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规则论文范文

时间:2023-06-18 11:13:57

交通规则论文

交通规则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 电动自行车 立法 分类分道 监管

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将电动自行车定义为,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的整车技术要求是,最高时速不超过20公里,重量不超过40公斤,具有脚踏骑行功能,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不大于240W.近年来,电动自行车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之一,电动自行车造成的交通事故逐年上升,以至于深圳等地政府甚至动议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并因此引起民众的高度关注。加强电动自行车的监管,保障行人安全,已是十分必要的。

一、电动自行车的优缺点分析

(一)电动自行车的优点

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相比,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有电动自行车充电器,充电方便。骑电动自行车出行,经济、环保、速度快,节省体力和时间,而有利于民众精力充沛和结余时间投入生产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对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工薪阶层等收入不是很高的人群来说,电动自行车就是最好的交通工具。有些行业,如送牛奶的、送快递的、快餐业,甚至把电动自行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对许多行业和普通民众来说,电动自行车是生产设备、固定资产和生活必备品。

从国家层面看,电动自行车出行成为公共交通的补充,有效缓解了机动车交通拥堵的压力,构成国家交通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没有电动自行车,大家都去买汽车,则马路就更是停车场了,或者是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更加拥挤不堪。就保护环境来看,电动自行车无疑是最环保的交通工具之一,电动自行车出行是绿色出行,电动自行车消费和充电无疑也是促进消费,促进了电动自行车生产和经销行业的发展,促进了电力和电网经营行业的发展。因而电动自行车行业要大力发展,要鼓励市民和民众用电动自行车出行,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会给民众带来巨大的不便,尤其是对穷人来说,禁止骑电动自行车出行无异于禁止穷人上路,禁止电动自行车的做法不可取。

(二)电动自行车引发的问题和原因

电动自行车之所以引发争议,主要是安全问题,安全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1.电动自行车缺乏法律规范,缺乏科学的标准。关于电动自行车的立法滞后,现有的电动自行车的规定级次很低,连行政规章都很少,更不用说是行政法规和法律了。《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与《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存在冲突,尤其是对电动自行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的界定上存在矛盾之处,以至于电动自行车是列入自行车还是归类为电动摩托车都存在模糊之处,给某些厂家生产超标电动自行车留下了空间,《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亟需修订。电动自行车的归类模糊,也给民众带来了担忧,电动自行车如列入机动车管理,则民众骑电动自行车岂不是要考驾照和交保险了?无证驾驶、酒驾岂不是要承担刑事责任了?

2.电动自行车生产者和经销者生产和销售超标或者超速的电动自行车,有些使用者私自或者叫维修店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规定,电动自行车的最高时速不超过20公里,重量不超过40公斤,但是现在有些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家根本不生产时速20公里以下的电动自行车,有些厂家生产的电动自行车时速达到或者超过50公里,以至于一些电动自行车速度堪比摩托车和小汽车,以此来满足一部分行业和人群对高速电动车的需求。

3.电动自行车出行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电动自行车专用道。许多城市电动自行车车道和人行道混用,电动自行车和人力自行车混道,甚至有些城市,尤其是小城镇,电动自行车和机动车、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行人就一条道通行。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提升,小轿车等机动车的数量急剧增长,占用了更多的车道和空间,挤压了电动自行车的车道和空间。公共基础实施的建设跟不上民众交通工具发展的速度,给民众使用电动自行车出行带来了巨大的不便和风险。

4.交通违法行为严重。关于电动自行车的交通规则存在诸多缺陷,没有专门的电动自行车交通规则,现有关于电动自行车的交通规则都比较分散,交通规则不健全。小轿车、摩托车、大卡车等交通工具的使用者常常违反交通规则,电动自行车使用者也常无视现有的交通规则,超速行驶、闯红灯、逆向行驶、超载等比比皆是。交警等执法部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电动自行车使用者违法缺乏刑事制裁措施。小轿车等机动车司机常横冲直撞或者酒后驾车,电动自行车更是举步维艰,电动车骑行者不得不左顾右盼,小心翼翼,行人更是步步惊心。

二、电动自行车的法律监管对策

(一)加强电动自行车相关立法,使电动自行车监管有法可依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对摩托车的定义是,由动力装置驱动的,具有两个或三个车轮的道路车辆,但不包括,电驱动的,最大设计车速不大于20km/h,具有人力骑行功能,且整车整备质量、外廓尺寸、电动机额定功率等指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规定的两轮车辆。普通摩托车是指,无论采用何种驱动方式,其最大设计车速大于50km/h,或如使用内燃机,其排量大于50mL,或如使用电驱动,其电动机最大输出功率总和大于4kW的摩托车,包括两轮普通摩托车、边三轮摩托车和正三轮摩托车。《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还规定,轻便摩托车是无论采用何种驱动方式、其最大设计车速不大于5 0km/h的摩托车,如使用电驱动,其电动机最大输出功率总和不大于4kW.两轮轻便摩托车是装有一个从动轮和一个驱动轮的轻便摩托车。《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还对电动摩托车标准实施的过渡期提出了要求。从这些规定看,摩托车包括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2009年的《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安全要求》规定,40公斤以上、时速20公里以上的电动自行车,称为轻便电动摩托车或电动摩托车,划入机动车范畴。电动两轮摩托车以时速、质量、电动车输出功率为标准分为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两种,40公斤以上、时速20公里以上的电动自行车,称为轻便电动摩托车或电动摩托车,划入机动车管理。《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的规定不仅模糊而且明显与《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不符,因此要修订《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以便与《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规定相统一。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和《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仅仅是电动自行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的技术性规范,不是电动自行车的使用规范。加强电动自行车相关立法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的相关立法,对电动自行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分类监管。制定和颁行专门的《电动自行车法》、《电动自行车交通规则》,明确电动自行车技术标准,规定电动自行车安全规范、电动自行车交通规则、电动自行车车道规划和建设规范。明确规定,设计时速在20公里以下的电动自行车依然是自行车,不属于机动车,普通民众骑电动自行车无需考驾照、交保险、年检,出行并不受影响。但对电动自行车骑行者违反交通规则也要严格执法,违者必罚,不让骑行者有侥幸心理,督促骑行者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鉴于现行机动车监管法律比较健全,监管经验比较丰富,有利于交警部门对电动摩托车进行监管,所以将时速超过20公里的电动自行车列入机动车管理。要及时制定和颁行《电动摩托车法》、《电动摩托车交通规则》、《电动摩托车驾照考试和年检规则》、《电动摩托车保险规则》等法律法规,规定电动摩托车的登记上牌、年检、驾照考试和驾照年检、保险缴纳和赔付方法等内容,强令驾驶人驾照考试、交纳保险、年检等,惩处超速、超载、逆行、闯红灯等违法行为,保障行人、自行车骑行者的安全,减少电动摩托车造成的交通事故。

修订刑法,让酒驾、毒驾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和机动车一样入罪,让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的使用、出行和监管有法可依,对电动自行车实行法制化管理。

(二)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生产者、经销者和维修店的监管

将电动两轮车列入机动车,如果禁止电动摩托车上路,可能会对生产高速电动自行车(新标准为电动摩托车)的行业带来灭顶之灾。政府要积极调整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的产业结构和生产结构,引导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商生产转型升级,或者生产合规电动自行车,或者转型为电动摩托车生产者,或者转行生产其他产品。将电动两轮车列入机动车,如果禁止电动摩托车上路,会严重影响快递业、邮政业、快餐业、牛奶业甚至一些超市,造成这些行业经营困难或者出现倒闭潮,则不仅会影响相关行业和民众的日常生活,造成大量工人失业,要对这些工厂或者工人的去留作出规划和安置。立法部门和政府部门需要好好考虑,想出周全的对策。

要对电动车生产商、经销商、维修店加强监管,禁止不符合技术标准和超出技术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出厂和销售,禁止维修店和电动自行车拥有者不符合技术标准和超出技术标准改装电动自行车,禁止违规电动自行车上路,一经发现违规者,对生产者、经销者、改装者、使用者进行严肃处理,没收电动自行车,进行罚款,重者吊销执照、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三)合理配置路权,加大电动自行车专用道的建设,分道而行,分类监管

合理配置路权,加大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专用道的建设。鉴于小轿车、客车等机动车的急剧增长,给城市道路建设、道路通行、交通监管、环境保护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并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地方政府开始对机动车开始限牌和限行。我国应该改变鼓励购买机动车政策为适度控制机动车数量、鼓励购买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的政策。在城市规划和道路规划时,增加电动自行车道和电动摩托车道,避免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是在自行车道上行驶还是在机动车道上行驶的尴尬,实行机动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自行车和行人都有各自的专行道路,实行分道并行,改变现在的诸车和行人同道混行的囧境。

(四)加强法制教育和执法力度

对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使用者加强法制教育和交通规则培训,使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骑行者和使用者心中有法律,时时牢记和遵守交通规则,给培训合格者发放证书,有证者才能上路,无合格证书禁止上路。

交通规则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 电动自行车 立法 分类分道 监管

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将电动自行车定义为,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的整车技术要求是,最高时速不超过20公里,重量不超过40公斤,具有脚踏骑行功能,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不大于240w。近年来,电动自行车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之一,电动自行车造成的交通事故逐年上升,以至于深圳等地政府甚至动议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并因此引起民众的高度关注。加强电动自行车的监管,保障行人安全,已是十分必要的。

一、电动自行车的优缺点分析

(一)电动自行车的优点

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相比,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有电动自行车充电器,充电方便。骑电动自行车出行,经济、环保、速度快,节省体力和时间,而有利于民众精力充沛和结余时间投入生产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对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工薪阶层等收入不是很高的人群来说,电动自行车就是最好的交通工具。有些行业,如送牛奶的、送快递的、快餐业,甚至把电动自行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对许多行业和普通民众来说,电动自行车是生产设备、固定资产和生活必备品。

从国家层面看,电动自行车出行成为公共交通的补充,有效缓解了机动车交通拥堵的压力,构成国家交通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没有电动自行车,大家都去买汽车,则马路就更是停车场了,或者是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更加拥挤不堪。就保护环境来看,电动自行车无疑是最环保的交通工具之一,电动自行车出行是绿色出行,电动自行车消费和充电无疑也是促进消费,促进了电动自行车生产和经销行业的发展,促进了电力和电网经营行业的发展。因而电动自行车行业要大力发展,要鼓励市民和民众用电动自行车出行,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会给民众带来巨大的不便,尤其是对穷人来说,禁止骑电动自行车出行无异于禁止穷人上路,禁止电动自行车的做法不可取。

(二)电动自行车引发的问题和原因

电动自行车之所以引发争议,主要是安全问题,安全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1.电动自行车缺乏法律规范,缺乏科学的标准。关于电动自行车的立法滞后,现有的电动自行车的规定级次很低,连行政规章都很少,更不用说是行政法规和法律了。《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与《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存在冲突,尤其是对电动自行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的界定上存在矛盾之处,以至于电动自行车是列入自行车还是归类为电动摩托车都存在模糊之处,给某些厂家生产超标电动自行车留下了空间,《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亟需修订。电动自行车的归类模糊,也给民众带来了担忧,电动自行车如列入机动车管理,则民众骑电动自行车岂不是要考驾照和交保险了?无证驾驶、酒驾岂不是要承担刑事责任了?

