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新冠肺炎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22 18:06:12

护士新冠肺炎工作计划

护士新冠肺炎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志愿者;志愿者管理;“爱心家园”

一、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概况

1、非营利组织志愿者开展活动概况

目前,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志愿者队伍迅速扩大化,志愿者数量也大幅提高,但是与此同时问题也层出不穷。

(1)人员流动较大。非营利组织中志愿者的构成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除了少数固定的工作人员担任专职志愿者以外,更多的志愿者都是来自社会和学校。这就造成志愿者的流动性较大,管理困难的局面。通过调查发现,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是服务社会,奉献爱心为主,他们对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有强烈的兴趣,但是碍于志愿服务活动时间短,变化性大等因素,当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志愿者就回到了原来的社会生活中,如果再有志愿活动时,他们再回来参加,所以导致很多志愿者流失,并且人员不固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爱心家园”志愿者总人数近三万人,但是其中80%都是在校学生和社会志愿者,一旦学生毕业,志愿者人数就会有明显的变动,对管理造成很大的困难。

经调查,在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直属的37家公立医院当中,共有37个非营利组织,在这些组织当中,有17.2%没有专职人员,52.5%的专职人员为1―5人,17%的专职人员为6―10人,而志愿人员则更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志愿人员的积极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志愿者高流动率反映出对组织忠诚度低下,这不仅不利于志愿活动的开展和进行,还会使工作的连续性和组织稳定性受到了很大影响,更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非营利组织的进一步发展。针对于非营利组织内的志愿者来说,这种人员流动更显示出间隔短、流动频率高的特点。人员流动过于频繁会影响这个组织的运行成本和整体目标的实现。

(2)群体单一。非营利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时间不固定,比较分散,周期短,所以造成非营利组织志愿者主要的组成人员为在校学生和社区志愿者,因为学生和社区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时间上比较灵活,可以自由支配,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当时的志愿者80%都来自学校;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志愿者中大部分也都是学生和社区志愿者。同时,因为志愿者大部分是在校学生和社区志愿者,虽然保证了参与志愿活动的时间,但是学生的年龄普遍偏小,平均年龄在17岁左右,社区志愿者以退休老人居多,平均年龄都在65岁以上,所以在提供志愿服务的能力上又有一定的影响。

在被问卷调查的37个市属公立医院的志愿者组织中有多达32.8%的组织表示没有志愿者;16.8%的组织志愿者为1―5人,14.7%的组织志愿者为5―10人。换言之,组织志愿者在10人以下的高达64.3%。显然,志愿服务的参与范围与群众基础不够理想。相对来说,西方志愿参与人数比我国要多,在美国,大约有49%的公民参与志愿服务,统计数字表明,美国共有志愿者8920万人,占成年人总数的48%;加拿大有530万志愿者,占成年人总数的27%。其他欧洲国家志愿者占同龄的比例为:英国50%,法国19%,荷兰36%,丹麦25%。从这些数字中我们可以发现,欧美国家的志愿服务开展得较为深入。(见表1)

表1 非营利组织的专兼职人员与志愿者概括(%)

另一方面,我国成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不高,青年学生构成了志愿服务的主体。在美国,参加志愿者活动的人中,中年人比例最高,年龄在35―54岁的人所占比例高达55%,18―24岁的年轻人以及75岁以上的老年人比例最低,分别为38.4%和33.7%。当然,24―34岁的人参与比例也很高,达到50.8%。美国18岁以上的成年人参加志愿者的比率比较高,超过44%,而中国内地按在册志愿者数来讲,也就2%左右。显然,其参与深度和广度都是远远不够的。

(3)志愿者缺乏热情,专业度低。非营利组织志愿活动是以服务社会,本着崇高的助人信念和精神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公益活动的行为。特别是一些特殊的志愿服务活动,例如为敬老院提供的志愿服务,服务对象为孤寡老人,这就要求志愿者要时刻保持热情的态度,良好的心态坚持完成志愿服务活动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否则,对待特殊的群体,如果不能够持续连贯的提供服务,反而会影响群体对象的心情,对群体本身的工作造成影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爱心家园”的志愿服务不但要求志愿者提供持续的服务,更要求志愿者接受专业的培训,因为受众群体是一群非常特殊的人群,他们相对于普通社会人,特别是普通的病人来说心理都是脆弱的。如果只是提供简单的志愿服务,而无法走入受众群体的内心,将无法完成志愿服务。

