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处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2-24 06:17:55

航运处年度工作计划

航运处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随着全球经济加快复苏,世界航运业发展很快,国际海员在劳务市场上供不应求,高级海员尤其短缺,增加海员外派有较大的市场;随着国际海员劳务市场正由欧美发达国家向东南亚地区转移,中国已成为海员劳务的重要输出地,增加海员外派有良好的机遇;随着我市海员外派影响的逐步扩大,海员教育和培训体系逐步健全,提升海员外派质量有明显的优势。海员作为中国就业促进会全国优秀劳务品牌享有一定的声誉。因此,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开发区管委会和有关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抢抓机遇的意识,真正把海员劳务外派当作一项产业来抓,作为扩大对外开放、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推动市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切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明确目标,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综合外派劳务基地

全市海员劳务外派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移富余劳动力、增加群众收入为中心,充分发挥政府各相关部门和教育培训机构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做到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训与大批量外派并举,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推动海员外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

工作目标是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海员劳务基地建设工作,争取用35年时间把我市建成全国海员劳务输出基地市;按照循序渐进,分类选拔原则,以省内海员教育培训机构为依托,每年向境外输送外派劳务人员200人以上,其中高级海员100名以上,5年内向境外输送劳务人员1000人以上,其中高级海员600人以上,力争用两年时间建成全省综合外派劳务基地,5年时间建成全国综合外派劳务基地。

三、突出重点,建立生源招收、培训、外派一条龙的运作体系

一是尽快建立海员劳务输出生源基地。以市商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主体,协商确定35个重点乡镇作为海员劳务输出生源基地,招收有一定文化基础、身体条件合格的乡村男性青年,主要是高中毕业的学生,经过培训达到外派要求后对外输出,实现对外劳务合作与扶贫工作的有机结合。

二是适应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市内外教育资源,健全海员外派教育培训工作体系。一方面,将优秀高中毕业生输送到理工大学、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斯考根海员培训中心等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学习,并加强与这些培训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使外派海员的学历教育规范化、高级海员的培训经常化。另一方面,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的海员培训,使普通外派海员培训实现规模化。力争外派海员的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有机统一,增强教育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提高我市海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是坚持“政府指导、市场引导、企业运作”依托龙头企业促进海员外派工作再上新台阶。从省商务厅确定的7家有经营外派劳务资质的企业中选择23家信誉好、有实力的公司作为长期的合作伙伴,积极开展外派业务合作工作。以上海、天津、广州等大型远洋运输企业为依托,充分发挥远洋公司船员基地的作用,建立一种培训、外派、管理、实习、提高的运作机制,提升海员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做大做响海员品牌。

四、齐抓共管,为海员劳务输出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一认真落实省外派海员促进专项资金省财政已从扶贫专项资金中抽出一部分资金,设立了省外派海员促进专项资金市商务局要认真研究和掌握外派海员直补政策,积极向上争取更多的外派海员计划,力争我市外派海员都能享受直补政策。

二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努力提高工作成效。市商务局要把海员外派工作作为外经工作的重点,集中力量抓出成效,要努力扩大外派海员招生人数,积极争取省外派海员直补政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利用“海员”品牌效应,进一步扩大海员外派规模,要建立并逐步规范外派海员的社会保险关系,督促外派经营企业和用工单位依法为乡村海员办理参加社会保险手续,按规定缴纳养老、失业、工伤和基本医疗保险费。市教育局要把外派海员招生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统一安排,并在招生工作中积极宣传,各高级中学要在学生中广泛宣传海员外派招生条件、就业待遇和补贴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高中生报考海员。市外事、工商公安等部门要缩短办理各种证件和审批手续的时间,协同有关部门对全市从事外派海员业务的中介机构进行清理整顿,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各有关部门要坚决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坚决杜绝乱收费。

航运处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切实加强行政能力建设,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全面发展观,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根据共产主义的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地发挥他们的各方面的才能”,“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十六届三中全会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列为新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本质要求。

协调发展观,就是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经过不断的探索,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文明的认识日益深化,提出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新范畴。三个文明中的每个文明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作用、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物质基础,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可以推动政治制度的变革和思想道德及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政治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的性质和物质文明发展的方向,进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程;精神文明可以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提供思想引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类文明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就是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党和政府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艰巨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并做出了不懈努力。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海事行政能力建设,切实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执政之要在于为民,行政之要在于依法。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法治观念,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

一是不断提高海事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我局干部职工不仅具有海事行政执法的职能,同时还具有船舶登记、通航管理、船员考试等多项业务。人员虽然不多,但职能却很多,有的同志身兼数职,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海事工作人员要有较强的综合业务能力。应该说我们这支队伍目前总体上是好的,但是随着法制建设的加强和完善,对行政执法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目前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知识结构“单一化”,复合型人才较少等。严重制约着海事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加强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加强人才的培养重点要抓好以下方面,一是要领导重视,各级领导要把人才培养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考核中去,真正做到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二是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要把个人的学习情况和年终考核评比结合起来,当作一项重要的指标来衡量。三是方法多样,要鼓励个人自学与组织培训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尽快提高海事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一只具有复合型人才的海事队伍,不断提高我局海事人员综合业务能力。

二是不断提高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分析判断能力。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而表现出来的,作为主管业务的领导就是要从多个偶然性中研究必然性,从而把握必然性。水上交通安全工作也是如此,看似问题很多,杂乱无章,其实也有本质的规律,要做到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从而增强我们工作的预见性,提前采取措施,保证水上交通的安全。

三是不断提高我们的依法行政能力。党的十六大提出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去年七月一日《行政许可法》正式颁布实施。海事机构是国家授权的行政执法单位,海事系统的法律体系是比较完善的,这说明国家对海事部门是非常重视的。我局的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一定要提高我们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要积极组织各部门的执法人员参加种业务培训,我局先后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海事管理业务、法律法规等多种执法培训,组织参加部局、广西局短期业务培训班有70多人次,队伍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明显提高。同时,还要鼓励个人自学,特别是领导和一线执法人员要深入学习,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对于违规执法的同志,坚决清除执法队伍,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是要全面提高水上安全应急救援能力

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各地首先按要求健全水上安全应急救援工作机构,完善应急救援方案,明确各自的任务,其次组织好演练,提高应变能力和实战水平。根据我局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北海海事局搜救应急反应预案、北海港防抗台风应急预案、北海港溢油应急计划等一系列制度,并购置了一批溢油事故应急设备,提高了北部湾海域水上事故的救援能力。

三、加强海事行政能力建设是实现北海海事事业更深度发展的迫切需要

北海海事局是北部湾海上安全监督管理的执法机构,担负着9800平方公里海域和495公里岸线的水上安全管理和防止船舶污染的职责。多年来,北海海事干部、职工为北海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但北海海事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监管设施设备、管理的方式方法与其他沿海先进海事局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辖区内河航运安全基础还比较薄弱,船舶技术状况、船员素质等问题都是影响辖区安全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红树林旅游区、银滩游艇的整治更是全区水上安全重中之重,丝毫不能放松。北海海事的职责和使命迫切需要我们加强海事行政能力的建设。

1、依法行政、科学管理是北海海事行政能力建设的主题

北海海事局作为广西海事局所属的行政执法机关,其工作职责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时刻牢记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责任”意识,严格履行“船舶适航、船员适任、安全畅通、有效监管、优质服务”的光荣职责,做一个为民、利民、便民的执法机关。为此,我们提出了依法行政、科学管理,为地方航运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水上安全环境作为行政能力建设的切入点,不断追求最高的社会满意度。

随着依法治国的不断深入,执法规范化建设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海海事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增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是,与上级的要求和管理相对人的期盼还有差距,我们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尤其要自觉转变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转换角色,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切实做到既不瞎指挥,在管理上越位,也不无所作为,在执法上缺位。

在依法行政、科学管理方面,我们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我们抓住“渡船安全管理”这个安全工作难点,促进了辖区安全形势的稳定;以信息化带动管理现代化,加快了“四化三步走”的进程;坚持阳光操作、有情操作的原则,圆满完成了各项改革任务;加强海事文化建设,凝聚了队伍力量。实践证明,北海海事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依法行政和科学管理。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妥善处理好有效监管和优质服务的关系,寓服务于管理之中;要妥善处理好执法的共性和管理的个性,注意因地制宜,追求执法的统一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2、在海事行政能力建设中注重海事文化建设

通过北海海事文化建设凝聚人心、团结队伍。当前,北海海事事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海事体制改革的进行和管理关系的理顺需要理论和智力的支持,需要全体北海海事人的自觉参与和不懈奋斗。我局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如篮球、乒乓球、气排球、羽毛球、拔河等项目。并组队参加广西海事局气排球比赛、广西海事系统的篮球比赛、市直工委“党旗颂七一”歌咏大赛等。关心职工身心健康、对生病职工组织慰问、并设法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调动了工作积极性,推动各项工作发展。

3、树立北海海事良好形象是海事行政能力建设的标志

北海海事的性质,要求我们必须注重文明形象和党风廉政建设。经过多年努力,北海海事局2003年被广西海事局命名为第一批文明达标单位。2004年铁山港海事处被命名为北海市铁山港区文明单位。2004年铁山港海事处被自治区文明办命名为第四批文明庭院。2005年铁山港海事处被北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第十四批文明单位。

今后,要按照交通部“三学一创”活动的要求,围绕安全管理中心工作,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系列创建活动,一年打基础,二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将北海海事局建成省部级文明单位,海事处建成地(市)级文明单位(窗口)。同时,结合实际,探索建立北海海事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逐步形成源头治腐的长效机制。继续深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主线,认真落实廉政准则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以及中纪委五次全会提出的廉洁自律要求,做勤政廉洁的表率;继续深化行风建设的主线,着重抓好船舶签证、船舶登记、船员考试发证、船公司审核、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等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的行风建设,认真开展社会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社会行风满意度要达到95%以上,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

四、北海海事行政能力建设,必须立足于服务于航运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北海海事行政能力建设必须立足于服务北海地区航运事业发展、必须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用北海航运经济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成果检验自身能力、水平的高低,以海事行政能力建设促进辖区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1、正确分析和把握北海海事局面临的机遇

总书记明确指出,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今年我国要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我们一定要顺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自觉服从、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抢抓机遇,加快自身发展。一是要把握区位优势带来的机遇,作为西南出海大通道的要道,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提升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要把握广西航运快速发展的机遇。据预测,北海港口吞吐量2020年将达到6891万吨,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主动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大对水上安全监管设施的投入,提高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三是要把握建设“三个海事”的机遇。2004年,交通部海事局提出了建设“交通海事、阳光海事、数字海事”,建好“党政管理人才队伍、执法专业人才队伍和拔尖人才队伍”,实现“追求社会满意度最高、追求岗位工作业绩最优、追求职工归属感最强”的总体目标,确立了全国海事新发展的基本战略,各海事局正你追我赶,加快发展,我们一定要在广西海事局的有力支持下,按照建设“三个海事”的总体要求,千方百计地加快发展!

2、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北海海事发展中的问题

北海海事局领导班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北海海事现状进行了科学审视和定位,集中全局干部职工智慧,基本实现管理信息化、反应快速化、执法规范化、监管现代化。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管理信息化成效显著,建设并形成了北海海事内外网,计算机配备率局机关和三个海事处均达100%;反应快速化推进有力,新增海巡艇1艘,配置海事执法车7辆;执法规范化步伐加快,45岁以下执法人员均达到大专以上学历,设立政务大厅4个,全线执法水平稳步提高,初步运行了海事管理体系,发生在身边的可喜变化,极大振奋了干群发展北海海事的热情,上下团结、干事创业成为现阶段北海海事的主旋律。

3、在发展中突出人才队伍的建设和作用

发展,没有人不行,没有人才更是不行。人才已成为推动北海海事发展的源动力,人才问题解决不好,就会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在新的形势下,北海海事新发展的目标国内一流海事管理水平,要达到这个目标,迫切需要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一流的海事队伍,而当前北海海事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这个要求,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实施人才强局战略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基本目标是到2010年我局各类专业人才如psc检查官、海事调查官、危险品管理、部局拔尖人才等达到78人。

航运处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切实加强行政能力建设,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全面发展观,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根据共产主义的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地发挥他们的各方面的才能”,“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十六届三中全会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列为新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本质要求。

协调发展观,就是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经过不断的探索,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文明的认识日益深化,提出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新范畴。三个文明中的每个文明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作用、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物质基础,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可以推动政治制度的变革和思想道德及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政治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的性质和物质文明发展的方向,进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程;精神文明可以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提供思想引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类文明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就是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党和政府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艰巨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并做出了不懈努力。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海事行政能力建设,切实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执政之要在于为民,行政之要在于依法。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法治观念,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

一是不断提高海事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我局干部职工不仅具有海事行政执法的职能,同时还具有船舶登记、通航管理、船员考试等多项业务。人员虽然不多,但职能却很多,有的同志身兼数职,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海事工作人员要有较强的综合业务能力。应该说我们这支队伍目前总体上是好的,但是随着法制建设的加强和完善,对行政执法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目前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知识结构“单一化”,复合型人才较少等。严重制约着海事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加强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加强人才的培养重点要抓好以下方面,一是要领导重视,各级领导要把人才培养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考核中去,真正做到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二是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要把个人的学习情况和年终考核评比结合起来,当作一项重要的指标来衡量。三是方法多样,要鼓励个人自学与组织培训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尽快提高海事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一只具有复合型人才的海事队伍,不断提高我局海事人员综合业务能力。

二是不断提高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分析判断能力。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而表现出来的,作为主管业务的领导就是要从多个偶然性中研究必然性,从而把握必然性。水上交通安全工作也是如此,看似问题很多,杂乱无章,其实也有本质的规律,要做到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从而增强我们工作的预见性,提前采取措施,保证水上交通的安全。

三是不断提高我们的依法行政能力。党的十六大提出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去年七月一日《行政许可法》正式颁布实施。海事机构是国家授权的行政执法单位,海事系统的法律体系是比较完善的,这说明国家对海事部门是非常重视的。我局的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一定要提高我们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要积极组织各部门的执法人员参加种业务培训,我局先后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海事管理业务、法律法规等多种执法培训,组织参加部局、广西局短期业务培训班有70多人次,队伍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明显提高。同时,还要鼓励个人自学,特别是领导和一线执法人员要深入学习,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对于违规执法的同志,坚决清除执法队伍,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是要全面提高水上安全应急救援能力

