及中介服务机构建立相对独立又符合整体要求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大力推行网上审批与服务,提高工作效率。4、全面实施标准化窗口建设。按照“严格、规范、优质、高效”的要求,以市行政服务中心为基地,全市设有窗口的部门、单位全面施行标准化窗口建设工作。由行政服务中心负责,从窗口工作标准、展示指标、服务指标、业务指标、执行规章制度指标5个方面细化标准化窗口的建设标准和申报评定工作。

5、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做好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清理规范,公布第二批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凡法律、法规、规章或其他政策明确规定为行政审批前置条件的服务性流程,明确服务机构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窗口,提供与行政审批相配套的服务,并做到服务内容、服务程序、申报材料、服务时限、收费标准及收费依据“六公开”,提供“一条龙”服务。

6、切实加大工作协作力度。建立健全软环境建设的协作机制和工作网络,加强部门协作与互动,对改进作风、服务创优、规范执法等重点工作进行责任分解,加强监督检查,强化工作考核,促进部门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始终把便企利民作为全部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突出服务职能,更新服务理念,完善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想方设法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7、继续深化“政风热线”。完善和提高“政风热线”节目,进一步丰富直播形式,组织一些企业、群众走进直播室,与相关部门进行交流和沟通,实现互动。进一步完善问题受理方式,由单纯节目开播时现场受理咨询投诉向事前受理、事中受理转变,由直播室被动受理向电台、投诉中心工作人员走进企业、走进基层主动征集问题、了解情况转变。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在市电视台开辟热线追踪栏目,使“政风热线”节目的宣传、交流、投诉、监督等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8、积极推动政会分开。按照常办发[20**]50号文件《关于促进我市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常组发[20**]86号文件《关于对全市行业协会实行政会分开的具体实施意见》的要求,对全市行业协会的情况进行全面梳理,理清各行业协会的机构设置、人员兼职、财务及物产等情况,按照稳步推进、力求实效的原则,认真开展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脱钩的各项工作,确保全市行业协会在机构、人员、财务、资产上脱钩到位,规范行业协会的组织与行为。

三、完善机制,强化监督,确保软环境建设取得实效

1、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对创优发展环境各项制度规定的贯彻执行情况组织专项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要求落到实处。对制度执行不力的部门、单位督促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适时进行通报。建立50个软环境建设企业监测点和50个重点项目监测点,定期收集掌握情况。认真组织开展“明察暗访”活动,重点抓好对部门、单位机关作风建设情况如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工作效能等的督查,突出对窗口、基层站所等直接服务于企业和群众的一线办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进行明察暗访。对严重损害我市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加大调查处理力度,严格实行责任追究。2、继续完善投诉处理机制。拓宽投诉受理渠道,充分发挥行政效能监察投诉中心、软环境网站等的作用,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加强对投诉处理情况的研究分析,掌握重点;认真执行投诉事项领导阅批制、部门会办制和效能中心督办制,对企业、群众投诉的办理情况按季度呈报市领导;强化投诉责任追究,对投诉应该处理而不处理、不实事求是处理,导致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并产生严重后果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领导责任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软环境篇4

为进一步加强软环境建设,推动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形成,我镇进一步加大了软环境建设工作力量,除原有的软建办一套人员外,还结合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从各部门抽调业务骨干成立便民服务中心,更好地为企业和群众服务。与此同时,镇党委政府结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把改善软环境的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位班子成员身上,并与他们签订了责任书,年终要求述职。在对村上的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中,我们还专门突出了软环境建设的内容,如要求村组主动为企业搞好协调服务,处理好企业与村组、群众的关系;村组干部不准在到企业强包工程、强买强卖、强行务工等,把村组干部纳入了软环境建设的责任主体,