2、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法规制度建设概况

(1)志愿者资格评定混乱。虽然现在我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庞大,对志愿者也有了广义和狭义的定义,但是对志愿者的认定,和资格的评定没有一个统一的制度规定。

(2)对志愿者保障制度的不确定。随着我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工作的发展成熟,对志愿者的保障也逐渐受到志愿者管理组织的重视,但是相对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且每个组织之间的差距也很明显,基本都是与志愿者协商后制定一种保障方法,有的非营利组织还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制度的缺失和模糊使非营利组织志愿者处在了弱势群体的地位,一旦出现问题就没有任何补救措施。特别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爱心家园”的志愿者服务对象为高危人群,所以对志愿者的保障是重中之重。

(3)志愿者和志愿组织之间的法律模糊。我国现在对一些活动允许使用志愿者,例如扶贫、慰问、大型募捐等,吸引了很多希望奉献爱心,实现个人价值,愿意从事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但是却没有法律法规来规定这些志愿者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所以,很多志愿组织把志愿者当成免费的劳动力,把组织中员工不喜欢干的工作交给志愿者干,大大浪费了志愿者的爱心,也没有体现出志愿服务的精髓。

(4)缺少对志愿者培训的制度。当前,非营利组织管理者对志愿者的培训并不重视,也不做任何的规定,所以很多非营利组织对志愿者的培训就变成了可有可无的内容,但是对志愿者的培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志愿者来说,专业的培训是对自己参与志愿活动的重要保障,也是保证志愿服务活动可以顺利开展,提供最精准服务的基础。

(5)志愿者相关激励标准的滞后。对志愿者的激励标准不全面、不统一也是我国非营利组织存在的一个问题,仅仅是对注册的志愿者进行激励,并且是以参与志愿活动的累计时间来衡量,有点单一化。并且这种简单的以时间来计算进行激励的方式未免太单一,让志愿者以为提供志愿服务的时间越长越好,而忽略了志愿服务本身的意义。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爱心家园”志愿者队伍的发展概况

北京佑安医院“爱心家园”是经过北京市卫生局及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正式注册成立的NGO组织,主要针对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AIDS)防治开展服务活动。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感染所导致的一种死率极高的慢性传染病。据数据统计,截止2004年底,艾滋病病毒迅速蔓延,已经造成累积6900万人感染,近3000万人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艾滋病预防规划署(UNAIDS)公布的数字,2004年估计全球尚存活的HIV感染者约3940万(成年人约3720万,其中女性约1760万;15岁以下儿童约220万);当年新发生的HIV感染者约490万(成年人约430万,15岁以下儿童约64万);当年死于AIDS人数310万(成年人约260万,15岁以下儿童约51万);当年每天新增14000HIV感染者,且95%以上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2000人为15岁以下儿童;12000人年龄在15~49岁,其中50%是妇女,50%的年龄在15~24岁)。[1]

HIV/AIDS在1985年传入中国,截至2004年底,中国大陆地区累积报告HIV感染者106990例,ADIS病例23955例,AIDS死亡5598例。2003年中国卫生部与WHO、UNAIDS等国际机构的联合评估报告估计,中国存活的HIV感染者约84万人,其中AIDS病人估计数约8万;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全部发现HIV感染者,3种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及母婴传播)均已存在。在中国,AIDS/HIV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政府对此极为重视。[2]

(1)“爱心家园”志愿者组织发展概况。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成立于1956年,前身是北京市第二传染病医院,是一家以感染、传染及急、慢性相关性疾病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和重点学科,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学中心。[3]搭建国际医药科技临床与转化医学高端平台。主要承担除结核病以外35种法定传染病的诊治任务,特别是出色地完成艾滋病和非典型肺炎的收治工作。2003年成功收治了北京第一例“非典”患者。2012年12月13日北京佑安“爱心家园”经过北京市卫生局及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正式注册成为NGO组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成立于1959年,经过50余年的不懈努力,不断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临床诊疗水平不断提高,治疗措施和方法已与国际接轨并处国内领先水平,现已成为治疗各类病毒性肝炎、新发突发传染病、性病艾滋病、发热待查等各种感染性疾病的综合科室。感染中心于1990年收治了全国归国劳务人员中第一例艾滋病患者,并于1996年由艾滋病房的医护人员自发组成了艾滋病患者的“关爱小组”,于1998年11月28日成立了“爱心家园”。到目前为止,“爱心家园”共收治并关爱艾滋病患者1800余人,400余例感染者接受长期随访,逾万例次的热线咨询服务。

