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网范文

时间:2023-03-12 09:13:51

监测网

监测网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北江流域 自动监测 网络

1 前言

我省地表水常规监测布点常规监测断面从1995~1999年进行了优化布点研究,之后还不断优化,优化后的点位和断面布设基本合理,能够较全面反映全省地表水总体水环境质量和变化趋势。北江流域重金属研究与风险源的调查分析表明,流域集雨区矿山资源丰富,矿山开采以及加工冶炼业发达、涉重企业较多,存在极大的重金属污染及潜在事故风险,依靠每月一次的常规监测难以及时捕捉到水质的异常变化。自动监测能连续实时的监控水体变化,但由于目前布点及监测项目十分不足,应完善自动监测站点,在流域一些风险源、工业集中区、敏感性企业、重要饮用水源地的下(上)游增加自动监控断面,重点监控与上游排放废水性质相关的特征污染物,尤其是毒害性较大的污染物,与常规监测断面有机结合并形成监控网络。

2 自动监测与手工监测结果比对

自动监测与手工监测比对分析是基于北江流域已开展重金属监测的乐昌坪石、韶关高桥与三水大塘断面的自动监测与常规监测数据。

2.1 乐昌坪石断面

2012年乐昌坪石断面自动监测数据显示(图1),砷、铅、铜、锌和镉的浓度范围分别为1~488μg/L、0.67~31.69μg/L、0.27~53.43μg/L、1.07~196.0μg/L、0.05~3.5μg/L;砷、铅、铜、锌和镉各种重金属的总体水平(平均值、中值及75%数据)均小于Ⅰ类水质标准;铅、铜、锌和镉全年数据均小于Ⅲ类水质标准天数;砷超过Ⅲ类水质标准的超标率为4%;常规数据2012年乐昌坪石断面砷、铅、铜、锌和镉的浓度范围分别为11.5~39.5μg/L、2.50μg/L、5.00μg/L、2.5~90.0μg/L、1.00μg/L;2012年乐昌坪石断面铅、铜、砷、锌和镉的总体水平全年均小于Ⅰ类水质标准。值得关注的是:

(1)相对高值多以一种形式出现:铅、铜、锌和镉高值多同步出现,出现时间在下午14~16时之间。经反复跟踪查明与武江上游湖南来水有密切关系;

(2)自动监测数据发现,雨天(浊度大于50NTU)时,也存在一定的高值,主要来自面源与底泥的影响。

(3)图6-1显示常规数据,2012年乐昌坪石断面铅、铜、砷、锌和镉的总体变化幅度不大,全年水平均小于Ⅰ类水质标准。比对发现,常规数据由于监测频次有限,不能实时反映水体中重金属的变化及变化趋势,无法及时捕捉重金属超标及异常值出现规律。因此单一的常规监测无法满足水质预警的需求,亦无法跟踪研究水体变化及变化规律。

2.2 高桥断面

2012年高桥断面自动监测数据显示(图2),铅、锌、铜和镉的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5~36.01μg/L、0.5~56.3μg/L、0.5~155.14 μg/L、0.05~4.94μg/L;2012年高桥断面铅、锌、铜和镉的总体水平(平均值、中值及75%数据)均小于Ⅰ类水质标准,铅、锌、铜和镉所有时间均小于Ⅲ类水质标准。

常规数据(图2)显示,2012年高桥断面铅、铜、锌和镉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05~7.00μg/L、0.05~2.90μg/L、3.80~54.33μg/L、0.05~1.10μg/L;2012年高桥断面铅、铜、锌和镉的总体水平全年均小于Ⅰ类水质标准。

同样,对比常规数据和自动数据发现,常规监测重金属浓度大部分低于自动监测重金属浓度,常规监测无法敏锐地捕捉到水质出现的异常状况,最主要原因是受常规监测的条件所限无法实现高频次的采样分析。

3 整体思路

自动监测数据因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全流域自动监测易于网络化管理和共享环境监测信息资源,因而具有较好的空间分布和无可比拟的时间分布,在流域水质预测预警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流域内地表水重金属监控现状,结合历年来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分析总结,提出建立流域性的地表水质量监控网络需求和建设目标。然后,根据需求与建设目标,进行总体框架设计:充分发挥自动监测及时性与预警预报功能的优势,从流域监测网络和网络化质量管理两个主要方面开展建设工作;在此基础上,深化网络运行机制的创新和完善,构建网络化管理信息综合平台,实现流域监测网络系统的集成与应用。

4 建设布局合理、配置完善的自动监测网络

近年来,水质自动监测发展很快,其功能主要表现在预警预报上,未能充分发挥自动监测高频次监测的优势,将常规监测与自动监测有机互补地结合起来。为了充分了解北江流域水质变化,探索其变化规律,应全面开展自动监测网络的建设,监控主要干流与一级支流的重金属变化、迁移与迁移规律,开展流域自动监测网络站点优化设计、监测仪器及监测技术配置与集成应用等方面的研发工作,引进、改造或自主研发适用于流域地表水与底泥质量监测的技术方法和解决方案,建设布局合理、配置完善的各类水质自动子站。

4.1 区域监测网络优化设计

采用如模糊聚类法、经验指数法、统计检验法、水质模型法和综合分析法优化完善北江流域常规监测与自动监测站点的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并利用长期可靠的监测数据对优化方案进行持续验证与改进,为我省其他流域开展类似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4.2 站点合理配置

根据流域沿程各类功能区特点、特征污染物来源、人口密度、辐射范围等条件,分别设置背景站、常规站、特征站、超级站和移动站5类站点。

4.3 监测网络支持技术

应用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运行状态监控;开展运行管理机制的研究和技术研发;编制监测网络支持实验室建设的技术指南。

4.4 监测方法与仪器比对

以立体监测网络为平台,开展不同监测方法、不同品牌仪器的性能比对研究,掌握各种监测方法、仪器的优缺点,为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仪器选型、技术集成提供基本依据或参考。

4.5 监测仪器设备改造与研发

根据流域环境特点、技术趋势和国家环境管理的需求,对监测仪器设备开展改造、升级、完善和研发,为提高监测仪器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提供技术支持。

4.6 监测网络仪器配置与集成

利用监测网络对仪器设备进行长期和系统的优化配置、比对验证和整体集成实验,提出并积累不同功能站点监测仪器的配置指南或标准,为我省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运行管理以及持续完善提供技术参考和应用示范。各类站点功能范围详见表1。

5 重点完善站点合理配置

根据流域沿程各类功能区特点、特征污染物来源、人口密度、辐射范围等条件,分别设置背景站、常规站、特征站、超级站和移动站5类站点,各有侧重地对5类站点配置不同的监测参数。

拟在浈江支流城口断面、丹霞冶炼厂排放口下游断面、北江干流孟洲坝断面、褰汇入北江前等四个断面建设4个水质常规站;在一级支流:南水、马坝河、连江、江、笔架河、秦皇河、滨江、绥江等,以及武江上游湖南与我省交界的黄圃河敏感断面共9个断面建立特征站;现有5水站根据功能范围改造扩建,如表2和附图所示。

5.1 超级站

韶关高桥子站是我省2004年投资建设的水站,为韶关市与清远市的交接断面,监测指标有五参数与氨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2011年增加了重金属铜、铅、锌、镉,在重金属监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将韶关高桥子站扩建改造,尽可能完善地表水24项监测项目,增加锑、铊等污染特征项目及流量,升级为超级站。

5.2 背景站

三个背景站包括:已建南雄昆仑子站(浈江与江西交接断面),在建三溪河子站(三溪河与湖南交界),建议增设的城口水子站(城口水与湖南交界)。

5.3 常规站

完善已有的乐昌坪石子站、七星岗子站、三水大塘子站,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增强监测能力,尽量覆盖地表水标准24项监测项目。此外,建议在锦江凡口铅锌矿和丹霞冶炼厂排放口下游增设仁化锦江子站。

5.4 特征站(简易站)

在一级支流:南水、马坝河、连江、江、笔架河、秦皇河、滨江、绥江等,以及武江上游湖南与我省交界的黄圃河敏感断面等11个断面建立简易自动特征站。

5.5 移动站

配置移动车或移动船,增强应急监测能力。在发生紧急污染事故时,可迅速灵活地针对受污染水体进行实时监控,为事故处理提供决策支持。

6 结束语

通过对常规监测与自动监测的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及污染事故的分析表明:手工常规监测无法实时跟踪水质变化及变化规律。因此单一的手工监测无法满足水质预警的需求。

通过自动监测结果与手工监测结果的比对分析可以证明,两种监测结果基本吻合,自动监测的数据能更客观地反映水体的水质状况,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在北江流域重金属污染事故频发的背景下,自动监测的高频次的特点能更好地实时监控水体变化,及时捕捉水质的异常变化,符合目前北江水质监测工作的需要。因此,需要根据流域沿程各地区特点,分级设置背景站、常规站、特征站、超级站和移动站等5类站点,各有侧重地配置不同的监测参数,与常规监测断面有机结合,形成更加具针对性、高效的监控网络。

【参考文献】

[1]唐永銮,广东北江流域的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对水质的影响.