二、改进机关作风,主动服务企业

机关作风好坏,直接影响党委政府在企业和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也是经济发展软环境好坏的主要表现。今年9月,镇党委政府结合保先活动的深入开展,通过召开座谈会、设置意见箱、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收集了社会各界对机关作风的建议意见共17条,班子集体也通过党性分析,找出了机关管理失之于软、疏之于宽以及奖惩激励机制不建全等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整改方案,成立了作风监察小组,加强了机关作风建设。一是狠抓机关管理,继续坚持了上下班点名制度、出勤抽查制度、外出公示制度、亮牌办公制度,对机关干部出勤执纪情况进行了随时抽查,发现违纪行为及时纠正处理,杜绝了机关干部上班时间打游戏、打牌等现象,转变了机关作风,提升了工作状态。二是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通过组织开展“两个具体”大讨论、“五必谈”、党性分析等活动,使机关党员明确了的先进性的具体标准,找出了自身在执行力、服务意识和能力、建设不相适应的地方,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提高了“人人都是投资软环境”的意识。三是进一步深化为企业的服务。镇党委政府视企业发展为自己的衣食父母,提出了“企业墙内的事情自己办、墙外的事情我们办”的口号,落实班子成员和经发办工作人员每人跟踪联系1个企业,至少每月到企业中去一次,一方面帮助企业及时协调与部门、村组的关系,另一方面诚恳听取企业负责人对投资软环境的看法和建议,随时了解企业对改善经营环境的反馈意见,真正做到了“帮忙不违规、服务不添乱”,受到企业的好评。

三、执行六项制度,搞好接待

认真执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投诉查实追究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六项制度。凡是企业和群众来办事,镇党委政府都要求办事人员做到热情、礼貌,能够当场办理的就当场办理,不能当场办理的要说明办理时限,不能办理的要说明原因、作好解释工作;对企业和群众办事拖拉推诿、踢皮球的“二传手”干部和态度冷漠的“衙门”干部进行严肃处理,绝不手软;为了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镇党委政府在镇机关显著位置对办事程序、收费依据、收费标准、责任人以及办公室的职能职责进行了公示,同时简化办事程序,使办事人员一目了然;对待群众的来信来访,我镇建好了接待室,制定了领导接待日制度,建立了企业、群众来信来访的接待、受理、调查、办理、反馈的工作机制和责任制度,做到了企业、群众来信来访“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XX年,我镇的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提高了办事效率,密切了干部群众之间的关系,在招商引资、城乡一体化工作中有了新的突破,但对照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要求,以及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思想解放不够,工作开拓不够,刚性有余,灵活不足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切实加以解决。

软环境篇5

一、工作目标

按照“为民、开拓、务实、清廉”的要求,通过前一阶段的自查自纠,寻找差距,鼓足干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进一步改进作风,打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把车辋镇打造成“办事态度最好、办事程序最少、办事效率最快、办事水平最高、办事成本最低、竞争力最强”的发展热土,要让全体机关干部鼓足干劲,发扬车辋精神,创造出真正的“车辋现象”、“车辋速度”,凝心聚力,推动车辋镇的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工作任务及时间安排

(一)自查自纠,扎实整改

按照各级领导讲话、县委县府文件精神和车辋镇《关于集中整治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实施意见》、《关于集中整治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实话方案》要求和梁启书镇长关于车辋镇集中整治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四项措施”、“三条铁的纪律”,紧密结合本部门以及本人实际,深入查找软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影响软环境的问题,机关干部作风是否做到风清气正,惠民政策、措施是否落实,干部的服务意识是否到位;是否存在违背“十条禁令”、损害软环境的人和事;通过召开群众代表、党员代表、村社干部、企业业主及其他服务对象参加的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谈话、走访等方式,广泛征求对象的意见、建议。

深入开展“九查九纠”活动:一查责任心差,纠正责任心差、事业心不强,耍滑头,不承担责任的问题;二查大局意识差,纠正本位主义、无团队精神、不协同作战、相互拆台、矛盾上移等问题;三查效率低,纠正办事拖沓、程序繁琐、效能低下、缺乏进取心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等问题;四查漠视群众、态度蛮横、敷衍塞责、冷硬横推、作风粗暴、吃拿卡要等问题;五查“肠梗阻”,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政令不畅、落实不力,执行梗阻,特别是“中梗阻”严重,执行决定事项“打折扣”等问题;六查不规范,纠正办事不公开、来公平、不公正,搞自由裁量、暗箱操作、弄虚作假,“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问题;七查工作不在状态,纠正工作上不求创新、安于现状、缺乏进取精神、工作激情不足、作风漂浮、工作不实等问题;八查乱“伸手”,纠正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问题;九查乱检查,纠正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频繁检查、越位检查等问题。

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深刻剖析原因,认真研究解决办法,制定切实可行的近期、中期、长期整改措施和方案,对照方案集中整改。并于7月20日前把自查自纠情况和整改方案措施交到党政办。