“爱心家园”的工作目标是致力于中国的艾滋病防治事业,联结社会多方力量,阻止艾滋病在我国的蔓延;对艾滋病患者进行积极科学的治疗和护理;为艾滋病患者、感染者及其亲友提供专业的咨询教育及健康辅导;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方法提供可持续的艾滋病关怀和宣传教育服务,提高大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减少对艾滋病病人的歧视,并倡导积极、健康和负责任的生活态度。“爱心家园”的工作宗旨是理解、支持、关爱、携手、行动。

从1996年医护人员自发组成的艾滋病患者的“关爱小组”,到1998年正式成立的“爱心家园”,再到2012年12月13日北京佑安“爱心家园”经过北京市卫生局及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正式注册成为NGO组织,16年来以来,“爱心家园”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为依托,认真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积极参与北京市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共吸纳社会各界致力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志愿者30000余人,志愿者群体由学生志愿者、医务志愿者、AIDS志愿者、社会志愿者等组成,他们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到艾滋病的防治当中。

(2)“爱心家园”志愿者概况。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爱心家园”志愿者队伍的雏形为1996年由医护人员自发组成的艾滋病患者的“关爱小组”,截止2013年年底,“爱心家园”志愿者共有38579人,包括了学生志愿者、医务人员志愿者、感染者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等。

医务人员志愿者:“谈艾色变”是大众对艾滋病恐惧心理的描述,但是,随着人民群众对艾滋病和防控知识的了解,艾滋病已经变得没有那么“可怕”了。但是,在国内知识相对闭塞,医疗条件比较落后的上世纪90年代初期,人们听到“艾滋病”这三个字,就像听到了瘟疫一样谈虎色变,敬而远之。然而,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感染中心病房里,就有这么一群整天围在艾滋病患者身边,为他们配药、擦背,陪他们散步聊天的白衣天使,这些就是最早一批“爱心家园”的志愿者。只不过那个时候“爱心家园”还叫“关爱小组”。

最早“爱心家园”的志愿者就是感染中心专门负责诊治感染艾滋病患者的医护人员,一名大夫,两个护士,一共3个人,平均年龄28.6岁。他们也是中国最早接触艾滋病患者的那批人,他们凭着仅有的医学知识和满满的爱心守在这些被社会“抛弃”、家人“抛弃”的“废人”身边。

艾滋病患者和其他疾病的患者有本质上的区别,除了医学上无法治愈的诊疗结果,更大的区别来自于患者的心理。艾滋病患者普遍存在悲观、厌世、自我摧毁和毁灭他人的倾向。患者的心态对治疗有很大的帮助,打开心扉,正视病情是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的首要途径。随着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收治的艾滋病患者人数的增多,从医院其他病房调配到感染中心病房的医护人员也多了起来。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医护人员,在治疗病情的同时,为患者疏通心理障碍,让他们接受治疗,重新认识自己,并在治疗康复后重返社会成为当时医护人员的想法。

“爱心家园”这个名字应运而生。1998年,首先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医护人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正式成立。由最初的32名逐步发展到全院615名医务人员申请加入了“爱心家园”志愿者队伍。到2013年年底,全院1587名职工都加入了“爱心家园”志愿者队伍。志愿者们会定期的参与到“爱心家园”的活动当中,运用自己的知识为艾滋病人们讲解有关艾滋病的知识,一些辅助科室的工作人员还为艾滋病感染者检查开通了绿色通道,为大家提供了方便就医的环境。

学生志愿者:随着“爱心家园”志愿者队伍的不断壮大,活动也越来越丰富。与医院一条马路之隔的首都医科大学团委希望本校的医学生可以参与“爱心家园”的志愿活动。于是,“爱心家园”于2007年成为首都高校青春红丝带社团实践基地,与多所高校保持着长期的联系,学生们也在学校的组织下定期来到佑安爱心家园进行志愿活动,并申请成为志愿者。截止目前,“爱心家园”志愿者队伍有来自首都医科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各高校的学生3020位来到爱心家园参与培训,其中1770人参与床头探访工作,同学们亲手制作冰糖雪梨汤和银耳莲子羹送到患者床边,与患者谈心、聊天、鼓励和支持,病房内时时传来阵阵笑声。

首都医科大学的学生们还带来他们亲手种植的绿植、亲手做的饺子,买来水果,送给了住院患者。活动后同学们都纷纷填写志愿者登记表,表示愿意持续在爱心家园从事志愿服务工作。通过对患者住院期间的动态观察,也让大学生了解到艾滋病是可治的,当志愿者们看到患者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他们也深信艾滋病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在大学生人群中这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方式广受欢迎。

