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工程师范文

时间:2023-02-28 22:20:16

工艺工程师

工艺工程师范文第1篇

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男|26岁(1987年9月16日)

居住地:上海

电 话:139********(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 1年8个月]

公 司:XX工艺品有限公司

行 业:家具/家电/工艺品/玩具/珠宝

职 位:工艺工程师

最高学历

学 历: 大专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 校: 东莞理工学院

自我评价

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能吃苦耐劳,思维敏捷跳跃,做事缜密。为人诚实守信,亲和力强,善于组织工作事宜使工作更加高效。适合并乐意从事技术和项目管理工作。多年的机械行业工作经验让我可以更加熟练的应用机械专业知识,更加熟悉行业工作内容,更快的适应新的工作、新的环境。机械专业能力突出,熟悉OA办公软件及AUTOCAD,三维设计软件中能熟练运用 Solidworks、Inventor、Pro/e等。我相信一定能胜任贵公司的各项工作。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个月之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目标地点: 北京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技术研发工程师

工作经验

2012 /7—至今:XX工艺品有限公司[1年8个月]

所属行业: 家具/家电/工艺品/玩具/珠宝

工程部工艺工程师

1、 编制美的空调制冷设备有限公司部装分厂配管、焊接、连接管区域的作业指导书及关键工序;

2、 配管焊接工艺工作,班组日常事务的处理、新员工培训、新品工装制作及工装设计改善;

3、 配管加工专用模具的管理,制定管理规范和检测制度,保证配管加工各类设备用模具的正常使用和更新,参与部装分厂模具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4、 参于部装分厂连接管漏氟质量专项整改,成功控制了连接管在市场的维修率;参于部装分厂连接管区域效率提升、IE专项整改;

5、 规划分厂设备区域,水、电气布局,车间布局图,生产及人员规划安排的有效性。

2010 /6—2012/6:XX汽车有限公司[2年]

所属行业: 汽车及零配件

加工部 助理工程师

1、 负责车间现场管理;

2、 设备维护维修,熟悉数控CNC编程,M和G代码;

3、 机床结构(气,液,电)调整维护,整改CAD设计作图;

4、 参与数控设备问题整改,协助解决现场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cpk分析,工艺改善,量检具改善。

教育经历

2007/9—2010 /6 东莞理工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大专

证 书

2008/6 大学英语四级

语言能力

工艺工程师范文第2篇

姓 名:张泽锋 性 别:男

民 族:汉族 出生年月:1976-06-18

政治面貌:群众 户籍所在地:福建省 专业:电化学 最高教育程度:硕士

现有职称:中级

毕业院校:厦门大学

个人主要特长-相关工作经历

外语特长:英语六级

其它主要特长:善于钻研,积极获取有关锂电的最新消息

详细工作经历:相关工作经验:2年

2004至今在厦门宝龙从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生产工作。作为一名工序工程师,对产品在组装、顶封、加液、化成、成型等各道工序均有深入了解,能及时发现并解决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工作初期,主要负责组装工序,对阴阳极片、单片电芯的热压条件进行了多次试验,根据结果,编制PI来规范操作。熟悉极片在热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能尽快解决。试验过不同的组装方式对产品后续工序的影响,对阴阳极片的连续辊压有大量的实践经验,批量试验过液态软包装的组装方式。如今主要进行化成、成型等工序的研究,并提出改善。通过大量试验及最后产品性能的循环测试,将原先大量采用的45℃高温化成逐步转变成常温化成。针对电芯在老化过程中电荷保持能力较弱的问题,修改化成流程,增加化成时的自然休眠和恒压充电,减少极化对电压的影响。对电芯在储存阶段可能出现的鼓气问题,提出气体产生的可能来源,通过试验总结出返修方法,减少因此情况而造成的损失。此外,还对电芯的封边、烘烤条件进行试验,找出最优条件,改善电芯的性能。

根据工作要求,还做过一段时间的产品工程师,根据客户要求,设计出电芯长、宽、高,选择相应的材料,组装方法、化成流程等,并制定出MI,以供生产执行。在工作期间,除了对相关工序进行研究外,还对电芯材料有研究。为了节约成本,试验了不同粒径、不同厂家的钴酸锂的生产可行性。对不同碳黑、石墨进行过批量测试,评估过国产铝塑膜的生产可行性。为了提高电芯的安全性,如耐热、抗过充能力,完善电芯SEI膜的形成,试验过不同厂家的电解液,并在电解液中加入各种添加剂。在工作间隙,还阅读了吴宇平、郭炳焜等编写的《锂离子电池》、查阅了不少有关锂离子电池的文献,使自己的理论不断与实践结合。

