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力理论范文

时间:2023-03-08 14:41:14

竞争力理论

竞争力理论范文第1篇

内容摘要:国内学者对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理论分析模型等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从产业的概念出发,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产业竞争力的来源、发展以及内涵,并比较分析了几种比较流行的理论分析模型,最后提出了新的分析模型。

关键词:产业 产业竞争力 钻石模型

经济全球化进程促进了各国和各地区对竞争力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扩大了竞争力理论应用的范围。这些研究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宏观层面上的国家竞争力研究;二是中观层面上的产业竞争力研究;三是微观层面上的企业竞争力研究。从而竞争力被分为了国家(国际、区域)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中,虽然有各自的要素组合与功能发挥的特点,但产业竞争力无疑处于中枢地位。

产业竞争力的内涵

(一)产业

产业的概念是随着18世纪机器大工业的出现而产生的。现代产业经济学一般将其定义为一个集合:它是指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和经营上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这是一个中观的概念,微观企业的集合构成产业,产业的集合与消费者和政府的经济活动构成国民经济(简新华,巍珊;2005)。从这个定义里我们能看出社会分工可以促进产业的发展和细化,它们是相伴发展的。

(二)产业竞争力

通过对目前文献资料的研究,可以发现对于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是却已经形成了几个主要派别。现将其归纳如下:

1.生产的角度。迈克尔• 波特(2002)从产业和企业开始研究国家竞争力。他认为国家的财富主要取决于本国的生产率(即单位工作日所创造的新价值,或者是单位投入资本所得到的报酬)和一国所能利用的单位物质资源。国际竞争环境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国际竞争力水平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汪莹,2008)将其概括为“国际环境学说”。金碚(1997)定义产业竞争力为: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或排除了贸易壁垒因素的假设条件下),一国特定产业以相对于他国更高的生产力,向国际市场提供符合消费者或购买者需求的更多的产品,并持续获利的能力。刘小铁(2003)将其总结为“市场力+生产力”。后来金碚在《竞争力经济学》中对这一概念做了进一步解释:“产业竞争力的实质是一国特定产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的生产力”。

2.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裴长洪(2002)从产业“集合”的属性出发认为产业竞争力首先体现为不同区域或不同国家不同产业(或产品)的各自相对竞争优势,即比较优势。这时竞争力将取决于它们各自的绝对竞争优势,即质量、成本、价格等一般市场比较因素。蔡等(2003)持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竞争力的来源之一是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选择遵循比较优势原则,能否识别和遵循国家的比较优势,是产业获得和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3.综合能力的角度。郭京福(2004)从市场的角度出发更强调生产差异化产品的能力。他认为产业竞争力是指某一产业或整体产业通过对生产要素和资源高效配置及转换,稳定持续地生产出比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表现在市场上如产品价格、成本、质量、服务、品牌和差异化等方面比竞争对手所具有的差异化能力。盛世豪(1999)给出了一个更加综合的概念:产业竞争力是指某一产业在区域之间的竞争中,在合理、公正的市场条件下,能够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它是产业的供给能力、价格能力、投资盈利能力的综合。张超(2002)以生产效率为核心将其定义为:产业竞争力是指属于不同国家的同类产业之间生产效率、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比较,以及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各国同类产业最终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并因此提出了产业组织效率理论。

不难看出以上几种论述主要包含了三层意思:生产效率。生产效率决定着产出水平,即在质量等因素既定的前提下决定产品的数量方面;竞争环境。有利的竞争环境可以带来外部经济;生产能力和生产优势。质量、价格、成本技术等优势最终体现为赢利能力。本文更倾向于综合能力的观点,认为它是以提高生产率为动力,以实现市场占有为目标,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的的竞争能力的实现。

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来源

20世纪70年代以来,竞争力问题就成为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这一概念最初源于国际贸易理论:一个国家、一类产业或一个企业的产品能够出口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即意味着这个国家、产业或企业具有某种优势或竞争力。竞争力的研究从此走向多角度化。

(一)古典贸易理论

该理论体系从各国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禀赋差异的角度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必然和根源,这两种差异也正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直接来源。

亚当斯密(1776)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绝对成本优势是国际贸易的动力,也是竞争力的所在。大卫•李嘉图(1871)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商品的相对价格差异即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的基础;特定国家应专注于生产率相对较高的领域的生产,以交换低生产率领域的商品。后来,赫克歇尔与俄林发现相对成本产生于要素禀赋的差异,提出了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论,简称H-O理论。他们认为各个国家最终将出口能密集地利用其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以换取需要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的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

(二)新贸易理论

1953年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里昂惕夫发现要素禀赋理论与美国的实际贸易情况相矛盾,提出了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从此,有关竞争力的研究出现了多角度多因素的分析理论,主要有技术差距论、产品生命周期论和规模经济理论。

波斯纳(Michael Posner)1961年在《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中将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认为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凭着技术领先优势向国外出口这种新产品,但贸易也同时促进技术落后的“模仿国”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生产技术,最后贸易随着技术差距的消失而消失。1966年Raymoud Vernon在该理论的基础上于《产品贸易》一书中首次提出五阶段论,后又经由威尔斯(Louis TWells)和赫希(Hirsoh)等人加以发展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新产品阶段、产品成长阶段、产品成熟阶段、与其他发达国家参与新产品出口竞争阶段,最后技术创新国成为该产品的进口国。1980年开始,以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观察到产业内贸易的出现,并据此分析发现规模经济带来了产业内分工的细致化和产品异质性的提高,规模经济可以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价格。

(三)竞争优势理论

该理论是从波特1980年发表的《竞争战略》开始的,其后1985年的《竞争优势》一书具体论证了价值链理论。1990年《国家竞争优势》在大量实证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这是他的理论的一个集合和凝结。另外他的产业竞争力“四阶段理论”: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对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也做出了很大贡献。

(四)国际竞争优势理论

世界经济论坛(WEF)和洛桑国际开发研究院(IMD)《1994年国际竞争力报告》(1994)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国或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并以此得出国际竞争力是竞争力资产与竞争力过程的统一。公式表述为:国际竞争力=竞争力资产×竞争力过程。所谓资产是指固有的(如自然资源)或创造的(如基础设施);所谓过程是指将资产转化为经济结果,如先制造, 然后通过国际化所产生出来的竞争力。

(五)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双重理论

金碚(1997)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在具体的贸易中互相联系:一旦发生对外经济关系,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就会同时发生作用;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易于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产业的比较优势通过竞争优势来体现;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本质都是生产力的国际比较,不同的是前者强调各国不同产业之间生产率的比较,而后者强调各国相同产业之间生产率的比较。

除了以上理论,微观经济学也从数量方面定义了竞争优势: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用价格成本之比来衡量,即价格/成本(value/Cost,简称V/C)。其中V=Sc+π+C,Sc为消费者剩余,π为经济利润。产业组织经济学从产业生命周期、市场结构、厂商策略行为、厂商博弈行为等方面对竞争力进行了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古典贸易理论重在对于价格、要素等“差异”的描述;新古典理论着重“差异”的解释,现代竞争力理论更注重竞争力的创造和计量分析。

产业竞争力理论分析模型

竞争力理论的形成为产业竞争力的进一步细化分析提供了基础,后来的学者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更便于定性比较和定量分析的模型。目前比较流行的是波特的“钻石模型”,其后的学者们又做了进一步的延伸和丰富。比如鲁格曼和克鲁兹(1993)在分析加拿大的国家竞争优势时形成的“双钻石模型”;韩国汉城大学教授赵东成(1994)在分析韩国的产业竞争力时提出的“九因素模型” 等,他们根据实际的侧重点不同对钻石模型做了变形和修改。针对我国现实,张金昌(2002)提出的“九因素分析法”以及刘小铁(2004) 提出的“五要素论” 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实际操作性。

金碚等(1997,1998)提出的工业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们认为一国的产业竞争力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产业的组织问题,应该从原因和结果两个方面来体现,从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状况及其直接和间接决定因素的“原因”入手逐渐深入到对竞争力的实现―竞争结果的分析 (见图1)。

波特的“钻石模型”:该模型主要解决产业或企业如何长期赢利的问题。它通过对复杂数据和资料的比较分析和提炼,总结出决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六大因素的菱形图(见图2)。他认为产业竞争优势最大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有四项: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及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机会和政府这两个重要变量可能对产业竞争优势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其影响不是决定性的。能否利用机会以及如何利用机会还要取决于四种基本因素。政府对产业竞争优势的作用在于对四个关键因素的引导和促进上。

新模型的提出

通过以上几种理论模型的学习以及经济学和和管理学的知识,本文认为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钻石模型”应该加入一些国际化的元素;世界分工的精细化以及产业内交换的频繁,产业竞争还应关注产业内的合作互利行为;对于某一产业,竞争力的体现应该是一个不断循环和改进的动态过程。据此,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循环分析模型(见图3):

宏观客体。宏观客体是企业生存、发展,产业赖以生存的母体,更是竞争力产生的土壤。结合“钻石模型”,本文认为宏观环境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企业外部环境。除了包括相关支持性产业、竞争对手的状况外,也应该看到 跨国公司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际竞争形势的变化对于一个产业的竞争趋势产生重要影响,宽松的环境可以给予产业更大的发展空间,相反紧张的国际态势则会产生消极甚至抑制的作用。第二,机遇。机遇在一个产业的扩张发展中有时起着关键作用,这一点要求企业决策者有着与时俱进的眼光。第三,国家政策。国家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体现全民利益取向的最高决策机构,它的经济政策起着导向作用,我国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微观主体。一个产业的微观主体主要包括:消费者行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民族文化;产品是一个产业的灵魂;企业内部环境:如企业战略尤其是品牌策略已经发挥着产品识别的作用,企业结构等从组织形式上决定着某个产业的运行模式和效率。

实现手段和途径。技术决定着生产效率;广告和包装决定着产品推广度;售后使产业链得到延伸;创新是一个产业和企业长久生存和实现规模经济的保障。品牌在现代社会里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直至一个产业的代言人,有着巨大的无形价值。

竞争力的实现结果。竞争力的结果一定是可以量化的,本文认为可以从市场的实现―市场占有率以及利润的实现―利润率来检测一个产业的竞争力的大小,并且这个结果可以将信息重新返回到宏观客体及微观主体上,以便实现竞争力不断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简新华,巍珊.产业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3.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4.裴长洪,王镭.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2(4)

5.蔡,王德文,王美艳.工业竞争力与比较优势―WTO框架下提高我国工业竞争力的方向[J].管理世界,2003(2)

竞争力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农业竞争力;理论范式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05-020-07

当前,世界农产品价格正呈现不断上升势头,国内农产品价格也出现了大幅波动。在此背景之下,全球气候突发性灾害剧增,粮食供给面临严峻挑战。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对世界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负有艰巨的使命。2004年以来,中国已成为农产品净进口国,农业出口竞争力现状堪忧。因此,建立科学的农业竞争力理论范式,对于正确评价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探寻当前问题及成因,增强其发展底力,从根本上保障中国经济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一、农业竞争力研究的基本范式

产业竞争力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滥觞于美国总统产业竞争力委员会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后在迈克尔·波特等学者的推动下,逐步把研究重点转向产业,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范式。农业竞争力研究则是在产业竞争力研究基础上逐步拓展和深化的。在此,农业是广义的,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

1 理论前提与概念

农业竞争力的概念源自国际竞争力,而最初的国际竞争力概念界定,是由国家竞争力研究引发的。其典型代表是美国总统产业竞争力委员会(1985)的概念,“国际竞争力是在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下,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提供好产品、好服务的同时又能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一国的国际竞争力体现在其公民实际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上。”这一概念对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研究机构和组织有较深影响。