(二)健全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1、建立和完善高效办事的机关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首办负责制、文明办公制、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切实加强政风建设。

2、建立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党政机关于7月底前制作好办事指南,准确载明机关政务公开的内容和服务承诺,并提供给前来咨询、查询和办事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3、建立和完善限时办结制和督查督办制。发给每位领导限时办结卡,对办事拖拉者,交办工作时,同时发给限时办结卡。成立机关工作督查督办组,每天督查机关工作人员的去向和工作情况,并向主要党政领导汇报。

软环境篇6

4月5日前召开全体职工大会,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软环境建设方面的有关文件,传达学习丁书记在全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会议的讲话,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大局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部署今年全局的软环境建设工作。

二、制定措施阶段(4月15--30日)

严格实行目标责任制,进一步落实"五项制度";根据市里安排,结合统计部门的特点,4月份出台:"行业禁令"和实施办法;落实"一把手"在媒体的公开承诺、软环境建设的主要举措等项工作;强化系统内考评,制定《20*年目标考评办法》,实行软环境建设违规"一票否决",力争在全市软环境建设年终评议中进位争先。

联系本职工作,改进统计服务。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加强对宏观经济的预警和预测,每月定期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及时有效地开展对主要指标和经济走势的预测分析,突出针对性、时效性和准确性。筛选调研课题,组织力量攻关。每个处室都要结合专业特点,选择一到两个课题,按计划分批完成,纳入目标考核。

三、完善政务公开(5月8日--5月20日)

4月底前工作人员一律实行"两卡"上岗。完成"四上墙"工作;公开各项制度、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行业禁令"和"统计执法人员八不准"。"内部政务栏"及时公开人事变动、制度出台等重大事项。及时在《中国淮安》政府网站月度和年度全市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数据。

四、扎实开展"企业服务"月活动。(5月10日--5月31日,10月10--31日)

按照统一部署我局准备5月和10月各开展一次企业服务月活动。

(一)针对规模企业经济效益状况展开分析、调研。各部门都要拿出调研课题,明确课题组人员。4月底完成调研课题的筛选工作。充分利用统计信息资源和专业特点,尽可能多的帮助企业分析经营形势,把握市场信息,提高经济效益。

(二)对今年新增的规模以上企业,提供统计服务。抓好新增企业统计员的培训、主动上门为企业办理统计行政登记、帮助企业加强统计核算的基础工作,规范统计行为。

五、年中软环境建设评比(7月1日--15日)

结合季度考核,开展年中软环境建设评比活动。由局办公室、监察室负责,按照年度目标考核的序时进度将定量考核与民主评议结合起来,公布评比结果。

六、积极开展"四项"活动

3月底组织对帮扶的"十户城镇特困户家庭"进行了走访摸底。四月初根据摸底情况,针对每户需要帮扶的内容,制定帮扶的重点与计划。4月下旬、9月下旬、12月下旬准备对十户家庭进行集中走访慰问。

对挂钩的涟水县梁岔镇金马村实行干部与贫困家庭"一帮一"结对子活动。4月上旬落实挂钩帮扶资金3万元,5月和9月分别组织科级干部下乡与结对户共谋脱贫致富活动。

积极组织开展机关干部进社区活动。计划分别于4月、8月、10月组织党员干部参加社区活动,参与和支援社区建设。

完成"创四城"任务。4月底以前完成我局承包的古黄河风光带绿化草坪的树木补栽,争取一次通过市绿化委的达标验收。

4月份组织好机关干部参加市区道路秩序整治协助值勤活动。

七、搞好年终总结评比(12月底)

