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范文

时间:2023-02-27 02:14:37

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街巷;胡同;保护;开发

古城开封的大小街道很多,可谓纵横交织,四通八达,大多是历史遗留下的,因而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城内的街道基本是东西和南北走向,构成棋盘型的城市格局。本文在对开封街巷胡同现状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其文化价值,并进一步探析胡同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一、开封街巷胡同的由来

开封的街道和胡同有“七角八巷”和“七十二胡同”之说。“七角”乃县角、行宫角、崔角、丁角、吴胜角、都宅角、府角。角一般指街的拐弯处,不少是以靠近较大的府衙宅院而取名。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建筑虽荡然无存,地名却传了下来。如县角是民国年间开封县衙所在地,行宫角由清皇帝行宫得名,吴胜角以关帝庙得名,府角由明代周王府得名。七角中,演变成大街的有丁角街、吴胜角街等。巷即小街,类似胡同。开封城内的“八巷”指的是:双龙巷、贤人巷、聚奎巷、保定巷、金奎巷、南京巷、慈悲巷和第四巷。第四巷今改名为生产中街。开封“八巷”均有其来历。例如,贤人巷于民国以前称仙人巷,有神仙庙一座,人们不断来此求医问药,仙人巷以此得名。上世纪20年代冯玉祥毁寺庙,把仙人巷改名贤人巷;聚奎巷于清代靠近贡院,赴省应试文人多聚居于此,故有“聚魁(奎)”之称;保定巷传说是狄青得宝之地,“保”即“宝”的谐音。开封的胡同也独具特色,我们所说的“七十二胡同”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而是指其数量之多。胡同名称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开封深厚悠久的历史,开封街巷胡同的命名大都有一定的来源依据。如开封人一说到“巷”就会想起的“双龙巷”。这条小巷,从古至今,盛名不衰,故事不断。明代史籍《如梦录》记载此巷为“宋太祖、宋太宗旧居之地”,相传宋代赵匡胤、赵光义哥俩打小在这儿长大。一条小巷走出两位皇帝的事,绝无仅有。从宋以后人们就称这里为双龙巷,一直到今天。这些街道胡同大多历史悠久,古老典雅,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展示着鲜活的市井风情。街巷胡同的名称蕴藏着古城开封的历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折射出开封作为八朝古都的灿烂文化和厚重历史。

二、开封街巷胡同的文化价值

历史的发展赋予了开封丰富的人文资源,开封古街巷胡同的变迁也显现出其特定的当代文化价值,主要包括: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文化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历史人文印记和建筑文化价值。名人故居彰显历史名人的印记,是了解当时社会生活发展的直观教育基地,对研究当代社会的历史有重要作用,显现出历史价值。通过研究名人遗物、名人笔下记载的历史事件等,了解更多的史实。开封现存名人故居多为清末民初时期建筑,其中保存较好的有刘青霞故居、萧楚女故居、刘少奇逝世纪念处等,保存相对完好的有杨靖宇先生读书处、张登云故居等。位于刘家胡同的刘青霞故居建于清光绪六年,是开封市区民居保留最完整的一处,是典型的并排两座三进四合院,有着北方四合院传统建筑的典型面貌;而作为辛亥革命河南起义诸事件的历史佐证之一———张登云宅,是座典型的三进四合院,这些建筑对研究北方民居的四合院建筑有重要意义。开封古街巷胡同文化底蕴深厚,并积累了特有的中原民俗文化。旅游文化价值大体包括两种,一是古街巷胡同本身所含的历史印记,如名人故居,是历史的缩影,给游客触摸历史之感;另一种是以古文化为载体的现代化旅游文化活动,当前,借助于商业发展模式,根据胡同的特点挖掘文化资源,形成胡同文化商业区,既能使游客居民享受这里的文化气氛,又能为保护老胡同提供一些经济支持,是较好的文化商业运行模式。

三、开封街巷胡同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现状及其原因

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开封旧城改造中,许多街巷胡同已被拆除而不复存在。据相关数据统计,清光绪二十四年开封城有胡同58条,民国年间城巷有所扩大,至20世纪40年代胡同增至78个。新中国成立后旧城街道不断得到改造,至1983年仍有胡同62个,至1990年,城区共有胡同75个。到1999年骤减为52个,9年又减少了23个,呈递减趋势。例如位于石桥口西的绣球胡同以及其中的苏小妹故居,现已经彻底消失;还有处在市儿童医院北侧的耳朵眼胡同,也已全部拆迁;酱醋胡同,在书店街及山货店街改造中消失;原先位于午朝门广场西南角的万寿街,其街道东首临近午朝门,因午朝门前原有一座牌坊,牌坊上有块题有“万寿无疆”四字的匾而得名。时至今日,午朝门牌坊、“万寿无疆”匾以及万寿街均已不复存在。虽然开封市早在2006年就已经出台了“宋都古城风貌保护和重现工程”规划,但仍有不少街巷胡同消失。保护街巷胡同、传承胡同文化迫在眉睫。造成现今不少街巷胡同消失或正在消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古街巷胡同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环境不佳、居民生活条件差等等问题都使开封的街巷胡同大大减少。尽管现在还有许多人喜欢邻里之间亲切融洽、热热闹闹的胡同生活,但落后破旧的生活环境使得胡同生活对居民的吸引力日益降低。居民们为了得到更好的居住环境而纷纷从胡同搬出,使胡同难逃拆迁厄运;其次,许多居民的搬迁,造成胡同丧失了原有人气。此外,古街巷胡同大多处在城市的中心区,其位置优势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胡同本身的发展滞后却拖了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后腿,这也是为何房屋开发商热衷于胡同的拆迁。

(二)存在问题

在开封现存的街巷胡同中也存在着巨大的问题。首先,古街巷胡同基础设施薄弱。在胡同中穿梭,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卫生条件较差、电线到处乱拉,暴露在外,这不仅影响胡同的面容,也是严重的安全隐患;此外,很多胡同较窄,除去本身的房屋建筑外又有私自搭建的许多棚屋,使胡同更加拥挤。其次,许多胡同周围的建筑物,有严重的改扩建现象,而且大多没有统一规划,显然这也影响了开封街巷胡同的原有风貌。此外,古街巷胡同的拆迁现象越来越多,这也使得开封原本丰富的“胡同文化”再无可考。当前,随着人口的快速膨胀和城市建设的急速发展,开封城区建设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而旧城区的街巷胡同被包围在城市中心且大多发展滞后,保护与开发开封街巷胡同、并加以利用是当务之急。开封市委市政府于2011年提出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战略目标,经过近几年的精心规划和快速推进,知名景点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呈现着高标准、严要求的发展态势,国内游客对旅游服务的满意度也比较高。不过对开封城内大道两侧的街巷胡同的开发还远远不够,而这些恰恰很好地反映了开封的古城风韵,即静幽、闲散,可以说开封密集分布的街巷胡同是开封拥有的又一独特的历史资源,我们决不能让它随着旧城改造而变得面目全非、甚至消失。