感染者志愿者:由于相同的身份能够让感染者更容易与其他感染者建立信任关系,因此爱心家园还吸纳了感染者作为志愿者,服务于防艾工作中,在对艾滋病感染者的管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感染者志愿者们参加完志愿服务后也纷纷表示:他们要更加努力的为其他艾滋病感染者提供服务,要奉献人与人之间最纯真的关爱,努力把志愿工作做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帮助他们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之光。

社区志愿者:社会志愿者是北京佑安“爱心家园”志愿者队伍另一支生力军,右安门街道办事处、丰台红十字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中学均是骨干单位。他们向“爱心家园”捐赠图书、玩具、文具用品,以鼓励小患者努力学习。

综上所述,通过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爱心家园”志愿者组成的分析,不难看到,“爱心家园”志愿者群体非常庞大,上到七、八十的老年人,下到十八岁的大学生,但是人数之多,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志愿者流动性较大。特别是学生志愿者,当学生面临毕业的时候,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活动的参与率也随之下降,甚至出现退出志愿服务的情况。二是专业志愿者少。因为“爱心家园”志愿服务对象为艾滋病感染者,他们的心理存在敏感性和无,对于外界社会有很大的抵触性,如果志愿者能够提供专业的医疗、心理方面的疏导,对他们面对治疗和重新回归社会有很大的积极作用。这里面的专业志愿者并不局限于医疗机构的志愿者和医疗专业的学生,更多的是要求志愿者要在参与志愿服务之前,经过专业的志愿培训方能上岗。

(3)“爱心家园”志愿者岗前培训概况。“爱心家园”志愿者服务队由专人负责,建立了包括医生、护士、感染者同伴为工作团队的支持服务体系,定期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培训率已经达到了100%。

对志愿者进行培训,是非营利组织志愿者应该享有的权利,同时做好志愿者培训对开展志愿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志愿者是非营利组织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可以针对志愿服务内容、形式进行不同的培训,从而提升志愿者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更好的为受众群体服务,让志愿服务效果最大化。

志愿者以不同的角色及形式帮助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特别是对于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阳性人员的心理干预、健康辅导、生活帮助。并引导其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勇敢地面对疾病、树立生活的信心、回归回馈社会。现已形成了较成熟的关怀支持工作模式,并正在向我国其他地区推广。

“爱心家园”为志愿者开展一对一的咨询服务,包括心理健康、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保健知识、治疗辅导等,帮助他们为HIV感染者提供科学的心理咨询及健康指导。不定期举行小组聚会,互相交流志愿活动心得,总结、积累针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心理支持与治疗的经验,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关怀治疗工作模式。

“爱心家园”志愿者的培训是岗前培训和岗中培训相结合的模式。除了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前对志愿者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志愿服务内容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以外,也有针对不同志愿者开展的志愿培训,例如,针对社区志愿者的岗前培训内容更加侧重于艾滋病防控知识,针对学生志愿者的培训内容更加倾向于对于高危人群的检测和心理疏导。同时,在志愿服务开展过程中,也要对志愿者进行不同形式的培训也是“爱心家园”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大特点。管理者在志愿服务开展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督导,对“爱心家园”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4)“爱心家园”志愿者注册登记概况。我国民政部在2007年制定了《关于在全国城市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制度的通知》的文件,[4]根据文件要求,以社区和街道为单位开展社区志愿者的注册登记工作。截止2010年底,全国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组织规范注册的青年志愿者超过3124万人,登记在册的社区志愿者有5076075个。

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爱心家园”志愿者为例,它只接受个人和团体两种报名方式。

个人报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爱心家园”志愿者长期对医院内和医院外进行志愿者招募,如果有人愿意加入志愿者,就可以通过“爱心家园”志愿者官方网站查询咨询电话、下载报名表。当通过资料审核后,就注册为“爱心家园”志愿者。当“爱心家园”有志愿活动的时候,就通过网络或者电话、短信等方式公布志愿活动信息。

团体报名:对于想加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爱心家园”志愿者的团体,审核的过程基本和个人报名没有区别,只不过对团体的注册和管理更多的是落在团体单位本身上,相对来说便于管理,也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在网络上了“志愿北京”官方平台,要求社会上非营利组织在平台上进行实名注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爱心家园”志愿者也在上面进行了注册,成为北京市实名注册的非营利志愿组织。

