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3 03:26:22

胡同文化教案

胡同文化教案范文第1篇

师:早就听说,八班的同学都很聪明活泼,热情大方,我就非常愿意和这样的同学一起学习交流,(生笑)但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是不是真的这样呢,还要看大家的表现哦。

(先扬一下,让学生兴奋起来,再抑一下,激起其不服气的精神)

师:在上课前我想先请大家听一首歌。

(播放《故乡是北京》,让学生感受一下音乐和图画)

师:听了刚才的歌,你们对北京有什么印象呢?请大家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

生1:北京很古老。

生2:北京也有高楼大厦,是现代化的大都市。

生3:北京是十朝古都。

师:其实北京不仅是帝王之都,也不仅是现代化的大都市。在北京城里有着许许多多的胡同,它们也一样是北京文化发展和历史变迁的见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北京胡同的文章。

(展示课题及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重点)

师:你们觉得胡同是什么样的?

生4:胡同就是小巷子

生5:胡同四四方方的。

师:像四合院?

生5:是的!

师:那是死胡同!(众生笑)

师:十二中门前这条路是不是胡同?

生6:是比较宽大的胡同。

师:芜湖市的北京路呢?

众生齐答:不是!

(展示胡同图片,让学生有感性认识)

师:那么什么是“文化”呢?

(屏幕展示: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

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

师:“胡同文化”是哪个阶级的文化?

生7:市民阶级。

师:哪里的市民?

生8:北京的市民。

师:北京什么地方的市民?

生9:北京胡同里的市民。

师:那么胡同文化就是——?

众生齐答:北京胡同市民的一种文化。

师:对!课文第5段也说到什么是胡同文化

(教师示意学生看课文第五段)

师:在了解“胡同文化”前,我们先来看看北京胡同都有哪些特点,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前半部分,把自己的发现和同位前后位同学交流一下再回答。

(几分钟讨论后)

生10:胡同很多!

生11:胡同有宽有窄!

生12: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很安静。

生13:胡同取名有各种来源!

师:你是从课文第2段发现的,是吧?

生13:是的!

师:那么请你说说第2段都提到了胡同的哪些名称。(生13读)

师:很好,请坐。(面对所有同学)刚才这位同学读了很多胡同的名称,请你们说说,这些名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众生思考,半晌无人回答)

师:我现在把这些胡同改改名字,把皮库胡同改成皇家胡同,把狗尾巴胡同改成凤凰美食街,请大家比较一下改过的名字有什么特点。

生14:改过的名字显得很高贵。

师:那么原先的名字吧?

生14:带有市民气息!

师:(赞赏地):很好!改过的名字很高雅,原先的名字就显得——

众生齐答:通俗!

师:北京的胡同还有其他特点吗?

(众生思考,无人作答)

师:其实课文第1段也说到了胡同。请大家看课本,看第1段是否提到了胡同的特点。

生15: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师:很好!胡同走向都是很正的。那我们现在一起来归纳一下胡同的特点。(展示板书)

师:长期生活在这样正而又安静的胡同里的居民形成了怎样的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呢?

(学生阅读课文、讨论,几分钟后)

生16:胡同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生17:他们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

生18: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生19: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师:还有没有?

生20:北京人讲究“处街坊”。

师:(面对全体同学)大家对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有什么不同意见?

生21:他(生20)说得不对,我认为第7段主要讲的是北京人不喜欢交往。

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21:说不出来,反正我认为是这样!

师:是一种感觉!

生21:嗯!

师:其他同学赞同哪一位同学的看法?

(众生议论,没有结果)

师:那我们来做个添字游戏,怎么样?(众生欣然)请大家在“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这一句前的某一句开头加一个“虽然”,改变其他句子的标点,使之变成转折复句。(一会儿后)

生22:应在“北京人很讲究”处街坊一句开头加!

师:(对众生)大家同意吗?

众生:同意!

师:好!那么,转折复句强调哪一部分?

众生:后半句!

师:那么本段重点应是——

众生:强调“平常日子,过往不多”。

师:很好,其实本段还有两个词“除了”、“此外”,把这两个词放在一块比较也可看出作者主要说的还是北京人不喜交往的特点。

(总结胡同居民特点,展示板书)

师: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作者称之为“胡同文化”。那么作者认为这种胡同文化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众生:封闭的文化!

师:对!这种封闭的文化的精义是——

众生:忍!

师:作者对这种封闭的,以“忍”为精义的文化持什么态度?

(众生交流、讨论)

生23:批判的态度!

师:你怎么看出的?

生23:从第6段的“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一句就可看出来!

师:能再说具体一点吗?

生23:“封闭”就是不好的词!

师:很好!“封闭”从感彩看是贬义词,作者用了这个词正好表明

了自己的态度。文中还有类似的词吗?

(众生寻找、交流)

生24:“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师:说得好!那么作者对胡同文化仅仅持批判态度吗?

生25:还有伤感!文章最后3段明显地表现了作者这种情绪!

师:是的,作者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现在看到胡同在一天天衰败,自然会有一种伤感情绪。可见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应是批判中又带有伤感留恋。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本课所学的内容。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再次突出教学目标)

师:我还有一点要说明一下。课文里所说的胡同文化是作者眼里的胡同文化,当然也就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因而我们也就不能说胡同文化就完全是这样。何况,北京在发展,胡同文化也在发展,今天的胡同文化也会有新的面貌。下面就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畅想一下今天的胡同及胡同文化。

(众生交流)

生26:胡同被推倒,盖起了新的高楼。

生27:胡同的居民已不再封闭保守了,他们也和外界交流。

生28:还有些胡同被当作文物保存起来!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来看一段录像,看看胡同都有哪些变化。

(播放展示今日胡同风貌的录像。录像结束后教师总结语)

师: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胡同正在衰败、没落,正在被一幢幢高楼大厦所代替,但是胡同文化将会随着北京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明天去北京,也许你所感受到的将会又是一种新的文化气息。下课!

附:板书设计

走向——正

胡同特点名称——俗

数目——多

环境——静

安土重迁,不愿搬家

独门独院,过往不多

胡同居民易于满足,要求不高封闭、忍

爱瞧热闹,不管闲事

胡同文化教案范文第2篇

师:早就听说,八班的同学都很聪明活泼,热情大方,我就非常愿意和这样的同学一起学习交流,(生笑)但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是不是真的这样呢,还要看大家的表现哦。

(先扬一下,让学生兴奋起来,再抑一下,激起其不服气的精神)

师:在上课前我想先请大家听一首歌。

(播放《故乡是北京》,让学生感受一下音乐和图画)

师:听了刚才的歌,你们对北京有什么印象呢?请大家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

生1:北京很古老。

生2:北京也有高楼大厦,是现代化的大都市。

生3:北京是十朝古都。

师:其实北京不仅是帝王之都,也不仅是现代化的大都市。在北京城里有着许许多多的胡同,它们也一样是北京文化发展和历史变迁的见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北京胡同的文章。

(展示课题及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重点)

师:你们觉得胡同是什么样的?

生4:胡同就是小巷子

生5:胡同四四方方的。

师:像四合院?

生5:是的!

师:那是死胡同!(众生笑)

师:十二中门前这条路是不是胡同?

生6:是比较宽大的胡同。

师:芜湖市的北京路呢?

众生齐答:不是!

(展示胡同图片,让学生有感性认识)

师:那么什么是“文化”呢?

(屏幕展示: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

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

师:“胡同文化”是哪个阶级的文化?

生7:市民阶级。

师:哪里的市民?

生8:北京的市民。

师:北京什么地方的市民?

生9:北京胡同里的市民。

师:那么胡同文化就是——?