2.电动自行车生产者和经销者生产和销售超标或者超速的电动自行车,有些使用者私自或者叫维修店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规定,电动自行车的最高时速不超过20公里,重量不超过40公斤,但是现在有些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家根本不生产时速20公里以下的电动自行车,有些厂家生产的电动自行车时速达到或者超过50公里,以至于一些电动自行车速度堪比摩托车和小汽车,以此来满足一部分行业和人群对高速电动车的需求。

3.电动自行车出行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电动自行车专用道。许多城市电动自行车车道和人行道混用,电动自行车和人力自行车混道,甚至有些城市,尤其是小城镇,电动自行车和机动车、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行人就一条道通行。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提升,小轿车等机动车的数量急剧增长,占用了更多的车道和空间,挤压了电动自行车的车道和空间。公共基础实施的建设跟不上民众交通工具发展的速度,给民众使用电动自行车出行带来了巨大的不便和风险。

4.交通违法行为严重。关于电动自行车的交通规则存在诸多缺陷,没有专门的电动自行车交通规则,现有关于电动自行车的交通规则都比较分散,交通规则不健全。小轿车、摩托车、大卡车等交通工具的使用者常常违反交通规则,电动自行车使用者也常无视现有的交通规则,超速行驶、闯红灯、逆向行驶、超载等比比皆是。交警等执法部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电动自行车使用者违法缺乏刑事制裁措施。小轿车等机动车司机常横冲直撞或者酒后驾车,电动自行车更是举步维艰,电动车骑行者不得不左顾右盼,小心翼翼,行人更是步步惊心。

二、电动自行车的法律监管对策

(一)加强电动自行车相关立法,使电动自行车监管有法可依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对摩托车的定义是,由动力装置驱动的,具有两个或三个车轮的道路车辆,但不包括,电驱动的,最大设计车速不大于20km/h,具有人力骑行功能,且整车整备质量、外廓尺寸、电动机额定功率等指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规定的两轮车辆。普通摩托车是指,无论采用何种驱动方式,其最大设计车速大于50km/h,或如使用内燃机,其排量大于50ml,或如使用电驱动,其电动机最大输出功率总和大于4kw的摩托车,包括两轮普通摩托车、边三轮摩托车和正三轮摩托车。《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还规定,轻便摩托车是无论采用何种驱动方式、其最大设计车速不大于50km/h的摩托车,如使用电驱动,其电动机最大输出功率总和不大于4kw。两轮轻便摩托车是装有一个从动轮和一个驱动轮的轻便摩托车。《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还对电动摩托车标准实施的过渡期提出了要求。从这些规定看,摩托车包括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2009年的《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安全要求》规定,40公斤以上、时速20公里以上的电动自行车,称为轻便电动摩托车或电动摩托车,划入机动车范畴。电动两轮摩托车以时速、质量、电动车输出功率为标准分为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两种,40公斤以上、时速20公里以上的电动自行车,称为轻便电动摩托车或电动摩托车,划入机动车管理。《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的规定不仅模糊而且明显与《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不符,因此要修订《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以便与《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规定相统一。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和《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仅仅是电动自行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的技术性规范,不是电动自行车的使用规范。加强电动自行车相关立法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的相关立法,对电动自行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分类监管。制定和颁行专门的《电动自行车法》、《电动自行车交通规则》,明确电动自行车技术标准,规定电动自行车安全规范、电动自行车交通规则、电动自行车车道规划和建设规范。明确规定,设计时速在20公里以下的电动自行车依然是自行车,不属于机动车,普通民众骑电动自行车无需考驾照、交保险、年检,出行并不受影响。但对电动自行车骑行者违反交通规则也要严格执法,违者必罚,不让骑行者有侥幸心理,督促骑行者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鉴于现行机动车监管法律比较健全,监管经验比较丰富,有利于交警部门对电动摩托车进行监管,所以将时速超过20公里的电动自行车列入机动车管理。要及时制定和颁行《电动摩托车法》、《电动摩托车交通规则》、《电动摩托车驾照考试和年检规则》、《电动摩托车保险规则》等法律法规,规定电动摩托车的登记上牌、年检、驾照考试和驾照年检、保险缴纳和赔付方法等内容,强令驾驶人驾照考试、交纳保险、年检等,惩处超速、超载、逆行、闯红灯等违法行为,保障行人、自行车骑行者的安全,减少电动摩托车造成的交通事故。

修订刑法,让酒驾、毒驾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和机动车一样入罪,让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的使用、出行和监管有法可依,对电动自行车实行法制化管理。

(二)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生产者、经销者和维修店的监管

将电动两轮车列入机动车,如果禁止电动摩托车上路,可能会对生产高速电动自行车(新标准为电动摩托车)的行业带来灭顶之灾。政府要积极调整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的产业结构和生产结构,引导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商生产转型升级,或者生产合规电动自行车,或者转型为电动摩托车生产者,或者转行生产其他产品。将电动两轮车列入机动车,如果禁止电动摩托车上路,会严重影响快递业、邮政业、快餐业、牛奶业甚至一些超市,造成这些行业经营困难或者出现倒闭潮,则不仅会影响相关行业和民众的日常生活,造成大量工人失业,要对这些工厂或者工人的去留作出规划和安置。立法部门和政府部门需要好好考虑,想出周全的对策。

要对电动车生产商、经销商、维修店加强监管,禁止不符合技术标准和超出技术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出厂和销售,禁止维修店和电动自行车拥有者不符合技术标准和超出技术标准改装电动自行车,禁止违规电动自行车上路,一经发现违规者,对生产者、经销者、改装者、使用者进行严肃处理,没收电动自行车,进行罚款,重者吊销执照、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三)合理配置路权,加大电动自行车专用道的建设,分道而行,分类监管

合理配置路权,加大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专用道的建设。鉴于小轿车、客车等机动车的急剧增长,给城市道路建设、道路通行、交通监管、环境保护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并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地方政府开始对机动车开始限牌和限行。我国应该改变鼓励购买机动车政策为适度控制机动车数量、鼓励购买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的政策。在城市规划和道路规划时,增加电动自行车道和电动摩托车道,避免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是在自行车道上行驶还是在机动车道上行驶的尴尬,实行机动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自行车和行人都有各自的专行道路,实行分道并行,改变现在的诸车和行人同道混行的?寰场?br>

(四)加强法制教育和执法力度

对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使用者加强法制教育和交通规则培训,使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骑行者和使用者心中有法律,时时牢记和遵守交通规则,给培训合格者发放证书,有证者才能上路,无合格证书禁止上路。

交通规则论文范文第3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场景一:午夜的路口,街道上没有一个行人。仅有的一辆车静静地停在斑马线前等待交通信号灯变绿。

场景二:车道上,一个神色焦急的行人一边躲避着来往的车辆,一边在车流中穿过马路。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写作指导

本题属于情景型材料作文。场景一体现了人物对规则的严格遵守;场景二体现了人物在应急情况下对规则作出的变通。综合两则材料,应该是如何对待规则的问题。审题时必须抓准两则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

角度一:规则必须遵守。规则是维持公共领域之正常秩序的基础,规则的制定基于公共利益,任何个体和组织都必须无条件地遵守。不管是众目睽睽的光天化日,还是无人监管的午夜街头,必须自觉遵守规则。

选材小贴士: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珍藏着哈佛遗赠的400余本珍贵的图书,并规定读者只能在馆内阅读,不得带出馆外。一天,一名叫迈克的学生违规带出了其中的一本。几天后图书馆失火,400多本图书全部被焚毁。迈克意识到他手中的那本书是唯一的遗存了,经过思考,他把书还给了学校。霍里厄克校长收下了书,感谢了他,但仍给了他处分,因为他违反了校规。他们把规则看得高于一切,违反了校规就是失去了道德。

角度二:灵活学会变通。规则的本意是保障公众利益,也包含保障所有个体的利益。当个体的合理利益与公众利益相冲突的时候,我们不能生硬地制止个体对于自我合理利益的追求。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有时要灵活处理。

选材小贴士:《飘》中的卫希礼,在南北战争前是南方的一个富家公子,做事总是规规矩矩的,是个标准的绅士。但在战争结束后,他失去了财产,更为重要的是他失去了他所适应了的社会。在新的社会准则下,他无所适从,靠郝思嘉的帮助才能继续生活下去。而郝思嘉则不同,她适应了新的社会,从一个娇弱的千金小姐转变成了一个女商人。可见,死守规矩是不行的,还要去不断适应它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生存下去。

角度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当自我需求影响甚至侵犯了他人的空间和权利时,必须恪守规则;当自我需求对他人的空间和权利不会造成影响时,不能死守规则,要学会应急和变通。

