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技术范文

时间:2023-03-15 07:51:13

加工贸易技术

加工贸易技术范文第1篇

从广东进出口产品的商品结构来看(图1,图2),最初是以初级产品的出口为主,随着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也随之节节攀升,1990年为200.51亿美元,2005年达到2332.73亿美元;而初级产品出口的份额越来越小。但就进口来讲,虽然工业制成品占的份额较大,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初级产品的进口在1995年后一直在缓慢增加,这说明广东在借助其地理优势进口某些原料、原材料的同时利用加工贸易,加工成成品出口。

另一方面,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中,高新技术产品的份额不断加大,外商投资企业是生产的主体,而加工贸易方式是出口的主渠道。

在工业制成品中,技术含量高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占的比重非常大。机电产品从1990年占工业制成品的31.8%上升到2002年的63.3%;高新技术产品在2000年,2002年,2005年分别占工业制成品的19.2%,27%,35.8%。

其中,2003年广东省共出口高新技术产品481.74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了55.6%,占同期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额的43.7%,占广东省全部出口商品总额的比重为31.5%,出口净增172.12亿美元,对广东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0%。

在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加工贸易出口主渠道的作用显著,1999年,120.3亿美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就有113.3亿美元是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占94.2%,占加工贸易出口额的18.8%。2003年,481.7亿美元出口中,93.6%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达到450.8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额的38.1%,而一般贸易出口才15.5亿美元,只有3.2%。由此可见,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中的高技术含量不断增加。

还有,非常明显的一点是,外商投资企业是生产高新科技产品的主体。在2001-2003年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高新技术产品为170.21、236.16、379.1亿美元,均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76%以上。而2003年,国有企业出口71.3亿美元,仅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14.8%,外商投资企业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83.1%,远高于国有企业的3.9%。。这在一定程度表明了广东省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领域中国有企业相对竞争力和控制力的落后和不足。

2.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广东加工贸易的结构转型

分析可知,目前,广东高新技术产品有9成以上是通过加工贸易出口,那么这些产业在广东的发展状况和前景如何呢?

从发展状况来看,将1992年和2002年的情况进行对比,10年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在迅猛发展:由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从693家增长到1731家,民营科技企业有1150家发展到3952家;从事科技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由3.71万人扩充到17.01万人;专利申请量1992年是4656件,2002年上升到27596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002年是1992年的29.25倍,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从3.47亿美元,增长到309亿美元,增长了88.05倍,1992年只占了全省出口贸易额的1%,而2002年上升到了26%,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45.72%,其中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293.63亿美元,占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94.85%。由此可见,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在近10年来得到持续不断高速地发展,加工贸易是其产品出口的主渠道,而高新技术产业又是加工贸易得以升级换代的核心。

从产品技术含量来看,目前广东省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超过4,000种,类别涵盖了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所有11种技术领域,但主要集中于电子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四大技术产业。据有关资料显示,在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产值占全国3成多,新型陶瓷电子元器件基片占全国5成,生物工程药物产值占全国5成,智能化、节能环保型家电占全国产量的6成,软梯销售额占全国的3成多。

从产品技术水平来看,2001年,珠三角在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中,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占6.2%,国际先进水平的占21.9%,国内领先水平的占35.6%,三项共占全部高技术产品的63.7%。

从产业主体来看,广东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形成了国有、民营、外资三足鼎立的局面。作为加工贸易主体的外商投资企业,大批投资广东的高新技术产业。到2004年上半年为止,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广东投资,设立了10万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在广东设立了400多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在广东省投资设立了200多家研发机构、地区总部和采购中心。使计算机、电子信息、通讯设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有力地推动了广东省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另外,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也颇为迅速,1990年以来,其发展速度达到30-60%,截至2001年底,全省有3952家民营企业,其中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有537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35%,当年度高技术产品产值达到1126亿人民币,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32%。同时,民营企业也注重R&D的投入,2001年投入研发资金为58.9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投入的55%,在他们开发的新产品中,有60%属于高新技术领域,其中70%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3.加工贸易带动国内配套产业发展,实现技术转移和技术外溢。

发展国内配套产业,是加工贸易带动产业升级的主要途径,也是广东外向型经济实现技术转移和技术外溢的直接渠道。通常情况下,当地采购率越高、采购产品的技术含量越大、内资企业进入配套体系越多,技术转移和外溢效果就越明显。

改革开放之初,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我国通过开展加工贸易,承接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转移而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某些中等技术产业,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的升级换代,促进了技术进步。但由于我国加工贸易政策方面的原因,大多注重量的大小,并把它作为各级政府的一项政绩,因而在开展加工贸易时,没有有效地进行筛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

通过分析可知,广东加工贸易在起步阶段,并未增值,以静态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当期出口/当期进口-1)作为参考,1989年后该系数才呈明显的上升趋势。1989-1994年间,增值率一直都在20%以上。1994年后,迅猛攀升,从1995年的31%上升到2001年的52%。最近几年虽有回落,但基数仍在上升,增值率依旧持高,这说明加工贸易产品在国内的附加值不断提高,进入了良性循环阶段。

从图4可以看出,广东进料加工内需率虽呈上升趋势,但比率偏低,1997年以来维持在40%-50%之间,说明附加值不高。就国内配套值1而言,1994年以前较低,利用国产资料不多,1995年以后,进料加工采购国内原材料比率不断增加,从1995年的49.64亿美元,发展到2005年的394.25亿美元。这说明进料加工在带动国内供应链,发展增值服务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国内配套产值的提高,意味着加工贸易与国内相关产业的关联度加强,有力地带动了我国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出口,延伸了加工贸易的产业链。

结论

由前述分析可知,广东的加工贸易给广东带来了技术进步,在利用外资过程中由外资企业带来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效应明显,内需率和国内配套值的提高,说明加工贸易在提升产业结构,引进技术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技术进步是指人们在生产中使用效率更高的劳动手段、先进的工艺方法,以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运动过程。技术进步的类型有:1)劳动节约型的技术进步。由劳动者技能的提高而增加产品产量、减少活劳动消耗的技术进步。2)资金节约型的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带来的效果超过了新的投资。3)劳动与资金不变型的技术进步。在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力和资金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产品产量的技术进步。一定时期的技术水平、技术发展速度和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表明技术进步的程度。它反映了生产力中物质技术基础的变革,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加工贸易技术范文第2篇

一、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特点

珠三角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大体经历三个阶段:

(一)1978~1990年是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采取“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补偿贸易)的模式。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1978年8月底,东莞市虎门镇就正式成立了中国内地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编号为“粤字001”。尽管这家企业的规模不大,设备较落后,产品档次也不高,但在春潮萌动的中国内地却抢吃了第一只“螃蟹”,从此揭开了珠三角直接利用外资的序幕。在改革开放之初,珠三角地区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管理经验和国外销售渠道,但珠三角也有自身的优势,劳动力丰富而且便宜,土地资源多而且价格低。不仅如此,改革开放之时正是香港产业升级换代之日,香港商人受厂租、劳动力价格居高不下的困扰,急于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出香港,转移到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地方。珠三角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人文优势以及生产成本优势,成为港商的首选地区。珠三角人则因势利导,以乡镇企业为依托,以“三来一补”为突破口,积极发展加工贸易。

(二)1991~2000年是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珠三角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点。计算机及软件、通讯、微电子及基础元器件、新一代视听产品、机电一体化、重点轻工和家电等七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和产品逐步提高。一大批国际知名跨国公司来珠三角兴建高新技术企业,世界500强IBM、飞利浦、杜邦、惠普、三星、施乐、康柏等跨国公司相继在珠三角设立独资或合资企业,同时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在珠三角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发展阶段,珠三角人从实践中逐步意识到“三来一补”的局限性和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当时人们主要还是关注提升外资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采取的措施是在淘汰低档次、技术落后、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的“三来一补”企业的同时,有选择地引进了一大批高科技的加工贸易企业。珠三角在提升外资加工贸易科技含量的过程中,自然也带来了技术的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第一,加工贸易产品的技术含量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高对珠三角地区的同行有很强的竞争作用和示范作用,本地企业通过学习和模仿产生了大量的技术溢出效应。第二,加工贸易与本地产业有密切的关联程度。这一时期,加工贸易的生产料件已经完全改变了全部依靠进口的格局。第三,加工贸易企业普遍重视管理人员、科技人员的培训。在加工贸易企业中,外商出于劳动力成本及其它因素的考虑,往往选择和招聘当地的优秀人才加以培训和管理,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熟悉国内外市场的人才。经过技术培训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一旦由外资加工贸易企业流向其他企业或自创企业时,所学的各种技术也随之外流,从而引起溢出。

(三)2001年至今是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飞跃阶段。珠三角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第三阶段的最大特点是不少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落户珠三角,并且跨国公司本土化的趋势初见端倪。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深化,跨国公司纷纷在珠三角设立研发机构。截至2005年底,杜邦、本田、日立、三星等知名跨国公司在珠三角就已设立了研发机构243家。这些研发中心上接研发源头,下连规模生产企业和市场,为珠三角吸收和承接国外高水平技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研发平台。在珠三角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飞跃阶段,技术溢出效应有实质性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大规模引进成套设备逐步被引进关键技术、关键设备所替代。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为了能进入珠三角市场,竞相以各种方式向珠三角输出技术,技术引进的结构在不断优化。随着珠三角企业技术引进水平的不断提高,引进的目的逐步从单一生产技术的引进转向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创新能力的技术引进,引进技术方式多元化。跨国公司向珠三角输出技术,除了有技术许可、技术服务、入股投资等传统方式之外,还有相互交换技术使用权、特许专营等新形式,加工贸易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本地化。重用本地管理和技术的精英使不少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业绩明显上升,促使跨国公司向人才本地化转变。

二、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主要路径

(一)技术模仿的路径。技术可以通过模仿和示范产生溢出效应。珠三角生产规模较大的本地企业,相当一部分是在加工贸易的技术、管理等方面示范效应下,通过学习、模仿和竞争,逐渐发展壮大,甚至超过了竞争对手。美的、科龙、格力就是在西方跨国公司的巨大压力下,跟踪跨国公司的技术,经过模仿和创新,不断提高家电业技术水平的典型代表。

(二)配套生产的路径。发展珠三角配套产业是珠三角外向型经济实现技术外溢的直接渠道。在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料件已经完全改变了改革开放初期全部依靠进口的格局,产品本地化水平逐步提高。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例,珠三角已集聚了5万多家电子信息企业,打印机配套率达91%、PC机达80%、激光视盘机达64%,稳压电源达53%、计算机主板及功能板达41%。珠江三角洲已成为世界级的IT业制造基地。不少与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合作、为外资厂提供配套加工零配件的本地企业,在加工配套过程中逐步积累了原始资本和掌握了生产技术以及市场营销网络,由“配角”地位逐步转化为市场的“主角”。

(三)人才流动的路径。在通常情况下,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当地化比例越高,流动性越强,向内资企业流动越多,技术外溢效果越好。掌握技术的人员的流动可以产生技术溢出效应。这是珠三角取得技术溢出效应的重要形式。珠三角加工贸易企业聘用了当地大量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普通的员工,实际上就是间接地向珠三角提供技术转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不少人在加工贸易企业积累了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资源,成为自身创业的重要资本。昨天的“打工仔”,今天成为大大小小的“老板”,在珠三角地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三、珠三角地区提升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启示

(一)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是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核心。珠三角地区的经验表明,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是后进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和技术赶超的关键所在。没有对转移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在此基础上的模仿创新,该地区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换代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如果加工贸易带来的技术溢出长期停留在低技术、低层次的水平上,只会强化经济发展对外来资本的依赖性,这样虽然可以使某一地区的经济出现暂时的繁荣,但有可能由于生产成本上升,加工贸易企业人走楼空,最终导致经济出现“空心化”的现象。

(二)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根本途径是本土企业的自主研发。跨国公司转移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保持技术垄断的前提下,获得技术创新的利润最大化。以技术垄断为前提,跨国公司进行的技术转移都是成熟性技术。不论处在全球化生产链条的哪个环节,从事加工贸易的东道国企业都不可能获得最先进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依靠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也就不可能实现产业技术的赶超。即使位于核心的产业链条,依靠核心技术的转移与溢出也是十分有限的。进入21世纪,珠三角人发现,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可以向国内转移一般性的先进技术,但真正核心、领先的技术是绝对不可能转移的。利用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是一个地区产业技术升级的一种办法,但真正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最终还得靠本土企业的自主研发。

(三)开展深加工结转是实现技术溢出的有效方式。深加工结转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将保税进口料件加工的产品结转至下一家加工贸易企业深加工后复出口的经营活动。据统计,目前珠三角七成加工贸易企业采购配套以深加工结转的方式实现。在全省IT、计算机和家电行业中,80%以上的手机部件、90%以上的计算机零部件和100%的彩电部件都可以在珠三角地区内实现配套。

(四)产业集群的形成是技术溢出的有效载体。仅仅在加工装配环节取得成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向上下游环节延伸,并获得更多的技术转移和后向联系,才能获得更多的技术溢出和加工贸易利益,否则,劳动力成本上升之时就是加工贸易利益丧失之日。加工装配产业是无根工业,即本地劳动力成本上升之日,就是加工装配产业转移之时。如果不能在加工装配活动中获得技术溢出,不能培养出具有相当素养的产业大军,现时加工装配活动中所得收益将会随着加工贸易产业向外转移在瞬间化为乌有。如果该地区形成了产业集群,即使加工贸易企业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而向外转移,本地仍可通过向增加值相对较高的前向或后向生产环节转移,实现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双重升级,继续分享加工贸易利益。

(五)大力扶持民营企业是实现技术溢出的重要途径。民营经济是最具活力的经济,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亮点。民营企业不仅有与大型加工贸易企业配套生产的强烈愿望,而且初步具备了接受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能力。灵活的经营机制有利于民营企业融入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生产体系,并通过与跨国公司的配套互动,逐步上升到附加值较高的产业环节。民营企业与大型加工贸易企业合作不仅能实现优势互补,而且能促使加工贸易落地生根,使“候鸟经济”变为“榕树经济”。

加工贸易技术范文第3篇

一、影响加工贸易技术进步与技术外溢的主要因素

技术溢出是加工贸易对当地企业的技术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等带来的对当地产业技术进步的综合外部收益。对当地竞争企业的技术创新的示范、刺激与推动,称为平行溢出;对当地上下游关联企业的技术进步的示范、援助与带动,称为垂直溢出。研究表明,无论在发达东道国还是在发展中东道国,如果能够确定发生了技术转让,技术溢出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由于加工贸易可以带动相关联产业的发展,通常情况下,技术溢出效应与加工贸易所联动的当地产业链条的长短成正比。

一项技术转移大致包含四要素:技术转移的输出方、接受方、技术转移渠道和技术本身。当技术既定时,影响技术转移水平的主要因素在于技术的收受双方和技术转移的方式。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跨国公司是技术转移的输出方,跨国公司转移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保持技术垄断的前提下,获得技术创新的利润最大化。

以技术垄断为前提,跨国公司进行的技术转移都是成熟性技术,因此,不论处在全球化生产链条的哪个环节,从事加工贸易的东道国企业都不可能获得最先进技术的转移,依靠技术转移也就不可能实现产业技术的赶超。这是对加工贸易技术转移的起码定位。即使位于较核心的产业链条,依靠技术转移与核心技术的靠近仍是十分有限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面临的情况就是很好的说明。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越近,他们通过外部化购买就越困难,即使实施内部化转移,与核心技术依然保持差距。