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各地首先按要求健全水上安全应急救援工作机构,完善应急救援方案,明确各自的任务,其次组织好演练,提高应变能力和实战水平。根据我局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北海海事局搜救应急反应预案、北海港防抗台风应急预案、北海港溢油应急计划等一系列制度,并购置了一批溢油事故应急设备,提高了北部湾海域水上事故的救援能力。

三、加强海事行政能力建设是实现北海海事事业更深度发展的迫切需要

北海海事局是北部湾海上安全监督管理的执法机构,担负着9800平方公里海域和495公里岸线的水上安全管理和防止船舶污染的职责。多年来,北海海事干部、职工为北海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但北海海事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监管设施设备、管理的方式方法与其他沿海先进海事局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辖区内河航运安全基础还比较薄弱,船舶技术状况、船员素质等问题都是影响辖区安全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红树林旅游区、银滩游艇的整治更是全区水上安全重中之重,丝毫不能放松。北海海事的职责和使命迫切需要我们加强海事行政能力的建设。

1、依法行政、科学管理是北海海事行政能力建设的主题

北海海事局作为广西海事局所属的行政执法机关,其工作职责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时刻牢记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责任”意识,严格履行“船舶适航、船员适任、安全畅通、有效监管、优质服务”的光荣职责,做一个为民、利民、便民的执法机关。为此,我们提出了依法行政、科学管理,为地方航运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水上安全环境作为行政能力建设的切入点,不断追求最高的社会满意度。

随着依法治国的不断深入,执法规范化建设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海海事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增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是,与上级的要求和管理相对人的期盼还有差距,我们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尤其要自觉转变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转换角色,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切实做到既不瞎指挥,在管理上越位,也不无所作为,在执法上缺位。

在依法行政、科学管理方面,我们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我们抓住“渡船安全管理”这个安全工作难点,促进了辖区安全形势的稳定;以信息化带动管理现代化,加快了“四化三步走”的进程;坚持阳光操作、有情操作的原则,圆满完成了各项改革任务;加强海事文化建设,凝聚了队伍力量。实践证明,北海海事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依法行政和科学管理。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妥善处理好有效监管和优质服务的关系,寓服务于管理之中;要妥善处理好执法的共性和管理的个性,注意因地制宜,追求执法的统一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2、在海事行政能力建设中注重海事文化建设

通过北海海事文化建设凝聚人心、团结队伍。当前,北海海事事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海事体制改革的进行和管理关系的理顺需要理论和智力的支持,需要全体北海海事人的自觉参与和不懈奋斗。我局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如篮球、乒乓球、气排球、羽毛球、拔河等项目。并组队参加广西海事局气排球比赛、广西海事系统的篮球比赛、市直工委“党旗颂七一”歌咏大赛等。关心职工身心健康、对生病职工组织慰问、并设法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调动了工作积极性,推动各项工作发展。

3、树立北海海事良好形象是海事行政能力建设的标志

北海海事的性质,要求我们必须注重文明形象和党风廉政建设。经过多年努力,北海海事局2003年被广西海事局命名为第一批文明达标单位。2004年铁山港海事处被命名为北海市铁山港区文明单位。2004年铁山港海事处被自治区文明办命名为第四批文明庭院。2005年铁山港海事处被北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第十四批文明单位。

今后,要按照交通部“三学一创”活动的要求,围绕安全管理中心工作,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系列创建活动,一年打基础,二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将北海海事局建成省部级文明单位,海事处建成地(市)级文明单位(窗口)。同时,结合实际,探索建立北海海事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逐步形成源头治腐的长效机制。继续深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主线,认真落实廉政准则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以及中纪委五次全会提出的廉洁自律要求,做勤政廉洁的表率;继续深化行风建设的主线,着重抓好船舶签证、船舶登记、船员考试发证、船公司审核、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等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的行风建设,认真开展社会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社会行风满意度要达到95%以上,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

四、北海海事行政能力建设,必须立足于服务于航运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北海海事行政能力建设必须立足于服务北海地区航运事业发展、必须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用北海航运经济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成果检验自身能力、水平的高低,以海事行政能力建设促进辖区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1、正确分析和把握北海海事局面临的机遇

总书记明确指出,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今年我国要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我们一定要顺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自觉服从、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抢抓机遇,加快自身发展。一是要把握区位优势带来的机遇,作为西南出海大通道的要道,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提升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要把握广西航运快速发展的机遇。据预测,北海港口吞吐量2020年将达到6891万吨,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主动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大对水上安全监管设施的投入,提高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三是要把握建设“三个海事”的机遇。2004年,交通部海事局提出了建设“交通海事、阳光海事、数字海事”,建好“党政管理人才队伍、执法专业人才队伍和拔尖人才队伍”,实现“追求社会满意度最高、追求岗位工作业绩最优、追求职工归属感最强”的总体目标,确立了全国海事新发展的基本战略,各海事局正你追我赶,加快发展,我们一定要在广西海事局的有力支持下,按照建设“三个海事”的总体要求,千方百计地加快发展!

2、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北海海事发展中的问题

北海海事局领导班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北海海事现状进行了科学审视和定位,集中全局干部职工智慧,基本实现管理信息化、反应快速化、执法规范化、监管现代化。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管理信息化成效显著,建设并形成了北海海事内外网,计算机配备率局机关和三个海事处均达100%;反应快速化推进有力,新增海巡艇1艘,配置海事执法车7辆;执法规范化步伐加快,45岁以下执法人员均达到大专以上学历,设立政务大厅4个,全线执法水平稳步提高,初步运行了海事管理体系,发生在身边的可喜变化,极大振奋了干群发展北海海事的热情,上下团结、干事创业成为现阶段北海海事的主旋律。

3、在发展中突出人才队伍的建设和作用

发展,没有人不行,没有人才更是不行。人才已成为推动北海海事发展的源动力,人才问题解决不好,就会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在新的形势下,北海海事新发展的目标国内一流海事管理水平,要达到这个目标,迫切需要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一流的海事队伍,而当前北海海事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这个要求,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实施人才强局战略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基本目标是到2010年我局各类专业人才如psc检查官、海事调查官、危险品管理、部局拔尖人才等达到78人。

航运处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切实加强行政能力建设,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全面发展观,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根据共产主义的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地发挥他们的各方面的才能”,“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十六届三中全会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列为新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本质要求。

协调发展观,就是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经过不断的探索,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文明的认识日益深化,提出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新范畴。三个文明中的每个文明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作用、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物质基础,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可以推动政治制度的变革和思想道德及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政治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的性质和物质文明发展的方向,进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程;精神文明可以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提供思想引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类文明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就是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党和政府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艰巨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并做出了不懈努力。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海事行政能力建设,切实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执政之要在于为民,行政之要在于依法。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法治观念,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

一是不断提高海事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我局干部职工不仅具有海事行政执法的职能,同时还具有船舶登记、通航管理、船员考试等多项业务。人员虽然不多,但职能却很多,有的同志身兼数职,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海事工作人员要有较强的综合业务能力。应该说我们这支队伍目前总体上是好的,但是随着法制建设的加强和完善,对行政执法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目前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知识结构“单一化”,复合型人才较少等。严重制约着海事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加强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加强人才的培养重点要抓好以下方面,一是要领导重视,各级领导要把人才培养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考核中去,真正做到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二是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要把个人的学习情况和年终考核评比结合起来,当作一项重要的指标来衡量。三是方法多样,要鼓励个人自学与组织培训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尽快提高海事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一只具有复合型人才的海事队伍,不断提高我局海事人员综合业务能力。

二是不断提高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分析判断能力。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而表现出来的,作为主管业务的领导就是要从多个偶然性中研究必然性,从而把握必然性。水上交通安全工作也是如此,看似问题很多,杂乱无章,其实也有本质的规律,要做到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从而增强我们工作的预见性,提前采取措施,保证水上交通的安全。

三是不断提高我们的依法行政能力。党的十六大提出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去年七月一日《行政许可法》正式颁布实施。海事机构是国家授权的行政执法单位,海事系统的法律体系是比较完善的,这说明国家对海事部门是非常重视的。我局的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一定要提高我们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要积极组织各部门的执法人员参加种业务培训,我局先后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海事管理业务、法律法规等多种执法培训,组织参加部局、广西局短期业务培训班有70多人次,队伍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明显提高。同时,还要鼓励个人自学,特别是领导和一线执法人员要深入学习,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对于违规执法的同志,坚决清除执法队伍,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是要全面提高水上安全应急救援能力

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各地首先按要求健全水上安全应急救援工作机构,完善应急救援方案,明确各自的任务,其次组织好演练,提高应变能力和实战水平。根据我局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北海海事局搜救应急反应预案、北海港防抗台风应急预案、北海港溢油应急计划等一系列制度,并购置了一批溢油事故应急设备,提高了北部湾海域水上事故的救援能力。

三、加强海事行政能力建设是实现北海海事事业更深度发展的迫切需要

北海海事局是北部湾海上安全监督管理的执法机构,担负着9800平方公里海域和95公里岸线的水上安全管理和防止船舶污染的职责。多年来,北海海事干部、职工为北海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但北海海事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监管设施设备、管理的方式方法与其他沿海先进海事局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辖区内河航运安全基础还比较薄弱,船舶技术状况、船员素质等问题都是影响辖区安全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红树林旅游区、银滩游艇的整治更是全区水上安全重中之重,丝毫不能放松。北海海事的职责和使命迫切需要我们加强海事行政能力的建设。

1、依法行政、科学管理是北海海事行政能力建设的主题

北海海事局作为广西海事局所属的行政执法机关,其工作职责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时刻牢记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责任”意识,严格履行“船舶适航、船员适任、安全畅通、有效监管、优质服务”的光荣职责,做一个为民、利民、便民的执法机关。为此,我们提出了依法行政、科学管理,为地方航运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水上安全环境作为行政能力建设的切入点,不断追求最高的社会满意度。

随着依法治国的不断深入,执法规范化建设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海海事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增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是,与上级的要求和管理相对人的期盼还有差距,我们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尤其要自觉转变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转换角色,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切实做到既不瞎指挥,在管理上越位,也不无所作为,在执法上缺位。

在依法行政、科学管理方面,我们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我们抓住“渡船安全管理”这个安全工作难点,促进了辖区安全形势的稳定;以信息化带动管理现代化,加快了“四化三步走”的进程;坚持阳光操作、有情操作的原则,圆满完成了各项改革任务;加强海事文化建设,凝聚了队伍力量。实践证明,北海海事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依法行政和科学管理。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妥善处理好有效监管和优质服务的关系,寓服务于管理之中;要妥善处理好执法的共性和管理的个性,注意因地制宜,追求执法的统一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2、在海事行政能力建设中注重海事文化建设

通过北海海事文化建设凝聚人心、团结队伍。当前,北海海事事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海事体制改革的进行和管理关系的理顺需要理论和智力的支持,需要全体北海海事人的自觉参与和不懈奋斗。我局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如篮球、乒乓球、气排球、羽毛球、拔河等项目。并组队参加广西海事局气排球比赛、广西海事系统的篮球比赛、市直工委“党旗颂七一”歌咏大赛等。关心职工身心健康、对生病职工组织慰问、并设法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调动了工作积极性,推动各项工作发展。

3、树立北海海事良好形象是海事行政能力建设的标志

北海海事的性质,要求我们必须注重文明形象和党风廉政建设。经过多年努力,北海海事局2003年被广西海事局命名为第一批文明达标单位。200年铁山港海事处被命名为北海市铁山港区文明单位。200年铁山港海事处被自治区文明办命名为第四批文明庭院。2005年铁山港海事处被北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第十四批文明单位。

今后,要按照交通部“三学一创”活动的要求,围绕安全管理中心工作,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系列创建活动,一年打基础,二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将北海海事局建成省部级文明单位,海事处建成地(市)级文明单位(窗口)。同时,结合实际,探索建立北海海事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逐步形成源头治腐的长效机制。继续深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主线,认真落实廉政准则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以及中纪委五次全会提出的廉洁自律要求,做勤政廉洁的表率;继续深化行风建设的主线,着重抓好船舶签证、船舶登记、船员考试发证、船公司审核、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等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的行风建设,认真开展社会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社会行风满意度要达到95%以上,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

四、北海海事行政能力建设,必须立足于服务于航运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北海海事行政能力建设必须立足于服务北海地区航运事业发展、必须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用北海航运经济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成果检验自身能力、水平的高低,以海事行政能力建设促进辖区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1、正确分析和把握北海海事局面临的机遇

总书记明确指出,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今年我国要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我们一定要顺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自觉服从、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抢抓机遇,加快自身发展。一是要把握区位优势带来的机遇,作为西南出海大通道的要道,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提升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要把握广西航运快速发展的机遇。据预测,北海港口吞吐量2020年将达到6891万吨,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主动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大对水上安全监管设施的投入,提高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三是要把握建设“三个海事”的机遇。200年,交通部海事局提出了建设“交通海事、阳光海事、数字海事”,建好“党政管理人才队伍、执法专业人才队伍和拔尖人才队伍”,实现“追求社会满意度最高、追求岗位工作业绩最优、追求职工归属感最强”的总体目标,确立了全国海事新发展的基本战略,各海事局正你追我赶,加快发展,我们一定要在广西海事局的有力支持下,按照建设“三个海事”的总体要求,千方百计地加快发展!