众生齐答:北京胡同市民的一种文化。

师:对!课文第5段也说到什么是胡同文化

(教师示意学生看课文第五段)

师:在了解“胡同文化”前,我们先来看看北京胡同都有哪些特点,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前半部分,把自己的发现和同位前后位同学交流一下再回答。

(几分钟讨论后)

生10:胡同很多!

生11:胡同有宽有窄!

生12: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很安静。

生13:胡同取名有各种来源!

师:你是从课文第2段发现的,是吧?

生13:是的!

师:那么请你说说第2段都提到了胡同的哪些名称。(生13读)

师:很好,请坐。(面对所有同学)刚才这位同学读了很多胡同的名称,请你们说说,这些名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众生思考,半晌无人回答)

师:我现在把这些胡同改改名字,把皮库胡同改成皇家胡同,把狗尾巴胡同改成凤凰美食街,请大家比较一下改过的名字有什么特点。

生14:改过的名字显得很高贵。

师:那么原先的名字吧?

生14:带有市民气息!

师:(赞赏地):很好!改过的名字很高雅,原先的名字就显得——

众生齐答:通俗!

师:北京的胡同还有其他特点吗?

(众生思考,无人作答)

师:其实课文第1段也说到了胡同。请大家看课本,看第1段是否提到了胡同的特点。

生15: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师:很好!胡同走向都是很正的。那我们现在一起来归纳一下胡同的特点。(展示板书)

师:长期生活在这样正而又安静的胡同里的居民形成了怎样的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呢?

(学生阅读课文、讨论,几分钟后)

生16:胡同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生17:他们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

生18: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生19: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师:还有没有?

生20:北京人讲究“处街坊”。

师:(面对全体同学)大家对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有什么不同意见?

生21:他(生20)说得不对,我认为第7段主要讲的是北京人不喜欢交往。

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21:说不出来,反正我认为是这样!

师:是一种感觉!

生21:嗯!

师:其他同学赞同哪一位同学的看法?

(众生议论,没有结果)

师:那我们来做个添字游戏,怎么样?(众生欣然)请大家在“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这一句前的某一句开头加一个“虽然”,改变其他句子的标点,使之变成转折复句。

(一会儿后)

生22:应在“北京人很讲究”处街坊一句开头加!

师:(对众生)大家同意吗?

众生:同意!

师:好!那么,转折复句强调哪一部分?

众生:后半句!

师:那么本段重点应是——

众生:强调“平常日子,过往不多”。

师:很好,其实本段还有两个词“除了”、“此外”,把这两个词放在一块比较也可看出作者主要说的还是北京人不喜交往的特点。

(总结胡同居民特点,展示板书)

师: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作者称之为“胡同文化”。那么作者认为这种胡同文化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众生:封闭的文化!

师:对!这种封闭的文化的精义是——

众生:忍!

师:作者对这种封闭的,以“忍”为精义的文化持什么态度?

(众生交流、讨论)

生23:批判的态度!

师:你怎么看出的?

生23:从第6段的“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一句就可看出来!

师:能再说具体一点吗?

生23:“封闭”就是不好的词!

师:很好!“封闭”从感彩看是贬义词,作者用了这个词正好表明

了自己的态度。文中还有类似的词吗?

(众生寻找、交流)

生24:“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师:说得好!那么作者对胡同文化仅仅持批判态度吗?

生25:还有伤感!文章最后3段明显地表现了作者这种情绪!

师:是的,作者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现在看到胡同在一天天衰败,自然会有一种伤感情绪。可见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应是批判中又带有伤感留恋。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本课所学的内容。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再次突出教学目标)

师:我还有一点要说明一下。课文里所说的胡同文化是作者眼里的胡同文化,当然也就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因而我们也就不能说胡同文化就完全是这样。何况,北京在发展,胡同文化也在发展,今天的胡同文化也会有新的面貌。下面就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畅想一下今天的胡同及胡同文化。

(众生交流)

生26:胡同被推倒,盖起了新的高楼。

生27:胡同的居民已不再封闭保守了,他们也和外界交流。

生28:还有些胡同被当作文物保存起来!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来看一段录像,看看胡同都有哪些变化。

(播放展示今日胡同风貌的录像。录像结束后教师总结语)

师: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胡同正在衰败、没落,正在被一幢幢高楼大厦所代替,但是胡同文化将会随着北京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明天去北京,也许你所感受到的将会又是一种新的文化气息。下课!

附:板书设计

走向——正

胡同特点名称——俗

数目——多

环境——静

安土重迁,不愿搬家

独门独院,过往不多

胡同居民易于满足,要求不高封闭、忍

爱瞧热闹,不管闲事

胡同文化教案范文第3篇

那么,怎样的教学反思才是有意义的呢?根据上课的一些经验和观察体会,笔者以为,要想进行科学的全面的教学反思,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具体的教学活动为基础

教学反思并不是抽象的思辨活动,它的反思对象是在真实情境中发生的“原生态”的教学事实,这些事实不一定完美,或许还包含了一些随机的偶发的教学事件,但它最能直观地展现教学的完整过程,教师和学生所经历的困惑、愉悦、疑虑等表现和心理感受,而且只有在这些具体的场景和细节中,我们才能捕捉到教学的关键信息,为反思分析提供具体的依据,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教学改进的有效措施和策略,总结出教学活动的潜在意义和价值。具体要求为:

1.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与精彩之处。它需要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

2.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课堂教学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及时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可以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避免产生同样的遗憾。

3.及时记载教学过程中的“灵感行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及时记载课堂上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教学相长”。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成为今后教学的素材。

5.养成写“再教设计”的好习惯。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录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二、选好反思的切入点

教学活动具有过程的整体性和时间的延续性,作为一种理性的教学反思,要想洞察其全部有很大的难度,所以只能是选好切入点,从教学活动的局部人手加以把握。这个切入点可以是教学中的某一个段落环节,如导入、问题讨论等;可以是教学活动中的某个方面,如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的提问或评价、学生的回答或表演等情况;可以是预设与生成、目标与效果、教师与学生等关系的思考;可以是课堂中的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闪亮之处”,也可以是给人留下遗憾的“败笔”,等等。选好切入点,有利于找到反思的着力点,顺利打开思路,为进行深入的反思打下基础。

如教学《胡同文化》,我在引导学生探究胡同文化的内涵时强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京胡同造就了特有的胡同文化。在这个基础上就自然引出了问题:从北京胡同的特点可以看出它有怎样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个?自南发言,谈谈你的感受和理解。这一环节是最出彩的地方,学生们畅所欲言,有的联系中国历史,到了胡同文化的封闭性;有的联系现实生活,谈到了胡同文化的精义“忍”,辩证地分析了“忍”的价值观的现实意义;有的联系自身,谈到了安土重迁并不是北京市民特有的文化心态,而是中国人普遍的心理,还列举了三峡移民所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有的联系时代精神,谈到了知足常乐的利弊;有的甚至谈到了胡同连接的四合院与当今的高楼大厦之间的差异和折射出的百姓百态。所有的这些都让我在惊讶之余感到激动,因为开放性的问题设置,让学生们有了说话的权利和机会,也使课堂有了争鸣的学术氛围,有了创造性的课堂生成。于是,我及时总结了上课成功的经验,并将它作为文章理解的切入点,在反思了教学过程中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点后,调整了第二课时的内容,将了解北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延伸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学生掌握了北京胡同与胡同文化关系的基础上,提示学生:除了胡同文化,还有很多文化现象日益被人们关注,比如茶文化,饮食文化,鞋文化,酒文化等,要求学生课后做一些研究和调查。