希望工作条件

应聘岗位:研发、工艺工程师

求职类型:全职 希望工作地点:台湾省

工艺工程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服装工艺设计课程

一、引言

为适应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于现代服装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及服装行业发展中对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开展了应用型纺织服装工程人才在本科教育阶段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工程。

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设计作为服装专业承前启后的专业主干课程,它对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配合我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提出服装结构设计和服装工艺设计两门课程的改良建议。

二、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课程的培养目标

1.专业知识的掌握

(1)了解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了解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领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3)掌握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的基本原理知识和工程实践知识。

2. 能力素质要求

(1)能够及时了解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的先进技术,提出改善服装结构 与工艺方面的方案;

(2)能够用科学方法和观点,使用现有的技术、工具或新兴技术,解决服装产品生产和试制过程中的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的工程实际问题;

(3)具备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4)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及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5)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改的实施措施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课堂的教学内容,能及时反映服装结构设计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制定相对动态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教育教学方法等[1]。定期支持相关教师到服装企业挂职锻炼,以便及时把服装行业中的新动态、新规范、新设备、新工艺、新管理机制等纳入教学内容中,使教学与生产实际更相符合。教学中,还可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的体制,努力形成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专业实体“三位一体’的办学格局,使培养应用型纺织服装工程人才的目标得以实现。

2. 教学方式的改革

教师引导学生课堂实践,全面理解基础知识: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开动脑筋,在实际训练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服装与人体的关系;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思考学习[2]。打破以前那种枯燥的公式记忆、被动的学习方法,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由此得到训练培养。

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由设计款式,并说明款式特点和结构原理,然后由师生共同提问并开展讨论,最后由老师作出评价和总结。这种方法不仅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审视效果图、款式图并把它们变成结构图的能力。通过这样的训练最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服装结构教学与工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服装结构设计与服装工艺设计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两门课程,结构设计是工艺设计的前提,同时又需要在工艺设计中体现和理解。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中讲解的基本款式应在工艺设计中进行实施和制作,使学生对服装的平面结构有进一步的理解。

在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服装的结构具有两维和三维双重性的特点,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它是两维的,平面的,但制作成成衣后,穿着于人体上,它又呈现出三维的、立体的特征。以往的服装结构设计教学,仅仅采用在黑板上进行平面制图的方式,学生要从平面的结构想象其立体形态,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由于工艺课程的课时有限,不可能结构课程上讲解的所有不同款式的服装都能进行制作,因此学生对其制作方法也不能直观的理解。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在多媒体课件中动态的展示相关款式的三维形态和工艺制作过程,可以增强结构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3. 改革课堂实习模式,抓好实习教学的关键环节:在传统的实习教学模式中,一般是在理论讲解、操作示范结束后,学生按照老师的指令性要求进行练习。这种模式忽略了对学生实际操作应变能力的培养,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3]。因此,老师在实习过程中必须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从而形成一种多样化的开放性实习教学模式,这种实习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自练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4. 积极推进课堂之外的企业实习:通过企业实习,学生可以了解服装企业的工作环境,掌握服装生产基本技能[4]。学生以一个样板助理设计师的身份参与企业的样板设计开发工作,既是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最好实践,也是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的最佳途径,同时经过实习,由企业和校方共同组成的工作组对学生实习结果作出具体评价,并提出建议,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得到改善,为就业走向社会打下牢固的基础。

5. 加强校企联合:学校教育不能闭门造车,要充分反映杜会及企业的需求,要积极发挥社会及企业在教学中的作用,由单一型办学转变到多元型办学,充分利用社会力量,采取多种途径,与企业联合办学,形成“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使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就熟悉生产工艺流程和商业运作,实现“零距离上岗”[1]。在建立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自己的产业基地,即以学院服装公司为依托,建立服装开发中心,利用自己的设计科研力量创立服装品牌,形成策划、设计、制作、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基地,在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的同时,又把企业、市场及科研课题引入学校和课堂,使教学与实践、教学与科研、教学与设计、教学与市场结合起来,形成产、教、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宋艳辉. 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内江科技,2006,(2):93.

[2]罗琴.《服装结构设计》教学方法探讨[J].惠州学院学报,2006,26(2):115-117.

[3]陆洋.提高服装实习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J].文教资料,2006,(5):171.

[4]赵锦.关于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学生企业实习的探索与思考[J]. 现代企业教育,2007,(2):21.