2、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北海海事发展中的问题

北海海事局领导班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北海海事现状进行了科学审视和定位,集中全局干部职工智慧,基本实现管理信息化、反应快速化、执法规范化、监管现代化。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管理信息化成效显著,建设并形成了北海海事内外网,计算机配备率局机关和三个海事处均达100%;反应快速化推进有力,新增海巡艇1艘,配置海事执法车7辆;执法规范化步伐加快,5岁以下执法人员均达到大专以上学历,设立政务大厅个,全线执法水平稳步提高,初步运行了海事管理体系,发生在身边的可喜变化,极大振奋了干群发展北海海事的热情,上下团结、干事创业成为现阶段北海海事的主旋律。

3、在发展中突出人才队伍的建设和作用

发展,没有人不行,没有人才更是不行。人才已成为推动北海海事发展的源动力,人才问题解决不好,就会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在新的形势下,北海海事新发展的目标国内一流海事管理水平,要达到这个目标,迫切需要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一流的海事队伍,而当前北海海事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这个要求,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实施人才强局战略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基本目标是到2010年我局各类专业人才如psc检查官、海事调查官、危险品管理、部局拔尖人才等达到78人。

航运处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切实加强行政能力建设,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版权所有

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全面发展观,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根据共产主义的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地发挥他们的各方面的才能”,“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十六届三中全会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列为新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本质要求。

协调发展观,就是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经过不断的探索,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文明的认识日益深化,提出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新范畴。三个文明中的每个文明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作用、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物质基础,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可以推动政治制度的变革和思想道德及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政治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的性质和物质文明发展的方向,进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程;精神文明可以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提供思想引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类文明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就是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党和政府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艰巨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并做出了不懈努力。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海事行政能力建设,切实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执政之要在于为民,行政之要在于依法。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法治观念,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

一是不断提高海事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我局干部职工不仅具有海事行政执法的职能,同时还具有船舶登记、通航管理、船员考试等多项业务。人员虽然不多,但职能却很多,有的同志身兼数职,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海事工作人员要有较强的综合业务能力。应该说我们这支队伍目前总体上是好的,但是随着法制建设的加强和完善,对行政执法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目前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知识结构“单一化”,复合型人才较少等。严重制约着海事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加强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加强人才的培养重点要抓好以下方面,一是要领导重视,各级领导要把人才培养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考核中去,真正做到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二是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要把个人的学习情况和年终考核评比结合起来,当作一项重要的指标来衡量。三是方法多样,要鼓励个人自学与组织培训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尽快提高海事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一只具有复合型人才的海事队伍,不断提高我局海事人员综合业务能力。

二是不断提高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分析判断能力。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而表现出来的,作为主管业务的领导就是要从多个偶然性中研究必然性,从而把握必然性。水上交通安全工作也是如此,看似问题很多,杂乱无章,其实也有本质的规律,要做到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从而增强我们工作的预见性,提前采取措施,保证水上交通的安全。

三是不断提高我们的依法行政能力。党的十六大提出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去年七月一日《行政许可法》正式颁布实施。海事机构是国家授权的行政执法单位,海事系统的法律体系是比较完善的,这说明国家对海事部门是非常重视的。我局的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一定要提高我们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要积极组织各部门的执法人员参加种业务培训,我局先后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海事管理业务、法律法规等多种执法培训,组织参加部局、广西局短期业务培训班有70多人次,队伍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明显提高。同时,还要鼓励个人自学,特别是领导和一线执法人员要深入学习,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对于违规执法的同志,坚决清除执法队伍,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是要全面提高水上安全应急救援能力

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各地首先按要求健全水上安全应急救援工作机构,完善应急救援方案,明确各自的任务,其次组织好演练,提高应变能力和实战水平。根据我局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北海海事局搜救应急反应预案、北海港防抗台风应急预案、北海港溢油应急计划等一系列制度,并购置了一批溢油事故应急设备,提高了北部湾海域水上事故的救援能力。

三、加强海事行政能力建设是实现北海海事事业更深度发展的迫切需要

北海海事局是北部湾海上安全监督管理的执法机构,担负着9800平方公里海域和495公里岸线的水上安全管理和防止船舶污染的职责。多年来,北海海事干部、职工为北海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但北海海事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监管设施设备、管理的方式方法与其他沿海先进海事局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辖区内河航运安全基础还比较薄弱,船舶技术状况、船员素质等问题都是影响辖区安全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红树林旅游区、银滩游艇的整治更是全区水上安全重中之重,丝毫不能放松。北海海事的职责和使命迫切需要我们加强海事行政能力的建设。

1、依法行政、科学管理是北海海事行政能力建设的主题

北海海事局作为广西海事局所属的行政执法机关,其工作职责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时刻牢记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责任”意识,严格履行“船舶适航、船员适任、安全畅通、有效监管、优质服务”的光荣职责,做一个为民、利民、便民的执法机关。为此,我们提出了依法行政、科学管理,为地方航运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水上安全环境作为行政能力建设的切入点,不断追求最高的社会满意度。

随着依法治国的不断深入,执法规范化建设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海海事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增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是,与上级的要求和管理相对人的期盼还有差距,我们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尤其要自觉转变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转换角色,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切实做到既不瞎指挥,在管理上越位,也不无所作为,在执法上缺位。

在依法行政、科学管理方面,我们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我们抓住“渡船安全管理”这个安全工作难点,促进了辖区安全形势的稳定;以信息化带动管理现代化,加快了“四化三步走”的进程;坚持阳光操作、有情操作的原则,圆满完成了各项改革任务;加强海事文化建设,凝聚了队伍力量。实践证明,北海海事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依法行政和科学管理。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妥善处理好有效监管和优质服务的关系,寓服务于管理之中;要妥善处理好执法的共性和管理的个性,注意因地制宜,追求执法的统一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2、在海事行政能力建设中注重海事文化建设

通过北海海事文化建设凝聚人心、团结队伍。当前,北海海事事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海事体制改革的进行和管理关系的理顺需要理论和智力的支持,需要全体北海海事人的自觉参与和不懈奋斗。我局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如篮球、乒乓球、气排球、羽毛球、拔河等项目。并组队参加广西海事局气排球比赛、广西海事系统的篮球比赛、市直工委“党旗颂七一”歌咏大赛等。关心职工身心健康、对生病职工组织慰问、并设法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调动了工作积极性,推动各项工作发展。版权所有

3、树立北海海事良好形象是海事行政能力建设的标志

北海海事的性质,要求我们必须注重文明形象和党风廉政建设。经过多年努力,北海海事局2003年被广西海事局命名为第一批文明达标单位。2004年铁山港海事处被命名为北海市铁山港区文明单位。2004年铁山港海事处被自治区文明办命名为第四批文明庭院。2005年铁山港海事处被北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第十四批文明单位。

今后,要按照交通部“三学一创”活动的要求,围绕安全管理中心工作,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系列创建活动,一年打基础,二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将北海海事局建成省部级文明单位,海事处建成地(市)级文明单位(窗口)。同时,结合实际,探索建立北海海事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逐步形成源头治腐的长效机制。继续深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主线,认真落实廉政准则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以及中纪委五次全会提出的廉洁自律要求,做勤政廉洁的表率;继续深化行风建设的主线,着重抓好船舶签证、船舶登记、船员考试发证、船公司审核、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等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的行风建设,认真开展社会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社会行风满意度要达到95%以上,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

四、北海海事行政能力建设,必须立足于服务于航运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北海海事行政能力建设必须立足于服务北海地区航运事业发展、必须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用北海航运经济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成果检验自身能力、水平的高低,以海事行政能力建设促进辖区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1、正确分析和把握北海海事局面临的机遇

总书记明确指出,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今年我国要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我们一定要顺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自觉服从、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抢抓机遇,加快自身发展。一是要把握区位优势带来的机遇,作为西南出海大通道的要道,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提升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要把握广西航运快速发展的机遇。据预测,北海港口吞吐量2020年将达到6891万吨,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主动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大对水上安全监管设施的投入,提高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三是要把握建设“三个海事”的机遇。2004年,交通部海事局提出了建设“交通海事、阳光海事、数字海事”,建好“党政管理人才队伍、执法专业人才队伍和拔尖人才队伍”,实现“追求社会满意度最高、追求岗位工作业绩最优、追求职工归属感最强”的总体目标,确立了全国海事新发展的基本战略,各海事局正你追我赶,加快发展,我们一定要在广西海事局的有力支持下,按照建设“三个海事”的总体要求,千方百计地加快发展!

2、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北海海事发展中的问题

北海海事局领导班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北海海事现状进行了科学审视和定位,集中全局干部职工智慧,基本实现管理信息化、反应快速化、执法规范化、监管现代化。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管理信息化成效显著,建设并形成了北海海事内外网,计算机配备率局机关和三个海事处均达100%;反应快速化推进有力,新增海巡艇1艘,配置海事执法车7辆;执法规范化步伐加快,45岁以下执法人员均达到大专以上学历,设立政务大厅4个,全线执法水平稳步提高,初步运行了海事管理体系,发生在身边的可喜变化,极大振奋了干群发展北海海事的热情,上下团结、干事创业成为现阶段北海海事的主旋律。

3、在发展中突出人才队伍的建设和作用

发展,没有人不行,没有人才更是不行。人才已成为推动北海海事发展的源动力,人才问题解决不好,就会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在新的形势下,北海海事新发展的目标国内一流海事管理水平,要达到这个目标,迫切需要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一流的海事队伍,而当前北海海事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这个要求,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实施人才强局战略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基本目标是到2010年我局各类专业人才如psc检查官、海事调查官、危险品管理、部局拔尖人才等达到78人。

航运处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一、切实加强行政能力建设,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全面发展观,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根据共产主义的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地发挥他们的各方面的才能”,“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十六届三中全会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列为新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本质要求。

协调发展观,就是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经过不断的探索,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文明的熟悉日益深化,提出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新范畴。三个文明中的每个文明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作用、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物质基础,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可以推动政治制度的变革和思想道德及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政治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的性质和物质文明发展的方向,进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程;精神文明可以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提供思想引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类文明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就是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党和政府充分熟悉到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艰巨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并做出了不懈努力。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海事行政能力建设,切实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执政之要在于为民,行政之要在于依法。各级干部非凡是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法治观念,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

一是不断提高海事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我局干部职工不仅具有海事行政执法的职能,同时还具有船舶登记、通航治理、船员考试等多项业务。人员虽然不多,但职能却很多,有的同志身兼数职,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海事工作人员要有较强的综合业务能力。应该说我们这支队伍目前总体上是好的,但是随着法制建设的加强和完善,对行政执法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目前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知识结构“单一化”,复合型人才较少等。严重制约着海事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加强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加强人才的培养重点要抓好以下方面,一是要领导重视,各级领导要把人才培养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考核中去,真正做到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二是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要把个人的学习情况和年终考核评选结合起来,当作一项重要的指标来衡量。三是方法多样,要鼓励个人自学与组织培训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尽快提高海事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一只具有复合型人才的海事队伍,不断提高我局海事人员综合业务能力。

二是不断提高水上交通安全治理的分析判定能力。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而表现出来的,作为主管业务的领导就是要从多个偶然性中研究必然性,从而把握必然性。水上交通安全工作也是如此,看似问题很多,杂乱无章,其实也有本质的规律,要做到熟悉规律,利用规律,从而增强我们工作的预见性,提前采取措施,保证水上交通的安全。

三是不断提高我们的依法行政能力。党的十六大提出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去年七月一日《行政许可法》正式颁布实施。海事机构是国家授权的行政执法单位,海事系统的法律体系是比较完善的,这说明国家对海事部门是非常重视的。我局的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一定要提高我们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要积极组织各部门的执法人员参加种业务培训,我局先后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海事治理业务、法律法规等多种执法培训,组织参加部局、广西局短期业务培训班有70多人次,队伍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明显提高。同时,还要鼓励个人自学,非凡是领导和一线执法人员要深入学习,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对于违规执法的同志,果断清除执法队伍,维护法律的严厉性和权威性。

四是要全面提高水上安全应急救援能力

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各地首先按要求健全水上安全应急救援工作机构,完善应急救援方案,明确各自的任务,其次组织好演练,提高应变能力和实战水平。根据我局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北海海事局搜救应急反应预案、北海港防抗台风应急预案、北海港溢油应急计划等一系列制度,并购置了一批溢油事故应急设备,提高了北部湾海域水上事故的救援能力。

三、加强海事行政能力建设是实现北海海事事业更深度发展的迫切需要

北海海事局是北部湾海上安全监督治理的执法机构,担负着9800平方公里海域和495公里岸线的水上安全治理和防止船舶污染的职责。多年来,北海海事干部、职工为北海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但北海海事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监管设施设备、治理的方式方法与其他沿海先进海事局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辖区内河航运安全基础还比较薄弱,船舶技术状况、船员素质等问题都是影响辖区安全的重要因素,非凡是红树林旅游区、银滩游艇的整治更是全区水上安全重中之重,丝毫不能放松。北海海事的职责和使命迫切需要我们加强海事行政能力的建设。

1、依法行政、科学治理是北海海事行政能力建设的主题

北海海事局作为广西海事局所属的行政执法机关,其工作职责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时刻牢记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责任”意识,严格履行“船舶适航、船员适任、安全畅通、有效监管、优质服务”的光荣职责,做一个为民、利民、便民的执法机关。为此,我们提出了依法行政、科学治理,为地方航运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水上安全环境作为行政能力建设的切入点,不断追求最高的社会满足度。

随着依法治国的不断深入,执法规范化建设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海海事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增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是,与上级的要求和治理相对人的期盼还有差距,我们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尤其要自觉转变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转换角色,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切实做到既不瞎指挥,在治理上越位,也不无所作为,在执法上缺位。

在依法行政、科学治理方面,我们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我们抓住“渡船安全治理”这个安全工作难点,促进了辖区安全形势的稳定;以信息化带动治理现代化,加快了“四化三步走”的进程;坚持阳光操作、有情操作的原则,圆满完成了各项改革任务;加强海事文化建设,凝聚了队伍力量。实践证实,北海海事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依法行政和科学治理。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妥善处理好有效监管和优质服务的关系,寓服务于治理之中;要妥善处理好执法的共性和治理的个性,注重因地制宜,追求执法的统一性和治理的有效性。

2、在海事行政能力建设中注重海事文化建设

通过北海海事文化建设凝聚人心、团结队伍。当前,北海海事事业正处于发展的要害时期,海事体制改革的进行和治理关系的理顺需要理论和智力的支持,需要全体北海海事人的自觉参与和不懈奋斗。我局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如篮球、乒乓球、气排球、羽毛球、拔河等项目。并组队参加广西海事局气排球比赛、广西海事系统的篮球比赛、市直工委“党旗颂七一”歌咏大赛等。关心职工身心健康、对生病职工组织慰问、并设法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调动了工作积极性,推动各项工作发展。

3、树立北海海事良好形象是海事行政能力建设的标志

北海海事的性质,要求我们必须注重文明形象和党风廉政建设。经过多年努力,北海海事局2003年被广西海事局命名为第一批文明达标单位。20*年铁山港海事处被命名为北海市铁山港区文明单位。20*年铁山港海事处被自治区文明办命名为第四批文明庭院。20*年铁山港海事处被北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第十四批文明单位。

今后,要按照交通部“三学一创”活动的要求,围绕安全治理中心工作,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系列创建活动,一年打基础,二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将北海海事局建成省部级文明单位,海事处建成地(市)级文明单位(窗口)。同时,结合实际,探索建立北海海事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逐步形成源头治腐的长效机制。继续深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主线,认真落实廉政准则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以及中纪委五次全会提出的廉洁自律要求,做勤政廉洁的表率;继续深化行风建设的主线,着重抓好船舶签证、船舶登记、船员考试发证、船公司审核、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等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的行风建设,认真开展社会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社会行风满足度要达到95%以上,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

四、北海海事行政能力建设,必须立足于服务于航运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北海海事行政能力建设必须立足于服务北海地区航运事业发展、必须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用北海航运经济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成果检验自身能力、水平的高低,以海事行政能力建设促进辖区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1、正确分析和把握北海海事局面临的机遇

总书记明确指出,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要害还是要靠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今年我国要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我们一定要顺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自觉服从、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抢抓机遇,加快自身发展。一是要把握区位优势带来的机遇,作为西南出海大通道的要道,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提升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要把握广西航运快速发展的机遇。据猜测,北海港口吞吐量2020年将达到6891万吨,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主动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大对水上安全监管设施的投入,提高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三是要把握建设“三个海事”的机遇。20*年,交通部海事局提出了建设“交通海事、阳光海事、数字海事”,建好“党政治理人才队伍、执法专业人才队伍和拔尖人才队伍”,实现“追求社会满足度最高、追求岗位工作业绩最优、追求职工归属感最强”的总体目标,确立了全国海事新发展的基本战略,各海事局正你追我赶,加快发展,我们一定要在广西海事局的有力支持下,按照建设“三个海事”的总体要求,千方百计地加快发展!