[2]贾振邦,梁涛,林健枝,吕凤伟.香港河流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危害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3(4):485~492.

[3]龚玲兰,奚小双.河流重金属的分布与迁移转化研究进展[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6,13(17):1~6.

[4]Hakanson L.. An ecological risk index for aquatic pollution control of sediment[J].Water Res, 1980, 14( 8) : 975- 1001

监测网范文第2篇

【摘要】近年来,随着内科抢救技术的飞速发展,高危儿的发病率也同步高。高危儿会引起脑损伤,而脑损伤又可能引起小儿脑瘫,导致儿童残疾。建立高危儿临床监测网就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脑瘫患儿,它的临床应用前景非常广泛。也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高危儿;临床监测网

高危儿是指在孕期、分娩时和出生后因各种危险因素侵犯的患儿,这些婴儿由于受到高危因素的影响,极有可能产生脑损伤,而脑损伤又可能引起脑瘫致使儿童残疾。[1]因此要给予特殊的照顾。

为了对高危儿进行细致的医学关注。需要建立高危儿临床监测网,对高危儿在新生儿期和日后的生长发育期各种现象进行临床监测、早期医学干预、早期诊断和治疗脑损伤、防止小儿脑瘫的发生与发展。[2]

高危因素有高危生物因素和高危环境因素两方面,在时间上可以分为产前、产时和产后三大部分:产前的高危因素也就是胎儿期的高危因素,如遗传因素、孕期感染、孕期异常(孕早期见红、服用保胎药、双胎、多胎妊娠、孕妇贫血、射线、同位素、工业污染、辐射、药物等有害物质的影响)。产时的高危因素有:异常分娩如难产、剖腹产、产伤、新生儿窒息等。产后的高危因素有:高胆红素重、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捂热综合症、早产或低出生体重、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3]

高危儿有发生脑损伤的潜在危险,脑损伤可能发展为小儿脑瘫。而小儿脑瘫的治疗是越早越好。所以,对高危儿进行临床监测,从中发现脑损伤儿或脑瘫患儿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监测的方法首先是要求各级医务人员特别是县、乡级妇幼保健站的人员掌握高危儿临床筛查方法,查出脑损伤患儿。外还要对高危儿患儿的家长进行培训,让家长知道高危儿家庭监测的方法与目的。从高危儿人群中筛查出脑损伤或脑瘫可疑患儿并作进一步的诊断。通过这种方法,在各市县区内依托原有的妇幼保健网络,建立起“家庭-社区-医院”的高危儿临床监测网,从中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脑瘫患儿。降低脑损伤后遗症,降低脑瘫发病率。有效预防儿童因脑瘫而致致残,家庭因脑瘫而致贫。进一步提高我省的人口质量。而高危儿临床监测网是指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领导地培训基层医院的医师、社区医师、乡村医师及高危儿患儿的家长,使他们掌握高危儿的简单筛查立法,发现有异常症状的高危儿患儿,及时到有经验、有设备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最大限度地减低脑瘫、智力低下、癫痫、感知觉障碍等疾病的发病率。同时对高危儿的家长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高危儿的简单家庭监测方法,在照顾高危儿的生活中,发现有脑损伤或脑瘫的可疑高危儿,及时到医院就诊。全国有许多省、市已在几年前建立了高危儿临床监测网,运行效果非常显著,也得到了全国同行的高度肯定。

近年来,随着内科抢救技术的逐步提高,高危儿的数量也急剧增多,导致小儿脑瘫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对于脑瘫,目前临床是还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只能减轻症状,缓解病情,尽量让他们回归社会。但是通过对高危儿的临床监测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低小儿脑瘫的发病率、减低儿童致残率,提高我省的人口质量。而建立高危儿临床监测网是实现上述“三早”的最有效的方法,它的临床应用前景非常广泛。也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方法之一。

运用高危儿临床监测网,我们检查了587名高危儿,具体数据如下表1: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接受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异常高危儿绝大多数都能避免残疾并康复如常人一样。

高危儿临床监测的简单筛查立法

(1)高危儿脑损伤家庭监测12条

1)婴儿手脚经常打挺、用力屈曲或伸直,好象“很有力”

2)月后头老往后仰,扶坐时竖头不稳。

3)头和手频繁抖动,无论睡眠或清醒状态,极易被声音或触摸引发全身性抽搐。

4)3个月还不能抬头。

5)4个月仍紧握拳,拇指内收不能外展。

6)5 个月俯卧位时前臂不能支撑身体,胸离不开床面。

7)6 个月扶立时尖足。

8)7 个不能发声叫爸妈的音。

9)8个月不能独坐。

10)听和看的反应不灵敏。

11)进食不畅,易呕吐。

12)大量流口水。

(2)高危儿脑损伤基层医疗机构监测6条

1)视觉检查。

2)听觉检查。

3)拉起抬头检查。

4)俯卧位抬头与手支撑检查。

5)肌张力检查。

6)异常姿势检查。[4]

参考文献

[1] 张清华,郑达,刘素芹,汪伟.《高危婴儿脑损伤的早期高压氧干预效果》.

《中华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2] 《高危儿的发育和脑性瘫痪发病监测分析》叶掌梅, 葛绮芬. 《中华儿童保健杂志》,2000年02期

[3] 李树春著.《小儿脑性瘫痪》.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8月第二次印刷

[4] 谢鹏,林义雯.吴昭琳编著.《高危儿保健和脑损伤的早期治疗》.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监测网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下水 安全监测 地下水污染 监测网点

一、地下水的定义

地下水顾名思义,就是地面以下的水,然而随着应用领域的不同,对地下水的定义也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地下水指的是地表以下,土壤或岩石孔隙中的含水层,不过也有人认为地层水达到饱和的水分,始称地下水。从环境保护角度讲,采用前者更有意义,地下水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社会的宝贵资源,是地球水循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据估计,地球上的总水量约为一亿四千万方,其中海水约占97.3%,淡水仅占2.7%,而地下水则更少,仅为淡水资源的1/5,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巨大的人口压力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供水水源,在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的东部、南部和沿海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地下水也越来越成为重要的供水水源,地下水的保护也显得非常重要。地下水是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田灌溉的重要供水水源。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 181个大中城市中,有61个城市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有40个城市以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作为供水水源,全国有1/3的人口饮用地下水。就水质而言,地下水是自然界提供给人类的最好的饮用水水源。但令人担忧的是,地下水亦难以幸免于污染,并且一旦被污染,极难治理。

二、地下水安全监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工作就越来越显得重要,许多地区以牺牲当地的环境资源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因而与环境密不可分的地下水环境也难逃被污染的命运,同时就滋生了许多与地下水相关的地方病,由于地下水资源不可自净的特性,许多地区仍然在饮用污染的地下水,对于纯净地下水的概念全球尚无确切的概念和标准,地下水质恶化的现象大部分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地下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工业废水向地下直接排放,受污染的地表水侵入到地下含水层中,人畜粪便或因过量使用农药而受污染的水渗入地下等。由于城市和工业的过度需要,淡水被不断抽出作为生活和工业用水,然后作为地表水被排放,因而还会引起潜水层的进一步下降,污染的结果是使地下水中的有害成分如酚、铬、汞、砷、放射性物质、细菌、有机物等的含量增高。污染的地下水对人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都有危害。必须采取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做好“三废”的处理工作,保护地下水资源。

由于自然因素造成的地下水污染无法进行防治,而人为污染则可以预防。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地下水某些组分浓度的变化总是由小到大的量变过程,在其浓度尚未超标之前,实际污染已经产生。因此,把浓度变化超标以后才视为污染,实际上是不科学的,而且失去了预防的意义。在判定地下水是否污染时,应该参考水质标准,但其目的并不是把它作为地下水污染的标准,这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无法确切认定。仅能根据它判别地下水水质是否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如朝着恶化方向发展,则视为“地下水污染”。

