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品范文

时间:2023-02-26 06:49:00

工艺美术品

工艺美术品范文第1篇

一、山西传统工艺美术品的设计与开发

1.挖掘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开发有市场需求的旅游工艺品。事实证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性、地方性的文化特征越明显,其艺术价值就越高,也就越容易受到市场的青睐。在山西传统工艺美术品的经营模式中,应以市场需求为主,设计开发富有地方性的工艺美术品、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市场需求的旅游工艺品。2.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提高其使用的功能。在传统工艺美术品的设计中,首先要提高传统工艺品的使用功能,不能一味地追求装饰效果,成为只用于收藏的古董;其次是利用现代工艺技术和材料,提高传统工艺美术品的质量和性能,才能更好地占有市场;另外,工艺美术品也应有等级上的区别,有作为高档礼品或收藏之用的,也有大众消费的旅游纪念品,或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生活实用品,如靠垫、杯垫、U盘等。3.依托知名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工艺品品牌。在设计与开发中,应充分利用自己的知名旅游资源,结合山西各色传统工艺美术品来打造知名的旅游工艺品品牌。一旦拥有强势品牌,工艺品的知名度就随之提高,对消费者来说,即使价格略高于同类产品,也乐于解囊。因为,品质优良的旅游工艺品能够切实地满足旅游者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要,也能获得购买著名品牌带来的心理满足。

二、山西传统工艺美术品的经营模式探索

在传统工艺美术品的设计与开发基础上,要体现出一系列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来打破原来的单一性模式,这是山西省政府在“十二五”规划报告中,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尤其是作为与文化、旅游产业紧密相连的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重中之重。现就个人针对山西传统工艺美术的经营模式做一些初步的探讨。1.传统工艺美术品与旅游产品相结合,走山西传统工艺美术的特色之路。在山西传统工艺美术品的经营模式中,要站在统筹发展的高度来看问题,把传统工艺美术品真正融入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中,设计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品,走有山西传统工艺美术特色的路线,这才是真正改变目前山西传统工艺美术品经营模式单一化现状的首要条件。2.加大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宣传力度,定期举办旅游工艺美术品交易大会。山西省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与文化、旅游产业相关的传统工艺美术,遇到难得的发展机遇。此前举办的两届文化产业博览会,均为山西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使更多本土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得以推广,并获得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3.加大对传统工艺美术品和旅游工艺品在包装设计方面的创新力度,提高商品本身的价值和品位。在现代商品同质化的背景下,传统工艺美术品和旅游工艺品的包装设计被提到首要的位置,商品的包装设计不仅限于保护产品、宣传产品这两大基本功能,更重要的是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在山西传统工艺美术品的经营模式中,加大对旅游工艺品的包装与装潢设计,是提高商品本身价值和品位的一条重要途径。4.在省内主要旅游景区,实行旅游工艺品的品牌经营模式,将其与景区的游览项目相结合。在创意经济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在打造知名旅游工艺品品牌的同时,应充分结合本土旅游资源进行。素有“地上博物馆”之称的山西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实行旅游工艺品的品牌经营模式,使旅游与购物相结合。5.在传统工艺美术品的经营模式中,加入体验式的互动活动。以山西传统工艺美术品为道具,依托山西丰富的旅游资源来创造一种新的模式,即体验式经营模式,其突破了长期以静态形式存在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的陈列方式,注重消费者与商品的互动,创造一种让旅游者或消费者值得回忆的活动。如,平遥作为晋商的发源地,依托晋商文化和作为世界遗产之一的平遥古城这一旅游资源,打造《又见平遥》这一情景剧,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平遥古城内品种繁多、琳琅满目的特色旅游工艺品随之热销。再如,武乡县作为山西的革命老区,利用太行山风景区打造八路军“情景式”“体验式”的旅游项目,获得军事爱好者和各户外拓展组织的一致好评。

总之,作为传统工艺美术文化深厚的旅游大省,我们应在传统工艺美术品的经营模式上做多方面的探讨,朝新的领域延伸和发展,采用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去发展创新,借鉴平遥、武乡的优秀旅游产品项目,利用具有山西地域特色的视觉元素,向网络、影视、动漫、互动体验式方向发展,让更多、更广泛的群体从多元化的角度去认识和了解山西的传统工艺美术品。

工艺美术品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 经营模式 创意经济 体验式经济

在《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中,所谓传统工艺美术是指百年以上、技艺精湛、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采用天然原材料进行制作,并有完整的工艺流程,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手工艺品和技艺。传统工艺美术主要体现在手工艺性强、艺术特征明显的传统工艺品中。就山西而言,从南至北有运城绒绣、新绛云雕漆器、稷山螺钿漆器、侯马皮影、曲沃葫芦工艺、平阳木版年画、上党堆锦、平遥推光漆器、平定刻花瓷、和顺牵绣、五台山澄泥砚、应县木塔、广灵剪纸、大同煤雕等,可谓数不胜数。山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传统工艺美术品极具地域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技术内容,但在其产品开发与经营模式上却呈现单一的经营模式,基本是自给自足或者依托于旅游市场来推广,与其数不胜数的种类和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严重不符,本文现就此种情况做如下探讨。

一、山西传统工艺美术品的设计与开发

1.挖掘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开发有市场需求的旅游工艺品。

事实证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性、地方性的文化特征越明显,其艺术价值就越高,也就越容易受到市场的青睐。在山西传统工艺美术品的经营模式中,应以市场需求为主,设计开发富有地方性的工艺美术品、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市场需求的旅游工艺品。

2.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提高其使用的功能。

在传统工艺美术品的设计中,首先要提高传统工艺品的使用功能,不能一味地追求装饰效果,成为只用于收藏的古董;其次是利用现代工艺技术和材料,提高传统工艺美术品的质量和性能,才能更好地占有市场;另外,工艺美术品也应有等级上的区别,有作为高档礼品或收藏之用的,也有大众消费的旅游纪念品,或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生活实用品,如靠垫、杯垫、U盘等。

3.依托知名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工艺品品牌。

在设计与开发中,应充分利用自己的知名旅游资源,结合山西各色传统工艺美术品来打造知名的旅游工艺品品牌。一旦拥有强势品牌,工艺品的知名度就随之提高,对消费者来说,即使价格略高于同类产品,也乐于解囊。因为,品质优良的旅游工艺品能够切实地满足旅游者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要,也能获得购买著名品牌带来的心理满足。

二、山西传统工艺美术品的经营模式探索

在传统工艺美术品的设计与开发基础上,要体现出一系列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来打破原来的单一性模式,这是山西省政府在“十二五”规划报告中,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尤其是作为与文化、旅游产业紧密相连的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重中之重。现就个人针对山西传统工艺美术的经营模式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1.传统工艺美术品与旅游产品相结合,走山西传统工艺美术的特色之路。

在山西传统工艺美术品的经营模式中,要站在统筹发展的高度来看问题,把传统工艺美术品真正融入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中,设计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品,走有山西传统工艺美术特色的路线,这才是真正改变目前山西传统工艺美术品经营模式单一化现状的首要条件。

2.加大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宣传力度,定期举办旅游工艺美术品交易大会。

山西省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与文化、旅游产业相关的传统工艺美术,遇到难得的发展机遇。此前举办的两届文化产业博览会,均为山西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使更多本土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得以推广,并获得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3.加大对传统工艺美术品和旅游工艺品在包装设计方面的创新力度,提高商品本身的价值和品位。

在现代商品同质化的背景下,传统工艺美术品和旅游工艺品的包装设计被提到首要的位置,商品的包装设计不仅限于保护产品、宣传产品这两大基本功能,更重要的是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在山西传统工艺美术品的经营模式中,加大对旅游工艺品的包装与装潢设计,是提高商品本身价值和品位的一条重要途径。

4.在省内主要旅游景区,实行旅游工艺品的品牌经营模式,将其与景区的游览项目相结合。

在创意经济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在打造知名旅游工艺品品牌的同时,应充分结合本土旅游资源进行。素有“地上博物馆”之称的山西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实行旅游工艺品的品牌经营模式,使旅游与购物相结合。