相比之下,世界经济论坛(1985)则偏向企业视角,指出国际竞争力是“企业主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它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有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

自迈克尔·波特(1996)在《国家竞争优势》中从产业层面对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之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逐步转为以产业为重点。他认为,在谈论经济繁荣时,“国家竞争力”这个名词本身并没有意义,而是依靠运用劳动与资本等国家资源所得到的生产力。在国家层面上,“竞争力”的唯一意义就是国家生产力。因此,国际竞争力是“一国在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一个国家能否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使该国企业获得竞争力。”对此,其他学者也有类似观点,如克鲁格曼(1996)认为竞争力概念如果有意义的话,也只能是生产率的代名词。此后,关于国际竞争力的概念界定日益深化,分析视角逐步转向产业层面。

国内学者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是从产业层面展开的。狄昂照等(1992)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或排除了贸易壁垒的假设条件下),一国某特定产业的产品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利润的能力”。金碚(1997)、裴长洪(1998)、盛世豪(1999)的概念与此大同小异。对此,赵儒煜等(2009)进一步提出,“所谓产业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某个产业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在国际市场上比他国同类产业更多地占有、利用生产资源,实现产品价值并由此提高该国现在及将来社会福利总体水平的能力。”

在此背景下,关于农业竞争力的研究也有进展。关于农业竞争力概念的界定,《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6)》指出,农业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狭义的农业国际竞争力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创造农产品产量的能力、增加农产品产量的能力及生产率水平;广义的农业国际竞争力不仅包括以上内容,也包括一国或地区给农业带来后劲的农业基础结构状况、农业科技水平、农业人口素质以及影响农业良性循环的管理体制与金融环境条件。前者直接反映农业生产成果和现期生产率水平,也反映短期内创造增加值的能力;后者更全面反映了一国或地区农业的基础条件、经济社会环境因素的现实状况及其影响水平。翁鸣等(2005)认为,农业竞争力是在国际贸易条件较为宽松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提供的农产品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从竞争力构成来看,农业或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价格和质量这两个直接因素,即质量与价格的比值;从表现形式来看,农产品竞争力可以表现为市场拓展能力和抵抗国外农产品冲击能力。

2 理论内核

基于上述关于农业竞争力概念界定的学术沿承,有关农业竞争力形成机制分析的理论模型也是在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相关模型基础上产生的。

迈克尔·波特(1996)提出的“钻石模型”,是具有代表性的产业竞争力理论范式,也是引导国际竞争力理论走向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理论。他强调产业竞争力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等四个因素。

此后,各国学者在波特模型基础上逐步拓展。比如:金碚(1997)提出了结果原因分析框架,其中反映竞争结果的指标主要是产品市场占有率、固定市场份额模型指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反映原因的指标包括价格、质量、品牌、产品结构、市场营销等直接因素和成本、技术、经营管理、企业规模、资本实力等间接因素指标。Dong-song Cho(2000)的九因素模型则对“钻石模型”进行了细化,其中包括四种物理因素,即自然资源禀赋、商业环境、相关与支持产业、国内需求;三种人力因素,即工人、政治家和官僚,企业家、职业经理和工程师;外加一个外部偶然事件。

受上述研究的影响,关于农业竞争力评价的研究,则既有零散的、针对个别指标的研究,也有成体系的、多指数的研究。

国外学者多为典型案例研究,其中揭示的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Chenery(1961)提出,农业资源配置是否有效率,影响其农产品生产和出口的比较优势。Michael R.Reed(1994)认为,美国农产品出口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收入水平、外汇储备、外债、国际收支余额、税率等经济因素和文化(宗教、语言、教育、家庭)、法律、政治等非经济因素。Gopinath and Kennedy(2000)则探讨了农业生产要素的积累与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农业竞争力有积极作用。Osborne Stefan and Michael Trueblood(2001)指出,一国的农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是该国资源比较优势和政府行为的科学导向。Diakosavvas(2002)则专门探讨了政府农业补贴对美国和欧盟农业竞争力的重要影响。Pierre van der Eng(2004)认为某些东南亚国家低成本的劳动力加上低产出的生产技术的组合带来比另外一些人口密集程度更高的国家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这就是缅甸、泰国和越南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所在。Mosoma,K(2004)发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空间有限,挖掘出农产品产业链潜能才是有效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关键。Janno Reiljan and Liina Kulu(2005)认为,爱沙尼亚农业生产自1991年开始持续减少是源于政府没有对农业进行保护,使之无法得到从大规模农业向小规模农业转移所需的现代技术与工具,也无法解决失去传统贸易市场、俄罗斯及来自欧盟受补贴农产品的不公平竞争等问题,但加入欧盟后借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而获得活力。

与此同时,国内学者对农业竞争力的研究也有较大进展。许经勇(2000)等人认为,政府支持和农业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因素。唐仁健(2001)认为,加入WTO后我国应着力推进“三个创新”,即技术创新——把高新技术融入传统农业,融资创新——培育农业资本市场,组织创新——发展公司农业与农业公司,以增强农业竞争力。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研究组等人认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包括政府干预、农业基础设施、科技水平、劳动力水平等。尹成杰(2003)等人提出,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应注意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科技进步、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政策支持。程国强(2005)认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于贸易壁垒、发达国家农业补贴。乔娟、李秉龙(2006)认为,影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包括三个直接和间接因素(成本和价格、质量和安全、生产力水平)、四个基本因素(生产要素条件、国内市场需求、相关和辅助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和政府作用。辛毅、李宁(2007)以中国渔业为例,指出产量、质量安全性、产品结构、流通效率、营销能力、汇率和贸易政策是影响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指出改变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是提升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3 评价体系与方法

在上述理论模型基础上,各国学者逐步建立起系统的农业竞争力评价体系,采用数量方法进行分析。其中,周孝味(1996)采用了灰色层次分析法;Matthew Gorton等(2001)运用了国内资源成本系数法(DRC);Maria Sassi(2003)采用了贸易竞争力指数(TC)、相对贸易优势指数(RTA)、相对比较优势指数(ICS)和产业内贸易指数(IIT)四个指标;李选才(2005)采用了竞争实力、竞争潜力、竞争环境和竞争动态四个指标体系;陈卫平(2005)采用了包含竞争业绩、竞争实力和竞争潜力三个指标体系;赖永剑、贺祥民(2005)则在对广西14县市农业竞争力评价时采用了因子分析法,借助统计软件SPSS进行了计算;Krijn J.Poppe等(2007)采用了产业增加值、Balassa指数、出口占世界市场份额、劳动生产力和整个经济实际增加值的五指数分析框架;张若昭(2008)采用了生产要素、需求要素及竞争状态三个指标体系。

二、农业竞争力理论范式的弊病

如上所述,农业竞争力研究滥觞于国家竞争力研究,逐步从产业竞争力延伸而来。产业竞争力研究本身也在不断完善之中,而农业竞争力研究受其影响,理论范式也有诸多尚待深化之处。

1 农业与工业的差异性

农业竞争力评价范式和工业竞争力评价范式的差别,源于二者在市场前提、市场需求、资源配置、生产过程、产品实现等领域的显著的差异性。

第一,在市场前提方面,工业品和农产品在进出口政策方面的约束环境有着明显的不同。一般情况下,工业品面临的国际市场具有垄断竞争的特征,其在本质上是开放的。各国关于工业品的进出口制度基本上受WTO规则约束。除军工产品等特殊用途的工业品外,绝大多数的工业品主要受关税约束,而且在WTO框架下多数工业品关税都已降至很低水平。相比之下,各国特别是一些农业资源较差的国家,对国内农产品市场多有保护政策,限制农产品的大量进口;而一些人口较多的国家,出于国家经济安全考虑而往往有农产品的出口限制政策。因此,以开放经济为前提的一般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式,无法准确地评价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在市场需求方面,工业品和农产品也有着巨大的差异性。通常,工业品,无论是原材料、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都是在生命延续需求得到满足基础上的物质需求,价格的弹性系数、收入的弹性系数都比较高。同时,尽管同类工业品之间存在着一些质量、性能、文化方面的差异性,但在开放经济的推动下,这些工业品基本上具有替代性,少有因民族特征、国家特征而妨碍其产品基本功能的情况,而其上述特征往往增加了产品的品牌特征、异国情调,使其在市场更具竞争力。甚至常有专门为国际市场生产的产品设计,其产品需求全部为国际市场特定人群。

而农产品在其产品特征上是满足生理最低需求的基本消费品,因此,农产品生产首先以满足其生产者自身的需求,进而以满足本地、本国需求为目的。同时,农产品的价格弹性、收入弹性都非常低。即便存在个人为防灾而囤积的行为,缺乏仓储条件也将制约其市场行为的规模,而且长期看也不过饱饥之别。因此,农产品市场需求在数量上是相对刚性的。而从产品差异性来看,由于人的进化过程与地域水土有着长期互动的深厚关系,使得特定土地上的居民形成了特定的饮食结构,农产品的替代性相比工业品要差许多,这使得一国一域的农产品市场也具有消费人群相对固定的刚性,替代性较差,只能在出口对象国出现较大缺口时占领对方部分市场,而难以像汽车、电视等工业品一样在对方有足够供给时仍能靠差异性实现出口扩大。当然,农产品消费也存在“棘轮效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产品产量的扩大、健康饮食知识的普及、国际饮食文化交流,人们消费结构逐步提高,大米、肉鱼蛋奶等产品需求也在逐步扩大,出现了此类国际农产品的共同市场,但不改变农产品首先满足国内需求的本质特征。因此,农产品的出口,往往或是满足了国内需求之后尚有余力,或是为进口更多粮食等基本农产品而出口国内虽未剩余但需求并不迫切的其他农产品。而无论如何,上述出口都必须以对方同类产品出现供给缺口为前提。

第三,在资源配置方面,工业品生产和农产品生产更有本质差别。工业品生产的资源,主要包括原材料、生产技术、机器设备、劳动力、管理人才及企业家等。在短期市场行为过程中,这些资源都可以视为存在充分的供给。其中,原材料往往是原产地的工业企业最易受惠的,但基本上可以实现国际调配。有强大竞争力的工业企业可以在更高的利润的保障下,通过较高的市场价格获取到自己想获取的质量和数量的资源。二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从国际市场获取原材料再将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的“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生产模式已经广为运用。而其他的工业生产资源如技术、劳动力、机器设备、企业家等,并不存在全球配置的障碍,只是出于成本的限制,工业企业大多愿意选择就近招聘劳动力的做法。而在国内劳动力等资源价格过高的情况下,工业生产则会采取跨国投资的方式,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更利于出口。

相比之下,农产品生产的资源则有更多的刚性限制。农产品生产的资源主要包括土地(包括地理位置、土地面积、土壤品质)、气候、劳动力、农业技术、生产机械、管理人才等。其中,用于农业的土地资源在全球范围看是固定的,而和平时代各国的疆界也是固定的,由此便使得各国农业用地在面积上不仅受国土面积的最终制约,也因工业化、城市化而不断缩小;在土壤上,由于地球早期的地质形成过程和区域固有的河流等因素,形成了土壤中支持植物生长的基本元素,决定了种植业乃至养殖业的基本方式,但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加以改良;在气温上,由于各国地理位置的既定,使得其不可逆转地处于阳光照射的角度以及某种季风、洋流的影响范围之内。所有这些,都是固着于地理空间之上而无法像工业那样通过国际贸易从他国获取。劳动力、管理人才等虽然可以通过国际流动得到,但往往外来的这些人员并不及当地人更熟悉其农业用地的相关属性。上述制约因素,在各国农业生产实践中,通常通过农业技术的推进来解决。水利工程,可以改善局部地域的农业用水,弥补土壤和气候的不足,但过度的水利工程建设在长期上会因其改变地球自身的结构而导致水源减少、断流、枯竭并诱发水旱灾害。良种的培育则加快种子基因变异过程,使之更适应于当地农业环境并实现高产。化肥的使用,也可以改善土壤微量元素的供给,消除病虫害,使作物更好地生长。农业生产机械是完全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调节配置的,因为其自身就是专门为农业生产准备的工业品。