选材小贴士:2012 年 6 月 9 日上海发生的一件事引发了一场关于规则与人情的争议。一名参加高考的学生,因为自行车坏了,结果迟到了。考场工作人员按照有关规定,拒绝考生进入考场。考生的妈妈先求情,后下跪,工作人员仍不允许考生进场。这名考生因为心急,想要翻墙入场,后被工作人员制止,最终未能参加考试。

素材运用

经典素材:一个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课余为日本餐馆洗盘子以赚取学费。日本餐饮业有一个不成文的行规:盘子必须用水洗7遍。洗盘子的工作是按件计酬的,这位留学生计上心头,洗盘子时少洗一两遍,结果,劳动效率大大地提高了。日本学生向他请教技巧,他毫不避讳:“少洗两遍就行了。”日本学生与他渐渐疏远了。一次餐馆老板来检查盘子清洗情况,老板用专用的试纸测出盘子清洁程度不够,责问这位留学生,他却振振有词:“洗5遍和洗7遍差别并不大。”老板只是淡淡地说:“你是一个不守规则的人,请你离开。”

素材点拨:因为不守规则,同学们疏远了他,老板更是炒了他的鱿鱼,可见规则在发达国家的重视程度。日本这个发达国家为什么这么重视规则呢?恐怕中国的一句老话能回答这个问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则或者不按规则办事,事情就会一团糟,哪里还有效率,哪里还会发展?可悲的是,最先明白“规则”作用的中国人,在当代却忘了做事要遵守规则这个道理。

适用主题:规则;自作聪明;诚信服务……

人物素材:爱迪生有一次将一个形状很不规则的灯泡交给一位平日里非常恃才自傲的研究人员,请他准确地算出灯泡的容积。那人随手接过灯泡轻飘飘地说:“太简单了!”两个小时过后,爱迪生来问他答案,只见他桌子上到处是公式,但算了半天却还没有一个结果。爱迪生就拿起一杯水倒满灯泡,然后将灯泡里的水倒入量杯中,灯泡的容积轻而易举地显示了出来。

素材点拨:即使是最有知识的人,一旦被知识中的规则控制,也不会有什么作为。爱迪生打破了规则,放弃了几何求积这一种常规办法,才得以快速准确地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适用主题:规则与变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打破常规……

热点素材:“中国式过马路”,只要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因为交通太乱,绿灯直行,车辆无视行人,继续右转,而且转弯的汽车根本不让行人,所以大家达成一个共识:红灯大家一起过,绿灯小心点过。“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的讨论。

素材点拨:“中国式过马路”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的影响,它反映了国人规则意识的集体漠视。中国连续十年交通事故发生率位居世界第一。当中国人在红灯前自觉站立,这个古老国度的现代文明也就站立了。遵守规则,人人有责。

适用主题:生命安全;交通规则;国民素质……

例文

请自觉遵守规则

张一帆

午夜的路口,街道上没有一个行人。仅有的一辆车静静地停在斑马线前等待交通信号灯变绿。司机的规则意识既值得肯定,又理所应当。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遵守规则的人可敬,违背规则的人可耻。遵守交通规则,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品质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形象。

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体现出良好的个人素质,有利于个人家庭的幸福生活。

宽阔的马路,先进的道路安全设施,一直在完善的交通法规,难道真能对交通安全起到持久稳固的作用吗?如果是,那为何交通事故还是年年不断的频繁发生?可见交通安全保障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而这究竟又是谁的错呢?

看!车道上,一个神色焦急的行人一边躲避着来往的车辆,一边在车流中穿过马路。纵使你有急事,殊不知,欲速则不达。更何况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看!那辆超载的大卡车正吃力地前进着,司机见了红灯也不停车,随意乱闯,只是为了赶时间交差,只是,为了这么一笔工钱违反交通规则,刹那间就很有可能会葬送生命……

看!又是一场悲剧!人行道上,一辆摩托车疾速行驶,将一位老奶奶撞倒在地。

此时此刻,仍有许多交通事故发生。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又有什么比文明更重要的?

是规则使我们的生活美满幸福,是规则使我们的社会井然有序,是规则使我们的国家和谐稳定,是规则使我们的民族文明强盛。“遵守规则,人人有责”这不是在口头上说说而已,而是要靠实际行动来证明。多一些规则意识,少一点违规行动。让安全与快乐同时伴我成长,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安全更美好!

评点

交通规则论文范文第4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以车代步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现代交通为人们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然而,相伴而来的交通事故也在很大程度上给社会、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忧虑和隐患,这决不是杞人忧天式的危言耸听,而是浸着无数血泪、令人胆寒心悸的残酷事实。

车祸固然可怕,但我们也决不能因噎废食,不再依赖现代交通工具,若果真如此,那只会给人类发展带来莫大的遗憾。为了消除隐患,很有必要防微杜渐,我想交通安全法规正是制约交通事故这一恶魔的有力武器。谁一旦拥有了它,就拥有了护身符,车祸便不会贸然降临到你的身上来。因为安全是人创建的,事故也是人为的。有些同学常常抱有侥幸心理,认为一些重大交通事故不会凑巧落到自己身上,而事实则不然。在一些重大的交通事故中,平均每七人中就有一位未成年人。也许仅仅是因为你无意中的闯红灯,也许仅仅是为了上学不迟到而加快了你的骑车速度,也许仅仅是说笑着和同学并肩骑车,而这一切都会让你身处险境。

朋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要把生命坦然地融入社会的洪流中,我们要走进依恋如故的学校,走进温暖可爱的家庭,又岂能让车轮带走幸福!为了我们自己,同时也为了他人,让我们自觉树立和培养交通安全意识,用理性和爱心为社会铺就一条安全畅通的坦荡大道吧!

(本文为山西省首届交通安全征文大赛优秀作品)

【作者系山西省太原五中252班学生】

本文开篇讲述了一个小故事,从对比中引出“国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接着在承认现代交通之“利”的前提下,道出现代交通之“弊”;在进一步分析中表明,交通事故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最后号召“未成年人”用“理性和爱心”来造就自己的幸福。篇幅不长,却结构完整,可以说是一篇较为出色的议论文。其特点有三:一是运用反问修辞拟题,不答而答,“不能让车轮碾碎幸福”的观点鲜明有力,夺人耳目。二是引用小故事,行文平易、生动,读者能在幽默中欣然接受作者的良言相劝,易于在生活中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三是第3段末的排比句用得好,不经意间凸显了交通危险就在身边,强化了珍爱生命要从小处做起的意识。

交通规则论文范文第5篇

1、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春节是走亲访友的高峰期,也是各类交通安全事故多发期,希望同学们在寒假期间遵守交通法规,外出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骑车要在人行道靠右边行使,严禁在路上骑车追逐打闹。注意乘车安全,不要乘无牌无照的车,不要乘拥挤的车。若发生交通事故,要想法及时通知家长,并拨打120及时实施抢救。

2、老师和家长每天最惦记的就是你们的安全。据了解,每年因各种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儿童死于非命,给家庭带来了不幸,给父母造成无法愈合的创伤。因此,同学们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懂得安全的重要意义,做到:安全第一,从我做起;安全第一,从小事做起。关注安全,关爱生命。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人人讲安全,保证人人都安全。

3、正确燃放烟花爆竹。接近年关,烟花爆竹大量上市,一些“三无”劣质产品偷偷上市,同学们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最好能在家长的陪同下,在正规的经销处购买。在燃烧鞭炮、焰火时,要由家长陪同,要在宽敞地方放,不要对准人放,避免造成人员伤亡,严防伤害事故发生。

4、防火、防气、防电。我们每天都可能会与火、与电、与煤气打交道,同学们要了解有关知识,在生活中要注意消除水、火、气、电等存在的隐患,做到不玩火,注意防火,若遇到火警时要知道及时拨打119报警。不玩电,不私自拆装电器防电注意用气安全,防煤气中毒等。去冬今春,降水极小,近期气温回升,加之我镇山上路况进一步改善,上山游玩人员明显增多,春节将至,上坟烧纸现象也将骤增,野外用火概率增加,风干物燥,森林防火形势严峻,镇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层层落论文实森林防火责任制,要求学校加大森森防火宣传及安全教育的力度,进行森林防火安全教育。为此,我校已经下发了《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同学们假期不要在地里玩火,严禁在柴禾堆旁燃放烟花爆竹、上坟烧纸、烧荒燎堰、杜绝带火种外出现象。

5、监控文化生活,严防精神污染。网络世界对青少年具有强烈的诱惑力,长时间沉溺会导致人际交往、简历适应能力的下降,会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孤独焦虑、食欲不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甚至犯罪或消极自杀。所以希望同学们要远离网吧,不登录不健康的网站。也不要涉足营业性电子游戏室、台球厅、录像厅、卡啦ok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不参加不健康的娱乐活动,不听、不信、不传、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坚决抵制活动。不购买、不借阅内容不健康的书刊、报纸、光碟、录像带不看低级趣味的电影、电视。多读健康的书刊,多看乐观的节目。要培养文明行为,抵制消极现象,促进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简历风气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6、不到池塘、河湾、水库,若发生事故,要大声呼救。

7、出门必须和家长打招呼,并按时回家。不准夜间9点以后在外玩耍,夜晚不得单独出门,更不能在外过夜,彻夜不归。

8、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要提高鉴定警惕,谨防上当受骗。遇有紧急情况,要见义勇为,智慧取胜,避免力敌不过反而危害自身现象的发生。

9、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要合理饮食,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买“三无”食品,每个同学在假期中要做到不抽烟、不喝酒、不。生活要有规律,按时起居,多锻炼,预防疾病侵染,提高身体素质。

10、同学们在家要帮助父母做家务和参加有益的简历实践报告活动,制定好寒暑假学习计划,认真完成寒暑假作业,开展好“五个一”活动,即读一本好书,并写出读后感,看一部好电影,学唱一首好歌,做一件好事,当一天家长,体验一下做父母的辛苦,并做好记录或日记。