5.在传统工艺美术品的经营模式中,加入体验式的互动活动。

以山西传统工艺美术品为道具,依托山西丰富的旅游资源来创造一种新的模式,即体验式经营模式,其突破了长期以静态形式存在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的陈列方式,注重消费者与商品的互动,创造一种让旅游者或消费者值得回忆的活动。如,平遥作为晋商的发源地,依托晋商文化和作为世界遗产之一的平遥古城这一旅游资源,打造《又见平遥》这一情景剧,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平遥古城内品种繁多、琳琅满目的特色旅游工艺品随之热销。再如,武乡县作为山西的革命老区,利用太行山风景区打造八路军“情景式”“体验式”的旅游项目,获得军事爱好者和各户外拓展组织的一致好评。

三、结语

总之,作为传统工艺美术文化深厚的旅游大省,我们应在传统工艺美术品的经营模式上做多方面的探讨,朝新的领域延伸和发展,采用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去发展创新,借鉴平遥、武乡的优秀旅游产品项目,利用具有山西地域特色的视觉元素,向网络、影视、动漫、互动体验式方向发展,让更多、更广泛的群体从多元化的角度去认识和了解山西的传统工艺美术品。

工艺美术品范文第3篇

2008年夏天白先生的妻子受邀去度假,打电话回来说:“景德镇真是个好地方,我已经买了4万块钱的东西了!”老白突然有点懵,在脑袋里快速检索着关于景德镇的信息,被称为老瓷都的景德镇曾是御窑厂,如今在拍卖行里身价上亿的瓷器大都出自那里,但在老白眼里,现在的景德镇其实就是一个吃祖宗老本的旅游景点而已。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一定是被忽悠了”,但几天后看到实物的时候,他却不这么想了。“盒子一打开的时候,我确实被震了!”其实老白也说不清好在哪,但瓷器一拿出来他就觉得不是件俗物,釉色细腻又富有变化,造型设计独特,传神而且极富美感,底座有制作者的签名。老白意识到无论能不能升值,妻子买回来的都的确算是精品。

当代工艺美术品市场渐热

早在翰海2007年秋季拍卖会上,当代工艺美术品专场首次与历代古玩同台竞拍,捧场的藏家们就为95件作品砸下了5100多万元,一件现代的昌化鸡血石雕楼阁山子更是拍出1344万元的天价。除了其所用鸡血材料之大、血色之纯正饱满难得一见外,还在于部级雕刻大师牛克思的巧夺天工。这样的结果也让人注意到,现代工艺品有一批实力不菲的收藏群体,而这个群体一直是被拍卖市场所忽视的,在民间交易的各类当代艺术品,比如瓷器、紫砂、漆器、织绣、竹雕、木雕、砚台等也在逐步上涨。

“厚古薄今”是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收藏理念。收藏者拿到一件东西,先要看年代是否久远,够不够年份,对所谓的“新活”则不屑一顾。 如今收藏界已经意识到这一“短腿”,这样的理念转换,也在古代艺术品投资资金门槛逐年推高的压力下逐渐坚定和成熟。

随着古瓷特别是官窑瓷器在市场上流通数量日渐稀少,部分藏家开始转向现当代名家瓷器,引导一批部级工艺美术师作品价格不断攀升。

大师级精品收藏潜力巨大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菊生的作品一般是1万元一件,现在则达到了30万元以上;工艺大师秦锡麟1993年3000-4000元1件的瓷器,目前升至15万元左右。现当代瓷器一些精品每年都会增长50%-80%。一级市场上如陆如、戴荣华、李菊生等大家的作品几乎达到了持币待购的程度,先前的收藏者无一例外的成了最大的获益者。

我国的传统工艺美术技艺大多靠师傅带徒弟的口口相传的模式,也就造成了许多技艺曾经濒于失传,工艺美术传承岌岌可危的局面,即使有了国家的保护,这些传统技艺仍具有稀缺性,因此,工艺精品尤其是经国家认证的“工美大师”的作品就具有了极大的收藏价值。

所谓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头衔决不仅是虚名,它是授予国内传统工艺美术创作者的部级称号,从1979年到1997年,共四届,评选产生了204位部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十年后的2006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定工作重启,第五届评选产生了161位部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由于人数和评选标准差异较大,收藏圈普遍更加认可前四届评选的204位大师的作品,通过历来市场成交来看,大师级的工艺美术作品具有非常好的投资和升值潜力。

工艺美术品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族文化;文化表征;同化

现在,愈来愈多的民族工艺美术在以市场需求为价值导向的商品社会中丧失了原本的质朴和纯真。在功利主义的蛊惑下,在内因与外因的作用下,它们的各种价值(特别是文化、艺术价值)正在流失。在这种局面下,原汁原味的民族工艺美术品种是否还能够流传后世?是否还能得到具有原创精神的创作发展?这都是令人担忧的。笔者对此尴尬处境从四方面做出了分析,试图以此提供解决问题的参考。

一、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的文化内涵、表达形式在当代的际遇

民族服饰(包括日常着装、节庆着装、礼仪着装等)形态受制于传统规范,也因地域和民族分支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这些独特的服饰除了具有继承传统和美学文化的延续功能及实用功能外,还有重要的标示作用——对外区分民族类别,对内表现本民族内成员间的关系,以符号的形式传达有关穿用者的文化信息——社会阶层与地位、年龄、有关社会功能与道德的性别角色、婚姻状况、地域、宗族、宗教、节庆时的专职功能、美化、引发、幻化功能等。例如,哈萨克族的姑娘出嫁时,帽子的正前方饰有一排串珠垂吊在脸前,作为新娘的标志,要在婚后佩戴一年。而基诺族的未婚男子要在包头上饰彩色绒线球。侗族人在传统的祭祖仪式中,要全体肩披“伦织”以示不忘祖先。根据地域和服饰特点不同,瑶族又有“盘瑶”、“蓝靛瑶”、“八排瑶”等分别。

然而,当这些通常产生于农业经济中,由少数个体所构建的相对简单的“小集合”秩序,接触并融入到更为复杂而广泛的工业化社会生活后,以上提到的服饰文化表征功能就会部分瘫痪。在文化间的适应与同化过程中,人们有可能会主动抛弃本民族的外观标示,同化在大社会的主流文化里。

人们以服饰和织物为具体表现载体,把本民族的精神信仰和文化内涵以符号的形式表达于其中,通过感官的方式反映大量的社会生活讯息。但是民族内部的个体要设计出某一特色款式,使其内容与形式富含大量的传统文化信息并取得本民族内部的共识,从而取代或发展原有的传统款式,却是相当困难且要耗费大量时间的,在有些民族中还会受到的制约。因此,少数民族的服饰款式一直以来是沿袭多于变化的。在当代社会大文化的背景下,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状态是难以维持的,各民族在文化和商业交往中,尤其是在旅游文化和环保观念的影响下,开始对本族服饰品在科技、美学、道德和仪式形态方面做出调整。在面料和材质的运用上不再只局限于传统习惯,工艺制造由手工单件的作坊式发展为大机械化批量生产,色彩搭配和款式调整更多考虑目标销售群体的审美需求。各种代表不同意义的美学符码被混合运用以达到视觉上的满足,从而实现交换价值。在商业价值的驱动下,原有的民族道德及仪式形态变得不再非常重要。

但值得说明的是,这些卖给观光客的产品和本族人自己穿用的传统民俗服饰还是有区别的。这些缺乏原创精神的产品本身就给广大的消费群体以视觉与意识上的误导,许多传统意识似乎正在模糊中消失。这些新鲜而通俗的制品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也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经常作为收藏和装饰品被束之高阁,造成使用者与生产者之间缺乏意见的交流与互动,因此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在现代生活中的实用性能也得不到发展。

二、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变化

虽然在封建王权的禁锢统治结束之后,在很大程度上还继续履行着区分他族、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思想、坚固民族文化凝聚力的职责,但在不同宗教精神的感召下,人们的生活面貌也不尽相同。如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在各民族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依然对本民族内部生活有所保留,比方说在禁忌、联姻等方面,不会轻易受外族文明的同化,对于接纳异族人为本民族成员会表现出顾虑和抵触情绪。而在当代生活中,多数个体信仰佛教的满族人在以上方面就不会体现出统一的排异性,并在清朝以来的多民族杂居中不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目前,对于大多数民族来说,宗教已不再是指导精神生活的惟一信念,宽松的对民族文化所能起到的凝聚作用也日渐甚微了。当灵魂逐渐衰萎,肉体也会萎靡不振。从某种角度看,宗教力量的减弱解释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传统服饰和工艺制品的穿用不再重要的原因。