四、开封胡同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一)建设旅游文化胡同

开封的街巷胡同承载着历史,至今还流传着许多逸闻趣事,是开封珍贵的旅游文化资源。建设胡同文化商业区,是较好的文化运作方式。例如,已于2014年5月盛大开街的七盛角文化民俗街,是开封首个集旅游、文化、休闲、餐饮、购物为一体的全仿宋建筑项目,是以宋文化为主题,中原民风、民俗为内涵,并融入现代创意文化及时尚气息,满足现代人消费习惯、审美需求,体现开封文化特色,集时尚购物、特色餐饮、民宿客栈、娱乐休闲、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民俗文化休闲街区。但是,仅仅是把街巷胡同改造成现代化特色商业街的模式是远远不够的。可以发现,在七盛角入驻的大都是酒吧、咖啡馆、时尚餐饮类商家,这些都是在每个城市都有的。开封街巷胡同的真正发展是要在其中加入更多的开封本土元素,突出“开封特色”。开封的历史文化气息浓重,若能将这些融入到街巷胡同的商业发展中,将会使其获得更好的开发。例如开封的宋文化、汴绣文化以及被列入文化遗产名录的木版年画……都可以以商业经营方式进入胡同的发展中。希望政府以本土文化发展为主线进行引导,从而使游客能真正享受到古城开封本地的文化氛围,展现古城开封的真正魅力。

(二)建设人文宜居胡同

除了商业化的胡同模式以外,建设宜居胡同也应当成为街巷胡同建设的又一大重点。提高胡同的居住吸引力,不能只把破旧胡同彻底拆掉从而建造新式大楼,而是要在保持胡同原貌的基础上对胡同内的居民楼进行翻新,重新整合基础设施,改善胡同环境,从而真正提高胡同的宜居性。房屋建筑具体改造方式可参照珠玑巷、七盛角的建筑风格,用现代建筑技术还原传统韵味,使传统建筑和现代生活较好地进行融合。同时,应加大胡同基础设施的投入,大力改善胡同居民生活条件,从而使街巷胡同居民也能享受现代生活,同时也保留了传统的胡同文化。

(三)建设胡同历史文化保护区,合理规划胡同建设

保护开封的胡同文化,必须处理好城市发展与街巷胡同保护之间的关系,这就必须对胡同建设进行合理规划。对城市中的重要街巷胡同加以改建,充分展现其文化特色,建成胡同历史文化保护区;而在其周围还可建成现代楼房,从而将传统的胡同文化融入到现代城市之中。如今的开封胡同发展水平整体较低,有些甚至环境极差,成了城市建设的“污点”。所以,必须将丰富的胡同文化发展起来。城市的发展不能以胡同的毁灭为代价,保护开封的街巷胡同,发展开封特色胡同文化工作迫在眉睫。

五、结语

在城市现代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经济成了城市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很显然,在许多大城市中我们看到的都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而难以寻找到具有城市民俗特色的街巷建筑。开封街巷胡同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胡同文化是古城文化的缩影。建设旅游文化胡同、人文宜居胡同和历史文化保护区,是保护古城开封传统胡同文化的的重要部分。作为八朝古都开封,即使是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也应该对街巷文化的保护重视起来。如今,以开封城内独具特色的七盛角、珠玑巷为代表的街巷建设计划已经开始,双龙巷也已正在建设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独具民俗特色的开封街巷文化能够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发展,成为了解开封、感受开封的又一途径。

作者:李若琳 单位:河南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开封市地方史志编委会办公室,编.开封风物大观[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胡同文化范文第2篇

熟悉课文,概括胡同的文化内涵,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流露的思想感情,体味语言特色”作为本文的教学目标,设计了三个环节:1、了解胡同文化,概括胡同文化的特点——北京市民的心态;2、理解作者对胡同的衰败、没落所寄托的感情,体会文章语言特色;3、研究性学习”怎样看待__市中的九宫十八庙的传承。在上课时首先创设情景,利用四合院和胡同小相片让学生感受其特点,并通过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概括出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教学重点为理解北京人的心态,其次,通过课文内容。以把作者留念和伤感之情作文本文教学难点,第三个环节在课堂上进行,课后对照原来的教学设计,思考上课的过程,发现了一些在教学观念和行为上的不足,领悟了不少教学技能。

反思一:关于课前准备的自我反思

在备课时,我对教学内容和学生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市中地区,特别是英语班的同学,能依据我的指导去寻找符合课本的资料,有关胡同资料,__九宫十八庙的资料,尽量做到:1、明确本课的实施原因以及它应达到的效果,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所以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指导和帮助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布置预习,要求学生根据学校的《创新设计》进行,解决了每节课要为学生讲解的生字、新词而浪费教学时间问题,有助于学生尽快融入课文,考虑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背景出发,联系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对于文化这一概念,课前已布置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文化,这对学生了解胡同文化起到了比较好的促进作用。

反思二:关于教学实践中的自我反思

1、选材处理不果断,重点不够突出

胡同文化的内涵,包括两方面内容:胡同特点和胡同文化的特点,学生读后,就可以从文中摘取精要,概括出胡同的特点和北京市民的心态,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对北京市民心态的理解上,让学生阅读课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出觉得最好的片段,但在处理这两部分内容时,即使学生回答是正确的,我也逐条进行分析,就怕学生不理解,两部分平均用力,没有把握好时间,没有侧重,因而,没能很好的突出重点,没有多余时间让学生拓展和深化思维,因此,今后上课,应突出在重点上

多下工夫,不要面面俱到,要将要害之处讲深讲透。

2、没有充分让学生有发问的空间

本文教学之前,我虽然设置了许多问题,但并没有把它放在突出的位置,加上时间紧,对学生的发问不够,有的问题干脆放在了课外,让学生去思考,这无疑削弱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里力。

3、反思三:关于教学实践后的自我反思

①关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反思

教学中只采用师问生答的方式,我觉得应该更好的采用多中形式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研究性学习“__的九宫十八庙”应该结合得更好一些。《胡同文化》与__的九宫十八庙相比,差别较大,学生对身边的文化很有兴趣,因此,课文的外延相同,使学生的成果得到了较好的展示,再联系到文章中对胡同的的没落,衰败,学生能轻而易举地理解文章感情和传统文化的消亡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的态度,这堂课的效果比较好。

②关于教学设计的反思

胡同文化范文第3篇

胡同原是蒙古语,据说原意是水井,未知确否。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有的是计数的,如东单三条、东四十条。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库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物,如无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大雅宝胡同原名大哑吧胡同,大概胡同里曾住过一个哑吧。王皮胡同是因为有一个姓王的皮匠。王广福胡同原名王寡妇胡同。有的是某种行业集中的地方。手帕胡同大概是卖手帕的。羊肉胡同当初想必是卖羊肉的,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高义伯胡同原名狗尾巴胡同。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大概是因为这两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巴、狗尾巴。有些胡同则不知道何所取义,如大绿纱帽胡同。

胡同有的很宽阔,如东总布胡同、铁狮子胡同。这些胡同两边大都是“宅门”,到现在房屋都还挺整齐。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是小胡同。

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音。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

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四合院是一个盒子。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除了有的街坊是棋友,“杀”一盘;有的是酒友,到“大酒缸”(过去山西人开的酒铺,都没有桌子,在酒缸上放一块规成圆形的厚板以代酒桌)喝两“个”(大酒缸二两一杯,叫做“一个”);或是鸟友,不约而同,各晃着鸟笼,到天坛城根、玉渊潭去“会鸟”(会鸟是把鸟笼挂在一处,既可让鸟互相学叫,也互相比赛),此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我认识一个在国子监当过差,伺候过陆润库、王(土序)等祭酒的老人,他说:“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考查不出来。但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却是可以理解的。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北京是民主运动的策源地,“民国”以来,常有学生运动。北京人管学生运动叫做“闹学生”。学生示威游行,叫做“过学生”。与他们无关。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我的小说《八月骄阳》里写到“”,有这样一段对话:

“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面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卖!”