三、符合一定的教学理论

教学反思需要理论的参与,这些理论可以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观点,比如关于“对话”、“回归生活”、“自主合作探究”等论述;也可以是某个专家关于课堂教学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在教学反思中借助相关理论,可以拓宽教学反思的思路,避免反思活动简单化,从而探讨出“隐藏”在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道理、智慧,促进对课堂实践的指导。

如在教学《(宽容)序言》的时候,我先请学生分角色朗读有关章节,深入感知课文情节和人物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了以下问题:(1)如果你身处无知山谷,你会不自觉地扮演哪类角色并说出你的理由;(2)追问各种人物最后的命运;(3)分析造成漫游者悲剧的原因。这些问题的设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根据学生思维的深入,各角色所蕴涵的内涵也就自然而然地为学生所理解并接受了。然后再设置一个思考点,让学生根据漫游者的悲剧,例举出人类历史上、生活中类似的事件,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联系实际思考,最后再回到文本共同挖掘该文的主旨。

在课堂反思中,我将“分析人物形象的内涵”这一呆板的教学要求转换成:“假如学生置身于无知山谷,会扮演那类角色?”仔细分析后发现,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在师生的互动中让学生学会了宽容的做人道理。

四、进行必要的分析阐释

教学反思中的理论不同于一般理论文章中对理论的阐述,它是在吃透理论基础上的理论运用,或许只是“只言片语”,但价值与意义却不可忽视。它必须与教学活动的分析阐释结合在一起,揭示出教学活动中隐含的教育真理和实践智慧,总结出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发挥理论在教学反思中的“点拨”价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课本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生活范例”,生活是对书本知识学习的一种印证、补充、拓展和超越。

这样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讲究一定的教学艺术,在教学中注重将学习应用于生活,渗透于生活,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应用性因素,利用生活情景,让学生运用知识积累再现生活情景。在教学《我若为王》时,正当学生畅所欲言,对王权意识和奴性意识大加批判时,我讲了康熙、乾隆时代的文字狱,还讲了中张志新的遭遇,这样就将历史、现实和课文联系在一起,由于内容贴近生活,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仅拨动着学生的心弦,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索,而且有力地烘托了课文的主题,强化了教学效果。

在这个教学反思中,以《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实践性的论述为依据,从语文学习资源、语文课本与生活的关系等角度,进行了简要的理论分析。有了这样的认识基础,语文课程的相关理论与课堂教学就可巧妙地揉合到一起,没有生拉硬扯,自然能让课堂教学取得让人满意的效果。

结束语――

曾经有人认为,写一辈子教案的教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的教学反思,那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笔者认为这个观点是很有道理的。教学反思,是教学实践中一个过程的结束,同时又是新的教学实践的开始。只要我们对教学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反思,就一定能不断提高对教学的认识,在“反思――实践――反思”的循环中收获喜悦。

胡同文化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主体作用 教学情境 多媒体资源

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这样描述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特点:“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教学要贯彻新课改的精神,体现工具性、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特征,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先进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

一、发挥师生双主体作用,实现有效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正确、熟练掌握《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把握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从学生的学出发,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如此才能做到有教案但不被教案所囿,才能最大限度地点亮学生的思想之灯,点燃学生的创造之火;要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独立而富有个性地学习,倡导主动参与,使学生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从而体验生命的意蕴和情调。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即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要当好一名出色的“导演”,首先要求教师对“剧本”――教学内容了如指掌。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只是作适当的引导和点拨。例如:《雷雨》一课的学习,我在教学过程中是这样安排的,由学生自主推荐男女同学各一名,其中推选出来的这名男同学恰巧参加过校学生社团“南风话剧社”,在剧中曾担任过周朴园这一角色,另一名女同学选修过校本课程“影视欣赏与评论”,两位同学都有比较好的表演功底。我给这两名学生用两到三天的时间熟悉剧本,并适当指导他们话剧表演技巧,可以说,他们亲身的表演比我再精彩的讲解都更有效。课堂活跃起来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自然也就高了。

二、创设教学情境,实现目标过程优化

所谓创设情境,即提供给学生的真实世界的、复杂的真实问题,亦即问题情境。所谓激疑质理,即指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并达到目标的全过程。创设情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客观再现。利用实景和网络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受,在实物形象和思维感觉间搭建直观桥梁。如:《胡同文化》、《荷塘月色》及《我与地坛》等篇目的教学,就可以利用这种形式。徜徉于原汁原味的胡同里,沐浴于月色笼罩的荷塘边,伫立于风雨剥蚀的檐头下,学生内心所受到的思想冲击,又岂是凭想象得来的那么单调?汪曾琪对胡同文化难道就只有喜欢、理解、怀念、伤感,就没有批评?朱自清“日日走过”的荷塘为什么在“这满月的光里”会别有一番样子呢?风雨剥蚀的檐头带给人的又岂只是苍凉?

(二)主观再现。利用场景设置和角色扮演,再造问题氛围,变客体为主体,再探问题实质。如:《装在套子里的人》、《祥林嫂》和《雷雨》等,在教学时不妨采用这些形式。场景的设置是灵活的,别里科夫死了,祥林嫂也死了,周家这个大家族也烟消云散了,当我们追问别里科夫的死因,寻找杀害祥林嫂的凶手时,为什么不能采用法庭审问的形式呢?而《雷雨》的研读,就更可以直接采用剧本演出的方式来让学生自我体验了。

(三)艺术再现。利用音乐烘托课堂氛围,利用诵读节奏激发学生的情感,利用多学科整合丰富学生思维视角。如诗歌、演讲类作品和科技说明文等,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形式。如:《再别康桥》的教学,在轻柔舒缓的音乐回环的氛围中,让学生沉浸在作者悠悠的思绪里,和作者一同与康桥作别;教授《琵琶行》时用琵琶曲《十面埋伏》的旋律变化,让学生感受琵琶女内心复杂的情感。又如:在《我有一个梦想》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用抑扬顿挫的声调配以轻重缓急的节奏,让学生对比性地感受作者情感的激越与深沉。对于专业性较强的科技说明文,如《时间与空间旅行》等,我们不妨采用访谈式的教学模式,把相关各科的专业教师聚集在一起,让学生直接发问――既消除了这类文章带来的抽象感,又丰富了学习者的思维视角。

实践证明,情境的设置方式与激疑密切相关。激疑,它可能是由于诱导,还可能是出于暗示,也可能是源于反思……无论是什么原因,情境设置都是引线,引出了疑问、矛盾和问题,而一旦火种被燃起,学生思维迸射的火花便会耀眼夺目。其求知的欲望也由沉寂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思维方式也由拘泥状态转入灵活状态、由刻板状态转入变通状态,他们在这些问题面前自我探索,自我思悟,其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会得到较好的发挥。

三、利用多媒体资源,实现教学优质高效

随着我国教育领域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日渐普及,多媒体教学技术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并日益显示出其优越性。优质高效的多媒体教学必须有优秀的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找准疑点、难点,将教材中抽象的、难以用语言清晰的表达概念或理论内容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交互优势和视听优势;而不是只重形式,轻视实效,一味追求课件的画面、音响、动态而忽视对教材内容的钻研。

同时,应该认识到多媒体教学课件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技术,教师仍是整堂课的引导者,而不是简单的操作者。教师可利用现成的教学软件,平时收录一些优秀的电视节目,下载网络资源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制作出优秀的课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和优势。

参考文献:

[1]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胡同文化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以生为本 中职语文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64-01

1 维护师生关系,进行情感教学

要进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要维护好师生之间的关系,要建立一种以学生为本体的情感教育。教师不能只关心是否将教材的内容都传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关心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交流以外,还可以通过短信、微博、微信等其他新媒体手段和学生进行交流,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内心世界。