三、青年人对本民族工艺美术品的态度

年轻人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因此他们的意见是不容忽视的。相比老一辈,年轻人更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在大众媒体和开放便利的交流环境下,各少数民族中出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后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越来越多地浸染在非本族的世界文化氛围中,经济、文化愈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愈是如此。发展下去,来自家庭、部族和宗教等有关民族文化教化的影响逐渐减弱,而来自外界的影响正一步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很多以手工艺见长的工艺美术种类面临失传。

现代社会中传统的民族工艺制品和生活用品由基于使用或寄托情感等而为自己和亲友制造的非功利性目的,逐渐演化成为实现交易利润而生产,不但价格昂贵,在传统质感和人文情怀的意义上也显得粗糙而冷淡。青年人在现代化的生活中也许只会在重大的节庆场合以购买或租借的形式使用传统工艺品,而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更倾向于使用方便而且便宜的现代化工业产品。另外,许多事实证明,年轻人改用现代化工业产品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认为使用这些流行的现代化物品能够说明自己在文化和经济层面上的进步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新一代将会逐渐忽略文化的传统层面,当传统层面和目前所倡导的创新氛围无法协调一致时,在成长中对外界文化已适应或被同化的新一代更倾向于舍弃传统工艺美术品仅存的实用价值,但还会在很大程度上承认它的文化价值。学者认为,这个过程通常会变成民族工艺美术的现代化特色。

成长于民族传统文化氛围之中,萌发于当时具体生活的民族工艺美术品,在当代的生活中渐渐远离了曾经创造并使用它的族群,由日常用品变成了现在的奢侈品被归类到欣赏陈列品之中,它也就失去了曾经滋养它成长的文化养分和环境,必然会失去鲜活的生命气息。

四、消费群体对于民族工艺美术品的态度

消费民族工艺美术品的群体往往可以分为有意和无意两大类。少数个体组成的有意消费群体——他们对少数民族文化感兴趣,收藏民族工艺美术品除了满足审美需求外,还用于深入了解和研究所感兴趣的文化特质。他们通常在购买之前对该民族的文化就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对所要购买的商品相当挑剔和谨慎,并在取向上有独到之处。这部分消费者往往不满足商店所提供的旅游纪念品,而更倾向于向当地人购买留为自用的“真正传统样式”的制品。

多数个体组成的无意消费者——在大多数人的头脑中都会对少数民族有一个笼统的概念和模糊的形象,通过媒体了解或亲身观光游览对这些印象加深或调整。因此,他们所了解的讯息、形成的概念与他们对事物的理解方式以及观察感受的角度有关。对于喜爱少数民族工艺品的大众来说,他们更多地是被这些制品绚丽的外表和独特的文化气质所打动,很少有人会在欣赏和购买之余去深究它们的文化涵义。所以可以称这些广大的消费群体为“了解异族文化信息的被动者”,他们会乐于接受市场所提供的样式,并在选择的过程中更倾向于自己的审美偏好,而不太注重是不是“真正的传统样式”。反过来,这些占多数的无意消费者的审美取向又会在市场的供求关系中影响工艺制品的形式风格。这也就是传统似乎正在模糊中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了。

五、结语

工艺美术品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族文化;文化表征;同化

现在,愈来愈多的民族工艺美术在以市场需求为价值导向的商品社会中丧失了原本的质朴和纯真。在功利主义的蛊惑下,在内因与外因的作用下,它们的各种价值(特别是文化、艺术价值)正在流失。在这种局面下,原汁原味的民族工艺美术品种是否还能够流传后世?是否还能得到具有原创精神的创作发展?这都是令人担忧的。笔者对此尴尬处境从四方面做出了分析,试图以此提供解决问题的参考。

一、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的文化内涵、表达形式在当代的际遇

民族服饰(包括日常着装、节庆着装、礼仪着装等)形态受制于传统规范,也因地域和民族分支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这些独特的服饰除了具有继承传统和美学文化的延续功能及实用功能外,还有重要的标示作用——对外区分民族类别,对内表现本民族内成员间的关系,以符号的形式传达有关穿用者的文化信息——社会阶层与地位、年龄、有关社会功能与道德的性别角色、婚姻状况、地域、宗族、宗教、节庆时的专职功能、美化、引发、幻化功能等。例如,哈萨克族的姑娘出嫁时,帽子的正前方饰有一排串珠垂吊在脸前,作为新娘的标志,要在婚后佩戴一年。而基诺族的未婚男子要在包头上饰彩色绒线球。侗族人在传统的祭祖仪式中,要全体肩披“伦织”以示不忘祖先。根据地域和服饰特点不同,瑶族又有“盘瑶”、“蓝靛瑶”、“八排瑶”等分别。

然而,当这些通常产生于农业经济中,由少数个体所构建的相对简单的“小集合”秩序,接触并融入到更为复杂而广泛的工业化社会生活后,以上提到的服饰文化表征功能就会部分瘫痪。在文化间的适应与同化过程中,人们有可能会主动抛弃本民族的外观标示,同化在大社会的主流文化里。

人们以服饰和织物为具体表现载体,把本民族的精神信仰和文化内涵以符号的形式表达于其中,通过感官的方式反映大量的社会生活讯息。但是民族内部的个体要设计出某一特色款式,使其内容与形式富含大量的传统文化信息并取得本民族内部的共识,从而取代或发展原有的传统款式,却是相当困难且要耗费大量时间的,在有些民族中还会受到的制约。因此,少数民族的服饰款式一直以来是沿袭多于变化的。在当代社会大文化的背景下,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状态是难以维持的,各民族在文化和商业交往中,尤其是在旅游文化和环保观念的影响下,开始对本族服饰品在科技、美学、道德和仪式形态方面做出调整。在面料和材质的运用上不再只局限于传统习惯,工艺制造由手工单件的作坊式发展为大机械化批量生产,色彩搭配和款式调整更多考虑目标销售群体的审美需求。各种代表不同意义的美学符码被混合运用以达到视觉上的满足,从而实现交换价值。在商业价值的驱动下,原有的民族道德及仪式形态变得不再非常重要。

但值得说明的是,这些卖给观光客的产品和本族人自己穿用的传统民俗服饰还是有区别的。这些缺乏原创精神的产品本身就给广大的消费群体以视觉与意识上的误导,许多传统意识似乎正在模糊中消失。这些新鲜而通俗的制品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也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经常作为收藏和装饰品被束之高阁,造成使用者与生产者之间缺乏意见的交流与互动,因此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在现代生活中的实用性能也得不到发展。

二、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变化

虽然在封建王权的禁锢统治结束之后,在很大程度上还继续履行着区分他族、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思想、坚固民族文化凝聚力的职责,但在不同宗教精神的感召下,人们的生活面貌也不尽相同。如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在各民族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依然对本民族内部生活有所保留,比方说在禁忌、联姻等方面,不会轻易受外族文明的同化,对于接纳异族人为本民族成员会表现出顾虑和抵触情绪。而在当代生活中,多数个体信仰佛教的满族人在以上方面就不会体现出统一的排异性,并在清朝以来的多民族杂居中不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目前,对于大多数民族来说,宗教已不再是指导精神生活的惟一信念,宽松的对民族文化所能起到的凝聚作用也日渐甚微了。当灵魂逐渐衰萎,肉体也会萎靡不振。从某种角度看,宗教力量的减弱解释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传统服饰和工艺制品的穿用不再重要的原因。

三、青年人对本民族工艺美术品的态度

年轻人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因此他们的意见是不容忽视的。相比老一辈,年轻人更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在大众媒体和开放便利的交流环境下,各少数民族中出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后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越来越多地浸染在非本族的世界文化氛围中,经济、文化愈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愈是如此。发展下去,来自家庭、部族和宗教等有关民族文化教化的影响逐渐减弱,而来自外界的影响正一步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很多以手工艺见长的工艺美术种类面临失传。