第四,在生产过程上,工业品生产和农产品生产也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工业品的生产周期因产品加工工艺而不同,但完全可以因技术进步而缩短其生产时间。工业品的生产效率,也可以因技术及进步特别是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步提高。而且,工业品生产,除采掘业的一些特殊情形外,基本上有专门的厂房,对一般天气变异带来的雨雪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较强,不会因此而破坏生产的正常过程。特别是,在当前信息时代,工业品生产在信息化的推动下能够对市场信息做出及时的反馈和产品结构调整,从而实现相对较好的资源配置。

农产品的生产周期在各种农产品之间虽然有所不同,但每一种农产品的生产周期基本上都是固定的。粮食生产,因气候不同有一季、二季、三季之别;肉禽奶蛋,都各有相对稳定的生产周期;即便是蔬菜、花卉、水果类的生产,在温室等技术的推进下,可以实现反季节供给,但作物自身的生长周期也是相对稳定的。而且,许多农产品的速成栽培、养殖往往带来了产品质量的下降、口味和营养的降低,不能与工业品生产加速而不影响品质的情形相提并论。不仅生产周期是基本稳定的,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基本上也是既定的,以种植业为例,尽管机械化、化肥使用和品种改良等技术进步仍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种植业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但这种提高也是有限的。而且,种子、培育等相关技术变革较慢,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单位土地的粮食产量难以实现重大突破。特别是,农业生产基本上受气候等自然条件约束,灾害应对能力极差,水旱灾害、冰雹暴雪、暖冬冷夏、极寒天气等都将对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产生重大影响。此外,农产品生产对信息反馈的速度也与工业品相差甚远,受上述农产品生产周期既定的影响,不论农业生产者面临多么巨大的市场变化,都无法实现产品结构的调整。

第五,在产品实现方面,由于面对最终需求的差异性,工业品和农产品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工业品生产由于其产品具有较好的替代性和价格弹性、收入弹性,所以其产品必然是追求在其特定市场领域得到充分实现,并不断扩大规模,达到最大限度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工业品具有耐腐蚀、可长期保管的特点,可以允许较为长期的库存,以等待市场机会,也可以通过对既有产品的再改造,去适应市场需求。

农产品受其产品属性影响,价格弹性、收入弹性都较工业品相差甚远,其产品实现往往为市场固有的规模约束。同样,农业生产也不可能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无限度地扩大规模。所以,农产品的市场实现过程往往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农产品因其具体品种不同,也有着市场实现方面的差异。其中,粮食作为最具根本意义的农产品,各国都必须保存一定数量的战略储备粮食,然后出口其余部分。如果出现粮食减产不足以达到战略储备,不仅要限制出口,还需进口足够的粮食以备急需。而其他农产品虽然基本上也像工业品一样希望全部得到市场实现,但一方面受库存、保鲜等方面的限制,有销售时间制约;另一方面,农产品遇到市场销售不对路的时候,无法像工业品那样收回以在原产品基础上增减功能以适应市场需求。

2 关于农业竞争力理论范式的思考

基于上述农业与工业在市场前提、市场需求、资源配置、生产过程、产品实现等方面的差异,农业竞争力研究不应沿用针对工业部门的产业竞争力理论范式。就现有的农业竞争力理论范式而言,除计量分析的评价方法外,理论前提、理论内核、评价的指标体系都应该做出调整,以对一国农业竞争力做出正确评价。

第一,在理论前提方面,一般的产业竞争力理论前提沿用了最初由美国总统竞争力委员会(1985)提出的“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甚至有学者排除了贸易壁垒。基于此,现有的农业竞争力研究或默认自由竞争的市场条件,或明确提出其理论前提是“国际贸易条件较为宽松的情况下”。这种以“自由竞争”的理论前提,显然不符合农产品国际市场的基本特征。因此,农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前提,应为“受各国进出口政策制约的不完全市场”。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同为农业部门,各国农业因地理因素、科学技术等的不同,在产品结构、品质特征等方面有着较大差异,因此,地域的异质性和产业的异质性也应成为农业竞争力研究的前提。

第二,在基本概念方面,前述《中国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1996)》的概念强调“农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不仅远离了产业竞争力以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为核心的本意,而且其狭义、广义的概念不过汇集了农业内部、外部影响生产力的要素而非市场竞争力本身。相比之下,翁鸣等(2003)的概念更注重“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基本体现了农业竞争力的内涵,但没有考虑到一般产业竞争力中包含的在国际市场上争夺资源的能力。而事实上,除土地外,农业生产资源也可以像工业那样通过国际贸易从他国获取。为此,我们认为,农业竞争力是一国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在内的农业部门保障本国经济安全,在国际市场上比他国农业更多地占有、利用生产资源,实现产品价值,并由此提高该国现在及将来社会福利总体水平的能力。其中,保障本国经济安全,是农业不同于工业部门的核心特征。考察一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也应考察其保障国内需求的能力为前提。

第三,在理论内核方面,农业竞争力研究基本沿袭了产业竞争力理论的相关内容。这些研究涉猎的影响因素繁杂,层次不一,但大多数研究是专注于一个或几个因素,即便是自成体系的研究也没有全部涵盖农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为此,我们认为,农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应该包括生产资源、需求因素、相关支持产业、结构与竞争、政府政策、偶然因素。其中,生产资源包括土地、气候、劳动力、农业技术、机械设备、企业管理、农业设施等因素;需求因素包括国内需求、战略储备需求、国际市场需求;相关支持产业包括农业科研及推广、金融保险服务、销售、运输、信息服务等产业;结构与竞争包括农业内部结构、农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国内外同业竞争;政府政策则包括政府补贴等扶植政策、农户管理政策、土地管理政策、进出口政策等;偶然因素则是指突发性气候变化、地质灾害、战争、政策突变等因素。

第四,在评价体系方面,已有研究对国际贸易领域的产品实现关注较多,也注意到农业发展潜力。但是,由于农业具有首先必须满足国内需求的产业特征,用于衡量一般产业竞争力的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不能充分衡量一国农业的实力。考察一国农业竞争力,更应该注重其生产能力,以满足消费人群的多寡为其竞争力的判断基准,辅以考察其满足本国需求之余的过剩生产能力与他国过剩生产能力的竞争结果。因此,考察农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国家安全保障力、国际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三个大的指标,以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

三、结论

竞争力理论范文第3篇

当然,农产品消费也存在“棘轮效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产品产量的扩大、健康饮食知识的普及、国际饮食文化交流,人们消费结构逐步提高,大米、肉鱼蛋奶等产品需求也在逐步扩大,出现了此类国际农产品的共同市场,但不改变农产品首先满足国内需求的本质特征。因此,农产品的出口,往往或是满足了国内需求之后尚有余力,或是为进口更多粮食等基本农产品而出口国内虽未剩余但需求并不迫切的其他农产品。而无论如何,上述出口都必须以对方同类产品出现供给缺口为前提。第三,在资源配置方面,工业品生产和农产品生产更有本质差别。工业品生产的资源,主要包括原材料、生产技术、机器设备、劳动力、管理人才及企业家等。在短期市场行为过程中,这些资源都可以视为存在充分的供给。其中,原材料往往是原产地的工业企业最易受惠的,但基本上可以实现国际调配。有强大竞争力的工业企业可以在更高的利润的保障下,通过较高的市场价格获取到自己想获取的质量和数量的资源。二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从国际市场获取原材料再将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的“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生产模式已经广为运用。而其他的工业生产资源如技术、劳动力、机器设备、企业家等,并不存在全球配置的障碍,只是出于成本的限制,工业企业大多愿意选择就近招聘劳动力的做法。而在国内劳动力等资源价格过高的情况下,工业生产则会采取跨国投资的方式,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更利于出口。相比之下,农产品生产的资源则有更多的刚性限制。农产品生产的资源主要包括土地(包括地理位置、土地面积、土壤品质)、气候、劳动力、农业技术、生产机械、管理人才等。其中,用于农业的土地资源在全球范围看是固定的,而和平时代各国的疆界也是固定的,由此便使得各国农业用地在面积上不仅受国土面积的最终制约,也因工业化、城市化而不断缩小;在土壤上,由于地球早期的地质形成过程和区域固有的河流等因素,形成了土壤中支持植物生长的基本元素,决定了种植业乃至养殖业的基本方式,但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加以改良;在气温上,由于各国地理位置的既定,使得其不可逆转地处于阳光照射的角度以及某种季风、洋流的影响范围之内。所有这些,都是固着于地理空间之上而无法像工业那样通过国际贸易从他国获取。劳动力、管理人才等虽然可以通过国际流动得到,但往往外来的这些人员并不及当地人更熟悉其农业用地的相关属性。上述制约因素,在各国农业生产实践中,通常通过农业技术的推进来解决。水利工程,可以改善局部地域的农业用水,弥补土壤和气候的不足,但过度的水利工程建设在长期上会因其改变地球自身的结构而导致水源减少、断流、枯竭并诱发水旱灾害。良种的培育则加快种子基因变异过程,使之更适应于当地农业环境并实现高产。

化肥的使用,也可以改善土壤微量元素的供给,消除病虫害,使作物更好地生长。农业生产机械是完全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调节配置的,因为其自身就是专门为农业生产准备的工业品。第四,在生产过程上,工业品生产和农产品生产也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工业品的生产周期因产品加工工艺而不同,但完全可以因技术进步而缩短其生产时间。工业品的生产效率,也可以因技术及进步特别是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步提高。而且,工业品生产,除采掘业的一些特殊情形外,基本上有专门的厂房,对一般天气变异带来的雨雪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较强,不会因此而破坏生产的正常过程。特别是,在当前信息时代,工业品生产在信息化的推动下能够对市场信息做出及时的反馈和产品结构调整,从而实现相对较好的资源配置。农产品的生产周期在各种农产品之间虽然有所不同,但每一种农产品的生产周期基本上都是固定的。粮食生产,因气候不同有一季、二季、三季之别;肉禽奶蛋,都各有相对稳定的生产周期;即便是蔬菜、花卉、水果类的生产,在温室等技术的推进下,可以实现反季节供给,但作物自身的生长周期也是相对稳定的。而且,许多农产品的速成栽培、养殖往往带来了产品质量的下降、口味和营养的降低,不能与工业品生产加速而不影响品质的情形相提并论。不仅生产周期是基本稳定的,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基本上也是既定的,以种植业为例,尽管机械化、化肥使用和品种改良等技术进步仍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种植业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但这种提高也是有限的。而且,种子、培育等相关技术变革较慢,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单位土地的粮食产量难以实现重大突破。特别是,农业生产基本上受气候等自然条件约束,灾害应对能力极差,水旱灾害、冰雹暴雪、暖冬冷夏、极寒天气等都将对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产生重大影响。此外,农产品生产对信息反馈的速度也与工业品相差甚远,受上述农产品生产周期既定的影响,不论农业生产者面临多么巨大的市场变化,都无法实现产品结构的调整。第五,在产品实现方面,由于面对最终需求的差异性,工业品和农产品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工业品生产由于其产品具有较好的替代性和价格弹性、收入弹性,所以其产品必然是追求在其特定市场领域得到充分实现,并不断扩大规模,达到最大限度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工业品具有耐腐蚀、可长期保管的特点,可以允许较为长期的库存,以等待市场机会,也可以通过对既有产品的再改造,去适应市场需求。农产品受其产品属性影响,价格弹性、收入弹性都较工业品相差甚远,其产品实现往往为市场固有的规模约束。同样,农业生产也不可能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无限度地扩大规模。所以,农产品的市场实现过程往往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农产品因其具体品种不同,也有着市场实现方面的差异。其中,粮食作为最具根本意义的农产品,各国都必须保存一定数量的战略储备粮食,然后出口其余部分。如果出现粮食减产不足以达到战略储备,不仅要限制出口,还需进口足够的粮食以备急需。而其他农产品虽然基本上也像工业品一样希望全部得到市场实现,但一方面受库存、保鲜等方面的限制,有销售时间制约;另一方面,农产品遇到市场销售不对路的时候,无法像工业品那样收回以在原产品基础上增减功能以适应市场需求。