“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我们楼里有个小伙子,为一点事,打了开电梯的小姑娘一个嘴巴。我们都很生气,怎么可以打一个女孩子呢!我跟两个上了岁数的老北京(他们是“搬迁户”,原来是住在胡同里的)说,大家应该主持正义,让小伙子当众向小姑娘认错,这二位同志说:“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有的地基柱础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

再见吧,胡同。

胡同文化范文第4篇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面对这场大变革,只有顺应趋势,才能抓住发展机遇。新的形势和任务,迫切需要我们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拓宽档案文化发展思路,大力推进档案文化建设。

全球变革趋势下的档案文化

1.档案文化显现出一些共同特征

中国与西方档案文化的差异源于各自所依托的社会历史背景,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在全球变革趋势下,这种差异性正在显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一是开放性。中国自古以来,形成了以农耕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反映在档案文化上是较强的封闭性和禁锢性,也赋予了中国档案文化结构一贯稳定的传统,使其自产生之日起,就从未发生过断裂。这既是世界档案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大景观,也可能是历史性的终结。在全球变革趋势下,档案文化不再可能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独立发展,必须融入人类大文化中良性发展。二是包容性。西方多为海洋国家,疆土狭小、本土资源不丰富等特性,有利于形成创新型、开放性的档案文化传统。在全球变革趋势下,档案文化又有了新的含义,内涵极大丰富,外延极大延伸,包容性是这种新变化的主要标志。有文化就有档案,没有档案就不可能有文化的传承。可以这样认为,什么文化都与档案文化有关,如果缺乏包容性,作茧自缚,档案文化建设的路会越走越窄,档案文化只能是“历史文化”。三是竞争性。历史发展的趋势表明,未来世界的竞争主要是文化的竞争,即不同渊源、不同性质文化的竞争与冲突,其焦点将会主要地表现在文化的传承性与传播性,具体表现为民族先进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文化竞争,在今天更多地表现为超越时空界限,形成以大规模的现代化传输手段为媒介的间接互动。全球化趋势下的竞争与冲突,本身也是一种互动。档案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既有竞争更有合作,相辅相成。

2.档案文化发展理念发生新转变

一是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变。政治多元化(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使得多元文化的融合日渐成为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更加强调发展个性,使社会充满生气与活力。反映在档案文化上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成为档案文化的主要特征。二是从“文书”到“文化”的转变。传统观念往往把档案和档案工作列为一项“文书”工作。从“文化”视角看,档案既是文化资源,又是文化载体;档案机构是文化资源存储和传播、交流机构;档案工作者是文化资源维护者、开发者、传播者,要自觉从思想上实现从“文书”到“文化”的转变。三是从“传承”到“传播”的转变。“传承文明”作为档案部门的主要任务,这种功能从古代就这么定位。档案文化概念也是动态性的。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档案文化都赋予不同含义。在全球化趋势下,传统“收、管、用”的工作模式,正在受到极大挑战,“传播文明”的作用正在日益显现。文化的传播加快了全球化进程,跨民族、跨文化的传播使得传统文化面临被包装、被改造、被异化,甚至被淘汰、被消灭的命运,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化的客观规律。因此,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将为更好地传承作出重要贡献。档案文化实现从传承到传播文化的转变,既为自身发展拓宽新的空间,也为丰富档案文化理论提供了新内涵。

3.档案文化强调塑造主流价值观

文化的全球化发展越是加强,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意识也就更加强烈,而档案文化必然烙有自身的价值观念。当今世界,美国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代表,奥巴马政府在重塑美国主流价值观一国家责任、公民价值和美国梦想绝对是不遗余力。我国的档案文化植根于小农经济和宗法礼制基础之上,主要特点是重保管轻利用,档案编纂成为特有传统,也造就了厚重的中国家谱文化作为档案文化的一个亮点闪烁至今,在全球化趋势下,我国社会环境日益复杂。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多种社会利益冲突,多种价值观念碰撞,伴随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多种文化、政治观点和社会存在,正越来越多地通过各种方式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文化观念;市场经济的求利性、自主性、等价交换特征对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等提出了挑战。新形势下档案文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独特作用、实现自身价值。

档案文化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1.档案文化需求发生深刻变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生活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人们从较多追求物质需求逐渐转移到追求精神需求上来。同时,来自国内深刻变革而带来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经济利益、社会组织形式等的日益多样化,来自对外开放和全球化而带来的中外文化的相互影响激荡,使得“多元”已成为当下中国文化的显著特征。中国主流文化如何引领和统摄国内多元文化发展成为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档案文化建设面临着适应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需求变化的新挑战。

2.档案文化载体发生深刻变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突破和运用,材料科技、装备工艺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存贮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资源大量涌现。各类以网络为载体、以数字内容为特征的新兴文化业态,加速了文化行业间的融合,推动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也加剧了不同文化种类间的竞争。高新技术使得档案文化的载体发生了深刻变化,对档案文化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3.档案文化空间发生深刻变化

全球化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交流和对话,为中国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打开了新的视窗。我国正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区域间文化交流与合作蔚然成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以五千年文明为积淀的文化软实力将显著增强,国际市场对具有中国元素和中国文化内涵的文化产品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将进一步增强。全球化为当今中国文化建设与发展开启了全新的通道,为档案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4.档案文化概念发生深刻变化

一是档案文化的意义。在全球变革趋势下,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髓,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对于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档案作为一种文化,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国家和民族文化存在的象征。大力推进档案文化建设,发展繁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德,才能够在各种文化的渗透下不迷失方向。二是档案文化的内涵。在全球变革趋势下,很有必要加强对档案自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内涵的理解。档案是一种文化财富,档案不仅忠实地记录并再现了人类文明的全貌和过程,而且还具有延续人类历史、人类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档

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自身还是一种媒介文化,表现在档案对社会和人们心理的影响上。如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决定了档案具有的法律效力和凭证依据作用,使得人们在众多的传媒信息中在心理上更倾向于档案信息。三是档案文化的功能。在全球变革趋势下,还有必要对档案文化的功能给予全面把握。档案是人类在从事各种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是主要的文化产品,具有文化存贮功能,反映文化变迁。如果没有档案文化的存贮和传承,也就失去了连续地、全面地记录和积累文化的载体,任何文化都会失去记忆,失去依托。一个没有自己档案的国家和民族,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档案还具有文化传播和推动科学研究创新的功能,在传播过程中还会促使文化增殖。

不断拓宽档案文化发展思路

1.坚持大方向

大力推进档案文化建设,必须沿着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方向大步前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总书记的讲话,为大力推进档案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就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所以,在大力推进档案文化建设中,必须按照同志“七一”讲话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的总要求,来规划我们档案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2.融入大文化

大力推进档案文化建设,要走出传统的档案馆文化的小天地,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天地中。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就是“要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进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所以在新形势下,特别需要树立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档案文化不能走向“胡同文化”,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在继续解放思想中赋予档案文化建设具有生命力的全新内容。当然,档案文化能够搞成胡同文化也不错,也是一种特色,照样能生存下去。但有悖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形势下,如果还是只会走老路,路就可能越走越窄,甚至会走到死胡同里,到时来个“旧城改造”,你住的这条“胡同”就会被拆,档案文化只能成为历史文化。

3.创作大品牌

大力推进档案文化建设,要努力创建档案文化建设的优质品牌。在新形势下,档案文化建设的内涵有了极大丰富、外延有了极大拓展,可做的事很多。但是,由于档案部门的人力财力精力还很有限,在档案文化建设中,怎样才能打造出“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档案文化品牌,既是需要研究思考的重要问题,也是应该追求的重要目标。创品牌不是容易的事,有一分投人才可能有一分收获,这种投入并不主要是资金,主要是投入创意和策划,靠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特别重要的是,档案文化建设要找准自己定位,譬如实施的项目针对什么样的人群,是高端产品还是大众产品。“创品牌”应该成为大力推进档案文化建设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每个档案部门都应该有自己的主打产品、特色项目、地方品牌。