现代社会中传统的民族工艺制品和生活用品由基于使用或寄托情感等而为自己和亲友制造的非功利性目的,逐渐演化成为实现交易利润而生产,不但价格昂贵,在传统质感和人文情怀的意义上也显得粗糙而冷淡。青年人在现代化的生活中也许只会在重大的节庆场合以购买或租借的形式使用传统工艺品,而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更倾向于使用方便而且便宜的现代化工业产品。另外,许多事实证明,年轻人改用现代化工业产品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认为使用这些流行的现代化物品能够说明自己在文化和经济层面上的进步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新一代将会逐渐忽略文化的传统层面,当传统层面和目前所倡导的创新氛围无法协调一致时,在成长中对外界文化已适应或被同化的新一代更倾向于舍弃传统工艺美术品仅存的实用价值,但还会在很大程度上承认它的文化价值。学者认为,这个过程通常会变成民族工艺美术的现代化特色。

成长于民族传统文化氛围之中,萌发于当时具体生活的民族工艺美术品,在当代的生活中渐渐远离了曾经创造并使用它的族群,由日常用品变成了现在的奢侈品被归类到欣赏陈列品之中,它也就失去了曾经滋养它成长的文化养分和环境,必然会失去鲜活的生命气息。

四、消费群体对于民族工艺美术品的态度

消费民族工艺美术品的群体往往可以分为有意和无意两大类。少数个体组成的有意消费群体——他们对少数民族文化感兴趣,收藏民族工艺美术品除了满足审美需求外,还用于深入了解和研究所感兴趣的文化特质。他们通常在购买之前对该民族的文化就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对所要购买的商品相当挑剔和谨慎,并在取向上有独到之处。这部分消费者往往不满足商店所提供的旅游纪念品,而更倾向于向当地人购买留为自用的“真正传统样式”的制品。

多数个体组成的无意消费者——在大多数人的头脑中都会对少数民族有一个笼统的概念和模糊的形象,通过媒体了解或亲身观光游览对这些印象加深或调整。因此,他们所了解的讯息、形成的概念与他们对事物的理解方式以及观察感受的角度有关。对于喜爱少数民族工艺品的大众来说,他们更多地是被这些制品绚丽的外表和独特的文化气质所打动,很少有人会在欣赏和购买之余去深究它们的文化涵义。所以可以称这些广大的消费群体为“了解异族文化信息的被动者”,他们会乐于接受市场所提供的样式,并在选择的过程中更倾向于自己的审美偏好,而不太注重是不是“真正的传统样式”。反过来,这些占多数的无意消费者的审美取向又会在市场的供求关系中影响工艺制品的形式风格。这也就是传统似乎正在模糊中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了。

五、结语

当我们在庆幸全球范围的现代化所带来的快捷便利时,也同样意识到它所带来的危机——民族文化的自治权正在丧失,各种以高环境化或低环境化的文化为个性的多重外观被从浸蕴它们的情境之中剥离出来,掉进了广大的世界里。多民族文化的折衷主义也存在其中,这就会造成文化环境的界限逐渐模糊。而这并不意味着各种文化氛围、各种美学符码之间具有共享的意义,相反,民族文化之间的误解却可能因为文化差异在渐渐加深。这种状况就促使广大学者、普通大众和商业界人士对传统,尤其是正在消逝的传统有一份责任感和严肃的态度。文化部门和政府更应该积极发挥作用对少数民族的工艺美术进行大力度的保护和宣扬。不要因我们一时的疏忽、欲望和商业利润而造成历史永远的失落,留给子孙扼腕的遗憾!

参考文献:

工艺美术品范文第6篇

关键词:景观;民间艺术品;视觉建构;异化

德波在《景观社会》中,将资本有意使商品呈现出来的视觉表象总体定义为“景观”。他认为,“景观并非是一个图像合集,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通过图像的中介而建立的关系。[1]”景观不再只是商品的“形式”,更成为了一种关于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结果。

一、成为景观的自我分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快[2],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物质的丰富,开始更多地关注自己内心的情感需求,艺术人类学家方李莉将之称为“物质世界的科技革命之外的,来自人自身的革命[3]”。其在这场认知革命之中,一方面通过梦幻的视觉表象来混淆商品,使其变得表意化和符号化,并借助景观形式完成对意识形态的干预、控制;另一方面,景观化作为“现代性”的产物,使现存社会的生活方式发生变革,文化资本重新占据市场,不断刺激着自身地方性和差异性的再生。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农耕时代饱含传统文化情感的民间工艺美术品迎来了复兴的可能,甚至可以成为对抗景观社会部分媚俗危机的重要地方力量。在对民间工艺美术品进入正式探讨前,我们应首先对“民间艺术”“民间美术”“民间工艺”进行概念区分。这些名词首次出现的时间基本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这一时期尚未对“民间工艺”形成统一的概括,这些名词的概念基本是指在民间流传的艺术活动。今天普遍认为民间艺术主要分为民间表演和民间美术两个大类,其中,民间美术包含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等诸多门类。可见艺术、美术、工艺这三者虽然难以明确界定,但大体上属于隶属关系,代表着不同的三个层级。“民间”一词,在今天也并非是对特定阶级或空间的限定,更多的是指艺术互动呈现出的倾向与风貌,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大众的审美和文化精神,具有普遍而又广泛的公共性。因此,本文所指的民间工艺美术品可以明确地定义为受广泛大众审美情趣和文化观念影响的,以实用为目的的手工艺制品。据考证,早在原始社会,山顶洞人便已开始运用钻孔、打磨、刻纹等技术制作工艺制品来满足物质生活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已经有了纯粹的装饰品以及具有普遍意义的“图腾”[4]。这些装饰品作为与劳动生产直接发生联系的物质文化,已经不再单纯地将实用功能作为造物的唯一目的。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言,“它们是观念意识物态化活动的符号和标记”“自然形式里积淀了社会的价值和内容,感性自然中积淀了人的理性性质”[5]。这一时期的造物活动在满足人们的生存和生活需要之余,将信仰和崇拜进一步符号图像化,赋予器物以形象性,以此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这也是艺术生产和审美意识萌芽的出现。在步入农耕时代之后,社会分工开始走向细化,手工业开始从农业中独立出来,手工作坊的兴起,使得民间工艺美术迎来了繁荣的发展期。这一时期的民间工艺美术品已经完全符合恩格斯对商品的定义,作为“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广泛地参与到市场的流通中。人们不仅会出于日常的生活需求发生购买行为,也会为这些注入了匠人灵韵的“器物之美”而消费。到了近现代,伴随着工业社会消费经济的驱动,人们开始追逐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价值”。跟随着机器、技术而变得标准化的用具,凭借批量化复刻的低成本与方便实用的高性能,试图把民间工艺美术品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驱逐出去,使得在农耕时代繁荣的民艺文化在工业社会面临着发展断裂的传承危机。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机械复制化占据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较多商品丧失了“灵韵”,这种现象给人们一种标准化的、呆板的感觉。于是人们又开始回味工业时代之前特有的工艺品,对此,一方面运用技术本身进行直接的抒情伪装,将技术作为艺术表现的新手段,以此展现个人生活空间的个性特征[6];另一方面不断赋予商品以文化的符号,强化商品的审美价值,借此实现在机械复制时代的高质量产出。这使得商品表象逐渐战胜了物性本身,其自身的功能生产变成了文化意义的符号生产,也意味着艺术被拉下了神坛,朝着日常生活化、世俗化的方向发展。在商品和艺术的“联姻”中,民间工艺美术品被不可避免地卷入到市场文化的潮流中来,在物和符号的分离之下,完成了对视觉文化的符号生产,并成为了主导生产的形态。用德波的话来说就是“分离是景观的阿尔法和奥米加”,意味着民间工艺美术品自我分离的完成将会对生产逻辑进行改写,由此在社会空间中真正地成为景观。在不同时代的观照中,我们可以看到民间工艺美术品诞生于劳动生产之中,自始至终都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同一发展,兼顾实用与审美。机械复制化在让民间工艺美术品褪去实用价值的同时,也在刺激着民间工艺美术品价值逻辑的改写。外部世界情感的匮乏正在引导其走向一种艺术自律,更多地强调艺术属性的自我立法与独立。人们对于精神享受和审美体验的渴望,使得民间工艺美术品携带的意义感知得以重新展现。在现今社会的主导价值迁转过程中,民间工艺美术品作为景观正在被“发现”。