2、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北海海事发展中的问题

北海海事局领导班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北海海事现状进行了科学审阅和定位,集中全局干部职工聪明,基本实现治理信息化、反应快速化、执法规范化、监管现代化。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治理信息化成效显著,建设并形成了北海海事内外网,计算机配备率局机关和三个海事处均达100%;反应快速化推进有力,新增海巡艇1艘,配置海事执法车7辆;执法规范化步伐加快,45岁以下执法人员均达到大专以上学历,设立政务大厅4个,全线执法水平稳步提高,初步运行了海事治理体系,发生在身边的可喜变化,极大振奋了干群发展北海海事的热情,上下团结、干事创业成为现阶段北海海事的主旋律。

3、在发展中突出人才队伍的建设和作用

发展,没有人不行,没有人才更是不行。人才已成为推动北海海事发展的源动力,人才问题解决不好,就会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在新的形势下,北海海事新发展的目标国内一流海事治理水平,要达到这个目标,迫切需要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一流的海事队伍,而当前北海海事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这个要求,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实施人才强局战略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基本目标是到2010年我局各类专业人才如psc检查官、海事调查官、危险品治理、部局拔尖人才等达到78人。

航运处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责任。及时调整本级并督促完善下级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健全安全管理网络。年初,召开了系统年度安全大会,局主要负责人与基层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单位安全工作责任,对各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考核奖惩。各单位也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到人、到岗位。制定并下发了《2014年__市交通运输局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要点》、《2014年度安全工作要点》等文件,细化了年度工作计划任务,明确了安全生产目标。坚持安全生产四项制度,每月召开安全工作例会,组织学习上级关于安全工作文件精神,通报安全检查和GPS监控情况及事故案例,研究部署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2、坚持安全检查,落实隐患整改。坚持企业自查、行业检查和交通运输局综合安全督查的安全三级定期检查制度。局主要负责人亲自带头,和其他局领导一起,组成10个安全检查组,每月上旬带队深入到基层一线开展全覆盖、无缝隙的安全大检查。在春运、菜花节、“两会”、主要节日等重点时段和“安全生产月”进行专题检查,共派出安全检查组127个,参加检查人员508人次,通过看现场、查资料、听汇报,梳理出安全隐患108起,当场整改到位56起,下发督办单40份,现已全部落实整改到位。同时,局安监科每月安排1-2次的分行业安全专项督查,突出对道路客运、危化品运输、水上交通(渡口)、学生接送车辆以及乡镇客运站等重点部位的安全检查,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3、注重教育培训,加强安全宣传。5月份,组织交通运输全行业219名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加安全知识培训,对新任安管人员培训发证,对已获得证书的人员进行年度审验复训。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各单位深入开展安全“六进”宣传活动,利用板报、条幅、广电、网络、手机等多种平台,把安全知识送到船头、车头、码头、工地,共发放安全宣传材料4000份,制作安全宣传戗牌22块,新客站、安顺公司、华通公司和板桥公司等企业开展消防知识培训和车辆应急逃生演练4次,参加演习216人。通过广泛宣传,有效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推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上台阶。

4、落实监管措施,全力做好__会安保。为迎接__会安全顺利举行,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根据交通运输行业特点,我局制定了专项行动方案,局主要负责人两次召开专题会议布置、督查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活动。__会期间,局安监科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始终保持严防、严管、严控的高压态势,专题召开__班车驾驶员动员会,督促客运站落实对驶往__班车的旅客购票实名登记、专门安检通道发车、包裹逐一危险品检查等措施, 2次牵头组织对全市13道渡口、危化品码头等水上交通安全进行督查,参加对全市危化品运输、乡镇客运站等专项监督检查。保证了全系统安全形势的稳定

5、开展“打非治违”,实施专项整治。年初,我局根据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全年“打非治违”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布置在全市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内河运输、港区内危化品装卸(过驳)、水上交通安全等“打非治违”专项整治活动。9月份,按照“六打六治”专项行

动部署要求,部署“六打六治”和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开展道路客运、危化品运输、水上交通(渡口)、危化品码头、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公路水运施工安全等六个方面的专项整治。“六打六治”活动开展以来,组织全系统开展安全生产拉网式大排查,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其中,道路交通累计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件218起,其中无证经营“黑车”28起,罚款9.8万元;水上交通开展联合执法3次,检查企业6家,发现隐患8处,已全部整改到位,共处理行政处罚案件146起,联合清除各类农杂船500多条,共处罚船舶97艘次,罚款12.72万元;路政部门一方面加大路政安全工作的排查力度,另一方面加大对超载超限运输打击力度,共查处超载车135辆次,处理76辆吨,行政处罚23.24元,保护了路产路权;我局以“六打六治”为抓手,夯实安全工作基础,进一步深化了“平安交通”创建。 6、加强综合治理和平安交通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平安交通”系列创建活动,结合行业特点深 入开展“安全带、生命带”、“平安公路”、“平安水域”、“平安码头”、“平安工地”等活动,通过创建活动深入打击交通运输行业领域的违法非法生产经营行为。按照市综治办的分工要求,牵头做好公路水路综治联防专项小组工作。加强对重点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做到应评尽评。

7、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按照交通运输部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的要求,局安监科积极推进,建立标准化建设组织网络,明确标准化达标的时间表。今年5月,华通公司、大运公司通过省厅组织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验收。__市航运有限公司通过省厅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交通运输部颁发了达标等级证书。道路危化品运输企业安顺公司也完成了自评上报,等待省厅的验收。

8、强化科技监管,实现联网联控。目前,接入监控中心平台车辆数为648辆,其中长途182辆、公交466辆。为充分发挥科技安防在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局安委办要求一是加强实时监控。监控员每日对所有长途车辆巡查不少于1遍;夜间卧铺客车重点监管,减速慢行,凌晨2时至5时提醒车辆严格执行停车休息制度。承担接送学生的车辆,按线分工监控,严禁超速超员;二是及时通报处理违章。监控发现车辆违章,第一时间发送短信或电话提醒,实时远程纠违。全年共发送纠违信息4240条,提醒电话304个。对违章情节严重、屡教不改的,形成书面通报,上报市局安委办、运管处,并通知车辆所属客运公司落实整改,客运公司将违章处理结果上报局安委办。2014年监控中心共发通报12份,通报违章86起,相关企业对违章当事人及时作出处罚教育,超速、超员、超范围经营得到有效遏制。一般性违章行为由年初的每日230余起下降到如今不到10起,重大违章不到1起。车辆行驶过程逐渐做到规范,驾驶员接打电话、抽烟情况极少发生,减少了车辆营运中安全隐患;三是严格规范管理。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节假日加班加点,接警电话全天畅通。

2014年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在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安全责任意识有待加强。全系统安全责任还没有完全细化落实到岗到人,安全检查不细致;二是安全监管措施不够扎实。对监控分平台管理尚需进一步完善,以致于存在企业监控主体责任不到位,依赖春星公司监控的现象;三是安全基础资料还需完善。部分单位安全学习、会议、检查等活动缺少记录,安全基础台账资料不完善。

1、以学习宣传新《安全生产法》为契机,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为抓手,推进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

3、以坚持安全四项制度为根本,不断夯实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

4、以科技监控为平台,切实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航运处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南京都市圈;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南京也在加快推进第二阶段全市综合改革工程,2014年1月2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实施综合改革工程第二阶段重点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南京都市圈要积极创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体制创新试验区,对都市圈体制机制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南京都市圈已经在机制建设上做了很多努力,有了良好的基础,但要创建在全国有示范意义的区域协调发展体制创新试验区,还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完善相关制度,初步思考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机制建设:

一是完善城市发展联盟合作机制。以2013年8月3日召开的南京都市圈城市发展联盟成立大会为新起点,建立强有力的跨省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南京都市圈跨省行政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指导南京都市圈建设。进一步完善南京都市圈决策、协调和执行三级运作机制,健全都市圈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市长联席会议、专委会工作会议等政府间多层次协商机制,加强专委会、项目合作和项目监督等制度建设,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切实推进都市圈建设。充分发挥都市圈第七届市长联席会议上成立的五大类16个专委会在项目推进方面的主导作用。加强各市党政主要领导定期互访、会晤,就创建试验区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与决策。各市应成立推进都市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创新项目建设、重大战略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各市联合努力积极向国务院上报《南京都市圈区域规划》,争取将都市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争取国家层面赋予南京都市圈在跨省都市圈合作方面先行先试权。坚持以《南京都市圈区域规划》为指导,精心编制都市圈产业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公共服务一体化规划和毗邻地区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不断完善规划体系,在规划体系框架内,系统、合理、有序地统筹都市圈合作项目,推动各领域合作协同发展,形成都市圈建设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还要逐步修正和统一各成员城市的地区性法规和政策,研究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此基础上,商讨建立有利于都市圈区域经济合作的法律法规。鼓励行业协会、企业协会等跨区域合作,建立全方位、多领域的民间交流合作机制。

二是健全跨区域市场化整合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资本、技术等各类要素市场,实现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清理和修订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法规和政策,努力营造公平合理、平等互利、统一规范的市场环境。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新一轮经济改革中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南京都市圈地跨苏皖两省,区域行政壁垒客观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完善。因此,要充分发挥都市圈各市的资源禀赋优势,准确把握市场脉搏、顺应市场需要,多打造一些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发展潜力的合作项目,全面激发区域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积极探索跨区域园区共建以及企业兼并重组后的增加值统计归属、财税利益分成机制,通过股份制运营方式实现合作共建园区的利益分割。探索港口股份合作方式,由各地市出资组建港口集团,统筹港口建设与发展;建立激励细则,鼓励港口资产重组,实现港口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共同组建区域通投资公司,统筹推进都市圈跨界交通设施建设,推进城际轨道交通网建设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衔接,解决城际公路“断头路”和“瓶颈路”。组建跨区域公交集团公司,鼓励相邻城市相互开放线路,推进市场化的公交企业兼并与重组;探索相邻城市城际客运公交化运营模式。

三是健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基础设施项目协调难度大,建设周期长,社会关注度高,应重点推进跨界交通项目,确保按时间节点建成通车,同时加快推进重大枢纽工程建设,通过基础设施先行更好地实现资源互融。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城际轨道交通、公路交通网络建设,加快同城化客运公交和换乘枢纽建设,推进都市圈交通同城化。进一步加快实现快速道路、轨道交通、水资源保护与开发等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通信设施同城化,推进都市圈公益性文化体育、重大科研、环境监测网络等基础设施的相互开放与共建共享。在跨区域、非经营性的基础设施领域,建立规划统筹化、建设一体化、资源社会化的建设和使用制度;在区际经营性和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领域,推进经营主体市场化,建立投资者受益、使用者付费和管理者获补偿的利益共享机制。将社会设施开放工作纳入相应管理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指标体系,建立都市圈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免费开放与管理制度以及各类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市场化开放与管理制度。以水、大气质量监控为重点,建立都市圈环境监控网络共建机制;以“就近服务、付费共享”为原则,探索股份合作方式,建立跨界地区环境设施共建共享制度。建立数据共享的成本-利益分担分享机制,推进各城市地理信息库、人口信息库以及企业法人信息库三大数据库建设,协同共建数据交换中心。推动共建共享电子商务平台、物流信息平台、技术产权交易平台、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生态环境与公共事务平台等行业领域信息平台。在做好基础设施先行的同时,要将合作项目从基础设施建设向产业、科教、文化、环保、民生事业等领域拓展延伸,实现多领域、多重点、有深度的全面合作。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积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在靠市场机制难以解决的公共产品的生产方面,如公共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科教文化、民生事业等一些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合作项目上更好地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真正使“都市圈”建设惠及百姓、惠及民生。