作者简介:

夏蕾:(1976.11—),女,汉族,江苏南京人,硕士,讲师,现任教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研究方向:服装结构与工艺,人体工效学。

基金项目:

上海市重大教学改革项目(编号:B-8602-12-0304)

工艺工程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模具;锻造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模具是遍及机械、电子、电器、仪表、轻工、日用品、塑料、汽车、航空、国防等各个工业部门的重要工艺装备。近几年来,产品的专业化、大批量生产使得模具在生产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对模具的设计、制造及使用要求越来越高。模具设计不合理,精度保持性差,必将影响产品质量,还会造成模具材料和制造工时的浪费,大大增加产品的成本并降低生产效率,严重影响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而这一切都必须依靠一大批掌握模具关键技术,能够结合企业实际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卓越模具工程师。但目前我院培养的本科毕业生,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多数只能成为工程师“毛坯”,存在着专业面窄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等弱点。他们还需要经过工程实践的训练和高等工程教育的培养,才可能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级工程人才。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模具行业最集中和发达的地区之一,对模具高级工程人才的需求旺盛。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大批模具高级工程人才,既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的职责所在。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通过已就业学生及模具企业招聘人员的反馈,我们发现企业希望大学毕业生能立刻进入工程实际工作,而不是通过半年到一年的培训才能熟悉具体工作。因此,企业希望学校能结合工作实际来改革课程,希望课程内容和他们将来的岗位工作紧密联系,能对他们的工作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锻造模具是模具成形的一个重要环节。日常生活常见的螺钉、汽车上的轴、加工机械上的齿轮等零件多数需锻造成形。江苏省是我国的锻造大省,江苏森威精锻有限公司、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都是全国著名的精密锻造公司,承担着全国汽车精锻件生产的60%以上的生产任务,与各大汽车制造公司均有协作。除此之外,徐州市、南通市还有一批锻造设备的制造企业。苏北的许多私营企业生产的零件有很多都可以采用锻造成形,如齿轮,采用锻造成形可以使得其生产时间由10分钟减少到10秒钟。但是企业没有相应的锻造技术人员,无法完成技术改革。因此,江苏省对锻造工程师存在着很大需求。

南京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结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针对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对模具卓越工程师锻造工艺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行探索与实践。通过到省内其他高校和锻造模具企业调研,学校和企业合作修改制订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或协作编写教材,建立实训基地,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以达到培养合格的模具卓越工程师的目的。

我院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设计)专业是校品牌专业及江苏省特色专业。目前在锻造模具设计模块主要开设了“金属塑性成形原理”和“锻造工艺学”两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进行锻造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的能力。其中,“金属塑性成形原理”是锻造模具设计的理论基础,“锻造工艺学”是锻造模具设计的主干专业课程。可以说,通过这两门课程能使学生基本掌握锻造工艺及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及方法。但是,从以往的教学及就业学生反馈来看,课程体系存在着下列一些缺点:①学时不足,“锻造工艺学”作为主干专业课程只有32学时;②可选教材较少而且陈旧,新编教材很少,即使是新编教材,其内容也是以国内20世纪80年代的工艺为主,对一些已经在大量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如精密锻造、计算机辅助锻造成形分析)涉及很少;③没有实践环节,主要是没有试验和课程设计。具体到实际应用上,在学生大四阶段进行毕业设计时尤其明显。由于毕业设计基本上都是实际课题,但是学生只是学习了相关理论,没有实践过。因此需要学生和指导教师付出较多的劳动,也延缓了其毕业设计进度,降低了其毕业设计质量。

三、改革方案

1.教学内容改革

锻造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传统的锻造是指钢铁零件的热锻成形。目前国内企业大量使用的自由锻、模锻,其技术原理在20世纪80年代基本已成熟。目前国内锻造工艺课程的教学内容也主要是钢铁类材料的热锻成形理论与模具设计,学生经过锻造工艺及模具模块相应的学习过程能初步掌握汽车零部件如齿轮、连杆等零件的锻造成形工艺和模具设计。但随着近年来汽车、宇航工业的迅速发展,锻件在各制造零件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高,锻造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

冷锻不需要加热即对坯料进行锻打成形,和传统的热锻相比,不需要加热使得产品的生产避免了表面氧化、模具寿命低等缺点,经冷锻后的产品其精度能达到7~8级,后续机械加工余量较小甚至没有,因此冷锻得到了广泛应用。其缺点是要求坯料具有较高的塑性、较低的抗力,在变形过程中产生的加工硬化需要在后续加工前通过退火工艺消除,增加了一道工序。结合冷锻和热锻的优点,企业从事一线生产的工程师和科技工作者又提出了温锻的概念。温锻是锻造温度处于冷锻和热锻之间的锻造成形方法,由于其温度比热锻低,所以金属氧化量较小。同时坯料经过了加热,其塑性得到了较大提高,所需的变形抗力也有着较大降低,能在保证产品外观质量的同时提高其可塑性,近年来在企业中逐渐推广应用。除此之外,适应特定产品生产的各种特种锻造技术逐渐出现。冷摆辗成形、多向锻造、楔横轧、闭塞锻造、冲-锻复合成形、半固态成形都已在企业中开始应用。在成形材料上,也不局限于钢铁材料。尤其是随着汽车轻量化的进展,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轻质高强度的铝合金代替钢铁,而铝的成形温度、成形过程中的相变等与钢差别较大。同样的材料还有铜、钛、铅、锡等材料。

