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03-10 01:52:38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分析;教育对策

我校地处鱼嘴地区,是江北区农村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仅我校而言,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7%。通过调查可知:留守儿童中90%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隔代亲人照看,10%是由亲戚代管.可见隔代监护成了留守儿童主要的监护方式。大多数家庭都很少或从不与孩子谈心,孩子有烦恼时无处诉说,无人倾听。另外这些孩子中部分是单亲家庭,个别孩子还是孤儿。由此可见,留守儿童们普遍缺乏必要的家教氛围,无论是隔代亲人还是亲戚,对他们的照顾大多局限在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在监护内容及责任上存在着很大的盲区,监护人有的年迈体弱,有的甚至是文盲。距离让留守儿童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不能与父母建立亲密关系,不能及时得到父母的爱、支持和鼓励……这些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由于我校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给学校管理带来诸多问题,儿童的心理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和管理质量。我校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思想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给与了高度关注,用强化的学校教育弥补他们弱化的家庭教育。具体措施如下:

一、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

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娱乐,休闲的场所和兴办留守儿童食堂和浴室。全方位的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问题。力求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愉快温暖的成长环境。学校为留守儿童开放了许多功能室,每间功能室都安排有指导教师。

二、建立了留守儿童帮扶制度

建立了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给留守儿童配备帮扶教师。每个老师“领养”六个留守儿童,在生活上照顾他们,为他们洗澡、洗衣;学习上关心他们,经常家访,了接孩子在家情况,平时给他们辅导作业,还为他们购买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具;在节日里为孩子送上一份礼物,平时经常与孩子交流谈心,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生活情况,引导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帮扶教师还随时与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孩子的情况。并认真填写留守儿童追踪调查表,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三、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对每个留守儿童的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与父母和监护人的关系;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个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质等进行摸底调查,建立档案。这样才能随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四、加强对家长的帮助和指导

加强对家长的帮助和指导。通过开家长会、家长座谈会、与家长电话联系、及时进行家访等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让家长协同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针对留守儿童家长都是年迈文化水平不高的情况,我校曾多次聘请有关部门专家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作了《关注孩子心灵健康教育》的专题报告,指导家长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

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建立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心理健康活动课应该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我校提出了“亲近自然,养真尚志”的校训。对学生进行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教育,感受家乡的自然美,激发热爱家乡之情。并提出“发现属于自己的美”办学理念,让每位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长处。而每月“阳光男孩、阳光女孩”的评选,更让孩子们在“说真话 不自卑 不放弃 爱自己 爱他人 爱自然 会学习 会自理 会合作 会感恩”的教育中,树立了自信心和责任感。

学校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更让孩子们浸润于自然和人文文化之中,如 “南泥湾班”、“长江源班”、“布谷鸟班”、“兰草青青班”、“花儿朵朵班”等,这些班级文化陶冶着孩子们的心灵。激励孩子们热爱自然,热爱学校,从而克服自卑心理,认真学习,努力进取。

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和体育用品的开放,让孩子们在课间可以随时使用。而孩子们在“随手拿、安全用、快乐玩、归原位”的要求下,不但锻炼了孩身体,还培养了孩子们自我管理的能力。学校图书室废除借阅制度,书籍分发到各班级的图书架上,孩子们课间可以随时阅读,这样不仅丰富孩子的知识,也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不良的心理也得到一定的矫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几年来,我校一直将关爱留守儿童作为一项重要课题,作为一种责任,将关爱留守儿童作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从而使我校教育教学成绩不断提高。目前学校的学习气氛浓厚,学生们健康活泼,情绪稳定,热爱校园,在学校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我校被江北区教委授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试点学校”。受到了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多家媒体的关注。

为适应江北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形势,尽管现在已三校合一,但关心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是大家所共同希望的,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作为学校,我们不能总是责怪留守儿童难管教,也不能一味责怪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不管孩子。应尽最大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创设人人关爱孩子的良好社会氛围,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使每个留守儿童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的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实现和谐。

【参考文献】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讨[J].网络资料.2007年5月

[3]农村家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评价、干预策略研究[J].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管理专栏.2008年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开展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激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激情,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推动我县儿童事业不断发展。

二、活动内容

义县妇联"六一"活动将以项目化方式运作,面向社会推出系列活动项目单,要求各乡镇、各相关单位、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结合自己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项目点单截止5月25日,届时将向社会公布点单及项目开展情况)

01

召开"六一"国际儿童节庆祝大会

各乡镇、各部门要以庆祝 "六一"国际儿童节为契机,对"身边榜样少年""双合格"家庭教育先进个人进行总结表彰。

02

开展"身边榜样少年"风采展示活动

将本级妇联、教育行政部门评选表彰出来的少年儿童典型通过微信公众号、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资源进行集中宣传推介,在少年儿童间形成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道德风尚。

03

开展"我爱我家 同悦书香"亲子阅读活动

广泛借助社会资源,在各留守妇女儿童之家、各级妇女儿童活动阵地普遍建立亲子读书角,成立亲子阅读沙龙,开展"家庭读书会""好书分享会""家庭绘本剧表演""我和爸妈同读一本书"等系列亲子阅读活动。"六一"儿童节前,各基层妇联至少开展一次亲子阅读活动。

04

开展"最美家教故事分享"宣传展示活动

自5月4日起到10月份,分两期在县妇联"宜州芳华"微信公众平台征集"最美家教故事分享"作品。作品范畴涵盖"我和我的好爸妈"亲子书信、"我家教子有方"家教微视频、"我与孩子一同成长"家教心得体会和"我心中的好爸妈"绘画四类(具体参评要求详见公众号)。充分借助传统与网络新兴媒体,采取巡讲交流、故事分享、微视频展播等形式,吸引广大家庭的积极参与,大力宣传弘扬好家风好家教的优秀典型。

05

开展"我想对你说……"亲子朗读会

通过开展"我想对你说……"亲子朗读会,让父母和孩子之间来一次真情对话,述说内心深处的希望,解除生活中爱的误会,把人间至纯的亲情大声说出来,把家人们不同的酸甜苦辣共同分享,从而让家更温暖,让家人更亲近,让家长们了解教子要有方,让孩子们感受有家和有家人爱是多么幸福的事。

06

"童心向党 爱我家乡"亲子游园会

通过亲子游园会,让孩子在温暖亲情的陪伴下领略"辽西故道 神奇义县"悠久历史与快速发展,扩大孩子对家乡的知晓度,立志为建设家乡而努力学习。(大凌河国家湿地公园)

07

"把平安带回家"主题活动

携手社会交通安全部门,开展安全保护知识进校园活动,提升学校、家长和孩子的安全保护意识。

08

"欢乐童年 精彩无限"亲子文艺汇演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陪伴孩子一起过节,一起展示所学才艺,一起秀挚爱亲情,共享家庭温暖。

09

"心手相牵 倾心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活动

依托留守妇女儿童之家(妇女之家 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面向社会招募爱心人士,开展多彩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10

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亲子绘画活动

以"我是环保小卫士"为主题,开展亲子百米长卷绘画活动,培养孩子从小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树立环境意识,保护美丽家乡,做环保小卫士。

三、活动时间

2017年5月中旬-2017年6月中旬

四、活动要求

(一)、各基层妇联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要高度认识"关注儿童健康成长"是我们肩上重任,积极参与"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结合实际情况点单,制定实施方案开展活动。

(二)、制定方案要结合各地实际,找准关爱儿童切入点,制定具体可行的操作细则,让本辖区或身边的儿童过一个有意义和难忘的儿童节。

(三)、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和发现不足,积累影像资料,要充分借助传统与网络新兴媒体,采取巡讲交流、故事分享、微视频展播等形式,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广泛宣传和表扬,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儿童成长的良好氛围。

请各乡镇妇联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妇委会按照本通知要求,尽早安排部署今年"六一"儿童节活动。(本次活动情况将纳入年末考核细则)

上报时间:

方案:2017年5月18日到5月28日;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引领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以青春建功的实际行动,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胜利召开。根据团中央精神及陕西省委高教工委的要求,校团委决定开展2017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知如下:

一、 指导思想

深入开展“一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脱贫攻坚,为学校追赶超越贡献青春智慧。以扶贫、济困、扶老、助孤、恤病、助残、救灾、助医、助学、禁毒、防艾等为发力点,号召我校青年积极投身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主题

喜迎·青春建新功

三、活动原则

坚持“深入基层”的原则。引导我校学生深入农村、社区等基层单位开展形式多样、有理论价值的实践项目,进一步提高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坚持“就近就便”的原则。提倡我校学生利用暑假还乡的机会,深入当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要求全校每一位学生利用假期开展一次调查研究,写一篇调查报告或者实践体会。

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注意人身安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四、重点团队

2017年,本次社会实践采取学校集中组团、团队项目申报、个人自觉实践相结合的形式。经过动员、立项,共组建15支重点团队,其中校级团队4个,项目团队11个。涉及理论普及宣讲、文艺巡演、科技支农、教育支援、救护培训、“留守儿童”关爱、“精准扶贫”调查等14个方面。

重点团队如下:

1.“拥抱镇平 梦想启航 ”文化扶贫实践队(校团委)

2. “放心爱”扶老助幼旬邑社会实践队(校团委)

3. “一带一路”古都-金城古丝绸之路社会实践队(校团委)

4.“SXUPT”西航志愿者社会实践队(校团委、理学院)