(5)“爱心家园”志愿者工作制度概况。完善的工作制度是非营利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坚实基础。“爱心家园”从建立之初就制订了完善的工作制度和流程,并且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更新改进,并且结合现有的志愿者相关条例进行补充。特别是对志愿者的管理更是严格按照制定工作计划、招募志愿者、甄选志愿者、志愿者培训、志愿者上岗、志愿者激励和留住志愿者的流程进行管理。

从早期的医护人员自发的公益组织,一步步在发展壮大。2011年9月医院成立了北京佑安“爱心家园”申请筹备工作组,并与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民政局建立了沟通机制。2012年1月30日,北京市卫生局批复“同意成立北京佑安爱心家园”。随后,筹备工作组组织申报材料上报北京市民政局。

2012年7月13日,经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审查《北京佑安爱心家园社团筹备成立的申请》,认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八条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五条的规定,准予北京佑安爱心家园社团筹备成立。在此之后,筹备工作组多次召开工作协调会,对筹备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部署和落实。确定组织架构,讨论“社团章程”、“会员管理办法”等社团文件,确定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院长担任社团理事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党委书记担任副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党委副书记担任常务副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医疗副院长担任秘书长等领导职位。

2012年12月13日“爱心家园”正式经过北京市卫生局及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注册成为NGO组织,并成功的召开了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这标志着北京佑安爱心家园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相关制度的建立为“爱心家园”的成立与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爱心家园”志愿者服务模式。“爱心家园”志愿者的成立在艾滋病诊疗、护理服务、宣传教育、岗位培训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北京佑安“爱心家园”以爱心和温情融洽医患关系,变被动行医为主动干预,把治疗、健康教育、行为及生活方式的干预有机结合,探索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医疗服务新模式。十余年来,佑安医院针对艾滋病特定人群,探索出了医疗机构与感染者草根组织相结合,对艾滋病毒感染者进行人性化综合关怀的“恬园关爱模式”。通过对感染者的需求评估、健康教育,形成与感染者互动的管理模式,在提供有效医治的同时也控制了艾滋病的扩散。

北京佑安“爱心家园”志愿者组织、参与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了“关爱健康,你我同行”北京佑安爱心家园医疗支援帮扶行动的活动,分批派专家去北京周边,通过与志愿者小组联系,与当地CDC医疗机构进行交流互动,为当地HIV感染者及患者免费咨询答疑和义诊,就患者关心的内容进行专题讲座。通过活动的开展,与当地的医疗机构建立了联系,解决了患者的实际问题,同时将爱心家园的工作经验进行交流分享;“健康自己把握,生命仍然精彩”的系列知识讲座活动包括了:艾滋病治疗、艾滋病相关知识、HIV合并性病的治疗、艾滋病常见机会性感染的预防与治疗、艾滋病母婴阻断,同时结合患者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通过讲座、答疑等活动的开展,了解患者的需求,加强了医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解决了患者及感染者服药的顾虑及疑问,让患者对艾滋病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

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依然是北京佑安“爱心家园”志愿者工作的重点。为慕名来到北京佑安医院的患儿联系医院相关科室,解决食道狭窄无法服用抗病毒药物的问题;为使春节期间住院的艾滋病患者度过一个祥和的春节,志愿者为每一位艾滋病患者送来了节日的祝福、温暖和慰问品;2013年度为在北京治疗的500余位患者申请使用了艾滋病抗机会性感染减、免费用,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目前北京佑安“爱心家园”也在向全国推广大学生防艾教育的新模式―“一访三互动”模式。“一访”即大学生志愿者骨干的床头探访,“三互动”即志愿者骨干分别与HIV/AIDS人员、医护人员、参与培训的大学生的互动。目前高校防艾“一访三互动”模式已日趋成熟。医护人员、艾滋病感染者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骨干一起进行宣教规划,进行有效的动员,以统一认识、集中力量、合理分工则能更容易进入大学生社区,并能更好地进行防艾宣传培训,以解决大学生防艾宣教的实际问题。

“笑看未来”艺术作坊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爱心家园”常设机构,它是“爱心家园”和两位外国艺术家共同合作的,两位艺术家来自西班牙和厄瓜多尔,“笑看未来”艺术作坊的费用全部由基金会资助,成立“笑看未来”艺术作坊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中国目前HIV携带者或者是艾滋病病人当中有艺术天赋的人提供一个展示特长的平台,给他们和正常人一样平等的空间,展现他们的艺术天赋,建立自信,重新接触社会,也让社会可以接纳他们。让他们通过艺术作品可以自食其力,减轻生活上的困难,也降低社会对他们的偏见。

