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书笔记范文

时间:2023-03-17 23:38:53

红楼梦读书笔记

红楼梦读书笔记范文第1篇

那么把这些内容跟他的自己无所作为的人生思想结合在一起,实际上他是通过这个情节写贾宝玉反对当时的科举制度,反对走仕途经济道路,你们读书我就不读书,要读书《西厢记》还可以,挺有意思,读读,什么其他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五经,它都是杜撰的,杜撰的话讲得很凶,讲得很厉害的,但实际上你要看指什么杜撰的呢?主要是程朱理学,你们都是胡编的,孔夫子的话是不是值得一试很难说,你们硬说是这样,你们来杜撰的。贾宝玉绝对不走仕途经济的道路,也不去求什么其他的名,我就要跟大家姐姐妹妹在一起,高高兴兴自由自在的过一辈子就行了,实际上他宣传的是一个什么呢?从当时阶级安排的道路来讲,他是对抗统治阶级安排的道路,因为当时知识分子读书就是做官,就是参加科举考试,没有第二条路,他坚决不走这条路,他自己的路,就是跟姐姐妹妹们在一起,过自由自在的无拘无束的生活,实际上他是宣扬那种自由人生的道路。因为那个时代毕竟离我们太远了,他找不出另外别的路,他不可能想出更好的道路来,问题是不走你安排好的读书做官的路,我走我自由自在的,我想怎么就怎么,这样一个自由人生的道路,这一个思想那么比过去的所有的不做官的人的思想就不一样了,五十年来,论证的时候有一种看法,认为贾宝玉不肯做官,这个也没什么了不起,嵇康、阮籍都不愿意做官了,陶渊明也不愿意做官的,觉得没有什么稀奇,这个不能这么比,嵇康和阮籍的时代跟曹雪芹的时代完全不是一回事,两种不同的做官的行为,它的内涵完全不一样,《红楼梦》里说的不做官,是跟仕途经济对抗的人来说,否定读书人做官考举的道路,这对清代的许多知识分子是一个另外的诱导,封建王朝要把读书人都诱导到参加科举考试做官,然后呢,帮他来巩固统治政权,《红楼梦》里主导的思想叫他不要走这个路,完全是相反的道路,就是《红楼梦》第一个方面的思想。

第二个就是婚姻自主,婚姻自由,这个在《红楼梦》以前,在我们古典小说,古典戏曲里头,宣扬这种自由恋爱的戏剧小说也是有的,最有名的《西厢记》,《牡丹亭》,但是这个你要仔细比一比,就有时代的差距,《西厢记》虽然是张生、莺莺不尊老夫人的命令最后是自由结合了,但是最后《西厢记》的结局,最后还是张生考上状元,然后最后皇上赐婚,最后大团圆,圆满结果。一定是在婚姻问题的一个整个过程中间第一步它是越轨了,但底下呢,越过以后又赶快弥补自己,完全按照封建理法规定的道路一步一步走,走到最后皇上赐婚,封建礼法加上了应急,合法了,没问题了,就算完结了,没有反抗到底。而且他的恋爱方式呢,是一见倾心,在府殿上面一见面就觉得漂亮的不得了,那就定了,这是一个。《牡丹亭》柳梦梅也是一样的,这个男女两个双方的,那还没有见面,做梦,最后也是封建皇帝赐婚,最后也是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承认了,曾经一度越轨的婚姻,最后纳入封建的理法的轨道了,那么因此呢,它原来的有一点点的叛逆性也被消灭掉了,弥补过去了。

到了《红楼梦》就完全不一样了,贾宝玉跟林黛玉这个恋爱的发生并不是一见倾心,虽然第一次见面觉得这个人好面熟,好像见过似的,这是写的一种心里的感应,一种好感,但是并没有发生爱情,相反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得很长很长时间,也不断吵架,吵架又友好了,中间呢,有薛宝钗又来了,加上一个薛宝钗,就是薛宝钗有挺聪明,也长得很漂亮,三个人在一起还有后来的史湘云,其他女孩子一起,在一起,都来了,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贾宝玉跟这些人在一起,也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没有确定的写他喜欢那一个,这就显得《红楼梦》的恋爱方式已经不是一见倾心,已经是在长期生活当中渐渐地了解,最后在长期的了解过程中间最后形成他们的爱情,《红楼梦》的这些地方还是写得非常清楚的,就是刚才提到的那个薛宝钗给他讲到仕途经济,他翻了脸,这就是一个标志,说明贾宝玉在爱情问题上,还有他自己的一个思想标准,跟我思想不一致的,我是根本不愿意仕途经济的,他们极力要走仕途经济道路,那和我是两回事,所以《红楼梦》里所描写的婚姻,一个是选择不是一见倾心式的,是要长期的熟悉。第二个志愿思想要一致,如果思想不一致,无法结成终生的伴侣,这《红楼梦》里写得很清楚,而且思想一致,不是选择那个另外一个一致,它要必须是带有叛逆性质的这种思想他才合自己的胃口,所以跟林黛玉他就完全不一样,所以贾宝玉也讲得很清楚,袭人说你跟林妹妹不这样,她跟你发脾气,你反而跟她讨好,他就回一句,林妹妹从来不讲什么仕途经济,她讲这个话,我也和她翻脸了,这个标准讲得非常明白,非常清楚,所以《红楼梦》里在婚姻问题上面树立了一个自己的标准,就是要漠视木石前盟,不要金玉良缘,封建时代的门当户对,一些选择的标准全对他无效,他必须自己选择,我现在讲的贾宝玉、林黛玉的婚姻的问题,主要是根据前八十回的本子,因为这才是曹雪芹本人的思想,不是后人窜改过的思想。