11、提倡勤俭节约,培养良好品德。寒假期间提倡勤俭节约,不乱花钱,学会计划每天的生活,注意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假期期间,全体学生要自觉遵守公民道德,做遵守公民道德的模范,要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勤俭节约要自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要大力论文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要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增强礼仪、礼节、礼貌意识,要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培养自己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交通规则论文范文第6篇

【关 键 词】信赖原则/过失责任根据/社会相当性

一、信赖原则的发展

信赖原则(Der Vertrauensgrundsatz)是指当行为人实施某种行为时,如果可以信赖被害人或者第三人能够采取相应的适当行为的场合,由于被害人或者第三人不适当的行为而导致结果发生的,行为人对此不承担责任的原则。(注:参见[日]西原春夫:《交通事故和信赖原则》,成文堂1969年版,第14页。)它是德日刑法理论上确定过失责任程度的重要理论。信赖原则肇始于交通运输业。对于交通事故之责任认定,依传统的过失犯理论,行为人的预见可能与预见义务是一体的,只要有预见危害结果的可能即有注意义务;只要认识到危害结果就要采取避免危害结果的措施。因而驾驶人在行为时,具有注意义务,并有注意能力而不注意,导致危害结果发生时,构成刑法上的过失。传统的过失理论对于社会结构相对简单,动力交通工具稀少的时代,固然可适应,但在20世纪以后,动力交通工具之发展日新月异,数量快速增加,如再依照传统的过失犯理论追究其责任,则每一事故发生,均可追究驾驶人的责任,这势必阻碍社会的发展,影响人类生活的进步,使动力交通工具作为高速运输工具的性能丧失。为减轻交通运输人员过多的义务负担,在危险分配理论基础上,信赖原则应运而生。

信赖原则作为分配注意义务的原则,首创于1935年的德国判例。德国旧联邦最高法院在确立依赖原则之前,对驾驶人过失责任的认定,一般采取较严格的态度。认为驾驶人不能期待其他交通参与者采取合乎交通秩序要求的正确态度,而应随时注意他人从路旁突然闯入车道的情况,所以驾驶人注意义务的范围极广。只在“以要求道路利用者之考量,系超越‘日常生活经验之可能者’之范围,始不负过失之责任”。(注:参见[日]西原春夫:《交通事故和信赖原则》,成文堂1969年版,第87页。)1935年12月9日日联邦最高法院判决(注:该判决系对某一被告于某日下午6时许,驾驶汽车沿市内电车的路行驶前进,电车轨道高于汽车轨道。当被告的汽车行至桥前1.5米处,在其前方有两个成年人从电车轨道走下,与被告的汽车相撞,造成一死一重伤。柏林地方法院以“被告在天气晴朗、视野良好的情况下,如能够充分注意,即可适时注意电车轨道的二人,并从二人的态度推知对方欲在自己前方穿越汽车道,可采取鸣笛等措施,因而认定被告成立过失致死及过失致伤罪。”但联邦最高法院则认为:“汽车驾驶人虽对步行者违反交通规则之情况,应有心理上的准备,但对驾驶人的此项要求,应考虑日常生活之要求及汽车交通之本质、特性及重要性等,而在可以容许的范围内,始为适当。汽车驾驶人并无将所有行人可能不注意的情况都予以考虑的必要及可能,从当时的全部情况,经深思熟虑,判断行为人必不至如此不注意时,则视行为人已尽其注意义务。一般而言,在白天且车流量不大,视野良好的市区,汽车驾驶人对于成年人不愿接近自己车辆而突然从电车轨道走向汽车道的情况,实无予以考虑之必要。”据此改判被告为无过失。参见[日]内田文昭,洪复青译:《过失——信赖原则》,(台湾)《刑事法杂志》第16卷第5期。)(RGST,71)中确认了如驾驶人可信赖其他交通参与者亦同将遵守交通规则,则无需考虑他人突然违反交通规则之必要,这使汽车驾驶人的注意义务的范围缩小很多。这一判例首创了信赖原则。信赖原则在初创之时,虽缩小了驾驶人的注意义务的范围,但在适用上仍受到限制,其限制之一是驾驶人本身之行为应符合交通规则,否则即使他人之行为系属突然发生,因驾驶者本身已违反交通规则,则驾驶人仍应负过失之责;其限制之二是驾驶人对结果之发生需无预见可能性,如有预见可能性则仍不免于过失责任。因此对老者、儿童、残疾者可能违反交通规则,应特别予以注意,否则仍无信赖原则之适用。(注:参见周冶平:《汽车事故与刑事责任》,《法学丛刊》第25期,第23页。)

到1954年7月,联邦最高法院与刑庭联合总会作出决议,才使用“可以信赖”及“信赖原则”之文句。这一决议遂奠定交通事故信赖原则之基础。(注:廖正豪:《过失犯论》,台湾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197页。)“信赖原则”理论包含以下要点:(1)参与交通之人,除有一般注意义务之外,尚有依实际情况而异的特殊注意义务。(2)过于加重干道驾驶人之谨慎义务,徒然造成交通之不流畅,于道路安全之维护与国民信任感之培养皆无助益。(3)干道驾驶人对不可知他人违规行为实无预见义务。(4)唯对已见之危险,仍应极力回避结果之发生。(注:参见翟唳霞:《刑事上信赖原则之理论与实用》,(台湾)《刑事法杂志》第16卷第5期,第48页。)

促使“信赖原则”(即在生活上当然可以信赖之原则)确立之契机,乃汽车及其他车辆数额之激增,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10年,德国汽车总数仅5万辆左右,到1925年,由于经济安定,其总数已增至43万辆,到1935年,其总数已达214万余辆。由于经济的发展,汽车数量的激增,汽车必须发挥其具有的高速之机能以适应近代生活环境而免阻碍交通;道路及交通标识等设施得以发展,行车之交通知识亦因之而逐渐普及,这些都是促使信赖原则确立之因素。而传统的过失理论对汽车驾驶人赋予太严格的注意义务,使驾驶人在行车时,必将其速度减至随时随地可以停车的程度。而这样的汽车运行速度,与步行速度相差无几,就使汽车丧失了所应具有的高速机能,且造成交通阻塞,显然这种理论已不能解决汽车之高速运输价值与道路交通安全价值之冲突。于是产生“所谓一方面认定现实之预见可能性,另一方面否认发生预见义务”之理论,“信赖原则”即基于此构想而产生,亦可谓“信赖原则”乃系以“现实上虽有预见可能性之情形,但仍可否定发生预见义务以及回避结果义务”之任务而登场者。(注:洪福增:《刑事责任之理论》,(台湾)刑事法杂志社1988年修订版,第360页。)

日本早期对于交通事故之判决,也采取较为严格的态度,大多基于传统的过失犯罪理论,认为驾驶人应负过失之责任。但对火车、电车等高速交通工具,因考虑其特性而有若干从宽处理的判决,不过当时之判决与今日信赖原则之精神相距甚远。二战后,日本渐受德国之影响,转为对交通工具速度的重视,发展了信赖原则,缩小了驾驶人的注意义务的范围。在信赖原则引入日本过程中,西原春 夫起到重要作用。受日本刑法学会的委托,西原春夫1959年负责“过失与交通事故”比较法共同研究的德国法部分。他在研究报告中,第一次介绍了德国法中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信赖原则”。1965年,他在搜集了一系列以信赖原则为标准而否定被告人过失责任的德国判例基础上,发表了呼吁在交通过失认定中采取信赖原则的论文。后很短时间内,日本最高法院在判决中采用了这一原则。西原春夫也因此一夜之间名声鹊起,一跃成为日本刑法学界的“宠儿”。(注:李海东主编:《日本刑事法学者》,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5年联合出版,第143页。)日本最高法院第一次适用信赖原则否定过失责任的判例,是1966年6月14日的判决,此判决不是以信赖原则去认定驾驶人之过失责任,而是认定乘务员之责任。(注:1966年6月14日的判例是:某私营铁路站的乘务员,深夜从到站的电车上让醉酒、昏睡的客人下车,被行驶中的电车压死。对于此案,否定该乘务员业务上过失责任的判决有如下说明:“在乘务员使醉客下车的时候,除了是根据该人酩酊前的程度和步行的姿势、态度等其他从外部容易观察的征迹可以判断该人有与电车接触、落在线路中的危险这种特殊情况外,信赖该人会采取必要的行动,是相应地对待乘客就够了。”参见[日]大zhǒng@①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中译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241页。参见[日]西原春夫:《交通事故和信赖原则》,成文堂1969年版,第14页。)第一次在认定交通事故中的过失适用信赖原则的,是1966年12月20日的判决。(注:参见[日]西原春夫主编,李海东等译:《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1997年联合出版,第265页。)

1966年12月20日的判例是:汽车在没有实行交通指挥管理的交叉路口右转弯时,在车道的中央附近熄火,再次发动后以约五公里的时速行驶时,从右侧方行驶的摩托车想从该汽车前方超过,结果相撞,致使摩托车的乘者负伤。(注:参见[日]大zhǒng@①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中译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241页。)对于本案,否定汽车驾驶者过失责任的判决理由是:“在本案中,对于汽车驾驶者来说,如果不存在特别的情况,他就可以信赖从右侧方向驶来的其他车辆会遵守交通法规,为避免与自己的车相冲突而采取适当的行动,根据这种信赖进行驾驶就可以了。对于认识右侧一方的安全,预见像本案中被害人的车辆一样,竟敢于违反交通法规,突至自己车辆前方的(其他)车辆,据此防止事故发生于未然,不属于(行为人)业务上的注意义务。”(注:[日]中山敬一:《信赖原则》,载中山研一、西原春夫、藤木英雄、宫泽浩一主编:《现代刑法讲座》第3卷,成文堂1982年版,第80页。转引自林亚刚:《犯罪过失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5-196页。)