“红树林”也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爱心家园”的常设机构,它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个由感染者自发组织并成立的爱心公益团体。“红树林”的志愿者由感染者和医务工作者组成,他们主要是为感染者提供生活、诊疗、心理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红树林”的成立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民间关怀组织的帮助。“红树林”与其他志愿组织最大的特点是“助人自助”理念。因为志愿者大部分为感染者,所以他们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就会更了解受众的心理和需求,因为感染者大多比较敏感,对外界有抵触情绪,但是看到病友志愿者就会有种“同病相怜”的心理,从而便于开展志愿服务。

“红树林”的志愿服务内容除了提供心理干预、法律援助、医疗咨询、健康培训、社区活动等方面,还会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吸纳新的志愿者来壮大志愿者队伍。

爱之方舟感染者信息支持组织2005年初于北京佑安医院成立,它的志愿者都是感染者,这个组织是为了更好的集合感染者,收集他们的信息,包括病因、病程发展、目前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等情况,建立庞大的感染者信息库,一方面为医疗服务提供资源,另一方面寻找需要帮助的感染者,并且在感染者中倡导“助人自助”的理念,实现我国“一名艾滋病感染者+一名志愿者”的服务模式。

恬园(quiet garden)工作室成立于2007年,是在英国贝利.马丁基金会的支持下启动,由医护人员和有医学背景的感染者辅导员组成的NGO组织。恬园工作室依托佑安医院雄厚的医疗科研资源,为MSM人群及感染者提供了包括心理支持、性病艾滋病防治等一系列服务。感染者在这里通过一对一咨询辅导、同伴教育、主题聚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释放了压力、获得了知识、建立了友谊、增强了信心。被受益人群赞誉为感染者心灵的家园。对MSM人群进行培训及干预,减少艾滋病在这一人群的传播。并对HIV感染者进行抗体阳性检测前后及开始抗病毒治疗前后的心理支持及辅导,为HIV感染者日后回归、回馈社会创造必要的条件。

总之,“爱心家园”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模式多种多样,呈现这种模式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一是根据志愿者的组成,有的是感染志愿者、有的是医务志愿者,有针对性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二是根据志愿者的需求。针对为感染者开展心理辅导的“恬园工作室”更加侧重的是,招募感染志愿者,通过“同质性”来开展心理疏导和医疗治疗相结合的方式。而针对“男男”人群,“红树林”组织更加开放,志愿者也会以“同病相怜”的切入点提供志愿服务活动。在“爱心家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也为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融入了人文理念和志愿精神,也为艾滋病相关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7)“爱心家园”志愿者激励概况。随着“爱心家园”志愿者队伍的壮大,在志愿者激励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采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在我国非营利组织大多按照《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志愿者实行星级认证制度和奖章授予制度。该《办法》规定,根据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将志愿者分为五级志愿者。同时,《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还规定了志愿者的奖章授予制度,根据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的累计时间授予不同级别的志愿服务奖章,达到相应的志愿服务时长获得相应的荣誉,由、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荣誉奖章。《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根据志愿者工作时间的累计对志愿者的星级认证制度以及奖章授予制度的规定,能够有效地促进志愿者为志愿服务奉献自己的时间,激励志愿者努力提供志愿服务。

“爱心家园”利用网络化,提高内部凝聚力。“爱心家园”管理者和志愿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志愿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管理者除了在平时志愿活动中与志愿者沟通外,还依托网络形成多种沟通渠道,正式注册网站,接收志愿者的网上报名,而且通过网站来报道“爱心家园”的活动并活动信息,同时,“爱心家园”在成立之初就设立了热线电话和QQ群,开放座机电话3部,手机电话8部,利用QQ群我们的专家、医护人员也会定期登陆为感染者提供网络咨询服务4000余人次,通过QQ群征集志愿者对活动的建议,在活动前通过在QQ群里志愿服务消息来召集志愿者,通过QQ群与志愿者沟通了解志愿者的心态和志愿服务活动后的收获。因此,网络的发展为志愿者服务和队伍的扩大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通过网络,志愿者提高了队伍的凝聚力,让志愿者找到了归属感,提高了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北京佑安“爱心家园”加强了网站的维护,开通了微博,通过网站及微博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爱心家园动态的变化。

