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8 15:14:35

价值观论文

价值观论文范文第1篇

目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作为人才信息缩影的人事档案,在开发和使用人才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早在唐代就提出了“铨选之司,国家重务,根本所系,在于薄书”([1]《唐会要》卷八十二《甲库》)的论点。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人事档案内容单一、空泛、雷同、失真等原因,造成档案信息量严重不足,人事档案的权威性受到质疑,“用人先看档案”被弱化,加之人事档案的机密性特征,保密控制偏严,利用手续较繁,以及手工管理模式下档案信息存贮、检索、利用服务能力低下、利用面较窄、利用方式单一等因素的制约,使人事档案长期沉睡在库房中,价值未能充分体现和发挥,继而得不到领导和各方面的理解、重视和支持。总体而言,人事档案管理事实上还远不能真正适应党和国家人才战略与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们对人事档案本质属性认识不够以及漠视人事档案价值所造成的。因而,为了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价值效用,有必要对人事档案的价值形态、特性、实现规律等进行研究。

我们知道人事档案鉴定与其价值息息相关,人事档案鉴定就是鉴别和判定人事档案的价值。然而,这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往往容易导致人们对人事档案价值研究囿于人事档案鉴定这一具体实践工作,并以此来同构人事档案价值。从某种程度而言,这种思维方式虽具体化了人事档案的价值,却忽视了人事档案属性决定其价值这一基本观点,无法从人事档案的本质属性出发来抓住人事档案价值的本质。

再者,在人事档案学和档案工作术语中,人们通常讲到人事档案的具体用处时多用“作用”一词,从总体意义上讲人事档案的意义时多用“价值”一词,且人们习惯于将人事档案价值等同于人事档案作用。比如王法雄认为:“人事档案是历史地、全面地了解一个人的必要手段,是人事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是确定和澄清个人有关问题及正常政治审查的凭证,是研究和撰写各类历史传记的珍贵资料”。([2] 王法雄. 人事档案管理概论[M]. 第1版.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第22页)

我们知道,价值是作用的抽象概括,将人事档案价值贸然的等同于人事档案作用显然是存在问题的。可见,当前的学术界对人事档案价值缺乏系统深入研究,没有明确人事档案价值的真正含义。

覃兆刿教授在其《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一书中提出了“双元价值观”。笔者认为双元价值观站在哲学价值论、认识论与管理哲学的高度,结合档案本质属性来分析人事档案价值,抓住了档案价值的本质。而且这种从档案工具价值与信息价值的视角去认识档案价值构成的方式,将我们传统对档案价值的理解扩大到对整个档案社会实践过程的理解。

结合人事档案价值问题,要想对现代人事档案的价值问题作更全面、更准确的理解,要想推进人事档案管理由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型,创建人事档案的高效管理机制,要想以原始的人事档案信息为基础资源,通过创新改革以及各项技术支持,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最大化实现人事档案的价值,笔者认为,可以借助覃教授的“档案双元价值观”作为理论基点,以人事档案的价值构成因素为突破口,从时空的二维角度分析人事档案双元价值的矛盾运动,来建构人事档案的新型价值观,并以此价值观来指导人事档案价值的实现。

一、“双元价值观”与人事档案价值概说

(一)档案价值与人事档案价值定义

1.档案价值概念举要

要讨论人事档案的价值,须得对档案价值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那么什么是档案价值呢?这是档案界长期以来不断探讨研究的问题,在档案学的著作和论文中有各种说法。关于档案价值,大致有以下四种认识角度:

(1)哲学的角度

从哲学的角度认识,认为档案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范畴,即档案客体对人们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这是最高理论层次的概括。

(2)政治经济学的角度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认识,认为档案价值就是凝结在档案之中的人类劳动,它反映了档案价值的创造者和利用者之间的一种社会的交互关系。有的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出发,以生产力要素论证了档案价值;有的从“档案是人类知识和信息的储备形式”,推出知识与信息蕴含档案价值的结论;有的以经济效益观点论述档案价值;在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大发展时,有人从政治经济学的价值定义研究了档案价值以及科技档案商品化问题,并在档案界引发了档案是否能成为商品的争鸣。

(3)档案管理学的角度

档案管理学中所讲的档案价值是对档案作用的理性概括。陈兆祦、和宝荣主编的《档案管理学》中指出:“档案的作用有时也称档案的价值,一般说来,档案的作用和价值主要表现在行政管理的查考凭据,生产建设的参考依据,政治斗争的必要工具,科学研究的可靠资料,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权益的法律书证等几个方面”。([3] 陈兆祦,和宝荣. 档案管理学[M]. 第2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5页)此外各种档案管理学教材都明确档案的基本价值包括凭证价值和情报价值。吴宝康主编的《档案学概论》一书中说:“在档案学和档案工作实践中,通常所说的档案价值,指的是档案的利用价值”,“在档案学和档案工作术语中,档案的价值和作用,基本上是等同概念,都是说明档案有什么用处。通常讲到档案的具体用处时多用‘作用’一词,从总体上讲档案的意义时多用‘价值’一词”。([4] 吴宝 康. 档案学概论[M]. 第1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1月,第50页)

(4)行业标准的角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档案工作基本术语》(20__年修订版)指明,档案价值是“档案对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有用性”。

我们具体对以上各类档案价值学说进行分析:从哲学角度认为档案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范畴,是站在了一个较高的理论层次对档案价值进行了抽象的概括。但是正如“关系”是一个抽象的范畴,它具有多维性和动态性。我国学者对主客体关系说的研究并未深入,在档案价值主客体之间到底是何关系这一问题存在较大分歧,且在分析主客体属性时没有很好的结合档案的本质属性,无法突出档案价值区别于其他价值的本质特性;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认识的档案价值理论在不同程度上混淆了“价值”与“功能”、“效用”与“价值”、“档案价值”与“档案使用价值”等相关概念。另一方面,他们把档案完全看作商品,对此定义笔者不敢苟同;从管理学和行业标准的角度对档案进行价值分析时,基本将“档案作用”等同于“档案价值”,这种角度的价值定义,将档案的作用简单的归约为档案价值,也就是将个性等同于共性,并未深入研究档案价值的真正含义。

2.人事档案价值概念举要

人事档案价值定义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档案价值学说发展而来。由此,人事档案价值概念研究也主要产生了从不同角度出发而衍生出来的不同概念。

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人事档案价值研究的学者,通常结合哲学界对价值的定义,将人事档案价值定义为“人事档案的价值,是指人事档案客体对于主体的各种有用程度,即人事档案这一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属性,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它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范畴”([5] 邓绍兴. 人事档案教程[M]. 第1版.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__年4月,第295页)一般来说,一个定义要符合本质性、周延性、具体性、动态性等要求。我们说人事档案价值作为一种个性价值必然满足哲学意义上抽象普遍的价值定义,这充分满足了人事档案价值定义的周延性,但是在本质性和具体性方面,这种人事档案价值的定义没有结合人事档案的本质属性,还是缺乏一定的指向性。

从人事档案管理学和行业法的角度,人们习惯于将人事档案价值等同于人事档案作用,比如史玉峤等人认为“人事档案是知人用人的重要依据,是澄清个人有关问题的最佳信证,人才开发的重要信息源”。([6] 史玉峤. 现代档案管理学[M]. 第1版. 青岛:青岛出版社,20__年,第224-225页)

王法雄编著的《人事档案管理概论》一书,对人事档案价值表述为“‘审查凭证’、‘史料供证’、‘研究资料’”。([7] 王法雄. 人事档案管理概论[M]. 第1版.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9,第22-27页)这种列举式的归纳有其可取之处,但在逻辑概念上显得有些交错。还有不少学者是从干部档案法角度去认识地。宁建平等人认为“干部档案是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选拔、培养和使用干部等方面起重要作用。”([8] 曹青轩,宁建平. 干部档案管理的思考[J]. 山西档案,1989年第6期)我们知道,价值是作用的抽象概括,将人事档案价值贸然的全等于人事档案作用显然是存在问题的。可见,当前的学术界对人事档案价值缺乏系统摄入研究,没有明确人事档案价值的真正含义。

(二)双元价值观概述

1.双元价值观的提出和发展

20__年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覃兆刿教授从档案功能与档案信息内容两个角度对档案的价值构成进行了深度划分,并于20__年出版了《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一书中提出了“档案双元价值观”。他认为档案双元价值主要包括:“一是它作为一种行为方式,人类的初衷在于借助它的结构形式所赋予的功能,称为‘工具价值’;一是作为记录或者文献归属的实体(或结构对象实体),其内容负载的价值,称之为‘信息价值’。前者是一种普遍意义的价值,后者是一种个性价值;前者由档案的自然属性赋予,后者由档案的社会属性赋予。在我看来一切对档案价值的分析都可以包括其中。”([9] 覃兆刿.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 [M].第1版.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__年6月,第8页)

其实覃教授在《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一书中已经运用档案双元价值观的观点对档案从业者的职业角色定位、档案法制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信用档案、家庭档案与民营企业档案建设等当时档案界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评述。在阐述档案信息价值目标的实现要以档案信息中的“有效”为标志这一问题上,覃教授也关注到人事档案价值实现问题。他指出“人事档案应成为人事部门和被记录对象个人共同拥有的信息,个人和管理部门成为一种共建、互认的新模式中的契约关系,个人对记录自己信息的档案拥有知情权、纠错权、利用权、隐私权、个人应有的权利在人事档案的管理中应得到充分尊重”。([10] 覃兆刿.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 [M].第1版.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__年6月,第202页)

2.档案双元价值解说的方法论意义

“档案双元价值观”的提出是覃教授对档案价值认知的综合性阐释,是从哲学价值论、认识论与管理哲学的视角对档案工具价值与信息价值的探索与认定,其中蕴含了较大的后续研究的空间。

第一、档案双元价值观站在哲学价值论、认识论与管理哲学的视角,结合档案本身的本质属性为档案价值下定义,抓住了档案价值的本质。为档案价值下定义,应该注意像列宁所说的那样:“定义可能有很多,因为对象有许多方面”。([11] 列宁. 列宁全集[M]. 第1`版.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59年5月,第38卷,第254页)

我们必须明确是从档案学的角度为档案价值下定义,不能照搬其他学科的有关原理,否则,档案价值的定义将会五花八门,而抓不住档案价值的本质。

第二, 覃教授在《椭圆现象-关于档案价值实现的一个发现》一文中提到:“我们就是将档案价值分成档案价值本体和档案价值实现两个层面来进行解析的。一方面,我们承认档案价值在本体意义上的自在性或客观性以及量的守衡;另一方面,我们又认同“主体价值说”和“关系价值说”在档案价值实现上的意义,因为它看到了主体的贡献力和主客体双方之间的逻辑关系,关注一种满足和实现的作用过程。可见,无论作为资源的记录实体,还是作为记录形成、选择、组织与保存的“档案劳动”,以及作为保存记录的档案作用过程,都是档案价值考察必须观照的范围”([12] 覃兆刿等. 椭圆现象:关于档案价值现实的一个发现[J]. 档案学研究,20__年第5期)。由此可见,档案双元价值观广泛的参照了主、客体及关系价值说,将档案价值理解为档案方式、档案资源性状、档案劳动以及档案作用社会效应之和。

第三,双元价值论强调档案的双元属性,也就是说仅有工具价值或仅有信息价值的档案都是不符合档案工作实际的,档案是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的结合体。因此,双元价值论以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合力为立论基础,来判断档案总体价值。这是充分结合档案的工具价值属性和信息价值优点所产生的结果,它比上文概述的档案价值理论更加社会化、全面化,而且能够比较全面地显示档案双元价值的运动轨迹。这也是本文选择档案双元价值观作为研究视角的重要原因。

(三)“双元价值观”视阈的人事档案价值概念

1.重释人事档案价值概念的理由

人事档案由于自身的属性,可以满足主体的多种需要,在价值形态上呈现出多维性的特点。要想对人事档案的价值进行全面认识,我们有必要对人事档案的价值形态从不同的角 度加以区分。引入覃兆刿先生提出的“档案双元价值观”,来认识和理解人事档案及其管理具有较强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首先,档案的双元价值观点可以说是人事档案价值的一种新的理论基点,把它引入到人事档案的管理研究中,无疑丰富了人事档案的研究理论;其次,运用档案的双元价值观点,并结合决定人事档案价值的因素及时代特征,能让我们更准确、有效地把握人事档案价值的构成;再次,顺应社会发展,在准确、有效地把握人事档案价值的构成的基础上确立人事档案的双元价值观,有利于我们从一个崭新的、更贴近实际管理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和理解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可以有效总结传统人事档案管理中对价值的局限认识所在,为现代人事档案属性价值的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最后,把人事档案问题纳入双元价值观的视野,使我们对人事档案现象的解释,特别是对传统与现代化问题的认识拓展出一条新的思路。

2.“双元价值观”与人事档案价值概念及其理解

人事档案的双重本质属性(即一方面作为人事管理的控制方式,另一方面作为人事控制中的凭证信息实体)决定了人事档案的双元价值。也就是说光有工具价值的人事档案是不存在的,光有信息价值的人事档案也是不存在的,人事档案价值是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的双元结合体。如果我们能从人事档案作为方式的社会属性和作为实态的自然属性出发,就能对其作为控制工具和内在记录信息两方面的价值属性加以考察。

(1)人事档案的主体需要(行为方式)——工具价值

人事档案工具价值是由人事档案的社会属性赋予的一种普遍意义的价值。

从主体需要而言,人事档案是人类为了克服大脑记忆局限并作为人事的控制依据和契约关系的载体而诞生的,是人类对于人事管理和控制所选择的理想模型。我们称之为人事档案工具价值。人事档案管理人的主要依据,它既存储了组织的人力资源信息,又是管理的核心“人”的历史和现状的一个真实反映,它真实地记述了档案人的个人经历、德才表现及发展过程,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人的重要依据,这对于更为精准的启用相关人员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为领导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不难看出,人事档案的出现首先是因为人们需要这样一种方式来对人事管理和人事信息进行外脑存储和凭证性维护,从而更好的对“人”进行优化管理,比如人事档案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求职者总体的、初步认识的工具之一;是考察和了解人才的重要工具和落实待遇、澄清问题的重要凭证等。因此,人事档案产生的初衷是作为实现人事管理和人事信息控制的工具,而且其保管、整理和利用也体现着鲜明的工具目的。

(2)人事档案的客体属性——信息价值

人事档案信息价值是一种由人事档案自然属性赋予的一种个性价值。

从客体能力而言,人事档案作为记录归属的实体(或者结构对象实体),记载了经组织查审或认可的反应人员经历和德才表现等原始信息的价值称之为“人事档案信息价值”。首先,从社会信息化发展角度而言,人事档案的完善及人事信息资源的发开与人力资源管理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再者,从人事档案本身特征来看,人事档案具有认可性、真实性、权威性等特征,无疑能够为单位和组织开发人才、使用新人才,进行人才预测及制定人才计划提供重要且真实的信息来源,当然对个人调动、晋升也是相当重要的信息依据。

(3)人事档案的社会实践活动——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双元的结合方式

所有社会实践活动本身,都蕴含着人类自身已确定的想要达到的某种目的。同样地,人们之所以从事人事档案实践活动,是因为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越来越能够清醒的意识到人们缺少一种能够真实、完整的记录人事管理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的东西,而这种记录对于人类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管理又是那样的重要。于是这种渴望真实、完整地记录整个人事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原始目的,操纵着人们进行人事档案实践活动,也决定着人事档案实践活动的方向,并最终成为人们从事人事档案实践活动的动力因素。也就是说,人类的人事档案管理活动由一种事实性的操作而转化为一种价值性和事实性相统一、主体性价值和客体性价值相统一的实践性活动了——即在人类进行人事档案实践活动的方式下,人事档案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实现双元结合。

二、双元价值矛盾运动及其在人事档案管理活动中的体现

(一)从“双元价值观”看人事档案价值的形态

人事档案强效的管理控制功能决定了人事档案必然具有参与国家管理及社会实践的工具价值;同时,作为一种文献信息的归宿,人事档案价值和人事档案事业的最终目标又体现为信息的含量和社会人力资源共享的理念。通过上文关于人事档案价值在“双元价值观”下的含义分析,我们可以将人事档案的价值形态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人事档案工具价值表现形态

档案工具价值源于档案作为行为方式,人类的初衷在于它的结构形式所赋予的功能。工具价值揭示了档案价值源泉及价值形成机制。人事档案的出现首先是因为人们需要这样一种方式来对人事管理和人事信息进行外脑存储和凭证性维护,从而更好的对“人”进行优化管理。人事档案的工具价值主要形态表现为凭证价值、管理手段和记忆工具。

(1)凭证价值

①人事档案是澄清问题的可靠凭证

人事档案形成于不同的时期,是个人社会经历及其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它记载着有关个人年龄、学历、参加工作时间、任职时间、及政治历史等方面的情况,这些内容对人才的调配和使用及个人的政治、经济方面的待遇有直接关系。因此,人事档案可以为落实人事政策、冤假错案、评定职称学衔、调整工资级别、改变福利待遇、确定或更改参加工作时间和入党入团时间以及解决个人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提供可靠的线索或佐证,具有无可辩驳的凭证作用。

②维护个人权益和福利的法律信证

在当今的社会活动中,有很多手续离开了档案就寸步难行。如公有企事业单位接纳人才,必须有本人档案和调动审批表需经主管部门审批,由组织人事部门开具录用和调动通知才能办理正式手续。随着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个人档案所记录的工龄、工资、待遇、职务、受保时间等都成为社会保险和福利最主要的根据,没有档案,社会保障与本人福利将受影响。