在授课的时候教师也要多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例如在学习了中职语文基础版教材第一册的《胡同文化》之后,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家乡在什么地方,在自己的家乡是不是有什么和北京的胡同一样具有特色的建筑文化,是否还有一些有趣的乡土故事等,教师可以采用茶话会的形式让大家都来谈谈自己的家乡。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师不仅能够让学生对《胡同文化》这篇课文记忆更加深刻,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能够让学生通过彼此交流来相互了解,在促进学生之间了解和关心的同时,教师也能够和学生打成一片。

也就是说,在中职语文课堂中进行情感教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用某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让学生相互讨论,通过各种轻松活泼的活动来对教师产生情感,对学习的内容激发兴趣,从而便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中职语文课堂变得更加具有魅力。

2 调整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要进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改革,教师要注意科学地使用教材,在编写教案的时候要注意将学生的因素考虑进去,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不违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为了让教学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必须抛弃一些和现实生活脱节的教学内容,在生活之中寻找更加能反应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

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为一些教学内容设置必要的情境,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更加感兴趣,例如在学习常用应用文的写作之中,教师除了要介绍计划、总结、简报、通知等常见的应用文的写作方法,还可以用一个特定的情境来引入内容,让学生进行应用文的写作练习。例如教师可以设定情境,假定班级中的学生都是某一个公司的职员,让他们根据某一项工作的具体内容来制定计划,进行工作总结、工作简报的写作,假设公司有事情要宣布,让学生练习写作通知、启事等,又或者假设公司要推出新产品,让学生尝试进行海报创作等。这样的教学内容相比单纯解释各种应用文的写作技巧来说更为实用,都是学生日后在具体工作之中会遇到的情况,所以更加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的话,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加好的。

由此可见,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的时候,要考虑到中职学生的特点,让教学的内容和他们的专业、未来的工作相关,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很大提高的。

3 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能力

如果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针,那么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模式,要多选择使用一些更加能够培养学生未来工作能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觉得语文教学更实用,相比传统的老师上课讲,学生记笔记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或许更加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要在教学的时候综合使用这些教学方法,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雷雨》《威尼斯商人》这样的戏剧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他们选择一出自己喜欢的戏剧,并对其进行研究,调查它的文化内涵、市场价值等等,在经过了这样的探究性学习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经学习到的应用文写作的知识来撰写相关的海报、排练计划等文档。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分成若干个小组,将最后中标的戏剧排练出来,每一个同学负责其中的一部分工作,有的是演员,有的则是幕后的策划人员。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所学到的不仅仅是对于《雷雨》《威尼斯商人》这样的戏剧的深层次赏析,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掌握了团队合作的技巧,懂得了在现实社会中的话剧活动是如何策划并运作的。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工作和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通过这样的教学,中职语文课堂不再是一个枯燥呆板的地方,而成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演武场,能够让学生学到货真价实的本领。

4 立足学生未来,开展实践活动

中职语文教师必须要立足学生的未来,多进行实践类活动,要通过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行以生为本的评价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中职语文的课堂不应该只在课堂上,而应该面向社会,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可以先从学校开始,通过在学校参加广播站、文艺汇演等活动做起,渐渐地深入社会,进行更多的社会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在孤老院或者孤儿院进行诗歌朗诵会等。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课本中学到的作品赏析方面的知识来尝试开一堂“好书赏析会”,给孤儿院的儿童们推荐适合他们年龄段的书籍,并且还可以通过讲故事,排小品等方法来给儿童们简单地展示书中的故事,让儿童能够对这些好书产生兴趣。类似的活动还可以进行绘画赏析、影视作品赏析等等。

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使用自己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同时也在使用语文知识的同时学习更多的知识。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自己策划这样的活动,这对于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口语交流能力等都是有很高的好处的,更能够让学生对社会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让他们在离开学校,踏入社会的时候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

总而言之,作为中职语文的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时时刻刻将学生放在首位,要在备课和授课的时候关心学生的未来发展,要让语文教学和学生的职业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培育出更加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启生.中职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本[J].学园,2014年第2期:170-171页.

胡同文化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自主探究 探究机会 探究氛围 探究渠道 教学实效

托尔斯泰说:“成功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我们多给孩子一方宽松和自由的天地,多一些探究方法上的导航,——兴趣有了,自主积极性就提高了。

在兴趣的指引下,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投身其中的学习方式,就叫做探究式学习。在教学中各个学科均应大力提倡。语文课程不仅十分强调探究,而且在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被提到新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二条。那我们教师又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呢?

一、下放争论焦点,提供探究机会

在学习课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先让学生们分析“停止思想”、“永远睡着”的语言特色时,学生会一致认为作者是运用了修辞方法,但对这种修辞方法的名称,一部分学生认为是“讳饰”,另一部分学生认为是“避讳”。面对这种针锋相对的争论场面,教师不要直接告知他们所准备的现成答案,而要让学生利用当天的课外活动时间到图书阅览室或者电子阅览室去查阅相关资料,第二天再公布自己的查阅结果。

第二天课堂上,甲乙两方各自陈述了自己的答案。甲方认为“讳饰”也叫“讳忌”、“婉曲”,是在与人提到某一件事情的时候,由于忌讳、悲痛等各种原因,不可以直接提出来,而用一种替代的隐语躲避明言,委婉而又含蓄地说出来,收到既不触忌犯讳,又能表达意愿的效果。如战场上忌说“负伤”,人们用“挂花”去美饰它;讳言“怀孕”,人们改说“有喜”;祥林嫂死了,短工因鲁四老爷忌讳多,而言“老了”。本文作者不直说马克思“死了”,而说“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恩格斯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他用讳饰的手法来这样叙述,一方面把自己极度悲痛的心情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另一方面,表明马克思虽死犹生,他将永远活在革命者心中。

掌声过后,乙方也说出了自己的答案:说话时遇到有犯忌的事物,不直说这种事物,而用别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这种手法叫做讳饰,又叫避讳。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帮助说明具体情景,增强表达各种思想情感的作用。乙方又拿出一份从《中国历史之谜》中复印下来的材料——古人避讳之谜。把古人避讳的原因、方法、影响等给同学们读了一遍。

甲方同学联系生活现象把“讳饰”这种修辞方法解释得生动有趣;乙方同学既明确了“讳饰”就是“避讳”,又详尽补充了有关“避讳”的相关知识,着实让同学们大开眼界。这一小小的放手,确实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主动探究的机会。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仅是掌握了“讳饰”这一修辞手法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

二、自主筛选目标,营造探究氛围

每一篇课文都是由若干个信息点组合而成,大到文章的主题立意、结构安排、语言特色,小至字词的读音与书写,不一而足。另外,文章中还有若干个小知识点,尚等待我们慧眼识之,并努力挖掘出来。在有时间限定的课堂上,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知识点做到面面俱到。就需要在抓住课文重点、难点进行指导学习的前提下,经常指导学生对课文知识点的外延进行主动探究。

在每学完一篇课文后,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从中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然后写出自己的探究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行探究。甲同学在学习了周敦颐的《爱莲说》后,提出要在一周之内完成“走进荷(莲)”的探究学习。一周后,他的报告交上来了。其中有关于“荷”这种植物的翔实解释,并配有丰富的荷的插图、与荷有关的古今诗文和古人对荷的各种品评,此外还有他自己对荷的认识。文中他写道:“当我真正走进荷时,我才感觉到自己的浅薄与无知。我要学习荷的那种内秀外雅和默默无闻,更要学习她那种勇于绽芳吐艳、出淤泥而不染、美丽人间的精神。”乙同学在学了《内蒙访古》后,受王昭君的触动,提交了探究“古代四大美女”的方案。五天后,他的探究报告送来了。报告中,他按照“沉鱼”、“落雁”、“闭月”和“羞花”之美四个篇章分别介绍了西施、王昭君、貂禅和杨玉环。在每一篇章中,又开设了“简介”、“故事”、“诗词”、“评述”等栏目,最后还附有自己写的题为《缺憾也是一种美》的短文。