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跨国公司按照各个子公司和分包体系在全球化生产体系中的位置决定其转移的技术水平,并根据其技术综合能力提升技术水平。因此,加工贸易发展初期,东道国当地产业的综合技术水平和比较优势决定了其在全球产业链条中的位置,进而确立了技术转移的初期水平。长期来看,东道国如果能够不断推进产业技术的进步和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进而提升其在产业链条中的位置,跨国公司将会稳步提升技术转移的水平。为保持和提高跨国公司整体的竞争力量和盈利水平,在沉淀成本较大的情况下,跨国公司本身也需要不断提高子公司和配套企业的技术水平。亚洲国家计算机产业技术转移水平不断提升的动力,就来源于母公司与子公司和配套企业双方共同的利益要求。

不同的技术转移方式也对技术转移效果产生影响。与外部化转移相比较,内部化转移的相对优势突出表现为两方面。其一,许多不愿对非关联方出售的有价值的新技术通常只有内部化方式才能获得,这对于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出口竞争能力是十分关键的;其二,内部化转移使子公司更容易获得与转移技术相配套的资金和新的管理与组织技术、营销方法、培训方法及其他知识,这是技术低成本、高速度转化为生产力的条件。内部化转移的最大缺陷在于东道国企业受到跨国公司“所有权优势”的控制,因此,在跨国公司体系内部使用的新技术和相关经验资产向东道国产业的深化和溢出可能会受到阻碍,子公司会倾向于依赖母公司的技术转移而很少努力于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这样,短期里,外资企业的加工贸易生产和出口效益显著,但长期里,完全依靠外企从事加工贸易,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难有提高。

通过加工贸易推动现代产业发展的韩国和我国台湾,在产业技术能力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外部化技术转移,这种发展模式的前提是当地公司有能力通过外部化转移形成有效的生产力和后继的深化发展能力。随着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对尖端产品需求的增长,他们发现外部化转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内部化转移和外部化转移应并行,并相互促进。同时,无论是内部化还是外部化,东亚产业技术成长的成功经验在于,政府采取一系列整合战略促进转移技术的深化和外溢,这一整合战略包括建立广泛的教育基础和对民族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力扶持。这一战略对于消化吸收转移技术、缩短技术差距、提升产业链条中的位置,进而最终形成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本性的措施。

技术溢出是技术转移的后续过程,对关联产业的技术带动是技术溢出的主要渠道。在开放经济中,在产品质量、运输成本等情况相同的条件下,公司倾向于当地采购以降低交易成本。在加工贸易发展初期,由于对当地企业缺乏了解并难以建立强有力的信任关系,或服从于跨国公司整体战略需要,子公司会从国外采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当地化战略的实施,当地采购率会稳步增长。长期来看,关联产业的发展状况关键取决于当地企业的供应能力。加强当地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联系,提高当地供应商的生产能力,是扩大技术溢出效果的主要措施。

有关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和外溢的研究还发现,通常情况下,下列因素也可能对技术转移和外溢的效果产生影响:其一,外资企业的股权安排。合资企业一般比独资企业会产生更强的技术转移和外溢效果(UNCTC1985,1987;OECD,1992,1993);其二,合资企业的建立方式。在内资企业基础上建立的合资企业比新建企业有更强的技术吸收和转化能力,因而会产生更好的效果(Lee,1991);其三,跨国公司来源。不同国籍的母公司技术水平和技术转移战略不同,进而形成的转移和外溢效果不同(Vernon1981,1992;Dunning1988,1994)。欧美国家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和外溢的效果多数较强。

研究表明(江小涓,冯远:合意性、一致性与政策作用空间: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行为分析,管理世界,2000年第3期),受跨国公司战略影响,面向东道国国内市场的外商投资,通常不会使用母公司最先进的技术,但由于面向国内市场,往往国内采购比例较高,发展配套产业意愿较强,研发行为较为积极,因而,其技术的溢出效应较大。然而,正是由于面向国内市场,这种跨国投资对民族产业的冲击是直接的和强有力的;面向国际市场的加工贸易投资,为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结构变化,保持市场竞争力,绝大多数企业技术水平较高,一部分会跟随母公司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但与国内产业关联度较差,发展配套产业和进行研发的意愿较弱,因而,“飞地效应”明显,技术溢出效应较小。另外,由于面向国际市场,这种跨国投资对民族产业的冲击只是间接的。

理论和经验都证实,东道国在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着很大的努力空间。如果在加工贸易的发展中能够适时提高技术水平,发展起配套产业体系,加工贸易的“飞地效应”就会得到有效抑制,产业关联效应会得到发挥。此时,跨国公司会相应调整在该地区的战略,出于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目的,跨国公司会提高子公司的技术水平,提升其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的位置,如此形成良性循环。80年代亚洲“四小”的产业升级就是建立在当地企业在加工贸易发展中迅速形成配套供应能力的基础之上,在我国深圳、东莞和苏州等地,加工贸易产业配套发展趋势十分明显,并且,这些配套产业能力成为吸引新一轮外商投资的优势,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态势已经显现。

二、中国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

我们首先考察加工贸易技术水平的现实状况。表1展示了加工贸易企业对自身技术水平的评价。如表1所示,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有近1燉4企业的技术水平属于国内一般水平,另一方面,有1燉5强的企业使用母公司的先进技术。由于 各项选择可以复选,我们尚不能判定使用国内先进水平技术的企业是否超过3/4,但1/4企业使用国内一般技术,表明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水平低于已有的各项调研中显示的三资企业的技术水平,而且也低于人们的预期水平。

技术使用水平与加工贸易的行业特征息息相关。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如木制品、杂项制品行业,我国产业的技术水平在国际市场上已相对较高,外资的优势可能更多地表现在销售渠道和提供服务等方面,而在高技术行业,外资带入的技术水平会相对提升。这是加工贸易企业技术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

技术使用水平也受制于投资主体的影响。如表1所列,大型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加工贸易投资,使用母公司先进水平的企业比例最高,使用国内一般水平的企业比例最低,而中小企业则相反。中小企业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廉价劳动力,他们进行的多是发达国家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链条的再转移,因而技术带动作用相对较弱。

从企业类型上考察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可以发现,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居母公司先进水平的企业比例最小,三资企业该项比例最大。相反,在国内一般水平的企业比例中,集体企业最小,但国有企业的比例远高于三资企业。总体看,内资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水平落后于外资企业,其中,国有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水平最低。国有企业是我国内资企业中技术整体实力最强的群体,国有企业的技术实力没有显现,是加工贸易发展中的一大不足。

表1 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水平 企业数 占有效样本企业比例%

A、母公司先进水平 120 21.05

B、母公司一般技术水平 80 14.04

C、国内先进水平 268 47.02

D、国内一般技术水平 140 24.56  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2 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与投资主体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3 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与企业类型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4 加工贸易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

(与国外同行业企业相比)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5 加工贸易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我们再从相对竞争优势角度考察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表4和表5分别展示了与国内外同行业企业相比,加工贸易企业的竞争优势。与国外同行业企业相比,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竞争优势依次排列为:按客户需求提供生产和服务能力强,劳动力成本低,质量一流,技术先进。其中,劳动力成本优势位于第二位,表明劳动力价格低廉虽然仍是我国加工贸易的强项,但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中,灵活多变的生产和服务能力更为重要,过硬的质量也是竞争取胜不可缺少的要素,而这些恰恰是内资企业所缺乏的。技术要素在四项选择中居末位,并且比重远远低于其他三项选择,表明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总体上看并不具备技术优势,劳动力优势仍是竞争取胜的决定因素。这也是加工贸易总体技术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

与国内同行业企业相比,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竞争优势依次排列为:拥有国际销售渠道,工艺设备先进,技术先进,资金充足、规模大,管理成本低和生产成本低。其中,“拥有国际销售渠道”比重最高,说明拥有国际销售渠道是外资投资加工贸易的首要优势,也表明获得国际销售渠道是我国内资企业发展加工贸易的主要突破口;“工艺设备先进”的比重紧随其后,这是大部分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通过将先进技术物化为先进设备,转而采用廉价劳动力操作的结果,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相当一部分资本燉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加工是以劳动密集型操作方式实现的。

我们最后考察加工贸易的技术来源和技术开发,前者是加工贸易企业技术的主要外部供给,后者是加工贸易企业技术的内部自我获取能力。按照表6提供的数据,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主要来源中,母公司提供和公司自主开发各占近一半的比重,在国内外购买比重不大。调查还显示,母公司提供的技术中,35%是母公司先进技术,24%是母公司一般技术,41%是国内先进水平,仍有11%是国内一般水平,也就是说,母公司提供的技术中,有少部分仅属国内一般水平,但有1燉3强的企业获得了跨国公司母公司的先进技术,这是十分值得重视的。

接受调研的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开发状况优于预期水平。70%强的样本企业设有技术开发机构,近半数的样本企业能够提供企业所需大部分技术。这部分技术开发的层次受制于加工贸易生产产品的性质,但对于先进技术而言,它能够成为有效的技术进步和外溢的渠道。

表6 加工贸易企业技术的主要来源

企业数 占有效样本企业比例%

A、主要由海外母公司提供 261 45.79

B、主要由国际市场购买 57 10.18

C、主要由国内市场购买 41 7.32

D、本公司自主开发 270 48.21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7 母公司转移技术的技术水平

企业数 占有效样本企业比例%

A、母公司先进水平 92 35.25

B、母公司一般技术水平 64 24.52

D、国内先进水平 108 41.38

E、国内一般技术水平 29 11.11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8 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开发

企业数 占有效样本企业比例%

A、有技术开发机构并能提供企业所需大部分技术 267 48.28

B、有技术开发机构但只能提供企业所需少部分技术 122 22.06

C、有技术开发机构且出售技术专利 7 1.27

D、没有技术开发机构 158 28.57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三、加工贸易的产品性质

考察加工贸易产品性质,可以测度其产品的技术含量,进而得出有关技术进步的状况。课题组调查的加工贸易样本企业中,57%的企业从事成品组装生产,20%的企业从事零部件生产,35%的企业从事中间产品生产,同时,67%的企业的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7%的企业生产属于资本密集型,17%的企业生产属于技术密集型。总体来看,加工贸易摆脱劳动密集型生产的企业在20~30%之间。

从外方投资者的角度来观察,大型跨国公司的加工贸易在加工贸易阶梯中的状况与其它投资者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别,说明无论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还是亚洲新兴工业体的中小企业,他们移入中国的全球化产业链条的性质基本相同。但考察加工贸易要素密集度,来自投资者的差异就十分明显,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加工贸易中,劳动密集型生产的比例远远小于其他投资者,而技术密集型生产的比例远远大于其他投资者,说明即使在相同的生产链条中,跨国公司投资进行的加工贸易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这对于我国提高产业的技术密集度、实现制造业的技术密集化具有重要意义。

表9 加工贸易的外方投资者与加工贸易阶梯 (%)

成品组装 零部件生产 中间产品生产

A、大型跨国公司 58.26 18.26 34.78

B、个人投资者 55.17 15.52 41.37

C、中小企业 51.41 24.65 33.80

D、其他 68.75 6.45 25.80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10 加工贸易的外方投资者与加工贸易的要素密集度 (%)

劳动密集型 资本密集型 技术密集型 其他

A、大型跨国公司 56.93 8.76 30.66 8.03

B、个人投资者 78.31 3.61 6.02 13.25

C、中小企业 75.54 2.

72 13.04 11.96

D、其他 61.11 11.11 13.89 22.22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产品的升级换代情况反映了加工贸易发展的技术进步状况。在表11中可以看到,与投资初期相比,44%的企业产品已经进行了升级换代,还有15%的企业产品面临新的升级换代。产品的升级换代主要取决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需要,其次是母公司战略的决定,再者,产品升级换代与否还受样本企业投资设厂的时间的影响,因此,没有产品的升级换代并不代表技术陈旧和落后,44%的升级换代比例表明加工贸易近半数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了技术进步。

从产品性质考察加工贸易的技术含量,结果表明,我国加工贸易生产和出口大部分位于全球化生产经营链条的劳动密集型环节,技术含量不高,实现技术进步的企业比例尚不足半数,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推动技术进步的意愿显然有一定的距离。但是也可以看到,在样本企业中,有35%的企业进入了中间产品的生产,30%的企业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链条中从事着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活动,这是我国加工贸易向技术密集化制造业发展的良好开端。

表11 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产品的升级换代

企业数 占有效样本企业比例%

A、与初期产品相比,实现了升级换代 240 44.28

B、与国内产品相比,实现了升级换代 103 19.00

C、竞争能力强,不需要升级换代 76 14.02

D、母公司没有升级换代计划 47 8.67

E、面临升级换代 83 15.31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四、加工贸易的产业关联

发展配套产业,是加工贸易带动产业升级的主要途径,也是加工贸易实现技术转移和技术外溢的直接渠道。通过当地采购,通过对当地配套商产品生产的质量监督、技术援助,跨国公司可以带动配套供应商和分包商的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当本地产业还没有具备配套生产能力时,外资配套企业的进入,可以通过示范效应、技术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以及再配套等环节为当地企业培育和发展配套能力提供间接条件。通常情况下,当地采购率越高、采购产品的技术含量越大、内资企业进入配套体系越多,技术转移和外溢效果越明显,则加工贸易通过配套产业发展对技术进步的积极作用发挥越充分。

表12、13、14分别展示了样本企业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情况。根据表中展示的情况可以看到,46%的企业在国内进行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与其它采购来源相比,国内采购成为加工贸易企业原材料和零部件最广泛的来源途径(表12)。但调研数据也显示,加工贸易企业国内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在企业零部件采购总量中的比重较低,在机器设备总量中的比重更低(表13),并且,国内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基本都是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只占13%(表14)。国内采购的状况说明,加工贸易的国内配套作用很低,大进大出的局面没有彻底改观。在这种情况下,加工贸易对关联产业的技术带动作用难以发挥,技术外溢效果也深受抑制。

表12 接受调查企业原材料和零部件主要来源

企业数 比重

A.母公司内部采购 95 16.8%

B.母国进口 107 18.9%

C.订购方提供 137 24.2%

D.其他国际采购 204 36.1%

E.中国国内采购 261 46.2%

接受此项调查的企业 565 142.3%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13 接受调查企业国内采购比率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14 接受调查企业在国内采购的原材料与零部件属性

企业数 比重

A.初级产品 281 49.7%

B.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 231 40.9%

C.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制成品 74 13.1%

接受此项调查的企业 565 103.7%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15显示了加工贸易企业对配套企业的技术援助状况。可以看到,实施了技术援助的企业占有效样本企业的36%,64%的企业没有实施技术援助,其中,27%的企业认为没有必要进行技术援助。技术援助比例不高,这既与国内采购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有关,也与大量采购来源于国外配套企业的跟随进入有关。从不同的投资主体进行考察,大型跨国公司比其他投资者具有较强的技术援助倾向,47%的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加工贸易企业对配套企业进行了技术援助,这一比例比中小企业高出近18个百分点,大型跨国公司子公司的技术援助在技术水平和援助效果上显然也要高于中小企业,因而,调研结果表明,他们在推动配套产业技术发展中的作用总体上优于其它投资者。

表15 加工贸易企业对配套企业的技术援助

企业数 占有效样本企业比例%

A、进行技术援助 191 35.97

B、没有技术援助 151 28.44

C、准备技术援助 50 9.42

D、不必进行技术援助 141 26.55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16 不同投资主体对配套企业的技术援助 (%)

大型跨国公司 个人投资 中小企业 其他

A、进行技术援助 46.92 32.47 29.52 43.75

B、没有技术援助 27.69 25.97 27.71 31.25

C、准备技术援助 6.15 9.09 12.05 3.13

D、不必进行技术援助 19.23 32.47 31.33 21.88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亚洲“四小龙”的经验表明,以内资企业为主体的供应商群体是加工贸易避免“飞地效应”、加速升级换代的重要保证。因此,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发挥现有产业的生产和技术能力,推动现有内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融入配套体系,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有效拉长产业链条、促进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和外溢的重要方面。根据表17的调研数据,有49%的企业与国有企业有配套关系,仅次于外资企业51%的比例,其余依次是民营企业、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抛开配套产品的技术含量来看,国有企业在配套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上升,这有利于推动加工贸易的技术进步步伐和提高技术外溢效果。但实地考察调研表明,为加工贸易配套的内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配套产品的技术含量很低,加工贸易的主要配套产品,特别是中间产品的配套生产基本是由跟随进入的外资配套厂家完成的。