那么在这样一个封建时代,提出了一个婚姻自主,婚姻自由、恋爱自由、婚姻自主这样一个思想,那可真是了不起,《红楼梦》也没有这种口号,没有婚姻自由啊,婚姻自主这个口号,但是他写的行动就是他自己的口号的实现,所以这一个思想呢,在当时也是应该是非常了不起的,我认为这个思想就带有现代人的思想,因为今天的婚姻恋爱,也不都一样吗,一个是不是一见倾心,再也没有什么一见倾心的事情,总得要互相理解,再一个,总得要想一致吧,不能完全两回事嘛,所以我觉得曹雪芹的这种婚姻理想,包括他前面说得人生道路的理想,都是属于我们今天现代人自己的生活,走自己的路,是我们时代的人,现代的人提出来的,不走那个统治阶级规定好的路,要走自己的路,是我们现代社会人的一种思想,古代那有这种思想,都是一个在家里父母,一个在社会上的朝廷规定的,所以贾宝玉的人生道路的思想,贾宝玉的婚姻自由的思想,都是近现代人的一种思想。

所以《红楼梦》里写到尤三姐最后拔剑自杀,为什么呢,因为别人评说她好像品性不好,她也有口难辩,所以最后就是拔起鸳鸯剑自杀了,这一个情节非常重要,就说明当时的封建的伦理道德的压力呀,对妇女们有多严重,稍微一点别人说的品行不好,这就抬不起头来了,再也没办法做人了,本来说的好好的,柳湘莲要娶她了,一下子柳湘莲听别人说这个人品行不好,马上就要把鸳鸯剑拿回去,尤三姐觉得再也没有意思活着了,拿起宝剑就把自己杀了,前面就讲的关于《红楼梦》的时代。

红楼梦读书笔记范文第2篇

《红楼梦》是一部悲剧,也是一部喜剧。说它是喜剧,因为它是古往今来第一部女性的颂歌,以女性为主题的小说。在曹雪芹的笔下,“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骨肉” ;在贾宝玉眼里,他“见了女儿便觉得浑身清爽,见了男儿便觉得浊臭逼人” ;在大观园里,有超凡脱俗的林黛玉,有雍容华贵的薛宝钗,有心直口快的史湘云,有处世干练的王熙凤……在过去思想禁锢的年代,如此出色的一部小说,如此不凡的一部小说,怎能说不是一部喜剧?

然而,说它是一部悲剧,也确实如此。而导致这成为悲剧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两个主人公。黛玉本是书香门第的女子,比别人更出类拔萃。她刚进贾府的时候,贾府上上下下都称赞她,喜欢她。可是她太聪明了,锋芒都露了出来,她不像薛宝钗那样有心计,她嘴巴想说啥就说啥,比刀子还尖利。因此,贾府的人都有意疏远她。即使她很出色,贾母也很喜欢她,但是人们喜欢她完全是因为贾母,贾母至高无上,喜欢黛玉不过是对贾母的溜须拍马罢了。于是,在书中,我们真真切切听到黛玉的悲吟,知道在“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中的大观园,在她眼里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场所;知道在清幽的潇湘馆里,她过的是“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直到“不知风雨几时休,以教泪洒窗纱湿”的凄凉长夜;知道在每次诗词比赛中,才华洋溢的她,每次忧愁的时候,也只能是“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太多太多的悲,太多太多的叹,太多太多的感,太多太多的痛。如此聪明出色的女子,在过去的年代,就这样被埋没、被遗弃、被淡忘,直到今天,黛玉的神情,的动作,的思想还在人们心中。

而在大观园里,唯一真正关心黛玉的,就只有贾宝玉了。贾宝玉,名副其实一块“假”宝玉。在贾府里,他是家长眼中的“混世魔王”。读书,不读;考功名,不考,他还大骂科举八股文是文人“饵名钓禄之阶” ,批判考取功名制度。宝钗和袭人劝他,他却说:“好端端的一个女孩子,竟被世俗功名所污染了!”但吟诗作对,他却比那些所谓的文人雅士高出一筹。他和林黛玉骨子里都含有一种叛逆,但他是男子,不会受到唾弃。林黛玉在过去,仅是女流之辈,就算学富五车又有什么用?那时候,“女子无才便是德”。会纺织针线才是最重要的。黛玉那张嘴已经得罪不少人了,她就算是大观园里数一数二的才女又有什么用呢?可悲可叹啊!

《红楼梦》是历史性的悲剧,通过对封建豪门贾、史、王、薛四家从辉煌到腐败的过程描写,揭露了封建贵族家庭的极端腐朽,展示了它无可挽回的堕落和崩溃,以及必定灭亡的命运。虽然是必定灭亡,虽然是应该灭亡,但是,造就“灭亡”的这个社会,是很令人深思的。

有人说,悲剧就是把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但是也只有当好的东西没有了,才能触动人心中的痛,也才更耐人寻味,回肠荡气。

红楼梦读书笔记范文第3篇

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读书,要学好语文,光读几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培养自己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还举例推荐了一些小说、诗歌、散文、剧本等读物。

语文积累梳理活动案例7——“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必修(2)的“名著导读”部分共介绍中外两部小说,分别是巴金的《家》与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该模块用2-3个课时,师生共同完成这两篇小说的学习。然后以征文展示的形式完成模块评价。

具体操作办法与过程——课前准备:学生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学生都有一次机会上台展示该小组的学习成果。为了更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也为了每个学生受到更全面的锻炼,我们将交流的形式做了补充。即:同学在台上展示学习成果的时候,其他的同学也不能光听,还应该将该同学的材料记录下来。要求每个同学准备一个笔记本,利用课余时间来记录整理同学们的学习成果。老师应该介绍一些记录的方法技巧,让他们能比较充分地将这些成果记录下来。这样,既交流了学习成果,又使同学们的表达交流能力得到了锻炼,还充分利用了时间,一举三得。

《家》——师生共同学习的内容有:小说的主要内容及艺术成就,巴金的生平与小说中的人物原形,这部小说的现实意义。

征文题目:

(1)阅读小说《家》,观看电影《家》,将电影与小说作比较。

(2)以“假如我是_____________(《家》中的一位人物)”为题写一篇文章。

《巴黎圣母院》——师生共同学习的内容有:雨果和他的作品,《巴黎圣母院》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中外小说塑造人物方法的比较。

征文题目:

(1)请以所学过的中外小说为例,谈谈中外小说在塑造人物上的异同。

(2)欣赏电影《巴黎圣母院》,并与小说作比较。谈谈自己对电影中演员的选择及表演艺术的看法。

(3)以“我_____________的文学形象”为题写一篇文章。

2.名著积累和梳理的方法

著名学者阿德勒谈读名著的方法时说,阅读最重要的规则是:第一次读一本难读的书时,要毫不停顿地把它读完,注意你所能了解的部分,不要因你无法立即领悟的部分而停顿。照这个方法继续下去,把全书读完,别让你所抓不住的段落、脚注、论点及参考资料吓坏了你。如果你因这些障碍而停止,如果你就此打住,你就会迷失。大多数情况下,你死粘在上面不见得就能解开谜底,你第二次再读的时候更有机会了解它,但是你必须把这本书整个读完第一遍才行。

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读书勤动笔墨的习惯。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做读书笔记有以下几种方法:1、摘抄、摘录,2、做卡片,3、提要钩玄,4、写读后感。

语文积累梳理活动案例8——开设阅读课,配套读书笔记

1.每周一节课,到图书馆阅读指定的图书。

具体措施:

①由备课组排出各班级上阅读课的日期

固定后制成表格交付图书馆,各班级错开时间,每次只有一个班级进馆,语文老师全程跟班,确保质量

②制订阅读指定书目。

制订书目以课程标准建议的名著和教材中单元内容为依据,例如:教材第一学段有名著《家》,书目就开出巴金的作品集;第一单元课文有《沁园春·长沙》,书目就开出诗词评介。阅读指定书目以双周计划进行,保证学生在一定的时间阅读内容得到配合教学进度的更新。

③调动图书馆资源配合。

请图书馆按双周计划提前把书从各个库里找出来,集中在三层固定的架子上,节省学生找书和办借阅手续的时间。

2.每周写读书笔记

具体措施:

读书笔记分三部分,字词摘抄、佳句赏析和感悟联想,其中感悟联想是重点,要求600字以上。要求教师全批全改。

针对学生在感悟联想时经常脱离文本、笔记质量又不够高的现状,备课组提出阶段性要求,把感悟联想的部分向赏析评价方面引导,倡导紧扣文本的分析,提高鉴赏能力。

在《福州日报》等四家媒体同时推出我校高一年段读书笔记专版,以媒体发表来调动老师、学生的积极性。

要求备课组老师交换改作业一次,目的是为了让备课组老师全面了解整个年段读书笔记质量的情况,也能互相学习别的老师改读书笔记的方式和长处

(福建师大附中高一语文备课组)

语文积累梳理活动案例9——“感受小说的魅力”

小说世界精彩纷呈。其中有鲜活的生命,浓郁的情感,深刻的思想;有许许多多或悲壮、或缠绵、或欢乐、或悲伤、或激烈、或优雅的故事;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英雄的史诗,有爱情的悲剧;也有艺术化的辽阔的大地、浩瀚的大海、奔腾的江河、幽蓝的星空……

让我们走进小说的世界,步入人类的心灵,体会生命的内涵,领悟生活的真谛,感受丰富的情感,获得美的艺术享受。

一、阅读交流

1.您读过哪些小说?请列出书目与同学交流。在您读过的小说中,您最喜欢哪一部?请向同学介绍,并作简要评论。

2.了解古今中外的主要小说作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征询老师的意见,列出您要读的小说,有计划地阅读。

3.小说是生活的百科全书,阅读小说的过程就是精神巡礼的过程。您从小说中获得了哪些生活的经验、情感的体验、人生的哲理和艺术的享受?请随时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二、鉴赏研究

1.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也有学者说《红楼梦》的特点是“琐细之中有无限烟波”,欣赏《红楼梦》应瞻前顾后,相互联系,融会贯通,方得其妙。课外阅读《红楼梦》,体会《红楼梦》“荒唐言”里的“辛酸泪”,“作者痴”后的“其中味”,以及看似“琐细”的叙述描写中的“无限烟波”。然后与同学讨论,交流心得体会。

2.中外小说作品中有许多成功的妇女形象。中学语文教材也选了不少以描写妇女形象为主的文学作品,如《祝福》《荷花淀》《翠翠》等。这些小说中的妇女形象以各自鲜明的性格,栩栩如生地活现在作品中,她们的命运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研究这些妇女形象,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请从古今中外的小说作品中,选择几个典型的妇女形象进行研究(关注她们的命运,分析她们的性格等),写一篇小评论。

三、讨论争鸣

红楼梦读书笔记范文第4篇

【关键词】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其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就是希望学生离开了老师、离开了课堂,也可以学到知识,进而提高自身能力与素养。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当中就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会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能在课外自行阅读书籍,并从中获得启发。初一年的学生接触名著的比较少,他们更多喜欢看一些儿童文学,因此,培养提高初一年学生的阅读能力需先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乐趣下手。下面谈谈我对培养并提高初一年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一些想法与做法。

一、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可以激励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阅读的效率。在兴趣浓厚的情况下,注意力比较集中,接受新知识最容易,记忆知识最牢固,思维也比较活跃敏捷。在一次文言文教学中,提到了“唐宋家”里的“三苏”,我问学生“苏洵、苏辙,谁是苏轼的父亲、谁是苏轼的兄弟?”大部分学生都是用猜的,只有少数几个学生说出了正确的答案,同时说出了理由,因为“轼”和“辙”都是“车”字旁,他们是同辈的。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我举了《红楼梦》中贾政、贾赦、贾敏、贾琏、贾宝玉、贾环、贾蓉、贾蔷为例子。这无意之举却引起了学生对《红楼梦》的兴趣。学生建议开个故事会,让我给他们介绍《红楼梦》。于是,我便在阅读课上和他们聊起了《红楼梦》的十二金钗,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讲到黛玉和宝钗的时候,几个学生跃跃欲试,我就让学生尝试着自己来说,我则在旁边补充。当学生听得兴致勃勃时,便建议学生可以尝试去阅读《红楼梦》,因为故事会中所讲的远远不及原著中所蕴涵的内容。对于初一年的学生来说,培养阅读能力未必一定要从读名著开始,只要是内容健康的、积极的、富有知识性和启发性的,就可以让学生由此入门,逐步培养阅读兴趣。这个学期的阅读课,我并没有马上安排学生阅读名著,而是从配套的语文课外读本看起。里面有许多文章,我让学生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阅读,并且鼓励他们到图书馆借阅自己喜欢的富有知识性和启发性的书籍,以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如果学生一开始就接触到自己不喜欢的书籍,那么就提不起阅读的兴趣了。当学生开始自觉主动阅读的时候,再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首先,建议他们阅读的是《伊索寓言》,《伊索寓言》中都是一些有趣的小短篇,又是意味深远的寓言故事,多以动物为主人公,因此,即使是不喜欢看书的学生,也可以接受这本名著,且读得津津有味。