二、景观的“脱域”和再介入

民间工艺美术品根植于地方社会,在前人创作经验的高度概括中代代相传,以稳定、延续的方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成为大众价值观念的视觉表征,起到了维系地方社会历史记忆的符号作用。在传统社会,活跃的地域性造物集群既成为了个体造物特色的结合体,又本能地具有张扬的特点,在突破自身封闭、狭隘的同时,也促进了新的地域性造物的形成。得益于自身的“实用物”属性,民间工艺美术品长期以来为特定空间、特定人群所传承,在人们日复一日的使用和观看中,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7]。这种局部的持续“在场”将其携带的意义感知不断地向更为广阔的外部社会生活空间渗透,使得民间工艺美术品突破了地域边界,塑造着充盈多样的文化圈。与传统造物的语境分离,意味着民间工艺美术品走向了没有边界的观念时空,家庭、学院、展馆、旅游景区……目光所及,人们都可感知到它的视觉编码。当民间工艺美术品变成社会关系的图像中介,便完成了从“物”到“符号”再到“景观”的复杂过程,伴随而来的是文化语境的分离,也就是吉登斯所说的“脱域”和“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从通过对不确定的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8]。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中这样解释道,他认为“脱域”既是现代性的动力来源,也是现代性的后果。“脱域”一词和上文所说的“分离”具有高度相似的意味,但分离强调“社会领域的视觉建构”,而“脱域”则更多地指向“视觉领域的社会建构”,两者都是社会性的视觉表意实践。在景观社会的潮流中,机械复制的标准化商品在成为景观的分离中,它所发生的“脱域”,实则是依托于一种表象式的名望,使其审美化、符号化,以此来屏蔽本真的标准化冰冷,这也是学界对“景观化”进行批判的主要缘由[9]。与之相比,民间工艺美术品的“脱域”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其与机械复制化的标准品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原初所携带的意义感知。作为观念艺术物态化的符号和标记,得益于手工复制的造物形式,在脱离原初时空规定的流通传播中,让民间工艺美术品器物之美的“灵韵”尚未消磨殆尽。如果把“景观”看作是民间工艺美术品的赋性,那么“脱域”现象可以认为是由来已久,并非是消费主义的专利。与“脱域”相对应的概念是“再介入”,指的是重新构造已经“脱域”的关系。对民间工艺美术品再介入生活世界的探讨还需从“脱域”的两种机制来谈起[10]。一种是象征标志,即把对象概念化、符号化,具体表现为将对象抽象成元素、关键词。比如,在当下建筑界广泛运用的地域文化转译设计,常对当地的民间工艺品形态和制作工艺进行提取,从而进行建筑符号的形式表达,这些“有意味的形式”虽抽离出民间工艺美术品的传统使用情景,却极易被人们感知。另一种是专家系统,指“由技术成就和专业队伍所组成的体系”。非遗保护、文化产业、乡村振兴、艺术乡建等一系列指导性政策的实践,都是专家系统对社会空间的调节。象征符号和专家系统的双重机制推动了民间工艺美术品从传统社会特定时空的情境中分离,形成普遍的“脱域”现象。当下,民间工艺美术品在地方社会中持续“在场”形成的融入性审美,仍伴随潜移默化的审美功效来发挥作用。如季中扬所言:“原有生活空间丧失的情境下,凝结在民间艺术中的符号体系和文化理念是可迁移的”[11]。当我们的目光触碰到民间工艺美术品或被重新视觉编码、解码后的“民间工艺美术品”时,仍然可以感知到原初的情感。这种情感属性可以用费孝通先生所说的“乡土”一词来描述,不受限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也无所谓空间属性,而是一种具有融入性、认同性的文化形态,具有稳定和持久的属性,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维度存在,人们一旦感知到这种意向,便会唤醒情感上的共鸣,进而产生归属感、亲切感。在景观社会中,如果民间工艺美术品彻底接受自己作为景观的身份,并以视觉图景的形式参与社会建构,就有可能形成一种“无场所的记忆”,从而实现对日常生活价值的超越,重新介入到人们的生活世界,回归这个糅杂了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的本真世界[12]。

三、虚实交织中的价值异化

当代艺术在审美对象方面打破了艺术品与日常物的边界;在审美趣味上打破了雅和俗的边界;在审美风格上打破了新与旧的边界;在美学观念上打破了革命与媚俗的边界[13]。1917年,达达主义艺术家杜尚将一件小便池命名为《泉》并在美术馆展出,引发了艺术界的轰动。杜尚将小便池从实用的语境中抽离,引导人们无功利心地重新观看和认识,也让人们开始思考艺术的边界。这件作品一反现代主义常态,向学院和权威发起了挑战,并为“现成品艺术”做了一个完美的注脚。接踵而来的达达主义、波普艺术和大众艺术都将艺术与生活的边界模糊,同时也进一步将艺术商品化。当代艺术致力于将审美转向日常生活化的同时,也竭力使日常生活变得审美化。工业化为人们带来了充裕的物质,单纯地通过商品功能实现自身的价值生产越来越困难,人们越来越注重审美与体验,逐渐走向大审美经济。这一转变恰恰需要艺术的外衣来粉饰自己,于是艺术和商品一拍即合,双方进行了捆绑。但是也因此造成了两个后果,一是艺术终结论,当艺术变成一个不断超越的观念,那艺术是否还存在,消费时代的艺术又是什么;二是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景观社会文化的语境问题,商品景观化使得我们所处的世界变成各种符号编织而成的观念时空。民间工艺美术品的现代性所带来的景观化潮流应如何作为,我们不得不带着这些问题开启对本真生活世界的思考。如果艺术可以使接受者感到脱离庸常的升华,那么这个目的便是合理的“非实用意义”的艺术功能[14]。和《泉》一样,民间工艺美术品作为日常生活的“现成物”,自其诞生之初,便在实用和审美的双重造物要求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并且在今天给予人越来越多的精神享受,变得符号化、表象化和价值化,可以说这是对实用和审美原初的统一否定[15],是对“生活”的背叛与疏离,是对生活意义的超越,也是民间工艺美术品实现对自身意义的超越和价值异化。在成为景观的现代性迁转中,民间工艺美术品在形式上寻求突破固然重要,但是更应该注重对传统民间艺术审美经验的传承。当我们在对民间工艺美术品进行观看、使用的过程中,会受到民间艺术的熏染,在知识上增进对民俗生活的了解,在审美情感上获得对民间艺术的感悟,这将有助于恢复和激发公众原初的感知和认同。景观社会的到来,将会对蕴含有地方文化的民间工艺美术品产生重大意义。一方面,地方文化所携带的意义感知使其在意义至上的景观社会中尝尽甜头,迎来了复兴的可能。在景观“视觉图景性”的助力下,地方文化实现了从地方性向乡土性再向公共性的转变,在携带意义、表征文化的同时,也积极地作为地方文化的视觉读本,在“脱域”中构建一种无空间的文化记忆,也可以说是在新的文化空间重建文化记忆。另一方面,对这股地方力量的合理利用,成为在现代化、全球化背景下对抗审美滥化的一剂良方,成为实现文化自信,引领社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关键。因而,我们应当推进和完善非遗保护、文化产业、全民美育的社会建设,为地方话语的当代视觉建构创造积极的条件。在虚实交织的当代文化空间,既存在地方文化的新生形态,同时也有传统民俗的发展形态,各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本然活态彰显着人类艺术的创造力。现代性让“景观”统治社会,对此,地方文化携带着乡土性的意义感知,正在以多元形态完成对生活世界的再介入和重构,并以此应对现代性所带来的文化逻辑改写。

工艺美术品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品;创作;创新思维

随着工艺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传统工艺美术品想要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符合市场需求。想要使传统工艺美术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就需要从人们的实际需求出发,对传统工艺美术品进行优化创新,从而推动传统工艺美术的长久发展。

1传统工艺美术的特征

传统工艺美术是指在现代社会中使用传统生产方式的手工作品,也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物质材料、工艺技术所进行的人工造物以及相应的制作工艺和手法的总称[1]。传统工艺美术是劳动人们的智慧结晶,也是文化素养和民族特色的体现。传统工艺美术在中国传统艺术思想的影响下具有以下几点鲜明特征:

1.1传统工艺美术的和谐性

中国传统艺术思想重视艺术表现形式与内在蕴含的各种因素的和谐关系,在此基础上中国传统艺术美术工作者对“和”与“宜”理想境界的不断追求,使外观形态与精神内涵、实用性和美学性、材质工艺和意境营造的和谐统一得以实现。

1.2传统工艺美术的象征性

中国工艺思想更重视伦理道德上的感化,因此,工艺美术品使用过程的感官愉悦以及审美需求也需要在伦理道德规范下得到双重满足。由于这种伦理道德要求已经深入每个工艺美术工作的骨髓,使中国传统工艺产品含有不同特点、寓意,通过体量、造型、纹饰、色彩都象征性的表现伦理道德规范,这也导致宫廷或者文人的工艺美术更多追求对伦理道德观念的象征性表现,使得工艺美术品的物用功效受到较大损害。而民间工艺美术多数都是生产者以自身功利为根本进行设计,更具有活力与物用价值。

1.3工巧灵动性

中国传统美术重视工艺加工技术的应用,通过不断的造物实践使工匠掌握工艺美术中蕴含天然去雕饰的工巧性,以及精工细作的工巧性这两种不同方向的工巧追求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审美理想境界。与此同时,传统工艺美术的思想是心物合一,传统工艺美术品造型和装饰也通过S形的结构范式将生命的韵律和循环不息的运动感充分体现,使传统工艺美术品在规范工整的基础上,显示出无限的变化和空灵活跃之美。

2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现状

传统工艺美术具有悠久的技艺传承,富含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民族特色,也蕴含着中国古典文化精神和文化传统。传统工艺美术的主要门类包括冶炼、烧造、编扎、木工、织染、雕刻等多种形式,每种工艺又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如烧造工艺包括玻璃器具、陶瓷制品;织染工艺包括刺绣、印染、织锦和地毯等多种门类,织染工艺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普及度最高;雕刻工艺是通过对牙、石、玉、骨、竹等材料进行雕刻的工艺;木作工艺则是指传统手工家具的打造。传统工艺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大多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工艺美术品,过去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主要是销往国外市场,在国内市场也是只是领导层面当做礼品而已,在改革开放以后,工艺美术有了属于自己独立于其他文化的社会地位,过去工艺美术只是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资金支持,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工艺美术也拥有了巨大市场发展空间,不仅形成了高中低档三种不同的市场结构体系,同时工艺美术的实用性也得到了显著提高,现今工艺美术品市场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不仅高、中、低市场具有相应的工艺美术品,综合艺术品市场也呈多元化发展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工艺美术的发展也会更加繁荣。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不仅需要经济的带动,也需要优秀的传统工艺美术设计人才队伍,提升工艺美术的创意性、创新性,通过对原材料的巧妙应用,实现能源的节约的同时,使原材料的艺术价值充分发挥。现今,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是现今工艺美术的创意创作的一面鲜明旗帜,也是引导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主流人群,但是相比老艺术家引领而言,我国中青年力量储备虽然名气较低,但是也在用属于他们的思维、理念探索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主流,同时工艺美术专业人才也在不断涌入到传统工艺美术市场,成为探索传统工艺美术的又一批生力军,也是工艺美术发展的源动力。

3传统工艺美术的现代化发展建议

3.1要以千家万户的需求为主攻方向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于物品的购买行为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这也使得现今的传统工艺美术品必须从远离人们的思想中走出来,接近人们的生活,寻找消费者的消费特点,从而使传统工艺品更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被人们所喜爱,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例如,陶瓷的首饰、青花瓷样式的书签等更贴近于人们生活的传统工艺品,在保留原有的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增加传统工艺品的实用性,这种有机结合不仅需要在形式上也要在功能上得以体现。

3.2要从缺陷上寻找突破,搞好艺术品创新

构思是传统工艺品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决定设计与市场结合的最重要的想法和意见。想要使传统工艺品得到市场的认可,首先就需要寻找传统工艺品在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完善,通过解决传统工艺品在装饰、造型、功能创新中存在的劣势与不足。在新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如果找不到问题那就是最大的问题,每个产品设计想法在最初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不能结合市场的发展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那么产品在最后上市销售的过程中就无法真正抓住人们的购买心思,造成产品无人问津的现象。因此,传统工艺美术品的设计人员首先需要学会对自己设计的产品“吹毛求疵”,其次通过意见调查等方式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看法,通过不断的设计改进,使最后设计出的产品符合市场发展需求。

3.3要博采众长,融合提炼上下功夫

每个艺术流派都有属于自身的特色和风格,想要谋求发展最为有效就是将多家的艺术精华融为一体,并通过不断的实践提炼,使最后所形成的工艺美术品成为一种新的艺术。陶瓷作品在市场上深受人们所喜爱的原因,就是将纂刻、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并形成的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在现今社会中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发展创新就需要结合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刺绣、插花等寻求创新的灵感,将设计思路拓宽,形成新的设计思路。

3.4要在立足内涵,在提高魅力中寻找课题

在传统工艺美术品创作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产品的设计,使所设计的产品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例如,现今生活中日用陶的种类较多,如何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现今陶瓷工艺品生产设计师研究的主要问题,因为每个地方陶土都有较大的不同,例如宜兴的陶土都含有着色氧化物,所以针对这一特点可以在制品的色泽上下功夫,使产品外观更具现代风格,通过外观造型的精细设计,从而使陶土制品可以与瓷器相比肩。传统工艺美术品的精美设计是直接决定产品在市场的初始地位,而其设计内涵是决定产品魅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市场占有率的重要因素。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发展首要工作就是将创作思路拓宽,这不仅需要是传统工艺美术发展需求,也是时展的必然选择,想要使传统工艺美术品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喜爱,产品设计人员就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设计,同时将每一个设计的产品都进行不断的修正,从而使所设计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符合时展的要求,扩大市场占有率。

参考文献:

[1]赵红云.浅谈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6(3):98.

工艺美术品范文第8篇

首先,面对种类繁多的古代工艺美术品,我们可以根据其文化内涵和审美特点,分为三个大类:宫廷的、文人的和民间工艺美术品。民间工艺美术品因为普及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具有本地出产、即产即用的特点,从而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广泛性,因此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畴。相比之下,宫廷工艺美术品和文人工艺美术品的生产会比较集中,在不同时期出现了一些主要产地。纵观中国历史,它们有这样一个分布特点:自唐代中叶以来,主要生产地呈现自北向南转移的趋势;而宋明以后,其产地基本上集中于长江流域及以南。下文就详细探讨一下宫廷及文人工艺美术品生产在历史地理上的变化。

一、宫廷工艺美术品

它一般指历史上皇室或上层阶级所欣赏、使用的工艺美术品。主要品种有日常实用的陶瓷、家具、印染织绣,和介于实用与欣赏之间的料器、内画壶等,也包括纯欣赏功能的玉器、景泰蓝等。宫廷工艺美术品的最大特点是富于装饰性、精工细作和不惜工本。对于这类工艺美术品的获取,历史上统治者一般采取如下三种方式:一是在首都设生产机构,从各地选拔良工集中于京师进行生产;如唐代的少府监、明代的果园厂、清代的造办处等t这种方式受政治的影响大,一般以都城及邻近地区为生产基地,因此它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畴。第二种形式是在地方设立官办机构,生产或监督生产所需器用;第三种方式,则是由宫廷在已成形的某类工艺美术品中心产地进行定制或采购成品。后两种生产形式受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很大,产地往往随着经济、文化重心的迁移而迁移,因此它们属于本文的重点讨论范畴。

从历史地理的角度看,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的重心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南移:第一次自北南移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第二次是在唐代中叶安史之乱至五代十国时期,第三次就是北宋灭亡、南宋建立之时了。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南方长江流域逐渐取代北方黄河流域,成为了中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之地。

受到经济、文化重心南移态势的影响,自唐代中叶以后,手工业生产中心也自然地逐渐转移;南宋时随着政治统治中心――都城的南移(由今开封移至今杭州),南方的手工业愈加发达,富裕市民阶层的出现及其旺盛的物质需求,进一步刺激了城市手工业的繁兴;明代时,出现了以景德镇、苏州、南京等城市为代表的江南手工业中心。