(2)管理工具

①人事档案是推行和贯彻公务员制度的重要手段

按照公务员制度的有关规定,用人 机关可面向社会直接招聘公务员,但对所招公务员的人事档案,有着严格要求。公务员录用后,其职业生涯的每个环节都在人事档案中有着准确和详尽的记载,无论今后在机关单位留用还是离开,这些材料都是可靠的依据,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推行干部交流轮岗,健全干部激励机制,加强干部宏观管理,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等方面,都离不开人事档案。

②人事档案是组织与干部之间联系的纽带

人事档案既强化了干部对组织人事部门的归属感和信任感,又增强了组织人事部门对干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干部档案部门对档案的科学管理和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又能增强人们的档案意识,调动广大干部关心和支持人事档案工作,还能对干部形成一种无形约束,时刻提醒注意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诚信状况和肩负的责任,使其忠于职守,廉洁奉公,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人事档案工作健康顺利地发展。

(3)记忆工具

档案是以“记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功能为基础形成的,是人类记忆的工具,充分利用它,就可以克服人的记忆局限,扩展和延伸人的生理记忆器官的功能,提高办事效率。查阅人事档案是做好人事档案工作的条件之一,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若能用现代化技术对人事档案中的信息进行存储和检索,查找时一索既得,十分方便。它能使人事工作者从强行记忆的繁重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把智慧集中到人本、人力资源管理上来,搞更多更高的创造性脑力劳动。

2.人事档案信息价值表现形态

档案信息价值源于档案作为记录或文献归属的实体,在于其内容负载的意义。信息价值揭示了档案价值的存在与实现方式。人事档案作为记录归属的实体(或者结构对象实体),存储着人员的个人经历、发展潜力、绩效情况等各方面的原始数据和信息的价值称之为“人事档案信息价值”,其主要形态表现为情报价值、参考价值。

(1)情报价值

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工作不可缺少的依据,为开发人才、使用人才、进行人才预测及制定人才计划提供准确的信息。作为人才信息缩影的人事档案,在开发和使用人才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这些信息有助于组织考察和了解人才,做到“因材施教” 和“量才录用”,便于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合理使用人才,有助于从各种信息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研究中探索出人员队伍的总体变化及规律,进而为领导决策人事工作以及作出准确的人才预测,制定长远的人才培养计划等方面提供丰富的信息和依据。

(2)参考价值

人事档案是进行科学研究、特别是编写人物传记和专业史的宝贵资料。人事档案范围广泛、数量巨大、内容丰富、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人事档案中的材料与当事人生活的历史时代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带有很强的时代痕迹。它的独特的记载方式为研究党和国家人事工作、研究党史、军史、国家机关史、地方史、思想史、专业史和撰写名人传记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由于人事档案中不少材料是当事人的自述,这些材料具有情节具体、事实真切、时间准确、内容翔实等特点,是印证历史的可靠资料。

(二)从“双元价值观”看人事档案价值的特性

人事档案价值的性质是对人事档案价值形成与实现过程中所产生现象的理论总结,反过来也是探索人事档案价值有效实现的依据,也可以作为人事档案价值鉴定的重要参考因素。人事档案价值性质的研究应从人事档案价值的概念及其形成与实现出发,从“双元价值观”的视野来看,人事档案价值具有以下性质:

1.工具价值与人事档案价值的主体性

人事档案工具价值是由人事档案的社会属性赋予的一种普遍意义的价值,人事档案产生的初衷是类为了克服大脑记忆局限并作为实现人事管理和人事信息控制的工具。也就是说人事档案的产生前提是人们为了对人事活动和信息进行合目的控制,人事档案价值具有主体性。

主体对档案价值有巨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主体需要是档案产生的前提。先有档案产生的意欲,然后才有档案的实体。人事档案的出现,尤其被作为一种人事管理维护控制的工具,无疑进一步推进了社会文明,同时也体现出了强效的工具价值。所以对档案的考察不能仅仅局限于实体的物质特征,更要将它视为一种人类主体进行合目控制的行为方式。

其二,档案价值将通过满足主体需要表现出来,档案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所产生出来的效应是衡量档案价值的依据。覃教授在《椭圆现象:关于档案价值现实的一个发现》一文中指出:“关于档案实现的概念,我们认同‘档案客体主体化’的看法,‘档案价值实现是档案潜在价值向显性价值的转换’”。([13] 覃兆刿等. 椭圆现象:关于档案价值现实的一个发现[J]. 档案学研究,20__年第5期)也就是说,档案价值实现是档案价值的外化或外在表现,是通过利用行为所达到的对档案价值本身的反映。同样地,人事档案价值实现也是通过主体需要及利用表现出来的,其价值衡量依据就是档案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所产生出来的效应。

其三,人事档案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主体活动,主体的知识结构、自身能力在很大程度影响了人事档案价值的实现以及实现的效果。如档案工作人员及其利用者对人事档案价值的认识程度和利用能力高,则人事档案价值实现程度高,反之亦然。

2.信息价值与人事档案价值的客体性

人事档案信息价值来源于人事档案的自然属性所赋予的作为记录或者要求归属的实体,必然会体现人事档案价值的客观性。

第一,人事档案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人事档案价值是相对于人事档案价值评价主体而言的,人事档案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否则就不可能有任何人事档案价值评价的活动的可能。人事档案价值是在人事档案价值评价主体之外自在存在的,不以人事档案价值评价主体为转移的。

第二,主体及需要也具有客观性。主体需要背后潜藏着客观性,需要是主观意志的一种表现,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是人主观臆想或任意编造的结果,它是受环境因素和需要者内在素质的相互作用形成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需要也是客观存在的。主体的需要,从根本上与主体的社会存在相联系,它是由社会实践活动决定的,受社会存在的规定与制约,因此它有着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的客观性和必然性。”([14] 张斌. 档案价值认识的系统结构[J]. 档案学通讯,20__年第2期)因而需要是动态发展的,其产生、发展与消亡都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此外,主体利用人事档案,实现人事档案价值的能力也是客观的,是不以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

3.双元价值的结合方式与人事档案价值的社会性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基础和根源就是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主体与客体之间价值关系得以形成和实现的现实基础。因此,人事档案双元价值的真正结合,就是在于人事档案与时代条件、人事制度发展有机结合。所以我们说,人事档案双元价值的结合方式体现了人事档案价值的社会性。

什么是社会性?什么是价值的社会性?这是在解释档案价值的社会性前所必须回答的。王玉梁在《价值哲学新探》一书中指出“所谓社会性,就是事物受社会的影响和制约的性质。所谓价值的社会性,就是价值受社会影响制约,打下社会烙印的性质”。具体说就是价值受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和制约的性质。([15] 王玉梁. 价值哲学新探[M]. 第1版. 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95页)

笔者认为,人事档案价值的社会性是指:人事档案价值是一种社会性的现象,受到社会人事制度、人事管理方式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的深刻影响和制约。一般而 言,社会越发展就越需要人事档案,人才的作用越突出,人事档案的作用就越大。档案双元价值关系总是作为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具体的关系范畴而存在的,它任何时候都不游离于现实的社会关系和条件之外。人事档案价值及其实现方式,随着整个人事制度的历史发展而变化着,也反过来表现着人事制度发展的水平。

(三)人事档案双元价值矛盾运动规律推动档案价值的实现

1.人事档案双元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

(1)对立关系

在《矛盾论》中说:“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16] . 选集[M]. 第2版. 北京:人民出版社,第一卷,第295页)“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17] . 选集[M]. 第2版. 北京:人民出版社,第一卷,第293页)我们称之为矛盾的普遍性。因此,人事档案价值也是有矛盾的,也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人事档案价值的实现也与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是在矛盾的斗争中成长和发展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把人事档案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看作一对基本矛盾,从一定的角度看,他们之间是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对立的。比方说我们过于强调人事档案信息价值,对人事档案信息过分开放,可能会因在安全性上错失,引发凭证力降低而削弱工具价值。因为过于强调开放和流通,而对档案实体失去控制,从而影响工具价值引起档案方式失效;反之,如果过于强调人事档案实体安全,又会在保管上表现为维护实体而缺乏人事档案的提供利用,引起信息价值无法实现。

(2)统一关系

与此同时,又必须指出,矛盾着的双方又是相互依赖、相互连接、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是统一的,这就是说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覃著说“光有工具价值的档案是不存在的,光有信息价值的档案也是不存在的,档案是工具价值与信息价值的双元价值结合体,这是档案与图书、文件、文物的根本区别所在。”( [18] 覃兆刿.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 [M].第1版.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__年6月,第8-9页)如果人类没有档案产生的意欲,没有将档案作为管理控制工具的需要(工具价值),即不会有档案实体及其负载的信息的存在;反过来说,如果没有档案实体及其负载的信息内容(信息价值),也就无法借助档案的结构形式来实现人类对于诚信的控制。

同样地,人事档案具有双重属性,也就是说光有工具价值的人事档案是不存在的,光有信息价值的人事档案也是不存在的,人事档案是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的双元结合体,即人事档案的控制功能所赋予的工具价值和其对象实体自在的信息价值是人事档案价值的集中体现。如果我们能从人事档案作为方式的社会属性和作为实态的自然属性出发,就能对其作为控制工具和内在记录信息两方面的价值属性加以考察。人事档案强效的管理控制功能决定了人事档案必然具有参与国家管理及社会实践的工具价值;作为一种文献信息的归宿,人事档案价值和人事档案事业的最终目标又体现为信息的含量和社会人力资源共享的理念。只有从这两方面入手,并结合我国人事管理实践活动,我们才能科学地评估人事档案的管理传统、设计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目标并充分实现人事档案双元价值。

2.人事档案双元价值矛盾运动

(1)M点从A2至B2的人事档案价值实现特征——从单方面重视工具价值到双元价值并重

覃教授在《椭圆现象:关于档案价值现实的一个发现》一文中阐述了关于档案价值本体与档案价值实现关系的“椭圆现象”。在此,笔者不对该发现进行详细说明,具体还请参照该文。

如图2.1所示,M点从A2运动到B2,一方面,随着MF1变短和MF2变长,两者逐渐趋向相等;另一方面,M的纵坐标逐渐变大,即人事档案价值实现量变大。

我们从时间和空间的二维角度来分析人事档案价值实现是否也呈现“椭圆现象”:从时间这一维度来看,即纵观人事档案事业史,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分析出人事档案价值双方同样也呈现了以上特征;相应地,我们从空间角度即从人事档案管理实践角度分析,人事档案经历了文书部门、档案室、档案馆三个阶段,分析这三个阶段的人事档案价值及其实现,我们发现人事档案价值在空间动态上依然呈现这一“椭圆特征”。

(图2.1 人事档案价值具体实现,此处略)

①纵向——从人事档案事业史与信息化发展趋势角度分析

在古代社会,由于人事档案属于皇室的私有物,其价值主要是作为方式的工具价值——人事制度的保障力和对人的控制作用,故基本上处于封禁状态,在人们眼中实为神秘之物。正是在这种价值取向支配下,古代档案工作体现了浓重的以控制为理念的神秘色彩。

汉代是我国人事档案正式形成和发展时期。汉代任用官吏十分重视政治审查,而审查又以档案材料为依据,人事档案的政治作用十分突出;魏晋南北朝是我国谱牒档案发展的鼎盛时期。谱牒档案在人事档案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在阶级社会,谱牒档案总是与一定的政治紧密联系,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手段。《唐会要·甲库》(卷82)载:“铨选之司,国家重务,根本所系,在于薄书。”其中的“薄书”就是当时的人事档案——甲历。甲历既然是封建王朝最重要的政治活动——人事工作的产物,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的制约。随着封建政治的日趋腐朽,铨选工作的弊端丛生,作为铨选工作组成部分的甲库工作,也随波逐流了;明代人事档案有严密的保管制度。建于皇宫内的古今通集库,保存着大量人事档案材料,且吏部、兵部架阁库及督抚、州、县衙保存的人事档案材料,均要做到“入呈册府,订封甚密”;([19]《神庙留中奏疏汇要·吏部疏》)在解放之初,我国处于不稳定之中,非常需要清出隐藏在革命队伍和人民群众中的反革命分子,形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时期,这时的人事档案工作紧紧围绕阶级斗争,服务阶级斗争,并且实现严格的保密管理,可以说是绝密管理,任何个人不得随意查阅个人档案。

以上人事档案发展的历史史实均体现了人事档案工作机制十分强调人事档案的社会参与控制功能,即人事档案作为一种政治控制和人事管理的工具价值,而对人事档案的信息价值关注甚微。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人事档案信息价值的发现及其与工具价值的并重过程。

唐朝时期,铨选和封爵活动开始后,甲历档案在选任官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三库要清检、核验每个选人的新旧甲历,逐份逐字检勘无误,选曹才对每个选人做出授官、改转、迁授和封爵的决定。所以,统治者十分重视甲历档案的提供利用,将其看成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因此,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尽可能做好提供利用工作,如“常日检寻,诸司取证,稍有差谬,所示非轻”([20] 邓绍兴. 人事档案教程[M]. 第1版.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__年4月,第29页);

宋朝时期人事档案材料的装具,由汉唐的封闭型装具——金匮,改变为开放型装具——架阁,方便了查找和提供利用;明代人事档案工作在人事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且十分重视发挥人事档案的信息价值(依据、参考价值等)。如:其铨选的核心内容是勘察文状,考核官吏以档案为稽凭,人事档案是用人的依据;清朝对人事档案的利用,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府对官吏的铨选和考核工作,年年月月都在进行,因“稽查引据全以旧档为凭”,以致“历年随带翻阅,间有擦损”,([21]《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九十八)特规定了修复与缮写制度,保证档案更长时期的使用。供机关日常工作查阅,是利用的主要方面。另一方面,清代以人事档案为依据,通过出版《缙绅录》的方式,适当公布官员的情况。如光绪年间李钟豫在给坊刻缙绅全书所写的序言中提到“国家设官分职,吏部刊列缙绅,按季进呈”。([22]《松竹斋、荣宝斋》光绪十九年合刻本)

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也被纳入发展日程。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可以使人事档案工作跳出传统的管理模式,使档案室从收集保存档案的管理部门转变成一个主要业务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档 案信息开发利用的服务部门,从而能够提供优质、系统的档案信息综合服务,实现人事档案的信息价值。

历史是进步的,人事档案发展也是随着历史在不断的完善和进步。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人事档案在作为人事管理和人员控制的工具同时,其信息价值也逐渐凸显,体现了人事档案价值从一元价值观发展到双元价值观的过程。

②空间横向——从人事档案管理实践角度分析

人事档案与文书档案在形成时属于同宗同源。在文书部门阶段,人们利用相关人事文件是为了满足在人事管理活动中人们之间可以进行相互了解、记载个人社会活动和发展过程等的种种需求。可以说从人事文件诞生起便被人类作为一种人事管理工具来使用。此时文件的功能属性主要地体现为它对现时人事活动进行有效管理的工具性。到了档案室阶段,人事文件的这种对现时人事实践活动进行管理的工具性就极大地弱化直至完全丧失,但是它所记录的信息仍然可以为人事管理和实践活动提供重要的参考。因为人事档案是一个人在不同阶段成长过程中个人经历的真实记载,同样地,它也反映了所属组织和社会团体的社会职能和发展。无论是人事管理活动还是各种业务活动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以部分地继承前人的成果、经验为条件的。因而这些人事信息对于该集团或机关的人事工作人员考查以往、改变用人政策或作为后续人事工作的依据都起着不可替代的参考作用。所以人事档案在档案室阶段的功能属性主要地表现为它的参考性。当人事档案运动至它的第三个阶段档案馆阶段时,根据前面我们的阐述,因为档案所记录的信息反映了个人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囊括了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是对人类历史过程的最为真实、客观、完整的记录,因而可以满足社会公众对多种社会信息的需求,如利用人事档案研究专业史等。再者,人事档案在档案馆阶段的开放程度也会加大,因而此时档案的信息价值得到了提升。可见人事档案的功能属性发生了从工具性——参考性——信息性的变化。

我们说档案价值是由档案的属性决定的,档案功能属性的变化势必引起档案价值的变化。人事档案在三个不同阶段所呈现出的不同功能属性也体现了人事档案在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价值形态:由文书部门阶段的管理工具价值——档案室阶段的情报价值——档案馆阶段的信息价值的变化过程,是人事档案价值由它的工具价值逐步向信息价值偏移过程。(图2.2 人事档案价值演变规律,此处略)

三、“双元价值观”与人事档案价值实现障碍分析

所谓障碍,是指把需要与所需对象隔离、妨碍需要满足的东西。按其出现的不同环节,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以下三种:一是主体性阻碍。即某种超出现存对象、现存条件的理想性需要虽然在主体观念中已经形成,但现实还未形成适合这种需要的对象;或者对象已存在,却未产生主体需求。二是客体;即需要与所需对象虽然直接联系着,但这种对象却不适合甚至否定需要。三是中介,即需要与所需对象虽然同时并存,但因缺乏把二者联系起来的中介性条件而使需要的满足受到障碍。([23] 张书琛. 西方价值哲学思想简史[M]. 第1版.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8月,第231页)

通过以上分析,结合人事档案双元价值观,笔者发现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存在以下几大方面的问题:

(一)主体淡化人事档案工具价值

1.人事档案意识淡薄

从管理者角度看: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领导将创造经济效益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对人事档案却不重视,档案意识薄弱,他们未能充分认识到人事档案潜在的人才信息价值。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看堆守摊”式等待利用者上门的被动服务状态也很普遍,文化素质与业务水平更待提高,队伍稳定性不强,而且有很多领导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仍坚守传统的“管人”与“管档”思维,不能适时把观念调整到“用人”与“用档”的新思路上来。随着人事档案对人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弱化,人们的档案意识也在逐渐淡化,很多人把人事档案看作可有可无的身外之物,任其遗失、沉睡。人们的轻视档案意识对人事档案和人事工作的发展构成了极大威胁,这些观念已无法与社会现实相适应,函待更新。