表17 加工贸易配套企业的构成

企业数 占有效样本企业比例%

A、国有企业 276 49.11

B、集体企业 140 24.91

C、乡镇企业 120 21.35

D、民营企业 166 29.54

E、外资企业 285 50.71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课题组企业调查。

表18 在国内采购原材料与零部件(或设备)的主要障碍

企业数 比重

A.国内产品价格高于进口品 89 15.8%

B.国内产品质量不稳定 394 70.1%

C.国内产品交货不及时 74 13.2%

D.缺乏国内供货商的信息 51 9.1%

E.国内采购运输环节没有保障 23 4.1%

F.母公司的发展战略安排 28 5.0%

G.国外客户要求使用进口原材料或零部件 149 26.5%

H.国内采购出口退税时间太长 107

19.0%

I.深加工结转手续太繁琐 104 18.5%

J.其他 14 2.5%

接受此项调查的企业 562 183.8%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18是样本企业对国内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障碍的信息反馈。从表中可以看到,“国内产品质量不稳定”是排在第一位的障碍,选择该项因素的企业比例高达70%,并与其他选择拉开了很大的距离,表明我国企业进入全球化产业链条、拉长加工贸易产业链的主要、最大障碍是产品质量问题。其余几项选择比例相对较大的障碍性因素依次分别是,国外客户要求、出口退税时间较长、深加工接转手续繁琐、国内产品价格高和国内产品交货不及时。除去出口退税和深加工结转两项政策面问题外,其余都与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因为长期里,客户出于降低成本考虑,都希望采购本地化,只有当本地企业产品质次价高时,才会要求使用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因此,推动内资企业积极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提高内资企业的分包供应能力,形成加工贸易技术进步与产业关联的良性循环,成为我国加工贸易今后发展的核心问题。

五、加工贸易的人力资源投入

随着跨国经营的当地化发展,对当地人力资源的培育和人力资源的流动成为技术外溢的间接渠道。对于投资方而言,相对于资金和设备,掌握技术资源的人力资本的沉淀是其撤资转移时100%的损失,因而也是东道国最保险的收益。所以,鼓励外资企业人力培训、促进人力资源流动是各东道国外资政策中的重要内容。通常情况下,外资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当地化比例越高、人力培训状况越好、流动性越强、向内资企业流动越多,技术外溢效果越好。

表19、20显示了对加工贸易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聘用和培训情况的调研结果。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到,加工贸易企业当地化比例很高,近80%的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主要来自本地招聘。同时,加工贸易企业的人员培训状况也较好,85%的企业对员工进行国内培训,还有24%的企业对员工进行出国培训。高比例的当地聘用率和培训率有利于提高员工素质、培养精良的技术管理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队伍,同时也为员工流动进而产生技术外溢创造了条件。

表19 加工贸易企业管理与技术人员的主要来源

企业数 占有效样本企业比例%

A、主要来自外商投资国 67 11.45

B、投资国和本地招聘 45 7.69

C、主要本地招聘 467 79.83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20 加工贸易企业员工培训状况

企业数 占有效样本企业比例%

A、出国培训 127 21.30

B、国内培训 509 85.40

C、没有培训 53 8.89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21、22显示了对加工贸易企业员工流动情况的调研结果。根据表中数据,加工贸易企业员工队伍基本稳定,同时,72%的企业存在合理的流动,这种流动为技术外溢提供了前提条件。但如表22所示,加工贸易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主要在外资企业之间“跳槽”,流入外资企业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占流动的70%,这使得通过人才流动实现的间接的技术外溢效果大打折扣。除去外资企业外,人才流动的主要去向依次是自创企业、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其中,向国有企业流动比例最低,并与前两者差距较大,表明国有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很差,民营企业是未来实业界接受技术外溢和实现技术进步的主要载体。

表21 加工贸易企业员工流动状况

企业数 占有效样本企业比例%

A、很稳定,基本没有跳槽 145 24.09

B、存在合理流动 433 71.93

C、流动过于频繁 26 4.32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22 加工贸易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流动方向

企业数 占有效样本企业比例%

A、外资企业 376 69.12

B、国有企业 52 9.56

C、私营企业 101 18.57

D、自己创立企业 106 19.49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考察加工贸易企业员工聘用、培训和流动情况可以看到,加工贸易企业人员聘用的当地化比例很高,培训状况良好,流动性也很强。但由于当地企业在用人机制和经营环境方面与外资企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人员流动主要在外资企业之间进行,外企向内企的流动比例较低,从而使得以人才流动为渠道的技术外溢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人才流动的局限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只有当内资企业具备或创造出相应的人才吸引机制,上述状况才可能发生改变。

六、结论

加工贸易技术范文第4篇

一、影响加工贸易技术进步与技术外溢的主要因素

技术溢出是加工贸易对当地企业的技术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等带来的对当地产业技术进步的综合外部收益。对当地竞争企业的技术创新的示范、刺激与推动,称为平行溢出;对当地上下游关联企业的技术进步的示范、援助与带动,称为垂直溢出。研究表明,无论在发达东道国还是在发展中东道国,如果能够确定发生了技术转让,技术溢出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由于加工贸易可以带动相关联产业的发展,通常情况下,技术溢出效应与加工贸易所联动的当地产业链条的长短成正比。

一项技术转移大致包含四要素:技术转移的输出方、接受方、技术转移渠道和技术本身。当技术既定时,影响技术转移水平的主要因素在于技术的收受双方和技术转移的方式。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跨国公司是技术转移的输出方,跨国公司转移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保持技术垄断的前提下,获得技术创新的利润最大化。

以技术垄断为前提,跨国公司进行的技术转移都是成熟性技术,因此,不论处在全球化生产链条的哪个环节,从事加工贸易的东道国企业都不可能获得最先进技术的转移,依靠技术转移也就不可能实现产业技术的赶超。这是对加工贸易技术转移的起码定位。即使位于较核心的产业链条,依靠技术转移与核心技术的靠近仍是十分有限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面临的情况就是很好的说明。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越近,他们通过外部化购买就越困难,即使实施内部化转移,与核心技术依然保持差距。

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跨国公司按照各个子公司和分包体系在全球化生产体系中的位置决定其转移的技术水平,并根据其技术综合能力提升技术水平。因此,加工贸易发展初期,东道国当地产业的综合技术水平和比较优势决定了其在全球产业链条中的位置,进而确立了技术转移的初期水平。长期来看,东道国如果能够不断推进产业技术的进步和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进而提升其在产业链条中的位置,跨国公司将会稳步提升技术转移的水平。为保持和提高跨国公司整体的竞争力量和盈利水平,在沉淀成本较大的情况下,跨国公司本身也需要不断提高子公司和配套企业的技术水平。亚洲国家计算机产业技术转移水平不断提升的动力,就来源于母公司与子公司和配套企业双方共同的利益要求。

不同的技术转移方式也对技术转移效果产生影响。与外部化转移相比较,内部化转移的相对优势突出表现为两方面。其一,许多不愿对非关联方出售的有价值的新技术通常只有内部化方式才能获得,这对于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出口竞争能力是十分关键的;其二,内部化转移使子公司更容易获得与转移技术相配套的资金和新的管理与组织技术、营销方法、培训方法及其他知识,这是技术低成本、高速度转化为生产力的条件。内部化转移的最大缺陷在于东道国企业受到跨国公司“所有权优势”的控制,因此,在跨国公司体系内部使用的新技术和相关经验资产向东道国产业的深化和溢出可能会受到阻碍,子公司会倾向于依赖母公司的技术转移而很少努力于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这样,短期里,外资企业的加工贸易生产和出口效益显著,但长期里,完全依靠外企从事加工贸易,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难有提高。

通过加工贸易推动现代产业发展的韩国和我国台湾,在产业技术能力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外部化技术转移,这种发展模式的前提是当地公司有能力通过外部化转移形成有效的生产力和后继的深化发展能力。随着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对尖端产品需求的增长,他们发现外部化转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内部化转移和外部化转移应并行,并相互促进。同时,无论是内部化还是外部化,东亚产业技术成长的成功经验在于,政府采取一系列整合战略促进转移技术的深化和外溢,这一整合战略包括建立广泛的教育基础和对民族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力扶持。这一战略对于消化吸收转移技术、缩短技术差距、提升产业链条中的位置,进而最终形成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本性的措施。

技术溢出是技术转移的后续过程,对关联产业的技术带动是技术溢出的主要渠道。在开放经济中,在产品质量、运输成本等情况相同的条件下,公司倾向于当地采购以降低交易成本。在加工贸易发展初期,由于对当地企业缺乏了解并难以建立强有力的信任关系,或服从于跨国公司整体战略需要,子公司会从国外采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当地化战略的实施,当地采购率会稳步增长。长期来看,关联产业的发展状况关键取决于当地企业的供应能力。加强当地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联系,提高当地供应商的生产能力,是扩大技术溢出效果的主要措施。

有关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和外溢的研究还发现,通常情况下,下列因素也可能对技术转移和外溢的效果产生影响:其一,外资企业的股权安排。合资企业一般比独资企业会产生更强的技术转移和外溢效果(UNCTC1985,1987;OECD,1992,1993);其二,合资企业的建立方式。在内资企业基础上建立的合资企业比新建企业有更强的技术吸收和转化能力,因而会产生更好的效果(Lee,1991);其三,跨国公司来源。不同国籍的母公司技术水平和技术转移战略不同,进而形成的转移和外溢效果不同(Vernon1981,1992;Dunning1988,1994)。欧美国家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和外溢的效果多数较强。

研究表明(江小涓,冯远:合意性、一致性与政策作用空间: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行为分析,管理世界,2000年第3期),受跨国公司战略影响,面向东道国国内市场的外商投资,通常不会使用母公司最先进的技术,但由于面向国内市场,往往国内采购比例较高,发展配套产业意愿较强,研发行为较为积极,因而,其技术的溢出效应较大。然而,正是由于面向国内市场,这种跨国投资对民族产业的冲击是直接的和强有力的;面向国际市场的加工贸易投资,为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结构变化,保持市场竞争力,绝大多数企业技术水平较高,一部分会跟随母公司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但与国内产业关联度较差,发展配套产业和进行研发的意愿较弱,因而,“飞地效应”明显,技术溢出效应较小。另外,由于面向国际市场,这种跨国投资对民族产业的冲击只是间接的。

理论和经验都证实,东道国在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着很大的努力空间。如果在加工贸易的发展中能够适时提高技术水平,发展起配套产业体系,加工贸易的“飞地效应”就会得到有效抑制,产业关联效应会得到发挥。此时,跨国公司会相应调整在该地区的战略,出于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目的,跨国公司会提高子公司的技术水平,提升其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的位置,如此形成良性循环。80年代亚洲“四小”的产业升级就是建立在当地企业在加工贸易发展中迅速形成配套供应能力的基础之上,在我国深圳、东莞和苏州等地,加工贸易产业配套发展趋势十分明显,并且,这些配套产业能力成为吸引新一轮外商投资的优势,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态势已经显现。

二、中国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

我们首先考察加工贸易技术水平的现实状况。表1展示了加工贸易企业对自身技术水平的评价。如表1所示,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有近1燉4企业的技术水平属于国内一般水平,另一方面,有1燉5强的企业使用母公司的先进技术。由于各项选择可以复选,我们尚不能判定使用国内先进水平技术的企业是否超过3/4,但1/4企业使用国内一般技术,表明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水平低于已有的各项调研中显示的三资企业的技术水平,而且也低于人们的预期水平。

技术使用水平与加工贸易的行业特征息息相关。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如木制品、杂项制品行业,我国产业的技术水平在国际市场上已相对较高,外资的优势可能更多地表现在销售渠道和提供服务等方面,而在高技术行业,外资带入的技术水平会相对提升。这是加工贸易企业技术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

技术使用水平也受制于投资主体的影响。如表1所列,大型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加工贸易投资,使用母公司先进水平的企业比例最高,使用国内一般水平的企业比例最低,而中小企业则相反。中小企业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廉价劳动力,他们进行的多是发达国家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链条的再转移,因而技术带动作用相对较弱。

从企业类型上考察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可以发现,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居母公司先进水平的企业比例最小,三资企业该项比例最大。相反,在国内一般水平的企业比例中,集体企业最小,但国有企业的比例远高于三资企业。总体看,内资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水平落后于外资企业,其中,国有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水平最低。国有企业是我国内资企业中技术整体实力最强的群体,国有企业的技术实力没有显现,是加工贸易发展中的一大不足。

表1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水平企业数占有效样本企业比例%

A、母公司先进水平12021.05

B、母公司一般技术水平8014.04

C、国内先进水平26847.02

D、国内一般技术水平14024.56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2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与投资主体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3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与企业类型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4加工贸易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

(与国外同行业企业相比)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5加工贸易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我们再从相对竞争优势角度考察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表4和表5分别展示了与国内外同行业企业相比,加工贸易企业的竞争优势。与国外同行业企业相比,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竞争优势依次排列为:按客户需求提供生产和服务能力强,劳动力成本低,质量一流,技术先进。其中,劳动力成本优势位于第二位,表明劳动力价格低廉虽然仍是我国加工贸易的强项,但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中,灵活多变的生产和服务能力更为重要,过硬的质量也是竞争取胜不可缺少的要素,而这些恰恰是内资企业所缺乏的。技术要素在四项选择中居末位,并且比重远远低于其他三项选择,表明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总体上看并不具备技术优势,劳动力优势仍是竞争取胜的决定因素。这也是加工贸易总体技术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

与国内同行业企业相比,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竞争优势依次排列为:拥有国际销售渠道,工艺设备先进,技术先进,资金充足、规模大,管理成本低和生产成本低。其中,“拥有国际销售渠道”比重最高,说明拥有国际销售渠道是外资投资加工贸易的首要优势,也表明获得国际销售渠道是我国内资企业发展加工贸易的主要突破口;“工艺设备先进”的比重紧随其后,这是大部分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通过将先进技术物化为先进设备,转而采用廉价劳动力操作的结果,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相当一部分资本燉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加工是以劳动密集型操作方式实现的。

我们最后考察加工贸易的技术来源和技术开发,前者是加工贸易企业技术的主要外部供给,后者是加工贸易企业技术的内部自我获取能力。按照表6提供的数据,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主要来源中,母公司提供和公司自主开发各占近一半的比重,在国内外购买比重不大。调查还显示,母公司提供的技术中,35%是母公司先进技术,24%是母公司一般技术,41%是国内先进水平,仍有11%是国内一般水平,也就是说,母公司提供的技术中,有少部分仅属国内一般水平,但有1燉3强的企业获得了跨国公司母公司的先进技术,这是十分值得重视的。

接受调研的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开发状况优于预期水平。70%强的样本企业设有技术开发机构,近半数的样本企业能够提供企业所需大部分技术。这部分技术开发的层次受制于加工贸易生产产品的性质,但对于先进技术而言,它能够成为有效的技术进步和外溢的渠道。

表6加工贸易企业技术的主要来源

企业数占有效样本企业比例%

A、主要由海外母公司提供26145.79

B、主要由国际市场购买5710.18

C、主要由国内市场购买417.32

D、本公司自主开发27048.21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7母公司转移技术的技术水平

企业数占有效样本企业比例%

A、母公司先进水平9235.25

B、母公司一般技术水平6424.52

D、国内先进水平10841.38

E、国内一般技术水平2911.11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8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开发