饮用水安全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有关资料显示,在去年发生的74起水污染事件中有46起涉及群众饮用水源地安全问题,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与一些企业长期超标排污、人为倾倒危险化学品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而造成地表水下渗等有关。根据以上的情况环境保护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环保部门把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落实有关措施,确保群众饮水安全。《通知》指出:加强饮用水水质监测工作,及时了解水质变化状况,加强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要进一步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基础工作,全面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与调整工作,编制突发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为处理重大突发污染事件提供管理及技术储备。

如果环保部门对辖区内的所有地下饮用水进行监测,进行人工采样[1],分析测试,那样不但费时费力,而且也比较滞后,显然是不可能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就明确提出水污染防治的着眼点已不是先污染了以后再研究去如何治理的问题,而是应该放在了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使之与水环境相协调,不是自然去适应人类,而是人类应该适应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应当看到,当前水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我们又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尤其针对地下水资源更不适用,地下水的污染治理费用又难以估算。那样的话,人类能够饮用的地下水会越来越少,不但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会影响人类本身的进步。因而必须对地下水进行实时的监督监测。

有资料证明我国水文地质工作者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在北京等地进行的地下水实时监测,正在一步步打消人们的忧虑。因而要保护好地下水资源,有效地防止、控制水体污染,就必须全面了解且避免地下饮用水源地周边所排污水及污染物的数量、性质,以及受纳水体的水质、水量、特征和净化规律。而地下水自动监测系统通过合理布局的监测网点,从区域或水体整体出发进行的水污染实时监测,能够从根本上控制水污染,推动水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的发展[2]。

三、地下水污染的类型及危害

我国地下水污染划分为以下四个类型;一是地下淡水的过量开采导致沿海地区的海(咸)水入侵;二是地表污(废)水排放和农耕污染造成的硝酸盐污染;三是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的污染;四是垃圾填埋场渗漏污染。其中农耕污染具有量大面广的特征,未经利用的氮肥在经过地层时通过生物或化学转化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长期饮用这种污染的地下水将可能导致氰紫症、食道癌等疾病的发生。

为此,必须进行必要的监测,一旦发现地下水遭受污染,就应及时采取措施,防微杜渐。最好是尽量减少污染物进入地下含水层的机会和数量,诸如污水聚积地段的防渗,选择具有最优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地点排放废物等[3]。

水质污染的危害:(1)对环境的危害,导致生物的减少或灭绝,造成各类环境资源的价值降低,破坏生态平衡。(2)对生产的危害,被污染的水由于达不到工业生产或农业灌溉的要求,而导致减产。(3)对人的危害,人如果饮用了污染水,会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癌变、传染病及其他一些奇异病症,污染的水引起的感官恶化,会给人的生活造成不便,情绪受到不良影响。(4)抑制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地下水监测网点的建设必要性

令人担忧的是,由于开采量过大、防污染意识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地下水保护情况不容乐观。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造成了大面积的地下水污染,已经在我国地下水中检测出多种污染物,使得我国“水质型”缺水形势日益严峻。开展地下水污染监测研究,已成当务之急[4]。

地下水监测系统是直接获得地下水水质、水量动态的唯一方法,而被广泛采用。过去几十年人类活动加剧了地下水污染、含水层枯竭以及地下水生态环境的恶化,因而地下水监督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地下水监测网的建立,可以在动态上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保护监测,建立一个地下水监测网是获取地下水水质与水量信息的最有效的途径。利用水文地质监测的成熟网络,同时发展地下饮用水的监测网点,及时监督监测地下饮用水的环境状况,作出有效的污染控制,保护老百姓的生命之源。

地下水系统是一种动态转化系统,地下水系统的特征是指含水层结构和水文地质参数的特征。

地下水环境包括生态系统、地表水系统和人类社会活动。地下水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因此环境变化会影响地下水系统。例如:修建水库、增加灌溉用水和抽取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位的改变;农业中化肥、农药、动物肥料的使用,废物处置,酸雨,已污染的地表水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咸水入侵也会使地下水水质下降。所有这些由于环境改变导致的地下水水质和水量变化都会反作用于环境。例如,地下水水位下降会导致地面沉降或沙漠化,地下水污染会影响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等等。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表明,为防止地下水水质恶化而造成环境负面效应,必须对地下水进行合理的管理,而合理的管理决策主要取决于能否有效地获取信息。监测网的目标是以最低费用来提供满足管理目标的最有效的信息。监测地下水水位和化学组份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为地下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信息;监测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地下水水质和水量变化,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地下水监测网点指的是为一个收集地下水(水质和水量)数据的有组织的系统。在监测网点的确定和设计中,应该考虑到不同的观测点的水位和化学组份之间存在相关性。换句话说,在同一个监测网中观测井应当处于同一个地下水流系统。因而地下水水质监测网点的建设应该与地质水文部门同时勘测、建设。实现资源共享的最大化。

通过建立定期的地下水资源监测网来评价地下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地下水的监测网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监测到由于环境的改变所导致的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变化。从监测网所获得的信息,对于评价地下水反作用于环境的变化结果,也是十分重要的,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可以通过监测网的监督监测完全呈现在人们面前,实现了环境的人性化管理[5]。

五、作好监测的同时应防止地下水污染

1.禁止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和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

2.在无良好隔渗地层,禁止使用无防止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

3.在开采多层地下水的时候,如果各含水层的水质差异大,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

4.兴建地下工程设施或者地下勘探、采矿等活动,应当采取保护性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

5.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不得恶化地下水质。

地下水环境监督监测应该及早在环境保护工作中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提上议事日程,让人们有一个满意的生存生活环境。而地下水监测网点的建设又是这项工作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奚立旦、孙裕生、刘秀英 《环境监测》 1996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1.

[2]齐学斌、樊向阳 《中国地下水开发利用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2007 水利水电出版社

[3]赵章元 地下水污染不容忽视 《环境经济》 2006年04期 39-40.

[4]阚学成; 地下水的性质及其污染与自净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年08期; 275-276.

监测网范文第4篇

一、监测网网络的安全分析

目前我国的广播电视监测网的网络在安全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健全的网络安全体系

成体系的安全保障,可以极大地防范某些已知的安全风险,甚至因为体系本身的连锁性与内部关联性还可以消除掉某些未知的安全风险。然而我国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健全这类广播电视事业方面必须的也是急需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缺少这样的保障体系无疑就将整个广播电视事业的安全推向了危险的边缘。

(2)复杂的系统分布威胁安全

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与我国的广阔国土资源相关的,那就是广播电视事业的疆域之广。这个广度几乎已经覆盖了我国的整个国土的绝大部分地区,甚至已经覆盖了我国的部分无人区。与之相应的,监测网络系统也必须随之扩展,这就造成了我国的广播电视监测网络具有着在地理上的分散性、在通信手段上的复杂多样性、在节点上的分布性。正是这分散、复杂、分布三种特性使得在我国开展彻底的、有效的、真正能够确保安全的监测变得极为困难。

首先,就是分布性,分布性最大的难题就是部署监测网络的也要与之对应地分布,然而,分布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实时的统一控制、集中管理,在一个非常广阔的区域上分布已经不易,实现实时的统一控制、集中管理就更是难上加难。

其次,由于我国的各个广播电视机构之间存在着设备与技术的不统一性,某些已经发展起来的大的省级甚至市级电视台已经有能力布署超过中央级的广播电视设备。并且,每个广播电视台站都可以选择不同的、甚至多种通信方式并存的数据传输与传播方式。而每一种数据传输与传播方式其监测的技术与手段各有不同,这种复杂性就给监测网络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3)IP网络自身存在安全缺陷

世界各国的广播电视监测网络包括我国的广播电视监测网络都是一种与互联网架构相同的基于TCP/IP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IP=互联传输协议)的网络。当然,还有基于无线的与模拟信号的监测网络系统。TCP/IP网络虽然产生的历史较为悠久,但这种基于TCP/IP协议的开放性、通用性、可访问性、可探测性也是其极易被攻击的致命弱点。如在应用层,由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的漏洞可导致被攻击与破坏,在网络层和传输层,主要有拒绝服务攻击和数据窃听的风险,而在硬件设备与数据链路层,主要的威胁是设备的破坏等。

(4)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广播电视监测网发展迅速,规模和网络产生了非常大的扩张,但在系统建设、保证网络系统安全运行和信息保密的问题上,目前仍然缺少统一的安全标准、全面的管理机制以及法规条例。