四是健全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南京的科教资源优势,鼓励南京高校院所与都市圈各市开展技术对接,共建产学研联合创新载体。切实加大科技创新合作力度、创新产业合作模式,加快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实力整体提升。深化都市圈产业分工合作,根据各市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探索合作共建园区的利益分享机制,鼓励政府、园区、企业等多层面对接,促进要素流动,推进产业联动发展和转型升级。探索合作共建园区的利益分享机制,鼓励多层面对接,消除要素流动的行政障碍,实现园区共建与合作发展,推进区域产业联动发展和转型升级。以优势互补推进区域产业分工,转型提升片在培植研发和营销等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的同时,引导加工制造环节在其他片区集中集聚布局,鼓励科技创新成果向其他片区扩散转化与大规模生产。以集群构建推进区域产业合作,实现园区共建与合作发展,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围绕钢铁、石化及化工新材料、汽车及装备、电子信息、航运物流等优势产业,打造若干产业集群,以集群为引领推动区域联合发展。整合各地优势资源,加强产业集群纵向一体化发展,形成相互关联的产业链空间网络,促进信息、原材料和产品在转型提升片和产业转移承接片之间传递和流动。以载体和园区共建推进区域产业联动发展,引进先进理念和成功做法,创新园区合作共建机制和方式,鼓励与其他沿海地区政府、开发园区、战略投资者和中央直属企业合作共建开发园区和科技城,推进组团式承接产业转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帮扶援建、委托管理、股份合作、产业招商等方式共建开发园区。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协商议定合作方式和税收分成,明确责任义务和经营期限,形成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区域联动发展新局面。

五是健全联合执法合作机制。建立都市圈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执法合作机制,推进都市圈农产品、食品标准相互认证与质量安全监管合作,加强跨界环境污染联防联治和联合执法。建立都市圈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加强跨界环境污染联防联治和跨界环境违法行为联合查处,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提升生态竞争力,建设环境友好的南京都市圈,提升都市圈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以及联动处置机制,实现应急救助系统联网联动和统筹调度。建立都市圈统一的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共同提升流动人口服务水平。联合建立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合作机制,推进农产品、食品标准相互认证与质量安全监管合作。建立劳动争议仲裁受理、审理、裁审标准一致机制。制定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治安管控、交通管理、警务指挥等领域广泛合作的长效机制。建立跨界污染联防联治机制,加强项目审批的沟通合作,统一审批尺度;加强跨界环境违法行为联合查处。建立都市圈城市管理跨地区联动工作机制,协同加强跨界地区的城市综合管理。成立跨界水体协调管理、整治机构,建立水务一体化管理机制;探索建立水权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级管理制度。在金牛山水库、石臼湖等备用水源地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中,加强资料共享。建立长江水源地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急通报制度,上游城市江段发生水污染事故时,立即告知下游城市,并定期通报交换水质监测信息,加强防范能力建设。建立慢性病、职业病以及新发传染病的联合防控机制。

六是健全公共服务共享机制。建立公共服务互惠机制,推进都市圈公益性文化体育、重大科研设施、环境监测网络、水源地保护等方面的相互开放和共建共享,推进都市圈医学检验互认、教育资源合作、社保体系衔接,建设惠及百姓的幸福都市圈。统筹教育均衡协调发展,鼓励南京将中等职业学校跨市招生计划优先投放扬州、镇江两市,再逐步投放其他城市。探索建立中高职课程衔接、分段教学、学分互认、学历提升的创新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深化学校师资结对交流,定期安排教师互派挂职、跟岗培训。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共享,推进医疗机构合作办院、设立分院、组建医疗集团,促进医疗水平共同提升。建立高层次医疗人才共享机制,推进疑难疾病联合攻关、重大疾病联合会诊等。积极促进就业和人才流动,建立统一的就业服务信息平台,推动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就业指导、岗位推荐、职位信息、政策咨询等就业服务对接。推动职业技术培训资源共享,逐步实现互认培训和鉴定结果。建立跨区域劳动人事争议信息共享、协同处理机制以及仲裁机构联席会议制度。逐步推进技能人才自由择业,探索建立户口不迁、关系不转、身份不变、双向选择的人才流动机制。推进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先期探索实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加快推进社会保险参保缴费年限互认,实现流动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关系的有序衔接。推进养老服务同城化发展。深化文化体育交流合作,推动圈内文化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文化的融合发展增强同城化认同感。共同建立文化体育资源信息服务平台。统筹规划新增公共文化、体育场馆。推动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和服务协作,鼓励体育场馆双向免费开放。合作举办各类群众性文化演出、体育比赛,共申共办全国性、国际性重大文化体育活动。今年,都市圈城市将携起手来,按照“南京都市圈,共办青奥会”的目标,共同将青奥会办成享誉中外的体育盛会、文化盛会、青春盛会。

当然,在高效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中,除了使用传统的政府行政力进行协调外,还可以引进利益补偿和公共投资等经济协调力,由各城市按照地区生产总值的一定比例共同设立都市圈发展结构基金,在基础设施建设、区域环境治理、生态环境补偿、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共同分担和收益,推进都市圈重大领域合作的突破。此外,还可以借鉴日本都市圈“政策投资银行”的经验,建立“南京都市圈联合银行”,通过发行区域性项目债券等方式,用于圈内重大项目建设和规划落实。

航运处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板块之一,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教育是基础和保障,交通职业教育既是交通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交通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体系。一方面,交通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和智力的保障。大力发展交通职业教育,建立交通人力资源支持保障体系,为交通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持续提升交通从业队伍素质,是我省交通实现跨越式发展和“两个率先”目标的基本保证。另一方面,交通事业的发展既为交通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历史机遇,也对交通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火如荼的建设高潮和大量的行业管理工作引发了对高素质交通从业人员的需求。落实人才强交战略,大力发展交通职业技术教育,建设交通行业人力资源支撑体系,实施交通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完善交通行业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创新培养方式,这已成为交通事业的发展的主导因素。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作为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我们必须对交通职业教育予以更多的关心、更高的重视、更大的投入,持续提高交通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持续提高交通职业教育对交通事业的保障和支持能力。同时,针对我省交通事业的发展对交通职业教育的需求、我省交通职业教育的现有规模和成果、职业教育发展的困难和前景等,我们要不断地探求新的管理体制、机制和新的服务载体,加强对交通职业教育的研究、指导和服务。

一、我省交通职业教育的现状

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交通部、省政府专门召开了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对发展职业教育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需求,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大环境、大气候。

经过长期的努力,我省交通教育已形成相当的规模。据统计,到20__年底,我省交通系统共有各类学校24所。从主管部门来分析,厅管厅属学校有5所,市级交通行业主管部门所属的有13所,交通企业主办的有6所;从教育与培训来分类,全日制学校有15所,培训机构有9所;从地域分布来看,除舟山市以外,其他各市均有1所以上学校。24所学校占地面积达137.768万平方米,校舍面积达47.2万平方米,教职工总数2329人,在校生规模达3万余名。五年共输送全日制毕业生2.5万名,组织岗位培训30万人次。特别是厅管厅属4所院校办学规模、质量与效益都显著增长,在交通职业教育中始终发挥着骨干和引领的作用,为我省交通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劳动力保障。4所院校占地面积达76.63万平方米,校舍面积达25.17万平方米;教职工总数达878人,其中专任教师533人;20__年共招收全日制学生5211名、成人教育招生2332名;20__年全日制教育毕业生2538名、成人教育毕业生845名;组织各类岗位培训达到16064人次。

我省交通职业教育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有些是宏观性的教育问题在交通教育上的反映,而有些是交通职业教育自身存在的体制、机制和结构上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办学主体多样化,需要进一步健全监督约束机制。目前,交通系统职业学校,有交通主管部门创办、交通企业创办、民间社会办学以及校企联合办学等多种模式,这种办学体制扩大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参与性、竞争性,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活力,但是也出现了有的学校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社会效益的行为,如恶性竞争生源、不注重教学质量、学生管理混乱、就业欺诈等。

二是有的学校办学定位不明确,需要加强宏观的指导与资源整合。特别是有的市县交通学校,只注重生存,不注重发展,没有长远的办学方向和目标,对行业的需求、市场的需求缺乏调查研究,办学的盲目性较大。

三是办学质量参差不齐,需要进一步健全教学评估与淘汰机制。有的学校专业设置不规范、课程设计不合理、教材不配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质量亟待提高,教学内容与方法也有待改进。

四是办学条件不一,教育经费总量不足。24所学校中纳入财政预算拨款的学校只有7所,而市县学校的主管部门拨款又非常少甚至没有拨款,由此导致部分学校很少有基建投入。教学环境差,校舍破烂、陈旧、狭小;教师收入低微,教学设备、实训基地等硬件设施严重缺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如何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如何提高交通职业教育对交通事业发展的人力支持和智力保障作用,这是科教部门一直在考虑的课题。从20__年开始,我们就在积极探索和组建浙江省交通教育研究会,做了大量的筹备工作,目前研究会已经通过民政部门的社团登记,预计将在年底前完成组建工作。成立我省交通教育研究会,就是要充分发挥研究会对主管部门的专业咨询和决策参谋作用,以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我省交通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整合我省交通教育资源,促进院校与行业的双向联系,建立院校间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更好地为交通教育的发展做好服务,推进我省交通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二、交通教育研究会的性质

浙江省交通教育研究会是我省交通行业教育团体和教育工作者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由全省交通行业的教育部门、院校、企事业单位和关心交通教育的人士自愿组成的学术性、非营利性组织,经浙江省民政厅注册登记的法人社会团体。因此,浙江省交通教育研究会在机构的性质上明确属于非政府组织。其基本特性体现为:

一是非政府性和民间性。交通教育研究会不是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的内设、直属或下属机构,而是为了实现发展交通教育的职能,由兴趣、志向相同的院校倡导和推动,为成员和行业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和发挥特定的作用,因此,具有民间自发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的特征。

二是合法性和非政治性。交通教育研究会必须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的有关规定,向省民政部门申请登记,依法成立,并在遵循法律、道德和国家有关政策的前提下开展相关的业务活动。研究会是学术性质的社会团体,不得参与宗教性活动,不卷入推选公职候选人等政治活动,因此,具有非宗教性和非政治性的特征。

三是组织性和自治性。交通教育研究会以章程进行组织和管理,其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章程由会员代表大会制订或修改,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理事会成员由会员代表大会选举或罢免;研究会的业务范围和职能由章程赋予,成员入会或退会完全自愿。因此,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征。

四是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交通教育研究会围绕浙江交通“六大工程”建设和跨越式发展的中心工作,开展交通教育的研究与交流,指导各院校转变办学理念、优化办学结构、形成品牌特色、加快发展步伐,努力实现教育质量、师资队伍、校园环境的跨越式发展,培养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交通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的保障和支持。研究会是公益性组织,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其开展的业务活动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

三、组建浙江省交通教育研究会的必要性

(一)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独特作用,是现代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

现代公共管理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社会结构是建立在政府、市场和市民社会三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之上的,市场要素主要由企业组织构成,而政府要素和市民社会要素分别由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称为第三部门)构成。如美国就是利用政府系统之外的各种行业协会,抢先制定和各自行业的市场、技术准入和从业标准,对国外商品、资本、劳务的进入设置限制和障碍,从而实现了不由政府出面照样能够保护国内市场和产业的目标;著名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其特点就是通过行业协会、教育基金会等社团机构,制订职业教育的标准规范、协调企业与培训机构的关系、组织职业技能鉴定等,在事实上代替政府的某些职能。

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转型有了一定的进展,政府职能的转变,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机会。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一方面数量大幅增加,一方面作用日益显现,非政府组织同政府、企业共同构成了现代经济结构的三大支柱。社会团体是当代中国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宪法和法律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联合和团结全国的职工、青年、妇女以及各界人士,参与国家和地方的政治生活,协调社会公共事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国有全国性社会团体近20__个。其中使用行政编制或事业编制,由国家财政拔款的社会团体约200个。如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全国妇联等社会团体虽然是非政府性的组织,但在很大程度上行使着部分政府职能。因此,积极发展非政府组织,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既有客观需求的必要性,又有现实的紧迫性。

由交通教育研究会的性质决定,教育研究会将以其学术性、专业性特征和行业自律性、自治性的运作特点,在交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显现其行业调查、决策支持、校企合作、学术交流等功能,以促进交通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组建交通教育研究会,是加强和改善交通职业院校管理的必然要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问题指出,要“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职责,制定和完善学校的设置标准,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形成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在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以及招生规模、人才聘用等方面给学校更多自,培育并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特色”。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一方面要认真履行管理和指导交通职业教育发展的职责,加强和改善对交通院校的宏观管理和政策指导;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培育交通院校自主管理和良性发展的机制。

交通院校既是为交通行业服务的教育机构,同时又是独立的市场主体,既要紧紧围绕交通事业发展这个中心,又要遵循其教育教学的特殊规律,既要注重办学的社会效益,也要充分考虑办学的经济效益和院校的自身发展。在对交通院校的许多管理领域就出现了不该管、不便管、管不好的状况。一是主管部门不便直接管理的事务,如院校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学生

就业、师资引进与培养、院校内部管理以及院校间的竞争和协作等,但这些事务从院校和社会需要来看,又迫切需要有相应的机构进行指导、监督、管理和协调;二是需要主管部门管理,但是单靠主管部门难以管到位或管理效率低的事务,如交通职业教育发展状况调查、人才需求调查和预测、教育教学标准的制定与质量评估、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和规范、院校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制裁等,都需要有一个学术性、专业性很强的机构来协助政府主管部门进行管理;三是交通院校有需要,但是单个院校难以做到,或即使能做到但会付出高额成本的事务。如行业信息收集,人才、技术和职业培训,师资力量的培养与交流、向社会反映院校的共同诉求以及其他行业性的社会公益性等,需要有一个民间性的、院校自愿集结产生的机构来协作完成这些事务。

因此,组建交通教育研究会既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应有之义,是主管部门有效履行教育管理职责的延伸手段,又是交通院校与行业之间、交通院校相互之间加强交流与协作的良好平台。

(三)组建交通教育研究会,是促进交通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

由于行业或企业办学的性质所决定,教育主管部门对交通职业教育的业务指导、资金支持等方面都有局限性,而交通主管部门不可能把大量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在这方面,尤其是市县交通部门在教育业务指导上没有专门的机构和力量。因此,对交通职业教育缺乏有效组织、指导和服务,有的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与教材建设、内部管理制度,以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业务交流及信息交流渠道不畅,校际、校企缺乏合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院校的培养与行业需求上的脱节。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和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必须依法加强对办学主体的监督与管理,严格把握教育市场准入资格,严肃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保障办学质量;必须加强教育指导,帮助其掌握市场信息、把握行业需求,开展校际交流与合作,发挥好重点院校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逐步培育其重点学科和优势专业,形成其办学特色。组建交通教育研究会,联合各院校力量,共同研究和探讨交通职业教育问题,为主管部门决策提供参谋,为交通院校提供专业服务,为交通教育秩序提供自律规范,为校际、校企合作牵线搭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交通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四、组建我省交通教育研究会的可行性分析