二、教会学生阅读方法

1、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养成读书时摘抄好词好句、记录读书心得的习惯。而且做读书笔记还可以督促学生认真阅读、理清思路、把握文章内容。利用阅读课的契机,教会学生几种读书笔记的方法,同时也可避免学生只是停留在“看看而已”的情况。

2、指导学生写读书心得

许多学生常常把阅读和写作当作两回事,其实许多优秀的作品都是写作中很好的范文。如果把读与写相结合,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开阔视野、积累知识,当积累到一定程度便可以做到厚积勃发。因此,在学生写读书心得时,我让学生从三言两语的点评或体会写起。久而久之,就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和阅读能力。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养成阅读与思考相结合的习惯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蕴涵着深刻的内涵,就需要读者深入思考、细细体味。初一年的学生刚开始接触名著的时候,很多人都只是停留在“看看而已”“似懂非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学生阅读的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培养阅读与思考相结合的习惯。就拿本学期要求学生阅读的《伊索寓言》作为例子来谈一谈。学生阅读《伊索寓言》时,除了要求他们做好读书笔记之外,还让他们思考寓言中所蕴涵的寓意。因为七年级上册的课本就选入了《伊索寓言》中的两个短篇,也选入了周国平的两则寓言,因此学生对寓意的概括并不陌生。所以部分学生通过思考可以把握好寓言中所蕴涵的寓意。如:《两只口袋》普罗米修斯造人,给每个人挂上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恶行,另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有别人恶行的口袋挂在前面,把另一只挂在后面,因此人们总看见别人的恶行,自己的却瞧不见。寓意:说明人们往往喜欢挑剔别人的缺点,却无视自身的缺点。

2、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记忆

背诵可以使学生更加熟悉文言诗句,增强语感,积累文学素养。若遇到一些名篇佳句,就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有选择地进行记忆。这些背诵的知识,就像储存在仓库里的货物,需要应用的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这样就不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了。对待刚踏入中学校门的初一年学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教会他们阅读方法,培养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才能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让他们主动读书、热爱读书,进而能够受益终身。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活动,必须要批导学生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掌握科学的训练技能技巧,指导学生正确地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方能挖掘学生内在学习潜力,提高语文学习成绩。初一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掌握知识,理解文章,形成能力,是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

作者简介:

红楼梦读书笔记范文第5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名著阅读做出了这样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还要结合江苏省高考的实际情况。《2016年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规定文科语文考查的篇目是《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十部名著。而且从历年高考试卷来看,名著考查呈现越来越细致深入的趋势。平时的教学如果只是让学生读名著概要和背现成试题的话就不能适应目前高考的要求。因此,文科语文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首先做到能与文本亲密接触,熟悉文本内容,以不变应万变。教师应开动脑筋找到切实有效的办法帮助学生读好原著,为他们解答好名著阅读题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笔者以通常安排在高二阅读的《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为例,谈谈如何采用特色教学法让名著阅读更高效。

一、 圈画批注

“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对名著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以及精彩字词句段进行圈画,同时还可在旁边写上批注,并记录疑难问题。圈画批注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时更加专心致志,从而加深对文本内容的印象,而且有利于学生的重读与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圈画批注可以将学习与思考巧妙结合起来,边读边想,学生的思考能力就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逐步提升。比如《红楼梦》九十二回:“贾母听了,笑道:‘好孩子,你妈妈是不认得字的,所以说你哄他。明儿叫你二叔叔理给他瞧瞧,他就信了。’”很多学生读到这里,就将其中“好孩子”“你妈妈”和“二叔叔”圈画出来,并在这三个词旁边分别写上“巧姐”“王熙凤”和“贾宝玉”。这样的圈画批注能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集中精力,提高阅读效率,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而达到高效阅读的目的。久而久之,圈画批注就能成为学生的阅读习惯,无需督促。教师在高二就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为他们的名著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口头表述

口头表达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复述

高二年级的文科语文教学重在让学生熟悉文本,可以采用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的形式加强记忆。《三国演义》和《红楼梦》本身就是小说,是由许多故事串联而成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起因、经过、结果三个部分复述故事。每次复述都让学生提前准备,然后到讲台前展示。这样做可以促进学生主动阅读文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助于达到高效阅读的目的。

2. 背诵

名著阅读不能仅仅阅读文本,还要背诵名著资料。因为名著资料通常包括故事梗概、人物分析、主旨概括等内容,另外还有选择、问答汇编试题。这些资料就是让学生背诵的内容。学习这些内容并不是让我们丢弃文本,本末倒置,而是让学生从这些资料中学会整体把握文本,学会答题的方法。背诵检查可采用小组抽背与教师抽背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反复抽背能帮助学生将内容记得更牢固,学生阅读名著效果自然就更好。

3. 讨论

学生在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肯定有不理解的地方,通过圈画记载,学生可以把疑难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在小组和全班进行讨论。学生在讨论中取长补短、融会贯通,相互之间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样学生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对文本的理解就更深刻。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学生讨论的问题颇多。比如:宝玉为什么要和黛玉说“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黛玉死前说的“宝玉,宝玉,你好……”一句中省略号的丰富意蕴,等等。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既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又能让学生更加熟悉文本,不断增长见识,使名著阅读变得更高效。