5.走进儿童村,扶贫在行动——探访东周儿童村(计算机学院团总支)

6. “文化自信”探索小分队(车辆工程学院团总支)

7. 关爱留守儿童,展现青春风采公益支教服务队(经济管理学院团总支)

8. “The dream of the sky”航空科技知识推广小分队(外国语学院团总支)

9.心关爱留守儿童行动队(人文学院团总支)

10. 曙光行动小组(机械学院团总支)

11.壮志“凌”云国情社情观察调研团--杨凌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调研(电子工程学院团总支)

12. 暑期志愿看望抗战老兵服务队(能源与建筑学院团总支)

13. “同心点亮童心”为爱助家实践队(材料工程学院团总支)

14. “不忘初心”星火传承先锋队(飞行器学院团总支)

15.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老兵精神(士官学院团总支)

五、经费资助办法

(一)校级集中组团项目

校团委全额进行经费资助,经费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

(二)各专题实践项目

经费来源包括三个部分:校团委资助、二级学院团总支资助以及实践队自筹。专题实践队立项的团队学校资助项目经费1000元。社会实践开始前校团委将择时下拨资助经费的60%作为启动资金。社会实践结束后,各专题实践项目向校团委上交社会实践成果用于验收评审。验收评审合格的专题项目予以资助剩余的40%经费。验收评审优秀的专题实践项目将另行奖励。

(三)资助范围

因社会实践产生的宣传、制作、交通(仅限实践地交通)等合理支出均在资助范围之内,并具有国家正规发票,食宿不列入资助范围。

(四)个人社会实践

我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自行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期间填写《西安航空学院2017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个人鉴定表》(附件四),结束后撰写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个人社会实践学校不进行经费资助,对于优秀个人将予以奖励。

六、总结表彰

2017年9月开学后,学校将对暑期社会实践进行验收和总结,择时开展评比和表彰,奖项设置和评比办法,详见附件一。

七、工作安排

(一)7月初,举行2017年西安航空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出征。

(二)2017年暑期,各团队和个人按照预定方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对实践活动及时报道和总结。

(三)9月1日至10月15日,上报社会实践成果及有关材料,校团委组织进行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在全校范围内宣传、分享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成果。

八、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管理有序。各学院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强化实践团队的过程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

2.充分准备,调研精准。要重视实践活动的前期调研,通过各种渠道认真做好基层需求的了解收集工作,要主动与实践地联系。

3.重点团队,网络报备。全校所有社会实践团队须于6月30日以前,在全国“三下乡”活动官网((xx))进行网上报备(具体流程见网站说明)。未登记报备的团队,不能参与我校中省重点团队遴选。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2李为明,男,祖籍山东省莒南县,毕业于山东省临沂市师范学院政治系,小学高级教师,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对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有很深的研究。2012年3月4日在《现代教育报.新课程周刊》上发表《如何对儿童进行诗歌散文的教学》。

3王洛强,男,祖籍山东省莒南县,毕业于山东省临沂市师范学院,小学一级教师班主任,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擅长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民长期在外务工,留守儿童问题,尤其是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凸显,任其发展,带来的不仅是农村小学教学困难,还将产生更加严重的社会问题。本课题组立足农村小学教育实践,通过具体案例剖析、问卷调查和走访约谈等研究方法,分析原因,提出可行性对策,建构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参与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防护网,解除农民工后顾之忧,消除留守儿童心理隐患,构建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促进农村教育事业良性发展。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心理健康体系构建

1课题的提出

莒南县坊前镇岔河小学,位于秀丽的康山脚下,由山东省老区促进会发起投资,在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关怀下于原校址改扩建而成。学校服务半径6.5公里,覆盖岔河工作区4个自然村7000多人口,学校占地面积9240平方米,现有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55人,教职工2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毕业率均达到100%,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由于学校地处偏远山区,土地少又瘠薄,产量低,很多农民离开家乡到城市打工维持生活。因此我校的留守儿童逐年递增,随之而来的是留守儿童身上发生了许多让我们深思的问题。

2007年冬,二年级学生杨金龙与同学发生口角后,把课桌掀翻,一言不发直立在当场近一个小时。班主任李为明了解到,他是典型的父母双亲都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父母长时间在外,没有父母的管教,只有姥姥姥爷的溺爱,形成了孤僻、任性、略带神经质的性格。了解情况后,利用他的父母回家过春节的机会,老师和家长做了深入的沟通。通过沟通,家长为了孩子留在家中务农,加上老师在班级里号召同学帮助杨金龙。经过两年多不懈的努力,他已经变成一个学习成绩优秀,开朗活泼的好学生。这是我校一个成功改变留守儿童的案例,从那时候起我校就开始关注留守儿童,并且开始积累资料。

通过网上查询我们得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留守儿童数量相对较大,部分留守儿童因种种原因而存在这样那样、或多或少的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不仅成为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而且也给正在成长的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影响。

为全面了解我校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校决定关注留守儿童,开展调查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留守儿童监护人情况、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去向及联系电话等方面的“三查活动”;开展多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多开展充满人文关怀的留守儿童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等“三多活动”。为了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我校确定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研究”的课题,以期给予留守儿童更大的帮助。

2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留守儿童”就是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孩子留守在家,由另一方或祖辈、亲友等监护的儿童。随着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特别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造成留守儿童数量的急剧增多。据查,中国1.2亿农民常年于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两千万留守儿童。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3.5%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64.8%的留守儿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有8.7%的儿童甚至与父母就没有联系。49.7%的孩子表示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但也有44.1%的被调查对象明确表示不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有24.2%的留守儿童与照顾他们的成人很少或从不聊天。

有资料显示,留守儿童监护类型主要有四种:隔代监护、父亲或母亲单亲监护、亲戚监护、同辈监护和自我监护。其中以单亲监护为主,占所有监护人的79.2%;其次是隔代监护,占16.9%。

很多报道显示:首先,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有厌学倾向。其次,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说谎,小偷小摸,打架斗殴,花钱大手大脚,沉迷于电视、录像、游戏,具有破坏性、煽动性,会带坏其他同学。再次,留守儿童心理极易出现偏差,由于长期和父母分离,使他们在心理和生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孤僻任性以及自私冷漠,甚至产生了叛逆、厌世情绪。据基层妇联的调查反映,留守儿童在遇到挫折时有4.7%的孩子觉得生活没有意思,有0.5%的人产生过自杀念头。

由于外出务工父母的收入不高,居无定所,又被高额的“择校费”挡住,难以将孩子带在身边,只能交由家中的老人抚养,而祖辈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承担不了品德培养、学习辅导之责,使家庭教育处于真空状态。而学校教育侧重在校时段教学管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早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03年9月9日上午9时,走进北京玉泉路务工子弟小学时,拉着孩子们的小手,询问他们来自什么地方,父母做什么工作,学校收多少学费。说,一定要让进城务工农民的孩子有书读、有学上。老师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带着感情教育他们。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几个大字。2006年5月30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来到杭州树人学校看望民工子女,了解这所来自五湖四海的民工子女学习情况,并送上了礼物,(教育信息报2006、6、1)说明了党中央和各级政府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弟的学习十分重视。然而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到城里读书的还是少数,大部分民工子女还是“留守”由祖辈隔代抚养。

我们课题的研究意义:1、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能够了解本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有针对性的辅导。2、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做相关的研究,旨在找到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和有效的辅导措施,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3、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能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还能减少学校安全事故。4、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使留守儿童父母安心务工,对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作贡献,5、做好留守儿童心里健康辅导,对减少青少年犯罪、社会安定有积极的意义。

3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3.1课题组成员素质高,有干劲,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指导能力,在县级以上发表、获奖论文多篇,具备研究的能力。其中薄录玉多年从事教科研工作,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和科研能力。王洛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负责指导教师进行心理咨询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个案的心理辅导。薄录玉、李为明、王洛强等老师都曾承担市以上课题研究并获奖,并且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一定的研究。

3.2学校有团结合作的科研氛围。

3.3领导重视,能提供适当活动经费。学校领导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和学习情况非常关注,由教导主任亲自任课题组组长,组织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研究,希望能找到有效的方法,改善我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让留守儿童的快乐成长,使其学业成绩进步。

4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综述

社会各界关心青少年成长的人士已对留守儿童作了大量的研究。近年来有关留守儿童研究报告不断出现, 打开电脑搜索“留守儿童”就能搜索很多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和各地出台的有关关心留守儿童的政策。

众多的研究均表明中小学生群体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心理问题,并研究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不少的研究中已取得了不少的研究结果,获得了大量的有效数据,取得了成效。

重庆市政协委员刘明华指出:“留守孩子”因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培养,往往容易患上种种心理病症,如性格孤僻、感情脆弱、自暴自弃;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气,进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喜欢在逃学中找乐趣,有些孩子成为日不进校、夜不归宿的流浪汉。当长辈和老师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时,他们往往用出走、自杀等过激行为方式来回应,有的甚至拉帮结派形成违法乱纪之事。他提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体制。

王宗飞《任性冷漠内向孤独,“留守孩子”令人担忧》,福建省农调队对3725名“留守孩子”进行的调查发现,与普通孩子相比,这些缺少了父母关爱和管束的孩子,专家认为,长期与父母分离,容易使这些孩子在生理上与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长此以往,他们会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或表现为任性、暴躁、极端的性格。