关于农业竞争力理论范式的思考基于上述农业与工业在市场前提、市场需求、资源配置、生产过程、产品实现等方面的差异,农业竞争力研究不应沿用针对工业部门的产业竞争力理论范式。就现有的农业竞争力理论范式而言,除计量分析的评价方法外,理论前提、理论内核、评价的指标体系都应该做出调整,以对一国农业竞争力做出正确评价。第一,在理论前提方面,一般的产业竞争力理论前提沿用了最初由美国总统竞争力委员会(1985)提出的“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甚至有学者排除了贸易壁垒。基于此,现有的农业竞争力研究或默认自由竞争的市场条件,或明确提出其理论前提是“国际贸易条件较为宽松的情况下”。这种以“自由竞争”的理论前提,显然不符合农产品国际市场的基本特征。因此,农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前提,应为“受各国进出口政策制约的不完全市场”。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同为农业部门,各国农业因地理因素、科学技术等的不同,在产品结构、品质特征等方面有着较大差异,因此,地域的异质性和产业的异质性也应成为农业竞争力研究的前提。第二,在基本概念方面,前述《中国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1996)》的概念强调“农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不仅远离了产业竞争力以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为核心的本意,而且其狭义、广义的概念不过汇集了农业内部、外部影响生产力的要素而非市场竞争力本身。相比之下,翁鸣等(2003)的概念更注重“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基本体现了农业竞争力的内涵,但没有考虑到一般产业竞争力中包含的在国际市场上争夺资源的能力。而事实上,除土地外,农业生产资源也可以像工业那样通过国际贸易从他国获取。为此,我们认为,农业竞争力是一国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在内的农业部门保障本国经济安全,在国际市场上比他国农业更多地占有、利用生产资源,实现产品价值,并由此提高该国现在及将来社会福利总体水平的能力。其中,保障本国经济安全,是农业不同于工业部门的核心特征。考察一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也应考察其保障国内需求的能力为前提。第三,在理论内核方面,农业竞争力研究基本沿袭了产业竞争力理论的相关内容。这些研究涉猎的影响因素繁杂,层次不一,但大多数研究是专注于一个或几个因素,即便是自成体系的研究也没有全部涵盖农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为此,我们认为,农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应该包括生产资源、需求因素、相关支持产业、结构与竞争、政府政策、偶然因素。其中,生产资源包括土地、气候、劳动力、农业技术、机械设备、企业管理、农业设施等因素;需求因素包括国内需求、战略储备需求、国际市场需求;相关支持产业包括农业科研及推广、金融保险服务、销售、运输、信息服务等产业;结构与竞争包括农业内部结构、农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国内外同业竞争;政府政策则包括政府补贴等扶植政策、农户管理政策、土地管理政策、进出口政策等;偶然因素则是指突发性气候变化、地质灾害、战争、政策突变等因素。第四,在评价体系方面,已有研究对国际贸易领域的产品实现关注较多,也注意到农业发展潜力。但是,由于农业具有首先必须满足国内需求的产业特征,用于衡量一般产业竞争力的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不能充分衡量一国农业的实力。考察一国农业竞争力,更应该注重其生产能力,以满足消费人群的多寡为其竞争力的判断基准,辅以考察其满足本国需求之余的过剩生产能力与他国过剩生产能力的竞争结果。因此,考察农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国家安全保障力、国际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三个大的指标,以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

长期以来,农业竞争力研究一直沿用主要针对工业部门的一般性产业竞争力的理论范式。但是,农业部门有着与工业部门差异较大的产业异质性,其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范式必须进行调整。为此,我们认为,农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前提应为地域的异质性、产业的异质性和受各国进出口政策制约的不完全市场;其内涵界定应为一国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在内的农业部门保障本国经济安全,在国际市场上比他国农业更多地占有、利用生产资源,实现产品价值,并由此提高该国现在及将来社会福利总体水平的能力;其影响因素应该包括生产资源、需求因素、相关支持产业、结构与竞争、政府政策、偶然因素;其评价体系应包括国家安全保障力、国际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三个方面。这样,就可以全面考察其与工业部门在市场占有方面有着重大差异的国内市场当期及战略保障需求的满足能力、在此基础上其剩余农产品与工业部门在国际市场占有方面基本特征相同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以及在上述前提下持续为一国创造福利的能力。

竞争力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竞争;视角;选择

【作者简介】杨荔斌,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广西民族大学团委助理研究员。上海200240

【中图分类号】G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5-0070-0

当塞缪尔·亨廷顿在他的《文明的冲突?》一文中毫不隐晦地宣称“正在出现的全球政治主要和最危险的方面将是不同文明集团之间的冲突”,的观点以及在世界上所引起的各种反应。仿佛已经在昭示着。文化在人类社会中所产生的各种复杂情结似乎一下子集中在了文化所具有的某种强劲的力量之上。而当约瑟夫·奈更为明确地描述文化的“软实力”概念时。不仅更加突显了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也隐含了对于以文化“软实力”来实现某种更加宏大意图的欲望。这些理论观点的提出,无非都在印证着这样一个事实:文化已不再单纯地作为人类发展进程的剂而存在,而是以标榜着身份认同的较量的姿态走上了竞争的舞台,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浪潮不断翻腾,以文化的形式参与国际竞争的态势也由西方推向了世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该如何选择我们中国自身研讨文化竞争力的视角。这既是理论抉择创新的机遇。也为其后所必须进行的战略构想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一、文化何以竞争

在资本主义兴起之前。由于人类的各种文化活动仅仅主要发生在由以超越自然之束缚为目的的物质生产劳动所决定的时空范围之内,个体无法从自然共同体中解放出来。决定了文化这个词只是“可以表达耕种、居住、敬神和保护当中的任何意义”,并不具有由表征竞争的符号意义。而当预示着资本主义在文化领域战胜封建主义的启蒙运动于高潮之中最终催生了文化的概念,文化一方面自马克斯·韦伯通过对新教伦理在解释现代资本主义起源上所起作用的阐释始,被赋予了能够决定社会发展的力量,另一方面则在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乃至因其经济型态由工业时代转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过程中展示了其非领土扩张的能力,不仅以对资本主义精神的塑造而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而且因为“比利益和权力更多地蕴涵着超越国家、民族的人类共通性,可以便捷地穿越民族国家、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的障碍”,从而“具有武装战领、经济掠夺不具备的优点”。这必然诱发资本主义国家在争夺军事霸权和经济霸权之后转向谋求文化霸权的竞争。与此同时,来自无产阶级和第三世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抗争也都不约而同地将抗争的视角停留在了文化的维度之上。对此,亨廷顿所表达的也仅限于对他认为不可避免的“文明的冲突”将导致全球政治格局的重建的担忧,而意大利政治学家安东尼奥·奈格里和美国学者米歇尔·哈特则明确提出了以文化来规定政治和军事在全球化时代的边界的“帝国”理论。由此可知。文化不再是一种以安详宁静之态表达自然的神性和超然存在的意义的精神活动。而是一种充斥着较量的躁动的欲望表达。在某种意义上即可理解为文化获得了表征竞争的合法性。

由此。我们思考中国文化竞争力的出发点便来自文化对表征竞争之合法性的获得。而研究视角的选择则在中国文化自身的发展过程所勾勒的维度中得到确认。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在他的《西方的没落》中所透露的文化相对主义或文化悲观主义的结论不甚可取,但是他所揭示的文化本质——文化是具有自身发展规律和生命周期的有机体,以及步斯宾格勒之后的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J·汤因比对文化的成长动因的解释一是由于人类对于一种特别困难的挑战进行应战所表现出空前的努力。却诚然是我们认同并观照中国文化这一文化体的自身发展的理论前提。

二、隐喻竞争的文化比较视角

自晚清伊始,中国迫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而大开国门。西方文明在军事和经济侵略的掩护下,对中国文化也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甚至导致整个传统秩序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崩溃:“晚清以后中国文明突然整体性地瓦解了,不但是政治制度瓦解(表现为清朝统治的合法性危机、帝国式政治控制的松动。以及地方势力的崛起)、经济制度瓦解(表现为传统小农经济在近代工业经济面前的日益崩溃),而且连教育和文化体系都全盘瓦解。作为其中的一个标志,科举制度在1905年的废除,最终意味着传统中国的整个政治一文化机制的彻底崩解”。近代中国在军事、政治、经济上的实质性失败。不但引发了无数中国人对由传统价值和文化所支撑起的文化自我确认的深刻质疑和严重不自信,也树立了一个在西方世界看来最能反衬西方文明而强化西方中心主义的东方文化比较对象。于是,从黑格尔到马克斯·韦伯,都以一种隐含着西方文化在与中国文化的较量中竞争获胜的论调,开启了在以文化比较来隐喻竞争的过程中突显西方中心主义的理论视角。这样的视角虽以服从西方话语权为前提,却能让我们从中找到解读中国自身文化特质的有效途径。

黑格尔对中国文化的比较论述,主要见于他的《历史哲学》和《哲学史讲演录》两本书中。他之所以要把中国文化纳入他的比较范围,是服务于他对人类历史所作的哲学研究。因而他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历史的解读完全是以他的哲学理论为出发点的,换言之,即是用冷峻的理性主义和严密的思辨哲学这样一种体现着自我精神中心的方式去呈现中国文化的全部。所以,理解黑格尔的哲学是理解他比较论述中国文化的关键。

我们知道。黑格尔哲学的理论核心就是绝对精神构成了一切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本源和基础,而构成的原则便是自由——“精神的自由并不仅是一种外于他物的自由,而是一种在他物中争得的对于他物的不依赖性,——自由之成为现实并非是由于在他物面前逃走,而是由于对他物的征服”。在黑格尔看来,世界历史就是对世界精神发展的记载,而且以自由为尺度把世界历史分成了三个阶段:属于低级形态的是东方各国。只知道一个人自由(即君主,所以是专制主义的);属于中间环节的是希腊和罗马世界。只知道一部分人是自由的(贵族);属于最高形态的是日耳曼民族,知道一切人绝对是自由的,即知道人类之为人类,应该由精神的自由程度来决定其最特殊的本性。除此之外,黑格尔还通过比较中国的道德、哲学、宗教、科学和社会制度等。在其理论框架内想象性地论证了中国文化中主体性和内在性的缺乏。不可否认,尽管我们看到黑格尔笔下的中国文化,确切地说已然只是他那包罗万象又严密深奥的思想体系的构成部分,但却因为将庞大的中国文化体系整体地纳入了他的理论框架之中,使文化批判(针对中国文化)在达到了精神层面的深度的同时亦被涂抹上了一层令人神往的系统逻辑的理性色彩。因而黑格尔对中国文化的比较论述便可理解为是以西方中心主义的理性胜利来放大了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比对。从而将文化竞争的潜台词变为合理的书写。