三、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主要采取两种方式。

1. 写读书笔记

笔者要求学生写的读书笔记并没有严格的字数限制和格式要求,而是阅读时对名著内容的记载和整理。遗忘现象在名著阅读中再常见不过了,靠写读书笔记的方式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比如《三国演义》中人物很多,容易混淆。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魏蜀吴三个阵营分别整理。《红楼梦》人物也很多,比如要掌握“金陵十二钗”的人物命运,就可以先在笔记本上将“金陵十二钗”判词抄写下来,然后边阅读边记载与人物相关的情节,这样就能提纲挈领,事半功倍了。

2. 自主出题

为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提高阅读效率,笔者还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来自主出题。题型为填空题和简答题,尤其是简答题,尽可能为原创题。题目出好后再采用生生互问的方式进行交流,学生自己提供答案。如“《三国演义》五十四回中‘范近闻皇叔失偶,有一门好亲,故不避嫌,特来做媒。’其中‘偶’指谁?‘好亲’指什么?这门亲事的真实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红楼梦》中“秦氏曾托梦给王熙凤说:‘今日诸事都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后日可保永全了。’哪两件事未妥?‘如此一行’指什么?请简述。”以上两题皆为学生原创。学生正是在自主出题的过程中将文本内容记得更牢固,并学会了对文本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和深入分析。

四、观看影视

虽然名著复习应以文为本,但不可否认的是,观看影视作品是名著阅读极佳的辅助手段。生动形象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精彩纷呈的故事、血肉丰满的人物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吸收名著的精华。虽然影视作品与原著有出入,但是我们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影视作品对名著阅读的作用。无论是先看影视作品还是先看原著都是可取的。学生在观看影视作品时兴趣盎然,自然记住了主要内容,那么再阅读原著时就轻松了许多;学生在阅读原著时了解了主要内容,再观看影视作品时自然会将两者进行比较,取其精华。比如《三国演义》第四回“谋董贼孟德献刀”中,曹操向王允自荐杀董卓时说:“近日操屈身以事董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今卓颇信操,操因得时近卓。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杀之。虽死不恨。”从曹操的语言中我们读出了他刺杀董卓的优势、方法和自信。《三国演义》电视剧第四集“孟德献刀”对这一部分的处理是通过王允与曹操的对答来完成。王允不断提出自己的疑虑,而曹操讲述理由逐步打消他的疑虑。曹操讲述的理由比原著中更为详细。因此学生在观看时就对曹操为何有如此坚定的信心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名著原著与影视作品相辅相成,必然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因此名著的高效阅读也就能够实现。

(本文为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建设与学生特质发展的互促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批准号D/2013/02/696)

红楼梦读书笔记范文第6篇

很小的时候,就“瞄”上了书架上那本厚厚的《红楼梦》理由很简单,同桌总会哼上几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恰似一朵清云刚出……”他得意地向我炫耀这是源于一本叫《红楼梦》的书。

《红楼梦》?我一下子联想到《爱丽丝梦游仙镜》,这大概也是好看的童话吧,那个“林妹妹”有没有白雪公主漂亮呢?

带着种种疑问,小小的我翻开了这本“大部头”。天哪!据不完全统计,有百分之五十的字不认识,有百分之七十五的文字我读不顺口,有百分之九十的话让我坠如雾里……倒是乌家庄“孝敬”宁国府的那张清单让我感兴趣了一段时间。于是,我得到了一个答案:《红楼梦》是写几个有权有财的人家的书,平平淡淡,没有童话好看,不读也罢。

再读“红楼”记不得是什么时候了,没办法,要交读书笔记呗,只得硬着头皮再度捧起《红楼梦》。那时正醉心于唐诗宋词,于是,《红楼梦》立即让我爱不释手,“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多美的句子!

本着“爱乌及乌”吧,我开始煞有介事地“研读”起《红楼梦》来,还学着金圣叹作评注,几番圈圈点点,倒也读懂了不少,于是开始把“真事隐去,假语村言。”挂在嘴边,虽然对颦儿整天哭哭啼啼,怡红公子整日挨训仍不甚明白,倒也得出了又一个新的答案:《红楼梦》确实让人“余香满口”只是我读不懂的地方还太多。

以后的日子里,读《红楼梦》的次数多了起来,开始渐渐懂得颦儿“孤高自许,目下无尘。”背后的无奈,渐渐了解宝玉“富贵闲人”中隐藏的叛逆,渐渐明白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的事故冷漠;我会为晴雯的反抗拍板叫好,我会为袭人的谨慎小心微悠然叹息……

吟着“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吾谁与逝,谁与吾从,渺渺茫茫,归彼大荒”,我不在醉心于词句的优美,而是对那个时代的悲哀无奈有了更深的认识。

红楼梦读书笔记范文第7篇

【关键词】以读促写 以写带读 读写结合

一、对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现状的反思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很好地诠释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没有了阅读,写作就如无源之水,终将枯竭;离开了写作,阅读就好比没有航标的航船,做毫无意义的航行。从实际来看,有的学生不喜欢阅读,没读过几本书,自然写不出好文章;有的学生喜欢阅读,但忽视了阅读和写作训练之间的关系,读了不少书仍然不会写。有很多教师过多地注重课文内容分析,忽视了对课文写作知识的总结;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忽视对写作技巧的点拨;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忽视读写之间的迁移;读多写少,读写比例严重失调。

二、怎样达到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收益最大化

1.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激励。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前,可以先组织学生观看电视剧《红楼梦》;下发有关《红楼梦》的导读材料,先对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成书情况、小说序言、大体内容、写作手法等作一简单的介绍;甚至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跟学生一起品读《红楼梦》里的精彩篇章。总之,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感受“红楼”,体验“红楼”,唤醒学生对“红楼”世界的向往,激发他们阅读“红楼”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就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了。