二、广播电视监测网网络主要系统结构

遥控监测站系统:该系统通常情况下包括广播电视监测数据信息的采集记录,主要功能是能够收集本地的广播电视信号。

网络传输系统:利用广播电视干线网SDH的2M传输通道和网络监测连接中心将不同地区的监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相连,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广播电视监测网。

三、提高广播电视监测网网络系统安全性的措施

(1)合理地进行网络资源规划。通过实际的网络运行能够看到,合理、彻底的广播电视监测网网络规划对网络实施安全保护以及实现网络的安全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实施有效的广播电视广播电视网络系统设备安全设置。对于那些在网络系统中至关重要的安全设备,例如,路由器、交换机等,必须进行有效地管理,合理地进行相关布置。(3)进行必要的备份。为了能够使广播电视监测网网络能够持续地稳定运行,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4)切实提高网络系统中操作系统的安全性。(5)设置有效的防火墙系统。广播电视监测网网络系统一般情况下是由若干个安全域构成的,这种组成方式主要是由于网络系统的分布特点决定的。(6)进行有效地病毒预防。广播电视监测网网络系统具有点多面广的特征,在运行时能够全面地进行病毒防护,可以采取多层预防。

监测网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孤山水电站;变形监测;结果分析;预报

一、工程概况

小孤山水电站水利枢纽是我国目前建在软基上的第一座中型电站闸坝,是黑河大峡谷的第3座梯级水电站,上接大孤山水电站厂房尾水,设计正常蓄水位2160m;下接龙首二级(西流水)水电站库尾,正常水位1920m,开发段河道长约15km,设计水头140m,该水电站采用长隧洞引水式方案开发,设计引水流量98m3/s,电站装机约100MW。工程规模属中型工程,主要建筑物设计标准为三级,次要建筑物设计标准为四级,临时建筑物设计标准为五级。小孤山水电站开发河段位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的黑河大峡谷中段,两岸有大面积陡崖分布,峭壁耸立,河中乱石层叠,水流湍急。有山区四级公路沿峡谷穿过,枢纽距张掖市约100km,交通便利。

为了解和掌握闸坝的稳定性、验证相关的设计参数,确保水电站的长期运行安全,保证发电机组正常出力和投资效益的正常发挥,受黑河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按照《黑河小孤山水电站枢纽外部永久变形监测技术设计报告》和《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水利水电施工测量规范》、《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小孤山水电站枢纽外部进行变形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二、外部变形监测方案设计

外部变形监测主要从两方面展开工作,一是进行建筑物水平位移监测,另一是进行建筑物沉降监测。水平位移监测采用视准线法,在设置有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墩上架设高精度经纬仪,照准视准线另一端点,测定设置在该轴线上的监测点的变形情况。沉降监测是采用精密几何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布设于建筑物上观测点的高程变化,来确定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在监测过程中,一旦发现监测点水平位移量变化较大、监测点沉降量较大或沉降量明显不均匀时,应及时向业主报告,根据需要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在沉降监测中,为了保证监测精度,正确反映建筑物的沉降情况,按照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2.1观测点位的设置

变形监测点的布设是进行变形监测的基础。根据监测点布设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依据小孤山闸坝的结构形式及特点,在枢纽闸坝1#、2#、3#和4#泄洪冲砂闸范围内,布设3条视准线进行闸坝水平位移监测;布设2条精密水准路线和1条支点水准路线进行闸坝沉降监测。

水平位移观测基点B1、B2和B3是具有强制对中装置、高1.20m的混凝土观测墩,预制在右岸道路两边的基岩上,四周加置了铁栅栏;照准基点A1、A2和A3是标有“莱卡”字样的目标专用照准觇牌,用3个(或4个)螺钉固定在左岸基岩上。水准工作基点有2个,一个位于B2观测墩底座上,一个位于Y15监测点下游右岸基岩上,均为现浇圆钢标志。两个水准工作基点上均引测了二等水准高程。

Y01~Y15是设计的变形监测点,这些点为高出地面0.30m的现浇永久监测墩,其上安置了强制对中盘和水准高程测量标志,作为平面位移监测和垂直位移监测的标志。

2.2变形监测使用仪器的选择

为保证测量成果准确、可靠,满足规范规定的精度要求,水平位移监测采用T3型经纬仪,并配用监测专用活动觇标进行;沉降监测,选用德国蔡司公司生产的NA-2型精密光学水准仪(±0.40mm/km)并配用铟瓦合金标尺进行几何水准测量。在作业前后,对仪器的相关项目进行了检验与校正,使监测仪器的各项指标符合国家及规范要求。

2.3变形监测方法

水平位移观测是将T3型精密经纬仪架设在B点,正倒镜照准对应的特制照准点A各一次,对架设在各监测点上的带有千分尺的移动觇标各读取一组数据,取其中数作为最终观测值。在沉降监测中,为了保证监测精度,正确反映建筑物的沉降情况,按照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三、监测数据处理及成果分析

3.1数据处理

外业数据观测结束后,对观测数据进行认真地检查校核,剔除粗差后参与计算。闸坝的水平位移量,是将各监测点的观测量与上一次观测值比较得出相对位移量,将各监测点的观测量与初始值比较得出绝对位移量;闸坝的垂直位移量,是将各监测点上利用附合水准路线经平差计算求得的高程值与上一次观测值比较得出相对位移量,将各监测点求得的高程值与初始值比较求出绝对位移量。

3.2成果分析

2006年4月23日进驻工地,在28日下闸蓄水前几天,对各监测点的初始值进行了测定。2006年5月4日开始首期监测,至2008年5月的2年内,从前段(2006年6月22日前的6期)的按通知无周期规则监测到后段(2006年6月22日后的100期)每周四进行的有周期规则性监测,共计106期。

为分析和研究闸坝的外部变形,绘制了监测期水库水位过程线和各监测点的位移过程线:以各视准线上的监测点组成的横剖面代表闸坝横向位移曲线和以各闸墩为单元,其上监测点组成的纵剖面代表闸坝纵向位移曲线。

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各个监测点的位移过程线(剔除个别监测期个别监测点的异常值)认为,上游排视准线上的监测点的变形情形是:位于坝左(混凝土坝)上的Y01的变形位移量不大,虽然在一段时间内和同在一条视准线上的其它监测点呈相似的变化方向、过程,但因变形位移量大多在2倍测量中误差内,所以可以认为它是相对稳定的。Y02、Y03、Y04和Y05点在以上监测期发生变形且位移量随水位变化波动,总趋势是水平位移初期向上游,然后再向下游的过程;由于上游排监测基准点(B1)遭撞击破坏,自74期后Y01、Y02、Y03、Y04和Y05点无水平位移监测数据,故对上游排的水平位移无法进行连续性分析;垂直位移是一个缓慢上升到回落继而下沉的过程,且位移量不大。

中游排视准线上的监测点的位移变形情形是:位于坝左的Y06的水平位移变形量相对较小(最大达到-4.96mm),但和同在一条视准线上的其它监测点呈相似的变化方向、过程;要引起注意的是Y07、Y08、Y09、Y10和Y11监测点,在监测期后期水平位移向下游方向发生位移变形并随水位升降呈规律性的上下波动且呈加快趋势。Y07的水平位移量最大达到-5.96mm,Y08的水平位移量最大达到-9.66mm,Y09的水平位移量最大达到-11.94mm,Y10的水平位移量最大达到-12.01mm,Y11的水平位移量最大达到-13.79mm。垂直位移的变化在整个监测期也是比较平稳的,总体上讲是一个缓慢上升到回落下沉的过程,但明显随水位升降呈上下波动规律。

下游排视准线上的监测点的位移趋势是:在整个监测期,Y12的水平位移量和垂直位移量相对较小,Y13、Y14、Y15的垂直位移量相对较小而水平位移量较大,水平位移量绝大部分为负值并随水位升降呈规律性的上下波动且向下游方向变形位移。Y13的水平位移量最大达到-10.13mm,Y14的水平位移量最大达到-10.84mm,Y15的水平位移量最大达到-11.30mm。垂直位移量的变化在整个监测期都是比较平稳的,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位移变化量小,明显随水位升降呈上下波动规律。

四、结论

通过对2年监测数据分析,认为在该监测期闸坝发生了位移变形,且位移变形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不均匀的:①闸坝靠左岸位移变形较小,靠右岸位移变形较大;②水平位移变形较大而垂直位移变形较小;③水平位移变形方向向下游,大小随蓄水位的高低波动并在波动中增大;④该闸坝存在不均匀位移变形,且不均匀位移变形特征比较明显。

在整个监测期的后期,监测点Y07、Y08、Y09、Y10、Y11、Y13、Y14、Y15的水平位移量均逐渐增大,且有继续增大的趋势;垂直位移由蓄水初期的上升到回落再到下沉态势,但垂直位移量较小,明显随水位升降呈上下有规律波动。需要强调的是:该闸坝靠右岸各监测点在这期间的水平位移量(向下游)逐渐增大而左岸变化量较小,通过对各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的比对、分析,认为该闸坝发生了不均匀位移变形且特征比较明显,而残余变形值逐渐减小。

参考文献

[1]JGJ/T8-9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S].