如果说黑格尔对文化竞争的隐喻还只是潜藏在精神意识的理性思辨之中,那么马克斯·韦伯却是通过用中国为什么没有发生资本主义的问题作为回答资本主义为什么只是在西方产生的论据之一来完成他那著名的“韦伯命题”,现实地将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竞争由黑格尔那合理的潜台词变成了一种裸的对峙。而韦伯的结论是:作为一种观念的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起决定作用的力量,于是拥有新教伦理的西方资本主义自然超越了缺乏独特的宗教伦理的中国。并且这种能够启力资本主义的文化观念的缺乏还加强了家产制国家结构及大家族对资本主义生成发展所造成的障碍。诚然,“韦伯的比较论同时是一种演化论:帝制中国和西方中世纪皆是传统式的社会,有传统式的支配(家产制)及其相应的伦理(‘法则伦理’与‘仪式伦理’),从而帝制中国的支配与宗教伦理的秩序之发展阶段便被等同成西方现代社会的支配与宗教伦理等秩序之发展阶段的前期,形成落后于西方社会发展的想象”。以致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特质的探究却在比较的视角里隐喻了中国落后于西方的竞争结果。可是我们不要忽略了。韦伯的论证不仅提供了探索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特质的模式,同时也启示了解读中国文化特质的方式。所以,当对中国文化进行以竞争为指向的思考时,选择像韦伯“在中西之别中把握西方的特殊性才是其重心所寄”那样,以内化了竞争目的性的比较视角去分析中国文化的特性便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必然。

三、突显竞争的文化批判视角

对于西方世界的闯入。中国人在经受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切肤之痛之后。虽曾一度以高呼要全盘西化的姿态屈从于西方文化的话语,但是仿效西方议会政体与民主政治而建立的中华民国共和政体。因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事件的发生所显现的极度无能,加上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所暴露出来的种种丑态,一种弥漫着悲观与失望的克制冷静终将中国人拉回到了理性的边缘——不可尽学西方,亦不能尽废传统。当然。也拉开了与西方文化之间的文化战争序幕。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清醒之后的中国人终于在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之后。毅然选择“把目光投向那些其本身就是批判西方社会的西方社会主义理论上。而不是投向那些维护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西方传统自由观念上”。而且,“只有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消灭私有制、实现公有制的社会主义作为理想,并通过暴力革命成功地取得政权,建立了一套以党为核心的政治集权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其间虽有基于文化传统、社会环境和实际需要而作的种种‘中国化’努力和随机性调整,但直到21世纪初,这一体制也依然有效地塑造着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因而可以说。中国最终选择了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并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这当中所蕴含的历史深意已然指向了通过解读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如何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进行内在批判,继而启发构建同处于现代化场域中的中国文化竞争力的既定思路一如何从文化批判中寻找到竞争的突破口。

马克思关于文化的论述,主要体现在对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决定的文化受资本渗透控制后对人性的严重压抑的深刻揭露,并以揭示精神文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历史起源、发展过程和未来前景来指明对资本主义文化发起抗争的导向:“人的能力是文化竞争力的本质”、“人的实践是文化竞争力的基础”、“人的交往是文化竞争力的直接动力”。从马克思的文化理论原点出发,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和葛兰西的文化霸权分别从意识形态和实践策略两个向度对资本主义文化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以对启蒙思想和大众文化的批判最为显著。首先,对于“启蒙何以成为批判的对象”,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解释是:“启蒙并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恰恰相反由于自身的内在逻辑它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自身的反面”,而“这种理性的自反性最为极端的形式无疑就是法西斯主义”。为此,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把批判的矛头通过法西斯极权主义指向了整个欧洲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内核,即“作为全部资产阶级人本主义理论基石(其实也是整个西方工业文明本质)的启蒙精神——人类中心主义、工具理性支配论和历史进步观”,在他们看来,“文艺复兴以来被资产阶级自由意识形态捧上了天的启蒙理性(这也是整个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深层逻辑支撑点),在推进物质生产力极大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地显现出自身具有的两重性质:即解放与奴役”。于是,在进入到文化领域的反思时。阿多诺则直接将启蒙作为了文化工业之大众欺骗的特性的注脚——《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这种欺骗的实质被指认为启蒙自身的悖论——把自然从神话中解放出来,又以理性的名义剥夺掉了人身自然的权利——既构成了大众文化的内质,又催生了自由解放的幻象,因此大众文化便成为了一体化与普遍性的意识形态的典型代表。“法兰克福学派对于大众文化那种机械单质性、复制性、普遍性、一体化、标准化的批评正是从这里发展出来的”。简言之,法兰克福学派以意识形态来架构物质生产和精神文化之间的关联,从而达到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如何对其加以创造性转化以后用来分析与批判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的思想控制与极权主义意识形态,这是陶东风所认为的法兰克福学派带给他的最大启示。

相较于法兰克福学派充满思辨色彩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模式,葛兰西以实践哲学为理论基础而建构的霸权理论,则将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抗争策略性地引向了争夺领导权的道路。“对葛兰西来说,研究实践哲学是为了在历史中将之实现出来,以促成无产阶级自我意识的提升与自觉”,其理论指向在于“通过历史与思想史的批判考察,使大家超越常识、超越现有意识形态,在对常识与意识形态的前提性批判中,使自己走向更高的认识生活的形式,获得思想霸权,实现对社会生活的改革”。而葛兰西所提及的历史,主要是意大利文化与政治运动史,特别是对马基雅维利与克罗齐的批判思考。因此,形成于他的《狱中札记》一书中的霸权概念,是统一在其哲学理念和政治理念之中、并最终以文化霸权的实现为其理论的最高形态,且指明了以哲学上的自觉意识为归依的文化霸权建构必定以一场改变群众心态、传播哲学新事物的文化战斗来完成。而战斗的过程便是在政党的统领下,由现代资本主义发展产生出来的组织化的知识分子带领人民大众夺取技术和知识的领导权。以达到真正解构技术意识形态的目的,其竞争的意味已不言而喻。由此,“葛兰西对知识分子与霸权关系的讨论,不仅在马克思主义传统中实现了知识分子政治历史地位的自觉,而且开启了当代知识分子讨论的先河”,这对思考构建中国文化竞争力无疑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四、反思竞争的文化他者视角

然而,要达到以中国的文化力构成对话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竞争身份。还需要借鉴同源于第三世界之国际秩序身份的后殖民主义的文化理论经验。“如果说殖民主义与新殖民主义主要关注的是西方宗主国与殖民地国家或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那么,后殖民主义理论则集中关注第三世界国家与民族与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文化上的关系”。

后殖民主义理论曾带给中国人巨大的思维刺激:“无论是东方主义还是其他的西方后殖民理论,其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吸引力与其说是向他们介绍了一种新的西方文学与文化批判模式,还不如说为他们提供了重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或东方文化)、中西方文化关系以及五四文化激进主义这些长期困扰中国知识分子的老问题的新视角、新尺度”。但是,就对文化竞争的考量而言,若还是仅从西方,东方的二元对立模式出发来消解西方中心主义,那就不免仍是落入了以对立实现抗争的简单化套路。应该说,我们今日所要探索的中国文化竞争力,更主要的是要通过强化文化合力、淡化异质对立来获取自身文化强大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从而重塑中国文化海纳百川、和而不同的大国风度。因而,我们选择以后殖民理论作为反思文化竞争有可能面临某些理论陷阱的线索,正是站在了文化他者的视角上进行的。

对后殖民理论形成的现实背景。亨廷顿提出了他一贯犀利的看法:如同“东亚没有将其经济的迅速发展归因于对西方文化的引进。而是归因于对自身文化的伸张”那样,“如果非西方社会感到与西方相比自己相对弱小,他们就援引西方的价值观,如自决、自由、民主和独立,来为其反对西方控制辩护。现在他们不再弱小而是日益强大,于是他们便毫不犹豫地攻击起他们先前曾用来维护自己利益的价值观”。并导致了非西方文化在全世界的复兴。且不论亨廷顿的观点是否客观公正,但他的确透露出一种非西方国家正在以不断表征某种异质于西方社会(即本土化)的民族文化身份来抗争、甚至否定西方文化的发展趋势。其实,同样的境况在中国又何尝不曾发生过呢?而且国内学术界对象征着中国现代性开端的五四激进主义思想文化运动的反思,借用的恰恰是后殖民理论,继而开始抵制西方文化的影响、批判西方中心主义、重估“现代性”和以现代性为核心的启蒙话语,并以新的国学热、弘扬热席卷了中国各地各界。可是。这是否就意味着中国文化在空前地突显了自己之后便因此成为了竞争中的胜利者了呢?事实并不全然。相应地却应该对是否被带到了民族狭隘性、乃至民粹极端性的理论陷阱边缘进行文化主体性建构的反思。恰如赛义德对于“过激的”本土主义的批评那样:“他认为民族主义(特别是以反殖民方式表现的民族主义)既具有其必然性,又有其局限性。如果民族主义激发殖民斗争的对抗性能量,并因而具有其进步意义,那么殖民之后的独立的实现则应当提醒人们警惕民族主义的局限”。

竞争力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双因素理论产品竞争力

在买方市场的经济活动中,市场上存在着众多的同类产品,消费者的选择决定着产品的销量。为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方法对产品进行竞争力分析,这是所有企业产品设计开发人员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基于双因素理论,从分析产品竞争因素入手,找出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方法。

一、基于双因素理论的产品竞争力系统模式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是将企业中人的行为动机因素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大类。在产品竞争力中同样存在“双因素”问题,即:产品的基本因素与竞争因素。

1.基本因素。基本因素包括产品的基本功能、一般质量、习惯价格、通常供货周期等因素。这些因素为竞争的同类产品所共有,因而并不构成产品的竞争因素。但是,它们构成产品竞争力的基础,如果抽去基本因素,则产品即失去了作为商品的基本素质。基本因素主要反应了产品的使用价值。

2.竞争因素。竞争因素包括产品的附加功能、质量优良、成本低廉、和出手速度等因素。这些因素往往为该项产品在与同类产品竞争中体现出来,是用户在同类产品中进行识别和选择的依据。竞争因素主要反应了产品的交换价值。(具体因素对照参见表1)

表1产品竞争力双因素理论

二、提高产品竞争因素的策略

由上面提到的产品竞争力的双因素理论可知,提高产品的竞争因素,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根据双因素理论,本文把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方法归纳为十六个字:“敌无我有,敌有我优,敌优我廉,敌廉我快。”

1.敌无我有――增加产品附加值。消费者对产品的整体观念除了包括产品本体之外,还包括产品的各种附加服务和利益。美国著名的营销学家李维特断言:“企业未来竞争的关键,不在于工厂能生产什么样的产品,而在于产品所提供的附加价值。”产品的附加值主要包括:派生功能、延续功能、新异功能和适应功能,以及一机多用、配套性、可维护性和外观装潢等。企业应不断改进产品,不断创新,把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作为企业改进产品的重点方向。

2.敌有我优――提高产品质量。企业生存和发展取决于企业能否提供高质量的优质产品。产品的质量大致可以分解为一般性质量和赢得消费者满意的质量。赢得消费者满意的优质品主要包含着耐用、好用、好看、方便、好修等更多方面的有关产品质量的内容。一个企业的产品,只有达到了赢得消费者满意的质量标准,才会受消费者喜欢,从而提升产品的竞争能力。