为加强对留守孩子教育,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安徽安庆市决定从2005年起,在全市启动“留守孩子关爱工程”,并出台了六项主要措施。一是建立留守学生档案。二是建设100所寄宿制学校。三是建立关爱帮扶制度。四是设置“亲情电话”。五是铺设心理健康绿色通道。六是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江西省已经推出了“留守孩子关爱工程”,通过各乡镇、各学校建立“三知、三多、三沟通”的新机制。“三知”,即知留守孩子的基本情况,知代管人的基本情况,知孩子的父母外出务工的去向及联系电话;“三多”,即多与留守孩子谈心交心,多开展一些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孩子家里家访;“三沟通”,即教师定期与留守孩子的父母沟通,定期与留守孩子的代管人沟通,定期与校外义务辅导员沟通。

他人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目前存在的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有:情绪消极,孤僻任性、自私冷漠等特征,产生了叛逆、厌世情绪。本课题立足于调查山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外在行为的心理成因,适时疏导留守儿童心理困惑,探索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5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方法

5.1研究目标

5.1.1通过调查,掌握岔河工作区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和心理健康状况;

5.1.2通过分析研究,了解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5.1.3通过实验研究,探索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5.2研究内容

5.2.1对象:莒南县坊前岔河小学留守儿童

5.2.2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问题,遵循留守儿童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确定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5.2.2.1目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

5.2.2.2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具体表现;

5.2.2.3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

5.2.2.4通过实验研究,探索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5.3研究方法

5.3.1行动研究法。通过分析研究,制定具体计划开展实践研究,力促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获得最佳的发展。

5.3.2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把握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他们的需求,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5.3.3经验总结法。组织并鼓励教师不断发掘,及时提炼研究中的成功经验。

5.3.4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或应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求实践创新。

5.3.5案例研究法。将研究对象的成长经历、研究者的教育故事及时提炼验证并反思。

6研究过程

我校于2009年11月申请的课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研究》,在2009年底被临沂市教科所立项。在这之前,虽然有几个教师发表了几篇文章,但对于课题研究这个问题比较陌生。因此老师都感到非常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当时申报课题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但得知课题被立项为市级课题后非常激动,但激动之余又很担心,担心研究不好。因此老师们开始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查阅资料,并到有经验的学校去请教、咨询,邀请了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了指导,规划,才使得课题的框架逐渐清晰。这样老师们也增加了信心,决心想把这个课题做好。

6.1准备阶段: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

课题组成员接到立项通知后,立即准备课题的实施方案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会上我们邀请了莒南县教体局教科室王立华主任和莒南县实验小学有关专家来我镇指导,他们对课题提出了宝贵意见,课题组成员对课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之后,课题组成员开始着手准备工作,搜集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资料,查找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设计调查问卷,为课题的正式实施做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准备。

6.2实施阶段:2010年6月至2011年8月

6.2.1岔河小学留守儿童和基本状况。

2010年我校共有7个教学班、在校生322人,其中留守儿童120人,占学生的37.3%,留守儿童中男生57人,女生63人。一年级17人,二年级6人,三年级16人,四年级34人,五年级27人,六年级20人。父母一方在家的有35人,父母双方都不在家的有85人;在爷爷(姥爷)奶奶(姥姥)生活的有62人,与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的有23人。父母一方在家的留守儿童人数居多,其中留守母亲在家看护的占多数,占该类的94%。留守父亲在家看护的较少,可以看出,父母单方在外地务工的家庭中,多以孩子的父亲为主,从留守儿童的性别统计中,父母一方在家的留守儿童,男同学居多,父母双方都不在家的留守儿童女孩居多。

6.2.2我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及表现。

课题组成员通过调查、走访、问卷,了解了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学习、交往、人际关系,总结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6.2.2.1自控能力较差,习惯养成不良,表现懒散。调查发现,许多留守儿童在家不听祖辈和母亲的教导,再加上祖辈和母亲的教导缺乏科学性和耐心,使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经常打架斗殴、拉帮结派、说谎、逃课、厌学、自律性差。厌学心理在留守学生身上表现较为普遍。有的学生直接和老师作对,扰乱课堂纪律;有的学生表现为两面性,老师面前一套,背后一套,具有很大的隐蔽性。

6.2.2.2性格孤僻、自卑、自闭。有些留守儿童表现为胆小、内向、懦弱、缺乏自信。许多留守儿童常常表现为独来独往,不与他人交往,人际关系不好,有的还表现为猜疑,对同学不信任,这些都是由于长时间和父母的分离,情感的缺失所造成的。他们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有烦恼没有正常宣泄,以至于走向极端。调查证明:缺乏父爱的留守儿童往往胆小怕事,缺乏母爱留守儿童心理抑郁,性格孤僻。

6.2.2.3认识错位,主要表现为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一部分留守儿童产生了厌学情绪,不愿读书,认为读书无用。这是由于家长外出务工,缺少对孩子的金钱观价值观的教育;再加上由于长期不能和子女一起,对孩子的关爱较少,在心理上产生了内疚感,于是在物质上尽最大可能满足孩子,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儿童的零用钱增加,于是产生了这些陋习。

6.2.2.4逆反心理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对思想教育和遵规守纪产生消极概念,对于正面的宣传产生反面思想,对学校领导、教师的正面宣传,表示不认同、不信任态度,对一些不良行为产生同情。把打架斗殴看成是有胆识,与老师和领导公开作对是有本事,对于拉帮结派表示认可,而对于那些助人为乐,爱护集体和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学生具于讽刺挖苦的行为,使整个集体产生好人好事没人夸,坏事大力支持的局面。如:六年级的学生在上课时看小说被老师发现,老师将其小说收缴,该学生便一不做二不休在课堂上睡觉,老师拿他也没有办法。

6.2.3我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出现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会对家庭、他人及社会造成不良后果。调查分析其心理成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6.2.3.1缺乏情感的交流。

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正处于7-14岁的青少年阶段,他们心理上正需求父母的情感呵护。在学校里由于孩子较多,有自己的伙伴,加上学习生活比较紧张,他们可能暂时忘记了一些烦恼。可是他们回家后,那种孤独感就会油然而生。他们这时就会想念父母,想和父母交流,特别是在学校、社会、看护家庭中遇到问题的时候,这对于父母双方都不在家的孩子来说尤为突出。他们缺少家庭的温暖,缺少父母的呵护,被调查的留守儿童中,一半的孩子一个月才和父母联系一次,有少数的孩子平时很少和父母联系,父母只是逢年过节才回家看看。于是久而久之会引发种种心理问题。比如:感情脆弱、性格懦弱、性情孤僻,缺乏同情心等。从调查统计数据来看,大部分“后进生”都来自这样的家庭。

6.2.3.2监护人的溺爱和疏于管教。

调查显示,我校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主要有三种:父亲或母亲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亲戚监护。其中以隔代监护为主,占所有监护人的四成以上。由于祖辈和孙辈年龄相差太大,再加上祖辈的文化程度较低,大部分是文盲或半文盲,这种代沟造成了他们观念差别很大,难以沟通。在农村大部分监护人还要干农活,加上年老体弱多病,因此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孩子。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也造成了祖辈对孩子的溺爱,只提供物质上的满足,其他“交给学校教育”,缺少道德和习惯的正确引导,对孩子疏于管理,使孩子形成了懒散、约束力差的“小皇帝”心理。

6.2.3.3学校教育的盲区。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专门的心理课程和老师,大部分老师年龄较大,没有精力和能力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再加上心理问题往往被忽视,以致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上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得不到教师的关注和集体的温暖。而一些问题学生得到的多是学校和老师惩罚性的教育,久而久之他们就产生了厌学和逆反心理。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较差的占到了百分之四十左右,其中有百分之十的学生成绩特别差。

6.2.4我校的几点做法。

6.2.4.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班级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掌握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思想表现、学习成绩、日常行为。通过心理测试、走访调查等渠道,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及其他情况。

6.2.4.2设立了心理咨询与知心话信箱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生活上学习上有了问题没有可咨询的对象,所以造成了很多孩子内向,受了委屈都藏在心里,不合群、孤僻等性格。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在班级里设立了知心话信箱,孩子有困难需要帮助以及心理上的问题都可以写出来投入知心话信箱。班主任及时解决。这样不但有利于老师及时了解班级内留守儿童心理上的一些情况,也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到他们。学校设有心理咨询信箱和心理咨询室,由一名心理咨询老师负责。每周一和周四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开放,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虽然我们的辅导不够专业,但至少孩子们有倾诉的地方。

6.4.3成立家长学校,家庭学校联合互动

学校利用家长学校传递新的教育理念,向家长宣传正确的亲子沟通方式,加强对留守儿童父母临时监护人的教育指导,提高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水平。家长(临时监护人)每年都自愿征订《亲子课程》一书,学校每月定期召开家长会,学习课本上的育子方法,并布置作业让家长自学,引导家长(临时监护人)逐步接受新的观念方法,了解并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好地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教育,从而更好地履行监护人的责任。家长在外地的,我们学校通过给务工家长寄出“致远方家长的一封信”,使家长认识到自己虽在异乡他乡也不能忘记自己的责任,要常和孩子沟通,增加家长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以弥补不在孩子身边,给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

6.2.4.4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独立适应能力。

为了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学校充分利用少先队、班级、红领巾广播站、板报、讲座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加强宣传教育。

①发挥少先队主阵地的作用,学校少先队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如运动会、越野赛、歌咏比赛、朗诵会、庆祝六一元旦文艺汇演活动等。多让留守儿童参加这样的活动,充实他们的业余生活,增加与他们的沟通交流,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尝到同伴和老师的关怀,慰籍他们残缺的情感。