监测网范文第6篇

广播电视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结果,在舆论宣传的同时兼具监督、教育、娱乐等功能,节目播出质量的好坏至关重要,监测工作也成为广播电视事业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最初只是通过收音机,对本地无线发射的几套广播节目进行人工监听。随着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已成为集地面无线、有线、卫星等多种传输发射方式并存的大众信息获取平台,节目套数大量增加。广电监测业务也发展为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自动化工作模式。近年来,多途径多方式传播的新媒体不断涌现,视听节目的监管范围也随之不断扩大。如何合理设计传输网络,以保证系统的高稳定性和高可用度,在广电监测工作中则显得尤为重要。

监测网络设计探讨

2.1 网络发展需求

初始的监测网是基于网络连通需求而建设的简单网络(如图1所示),网络特点是结构简单,设备数量少,建设成本低。在当时资金不充足的情况下,这种简单网络可以尽快组建起全省的监测网。但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加,对监测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简单网络因未在设计中考虑冗余问题,存在的网络层次不明显、单点故障等问题也日渐突出。在后期网络优化工作中需从链路和设备两方面着手,尽可能的提高网络的可用程度,提高网络的无故障时间,降低网络恢复时间。

2.2 网络的构成

采用层次化架构的网络可分为三层,分别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核心层是网络的高速交换主干,提供高速的数据交换与路由快速收敛,为整个网络结构的核心。应采用具有千兆以上高带宽、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的三层交换机。

汇聚层主要是把网络上承载的各种业务汇聚起来并传递到核心层,以减轻核心层设备的负荷。可采用三层或二层交换机,一些规模较小的网络也可省略汇聚层,由核心交换机直接承担汇聚工作。

接入层主要负责网络的第一级接入功能,完成简单的二、三层交换,负责端到端的链路建立和释放。

2.3 冗余环境的部署

要保证网络中的关键应用可持续性,就需要对网络进行冗余设计。冗余,顾名思义,就是要有重复,要有余量,这里指通过多重备份来增加系统的可靠性。网络冗余主要包括链路冗余以及设备冗余。但是,冗余的增加并不等同于网络可用性增加,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设计良好的冗余能使网络快速收敛,而不良的冗余会形成环路从而导致网络瘫痪。因冗余设计会增加网络设备数量,提高网络复杂度,网络支撑负担加重,配置与管理难度加大,这就需要网络设计者在众多相关因素中找到平衡点,尽可能的提高网络的性价比。

通常,在提供冗余网络之后,并不要求每一台网络设备都达到最佳的容错状态。往往在网络核心层和汇聚层发生硬件或者非硬件故障时,受到影响的用户最多,为此在冗余网络设计时,这两个层是设计的重点。即这两个层面的容错设备要保障有比较高的性能,尽量选择性能比较高的产品,即主、备网络路径中选取相同的或者近似规格的产品。而对于其他的网络设备,可以适当降低容错的性能要求。此时就可以降低冗余环境部署的成本。

图2所示为一个典型冗余网络,该网络对关键物理链路及节点设备设置了冗余备份。核心交换机与汇聚交换机之间采用双归三层连接;汇聚交换机与接入交换机之间采用双归二层连接;接入层采用二层交换机与各个业务系统中的网络节点进行双路连接。

下面以图2中核心交换机华为S5700的部分配置为例介绍一下网络冗余相关协议的具体应用:

# id编号

router id 27.58.254.3

# vlan 编号

vlan batch 10 to 20

# 配置MSTP域

stp region-configuration

region-name HE_BOC

instance 1 vlan 1 11 to 12

instance 2 vlan 13 to 14

# 激活域配置

active region-configuration

# 配置MSTP域优先级

stp instance 0 priority 0

stp instance 1 priority 0

stp instance 2 priority 4096

# 启动MSTP

stp enable

#配置VRRP

interface Vlanif11

description JiFang-1 //描述

ip address 192.168.11.2 255.255.255.0 //vlan IP

vrrp vrid 20 virtual-ip 192.168.11.1 //vlan 网关

vrrp vrid 20 priority 110 //优先级

#配置ospf

ospf 1 router-id 27.58.254.3

import-route direct

area 0.0.0.0

network 192.168.11.0 0.0.0.255

network 192.168.12.0 0.0.0.255

network 192.168.13.0 0.0.0.255

network 192.168.14.0 0.0.0.255

network 27.58.254.3 0.0.0.0

通过综合应用多种相关网络策略,如在接入和汇聚交换机上配置基于VLAN的MSTP协议(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即多生成树协议);在汇聚交换机上部署VRRP协议(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即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在汇聚层到核心层间采用OSPF协议(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即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等,以解决网络冗余设计产生的广播风暴、“网络环路”等问题,提高网络的健壮性与可用性,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另外,相应的网络节点如服务器应配置多网卡,采用捆绑技术,在配置一个IP地址的情况下,通过多条链路分别连接到两台以上的接入交换机。这样当网络中出现链路或节点设备故障时可自动切换,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2.4 其他需考虑的问题

2.4.1 网络负载均衡

按照主网络路径和备网络路径的性能,通过合理的配置与设计,来分配网络的数据流量,使主备路径均分担数据传输工作,可以减少数据流在链路上的拥塞几率,提高传输效率。需要强调的是,切换需要设置为自动。即一条网络路径出现故障时,系统能够自动切换到另一网络路径,而不需要网络管理员人工切换。这可以缩短网络故障的时间,提高网络的可用性。

2.4.2 网络冗余设备的选择

由于网络中的设备均需软件系统的支持,就可能存在软件BUG,需要定期升级。为避免使用相同软件可能同时出现问题,可考虑在性能相近的情况下,冗余设备选用不同品牌的产品,以提高抵御因软件问题造成网络故障的能力。

2.4.3 网络管理

冗余设计后,网络设备大量增加,网络结构及技术应用复杂,因此在设计中要考虑加强网络管理。使用统一网管系统对网络中的设备状态、端口流量、网络故障告警等进行集中监控。

2.4.4 网络安全策略综合运用

防火墙、杀毒软件等的应用对于一般网络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安全性,而对于日益复杂的网络结构和日益庞大的网络规模,单靠这些已不能满足网络安全的需求。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安全策略。主要涉及4个大的方面:物理安全策略、访问控制策略、信息加密策略和网络安全管理策略。将各种安全技术结合在一起,才能生成一个高效、通用、安全的网络系统。

3 结束语

监测网范文第7篇

关键词:运输统计监测;布设网点的作用;方法

在公路运输的统计当中,布设监测网点是作为监测工作的重要环节,会影响到对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如果数据不够准确会影响到监测活动,对此,做好统计监测的布设网点工作在公路运输建设当中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但是在当前的形势下,对运输统计监测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成熟,需要更多的理论研究,并且在我国对布设网点这个标准上没有给出统一答案,有着较大的随意性,所以,在设置监测网点时往往就忽略了基层统计这个问题,怎样应用更加科学的布设方法和结构,对公路运输统计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交通运输统计监测其重要工作就是收集他们的数据指标、处理和提供相关信息。但是至今的公路运输统计监测体系和监测机制并不是很完善、监测分析显著拖延,因此针对统计监测模式进行创新并研究监测体系迫在眉睫。科学规划及精细化管理公路运输统计监测的基本就是及时、准确地理解及掌握公路运输规模、结以及运行状态。