企业数占有效样本企业比例%

A、有技术开发机构并能提供企业所需大部分技术26748.28

B、有技术开发机构但只能提供企业所需少部分技术12222.06

C、有技术开发机构且出售技术专利71.27

D、没有技术开发机构15828.57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三、加工贸易的产品性质

考察加工贸易产品性质,可以测度其产品的技术含量,进而得出有关技术进步的状况。课题组调查的加工贸易样本企业中,57%的企业从事成品组装生产,20%的企业从事零部件生产,35%的企业从事中间产品生产,同时,67%的企业的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7%的企业生产属于资本密集型,17%的企业生产属于技术密集型。总体来看,加工贸易摆脱劳动密集型生产的企业在20~30%之间。

从外方投资者的角度来观察,大型跨国公司的加工贸易在加工贸易阶梯中的状况与其它投资者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别,说明无论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还是亚洲新兴工业体的中小企业,他们移入中国的全球化产业链条的性质基本相同。但考察加工贸易要素密集度,来自投资者的差异就十分

明显,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加工贸易中,劳动密集型生产的比例远远小于其他投资者,而技术密集型生产的比例远远大于其他投资者,说明即使在相同的生产链条中,跨国公司投资进行的加工贸易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这对于我国提高产业的技术密集度、实现制造业的技术密集化具有重要意义。

表9加工贸易的外方投资者与加工贸易阶梯(%)

成品组装零部件生产中间产品生产

A、大型跨国公司58.2618.2634.78

B、个人投资者55.1715.5241.37

C、中小企业51.4124.6533.80

D、其他68.756.4525.80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10加工贸易的外方投资者与加工贸易的要素密集度(%)

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其他

A、大型跨国公司56.938.7630.668.03

B、个人投资者78.313.616.0213.25

C、中小企业75.542.7213.0411.96

D、其他61.1111.1113.8922.22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产品的升级换代情况反映了加工贸易发展的技术进步状况。在表11中可以看到,与投资初期相比,44%的企业产品已经进行了升级换代,还有15%的企业产品面临新的升级换代。产品的升级换代主要取决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需要,其次是母公司战略的决定,再者,产品升级换代与否还受样本企业投资设厂的时间的影响,因此,没有产品的升级换代并不代表技术陈旧和落后,44%的升级换代比例表明加工贸易近半数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了技术进步。

从产品性质考察加工贸易的技术含量,结果表明,我国加工贸易生产和出口大部分位于全球化生产经营链条的劳动密集型环节,技术含量不高,实现技术进步的企业比例尚不足半数,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推动技术进步的意愿显然有一定的距离。但是也可以看到,在样本企业中,有35%的企业进入了中间产品的生产,30%的企业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链条中从事着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活动,这是我国加工贸易向技术密集化制造业发展的良好开端。

表11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产品的升级换代

企业数占有效样本企业比例%

A、与初期产品相比,实现了升级换代24044.28

B、与国内产品相比,实现了升级换代10319.00

C、竞争能力强,不需要升级换代7614.02

D、母公司没有升级换代计划478.67

E、面临升级换代8315.31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四、加工贸易的产业关联

发展配套产业,是加工贸易带动产业升级的主要途径,也是加工贸易实现技术转移和技术外溢的直接渠道。通过当地采购,通过对当地配套商产品生产的质量监督、技术援助,跨国公司可以带动配套供应商和分包商的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当本地产业还没有具备配套生产能力时,外资配套企业的进入,可以通过示范效应、技术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以及再配套等环节为当地企业培育和发展配套能力提供间接条件。通常情况下,当地采购率越高、采购产品的技术含量越大、内资企业进入配套体系越多,技术转移和外溢效果越明显,则加工贸易通过配套产业发展对技术进步的积极作用发挥越充分。

表12、13、14分别展示了样本企业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情况。根据表中展示的情况可以看到,46%的企业在国内进行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与其它采购来源相比,国内采购成为加工贸易企业原材料和零部件最广泛的来源途径(表12)。但调研数据也显示,加工贸易企业国内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在企业零部件采购总量中的比重较低,在机器设备总量中的比重更低(表13),并且,国内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基本都是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只占13%(表14)。国内采购的状况说明,加工贸易的国内配套作用很低,大进大出的局面没有彻底改观。在这种情况下,加工贸易对关联产业的技术带动作用难以发挥,技术外溢效果也深受抑制。

表12接受调查企业原材料和零部件主要来源

企业数比重

A.母公司内部采购9516.8%

B.母国进口10718.9%

C.订购方提供13724.2%

D.其他国际采购20436.1%

E.中国国内采购26146.2%

接受此项调查的企业565142.3%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13接受调查企业国内采购比率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14接受调查企业在国内采购的原材料与零部件属性

企业数比重

A.初级产品28149.7%

B.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23140.9%

C.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制成品7413.1%

接受此项调查的企业565103.7%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15显示了加工贸易企业对配套企业的技术援助状况。可以看到,实施了技术援助的企业占有效样本企业的36%,64%的企业没有实施技术援助,其中,27%的企业认为没有必要进行技术援助。技术援助比例不高,这既与国内采购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有关,也与大量采购来源于国外配套企业的跟随进入有关。从不同的投资主体进行考察,大型跨国公司比其他投资者具有较强的技术援助倾向,47%的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加工贸易企业对配套企业进行了技术援助,这一比例比中小企业高出近18个百分点,大型跨国公司子公司的技术援助在技术水平和援助效果上显然也要高于中小企业,因而,调研结果表明,他们在推动配套产业技术发展中的作用总体上优于其它投资者。

表15加工贸易企业对配套企业的技术援助

企业数占有效样本企业比例%

A、进行技术援助19135.97

B、没有技术援助15128.44

C、准备技术援助509.42

D、不必进行技术援助14126.55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16不同投资主体对配套企业的技术援助(%)

大型跨国公司个人投资中小企业其他

A、进行技术援助46.9232.472

9.5243.75

B、没有技术援助27.6925.9727.7131.25

C、准备技术援助6.159.0912.053.13

D、不必进行技术援助19.2332.4731.3321.88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亚洲“四小龙”的经验表明,以内资企业为主体的供应商群体是加工贸易避免“飞地效应”、加速升级换代的重要保证。因此,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发挥现有产业的生产和技术能力,推动现有内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融入配套体系,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有效拉长产业链条、促进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和外溢的重要方面。根据表17的调研数据,有49%的企业与国有企业有配套关系,仅次于外资企业51%的比例,其余依次是民营企业、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抛开配套产品的技术含量来看,国有企业在配套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上升,这有利于推动加工贸易的技术进步步伐和提高技术外溢效果。但实地考察调研表明,为加工贸易配套的内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配套产品的技术含量很低,加工贸易的主要配套产品,特别是中间产品的配套生产基本是由跟随进入的外资配套厂家完成的。

表17加工贸易配套企业的构成

企业数占有效样本企业比例%

A、国有企业27649.11

B、集体企业14024.91

C、乡镇企业12021.35

D、民营企业16629.54

E、外资企业28550.71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课题组企业调查。

表18在国内采购原材料与零部件(或设备)的主要障碍

企业数比重

A.国内产品价格高于进口品8915.8%

B.国内产品质量不稳定39470.1%

C.国内产品交货不及时7413.2%

D.缺乏国内供货商的信息519.1%

E.国内采购运输环节没有保障234.1%

F.母公司的发展战略安排285.0%

G.国外客户要求使用进口原材料或零部件14926.5%

H.国内采购出口退税时间太长10719.0%

I.深加工结转手续太繁琐10418.5%

J.其他142.5%

接受此项调查的企业562183.8%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18是样本企业对国内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障碍的信息反馈。从表中可以看到,“国内产品质量不稳定”是排在第一位的障碍,选择该项因素的企业比例高达70%,并与其他选择拉开了很大的距离,表明我国企业进入全球化产业链条、拉长加工贸易产业链的主要、最大障碍是产品质量问题。其余几项选择比例相对较大的障碍性因素依次分别是,国外客户要求、出口退税时间较长、深加工接转手续繁琐、国内产品价格高和国内产品交货不及时。除去出口退税和深加工结转两项政策面问题外,其余都与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因为长期里,客户出于降低成本考虑,都希望采购本地化,只有当本地企业产品质次价高时,才会要求使用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因此,推动内资企业积极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提高内资企业的分包供应能力,形成加工贸易技术进步与产业关联的良性循环,成为我国加工贸易今后发展的核心问题。

五、加工贸易的人力资源投入

随着跨国经营的当地化发展,对当地人力资源的培育和人力资源的流动成为技术外溢的间接渠道。对于投资方而言,相对于资金和设备,掌握技术资源的人力资本的沉淀是其撤资转移时100%的损失,因而也是东道国最保险的收益。所以,鼓励外资企业人力培训、促进人力资源流动是各东道国外资政策中的重要内容。通常情况下,外资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当地化比例越高、人力培训状况越好、流动性越强、向内资企业流动越多,技术外溢效果越好。

表19、20显示了对加工贸易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聘用和培训情况的调研结果。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到,加工贸易企业当地化比例很高,近80%的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主要来自本地招聘。同时,加工贸易企业的人员培训状况也较好,85%的企业对员工进行国内培训,还有24%的企业对员工进行出国培训。高比例的当地聘用率和培训率有利于提高员工素质、培养精良的技术管理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队伍,同时也为员工流动进而产生技术外溢创造了条件。

表19加工贸易企业管理与技术人员的主要来源

企业数占有效样本企业比例%

A、主要来自外商投资国6711.45

B、投资国和本地招聘457.69

C、主要本地招聘46779.83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20加工贸易企业员工培训状况

企业数占有效样本企业比例%

A、出国培训12721.30

B、国内培训50985.40

C、没有培训538.89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21、22显示了对加工贸易企业员工流动情况的调研结果。根据表中数据,加工贸易企业员工队伍基本稳定,同时,72%的企业存在合理的流动,这种流动为技术外溢提供了前提条件。但如表22所示,加工贸易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主要在外资企业之间“跳槽”,流入外资企业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占流动的70%,这使得通过人才流动实现的间接的技术外溢效果大打折扣。除去外资企业外,人才流动的主要去向依次是自创企业、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其中,向国有企业流动比例最低,并与前两者差距较大,表明国有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很差,民营企业是未来实业界接受技术外溢和实现技术进步的主要载体。

表21加工贸易企业员工流动状况

企业数占有效样本企业比例%

A、很稳定,基本没有跳槽14524.09

B、存在合理流动43371.93

C、流动过于频繁264.32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22加工贸易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流动方向

企业数占有效样本企业比例%

A、外资企业37669.12

B、国有企业529.56

C、私营企业10118.57

D、自己创立企业10619.49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考察加工贸易企业员工聘用、培训和流动情况可以看到,加工贸易企业人员聘用的当地化比例很高,培训状况良好,流动性也很强。但由于当地企业在用人机

制和经营环境方面与外资企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人员流动主要在外资企业之间进行,外企向内企的流动比例较低,从而使得以人才流动为渠道的技术外溢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人才流动的局限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只有当内资企业具备或创造出相应的人才吸引机制,上述状况才可能发生改变。

六、结论

加工贸易技术范文第5篇

一、影响加工贸易技术进步与技术外溢的主要因素

技术溢出是加工贸易对当地企业的技术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等带来的对当地产业技术进步的综合外部收益。对当地竞争企业的技术创新的示范、刺激与推动,称为平行溢出;对当地上下游关联企业的技术进步的示范、援助与带动,称为垂直溢出。研究表明,无论在发达东道国还是在发展中东道国,如果能够确定发生了技术转让,技术溢出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由于加工贸易可以带动相关联产业的发展,通常情况下,技术溢出效应与加工贸易所联动的当地产业链条的长短成正比。

一项技术转移大致包含四要素:技术转移的输出方、接受方、技术转移渠道和技术本身。当技术既定时,影响技术转移水平的主要因素在于技术的收受双方和技术转移的方式。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跨国公司是技术转移的输出方,跨国公司转移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保持技术垄断的前提下,获得技术创新的利润最大化。

以技术垄断为前提,跨国公司进行的技术转移都是成熟性技术,因此,不论处在全球化生产链条的哪个环节,从事加工贸易的东道国企业都不可能获得最先进技术的转移,依靠技术转移也就不可能实现产业技术的赶超。这是对加工贸易技术转移的起码定位。即使位于较核心的产业链条,依靠技术转移与核心技术的靠近仍是十分有限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面临的情况就是很好的说明。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越近,他们通过外部化购买就越困难,即使实施内部化转移,与核心技术依然保持差距。

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跨国公司按照各个子公司和分包体系在全球化生产体系中的位置决定其转移的技术水平,并根据其技术综合能力提升技术水平。因此,加工贸易发展初期,东道国当地产业的综合技术水平和比较优势决定了其在全球产业链条中的位置,进而确立了技术转移的初期水平。长期来看,东道国如果能够不断推进产业技术的进步和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进而提升其在产业链条中的位置,跨国公司将会稳步提升技术转移的水平。为保持和提高跨国公司整体的竞争力量和盈利水平,在沉淀成本较大的情况下,跨国公司本身也需要不断提高子公司和配套企业的技术水平。亚洲国家计算机产业技术转移水平不断提升的动力,就来源于母公司与子公司和配套企业双方共同的利益要求。

不同的技术转移方式也对技术转移效果产生影响。与外部化转移相比较,内部化转移的相对优势突出表现为两方面。其一,许多不愿对非关联方出售的有价值的新技术通常只有内部化方式才能获得,这对于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出口竞争能力是十分关键的;其二,内部化转移使子公司更容易获得与转移技术相配套的资金和新的管理与组织技术、营销方法、培训方法及其他知识,这是技术低成本、高速度转化为生产力的条件。内部化转移的最大缺陷在于东道国企业受到跨国公司“所有权优势”的控制,因此,在跨国公司体系内部使用的新技术和相关经验资产向东道国产业的深化和溢出可能会受到阻碍,子公司会倾向于依赖母公司的技术转移而很少努力于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这样,短期里,外资企业的加工贸易生产和出口效益显著,但长期里,完全依靠外企从事加工贸易,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难有提高。

通过加工贸易推动现代产业发展的韩国和我国台湾,在产业技术能力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外部化技术转移,这种发展模式的前提是当地公司有能力通过外部化转移形成有效的生产力和后继的深化发展能力。随着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对尖端产品需求的增长,他们发现外部化转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内部化转移和外部化转移应并行,并相互促进。同时,无论是内部化还是外部化,东亚产业技术成长的成功经验在于,政府采取一系列整合战略促进转移技术的深化和外溢,这一整合战略包括建立广泛的教育基础和对民族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力扶持。这一战略对于消化吸收转移技术、缩短技术差距、提升产业链条中的位置,进而最终形成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本性的措施。

技术溢出是技术转移的后续过程,对关联产业的技术带动是技术溢出的主要渠道。在开放经济中,在产品质量、运输成本等情况相同的条件下,公司倾向于当地采购以降低交易成本。在加工贸易发展初期,由于对当地企业缺乏了解并难以建立强有力的信任关系,或服从于跨国公司整体战略需要,子公司会从国外采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当地化战略的实施,当地采购率会稳步增长。长期来看,关联产业的发展状况关键取决于当地企业的供应能力。加强当地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联系,提高当地供应商的生产能力,是扩大技术溢出效果的主要措施。

有关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和外溢的研究还发现,通常情况下,下列因素也可能对技术转移和外溢的效果产生影响:其一,外资企业的股权安排。合资企业一般比独资企业会产生更强的技术转移和外溢效果(UNCTC1985,1987;OECD,1992,1993);其二,合资企业的建立方式。在内资企业基础上建立的合资企业比新建企业有更强的技术吸收和转化能力,因而会产生更好的效果(Lee,1991);其三,跨国公司来源。不同国籍的母公司技术水平和技术转移战略不同,进而形成的转移和外溢效果不同(Vernon1981,1992;Dunning1988,1994)。欧美国家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和外溢的效果多数较强。