4.建设大平台

大力推进档案文化建设,要注重建设档案文化发展的大平台。应该谋划一些“高、新、优”的档案文化发展大平台。这种大平台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高端”和“创新”。在传统档案文化建设中,不缺少“几个一”的一般性的档案文化项目,但却缺乏“有高度、有新度”的创新型、领先型的档案文化项目。档案文化发展特色平台的建设,一定要从高端项目去谋划,“新瓶必须装新酒,老瓶更要装新酒”。要突破传统档案文化发展不断细分的路径依赖,更多地从“颠覆性档案文化创新”去考虑。二是“优质”。档案文化发展特色平台的建设,要着眼于让更多的人来参与,把平台越做越大、越做越好。没有互动,就很难传播。但要吸引人来参加“摘桃子”却是难题。现在形形文化平台很多,有的做得还很精彩。所以在倡导“高起点谋划特色平台建设”的同时,更要努力建设“优质服务平台”,既要从“硬件”上去设计,更要从“软件”上去考虑。一个好的发展平台,一定是平台的服务功能相对完备、服务技术相对先进、服务水平相对优秀的,能够让更多的人共享档案文化建设成果。

5.谋划大项目

在新形势下,档案文化建设充满竞争性和挑战性。档案文化建设与其他文化建设交叉融合是必然的,有碰撞竞争也是正常的。要勇于自主创新,创造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高”档案文化建设大项目,更要敢于与其他文化竞争发展。还要学会借力借势借平台,从而使档案文化上位上台上一流。就像精湛的电视纪录片要比粗浅的电视剧更加吸引人们眼球一样,档案文化也会像其他文化一样创造出一片独有的天空受到人民群众的追捧。这其中,真实记忆是档案文化生命力所在。比如,是否设计一些面向普通老百姓的档案文化的大众产品,如通过网络的形式建立一个“人类记忆库”。人类的发展主要靠两种基因,一种是人类的生理基因,完成人类生命的延续,科学家们已建立起“人类基因库”。还有一种基因就是精神基因,或者称作文化基因,靠它来完成人类文明的传承。文明的传承要靠全人类来共同承担,这其中,文化工作者特别是档案工作者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目标与手段永远是一致的。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建设档案文化大平台提供了可能。如果建立一个面向大众的“人类记忆库”,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参与其中,可以征集、申报特色方言、经典图片、优秀文稿、个人记录,评选“最有价值的人类记忆”等,就可能创设一个“立足国内、影响世界”的档案文化项目。这样的档案文化成果,就有可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就有可能成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网络的全球性、无国界特点,可能帮助我们实现这样的想象。

胡同文化范文第5篇

师:早就听说,八班的同学都很聪明活泼,热情大方,我就非常愿意和这样的同学一起学习交流,(生笑)但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是不是真的这样呢,还要看大家的表现哦。

(先扬一下,让学生兴奋起来,再抑一下,激起其不服气的精神)

师:在上课前我想先请大家听一首歌。

(播放《故乡是北京》,让学生感受一下音乐和图画)

师:听了刚才的歌,你们对北京有什么印象呢?请大家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

生1:北京很古老。

生2:北京也有高楼大厦,是现代化的大都市。

生3:北京是十朝古都。

师:其实北京不仅是帝王之都,也不仅是现代化的大都市。在北京城里有着许许多多的胡同,它们也一样是北京文化发展和历史变迁的见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北京胡同的文章。

(展示课题及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重点)

师:你们觉得胡同是什么样的?

生4:胡同就是小巷子

生5:胡同四四方方的。

师:像四合院?

生5:是的!

师:那是死胡同!(众生笑)

师:十二中门前这条路是不是胡同?

生6:是比较宽大的胡同。

师:芜湖市的北京路呢?

众生齐答:不是!

(展示胡同图片,让学生有感性认识)

师:那么什么是“文化”呢?

(屏幕展示: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

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

师:“胡同文化”是哪个阶级的文化?

生7:市民阶级。

师:哪里的市民?

生8:北京的市民。

师:北京什么地方的市民?

生9:北京胡同里的市民。

师:那么胡同文化就是——?

众生齐答:北京胡同市民的一种文化。

师:对!课文第5段也说到什么是胡同文化

(教师示意学生看课文第五段)

师:在了解“胡同文化”前,我们先来看看北京胡同都有哪些特点,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前半部分,把自己的发现和同位前后位同学交流一下再回答。

(几分钟讨论后)

生10:胡同很多!

生11:胡同有宽有窄!

生12: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很安静。

生13:胡同取名有各种来源!

师:你是从课文第2段发现的,是吧?

生13:是的!

师:那么请你说说第2段都提到了胡同的哪些名称。(生13读)

师:很好,请坐。(面对所有同学)刚才这位同学读了很多胡同的名称,请你们说说,这些名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众生思考,半晌无人回答)

师:我现在把这些胡同改改名字,把皮库胡同改成皇家胡同,把狗尾巴胡同改成凤凰美食街,请大家比较一下改过的名字有什么特点。

生14:改过的名字显得很高贵。

师:那么原先的名字吧?

生14:带有市民气息!

师:(赞赏地):很好!改过的名字很高雅,原先的名字就显得——

众生齐答:通俗!

师:北京的胡同还有其他特点吗?

(众生思考,无人作答)

师:其实课文第1段也说到了胡同。请大家看课本,看第1段是否提到了胡同的特点。

生15: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师:很好!胡同走向都是很正的。那我们现在一起来归纳一下胡同的特点。(展示板书)

师:长期生活在这样正而又安静的胡同里的居民形成了怎样的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呢?

(学生阅读课文、讨论,几分钟后)

生16:胡同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生17:他们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

生18: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生19: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师:还有没有?

生20:北京人讲究“处街坊”。

师:(面对全体同学)大家对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有什么不同意见?

生21:他(生20)说得不对,我认为第7段主要讲的是北京人不喜欢交往。

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21:说不出来,反正我认为是这样!

师:是一种感觉!

生21:嗯!

师:其他同学赞同哪一位同学的看法?

(众生议论,没有结果)

师:那我们来做个添字游戏,怎么样?(众生欣然)请大家在“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这一句前的某一句开头加一个“虽然”,改变其他句子的标点,使之变成转折复句。(一会儿后)

生22:应在“北京人很讲究”处街坊一句开头加!

师:(对众生)大家同意吗?

众生:同意!

师:好!那么,转折复句强调哪一部分?

众生:后半句!

师:那么本段重点应是——

众生:强调“平常日子,过往不多”。

师:很好,其实本段还有两个词“除了”、“此外”,把这两个词放在一块比较也可看出作者主要说的还是北京人不喜交往的特点。

(总结胡同居民特点,展示板书)

师: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作者称之为“胡同文化”。那么作者认为这种胡同文化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众生:封闭的文化!

师:对!这种封闭的文化的精义是——

众生:忍!

师:作者对这种封闭的,以“忍”为精义的文化持什么态度?

(众生交流、讨论)

生23:批判的态度!

师:你怎么看出的?

生23:从第6段的“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一句就可看出来!

师:能再说具体一点吗?

生23:“封闭”就是不好的词!

师:很好!“封闭”从感彩看是贬义词,作者用了这个词正好表明

了自己的态度。文中还有类似的词吗?

(众生寻找、交流)

生24:“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师:说得好!那么作者对胡同文化仅仅持批判态度吗?

生25:还有伤感!文章最后3段明显地表现了作者这种情绪!