在锻造成形工艺的设计上,现在许多企业都在使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如DEFORM-3D、MSC.Superforge、ABAQUS等软件,指导工艺参数的选择及模具设计。由于课时所限,此部分内容只是在课程中稍作介绍,学生若感兴趣需自学。然而,由于此类软件都是专业软件,需要使用者有着较深的锻造成形专业知识,而且其界面大都为英文,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因为没有迫切的需求,几乎没有同学主动学习。此种现状严重地制约了计算机分析技术在锻造行业的推广应用。

在锻造工艺课程的授课中,由于课时较少,教师主要讲述钢的热锻工艺及模具设计,上述内容涉及较少,在讲课过程中经常是一带而过,在现有教材上这部分内容也很少提到,造成了学生对锻造新技术新发展、新动态的了解滞后。因此,教学内容迫切需要改革。

针对上述现状,我院提出了将“锻造工艺学”课程保持32课时不变,增加“冷锻工艺与模具设计”选修课。“锻造工艺学”课程内容仍以热锻工艺与模具设计为主。“冷锻工艺与模具设计”作为一门任选课,设置为16课时,课程内容以冷锻工艺与模具设计为主,兼顾特种锻造、有色金属锻造等新技术。通过后续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增加温锻和特种锻造等内容的实践,指导学生参考热锻和冷锻并结合生产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和模具结构。至于计算机在锻造行业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则增加到“材料成型CAE技术”这门课程中,作为材料成型CAE的三大块(塑料成型、板料成形和锻造成形)之一。

通过实际的教学活动我们发现,这种改革方案由于课程设置比较灵活,得到了任课教师和广大学生的认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教学方法改革

由于锻造模具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工作,为了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结合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计划,我院联系了几家锻造生产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基地,进行校企联合培养。

企业培养分为现场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阶段,学习指导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共同承担,企业落实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各项教学安排,提供实训、实习的场所和设备,安排学生实际动手操作。通过在企业的实践,培养现场工程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程意识,强化学生在锻造行业及企业生产现场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能够将学校培养的专业理论与工程能力在企业中加以实际应用和实践。同时,了解行业和企业的技术现状,体验企业相关的文化,熟悉企业管理制度,培养质量、环保、市场和价值效益意识,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其毕业后能及时走向工作岗位提供保障。

在考核方法上,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一项企业实际项目工作报告并通过答辩,其内容可以是某具体零件的锻造成形工艺、锻模设计制造、模具材料选用等方面。

3.教学实践改革

在原有锻造理论课程的基础上,新增锻造工艺与模具课程设计实践环节,本环节要求学生针对典型模锻零件,分析成型工艺,完成锻模设计,强化锻造实践环节。其目的是通过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和生产管理等工作,将理论与企业实践结合,并加以运用。通过增设企业具体产品的课程设计环节,结合已有的企业认识实习、企业专业实习、企业毕业设计,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程意识,进一步强化学生在相关行业及企业生产一线生产现场分析、解决本专业方向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论

本文通过锻造工艺模具模块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方面的改革探索,有效地改善了本课程模块的教学条件,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较大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环节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 勇,李剑峰.培养机械专业卓越工程师的探讨[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0(6):69-70

[2]王可胜, 徐 晔.基于卓越模具工程师计划的《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改革[J].模具工业,2015,41(10):66-69.

[3]王明伟,赵秀君,李 姝.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大学教育,2016(2):85-87.