研究表明(江小涓,冯远:合意性、一致性与政策作用空间: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行为分析,管理世界,2000年第3期),受跨国公司战略影响,面向东道国国内市场的外商投资,通常不会使用母公司最先进的技术,但由于面向国内市场,往往国内采购比例较高,发展配套产业意愿较强,研发行为较为积极,因而,其技术的溢出效应较大。然而,正是由于面向国内市场,这种跨国投资对民族产业的冲击是直接的和强有力的;面向国际市场的加工贸易投资,为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结构变化,保持市场竞争力,绝大多数企业技术水平较高,一部分会跟随母公司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但与国内产业关联度较差,发展配套产业和进行研发的意愿较弱,因而,“飞地效应”明显,技术溢出效应较校另外,由于面向国际市场,这种跨国投资对民族产业的冲击只是间接的。

理论和经验都证实,东道国在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着很大的努力空间。如果在加工贸易的发展中能够适时提高技术水平,发展起配套产业体系,加工贸易的“飞地效应”就会得到有效抑制,产业关联效应会得到发挥。此时,跨国公司会相应调整在该地区的战略,出于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目的,跨国公司会提高子公司的技术水平,提升其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的位置,如此形成良性循环。80年代亚洲“四斜的产业升级就是建立在当地企业在加工贸易发展中迅速形成配套供应能力的基础之上,在我国深圳、东莞和苏州等地,加工贸易产业配套发展趋势十分明显,并且,这些配套产业能力成为吸引新一轮外商投资的优势,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态势已经显现。

二、中国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

我们首先考察加工贸易技术水平的现实状况。表1展示了加工贸易企业对自身技术水平的评价。如表1所示,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有近1燉4企业的技术水平属于国内一般水平,另一方面,有1燉5强的企业使用母公司的先进技术。由于各项选择可以复选,我们尚不能判定使用国内先进水平技术的企业是否超过3/4,但1/4企业使用国内一般技术,表明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水平低于已有的各项调研中显示的三资企业的技术水平,而且也低于人们的预期水平。

技术使用水平与加工贸易的行业特征息息相关。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如木制品、杂项制品行业,我国产业的技术水平在国际市场上已相对较高,外资的优势可能更多地表现在销售渠道和提供服务等方面,而在高技术行业,外资带入的技术水平会相对提升。这是加工贸易企业技术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

技术使用水平也受制于投资主体的影响。如表1所列,大型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加工贸易投资,使用母公司先进水平的企业比例最高,使用国内一般水平的企业比例最低,而中小企业则相反。中小企业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廉价劳动力,他们进行的多是发达国家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链条的再转移,因而技术带动作用相对较弱。

从企业类型上考察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可以发现,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居母公司先进水平的企业比例最小,三资企业该项比例最大。相反,在国内一般水平的企业比例中,集体企业最小,但国有企业的比例远高于三资企业。总体看,内资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水平落后于外资企业,其中,国有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水平最低。国有企业是我国内资企业中技术整体实力最强的群体,国有企业的技术实力没有显现,是加工贸易发展中的一大不足。

表1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水平企业数占有效样本企业比例%

A、母公司先进水平12021.05

B、母公司一般技术水平8014.04

C、国内先进水平26847.02

D、国内一般技术水平14024.56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2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与投资主体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3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与企业类型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4加工贸易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

(与国外同行业企业相比)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5加工贸易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我们再从相对竞争优势角度考察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表4和表5分别展示了与国内外同行业企业相比,加工贸易企业的竞争优势。与国外同行业企业相比,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竞争优势依次排列为:按客户需求提供生产和服务能力强,劳动力成本低,质量一流,技术先进。其中,劳动力成本优势位于第二位,表明劳动力价格低廉虽然仍是我国加工贸易的强项,但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中,灵活多变的生产和服务能力更为重要,过硬的质量也是竞争取胜不可缺少的要素,而这些恰恰是内资企业所缺乏的。技术要素在四项选择中居末位,并且比重远远低于其他三项选择,表明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总体上看并不具备技术优势,劳动力优势仍是竞争取胜的决定因素。这也是加工贸易总体技术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

与国内同行业企业相比,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竞争优势依次排列为:拥有国际销售渠道,工艺设备先进,技术先进,资金充足、规模大,管理成本低和生产成本低。其中,“拥有国际销售渠道”比重最高,说明拥有国际销售渠道是外资投资加工贸易的首要优势,也表明获得国际销售渠道是我国内资企业发展加工贸易的主要突破口;“工艺设备先进”的比重紧随其后,这是大部分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通过将先进技术物化为先进设备,转而采用廉价劳动力操作的结果,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相当一部分资本燉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加工是以劳动密集型操作方式实现的。

我们最后考察加工贸易的技术来源和技术开发,前者是加工贸易企业技术的主要外部供给,后者是加工贸易企业技术的内部自我获取能力。按照表6提供的数据,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主要来源中,母公司提供和公司自主开发各占近一半的比重,在国内外购买比重不大。调查还显示,母公司提供的技术中,35%是母公司先进技术,24%是母公司一般技术,41%是国内先进水平,仍有11%是国内一般水平,也就是说,母公司提供的技术中,有少部分仅属国内一般水平,但有1燉3强的企业获得了跨国公司母公司的先进技术,这是十分值得重视的。

接受调研的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开发状况优于预期水平。70%强的样本企业设有技术开发机构,近半数的样本企业能够提供企业所需大部分技术。这部分技术开发的层次受制于加工贸易生产产品的性质,但对于先进技术而言,它能够成为有效的技术进步和外溢的渠道。

表6加工贸易企业技术的主要来源

企业数占有效样本企业比例%

A、主要由海外母公司提供26145.79

B、主要由国际市场购买5710.18

C、主要由国内市场购买417.32

D、本公司自主开发27048.21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7母公司转移技术的技术水平

企业数占有效样本企业比例%

A、母公司先进水平9235.25

B、母公司一般技术水平6424.52

D、国内先进水平10841.38

E、国内一般技术水平2911.11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8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开发

企业数占有效样本企业比例%

A、有技术开发机构并能提供企业所需大部分技术26748.28

B、有技术开发机构但只能提供企业所需少部分技术12222.06

C、有技术开发机构且出售技术专利71.27

D、没有技术开发机构15828.57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三、加工贸易的产品性质

考察加工贸易产品性质,可以测度其产品的技术含量,进而得出有关技术进步的状况。课题组调查的加工贸易样本企业中,57%的企业从事成品组装生产,20%的企业从事零部件生产,35%的企业从事中间产品生产,同时,67%的企业的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7%的企业生产属于资本密集型,17%的企业生产属于技术密集型。总体来看,加工贸易摆脱劳动密集型生产的企业在20~30%之间。

从外方投资者的角度来观察,大型跨国公司的加工贸易在加工贸易阶梯中的状况与其它投资者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别,说明无论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还是亚洲新兴工业体的中小企业,他们移入中国的全球化产业链条的性质基本相同。但考察加工贸易要素密集度,来自投资者的差异就十分明显,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加工贸易中,劳动密集型生产的比例远远小于其他投资者,而技术密集型生产的比例远远大于其他投资者,说明即使在相同的生产链条中,跨国公司投资进行的加工贸易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这对于我国提高产业的技术密集度、实现制造业的技术密集化具有重要意义。

表9加工贸易的外方投资者与加工贸易阶梯(%)

成品组装零部件生产中间产品生产

A、大型跨国公司58.2618.2634.78

B、个人投资者55.1715.5241.37

C、中小企业51.4124.6533.80

D、其他68.756.4525.80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10加工贸易的外方投资者与加工贸易的要素密集度(%)

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其他

A、大型跨国公司56.938.7630.668.03

B、个人投资者78.313.616.0213.25

C、中小企业75.542.7213.0411.96

D、其他61.1111.1113.8922.22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产品的升级换代情况反映了加工贸易发展的技术进步状况。在表11中可以看到,与投资初期相比,44%的企业产品已经进行了升级换代,还有15%的企业产品面临新的升级换代。产品的升级换代主要取决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需要,其次是母公司战略的决定,再者,产品升级换代与否还受样本企业投资设厂的时间的影响,因此,没有产品的升级换代并不代表技术陈旧和落后,44%的升级换代比例表明加工贸易近半数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了技术进步。

从产品性质考察加工贸易的技术含量,结果表明,我国加工贸易生产和出口大部分位于全球化生产经营链条的劳动密集型环节,技术含量不高,实现技术进步的企业比例尚不足半数,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推动技术进步的意愿显然有一定的距离。但是也可以看到,在样本企业中,有35%的企业进入了中间产品的生产,30%的企业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链条中从事着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活动,这是我国加工贸易向技术密集化制造业发展的良好开端。

表11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产品的升级换代

企业数占有效样本企业比例%

A、与初期产品相比,实现了升级换代24044.28

B、与国内产品相比,实现了升级换代10319.00

C、竞争能力强,不需要升级换代7614.02

D、母公司没有升级换代计划478.67

E、面临升级换代8315.31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四、加工贸易的产业关联

发展配套产业,是加工贸易带动产业升级的主要途径,也是加工贸易实现技术转移和技术外溢的直接渠道。通过当地采购,通过对当地配套商产品生产的质量监督、技术援助,跨国公司可以带动配套供应商和分包商的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当本地产业还没有具备配套生产能力时,外资配套企业的进入,可以通过示范效应、技术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以及再配套等环节为当地企业培育和发展配套能力提供间接条件。通常情况下,当地采购率越高、采购产品的技术含量越大、内资企业进入配套体系越多,技术转移和外溢效果越明显,则加工贸易通过配套产业发展对技术进步的积极作用发挥越充分。

表12、13、14分别展示了样本企业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情况。根据表中展示的情况可以看到,46%的企业在国内进行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与其它采购来源相比,国内采购成为加工贸易企业原材料和零部件最广泛的来源途径(表12)。但调研数据也显示,加工贸易企业国内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在企业零部件采购总量中的比重较低,在机器设备总量中的比重更低(表13),并且,国内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基本都是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只占13%(表14)。国内采购的状况说明,加工贸易的国内配套作用很低,大进大出的局面没有彻底改观。在这种情况下,加工贸易对关联产业的技术带动作用难以发挥,技术外溢效果也深受抑制。

表12接受调查企业原材料和零部件主要来源

企业数比重

A.母公司内部采购9516.8%

B.母国进口10718.9%

C.订购方提供13724.2%

D.其他国际采购20436.1%

E.中国国内采购26146.2%

接受此项调查的企业565142.3%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13接受调查企业国内采购比率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14接受调查企业在国内采购的原材料与零部件属性

企业数比重

A.初级产品28149.7%

B.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23140.9%

C.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制成品7413.1%

接受此项调查的企业565103.7%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15显示了加工贸易企业对配套企业的技术援助状况。可以看到,实施了技术援助的企业占有效样本企业的36%,64%的企业没有实施技术援助,其中,27%的企业认为没有必要进行技术援助。技术援助比例不高,这既与国内采购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有关,也与大量采购来源于国外配套企业的跟随进入有关。从不同的投资主体进行考察,大型跨国公司比其他投资者具有较强的技术援助倾向,47%的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加工贸易企业对配套企业进行了技术援助,这一比例比中小企业高出近18个百分点,大型跨国公司子公司的技术援助在技术水平和援助效果上显然也要高于中小企业,因而,调研结果表明,他们在推动配套产业技术发展中的作用总体上优于其它投资者。

表15加工贸易企业对配套企业的技术援助

企业数占有效样本企业比例%

A、进行技术援助19135.97

B、没有技术援助15128.44

C、准备技术援助509.42

D、不必进行技术援助14126.55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16不同投资主体对配套企业的技术援助(%)

大型跨国公司个人投资中小企业其他

A、进行技术援助46.9232.4729.5243.75

B、没有技术援助27.6925.9727.7131.25

C、准备技术援助6.159.0912.053.13

D、不必进行技术援助19.2332.4731.3321.88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亚洲“四小龙”的经验表明,以内资企业为主体的供应商群体是加工贸易避免“飞地效应”、加速升级换代的重要保证。因此,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发挥现有产业的生产和技术能力,推动现有内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融入配套体系,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有效拉长产业链条、促进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和外溢的重要方面。根据表17的调研数据,有49%的企业与国有企业有配套关系,仅次于外资企业51%的比例,其余依次是民营企业、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抛开配套产品的技术含量来看,国有企业在配套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上升,这有利于推动加工贸易的技术进步步伐和提高技术外溢效果。但实地考察调研表明,为加工贸易配套的内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配套产品的技术含量很低,加工贸易的主要配套产品,特别是中间产品的配套生产基本是由跟随进入的外资配套厂家完成的。

表17加工贸易配套企业的构成

企业数占有效样本企业比例%

A、国有企业27649.11

B、集体企业14024.91

C、乡镇企业12021.35

D、民营企业16629.54

E、外资企业28550.71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课题组企业调查。

表18在国内采购原材料与零部件(或设备)的主要障碍

企业数比重

A.国内产品价格高于进口品8915.8%

B.国内产品质量不稳定39470.1%

C.国内产品交货不及时7413.2%

D.缺乏国内供货商的信息519.1%

E.国内采购运输环节没有保障234.1%

F.母公司的发展战略安排285.0%

G.国外客户要求使用进口原材料或零部件14926.5%

H.国内采购出口退税时间太长10719.0%

I.深加工结转手续太繁琐10418.5%

J.其他142.5%

接受此项调查的企业562183.8%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18是样本企业对国内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障碍的信息反溃从表中可以看到,“国内产品质量不稳定”是排在第一位的障碍,选择该项因素的企业比例高达70%,并与其他选择拉开了很大的距离,表明我国企业进入全球化产业链条、拉长加工贸易产业链的主要、最大障碍是产品质量问题。其余几项选择比例相对较大的障碍性因素依次分别是,国外客户要求、出口退税时间较长、深加工接转手续繁琐、国内产品价格高和国内产品交货不及时。除去出口退税和深加工结转两项政策面问题外,其余都与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因为长期里,客户出于降低成本考虑,都希望采购本地化,只有当本地企业产品质次价高时,才会要求使用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因此,推动内资企业积极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提高内资企业的分包供应能力,形成加工贸易技术进步与产业关联的良性循环,成为我国加工贸易今后发展的核心问题。

五、加工贸易的人力资源投入

随着跨国经营的当地化发展,对当地人力资源的培育和人力资源的流动成为技术外溢的间接渠道。对于投资方而言,相对于资金和设备,掌握技术资源的人力资本的沉淀是其撤资转移时100%的损失,因而也是东道国最保险的收益。所以,鼓励外资企业人力培训、促进人力资源流动是各东道国外资政策中的重要内容。通常情况下,外资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当地化比例越高、人力培训状况越好、流动性越强、向内资企业流动越多,技术外溢效果越好。

表19、20显示了对加工贸易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聘用和培训情况的调研结果。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到,加工贸易企业当地化比例很高,近80%的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主要来自本地招聘。同时,加工贸易企业的人员培训状况也较好,85%的企业对员工进行国内培训,还有24%的企业对员工进行出国培训。高比例的当地聘用率和培训率有利于提高员工素质、培养精良的技术管理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队伍,同时也为员工流动进而产生技术外溢创造了条件。

表19加工贸易企业管理与技术人员的主要来源

企业数占有效样本企业比例%

A、主要来自外商投资国6711.45

B、投资国和本地招聘457.69

C、主要本地招聘46779.83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20加工贸易企业员工培训状况