从当事人个人角度看:人事档案与社会管理职能的分离已经越来越明显,传统的“单位人”将越来越多地转变为“社会人”伴随着人事档案功能的弱化,“弃档”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有关媒体报道,目前在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存档的有12万人,但有20%即2.4万人放弃了档案;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的数据也表明,其所代管的5万余档案中,有1.5万份被遗弃;成都市人才服务中心也有五分之一的档案成为没有人要的“死档”;四川省有关部门统计,全省人才“死档”己超过20万份;而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甘肃省的一个人才市场,就有8000份人事档案遭到了主人的遗弃,竟占到该市场所存档案的40%。据新华网20__年1月23日报道: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的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60万“弃档族”,而且至今,“弃档”现象仍在大量增加。这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如图(图3.1 弃档演变规律,此处略)

(二)客体弱化人事档案信息价值

1.人事档案造假严重

据济南档案信息网公布从网上点击人事档案造假,有9400条信息,点假人事档案,有2800条信息,点击文凭打假,有45200条信息,点击人事档案打假,有976条信息。下面举一些例子来证实一下人事档案造假问题绝非危言耸听。海南工商系统人事档案造假案、河北石家庄团市委副书记王亚丽档案造假案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档案造假案例(具体参见附录A:王亚丽造假骗官案件),可见人事档案造假多么严重。

2.人事档案材料内容质量不高

人事档案是人的“说明书”,应能全面、详细地反映一个人各方面的情况,做到“阅卷如见人”或“档若其人”。而现实中的情况是,许多人的人事档案内容陈旧单一,信息量不足,缺乏个性,利用价值不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容未被记载,一些人事部门不注意及时补充新材料,所保管的档案多为“过去式”;在对人进行评价时,形式雷同,格调一致,空洞的语言比较多;在评价缺点时,则用“进取心不强”、“表现一般”等词语一笔带过,详细、具体的评价则很少,缺乏定量与定性的综合性评价语句。另外,人事档案所填内容混乱,前后不一致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3.人事档案信息化程度低,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仍然是滞后的、被动的。历来人事档案工作就被认为是保密性很强的工作,人事档案作为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的机密,这给人事档案披上了神秘的面纱;还有就是现单位人事档案利用工作大多是被动服务,只是等待领导及有关人员来查阅,缺乏主动精神,而且利用材料主要是党团材料,落实材料和工资调资方面的,真正用于人才选拔,培养开发及预算等方面的较少,没有发挥人事档案应有的作用;另外,人事档案检索工具单一,查找方式落后,案卷质量不高,严重限制了其信息服务和交流作用的发挥。相对于历史档案、文书档案的宣传活动较少,使人事档案信息价值实现的广度和深度受到极大的制约。

(三)中介制约人事档案双元价值无法结合实现

1.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导致分散多头管理

从本质上而言,现行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运作模式仍是继续沿用党政机关管理干部人事档案的传统模式,只是依据建档对象(即管理对象)的分类以及建档对象的群体特征差异,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略显差异。我国长期以来实行集中统一和分级负责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但存在明显而严重的分散性。

2.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的尴尬

中共中 央组织部、人事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指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为县以上(含县)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人事档案代管机构有隶属于政府部门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也有与政府无隶属关系的猎头公司、人才市场;有以履行政府职能,为社会提供服务为宗旨的事业性机构,也有如企业般市场化运作的商业性机构,其性质不一,管理混乱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理顺。

3.人事档案法制建设不健全

现有的人事档案法规,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或中期制定的,没有根据现实需要进行及时修改,严重滞后。如《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等;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事档案工作在法规方面实际执行的是一个条例《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一个办法《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一个考评标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评标准》。无论是党政机关、企业、事业的所有人员都是按同一办法、标准进行管理和要求,只注意共性,忽视了个性,未能体现出分类管理的格局;学生档案、工人档案的法规建设力度不够,目前学生档案几乎无章可循。同样地,工人档案虽有《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但它也只是《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简本,未能体现出自身的特点。

四、“双元价值观”与人事档案价值实现

覃教授在《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兼论过渡时期的档案思想》一书中总结到“档案双元价值的综合发挥是档案事业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工具价值与信息价值如何完美结合,是现代档案工作体制创新的关键。因此,档案事业现代化应以体现‘档案社会责任感’(工具价值的实现)和‘档案公众服务意识’(信息价值的实现)为观念要件”。([24] 覃兆刿.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 [M].第1版.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__年6月,第11页)

同样地,要使人事档案价值实现最大化,也就只有从上文分析的两条途径——一是紧密结合人事档案双元价值,加大人事档案价值实现的深度与广度;一是人事档案双元价值并重,遵循档案价值规律。

(一)模型分析

参照《椭圆现象:关于档案价值实现的一个发现》一文中建立的档案价值实现的“椭圆模型”,我们总结出增大档案价值实现程度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缩小c即工具价值与信息价值之间的距离,使其紧密结合;二是在一定现实条件下,让MF1与MF2趋向相等,即双元价值并重。

1.人事档案双元价值结合

若短轴变长(见图4.1),则会增加椭圆覆盖区域的面积,这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工具价值与信息价值的紧密结合),人事档案价值实现的深度与广度加大了。或许,当我们对人事档案作为一种行为方式与其作为记录和文献所归属的实体所承载的人事档案资源的相互促进有了透彻的认识,档案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为什么要结合才能有益于档案价值实现就好理解多了。此时焦点F1、F2 向原点o移动,社会利用人事档案的能力提高导致人事档案价值实现的范围拓展和程度加深,继而引起“椭圆现象”的增大效应,表现为人事档案资源增量、人事档案利用需求增强、人事档案价值实现机会增多和利用工作效益提高,人事档案工作的地位和在人事管理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提升。人事档案双元价值高度紧密结合,呈现为椭圆向圆运动的态势。此事,人事档案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图4.1 人事档案价值实现程度的变大,此处略)

2.人事档案双元价值并重

在具体的利用环境中,“双元价值”集合的呈现量是不同的,其呈现的规律符合“椭圆现象”。在图4.2中,MF1(M呈动态表现为M1到M2的运动过程)表示档案工具价值取向的反映量大小,MF2表示档案信息价值取向的反映量大小,档案价值量等于MF1与MF2之总和。如图,当M点处于M1位置时,在该次档案利用时,其工具价值的实现大于信息价值的实现(M1F1>M1F2),就档案价值的本次利用总体实现程度来看,并没有达到最大(其所在“点”高度未及短轴端点)。很显然,当M2F1=M2F2 时(见图4.2),档案在某次利用时价值实现程度达到最大化。这表明本次档案利用是同时注重了工具价值与信息价值的实现。(图4.2 人事档案价值具体实现,此处略)

人事档案价值在具体利用环境中的实现依然符合以上现象。具体说来,在人事档案利用时,如果只是注重人事档案作为管理和控制工具的工具价值,而忽视人事档案所承载的信息所具备的价值,只藏不用,就档案价值利用时实现的总体价值来看,并没有达到最大;同样地,一味的重视人事档案信息价值的开放利用,而忽视了人事档案作为一种方式的工具价值,可能导致人事档案实体在安全性等方面出现问题,仍然无法最大化的实现人事档案价值。

可见,在人事档案价值实现过程中,我们必须强调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双元并重,如果走向任何一端都只能是走向“封闭”或“失控”的不正常局面,因为都是违背档案价值规律的。

(二)实践指导

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人事档案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双方构成了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矛盾是人事档案价值实现的基本矛盾。档案价值的实现是指档案价值关系双方通过矛盾运动从而达到同一,是档案的潜在价值向实现价值转化的过程。具体同一实现的基本模式如图4.3所示

(图4.3 人事档案价值实现的基本模式,此处略)

1.人事档案作为管理工具的强化

“干部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档案工作的组成部分。它是为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选贤举能,知人善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25] 中央组织部、国家档案局颁发修订的《干部档案工作条例》,1991年)这里对人事档案的工具价值有了一个详细的描述和肯定,即人事档案工作是适应人事工作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在人事部门领导下,围绕组织、人事工作的中心任务而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它是贯彻组织、人事工作路线的工具,是做好组织、人事工作的必要条件。因此,发挥人事档案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作用,实现人事档案的工具价值是有必要的。

(1)提高社会公众的人事档案意识

要培养和提高人们的人事档案意识,必须通过借助外力来实现。借助外力就是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广造舆论,大力宣传什么是人事档案,人事档案收集归档的范围,人事档案的作用,人事档案与个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人事档案等内容。使人们认识到,人事档案与个人密切相关,是维护个人权益,落实有关待遇,澄清问题事实的可靠凭证,也是组织上选人用人的可靠依据,从而激发人们关心人事档案,主动向组织人事部门移交人事档案归档材料的积极性,提高人们的人事档案意识。这是人事档案工具价值形成与实现的基础。

(2)档案工作人员的档案工作水平

要提高人事档案工具价值的实现,要求人事档案工作者提高档案工作水平,深入开发人事档案信息,积极主动地提供利用,变“死”档案为“活”信息,把人事档案工作做细、做活。充分利用所管理的人事档案,对人才队伍的状况、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等做出分析,对人才队伍做出预测,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从而引起领导的重视和关注。这是人事档案工具价值的实现方式也是提高人事档案工具价值的 重要影响因素。

2. 人事档案作为人事信息的服务

计划经济时代,源于官僚制的人事档案,作为一种有效的制度技术和管理工具与单位制度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对“单位人”科层控制和非人格化管理,所以更多关注人事档案的工具价值的“控制力”实现。但信息时代,身处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人事档案管理在理念和制度设计上已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其信息价值的社会服务功能亟待彰显。

(1)内容信息改革

①归档个性内容

在人事档案中增加反映人员个性内容的文档记录材料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在我国,已经有多个省市开始行动。如上海人才服务中心顺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我国率先成立了人才业绩档案部“旨在系统收集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对国内外企事业单位高级人才的业绩、技术等情况进行综合动态管理”。([26] 庞国明. 人事档案呼唤改革[J]. 中国人才,20__年第6期)对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充实档案材料,重点是及时将他们的工作情况、工作业绩以及在重大活动或重点工作中的表现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群众认可情况、考核考察材料收入档案;对一般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要重点收集他们的学术和技术推广成果材料、企业经营者利税材料等;对社会流动人员,则要着重收集那些能据此判断一个人素质优劣的材料,比如个人业绩、信用记录、素质能力、职业生涯、个性特点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材料;对在校学生,要突出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只看学习成绩难免会比较片面。

②收集补充新内容

“人事档案从建立起,就需要不断的补充完善,每个人的档案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及时补充真实详尽的各种材料。”([27] 白红霞. 对人事档案管理的人事[J]. 陕西档案,20__年第2期,第27页)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去形成的“人事档案观”也应与时俱进,人事档案的内涵应得到相应的扩大和丰富。其中不仅应包含个人履历之类的记述性材料,还应当包含许多其他关于当事人的材料,比如能真实反映人才的能力、特长的内容,关于个人信用的记录,涉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内容等。

(2)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

人事档案信息化是就是在组织人事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人事档案管理活动中应用现代化技术,紧密结合实际,对人事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管理和提供利用,为人才强国,人才强企做好组织人事工作的基础保障。

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主动提供服务

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变过去“重藏轻用”、“坐店等客”的被动服务局面。人事档案与其它档案比较起来,其保密性更强,有些人事档案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不能公开利用的,但这并不等于说人事档案工作只能被动等待查阅,必须转变这种思想观念,正确对待人事档案的保密性,该保密的严加保密,可以提供利用的,应主动积极做好开发利用工作。

②建立人事档案信息和全文数据库

建立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是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人事档案工作提供利用实现优质服务、主动服务的基础和前提。信息库的内容要准确、全面、详实,并且随时维护和更新。不仅包括人员基本情况信息集,而且要包括人员的学习、工作经历集、职务任免集、职称评聘集、工资变化集、奖惩集、科研成果、发明专利集、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集。通过数据库,可以进行人员信息的查询、检索、统计、分析,生成各种名册和表格,大大提高人事档案利用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挖掘人事档案的内在潜力。

③建立人事档案信息服务网络

在全文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加个人图像、声音等资料,全方位扩充人事档案信息内容。加强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三网”建设,建成内容齐全、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的人事信息服务网络。建立人事档案信息服务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

可借鉴美国的人事档案信息管理制度,将我国的人事档案信息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是自由查阅的人事档案信息;第二级是申请查阅的人事档案信息;第三级是严格保密的人事档案信息。

3.人事档案双元价值的实现

(1)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对于不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的规章制度,必须进行改革,改掉旧的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及时建立新的更为科学合理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完善管理办法,加强规章制度的落实,不断修改人事档案管理措施,打破旧的陈规观念,积极地做好新时期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2)设立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机构

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机构的设立是建立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推动各个单位人事改革,推动聘用制,而且十分适合目前流动人员大幅度增加的现状。保管人事档案的社会化机构可采用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市场化现代企业的运作方式,树立自己的“品牌意识、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营销意识”,靠先进的管理手段,极高的行业信誉,细致周到的服务,丰富准确的信息资源,根据社会及市场的需要,在职能允许的范围内开展业务。这种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机构的设置可以是某个行政区划内一个或几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也可以是跨区域的集团,规模与数量完全由市场决定,在优胜劣汰中接受市场选择,但它们仍然要接受组织、人事、劳动、档案部门的监督与管理。

(3)完善人事档案法制建设

人事档案法体系是组织人事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档案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建立健全人事档案法规体系是依法治档之本,是开展人事档案工作的依据,是搞好人事档案工作的根本保证,应花大力气做好这项工作。单位档案工作要真正做到依法治档,必须强化档案法治的宣传力度,必须从领导做起,增强单位整体的档案意识,使依法治档变为单位自觉的行动,重视单位的档案工作。同时进一步健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档案法》、《干部档案整理条例》、《干部人事档案的材料分类、排序、编目》等制度的要求办事,依法处理人事档案事务,以促进人事档案工作在法治的轨道上正常运作。

结语

对于社会组织而言,人事价值的实现既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又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它贯穿于人事档案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始终,是检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根本标准;对于个人而言,人事档案作为人的身份符号成为组织管理工具的一部分,同时又作为社会人的记录,成为个人实现的一种精神寄托和生命遗产。因此,基于双元价值观视阈的人事档案价值及其实现,不论是对社会组织还是当事人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可操作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关注人事档案作为行为方式的工具价值的实现,又要争取在人事档案为社会组织提供制度控制的前提下开发其信息价值,实现当事人的知情权和利用权。最后,在注重人事档案双元价值结合并重的基础上,为人事档案价值创造良好的实现条件,让人事档案工作发挥应有的社会价值。

受限于个人水平、时间、精力等因素,本论文存在一些疏漏和不足,理论上尚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人事档案价值实现平台的构建,人事档案管理业务流程的重组和优化内容管理等都是很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因此,笔者还需在今后继续深入思考和学习,望各位老师和广大人事档案工作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覃兆刿.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兼论过渡时期的档案思想[M].第一版.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__年6月.

[2] 邓绍兴. 人事档案教程[M]. 第1版.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__年4月.

[3] 王英玮. 信息时代的人事档案管理——理论·实践·方法·技术[M]. 第一版. 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20__年5月

[4] 朱玉媛. 当代人事档案管理[M]. 第一版.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__年10月

[5] 王法雄. 人事档案管理概论[M]. 第一版.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

[6] 吴宝康. 档案学概论[M]. 第一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1月

[7] 陈兆祦,和宝荣. 档案管理学[M]. 第二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8] 史玉峤. 现代档案管理学[M]. 第一版. 青岛:青岛出版社,20__年

[9] 吴宝康. 档案学理论与历史初探[M]. 第一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10月

[10] 黄坤坊. 欧美档案学[M]. 第一版. 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年5月

[11] 吴宝康. 论档案学与档案事业[M]. 第一版.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88年4月

[12] 王玉梁. 价值哲学新探[M]. 第一版. 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13] 覃兆刿等. 椭圆现象:关于档案价值现实的一个发现[J]. 档案学研究,20__年第5期

[14] 聂云霞. 档案价值新论:档案双元价值观的逻辑内涵与实践体认[J]. 档案与建设月刊,20__年第6期

[15] 任越. 双元价值论对我国档案事业的指导作用[J]. 湖北档案,20__年第2期

[16] 任越. 双重价值论与双元价值论——两个时代档案基础理论的对话[J]. 山西档案,20__年第2期

[17] 任越. 从观念到理论——档案双元价值论的演变轨迹研究[J]. 档案学研究,20__年第一期第30-34页

[18] 张斌. 档案价值认识的系统结构[J]. 档案学通讯,20__年第2期

[19] 宋明远. 要加强干部档案工作的宏观管理[J]. 档案工作,1993年第12期

[20] 庞国明. 人事档案呼唤改革[J]. 中国人才,20__年第6期

[21] 白红霞. 对人事档案管理的人事[J]. 陕西档案,20__年第2期

[22] 邵金莲. 论新时期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深化[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__年第6期

[23] 方彤. 国外人事档案管理的经验及其启示[J]. 科学教育家,20__年第9期

[24] 戈立华. 试述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与对策[J]. 科技创新导报,20__年第7期

[25] 昌韬. 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改进策略的思考[J]. 桂林师范高等专业学校学报,20__年3月第24卷第一期

[26] 冯惠玲. 论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J]. 档案学通讯,20__年第3期

[27] 姜建明. 新形势下的人事档案工作改革[J]. 兰台纵横,20__年第4期

[28] 邓绍兴. 人事档案的历史沿革[J]. 中国人才,20__年第6期

[29] 刘琴. 人事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档案学通讯,20__年第3期

[30] 陈勇,韦克. “中国黑档”对人事档案工作的影响极其思考[J]. 档案学通讯,20__年第4期

[31] 陈慧兰. 浅谈人事档案的实用价值[J]. 世纪桥,20__年第23期

[32] 张喆. 美国政府人事管理制度放松规则对我国的启示[J]. 经济论坛,20__年4第4期

[33] 王凤芝. 国外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浅述[J]. 黑龙江档案,20__年第2期