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要求每生参与,每生有慧眼,每生有命题。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对学生的成长有益的,都可以列为探究的对象。而学生由筛选的探究目标这个点辐射开来,最终形成了一个围绕目标点的知识网络。在这样的探究中,学生既养成了搜集、积累的好习惯,也锻炼了信息整合、比较、提升、品评的能力。

三、关注生活现象,拓宽探究渠道

众所周知,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还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这个大课堂,通过关注生活现象来拓宽学生的探究渠道。

在预习《胡同文化》这篇课文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广泛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现象,获得关于文化的一些直观认识。学生们通过观察,搜集了大量的素材,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建筑文化等近十种。大多数同学还对自己搜集到的文化现象材料进行了归类整理。比如甲同学整理道:中国是一个美食大国,饮食文化特点显著:(1)饮食讲究色、香、味俱全;(2)烹饪强调刀工火候;(3)吃的工具多用筷子,还讲究轻挑慢夹。而西方人就不同了,牛排鲜奶,刀子叉子,还有双手一齐上。乙同学考察了我们赣南客家文化,对赣南的建筑、方言、婚俗、节日、山歌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走访、考察和记录,进而与北京的胡同文化进行比较。这样从外延方面认识了文化,将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文化的本质特征,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去领悟《胡同文化》的内涵。

在学习《鸿门宴》一文时,有的同学对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的座次关系感到不好理解。为此,教师可建议学生先来探究一下现实生活中的座次情况。学生深入生活探究后得知:中国人宴饮时,对座次的安排十分讲究,室内宴饮时,通常以面对门为上座,乱坐就有喧宾夺主,以下犯上之嫌。他们又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知道了宴饮必定要论资排辈,以别尊卑长幼。古人在堂上则以向南为尊,在室内以向东为尊。至此,同学们也就理解了《鸿门宴》上座次的关系:项羽是主位,东向坐,而南面为上,坐的是亚父范增,显示项羽对范增的尊敬,张良地位最低,不能叫“坐”而叫“侍”,意思是与侍从差不多。通过古今座次的比较,同学们也进一步了解到了座次礼仪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

经过半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我欣喜地发现,学生们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创新精神的发展、与人沟通与合作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关于探究式学习的进一步探索中,今后不仅要让学生在目标定位、内容选择上有所侧重,还要注重落实学生参与探究式学习的层次差异,因现有能力而异,做不同层次的探究,以求课堂教学更大的实效性。例如,在教学中,讲授前常常为学生指明探究的方向和大的讨论范围,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及现有知识自主讨论、探究。学生把自己的探究“发现”的知识梳理成“教案”,有选择性地在课堂中进行讲解——习惯称之为“模拟教学”。这样,既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又相对全面地发展了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如能长期坚持这种自主探究式学习,势必能取得不菲之效。

胡同文化教案范文第7篇

这种具有鲜明时代性、前瞻性和选择性的定位,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时,除了尽量避免传统中单纯工具化倾向,切实改变传统中的某些不适当的教学方法、方式外,还必须看到并强化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不可或缺的主导性的建构。

课堂教学改革关键在于提高其实效性,实效性的达成在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这当中,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积极的主导因素起着极为重要的催化作用。带着这样的思考,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比较与反思,深切意识到在应试教育和传统观念陈陈相因的大背景下,教学方式的改变固然引起了不少教师的足够重视,但与之相比较,我以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导性建构的缺失更为凸显,似乎更应该给予必要的注意和探讨。

藉此,谨粗略说说个人不成熟的看法,供同行参酌。

一、教师应强化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意识

听过许多公开课,发现某些公开课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教学思路也清楚,结构也严谨,重点也突出;但这些课似乎都有一个通病,即教师大多主导性建构比较缺失,教学个性比较模糊,不少课堂教学几乎成了某些“经典教案”或者参考书的并不高明的翻版。

下面试举两个公开课课案为例予以剖析:课案A《梦游天姥吟留别》。老师通堂采用讲解式,面面俱到,涓滴不漏,反复强调,生怕学生不明白;整节课完全是某个“名优教案”整体移植的赝品,内中就是缺少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教师为何不朗读一下呢?哪怕是部分也好,如果这样,在展示老师的风采的同时,不是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和品味吗?课案B:《胡同文化》。这节课老师主要采用的是分组合作讨论式,课堂气氛看起来也比较活跃,学生发言积极,还出现了某些辩论,但教师却始终几乎没有掺入适时而恰当的点拨,学生从中究竟真正有多少收获呢?实在是不得而知。总之,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老师仿佛完全处于旁观者的位置,很少有洒脱自如的展现,这样的场合教师固然可以避免言多有失的尴尬,但老师的教学主导性地位却完全给淹没了,确是非常遗憾的事。

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某些教师也往往缺乏创造性的主导性塑造,懒于通过自己对教学文本的建构做真正意义上的探索,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消极惯性力的支配下,将一篇篇优美的课文支解成了枯燥的说教,更有甚者,不少课堂教学,还变成了某些“名优教案”的并不成功的演绎。这样,课堂教学普遍的模拟化现象,千人一本、万人一面充斥课堂,也就是在所难免的了。而常此以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教师对教学文本研讨意识的弱化,课堂教学主导性建构逐渐流于平庸,语文教师变成了语文教学的熟练操作工,从而产生职业倦怠感也就成了不言而喻的现象了。

二、教师应充分调动课堂教学情感展现“真我”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教学感情,展现“真我”至为必要。毫不夸张的说,教师展现“真我”,是激活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惟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展现了“真我”,语文教学的审美功能才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展现“真我”呢?于漪老师上课有三备。一备:自己揣摩教学文本,初步设计整个教学流程;再备:翻阅教参和各种资料,结合教学实际,充分加以构想,具体设计出教学步骤;三备:课后进行切实的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并加以升华提炼。于漪老师的备课及教学过程,展现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可贵的探索求实精神,而这当中教师教学感情极度倾注,为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备了于漪老师这样的“三备”,整个课堂教学,必然具有不同于一般的感染力,自然能够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不久前,跟刚认识的一位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闲谈,她说:“我上公开课时,都按照自己对文本的思考和教学实际去设计,尽量地做到能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我,不过多的考虑别人的议论……”我想,这位同行之所以能成为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或许正是由于她能在课堂教学中展现“真我”,不断塑造“真我”的缘故,也或许这也正是她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展现“真我”,必然会倾注课堂教学情感,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体现,是课堂教学的活力常驻之关要。因为教师一旦将情感灌注于整个教学过程,就会全心身的经营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教学语言、教学态势,甚至仪态服饰等等,教师都会有意识地去关照每一个活生生的教学对象――学生,竭尽一切可能去引起他们的注意,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奋点,牵动起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教师应成为课堂教学快乐学习的感染者

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快乐学习,抓住课文情感的触发,是引起学生共鸣,从而产生快乐学习感的切入点。课堂情感的触发,有赖于教师全面调动语文教学的基本审美功能,诸如教师通过“美述”、“美读”、“美书”,使学生进入“美听”、“美视”等等。教师在美的氛围下所进行的一系列“听、说、读、写”等教学活动,学生必然会从中获得美的享受,从而产生学习的愉悦感。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十分强调教师运用情感与学生沟通,他指出,学生对于教师炽热的情感付出,常常会馈赠给教师以等同的回报,而这种回报,恰恰是学生自觉地、愉快地接受教师一切教育行为的源泉。