师:是的,作者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现在看到胡同在一天天衰败,自然会有一种伤感情绪。可见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应是批判中又带有伤感留恋。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本课所学的内容。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再次突出教学目标)

师:我还有一点要说明一下。课文里所说的胡同文化是作者眼里的胡同文化,当然也就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因而我们也就不能说胡同文化就完全是这样。何况,北京在发展,胡同文化也在发展,今天的胡同文化也会有新的面貌。下面就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畅想一下今天的胡同及胡同文化。

(众生交流)

生26:胡同被推倒,盖起了新的高楼。

生27:胡同的居民已不再封闭保守了,他们也和外界交流。

生28:还有些胡同被当作文物保存起来!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来看一段录像,看看胡同都有哪些变化。

(播放展示今日胡同风貌的录像。录像结束后教师总结语)

师: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胡同正在衰败、没落,正在被一幢幢高楼大厦所代替,但是胡同文化将会随着北京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明天去北京,也许你所感受到的将会又是一种新的文化气息。下课!

附:板书设计

走向——正

胡同特点名称——俗

数目——多

环境——静

安土重迁,不愿搬家

独门独院,过往不多

胡同居民易于满足,要求不高封闭、忍

爱瞧热闹,不管闲事

胡同文化范文第6篇

笔者所在学校以建筑为重点专业,围绕专业特点,传统语文课程应如何改革、如何转向建筑文化、如何在建筑文化课程当中体现语文听说读写基本能力训练等问题需要众多的尝试与探索。本文拟从汪曾祺《胡同文化》一课入手,试图将传统语文课程进行改革,兼具建筑文化和传统语文课程双重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胡同文化》为汪曾祺先生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言,是一篇建筑文化内涵深厚的散文。传统《胡同文化》课程教学的重难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京味”用语,体会其表达效果。二、通过段落之间的联系,把握全文写作思路。三、了解北京胡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根据以上教学重难点,传统《胡同文化》教学,教师教学方式具体步骤略有不同,但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五大板块:一、积累词语,重点生字生词讲解。二、作者介绍以及写作背景介绍。三、阅读课文,对每段大义进行分析,从而概括全文的结构,理清写作思路。四、根据全文结构,体会“胡同”的起源、发展,理解胡同文化的特征,领悟胡同的人文价值。五、体会并讲解课文的写作特点,包括:文章当中的京味方言、内部语境所体现的北京地方色彩和历史的沧桑感。也就是说,传统《胡同文化》的教学,在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过程中,更注重对语文工具性的理解,字词、段落概括与分析始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人文性只是服务于工具性。

作为中职学生,初中阶段的语文基础本身就较弱,对课文的字词理解、语境内涵、表达效果带有一种习惯性的抵触情绪,不是按部就班听老师说答案,就是面对此问题一筹莫展,上课时常有沉默、冷场出现,教师处在被动的局面。曾不只有一位学生说起“学习这些有什么用?”于是部分学生仅为了应试而学,部分学生索性放弃不学,还有部分学生何其用功而百思不得其解。因此,在针对建筑专业特点及学生对建筑文化了解较少的情况之下,笔者将《胡同文化》授课重点由写作方法、写作思路转向课文知识、建筑文化内容的理解与普及,学生听课情况有很大进步,现将授课内容与方式介绍如下。

同传统《胡同文化》教学不同,根据教学步骤,笔者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变口头介绍为音像资料,变被动为主动

传统的课堂大多是以教师口头介绍胡同与北京的关系开始的,通常教师会提问“大家见过胡同吗?胡同和北京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此问题,对于中专学生,尤其是北京的学生,设计得过于简单,许多学生普遍表现出不以为然的态度,从上课开始便觉得索然无味,失去了接下去学习的兴趣。

针对此问题,笔者从网络中搜寻到一些介绍“胡同”的纪录片,并从当中选取时间较短、内容较概括、适宜作导入的片断作为课堂导入的音像资料,再针对这段纪录片,设计与课文相关的五到八个问题,引导学生边观看纪录片,边思考问题的答案。学生在观看纪录片的同时,不仅看到了胡同的相关图片、影像资料,而且还了解到了“胡同”一词的来源、胡同的历史、胡同之最、胡同的命名方式等众多与课文息息相关的内容。根据音像资料,还适当地引申出北京对称式城市布局的建筑文化基本常识,从文化角度引起学生对老北京建筑、老北京胡同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态度普遍从被动转变为主动。

二.变分段为课堂预习,变自律为强制

传统课堂中,教师鼓励学生归纳每段段落大意,再根据大义分层,以此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疏通与理解。此方法锻炼学生对整体文章的把握与阅读能力,是语文课当中的通行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在中职课堂上却有一定的实施难度,部分学生将书本摆于桌面,却从不肯轻易翻书,部分学生书本翻开,读两段却难持久,学生以往的学习习惯使他们懒于读课文,研读课文更是难上加难。因此课堂中除需要让学生自律之外,更需要强制性方法,笔者将课文的段落部分进行研究,针对每部分提出相关问题,规定学生当堂完成,并记入课堂成绩。将课堂回答记入平时成绩,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学生不看书、不写字、不做预习的局面。此外,再接下来的课文讲解中,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预习作业对老师的问题进行回答,也可以利用自己的作业和同学进行讨论,便于课堂教学的开展。

三.变重语言为重知识,变无趣为有趣

传统《胡同文化》课文讲解,主要将文中出现的“京味”字词,放入全文语境进行解释,从而理解作者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这种对作者语言特点的分析,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但是对于非应试的中职学生,他们对“咬文嚼字”却不感兴趣,尤其是北京的中职生,对于北京的方言词汇本身就耳熟能详,对方言的体会在这里就显得苍白多余。倒是文中的一些内容引起很多学生注意,如“胡同原为蒙古语的‘水井’”、“琉璃厂”、“张自忠路”、“小羊圈胡同”、“段祺瑞总统府”,这些词语与信息对于北京的学生既熟悉又陌生,既形象又抽象,而且“胡同文化”历史与文化积淀本身也与学生的专业密切相关,将重语言特点变为重知识讲解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的烦躁情趣,增加学生对专业文化知识的了解与学习。

建筑文化的内涵本身包罗万象,再处理课文内容的时候,首先,要以课文内容为基本核心。从课文入手,学生根据自己的作业,在与同学的讨论中,与教师的对话中,落实文中涉及到胡同的基本内容,如“胡同”一词的来源、胡同的历史、张自忠路所体现胡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兴衰。

其次,在课文内容之外,进行多方面的建筑文化扩展。如在讲解“胡同”的时候,可以简要介绍胡同内的标志建筑“四合院”、在讲解“张自忠路一号”的时候,可以根据图片中的建筑形式判断院内建筑的建造年代与人物故事。在讲解胡同历史的时候,可以出示从唐代到当代的北京城轮廓图,使学生在北京城的历史变迁背景下了解胡同的历史,做到图与史结合、史与物结合、从实物到理论上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胡同的发展变迁与文化内涵。

另外,还可以适当地扩展其他文化方面的内容,以引起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如在讲解“胡同”一词来历的时候,可以指出语言的外来现象,从“学生所学习的蒙古语词汇变为汉语词汇”引申到“一些英文词直译或意译变为汉语词”,以激发学生对于汉语现象的探寻与思考,做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失去语文学科本身的教学特点。

四.变基本知识为深度思考,变有限为无限

传统语文教学在对文章内容和语言特点进行分析之后,一般进入练习环节,课文层面的进一步讨论与思考基本结束。但是作为以建筑文化为专业根基的中职学生,只是掌握课文的基本知识、了解胡同的基本情况是不够的。笔者针对《胡同文化》表现出来的“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之间的矛盾,特别设计了汪增祺的散文《再见、胡同》以及网络当中外国人的北京胡同游记两组图片与文字,让学生体会衰败破旧的胡同对于普通百姓生活的障碍,体会胡同文化对于北京文化的传承,并引导学生假设自己为城市设计师,针对“是否拆除胡同”、“如何改造胡同”等问题进行讨论,同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诉诸文字,变有尽的课堂为无尽的思考空间,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促进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五.变语文课堂为专业与语文相结合课堂,变外行为内行