企业数占有效样本企业比例%

A、出国培训12721.30

B、国内培训50985.40

C、没有培训538.89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21、22显示了对加工贸易企业员工流动情况的调研结果。根据表中数据,加工贸易企业员工队伍基本稳定,同时,72%的企业存在合理的流动,这种流动为技术外溢提供了前提条件。但如表22所示,加工贸易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主要在外资企业之间“跳槽”,流入外资企业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占流动的70%,这使得通过人才流动实现的间接的技术外溢效果大打折扣。除去外资企业外,人才流动的主要去向依次是自创企业、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其中,向国有企业流动比例最低,并与前两者差距较大,表明国有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很差,民营企业是未来实业界接受技术外溢和实现技术进步的主要载体。

表21加工贸易企业员工流动状况

企业数占有效样本企业比例%

A、很稳定,基本没有跳槽14524.09

B、存在合理流动43371.93

C、流动过于频繁264.32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22加工贸易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流动方向

企业数占有效样本企业比例%

A、外资企业37669.12

B、国有企业529.56

C、私营企业10118.57

D、自己创立企业10619.49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考察加工贸易企业员工聘用、培训和流动情况可以看到,加工贸易企业人员聘用的当地化比例很高,培训状况良好,流动性也很强。但由于当地企业在用人机制和经营环境方面与外资企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人员流动主要在外资企业之间进行,外企向内企的流动比例较低,从而使得以人才流动为渠道的技术外溢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人才流动的局限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只有当内资企业具备或创造出相应的人才吸引机制,上述状况才可能发生改变。

六、结论

加工贸易技术范文第6篇

(一)产业基础

作为跨国公司国际生产链条的一个环节,客观来看,加工贸易在产业链条中的位置首先取决于各国产业的要素优势。要素优势影响着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配套产业的发展,进而对技术转移和溢出效应的发挥也具有深远影响。由于加工贸易面向国际市场,因而影响加工贸易发展的产业要素主要表现为劳动力、技术水平和技术吸收与创新能力。

1.劳动力供给

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天赋比较优势,对于拥有12亿人口,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并致力于由封闭向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中国来说,这一优势自不待言。中国在工业化和经济转型中释放出来的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供给,促进和保障了中国东部地区十几年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的发展与繁荣。而且,与其他国家明显不同的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繁荣之后,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几乎没有上升。

就中长期来看,在未来十年内,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供给将继续呈现供过于求的态势。来自人口自然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人口和来自企业深化改革、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增长方式转变等改革进程中产生的失业人口,使中国在21世纪初期的十年内,每年约有2700万新增就业人口。以年均国民经济增长8%计算,依靠经济增长带来的新增就业机会约为810万,以充分就业为标准,中国每年仍有上千万的待业人口。这种就业形势表明,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劳动力优势仍是中国在国际竞争中最大的比较优势。中国在劳动力方面呈现出的显著的比较优势预示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在中国仍将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2.技术水平

产业的基础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是决定跨国公司转移技术水平高低的主导因素,通常情况下,在加工贸易中,跨国公司只向东道国转移适用性技术,转移技术水平等同于或略高于国内先进技术水平。经过数十年的工业化建设,中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但在进口替代条件下,这些产业基本不具备国际竞争力。改革开放之后,在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在外贸和外资的强烈冲击下,多数行业的技术密集度有所提高,纺织、服装和家电等消费品行业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但总体来看,中国产业的技术水平仍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悬殊。

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显示,到90年代中期,中国大中型企业普遍技术水平比国际水平落后5~10年,能耗普遍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以上,资源利用率低20%,成本高30%,可靠性和寿命低20%。从设备状况来看,制造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仅占全部产业设备的24.6%,其中,为其他行业提供机械装备的机械行业本身设备就十分陈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占11.82%,达到国内一般水平的占52.74%,还有约20%的设备处于国内落后水平。就产品档次而言,达到国际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平的只占17.8%,居国际80年代中期水平的占26.9%,居国际70年代水平的占48.7%,还有7%的产品属于国际60年代的水平(《1995年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汇编》)。由于产业设备落后、产品质低价高,供需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产业技术水平的落后局面是造成我国加工贸易中间产品供应能力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它严重影响了内资配套产业的发展,从而制约了加工贸易的技术转移、扩散和技术外溢,也妨碍了加工贸易对产业升级的积极作用的发挥。

3.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产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综合表现在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上。如表1所示,1985年,在主要出口制成品中,中国呈现比较优势的制成品只有纺织、其他金属制品、成衣和杂项制品,这些制成品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即使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也处于弱比较优势状态。90年代中期以来,这种局面有了很大改观,1996年,中国出口制成品中除去原有的纺织、其他金属制品、成衣和杂项制品之外,无机化学、医药品、办公设备、电子及通讯设备、机动车辆和光学仪器也呈现出比较优势。但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机电产品部分比较优势为弱比较优势,成衣和杂项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强比较优势。

中国80年代初的产业竞争力状况决定了其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只能居于劳动密集型环节,从附加值最低的组装工序开始参与国际分工。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有所发展,但这些产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不高,国际比较优势呈弱势状态,因而,中国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的位置有所上升,但劳动密集型生产活动仍占主要部分。

(二)技术吸收和创新能力

国际经验表明,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是后进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和技术赶超的关键所在,没有对转移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在此基础之上的模仿创新,东道国通过引进外资达到促进自主技术能力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换代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在加工贸易发展中,除去跨国公司的主观因素,东道国当期的产业技术水平决定了跨国公司初始的技术转移水平,而东道国产业的技术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能力则决定着技术外溢效果,并推动着新一轮的技术转移和外溢。

中国产业的技术吸收和模仿创新能力距离现实产业发展的要求和未来产业发展的目标都有很大的差距。研发经费的不足是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的首要障碍。无论国家、产业和企业,中国在研发经费的投入上都处于世界落后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相距甚远。在国家层面上,发达国家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约在2~3%之间,发展中国家约在1~1.5%之间,而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则徘徊在0.6%左右,是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中国科技统计数据》,1998年).在产业层面上,中国产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其销售额的比重平均为0.29%,其中机械制造业为0.53%,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0.35%,纺织制造业为0.12%。而美国在1992年产业研发投入平均为3.7%,其中最高的是医药与生物技术,达11.5%,最低的是食品业和服务业,为0.7%.在企业层面,中国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为0.5%左右,有研发经费投入的企业只占企业的45.6%(史清琪:《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研发经费的低投入直接影响了对转移技术的消化吸收。“重引进,轻消化吸收”是我国技术引进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严重失调。1998年,大中型企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经费之比为1∶0.05,远低于1∶10的国际水平(王昌林、张志宏:”加快我国高技术产业化进程”,《中国社科院院报》,2001年4月17日)。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大幅度降低了技术引进的成效,加之各种体制问题的制约,我国产业技术不仅不能有力地辅助企业加工能力的改善和提高,而且也难以紧随外企先进技术的转移进行追赶式的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

(三)机制制约因素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进程中,各领域中尚未改革到位的运作机制制约着经济开放和发展的步伐,加工贸易也不例外。

在加工贸易的发展中,深层次制约因素突出表现在国有企业的机制问题。由于机制改革不到位,国有企业没有成为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使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微观主体为三资企业占据,加工贸易对产业技术进步和升级换代的积极影响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在中国台湾、韩国的加工贸易发展进程中,作为国民经济的微观主体,内资企业迅速地适应了跨国公司的需求,形成了高质量、大规模的供应能力,通过产业关联和技术外溢,他们成为加工贸易技术进步和升级换代的微观主体,在加工贸易发展中不断壮大。而在我国,承载着国家大部分要素资源的国有企业,由于机制僵化、市场适应力差,没有成为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而民营企业则因许多束缚条件尚未成长起来,这使得外资企业成为加工贸易的主体,加工贸易的配套主要在外资企业间进行,人员流动也主要发生在外资企业之间。这种局面一方面造成我国原有的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尽管这些基础本身尚待加强和提高。另一方面,发展加工贸易可能带来的产业关联和技术外溢效应被大幅度抑制,更重要的是,当地经济通过加工贸易逐步积累实力、发展壮大的进程没有显现,加工贸易的多数利益和加工贸易发展进程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

影响加工贸易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另一重要体制性问题是科技体制改革不到位。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微观主体,由于直面市场竞争,企业具有最直接和最强烈的研发需求,因而,企业应是产业技术引进、吸收和创新的主体。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科研体制基本是政府计划、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主导、项目管理,缺乏市场化、产业化导向,在风险融资不发达、不规范的情况下,有限的人力、资金投入没有合理的配置机制,投入产出效应极差。据1997年的统计数据,美国企业的研发经费占全国研发经费的73%,日本为65%,德国为66%,俄罗斯为69%,韩国为67%,我国仅达43%(史清琪:《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在这种背景下,希望提高技术水平从而进入加工贸易链条的企业既得不到科技资源,也难觅技术支持和援助,外资企业在国内市场遭遇不到有力竞争,转移技术的步伐就会相应放慢,这样,加工贸易的技术转移和技术外溢既缺乏有效的利益激励,也缺乏有力的竞争促进,这是加工贸易发展中技术进步和外溢不尽人意的重要原因。

影响技术进步的一个较为特殊的问题在于知识产权制度。树立正确的经营意识,培养牢固的守法观念,在中国产业界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表现尤为明显。知识产权观念淡薄,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成为阻碍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政策环境

由于外商直接投资的“一揽子”要素效应和加工贸易在促进出口、带动产业升级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发展中国家争相对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实施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我国也不例外。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对外资和加工贸易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在经济政策和行政管理方面给予了各种“超国民待遇”。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为加工贸易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软硬基础设施和经营环境,成为加工贸易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但是,加工贸易优惠政策实施中也存在着不利于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负面因素,主要表现在,各种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不完备现象影响或抑制了中间配套产品的生产,从而对技术转移和外溢构成障碍。其中包括,关税政策中对最终产品高关税而对中间产品的减免税.出口退税政策实施中,对境内结转的上游企业不实施出口退税.出口退税时间长,周转环节多.深加工结转“先征后退”等等。

另外,加工贸易运转中也存在一系列与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发生矛盾的政策因素,需要在实施中加以修正和解决。表2列出了接受调研的企业对相关阻碍政策依重要程度进行打分的分值情况。根据表中分值情况,目前对企业技术进步最重要的阻碍因素是进口手续的繁琐和进口设备关税、增值税过高,其次是减免税的设备目录不够明细、样品进口受到限制,再次是知识产权问题,其他两项的分值较低,重要程度相对较轻。

对加工贸易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产生更深远的负面影响的政策因素在于地方政府引资和发展加工贸易的指导思想。保持引进外资的总量增长是各地衡量官员业绩的重要方面,为此,各地政府竞相制定更为优惠的引资让利政策,在扭曲中央政策的基础上形成地方间的恶性竞争,成为中国引资的一大特色。地方政府重数量、轻质量的引资思想和行为,给外资企业以极大的便利,却忽视了外资进入对当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应该产生的积极影响。事实上,各级管理部门在引资和管理中有很大的政策空间来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鼓励政策和监督措施。如苏州市外经委在项目审批中,根据行业特征制定加工贸易企业增值率的参考值,这项措施就有效地监督和促进了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增值率的提高。

(五)外资企业的战略与目标

东道国的产业基础和政策环境为外资企业提供了进入的前提条件,在此条件下,跨国公司根据在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最优化的战略目标,确定东道国在其产业链条中的位置和向东道国转移的技术。首先,中国强大的劳动力比较优势是所有外资企业进入的最重要的因素,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降低劳动成本是外资企业共同的、首要的目标。其次,中国在外资和外贸中的优惠政策为外资企业创造了很好的发展空间。在如此背景下,行业自身特点、中国当地配套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国际市场竞争局面成为外资企业转移技术和进行产品升级换代的决定因素。对加工贸易企业的调研进一步证实和丰富了上述分析,可以以调研结果对加工贸易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作一总结。

表3显示了接受调研企业对影响技术进步因素的选择情况。按照重要程度打分,计分结果显示,各项选择得分分值由高到低依次为F—C—J—I—D—E—K—A—B—H—G。其中,选项G的分值最低,表明一般情况下,由于我国加工贸易链条的技术水平与母公司最先进技术水平有很大的差距,母公司对加工贸易技术进步的抑制作用不大,难以构成对我国加工贸易技术进步的阻碍.选项F、C、J和I分值较高,与其它选项拉开了显著的距离,表明资金不足、总体技术水平不高、政府鼓励政策不够和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依次成为企业技术进步的主要障碍。

二、促进加工贸易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政策建议

(一)统一认识,促进加工贸易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加工贸易最初“三来一补”的形象和后来与之相关的“走私”现象,使人们对加工贸易的认识出现了种种误区,对加工贸易发展在技术

进步和产业升级中的作用也意见不一、认识不足。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树立我国产业技术进步和升级换代服务的指导思想,促进产业政策、外贸政策、外资政策、税收政策和科技政策的协调一致性,促进政府部门间的协调一致性,杜绝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减少政策摩擦,共同为提高民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服务。

(二)鼓励技术进步,促进加工贸易的技术转移

各级地方政府转变引资工作中“重数量、轻质量”的指导思想,注重外资政策与技术政策的协调,积极吸引大型跨国公司在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发展,鼓励企业转移先进技术、加速产品升级换代,鼓励并与企业联合进行职工培训。同时,严把审批关,将加工贸易审批和管理工作与促进加工贸易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外溢工作结合起来。

设立高新技术发展促进基金和产业科技进步基金,积极支持大中型企业更新设备、引进技术和进行新产品开发.发放优惠贷款和各种补贴,用于中小企业的产品设计、工程技术进步、质量改进、自动化发展和员工培训,以有效地缓解企业技术进步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进一步完善先进设备进口的各项优惠措施,以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建设新的生产线和对原有设备的更新改造。

鼓励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子公司设立研发机构,促进中外企业的联合开发和合作。

加强知识产权政策的实施力度,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技术进步的合法权益。

(三)鼓励提高配套率,促进关联产业的发展

改革和完善各项不利于配套产业发展的现行制度和政策,其中包括:改革关税制度,逐步降低制成品关税,减少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的税收差异.改革海关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率,为深加工结转提供便利条件.完善出口退税政策,缩短退税时间,减少退税环节。

加强对配套企业的科技、资金和信息支持,发挥政府、科研单位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为有能力进行配套生产的内资企业提供技术咨询、联合技术开发、人才培训,提供优惠贷款、补贴和各项信息服务,动员各方力量推动内资企业的配套产业发展。

鼓励外资的跟随性投资,促进配套产业群的形成,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配套生产基地,为加工贸易的升级换代创造更加有利的产业空间。

(四)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扶持民营企业,促进内资企业发展加工贸易

加快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使其具备应有的激励机制、竞争理念和市场行为,从而发挥现有工业基础和产业技术基础的作用,为加工贸易升级换代提供有力条件.民营企业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微观主体,应积极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给予其资金、技术方面的倾斜和支持,降低进出口权的门槛,实行国营、民营和外资企业同等“国民待遇”,“一体化”发展,创造各类企业平等竞争和发展的新环境,从而促使内资企业加工贸易的快速增长。

(五)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加工工业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从改善和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来解决加工贸易的配套生产和升级换代能力问题。

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拓宽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渠道,组织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同时,重视高新区的建设,注重人力资源的培养,为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培育坚实的后继力量。高新技术产业从发展伊始即应吸取传统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走外资与内资共发展,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道路,保持与国际水平同步。

(六)改革科研体制,促进科研发展的产业化

加快传统科研体制的改革步伐,促进科技资源向企业的倾斜,使企业成为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的主体.加大科技投资力度,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鼓励模仿创新.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联合与合作,加快科技尤其是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同时,实施高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技术化并举,提高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七)加快流通领域的开放,促进物流发展

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一些地区配套体系的形成,跨国公司的采购中心逐步建立起来,流通领域的物流服务渐渐不能适应需要.同时,加工贸易企业研发活动的开展,也需要相应的配套服务,相关服务业往往不能很好地给予满足。因此,需要加快流通领域的开放,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尽快与国际接轨。