如我在执教《孔雀东南飞》时,整节课引导学生围绕刘兰芝为何“被休”这一情感的敏感点展开讨论,从多角度层层展开,步步深入。在学生提出的诸多观点的感情碰撞中,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心理层面的思想交锋,同时在教师的点拨下进行细致的剖析。而正是在这愉快的氛围中,学生掌握了全诗的基本内容,同时还促使他们课后去主动进行探索,更好的实现了教学目的。

再如我执教《项脊轩志》,设计了“在爱的细节中穿梭”这一教学策略,并使之始终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细细品味《项脊轩志》在细节描写中所抒发的亲情挚感,将情感的渲染、激发用到了极致。一堂课下来,学生始终处在自己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的纠集中,兴奋、激动,感在其中,乐在其中,不能自已。

胡同文化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民教冲突;士绅;教民;义和团

何谓“民教冲突”?所谓"民”,就是指一般的老百姓以及士绅阶层,而“教”就是指教会和教民。民教冲突,就是百姓、士绅和天主教教会及其信徒的冲突。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并非近代以来的新生事物,明清之际,西洋传教士来华及西学东渐,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1]。然而随着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清政府在1724年取缔了中国境内的基督教,至此,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基本结束,平等前提下的中西文化交往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

清末西方列强以武力叩开中国门户,中法《黄埔条约》签订以后,法国取得了在中国的传教权。各国陆续和中国所签订的条约,也都授例同享在中国的传教权。

天主教跟我们中国的这些宗教不太一样,它是一种硬性宗教。为什么说是硬性宗教呢?因为天主教一直试图进入社会底层,然后建构一套非常坚实的组织框架和信仰体系。这个信仰体系是坚实的,因为它是高度排他的。天主教会与传统乡村社会之间的习俗之间的冲突,是民教冲突的原因之一[2]。

传教事业有着许多不同的影响,每一种影响都引起了中国人一些不同的反应。而且,这些影响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时因地而异。[2]

首先要分析清政府对于基督教的态度,1844年清政府与法国签订了不平等的《黄埔条约》,该项条约的特点之一就是清政府允许法国人可以在五口建造教堂、坟地,清政府有保护教堂的义务。这就为外国侵略者利用传教权利进行公开的侵华活动埋下了第一块基石,也为近代民教冲突埋下了伏笔。清廷在处理民教冲突上也是错误频出,把本质只为寻求保护的“中国教民”推向了外国。而那些依旧信任它、由民教冲突发展而来的民间义和团,只成了清廷利用不成而加以“剿灭”的对象。这是清政府因循守旧、盲目自大而造成的“悲剧”。

由于天主教传教士此前来过,而且历史比较长,只是由于礼仪之争才被清政府赶了出去,所以他们曾在中国留下很多房产。现在他们回来了,就希望清政府发还那些房产,所以一回来就与地方政府发生冲突,当时被称为“还堂”(退还教堂)纠纷。“还堂”问题一直没能妥善解决,这不断激化着天主教与官府、地方的矛盾[3]。相比较而言,新教则不存在这些问题。

传教士深入到中国各县各乡,他们进行了哪些宗教活动?简单说来,他们干了两件事:一是设立教堂,二是传播宗教和吸收信徒。这两件事,本应是正常的传教活动,但是,由于传教士具有各项特权,又怀有为他们国家开辟殖民地的想法,同时又采用了不正当的手段,因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不满,埋下了民教冲突的种子。更有甚者,外国教会通过它们的国家,动用武力来开展传教活动,传播福音竟然带来了杀人放火。

士绅阶层在民教冲突中的态度与表现是最值得研究的,其原因在于他们在中国社会结构中的特殊地位和角色。“士绅”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特有的阶层,主要由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当地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一批在乡村社会有影响的人物构成。他们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民又在民之上。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太平天国被扑灭。太平天国给人的印象,尤其是给中国士绅的印象,乃是披着洋教外衣的土匪。太平天国所到之处,几乎将一切传统文化毁灭殆尽,故而士大夫对洋教的反感也与日俱增。士绅比中国其他任何社会阶层都要更加深刻地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水融,更全面的坚持中国是一切文明中心的主张。他们自幼学习儒家经典,对于海外之事知之甚少,根本分不清楚拜上帝教和天主教、新教等的区别,他们大多是笼统地以“洋教”对待。其中冲突最直接的就是天主教。天主教的传播方式与新教不同:新教的传播是潜移默化的,甚至是采用一种中国传统中那种行善的方式,慢慢扩大影响,而且基本只是在城市里传播;天主教则比较愿意深入农村,一竿子插到底。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士绅在城市中的权力一般不是很大,乡村才是他们的天下,所以天主教在农村马上就和士绅产生了冲突。尤其是在太平天国覆灭后,士绅们直接将天主教视作挑起农民造反的恶势力,是到中国来毁坏中国传统文化的。因此,士绅会很直接地把拜上帝教的罪过加到天主教的头上。传教士对中国对中国文化特别苛刻,所以在广大的中国人看来,他们是公然反对祖先崇拜的,集中力量抨击中国的古老制度,强调建立新的制度,向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出了革命性的挑战,这是中国的士绅和下层群众所无法接受的,因此仇恨与恐慌的产生是无法避免的。[4]所以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中国持续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民教冲突,以至于最后爆发了大规模的义和团运动。

士绅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对外来的传教士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甚至包括污蔑和诽谤。虽然说基督教是反对祖先崇拜的,但是教民仍然附属于原有的宗族,有自己正常的生活圈子,信教以后,就不能去祭祀祖先了,这些人很可能会被宗族的族长所开除,对于普通中国人而言,被宗族除名,无疑是断绝了他们所有的血缘联系,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士绅们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权利,千方百计的打击教民。虽然天主教会的教义具有很强的排他性,但在中国还是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的,带来了西方先进的仪器,在很多地方开办了教会学校、医院和育婴堂,教会通过这些来对乡民们普及知识和传播思想。这些事令地方的士绅们感到十分的痛苦,因为他们原本是知识的垄断者,在这以前,老百姓都会听他们的,没人会出来质疑或者挑战他们对儒家经典道德理论的解释,但现在不同了,传教士的到来和近代科学知识的传播,使得他们坐立不安,因为有人意图取代他们的位置。所以士绅们会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加在教会和传教士身上,包括拐卖中国妇女去西洋,摘取中国小孩的器官,破坏风水等等,甚至鼓动乡民和教民之间的械斗,攻击传教士,甚至杀死他们,引起所谓的“教案”。比如1870年(同治九年)在天津所发生的一场震惊中外的教案,就是典型的案例。

作为民教冲突的直接参与者,广大中下层群众在其中的角色和影响是比较复杂的。首先来看,那些信教的中国人。传教士宣传宗教思想和吸收信徒的办法,大致说来有两种:一是靠物质上的援助,二是靠外国特权的保护,而以后者为主要形式。虽然很多中国人信教,但这并不说明他们真的懂了许多的基督教教义,在文化水平普遍很低的清末中国社会,大多数人都没有看过《圣经》。他们信教,有的是受益于西医带来的好处,有的是相信传教士能“降妖除魔”。大多数人信教都是出于善心,寻找精神寄托,然而,这些教民也是鱼龙混杂的,许多的地痞流氓,无业游民也混在其中,充当了传教士的走狗,鱼肉百姓,祸害乡间,使得老百姓深恶痛绝。然人数不多,但能量极大。这类人也正迎合外国侵略者的意图,作为外国统治者的帮凶和走卒。在教民与非教民发生冲突时,依仗着特权,许多外国传教士强行干预词讼和地方公事。每当教民与平民发生纠纷,往往不论谁是谁非,逼迫地方官作出有利于教民的裁定,对涉事的非教民还经常滥行诬指,向中国地方官控告,甚至向总理衙门交涉。这样一来,民教冲突愈演愈烈。