自上述判决之后,“学者间反应颇佳。各级法院亦奉为交通事件裁判之圭臬。且将之扩张适用于摩托车相互间,及汽车与脚蹬车相互之事故上。”(注:陈国梁:《日本交通事故上之信赖原则》,(台湾)《刑事法杂志》第20卷第2期,第49页。)至于车辆和行人之间是否适用此原则,在实务上最初无适用余地。其理由是:(1)步行人对危险之发生,常居于被动地位。(2)就交通安全设备言,对产量之设备较对行人之设备为优。(3)就交通危险防止言,司机多有较专门知识经验,而行人则没有。(注:陈国梁:《日本交通事故上之信赖原则》,(台湾)《刑事法杂志》第20卷第2期,第51页。))后来随高速路的发展、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分开以及交通信号设施的完善,维护交通之畅通,发挥汽车等高速交通工具之性能,在实务上对于行人和车辆之间的交通事故有适用信赖原则扩张之趋势。而今日本法院对于交通事故适用信赖原则,已成为普遍。

二、信赖原则与过失责任之根据

在信赖原则产生之前,对过失之责任有旧过失论和新过失论之发展。旧过失论以预见可能性为中心,重视结果预见义务。认为在结果发生的情况下,只要行为人对结果有预见的可能,能够预见到具体的结果却未预见,即违反了注意义务,应负过失责任。这使过失成立的范围过于广泛。新过失论则认为过失责任的根据在于行为人违反结果避免义务。行为人的注意义务不仅包括认识、预见义务,也包括避免结果发生的义务,即为避免结果发生而采取适当手段的义务。行为人在结果预见可能性的基础上,有为避免结果的发生而采取适当手段的可能却没有采取,因而应负过失责任。在交通领域,依信赖原则使行为人因信赖他人采取适当行为而发生危害结果,行为人不负过失责任,其根据是什么?对此,在德、日有二种不同学说。(注:廖正豪:《过失犯论》,台湾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208页。)

1.限定的预见可能说。该说认为“行为人适用信赖原则,不负过失责任,系因直接排除行为人之预见可能性。亦即因行为人信赖其他之人均能遵守生活上所应遵守之法则,则行为人即无须超越此一社会生活上所应尽之注意义务而为注意,其即无此预见,则当然不必进而负回避结果发生之义务,故其行为即无过失可言。”(注:廖正豪:《过失犯论》,台湾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210页。)西原春夫即此主张。(注:西原春夫认为交通事故中,驾驶人均有不安感或危惧感,极易成立过失,故以信赖原则排除其预见可能性。参见[日]西原春夫:《信赖原则と预见可能性》,载于ジエリト第552期,第33页。)该说将行为人不负过失责任归于直接免除行为人的预见可能性,赋予信赖原则以有力依据。但是为何在一般情形可认为有预见可能性,而在适用信赖原则时,则否定行为人有预见可能性及如何协调二者?因而有学者提出将预见可能性分为“事实上预见可能性”和“刑法上之预见可能性。”(注:洪福增:《刑事责任之理论》,(台湾)刑事法杂志社1988年修订版,第364页。)事实上预见可能性,是指行为人本人在当时情况下,根据自己本身情况所见之预见可能性。刑法上之预见可能性是指社会一般人在该状况下所见之预见可能性,而信赖原则免除的正是刑法上之预见可能性,而信赖他人也能采取适当的行动,且在社会上属于相当时,即可否定预见可能性,从而不成立过失。

2.限定违反注意义务说。该说认为行为人行为时仍具有预见可能性,但因信赖其他人将与自己同样遵守有关之规定,即他人也将符合社会生活所必须之注意,故在一定条件下给予免除行为人的注意义务。该说基本上仍认为行为人与其他人都具有预见可能性,只因行为人之信赖,乃减轻或免除了行为人的注意义务。

如前所述,随着交通业的发展,高速交通工具的利用,人类发明不断涌现,如仅以行为人有预见之可能即论以过失之犯罪,则行为人将动辄受刑罚之苦。但一般人的法益也不能不予以照顾,因而有关过失犯的理论,从传统的过失犯理论发展至新的过失犯理论,使有结果无价值的观念进而兼顾行为无价值,以寻求行为人与社会间共同生活利益的平衡,尤其对于交通事故创立信赖原则,更是此精神之具体表现。而依传统过失犯理论或新过失理论,均不能排除行为人之预见可能性,但因行为人既已尽自己之注意能力与注意义务,那么行为人对于结果发生的避免,也尽了一般人所应尽的注意义务,所以此说“就免除注意义务之点而言,可以说比较符合刑法客观上之要求。”(注:洪福增:《刑事责任之理论》,(台湾)刑事法杂志社1988年修订版,第364页。)

三、信赖原则的适用

基于危险分担之法理而生的“信赖原则”,与“ 容许的危险原则”都具有限制过失犯的成立作用,在处理交通运输事故,促进交通便利和对社会和谐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由于“信赖原则是一定社会相当性下的信赖,信赖原则中注意义务的分配也应在信赖的基础上分配,因此,它都不是无条件、无限度的”。(注:周光权:《注意义务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4页。)日本学者对在处理交通事故中适用信赖原则的主客观要件作了深入探讨。(注:参见林亚刚:《犯罪过失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7页。)适用信赖原则必须存在着对其他交通参与者对于遵守交通法规以及交通惯例、交通道德的信赖,且这种信赖符合社会生活中相当性要求。“信赖的社会相当性”判断对信赖原则之适用至关重要。社会相当性的判断会随时代变化而变化,且以现实的交通情形为前提,因而不能墨守成规。但在下列几种情况下,信赖一般不具有社会相当性。(注:洪福增:《刑事责任之理论》,(台湾)刑事法杂志社1988年修订版,第286页。)(1)行为人本身违反交通规则,因而发生事故,对此信赖他人遵守交通规则,并采取适当的行动避免危害结果,不具有社会相当性,所以不能适用信赖原则。(2)在容易预见对方有违反交通规则之行为者,如酒醉之人或醉酒骑车之人,因其心神不正常,极易违反交通规则,以信赖其遵守交通规则而采取适当的行动以回避事故发生的,这在一般社会生活上不具有相当性。(3)因道路以及其他状况可以预见违反交通事件发生危险性高的场所,以及从周围的状况看不能期待采取适当行动的场合,如在住宅小区、道路有雪或其他无人行道与车道相区别的道路上,有众多的行人出于不注意的行为的情况下。在此,从社会一般情况看,不能信赖行人必能采取适当的回避行为。(4)对对方是幼儿、老年人或身体残疾而无保护人陪同者,此等人因大多数不能理解交通规则或即便理解也会基于本能而行动,因此不能期待其必能遵守交通规则而采取适当的回避行为,信赖此等人的适当行为,欠缺社会相当性。(5)对方的违反注意义务即将造成危害后果,行为人有充足时间可以采取适当的行动以避免结果发生的,不能适用信赖原则,因为信赖原则并不是主张“被害者如有过失时,则加害者之过失即行消灭。”

基于危险分配理论而生的信赖原则在德、日已广泛适用于交通领域,但是近年以来,随着科技和社会发展,科技广泛用于社会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但同时会牺牲某种程度的法益与安全。现代医学之发展使得重大医疗行为,仅靠几个医师行为难以完成,还须借助其他人如麻醉人员及护士等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在其他行业如建筑业也需多数人的共同行为才能完成,而对这些需多人共同合作才能实行的危险性作业领域,其形态与交通工具有相似之处,对其发生的过失事故,如医疗过失、企业过失、监督过失等能否适用信赖原则以免除其过失责任,即信赖原则是仅为交通事故过失认定的原理,抑或是为一般过失认定之原理?这也是德日刑法理论和司法实务面临的一重大问题。对于在交通领域之外适用信赖原则,日本学者持一种谨慎的态度,对判例中过于扩大信赖原则适用面的作法流露出深深的忧虑。(注:[日]大zhǒng@①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中译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41页。)在理论上也有不同见解。(注:廖正豪:《过失犯论》,台湾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208-210页。)

1.肯定说。认为工厂的食品、药品、医疗等与交通在性质上同属于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生活条件所必需之设施或行为,在交通事故中发展并适用信赖原则,在食品、药品、公害或医疗事故时,就没有排除适用信赖原则之理由。

2.否定说。认为交通事故适用信赖原则,系经长期理论与判例之发展逐渐形成的,此原则是针对交通事故之特性而形成的,其他如食品、药品、公害或医疗事故,性质已与交通事故并非完全相同,考虑重点也不一致,因此应根据食品卫生或医疗行为之本质与社会的需要,逐渐经 由理论与实务充实而形成若干原则,因此主张无需适用信赖原则。

学者对上述肯定与否定之见解,多数采取肯定的见解。(注:转引自廖正豪:《过失犯论》,台湾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211页。)在实务上,对于食品、药品生产企业是否适用信赖原则,日本有一著名判例,即森永奶粉砒素中毒案件。(注:参见[日]藤木英雄,洪复青译:《食品中毒事件之过失与信赖原则——关于森永奶粉中毒案件》,(台湾)《刑事法杂志》第16卷第5期。[日]西原春夫,廖正豪译:《信赖原则与预见可能性——就食品事故与交通事故之比较》,(台湾)《刑事法杂志》第18卷第5期。)案件发生于1955年8月,在日本关西一带,因森永奶业公司所卖的森永奶粉中含有大量砒素,以致多数幼儿中毒,有一百多名因而死亡,一万名以上罹患疾病。经有关当局派员调查其中毒原因,发现森永奶业德岛工厂为使奶粉的溶解度及安定性提高,须加入第二磷酸苏打,于是在1953年向该地药商“协和产业”购买第二磷酸苏打,协和产业最初交付“木山化学工业”所制的正常产品。1955年4月至7月,协和产业经“松野制药”向其他业者购买制造“矾土”而产生的废物,经脱色及再结晶后,冒充第二磷酸苏打交付于森永,该制剂的结晶外形与第二磷酸苏打颇似,但因此种制剂含有大量砒素,并非第二磷酸苏打的特殊化合物。森永收受后误认为是正常的第二磷酸苏打制剂,没有怀疑其是冒用同一名称的其他制品,未经检查,即将松野制剂掺入奶粉,致食用的幼儿发生上述死伤结果。案发后,德岛工厂厂长和研究使用第二磷酸苏打制剂的制造课长,依业务过失致死罪被。一审德岛地方法院于1963年10月25日依森永乳业公司信赖协和产业向其交付的是同样品质之物,对协和产业将粗劣的松野制剂作为第二磷酸苏打交付的可能性或危险性不具有预见可能性,因而否定被告的过失责任,宣告二被告无罪。