(八)协调地区间和政府部门间的政策,提高加工贸易管理绩效

加工贸易技术范文第7篇

随着中国加工贸易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加工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越来越高,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对加工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逐渐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关注的视角是加工贸易的发展是否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了技术溢出效应。作为一个外贸大省,浙江省的加工贸易经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跃式发展,已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内容。2009年加工贸易总额达460亿美元,占对外贸易总额的21.7%,2011年第一季度浙江省加工贸易进出口108.7亿美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47.6%,高于全省平均增速6.5个百分点,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20.6%。

基于此,本文以浙江省为例,检验加工贸易的区域溢出效应,考察加工贸易的发展是否促进了浙江省区域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如果是,其程度怎样?否则,原因又是什么?本文与现有研究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现有研究往往从全国层面考察加工贸易的溢出效应,而本文则通过对浙江省的实证研究,重点考察加工贸易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技术溢出效应。

2.在方法上,现有研究一般都采取了两步法,即先估算出全要素生产率,再考察加工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相关关系。这样容易产生较大的偏差,为了得到更加稳健可靠的结论,本文采用一步法,即通过一个回归方程同时估算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加工贸易的溢出效应。

二、文献回顾

技术溢出(spillovers)是指技术知识在其运用和转移过程中,由于其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产生的市场失灵,导致正外部经济的出现,是发展中国家分享发达国家先进技术成果的重要途径,溢出的渠道主要包括国际直接投资(FDI)和国际贸易等。目前关于FDI技术溢出的研究已相对成熟,而针对国际贸易技术溢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该理论强调了国际技术溢出效应对一国技术进步的贡献,并把R&D和国际贸易作为技术进步的发动机(GrossmanandHelpman,1991;CoeandHelp-man,1995)。VanandWan(1997)对东亚经济的研究也表明技术进步、国际贸易和要素积累在经济增长中是相互补充的。后来,众多学者分别从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个角度对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不同的考察,并各自形成了一套独立的分析框架和研究观点。

随着出口加工区的兴起,加工贸易作为一种既有进口又有出口的特殊贸易方式,其是否存在技术溢出效应也逐渐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大量理论研究认为加工贸易存在技术溢出效应,通过以下三种渠道可以提高东道国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是东道国的加工企业通过学习或模仿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产品、管理等经验,提高东道国的技术水平(隆国强,2003;赵晓晨,2006);二是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员工的培训,会通过劳动力市场的流动促进东道国的技术进步。Madan(i1999)认为出口加工区通过两种方法实现人力资本积累,首先非熟练的工人受益于工作培训和“边干边学”,但由于大部分加工贸易生产的技术含量很低,因此这种积累效果有限;其次工人掌握工作规则和流程,如本地工人与外国客户建立联系,学习新的管理方法、谈判技巧和一般的商业技术等,这些均可以在较低的基层实现。三是跨国公司与当地的供应商等上游企业发生的后向联系(backwardlinkage),以及与销售商、客户等下游企业发生的前向联系(forwardlinkage)。

跨国公司从东道国当地企业购买原材料、零部件等中间产品和服务时,可以通过设定技术标准、组织管理培训、提供生产设备、派遣技术指导和进行R&D合作等形式,提高上游企业的技术水平(赵晓晨,2006);而加工企业为了满足跨国公司的质量与技术标准,也会主动进行技术上的创新,改进生产工艺,开发更多种类的中间产品(李有,2010)。对于下游企业来说,跨国公司进入后可能使它们有机会以低廉的价格获得技术含量高、质量好的中间品,为其后续生产环节的技术升级创造了条件(RheeandBe-lot,1990;WorldBank,1998)。这样,不同行业的内外资企业在前后联系下,成为彼此供应链的一个环节,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技术进步。

在实证研究方面,Ge(1999)通过构建动态模型,指出加工贸易带来的技术学习和适应效应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隆国强(2003)通过考察10余年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认为加工贸易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溢出是十分明显的。王洪庆(2006)利用1983—2004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加工贸易的增值率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进一步的因果检验表明,中国的加工贸易存在技术溢出效应。但是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张婧(2004)、裴长洪等(2006)从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出发,认为由于国内技术水平落后、政策环境存在缺陷,而且采取“两头在外”的经营方式,其中间投入品主要依靠进口,没有实现国内替代,因此这种技术溢出效应是不明显的或并未得到充分地发挥。然而,现有研究主要是从全国层面考察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

本文试图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以浙江省的经验数据为例,实证考察加工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溢出效应。

三、浙江省加工贸易技术溢出实证研究:1992—2009年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浙江省1992—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数据主要来源于1993—2010年历年《浙江省统计年鉴》。①所有变量的名义数据均折算为按1992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值。其中,资本存量按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计算;GDP和R&D支出则根据浙江省GDP平减指数进行平减;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和FDI的名义美元数据则先根据当年官方名义汇率转换为人民币,再根据GDP平减指数换算为按1992年价格计算的实际值。由于历年统计年鉴均不提供资本存量数据,而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为此,本文采用张军等(2004)估算的省际资本存量数据。由于张军等(2004)只估计了浙江省1992—2000年的资本存量数据,笔者根据张军等(2004)的研究方法和测算依据进一步估算了2001—2009年的浙江省资本存量数据。估算方程为:Kt=Kt-1(1-δt)+It(1)其中,Kt为第t年的资本存量,It为该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投资),资本存量和固定资本形成均按历年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换算为不变价格计算。δt为资本折旧率。固定资本综合折旧率根据张军等(2004)的依据确定为9.6%。

(二)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索洛余值法(Solow,1957)估算浙江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即指除了资本与劳动这两大基本生产要素之外的所有其他变量所带来的产出增长率,也称为“技术进步率”。②通过建立Cobb-Dou-glas生产函数,利用索洛余值法可以衡量除资本、劳动要素之外的其他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假定浙江经济的总生产函数具有柯布-道格拉斯(C-D)形式:Yt=AtKtαLtβ(2)其中α和β分别代表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Kt为资本存量,Lt为劳动力投入,At即为全要素生产率。对上式两边取对数,得到:lnYt=lnAt+αlnKt+βlnLt(3)索洛(Solow,1957)假定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即α+β=1。为了检验浙江省生产函数是否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笔者利用浙江省1992—2009年数据对(3)式进行了回归,得到α=0.719,β=0.314。利用Wald系数检验表明不能拒绝α+β=1的原假设,这说明浙江省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这样,(2)式就可以写作:yt=Atktα(4)其中yt=Yt/Lt和kt=Kt/Lt分别表示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存量。其对数形式为,lnyt=lnAt+αlnkt(5)(5)式两边对时间求导,得到:y觶y=A觶A+αk觶k(6)利用上式可以估计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A觶/A和全要素生产率A本身。为了检验加工贸易等其他变量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现有的研究一般都采取两步法,即先利用(6)式估算全要素生产率A,再构建回归方程估计其他变量对A的影响(如王洪庆,2006;李杏等,2009)。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全要素生产率实质上是第一步回归的残差,将残差作为第二步回归中的被解释变量,其中的偏差就会比较大。为了克服这一缺陷,笔者借鉴王小鲁等(2009)的增长核算法,采用一步回归法,直接估计加工贸易等其他变量对产出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除了加工贸易,大量研究表明一般贸易、外商直接投资(FDI)、研究开发支出(R&D)等变量也是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据此,假定:At=Aptrtγgtrtδfdit准dtφ,其中,ptr为人均加工贸易(包括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gtr为人均一般贸易(包括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fdi为人均外商直接投资,rd为人均研究开发支出。这样,(4)式转化为,yt=Aktαptrtγgtrtδfdit准dtφ(7)其对数形式为:lnyt=lnA+αlnkt+γlnptrt+δlngtrt+准lnfdit+φlnrdt(8)(8)式就是本文所要估计和检验的基本方程,这里我们最关注的是加工贸易的产出弹性γ。

(三)实证结果

为了得到相对稳健的结论,笔者估计了四个模型,每个模型的被解释变量均为人均GDP对数,即lny。模型1的解释变量包括人均资本对数(lnk)、人均加工贸易对数(lnptr)和人均一般贸易对数(lngtr);模型2的解释变量在模型1基础上增加了人均外商直接投资对数(lnfdi);模型3的解释变量在模型1基础上增加了人均研究开发支出对数(lnrd);模型4则包括上述所有解释变量,即方程(8)。为了校正序列相关带来的偏差,笔者通过AR(p)过程描述残差序列,从而提高回归参数的有效性。四个模型的估计结果如表1。根据表1的数据显示,在每一个模型中,资本存量对浙江省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最为突出的,其产出弹性在0.61~0.74之间,而且全部在1%水平上显著。其他变量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则各不相同。模型1~4均显示加工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显著的正的贡献,其系数在0.04~0.05之间。这也验证了本文的观点,即加工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溢出效应。与加工贸易不同,模型1~4均显示了一般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负的影响,其系数在-0.05~0.06之间。造成一般贸易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原因可能是,浙江省的一般贸易在不断增长的同时没有注重产品品种和质量升级,产品出口集中在低成本和低端产品上,不利于技术进步。模型2、4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不显著的弱的负作用,这可能是因为浙江省引进的外资或合资企业倾向于把竞争优势放在低成本和廉价劳动力上而不是技术升级。模型3、4表明研究开发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则有正的影响(但不显著),系数大约为0.08,这一方面表明研究开发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另一方面也说明研究开发活动的绩效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增长核算与全要素生产率分解

笔者根据表1中模型4的结果对浙江省1992—2009年经济增长率按贡献因素进行分解。增长核算的结果见表2。根据表2的数据显示,1992—2009年浙江省人均GDP年均增长11.14%,其中人均资本的贡献高达9.27%,解释了经济增长的83%;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仅1.39%,即使加上没要考虑到的误差因素,也只有1.8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这说明,浙江省的快速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要素积累推动的,来自技术进步的贡献成分很小。从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来看,加工贸易溢出的贡献为0.6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占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1/3;研究开发支出的贡献为1.99%,解释了经济增长的18%;甚至超过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本身,但是研究开发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部分被一般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负效应抵消。

四、对浙江省加工贸易溢出效应的进一步讨论

本文的研究表明,加工贸易发展对浙江省的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了贡献,人均加工贸易总额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推动人均GDP增加0.04~0.05个百分点。据此可以判断,加工贸易对浙江省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了一定的技术溢出效应,但这一效应尚不甚明显。事实上,浙江的经济增长绝大部分是靠资本积累推动的,技术进步的整体影响很小。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阻碍了加工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充分发挥呢?笔者认为,导致浙江省加工贸易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的原因是溢出渠道的“不通畅”,主要体现在:首先,外资企业的技术锁定和省内企业的技术水平阻碍了示范或模仿效应。在加工贸易中,虽然不少产品技术水平较高,但外资企业为了获取垄断优势和超额利润,很少转让技术或向本地企业提供技术援助,而且还会在技术设计、工艺流程、营销网络等关键环节设置障碍,即技术锁定来严密控制尖端技术的扩散。再者浙江省内一些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普遍存在生产设备老化、生产流程僵化、研发能力不高,对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有限,即使有的跨国公司对技术转让和扩散持比较宽松的态度,本地企业要想吸收和消化先进技术也有一定难度。其次,用人机制的不完善制约了流动与培训效应。一般而言,外商会对当地企业的员工进行培训,从最简单的生产流程人员到监管人员,从高级技术人员到上层管理人员基本都有受训机会,而当这些员工流向其他企业或自主创业时,其所学的各种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也随之外流,溢出效应随之发生。但由于当地企业在用人机制和经营环境方面与外商企业之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人员流动主要在外资企业之间进行,外企向内企的流动比例较低,从而使得以人才流动为渠道的技术溢出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第三,配套能力不高限制了产业间前后联系效应的形成。同江苏省、广东省等加工贸易大省相比,浙江省一些当地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难以达到跨国公司的要求,加工贸易的配套主要在外资企业间进行,使得加工贸易可能带来的产业间前后联系效应被大幅度抑制。

五、总结

本文以浙江省为例,考察了加工贸易的区域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加工贸易对浙江省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了一定的技术溢出效应,但这一效应尚不甚明显。浙江省内企业技术水平不高、用人机制不完善和中间品的国内采购率低是导致加工贸易技术溢出效应难以充分发挥的重要因素。

加工贸易技术范文第8篇

珠三角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大体经历三个阶段:

(一)1978~1990年是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采取“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补偿贸易)的模式。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1978年8月底,东莞市虎门镇就正式成立了中国内地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编号为“粤字001”。尽管这家企业的规模不大,设备较落后,产品档次也不高,但在春潮萌动的中国内地却抢吃了第一只“螃蟹”,从此揭开了珠三角直接利用外资的序幕。在改革开放之初,珠三角地区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管理经验和国外销售渠道,但珠三角也有自身的优势,劳动力丰富而且便宜,土地资源多而且价格低。不仅如此,改革开放之时正是香港产业升级换代之日,香港商人受厂租、劳动力价格居高不下的困扰,急于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出香港,转移到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地方。珠三角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人文优势以及生产成本优势,成为港商的首选地区。珠三角人则因势利导,以乡镇企业为依托,以“三来一补”为突破口,积极发展加工贸易。

(二)1991~2000年是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珠三角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点。计算机及软件、通讯、微电子及基础元器件、新一代视听产品、机电一体化、重点轻工和家电等七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和产品逐步提高。一大批国际知名跨国公司来珠三角兴建高新技术企业,世界500强IBM、飞利浦、杜邦、惠普、三星、施乐、康柏等跨国公司相继在珠三角设立独资或合资企业,同时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在珠三角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发展阶段,珠三角人从实践中逐步意识到“三来一补”的局限性和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当时人们主要还是关注提升外资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采取的措施是在淘汰低档次、技术落后、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的“三来一补”企业的同时,有选择地引进了一大批高科技的加工贸易企业。珠三角在提升外资加工贸易科技含量的过程中,自然也带来了技术的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第一,加工贸易产品的技术含量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高对珠三角地区的同行有很强的竞争作用和示范作用,本地企业通过学习和模仿产生了大量的技术溢出效应。第二,加工贸易与本地产业有密切的关联程度。这一时期,加工贸易的生产料件已经完全改变了全部依靠进口的格局。第三,加工贸易企业普遍重视管理人员、科技人员的培训。在加工贸易企业中,外商出于劳动力成本及其它因素的考虑,往往选择和招聘当地的优秀人才加以培训和管理,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熟悉国内外市场的人才。经过技术培训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一旦由外资加工贸易企业流向其他企业或自创企业时,所学的各种技术也随之外流,从而引起溢出。

(三)2001年至今是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飞跃阶段。珠三角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第三阶段的最大特点是不少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落户珠三角,并且跨国公司本土化的趋势初见端倪。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深化,跨国公司纷纷在珠三角设立研发机构。截至2005年底,杜邦、本田、日立、三星等知名跨国公司在珠三角就已设立了研发机构243家。这些研发中心上接研发源头,下连规模生产企业和市场,为珠三角吸收和承接国外高水平技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研发平台。在珠三角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飞跃阶段,技术溢出效应有实质性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大规模引进成套设备逐步被引进关键技术、关键设备所替代。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为了能进入珠三角市场,竞相以各种方式向珠三角输出技术,技术引进的结构在不断优化。随着珠三角企业技术引进水平的不断提高,引进的目的逐步从单一生产技术的引进转向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创新能力的技术引进,引进技术方式多元化。跨国公司向珠三角输出技术,除了有技术许可、技术服务、入股投资等传统方式之外,还有相互交换技术使用权、特许专营等新形式,加工贸易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本地化。重用本地管理和技术的精英使不少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业绩明显上升,促使跨国公司向人才本地化转变。