在学习建筑文化知识的同时,以语文工具性为依托,不忽视文字、语句及课文写作思路、写作技巧的学习。同时,在学生完成课文基本内容讨论与思考之后,展示部分国家现有保护胡同的措施和条例,以及突出的案例,引导学生从单纯的文化思考、形而上思考跨度到专业思考,使语文课堂改变传统的模式,进入专业领域,为学生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从学生上交的作业来看,部分学生对胡同问题谈出了自己的想法与见解,虽然稚嫩,但是同以前的教师读答案、学生抄答案的情况相比,效果值得欣慰。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的结合之下,在语文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之下,“建筑文化”很好地涵盖了语文所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专业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掌握能力,为今后建筑专业语文教改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然而,针对现有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低年级的学生对建筑文化的作用是否能够深刻体会,建筑文化是否真正投其所好,以及建筑文化教材的编写与实施,建筑文化与传统语文关系的结合等问题,仍然需要我们在不断探索与实践当中解决。此外,在专业与语文相结合的同时,不失去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合理地安排工具性和人文性也需要更多的尝试与教学设计。

注:本论文由“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北京市职业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资助。

胡同文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胡同文化;发展;传统;现代

说到北京的文化,胡同文化一定是标志性的话题,北京的胡同方方正正、胡同内的四合院规规矩矩,曾给北京城增添了丰富的文化魅力。胡同文化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反过来也可以说北京人的文化造就了胡同和四合院。许多人也许会感觉到,胡同文化就在我们的身边,但是我们对它又有多少了解,我们对这项文化感知了多少,如何保护好胡同文化,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课题组从摄影纪实的角度走近了北京胡同,并进行了思考。

一、北京胡同的由来及发展演变

胡同的由来有几种说法,均与蒙古人建朝有关。说法一,蒙古语称城镇为“浩特”。蒙古人进入中原以后,建立元朝,将北京作为大都,便按照自己的习惯,将中原城镇也称为“浩特”,后北京城的汉人读成了“胡同”;说法二,胡同本是蒙古语“井”的意思,其发音为“忽洞”。现在我国内蒙古地区用“井”做地名的也很多。因为凡有居民聚居的地方必有水源,所以“井”渐渐成为了人们居住地的代称。由此“忽洞”谐音变成了“胡同”;说法三,金元时期,中原汉人将北方少数民族称为“胡人”。蒙古人建立元朝后,京城汉人仍私下叫他们“胡人”,胡同即为“胡人大同”之意。

由于北京古时城建就有严格规划,所以胡同都比较直,星罗棋布。在北京,胡同浩繁有几千条,他们围绕在紫禁城周围,大部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的元、明、清三个朝代。13世纪的元朝,到现在已经经过了几百年的演变发展。北京城有名的胡同元朝时29条,明朝时459条,清朝时978条,新中国成立初统计有6 047条。后来合并了一些旧名,新命名了一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又拆迁改造了一些,发展至今,北京市有街巷名称的约4 000多个。经过调查研究,北京胡同的走向多为正东正西,宽度一般不过九米。胡同里的建筑几乎都是四合院。四合院是一种由东西南北四座房屋以四四方方的对称形式围在一起的建筑物。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一个紧挨一个排列起来,它们之间的通道就是胡同。别看这胡同从外表上看模样都差不多,但它们的特色却各不相同。在北京城西部有个胡同叫九道弯,原因是一个小小的胡同竟要拐九个弯。有的胡同如果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那这条胡同就会以这个人的名字命名,比如说文丞相胡同。还有的胡同是按照其形状命名的,例如烟袋斜街,听起来就这么生动形象。还有的胡同则是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如“安福胡同”“永祥胡同”等。北京的胡同真是数也数不尽,有句俗话讲:“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表达的就是胡同数量之多的意思。不少胡同里的一片砖、一片瓦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胡同不仅是城市的脉搏,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北京人对胡同有着特殊感情,它不仅是百姓们出入家门的通道,更是一座座民俗风情博物馆,烙下了许多社会生活的印记。胡同里没有车水马龙的喧闹,有的是亲切融洽的邻里关系。胡同这种北京特有的古老的城市小巷已成为北京文化的载体。老北京的生活气息就在这胡同的角落里,在这四合院的一砖一瓦里,在居民之间的邻里之情里。

二、北京胡同的现状及存在原因分析

(一)北京胡同现状

在整个研究活动中,我们走访了一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胡同,在这些的拍摄过程中,发现北京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出于城市建设基础设施的需要,很多的胡同已被拆除,或是正在被拆除,可能已经列入拆除的名单,留给他们的日子已经不多。很多现代的建筑在原来胡同的位置上拔地而起,胡同数量在日益减少,这也就成了必然之势,而且这个趋势还在进一步发展。例如石虎巷胡同,在宣武医院旁边现在已经被拆迁,为宣武医院的扩建做了牺牲。还有砖塔胡同的84号院的鲁迅故居,在2012年也开始挂牌将要拆迁,为的是建设回迁楼和学校。东安福胡同,已经不存在了,黄图岗胡同已经被拆迁,我们没有找到,在原地我们只发现了新建好的楼房。帽儿胡同的顶头,原先是一座衙门府,现在也被拆迁变成了居民楼,文化胡同,早已变成了小学扩建的土地。据相关数据统计,从上世纪开始九十年代初开始,北京旧城原有的三千条胡同已经被陆续拆毁大约一千五百条,虽然北京市已经出台了“旧城整体保护”规划,但还是有大片的胡同正在倒下。北京胡同文化危在旦夕,保护胡同建设,传承胡同文化迫在眉睫。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北京胡同之所以会面临如上的危机,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胡同的基础设施不完善,胡同中居民生活的条件相对于现在的高楼大厦的确差上一截,虽然还有很多人很热爱胡同生活,很喜爱胡同文化,但是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城市之中,它实在是跟不上脚步,为了跟上时代,很多胡同不得不沉入历史的长河,因此在很多时候,胡同生活对北京人的吸引力日益降低。其次,其次,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胡同里居民的生活观念发生了改变,原来的胡同生活充满吸引力,即使破屋残瓦的他们也不舍得离开自己的家,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之下,很多人也不得不放弃掉这样的生活。摄影走访过程中,看到有很多的人家正在修补自己的房屋,因为房屋旧损不得不修补。最后,胡同居民的搬迁使胡同丧失了原有的人气。胡同里住着的都是一些底层的老百姓,落后破旧的生活环境,让人们也不得不产生了多多少少的厌恶情绪,当人们离开了胡同,胡同之中缺少了人气,那么胡同文化就会渐渐衰退,最终的结果就是消失。

如果没了胡同,那么北京这样的古都就少了一份色彩,就少了几分京味儿。变迁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常态,但无论是社会变迁还是经济文化发展,在北京胡同文化中我想还是需要一些保留与复原,胡同文化是北京古老文化最好的代表,最好的见证。如果单纯为了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城市发展,而失去了传统文化的精髓,那么这将是失败的发展。所以胡同的发展与保留中就存在矛盾,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