3.敌优我廉――降低产品成本。敌优我廉主要指的是产品的价格比同类产品低。企业产品的价格可以分解为市场上的习惯价格和可能降低的竞争价格。价格本身并不构成竞争因素,决定降价幅度的成本才是企业产品的竞争因素。可见,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还必须降低产品的成本。为此,企业可以通过采用标准化、通用化、价值工程、等方法来寻求降低成本,力求达到以廉取胜。

4.敌廉我快――加快产品供应速度。敌廉我快主要体现在产品的供应速度方面。企业产品的供货期可以分为通常供货期和供货提前期两种。企业的产品要想具有竞争力,供货期提前也至关重要。为此,企业应该采取预先捕捉市场信息,储备预研产品,加快技术改造,对外横向联合,对内专项承包等方法,来加速供货时间,力求达到以快制胜。

三、以产品的竞争因素为导向,强化企业的竞争职能

以上我们根据产品的双因素理论,从产品的竞争因素入手,提出了企业的产品竞争策略,而企业竞争策略的产生、实施和完成,要依赖于企业的竞争职能,并为实现这些竞争职能,相应的产生了与之对应的管理机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表2产品竞争因素、企业竞争职能及相应的管理机构

可见,运用双因素理论对产品的竞争力进行研究,不仅分析了企业产品的竞争优势所在,更进一步以其为导向,通过对产品竞争因素、企业竞争职能及相应的管理机构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企业应具备竞争优势的关键特质,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陈圻:产品竞争力及其要素研究[J].工作论文,2002

[2]胡大立:企业竞争力论[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竞争力理论范文第6篇

近期,美国一些人力资源专家和人力资源经理,在相关杂志上发表文章,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运用环境以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质疑。本文将最新的讨论焦点汇集在这里,希望能够对大家开阔思路有所帮助。

“多元化”与“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冲突

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些教授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作为资源的人的能力、体力和智力的管理。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管理是综合人的各种特征进行计划、引导、组织、训练及发展的。今天,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到提倡“多元化”、接受“多元化”,就是希望让各种有不同长处的员工组成一个团队,不管能力、体力和智力的高低,通过互补和互助形成最有战斗力的队伍。如果组织内每个人都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老大。那将会重写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如果一味运用核心竞争力理论来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容易忽略人的体力、智力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

例如,用核心竞争力理论来设计绩效考核的标准,其实是不公平的。因为承担工作的对象由于体力和智力的原因,必然产生不同的劳动成果。实际上,人和人完成某一工作所遇到的困难、问题是不同的,这些困难、问题对每个人提出的挑战也不一样,有些人面临人与人的沟通问题,有些人则需要解决工作的优先次序。如果由于受到工作范围和工作性质的限制,与外界的接触很少的话,这种不公平性更加明显。我们可以要求员工通过培训具备相同的能力来承担工作,但是我们不能也不可以使员工有同样的智力和体力。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员工与员工之间是互补的,原则上,人们完成工作的方法和技能、所运用的知识都是不同的。如果一味强调工作和岗位的要求,没有考虑员工个人的体力、智力水平,那么所设计的考核即使100%地找到了该工作所需的核心能力,也不会是一个好的工作评价系统。它没有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旦员工认为这是一种看来公平实际不公平的系统和评价,就会反对和抵触,由此形成的人事问题会更难处理。

当然,有人不同意这样的说法。Janice是美国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的主任,她最近在研究一种叫做“多元化影响力”(Leveraging Diversity)的核心竞争力。她认为,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用 “多元化影响力”来代替原来的文化意识,是当今管理层所需要的领导能力之一。如果担心核心竞争力影响多元化文化,那么就不能领导多元化的组织和群体。无论是招聘、用人,还是评估工作表现,管理者都要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要使团队的成员们有自己的尊重、理解、价值和看到他人的不同。因此,组织中的多元化影响力,将是成员们和管理人所需要的核心竞争力。

内因和外因的矛盾

硅谷人力资源公司(HRproonline)的咨询顾问JAMES提出的看法是决定事物变化和发展有外因和内因、主观和客观,而运用核心竞争力设计资质的模型,不管是评价员工工作表现,还是确定员工在企业中的作用和行为,主要强调主观,强调内因。因此,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员工的核心能力。企业更多地集中考虑员工内部状态是否有问题,是否需要发展和加强,而不是考虑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对员工有什么影响。

然而,现在的企业是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的,许多情况不由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和员工的行为决定。当外部环境发生巨变时,企业中的员工再有能力也是杯水车薪。

2000年以来,西方的经济随着网络泡沫破灭,企业在经济的惊涛骇浪中颠簸。这种环境下,企业的成败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环境和宏观的变化,而非员工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核心能力理论面临着一大挑战。

惠普(HP)的人力资源经理Thomson持反对意见。他说,惠普公司一向注重员工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这种培养使得员工在公司成长时能够跟上企业前进的速度,在危机来临时,员工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将表现得更加彻底,并且为企业做出重大贡献。惠普(美国)公司的变化就是这样,康柏兼并Digital,惠普又和康柏兼并。没有核心竞争力,很难坚持到现在。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关键是要帮助员工具备核心竞争力,甚至要帮助顾客具有核心竞争力。而惠普已经考虑为它的客户培养他们在使用惠普的产品时需要的核心竞争力了。

核心竞争力是“钻石”还是“光环”

英国著名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普尔・克伦斯(Paul Kearns)最近发表有关核心竞争力的文章,也对核心能力理论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核心能力的定义抽象,有很多地方自相矛盾,有些方面不能自圆其说。比如,可以用核心竞争力将SONY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战略解释得头头是道,可是SONY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根本没有用核心竞争力的理论。这只是别人事后加上的一道光环。

T・Jerk是挪威著名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专家,他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当代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的钻石,它可以帮助我们决定招募的标准和人选,确定工作要求和评价员工的表现,以及决定员工培训和发展的方向。他说,如果企业更注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那么就必须知道,什么是关键的因素(Critical Factor),即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企业发展壮大时,管理层要做更高更长远的事情,那么他/她就需要将那些核心竞争力传授给那些有潜力的员工,这种不断的更替和分享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精华。

核心竞争力与传统管理哲学的矛盾

美国加州大学的尼尔森(Nealson)研究核心竞争力已有7年的历史,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核心竞争力理论,将千差万别的人力资源机械化、工程化,将激烈竞争又互相依赖的企业内部人际关系淡化,只强调人的能力与企业和事业成败的关系,忽略了客观外界对人的能力的影响和作用。

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是艺术和技术的综合,机械化和工程化人力资源只是为那些定量管理创造机会,但是它往往忽略了定性方面的东西,即忽视艺术化地把握人力资源变化和发展。不可思议的是,那些评价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的标准,却是人们艺术化地刻划下来的。例如,在定义核心竞争力之一一一学习能力时,虽然采用定量的方法,却还是定性地对“学习能力”进行一般说明。

尼尔森还指出,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以定性为主把握管理的尺度,以艺术统一科学技术,因此它是一门人文哲学,而核心竞争力强调科学技术的一面和人的心理特征,弱化了艺术性的管理。因此,如果单一地宜扬核心竞争力,将会使企业的传统文化和管理的理念引起混乱,不利于企业长期的战略和文化建设。

另一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安理克(Annick),在一篇有关提升员工工

作表现的文章中,提出了相左的意见。他认为核心竞争力不会混淆管理的既艺术又技术的特征。相反,女口果深入理解核心竞争力理论,会帮助员工形成更好的管理风格,正如一个软件工作人员,既可以用艺术灵感设计网页的画面和色彩,又可以灵活地运用JAVA,C++技术来编制相关的程序。这种艺术和技术的统一上升到管理,就会促进传统管理哲学的运用。

他说,现在的管理已经改变了很多,由于信息的快速传送和网络的应用,企业的管理要求具有更加快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这正是“核心竞争力”所要求的。核心能力理论的有效性和实战性,也正是强调管理是艺术和技术的统一的传统管理哲学的目标。

同时,他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管理层管理和领导的风格,它应该是艺术和技术的统一。核心竞争力不应该是个人的文化和帮派的意识,而是组织意志在职位上的能力和技术的提炼和抽象。核心竞争力可以帮助组织找到需要的人力资源,同样它也可以帮助人们找到自己需要的组织和企业。

核心竞争力的手有多长

核心竞争力理论是一些人力资源管理顾问为了帮助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计提出的一种辅助理论,它对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和改善人力资源素质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在走上正规化和系统化管理后,企业的用人标准、考核标准、员工培训的方向和范围,都可以通过对岗位的核心能力的研究和学习而获得。

可是,核心竞争力不是企业发展的万灵丹,特别是一些小企业,人员变动很大,工作变化很多,薪资和福利的提供有限。在这种外界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之中,要求企业的人员以不变应万变,是对人力资源的深度的损害和破坏。例如,一个员工既要接电话,又要管仓库,还要做财务,同时还要负责办公室的行政。你能确定什么是他必须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文化只是老板文化,所谓的核心竞争力也许只有一条,就是“服从”。

竞争力理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树型”理论;学术流派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9)02-0063-05

自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发表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理论开展了丰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作为20世纪90年代新兴的企业管理理论,尽管其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仍还存在诸多缺陷,甚至于对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都存在着许多争议。这就需要理论学界结合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继续补充完善这一理论。

一、国外学者关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主要论述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划时代的文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TheCore Compo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正式确立了核心竞争力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上的地位。其主要观点“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持续竞争优势之源”也被世人广泛接受和传播。该文也成为《哈佛商业评论》历史上所有论文中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文章。当时该文发表的时候,国外的企业战略领域正面临着信心危机。一些企业的战略规划部门被解散或大幅度精简人员,一些管理咨询公司倾向于加强企业的作业改进。一时间企业重组、组织转型、流程再造等充斥企业,而以往被重视的战略规划被弃之不用。因为实际收效甚微,所以战略规划给人一种“听起来激动、做起来没用”的印象。一些公司的领导人往往都会决定宏伟目标,但往往又被“现实的考验”挫掉了锐气。实践中,企业不断会碰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传统的战略与组织理论虽然能对发现问题提供坚实的基础,但不能完全回答和解释这些问题。传统理论虽然能对相对的竞争优势提供追踪比较的工具,但对如何培养和建立企业长期竞争优势却阐述甚少。以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为代表的一批战略管理学家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提出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使得理论与实践能更好地结合,为企业发展长期竞争优势提供强有力理论支持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根据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定义,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是“关于工作的组织和价值的传递”,“核心竞争力是交流、介入和跨越组织边界的深入工作,它涉及许多层次上的人员和所有的职能”。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组织的集体学习,来自于经验规范和价值观的传递。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经历企业内部独特资源、知识和技术的积累与整合的过程。通过这一系列有效积累与整合,使企业具备了独特的持久的竞争力。因此,核心竞争力是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能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核心竞争力是一组技能和技术的集合体,而不是单个分散的技能或技术。例如,摩托罗拉的快速生产周期核心竞争力就是建立在许多基本技能的基础之上的,如同一条生产线的产品规格尽量相同的设计原则、弹性制造、高明的定单系统、库存管理和供应商管理等。联存快递公司在路线规划和投送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是由条码技术、无线通讯、网络管理和线性规划等集合而成的。这种集合正是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核心竞争力是对各种技术学习心得与各个组织知识的总和。