下面先来看宫廷工艺美术品生产的第二种方式――由统治者在地方设立官办机构,生产或监督生产所需器用的方式:一股说来,统治者会考虑选择那些发展条件较好、本身已有扎实根基的工艺美术产地来设置官方机构。因此,元代统治者在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设置了“浮梁瓷局”,并自此至明清,景德镇始终成为中央宫廷用瓷的主要产地。同样,自元至清,中央王朝均在丝织业发达的南京设立了官府织造机构,官营皇家丝绸用品的生产,这也促进了“云锦”生产工艺的长足进步。可以留意到的是,景德镇和南京都位于长江流域地区,这自然与元代至清代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已经南移、当地手工业十分发达密切相关。

第三种宫廷工艺美术品的生产形式,是由朝廷在自然形成的工艺美术中心产地进行定制或采购成品。宋、明以来江南手工业的繁兴,吸引了统治者源源不断地从这里采购器玩。明代王世贞《觚不觚录》载;“今吾吴中陆子冈之治玉……比常价再倍。而其人至有与缙绅坐者。”明神宗定陵中“子冈”玉的发现,就是皇室从苏州选购玉器的明证。

清代建立以后,在江南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手工业区。兴起原因除了珠江三角洲本身物产富饶以外,与它靠近东南亚、又成为清前期唯一对外商埠也不无关系。比如清代初叶,贵重木材仅由广州一地输入,广式家具因此占据天时地利,从而迅速繁兴并最终取代了苏式家具的地位;又因为处于中西文化交流的前线,广式家具常常在造型、装饰上受到西式影响,其异域风格也引起了清代宫廷的极大兴趣;他们每年从广州采购大批西番莲纹样的家具,以装饰宫廷尤其是圆明园中的西式建筑。

而自鸦片战争以后,位于长江下游的上海作为首批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迅速发展为另一个新兴的工艺美术产地。由于同样物产富饶和受到中外交流的影响,上海一旦崛起,发展就格外迅速。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上半叶,江南其他城市的工艺美术生产、经营单位纷纷到上海建立分部,甚至干脆将总部迁往上海,前者如杭州的“王星记扇庄”,后者如苏州的“周虎臣笔墨店”。经济、文化发达,良工麇集,产品优良,因而清代晚期的皇家也开始在上海订购玉雕、绣衣等宫廷用品。

文人工艺美术品是古代工艺美术品的另一个大类,其欣赏与使用对象主要是文人士大夫,他们的审美观直接影响到其艺术风格和原料选用。一般来说,文人工艺美术品多采用竹、石等朴素质材,艺术风格常常清新脱俗,摈弃富贵气象;其类别主要包括砚台、毛笔、墨锭、紫砂壶、笔筒、镇纸等与文房生活相关的产品。同许多宫廷工艺美术品一样,文人工艺美术品的主要产地也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逐渐转移的过程;而自南宋直至清代,传统文人用品的生产几乎都集中于南方。

以砚台为例:明清时期四种最有名的砚――广派、徽派、吴门派和文人派砚都出产于长江流域以南。端溪砚石自唐就开始开采,广派的产生自有其历史渊源;徽砚的闻名除歙石的出产外,又受到当地精细木雕、砖雕的影响,风格独特;吴门派则以苏州的顾二娘为代表,其夫家四代制砚,而她最终成为苏州有名的琢砚艺人;其侄顾公望则在康熙、雍正时被召至清廷制作御用砚。再看“文人砚”,明末清初江南文化发达,文人麇集,一些文人如高凤翰、纪昀、沈石友等直接参与了砚的制作(或进行设计,或亲自动手琢砚),风格鲜明的“文人派”砚雕艺术由此形成。而在北方,虽唐宋时期也有名噪一时的澄泥砚和洮河砚,但前者因战乱导致技术失传,后者则因难以开采,明清时期皆已湮没于世了,南方就独揽了名砚之出产。

又以笔为例,从隋唐直至宋代,均以南方安徽宣城所产毛笔风行天下;南宋理宗时,徽州知府以“汪伯立笔”、“澄心堂纸”、“奚廷墨”和“羊头岭旧坑砚”作为“新安四宝”进献朝廷,可见安徽新安地区文人产品的兴盛。南宋时政府偏安杭州,政治,文化中心逐渐以浙江为重,至元代时“宣笔”逐渐被“湖笔”所代替。地点虽转换了,但产地仍然在南方。

此外,“文房四宝”中墨的生产,在唐代安史之乱以前主要集中于扶风、易水、潞州等北方地区;而安史之乱导致大量北方墨工南迁,制墨中心由此南移,河北易水墨工奚超、奚廷南迁到微州,成为徽墨创始人,自此奠定了徽墨雄踞天下的局面。再有,与文人文房生活同样密切有关的笔筒,也多产于江南,明末至清代以嘉定和南京的竹刻最富盛名。

文人工艺美术品的发展,根系于南方发达的经济和文化。这类工艺美术品不同质材之间往往相互影响,在技艺上彼此借鉴和渗透,同时还受到其他艺术形式――书画、建筑、雕刻等影响。如吴门派砚雕就与吴门地区的书画、玉雕、砖雕等艺术形式相互借鉴,同时也深受金陵与嘉定竹刻的影响,由此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歙砚与徽墨雕刻则与当地木版印刷业相互促进、并肩发展,同时还受到了“皖南画派”的影响。因此在明清时期,文人工艺美术品形成了一个彼此声息相关、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总之,工艺美术品的分布除了受自然地理因素如气候、地形、出产等影响以外,还要受到历史地理的影响,就是说,其分布总是与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等人文内容相关联。许多工艺美术品产地所经历的历史变迁,又象一面独特的镜子,反过来折映着我国古代经济、文化重心的变化。

参考文献;

1、《中国工业技术史》,祝慈寿著重庆出版社。

2、《中国古陶瓷论文集》中国硅酸盐学会编,文物出版社。

3、《文房四宝鉴赏与收藏》,蔡国声编著,上海书店出版社。

工艺美术品范文第9篇

一、现状分析

(一)专业课程设置单一

现行高职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学制三年,培养模式以2+1或2.5+0.5的形式居多。其中一年或半年为企业顶岗实践。授课形式大多采用小班化授课制,通常学生数在15~20人。在课程设置中,以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岗位选修课为主。专业基础课前置于专业核心课。专业核心课的组成主要分为2种:一种是基于制作工艺过程,对应各制作环节设置相对应的课程;另一种是围绕设计制作主题安排课程,诸如陶瓷工艺美术品分为香器、花器、茶器等主题设计单元分配课程。岗位选修课多围绕专业进行衍生课程的开发。培养模式整体以学校课程为主,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低,学校课程与企业项目的融合度浅,培养过程缺乏企业的参与以及项目的训练,不能较好地体现现代职业教育所要求的产教融合、特色办学。

(二)供需市场依托不足

高职院校开设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在方向定位时会将区域特色、就业市场、师资结构等方面作为确立依据。专业方向确立及发展趋势最终取决于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包含供需双方。首先,现行设置专业方向虽前期进行大量的调研走访,实则浮于表面,缺乏长期对行业企业的跟踪数据调研。对现代工艺美术品的产业结构、技术革新、销售市场等业界新势态均未深入探究。缺乏校企共建式的商榷专业定位,培养模式革新。其次,专业方向确立未能结合“90后”“00后”的知识结构特征,以及基于“物联网”进行传统教学技艺的再升级,使得专业知识结构不仅局限于传统手工制造业,而是进行多方融合创新产业工艺,拓展人才培养的就业领域。

(三)师资结构有待优化

现有的师资结构缺乏行业专家、传承人、青年教师的人员占比,大多以雕塑、绘画等纯艺术的教师居多。师资力量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直接影响,行业专家、传承人大多受学历因素制约无法真正成为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多数以外聘教师、客座讲师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种以阶段式介入教学显现的弊端是业界行家不能真正将技艺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只能留于浅表的介绍。青年教师群体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将现代技术融入传统技艺革新,使新材料、新工艺等一些探究无法在教学中予以尝试。师资结构的配比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对策建议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时,要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的特长实行校企共建,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以螺旋渐进式上升,融合学校的课堂教育和企业的项目制作,形成多方融通的实践教学。