[34] 周放. 美国联邦政府人事管理制度[J].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__年第1期

[35] 林苑纯. 中美人事档案管理之比较及启示[J]. 外国档案,20__年第2期

[36] 高合顺. 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对比研究[J]. 东岳论丛,20__年第5期

[37] 邹敏. 简述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历史演变[J]. 黑龙江档案,20__年第2期

[38] 李海军,王瑾,吴先年. 美国档案管理体制及信息化工程建设[J]. 兰台世界,20__年9月

[39] 顾彩霞. 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症结及解决途径[J]. 黑龙江档案,20__年2月

[40] 陈国云.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风险管理[J]. 档案管理,20__年第1期

[41] 贺未英. 中美人事档案利用之比较研究[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__年5月,第26卷第三期

[42] 沙莎. “主客体关系价值说”视野下的档案价值论[D].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__年4月

[43] 赵梓彤. 论档案价值在不同实践阶段的演变[D]. 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20__年4月

[44] 唐晶. 当前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发展方向的探索[D].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__年10月

[45] 杨恩红. 人事档案工作发展思路探析[D].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__年4月

[46] 沈卫. 论社会转型时期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D]. 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__年6月

[47] Mordechai mironi. The confidentiality of personnel records[J]. A legal and ethical view,May, 1974 Labor Law Journal

[48] E.C.Robbins. Development of personnel records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otice of Use Restrictions,May 20__

[49] Pablo Acosta. Promotions, state dependence and intrafirm job mobility :evidence from personnel records [D].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April, 27th, 20__

[50] Eric Juergens. Feres and the privacy act:Are military personnel records protected?[J].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rchivists,Vol. 27, No. 2, October 20__, 227 – 246

[51] E.C. Robbins. Development of personnel records[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Spring37, Vol. 15 Issue 3, p361, 5p

价值观论文范文第2篇

当他请求朱莉娅同他一起去西部创建家园时,他承诺将来挣的钱有一半将属于妻子,并且保证她得到应有的独立自主和爱情。于是,带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朱莉娅大胆地选择和罗布远走他乡。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妮娜身上。终日劳碌的妮娜在克劳德的影响下,开始学会打扮自己。为了添置新衣,她卖了自家的猪;甚至不顾父母的责骂,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不再下地干活,而是穿戴漂亮开始上城里最热闹的教堂。当母亲对克劳德大打出手时,她从背后抓住自己的母亲把她摔倒在地。妮娜的一片痴心最终赢得克劳德的爱情,他们快活地驾着车去找牧师举行婚礼。正是在对爱情、自由和独立的追求中,这些子女们表现出坚强的个性和无畏的勇气。

边疆生活中,不仅子女们学会独立的精神,打破家庭规条,向往自由平等而摒弃父辈的生活方式,就连家中的妻子们也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自己活动的天地———女性的领域,与丈夫“分开但是平等”。于是,夫唱妇随的局面再也不复存在。一方面,妻子们努力提高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她们自身的独立意识、经营理财能力不断增强,逐步朝向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方向迈进。《一条岔路》中,威尔再见到艾格尼丝时,震惊于她被婚姻生活中繁重的家务累得憔悴不堪,“简直成了一个濒临死亡的人”。于是,怀着强烈的同情和懊悔,以及一份满怀昔日恋情的爱意,威尔请求艾格尼丝的原谅,并提出要带她们母子过崭新的生活。而艾格尼丝在经历了道德上的挣扎之后意识到自己有权拒绝苦难、拒绝顺从一个不再爱惜自己的丈夫。她勇敢地接受了曾被自己错过的恋人的爱情,与他一同去追求幸福。《在山沟里》的劳拉向丈夫的哥哥霍华德诉说自己对婚姻、农村生活的厌倦与愤怒。她想挣脱,想去外面的世界有所作为。她内在的“一种火山似的巨大能量”刻画出一位家庭主妇强烈的自我意识。《一天的欢乐》里那位被丈夫早已习惯了的“跛脚和没休止的操劳”的妻子为了能同丈夫一起去镇上,据理力争,她的不满令丈夫意识到妻子享有同自己平等的权利,于是和气地答应了她的要求。相形之下,《里普利太太回娘家》中的里普利太太争取到的不仅仅是平等权,更有丈夫的尊重和关爱。她郑重其事地向丈夫宣布自己将自筹路费回去看望娘家的亲人,“我已经六十岁了,但是我从来没有过一天是我自己的……二十三年了,我就守着锅台和搅乳器,连一天或一个晚上都没有休息过。这一次我要回纽约州去。”[2](P230)那坚决的语气征服了伊森,一番反省之后,他做出“英勇的牺牲”:卖掉家里的小猪,放弃买野牛皮大衣过冬和吃香肠的愿望,给妻子准备了车票、必需品和盘缠,并真诚地向她道歉。在《伊森•里普利大叔》中,普利太太在家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伊森受推销员之骗,让人在自家的新牲口棚上画了药酒广告。里普利太太回家时,他壮着胆子,眼睛却不敢正视她。面对老伴的责骂和命令,他意识到自己的一时糊涂,于是趁着夜色,用新买来的漆刷去了广告。而这一刻,老伴也意识到自己的责备太多。老俩口都在心里悄悄地产生了一股对对方的柔情。《一个“好人”的妻子》中的桑福德太太奈莉在丈夫遭遇投资失败,创办的银行面临倒闭而心生逃离之际,坚持要丈夫勇于面对储户,承担起偿还责任。然而,这场可怕的打击很快就让桑福德病倒。当一群讨债的暴民冲向他家时,妻子丝毫无所畏惧,郑重地向众人承诺“只要她活着,就一定会把钱还给大家”。奈莉凭着自己的诚实守信、精明能干开了一家小店,很快获得成功。她不仅体会到自己在这世界上和男人一样发挥作用,赢得了他们的尊敬,而且发现她与丈夫不相上下,在某些方面还胜过他。之后,桑福德病愈,投资的钱终得回报,很快还清了债务。当他劝说妻子不必再辛劳时,奈莉却表示自己喜欢当家作主,甚至提出要丈夫把自己当作平等的合伙人。

19世纪,家庭作为“无情世界中的庇护所”的观念脱颖而出,逐渐取得统治地位。在家里,每个人都无条件地被接受。而以温柔、慈爱、甜蜜及抚慰为核心的价值观成为家庭关系的基石。[3](P288)《一个士兵的回家》中的列兵爱德华•史密斯在退伍返乡途中,心里惦念着家中的妻子和孩子们,虽然在发烧,却为了节省每一分钱而选择夜宿板凳,用硬饼干充饥。在见到孩子们的那一刻,他拿出一路上珍藏在背包里的三只苹果,这位父亲对子女的爱令人动容。在见到妻子时,他极力夸奖她做的松饼是多么的美味。正是彼此之间的柔情蜜意使得这对年轻的夫妇鼓起勇气,迎接更加艰苦的未来。《在魔爪下》的哈斯金斯夫妇经历了庄稼遭遇虫灾后,被迫举家西迁,幸而路上遇见好人康斯尔夫妇相助,他们才有了栖身之地,并租种了一块田地重新开启生活。一家人任劳任怨、相互帮扶。丈夫之所以能超越古罗马大帆船上的奴隶而没命地干活是因为在他心里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们;而妻子除了精心料理家务、照看孩子外,也帮助丈夫给马喂食和饮水。

一家人虽然饱受巴特勒的残酷剥削,却因有了家庭这样一个“充满持久团结的领域”而得以慰藉和喘息。《救命神鸦》中的罗伯特•布卢姆厌倦了城市里的工作,渴望回归简朴的生活。他带着全家返回故乡威斯康星州的山坳里,经历了疾病恶化到痊愈、精神萎靡到振作、对乡邻的误解到感激。对罗伯特而言,故乡是家的隐喻;回到故乡就如同找到了无情世界中的避风港。毕竟,家庭是抚慰心灵创伤的地方。在美国历史上,家庭一度被视作维持社会秩序的关键。而在加兰的《熙来攘往的大路》中,家庭是那些遭受贫困和艰辛的男男女女的庇护所,它支撑着农民的信念,让他们在一个冷酷的世界中依旧保持着坚忍自立、乐观顽强的拓荒精神。不仅如此,这些美国边疆家庭在19世纪逐渐形成注重个人平等、独立发展的家庭价值观,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不断得到改善,自我意识不断提升,使得原本旨在运用写真主义方法揭露西部穷苦农民困境的作品承载起西部文学的特殊文化使命。

作者:尹馨 单位:南京晓庄学院

价值观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职业价值观;青年;工作价值观

国内外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对价值观进行了各种纵向和横向研究,发现了价值观对整个社会和个人都有显著的影响。价值观在职业上的选择就是“职业价值观”,通常也称之为“择业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就是在职业生涯中体现的,一个人的职业生活浓缩其人生精华,职业价值观是人生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对于青年来说,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成熟的关键时期,因此研究青年职业价值观对于青年的就业与指导、企业人员招聘、职业咨询、员工考核等都将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对以往青年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进行以下述评。

1职业价值观概述

1.1职业价值观的定义

职业价值观又称“择业观”,在国外通常称工作价值观(workvatues)。尽管称呼不同,但因价值观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系统,因此所反映的基本价值倾向是一致的。

目前关于职业价值观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主要是国内外学者的职业心理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不同,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职业价值观下了定义:Super(1970)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人追求的与工作有关的目标,亦即个人的内在需求及在从事活动时所追求的工作特质或属性;;Elizur(1982)认为,职业价值观就是个体对某种工作结果重要性的看法;Ros(1994)认为,职业价值观就是人们对某种职业所取得的终极状态(如:收人高)或行为方式(如:与同事一起工作)的信念;Schwartz(1999)认为,职业价值观是指人们通过工作而达到的目标或取得的报酬,它们是更一般的个体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表现;宁维卫(1991)认为,职业价值观是指人们衡量社会上各种职业优势、意义、重要性的内心尺度,属于个性(人格)的范畴;黄希庭(1994)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职业的需求表现出来的评价,它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是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凌文栓(1999)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信念和态度,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倾向;余华(2000)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的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它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的提供充分的理由;于海波、张进辅(aooi)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依据自身和社会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一套信念系统,是个体在长期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得的关于职业经验和职业感受的结晶,属于个性倾向性范畴的概念。与国外学者所下定义不同,国内学者从更加一般和抽象的角度来概括职业价值观的本质。

1.2职业价值观的结构

对职业价值观结构的探讨一直是职业价值观研究的重点。由于各个学者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方法和角度不同,因此职业价值观结构的划分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查阅国内外学者对职业价值观结构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

两分法:著名的职业心理学家Herzberg提出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三分法:由Super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和外在报酬;Aldeder在Super的基础上划分的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和和社会价值;Elizar划分的情感、认知、工具;黄希庭、张进辅等人划分的职业目标、实现职业价值的手段、职业评价;凌文栓划分的发展、声望和保健因素。

四分法:Surkis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社会价值和威望价值四个纬度,后来的Rone,Ros}Schwartz在此基础上对职业价值观的纬度进行了自己的研究与划分;赵喜顺提出的兴趣爱好型、社会利益型、声望舒适型、经济型。

五分法:宁维卫划分的进取心、生活方式、工作安定性、声望、经济价值五个纬度。

六分法:Holland划分的六种职业兴趣类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与传统型。

1.3职业价值观的理论

目前关于职业价值观的理论主要是西方的一些理论,国内还没有专门的职业价值观理论。

(1)职业选择理论。由美国职业指导专家Holland(1973)提出。他认为,大多数的人格可以分为六种类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与传统型,每一种特定类型的人都会对应相应职业类型的工作,或者说对相应职业类型的工作感兴趣;人们所处的环境也可以分为相应的六种类型,人们寻求能充分施展其能力与价值观的职业环境。此外,Hoppock还提出了职业选择必须适合个体需要的理论。

(2)职业发展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职业指导专家Ginzberg,他认为人们职业发展的有序阶段和基本的人格发展相联系,并且人们的职业发展包括幻想阶段、尝试阶段和现实阶段。他后来又提出,职业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儿童和青少年,职业选择并非不可改变。

(3)职业发展的自我概念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Super,他强调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是一个前进的动态的过程,并且职业价值观是随着个体的自我概念而发展起来的。他强调青少年期是一个关键期,在这个时期,个体探索和担任职业角色,通过体验各种角色来增进对自己的了解,自我概念也随之得到发展,当自我概念发生较大分化时,其中一个特殊的方面即职业自我概念就成为职业选择的关键因素。他提出,人们对社会上各种职业生活方式有三方面的需求,即满足生活上的需求、社会人际关系的需求和各种劳动活动的需求。个人为了充分满足这三方面的需求,于是就形成了自己的职业价值观。

2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职业价值观是一个人根据自身的特质、对职业的认识以及个人的实践活动,同时经过自我调节、自我教育而形成和不断发展完善的。因此每个人的职业价值观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形成和成熟的过程,其形成和发展需要经历以下阶段:

(1)幻想阶段(儿童期)。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水平和自我意识的分化程度处于低级水平,对职业没有明确的意识,主要是父母职业类型、工作态度以及周围人的职业态度和观念影响他们对未来职业角色的幻想。这种模糊的职业意识是不现实的,极不稳定,缺乏现实性。

(2)萌芽阶段(青少年期)。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极大的发展,对各种职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有了较深的认识,职业价值观开始萌芽。

(3)形成阶段(青少年晚期和成年前期)。在这一阶段,青年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同时自我意识也进一步分化,使他们能够对一些职业做出客观分析,同时对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等有了较深的认识和评价,对于自己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也有了较为本质的认识,职业价值观初步形成。

(4)成熟阶段(成年期)。在这个阶段,青年的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都已趋向成熟,而且也能够对职业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并且能根据社会实践做出具体的职业选择,职业价值观已经开始成熟。

3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职业价值观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随着职业心理学的发展而兴起的。国内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是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的,1982年天津市劳动局技工培训处和天津市技工师范学院联合调查组发表了《天津市技工学校学生的职业观、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调查分析》,这是我国首次从心理学的角度对青少年职业价值观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从此揭开了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职业价值观的序幕。

(1)研究对象。以往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对象大多是在职人员和从未参加工作的学生。近几年来,随着心理学方法的逐步完善,已经扩展到对其它阶层青年的研究。如:唐智松(1999)对少数民族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朱成杰(2002)对编辑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王燕(2002)等对警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文书生(2003)对下岗职工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等。

(2)研究方法。国内外对青年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方法多采用单一的问卷法。其中著名的量表主要有:斯特郎一坎贝尔的兴趣调查表(SCII);库德的职业兴趣调查表(KOIS);霍兰的职业爱好问卷(HVPI);高登的职业价值观量表(OVI);塞普尔的职业价值观量表(WVI);宁维卫对Super职业价值观量表的修订;凌文栓根据文献自编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量表等等。使用单一的问卷法测量职业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很多学者也采用了其它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方法。如:句子完成法、作品分析法、访谈法、模糊数学的多级估量法、SSA{smallestspaceanalysis)方法等。

(3)研究内容。国内外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内容主要有:①个人因素(如:性别、年龄、地域、专业、受教育程度)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②职业价值观与其它价值观的关系研究,如:张进辅(1989)等对职业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Elizar(1999)等人对职业价值观和生活价值观、Schwartz(1999)等人对职业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Mary(2002)等人对职业价值观和宗教价值观的研究;职业价值观结构的研究,如:顾雪英(2001)对教师、管理人员及会计人员的职业价值观结构的探讨;宁维卫(1996)对城市青年职业价值观结构的研究;王垒(2003)对北京大学生工作价值观结构的研究等等;④青少年职业价值观变迁的研究;⑤企业职工工作价值观与职业行为的研究,如:马剑宏,倪陈明(1998)对企业职工工作价值观与组织行为的研究等;⑥不同人群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如:余华(2000)对大学生和企业员工职业价值观的相关和对比研究;何华敏(1998)对我国内地四类企业职工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等。

4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

价值观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一方面要受‘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心态、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个人独特个性的影响。概括起来就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内部因素主要是个人的需要、兴趣、能力、爱好、性格、气质等。

(1)家庭因素的影响。父母的价值取向、教育方式和举止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他们对职业的评价和选择。首先,父母对子女择业的影响,与其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有关。其次父母的职业是影响青少年职业选择的直接因素,父母职业不同,使得青少年的择业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2)学校教育的影响。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专业教育直接影响着他们将来的职业选择,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评价,对学生的职业认识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学校就业指导教育对学生择业意识的形成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国外学校就有很多的就业指导中心,从学生人学到毕业始终对他们进行指导,而在国内很少学校有这样的就业指导中心。

(3)社会环境的影响。每一次社会环境的变化,职业结构都会相应地进行大的调整,使得人们的职业价值观念不断发生变化。职业价值观具有时代性的特点,每一个时期不同的历史社会背景对青少年的职业价值观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中社会主导价值和社会舆论对其影响最大。

(4)个人因素的影响。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都会影响个人的职业选择。兴趣对于个体而言是有差异的,兴趣上的差异就构成了人们选择职业的重要依据之一。一社会上的任何一种职业对个人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个人的能力直接影响着自己以后所从事的工作。气质、性格作为个人特性中较为稳定的成分,对于个体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也有一定的影响。

5评价与建议

通过目前国内外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发现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关于职业价值观的概念和结构争论较多,而统一的理论建构较少。国内外的很多研究者大都是根据自己的操作性定义来进行自己领域中的实证研究,以至于职业价值观的研究陷人比较混杂的局面,因此建议对职业价值观在概念和理论结构上有统一的认识。

(2)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对象范围比较狭窄,主要侧重于工作在职人员和大学生,而对其它社会阶层的人研究较少。因此建议增加对少数民族、经济落后地区以及农村的青少年、下岗青年、残疾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等这些特殊人群职业价值观的研究,避免用大学生或在职人员的职业价值观来描述、说明或代替整个青年职业价值观。

(3)关于职业价值观实质、发展趋势的理论研究十分薄弱,建议今后加强对这方面的理论研究。

(4)关于职业价值观的跨文化研究较少,大都侧重各自国家的实证研究,建议进行跨文化的职业价值观研究。

(5)缺乏系统地探讨职业价值观与职业行为之间的关系,而只是对职业价值观现状的描述。建议进一步深化研究职业价值观,探讨职业价值观与职业行为之间的具体关系,以及加强对职业价值观的指导与教育。

(6)建议对职业价值观与其它心理特点进行相关研究,丰富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内容。

价值观论文范文第4篇

事实价值观,指元伦理学中的自然主义。其根本的命题是从事实引出价值的本源、价值的根据,它不仅把价值与事实等同起来,而且要根据事实解答价值问题。[5]“根据自然主义,伦理的言明在一切关于经验事实的言明上并没有减少其内容,因而能翻译成后者。”[6]用事实的言明代替伦理的、价值的言明,以此给出价值生成的根据,乃是所有自然主义伦理学的理想。将伦理学“科学化”,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伦理学中的价值问题,以科学知识论建立逻辑价值论,从而在最终意义上遗弃价值论的言说,成为现代分析伦理学的目标。

英国伦理学家穆尔,在其《伦理学原理》中把善的性质比作黄色的性质。人能够用认识黄色的方法说明善。[7]不过,20世纪上半叶关于颜色的研究表明,黄色是光的一种客观特性,依靠颜色的色泽度、光亮度和饱和度,可以对之加以具体的解明。但怎样以此阐释善的性质呢?