②每月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班级每月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讲座。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常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③每周一次谈心。班主任每周与留守儿童谈一次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行为、身体等各个方面情况。与“留守儿童”交流感情,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④结对帮扶。每位教师帮扶三名“留守儿童”, 带动家居附近的“留守儿童” 给予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帮助。各班组织品学兼优的学生与学习成绩差的“留守儿童”结成学习帮扶对子。

⑤邀请专家和法制副校长进行心理健康或法制安全教育讲座。学校聘请了莒南县公安局法制室指导员王军朋、坊前镇派出所秦指导员、坊前镇司法所汤所长为法制副校长。他们每学期都到学校举办讲座。另外,学校还邀请了关工委的“知心姐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莒南县实验三小心理专家朱礼昌来校做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对留守儿童自我心理调节有很大的帮助,同时监护人也受到了教育。

⑥开展感恩活动。2010年11月份,我校开展了以亲情教育为主题的感恩月活动。通过体验真情、感悟亲情,激发学生爱的情感,丰富情感积淀,把亲情回报付诸于实践。如: 读懂母亲 、 我知道你的生日、给远方的家长写一封亲情书信等形式,有意识地引导留守学生学会感恩,适时对留守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亲情。“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更何况自己的父母,感恩父母孝敬父母,这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美德。我们多渠道引导留守儿童去理解父母的艰辛,去感受家庭、学校、社会给予他们的关爱,让他们用感恩的心滤去许多浮躁与不安、消融许多抱怨与不快、抵制许多毒害和侵蚀,从而完善自己的人格,自觉纠正自己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的偏差,懂得知恩图报,与其他孩子同在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⑦过一个快乐的生日。开展给“留守儿童” 送一句生日祝福,赠一张生日贺卡,写一篇生日感言,唱一首生日祝歌等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简便易行、温馨祥和的活动。让每一位“留守儿童”都过上一个快乐的生日,体会到同伴和老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

另外,学校还利用红领巾广播站、板报、手抄报等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引导教育。

6.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1年8月―2011年11月)。

课题组成员对相关材料进行了最后的整理,撰写结题报告,提出修改意见。2011年11月结题报告完成,并整理了相关材料,申请结题。

7课题研究的收获与反思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越来越多的老师的理解和支持,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与此同时,学校把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重点工作来抓,加强对他们的心理辅导,举办相关的知识讲座,等等。现在已逐渐形成了“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健康成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1构建了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

学校构建了以班主任的教育为主,学校心理辅导为辅,家庭教育参与,三方形成合力,共同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得到了提高。

通过两年的实践与探索,留守儿童的自我调节控制能力有所增强,遇到自己不能排除的心理问题时,能够积极地向班主任或心理辅导老师寻求帮助。

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具体表现在:(1)有一定的自制力,能正确面对生活中的问题;(2)学会了调控自己的情绪,心态逐渐正常,同时变得活泼了;(3)能与周围的人正常交往,与人友好相处,能够尊重别人;(4)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自己计划管理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3进一步规范了家访工作,增强了监护家长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意识。

学校制定了针对留守儿童家访工作制度,采用定时家访和随情家访相结合的办法,及时向监护人了解留守儿童在家庭、社会上的情况,反馈在校表现;出现心理问题随时联系监护人,协商解决办法或对策。及时有效的家访使家长懂得宠爱孩子不等于放松要求,开始重视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关爱孩子的心理健康。

4初步在全镇范围内推广了我们的做法。

值得高兴的是莒南县坊前镇中心小学的领导非常重视我们的对留守儿童研究,在他们的倡导下,全镇推广了我们的做法,并且要求在借鉴中改进,摸索中探讨,把心得体会及时反馈给我们,为我们课题研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数据和线索。

虽然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摸索出了一些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但我们已经清醒地看到,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才刚刚开始。

1教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不够。

从整体情况来看,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远远不如对文化课的重视,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做得再好,别人看不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没有多大的作用。认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找他们谈谈心、与家长多沟通、举行几期讲座就行了,没有必要“兴师动众”、“费时费力”。其根源就在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较课程教学在评价体系所占比例微乎其微。

2理论的缺乏制约着课题的研究。

说实话,我们做课题研究的都是农村一线教师,在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上都是“文盲”。绝大多数教师只是为了解决留守儿童影响班级秩序、影响学习的实际问题而进行研究,而不是去构建。一旦留守儿童遇到特别严重的心理问题时,我们就感到无从下手。

3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水平较低。

农村学校没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只是由班主任兼着。老师们的心理教育专业知识比较欠缺。留守儿童出现特别严重的心理问题时,我们无法及时疏通引导,还要等待咨询专家后再定,“现学”再去“现卖”往往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机。

8结束语

回顾几年来走过的研究与探索,展望教育发展的美好未来,我们对继续做好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满信心,我们的研究必将向更深更广的领域迈进。

【参考文献】

[1]《中国留守儿童现状调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叶敬忠

[2]华夏健康网()如何关注留守儿童教育状况,来自江苏省省妇联集体所做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亟待重视》的提案。

[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信息网 > 国内动态 > 正文 《都来心疼心疼这些孩子吧》

[4]您现在的位置∶网易首页 >> 教育首页 >> 新闻播报 >> 新闻播报《安徽安庆市出台6项措施关爱“留守孩子”》

[5]人民网

[6]《中小学心理辅导与咨询》 华东大学出版社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我市辖6县1区,102个乡镇、1532个行政村;现有农业人口191万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50万人以上;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892所,在校学生49.44万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38万人;农村留守儿童6.8万人,占农村在校学生总数的17%。

近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创建农村留守儿童之家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强化领导,健全机制,齐抓共管,全力推动,在全市形成了创建留守儿童之家、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 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目前,全市共建成各级农村留守儿童之家143所,实现了乡镇(开发区)全覆盖的目标。去年新建的留守儿童之家共有学生46858人,其中留守儿童13730人。每所留守儿童之家都按规范要求设计布置,全部设施配备到位,有60多所学校还接通了互联网,留守儿童工作全面健康开展。

(一)加强领导,靠实目标责任。一是成立领导机构。市、县(区)全部建立了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乡镇、学校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级领导机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和主要任务,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健康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实行目标管理。从____年起,市上就对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市委分管领导每年都要与各县(区)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县(区)、乡镇、学校按要求层层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靠实工作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三是强化督查落实。各级妇联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强化督导检查,经常深入基层进行跟踪检查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突出重点,加强基础建设。一是突出硬件设施配备。各级妇联组织、教育部门和学校从硬件设施配备入手,按照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室内自筹配备的要求,多渠道协调资金、设备,确保了各项硬件设施的及时到位。二是突出制度建设。先后建立健全了留守儿童之家及留守儿童工作管理、学习、生活、卫生、活动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制定下发了《____市农村留守儿童之家运行管理办法》、《加强留守儿童之家的管理》等文件,统一完善各类表、册资料,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建设。三是精心布置家园。各学校结合留守儿童的成长特点,在留守儿童之家的设计布置中,突出人文关怀和亲情氛围的营造,使留守儿童之家生动活泼,更加温馨。华亭县结合加强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加大建家力度,对全县的留守儿童之家全部进行了刷新亮化,调整新配了设施,并进行了美化布置。

(三)创新载体,深化关爱活动。各级妇联、教育部门、学校按照全市留守儿童工作构建“五大网络”、建立“三大机制”,开展“双五”活动的要求,创新载体,丰富内涵,不断深化关爱内容。一是把关爱活动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家庭教育相结合。各学校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在广泛开展思想、法制、健康等各项教育的同时,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爱,以教师为主体,以班级为单元,广泛开展“爱心妈妈”、“家长”结对关爱活动,加强教师与留守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留守儿童实行“三优先”,即: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积极组织开展“1+1”、“大手牵小手、爱心路上一起走”的手拉手及文艺、体育、绘画等特长培养、亲子联谊、亲情交流等活动。每名留守儿童由教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并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班主任、任课教师定期进行家访,向家长或临时监护人通报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交流反馈教育孩子的方法,使留守儿童的品德良好率、考试成绩合格率、毕业入学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泾川县水泉寺小学108名留守儿童的三率均达到了100%。今年,结合开展家庭教育,全市110所留守儿童之家都订阅了《中华家教》、《

学与玩》杂志。二是把社会关爱与开展帮扶活动相结合。市县(区)妇联、学校加大协调力度,联合教育、工会、团委、关工委等部门,广泛动员机关单位、民营企业家等社会力量,组织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帮扶活动。庄浪县动员20名乡镇女职工与20名留守儿童结成“妈妈”帮扶对子,互赠礼品,连续两年在不同学校举办留守儿童之家启动仪式。泾川县窑店镇妇联协调民营企业为窑店镇中心小学100多名留守儿童赠送了学习用品。市、县(区)共筹集资金6万多元,救助慰问留守儿童770名。三是把近期关爱与长远规划相结合,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安全成长的疏导教育。围绕解决留守儿童近期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情况,各学校统筹规划,制定了留守儿童优先倾斜教育办法,通过开办图书室、开通亲情电话、开设心理辅导咨询及“家庭教育咨询热线”、“维权热线”等,组织家教讲师团成员宣传普及家教知识,开展调查问卷,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研究,因材施教。崇信县突出对留守儿童的精神关爱和引导,建立了包括学校老师、乡镇干部、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大学生、五老人员等不同身份志愿者队伍,组织留守儿童搜集、抄写格言,撰写心得体会,培养兴趣爱好,加强对留守儿童家长的培训引导,对监护人和家长进行考试。泾川县水泉寺小学注重抓建“五大网络”,使留守儿童监护、管护、帮教、关护、保护五大网络机构系统化、具体化,到乡、到村、到学校、到人。各县(区)通过不同载体和形式,举办留守儿童监护人培训班,指导家长和临时监护人学习教子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育人水平。(四)抓点示范,总结推广经验。各级在创建过程中,注重总结经验,培养典型,示范推动。对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在妇女工作动态、网页信息上刊登推广,交流总结,并适时进行表彰奖励,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目前,全市有4所示范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得到省上挂牌命名,灵台县被树立为全国家庭教育示范县。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在广播、电视、报纸上开设专栏,组织举办大型宣传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有力促进了全市留守儿童之家创建工作的扎实深入开展。