扩大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社会认同度,激发荣誉感,也是“爱心家园”对志愿者的激励手段。北京佑安“爱心家园”项目经费来自多方面,包括: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中国―英国艾滋病项目基金会、北京自然科学基金会、欧盟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家艾滋病项目基金、福特基金会以及“佑安肝病/艾滋病基金”,和国内外志愿组织的捐助等。

北京佑安医院“爱心家园”作为感染者和志愿者、病人和医务工作者、以及艾滋病病人回归社会的纽带,补充了政府部门的职能。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爱心家园”志愿者也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以及社会各界和国际友人的认可。“爱心家园”接待了来自英、美、印度等国的学者,交流了工作心得和体会。

1999年,北京佑安“爱心家园”被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吸收,成为其分支机构。联合国AIDS规划署执行主席皮奥特先生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及其夫人、卢旺达总统夫人、莱索托首相夫人都曾先后到“爱心家园”访问。

北京佑安医院“爱心家园”经常可以看到前来参观的外国学者和社会工作者,他们看到“爱心家园”志愿者都非常亲切,并且希望多和他们进行沟通,国外的志愿者也非常愿意把经验介绍给“爱心家园”志愿者,他们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和体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爱心家园”先后与美国匹兹堡大学、罗彻斯特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1999年11月26日上午,安南夫人来到“爱心家园”,听取了“爱心家园”的发展和工作汇报后,提笔赠言:“今天我非常高兴来到爱心家园,我亲眼看到你们把所有的爱都奉献给了病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爱心家园”对志愿者注重表彰和奖励。志愿活动结束后,会举行表彰大会,对在志愿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志愿者提供奖励和表彰,以嘉许他们对志愿事业的付出,同时通过表彰和奖励,激励其他志愿者更好的提供志愿服务。“爱心家园”采用星级表彰制度。根据“爱心家园”服务证上所记录的累计志愿服务时间为依据,服务小时数多的志愿者优先参与评优。同时,“爱心家园”志愿者每年都会对优秀志愿者和集体进行评选和表彰,包括十佳志愿者个人、十佳志愿集体。

2004年11月30日,这个对于全国的医护人员来讲都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来到北京佑安“爱心家园”,慰问这里的志愿者及艾滋病患者,胡主席和志愿者亲切交谈,与艾滋病患者握手,并作了重要的讲话。使这些战斗在临床第一线的医护人员深受鼓舞,志愿者纷纷表示,一定不辜负领导的殷切期望,今后在自己的工作中继续努力,继续为我国的传染病防治事业做出贡献。

二、结论

志愿者服务的普及和志愿精神的光大能够从根本上改善人类活动,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因此,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和志愿服务的蓬勃开展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面临的问题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客观上要求必须加强对志愿者的管理,以使其能真正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中组织内部激励与外部环境的促进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随着中国经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三只手,非营利组织已经成为政府和市场之外对社会发展越来越重要的部门。国家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没有忽视公民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在民政局注册登记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也呈逐年增长趋势。人力资源作为非营利组织的核心力量,所以非营利组织发展和改善首先应从志愿者着手,其次要从影响志愿者将来发展的相关因素加以分析,并将主体和客体有机结合,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和组织自身特点的志愿者管理机制。就志愿者而言,志愿服务就是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和回馈社会的途径,而不是只为了实现某一功利性的个人目的而进行的。大部分志愿者在帮助他人时都希望能够同时实现自我的成长。因此,除了与志愿服务内容相匹配的技能培训之外,同时还要注重对志愿精神和社会志愿文化的培训和培养,它对志愿服务的开展和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速度虽快但起步较晚,因此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志愿者管理经验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一定要将中国国情考虑其中。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涉及到许多学科领域,如公共管理学、非营利组织管理、心理学、社会学等,因此展望国内志愿者发展时,要做长期努力的准备,为加快我国公民社会的建设尽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

【注 释】

[1] 彭玉兰,曹宁校,葛凤琴.大学生志愿者艾滋病性病知识同伴教育培训效果评估[J].中国性科学,2004(9)81.

[2] 韩菊.和新医院“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2.153.

[3] 陈东.传染病人的守护天使[J].中国护理管理,2003.5.43.

[4] 余逸群.青年志愿服务的组织建设和保障机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14.67-68.