软环境篇7

【关键词】中学图书馆;图书馆软环境;图书馆管理

1.图书馆理念

理念一词是法理学、法哲学上的用语,与思想、精神词义相近。一般理解,理念是一种理性的认识,是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的观点。即指人们通过实践逐步形成的对事物发展指向性的理性认识,它形成之后又会影响人们的实践,去推动事物的发展。图书馆理念是图书馆思想和图书馆理论的具体体现和凝结,是人们在理性思考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图书馆本身及其价值实现途径的坚定不移的根本性判断和看法,它强调“应该怎样”、“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图书馆理念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寻求理念、形成理念的过程中,人们会有意无意地总结图书馆的历史经验和自身经验,这种经验能够促进人们对图书馆问题和图书馆规律的理解和把握,能够增强人们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反思的意识与能力。图书馆理念往往是对优秀图书馆经验特别是自己的成功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系统化。理念中不仅蕴涵着人们的理性智慧,还凝聚着人们的情感,所有这些情感能感染和激励人们去为理念而奋斗。图书馆理念是图书馆人言行的指南,它约束着人们的行为,指导着人们去做与之相符的事情。它能够将人们的智慧与精力集中在理念所指的方向上,先进的图书馆理念能有效地推进图书馆改革与发展。图书馆理念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意或新的图书馆观点,不论是寻求理念的过程还是它确立后的行动都能引导人们破旧立新。图书馆理念是一个人图书馆观点和图书馆经验的浓缩与代表,也是一种图书馆理论与思想的代表。理念是否揭示了图书馆发展的内在规律与必然趋势,是否代表了图书馆改革的方向,是否有助于图书馆事业健康持续地发展和个人的成功都很重要。中学图书馆作为集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为一体的高等教育的载体,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战略性选择。对于一所现代大学图书馆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当代的办馆理念,继承文化传统,应对现实选择,敢于创新。21世纪中学图书馆应当在学校办学方向及理念下,树立图书馆作为知识经济重要支撑机构的理念,引入知识管理思想的理念,以知识导航为内容的多元化服务理念。

2.图书馆精神

精神是一哲学名词,《辞海》对精神的解释是:主要指的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我国图书馆的渊源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在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发展过程中,自古代图书馆(藏书楼)创立之时起,图书馆精神就在图书馆这一特定领域中处于积淀与形成、继承与发展的循环之中。因此,图书馆精神深深地植根于中国悠久的图书馆事业中,由此引出了各个历史阶段与当时社会相适应的图书馆精神,是整个社会精神的发展在图书馆界的反映。

19世纪形成的追求信息公平与信息民主的精神、务实的理论精神,20世纪形成的科学、理性的图书馆学理论精神、合作与资源共享的精神、关注技术的精神,这就是图书馆学鲜明的理论精神。图书馆精神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种是表现于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学理观念,一种是贯穿于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工作中的行业精神,这是图书馆精神的两翼。在技术情结中注入人文的内涵,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应当是十分重要的。而图书馆行业精神则较为广泛,程焕文先生曾将其概括为5个方面:“强烈的民族自尊、自信与自强精神;强烈的自爱、自尊与牺牲精神;大胆的吸收、探索、改革与创新精神;读者至上精神;嗜书如命精神。”当然,作为一种表现行业风貌和特征的精神都是“人文”的。作为第四代图书馆人,程先生提倡,应做到“四爱”。即爱国、爱馆、爱人(热爱读者、热爱图书馆人)、爱书。

图书馆的理念与认识、理论与实践、方针与政策等都充分体现出了图书馆精神。这种由馆员和读者、图书馆和社会共同培育、创造的特有的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构成完整的图书馆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才素质的灵魂,精神的升华要达到更高的境界层面,以崇高的科学精神为指导“求真”;以崇高的人文精神为指导“求善”。处在急剧变化的信息环境中,正确理解并继承优秀的图书馆学理论精神、行业精神,有助于我们把握并通过开发图书馆的核心能力,健全图书馆的基础体制,使图书馆的发展与新的信息环境相适应。

3.技术软环境

软环境主要包括队伍建设环境、基础工作环境、外部自然环境等。将诸环境因素逐一加以理顺、治理和整顿,使之符合计算机管理工作的要求的过程就叫做软环境的建设。中学馆要创造良好的软环境,还包括开展对读者辅导和进行参考咨询工作,开展用户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利用文献信息的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数字图书馆概念已经把计算机界、图书馆界、“内容产业”界的人聚集在一起,对每一位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参与者而言,首先要考虑清楚自己是想借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取得短期收益,还是看好这个产业的前景而辛勤耕耘。如果答案是后者的话,除了要有投身其中的热情,还应该有对数字图书馆发展方向中软环境建设的认真思考。

4.图书馆文化环境

图书馆拥有良好的文化环境优势,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前提,对德育教育课堂教学具有不可或缺的补偿与保障作用。