组建交通教育研究会,离不开主管部门的主导与支持、骨干院校的发起与倡导、行业与院校的响应和参与。

(一)法律许可是组建我省交通教育研究会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结社自由是公民依法结成某种社会团体,进行社会活动的自由。结社通常分为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结社,以及以非营利为目的的政治、宗教、学术、慈善等结社。宪法规定的结社主要是指非营利性的结社。结社自由有利于公民之间的交流,互相学习,群策群力,促进某项事业的进步繁荣。但是结社自由也有一定的限制规定,我国对公民结社是根据国务院1998年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进行管理的。根据条例规定,公民的结社自由,应当经其业务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依法进行登记。交通教育研究会的筹建工作得到了省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目前已经顺利地进行了社团登记,也为今后研究会相关业务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法律的依据。

(二)主管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的支持是保障。

我省交通职业教育的发展一直以来受到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的关怀和支持,在政策上引导,在资金上扶持,在信息上提供服务,在业务上加强指导,在行业准入上给予政策支持,这是交通职业教育得以发展的有力保障。各市交通部门对职业教育的认识逐步深化,支持与指导的图谋也正在不断加强。如衢州市交通中等专业学校在当地市政府和交通局的支持下,正在实施搬迁工程,新校园占地200亩,投资1.1亿;湖州市交通局从教育结构调整入手,对交通学校和培训中心进行资源整合,成立了联合党总支,由局领导担任党总支书记,促进了两个学校的优势互补。同时,公路、港航、运管、质监等行业管理部门对交通职业教育工作也非常重视,为交通职业院校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三)交通职业院校的共同意愿是基础。

交通职业教育具有其特殊的处境,特别是有的市(县)交通学校感到自己是游离于交通部门与教育部门之间,既得不到相关的政策支持,也得不到相应的业务指导,处于“孤军作战”的境地。他们迫切希望通过成立交通教育研究会能够了解交通行业的需求、指导学校的发展、构筑合作的平台、反映学校的诉求,对成立研究会非常支持,并寄予厚望。

交通教育研究会的主要发起单位和共同发起单位均为省属院校,经过重点扶持和学校自身努力,现已积蓄了较强的实力,而市县所属学校办学力量则相对较弱,通过教育研究会这个平台,有利于充分发挥省属院校的带动和示范功能,促使省属院校为各市属学校提供更多的帮助,带动全省交通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

(四)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的指导。

成立我省交通教育研究会,也是我省交通职业院校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广的范围内参与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不断地提高我省交通教育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需要。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成立于1993年3月15日,是在八十年代成立的交通部高等教育研究会、交通部航海教育研究会、交通中专教育研究会、交通职工教育研究会及交通技工教育研究会的基础上组建的。现有团体会员540个。交通部科教司及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均有成立省级研究会的意愿和要求。目前全国范围内,各省、市、自治区基本上都成立了相应的教育研究会,在承担重点研究课题、组织考察与交流、举办干部培训、组织编写培训教材和主持课题项目鉴定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交通部科教司及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的指导,有兄弟省市教育研究会成功经验的借鉴,我省交通教育研究会定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五、浙江交通教育研究会职能定位

在交通事业发展中,交通教育研究会担负着培养交通人才,提高交通职工队伍素质,研究和探索人才教育培训途径的重要职责,对交通事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其职能主要体现为:

1、参谋职能。组织行业调查研究,为政府主管部门决策做好参谋;如提供交通行业人才现状、交通教育现状及人才需求、院校发展预测的研究,提出人才培养的规划建议,为交通教育的发展提供专业分析依据。

2、协调职能。对各院校的办学特色、优势专业、师资力量、生源素质等进行综合性分析研究,为交通院校的发展定位提供信息,协调整合资源,形势优势互补的交通教育格局;协调开展校际合作,发挥好厅管厅属院校的示范作用,为提高整个交通系统的教育水平做好服务。

3、指导职能。研究制定交通教育办学行业性自律标准,指导各院校做好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组织编写有关专业的统编教材,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师资培养职能。建立交通教育师资人才库,特别是要加强与交通部门、企业的联系,搜集和掌握具有“双师型”素质的人才,为院校教学与实际的紧密结合提供师资支持;采取校际间教师互派学习、挂职锻炼,组织到企业进行实践等方式,组织对现有师资的学习培训,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素质;组织开展教材教法研究,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公开课等活动,提高

教师的授课水平。

5、学术交流职能。结合交通建设和交通教育的实际,每年确定相关的研究课题,定期组织论文交流、研讨、评比活动,活跃学术气氛;要编办好《浙江交通教育》内部刊物,为各成员单位提供信息服务。

6、沟通与服务职能。要积极反映成员的诉求,加强与交通主管部门、教育部门、劳动部门以及地方政府间的沟通和联系,解决各院校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强与交通企业的协作,为教师的实践和学生的实习联系基地,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指导和帮助。六、浙江省交通教育研究会运作机制

浙江省教育研究会是学术性的群众团体组织,其章程是研究会内部最高的组织法规和行为规范。因此,教育研究会的宗旨和原则、会员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业务活动的开展、资产管理等都必须在章程中作出明确的规定,并在日常活动中严格遵循。在具体的运作中,必须明确以下几个重点:

(一)交通教育研究会作为一个与交通行业紧密联系产为交通行业服务的专业性、学术性群众团体组织,应当接受业务主管单位浙江省交通厅的业务管理以及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的指导,接受浙江省民政厅的监督管理。

(二)在会员管理上,必须明确相应的入会条件和程序、会员的权利和义务。目前在研究会起步阶段,我们主要以吸收交通行业管理部门、交通职业教育部门的团体会员为主,随着研究会的发展,我们将逐步扩大范围,努力引导和吸收交通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参加,同时要积极吸纳在我省交通教育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及关心、支持交通教育事业的人士作为个人会员参加,逐步扩大影响,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三)要健全组织机构。一是要建立会员代表大会制度,成立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并按照按照的规定行使其相应的职责。二是要成立日常办事机构,由秘书长主持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协调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开展工作等。三是要重点研究建立研究会的分支机构。按照“服务面覆盖浙江交通系统各级各类院校和企业、工作面涉及浙江交通系统各级各类院校的主要工作”的要求,研究会的分支机构拟设立交通专业技术类和院校综合管理类两块。专业技术类拟设立公路专业、汽运专业、航运港口专业、运输管理专业四个分会;院校综合管理类拟设立职工教育与培训、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四个分会。分会的设立要本着成熟一个成立一个的原则,保障相应的活动能有效开展。

(四)业务活动的开展。理事会应当按照章程规定的业务活动范围和职责,制定每年的工作计划,认真落实,并接受会员代表大会的监督和审议。研究会秘书处应当认真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开展调研活动,为主管部门决策提供参谋、作好助手;创办好《浙江省交通教育研究会》刊物和浙江交通教育网,为会员单位提供信息,指导业务工作,履行服务职能;加强内外的沟通、联络和协调,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协调好各分支机构开展协助开展学术交流、师资培养、系统干部职工培训等工作,紧紧围绕交通行业开展工作,发挥作用。

(五)资产管理。研究会的经费来源主要是:会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的会费,捐赠,政府部门资助,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利息和其他合法收入。研究会的经费应当用于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业务的开展。资产管理执行国家有关财务管理制度,并接受会员代表大会及有关政府部门的监督。

航运处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武汉,简称“汉”,俗称“江城”,位于湖北省东部,是全国特大城市和交通的重要枢纽,也是华中地区和长江中游的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武汉市形如一只自西向东翩翩起舞的彩蝶,长江、汉江纵横交汇通过市区,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鼎立的格局,通称武汉三镇。全市土地面积8494.41平方公里,人口830万,其中残疾人35.6万,占总人口的4.4%。

武汉历史悠久,早在距今8000年~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先民们就在这水网之域繁衍生息,到民末清初,汉口以商业大镇卓立华中,与北京、苏州、杭州并称“天下四聚”。武汉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发祥地之一,武汉二七纪念馆、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等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武汉还拥有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延续着古代的文明,见证着今日的辉煌。

武汉印象

真不敢说武汉就恰好处于中国大陆的中心,但感觉上,它就是牢牢占据着中心的位置,至少也是一个重心吧。这种感觉,便产生于它的“大”。

武汉地大。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铺开,仅就市区面积而言,它应该是全国最大。

武汉水渺。且不说纵横贯流的长江、汉水,湖北曾号称“千湖之省”,武汉也有“百湖之市”的美誉,仅一个东湖就有杭州西湖的数倍之大,气魄着呢。

武汉人的气魄大。就说“吃”,吉庆街“来双扬的鸭脖子”绝算不上什么大名气,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倒是它的噪声最大。整顿市容,把原来露天的摊档都归拢进了室内,于是在屋宇的笼罩下,各种叫卖声震耳欲聋。嗨,吃的就是这种气氛!武汉新建一家餐馆,还算不上老字号,就占地若干亩,拔地若干层,那规模和气魄,绝对是全国之最。武汉人当然不仅是“吃”,但能“吃”的人底气就足吧。如果以长江为界划分中国的南北,武汉三镇恰好雄踞长江两岸,武汉人也就兼具了南方的阴柔和北方的阳刚、南方的精明和北方的豪放,气魄焉能不大!

地大好铺巨纸,水大好蘸浓墨,而大气魄正好可以写就大块文章。

其中,当然也包括残疾人事业。

理事长访谈

武汉我去过多次,朋友也多,比如现任宣文处处长的吴志刚,比如前任理事长刘永泽,同行们还认为我颇有几位“红颜知己”哦。若干年前,武汉的残疾人工作响动挺大,其特点就是每年都要搞一个大活动,且多是全国性的。记忆很深刻。

2002年8月在大连采访,适逢武汉市残联现任理事长张晓东。那时他刚到残联工作,率队到大连观摩取经,我们只是在餐厅里打了个照面,寒暄几句,印象里是个温文儒雅的人。这次去武汉,吴志刚先给准备了一大堆材料,其中有《武汉残疾人工作通讯》,信手翻去,竟发现几乎期期里都有晓东理事长的大作――真是大作啊,篇篇洋洋洒洒。于是引证了我那最初的印象,这是一个学养深厚的理论家。

但在武汉走了一圈之后,在与张理事长深谈一番之后,我发现他既是理论家,也是实干家。或者正像武汉这个南北交界的地方,少不了文武全才。晓东理事长河北人,普通话倒还纯正,只是语速极快,以下所记也只能是个概要了。

欧阳:张理事长,我知道您来残联之前是在工会工作,到残联后感受如何?

张:以前还在共青团、统战部门工作过。这几个单位有相似之处,都是做群众工作的,所不同的是残联的工作对象是特殊困难的群体,这给残联的工作带来了特殊性。可以说,做残联的理事长最难,那可是需要一颗菩萨心、一张婆婆嘴哟。

欧阳:是。但这还只是一个残疾人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作为一个省会城市残联的“一把手”,特别是在武汉这个特大城市,事业怎么发展,工作怎么开展,您考虑的和做的肯定还有更多。

张:我赶上了一个好时机。我2002年7月到残联上任,恰逢朴方同志来武汉考察调研,就是在这里,朴方同志深刻地提出了残疾人工作“为什么人”的问题,这使得我这个“新兵”一下就明确了工作的基本方向。紧接着到2003年,不算SARS,我们还经历了两件大事:一是武汉市残联第四次代表大会的召开,这是对残联五年工作的一个大检阅、大总结,使我对事业全局的把握心中有数了;另一件大事是全市整顿“三车”,这在全国都是很有影响的一个大举动,与残疾人、残联组织的关系更是密切。正是这件事,让我们调整了思路、锻炼了队伍,使残疾人工作的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欧阳:对!据说您当时就有“借势、用势、造势”的感悟。

张:是的。我牢牢把握住了这个机遇,大手笔借势、造势、用势,趁势推动残疾人工作进步,提升残疾人工作水平。

欧阳:您能具体谈谈吗?