由于不可能从事实性的言明中推出价值性的言明,逻辑实证主义者只有提出价值情绪说,以此为价值论的开启给出回避的理由。A·J·艾耶尔在《语言·真理·逻辑》中说:“在命题中伦理符号所表达的并没有在其命题的事实性内容上增加任何东西。”[8]关于伦理上的善恶陈述如同发音的语调和句子的感叹号,这不会为文章的意义带来什么新的东西,只对表现说话人的感情有作用。

企图从事实引出价值的事实价值观的结局,必然是价值情绪说。因为事实不是价值,情绪也不是一种现成性的事实。把价值同人的情绪联系起来,用人的情绪给出价值的根据在终极意义上是不可能的。在情绪和价值之间,不存在必然的相关性。何况,情绪本不可能加以经验性的言说,以不可言说的情绪去言说价值,暴露出自然主义者最初抱着的价值不可言说的信念。

事实价值观集中体现在伦理学中,这源于伦理学始终没有将价值同伦理的善相区别。“价值一般是在与道德的关联中被当作问题提出,甚至将道德价值认定为最重要的决定性价值。”[9]现代分析哲学家们,继承这种对价值和善不加分别的传统,误以为关于善的观念的分析就能代替对价值本身的分析。其结果当然是无的放矢。价值不是伦理的善,斯多葛派哲学家如是区别。按照我们前面关于价值一词的语义分析,价值是物的有用性;物的有用性来自物的差别性,物的差别性由人的差别性指向力或人规定差别性的能力给与。这在根本上同逻辑相关而不是与伦理的道德相关。价值之所以是价值,因为它不是事实,因为它同事实存在终极的差别。事实价值观,表达的是一种关于世界的事实性言说信仰,而且是一种没有终极根据的信仰。认定天地阴阳气之类的事实性在者,这不可能言明人的存在、人的共在、人的同在的价值,不可能开启作为意识生命而存在的人、作为精神生命与他人共在的人、作为文化生命向终极者同在的人。

事实价值观内含如下的信仰:“从事实导出价值、从陈述性的东西引出规范性的东西”[10]在逻辑上是可能的。这种可能性的前提为:事实与价值的同一性和以事实代替价值的合理性,从而抹去关于世界的价值性言说,即人关于世界的差别性言说。具体地说,这种抹去的工作开端于物和人的差别处,进而将事实价值化、物人化。

在价值论上,事实价值观构成逻辑虚无主义的根源一。

根据事实价值观,逻辑虚无主义,相信世界只由事实性在者构成而不由人的主体活动生成,相信没有关于世界的逻辑性言说和差别性言说。不仅世界中的物与人没有差别,而且物的差别就是人的差别。一切价值论在逻辑虚无主义者看来毫无意义。人关于物质自然的在、自然生命的生长、肉体生命的生存的差别性规定,在逻辑上不存在终极的根据。由上帝承诺的终极差别,对于物质界、植物界、动物界甚至整个人类无效。这样,逻辑虚无主义的展开方式为物的人化。它包括物质的人化、生命的人化、肉体的人化。

广义的物概念,指物质自然、自然生命、肉体生命,这也是事实一词的真正涵义。广义的价值概念,唤起的是作为价值给与者的存在者、共在者和同在者。物的人化,即事实的价值化,目的是为了以物的差别性代替人的差别性。所谓事实与价值不分,实质上是物与人无差别,人这个差别性的存在者丧失给与差别性的能力。

物的人化观念,把物的事实性之在理解为人的价值性存在,进而以物质的物性、植物的生长性、动物的生存性规定人性。在人的心理逻辑和物理逻辑、生理逻辑、生命逻辑之间没有根本的差别,并且,是后三种逻辑相的规定性规定着人的心理逻辑相的内容。动物的生存延续本能、植物的生长本能、物质的在的本性,就是人的人性的全部内涵。

作为逻辑虚无主义的一种展开方式,物的人化和作为的一种展开方式的人的物化,仅仅在出发点上有差别。前者以物性为人性,后者以人性为物性。由于物的人化必然通过人的物化来实现,所以,逻辑虚无主义与在言说内容上出现了相同的地方。[11]不过,两者发生的根据却不同。物的人化,根据物与人无差别的信念即逻辑虚无主义;人的物化,依凭人的过去时间观即。

二事实价值观的非价值性

法哲学家拉德布尔夫,属于新康德派成员,在其《法哲学》中说:“当为命题只能由其他当为命题给出基础使之得以立证。正因为如此,终极的当为命题是不可能证实的,如同公理一样不能证明只能确信。所以,和终极的当为命题关联的、相对立的主张,即相对立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在相互争论、对抗的时候,人们用科学的一义性来解决它们,这在先是不可能的。科学考察的是可以教人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但无能教人应干什么。”[12]这里,拉德布尔夫不仅指出科学对于价值问题在逻辑上的有限性,而且认为价值论中的“当为命题”同“终极的当为命题”相关,是终极的当为命题给出一切个别的价值观的立证基础。

科学告诉人物质界、植物界、动物界是什么,它无法为此提供更多的为什么的解释。它甚至对于人是什么这个事实性命题只能做出非本质的描述。因为,人是什么,在根本上不属于事实性命题而属于价值性命题。

事实价值观这种价值论上的科学主义形式,在面对价值问题时同样有拉德布尔夫所说的有限性。事实作为事实本身,因为它不是价值,更不可能充当价值的根据。事实在事实上的事实性,即它的有限性。有限性的事实,不可能成为与终极差别(“终极的当为命题”)相关联的价值根据的设定者。在另一方面,当我们言说物的价值的时候,实质上是言说此物在相对于被言说前的又一种功用或又一种差别。这种差别,唤起人的注意。不过,人关于物的差别的意识,却取自于他相应的差别意识力,是人的差别指向力言说出物的差别、物的价值。

人的差别指向力,根源于人的差别性存在。人的差别性存在,由终极差别给与。只有终极差别关于人的存在的差别性承诺,才使同在者全体相互差别。在此,价值的根据在人的差别指向力,在逻辑上由终极差别设定。价值的根源,显然不在事实上,相反,是价值本有的差别性决定着事实的事实性。

一个事实与另一个事实的差别,其根据在于差别的规定性。因为,事实给与事实的,只能是又一个有限的事实。事实的个别性作为事实的共性,来自于终极差别通过人的差别指向力即人的逻辑能力的承诺。终极差别在逻辑上,使一个事实差别于另一个事实。

事实价值观这种伪真价值观本身的成立,建立在事实与价值的差别基础上。从事实引出价值,以事实规定价值,其最低条件在于事实与价值的差别。否则,事实怎样去承诺价值呢?而把事实和价值区别开来的恰恰是价值。价值本来意味着差别。价值在逻辑上先于事实。它既把自身同事实分别,又给与事实之间以差别。事实之间的差别,和事实与价值的差别,无不背靠着价值。这在本源论上可以称为事实的价值性。

还有,事实在事实价值观中,即使能够给与以价值什么,其所给与的至多也不过是事实性的事实,而不可能是价值性的价值。事实无力像价值那样充当差别性的承诺者。

三肉体价值观

事实价值观,是人关于外在世界的伪真价值观,它对象化在人身上则为肉体价值观。

肉体价值观首先将肉体与价值的差别抹去,再用肉体的生存性来规定价值的内涵,从肉体的生存中引出价值的根源、价值的根据。人作为肉体的在、它的生长、生存是人的意识的中心和人与他人共在的目的,同时是人这个同在者全体向上帝同在的基本意向。

按照肉体价值观,肉体的差别性是人的价值差别性的给与者。人与人在价值上的差别,自始至终是肉体生存者之间的差别。肉体这个事实性在者——人的身体,是人的价值根据的所在。人作为人就在此诞生、成长、终结。为了生命的自我保存,每个人都有相应的自然权利,“就是每一个人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保全自己的天性——也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的自由。”[13]这里的人的“天性”,无非是人作为肉体生存者的生存。它和动物这种肉体生存者在根本上没有区别,甚至可以等同于植物的自然生命的生长。另一个唯物论者拉美特利,在其《人是机器》书中指出:我们尊重他人的钱包和生命,是为了保全自己的财产、名誉和我们的身体。[14]个人的身体的自我保存,构成人生的全部主题。人和人的差别,只不过是肉体生命体间的差别,但在肉体价值观看来,这是人和人在价值上的差别。

肉体价值观以肉体的生存规定人的价值存在,使之成为逻辑虚无主义的根源二。依照我们关于逻辑的语义阐释,逻辑承诺价值的差别性以终极性,它为肉体和价值的终级差别设定边界。逻辑虚无主义,在肉体价值观中表现为肉体与价值的终极边界的消失,或者说是抹去两者的差别。边界消失后的肉体,在肉体价值观中充当价值的给与者和承诺者。肉体生存化为价值的根据。

由于价值同终极差别的内在关联,由于终极差别是自在永在的上帝和人作为承受者的差别,那么,肉体价值化的结局自然是人的上帝化。人“将像上帝一样,认识善恶”[15],充当善与恶差别的判断者。肉体在人的价值存在中、在肉体价值观中的功能,根本上是承诺者的功能,类似于终极差别的给与机能。终极差别的给与,表现为上帝在下的言成肉身的努力。不过,对于肉体价值观而言,上帝不过是一个同人一样的肉体生命体。

肉体价值化这种人把自己上帝化的方式,通过人的意识生命的上帝化、精神生命的上帝化和文化生命的上帝化得以展开。人的意识、精神、文化在事实性上的三位和在以肉体生存为目的的一体,即上帝的三位一体,人性即上帝性。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在于:肉体价值化对于肉体与价值的差别的终极根据的取消,耶稣基督在以肉体为价值本源的肉体价值观中被取消。他的灵生及受死后的复活,由于没有圣灵的根据只有肉体的根据,因而是一种无根据的根据。无根据的耶稣基督,在肉体价值观中没有存在的必然性。这正好是肉体价值化所盼望的结果。

肉体价值化为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化为意识生命、精神生命、文化生命的本质。这样,人的上帝化所带来的,必然是人的肉体的上帝化,因为人的差别性存在由其肉体生存所规定。肉体的无差别本身,导致意识生命、精神生命、文化生命的无差别。它的事实性,使其在上帝化中代替了意识生命、精神生命、文化生命的生成性。这样,意识所意识到的,除了同样的肉体事实性外将不会有差别,精神的创造沦为一种事实向另一种事实的转换活动。至于文化生命这种人自觉自己的心灵的产物,也降格为一个事实性在者。

“如果人是他自己的上帝,那么,他就能为所欲为而对审判无所畏惧。……他应当崇拜和侍俸他自己而不是创造者”,[16]不是承诺终极差别和价值的上帝本身。人在自己的上帝化中已经登上了上帝的宝座,代替上帝给与自己的生存以终极合法性。人在肉体生存中作为事实性在者的无差别性,使其对自己在肉体价值化的行为中的差别承诺成为空洞的承诺。肉体因人的上帝化,而堕落为肉体自身的价值根据和生存边界。人顺从肉体的欲望,行各样污秽的事,“装满了各样不义、邪恶、贪婪、堕落,满心是嫉妒、凶杀、争竞、诡诈、恶念;又是谗言的、诽谤的、憎神的、不逊的、傲慢的、自夸的;他们还是捏造恶事的人、背逆父母的人,是无知、无信、无情、无慈悲的人。”[17]保罗在此列举的人的罪,都是根源于人的上帝化或肉体的价值化的信仰。只要不信上帝在三位一体的承诺中所承诺的人与上帝的终极差别,在逻辑上,人就无法避免上帝化自己的必然性;一旦人上帝化了,人的肉体及灵魂所行的一切过犯便找到了最终的合法依据。

因为,肉体的价值化和人的上帝化所带给意识生命、精神生命、文化生命是同一事实性的规定——人的肉体生存性的规定,人在价值论的意义上被创造为一个虚无性的在者,他的精神活动将围绕生存的事实而展开,他的文化最多不过显现为关于肉体如何生存的非价值性理念体系。总之,肉体生存占领了人的全部意识空间、精神家园和文化传统。人在价值论上的存在样式——意识、精神、文化——只是肉体生存的不同表达。所以,逻辑虚无主义,实质上以价值的虚无化为特点,其说到底是在为肉体生存主义辩护。

四肉体价值观的非价值性

肉体价值观是这样一种伪真价值观:基于对肉体和价值的同一性信仰,而且是价值向着肉体同一而非肉体向着价值同一的信仰,肉体成为价值根据、价值本源的承诺者;全部价值观念——意识、精神、文化——的规定性无不以肉体生存的事实性为内容;人在价值论上,仅仅被当作肉体生存者。他的一切生成性活动的目的,指向肉体生命的生存本身,不是把人创造为一个独立的存在者。

肉体价值观,通过肉体的价值化、人的上帝化来实践其伪真的价值理想。说它是伪真的,因为它不是本真的,不是价值根据的终极承诺者,更不是价值本源的给与者。由肉体价值观所带来的事实上相互差别的世界,实质上是一个在价值论上毫无差别的世界,因为肉体价值观通过肉体承诺给价值的只是作为事实性在者的肉体。在肉体价值观所生成的世界图景中,肉体的生存,既是中心又是边缘,既为目的又为手段。

价值本来代表逻辑承诺的差别,或者是人通过逻辑承诺的差别。价值概念,内在地要求差别性而不是同一性的规定性。一个对象和其它对象如果没有差别,它就谈不上什么价值;一个对象如果无能唤起人的差别性意识,它也没有价值根源。价值这个概念,一方面同对象的差别性相关,但更重要的是同人的差别指向力相关。是人主观的差别指向力,赋予一个对象以独特的价值。不过,人的差别指向力又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

在谈论逻辑这个概念时,我们发现:逻辑内含有终极差别的涵义,还一般地讨论了终极差别与价值的相关性。[18]按照我们前面的言说,只有终极差别才是一切价值所唤起的差别性相的终极承诺者。由上帝借着三位一体的承诺所建立起来的人与上帝的终极差别,即逻辑的内在规定性。人作为终极差别的承受者,因此具有了差别指向力或赋予对象以价值的能力。

但是,肉体价值观,从抹去肉体与价值的差别开始,通过肉体的生存性规定人的价值和差别指向力,以此企图实现对人的意识世界、精神世界、文化世界的差别性的规定。其结果,在根本上不仅没有给与它们以差别,反而是以肉体的生存性把它们统一为同一性的肉体世界。人的生成性世界,堕落为以肉体的生存性为内核的现成性世界。人在这种现成性的事实性规定中,丧失了自己作为与物的差别和作为一个类与植物、动物的差别。其中,动物的肉体生存性,一跃成为人的人性。

此外,肉体价值观这种伪真价值观,因不可能在价值论上承诺价值与肉体本身的根本差别,其承诺本身实际上与价值没有关系。价值承诺的差别性,在肉体价值观中的不可能性,使肉体价值观关于价值的伪真承诺在终极意义上和价值无涉。和价值不相关的肉体价值观,当然同差别也不相关,因而无关于终极差别。也可以说,肉体价值观,仅仅承诺了一个在终极意义上无差别的世界(包括对人自身的承诺),一个以肉体生存为主体的无价值世界。所以,肉体价值观,是非价值性的伪真价值观。

另一方面,人和人肉体上的相互差别,根源于给与差别的价值本身。人与人之间在肉体上的生理同一性能够显明出差别,只是因为各人所背靠的价值的差别性。各人按照自己对终极差别的信念向他人言说出自己的个体性,即他在人类中的终极差别性。俗话说,相随心变,在价值逻辑论中即肉体的差别取决于它所依托的价值的差别。肉体自身,并不能给出人和人的差别性,尽管有人在生理上有缺陷,但那造我们的那一位从来没有承诺过在肉体上何为人的完全的形象;相反,他要求我们追求的是一种价值上的完全和他的身量,满有他的信仰。肉体,不但不能给与价值以差别,而且自身的差别还得自于价值承诺的差别。人的言说与书写,不过是这种差别承诺的表达方式。

注释:

[1]岩波讲座卷9《哲学·价值》,111页,细谷贞雄文“价值与主体”,岩波书店,1971年。

[2]同上,27页,山下正男文“价值研究的历史”。

[3]同上,转引自213页,此段为韦伯关于价值的定义。

[4]同上,293、353页。参看上山春平“价值研究的课题”一文;尼采将价值同道德相关联起来阐释,并在生命价值逻辑与生理价值逻辑两个层面上展开全部价值逻辑图景,这一方面带来了价值与个别价值逻辑相的混乱,另一方面致使各种个别价值逻辑相之间的界线模糊。由于作为至高价值根源的生存意志在生命世界(植物界、动物界、人物界)中的有限性,由于人借助成长为超人的神化和由此而来的与神圣世界的分隔,尼采必然陷入虚无主义的相对价值论。他在《权力意志》258节中说:“我的主要学说是:没有任何道德现象,有的只是关于现象的道德解释。这种解释本身的根源在道德之外”(214页,伦敦,1924年)。这个之外的根源,就是以生存意志为核心的权力意志,解释者的生命和生存意志。尼采关于道德价值与生理学价值的相关性问题,参看日本学者原佑的论文“价值的转换——尼采”一文(岩波讲座卷9《哲学·价值》,134—139页,岩波书店,1971年。

[5]岩波讲座卷9《哲学·价值》,11页,山下正男文“价值研究的历史”,岩波书店,1971年。

[6]同上,87页。碧海纯一文“事实与价值”。

[7]同上,48页。山下正男文“价值研究的历史”。

[8]同上,转引自95页。关于价值情绪说,碧海纯一在其论文“事实与价值”中有较详尽的讨论,参看从89—99页。

[9]同上,134页。

[10]同上,257页。关于事实价值观在逻辑上的不可能性问题,参看同书中粟田贤三“马克思主义与价值问题”一文。

[11]虚无主义与过去时间观的关系,我将在另外的文章中作详细的讨论。

[12]转引自岩波讲座9卷《哲学·价值》,43页,山下正男文“价值研究的历史”,岩波书店,1971年。

[13]霍布斯:《利维坦》,97页,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14]《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118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

[15]《创世纪》3:5。新国际版(NIV),密歇根,1984年。

[16]WarrenW·Wiersbe,《要公义》,23—24页,伊利诺伊,1977年。

[17]《罗马书》1:24—31。译文参考和合本《圣经》,据新国际版(NIV)和日本圣经协会1900年日文版《圣经》有部分改动。

[18]逻辑与价值的内在相关性,我将在另外的文章中作详细的讨论。

内容提要:价值论是关于价值的本源、价值的根据、价值的展开方式的理论。在关于价值论的思想史上,由于没有把价值论的探究植根于逻辑论,没有追溯价值的终极根据,出现了以事实、肉体(人的存在所背靠的事实)为价值本源的理论。前者称作事实价值观,后者为肉体价值观。

事实价值观,是人关于外在世界的伪真价值观,指元伦理学中的自然主义。其根本的命题,是从事实引出价值的本源、价值的根据。它不仅把价值与事实等同起来,而且要根据事实解答价值问题。但事实作为事实本身,它不是价值,更不可能充当价值的根据。事实在事实上的事实性,即它的有限性。有限性的事实,不可能成为与终极差别相关联的价值根据的设定者。事实价值观,对象化在人身上则为肉体价值观。肉体价值观首先将肉体与价值的差别抹去,再用肉体的生存性来规定价值的内涵,从肉体的生存中引出价值的根源、价值的根据。它是一种伪真价值观:基于对肉体和价值的同一性信仰,而且是价值向着肉体同一而非肉体向着价值同一的信仰,肉体成为价值根据、价值本源的承诺者;全部价值观念——意识、精神、文化——的规定性,无不以肉体生存的事实性为内容;人在价值论上,仅仅被当作肉体生存者。他的一切生成性活动的目的,指向肉体生命的生存本身,而不是把人创造为一个独立的存在者。另外,在价值论上,事实价值观构成逻辑虚无主义的根源一;肉体价值观成为逻辑虚无主义的根源二。

价值观论文范文第5篇

事实价值观,是人关于外在世界的伪真价值观,指元伦中的主义。其根本的命题,是从事实引出价值的本源、价值的根据。它不仅把价值与事实等同起来,而且要根据事实解答价值。但事实作为事实本身,它不是价值,更不可能充当价值的根据。事实在事实上的事实性,即它的有限性。有限性的事实,不可能成为与终极差别相关联的价值根据的设定者。事实价值观,对象化在人身上则为肉体价值观。肉体价值观首先将肉体与价值的差别抹去,再用肉体的生存性来规定价值的内涵,从肉体的生存中引出价值的根源、价值的根据。它是一种伪真价值观:基于对肉体和价值的同一性信仰,而且是价值向着肉体同一而非肉体向着价值同一的信仰,肉体成为价值根据、价值本源的承诺者;全部价值观念——意识、精神、文化——的规定性,无不以肉体生存的事实性为内容;人在价值论上,仅仅被当作肉体生存者。他的一切生成性活动的目的,指向肉体生命的生存本身,而不是把人创造为一个独立的存在者。另外,在价值论上,事实价值观构成逻辑虚无主义的根源一;肉体价值观成为逻辑虚无主义的根源二。

关键词:事实价值事实价值观肉体价值观逻辑虚无主义差别指向力终极差别

在史上,是斯多葛派最早把伦理的善与价值(axia)相区别。他们将“有用的东西”、“值得渴望的东西”理解为有价值的。“价值作为哲学的中心概念开始被使用、传播在19世纪末的德语文化圈的思想界中。”[1]希腊语“axia来自形容词axios。axios本有‘与……相当’、‘与……有同样价值’的涵义。因此,axia即某物内含的有用性。此物和拥有与己相当程度的有用性的其他事物是可能交换的。在这点上,价值同‘价格’的意义相近。”[2]一个事物有用,当然是在一定范围内才成立。而且,物的价值即与物相当的有用性。这个与物相当的东西,给与物以有用性。物的有用性,源于其本身的个别性,源于物自身与它物不同的差别性。所以,差别性的物,规定着物的个别价值。但是,物的差别性来自何处呢?

物与物的差别,或物的自在本性,由物的意识主体来确立。价值是“明确地被意识到的、能作为判断内容的东西。”“它在寻求妥当性中向我们逼近,但作为相对于我们的价值,是由我们对妥当的对象承认、拒绝、或各种价值评价而成的东西。”[3]没有意识物的人,物的价值因其丧失了差别性的根源而不可能呈现出来。是有差别指向力的人最终使物的差别性成为现实的差别性,即物所呈现出的有用性。离开主体的“选择基准”[4],物的价值就无从诞生。一般意义上关于物的有用性的规定,只因为是物在向差别性的人打开自己才获得了价值的规定性。这样,价值一词内含的“与……相当”除了向人唤起物的差别性之外,还向人启示了物的差别性的根源——人的差别性存在。所谓价值是相对于人而言的这句话的意义,就表现在其中。人关于世界的价值论言说,是通过规定物的差别性来展开规定者的差别性、人的差别性。

以上关于价值的词源意义的一般,使我们得出如下结论:价值,是差别性的人关于物的差别性的规定。物从人获得的差别性,构成其有用性的根源。物的价值同物的差别性相关联,同时和人的差别指向力相勾结,它向人打开一个由差别性与相关性构成的世界。所以,人关于价值论的言说,最终都必须置身于个别价值相的言说,必须借助人的差别性指向力展开个别价值相的在场空间和它们之间的区别。

价值论是关于价值的本源、价值的根据、价值的展开方式的理论。在关于价值论的思想史上,由于没有把价值论的探究植根于逻辑论,没有追溯价值的终极根据,出现了以事实、肉体(人的存在所背靠的事实)为价值本源的理论。前者称作事实价值观,后者为肉体价值观。它们以价值的非本真样式展开价值的本真言说,是一种伪真价值观。价值逻辑论,以伪真价值观为论述起点,目的是为本真价值观的开启消除障碍。

一事实价值观

事实价值观,指元伦理学中的自然主义。其根本的命题是从事实引出价值的本源、价值的根据,它不仅把价值与事实等同起来,而且要根据事实解答价值问题。[5]“根据自然主义,伦理的言明在一切关于经验事实的言明上并没有减少其内容,因而能翻译成后者。”[6]用事实的言明代替伦理的、价值的言明,以此给出价值生成的根据,乃是所有自然主义伦理学的理想。将伦理学“化”,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伦理学中的价值问题,以科学知识论建立逻辑价值论,从而在最终意义上遗弃价值论的言说,成为分析伦理学的目标。

英国伦理学家穆尔,在其《伦理学原理》中把善的性质比作黄色的性质。人能够用认识黄色的说明善。[7]不过,20世纪上半叶关于颜色的表明,黄色是光的一种客观特性,依靠颜色的色泽度、光亮度和饱和度,可以对之加以具体的解明。但怎样以此阐释善的性质呢?

由于不可能从事实性的言明中推出价值性的言明,逻辑实证主义者只有提出价值情绪说,以此为价值论的开启给出回避的理由。A·J·艾耶尔在《语言·真理·逻辑》中说:“在命题中伦理符号所表达的并没有在其命题的事实性内容上增加任何东西。”[8]关于伦理上的善恶陈述如同发音的语调和句子的感叹号,这不会为文章的意义带来什么新的东西,只对表现说话人的感情有作用。

企图从事实引出价值的事实价值观的结局,必然是价值情绪说。因为事实不是价值,情绪也不是一种现成性的事实。把价值同人的情绪联系起来,用人的情绪给出价值的根据在终极意义上是不可能的。在情绪和价值之间,不存在必然的相关性。何况,情绪本不可能加以经验性的言说,以不可言说的情绪去言说价值,暴露出自然主义者最初抱着的价值不可言说的信念。

事实价值观集中体现在伦理学中,这源于伦理学始终没有将价值同伦理的善相区别。“价值一般是在与道德的关联中被当作问题提出,甚至将道德价值认定为最重要的决定性价值。”[9]现代分析哲学家们,继承这种对价值和善不加分别的传统,误以为关于善的观念的分析就能代替对价值本身的分析。其结果当然是无的放矢。价值不是伦理的善,斯多葛派哲学家如是区别。按照我们前面关于价值一词的语义分析,价值是物的有用性;物的有用性来自物的差别性,物的差别性由人的差别性指向力或人规定差别性的能力给与。这在根本上同逻辑相关而不是与伦理的道德相关。价值之所以是价值,因为它不是事实,因为它同事实存在终极的差别。事实价值观,表达的是一种关于世界的事实性言说信仰,而且是一种没有终极根据的信仰。认定天地阴阳气之类的事实性在者,这不可能言明人的存在、人的共在、人的同在的价值,不可能开启作为意识生命而存在的人、作为精神生命与他人共在的人、作为文化生命向终极者同在的人。

事实价值观内含如下的信仰:“从事实导出价值、从陈述性的东西引出规范性的东西”[10]在逻辑上是可能的。这种可能性的前提为:事实与价值的同一性和以事实代替价值的合理性,从而抹去关于世界的价值性言说,即人关于世界的差别性言说。具体地说,这种抹去的工作开端于物和人的差别处,进而将事实价值化、物人化。

在价值论上,事实价值观构成逻辑虚无主义的根源一。

根据事实价值观,逻辑虚无主义,相信世界只由事实性在者构成而不由人的主体活动生成,相信没有关于世界的逻辑性言说和差别性言说。不仅世界中的物与人没有差别,而且物的差别就是人的差别。一切价值论在逻辑虚无主义者看来毫无意义。人关于物质自然的在、自然生命的生长、肉体生命的生存的差别性规定,在逻辑上不存在终极的根据。由上帝承诺的终极差别,对于物质界、植物界、动物界甚至整个人类无效。这样,逻辑虚无主义的展开方式为物的人化。它包括物质的人化、生命的人化、肉体的人化。

广义的物概念,指物质自然、自然生命、肉体生命,这也是事实一词的真正涵义。广义的价值概念,唤起的是作为价值给与者的存在者、共在者和同在者。物的人化,即事实的价值化,目的是为了以物的差别性代替人的差别性。所谓事实与价值不分,实质上是物与人无差别,人这个差别性的存在者丧失给与差别性的能力。

物的人化观念,把物的事实性之在理解为人的价值性存在,进而以物质的物性、植物的生长性、动物的生存性规定人性。在人的心理逻辑和物理逻辑、生理逻辑、生命逻辑之间没有根本的差别,并且,是后三种逻辑相的规定性规定着人的心理逻辑相的内容。动物的生存延续本能、植物的生长本能、物质的在的本性,就是人的人性的全部内涵。

作为逻辑虚无主义的一种展开方式,物的人化和作为虚无主义的一种展开方式的人的物化,仅仅在出发点上有差别。前者以物性为人性,后者以人性为物性。由于物的人化必然通过人的物化来实现,所以,逻辑虚无主义与在言说内容上出现了相同的地方。[11]不过,两者发生的根据却不同。物的人化,根据物与人无差别的信念即逻辑虚无主义;人的物化,依凭人的过去时间观即。

二事实价值观的非价值性

法哲学家拉德布尔夫,属于新康德派成员,在其《法哲学》中说:“当为命题只能由其他当为命题给出基础使之得以立证。正因为如此,终极的当为命题是不可能证实的,如同公理一样不能证明只能确信。所以,和终极的当为命题关联的、相对立的主张,即相对立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在相互争论、对抗的时候,人们用科学的一义性来解决它们,这在先是不可能的。科学考察的是可以教人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但无能教人应干什么。”[12]这里,拉德布尔夫不仅指出科学对于价值问题在逻辑上的有限性,而且认为价值论中的“当为命题”同“终极的当为命题”相关,是终极的当为命题给出一切个别的价值观的立证基础。

科学告诉人物质界、植物界、动物界是什么,它无法为此提供更多的为什么的解释。它甚至对于人是什么这个事实性命题只能做出非本质的描述。因为,人是什么,在根本上不属于事实性命题而属于价值性命题。

事实价值观这种价值论上的科学主义形式,在面对价值问题时同样有拉德布尔夫所说的有限性。事实作为事实本身,因为它不是价值,更不可能充当价值的根据。事实在事实上的事实性,即它的有限性。有限性的事实,不可能成为与终极差别(“终极的当为命题”)相关联的价值根据的设定者。在另一方面,当我们言说物的价值的时候,实质上是言说此物在相对于被言说前的又一种功用或又一种差别。这种差别,唤起人的注意。不过,人关于物的差别的意识,却取自于他相应的差别意识力,是人的差别指向力言说出物的差别、物的价值。

人的差别指向力,根源于人的差别性存在。人的差别性存在,由终极差别给与。只有终极差别关于人的存在的差别性承诺,才使同在者全体相互差别。在此,价值的根据在人的差别指向力,在逻辑上由终极差别设定。价值的根源,显然不在事实上,相反,是价值本有的差别性决定着事实的事实性。

一个事实与另一个事实的差别,其根据在于差别的规定性。因为,事实给与事实的,只能是又一个有限的事实。事实的个别性作为事实的共性,来自于终极差别通过人的差别指向力即人的逻辑能力的承诺。终极差别在逻辑上,使一个事实差别于另一个事实。

事实价值观这种伪真价值观本身的成立,建立在事实与价值的差别基础上。从事实引出价值,以事实规定价值,其最低条件在于事实与价值的差别。否则,事实怎样去承诺价值呢?而把事实和价值区别开来的恰恰是价值。价值本来意味着差别。价值在逻辑上先于事实。它既把自身同事实分别,又给与事实之间以差别。事实之间的差别,和事实与价值的差别,无不背靠着价值。这在本源论上可以称为事实的价值性。

还有,事实在事实价值观中,即使能够给与以价值什么,其所给与的至多也不过是事实性的事实,而不可能是价值性的价值。事实无力像价值那样充当差别性的承诺者。

三肉体价值观

事实价值观,是人关于外在世界的伪真价值观,它对象化在人身上则为肉体价值观。

肉体价值观首先将肉体与价值的差别抹去,再用肉体的生存性来规定价值的内涵,从肉体的生存中引出价值的根源、价值的根据。人作为肉体的在、它的生长、生存是人的意识的中心和人与他人共在的目的,同时是人这个同在者全体向上帝同在的基本意向。

按照肉体价值观,肉体的差别性是人的价值差别性的给与者。人与人在价值上的差别,自始至终是肉体生存者之间的差别。肉体这个事实性在者——人的身体,是人的价值根据的所在。人作为人就在此诞生、成长、终结。为了生命的自我保存,每个人都有相应的自然权利,“就是每一个人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保全自己的天性——也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的自由。”[13]这里的人的“天性”,无非是人作为肉体生存者的生存。它和动物这种肉体生存者在根本上没有区别,甚至可以等同于植物的自然生命的生长。另一个唯物论者拉美特利,在其《人是机器》书中指出:我们尊重他人的钱包和生命,是为了保全自己的财产、名誉和我们的身体。[14]个人的身体的自我保存,构成人生的全部主题。人和人的差别,只不过是肉体生命体间的差别,但在肉体价值观看来,这是人和人在价值上的差别。

肉体价值观以肉体的生存规定人的价值存在,使之成为逻辑虚无主义的根源二。依照我们关于逻辑的语义阐释,逻辑承诺价值的差别性以终极性,它为肉体和价值的终级差别设定边界。逻辑虚无主义,在肉体价值观中表现为肉体与价值的终极边界的消失,或者说是抹去两者的差别。边界消失后的肉体,在肉体价值观中充当价值的给与者和承诺者。肉体生存化为价值的根据。

由于价值同终极差别的内在关联,由于终极差别是自在永在的上帝和人作为承受者的差别,那么,肉体价值化的结局自然是人的上帝化。人“将像上帝一样,认识善恶”[15],充当善与恶差别的判断者。肉体在人的价值存在中、在肉体价值观中的功能,根本上是承诺者的功能,类似于终极差别的给与机能。终极差别的给与,表现为上帝在下的言成肉身的努力。不过,对于肉体价值观而言,上帝不过是一个同人一样的肉体生命体。