一、公路运输统计监测网点布设的重要性

我国对于公路运输管理有着严格的要求,其中对运输统计网点监测更是作为相关部门的一项管理内容,在选择调查对象时也是有着一定的要求,需要长时间的调查跟踪,不断的进行培养,收集大量的数据,从而全面的掌握和了解运输行业的具体结构和规模,状况等一系列的活动,这也是最为经济的一种管理模式。在现阶段,无论在国内或者是国外,对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还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指出一些不足之外,在日后的工作当中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在当前的研究体系当中,有关笼统的网点布设有很多,但是相关的网点布设方法却没有多少,在日后的研究过程当中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的。第二,对于商业网点布设方面有着一定的研究,但却忽略了统计监测的布设问题。第三,在物流与运输方面做了深入的动态监测分析,而对于网点布设的方法却没有相应的研究。第四,在布设网点时并没有根据相应的规范要求进行,缺乏统一性。对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在针对网点布设方法这个问题上是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的研究,并探析出最有价值的建设方案。

二、我国主要的运输统计监测网点

1.在我国的公路运输事业当中,高速公路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路段,对于高速公路的收费也是在管理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实施联网收费,而一般都是以互联网的方式进行收费,同时也记录了车辆的出入时间和载重,车牌号等具体信息,这也是作为统计监测网点的一个重要方法。2.在公路物资运输的管理当中,厂矿企业物资作为重要的一个集结地,也是在运输管理当中的一个重要场所,对于货物的运销,计量以及货装卸等系统都可以有效的进行统计,完整的记录下运输数据,在提取时也更加方便,是监测网点统计管理的基础措施。3.在运输统计监测网点当中也包括了客货运站,它对托运和承运起到了一个连接的作用,作为一个有形的市场也是较为成熟的。在客运站中,通常都会有自动售票系统,安检和调度系统,此外,还具有车辆到发,收发货物,货物运输信息等方面的系统,不仅记录了高质量的数据,同时对于调取客货运输数据以及监测网点信息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基础。4.在公路运输管理当中也包括了一些具有运输法人的企业,主要是通过运输生产和经营作为主要的管理活动。在当前,有着越来越多的运输企业,但在经营规模上还是较小的,并且模式也很复杂,相对统计基础比较薄弱,有着很大的监测难度。但在公路运输主营的企业当中,公车公营的数量还是较多的,在管理上也更加规范,收集数据的质量也相对较高,也更加符合监测网点的要求。凡是达到公路运输监测数据要求的对我们来说都是重要的资源,对我们在日后的网点布设上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三、监测网点布设的主要原则

1.在对于统计监测网点布设时必须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进行,顾全双方的利益要求,实现共赢为发展目的,遵循它的平等性。2.在建设运输统计监测网点时一般情况下都只是针对公路的货物运输,旅客运输,或者是在公路场站的一个方面而已,并不具有系统规模性,对此,如果要更加全面的监测公路运输的运行状态和规模,就必须要构建一个系统的监测网点。3.对于网点的布设要求下,必须要达到一个实际性和兼顾性,在积极的影响下也要注意建设的节奏,布设成熟一个再建设下一下,具有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盲目进行。4.由于运输统计监测的主体不同,所以管理的重点和范围也有所不同,在监测网点布设时必须要满足行业的发展要求,满足它的决策管理要求,要有层次性,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它是否具有兼容的条件,以免造成浪费。

四、几种布设监测网点的方法

1.利用层次分析法可以更加准确的研究分析出网点布设,剖析出更为复杂和繁琐的要素,根据要素进而来掌控其中的关系,成为递阶的结构。再利用对比的方法讨论每个阶层之间的作用和类别,再结合已得出的断定来明确方案的选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具有可行性。在逐层的分析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利用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模式进行,也就是先分解,再判断,从而让问题呈现出更加简便和清晰,最终选用一种优化方案。2.利用地理信息的定位系统,这种方法指的就是收集空间信息数据,再进行处置和整理,是一种可视化的技术信息系统。在地理信息系统当中的平台主要是对模型进行单一到繁琐的处理,具有针对性的统计监测数据,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探究出经济发展方面的统计,这种监测方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可以准确的分析出地理位置,中心理论以及商业态理念等进行整合,根据各种实际情况以及交通状况等方面的要素做一个量化的处理,探究其内在的布设方法。3.判断运输统计监测网点是否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时可以应用数学方法技术手段,虽然这种方法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解决布设网点中有模糊的概念类别。在综合评价这种模糊状况时又有很多的理念,也就是说对现实存在的复杂情况进行判断,具体一些来讲,这种所谓的模糊评价法也就是说把模糊数学当成一个地基,从而再利用这种关系进行合成。4由于理念的不同,它会把边界模糊的,定性不定量的因子量化,也就是进行了一个总体的判断,由此分析出事物的等级。利用这种模糊的综合评价方法对不同阶段都有了一个划分,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就是对

不同的因子做单独的判断。另一方面就是对所有因子做一个综合的判断。这种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容易理解,并且对不同因素和不同层次当中的问题都进行了一个判断,而结论也是具有理论性的。

五、结语

总之,做好统计监测的布设网点工作在公路运输建设当中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但是目前在公路运输统计的监测下没有得到相互协调,对于评判的标准也没有统一的规范,对此,作为监管部门会提出一些质疑,所以我们必须要应用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得到较为准确的统计数据,从而不断的来提高运输统计监测网点的效率方法。

作者:芦晏 单位:青海省湟源县公路运输管理所

参考文献:

[1]武旭.胡思继.崔艳萍.铁路运输经济预警系统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0).

[2]袁长伟.公路运输统计体系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博士论文.2007(12).

[3]曹锦文.吴群琪.完善我国公路运输统计制度体系的国际借鉴[J].统计与决策.2011(6).

监测网范文第8篇

环境保护通过组建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加强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各网络成员单位通过做好数据处理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确保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管理现状,并结合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监测网络;辐射环境;管理现状;发展对策

前言

作为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辐射环境监测是国家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我国核技术的利用,尤其是在日本“3•11”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之后,社会各界对于核与辐射监测工作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辐射环境监测的重要性显得十分突出。为此,为了做好辐射环境监测工作,满足环保新形势的发展需要,需要不断发展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管理现状,并结合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

1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背景

1983~1990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开展了“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该调查采取了严密的质量保证措施,为我国辐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打下基础。1999年环境保护部着手规划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辐射环境监测网络构架体系。2007年,环境保护部开始分阶段实施“全国辐射环境监测项目”,全面启动了全国辐射环境质量监测与辐射事故应急监测工作。

2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管理的现状

当前,在环境保护部核安全管理司的指导下,我国的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管理不断完善,辐射环境监测网络成员单位按照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程序的要求,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完成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工作。

2.1网络组织机构

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主要包括8个部级辐射环境监测监管机构,31个省级辐射环境监测机构,106个地市级辐射环境监测机构,形成了国家、省和部分地市三级监测网络体系。其中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负责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全国辐射环境监测项目。31个省级辐射环境监测机构负责省级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的管理,地市级辐射环境监测机构结合辖区内实际情况,做好基本的辐射事故应急监测工作。

2.2队伍建设现状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开展辐射环境监测的保证,截至2011年底,部级辐射环境监测监管机构共有795人,省级辐射环境监测机构总人数1029人,具有辐射监测上岗证736人,通过辐射监测、辐射防护、环境评价等方面的业务培训,使得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

2.3质量体系建设

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和计量认证工作,辐射环境监测网络成员单位形成了全过程控制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一个不断实施质量改进的自我完善机制。目前,大多数辐射环境监测机构已通过部级计量认证和实验室国家认可。

2.4制度建设

辐射环境监测保证的前提是完整细化、操作性强的制度,根据全国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的要求,加快做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制度建设,颁布了多项政策文件与技术规范,开发辐射环境质量信息系统软件,编写了一批培训教材,进一步强化辐射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工作。为了提高网络运行的效率和质量,环境保护部还制定了一大批管理办法和规范,确保国控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代表性、可靠性以及科学性。

2.5质量控制方法

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主要有方法确认、校准仪器设备、空白试验、测量检出限、绘制和检验校准曲线、平行样与加标样分析、绘制质量控制图、进行能力验证等。当前,辐射环境监测网络拥有多台强制检定的监测仪器,检定结果全部合格;实验考核结果偏差均保持在20%以内。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通过开展能力验证和国际比对活动,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技术人员的辐射环境监测技术水平。

3当前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实验室质量控制某些环节存在问题

在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实施情况检查过程中,成员单位对于室内分析测量的质量控制较为重视,对于室外操作质量控制不够重视,样品重视不够,所采集的样品缺乏代表性。

3.2监测标准研究相对滞后

与辐射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相比,辐射环境监测标准相对滞后,制约了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在用的辐射环境监测方法中,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急需清理和修订;与监测方法相配套的质控技术相对落后,缺少必要的质控措施,没有形成系统的质量控制体系,相应的国际标准研究滞后,质量控制模式较单一。