4.1物质文化环境

图书馆藏有大量人文类书刊,从哲学原理到文学艺术作品,从心理研究到道德修养,这是政治课课堂教学内容所难以包容的。精致的雕塑、名人名句、伟人画像、书画长廊、内容丰富的宣传橱窗、特藏展厅、本校名人学者文库等,处处营造出一种浓浓的高品位、高层次的文化氛围。

4.2行为文化环境

随着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利用图书馆的时间会越来越多,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图书馆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身教重于言教,教育者的行为是无声的语言。比如从事文献服务的馆员助人为乐的热情服务态度,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人间的爱心温暖和世界的和谐美好,馆员群体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及读者群体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对每个人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这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自身及相互之间互动联动的“群效应”,对于受教育者的教育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4.3制度文化环境

图书馆健全而易行的规章制度,创造并维系了其制度文化环境优势:思想活跃而又秩序井然,独立自主而又开放兼容,自由轻松而又严肃紧张。它既提供了统一的行为道德规范,又提供了个人创造性发挥的自由和实践体验机会,是自觉自由与纪律约束的统一,共性规范化与个性多样化的统一。

5.馆风与馆训

“馆风”一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内涵是图书馆的作风,亦是图书馆科学管理的重点。优良的馆风是最重要的服务环境。校风校训融入国家理想和民族精神,馆风馆训与之一脉相承,融会贯通,蕴含着为科教兴国创造新的辉煌的内涵,体现了中学图书馆的伟大使命。巴金曾在1997年参观上海图书馆新馆时,题下了“散布知识,散布生命”这句意味深长的话语,深刻揭示了图书馆的社会责任和应恪守的价值理念,同时,也从另一更高层面上语重心长地指出了图书馆软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 [科]

【参考文献】

[1]李锋.21世纪图书馆先进理念探索[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5):91.

软环境篇8

论文摘要:环境问题的现代性将环境立法置身于复杂情境之中,环境法的“软化”正是立法上对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的必要应对。环境法的软化具体表现为:法律规范的强制性让步于宽泛和灵活性的要求,框架性和指导性的规范内容增多,行政机关被赋予广泛的环境管理职能和行政裁量权。在环境立法的“软化”趋势中,协商合意日渐成为环境行政的主题词。

一、从框架性环境立法说起

在国内环境法讨论中,经常可以听到关于我国环境立法“过于原则和抽象,不易操作”的批评之声,并将之归因为我国立法机关过于强调立法“宜粗不宜细”的原则。

这一归因自然有其合理性,但就环境立法领域而言,“宜粗不宜细”原则未必是唯一的、甚或主要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不存在该原则的指导,环境立法同样可能保有抽象、概括和灵活的特点。这既是一个显著的事实,同时也可能是立法技术处理的一种必需——事实上,已经有文献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各国环境管理最显著的发展在于框架性结构环境法律的出现。框架性立法通常重视环境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原则的确立,合理的机构设置,环境政策的总体框架和规划等问题,有利于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一个概括、广泛而灵活的法律框架,同时,也留下了可操作性的质疑。

二、环境问题的现代性与框架性环境立法

那么,作为环境问题的立法应对,框架性立法是否可以避免?这得从环境问题的现代性本质说起。对于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有的将之归为人口增长;有的归为生活富裕;有的抱怨人的内在进取性;神父抱怨各种赢利,历史学家抱怨教会,政治家归罪于技术,环境主义者归罪于政治家们或者资本主义,还有个别观察家归罪于每个人自身。[3]在所有这些原因的背后,我们注意到,现代化仍然难脱其咎。

在加拿大社会学学者大卫·莱昂(DavidLyon)的著述中,现代化是一种与技术导向的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社会政治演进方式的概括,而现代性,则是那些演进所积累的结果。正如许多学者和思想家所看到的,现代性成功地开创了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导致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变迁,但同时它也生产出否定和对抗自身的条件。现代性是一柄双刃剑,一面是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另一面的阴暗中,除了马克思指出的资本主义背后的暴力、压迫和剥削;杜尔凯姆指出的混乱和迷失;韦伯指出的官僚制铁笼的奴役,齐美尔笔下的陌生人社会等等以外,还有日亦凸现的环境危机。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公害事件的发生,往往与工业化快速发展如影相随。不少城市居民突然发现自己笼罩在光化学烟雾中;农民对有毒的杀虫剂忧心忡忡;一些人抗议原子弹和核电站的射尘威胁;另一些人则遭受着体内高水准的铅或汞引起的痛苦。工业革命发源地英国和工业化快速发展国家日本、美国等国频频发生的公害事件,一件比一件让人触目惊心。在当今经济发展已经驶入快车道的中国,水问题已经相当突出:在中国617个城市中,近300个城市面临水资源匮乏(应当附带说明的是,这种匮乏并非水资源总量的匮乏,而是水资源的可用性和安全性的匮乏);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中国主要河流5万公里长,已经有80%的河段由于污染不适合鱼类生长。由此可见,环境问题从一开始就作为现代化的副产品呈现于世,其本质是现代性的问题。