肉体价值化这种人把自己上帝化的方式,通过人的意识生命的上帝化、精神生命的上帝化和文化生命的上帝化得以展开。人的意识、精神、文化在事实性上的三位和在以肉体生存为目的的一体,即上帝的三位一体,人性即上帝性。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在于:肉体价值化对于肉体与价值的差别的终极根据的取消,耶稣基督在以肉体为价值本源的肉体价值观中被取消。他的灵生及受死后的复活,由于没有圣灵的根据只有肉体的根据,因而是一种无根据的根据。无根据的耶稣基督,在肉体价值观中没有存在的必然性。这正好是肉体价值化所盼望的结果。

肉体价值化为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化为意识生命、精神生命、文化生命的本质。这样,人的上帝化所带来的,必然是人的肉体的上帝化,因为人的差别性存在由其肉体生存所规定。肉体的无差别本身,导致意识生命、精神生命、文化生命的无差别。它的事实性,使其在上帝化中代替了意识生命、精神生命、文化生命的生成性。这样,意识所意识到的,除了同样的肉体事实性外将不会有差别,精神的创造沦为一种事实向另一种事实的转换活动。至于文化生命这种人自觉自己的心灵的产物,也降格为一个事实性在者。

“如果人是他自己的上帝,那么,他就能为所欲为而对审判无所畏惧。……他应当崇拜和侍俸他自己而不是创造者”,[16]不是承诺终极差别和价值的上帝本身。人在自己的上帝化中已经登上了上帝的宝座,代替上帝给与自己的生存以终极合法性。人在肉体生存中作为事实性在者的无差别性,使其对自己在肉体价值化的行为中的差别承诺成为空洞的承诺。肉体因人的上帝化,而堕落为肉体自身的价值根据和生存边界。人顺从肉体的欲望,行各样污秽的事,“装满了各样不义、邪恶、贪婪、堕落,满心是嫉妒、凶杀、争竞、诡诈、恶念;又是谗言的、诽谤的、憎神的、不逊的、傲慢的、自夸的;他们还是捏造恶事的人、背逆父母的人,是无知、无信、无情、无慈悲的人。”[17]保罗在此列举的人的罪,都是根源于人的上帝化或肉体的价值化的信仰。只要不信上帝在三位一体的承诺中所承诺的人与上帝的终极差别,在逻辑上,人就无法避免上帝化自己的必然性;一旦人上帝化了,人的肉体及灵魂所行的一切过犯便找到了最终的合法依据。

因为,肉体的价值化和人的上帝化所带给意识生命、精神生命、文化生命是同一事实性的规定——人的肉体生存性的规定,人在价值论的意义上被创造为一个虚无性的在者,他的精神活动将围绕生存的事实而展开,他的文化最多不过显现为关于肉体如何生存的非价值性理念体系。总之,肉体生存占领了人的全部意识空间、精神家园和文化传统。人在价值论上的存在样式——意识、精神、文化——只是肉体生存的不同表达。所以,逻辑虚无主义,实质上以价值的虚无化为特点,其说到底是在为肉体生存主义辩护。四肉体价值观的非价值性

肉体价值观是这样一种伪真价值观:基于对肉体和价值的同一性信仰,而且是价值向着肉体同一而非肉体向着价值同一的信仰,肉体成为价值根据、价值本源的承诺者;全部价值观念——意识、精神、文化——的规定性无不以肉体生存的事实性为;人在价值论上,仅仅被当作肉体生存者。他的一切生成性活动的目的,指向肉体生命的生存本身,不是把人创造为一个独立的存在者。

肉体价值观,通过肉体的价值化、人的上帝化来实践其伪真的价值理想。说它是伪真的,因为它不是本真的,不是价值根据的终极承诺者,更不是价值本源的给与者。由肉体价值观所带来的事实上相互差别的世界,实质上是一个在价值论上毫无差别的世界,因为肉体价值观通过肉体承诺给价值的只是作为事实性在者的肉体。在肉体价值观所生成的世界图景中,肉体的生存,既是中心又是边缘,既为目的又为手段。

价值本来代表逻辑承诺的差别,或者是人通过逻辑承诺的差别。价值概念,内在地要求差别性而不是同一性的规定性。一个对象和其它对象如果没有差别,它就谈不上什么价值;一个对象如果无能唤起人的差别性意识,它也没有价值根源。价值这个概念,一方面同对象的差别性相关,但更重要的是同人的差别指向力相关。是人主观的差别指向力,赋予一个对象以独特的价值。不过,人的差别指向力又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

在谈论逻辑这个概念时,我们发现:逻辑内含有终极差别的涵义,还一般地讨论了终极差别与价值的相关性。[18]按照我们前面的言说,只有终极差别才是一切价值所唤起的差别性相的终极承诺者。由上帝借着三位一体的承诺所建立起来的人与上帝的终极差别,即逻辑的内在规定性。人作为终极差别的承受者,因此具有了差别指向力或赋予对象以价值的能力。

但是,肉体价值观,从抹去肉体与价值的差别开始,通过肉体的生存性规定人的价值和差别指向力,以此企图实现对人的意识世界、精神世界、文化世界的差别性的规定。其结果,在根本上不仅没有给与它们以差别,反而是以肉体的生存性把它们统一为同一性的肉体世界。人的生成性世界,堕落为以肉体的生存性为内核的现成性世界。人在这种现成性的事实性规定中,丧失了自己作为与物的差别和作为一个类与植物、动物的差别。其中,动物的肉体生存性,一跃成为人的人性。

此外,肉体价值观这种伪真价值观,因不可能在价值论上承诺价值与肉体本身的根本差别,其承诺本身实际上与价值没有关系。价值承诺的差别性,在肉体价值观中的不可能性,使肉体价值观关于价值的伪真承诺在终极意义上和价值无涉。和价值不相关的肉体价值观,当然同差别也不相关,因而无关于终极差别。也可以说,肉体价值观,仅仅承诺了一个在终极意义上无差别的世界(包括对人自身的承诺),一个以肉体生存为主体的无价值世界。所以,肉体价值观,是非价值性的伪真价值观。

另一方面,人和人肉体上的相互差别,根源于给与差别的价值本身。人与人之间在肉体上的生理同一性能够显明出差别,只是因为各人所背靠的价值的差别性。各人按照自己对终极差别的信念向他人言说出自己的个体性,即他在人类中的终极差别性。俗话说,相随心变,在价值逻辑论中即肉体的差别取决于它所依托的价值的差别。肉体自身,并不能给出人和人的差别性,尽管有人在生理上有缺陷,但那造我们的那一位从来没有承诺过在肉体上何为人的完全的形象;相反,他要求我们追求的是一种价值上的完全和他的身量,满有他的信仰。肉体,不但不能给与价值以差别,而且自身的差别还得自于价值承诺的差别。人的言说与书写,不过是这种差别承诺的表达方式。

注释:

[1]岩波讲座卷9《·价值》,111页,细谷贞雄文“价值与主体”,岩波书店,1971年。

[2]同上,27页,山下正男文“价值的”。

[3]同上,转引自213页,此段为韦伯关于价值的定义。

[4]同上,293、353页。参看上山春平“价值研究的课题”一文;尼采将价值同道德相关联起来阐释,并在生命价值逻辑与生理价值逻辑两个层面上展开全部价值逻辑图景,这一方面带来了价值与个别价值逻辑相的混乱,另一方面致使各种个别价值逻辑相之间的界线模糊。由于作为至高价值根源的生存意志在生命世界(植物界、动物界、人物界)中的有限性,由于人借助成长为超人的神化和由此而来的与神圣世界的分隔,尼采必然陷入虚无主义的相对价值论。他在《权力意志》258节中说:“我的主要学说是:没有任何道德现象,有的只是关于现象的道德解释。这种解释本身的根源在道德之外”(214页,伦敦,1924年)。这个之外的根源,就是以生存意志为核心的权力意志,解释者的生命和生存意志。尼采关于道德价值与生价值的相关性,参看日本学者原佑的论文“价值的转换——尼采”一文(岩波讲座卷9《哲学·价值》,134—139页,岩波书店,1971年。

[5]岩波讲座卷9《哲学·价值》,11页,山下正男文“价值研究的历史”,岩波书店,1971年。

[6]同上,87页。碧海纯一文“事实与价值”。

[7]同上,48页。山下正男文“价值研究的历史”。

[8]同上,转引自95页。关于价值情绪说,碧海纯一在其论文“事实与价值”中有较详尽的讨论,参看从89—99页。

[9]同上,134页。

[10]同上,257页。关于事实价值观在逻辑上的不可能性问题,参看同书中粟田贤三“马克思主义与价值问题”一文。

[11]虚无主义与过去时间观的关系,我将在另外的文章中作详细的讨论。

[12]转引自岩波讲座9卷《哲学·价值》,43页,山下正男文“价值研究的历史”,岩波书店,1971年。

[13]霍布斯:《利维坦》,97页,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14]《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118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

[15]《创世纪》3:5。新国际版(NIV),密歇根,1984年。

[16]WarrenW·Wiersbe,《要公义》,23—24页,伊利诺伊,1977年。

[17]《罗马书》1:24—31。译文和合本《圣经》,据新国际版(NIV)和日本圣经协会1900年日文版《圣经》有部分改动。

价值观论文范文第6篇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们的就业方式、生活方式、利益关系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转型期所特有的各种矛盾交织、观念冲突、利益凋整的现象,给正处于社会选择阶段的研究生带来了价值观上的强烈冲击和影响。与80年代的研究生相比,处于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的研究生在价值观念上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在价值取向上自我意识强化

研究生是一个知识和智力相对密集的青年群体。他们具有乐于思考并且善于独立思考、观察敏锐、认识问题的角度独特、吸收新鲜事物快、人生观、价值观趋于基本稳定、自主、自立等群体特征。这些特征,在研究生价值观上表现为自我意识强化,注重自我设计、自我奋斗,更加追求内在价值的自我实现,追求自我的完善。调查表明,对于“攻渎研究生的目的”,61.6%的研究生认为读研是“为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价值”;193%的研究生具有伟大的抱负——“为振兴祖国”;7.1%的研究生则希望能“有更好的学习lT作环境”,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4.7%的研究生读研是为了“改善生活”。从以上的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在“适合个人利益之需要”与“应国家利益之需要”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差距(73.4%与19.3%),说明研究生的人生价值取向趋于向自我为主体的方向发展。

2在价值判断标准上更加务实和偏重物质利益

当代研究生在价值判断标准上正逐渐由过去的抽象理想主义转变为明显增强的现实性和务实观。现在的研究生普遍采取现实主义的人生态度。据1994年《研究生价值观研究》课题组所做的“武汉地区高校研究生价值观问卷调查”,54.1%的研究生倾向于“不管最终追求的是什么,只要全力解决每一阶段最迫切的具体问题就行了”,充分说明了研究生价值观实用性倾向增强。当问及“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您是否准备接着报:考博士研究生”时,回答“准备”的仅占10.2%,回答“没想好”的占21.1%,“不准备”的占67.6%,说明大部分在校研究生暂时放弃了对更高学历的追求。其中部分研究生还是很想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只是迫于目前自己的生存状况而不得不放弃继续求学的机会,这说明他们在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不得不迁就于现实。

3.在价值观念上表现出复杂化与矛盾性

当代研究生求知欲强,对于各种社会思潮和前沿学科接触和了解较多,出于学术和科研的角度多给予兼收并蓄,加之思想观念上的开放性、自主性,使得他们往往采取多重选择的态度,这易于造成其价值观念的复杂化和矛盾性。表现为:

(1)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由于在价值的自我实现为核心的人生价值取向上受到现实生活的严重冲击,使得研究生在个人与社会价值的选择中陷入矛盾冲突之中。由于现实生活的冲击,大学教师及科技工作人员的相对清贫,又使得更多的研究生愿意到更加适合个人发展的、条件相对优越的地方去工作,而不是到更需要人才的地方去做贡献。

(2)N想与现实的矛盾。现实生活的压力,使研究生在理想与现实、学业与赚钱之间,产生了人生价值选择的矛盾。由于目前研究生生活待遇普遍偏低,在当前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条件下,普通奖学金已难以保障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于是在赚钱与学业关系的处理上,选择“上学期间既要争取赚钱,又不能影响学业”的研究生高达45.1%,这反映了当代研究生在人生价值选择中的矛盾心态。

(3)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的矛盾。例如在婚恋观上处于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中,在婚恋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复杂化的态势。据调查,在“您赞同现代婚姻应以感情为重的说法吗”的问题答案中,选择“基本赞成”的高达93.9%,仅有6.1%的人表示“不太赞成”和“反对”。在“择偶条件,您最看重的因素”中,“人品”和“性格”两项分别以84.5%和57.6%居第一、二位,远远高出其它选项。这说明当代研究生的婚恋选择还是以传统的道德婚姻观为主,注重婚姻的感情基础,在择偶条件中更看重的是对方的内在品性。然而在性观念上,研究生们对婚前的态度十分宽容。经调查发现,研究生认为恋人问婚前属正常行为,无可指责的比例为18.9%,而属可以理解的比例高达55.2%,二者相加为74.1%,加上部分“说不清楚”的比例,足见有80%以上的研究生对婚前持赞同或宽容态度,而明确表示属于道德堕落的研究生仅占6.0%。

二、新时期研究生价值观成因的探讨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研究生价值观念嬗变的趋势和特征更加凸显。知识经济的来临、全球化浪潮的冲击,经济体制的转换、社会结构的转型和文化氛围的变换是当今研究生价值观发生嬗变的根本原因。

1.经济变革是基础

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排斥市场经济,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为市场经济体制所代替,市场经济对研究生的影响,可以说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有利于研究生增强主体意识,促进他们树立务实、竞争、进取、平等、注重功利实用等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有可能使研究生只顾眼前行为和利益,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过多地考虑自己的需求和自身价值的实现,淡化对理想的追求和献身精神。

2.社会转型是条件

经济体制的变革必然引起社会结构的转型。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结构是高度集权的“行政一体化”体系,改革开放引起了利益格局的调整,利益差别的扩大,利益主体的分化,必然导致研究生重视物质利益及价值观多样化。改革开放也引发了社会阶层结构、社会需求结构发生变动,使得不同阶层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有升有降。特别是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特殊阶层在社会上地位、作用、价值的凸现,促使研究生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生存状况,重视物质性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更高价值目标的追求,其价值取向趋向实利。

3.多元文化碰撞是诱因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大变动,当前研究生所处的文化氛围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在社会转型期,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念对当前研究生价值观的变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促使研究生崇尚自我价值,但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念也使部分研究生忽视了集体主义、无私奉献等传统美德,价值观念向极端个人主义倾斜。另一方面,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主要来源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及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价值观念。

三、加强和改进研究生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对策

当代研究生是一个极为敏感的社会群体,他们从观念到行为迅速地适应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历史性变革,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为本位,推崇功利,注重短期效应的价值观念体系,正逐渐由模糊而日渐清晰。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当代我国研究生的价值观教育。

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和改进研究生价值观的教育工作

对研究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就是要使研究生更多地懂得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更多地掌握当代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更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同党和国家的前途联系在一起。因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有现代意识,认真贯彻实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他们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主要创造者和实践者,成为先进文化的缔造者。另一方面,在讲传统、讲历史的同时应更多地研究2l世纪青年人的思想活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注意不同地区研究生的政治背景和成长条件,把现代思想和传统观念相结合,思考研究生价值观教育T作的内容和方式.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寓价值观教育于科研特别是人文科学的学术活动之中

校园文化是研究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尤其是校园学术文化建设对于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以活动为载体,以学术为中介,使价值观念主旋律浸润其中,潜移默化地发挥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增强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有效性。事实表明对于文科研究生而言,可以通过充满求真、务实和理性的校园科技活动培养科学精神和思维方式,提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等等。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全方位的文化环境,对于研究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是非常有效的。

总之,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研究生,社会发展需要他们的巨大智慧,而这巨大智慧的发挥有赖于其正确价值观的指导,同时,他们的价值观念又影响着社会主导性价值取向。因而,我们必须重视研究生价值观变化的趋向,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和改进研究生价值观教育丁作。

参考文献:

[1]“中国研究生价值取向嬗变研究”课题组.二十城市研究生生活价值观调查.青年研究,1997,(5).

[2]裴劲松等.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问题及对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7—8).