2.日积月累,聚沙成塔。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阅读积累是写不出好文章的。为了丰富学生的积累,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配备一个摘抄本,固定时间集中阅读,其他时间在教师指导下自由阅读。阅读后要分门别类,摘抄作品中精妙的诗词、优美的段落、予人启发的句子。让学生多整理阅读过的好的写作思路及写作素材,多修改自己的、他人的文章,同时建立好“思路库”、“素材库”、“语言库”并随时翻阅扩充。教师要不定期的检查反馈,对于阅读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可放到课上集中解决。身教重于言教,语文教师要和学生一起阅读,便于阅读后的交流和答疑。教师还要定期组织“阅读笔记交流会”,让学生在一起畅谈阅读心得,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名著的理解。优秀的阅读笔记在班里传阅展览,让其他同学借鉴;精妙的阅读心得打印出来印发给学生,供其他同学学习。语文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目,像《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历史的天空》《明朝那些事儿》等,还有《读者》《青年文摘》《思维与智慧》《读者俱乐部》等刊物。除此以外,还可以自编阅读小报作为补充材料,这样就能保证学生阅读的广泛性和丰富性。

3.以读促写,以写带读。

叶圣陶说得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好比蜜蜂采花,写作好比蜜蜂酿蜜。读和写是两个有机的整体,要以读促写,以写带读。如讲解记叙文写作要抓环境描写、典型细节时,单纯给学生讲写作技巧无疑太枯燥、太抽象,而让学生从读中学,通过阅读《红楼梦》学习写作技巧,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学了诗歌,我们可以尝试写一首短诗,让自己笔下的形象更鲜明,语言更富有哲理;学了《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包含浓厚感情的排比句,可以练习仿写,使自己的语言更富有气势;学了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写景手法,可以采用博喻和通感的手法模仿着写一段话,使语言生动形象,更有想象力。这样,阅读和写作就很好的融合到了一起,就会使学生的写作能力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写作也可以促进阅读,反过来又带动阅读。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我们亦可借助写作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来加深对所读文章的理解。可见,阅读与写作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在教学中我们要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结合,协同发展。

4.用课外练笔架起阅读与写作的桥梁。

读书如果不动脑子,不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纵然读得再多也只是浪费时间。这就需要在阅读和写作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这座桥梁就是课外练笔,用课外练笔唤醒学生习作意识和情感需要间的联系,衔接阅读和写作,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日记、读书笔记、阅读心得、随笔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练兵的场地。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之互相启发、拓宽思路、协作共进。尽量让学生写身边发生的事情,使用学生阅读后积累的材料,做到阅读运用于写作、写作来源于阅读。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就会相应地提高。

红楼梦读书笔记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实践

【中国分类号】G633.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课外自读的文学名著和其他读物作品,总数量应该在150万字以上,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中,设置了“名著导读“,与“梳理探究”、“表达交流”、“阅读鉴赏”并列,应该安排“名著导读”相关的内容10部左右,每册教材安排两部。

许多教师往往重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的教学,"名著导读”被束之高阁。要是这种情况有所改观,应该重点体现在高考的命题上,而现今,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发展效果令人欣喜,课改与考改结合的更加紧密,这使得,“名著导读”成为了高考应试教学的全新元素。由此一来,促使并引导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名著阅读,对于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者来说,是必须应面对的问题。

在"名著导读”的教学中我尝试了一些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适时引导学生阅读名著

新时期的高中教材中,不乏名篇佳作的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精彩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诱导,使学生全面感悟整篇名著的精髓。例如:《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的内容,而本册“名著导读“任务是《高老头》、《红楼梦》。为了让同学们更快进入《红楼梦》的氛围中,教师可以将《林黛玉进贾府》作为学习《红楼梦》的引文。激发起学生阅读整部作品的欲望;在社会的风俗上,十八世纪的中国封建社会与十九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比较,进而引申到名著《高老头》的研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尽可能的关注网络、电视媒体,对学生进行诱导。例如:前段时间,央视热播的于丹《论语心得》,这都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紧扣学生心理谈情节,评人物,最大限度地激趣,促进学生主动阅读。

二.制定阅读计划,指导阅读方法

在寒暑假等时间安排阅读,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制定计划,阅读名著。计划包括每周读多少页,摘录多少内容,写下多少字数的体会等。如教学必修三的"名著导读”,在必修二结束的暑假,我引导学生制定《红楼梦》的阅读计划,每天至少阅读3章,每周摘录不少于1000字的精彩语句、写下不少于1000字的读后感,暑假结束后由老师检查评价阅读成果。

在阅读名著时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首先指导学生阅读前言、后记和目录,对书的背景和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其次略读和精读相结合。常用的精读方法:一是比较阅读法。同一部作品中的人物可以进行性格差异的比较,不同作品中的人物、主题、艺术技巧也可进行比较。如在阅读《红楼梦》时,可将它与《家》的主题以及重要人物形象进行对比分析。二是细节阅读法。在细节阅读中,要紧扣语言来品读。三是问题探究法。根据作品中塑造的典型形象或卓绝的艺术技巧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更深入地走进名著。在学生阅读《红楼梦》时,我设置了三个问题:①《红楼梦》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请挑选其中的十位,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些人物的理解;②《红楼梦》的魅力在于它是一部挖掘不尽的百科全书,请谈谈从这本书中学到的现代智慧;③《红楼梦》是曹雪芹的未完之作,高鹗的续写无法填补我们心中的很多空白,读完小说你有哪些困惑,记录下来与同学探讨。第三阅读时要圈、点、勾、画;摘录精彩的段落或语句,写自己独特的感悟,对作品进行质疑、批判等。

三.批改评点,督促检测

指导学生阅读不可放任自流,老师要对阅读的过程和效果进行有效的管理。我要求学生隔周交一次读书笔记,教师批改,在课堂上作讲评。定期选出范本进行学习交流和张贴。与此同时,结合近年来高考中“名著导读“的考点。并将其在教学中引入,这样构成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检测,从而激发学生名著阅读的主动性。例如:为了让同学们对《红楼梦》产生阅读兴趣,可以在考试中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①《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请说说"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含义。②《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是著名的情节,请简述书中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同时结合近几年高考对"名著导读”考查的重点,将其引入试卷,对学生阅读的效果进行检测,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积极性。