环境问题的现代性本质首先决定了其矛盾的社会属性。用社会学的语言表达,矛盾性是“将某一客体或事件归类于一种以上的范畴的可能性,是一种语言特有的无序,是语言应该发挥的命名(分隔)功能的丧失”。在鲍曼那里,矛盾性和秩序都是现代实践的产物,现代实践的出发点是要追求秩序,消除矛盾,然而矛盾性却在现代权力的每一次胜利中不断强壮。现代性的这一性状在环境问题上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不难注意到,环境问题往往当前性和滞后性并存,广域性和区域性共在,与经济开发活动相生相克,依赖技术处理的同时却又缠绕于技术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

环境问题的现代性还意味着环境问题与风险性密切相关。根据著名社会学家贝克(UlrichBeck)的风险社会理论,我们正处在从古典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的转型过程中,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是这一过程中的标志性概念。从近年国际国内因温室气体削减、疯牛病、禽流感、致癌物质等诸多环境风险而产生的紧张和冲突来看,各国政府机关在进行环境风险管制时,都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担负着效率、回应和前瞻使命的公共机构,究竟如何在浩瀚的风险海洋中甄别应当予以管制的环境风险,并选择明智合理且卓有成效的控制手段呢?不管是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还是环境法学,回答这些问题都无法绕开风险评估的环节,并且在这个问题上都极易陷入不确定性的泥潭。

上述环境问题的风险性、矛盾性的社会属性决定了环境问题注定了属于复杂性问题。复杂性意味着非线性、不确定和偶然因素的大量存在,以及人类面对复杂系统的无知。早在20世纪70年代,康芒纳即向人们揭示,人口、富裕和技术,都在加剧环境危机。这三个因素并非各自静止存在、单独对环境发生作用,而是变动不居,交互作用,以乘积而非简单相加的方式促使污染增长。现代工业化的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形形的中心,有着不同的规模和特征,从人口密集的城市到人口相对稀少的村庄,生活其中的人们可能都在追求不同合作或冲突的利益。工商业发展、货物流通和服务、交通联系、生活方式选择,各自以不均衡的方式作用于各种环境媒介,构成异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我们很难真正了解所有这些作用元素相互之间的关联性。

了解到自然和社会的这种复杂性和非线性特征,对于环境风险的控制无疑是必要的。至少,需要人们借此反思传统的线性思维和行为模式,对某一事件或结果事先放弃简单、唯一的因果论。克劳斯·迈因策尔指出,物理的、社会的和精神的实在都是非线性的和复杂的,因此应当注意我们的行为的严重后果。在一个非线性的复杂的现实中,线性思维是危险的。我们需要一个生态学和经济学之间有着良好均衡的复杂系统。这要求我们在反思惯有的线性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探索对复杂性和非线性的环境问题的管理和控制方式。

三、环境立法“软化”的具体表现

从立法实践来看,环境法的“软化”正是立法上对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的应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环境法律规范不约而同地体现出这样一种趋势。

第一,法律规范的强制性让步于宽泛和灵活性的要求,框架性和指导性的规范内容增多。如日本环境法中大量存在的有关公害防止的事业法的规定、有关行政指导和公害防止协议的规定;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规定都明显具有“软法”的特点。

原田尚彦指出,如果公害控制只是规定严格义务,很多情况下很难达到目的,不少情况下需要参考地方的自然社会条件、产业特点,依靠行政指导、企业合作,适宜地找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在日本的公害控制实践中,依靠法令和条例的权力性限制不过是极小部分,大多数都是通过行政指导、缔结公害防止协定等多种非权力性行政手段的实施才有效地得以实现。