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的基础之上,具体表现为企业的智力、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等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通过学习和核心竞争力的积累,企业就可能尽早地发现产品趋势和市场机会,因而,企业的持续发展是与核心竞争力紧密联系的,企业必须不断地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进一步描述核心竞争力时提出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树型”理论,见图1。将一家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比作一棵大树,核心产品是树干和主枝,业务单位是分枝,树叶和花果则是顾客所需要的最终产品,提供养分、维系生命、稳固树身的根系就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核心产品(核心零部件)里面的知识、技能或它们的集合,尤其是如何协调纷繁复杂的生产技能和融合多种技术潮流。例如Honda的发动机是核心产品,它建立在Honda的设计和开发能力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发动机又是Honda的最终产品汽车和摩托车的核心。总之,企业要获得和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核心竞争力、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三个层面上参与竞争。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最终产品是核心竞争力的市场表现,核心产品是核心竞争力的物质载体。基于上述核心竞争力的认识,企业战略的目标就在于识别和开发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具备了这种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很快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才能在顾客心目中将企业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只有在核心竞争力达到一定水平后,企业才能通过一系列组合和整合形成自己不易被人模仿、替代和占有的独特战略资源,才能获得和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

按照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著述,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延展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通向未来多种市场的潜在通道。核心竞争力犹如一个“技能源”,通过其发散作用,将能量不断扩展到最终产品上,从而为消费者源源不断地提供创新产品。如佳能公司利用其在光学镜片、成像技术和微重量控制技术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使其成功地进入了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照相机、成像扫描仪,传真机等20多个市场领域。

二是价值性。核心竞争力必须特别有助于实现用户看重的价值。那些能够使企业为用户提供根本性好处的技能,才能称得上是核心竞争力。区别核心竞争力与非核心竞争力的标准之一就是它给用户的好处是核心的还是非核心的。本田公司在发动机方面的技能称之为核心竞争力,而它处理与经销商的能力就不是核心竞争力。

三是独特性。核心竞争力就是竞争者难以模仿的,如果它是个别技术及生产技能的复杂组合,它将是不易掌握的。竞争对手可能获得构成核心竞争力

的一部分技术,但它会发现复制或多或少的内部协调及学习的综合模式更加困难。正因如此,传动系统确实是本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而在过去的一二十年中却不是福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具有与众不同之处,因此不易被人轻易占有、转移或模仿。任何企业都不能靠简单模仿其他企业而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应靠自身的不断学习、创造乃至在市场竞争中的磨练,才能建立和强化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自从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核心竞争力理论提出后,国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和创造性的学术流派与观点。他们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的研究是多角度和全方位的,有学者将之归纳为整合观、网络观、协调观、组合观、知识载体观、元件一构架观、平台观、技术能力观等观点,当然这些观点是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的结果,各有侧重点和优缺点。

国外学者的学术论点相互渗透、相互印证,各自从不同侧面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阐释,每一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似乎每一种观点都难以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给出精确的令人信服的界定。就连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论文中也没有给出一个前后一贯的定义式的说法。他们强调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协调性的整合能力,但在举例过程中却以核心技术指代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他们看来,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超越不同SBUS(战略事业单位)的产品技术能力,是对传统SBUS组织结构的一种反动。他们常常以简单的融合代替必要的逻辑,缺乏规范理论应有的论证严密性,因此只能称为是一种非正规的理论(杨浩、戴月明,2000)。丹麦学者尼古莱・福斯也有针对性地指出,“企业能力理论研究人员甚至在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不能取得一致意见,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与相当成熟的……企业契约相比,仅仅是崭露头脚和刚刚起步。”

二、国内学者关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主要论述

国内学者对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研究较早的应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碚研究员。其著作《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1999年),研究报告《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分析》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999年)。他认为,核心竞争力通常是指企业所具有的不可交易(不可竞争)和不可模仿的独特的优势因素,核心竞争力往往是难以直接比较和难以进行直接计量的。每个企业都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否则就不可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但未必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可以成为企业竞争力中最具长远的和决定性影响的内在因素,通常存在于竞争力的“知识”层面的最里层。核心竞争力的实质是核心理念。企业核心理念是企业领导人做出重大决策、处理重大问题、进行组织沟通所具有的独特观念和技巧,并且能够转化为整个企业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行为,成为企业生命体的核心元素或“全息基因”。也就是说,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仅仅是企业家个人的理念,而且是“企业的核心理念”。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核心,综合企业资源理论、能力理论、知识理论和创新理论的基本观点,方可构建出一个完整的企业竞争力分析框架。见图2。

国内其他学者关于核心竞争力研究的主要成果,参见表2。

三、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的局限及其展望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作为20世纪90年代新兴的企业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虽然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它还存在许多缺陷,甚至于对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都存在着许多争议。

国内学者提出核心竞争力理论至少存在三种局限性:一是企业规模的局限,因为它是以某行业全球前列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二是市场背景的局限性,该理论来自和服务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三是行业的局限。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主要是在分析电子和机械制造行业企业基础之上而提炼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从他们对核心竞争力下的定义和对事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技术与核心产品的偏爱程度。实际上,不同的行业企业对其生产经营的性质有着不同的要求,也表现出不同的市场特征,而且不同的行业企业致力于学习的领域和方向也不尽相同。以机械工程为主的行业可能重视生产与作业流程的改进,生物医学行业注重研发和创新,而金融行业则更加重视业务创新、风险控制。

实事求是地讲,核心竞争力打破了传统的企业“黑箱论”,不仅有效地回答了同行业间不同企业的绩效差异,而且也解释了不同行业间的不同企业绩效差异的主要原因。但这一理论还不够成熟,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1)在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建立一套由概念、命题和定理组成更为严密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在对核心竞争力科学界定的基础上,应该把核心竞争力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思想,应用于更为广阔的管理领域中,如金融企业的管理。

(2)应把研究的重点逐渐转移到核心竞争力的操作层面,指导企业增强竞争优势。目前,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过多地放在了核心竞争力的性质与特征方面,对于更具现实意义的核心竞争力的诊断识别、培育、管理,及如何利用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等,均没有提出具有操作价值的方案。目前,稍有成就感的企业都声称自己具有核心竞争力,但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是根据现有核心竞争力理论来建立其竞争优势的。

竞争力理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竞争力 评价 研究综述

产业集群早在马歇尔时代以前就已存在,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条件下,产业集群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组织形式,其有效性和重要性日益明显。产业集群已逐渐成为,鉴于产业集群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也日益成为专家学者、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关注的问题,并且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两个层面入手,较全面地回顾了目前不同理论的研究文献,并对以后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于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理论研究综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瑞士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当时称为欧洲经济论坛)和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imd)在对各国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后,并对各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强弱进行排序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被广泛认同和接受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他们运用层次分析法从两个层次上确定了影响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即若干一级指标和每个一级指标下包含的一组二级指标。这些具体指标因素又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被修改和调整。1991年前,具体分为十个一级指标和300多个二级指标,从1991年起,一级指标调整为八个要素:国内经济、国际化、金融、政府、基础设施、管理程度、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二级指标也调整为290个。1995年他们又对指标体系做了调整,一级指标仍旧是上述八个方面,但二级指标调整为120个。虽然这两个机构所作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基于国家或地区整体层次上的,但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波特是最早从规范的角度来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他在其钻石模型理论中提出,产业集群竞争力取决于四个相互关联的因素: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者;需求状况;相关的支持产业;要素状况。

pietrobelli(1998)则认为以下六个因素影响集群竞争力:人力资本和技术熟练程度;企业经营的家族性程度;相关的制度机构;企业家文化;地方提供不动产和资金的能力;企业之间合作的习惯。具体设定为14个指标(见表1)。

padmore和gibson(1998)在波特的钻石模型基础上,选取三组变量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gem 模型来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高低(见表2)。

feser(2001)认为波特的钻石模型较少考虑了影响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动态因素,因而他提出了从生命周期、地理和关联关系三个维度来分析和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

而mitra(2003)则从地域范围、密度、宽度、深度、活动、跨度、领导能力、发展阶段、技术、创新能力和产权结构11个方面来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状况。

随着集群统计工作的发展,美国哈佛大学战略与竞争力研究所在波特集群竞争力理论基础上,从产业集群内的规模、劳动生产率、集群出口额、集群收入、经济贡献率、员工雇用总量、员工增长率、平均工资、人均专利数和创造就业等多方面的统计指标来评价比较集群竞争力。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理论研究综述

由于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是一个新领域,近年来,虽然许多学者试图在基于定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尽力探讨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定量分析工具和方法模型,但较有代表性的评价模型主要有两个,即新钻石模型和gem模型。

波特的钻石模型主要是用来评价国家竞争力的,但他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极力强调了地理上的集群现象的广泛性及其对地方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后来的学者在此基础上对钻石模型进行了补充,增加了另外几个因素:国内资源、国外资源、机遇和政府,形成了新钻石模型。该模型评价集群竞争力的基本思路是:将焦点集中在产业集团内外部和产业集群之间的联系上,分析地区生产结构的竞争力,并最终规划为宏观层面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范围的专业化模式。在新钻石模型中,各个因素组成一个相互增强的体系,各因素之间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国家要想在某一产业集群取得成功,产业内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和竞争性是不可缺少的。

gem模型是由加拿大学者padmore和gibson在对波特的钻石模型进行修改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模型。他们把前述影响集群竞争力的六个因素分为三对:因素对ⅰ—基础(groundings),包括资源和设施;因素对ⅱ—企业(enterprises),包括供应商和相关辅助行业和公司的结构、战略和竞争;因素对ⅲ—市场(markets),包括本地市场和外地市场。该模型以世界范围的集群竞争标准给六个因素分别打分,他们把各个指标分为1到10这十个等级,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对各指标进行打分,然后按照以下经验公式计算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总得分。

gem=2.5(пi =1,3(d2i-1+d2i))2/3

式中,d2i-1,d2i表示各个因素的得分。许多国家的应用表明,gem模型是一种很有效的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定量分析工具。

结论与展望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人们可以在集群竞争力评价的基础上清晰全面地了解集群并且及时准确地采取措施和制定政策等提高集群竞争力,同时它也实现了集群竞争力研究从理论探讨到实践应用的关键性转变。但目前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集群机理、创新、社会资本及经济增长与产业集群的关系、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政策和实证研究等方面。而对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分析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比较完善而又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已有文献中,对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设计较多地锁定在集群内部,而与集群外部的经济发展等关联度指标较少地涉及,如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等的联动性指标等。对指标权重取值和数据预处理的方法讨论较少。对集群竞争力评价进行了较多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较少,应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对集群竞争力进行评价。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缺乏创新。这表明对集群竞争力评价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些也给后来的学者留下了极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向世聪.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j].湖南社会科学,2006

竞争力理论范文第9篇

[关键词] 项目竞争力研究现状 评价

项目竞争力分析是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中市场预测的一部分,它主要研究拟建(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可能性和获胜能力。项目竞争力分析的实质就是确认拟建项目或改扩建项目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定位问题。竞争力分析的结果将促进项目不断优化技术经济方案,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进一步提高决策质量。

一、项目竞争力研究现状

在我国,由于实行长期的计划经济模式,投资主体或企业市场竞争意识不强,在进行项目投资评价时往往忽略了项目竞争力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一些学者开始认识到项目竞争力分析的重要性,并发表多篇相关论文,指出项目评估必须考虑竞争力分析。目前学者关于项目竞争力讨论所涉及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对项目竞争力的定义及属性的理解;项目竞争力的影响因素;项目竞争力的评价;提升竞争力的途径与措施。