[3]杨雄第五代青年价值观特点和变化趋势.青少年研究,2000,(2)

[论文关键词]新时期研究生价值观

价值观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男护士;工作价值观;离职倾向

随着医疗教育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男护士的比例逐年上升,但在我国的护士队伍中,除精神病院和一些综合性大医院有少数男护士外,其他医院中男护士极少。程金焱等曾就男护士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其中正在工作的占10.9l%,转行占49.27%。工作价值观是个体对工作需要的反应,即个体关于工作行为及在工作环境中获得的某种结果的价值判断,是一种直接影响行为的内在思想体系。通过对医院男护士工作价值观与离职倾向进行调查分析,能够掌握影响男护士群体离职的重要因素,为护理管理人员有的放矢地选择激励方式,稳定护理队伍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哈尔滨市6所三级甲等医院、大连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65名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纳入标准:注册护士、愿意参加本课题、从事护理工作1年以上。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包括年龄、护龄、与所在医院的劳动人事关系等。工作价值观调查表,Elizur于1991年编制,有3个维度,即情感型价值观(5个条目)、认知型价值观(13个条目)、工具型价值观(6个条目),共24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6级评分,非常不重要计1分,不重要计2分,不太重要计3分,较重要计4分,重要计5分,非常重要计6分,得分越高,工作价值观认同度越高。离职倾向量表,1982年编制,共6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经常计4分,偶尔计3分,甚少计2分,从不计1分,量表总分等于各条目得分之和,得分越高,离职意愿越强。根据6个条目之间的相关性,条目1和条目6构成离职意愿I,表示辞去目前工作的可能性;条目2和条目3构成离职意愿Ⅱ,表示寻找其他工作的动机;条目4和条目5构成离职意愿Ⅲ,表示获得外部工作的可能性。本研究所使用的量表经我国台湾的李栋荣和李经远翻译并修订后用于中国员工,修订量表信度Cronbach’Sd为0.77,内容效度0.68。

1.2.2问卷发放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者统一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72份,剔除有空缺、遗漏的无效问卷7份,回收有效问卷65份,有效回收率为90.28%。

1.2.3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用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采用(±S)分析护士工作价值观、离职倾向的得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护士工作价值观、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

2结果

2.1一般资料

65名调查对象年龄20~29(23.97±2.59)岁;护龄1~6(2.08±1.04)年;其中,正式护士20名,占30.77%;聘用护士42名,占64.62%;临时护士3名,占4.62%。学历:高中或中专22名,占33.85%;大专31名,占47.69%;本科及以上l2名,占18.46%。职称:护士53名,占81.54%;护师12名,占18.46%。婚姻状况:未婚59名,占90.77%;已婚6名,占9.23%。

2.2工作价值观与离职倾向现状(见表1)

3讨论

3.1男护士对情感型价值观的认同程度相对较高

表l显示,男护士认同程度最高的价值观是情感型价值观(5.06±0.49)分,可见男护士在工作中更重视“情感型价值观”,即希望自己的价值在工作中得到体现。情感型价值观是在人际关系背景下表达出的价值观,包括公正的监督、被尊重、人际关系等。马斯洛认为,除病态人格外,所有人都有自尊心,都渴望名誉、声望等,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这种需要一旦受到阻碍,会使人产生自卑感、虚弱感和无能感,以致丧失人生的信心。由于社会的偏见,认为护理工作应该是耐心细致的女性的专利,男性从事这一工作则被视为无能或无前途。男护士为患者付出的辛劳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承认,再加上职称评定、经济收入等方面的不合理,他们不能从工作中体验自我价值,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这是一种自我否定,是根据外部成就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确定自己的价值。因此,建议护理管理层大力开展改善男护士专业地位的项目活动,采取更加人性化、合理化的男护士管理及政策措施,例如:向社会、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宣传男护士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独立的角色。同时,男护士应该认清自己的优点与价值,积极发现自身优势,树立崇高的理想,理解护理工作的价值与意义,正确把握自身发展方向。

3.2男护士对工具型价值观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

表1结果显示,工作价值观中,男护士对工具型价值观的重视程度最低(4.90±0.61)分。工具型价值观也称物质型价值观,是指得到所希望的物质或实际结果的价值观,它包括薪酬、工作安全等。按照社会价值观理论,物质型价值观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低层次的生理及安全需要相似。人们只有得到物质和安全的基本保障后,才会考虑更进一步的发展,例如:人生目标的实现等。近几年,本院开始实行聘用制、岗位管理等,打破了过去“铁饭碗”的制度,男护士与组织之间的联系不再是终身制,而是由组织根据其绩效和贡献来决定是否续聘。

3.3男护士对认知型价值观的重视程度较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护士对认知型价值观的重视程度较高(5.0l±0.49)分。认知型价值观表达了对工作本身的一些特征及员工自身的发展、成就的重视,包括工作兴趣、责任、成就等反映男护士高层次需要的内容。我国医院护理人员普遍存在工资低、奖金少的现象,而男护士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以满足。更为重要的是,管理者大都在重视男护士工作任务完成的同时,对男护士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制订也是高度重视,管理者尽量创造条件为男护士的个人发展提供机会,例如:创新科研的支持等,从而提高他们对高层次需要的重视。

3.4男护士未表现出强烈的离职倾向

从表1可以看出,获得外部工作的可能性得分最高(2.42±0.62)分,而辞去目前工作的可能性得分却相对较低(1.94±0.67)分。分析结果发现:由于内部因素和自身特点等因素影响,男护士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离职倾向,这与国内学者的调查结果一致。员工是否产生离职倾向取决于自身对工作的满意程度,而离职行为的发生受劳动力市场人才供需比例、行业生命周期以及组织约束等外部条件的限制。目前,在男护士人力资源市场中,供小于求,呈现男护士短缺的局势,一些发达国家已将劳动力市场指向亚洲发展中国家,相对国内丰厚的待遇,对于目前工资水平仍然较低的我国男护士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因此,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男护士的离职意愿,将导致大量男护士的流失,尤其是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素质男护士,对于医院的管理和护理质量的提高都将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3.5男护士工作价值观与离职倾向相关性分析

表2结果显示,工具型价值观得分与离职倾向得分呈正相关。工具型价值观的男护士,其低层次的需要满足程度不高,高层次需要的满足也进一步受到了影响,因而在个人需要未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他们易产生离职倾向。曾等对597名男护士的调查发现,优厚的福利、工作待遇等低层次需要是男护士最重要的激励因素。根据本次调查结果,物质需要的满足程度不高将对男护士产生一定的负性影响。因此,提高男护士待遇、满足其物质方面的需要是降低离职的关键。

4小结

价值观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工作价值观护士综合医院

工作价值观是一般价值观在工作背景下的特定表达,指个体关于工作行为及在工作环境中获得的某种结果的价值判断,是一种直接影响行为的内在思想体系一一。它代表的是一个人对工作的一般态度。护士工作价值观为正确选拔与合理培训护士提供心理学基础,同时,也为正确选择激励模式,建立良好组织文化,提高组织成员工作效率提供参考。通过判断护士的工作价值观是否与组织文化相一致,从而提高其工作满意度,降低缺勤率和流动率,最终提高工作质量。为进一步了解哈尔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护士工作价值观的现状,比较不同等级医院的护士工作价值观的差别,本研究对哈尔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772名护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哈尔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共45所,2007年11月至2008年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按哈尔滨市各级医院总数的1/5,选取哈尔滨市9所医院的77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三级甲等医院3所,护士382名;三级乙等医院2所,护士215名;二级甲等医院4所,护士175名。要求护士符合以下入选标准:注册护士;愿意参加本课题;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5年以上。

1.2调查工具

采用工作价值观调查表进行调查,该调查表包括3个维度:情感型价值观(5个条目)、认知型价值观(13个条目)、工具型价值观(6个条目),共24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6点记分法,“非常不重要、不重要、不太重要、较重要、重要、非常重要”,分别计1,2,3,4,5,6分,总分为144分,得分越高说明员工对工作越满意,各条目得分平均值为总体价值观。内在一致性检验Cronbach''''sa系数为0.92,重测信度pearson相关系数为0.95,平均内容效度指数(contentvalidityindex,CVI)为0.86,条目一致性平均数为0.87%。共发放问卷814份,剔除填写不全无效问卷42份,回收有效问卷772份,有效回收率为94.84%。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均数与标准差描述护士工作价值观现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不同等级医院的护士工作价值观的差异。

2结果

2.1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见表1)

由表2可知,工作价值观各维度得分排序为:情感型价值观、工具型价值观、认知型价值观,总体价值观均值为5.17分。

2.3不同等级医院护士工作价值观(见表3)

将认知型价值观做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A组与B组比较,P=0.000;B组与C组比较,P=0.009;将工具型价值观做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A组与C组比较,P=0.003;B组与C组比较,P=0.000。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等级医院护士在认知型价值观、工具型价值观方面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三级乙等医院护士的价值观得分高于三级甲等、二级甲等医院护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1)。

3讨论

3.1护士年龄、职称、学历结构状况

有研究报道,目前护士的年龄结构呈中间大、两头小的梭形,本研究中,21一30岁年龄段人数最多,占49.61%;其次是31-40岁年龄段,占34.72%,说明护理队伍正从年轻型向成熟型转变。25-40岁是护理人员在临床发挥作用的最佳年龄。所以,护理人员的年龄结构呈梭形(即以25-40岁的中青年为主)最为理想。本调查显示,临床护士以21一30岁、护龄,5年的年轻护士居多,职称仍呈现扁平结构,9所医院中无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士)比例为9.31:43.56:100.00,与医生相比,护理人员中高级职称的比例较小,说明护理人才队伍还未形成合理的梯队,这与以往护士学历以中专为主有关。近年来,随着高等护理教育的快速发展,一直占主体地位的中等护理教育规模开始缩减,护理教育从单一层次的中等护理教育逐步转向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多层次的护理教育体系。此次调查显示,大专学历护士占主导地位,达44.43%,符合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虽然护士的学历有所提高,但高学历的护士仍然缺乏,尤其是硕士、博士学历的护士在调查中出现空白,提示护理硕士、博士教育有待发展。

3.2护士工作价值观状况

认知型价值观表达了对工作本身的一些特征及员工自身的发展、成就的重视,包括工作兴趣、责任、成就等反映护士高层次需要的内容;工具型价值观也称物质型价值观,是指得到所希望的物质或实际结果的价值观,它包括薪酬、工作安全等要。本研究结果显示,护士最为关注的是情感型价值观,其次是工具型价值观,重视程度最低的是认知型价值观。体现了护士群体的情感社会需要(例如:被尊重、工作被认可、公正的监督等方面)在现有的激励体制下满足程度不高,这将降低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及工作积极性。而且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较低层次的需要没有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时,高层次需要不会发展为主导需要,因而对高层次需要如成就、工作兴趣等的追求也受到了抑制,这将进一步阻碍护士向更高层次和方向发展。按照成就需要理论,成就需要的抑制也会降低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另外,从赫茨伯格的因素理论分析,情感型价值观及认知型价值观的内容都属于激励因素,而工具型价值观的内容属于保健因素。因此,情感型价值观及认知型价值观对护士具有激励作用,在这些价值观的满足上存在不足也会导致护士工作积极性下降。提示管理者在设计激励模式时,应对护士的情感需要和成就发展需要进行投人,改进现有的激励考核机制和薪酬分配机制,在此基础上,为护士设定工作目标并适当授权,提高其责任感和成就感,以期达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3.3不同等级医院护士工作价值观的差异

本研究发现,三级乙等医院护士的认知型价值观与工具型价值观得分较高。究其原因,二级甲等医院护士大都学历低、年龄偏大,自身没有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她们以稳定现有工作到退休,享受单位的养老保障机制作为自己的目标。三级甲等医院护士普遍存在工资低、奖金少的现象,护士低层次的需要基本能够满足。更为重要的是,管理者大都在重视护士工作任务完成的同时,对护士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也高度重视,管理者尽量创造条件为护士的个人发展提供机会,从而提高她们对高层次需要的重视。而三级乙等医院的护士同样有着进一步晋升职称的要求,她们对工作投入很多,却发现离自己目标的实现还很远,护士便感到无权、无效和矛盾。这部分没有得到满足的正是认知型价值观的内容川,因此,三级乙等医院护士更加看重认知型价值观。在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的过程中,管理者要为她们确定有价值的目标,特别是激发她们追求高层次需要,并利用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对护士进行适当的引导,提高护士对自身的期望水平,同时,为她们的个人发展提供机会,进而提高其工作满意度,降低离职率。

价值观论文范文第9篇

任吉:科学家的奋斗启示我们在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中坚持爱国主义的价值导向。

去年三月,我作为中国教育电视台与武汉电视台合办的《科学家您好》栏目的小记者,到北京采访了王淦昌、师昌绪、汪德昭、林兰英、胡亚美、杨乐等20位著名的科学家。他们强烈的个性,创造性的劳动,坎坷的奋斗历程,让我触摸到那种深沉的情感,执着的追求和圣洁的信念----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我国工程院副院长师昌绪、著名的航天专家庄逢甘、核物理学家王淦昌等曾拒绝外国提供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到祖国,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奉献着热血,奉献着青春,奉献着生命。他们这种热爱祖国,把祖国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为祖国的富强,发展和进步而奉献毕生精力的精神感染着我、引起了我对如何热爱祖国,如何为之奉献作更深入的思考。

回到学校后,我以“把青春献给祖国的高科技事业”为题,向全校同学生动地报告了科学家的爱国篇、奋斗篇、奉献篇。联系到我们之中,有些同学开口要出国留学,闭口嫌祖国太落后、太贫穷,要飘洋过海去追求自己的前途,进行自我奋斗,显得多么渺小!科学家用奉献书写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这才是我们当今所追求的价值导向。

马骏:企业家的观念引导我们正确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钱与人生的关系。

按照业余党校的要求,在暑假期间,我完成了“改革开放中的共产党人----优秀共产党员访谈录”的社会实践作业。

采访对象----国营四七一厂6号车间党支部书记杨业斗同志。他荣获了1995年武汉市工业工委千百尺竞赛优秀组织工作者”光荣称号,其党支部被评为“武汉市工业工委千百尺竞赛先进党支部”。

我问,面对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在“拜金主义”侵蚀下,您认为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如何确立正确的金钱观,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杨业斗说,这个问题,我写过一篇论文。我认为,钱对企业来说,它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标准,不能没有钱。现在国家要你交税是什么东西?是钱。衡得你的产品利润是什么?是钱。一谈创利就是多少多少万元,你说不要这个钱,不问钱,那行吗?对于工人来说,钱是自己生活的物的等价交换物,也是精神生活的方面,没有钱,你买不回油盐酱醋菜茶,没有钱,你抱不回电视,一句话,钱是要的,它既是衡量企业发展了标准,也是工人劳动的报酬。

作为一个车间的领导和一个食人间烟火的共产党员,不是说他可以不生活,不要钱就去作贡献,而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能做到的尽量去做。比如说,我领导的这个车间要完成任务,按规定上缴利税,那么我就要尽一切努力去提高生产效率,想尽一切办法。如改革管理方式、提高技术水平、充分调动工人积极性,开展“千百尺”竞赛等都是为了钱,有了这些钱,既利于国家又造福于工人。我们车间利税完成得好,工人福利也相应提高。作为我个人就是全身心投入工作而不讲价钱。

交谈使我明白了,正确的金钱观应该是:首先,不能否认金钱的重大作用,它是人生幸福的重要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物质保证。但是,人生的追求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应该看到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它本身无特殊“神通”,而人的理想人格,声誉比金钱更重要。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获得金钱的途径应是正当合法的。我们应摒弃腐朽的拜金主义。

喻厚雄:孔繁森的事迹告诉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新世纪人生价值观的核心。

我和业余党校的同学们参观了孔繁森事迹展览。孔繁森精神犹如一座充满奇珍的圣洁殿堂,令人流连忘返。孔繁森的精神和业绩。昭示人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任何人都绕不开的严肃课题。我们正在建立跨世纪的伟大事业,用什么样的尺度观察社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人生,用什么样的准则规范行为,集中一点就是奉献还是索取,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的反映。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这是科学人生价值观的核心,而我们同学中有一部分人认为。讲奉献太亏着自己了,奉献和索取最好是平衡的。其理由是,奉献等于索取符合按劳付酬的分配原则,也是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人们利益原则所允许的,我认为,这种立论是不正确的,也是在实际中行不通的。因为人生价值在于奉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人生活在社会中既要承担义务,又要享受权利,人类为了社会的发展就必须承担更多的义务,否则社会财富就会枯竭,社会就会停滞。所以每个人只有奉献大于索取,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

张锋:红安人的追求激励我们攀登科学人生价值观的最高境界----无私奉献。

怀着一般激荡在心间的崇敬之情,我和同学们来到了红安,来到这孕育将军的摇蓝。在短短两天的察访中,我始终陷入那份深深的感动中无法自拔。当年,红安人民为了拯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华民族,为了的反动统治,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经历千难万险,付出了巨大牺牲,谱写了一曲气贯长河的壮歌。据统计,从黄麻起义到工农武装割据,从三年艰苦游击到八年英勇抗战,直到全国解放的22年间,红安有14万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十室九空”便是当时红安人民英勇救国的最好写照。

再看看今天的红安人民吧!祖辈的淳朴、勤劳、勇敢在他们身上仍然散发着光采,岁月的流逝并没有洗去红安人民的高尚品格,金钱的诱惑,索取的狂潮并没有侵蚀红安人民的意志和风节!啊!善良纯质的人民,可亲可敬的红安,怎能不使我情绪激动,心潮澎湃呢?

人活着,就有追求。有人追求享受,有人追求刺激,有人追求安逸,有人追求虚荣……那么,红安人民的追求又是什么呢?他们是怎样看待人性本私论的呢?

带着这颇具哲理的问题,我们瞻仰了七里坪革命博物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从烈士们那气贯长虹的壮举中批到了答案。革命烈士张南一同志在,斗争中不幸入狱,遭到了反动派的残酷催残,他们割下了张南一的舌头和耳朵,剜去了他的双眼,威逼他写下革命党人的名单。面对惨无人道、丧尽天良的敌人,张南一英勇不屈,视死如归,始终保持高度的革命气节,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们不正是以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追求的吗?

红安归来,当有的同学再次谈起“人性本私论”时,我引用红安县宣传部长胡睦所总结的红安人的价值观----在战争年代,红安人一要三不要(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和在建设时期,红安人一图两不图(不图名、不图利、只图奉献)的话,回击“自私论”者,同学们哑然了,深深为红安人的追求、红安人的精神所震撼、所折服!可不是么,正是这块红色的土地,塑造了两名共和国主席(董必武、李先念)和200多名将军。而历史上和现实中把个人私欲摆到人生追求前列的人是可悲的,从秦桧到袁世凯,以及共产党员内部的蛀虫之流,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作为跨世纪的一代的我们,应发扬红安精神,努力攀登科学人生价值观的最高境界----无私奉献,为实现党的跨世纪宏伟目标艰苦奋斗,建功立业。

孙莹:行动起来,从我做起,在跨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上一篇:班级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下一篇:放牛班的春天音乐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