四.以活动促阅读,激发阅读的内驱力

开展更加丰富的课外活动,对阅读的效果给予巩固。例如: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好书大家看“活动:每个人都提出一本自己喜欢的好书,并整理出一千字左右的推荐理由,并将书捐赠给班级。成立班级”读书角“。

每位同学都贡献一本,就有几十本好书大家共享。学期结束后,由科代表将所有"推荐语”整理成册,装帧以精美封面,冠以《×年×班"名著阅读”集萃》书名,新学期开始后再一次在全班传阅。每学期举办三次读书交流会,一次是漫谈性质的"假期读书感悟交流会”,两次专题读书交流会。如教学必修三时,在秋期的九月、十月、十二月举行三次读书交流会,九月举办"暑假读书感悟交流会”,十月、十二月则是《红楼梦》《高老头》的专题读书会。每次读书交流会由一个组的学生承办,自主设计、组织,这一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阅读名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课堂内外营造出浓郁的读书氛围。如十月举办的"《红楼梦》读书交流会”,承担本次活动的小组开场就表演了一出自己编排的"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的戏剧,在惟妙惟肖的表演中,学生轻松、愉快地把握了人物的性格,极大地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然后活动的组织者从内容、形式、组员参与情况等方面宣布评分标准,各小组成员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内容上求精,形式上求新。学生展示的"戏剧表演大家秀”"新闻联播”"百家讲坛”"访谈节目”"激情演讲”……让人大开眼界。接下来"《红楼梦》知识竞赛”的必答题和抢答题环节更是掀起了读书交流会的一个个高潮……全员参与,倾心投入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了极致表现,难怪读书交流会成为学生们现在非常期待的一个活动。

教学中,我把"名著导读”教学活动作为语文课程的有力补充与延伸,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最终读写获益,作文水平获得较大提高,在各项征文比赛中成绩突出。学生从老师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借

红楼梦读书笔记范文第9篇

长期以来,学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辅部门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图书馆基本上处于半封闭、无人管的状态,使得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信息需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条件逐渐成熟,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学校图书馆有必要转变思想观念,引入新型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现代图书馆的职能,把图书馆作为信息交流的枢纽,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创设优美环境,陶冶学生情操

如何促使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场所布置以及榜样、楷模的人格魅力等课程资源,创设一定的教育教学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品质。

1.布局合理,环境育人。学校图书馆地点的选择和设施的安排都要考虑学生的需求,从馆外到馆内,从入口到各个部分都要规划合理,如走廊、楼梯等通道要宽敞,设计要合理,书架、阅览桌椅之间要留有较大的空间,书柜、书架、阅览架不宜太高,尽量考虑大跨梁、大空间,然后根据功能需求用矮橱柜、盆栽植物等来分割组合。图书馆的外在风貌和内在设计要和谐统一,只有使读者产生亲切感,才能吸引读者,感应读者。

2.功能齐全,感受温馨。现代化图书馆应该具有教育功能、信息功能、传播及娱乐功能。在图书馆里,学生可以借书,可以浏览图书,可以找资料自主学习,可以通过计算机检索图书信息,还可以通过校园网查找互联网上的相关信息,这样既方便了学生,也提高了馆藏文献的利用率。多种阅读手段,为开放式教育提供保证,让学生在轻松阅读中获取知识,感受温馨,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品位。

3.以人为本,读者至上。不管是从实现为师生读者的服务,还是从实现图书馆计算机管理上考虑,学校图书馆都要逐步实现全开架借阅,这是图书馆主动服务、满足需求的有效途径,可随时提供文献信息、辅助学习、调动学生博览群书的积极性,实现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多角度、全方位、细致周到地为学生服务,营造出浓郁的“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人文环境,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思维方式。

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建设学校图书馆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阅览室进入学校图书馆,必须加强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提升自动化与数字图书资源的整合和综合检索能力。

1.利用计算机软件管理图书馆。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软件可把传统图书馆自动化编目数据与互联网数字信息资源有效整合,把纸质图书和实体的音像、光盘的目录以及互联网上的各种媒体形态的虚拟文献,集成于一个检索界面上,供用户综合利用。在资源上,它是传统文献与电子文献、网络信息资源的复合;在技术上,它是传统图书馆技术与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复合;在用户上,它是本地与外地、馆内与馆外用户的复合;在空间上,它是物理场所与信息空间的复合;在服务上,它是传统借阅与网络服务、在线服务的复合。

2.对现有资源积极有效地利用和开发。学校应把网络数字资源建设与传统图书资源整合利用,把学校的电教网络与自动化图书馆融合在一起,建立学校信息中心,集中人力、技术、资源,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优质服务。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电子阅览室的计算机不再成为摆设,改变学校盲目无序上网的低效情况,使教师课改、课题研究离不开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支持,有意识地将有关活动移至图书馆来。

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优势互补

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都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服务的。传统图书馆注重思想和政治教育,偏重传统文化和人文环境对学生的熏陶,应“细嚼慢咽”,日积月累;数字图书馆可以对当前和实时信息进行快速检索,方便、高效地为读者服务,适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如两者结合,则可以优势互补,成为学校教育丰富而强大的知识库和信息源。如在计算机上阅读《红楼梦》原作,虽有音乐、图片,但从文字阅读和文学欣赏的角度,就远不如凭窗听雨、夜读(《红楼梦》来得那么方便和意境真切,在这方面传统图书馆就优于数学图书馆,但如果教师要为上《红楼梦》选段备课找资料的话,传统图书馆就远不如数字图书馆。教师不必再去找原著,去翻红学期刊,只要到数字图书馆的综合检索平台上,输入关键字“红楼梦”,除了能得到本校馆藏纸质图书和数字图书的藏址信息外,还可以通过超链接连到数字图书网站,自动搜索到有关《红楼梦》的数字图书、图片、电影、电视连续剧和主题音乐,自动链接到有关《红楼梦》的各种研究和评论文章以及相关的电子课件等,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效率。