1.项目竞争力的定义及属性。李云龙认为把竞争力理论引入、嫁接到项目评估上,是当时工程咨询评估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建设项目竞争力做出如下定义:建设项目的竞争力,是建设项目内部蕴涵的、在项目建成投用后体现出来的、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将保证项目投用后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有能力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更大的利润。并指出建设项目竞争力具有以下6个特性:(1)它是建设项目内部蕴涵的一种能力;(2)它是隐性的;(3)它只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来;(4)它是一种比较优势;(5)这种比较优势将给初期投资带来理想的回报;(6)对它的评估,是建立在预测基础上的。

2.项目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佘兰兰从总量平衡与目标市场、产品完全成本、竞争策略、经济评价与竞争力分析等四个方面对项目的竞争力进行了探讨,提出项目竞争力分析是项目经济评价的重要补充,应重视对项目的竞争力分析。李钢、朱玉姗进一步讨论了项目投资地点选择对项目竞争力的影响。将项目竞争力的区位因素分为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综合因素类,并分析了各种因素对项目竞争力的影响,为项目投资地点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李钢、温徵伟讨论了规模经济对项目竞争力的影响指出项目规模经济来源于项目的建设过程和运营过程,不同项目的规模经济来源是不同的。由于项目的开工率、运输成本、技术限制、需求的多样化等原因,项目的规模不能无限扩大。

3.项目竞争力的评价及提升竞争力的途径。在评价方法方面,曹晓、廖志坚把竞争力分析与评价分为高级阶段和初级阶段。在初级阶段,投资者主要依靠主观经验对因素和竞争者进行判断;在高级阶段,随着竞争力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投资者将进一步引入一些基本定量的分析工具,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用数理经济学、模糊数学、系统工程等方法建立模型,测算出各因素对竞争力的相对影响力。测算结果用来修正专家判断法的打分值。李云龙指出风险分析和竞争力分析是互相补充,但不能互相替代的关系,并指出研究工作的技术路线是: 国内外信息检索和调研归集影响建设项目竞争力的因素影响因素定量化提出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计算规定评价标准软件化。

二、项目竞争力理论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及行业特征对项目竞争力的评价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目前对项目竞争力评价的研究还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1.研究文献多从项目自身角度出发对项目竞争力进行评价,把项目竞争力等同于企业竞争力,认为项目好企业就会好,本质上是忽略了项目与企业的内在关系。在现实中,我们往往见到一个所谓成功的项目拖垮了整个企业,而一些企业为培养整体竞争力而投资一个看上去似乎不赢利或赢利不多的项目。在建设初期,项目需要从整个企业或投资主体吸取一定的资源,当项目建成后又会对企业或投资主体整体产生反馈作用,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投资者应站在整个企业或投资主体的角度,综合考虑项目与企业的关系,对项目竞争力进行客观正确的评价。

2.在项目竞争力评价中,目前关于项目对企业整体的内在驱动机制研究不足。企业或投资主体究竟是如何通过有竞争力的项目对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进行驱动,使企业不断成长发展。如果这个问题不清楚,企业就无法通过对项目的评价来指导企业有效地提升整体竞争力,那么项目的竞争力评价就缺少现实的指导意义。因此,关于项目对企业整体的内在驱动机制研究应是今后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李云龙:工程项目评估必须研究项目的竞争力.中国工程咨询,2002,(2)

[2]李云龙:建设项目竟争力的定量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中国工程咨询,2003,(6)

[3]佘兰兰:关于项目竞争力分析的探讨.石油化工技术经济,1998,(6)

[4]李钢朱玉姗:项目投资地点选择对项目竞争力的影响.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4,(5)

[5]李钢温微伟:规模经济对项目竞争力的影响.化工技术经济,2005,(2)

[6]曹晓廖志坚聂磊:建设项目竞争能力分析的方法.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0,(1)

竞争力理论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科技型企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113-02

1 引言

科技型企业是指依法设立的由科技人员为组织主体、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和服务的经济实体。企业国际竞争力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比竞争对手获得更多利润的独特差异。

国际竞争力不仅是科技型企业在本行业、本领域获得明显竞争优势的保证,而且是其在国际市场抢占先机的有利保障,更是开辟新领域、建立新的利润增长点、寻求不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从比较优势理论、需求偏好相似理论、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逐一展开分析,探讨科技型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支持。

2 科技型企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综述

2.1 比较优势理论

在亚当•斯密(Adam Smith)绝对优势学说的基础上,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创立了比较优势学说。根据李嘉图的理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制造业中比其他国家更加高效,它也能够通过专注于其最擅长领域并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交往而获取利益。20世纪30年代,赫克歇尔-俄林(Heckscher-Ohlin)提出要素禀赋学说进一步扩展了比较优势学说,通常被学者称为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俄林认为,商品价格差异源于商品生产成本比率差异,商品生产成本比率差异源于生产要素价格比率差异,生产要素价格比率差异源于各国生产要素禀赋比率差异。根据供求定理,供给量较多的要素价格相对便宜,供给量较少的价格相对昂贵。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经过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等人的完善,取代了大卫•李嘉图的模型,成为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形式,被学者称为现代比较优势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和贸易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特别是以保罗•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和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学派的内生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对传统比较优势学说发起了新的挑战。克鲁格曼引入规模经济来分析比较优势,发展了一个基于自由进入和平均成本定价的垄断竞争模型,将产品多样性的数目视为由规模报酬和市场规模之间的相互作用内生所决定。杨小凯从专业化和分工的角度拓展了对内生比较优势的分析。他们认为,内生比较优势会随着分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他们在一个交易成本和分工演进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中分析内生比较优势,这就将专业化和分工置于分析的核心。

比较优势理论尽管一直指导着各国和各地区之间对外贸易的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但是它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首先,它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基础之上,如自由贸易、完全竞争等。其次,局限于传统的有限的生产要素,不适应现阶段新型生产要素地位逐渐上升的趋势,如知识、技术、管理等,这很有可能导致忽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再次,没有考虑政府、国际生产关系和国际政治环境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最后,无法解释二战后发达国家相互间的贸易量迅速增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比重迅猛下降这一现象。

2.2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是瑞典经济学家斯戴芬•伯伦斯坦•林德(Staffan B.Linder)于1961年在其论文《论贸易和转变》提出的。该理论用国家之间需求结构的相似来解释工业制成品发展,第一次从需求角度对国际贸易的原因进行分析,着重说明了为何国际贸易相当大的部分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需求偏好相似理论有两个重要观点:

一是产品出口的可能性取决于它的国内需求。只有在国内已经存在大规模需求的产品,才会成为具有最大相对优势的产品。企业在长期地致力于满足国内需求的过程中,规模日益扩大,成本降低,产品就会具备国际竞争力。

二是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两国之间的贸易量越大。假设两国需求结构完全一致,一国所有可供进出口的物品也就等同于另一国可供进出口的物品。

该理论是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国际竞争力的来源,阐明了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来源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把国际竞争力的来源单纯归因于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够全面的,而且该理论对于微观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没有加以深入分析。

2.3 技术差距理论

技术差距理论是把技术作为独立于劳动和资本的第三种生产要素来探讨技术差距或技术变动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理论。由于技术变动包含了时间因素,技术差距理论被看成是对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动态扩展。

技术差距理论由美国学者M.V波斯纳(Michael V.Posner)于1961年在《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一文中首次提出国际贸易的技术差距模型。该理论认为,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生产要素,实际的科技水准一直在提高,但在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不一样,这种技术上的差距可以使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技术上的比较优势,从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

技术差距理论的部分研究成果对科技型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借鉴思路。

(1)跳出将技术差距与对外贸易直接相连的传统观念,在国际技术差距基础上,加强区际技术差距的研究,建立基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区域技术合作和区际技术扩散为主的内需型创新体系显得尤为紧迫。

(2)构建以技术差距为基础的开放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形成适宜技术差距的重要技术支持,加强指标体系测度结果对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导向功能。

该理论对于微观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指导意义,它说明企业要想维系自身的国际竞争优势,必须获取领先于竞争对手的技术优势。然而,技术只是企业国际竞争中持久竞争优势的一个方面,企业持续的国际竞争力应该是包括技术、品牌、诚信、管理等一系列优势的整合。

2.4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

弗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在市场上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就产品而言,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而这个周期在不同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不一样,期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中,销售量、利润、购买者、市场竞争等都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可用表1概括。

表1 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特征

导入期成长期

成熟期

前期后期衰退期

销售量低快速增大继续增长有降低趋势下降

利润微小或负大高峰逐渐下降低或负

购买者爱好新奇者较多大众大众后随者

竞争甚微兴起增加甚多减少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从一个侧面引发了国际资本的跨国流动。改革开放以来,外来产品的引入,带来国际技术的转移。在我国企业利用外资的合作经营过程中,外方主要是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考虑转移何种技术。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进入成熟期后,产品的规模效益已经实现,利润率开始下降,为了延长产品的盈利时间,进入我国的外资企业选择了转移生产场地的做法。我国企业若想在同国外跨国公司合作的过程中趋利避害,在考虑合作资金、所占股份及品牌使用的同时,应该重视对引进产品生命周期的考察。

从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分析我们可看出,该理论对首次扩展到国外的企业、对于与最终产品相关的跨国企业经营活动是适应的。因此,应用生命周期理论从一个侧面来指导我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活动是可行的。尽管我国不是发达国家,我们除了引进先进技术、吸收转移技术之外,我国企业同样有许多国际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同样可以按照产品生命周期发展的规律,有其在其它国家的成长期与成熟期。这些国家可以是发展中国家也可以是发达国家,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最终目的是将我国企业创办到任何一个适合其发展的国家,而不是永远处于发达国家产品生命周期波长的后续阶段。

2.5 市场结构理论

市场结构通常指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1989)借用DS模型分析法第一次系统地将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应用到国际贸易问题的分析中。他打破了传统贸易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的假设,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前提下分析了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利益来源,解释了传统理论无法回答的诸如产业内贸易、技术创新与垄断利润等新的贸易现象,探讨了税收和补贴政策对国际贸易和产出的影响,并首次创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模型。他认为,规模报酬递增也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当某一产品的生产发生规模报酬递增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递减而取得成本优势,因此导致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一产品。同时,由于产业内产品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囊括一个行业的全部产品。但是,由于规模并不一定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真正障碍,该理论对于国际竞争力来源的分析依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2.6 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的概念及其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间,在其著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中首次提出并系统阐述的。

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能否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取决于该国的国家竞争优势,而国家竞争优势又是由四组因素决定的,它们是:(1)要素条件,包括初级生产要素(一般的人力资源和天然资源)和被创造出来的生产要素(包括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2)需求条件,包括国内需求的结构、市场大小和成长速度、需求国际化的程度等各个方面;(3)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包括纵向的支持(企业的上游产业在设备、零部件等方面的支持)和横向的支持(相似的企业生产合作、信息共享等方面的支持);(4)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竞争对手,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目标、员工的工作动机、同行业中竞争对手的状况等方面。这四组因素的每一组都可单独发生作用,但又同时对其他因素产生影响。四组因素结合成一个体系,共同决定国家竞争优势,这就是国家钻石模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钻石模型)

资料来源: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1:119

科技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就是一个不断获得国际化的竞争优势的动态过程。这个动态过程包含了每一个国际化阶段企业在做出战略决策的时候,自身所拥有或者需求的竞争优势。而这种竞争优势往往具有地区局限性,究竟采取怎样的战略有利于竞争优势的获取、保持、转移和演化是企业战略研究的核心问题。

3 结语

本文建立在经典理论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法探求科技型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支持,尤其是对本土企业具有实用性和时效性的理论,分析挖掘得出较为深入的可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指导性作用的理论,为今后的研究找到理论和实践的契合点。

参考文献

[1]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J].经济和自由图书馆.

上一篇:竞争性选拔范文 下一篇:新竞争力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