近年来,我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省上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是工作思路还不够开阔,针对留守儿童深层次的关爱还有所欠缺;个别地方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工作措施还不够有力等。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重点抓好四个方面: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网络建设。着力构建“覆盖到边、监护到位、关爱到人”的管理网络,形成政府主管、妇联牵头、学校主抓、相关单位协助、社会帮扶、上下联动、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有效集聚人、财、物等各方面要素,真正把留守儿童之家建办成民心工程。

二是不断深化关爱活动内涵。进一步拓宽思路,创新载体,把学校教育与社会关爱相结合,把留守儿童之家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把近期计划与长远规划相结合,积极探索建立留守儿童工作长效机制。广泛发动和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建立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富有实效的帮教关爱活动。

三是努力增强留守儿童之家服务功能。重点在服务功能上求突破,抓落实,力争把每所留守儿童之家都建成整洁美观、温馨有序、功能齐全、充满爱心的温暖家园。对省上配送的各类器材加强管理,并督促做好使用,确保留守儿童充分受益。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对策

1引言

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随着一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走向城镇打工、就业,他们无可奈地把子女留在农村家乡,从而促生了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他们或不适应,或感到孤独无助,有学者形象地将其称之为“现代化的弃儿”。所以,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关爱变得至关重要。而目前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显示其教育现状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若不能妥善解决,势必严重影响其身心发展。为此,本文选取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仁怀市小湾中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问题进行初步的调查研究,并尝试提出若干解决小湾中学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以期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相关的参考。

2仁怀市小湾中学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2.1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庞大致使学校管理压力巨大

根据2013年12月《仁怀市小湾中学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统计表》得出,仁怀市小湾中学共有留守儿童546人,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54.96%。个别班级留守儿童数量高达全班人数的73%。从年级分布来看,九年级人数最多,由于目前中考生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参加中考,致使15%流动儿童重新变成了留守儿童。由此可见,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势必给学校的管理带来巨大的压力。

2.2以隔代和单亲监护为主

从现监护人类别来看,目前主要可以分成以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式隔代监护和以母亲为主的单亲监护、亲戚监护、同辈或自我监护三个类别。其中隔代监护和单亲监护为主,共占95%。由于临时监护人在财力、精力上的匮乏,导致对留守儿童的管理、监护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2.3学校管理薄弱

在所调查的仁怀市小湾中学,学校为迎接上级主管部门检查对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相关统计,也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但其形式化现象过于明显,据调查显示该学校未设置任何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未规划专门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经费,更谈不上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备。其实学校也深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严峻与迫切,但是由于农村学校本身就缺师资、缺经费,再加上他们还要面对残酷的升学率竞争,学校也深感无力。

3仁怀市小湾中学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

虽然父母外出务工改善了家庭经济条件,为留守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然而除了经济上的些许改善,留守生活带给他们更多的恐怕还是教育上的缺陷。

3.1学习问题

以小湾中学级最近一年(2012-2013)的期中及期末成绩分布来看,有少部分留守儿童成绩优异,长期稳居年级前列,但总体水平不容乐观,其中有部分学生会因为父母管教的相对缺失而成绩下滑,致使学习效果不突出甚至很差。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致使部分孩子产生了读书无用的观念,他们开始憧憬打工挣钱,故而学习不求上进,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较差,学习观念淡薄化。

3.2安全问题

留守儿童安全问题令人担忧,由于其年纪相对较小,安全防范意识比较薄弱。校园安全在学校老师的管理下基本可以保证,但是在学校与家之间的空白时间空白地段,由于脱离父母的监管与照顾,自以为已经长大了的他们受社会上不良习气影响,致使逃学、抽烟、喝酒、早恋等不良行为发生率大大提升,甚至出现过早地与他人发生性关系,由于缺乏自我保护措施导致留守女生过早怀孕,从而对其身体和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

3.3心理问题

正值青春期时期的留守中学生,由于生理的变化尤其是第二性征的出现,其心理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由于身体外形的发展,使得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希望摆脱童年时期的一切,但由于受其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人格特点发展水平的限制,再加上其社会经验十分欠缺,尚无法真正实现独立,因此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感并存,主要表现无法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又存在强烈的独立意识,不断找寻朋友又将自己内心封闭起来等等矛盾心理,再加上随着其学习压力的日益变大以及朋友同学相处方式的转变,他们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由于隔代监护的他们与长辈有着深不可越的鸿沟,他们缺乏归属感,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学校,但农村中学学生人数多教师少的现状,使得相关教师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每一个学生。再加上现行的教育考评制度只看升学率,极易忽视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

3.4道德问题

由于初中生模仿能力较强,接受新鲜事物速度较快,但其判断能力还不十分完善,加之他们极易冲动的特性,遇到冲突往往不分青红皂白,不计后果,最后可能沦为失足青年。再加上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极易用物质来补偿这种愧疚,一些留守儿童便有了支配自己财富的权力,他们心理的空虚极易用金钱来填补。有的留守儿童崇尚名牌,追求享乐,喜欢显摆自己,为了追求金钱,他们渐渐学会欺骗,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4仁怀市小湾中学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构成的这个教育系统的失职。

4.1有效家庭教育的缺失

相关研究发现,临时监护人在文化程度、教育观念、教养方式上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和父母以外的监护人生活在一起使其心灵上没有归属感。代养人只能解决留守儿童的温饱问题,至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他们觉得无能为力。由上文可知,留守儿童多被爷爷奶奶辈抚养或父母一方留守在家抚养,因此隔代教养或单亲监护的状态比较突出。他们或被承重繁琐的农务占用过多的时间,或因自身文化水平不高难以有效地监督引导孩子,导致任何一种监护状态都不可能对留守儿童的学业做好关爱和监督,留守儿童普遍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随着父母外出打工,一部分留守儿童成绩下滑,其主要原因就是在于对父母的想念和随之产生的孤独和寂寞感。

4.2学校方面

4.2.1学校教育资源有限

实际上,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多方面原因综合起来的结果。首先,农村学校可利用资源较少,师资力量较城市相对薄弱;其次,班级人数过多,教师没办法兼顾个体,导致教学质量差;再次,留守儿童在学校难以得到除学习之外的必需关怀。以仁怀市小湾中学为例:某班主任老师要管理一个64人的班级,要担任学校政史地教研组的组长,要负责本校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等相关问题,还要负责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此外还要上三个班级的政治课。所谓的心理咨询室只不过成了迎接上级检查的摆设,根本没有发挥它真正的作用。

4.2.2学校课程的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大部分的农村学校没有设置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即使课程表上安排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类的课程,其目的也仅仅是为了迎接上级的检查。实际操作时心理健康的“专题”课大多安排语数外的老师上,学校默许他们上自己科目的课,只在偶尔规定几个主题让学生写心得体会交上来以做材料。

4.3现行教育制度的无奈

现行的城乡二元制结构下,城市的教育资源相对优于农村,加之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版本的教材,即使留守儿童有能力进城入学,课程也无法和之前连接。再加上受政策限制,目前很难在异地参加升学考试。虽然很多城市都在尝试探寻一条适合异地中高考的政策,但迄今为止,这些政策都还没有大力实施。并且现行的户籍制度、教育制度使农村孩子无法承担城市高昂的择校费、无法参加城市的升学考试。就算父母有经济能力把孩子带在打工地就近入学,大多数的流动儿童还是要面临升学考试又回到原户籍地,再次成为留守儿童。

5解决建议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策略,自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被提出以来,已有许多学者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解决的策略。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入手根据所处实际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

5.1家庭方面

众所周知,父母对儿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面对中国当前留守儿童父母角色情感缺失这一实际情况,父母应该强化自身监护和教育子女的意识。如不得已外出打工不能亲自监护,也要妥善安置孩子,寻求合适的临时监护人予以代养,除了交代孩子日常生活,还应该强调对孩子的教育。其次,若无法把孩子带在身边,也务必通过电话等多渠道经常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再次,父母不必因为不能陪在孩子身边而心存愧疚,给予孩子过多的物质补偿。父母可以在寒暑假的时候,接孩子到自己所在的打工地小聚,这样通过亲子间的沟通交流,一方面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此外,还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让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父母的辛劳与努力,利用这一契机教育孩子更好地努力。最后,面对当前利益与孩子教育之间的取舍,父母更应从长远利益着手,打工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孩子才是未来,才是父母最大的投资,把子女教育好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

5.2学校方面

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任重而道远。学校应该着手构建一个为留守儿童服务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为每一位留守儿童建立相关的心理档案,扎实可靠地落实留守儿童的教育保护方案。具体而言,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留守儿童的家访活动,认真了解每一位留守学生的实际问题从而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开设相关的课程引导学生健康积极地面对生活,以关注孩子心理、情绪变化。此外,在对教师的考核方面应该多渠道多因素相结合,而不仅仅是分数、升学率。学校的教育经费里应该为老师适当地考虑一些通讯费,以便老师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即时有效地取得联系。最后,学校还应该看到留守儿童生活的积极面,可以利用学生留守这一现状积极引导,开展各类活动对他们进行励志、感恩教育。

5.3社会方面

要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打破现行的一些与教育实际不相适应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与留守儿童现行问题相宜的新体制。此外,相关教育部门也应关注到留守学生这一庞大队伍。当前留守儿童问题是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公平,教育制度、教育资源的天平似乎都偏向了城市。因此,教育资源的分配应适当向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倾斜。对教师对学校的考评应从单纯的分数看教育成绩中走出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勿忘教育是培养人。

6结论

仁怀市小湾中学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安全、心理、道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这些教育问题主要是由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和父母角色的缺位、学校管理及课程的设置、现行教育及户籍制度不能适应当前人口流动的发展等原因造成的,解决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统合家庭、学校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32(1):29-36.