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外国教会的入侵是主要原因之一。它的入侵不仅是部分地占领了土地而且在某些方面占领了思想阵地和上层建筑。外国传教士破门而入,闯进中国社会,打乱了原有的社会秩序和阶级关系,使中国社会陷于混乱,在混乱中各阶级、阶层又重新进行组合和分化。打破封建秩序,本来应当说对推动中国社会前进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外国教会与它的后台――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目的是使中国陷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外国传教士本身既具有种种特权,而又制造出中国的特权阶层。中国信徒成为它们的工具和牺牲品。它们把保护放在优先位置上,正是他们要在中国人民中间选拔一批为他们利益服务的追随者。因之民教冲突实际上是由外国侵略分子在中国人民中间制造的悲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依仗不平等条约而来的教会和传教士以及产生的民教冲突,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采取了不尽相同的应对措施,这也是由其社会地位和利益所决定的,在分析近代中国所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时,我们应当全面分析各个社会阶层的表现,对历史问题有一个客观理性地认识,避免走进历史的死胡同。

参考文献:

[1]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赵英霞.乡土信仰与异域文化之纠葛―――从迎神赛会看近代山西民教冲突[J].清史研究,2002:(2).

胡同文化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行为导向法 语文 阅读鉴赏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259-02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本位(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学。实质上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的情境,把教与学过程视为一种社会交往情景,从而产生一种行为理论的假设。一句话: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由于行为导向教学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所以日益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与劳动界的专家所推崇。

1 在阅读鉴赏课中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实现有效教学的实践

很多同行早已对行为导向法在提高语文中职教育教学效率上做出很多尝试,总结了很多宝贵经验。但是业界对行为导向法的运用主要集中在应用类的语文教学上,例如说应用文写作,口语交际等。为了配合行为导向法的教学开展,课型也以活动课为主。这很大限度地限制了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但是,浏览中职学校采用的主流语文教程可知,课文仍以对各种文体的阅读鉴赏为主。且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与人文素养,也是以阅读鉴赏课文发挥主要作用。因此行为导向法的局限运用也一定程度行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效果。让部分学生“有知识,没文化”。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行为导向法中部分教学法经过合理调整后,同样能在平常的阅读鉴赏课中发挥很好的作用,实现有效教学。

1.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即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中职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对“悲剧”这个概念并没有过多的接触,如果想要他们自主体味作者揭露的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之“悲”很有难度。在《幽径悲剧》课文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地体会到“美被毁灭”的“悲”,笔者在课前预习中布置了一项“评选年度十大悲剧”的作业,让每一个同学都回去搜索,并选择自己认为最悲惨的事件。在课文讲解前进行事件分析,选出大家公认的“十大悲剧”,让学生了解到心理中“悲”的来源,激发学生维护真、善、美的决心,为下文教学氛围设下铺垫。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承担着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要求有更多的投入和参与。就教师来讲,他有责任去选择和组织要讨论的材料,要从大量的资料中选择出适当的案例。就学生来讲,他也担负着一定的责任,要对教师所提供的具体事实和原始材料进行分析、讨论。并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个体都需要贡献自己的智慧,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学生在与同学间的交流、讨论中无形中提高了对问题的洞察力。

1.2“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激发学生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的教学法。在实施“头脑风暴”法时,教师不作任何有关缺点的评价;欢迎各种离奇的假想;追求设想的数量;鼓励巧妙地利用并改善他人的设想。所以在散文和诗歌学习上运用“大脑风暴”法,正好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并提高他们读写兴趣和水平。而运用此法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发“风暴”并让“风暴”越吹越大,然后让受到“风暴”洗礼的学生得到收获。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散文和诗歌,都需要有丰富的联想力,在“形散而神聚”的文章中找到它的“灵魂”。

例如,讲授《脚印》时,要让学生品味出作者“浪漫而略近颓废”的乡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教师就要通过诱发畅想乡愁“风暴”来慢慢把学生带进课文中。

从课堂效果来看:第一,学生能积累丰富的与乡愁有关的词语,使他们明白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出口成章并非一件难事;第二,培养了他们的学习乐趣,因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他们都能有放飞思绪的自由,充分锻炼了想象思维能力,也拓展了他们分析问题的思路;第三,在思维风暴中,学生很容易与作者的情感擦出火花,从而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1.3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一种将具体的项目或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完成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完成项目时,可通过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最后完成任务来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可谓集行为导向教学法之大全一般常被用于实用性强的科目,如应用文写作等,使学生充分认识语文工具性的特点。然而,使用项目教学法用于鉴赏类课文教学既可以达到解读课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还可以达到一定德育效果。

在《胡同文化》的拓展教学当中,笔者便采用了项目教学法。“胡同”对于南方的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然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学们自己的家乡,生活的城市都有着不同城市的文化,人文风俗。在课文讲解结束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完成《巷・情》调查报告:通过收集广州老区有趣的巷名,了解这些名字背后的故事,分析从中透出的广州人情。同学们以小组合作方式完成这份调查报告。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学生自行组合3~4人的一个小组,制定调查计划。接着通过大量的调查和信息搜集,选定一个区域进行细致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在完成调查报告的过程中,老师定期进行进度检查和方法指导。同学们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拓展知识,增长见闻。在设计方案、实施方案过程中学生不但提高协作能力,而且在这座城市中体会人情,提高公民意识,找到城市归宿感。最后完成项目任务后组织一次《巷・情》的调查结果分享会,大家共同评选出最佳项目实施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也让学生贴身地体会《胡同文化》中表达的出来对自己家乡所包含的特殊情感,自主体会到“生活处处皆语文”的文化氛围。

1.4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启动教学法是一种要求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的教学法。

在《故都的秋》第二课时里,笔者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的教学方法。

笔者又首先通过课外预习和课堂图片展示创设文章“悲秋”情景,再让学生组织和编制好小组,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分工,培养学生的交往、交流和协作等社会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和信息,独立进行工作,自主进行学习,自己动手来掌握知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然后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承接上一节课创设的情景,笔者提出细读的引导问题――作者对这些景物的描绘中,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秋味?接着布置合作探究任务: 为秋图命题,提取景物完成仿句。并要求学生将合作探究的结果展示在各组的张贴板上。

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完成项目自主地发现秋天的细微之美,揣摩语言同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分工与合作的学习的能力。而且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学会使用展示技术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掌握展示技巧,在展示中要使用好展示原则 ,还要对展示技术和展示成果进行评价。这种做法不但巩固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锻炼了他们的阅读能力、书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训练他们今后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的专业、不同的部门的同事合作的能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及生产组织形式对职业教育要求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小组工作的方式,即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这样使学生更容易完成这种角色的转变。

2 在阅读鉴赏课中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践效果

从上面所举的例子所见,使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阅读学习,让学生完成感知――分析――鉴赏――运用的发展,从认知到能力的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在富有吸引力、好奇与感性的氛围中获取了鉴赏过程的金“钥匙”,真正实现了教学主体由教师向学生的转变,也让教学真正实现了“有效”。师生之间形成一种融洽的协作关系。学生人人获得角色、获得突出的表现机会并成为项目活动中的主人,由此更能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愿望,充分体现了行为导向教学法下列教学优势:

2.1有利于学生协调能力的培养

项目教学法与合作探究的课型结合,有了不但要求小组合作探究,还有成果分享环节。所有需要学生解决的实际问题,由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在讨论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小组长,记录员、讲解员、甚至插图员。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使实际问题最终获得解决。这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且解决问题的过程,既是学生们学会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们获得经验的过程。