第二,行政机关被赋予广泛的环境管理职能。环境问题的现代性不仅仅决定了框架性环境立法在所难免,其所包含的广域性、滞后性和公共性因素还决定了环境损害的事后私法救济无力,环境问题更多地依赖于环境行政措施解决。在日本,大多数公害受害者不愿通过需要严格的程序、耗费钱力的裁判程序,而希望通过行政机关的专门知识和作为公共机关的信誉、有时依靠其政治力量,使问题简易迅速而且廉价地得到解决。学者因而总结,环境行政的必要性在于:在具有复合性、广域性的产业公害和城市公害的情形下,通常原因发生者、受害者都是不特定且多数的,基于以个人主义法理为依据的过失责任主义的私法解决办法有其限度,人们认为需要行政措施;司法救济原则上是事后救济,而且以金钱赔偿损害。因此,作为对人身生命、自然环境的侵害救济,是不充分的;通过诉讼谋求解决,需要花费时间,而且对违法性和因果关系作出立证,困难很多;此外,行政施行的各种事业,有时甚至会构成环境破坏的原因。[10]类似的情形在美国同样存在:法院职能的局限性,以及诉讼和诉讼制度的局限性(诉讼的个别、偶然性、抗辩制的对抗性、举证障碍、侵权法救济不足、以及诉讼代价高昂)都限制了通过司法途径控制环境危机的有效性。由于环境危机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控制和消除环境危机成为美国联邦和各州行政部门的职能。法院在控制环境污染或环境危机方面虽然能够发挥一定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同行政部门的规划和计划职能和日常管理职能的作用相比就是次要的了。只有全面、系统和持续的控制才能有效地控制环境危机,而这种全面、系统、日常和持续的控制只有通过行政部门的日常管理活动才能实现。[11]此外,现代环境法中实践风险预防原则(或理念)也十分需要行政机关的事前介入。典型的环境预防措施如环境政策以及环境行政计划。[12]因而,环境法律规范的内容侧重于规定环境管制体制、措施以及相关责任,主要为环境行政提供依据并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制约,对环境行政手段十分倚重。

第三,行政机关被赋予广泛的裁量权。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环境法律规范的框架化、不确定性和不完备性凸现,环境法倚重行政措施胜过司法措施,环境行政机关的裁量自由得到彰显。这既是社会环境的客观需要,也是立法技术上的一种必要处理。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由于现代社会变迁迅速、复杂,现代行政范围大、技术性高,造成了立法机关面临立法技术和价值选择的困难,基于灵活性、机动性、专业性和实验性的考虑,立法机关授予行政机关广泛的裁量权。[13]美国学者斯图尔特(RichardB.Stewart)指出,行政裁量权的产生不外乎以下三个原因:第一,立法机关明确授权行政机关在特定领域内享有完全自由的选择权;第二,由于制定法的含糊、概括或模棱两可而导致行政机关裁量权的客观存在;第三,由于立法机关排除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而产生事实上的裁量权。①具体到环境行政领域,由于其相对于其他的管制领域尤为复杂,其所具有的科技关联、广度利益冲突、隔代平衡以及国际关联特点,[14]同时意味着环境问题的处理对专业行政机关和专业行政人员的高度依赖。单就环境标准一项来说,由立法机关直接制定各类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是不可想象的,只可能由专业机关利用其专门知识识别污染物,并根据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管制污染物可能对经济的影响而确定执行标准。美国有学者指出:尽管在理论上,空气污染和水污染问题完全可能通过由法院实施的私人责任规则而得到解决,但是,该方案实行之中的困难和缺陷已经使得负责的观察者赞同集中化、专门化的行政自由裁量权,认为其是处理环境问题过程中的一个必要因素。[15]

在复杂的环境问题面前,环境行政裁量权的产生在所难免,不同法治背景中存在的只是环境行政裁量权的行使方式,以及对环境行政裁量权的约束方式和程度的区别。不过,这一点在环境立法中有时难免被忽略,如我国《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显然就没有意识到保留必要裁量空间的意义,以行政法规的方式对“2000年实现淮河水体变清”的目标予以明确确认,虽然实现了法规的明确化要求,但是这一规定实质上存在着对裁量权不适当的限缩,存在管制过度的缺陷,排除了具体执法部门对于淮河治污目标再行调节的灵活性。

四、结语

上一篇:学雷锋范文 下一篇:第一书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