3.3仪器设备检定工作存在困难

辐射环境监测工作起步晚,仪器设备的检定工作存在困难,放射性标准物质品质单一、种类少,不能满足监测介质、项目以及质控工作的需要。

3.4队伍建设滞后,缺乏高级技术人才

截止到2015年底,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人员比2014年同期增加了452人,但是高级技术人才缺乏,并没有增加,目前的人才队伍很难促进辐射环境监管事业的迅速发展,停滞不前,必定代表着退步与落后。另外,各级辐射监测机构定位不清晰,国家区域发展不平衡,应急监测能力不足等问题也是制约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质量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要素。比如目前华东、东北、华南的监测能力尚可,但西南、华北、西北等地域的监测能力则相对落后;还比如在应急监测的设备方面、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4提升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质管水平的思考

(1)要构建科学全面的辐射环境监测网络体系。辐射环保事业越来越被大众所关注和各级政府的重视,随之建立的各类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的单位将越来越多,当前我国的辐射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如下:省级辐射环境监测机构隶属于环保系统,已经逐步扩增加至地市级环保境监测机构,有的甚至将其他部门、企业的辐射环境监测机构也纳入了进来。这方面我们要借鉴先进的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美、日等国在辐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上,都成立了部级的辐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和技术中心,经过环保部授权,对下面各级辐射环保机构实施具体指导,强制要求执行统一标准的检测方法、质量控制技术和技术规定,并要求各级的辐射环保检测机构必须获得其资质认证,必须接受其定期的培训、考核、质量巡查和实验室比对能力验证,必须接受其有效评估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检查等质量监检活动。国家辐射环境监测质管和技术中心主要负责制定全国中长期的辐射环境监测网络质量管理规划,为环保部在这个方面实施科学、准确的决策提供具有前沿的、有价值、有意义的参考。

(2)建立统一的信息化质管平台。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平台是确保各级辐射环境监测信息流转顺畅的保证和支撑,我国要建立环境监测质管要素管理数据库这个统一的平台,引入数据质量审核制度,规范统一的录入标准要求,把各级机构的技术人才资质情况、机构的资质等级、仪器的检定信息和分析检测方法等信息录入其中,实施动态的共享和检索使用:①可以使环保部全时掌控面上整体情况,实施科学决策;②其他授权机构也可根据权限适时掌握情况,便于加强自身管理和建设;③可以监督网络人员持续做好质量管理,是网络的运转更加顺畅和规范,从而使数据流通道更加疏通。

(3)积极探索与外界的合作机制。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质量管理要根据未来的发展需求,积极开展走出去活动,积极探索其质量管理对外合作,在市场认真筛选一些优秀的合作对象,结构共同合作的基础,发挥各自的长处和优势,实现信息和各类资源的共同享有,互惠互利。其主要内容应包括:①要积极与具备放射性标准物质生产资质的机构展开合作,分步骤建立部级的自己的放射性标准物质生产基地,解决放射性标准物质单一、基体简单的问题;②要积极与国家法定计量部门展开合作,进行环境监测设备检定技术的研究,从而分步骤建立部级的自己的辐射环境监测设备校准检定实验室;③积极融入全球,努力加入全球性的放射分析实验室网络,通过参加各类环保研讨、样品比对活动提升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的技术水平。

(4)做好质量保证技术研究。质量保证技术主要针对应急监测、连续自动监测等领域提出的,也是针对当前辐射环境检测质量保证技术比较落后的情况提出的,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加强对干扰因素下的异常值研究,比如: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常常会因为停电、超控制限等问题引起异常值,要着重研究其处理判别技术;要注重研究雷电、冰雹、暴雨等极端恶劣条件下的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判别处理技术;②要进行快速监测技术研究,要着重研究突发放射性污染等条件下质量保证和控制技术,要着力研究便携式监测仪的质量保证技术;③要有统一的辐射环境监测网络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内容要涵盖方案设计、采样、布点、运输、分析测试、前处理、数据处理、数据诊断、分析评价、信息传输、报告编制等;④要量化评价指标,研究评价技术,建立完整的规范的质管评价体系,以此衡量和监督辐射环境监测单位高标准做好质量管理工作;⑤要加强国际化的研究。就是在这方面要打破技术壁垒,建立与国际标准一致的标准规范,甚至是参与国际标准制订,利于我国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

(5)努力建立科学的质管体系。目前我国这方面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有:《检验和校准实验室的能力的通用要求》,其中15款管理要求、10款技术要求是具体标准要求,实验室只要申请对组织管理、业务能力、技术水平、样品管理、设施和环境监测的要素评审,并顺利通过国家认可,就可以按照准则合法开展监测服务,就可以参与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就可以享受一些合法机构享受的权利。

5结束语

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隶属于其的辐射环境监测网路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辐射环境监测质管正朝着组织构建网络化、管理程序规范化,技术水平标准化,装备不断现代化和质量系统统一化的目标大步迈进。这要求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坚定信心,努力完善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的质量管理体系,认真扎实做好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的保障工作,确保数据的可靠和准确,不断适应现代化、定量化、科学化的环境管理要求。

作者:石伟力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

参考文献

[1]黄仁杰,张荣锁,沈钢.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J].辐射防护,2009,09.

[2]刘华,赵顺平,梁海燕.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的回顾与展望[J].辐射防护,2008,11.

[3]李翠薇.环境监测仪器的发展现状及其虚拟化对策[D].重庆大学,2004,04.

[4]计芳,赵冠楠.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0.

监测网范文第9篇

关键词:气象;监测网络系统;防雷

中图分类号:P4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232058

随着气象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气象监测网络系统基本实现自动化,自动气象站基本替代人工观测,进一步提高了观测业务现代化水平。但是,随着大量的电子设备使用,也形成了极大的雷击风险和安全隐患,其后果一般致使部分监测网络系统运行失灵,严重时将造成重要设备、数据损坏及人员伤亡等难以估计的重大灾难。因此,结合气象监测网络的建设布局,依据防雷科学理论和有关技术规范,结合实际采取相应的技术防护措施,进行针对性、合理性的防护,才能确保气象监测网络系统在雷电波入侵时能够安全运行。

1 气象监测网络系统雷电灾害的成因

1.1 直击雷

雷电击在风杆、采集器支架立柱等处造成设备损坏;或雷电击在架空线缆上熔断线缆。

1.2 雷电波侵入

野外架空线缆接雷或被雷电感应时,通过电源线、信号线或金属管线侵入设备,造成电位差使设备损坏。

1.3 雷电感应

雷击避雷针或其他金属立杆,在引下线周围会产生的瞬变强电磁场,统称感应雷,又叫二次雷。其感应电荷在低压架空线路上可达100kv,信号线路上可达40~60kv,对设备的损害没有直击雷猛烈,但发生的几率要比直击雷大得多,处在电磁场中的探测设备和传输线路接收到感应电动势,难免遭受损坏。

2 气象监测网络系统防雷建设现状

在气象监测网络系统的防雷建设中,无论防直接雷还是防感应雷,最终目的都是将雷电流安全引入大地。目前,气象监测网络系统中广泛采用的防雷方式是联合接地方式,即避雷针接地 、设备保护接地 、设备工作接地等共用一个接地系统,共用接地电阻小于4Ω,有的还在2Ω以下,这种接地均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12)等规范要求。事实上这种接地主要适用于强电系统。气象监测网络系统基本是弱电系统。在实施气象监测网络系统的防雷时,联合接地人为把“电网地电位”通过地环路引入气象监测网络系统,造成了电压“浪涌”。弱电系统耐压较低,如果压差过大,气象监测网络系统是难以承受的,一旦出现过压,必定会造成气象监测网络系统损害,何况是雷电。

3 气象监测网络系统的防雷设计与施工

气象监测网络系统防雷设计、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系统论的角度上讲,系统结构愈合理,相互间的作用就愈协调,这样才能使整个系统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气象监测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设计属于电磁兼容(EMC)设计,包括系统抗干扰设计、防静电设计、防直击雷和感应雷设计。目的是确保自身安全,提高运行质量。气象监测网络系统的雷电防护工作,第一步是确认雷电灾害入侵的途径,在这个基础上,依据防雷科学理论和相关技术规范,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有针对性地防护,趋利避害,从而达到在雷电波入侵时能保障整个系统安全运行的目的。本人实践认为,“单点接地”才是目前解决气象监测网络系统防雷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其防雷设计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3.1 气象监测网络系统防雷“单点接地”