三、关于北京胡同文化保护的思考

(一)创建人文胡同

将现代生活与传统建筑完美结合。生活在胡同中的很多人把房屋进行重新整修,将内部调整为现代的格局,外部还是保留住传统的胡同建筑风格。也就是提高胡同的内部设施条件,可以让胡同里的居民生活更加舒适,更加人性化,同时又对胡同进行了保护的修缮。例如在秦老胡同中,有一处民宅,它将整间房屋进行了翻修,外观还是保留住胡同四合院建筑的风格,但是在整个的外边,加上了一层玻璃罩,以防止刮风下雨对房屋的侵蚀,我与房屋的主人进行交流的时候,他说我们会定期的对外边的玻璃罩进行清理。屋内的设施,装修都是现代风格,很好的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既保护了胡同的原貌,又享受了现代都市生活。虽然这样做可能无法保留住那些拥有百年文化的瓦砾,但是这样做我认为是一种对胡同建筑“有机更新”,这样也许会有人说降低了土地的使用效率,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而言,这不也是保留住了传统文化。

(二)创建绿色胡同

将胡同街巷披上绿装,变成花廊。以往北京城里注重主干道两侧栽上花草,新建的居民社区注重绿化,而且有规定的绿化面积。如果通过摆花盆、建花廊、挂吊兰等形式,把北京的胡同变成绿色、舒适、宜居的花园式生活区,即提升了居民的环保意识,又增强了保护好胡同建筑的责任感。拍摄中我们走访了西城区义达里胡同见缝插绿,他们在胡同的外墙上搭建花廊,在水泥的台上摆花盆,在树阴下还设了供游人歇脚的座椅。生活在这里居民忙碌了一整天后,可以在惬意的树阴下乘凉,胡同里游客累了可以在座椅上休息片刻,同时观赏者绿色与花草,更加增添了北京胡同文化的景观特色美。

(三)创建文化胡同

北京的每个胡同都承载着一段历史,是北京宝贵的文化资源。借助于商业发展模式,根据胡同的特点挖掘文化资源,形成胡同文化商业区,这样可以为保护这些胡同提供经济基础,又可以为中外游客领略到中国的传统为文化提供一片沃土。我们借助镜头拍下南锣鼓巷的繁华景象,它的文化商业运行模式的做法是好的,可以借鉴,但目前我们看到这里的多数是酒吧、商品文化,虽有创新,但北京本土文化较少,如果政府在这一方面加以引导,“以本土文化发展为主线的模式”,使游客居民享受这里的文化气氛,又能为保护该胡同提供一些经济支持。

(四)合理规划胡同

厚重复杂的土地利益面前,“故土情结”往往被误为矫情的;但即使作为社会运行的平衡,也需要一种科学的全面统筹的观念避免整个城市陷入功利泥沼,需要全民保护我们的胡同文化。当然我们不能片面的只考虑胡同建设,因为城市需要发展,所以城市的规划我认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可以把城市划分,在城市之中划分出一部分的老北京传统的胡同,通过对一些破旧胡同进行改造,逐步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恢复原貌,展现文化色彩,然后可以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四周建设起现代的高楼大厦,让渐渐消失的胡同文化得以保留,并融入到城市之中。

胡同文化范文第8篇

师:早就听说,八班的同学都很聪明活泼,热情大方,我就非常愿意和这样的同学一起学习交流,(生笑)但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是不是真的这样呢,还要看大家的表现哦。

(先扬一下,让学生兴奋起来,再抑一下,激起其不服气的精神)

师:在上课前我想先请大家听一首歌。

(播放《故乡是北京》,让学生感受一下音乐和图画)

师:听了刚才的歌,你们对北京有什么印象呢?请大家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

生1:北京很古老。

生2:北京也有高楼大厦,是现代化的大都市。

生3:北京是十朝古都。

师:其实北京不仅是帝王之都,也不仅是现代化的大都市。在北京城里有着许许多多的胡同,它们也一样是北京文化发展和历史变迁的见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北京胡同的文章。

(展示课题及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重点)

师:你们觉得胡同是什么样的?

生4:胡同就是小巷子

生5:胡同四四方方的。

师:像四合院?

生5:是的!

师:那是死胡同!(众生笑)

师:十二中门前这条路是不是胡同?

生6:是比较宽大的胡同。

师:芜湖市的北京路呢?

众生齐答:不是!

(展示胡同图片,让学生有感性认识)

师:那么什么是“文化”呢?

(屏幕展示: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

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

师:“胡同文化”是哪个阶级的文化?

生7:市民阶级。

师:哪里的市民?

生8:北京的市民。

师:北京什么地方的市民?

生9:北京胡同里的市民。

师:那么胡同文化就是——?

众生齐答:北京胡同市民的一种文化。

师:对!课文第5段也说到什么是胡同文化

(教师示意学生看课文第五段)

师:在了解“胡同文化”前,我们先来看看北京胡同都有哪些特点,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前半部分,把自己的发现和同位前后位同学交流一下再回答。

(几分钟讨论后)

生10:胡同很多!

生11:胡同有宽有窄!

生12: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很安静。

生13:胡同取名有各种来源!

师:你是从课文第2段发现的,是吧?

生13:是的!

师:那么请你说说第2段都提到了胡同的哪些名称。(生13读)

师:很好,请坐。(面对所有同学)刚才这位同学读了很多胡同的名称,请你们说说,这些名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众生思考,半晌无人回答)

师:我现在把这些胡同改改名字,把皮库胡同改成皇家胡同,把狗尾巴胡同改成凤凰美食街,请大家比较一下改过的名字有什么特点。

生14:改过的名字显得很高贵。

师:那么原先的名字吧?

生14:带有市民气息!

师:(赞赏地):很好!改过的名字很高雅,原先的名字就显得——

众生齐答:通俗!

师:北京的胡同还有其他特点吗?

(众生思考,无人作答)

师:其实课文第1段也说到了胡同。请大家看课本,看第1段是否提到了胡同的特点。

生15: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师:很好!胡同走向都是很正的。那我们现在一起来归纳一下胡同的特点。(展示板书)

师:长期生活在这样正而又安静的胡同里的居民形成了怎样的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呢?

(学生阅读课文、讨论,几分钟后)

生16:胡同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生17:他们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

生18: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生19: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师:还有没有?

生20:北京人讲究“处街坊”。

师:(面对全体同学)大家对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有什么不同意见?

生21:他(生20)说得不对,我认为第7段主要讲的是北京人不喜欢交往。

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21:说不出来,反正我认为是这样!

师:是一种感觉!

生21:嗯!

师:其他同学赞同哪一位同学的看法?

(众生议论,没有结果)

师:那我们来做个添字游戏,怎么样?(众生欣然)请大家在“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这一句前的某一句开头加一个“虽然”,改变其他句子的标点,使之变成转折复句。

(一会儿后)

生22:应在“北京人很讲究”处街坊一句开头加!

师:(对众生)大家同意吗?

众生:同意!

师:好!那么,转折复句强调哪一部分?

众生:后半句!

师:那么本段重点应是——

众生:强调“平常日子,过往不多”。

师:很好,其实本段还有两个词“除了”、“此外”,把这两个词放在一块比较也可看出作者主要说的还是北京人不喜交往的特点。

(总结胡同居民特点,展示板书)

师: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作者称之为“胡同文化”。那么作者认为这种胡同文化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众生:封闭的文化!

师:对!这种封闭的文化的精义是——

众生:忍!

师:作者对这种封闭的,以“忍”为精义的文化持什么态度?

(众生交流、讨论)

生23:批判的态度!

师:你怎么看出的?

生23:从第6段的“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一句就可看出来!

师:能再说具体一点吗?

生23:“封闭”就是不好的词!

师:很好!“封闭”从感彩看是贬义词,作者用了这个词正好表明

了自己的态度。文中还有类似的词吗?

(众生寻找、交流)

生24:“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师:说得好!那么作者对胡同文化仅仅持批判态度吗?