[2]葛新斌.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弃儿及其前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37-40.

[3]王东宇,王丽芬.影响中学留守孩子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5,(2):477-479.

[4]胡小爱.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因素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8,(5):119-121.

[5]王世忠,王一涛.农村教育贫困的经济根源—利益集团的视角[J].特区经济,2005,(5):15-16.

[6]陆清华.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有望较好解决——以重庆市南川区为例谈留守儿童[D].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范文第7篇

一:活动项目基本情况:

活动名称:叙永爱心群、泸州爱心公益群共同携手“关爱留守儿童”

面向对象:叙永县分水镇田坝村八位特困留守儿童

主办单位:叙永爱心群

合作单位:泸州爱心公益群

活动指导老师: 王静老师

活动主要负责人:韦怀俊、张天全

活动时间:5月19日(星期六)

活动地点: 叙永县分水镇田坝村

二、活动项目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当前农村大部分劳动力都积极投身到市场经济大潮中,农村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远家离乡,陆续走上了外出打工、经商的行列,有些儿童的家长为了操持家庭,不可避免地尽不了家长监护的责任,而他们的孩子只能留守在家里,由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这部分远离了父母亲人的留守儿童便成了农村特殊群体。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教育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健康和谐的优良环境,势必影响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只有创造优良的环境,才会让他们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叙永爱心群、泸州爱心公益群充分发挥民间公益团体的优势,动员全体爱心人士,一起来关注弱势群体,为迫切需要关爱的特殊少年儿童群体——“留守儿童”提供服务和帮助,激励更多留守儿童自强不息,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使他们能与其他小伙伴一样,在同一片蓝天下,享受生活的幸福与快乐。

三、活动内容:

同享一片蓝天、 爱心关注成长;营造关心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增强全社会力量的帮助参与。我们 组织这一次活动 意在呼吁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的关心教育工作,引导留守儿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和发挥他们个人兴趣和专长,减轻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更要注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由于父母双双外出务工和单亲儿童的心理上存在许多困惑与疾病,我们要在他们身上倾注更多的关爱和温暖,从而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和精神失落,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平台。给他们创造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留守、单亲儿童茁壮成长。

四、活动具体流程:

1、活动前期:做好活动前期宣传工作;安排活动的具体事项,决定好活动参加人员人数及人员分配;必须在活动前筹集资金、车辆及物品一切外联工作。

2、活动中期:在5月19日早上八点半在叙永县永南路、金猴门市集合出发,乘车到叙永县分水镇田坝村;到达目的地后去八位留守儿童家里进行慰问、分发捐赠物资、与家长和孩子交流。

3、活动后期:整理活动资料、公布活动照片、公开活动明细帐、活动简报。

五、活动资金预算:

1、为八位特困留守儿童需买慰问物品预算:大米、肉、菜油、干面、书包、文具、玩具、糖果、约计三千元左右。

2、此次活动从叙永岀发到目的地的费用(车费、生活费)由参加活动人员AA制约计每人八十元、如有剩余留心基金。:

六、活动注意事项

1、所有队员服从组织安排,统一行动。活动中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有强烈的组织、纪律观念,做到有事请假、不擅自行动,坚决以集体利益为重, 未经允许不得无故缺席。

2、要注重仪表、文明礼貌,不怕苦、不怕累,体现出志愿者应有的风貌。

3、注意饮食卫生、交通等方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遇到问题及时报告。

4、履行队员职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认真完成自己的本质工作。

5、凡报名参加者均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如在活动中发生人员受伤,后果由受伤本人自身负责。凡报名参加活动者均视为接受免责声明!

温馨提示:由于留守儿童家里太穷光线不好很黑、一个小电灯管几间屋的照明还经常停电、房里地下又不平、希望各位带上手电或其它照明工具。

快乐公益、永不放弃!益友们的每一次爱心付出都会进入叙永爱心群的档案、山区会永远记住你们!

叙永爱心群文宣部宣

关爱留守儿童策划书(二)

一、活动主题:手牵手,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二、活动目的:让留守儿童们感到爱心哥哥姐姐对他们一如既往的爱和关怀。

四、地点:化州市第十一小学

五、活动对象:化州市第十一小学一至五年级的留守儿童

六 活动准备:

1、文法青协组织部与建工青协行动部商议,讨论活动方案的各个流程,熟悉各个环节。

2、 申请车辆,以校车为优先申请对先对象,如不能申请到足够的车辆的情况下,再向校外雇用车辆。(车辆要有安全保障,出自正规的公司)

3、由建工行动部负责音箱.麦克风.排插.电脑的借用。

4、由文法青协负责准备急救药箱和活动过程的细小物品,如(心愿瓶,便利贴,乓乓球,铅笔,画纸,颜料和水彩笔,毛笔,宣纸,墨水,谜语的设定,有关沙漠的视频和问题的设定)

5、在4月11日前通知爱心哥哥姐姐此活动,并向爱心哥哥姐姐收齐此次活动的个人费用,由建工青协统一保管。

6、推选出节目主持人。

七 活动开展:

2、 工作人员立即布置场地,在8:30开始,由主持人宣布开始。

3、 8:40分由爱心哥哥姐姐代表表演魔术

4、 9:00由爱心哥哥姐姐代表孔明起唱《童年》,然后所有人一起合唱。

5、9:06进行闯关游戏,地点在小学的校园里。

游戏规则:队员先拿着经验记录卡做任务(运水,清洁,手工折纸,猜谜语,唱歌,送礼,搬桌椅,提字,救伤员,跳舞)积累经验值(将的最高值为4,其他的最高都为2,经验值由工作人员来记录),然后再进行闯关(开始有四张闪和二张杀,通过摇骰子决定走的格数),谁先通过闯关,到达终点就算胜出。如果活动结束时间到了还没有一队闯关成功,此时计算各队的经验值,哪队的经验值高,该队则胜出。

人员分配:将五位爱心哥哥姐姐和五位小朋友分成一队,共组成十队,(其他的爱心哥哥姐姐做工作人员)。每个队伍中有不同的角色,一位将(主要是指挥队员),一位谋士(出谋划策,猜谜语),一位乐师(唱歌,跳舞)一位医师(救伤员和队友),一位杂工(手工折纸,送礼),五位兵(搬桌椅,运水,清洁),一个太子,一位洛阳公主,一位纸商。

场地布置:一个太子的场地,一个洛阳公主的场地,一个纸商的场地,一个唱歌.跳舞的场地,一个猜谜语的场地,一个清洁的场地,一个运水的场地,一个搬桌椅的场地,最后,两个教室作为闯关的场地。

6、 9:35开始沙漠主题视频,在小学的阶梯教室中举行,进行简单有奖问答,让留守儿童画出心中的沙漠。

7、11:00进行许愿活动,小学的阶梯教室中举行,此时的背景音乐为《让爱住我家》,将折成纸鹤的心愿纸放入许愿瓶中。

8、11:04留守儿童书法环节,分五批进行,每批学生要有八分钟进行比赛,并对书法好的同学进行奖励和奖状,在阶梯教室中举。

9、在11:40之前清点完各种工具,并搬上车。

八 活动结束:

1、文法青协组织部写好总结书,并交给文法青协的秘书处。

2、由秘书处负责整理好活动照片,出板报,展示活动成果。

3、两学院秘书处整理好活动支出并进行结算。

九 注意事项:

1、青协干部需注意个人的形象,带好工作证。

2、活动期间要尊敬小朋友。

3、在活动中出现突况,应立即向有关负责人联系保证小朋友的安全和自身的安全。

4、任何人不能中途离队,各队负责人应当管好自己的队员。

5、由于此次活动的回校时间比较迟,有点错过午餐的时间请通知各位爱心哥哥姐姐吃好早餐或者自带一些干粮和水。

6、如果当天下雨或者户外高温,启用方案二。

方案二:

八 活动开展:

1、提前与小学的校长商议好,借用三个教室,将留守儿童分在三个教室里,每个教室十五个小学生和其爱心哥哥姐姐,分别进行活动,每个教室里都有一个主持人主持活动的开展和至少三个工作人员配合活动的开展。