防雷“单点接地”是指以系统主机一点接大地,其他所有设备都与大地绝缘。具体来说,“单点接地”是将系统内所有与系统有连接关系的“子系统”以一个接地点接入大地。如测场内各传感器组成的子系统汇接到采集器,由采集器 “一点”接大地,与采集器电缆连接的子系统线路都应与大地绝缘或屏蔽,这就是“有直接电气连接关系”的系统“单点接地”。

3.2 气象监测网络系统防雷合理性分析

气象监测网络系统“单点接地”切断了所有地环路,可有效阻断“雷电地电位”和“电网地电位”入侵弱电系统,这是防雷电、防浪涌、防干扰最有效的基础技术手段。联合接地引入地电位干扰和电网浪涌,引入雷电反击电压,导致系统设备和防雷设备烧毁的案例已被越来越多的雷击灾害案例所证实。气象监测网络系统“单点接地”不仅与防感应雷没有矛盾,而且是气象监测网络系统防雷设计应遵循的基本理念和防雷设计的基础条件。因为系统不能承受直击雷通过系统任何部位对大地放电。“单点接地”通过保护电路抑制雷电感应电动势到达设备端口时的电压值低于设备“最高安全电压”,确保系统安全。

气象监测网络系统 “单点接地”,使整个系统随接地点等电位浮动。而人为制造的联合接地,企图实现“等电位连接”,这对气象监测网络系统来说,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单点接地”的安全设计原则,可有效避免被“接地防雷”的误导,并可规避复杂接地系统的冤枉投入。“单点接地”是检验和判断气象监测网络系统安全设计和隐患设计的“试金石和分水岭”。

曾有人把线缆上接收到的雷电感应电动势,用“过电压”、“高电位”来描述,并声称“用电缆两端接地防雷器就能把电缆两端箝位到等电位”。高频分析表明,对于线缆上的交变感应电动势来说,即使防雷器接地电阻为0和两端地电位相等,两端限压型防雷器的“箝位电压”始终是“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所以哪里有什么等电位可言?而且接地“放电回路“包括线缆和接地线的交直流阻抗总和,也包括接地电阻,所谓“有效泄放雷电流”只是幻想而已。雷电感应电动势与大地无关,不存在向大地泄放电流问题;“单点接地”主要用于泄放系统静电荷,与传统避雷针接地、电网接地、防浪涌保护器接地泄放大电流的要求有着本质区别。

3.3 防雷施工要求

3.3.1 在实施气象监测网络系统防雷时

系统远端所有设备对地悬浮,通过采集器接地点泄放系统产生的静电荷,并保持与大地静态等电位,以保证运行安全。系统所有设备应该在已有建筑物防雷避雷系统和其他独立避雷针有效保护范围内工作,传输线缆尽可能埋地穿管布线。特别是电源应按照《自动气象站场室防雷技术规范》(QX30-2004)要求安装三级电源SPD进行防护。

3.3.2 室外孤立的风杆、采集器支架等,应该设置独立避雷针保护

其与独立避雷针距离应大于4、5m(反击立杆的距离),风杆、采集器支架等顶部不能安装避雷针,风杆、采集器支架等还要做好与采集系统的高级别、全天候绝缘,以应对避雷针接闪时“跨步电压”通过风杆、采集器支架等反击采集系统;风杆、采集器支架等最好用工程塑料或其他绝缘材料支架,以提高绝缘级别。不能将风杆、采集器支架当避雷针,或将传感设备与支架简单绝缘。因为一般情况下雷电反击电压能击穿空气的距离在30、40cm以上,阴雨天可以超过1m以上的距离,常规绝缘无法做到。

4 结语

只有切实了解系统运行环境,掌握正确防雷方式方法,才能真正对需要保护的设备发挥保护作用。气象监测网络系统防雷的毕竟是一门实践科学,“单点接地”只是本人在防雷工作中的技术引入和经验总结,不足之处仍待检验和完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最高的权威,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S].

[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S].

[3] 自动气象站场室防雷技术规范 QX30-2004[S].

[4] 陈斌,白玛措姆等.新型自动气象站的防雷对策探讨[J] 科技.

[5] 聂武夫,陈姣荣,曹向林.新型自动气象站观测场室防雷系统设计[EB].百度文库.

监测网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环境监测

1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现状及问题

1.1政府对环境监测服务市场的监管滞后

质监部门统一监管社会各类检测机构的计量认证。检测机构不但要提供专业化的环境检测服务,同时受到国家政府部门的监管。目前在环境检测服务市场上存在一些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①环保部门和质检等部门在行使自身的权利和职能时存在不协调的现象,工作内容存在交叉冲突;②在对社会检测机构行使监管权时,监管部门并没有强有力的法律依据;③专业部门缺乏合理的管理体系。

1.2监测技术待提高,数据互联存瓶颈

目前我国基本采用连续自动监测的方式对环境空气质量和大气污染源排放状况实施实时监测,但是在水体方面却难以实现自动监测,我国的972个地表水监测中只有149个点位能够进行连续自动监测,而其他绝大部分是人工取样检验的方式对当地水体进行检测,然后定期向上级报告。我国地下水自动化检测井数量占有比例仅仅为14%。在土地利用方面,通常是几年才进行一次监测,所以对水土流失、草原损害等生态破坏行为的监管力度不够。

2统筹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议

2.1建立独立的国控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

(1)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布置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宏观决策可以以此监测网为基础,为国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检测预警、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评价、责任的考评、公众参与等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服务。开展全国性的环境质量监测网能够提高国家对环境实时状况的掌握情况,具有全局性和区域性,有助于监督监测国家重点污染源,可以实现跨国界生态环境的监测,同时有助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环境质量预警工作。

(2)可以将各个部门和地方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进行有机整合。在国控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中,加入各个地区和部门在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地利用、草原状况等生态要素的监控,有效提高全国在环境方面的监测,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要求,优化网络技术,逐步实现监测网络的拓展和扩大,这样有助于加强对环境的实时检测,统一管理。

(3)由独立机构管理国控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全国性的环境监测是一项庞大的工作,同时为了避免不同部门之间出现工作的交叉重复或者职权上的矛盾,可以成立专门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部门,该部门具有较强的独立性,直接由国务院进行管理。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避免权责分离的状况,保证国控生态环境质量检测体系具有公平、公证、独立和权威。

(4)在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设立了专门的机构部门后,可以将其他大量的各个部门和政府的职能进行整理分析,进而可以根据整理得到的结论针对不同的管理需求设立专门监测职能,设立专门用于监测生态环境的监测网,提升环环境监测时效。

(5)应当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在专门监测职能领域的权利和责任,根据不同项目内容监测标准要求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基础对中央责权、地方责权等列出详细的清单,将中央和地方的责任权利明确划分,避免出现工作重复和冲突。

2.2创新政府监管方式和手段

政府应当在购买环境检测服务上加大力度,提高社会检测机构在环境监测方面的水平,提高相关部门环境监管的整体实力,应当以国家层面加强设定和管理生态环境检测机构的资质。环境检测市场可以朝着多种类方向发展。对于人烟稀少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需要加快培育监测市场,政府需要发挥主导作用,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开展环境检测。东部地区同时也应当提升自身的环境监测水平,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加快发展政府环境检测机构的发展。不断完善环境保护问责机制,保证政府能够对环境进行有效的管理。

2.3加强构建生态坏境监测大数据体系

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体系的构建,规划制定生态环境监测的“互联网+”专项,加强汇交、集成、共享和应用监测信息。还可以以管理为目的构建国家生态文明平台,分析生态环境监测的数据,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持和基本数据,从而全面提升监测技术和水平,加强先进设备的应用,不断在环境监测领域推广和应用云计算、物联网、在线监测等先进的技术。支持重点监测设备的研发。建立健全数据信息生产的技术标准与规范,实现各类仪器设备的互联互通、实时接入。

3结束语

目前世界环境状况低下,生态环境监测是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的重要基础技术支撑,在新形势下深化生态环境监测、加强生态文明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立、争取实现信息共享是实现环境统一管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是保障我国可持续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重要途径。

作者:钟小容 单位:重庆市合川区环境监测站

参考文献:

[1]罗毅,高锋亮.加快推进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与改革为生态环保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J].环境保护,2015,(20):16-19.

上一篇:避雷器在线监测范文 下一篇:光缆监测系统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