(一)推行“双导师”技艺共育传承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需要进行专业方向的细分,推行15人左右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双导师”即同一工作室同时配备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打破固有的学校教师单方讲授的状态。企业导师需由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专技人员或省级及以上的技艺传承人承担,主要负责技艺手把手地传授,对学生实践操作的技能进行一对一的传、帮、带。校内导师需负责基础技能和理论知识的铺设,将企业导师口手相传的制作流程重组形成虚拟项目单元,使讲授的内容更具系统性、逻辑性。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主持工作室课程的讲授、项目的开发、技能的传带、作品的指导、市场的开发,形成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双轨并行培养机制。同时,学生在学习期间,需往返企业和学校接受螺旋渐进式专业技能学习。入校之初,学生需前往企业体验两周的工作环境,对今后所学专业技能的制作流程、成型工艺具有初步的认识。随后返回学校,第一学期由校内导师讲授专业技能基础知识,在具备基础专业技法和绘画造型能力后,第二学期、第三学期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进入企业相应岗位培训和职业体验,由企业导师对学生的技能操作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指导。第四学期学生返回学校,在校内导师的指导下,对在企业实践的技能进行系统梳理、理论整合。第五学期以工艺美术商品为最终输出形式深入企业进行毕业创作的设计制作,毕业设计作品需与企业项目深度融合。第六学期留任企业完成顶岗实习。校企交替的授课、培训能够提供与行业无缝对接的专业技能,为学生提供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育机制。

(二)建立“三工”一体化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时需结合实训教学、创新创业、研发生产三方互融统一的专业体系。建立以“大师工艺园”为主导、“学生工作坊”为核心,“教师工作室”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中心。“大师工艺园”特邀部级、省级技艺传承人将工作室进驻校内实训基地,可使学生在校充分体验行业现行技术,使产、学无缝接轨,所学即所用。“学生工作坊”为学生实施创新创业构想的基地。课余时间学生可在工作坊内围绕所学专业方向自主创业,并且结合“互联网+”“旅游+”等产业发展新业态,开展基于传统工艺的互联网思维创意体验。“教师工作室”主要承担课堂教学,将仿真项目导入课堂教授。“三工”一体化课程设置基于企业、学校、学生三方,使得学生更贴近行业,而技艺传承人也能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技艺水平,学校既提供了平台,又能够了解供需市场各自的需求。“大师工艺园”进驻学校实训基地后会逐步形成校中产业园,能够聚集技艺传承人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链,学生在开放的企业环境中能够充分接触各种工艺制作,毕业后由传承人与校内导师共同选拔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艺的学生进入各大师工艺园进行2~3年的孵化期。在此期间,以师徒一对一模式进行技艺传授,由传承人带学生共同完成作品的创作与制作。孵化初期,学生会参与传承人作品的制作中,承担基础性辅助工艺的制作,随技艺的提升逐渐承担作品中关键环节设计制作。经过一系列传承人和学生的充分接触后,传承人对学生的优势和劣势会有深入的了解,从而能够真正依据学生的特性结合技艺的特点与校内导师共同制定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等,修订的课程标准、课程大纲、课程内容既符合市场需求,同时对学生具有针对性。

(三)实现“三类”师资合理化配比

为培育更好的复合型人才,需要优化师资结构,对已有的师资队伍进行梯度化的配比,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梯度教师的作用。首先,积极引入行业专家、技艺传承人,以其作品在行业中的影响力作为准入院校的重要标准之一,弱化学历重视技能。其次,选拔优秀的青年教师,辅助新技术介入传统技艺,优化工艺流程,革新材料跨界。相关领域的青年教师掌握诸如计算机辅助技术、3D打印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能够为教学内容提供革新的基础。作为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师资队伍的主力军即多年从事一线教学具有资深经验的工艺教师承担把控好人才培养方向的责任,就企业项目和学校教学找到对接口,使产教融通。

三、结语

现代学徒制是多方共建的一种现代育人模式,企业、学校全程共同参与人才培育的过程,达到学生即员工,作品即产品,课程标准即行业标准的目的。现代学徒制区别于传统师徒制在于产业背景的支撑。现代学徒制既要加入企业导师一对一或一对多手把手的传授技能,更需要依托整个行业,将学生放置在行业的大背景中能够使其充分了解整个业态形势,着重对工艺流程中的技艺进行钻研。现代学徒制是多种形式结合的组合式教学模式。它不仅仅局限于师徒、师生间的传授,可以是企业培训班和学校课程教育交替进行授课的模式,学生在整个学业过程中往返、交替于企业和学校间,使其知识结构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在做中学、在学中研。

参考文献:

[1]张启副.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困境与实践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5,3(3):45-51.

[2]傅文庆.关于高等职业院校施行现代学徒制度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5,4(286):42-44.

[3]杜广平.我国现代学徒制内涵解析和制度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0):88-91.

[4]邓丽娟,黄日强.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度的基本特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7(4):64-68.

工艺美术品范文第10篇

全国煤雕工艺品行业日益发展,辽宁抚顺、山西大同等地的煤雕历史悠久。沈阳出土的“耳塘”饰、圆珠等煤玉,距今有七千年。自古煤雕多以小件饰品和陪葬品为主。山西、抚顺煤雕工艺品多以传统题材动物、人物、钟鼎、宫灯、吉祥图腾、佛教雕像等。黑龙江的煤雕发展较晚,也是传统题材为主。随着全国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纪念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旅游者和收藏者对煤雕的艺术性有了更高的要求。黑龙江煤雕工艺品生产企业继承国内山西、抚顺煤雕艺术品的题材表现,其表现主题有表达吉祥如意的松鹤、鲲鹏、鲤鱼等,古代装饰器皿的如:鼎、耳瓶,还有表现各类人们喜闻乐见的动物如:马、牛、羊、虎等。另外,还有表现佛教题材的佛教人物或故事传说。在不同的时期还有表现时代精神的英雄人物以及民间传说。近些年鹤岗、七台河等地也开发了一些具有东北特色的煤雕工艺品,但主题表现拓展性还是十分有限。不能满足当代消费者和收藏家的高标准艺术性眼光的考验。

2黑龙江省煤雕工艺品生产企业规模状况

黑龙江煤雕工艺品生产的企业从个体作坊式的从业者,发展到具有规模的大、中型企业十分迅速。从解放初期的辽宁煤雕传入黑龙江以来,黑龙江煤雕工艺品基本以个人家庭作坊式制作为主。工艺品从题材种类到生产数量都规模较小。随着黑龙江省发展文化大省策略和旅游业的发展,逐步出现了鹤岗奥兴煤雕有限公司等一批较大规模的企业。奥兴煤雕有限公司是鹤岗唯一一家生产煤雕、玛瑙工艺品的公司,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曾参加黑龙江省哈洽会、黑龙江省第九届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七台河神韵煤雕有限公司、依兰中煤龙化矿业公司也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后来又发展起来的七台河市永正煤雕艺术公司的煤雕工艺品也十分具有潜力。黑龙江省煤雕工艺品的开发与制作,已经从小作坊式的加工方式转型成为正规的具有研发、市场推广能力的艺术品加工企业。他们推动了地方的文化艺术品、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发展,成为地方城市的文化亮点。

3黑龙江省煤雕工艺品经济开发状况

黑龙江省地处中国东北部,毗邻俄罗斯。黑龙江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还是处于上升阶段。黑龙江省政府为了促进黑龙江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先后举办了5次黑龙江文博会和24届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为黑龙江旅游纪念品和文化产品提供了展示和销售的平台。从树皮制品、鱼皮制品、满族剪纸、黑陶制品到煤雕工艺品等一大批地方特色产品。这些工艺品在文博会等经贸平台上都展现了突飞猛进的势头,推动了黑龙江发展成为国家文化大省的历史车轮。作为旅游纪念品的经济开发上,工艺品的艺术价值未必能得到市场的认可。所以,如何改进工艺品开发思路和加大宣传力度就是煤雕工艺品市场开发需重点解决的问题。旅游纪念品生产成本较低,但销售价格较高,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优势。手工制作和本地特色原材料的充足供应,还有地方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也加大了煤雕工艺品的市场竞争力。煤雕工艺品的独创性和地方特色是旅游纪念品的精髓。所以说文化艺术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保障。

上一篇:美术鉴赏范文 下一篇:化学药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