2、在8:30分主持人用小学的广播宣布活动开始。

3、在8:40分由爱心哥哥姐姐代表孔明和留守儿童代表一起在广播中起唱《童年》,然后所有的人一起唱。

4、在8:40分由爱心哥哥姐姐代表逐个教室进行表演魔术。

5、在9:00分每个教室进行猜谜语比赛。

规则:将三个留守儿童和其爱心哥哥姐姐为一队,在每个教室中先进行淘汰赛,每个教室选出成绩最优秀的一个队,确定冠亚季军的人选。再三个优秀小队中进行淘汰赛,淘汰一个分数最低的一个队,即选出季军。后两队进行对抗赛,即两队互出谜语互猜 ,分数最高的胜出,确定冠军,亚军。分别对冠亚季军颁发奖品和奖状。

6、在9:35分开始沙漠主题视频,并进行简单的在奖问答,后让留守儿童画出心中的沙漠,地点在小学的阶梯教室中举行。

7、在11:00进行许愿环节,此时的背景音乐为《让爱住我家》,将写有愿望的小纸鹤放入许愿瓶中,地点在小学的阶梯教室。

8、在11:04分进行书法环节,对书法好的同学进行奖励,地点是小学的阶梯教室。

9、在11:40清点整理好物品,确保没有落下。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建工、文法青协

关爱留守儿童策划书(三)

一、活动背景: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增援城市建设,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纷纷涌向城市,进而在农村产生了一群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少年时期是人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此时期的儿童具有复杂的心理。同时,他们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非常需要父母的教育和引导。而由于种种原因,留守儿童的父母从他们很小就外出打工,长时期不与孩子接触,加上祖父母的僵化教育和过分的溺爱,使许多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青少年儿童作为国家的希望应该受到重视,他们的身心健康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证,让我们携起手来,关注留守儿童,关爱他们的心理健康,为祖国未来的花朵现出我们的爱心。

为此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组织开展了这次“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共创祖国美好未来”的爱心实践活动。

二、活动主题: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共创祖国美好未来

三、活动目的:

1、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号召社会各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3、向社会展示西南大学学生的优秀素质

4、为同学提供锻炼机会

四、活动时间:**年12月5日

五、活动地点:北部区天府镇天府中学

六、主办单位: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承办单位:生物学会

七、活动流程:

(一)前期工作

1、面向全院志愿者选拔出30名责任心强、有耐心、有爱心的志愿者,并统计好他们的基本信息交予天府中学,然后由天府中学做好“留守儿童—志愿者”一帮一配对工作。

2、请学院党委副书记郑莉佳老师给已选出的志愿者做培训。

3、学会成员准备相关心理游戏及节目。

4、联系心理咨询的相关人员。

5、联系学院关于设置助学金相关事宜。

6、在学校樟树林及各大园区宣传此次活动。

7、联系学通社等相关媒体。

(二)活动开展(暂定于12月5日)

1、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首先宣布成立心理咨询热线、助学金和手拉手活动。此后请天府中学相关老师讲话,然后请上一届志愿者和留守儿童代表交流心得体会,最后进行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的“一帮一”搭配同时赠送礼品。

2、游戏环节:将30对志愿者和儿童的组合分为两组,每组15对30人,分别同时进行相关心理游戏,以达到打开留守儿童心扉,拉近志愿者与儿童间的距离、增进感情,具体游戏内容和环节由生物学会设计和开展。

3、精品展示:在游戏环节的同时生物学会的其他成员在旁边准备此环节所需物品及不知场地。主要展出生物学会的特色产品,即种子拼图、叶脉书签、动物标本等,同时派相关人员进行讲解,也可现场演示制作叶脉书签和种子拼图的过程,提高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另外展出相关心理知识图片,发放心理资料等。

4、现场心理咨询:请相关心理咨询人员到现场设置心理咨询点,为留守儿童解决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同时我们开通心理热线,留守儿童也可电话咨询我校学生工作处的心理工作人员。

5、深入交流:心理咨询后各志愿者与留守儿童深入交流,可一起参观校园、谈心等,互相留下联系方式,以便后面活动的开展。

6、结束:深入交流20分钟后到指定地点集合,然后离开学校。

八、后续工作:

1、定期召开志愿者会议,收集留守儿童的相关信息,同时也强调志愿者的耐心和责任心,要求志愿者至少每月与留守儿童联系一次。

2、定期向留守儿童做相关的心理培训。

3、及时给志愿者做相关培训。

3、召开学会会议,总结此次活动的不足之处,为后面的工作打下基础。

4、向相关媒体投送新闻稿件。

九、资金预算:

路费:400 水费:50*1.5=75 面包:50*1.5=75

资料:700(心理资料、图片等) 横幅:80*2=160

展板:75*2=150 礼物:500 其他:300

共计:2360

十、注意事项:

1、注意严格把关,选拔出优秀的志愿者。

2、加强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

2、提前准备好各个环节的各种所需物品。

3、注意活动时间的把握和现场气氛的调动。

4、注意联系新闻媒体。

5、注意后续工作的开展。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范文第8篇

这是五(2)班王志芳老师精心设计的“书韵飘香”班会现场,刚才上台推荐《童年》的是学生张远(化名),他与其他孩子一样都表现得落落大方。接下来,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推荐自己读过的好书,气氛热烈,但有条不紊。

还记得张远刚入班时不爱说话,也不合群,他的自闭倾向引起了班主任王志芳的注意。怎样才能使这个孩子融入班集体?在学校召开的班主任例会上,王老师将这个问题抛出,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班主任也发出共鸣:有的单亲孩子内心脆弱,有的“留守儿童”叛逆暴躁,有的孩子自卑胆小……于是,大家开始探寻一种孩子们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以此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教育贵于薰习,风气赖于浸染”,开展班队建设、创建良好的班集体,能够使学生浸染良好的风气。近年来,学校创造性地开展班队会竞赛和经验交流活动,不断探索班队建设工作的新途径。如今,大家已达成共识:班队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

主题班会作为一种隐性的德育课程资源,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班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而设计,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具实效性。在学校每学期举行的主题班队会竞赛中,班主任巧借各方力量,根据学生特点和班级情况,精心设计主题内容,在活动中充分理解学生,注重角色体验,每个孩子都积极参加,家长全程参与,评委现场点评,并及时收集家长的反馈。

2011年3月18日,班主任杨锦霞老师组织的“礼仪之花处处开放”班会、杨丽萍老师组织的“珍爱生命――安全伴我行”班会顺利开展,两位班主任邀请了所有家长来参与。班会结束后,学生刘艺的妈妈激动地写下感受:“我全程参与了这次别开生面、丰富多彩的班会课,倍感身心愉悦!感谢学校在孩子紧张的学习之余举办这样的活动,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受益终身……”学生张芊的家长在反馈表中这样写道:“本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开得很成功。孩子熟知了安全的重要性,更懂得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非常感谢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为了让老师们共享育人经验,学校创建了“班级文化与班队建设”论坛,每月召开一次主题班队建设交流和研讨会,老师们袒露心得,纷言受益。

在《张远的改变源于读书乐》中,王志芳老师激动地说:“张远爱上书以后,在一天天进步!班级读书交流会的形式让每个孩子找到了归属感,孩子们汇报心得体会锻炼了胆量,找到了自信!”为了让张远敞开心扉、悦纳自己、帮助他人,王老师还有意地安排他为集体出力,如登记教室里的图书名和数量,分放图书,提醒他合理安排时间、考虑角色分工等。

黄国英老师用一个个典型事例,详细述说她是怎样用爱创建二(3)中队的,她总结道:“与坚守在雪域高原的胡忠、谢晓君夫妇相比,我做的事真的微不足道,但我相信,只要我与他们一样,拥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就一定能把爱播撒,将文明栽种!”

“班主任应该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去塑造学生的品格,深入学生的心灵,让班级文化更富有生命力”,杨剑群老师以《文化引路 浸润童心》为题,阐述了她对班队建设方面的想法和做法,她还精心设计班级标语,把班规改编成耳熟能详的儿歌……张丹丹老师利用各项活动和比赛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她认为通过集体活动能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体意识,形成具有良好班风的班集体。杨丽萍老师认为,在班会结尾,最好由老师和同学共同总结感悟,进行主题深化。

成功的班队会可以直击学生的心灵,给每个孩子提供参与的机会和展示的舞台,让孩子感受到更多关爱。新颖的班队活动寓教于乐,自然地进行德育渗透,孩子们在参与和体验过程中学会做人、做事、求知,家长也能零距离感受孩子的校园生活。师生互动交流中,老师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在看、听、说、做中读起来,唱起来,笑起来,跳起来……这些美好的片段将会成为孩子和家长难忘的记忆。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班队会竞赛还在继续,班队活动内容的探究还在进行,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关切永不停息。

每周一清晨的升旗仪式,学校里都能看到一幅激动人心的画面:全校两千多名师生站在国旗下,迎着朝阳,齐声喊出“我是团校的学生,我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知道,只有努力,才能成功!我相信,我能行”。学生们自信自强的美丽梦想在晨曦中放飞。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范文第9篇

方法 选取温州某中学初一学生4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团体辅导,对照组不进行团体辅导。采用儿童孤独量表与儿童社交焦虑量表,于团体辅导前、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员进行测评。

结果 团体辅导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孤独感得分和社交焦虑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团体辅导后实验组的孤独感得分和社交焦虑得分明显下降,且与前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团体辅导对托养儿童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有明显的干预效果。

【关键词】 寄养家庭照护;社会适应;团体处理;干预性研究;儿童

【中图分类号】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6-0681-02

Effects of Group Counseling on Social Communication of Fostered Children/LI Chang-jin, HUANG Wei-jing, LIN Xuan-xian. Department of Applied Psychology, Wenzhou Medical College, Wenzhou(325000),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group counseling which aimed at fosteredchildren's social communication,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improving fostered children's social communication. Methods Forty childr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group counseling,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By using the Children Loneliness Scale and the Children's Social Anxiety Scale, the two groups were tes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group counseling. Results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cores of loneliness and social anxiety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group counseling (P>0.05). After group counseling, the scores of loneliness and social anxiety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P0.05). Conclusion Group counseling has obvious effect on loneliness and social anxiety of the fostered children.