检察官上诉后,二审高松高等法院于1966年3月撤销原判决,发回德岛地方法院。其理由是:(1)工业用第二磷酸苏打制造者并无对其制品予以如药局处方或试药相同之规格或品质之保证,所以收受使用之时,仍不能认为无以非第二磷酸苏打冒 用第二磷酸苏打出售的可能性。(2)此种可能性虽微小,但关于食品制造不能漠视不洁物或有毒物万一掺入食品的不安感,因而有预见可能性存在的意义。(3)由此,身为食品制造者的森永从业员,应订购药局处方药品或试验药品,或于收受时,即有就其制品予以化学检查之注意义务。(4)被告怠于注意义务。德岛地方法院以此判决要旨,而作有罪认定,判除制造课长3年禁锢之刑,厂长无罪。

同一案件一审适用信赖原则,二审以“高速度之交通机关之驾驶者与食品制造业者,立场本已两歧,且交通机关或行人对于交通规则之遵守,与药品制造业者之同业规则并非同一性质”而否定信赖原则之适用。二审判决之认定,对于食品事故是全然不予适用信赖原则,抑是仅就本案不得适用?西原春夫认为并非全盘不予使用,“如食品制造业者所欲添附者,系使用本身安全之处方品,然而因药品制造业者之过失,误将标示相异内容危险之药品加入,结果制造贩卖有毒食品,致消费者于死伤,此种罕见案例,易于判断,因其系购入处方品,即无检查之义务,”(注:[日]西原春夫,廖正豪译:《信赖原则与预见可能性——就食品事故与交通事故之比较》,(台湾)《刑事法杂志》第18卷第5期,第25页。)因而可适用信赖原则。

对于共同医疗行为,在医师与医师或医师与护士抑或护士与护士之间亦存在信赖关系。但因个案不同适用信赖原则时,也应有所不同。大谷实对医疗共同作业中或组织体的过失行为适用信赖原则时提出了三点,应予考虑(注:参见[日]大谷实:《危险の分配と信赖の原则》,载于藤木英雄编《过失犯——新旧过失犯论争》,学阳书房1981年版,第124页。):一是对组织体或共同医疗行为,如果不能明确划分权责,并确实防止灾害发生的,不能适用信赖原则,而应根据组织领导者或监督者的客观预见可能性,认定其有无过失。二是应考虑业务分担者的专门能力。如对参与医疗行为人除医生外,如护士、麻醉师、X光师等人的资格或能力的客观可信度产生怀疑,则应根据客观的预见可能的观点,以确定其对结果的避免义务或排除危险性程度的监督义务。三是就业务性质而言,危险程度越高,其注意义务越高,则适用信赖原则的范围越小。

字库未存字注释:

交通规则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国式过马路;博弈论;羊群博弈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很多行人来说,何时过马路不是有红绿灯决定的,而是由车流的繁忙程度决定的。事实上我国已经进入汽车社会大门,截至2010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07061286辆,与2009年底相比,增加20480628辆,增长10.98%;机动车驾驶人达212937140人,与2009年相比,增加3.98个百分点,私人拥有汽车四千多万辆。中国汽车拥有量还不是世界第一,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居高不下,从20世纪80年代末,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首次突破5万人,至今已连续十余年居世界第一。根据我国近年来的事故统计,机动车驾驶人的违法行为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行为造成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6.84%,造成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79.22%,造成的受伤人数占受伤人数的85.76%。由此可见,机动车驾驶人的违法行为,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为此,我想从博弈论的角度深入地分析一下发生在这个马路中行人与驾驶人司机之间的博弈。

二、行人与司机之间

首先,我们先设置一下博弈场景:假设在一条马路上,一个行人正欲过人行道但此时亮着红灯,而正好一个司机正开着车,如果行人此时选择过马路,则会与此车发生擦碰或者相撞。并且我们预设司机已经意识到了这个人极有可能会闯红灯。现在,让我们用博弈论的方法看看这场博弈的双方、策略及收益。

博弈者:行人、司机。

策略组合:对于行人来说,他有两种策略,即是否闯红灯,对于司机来说,他也有两种策略,即是否按照原计划行驶汽车。

收益:我们先假设最好的情况,即行人遵守交通规则,而司机也按照原计划行驶。这种情况下我预设司机的收益为0,因为他没有得到什么额外的好处;而行人的收益也为0,因为这本来就是他应该做的,没有人会因为他遵守了交通规则而对其进行奖励。

再假设司机没有按照原计划行驶,踩下了刹车,因为他判断行人会闯红灯。而实际情况是行人没有选择闯红灯。考虑到有可能会遭到后面车的司机的辱骂,并且可能因为这一突然刹车而耽误了自己的任务,因此把此时司机的收益为-1,而行人的收益仍然为0。

接下来,假设行人选择了闯红灯,而敏捷的司机也反应了过来,踩下了刹车。此时司机的收益如前一种情况,依然为-1,因为他依然有被辱骂和耽误任务的可能性。而行人的收益为1,因为他顺利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可能会为因为自己毫发无损地闯过红灯而沾沾自喜。

最后一种情况,也是最不愿意看到的,行人闯红灯,司机按原计划行驶,车辆与行人发生了擦碰或者相撞。此时,司机虽然不用承担事故责任,但是可能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并且有可能遇到了“撞车党”而被死缠烂打,时间被占用,增加了时间和金钱的成本,导致自己的计划被打乱。从这个角度考虑,把司机的收益设为-2。而行人很有可能被撞伤或者直接撞死,所以把行人的收益设为-3。

最后,我们看一看由上述假设所组成的博弈矩阵:

根据纳什均衡理论,我们不难发现这个博弈中存在两个纳什均衡,一个是行人遵守交通规则而司机按照原计划行驶,在文明的社会早就已经形成了这种稳固的均衡状态了。而另一种情况就是“中国式过马路”,即行人无视交通规则选择闯红灯,而司机囿于时间和金钱等方面的成本,却选择了让步。因此,通过对这个发生在普通马路上的博弈的分析,我们找到了一种可能性的解释。同时这也使我们联想到经济学里面著名的“劣币驱良币”法则,在缺少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的情况下市面上充斥着大量的劣质商品,而且目前仍呈现出不可遏制的态势。

三、行人与行人之间:“一小撮人”的“羊群博弈”效应

除了以上我们提到的可能解释之外,我们认为还有另外一个因素是不能被忽略的——“一小撮人”。

行人交通违章主要原因包括附近有警察、为了赶时间、附近无来车、停等红灯时间太长。通过实地询问调查发现,有超过5成的受访者表示在以后的行人行为中,会有可能尝试从事违规行为,而有40.2%表示若违规行为有可能实现,会有从事违规行为的意愿,说明我国目前民众对违规行为存在侥幸心理。然而行人处于一个群体中,他的行为还受到与自身处境一样的其它行人的影响,行人群体之间存在相互认同、激励和学习的效应。虽然行人群体之间的相互学习并不能直接改变行人的利益以及风险的大小,但他们能通过改变行人对风险的心理预期来间接影响行人的选择,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羊群效应在行人交通违章中的应用,主要在于研究少数的行人对其他大部分行人是否违章决策的影响。

从众心理是人们具有的与他人保持一致、和他人做相同事的本能。跟随大众是风险最低的一种策略,引用这个例子的原因在于解释这“一小撮人”的力量。没有行人会预知自己下一秒闯红灯是否能顺利通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冲过马路,则不会有人去闯红灯。可是如果有“一小撮人”选择了闯红灯,而且从中尝到了甜头,那么那些没有选择闯红灯的人在下一次过马路中选择闯红灯的概率便会增加。就像羊群效应一样,羊头选择了某个方向,则整个群体也会渐渐地朝那个方向发展。过马路的情形与羊群效应有很重要相同的部分,就是每个份子都有从众心理,旁观者眼看选择闯红灯的人的概率值超过了自己心中能承受的阈值的时候,就会跟着一起闯了。这就是“一小撮人”的力量,他们就像是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从而形成了我们民族特有的“中国式过马路”。

四、结语

交通规则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交通拥堵;支路系统;公民意识;

中图分类号: D035.37文献标识码: A

交通是城市的血脉,交通问题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运行成本和运行效率,进而影响着一个城市的生存与发展。近几年来,北京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成了限制北京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紧箍咒”,是广大市民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是市领导的“ 心病 ”。许多城市都是通过发展公共交通话费优化城市设施来解决问题,其中他们的经验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

一、北京市城市交通发展现状

北京城市交通面临的形势

(一)中心城功能、人口高度集聚。“十一五”前四年中心城人口增加了127万,2009年底已达1080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62%;50%左右的新增居住和公建项目仍聚集在中心城,职住分离现象较为严重,带来较大交通压力。

(二)机动车保有量高速度增长、高强度使用。70%以上小客车集中在五环路内,核心区小客车出行比例达34.8%,是纽约、东京核心区的两倍多。小客车日均行驶45公里,是伦敦的1.5倍,东京的两倍多。

(三)公共交通吸引力较弱。按照规划,到2015年五环内轨道交通线网密度为0.51公里/平方公里,仅为国际大城市平均水平的一半。目前,高峰时段地铁部分路段满载率已达120%至140%;地面公交出行速度慢、换乘不便;公共交通对小客车出行者吸引力仍需进一步提高。

二、各大城市解决交通拥堵的政策:

1、巴黎

由于私家车急剧发展,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巴黎城市交通已经达到瘫痪。于是法国针对交通拥堵采用了以下策略:

①政府开始花大力气重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②并且让市中心的停车场昂贵无比。③巴黎市政府也提倡搭伴出行,比如同事,邻居,朋友资源组合,或者求助于搭车中心,寻找搭车伙伴,共开一辆轿车上下班或外出,以尽量避免一人开车上路的“空车”现象。④调整居民区与商业网点的布局,缩短人口流动的距离,减少轿车的使用。比如巴黎的中小型超市营业时间错开,居民可在不同时间段就近购买必需品。

2、新加坡

新加坡是世界上汽车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在2002年的时候,每公里道路就有81辆汽车,是日本的两倍,是英国的三倍。即使如此,新加坡的交通仍然秩序有条,畅通无阻。主要是因为:新加坡将全部土地规划为55个小区,他们的“小区”跟我们的住宅小区的含义是不一样的,他们的小区不仅有居住功能,还有办公楼、学校、购物中心、医院、餐饮、娱乐、公园等等,居民上班与生活休闲基本上可以在一个小区内活动。

3、香港

拥有700万人口的香港是急需解决交通拥堵的一个典范。与北京不同的是,在许多不到20米宽的车道上仍然运行顺畅,之所以如此主要是香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良好的公共交通系统。在香港的公共交通服务种类繁多,市民可以并且也愿意按快捷、舒适及方便程度,每天地铁、有轨电车、公共汽车、出租车和渡轮等交通工具秩序井然,载客量超过1000万人次。

4、伦敦

伦敦对于交通拥堵主要采取停车费抑制轿车。为了限制轿车数量,①当地政府发出交通白皮书公告市民,从2000年起提高停车费用,以较少堵车和空气污染。②城市内各大公司、公共场所的免费停车场一律给为收费的停车场。③进入拥挤市区必须额外收费。其中,伦敦对进入中心城区的车辆征收“拥堵补偿费”,使得收费时段市中心的车流量降低了20%,而4%的汽车拥有者则改乘公共交通。这一措施最终缓解了伦敦严重的交通拥堵。

三、北京市解决交通拥堵的对策

以上提到的多个国家对解决或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他们的经验队我国解决或缓解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各位专家及领导人也对解决北京市交通拥堵持有不同的观点:

1、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交通研究中心毛保华认为,交通拥堵之力的治本之法是调整交通结构,让各位出行者选择资源利用效率比较高的交通方式,就如公共及哦啊同。但是从总体来看,公共交通的吸引力特别是地面交通的吸引力远远没有影响到私家车主的选择,大部分人还是选择开车出行。正所谓“堵不如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着力提高城市的交通管理水平是重中之重。

2、“拥堵补偿费”作为缓解交通拥堵的办法之一,而且伦敦采用此种措施已经有了很大的减小。中国部分大城市交通拥堵日趋严重,从而“交通拥挤费”这个概念被许多城市接受,都开始采取征收“交通拥挤费”。

3、交通部规划研究院院长戴东昌认为,国外治理交通拥堵的措施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引导需要、增加供给和加强管理。引导需求的重点是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抑制交通产生,比如采用经济手段的拥挤收费和行政手段的车牌限制通行;增加供给的重点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扩大服务能力,通过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就是通过拓展道路宽度、增加道路里程,疏通路网节点、加大路网密度来提高路网通行能力;加强管理的重点是应用智能交通系统,疏导交通流量,就是运用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技术,综合考虑道路、驾驶员和车辆因素,系统地解决交通问题。但是,道路和土地资源的稀缺决定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4、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主任刘小明认为,科学规划,多措并举才能缓解北京交通拥堵,具体措施如下:

(一)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

(二)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载能力

(1)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加快停车设施建设。(3)加快中心城轨道交通建设。(4)改造既有轨道服务设施。实施信号、供电、车辆段等改造工程,加装安全门,更新电动客车,对旧车进行加装空调改造。(5)构建公交快速通勤网络。以中心城为重点,依托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网、公交专用道、大容量快速公交和常规地面公交线路,完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地面公交的中心站和首末站三级换乘体系。(6)建设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和公交场站。

(三)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现代交通管理和运输服务水平

(1)调整停车收费标准。(2)改善自行车、步行交通系统和驻车换乘条件,倡导绿色出行实施疏堵工程。(3)建设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包括:建设交通拥堵收费管理系统、停车泊位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出租汽车调度服务系统等。(4)加强交通秩序管理,如加强停车秩序和停车经营行为管理。(5)建立交通信息和预警、预报系统,加强应急管理。(6)大力倡导现代交通理念和开展文明交通活动。

(四)进一步加强机动车管理,调控总量并引导合理使用

上面各位专家及领导人对解决或缓解北京市交通拥堵提出的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及实践意义,也是出有见效的。下面我想补充提点对解决或缓解北京交通拥堵的看法:

(一)提高公民意识

公民遵守交通规则,与管理部门配合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及城市交通与世界城市交通接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交通规划不当而引起的交通拥堵中最重要的是人,高峰期的交通状况是社会协作的巨大成果,如果大家都不遵守相关的规则,势必会引起更加混乱与无序的交通,让堵车更堵。因此需要加大教育力度,包括交通法规、交通常识、交通道德教育,这是必须下大力气的长远措施,但却是必不可少的。

(二)完善道路网,加强支路建设

许多专家认为只要加宽道路,就可以达到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其实不然。据观察所知,在宽广的道路上,也会因为公民意识问题而不遵守交通规则。然而支路对城市交通和市民生活具有重大作用,应将支路建设与赶路建设至于同等重要的低位,建立支路规划、设计和实施的理论体系、规范标准和技术导则。

下面就以某一国道为例,支路系统规划如图1所示:

支路系统的规划有以下作用:①提高道路系统网度②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

图1国道支路规划图

(三)交通部门加强管理

(1)交警加强对交通的疏导,特别是易出现交通拥堵的地区,加强官民合作。(2)对不遵守或违犯相关交通规则的车主,进行严厉的处罚;对长期遵守的车主或弃车就乘的车主进行一定的奖励。这样可以达到以儆效尤的作用,激励市民遵守交通规则,也可以降低交通部门的工作力度。

参考文献

[1]王洪辉.对北京交通问题的一些思考[J].中国房地信息,2004(11).

[2]刘小明,王兆荣等.科学规划 多措并举努力缓解北京交通拥堵[J].科学中国人,2011(09).

[3]刘书艳.解决堵车世界城市各有高招[J].决策探索,2010(10).

[4]戴东昌,蔡建华.国外解决城市交通拥堵[J].求是,2004(23).

[5]张敬淦.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几点意见[C]. 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第二次高峰论坛论文集, 2004

交通规则论文范文第9篇

法院的辛勤工作,使社会中的违法行为减少,使社会得到安全与秩序稳定,使经济交易公平有序,最终法院的功能是要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然而,在今天所处的信息社会,法院的传统功能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笔者认为,法院除了已有的功能外,还将出现一种潜在的功能:这就是法律教育功能。

“法院的教育功能”是指法院除通过办理具体案件,对案件当事人进行法律教育外,还将通过有关方法,对社会大众进行法律教育的功能。法院的教育功能,有别于法学院的专业知识式的训练与考试教育,而将是更加普及化的教育,将是在传授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进行法律文化与法律精神的教育的功能。法院将比法学院提供更加广泛的法律教育。回顾我国历史,在长期的封建社会时期,司法与行政“合二为一”,或者说“行政主导司法”的现象比较突出。我国没有像西方司法体制的陪审团制度,进入审判程序的人,只是与案件有关的当事人和证人。审判案件过程与社会大众之间,不容易产生直接的教育作用。在法院刑事案件执行时,还曾有过当街示众的“教育”,以此来表达法律的震慑力。这种“教育”的负面影响较大,大多数国家都不采用了。因为这种教育使社会大众只知道某人犯罪的罪名,而不知道犯罪行为与罪名是如何联系起来的。由于以往法院没有对社会大众提供教育,我国更多的法律文化与法律精神的教育工作,转为由文艺作品来提供。例如,我们通过京剧《铡美案》,了解了包公的刚直不阿;通过《三言二拍》小说,知道刑事案件的审判过程;通过《施公案》故事,了解刑事案件的侦破过程;通过戏剧《窦娥冤》了解古代冤案的形成过程;通过《杨乃武与小白菜》、《打渔杀家》、《乌盆记》和《四进士》等作品,了解我国古代的法律精神与法律文化。相比之下,世界上也有其他许多国家,采取另一种方式使市民参与司法审判过程。其中典型的有“陪审团制度”,即社会普通市民,被选作陪审团成员,参加审判全过程。这些市民通过参加审判,直接了解到法律知识、法律精神与法律文化。比较我国通过文艺作品来表达的方式,陪审团方法更加直接,更加具体,也更加真实。随着时间推移,法院对社会的教育功能就会体现出来:越来越多的大众了解审判过程,熟悉审判工作,然后他们将尊重法律。法院的法律知识与法律文化及精神的教育,对于整个社会都有巨大的影响:教育的结果使得大多数人,将守法变成了生活习惯。习惯的自律对人的行为的调整,比法律的强制力还有效果。