张:我们的第一手,是借朴方同志来汉调研之势,在残联机关和残联干部中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力营造残疾人工作思想环境。首先,我主持全系统干部开展了解决好“为什么人”问题的大讨论。通过大讨论,机关干部牢固地树立了把代表和维护残疾人利益作为第一职责,把残疾人呼声和意见作为第一信号,把全心全意为残疾人说话办事作为第一要求,把残疾人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的工作准则,使每一个残联工作人员都努力当好残疾人群体的贴心人、残疾人困难的知情人、残疾人问题的报告人和特困残疾人的救助人。接着我倡导把市残联建成学习型机关,加强干部理论和业务学习,人人争当学习型干部。为此,我主持创刊了《武汉残疾人工作通讯》,成立了残联干部学校,组织成立了残疾人工作理论研究会,在干部中开展了理论、调研活动竞赛。随后,又在机关实行领导干部竞争上岗。2003年初,我们在市残联机关拿出8个处级干部职位,实行处级干部全员竞争上岗,建立了用人的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我们还在残联系统建立了严格的四级工作目标管理制度。我同市委书记签定工作目标责任状,我再同副理事长和机关处室及区残联理事长签定二级目标责任书。各区把目标任务再层层分解到街道,一直到社区,使千斤重担人人挑,干部个个身上背指标。为了确保目标任务完成,我们还建立了目标责任风险抵押金制度,达不到目标扣除,完成任务加奖,比较有效地调动了干部工作主动性。此外,我们还开展了“五个一”竞赛。每个干部要联系一个区、包一个点、抓一个典型、交一批残疾人朋友、写一篇有分量的调查。通过这些措施,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发生了很大变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队伍建设卓有成效。两年来,有1人被评为劳动模范,2人获“五一劳动奖章”,1人被授予“三八红旗手”,4人分别荣立市政府三等功、二等功和目标管理立功个人,30多人次受到省、市、区各类表彰。2002年市残联被所在区评为最佳文明单位,2003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

我的第二手是借整顿“三车”之势,大力营造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政策环境,形成“大维权”之势。我刚到残联来工作的时候,经常看到残联干部常常因为无能力、无手段帮助来上访的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而苦恼。当时我心里常想,残疾人工作真难呵,在我脑海里渐渐形成了一定要通过我们的努力建立一种机制,营造一种“大维权”的环境。2003年初,这个契机来了。市政府决策要整顿武汉市交通环境,全面处理机动“三车”营运。我牢牢抓住这个契机,一方面组织各级残联干部支持政府这一决策,协助政府处理好残疾人机动车,同时努力为残疾人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比如在“三车”整治中,对残疾人车主的特别优惠政策;比如特困残疾人子女学费减免政策;比如制定了《特困残疾人临时救助办法》、《残疾人自谋职业贴息借款办法》、《中专以上残疾人子女助学补贴政策规定》、《武汉市残疾人临时困难救助办法》,市政府近期又要出台《武汉市残疾人优惠政策》……我们就是靠政策来营造环境,靠法制来巩固环境。

第三手是借召开“四代会”之势,营造残疾人事业的政治环境。说实在的,整顿“三车”给残疾人带来的实惠如此之多,如此之大,残联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上上下下的认可,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最初的设想。但我们不满足,借召开“四代会”之势,再促一把,把残疾人工作推上新的境界。我们积极争取市委重视和支持。市委常委会第一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了当前事关残疾人事业发展的8个突出问题,并一一给予解决。在市委的要求下,各区委也都召开了常委会,全市的残疾人工作得到空前重视。开“四代会”那天,市委全体常委都到了会,市委副书记亲自主持大会,市长致辞。市委陈训秋书记从北京开会回汉刚下飞机就赶到我们的会场,专门召开了残疾人代表座谈会,面对面听取意见。“四代会”这样的高规格,连我市几家群团组织的主席们都羡慕不已。

可以这样说吧,近两年,是残联为残疾人争取优惠政策最多的两年,是残疾人事业政治环境最好的两年,也是我市残疾人得到实惠最多的两年。

(有关“三车”整顿的详情请参阅后面杜宇记者的文章――欧阳注)

欧阳:呵呵呵呵,这真是一个漂亮仗。不过,就打仗而言,既要有战术的运用,更要有战略的眼光和高度呀。

张:这正是我自上任以来着重思考和运作的事情。我为此总结了三句话:打基础,创特色,上水平。武汉以前的残疾人工作,可以说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创出了不少的特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借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那到底还是在“初级阶段”。事物总是在发展的,事业总是要进步的,我们今天说的“打基础、创特色、上水平”就应该是在一个更高层次上的展现。

欧阳:看来您真抓住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纲。

与晓东理事长的交谈其实还有很多,比如下文要提到的素质教育和法制建设,比如他们极有特点的利用民营资源提供社会化的康复服务,比如他们刚刚轰轰烈烈评选出的武汉市“十佳残疾人”等等。这一切,实际上都是他谋划的那个大战略的组成部分,或者用他的另一种表述:事业的发展关键是要建立起一种机制。说的好!

采访快结束时,我问起晓东理事长下一步的打算。他笑呵呵地说,事业上就是稳步发展吧,至于个人,能给下届理事会交个好基础、好班子、好机制、好目标就心满意足了……

还是那种温文儒雅的从容。

武汉走笔

残疾人生活的社区,便是种子生长的土壤。在我的眼中,武汉市残联在社区工作中奉上的是一扌不温土,既有丰富的养分,也有至暖的情怀。

“相马之术”

《韩非子・说林下》有一篇名为“相 马”的故事,说的是二人去相马,断得一匹马为 马(性情暴烈的马)后,一人三拍其股却不见马踢人。另一人解释说此马并非不善于踢,而是因为它的前脚有伤,无法支撑身体。你虽善于相 马,却看不出不能任重的肿膝。此话不假,任何问题都有个“掣肘”之处。如果说相马之术可以靠经验借鉴,那么找到“委肩肿膝”之处则靠的是相马人的悟性与眼光。俗言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虽谈笑湖北汉子的精明,我却不得不佩服他们在社区工作中独到的“相马之术”。从2001年以来,武汉市实施“833”社区建设计划后将残疾人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社区,在摸索探求中这些“相马师”们逐渐发现了“ 马”的一处“肿膝”,于是他们以睿智的决断在社区建设中引入素质教育这一概念。

残疾人是弱势群体,其弱势首先在于身体,身体的残疾往往会导致经济的匮乏,经济基础薄弱则会影响身体的康复和受教育的程度,并导致一系列心理、自我权益保护等问题。武汉市残联不仅做好就业、康复等切实的社区工作,更提出要把素质教育引进到残疾人社区建设中。乍一想,物质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却顾起精神问题来会不会是犯了“假、大、空”毛病,但深入思考便会发现,恰恰相反,“这一招”妙的很!社会上的“素质教育”这一概念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这里的“素质教育”不是这么解释的。翻阅古籍,看到管子・水地》里有这样的话:“……准也者,五量之宗也;素也者,五色之质也;淡也者,五味之中也。是以水者万物之准也,诸生之淡也,非得失之质素也。”

“素质”指的是所有颜色的共同基本成分。稍加引申,“素质教育”指的应当是通过教育提高或增进受教育者的某些“基本东西”。“基本”为什么是好东西?“基本”的往往有“生成”的潜力,即能力。所谓举一反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强调的就是能力。社区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利用受教育者的全面提高引发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最终回到解决残疾人生活这一基本问题来。素质教育使残疾人的认识提高,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就会促进就业率提高,残联的工作顺利开展。可以说,素质教育是顺利开展残疾人各项工作的一剂催化剂。

“各村高招”

作为一个整体,武汉市各个区的残疾人社区工作经验各有特点、互相借鉴。这些“高招”现在并不是哪个区所独有,若要以区为划分来一一介绍,将各个区内的重彩汇于一堂,就会书画出这幅武汉市残疾人社区工作的水墨丹青。

“2001年,武汉市江汉区被中残联定为全国创建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它可是当时湖北省惟一一个示范城区。市残联宣文处吴处长在向我介绍江汉区的工作经验时充满了肯定的语气。果然,江汉区的工作做得大气磅礴,以素质教育工程为龙头,区残联通过街道、社区残联、残协组织开展学政治、学科学、学道德、学法律、学技能等“五学”活动。各个社区根据本区的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将对残疾人最有用、残疾人最想学的7个专业设立课堂。并设有通过了劳动局认可的考试。这些取于民意顺于民意的课堂确实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效果,残疾人学习的热情高涨,不少人报了两三个的专业。学得一技之能,帮助残疾人解决经济问题;学得法律知识,帮助他们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学得剪纸插花,帮助他们更好地生活。的确如此啊,若要变输血为造血,就要激发残疾人自身的潜能,这一潜能就要通过务实的学习。穿过劳动就业市场,在二楼一间不太大的教室里我看到了这批特殊的学子们。这一期电脑培训刚刚开课,虽然已经下午4点多了但学生们还是认真地练习五笔打字。“他们不下课么?”我有些疑惑。“噢,是这样,由于残疾人生理特点,这样的集中培训是实行松散管理,有助于残疾人解决自身的困难。他们可以自己下课的,你看他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啊。但是如果某个专业只有少数人报名,我们就将他们安排到健全人的班中,但也一样会受照顾。”江汉区残联副理事长陈涛告诉我。是呀,若没有以社区工作为己任的态度,怎会如此务实?若没有对残疾人深切的关怀,怎会如此体贴?

翻阅简报的时候,一张图片吸引了我的注意。图中央的残疾妇女快乐地笑着,周围的妇女也是喜笑颜开。看到我疑惑的表情,石乔口区王爱渝理事长向我解释到这是石乔口区以“庆‘三・八’百名残疾妇女看武汉”为主题,组织全区百名残疾妇女代表参观汉正都市工业区,游玩东湖风景区,让残疾妇女感受城市发展的新风貌。王理事长说:“让残疾人走出去、看社会,帮助他们融入社会的善良、美好能够优化残疾人的心理状态,激励他们去改变自身的命运。”结合“五学”活动,石乔口残联是武汉市开展残疾人素质教育的试点区,他们利用街道党校、社区文明学校,开展“万名残疾人进课堂”的素质教育,同时开展残疾人“十佳文明之星”评选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改变了过去残疾人活动浮在上面的多、落实到基层的少,上面热热闹闹、下面冷冷清清的局面,让残疾人有东西学,有榜样学。

说到榜样,我不得不提到汉阳区的曹一钢。在一个狭小的店铺里记者见到了他。曹一钢5岁时患病,脑运动神经受损,是脑瘫一级残疾人。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他用嘴翻书,以嘴写书。在阅读了《婚姻法》、《现代心理学》等大量著作后他开办了旨在解决残疾朋友心理问题的星光热线,为无数残疾朋友鼓起生活的勇气。本不富裕的曹一钢数次为帮助他人倾囊而出。区残联在得知此事后将其事迹宣传出去,按照汉阳区黄仲明理事长的话说:“用身边的人影响身边的人,同在一个社区,看到身边的曹一钢怎能不受到感染?”在每个人身边树立典型,用身边的人去影响身边的人,这确实是一个高招。英雄站的太高,模范离的太远,而这些典型就在身边,典型昨天走过的路将成为更多人今天的动力,明天的路标。

社区虽小,各不相同。由于每个社区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如何利用社区的自有资源结合残疾人自身特点进行残疾人社区工作,是需要开动脑筋的。武昌区残联姜建秋理事长就创造了一手: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比如落实残疾人活动场地,就大有学问。在武昌区新华村社区印刷厂的二层看到的是聋人活动中心,屋内宽大整齐,一幅幅水墨丹青挂于四壁,后面是健身器材。下面一页页印出表格纸张,上面一幅幅绘出山河壮美,可谓鲍鱼之肆,芝兰之室也要看得是何人处之。充分利用社区中有限的资源,因地制宜,资源共享是落实场地的一项原则。以此推广,便有了武昌区以社区“星光计划”中开辟老年活动室兼作残疾人活动室的决定。由于场地安排合理,这个活动室是日日开放的。

青山区是我最后探访的一个区。青山区的理事长叫胡晓莉,在我们系统里习惯简称就是胡理。“胡理胡理念着念着就成了狐狸狐狸”,吴处长用湖北味的普通话开着玩笑,凭空又添了几分趣味。“这是我们区的几朵金花之一哟,重点保护对象。别小瞧这‘狐狸’,可精明的很。”的确如此,若没有精明的胡理,青山区不会被誉为武汉市残疾人工作最稳定最平衡的一个区。胡理事长的工作介绍简短明确、条例清晰,就像青山区的社区工作:条例明确、落实到位。青山区对全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进行摸底调查,掌握残疾人家庭人口情况、经济状况、残疾类别、求职意愿及就业能力等,建立一人一档的区、街、社区三级残疾人档案资料。青山区所有有能力就业者达到100%就业,无能力就业者安排其家属就业,事情办得仔细认真。最踏实的工作就会有最出色的成绩。看一看“社区残疾人求助服务项目”的牌子,上面心理咨询、旅游咨询、文化辅导等19项服务项目清晰明确。是的,“清晰明确”,要的就是这四个字。

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到不了郊区,但就这几个社区,我感到真是各村有各村的高招。残疾人社区工作还需要摸索探求,社区的素质教育也只是取得了初步的成绩,我妄自汇总一下这些社区的经验,只是一个引子,后面的路还很长很长。

“闯关绝技”

说来,残疾人就业恐怕是摆在全国残联工作者面前的最大的难关。正所谓“雄关漫道真如铁”。然而,有关隘,便总会有人去闯。

概括而言,他们的“闯关绝技”就是一牵“牛鼻子”,二拓“新路子”,三搭“好棚子”。

说牵“牛鼻子”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残疾人就业工作当第一重点来抓。

武汉市残联把心思用在了创新架构、重点突破、带动全面的平台上。将就业工作摆上残疾人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上,“一把手”走上前台,形成统筹全会力量抓就业的领导格局。市残联教就处和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合署办公,建立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工作机制,既有效发挥了残联对劳动服务中心的宏观领导作用,又有效地发挥了劳动服务中心的人力、财力优势。为了加强领导,他们在残联机关选派了一名政治水平较强,作风正派、务实的同志到劳动服务中心牵头,有效地发挥了残联机关宏观政策研究指导和劳动服务中心两个积极性,合全会之力,形成全会齐力推进就业工作的工作格局。市残联各业务处室从全局出发,相互配合,积极围绕推动就业开展各自业务。维权处把推动按比例安排就业工作纳入本处室工作目标,积极协调市人大开展执法监督检查,宣文处积极开展劳动法律宣传,带动自身业务工作创新。

除此之外,在坚持政府主导作用方面,竭尽所能将残疾人就业工作“提得上、摆得进”,一是纳入市委、市政府议事日程。2003年,市委和各区区委分别把残疾人就业工作列为常委会议题,专题研究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武汉市处理“麻木车”营运后,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残疾人车主停运后的就业安置和生活出路问题;二是建立残疾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市区两级政府建立了残疾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市长和分管区长担任组长,每年召开一次全市残疾人就业工作会议;三是实行目标管理。从今年起,为把残疾人就业工作落到实处,目标任务和责任由市到区,一直落实到街道和社区。武昌区区长张光清亲自同街道办事处主任签定目标责任状,确保把安排残疾人就业目标层层落实到社区。

坚持部门齐抓共管,制定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建立会议和信息通报制度,完善表彰制度,对贡献突出的成员单位和个人进行评先表彰。

“牛鼻子”抓住了,便是拓宽就业路子的问题。基层社区采取一腾(即清腾社区保洁员、收发员、关照员等岗位)、二让(即清让经营门点、工商摊点等给残疾人经营)、三减(即减免租金、治安费、清洁费、工商管理费和税金)等办法安排残疾人就近就便就业。于是便有了武昌区残疾人修鞋培训班,便有了青山区创建福利企业一条龙服务,便有了江汉区分散就业优惠政策,便有了汉阳区自谋职业鼓励办法,便有了桥口区、洪山区……等等,绿灯长明。