【参考文献】

[1] [美]JoanE.Pynes.公共和非营利性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M].孙禺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 时立荣.社会工作行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 王名.非营利组织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 郭国庆.现代非营利组织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 石金涛.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6] 钱肇基.柔性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7] 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8]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9] 赵黎青,兰天山.非营利部门与中国发展[M].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0] 陈漭.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问题研究[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11] 邰启扬,张卫峰.人力资源管理教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2] 吴东民.非营利组织管理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3] 陆国泰.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4] 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5] 吴冠之.非营利组织营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6] 陆芳萍,王世军.非营利组织与中国社会发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17] 李伟.影响世界企业的30部管理名著[M].内蒙古: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5.

[18] 苗丽静.非营利组织管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9] 张静抒.情感管理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0] 林晓云.美国劳动雇佣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21] 尹培彦,薛澜.北京市应急管理境外考察资料汇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22] 黄波,吴乐珍,古小华.非营利组织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23] 薛辉,丁琳.老年志愿者手册[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24] 马晓晗.高情商团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5] 田军.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26] 关婷,郝徐杰,陈红.医院志愿服务体系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医学伦理学出版社,2013.

[27] 沈杰.志愿行动―中国社会的探索与践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8] 谭建光.中国广东志愿服务发展报告[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29] 秦晖.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史比较研究[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30] [美]彼得・德鲁克.九十年代的管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31] [美]彼得・C・布林克霍夫.非营利标杆管理[M].陆悱悱,陈洁莹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2] [美]罗伯特・T・戈伦比威斯基,杰里・G・史蒂文森.非营利组织管理案例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3] [美]亚瑟・W・小舍曼等.人力资源管理[M].张文贤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4] [美]罗伯特・库伯,艾门・萨瓦夫.情感管理[M].张美惠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35] Baysinger R.D,Butler H.N,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Board of Directors Performance Effects of Changes in Board Composition, Journal of Law,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1985,11(1)101-124.

[36] Bhagat S,Lack B,Board Independence and Long-term performance Working paper,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University of Colorado,1996,24(4)629-631.

[37] Jensen M. C,The Modern Industrial Revolution, Exit and the Failure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The Journal of Finance,1993,78(3)831-880.

[38] Klein A,Firm Performance and Board Committee Structure,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1988,41(2)275-303.

[39] Yermack,D. Higher Market Valuation of Companies with a Small Board of Director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6,40(3)185-212.

[40] 孙建丽.在医疗机构中引入志愿服务的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9)125-130.

[41] 宿明.我国非营利组织中志愿者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理论界,2010(3)85-205.

[42] 刘姿,康淑琼,谭明英等.医院志愿服务组织建设与管理[J].华西医学,2009(3)73-80.

[43] 王三意.青年志愿者组织的能力建设[J].青年探索,2010(4)61-68.

[44] 李霞.非营利组织激励方式[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3)34-52.

[45] 胡晓云,陈新,毛宗福等.我国城市社区健康教育模式现状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11)78-85.

[46] 丁爱平.论在医院开展志愿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信息,2011(6)63-77.

[47] 唐震.公立医院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实践运作―以无锡市人民医院为例[J].管理观察,2010(35)85-196.

[48] 韩菊.和新医院“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2)102-115.

[49] 彭玉兰,曹宁校,葛凤琴.大学生志愿者艾滋病性病知识同伴教育培训效果评估[J].中国性科学,2004(9)81-85.

[50] 魏娜.构建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模式[J].华章,2010(2)214-221.

[51] 赵会杰,王力红,张京利.医务人员锐器伤分析及规范化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1(3)35-42.

[52] 李海林,徐再春,张庚.依托型三位一体急救模式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5(2)195-201.

[53] 张磊,梁建业.医院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医院管理,2012(5)47-55.

[54] 刘丽慧,范莹.如何建立医院志愿者服务队[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9)15-17.

[55] 韩晶.当代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障碍研究[J].青年研究,2003(1)231-232.

[56] 陈武雄.志愿服务理念与实务[J].中国行政管理研究,2004(3)32-33.

[57] 余逸群.青年志愿服务的组织建设和保障机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14)67-68.

[58] 李良进.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社会功能研究[J].探索与争鸣,2002.6.41-42.

[59] 叶雯.志愿活动中的政府治道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2006.1.71-72.

[60] 高敏,雨欣,方平.医院志愿服务者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现状调查[J].安徽医学,2013.11.21-32.

[61] 陈学明.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2.65-66.

[62] 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Z].1998-09-25.

[63] 国务院.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Z].1998-10-25.

[64] 国务院.艾滋病防治条例[Z].2006-01-18.

[6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民政部立法工作规定[Z].2014-10-09.

【作者简介】

上一篇:心内科护士长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神内护士来年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