让我们以交通规则为例加以说明:遵守交通规则,也是守法的一个方面。守法的过程是一种接受教育的过程,也是一种养成习惯的过程。 我们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看到,香港市民遵守交通规则,已经养成习惯,不论路边有没有警察,市民都会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而在我国内地相当一部分城市,市民遵守交通规则还没有养成习惯,还是要有警察监督,才遵守规则。为什么说守法的养成也是一种教育过程呢?人们通过自己或者别人触犯过交通规则,形成较为严重的肇事结果,最后受到法院处罚,才受到法律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在香港,市民通过在法庭担任陪审团成员,亲身参与对交通肇事者的审判过程,陪审员本身要亲自投票,确认肇事者是否有罪,他们对交通规则的认识,也便更加深刻。陪审员回到家里,同家人谈论他们参与案件审判的经历,使得家人也获得教育。所以,担任过交通肇事案件陪审员的市民,对交通守法的意识会加强,也会更好养成守法的习惯。我国大陆没有陪审团制度,而采用人民陪审员制度,而且陪审员要经过区县级人大批准。所以,我们的陪审员在数量上比香港的陪审团成员的数量要少得多。故此,我们不能完全依靠人民陪审员方式来完成法院对社会进行法律教育的全部工作。由于内地的绝大部分市民从来没有进入过法院,当他们作为当事人,进入交通肇事案件审理过程时,一切预先的教育都会谓之晚矣。为此,内地法院应该建立另一种法律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使对社会大众的法律知识、法律精神和法律文化的教育功能得以实现。[#XBT#]司法机关与社会的关系法院的法律教育功能,建立于法院与社会大众的关系基础之上。法院与社会大众的关系如何,可以通过法院与社会大众的融合度来考察。两者关系密切者,可以称他们之间的“融合度高”,相反,关系不密切者,可以称他们之间的“融合度不高”。

如果我们将法律作为规范社会行为的规则,将法院作为社会生活的部门之一的话,可以从另一角度来考察法院的教育功能。先让我们举出其他机构影响社会生活的情况,比较这些事物的社会融合度,然后,再来考察法院与社会大众的融合度以及教育功能。假设将公共机构与社会关系的密切程度,划分为三个类别的话,第一类别是与我们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部门,例如百货商店、餐厅、银行、保险公司、电话公司等服务机构。这些是我们生活的服务提供者,所以,这些部门必须与社会大众保持融合的关系。第二类别是与社会生活关系较密切的政府部门,这些政府部门提供有关的行政管理。例如,工商登记部门和车辆管理部门,交通、出入境、婚姻登记、户籍与身份证管理部门,不动产登记等部门。从事商业经营的个人或拥有车辆与房产的家庭都会同这些部门打交道。所以,这种行政管理>,!

。原因是在中国内地,我们观念上还存在一些旧的认识。其一,在我们的传统认识中,司法机关就是办理案件的,或者是解决社会纠纷的。这种认识将司法机关的作用看作是一种被动的工作,有了违法或犯罪的问题,才需要司法机关。其二,好人不进法院,有问题的人才进法院。例如,法院的工作人员来找我们时,一定没有好事情。其三,经过法院处理过的事情,大都没有什么好事;经过法院处理过的人、(从监狱里)出来的人与我们都不一样了。如此等等。由于有了上述类似的旧的观念,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对法院都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结果使得法院与我们的社会容易产生距离,同时,这些旧观念不利于我们的法院发挥其教育功能。

法院的一些程式化的规定也不利于它与社会的融合。在中国大陆,法院大门口通常都会有武装警察站岗,同时,还有法院内部工作人员在收发室或接待室值班。来到司法机关办事的人,要通过传达室与办公楼内部的司法工作人员联系后,才能领取进门证,然后,再交给武装警察检验才能进入。在法院的传达室和接待室值班的接待人员中,有些还是上了年纪的人,看上去好像是退休返聘的工作人员。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反应已经不十分灵敏,行动缓慢,给外面来办事的人的第一印象,好像法院都是这个工作状态。我们也曾进入过香港法院,那里大门口的收发室或接待室并不用通过打电话联系,就可以直接进入。他们的门卫工作人员,对进门的外来人检查一下证件,或询问几句话就可以了,非常简单而迅速。从法律程序上看,实质性司法程序要待外来的人进入法院大楼和法庭后才能开始,而进入院子和楼门的方式并没有法律规定,而是法院自己的行政管理规定。现在的问题是,假定当事人和律师提前20分钟来到法院的大门口,但是由于电话占线或人多等待超过了20分钟还没有进入,以致迟到,是否构成对法庭的不尊重或藐视?通常当事人和律师都应该提前进入法庭,等待法官或检察官的来到并且起立致敬,以示对法律的尊重。但是,这种延误或迟到,不但给法官或检察官的印象不好,留给其他人第一印象也十分不好。法院也采取了旁听制度,这是公开审判案件的一个进步。尽管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对旁听制度早有规定,但是,真正在审判中落实还是近几年的事情。由于我国的人口较多,所以,法院采取了旁听人检验身份证和人数限制的措施,这是必要的。但是,在人口数量接近的国际大城市中,许多法院旁听都没有类似我们这样的限制措施,在人口密度较大的香港的法院,也没有这种限制情况。这就说明人口因素和人口密度因素等在这里均不是决定性因素,而是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国际大都市的那些法院的旁听席,并没有因为来的人过多而影响审判进行。相反,越是放开了旁听,来的人越少。就像过去我们对一些商品采取票证制度一样,越是采用票证,东西越供不应求,票证制度取消了,商品反而卖不出去了。当然,我们过去采取票证制度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不足,并不是消费者的心理因素。但是,在同等生产力水平基础上,是否采取票证制度也可以导致人们的消费心理的不同,采取票证制度的心理是:不愿意浪费票证所控制的“紧缺”商品而必须消费;不采取票证制度的心理是:个人需要或喜欢消费时才选择消费。法院如果要加强教育功能,就要缩小与社会大众的距离,密切同社会大众的融合度。这样,教育效果才会更加积极和有效。[#XBT#]司法机关为何要加强教育功能中国成语中有“不教而诛”,意思是说没有让人知道法律,就将犯法的人惩罚了。更深刻的意义是指,管理国家主要依靠教化,不靠法律惩戒。所以,在古代社会的法律思想中,“不教而诛”的做法不会受到鼓励。法律制定出来后先要让社会大众知道,然后才对犯法的人进行惩罚,这样做才是我国古代法律思想中所鼓励的。同样,管理国家主要依靠教育和引导大众,不能简单地依靠警察与法律的震慑力和强制力。法律的本质功能不是消极的惩戒,而是积极的教育。法律教育应该有预先性,而尽量减少事后性。因为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当多数人犯法时,法律就变得无用了,同时,也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关押一个犯人的经济成本,可以供6至7个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读1年书)。所以,在我国历史上,并不提倡法律越多越好,也不认为诉讼越多表明老百姓的法律意识越强。而在我国历史上的各种司法制度的设计,基本上是沿着“息讼”思想发展的。英国法学界也有“法繁扰民”的观点。

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的泰勒教授(他本人也是法官)曾于1996年在北京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联合举办的法学研讨会上,他的结论是:公司法条文越多的国家,在近20年的经济发展中反而不如公司法条文简单的国家发展得快。他使用米尺和磅秤来衡量英国和澳洲的公司法,然后,他又度量了韩国和中国的公司法,前者是后者的几倍,但是,后者国家在近10年来的经济发展速度比前者快几倍。在美国等普通法国家,在诉讼发生时也有90%以上的刑事与商务纠纷案件,可以在法庭前双方达成和解,真正通过判决处理的案件大约在10%,真正用尽所有司法审判程序的案件比例更少。从上述各国的观点可以看出,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国家的司法机关,都有提倡简化的观念,同时,司法机关提供法律精神与法律文化教育的功能愈加明显。立法效果从法院工作可以检验,但是并不全面。法院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社会的教育功能。教育功能的基础是法院对社会开放,并将法院开放政策或制度通过具体方式落实下来。法院对社会的教育功能发挥得好时,法院与社会保持互动时,也是法院工作起到更好的效果之日。

交通规则论文范文第10篇

地点:《今日说法》演播室

人物:撒贝宁、王大伟、小观察员金强

撒贝宁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收看我们今天的节目。今天我们所要谈论的话题是“交通安全”。提起交通安全,大家一定认为又是老生常谈。的确,我们国家曾为此进行过不少的宣传。可宣传归宣传,行动归行动。这不,又一个惨案发生了。

(镜头转向大屏幕)

旁白 2005年8月的一天,一声刺耳的尖叫声划破了北京市上空原有的宁静与和谐:在北京郊外的一条高速机动车道上,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被一辆正面疾驰而来的出租车撞飞到几十米之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惨剧?据该路段监控录像显示,这位妇女横跨绿化带,从人行横道走向机动车道。由于该路段呈球面状,对面驶来的汽车根本看不到,再加上汽车高速行驶,最终酿成了这起悲剧。后来,记者还发现,前方200米处就有一条人行横道……

撒贝宁 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参加现场讨论的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先生,还有我们的小观察员金强。下面首先请王教授为我们分析这起案例。

王教授 这是一起非常典型的交通事故案例。在大多数人看来,横跨护栏、绿化带并不存在交通事故隐患,因此就轻视它的危险性,而这起案例却恰恰证明了传统观念的错误。我国在新出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明确规定了禁止横跨护栏,违者最高可处以几百元的罚款。在交警认定责任事故时,你违反了交通规则,就必然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因此所有的公民都要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千万不要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撒贝宁 是啊,我们必须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给自己一个安全的生活空间。下面请我们的小观察员金强谈一下他的感受。

小观察员 这起交通事故给我最大的启示是:注意交通安全要从小事做起。我以前一直认为,只有乘坐交通工具,比如汽车、摩托车等才会发生交通事故,像跨越护栏这样的小事是不会有什么危险的。现在,我明白了,我们时时刻刻都应注意交通安全,尤其是那些不起眼的细节,更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撒贝宁 人的生命太坚强却又太脆弱了。让我们牢牢记住这样一句话:“宁愿多走五十步,换来安全伴一路。”增强安全意识,共创安全文明家园……

本期节目到此结束,感谢您的关注。明天同一时间再见!

【作者系山西省黎城一中高一(173)班学生】

点评

此文的一大亮点是文章体裁的创新。本文采用了电视节目脚本(底本)的形式,这种文体隶属于话剧剧本或电影分镜头剧本或会议记录的范畴,是一种创新文体。本文作者敢于创新,精神可嘉,值得肯定。其次,语言口语化是本文的第二个亮点。因为内容是人物对话,所以,运用口语是本文的必然要求。另外,本文的文体是议论文,具备了议论文的要素,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论证充分。

上一篇:海洋经济学范文 下一篇:板块化教学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