生25:还有伤感!文章最后3段明显地表现了作者这种情绪!

师:是的,作者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现在看到胡同在一天天衰败,自然会有一种伤感情绪。可见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应是批判中又带有伤感留恋。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本课所学的内容。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再次突出教学目标)

师:我还有一点要说明一下。课文里所说的胡同文化是作者眼里的胡同文化,当然也就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因而我们也就不能说胡同文化就完全是这样。何况,北京在发展,胡同文化也在发展,今天的胡同文化也会有新的面貌。下面就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畅想一下今天的胡同及胡同文化。

(众生交流)

生26:胡同被推倒,盖起了新的高楼。

生27:胡同的居民已不再封闭保守了,他们也和外界交流。

生28:还有些胡同被当作文物保存起来!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来看一段录像,看看胡同都有哪些变化。

(播放展示今日胡同风貌的录像。录像结束后教师总结语)

师: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胡同正在衰败、没落,正在被一幢幢高楼大厦所代替,但是胡同文化将会随着北京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明天去北京,也许你所感受到的将会又是一种新的文化气息。下课!

附:板书设计

走向——正

胡同特点名称——俗

数目——多

环境——静

安土重迁,不愿搬家

独门独院,过往不多

胡同居民易于满足,要求不高封闭、忍

爱瞧热闹,不管闲事

胡同文化范文第9篇

特色文化需要新媒体传播

位于北京东四十条甲25号的东城文化新媒体产业园,由北京东方嘉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它是东方嘉诚在2012年重点推进的一个项目。已在京城胡同深处打造了4个“胡同创意工厂”的东方嘉诚,此次全力出击新媒体产业,表明了东方嘉诚立足建设多元体系的产业园区的信心。

“我们希望建设的每一个园子都有不同的主题。东城区地处京城腹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特别是代表北京特色文化的胡同历史风貌保护区,更是极为宝贵的文化产业资源。伴随着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东城区亟待展示特色文化产业成果。所以我们需要一大批定向新媒体技术应用企业,针对东城特有的文化资源与现状,创新应用技术方案,展示东城文化产业成果。”北京东方嘉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战略规划总监刘桂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道出了创建新媒体产业园的初衷。

据了解,东方嘉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专业运营公司,不仅负责文化创意园区运营、配合政府引导职责、实施各类园区的专业服务体系的建设,还在“胡同创意工厂游”、“南锣鼓巷片区研究”、“北锣鼓巷调研”、“五道营胡同片区风貌提升研究”等项目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基础与研究成果。东城文化新媒体产业园就是以东城丰富的文化资源为背景,定向集聚新媒体应用领域里国内外前沿的技术团队,为探索东城老胡同片区新内容、新发展模式提供支持。

打造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

说到园区的入驻企业和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刘桂媛说:“东方嘉诚比较关注的企业有两类,一类是在这个行业里具有平台性质的组织机构。因为我们要与这些有地位、有权威性的平台相结合,这样就会很自然地吸引行业内优秀的企业和人才人驻园区。另一类是行业中的领军企业和团队。这对第一次接触新媒体的嘉诚来说,最大的难题就是在我们进行改造的同时,能否在最短的时g内,抓住这个行业里最有优势的资源,用最快的速度把他们接到园区里来。这样,等到园区招商基本达到正常状态,才有可能在这个产业环境里面尝试着运转。”

新媒体产业园由一个主楼和东西配楼组成,面积有10000平方米,预计将有30余家企业入驻,目前东西配楼已有多家企业入驻。“这个园区原来是企业的办公用地,我们接手改造时这里还保留着七八十年代的建筑风格,包括室内装饰和老旧的家具,让人看了很亲切。我们在改造过程中,最大限度保持了它原有的状态,包括它的建筑结构、建筑特征。这也是嘉诚在园区改造中始终坚持的原则。当然,不同的园区还要依据它遗留下来的自身特征,做不同的创意设计。”刘桂媛介绍说。

胡同文化范文第10篇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这是外地少有的。

――汪曾祺《胡同文化》

【文章导读】

本文是作者给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言。它实质上是一篇有着深厚内涵的精美散文,文化随笔。作者把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这数不清的胡同中凝聚浸透着的独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合起来,使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生动、深刻的理解。

【精读感悟】

本文虽名为《胡同文化》,却绝不是正襟危坐,引经据典的学究式讲座,作者以极其形象生动的比喻、浑朴自然的北京方言、韵(yùn)味十足的俗语俚词,聊家常一般谈京城的胡同文化特色及其局限,率性自然,雅俗共赏。

品文字。汪曾祺独特的口语化语言极有味儿极富表现力。文章一开头就平实得有点土气:“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没有绮丽华美的比喻,但它确实非常贴切地把北京城的形状描绘出来了。比如,“虾米皮熬白菜,嘿!”一个“嘿”字,这是地道的北京人说话时最常用的口头语,京味十足,特别通俗,传神。接下去就谈“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的两件趣闻:“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 都是生动有趣的凡人俗事,却是对“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最好的揭示,大俗中显出大雅来。再如“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这句俗语俚词,成了“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的绝妙论据。

汪曾祺笔下的叙事,极富文学意味。从第四自然段开始的“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四合院是一个盒子”,这些生动的比喻就把京城市民的处世之道和自我封闭的文化心态形容得再恰当不过了。汪曾祺的文字随意又不失美感,更好地汲取了古典文学的精华,雅俗杂糅。比如:“‘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长短句结合,富有节奏感和韵味。 对仗工整“旧房檩,断砖墙”,化繁为简“外面大下,屋里小下”,状物绘声如在目前。再有:“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4个四字句,描写胡同的衰败景象,带着伤感凄清没落怀旧的情怀,这是汪老先生唱给古老的北京胡同文化的一首挽歌。文末一句“再见吧,胡同”,留恋、伤感和无奈之情交织在一起,难以言说。字字有情,因此有人评价:这是“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的古文功底啊!。

悟文化。这篇散文貌似作者在气定神闲地说着胡同的逸闻趣事,其实,他要剖析由胡同所生孕成的胡同文化之内核。先说胡同,再说文化,最后扣住没字,写今日胡同衰败的现状、必然消失的前途,层层深入,步步推进。

在第一自然段末尾从京城景观的“方正”归结到其对于北京人的影响:“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这从一开始就将胡同与京城文化紧紧扣在一起了。作者针砭封闭的胡同文化中会形成怎样的人:哪怕屋塌也不肯“挪窝儿”的因循守旧,一心认定“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的盲目自大;“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的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学生示威游行,他们叫做‘过学生’。与他们无关”,人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忍”是其封闭文化的核心,对于这种心态,汪曾祺终于忍不住了,大喝一声:“北京人,真有你的!”作者深知这种因循(xún)守旧、自我封闭的胡同文化,“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所面临的土崩瓦解的必然趋势,“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作者对胡同文化喜爱但并不迷恋,对其消亡感伤但并不悲惜。它的消亡是历史的必然,怀旧也好,伤感也好,无奈也好,都不能阻挡这一趋势。作者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在表达自己的怅望低回之余,也豁达乐观地对着将逝的胡同文化道一声“再见吧,胡同”!幽默地表达了一种乐观超脱的态度 。

普普通通的胡同在作者的笔下却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一些日常生活小事在作者看来,都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表现,都蕴(yùn)含着某种深厚的地域文化,只要我们细细观察,认真体会,就会发现平淡的生活实际上常常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年-1997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以短篇小说和散文闻名。主要作品有小说集《邂逅集》,短篇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等,其散文《端午的鸭蛋》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互动思考】

上一篇:酒文化范文 下一篇:世界文化遗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