营造书香校园,构建和谐学校

1.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在图书馆工作中,如何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其阅读兴趣、培养其自学能力,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的关键。

针对学生具有好奇心的特点,以图书馆为阵地,开辟“读书活动”乐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我读书,我快乐”活动,如故事会、演讲会、阅读心得交流会、读书笔记展览、征文竞赛、辩论会等读书活动。通过活动,达到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锻炼才能,形成健康个性的目的,这也是图书馆教育功能之所在。

2.当好学生的知识导航员。一是选择信息,即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图书;二是积极引导学生学会知识迁移,把课内学到的和从课外阅读中获得的知识进一步运用到阅读和写作当中去,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三是存储信息。在阅读中,应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卡片或摘抄,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学生们具备了信息处理能力,犹如在学海中找到了船只、书山中找到了路径,就可以主动摄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久而久之,自学能力在阅读中也得到了提高。

红楼梦读书笔记范文第10篇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1.学生“专家”引路,带动全班同学产生阅读名著的热情。通过课代表物色、班级同学推荐,甚至毛遂自荐,选出对某部名著读得很深入的“专家”。《三国演义》、《红楼梦》这两部名著阅读是最有分歧的,很多女生都能把《红楼梦》里的细节说得头头是道,但是却对《三国演义》中一些著名的情节连连摇头,更不用说去细读了,男生恰好相反。如何消除这种不平衡?那就是让“专家”给他们开讲座。

2.教师密切配合学生的工作,并做好开讲前的培训。“专家”学生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教师的退位。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操控大局。还要补充哪些情节,而哪些情节可以删去,教师必须对学生“专家”递交上来的提纲把关。接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有的情节一扯可以扯得很远,而时间有限,讲清楚就要讲究方法,重点要突出。

3.学生整理笔记,明确答题步骤,背诵巩固。讲座持续进行,学生光是课堂上听,课后讨论,而不自己去消化,收效甚微。每一次讲座完后,按照老师所指导的答题步骤,整理笔记。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写远比听、说、读的效果来得好,而且写可以增强学生听、说、读的效率。

二、如何阅读名著

1.标注式。在读的基础上,碰到有不理解或自己特别欣赏的地方,及时在文本中画出。人们习惯用的符号有以下几种:“……”着重号,点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的词句下面。“”方框,画出文章中的生字、难词。“——”直线,画出文章中的难句。“~~~”波浪线也叫曲线,画在文章中精辟的和重要的语句下面。不管你用什么圈点符号,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用什么样的符号表示什么方面的意思要始终一致;二是所读的书必须是自己的,把别人的书画得很乱是不礼貌的。

2.笔记式。做读书笔记的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卡片式笔记,将摘记的内容分类记在备好的卡片上;二是摘要式笔记,即在读书过程中将其重要内容或精彩语句摘抄在笔记本上;三是是读后感式笔记,也就是针对书中的有关内容,联系社会或个人实际写出体会。读书笔记是阅读的重要辅助手段,无论是理论上的研究,还是实践中的运用,都证明了阅读时做笔记要比不做笔记效果好得多。读书笔记是科学地读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评点式。评点,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就是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正文顶端和旁边及边缘空隙处,对文中的一部分用简短的文字给一扼要的评价和提示。评点阅读对提高分析、理解、鉴赏的能力大有好处。评点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旁批,即在正文旁边用简短的文字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提示;其二是行批,即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对文章的某一点或某一部分进行简单的评点。

三、如何提高答题技巧

1.要明确文学名著题的拟题角度和形式,了解这种题型的规律、特点。文学名著题多从检测考生对具体名著的名称、作者、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内容理解、阅读感受等角度拟题,又多以简答等题型方式对考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测。

2.要明确名著题的答题策略,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①注意对名著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思想意义等知识的积累。②注意审清题目的要求。是纯叙述的角度还是要求有适当的人物评价,或者是揭示作品的主题意义,绝不能有半点的含糊。③注意答题的切入点。是从情节角度,还是从人物角度入手,要判断清楚,并能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进行概括表述。

我们来对比以下两个答案:

考题:《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是一个著名的情节,请简述书中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

答1:得元妃旨意,宝玉和黛玉、宝钗以及众姐妹搬进了大观园。宝玉进入了自由天地,贾政却要他死读八股、祭祀宗庙、送往迎来,他厌恶极了,书童焙茗给他弄来禁书《西厢记》,宝玉欣喜若狂。他和黛玉一起在沁芳桥畔幽僻处偷读,借西厢之恋,吐露心中之情,宝黛两人心田里从此萌生爱意。

答2: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来后发现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宝玉自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莺(你就是那“倾城倾国的貌”);黛玉说宝玉是“银样镴枪头”。

得分要点:

1.写出故事的时间、地点、背景或原因任一要素,得1分。

2.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共读”不作为要点,写出先后顺序或写出具体细节,即可得分,如宝玉偷读,黛玉一起读,或黛玉发现宝玉读,两人一起读,均可。得1分。

3.宝黛借《西厢记》交流或者戏语,如打趣、表白、调侃,得2分。

4.读《西厢记》对宝黛二人爱情的意义,如借共读宝玉、黛玉传达爱意,得1分。

仔细看看得分要点,我们可以发现,答案对故事情节的完整、主要内容的突出、细节不走样是有严格要求的。所以,答案1只能得4分,因为它虽然做到了故事的完整性,但共读《西厢记》这个细节并没有真实再现,应该是:宝玉偷偷阅读时被黛玉发现,而后二人一起阅读。

因而,平常训练答题时,应注意完整地叙述故事情节,重点突出,并能准确地回忆故事所涉及的细节,这样才能确保得满分。

我深信,中学生在学好功课的同时,从小就通过读名著养成终生阅读的好习惯,一本本读,积以时日,以不变应万变,厚积薄发,再加上恰当的技法训练,不怕考场上不能挥洒自如。

上一篇:感恩的名人名言范文 下一篇:工作能力评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