【Key words】 Foster home care;Social adjustment;Group processes;Intervention studies;Child

托养儿童是指非父母教养的儿童[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的日益增加,托养儿童的现象也日渐增多。不少家长因为经商、办实业而无暇顾及子女,或将子女长期托养在别人家中,其中以教师、祖辈和亲戚家为主。有资料显示,温州个别乡镇学校托养儿童的比例达到50%以上,全国其他地区也存在类似现象[1]。托养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来自父母的关爱与教育,容易出现孤独感、社交焦虑等社会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2-3]。本文就团体辅导对托养儿童孤独感、社交焦虑的干预效果进行实验研究,以期为改善托养儿童的社会交往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温州某中学初一学生,通过宣传招募的方式,在班会时间由班主任和研究者共同发放问卷并当场回收,所有被试均能理解问卷内容。共获得符合标准(非父母教养1 a以上,儿童孤独量表得分≥46分或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得分≥8分)的托养儿童40例,其中女生23名,男生17名;年龄在12~14岁之间。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名。实验组进行团体辅导,对照组不进行团体辅导。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儿童孤独量表(Children's Loneliness Scale)[4]。该量表采用5级评分,共有24个项目,其中16个条目是有效评定孤独的项目,用于评定儿童的孤独感、社会适应与不适应感以及对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的主观评价,10条语句指向孤独,6条指向非孤独。16个项目的得分之和即为孤独感得分,总分范围为16~80分。得分越高,儿童孤独情况越严重。另外8个条目是插入条目,和孤独的测量无关,主要询问一些业余爱好和活动偏好问题,使得儿童在回答时能够更坦诚放松。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ocial Anxiety Scale for Children,SASC)[4]。该量表采用3级评分制,包括10个项目。主要反映儿童害怕否定评价和社交回避等苦恼,信度和效度好,可作为辅助临床诊断、科研及流行病学调查的筛查工具。10个项目的总分即为焦虑得分,总分范围为0~20分。中国城市常模以8分作为划界分,即总分≥8有社交焦虑障碍的可能[5]。

1.2.2 研究程序 对实验组成员进行团体辅导,共8次,每周1次,为期2个月;对照组不进行团体辅导。第1次团体辅导前及8次团体辅导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前后测,当场收回问卷。

结合托养儿童的心理特点,参考相关资料[6-7],本次团体辅导方案的实施主要分为以下4个阶段:(1)初始阶段,促成成员间相互认识,介绍团体辅导的目标和具体安排,形成团体规范;(2)探索阶段,分2次进行,主要是自我探索和分享,学习自我认识和了解他人,促进团体的良好沟通;(3)深入阶段,分4次进行,主要针对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技巧进行学习和讨论,模拟生活情境进行演练,形成团体的情感支持和互动;(4)结束阶段,分享总结参加团体的心得体会,处理离别情绪并结束团体活动。

8次团体辅导的主要活动有:(1)棒打无情郎,猜猜我是谁,无家可归;(2)自画像,人际关系中的我;(3)优点与缺点,分享我的之最;(4)瞎子与哑巴,不可能的任务;(5)我来帮助你,怎样让他不紧张;(6)人际财富,大家一起来;(7)矛盾AB剧,脑力大激荡;(8)回首来时路,祝福留言卡。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干预前2组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2组干预前后比较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

2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团体辅导前后孤独感和社交焦虑量表得分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团体辅导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孤独感得分和社交焦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孤独感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团体辅导后实验组的孤独感得分和社交焦虑得分均明显下降,且与前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3 讨论

本研究针对托养儿童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进行团体辅导的设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研究结果显示,团体辅导后,实验组成员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儿童的孤独感包括感到缺少社交技巧、缺乏社会信任、感到孤立;儿童社交焦虑不但包括了主观上的焦虑,而且包括了社交回避及害怕否定评价[4]。孤独感与焦虑是儿童经常体验到的情绪状态,也是2种高发心理和行为问题[8]。在托养儿童中,孤独感和焦虑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已有研究表明,家庭功能与儿童孤独感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9],教师的肯定和父母的支持是影响儿童孤独感的重要因素;父母外出是影响儿童社交焦虑的因素[10]。方晓义等[11]研究表明,青少年所有亲子沟通问题均与抑郁、社交焦虑和行为问题呈显著正相关。托养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恰恰缺乏亲子教育和亲子沟通,而托养儿童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面对生活、学习以及成长的困惑,非常需要来自父母的精神支持和经验指导。但是不少托养儿童的父母并没有认识到亲子教育和亲子沟通的重要性,认为把孩子托养在教师家中,花钱上补习班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因此托养儿童更多的是得到父母的物质给予,而来自父母的情感支持却很少。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景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给团体成员提供了一个现实生活的缩影,使其能在团体辅导中获得较多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并在安全、信任的气氛中去尝试学习或改变行为。因此,对托养儿童进行团体辅导,可以让他们在团体中找到归属感,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缺失感,获得来自团体的情感支持,并且在团体中学习人际交往,增强人际适应能力。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团体辅导对改善托养儿童孤独感和社交焦虑的有效性,值得在学校教育中进行推广。

4 参考文献

[1] 宫本宏,王晓敏,蒋爱云,等.温州市12~16岁托养儿童行为问题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1):991-992.

[2] 张皑频,杨德兰,侯有华,等.城镇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特征调查分析.重庆医学,2008,37(8):844-847.

[3] 张顺,王良锋,孙业桓,等.小学“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现状流行病学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7,34(3):441-443.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48-249,303-304.

[5] 李飞,苏林雁,金宇,等.儿童社交焦虑量表的中国城市常模.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4):335-337.

[6] 傅宏.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0-97.

[7] JACOBS EDE,ROBERT LM,RILEY LH,著.赵芳,杨静慧,许芸,译.团体咨询:策略与技巧.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86-389.

[8] 张妍,吕培瑶,刘志强,等.小学生社交焦虑和孤独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1):955-956.

[9] 辛自强,池丽萍.家庭功能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中介作用.心理学报,2003,35(2):216-221.

[10]邓自鑫,郭成,王金花.我国留守儿童焦虑与孤独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9):80-83.

[11]方晓义,戴丽琼,房超,等.亲子沟通问题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2(3):47-52.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范文第10篇

精神文明创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蓬勃兴起,群众基础深、社会影响广,为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响亮品牌。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沿着党的十确立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精神文明创建必须把握新的历史方位、适应新的战略布局,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着力提高认识,认清精神文明创建新形势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四个全面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体现了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韬略,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新遵循。它要求我们从更高站位、以多维视角审视精神文明创建,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从国际视野看。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中国、借重中国。但西方敌对势力也始终把我国的发展壮大视为对其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千方百计进行西化分化、干扰遏制,竭力抹黑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国家的精神独立性,凝聚起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看。我们确立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现在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短短6年时间,我们必须既推动经济健康增长、又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既使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又让精神定力更加牢固,实现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同步提高。

从战略要求看。在四个全面中,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期,精神文明创建要切实在统一思想、更新观念、凝聚力量、提振信心上发挥更大作用,同时自身也要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开展工作。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征程,需要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弘扬法治理念、法治精神,引导人们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入,必将营造党风政风清正廉明的大气候,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要抓住党风政风好转的有利契机,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新风正气,打击歪风邪气,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从群众期盼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关注和参与道德建设、文化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盼望生活得更有信仰、更有道德、更有文化、更有品位。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要切实回应人民群众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公共行为、网络净化、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新关切,把群众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工作决策、转化成具体抓手,让人们更多地享有文明创建成果。

着力贯穿融入,汇聚推进四个全面新力量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精神文明创建必须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融入其中,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有力道德支撑和精神动力。

补理想信念之钙。理想引领人生航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同志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指出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支柱,是对全体人民的普遍要求,是精神文明建设一以贯之的战略任务,必须深入持久地抓下去。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加深对讲话精神的理性认同和实践自觉。把学习贯彻同志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重点,列出专题学,结合工作学,引导文明办系统的同志从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上认清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作用和基本遵循,认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以理想信念的定力、改革创新的动力、实际工作的能力履职尽责、爱岗奉献。

铸价值引领之魂。主流价值导向是社会进步的灵魂。要把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战场和排头兵,运用多种方式和渠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叫响做实、落地生根。广泛刊播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和图说我们的价值观,面向广大干部群众开展诚信、孝敬、勤俭和礼仪教育,既利用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又利用好七一、八一、十一和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活动,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优良美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一年到头有声音、有气势。抓好实践养成,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做到百姓日用而不觉。深入贯彻落实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使文明创建与文化文艺结合起来,用文艺的形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生动形象地传播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

上一篇:网络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禁酒令心得体会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