二、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主要路径

(一)技术模仿的路径。技术可以通过模仿和示范产生溢出效应。珠三角生产规模较大的本地企业,相当一部分是在加工贸易的技术、管理等方面示范效应下,通过学习、模仿和竞争,逐渐发展壮大,甚至超过了竞争对手。美的、科龙、格力就是在西方跨国公司的巨大压力下,跟踪跨国公司的技术,经过模仿和创新,不断提高家电业技术水平的典型代表。

(二)配套生产的路径。发展珠三角配套产业是珠三角外向型经济实现技术外溢的直接渠道。在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料件已经完全改变了改革开放初期全部依靠进口的格局,产品本地化水平逐步提高。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例,珠三角已集聚了5万多家电子信息企业,打印机配套率达91%、PC机达80%、激光视盘机达64%,稳压电源达53%、计算机主板及功能板达41%。珠江三角洲已成为世界级的IT业制造基地。不少与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合作、为外资厂提供配套加工零配件的本地企业,在加工配套过程中逐步积累了原始资本和掌握了生产技术以及市场营销网络,由“配角”地位逐步转化为市场的“主角”。

(三)人才流动的路径。在通常情况下,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当地化比例越高,流动性越强,向内资企业流动越多,技术外溢效果越好。掌握技术的人员的流动可以产生技术溢出效应。这是珠三角取得技术溢出效应的重要形式。珠三角加工贸易企业聘用了当地大量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普通的员工,实际上就是间接地向珠三角提供技术转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不少人在加工贸易企业积累了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资源,成为自身创业的重要资本。昨天的“打工仔”,今天成为大大小小的“老板”,在珠三角地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三、珠三角地区提升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启示

(一)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是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核心。珠三角地区的经验表明,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是后进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和技术赶超的关键所在。没有对转移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在此基础上的模仿创新,该地区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换代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如果加工贸易带来的技术溢出长期停留在低技术、低层次的水平上,只会强化经济发展对外来资本的依赖性,这样虽然可以使某一地区的经济出现暂时的繁荣,但有可能由于生产成本上升,加工贸易企业人走楼空,最终导致经济出现“空心化”的现象。

(二)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根本途径是本土企业的自主研发。跨国公司转移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保持技术垄断的前提下,获得技术创新的利润最大化。以技术垄断为前提,跨国公司进行的技术转移都是成熟性技术。不论处在全球化生产链条的哪个环节,从事加工贸易的东道国企业都不可能获得最先进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依靠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也就不可能实现产业技术的赶超。即使位于核心的产业链条,依靠核心技术的转移与溢出也是十分有限的。进入21世纪,珠三角人发现,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可以向国内转移一般性的先进技术,但真正核心、领先的技术是绝对不可能转移的。利用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是一个地区产业技术升级的一种办法,但真正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最终还得靠本土企业的自主研发。

(三)开展深加工结转是实现技术溢出的有效方式。深加工结转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将保税进口料件加工的产品结转至下一家加工贸易企业深加工后复出口的经营活动。据统计,目前珠三角七成加工贸易企业采购配套以深加工结转的方式实现。在全省IT、计算机和家电行业中,80%以上的手机部件、90%以上的计算机零部件和100%的彩电部件都可以在珠三角地区内实现配套。

(四)产业集群的形成是技术溢出的有效载体。仅仅在加工装配环节取得成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向上下游环节延伸,并获得更多的技术转移和后向联系,才能获得更多的技术溢出和加工贸易利益,否则,劳动力成本上升之时就是加工贸易利益丧失之日。加工装配产业是无根工业,即本地劳动力成本上升之日,就是加工装配产业转移之时。如果不能在加工装配活动中获得技术溢出,不能培养出具有相当素养的产业大军,现时加工装配活动中所得收益将会随着加工贸易产业向外转移在瞬间化为乌有。如果该地区形成了产业集群,即使加工贸易企业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而向外转移,本地仍可通过向增加值相对较高的前向或后向生产环节转移,实现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双重升级,继续分享加工贸易利益。

(五)大力扶持民营企业是实现技术溢出的重要途径。民营经济是最具活力的经济,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亮点。民营企业不仅有与大型加工贸易企业配套生产的强烈愿望,而且初步具备了接受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能力。灵活的经营机制有利于民营企业融入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生产体系,并通过与跨国公司的配套互动,逐步上升到附加值较高的产业环节。民营企业与大型加工贸易企业合作不仅能实现优势互补,而且能促使加工贸易落地生根,使“候鸟经济”变为“榕树经济”。

(六)承接技术溢出效应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企业是技术溢出效应的直接受益者,理应成为推动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主导力量。提高技术溢出效应是地方政府应关注的事情,但企业才是承接技术溢出效应的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在提高技术溢出时的职能不能错位,更不能“越俎代庖”。地方政府对于提高技术溢出效应不能不急,但也不能太急。地方政府操之过急就可能过多地运用行政手段,破坏市场机制。如何让企业行为的结果与政府的目标相吻合?一种比较理想和有效的方式是,“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摘要:本文比较客观地分析了不同时期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特点,从技术模仿、配套生产、人才流动方面揭示了珠三角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路径,总结了珠三角提升加工贸易技术溢出的经验。

加工贸易技术范文第9篇

在现实经济中,技术创新国往往是具有雄厚基础和力量的发达国家,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缺乏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技术,这些技术仅靠其自身的力量又很难得到满足。对于他们来说,持续的技术进步主要不是通过科研投资或人力资本积累来实现的,而更多的是通过发达国家的技术扩散和发展中国家的“干中学”来实现的。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变化中虽处于不利地位,但却可以通过模仿(转让)取得在中、低技术密集商品上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它学习和模仿先行国的过程,除了制度、政策、科学等方面的学习外,直接作用于产品生产的主要是技术的学习,这是后进国获得产品生产的技术的重要途径。发展中国家通过学习掌握了技术,并模仿先行国应用于生产活动后,常常能够提高原有技术的竞争力和工艺水平,从而促使效益增长,其结果像后进国自己进行了技术创新活动一样。

由于出口加工贸易“两头在外”、其投资主体大多是先进技术的携带者等特点,它为我国提供了一个从其它国家引进技术和学习的渠道,具有明显的“技术外溢”和“干中学”效应,或者说发展加工贸易本身就是一个“干中学”的过程。通过加工贸易的技术扩散,我们减少了学习成本,提高了学习效率,在技术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阶梯上步步攀升。加工贸易的技术扩散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一) 加工贸易通过吸引外商投资引入了技术

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是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为载体的,而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方式又是加工贸易。因此,可以说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是与加工贸易的发展相伴而行的。加工贸易的技术扩散效应也首先是通过作为其载体的外商直接投资所表现出来的。加工贸易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FDl),而FDl活动经济外在性的主要表现之一是技术的“溢出效应”。这种与加工贸易相联系的“溢出效应”明显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资本品的进口,先进的机器设备中隐含了技术进步的因素,是技术和知识的载体。20多年来,外资在中国投资从事加工贸易时,投入了大量的机器和设备。这些机器设备即使不是最先进的,也往往高于我国原有设备的平均技术水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加工贸易企业的问卷调查证实了这一点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水平达到母公司先进水平的占21%,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占47%。日本经济学家小泽辉智(Ozawa,1971)和小岛清(Kojima,1975)在对日本60年代向东南亚国家直接投资并转让成熟技术进行分析时认为,传统的成熟技术容易被技术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吸收,并发挥有利于这些国家的比较优势。此外,通过掌握运用进口机器设备生产的技能,企业和操作者积累和获得了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技巧,提高了技能和能力,为技术的升级和创新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我国长期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是与国内现有的机器设备相比,当进口的资本品包含了更高的技术含量时,其不仅可以产生贸易利益,而且还可以提高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效率,这些又从深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经济,为我国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发挥了作用。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资本品的进口是一个国家迅速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有效途径。联合国《1992年世界投资报告》曾作出如下论述外资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直接作用是,它可以通过技术溢出提高要素生产率,改变产品结构特别是出口产品结构,促进国外分支机构进行研究与开发。

三是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的转移也是技术扩散的一个重要内容。同其他技术知识相比,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技能的掌握更是一个学习和模仿的过程。因为外资企业在管理运作方面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竞争市场上的示范作用所体现出来的,而绝非有意识地传授。合作方可以通过与外方共同的商务活动,了解到外方产品策划、市场营销、资金运作、市场开拓以及降低成本等多方面的经营管理知识,而这些是我们通过其他途径难以获得的技术知识。

(二)加工贸易通过进出口商品的流动传播了技术

随着作为技术载体的商品跨越国界的流动,技术也穿越国界而转移,促进贸易国的技术进步。加工贸易商品的技术扩散,就是指通过加工贸易进口原材料、中间产品和零部件,加工为成品复出口的交易过程,间接地带来外国的先进技术,促进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的升级。这是所谓贸易的“技术外溢”和“边干边学”效应,是贸易作为技术学习的一种重要渠道。对于产品在国际间技术转移的这种作用,美国经济学家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早就有所论述。

从进口的角度讲,由于加工贸易的特殊性质,其生产过程中的大部分原材料、中间产品或零部件需要从国际市场直接进口。其中许多是目前我们无法生产或产品质量达不到国际市场要求的产品,特别是一些资本和技术相对密集型的产品。随着这种我们“尚不能为”的产品大量进口,带进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概念,以及如何擎握他们的技术援助。这样,技术便隐含在商品中以进口的方式流入本国。企业可以模仿进口的新产品或产品的工艺流程,改进产品性能,促进本国产品的多样化。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对进口产品的“逆向设计”,学习国外产品的工艺设计,了解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发展动态,节约研发费用,促进技术进步。

从出口的角度看,由于我们的出口商品直接面对来料加工或进料加工的客户,如加工或组装的产品不符合要求,则会遭到对方的拒收或无法在国际市场销售。这就迫使企业严格按照国际市场的要求进行生产和操作、甚至改进技术。这样通过加工贸易产品的进进出出,形成了国际先进技术的信息流,在这种产品和信息的流动中,先进技术和工艺自然地得到扩散。我国移动通讯市场的扩张与制造业的发展是加工贸易示范作用最具说服力的例证。

(三)加工贸易通过产业关联效应扩散了技术

任何一个企业或产业部门的生产都必须消耗原材料、能源等物资,任何一个企业或部门都不可能自己生产其所需要的全部生产要素,而必须依靠其他部门的供给。我们称这种不同企业或产业部门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为关联或联系(Linkage)。这种关联表现为前向关联(forward

linkage)和后向关联(backward linkage)两个方面。后向联系是指一个产业或企业同向它提供投八的部门或企业之间的联系,如钢铁工业的后向联系是采矿业等。前向关联是指一个产业或企业同购买其产品的部门之间的联系,如钢铁工业的前向联系是机械制造、汽车等工业。无论是前向联系还是后向联系,只要是其中的某一个部门的技术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与其相联系的其他部门,有时会迫使其原来的技术体系进行改造。比如航空技术的发展,要求提供高强度、耐热、耐腐蚀、质轻的结构材料,为适应其需要,钢铁工业必须创造新技术或新工艺,冶炼出高强度、耐热、耐腐蚀性能好、质量轻的合金钢等。

这种“关联效应”带来了行业间与行业内的技术外溢。劳尔(1980)曾对跨国公司投资的关联效应进行过研究,认为其会产生如下5种效应:帮助未来的供应商建立生产性设施;为改善供应商产品的质量或促进其创新活动提供技术帮助或信息服务;提供或帮助购买原材料和中间产品;提供组织管理上培训和帮助:通过发掘新客户帮助供应商从事多样化经营。此外,外商投资企业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高效的市场分销技术也大有可能成为溢出的潜在来源。加工贸易也正是通过这种对产业关联形成的技术溢出效应扩散了技术,引起对其他一系列产业的需求,从而带动相关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结构发生变化。

(四)加工贸易通过企业的人力资本流动转移了技术

加工贸易技术扩散的第四条途径是技术与管理人员的流动,或者说是因为加工贸易企业的人员流动所带来的技术外溢效应。一方面,由于加工贸易企业直接面向国际市场,其在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水平均高于当地企业,其员工通过亲身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了解和熟悉了产品工艺、操作技巧和国际市场对该类产品的技术标准,掌握了该产品的大量信息,在“干中学”可积累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员工素质、培养一支熟练的技术工人队伍和技术管理人才,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加工贸易企业必然要重视对员工的全面培训。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611家加工贸易企业的调查,85.4%的企业提供了国内培训,21.3%的企业仅提供了国外培训,只有8.9%的加工贸易企业没有对员工提供任何培训。

而且,加工贸易企业中员工的流动性很强。当这些掌握了技术资源的人力资本离开外资加工贸易企业进入当地企业时,会带去外资企业的技术、管理经验、市场理念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工贸易的发展,不仅为我国造就出众多熟练的产业工人,而且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能够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熟练劳动力和大批外向型高级管理人才。可见,加工贸易企业对当地人力资源的培育及人力资本的流动,成为技术外溢扩散的一种重要渠道。

加工贸易技术范文第10篇

乙方:

甲乙双方经过友好协商,为保障加工贸易申报系统的正常运行,本着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现就乙方向甲方提供有关加工贸易申报系统的技术支持和数据保存等服务,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的权利义务:

1、甲方应在本合同签署后 ____日内向乙方支付 ____元/年的技术服务费。

2、甲方使用乙方提供的加工贸易申报系统,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向加工贸易审批部门申报加工贸易合同。

3、甲方应确保计算机系统和ie浏览器能正常工作,自行解决网络接入问题。

4、甲方应指定专人(该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加工贸易业务知识)负责系统的操作,甲方指定人员发生变动时,应及时通知乙方。

指定联系人:

电话:

传真:

信箱:

企业进出口经营权代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企业性质(内资/外资):____________。

5、甲方在遇到技术问题时,应及时跟乙方联系,如实向乙方描述故障现象,积极协助乙方解决问题。

6、甲方如需乙方提供上门技术服务,应及时跟乙方联系,乙方会按照标准的上门服务收费标准收取一定的费用。

二、乙方的权利义务:

1、乙方向甲方提供加工贸易ca证书的使用培训。

2、乙方向甲方提供加工贸易系统的技术支持,但不包括对甲方计算机的维护和提供加工贸易业务咨询,不对甲方合同数据的正确性以及能否通过审批承担责任。

技术支持电话为:________ 传真:________信箱:________

3、乙方的服务时间为正常工作日的________-________,休息时间和法定节假日不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

4、乙方提供的技术服务形式是用户的电话咨询或来访培训,不包括上门服务(vip会员除外)。

5、在发生网络故障等非乙方原因造成系统无法使用时(如internet接入问题等),乙方不承担相关责任。

6、若因甲方原因(如计算机故障)而造成无法使用系统,甲方又急需进行合同申报时,乙方可以每年免费5次为甲方提供录入平台和网络通道。

7、乙方应当准确记录甲方传输电子数据的过程和时间,保证所存储的数据不被人为更改和灭失。电子数据的保存期限为XX年。

8、乙方应采取国际上通行的网络安全措施,保证存储在系统内的电子数据的安全、真实、完整,不得对电子数据进行删除、修改、篡改等。

9、因加工贸易审批部门的原因造成的后果,乙方不承担相关责任。

10、乙方应保守甲方的工作秘密,未经授权或许可,不得对外提供其存储的电子数据。

三、协议期限:

1、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本协议所指技术服务期限为 ____年,从双方签定之日开始计算,具体时间为从____年____月____日起到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四、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合同到期后,如甲方继续需要乙方的服务,甲乙双方另行签署合同;如甲方不再需要乙方的服务,本协议自动终止。

五、对因不可抗力(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战争、暴乱等)、政府行为及其他乙方不能控制或避免的原因致使本协议部分或全部不能履行,双方均不承担违约责任。

六、因履行本协议发生的争议,双方可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成,提交仲裁机关仲裁。

七、本协议的最终解释权归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____代表处。

甲方: 乙方:

地址: 地址:

电话: 电话:

签字:_____________签字: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规划设计合同范文 下一篇:数控加工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