开路并不难,维护与保障道路畅通便是一项“搭棚子”的工程。

近几年来,武汉市积极通过各种参政议政渠道,加大协调力度,加强法规、制度和政策建设,为残疾人就业工作营造了一个较好的法规政策环境。1998年,市政府先后制定、印发、批转了《武汉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的办法》等规章制度。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协调劳动、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制发了《关于规范亏损单位缓缴、减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申请办法的意见》以及《武汉市盲人保健按摩行业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有关残疾人劳动就业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的原则、方针、政策、责任、渠道及方式,2001年7月,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经省人大批准,市人大常委会以地方法规的形式通过并颁发了《武汉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

机制在前,动作在后。培训上去了,2000年以来,全市各级残联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63期,实施培训5384人;制定了《特困残疾学生及特困残疾人子女就读中专以上学校学费补贴办法》,先后为6185名考入中专以上院校的特困残疾学生和特困残疾人子女发放助学补助457万元;在全市建立了5个盲人按摩培训机构。2002年又制定了《残疾人职业培训学费补贴办法》,并开展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残疾人授予“自学成才标兵”称号,并给予物质奖励;他们还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提升就业服务工作水平,从2002年起着手残疾人劳动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先后投资75.5万元,建立了拥有微机中心数据机房和信息大厅,信息电子触摸屏,18台终端电脑,市区联网的局域网和与互联网相接的全市残疾人劳动就业信息网络系统。网络开通半年来,全市通过网站登录用人单位180户,组织网上招聘会15场次,为1700名求职者开展了中介服务,成功推荐850名求职者就业。

到2004年10月底止,在全市城乡符合法定劳动年龄和具有劳动能力的11万残疾人中,实现劳动就业91700人,综合就业率83.4%,比“九五”计划期末底2000年增加8.4个百分点。

千方百计推动残疾人就业正是武汉市开展这一工作的“绝技”。

“蹊径另辟”

康复是残疾人工作的老业务了。深化与创新便是武汉市残联昼思夜想的话题。康复处甘里处长在向我介绍武汉市的社区康复工作,特别是利用民营资本办康复时眉宇间充满了自豪。这几年来,武汉市数十家康复基地中,民营资本占到了40%。

“康复基地引进民营资本的优势在哪里?” 我不解。

“有三条:技术优势、机制优势、资金优势。对于民营资本来说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他们获得的是名誉的收入。他们做了工作,我们请媒体来宣传,在获得社会效益后,这些民营机构是很乐意的。”

社区康复虽然启动比较早,但是运行缓慢,这是一个机制问题。社区康复中武汉市实行主副结合,以副养主,这样大大地调动了社区康复站的积极性。再配备经过培训的社区康复员,一张康复工作的大网就这样铺开了。

武汉走笔

我们记者组到达武汉的当天,《长江日报》头版头条以《给贫弱者以公正》为题,报道了法律援助在武汉市的实践。来自主流媒体的权威报道,给了记者一个非常直观的印象: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建立机制,对包括残疾人在内的特殊困难群体实施法律援助,说明武汉市残疾人维权的大环境是可期待的。

在武汉市残联,记者又看到一份“2004年维权大事记”:

2月24日,到市政府法制处,联系组织邀请是政协领导视察无障碍设施事宜,争取将视察工作纳入是政协年度工作计划,并汇报了关于制定出台武汉市残疾人优惠政策的工作情况。……

3月1日,到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联系组织邀请市人大领导视察残疾人分散按比例就业工作,争取将视察工作纳入市人大年度计划。……

3月2日,市残联维权处邀请市法制办主任倪子林在市残联举行协调会,商讨制定武汉市残疾人优惠政策法规事宜,并邀请法制办参加视察无障碍设施执法检查。……

从7月13日开始,维权处组建专班,采取重点检查和集中听取汇报两种形式,对基层残联上半年各项维权目标、任务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明确提出了全面做好下半年各项工作的要求。……

显然,市残联开展残疾人维权工作,不仅善于利用武汉市的大环境,而且是紧锣密鼓、尽心竭力的。这使人不由得提高了期待……

宝剑锋从磨砺出

武汉市残联张晓东理事长在一篇文章里说:“代表和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是残联组织职能中第一位的、占主导地位的、最本质的职能。”就是这种明确而有力的界定,使武汉市残联十分重视残疾人维权工作。而在维权的实践中,他们探索出了一系列理念。

维权处邬学超处长介绍了五大残疾人维权理念,即制法维权、执法维权、教育维权、政策维权和实事维权。以教育维权为基础,政策维权为依托,实事维权为前提,制法、执法维权为保障,推动维权工作的全面展开。通过努力,现已初步建立了残疾人法律援助网络;促进并夯实了基础工作;开创性地举办了残联系统首届维权培训班和残疾人、残疾人工作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议案提案培训班。

2003年以来,相继出台了一些关于残疾人的保障措施。

――在特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入学问题上,2003年8月中旬,市残联开展对全市特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入学状况的紧急调查,起草了《武汉市特困残疾人子女入学减免资助办法》,在积极协调市教育局、市工会的基础上,提交8月20日程康彦书记、胡绪 市长召集的会议讨论。8月22日,市财政局、市教育局正式发出《关于资助我市特困残疾人子女接受基础教育免收学杂费、补助课本费有关问题的通知》。接受义务教育的特困残疾人家庭子女按此通知执行;公办普通高中减免学费则继续执行武汉市《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2003至2004年度,对符合资助条件的特困残疾人家庭学生全额补助课本费。截至2004年6月,已为7341名上小学、7089名上初中、1892名上高中的特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减免了学杂费,补助了课本费,全部一次性到位,不再是“先交后退补”。此外,市、区残联还对正在读大、中专的2139名特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实行救补贴。

――起草《武汉市特困残疾人临时救助管理办法》,7个中心城区残联对因大病、灾害、意外伤害、无房等残疾人给与及时的临时救助。市残联为了加大此项工作力度,对汉阳、口、武昌3区拨付2万元临时救助金。市残联直接救助因大病住院和特别困难的残疾人23名,救助资金4.7万元。

同时,加大了执法维权力度。2003年8月起,启动了视察组织工作。首先,确定当年视察工作的主题,明确了如何配合视察工作;随后,10多次到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和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进行工作汇报和联络,及时将视察工作纳入市人大、市政协的年度工作目标。

维权体系建设也步上一个新的台阶。2004年5月9日,市司法局发文同意成立武汉市法律援助中心残疾人工作部。2004年5月18日,湖北省首批“残疾人维权示范岗”授牌仪式在汉阳区举行。仅2003年一年,全市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共完成730件;区级残疾人法律援助站(中心)建立7个,挂牌率70%,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可以说,一个全面保障残疾人利益的维权机制正在逐渐形成。

来如雷霆收震怒

5月的一天,江汉区二等甲级伤残军人张兆林开着他著名的“江城第一麻”(麻,即“麻木”,武汉人对三轮机动载客车的俗称。――笔者注)送客人去江汉关。他开得很慢,一边开还一边数着电线杆。乘客到地方了,掏钱付车费,张兆林说:“你是我送的最后一个乘客,不收钱。”随后他拎了几桶水,把“麻木”里里外外洗个干净,上缴了。

张兆林复员后在省航运公司做门卫。1992年,他花2000元钱买了一辆“麻木”,每天下班后在家庭附近转转,也有二三十元的收入。1999年,他因拾金不昧,被市交管局授予“江城文明服务示范车”,更被当地媒体誉为“江城第一麻”,从此他经常受到热心或好奇顾客的“追捧”,生意比以前更好了。他上有老母亲要赡养,下有上学的女儿,妻子到处做临时工挣点钱,自己的单位效益不是很好,开“麻木”的这笔收入曾帮他家度过不少难关。

2003年5月,武汉市全面“禁麻”。张兆林心里不是没有矛盾。女儿正在上大学,每年费用不菲;母亲年逾古稀,体弱多病。如果没有“麻木”来替他分担,生活的压力实在有点重。但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军人,他选择了顾全大局。

张兆林的交车行为影响了一批人,其他残疾人车主纷纷仿效,有的还拉横幅、敲锣打鼓排队交车,原定3个月完成的“三车”收缴任务,只用了短短的20天。

并不是所有的残疾人都能如此理解政府的“禁麻”行动。毕竟,对于很多肢体残疾人来说,机动三轮车营运是他们的谋生手段,能否营运,直接关乎他们的生活质量。以前曾有多次因取缔而发生残疾人车主围堵政府、堵塞大桥的事情。“禁麻”对于残联,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这一挑战,市残联党组理事会一方面服从于政府的中心工作,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认识到解决三轮机动车营运问题,是城市交通管理、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努力引导残疾人车主理解、支持处理“三车”工作;另一方面,又站稳最大限度地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立场,着力全面客观地反映残疾人的困难,提出“有情操作”各项政策的建议,要在政策上“用真心、下功夫、出大力”。

全市残疾人车主中,有证的4804名,无证的569名。取缔无证残疾人车工作中,残联为无证车主争取到了除补偿300元交车款外,每人另补偿1000元,并享受低保、优先安置工作、解决非农业户等优惠政策。仅此一项,市里就支出73.97万元。对4235名有证车主,收车每辆支付4000元,同时补偿4900元,为此市里支出2117.5万元;人均5000元自谋职业补偿金,此项市里支出2200万元;发放过渡补偿奖励费667.6万元;二级以上重残车主一次性给与1200元补助,计448.92万元;特殊救助经费,市里补贴市残联及7个中心城区残联90万元,另外,7个中心城区政府匹配70万元,计160万元。上述各款项总计5595.49万元,是解放以来残疾人最大面积获得政府的现金补偿。

考虑到残疾人车主年龄偏大、身体偏弱、文化程度偏低的实际,市残联提出优先安置残疾人车主或其配偶、子女就业。对于自愿领取自谋职业金的残疾人车主,其得到的补偿资比健全人车主高1000元。市政府各职能部门、各区人民政府、各街道社区等,也积极腾出岗位,安置残疾人就业。各级残联积极举办技能培训班,为残疾人上岗创造条件。汉阳区一个季度就组织160名残疾人参加就业培训。武昌区针对全区714名残疾人车主全部下岗这一实际情况,多次召开区长办公会研究。区委文件明确规定,每个社区腾出岗位,安排1~3名残疾人就业,有关部委办局分配了安置残疾人的任务。同时组织73名残疾人车主从事修鞋培训班,捐赠修鞋机给他们,在背街小巷设立摊位,由政府统一印制摊位证书,帮助残疾人车主重新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

2003年8月16日,在四届执行理事会扩大会议上,市残联部署了对全市特困残疾人入户调查并建立特困残疾人四级档案的工作。掌握底数后,积极协调市、区民政局,在较短时间内对残疾人特别是残疾人车主落实低保问题进行了三次拉网式检查,为全市14972户的36971名残疾人办理了低保。其中,二级以上重残的3741人享受全额低保。4273名残疾人车主及家庭共11665人享受了低保,达到了市政府提出的“应保尽保”的要求,确保了“三车”整顿后续阶段残疾人生活的稳定。

由于一系列优惠政策的落实,广大残疾人车主在各级残联的组织下,踊跃交车,提前、全面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取缔残疾人专用机动车非法营运的任务。市残联被市政府授予集体二等功,7个中心城区残联也被记功,受到表彰。

现在,张兆林的“麻木”已经被武汉博物馆收藏。在张兆林干净整洁的家里,记者了解到,现在他有更多的时间花在自己一直喜欢的绘画艺术上。他与上美术学院的女儿一起,辅导着几个学生,加上单位发的生活费和低保,日子虽然还谈不上宽裕,倒也安宁温馨。

罢如江海凝清光

残疾人作为特殊困难的群体,他们有了困难,首先想到的是找残联,而室是残联接待残疾人的窗口。武汉市残联的工作,是有传统的。从1994年开始,就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截至2003年,已经连续10年被评为全市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这在全市范围内是独一家。1999年市残联室获全市“文明接待室”称号,是全省残联系统的先进单位,其工作经验在全国残联系统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2002年又被省局授予省文明接待室。

据统计,武汉残疾人来信来访中,80%是寻求解决生活困难的。

2003年3月,青山区红卫路48街精神残疾人成保东的母亲来市残联上访,反映生活费及医疗费问题。市、区残联多次去函与其主管单位联系,四次上门协调,这位重度精神病人每月的生活费由原来的150元,增至350元,公司还100%报销其医药费。

2003年4月,双残家庭子女胡志强写来求助信,反映其母双目失明,又患肿瘤住院,一家人生活难以为继。市残联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多次协调医院,为其减免了住院手续费,又通过区残联协调社区发动居民为其捐款,市、区残联先后到医院看望这名盲人,送去慰问金。其母深受感动,出院后专程到残联道谢。仅2003年,维权处室就接待残疾人来信来访3978件次,办结率100%;深入基层295次,为残疾人现场处理解决问题和协调各类纠纷27起,为残疾人办实事320件。这一成果来之不易。

首先,制度上做到《工作职责》、《职业道德守则》、《文明接待公约》、《者的权利和义务》、《来访须知》等上墙公示,坚持领导接待日制度,实施季度通报和重大信息通报制度;其次,组织上加强力量,稳定工作小组成员,建设一支过硬的队伍,2003年11月上旬,在黄陂成功举办了全市残联系统首届维权干部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培训了35名专、兼职维权干部;第三,不断加大市、区两级残联接待室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目前,市残联室及江岸、江汉、石乔口、江夏、新洲等地的残联室均达到了规范要求;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挂牌上岗,持证工作,文明接待,注重发挥的窗口桥梁作用,切实解决残疾人的实际问题。工作有章可循,工作规范有效,有效地保障了上访人员的权利。

数天的走访,最深的印象,是武汉市维权的工作范围之大,超过狭义上的维权。是这种从实际出发、从残疾人的具体需要出发的维权,实际上这也是残疾人最需要的维权。这,就是赋予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的一柄尚方宝剑。

武汉相册

武汉之大,只能允许我们走马观之――走的是晴川,观的是芳草。

于是我们就可以在武汉的“大”上再加上一笔:一种大的谋划和大的构图。一项事业的发展当然需要许多具体的工作,而战略的眼光和机制的建立才真正是统领这一切的纲。这里,拒绝急功近利,更需要那种深谋远虑的从容。

上一篇:学前班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卫生所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