2.2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由于综合地应用以上多种方法,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行为导向教学注重学生自己独立的完成任务。通常一个任务是综合的,总是要涉及到多种多样的学科知识,通过学习项目任务的完成,学生不再是一门门学习单一学科的学习,而是综合知识的获得,是相对完整的一块综合的知识团,综合职业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2.3有利学生学习成绩得到一定的提高

在试点使用行为导向法教授阅读鉴赏课的两个班级,除了能力得到锻炼,学习成绩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两个班在09年9月入学时参加广州市中考水平的入学摸底考试,平均分为78分(总分120分),其中现代文阅读的平均分为13分(总分25分)。到2010年10月中旬参加全国成人高考,两个班的语文单科平均分均达到102分(总分150分)。虽然成绩分数上提高不多,但是两份卷子的难度水平却相差甚远。全班同学都达到了报考学校的分数线,被报考学校顺利录取。

3 结论

行为导向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要视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具体情况而定。任何一种教学内容都可以尝试去使用,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是独立的、单一的,而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无论传授的是任何一种内容,采取何种教学方式,都必须坚持以能力为导向,让学生在真实的或模拟的情境中,思维得到训练,智力得到开发,既增知识,又长才干,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落实到实处,才能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2007年度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学研究成果评选活动[0573]号作品《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Z].

[2]行为引导型教学教案与论文集萃[C]. 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技工教育教研室编印

胡同文化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影视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而在不少高校的新闻传播学专业中,都把这门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或指定选修课。事实证明,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对于丰富新闻传播类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扩大知识面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影视资料在中国文化概论教学中成为课堂内容不可或缺的部分,因为课程内容本身的丰富性,为采用可视可听的影视资料提供了可能;而影视资料的采用,又为增强课程的直观感、生动感,增添文化气息,起到了有效作用。在课程的各部分教学中,影视资料运用都能产生积极效果。

1 “规定动作”注重规范性

综观国内主要的中国文化概论教材,其主要构成部分都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中国文化的发生条件,包括中国文化赖以生发的历史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二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脉络,主要包括从远古直到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三是中国文化的主要成就,包括在文史哲、艺术、科技等各个领域的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在这三个方面的教学中,影视资料都可以直观、生动地帮助教材和教案,来展现教学内容。如在介绍中国文化赖以生发的历史地理环境时,纪录片《中国佛教名山》、《再说长江》、《新丝绸之路》、《美丽中国》都成为教学的辅助材料,这些纪录片生动展现了中国名山大川的真实风貌,将中国的山水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对于这些景致产生非常深刻的印象,一些曾经到过这些地方游览的学生更是结合纪录片,和自己的游览经历,讲述这些景观给自己带来的“文化冲击”。而在讲授中国古代的戏剧时,青春版《牡丹亭》、电影《梅兰芳》片断,或者让学生原汁原味地体会到戏剧艺术的精粹,或者让学生感受到戏剧艺术表演大师的不凡魅力。真实的艺术感受配合条理化的课堂教学,常常使学生产生共鸣。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与教材相观照,可以找到很多的影视资源与之配合。正是中国文化概论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可以在教学中发掘大量的影视资源。这些资源能够较好地诠释教材的内容,同时又能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这种资源与教材的匹配度,在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是较难做到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选取这类资源作为教学补充时,应当紧扣教材内容,讲究所选取资源与教材的高度匹配。注重规范性,是选取这类资源的前提条件,只有与教材高度匹配,才能合理展现教学内容。应当始终注意影视资料所起的辅助作用,而不是冲淡系统的常规教学。

2 实践教学注重针对性

很多开设中国文化概论的学校,都赋予了这门课程一定的实践教学内容,而这样的教学内容大多能受到学生欢迎。一般来讲,中国文化概论的实践教学,通常是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一般是同一个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迹、博物馆等地点,在这些地方开展实地讲课,使课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以北京联合大学的精品课中国文化概论为例,实地讲课的课堂,就延伸到颐和园、美术馆、博物馆等地,并将这样的教学称为“多感官教学”。而笔者教学所在的岳阳地区,岳阳楼、君山、岳阳博物馆等历史文化景点,也成为实践教学的依托。

影视资料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开展教学的地点,本身就有大量介绍与该地历史文化知识有关的影像资料,通常,对于较大规模的访问群体,这些场所都愿意播出这些资料。另一方面,是在现有的影视作品中,本身就有大量与这些历史文化遗迹有关的内容。如纪录片《颐和园》、《故宫》、《千古名楼——岳阳楼》等,而在开展实践教学之前或过程中,向学生播放这些内容,可以增强对历史遗迹的文化诠释,使学生在“实景”之中更能感受到景观所代表的文化纵深。

实践教学材料的选取有很强的针对性。就这门课程开展实践教学的高校而言,通常的做法就是“就地取材”。即到一个方便到达、而且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和代表意义的地点。实质上,很多城市都具有这样的地点,而这样的地点也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感,并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影响。影视资料在实践教学中的地位要弱于实际场景所起到的教学作用,但影视资料在展现历史文化纵深感方面却不可或缺,它是使“可触摸”的文化,变得“可追溯”、“可思考”的重要促成因素之一。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影视资料的运用,是在针对性基础之上的深度拓展。

3 “自选动作”注重开放性

除了教师讲授之外,少量的学生作业和学生参与成为课堂的有益补充。让学生选取中国文化当中一个感兴趣的小单元,来进行适时的讲授,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而在学生讲授过程中,最能吸引注意力的,往往也是其精心选取的影视资料。

在某班学生以“鼓”为题材,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中“鼓”所扮演的角色时,分别向其他学生展示了安塞腰鼓、凤阳花鼓、京韵大鼓的表演片断,这些片断都来自网络视频,或者是电视片。而在展示与“鼓”有关的舞蹈环节,采用了电影《十面埋伏》中,盲闻声击鼓的片断。之后,主讲学生还展示了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的高潮——刘海哥下山打柴遇到胡秀英的片断。而“鼓”都在这些影视片断当中,或者扮演突出的视觉形象,或者成为伴奏的主要背景声音。

学生参与是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自选动作”。在完成这一“自选动作”时,影视资料的选取,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这样的开放性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话题的开放性决定选材的开放性。因为学生参与的主旨是希望其能自己动手,成为中国文化某领域中知识较为丰富的“小专家”,所以对于话题没有较多设定。二是文化的包容性决定选材的开放性,正是中国文化的浩如烟海,使得选定的主题多种多样,每届每班的学生都不相同。三是影视的表现力决定选材的开放性。影视作品较文字、图片更有生动的表现力,而在一个希望较好的表现自我的场域,对于影视作品的重视就自然会更加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学生的选题,其灵感都最早来自于影视作品。如有学生观看《叶问》后,决定讲述中华武术的发展,之后又在其他影视片断中找寻到叶问咏春拳的真实表演。有学生在观看BTV生活频道的MV《南锣鼓巷》后,把北京胡同文化作为讲授题材。而之后,这些作品又都成为讲授的组成部分。对影视作品的接触在帮助学生确立关注点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于影视资料的运用是中国文化概论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开展的工作。对于这一工作的探索,能够使课堂更生动,学生记忆更深刻,教学更有效。

参考文献

[1] 李洪亮.对《中国文化概论》教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语文,2011(4).

[2] 俞娟.刍议《中国文化概论》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J].黑河学刊,2011(5).

[3] 黄明智.浅析影视艺术特点及其教育价值[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4] 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文化概论》精品课程网站[EB/OL].http://.

上一篇:硬笔书法教案范文 下一篇:阿q正传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