工艺工程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精细化工工艺学;学生产品专题介绍问答式教学;开放设计性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1-0267-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具有三个特点[1]: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卓越工程师”之所以“卓越”,不仅在于其专业知识丰富,也在于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强,更在于其综合素质高。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理念的倡导下,全国各高校掀起众多工科专业进行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改革的热潮[2-6]。《精细化工工艺学》是化学与工程工艺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涉及的精细化工产品门类繁多,日新月异,与实践联系相当密切。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理念的倡导下,从事该门教学必须做到结合学科前沿的最新进展和基本理论;其次结合生产实际中的主要技术问题、最新技术方法、过程和结果,对教学模式进行相应改革。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掌握精细化工工艺学基础和理论知识,正确地认识精细和专用化学品生产的工艺条件和瓶颈技术,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人多年从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工作,在借鉴其他院校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参考各高校同仁对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采用的方法[7-9],同时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对精细化工工艺学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以下主要从精细化工及精细化学品的特点、课程教学内容构建及教学采用的方法和措施等方面阐述精细化工工艺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精细化工及精细化学品的特点

精细化工有别于基础化工,它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这在绪论课一定要给学生讲授好,让学生充分了解精细化工及精细化学品的特点,从而激发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兴趣。精细化工及精细化学品的主要特点有生产特性、经济特性、商业特性及产品特性[10]。其生产特性表现为:小批量、多品种、复配型居多、技术密集、多用间歇或多功能生产装置、生产流程多样化。它们的经济特性表现在投资效率高、附加值高及利润高等,在这里可以列举一些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工产品实例,比如农副产品深加工等。笔者在授课时就给学生讲了广西蔗糖深加工产品的实例(由蔗糖制备葡聚糖),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精细化学品的高利润,促使学生对精细化学品和精细化工生产技术感兴趣。精细化学品的商品性强,表现在用户对商品选择性很高,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开发应用技术和开展技术服务是组织精细化学品生产的两个重要环节。国外精细化工企业非常重视技术开发、技术应用和技术服务这些环节的协调,他们在技术人员配备的比例上是比较高的。另外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精细化工发展的现状、重点和热点相比有什么优势或不足,直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及意义。

二、《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

1986年,我国化学工业部对精细化工产品的分类作了暂行规定,把精细化工产品分为11大类[10],分别是:(1)农药,(2)染料,(3)涂料(包括油漆和油墨),(4)颜料,(5)试剂和高纯物,(6)信息用化学品(包括感光材料、磁性材料等能接受电磁波的化学品),(7)食品和饲料添加剂,(8)黏合剂,(9)催化剂和各种助剂,(10)化学药品(原料药)和日用化学品,(11)功能高分子材料(包括功能膜、偏光材料等)。不是每一本教材都能把以上精细化学品11大类的内容全包括,因此根据专业培养特点、地区资源及精细化工产业特色、教学课时来选定教学内容显得十分重要。《精细化工工艺学》是我校化学与工程工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总课时64时数。近几年来我们一直采用以马榴强主编的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为主,补充专题讲座为辅的课程内容构建体系。主要教材的内容主要涉及高分子加工助剂、表面活性剂、食品添加剂、胶粘剂、涂料、香料及提取工艺、化妆品及新领域精细化学品等方面。在此基础上,还给学生增加了《饲料添加剂》、《淀粉深加工》、《汽车专用洗涤剂》、《精细陶瓷》及《人工晶体》等专题内容,这样一来,使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既有重点,又能使学生在精细化工领域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并能了解本领域内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发展动态和精细化工产品在新领域的应用及配方确定,同时对广西地区的精细化工特色有一定了解。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把在文献检索中发现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理论充实到教材中,以丰富讲授内容,并适时补充精细化工行业的最新资讯、国内知名精细化工企业的最新发展动向等。

三、采用的教学方法及措施

(一)要求学生采用PPT形式介绍与生活相关联的精细化工产品专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讲授的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有较大的被动性。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开学第一周就把学生分组(3~5个学生一组),自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精细化工产品进行PPT课件介绍,内容包括产品的结构组成和用途、生产方法、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三废处理问题等。可以适当提供一些备选专题,例如我提供的复配技术在液体洗涤济中的应用研究及进展、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安全问题、汽车美容用化妆品的品种及研究进展、八角油的提取工艺及方法等专题,由组长负责组织组员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资料查阅:(1)利用学校图书馆精细化工馆藏书目;(2)利用现有精细化工类学术期刊及数据库查阅精细化工产品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3)利用精细化工综合网站,如化学化工论坛(.cn)、中国精细化工网(.cn)、世界精细化工网()、21世纪精细化工网()、中国精细化工技术网()、中国专利信息网(.cn)等。然后进行课件制作,再交由老师审核,再推选一到两人上台主讲,讲完后所有组员同时上台对同学的提问进行答辩,每组选出一个记录员,记录提问同学的姓名及问题内容,不能回答的问题课后通过查阅资料或是与老师讨论后再回答并做成电子版课件,在上课前展示给大家。提问的同学都可以在平时成绩加分,如此要求后,在下面听的同学也会提高注意力。比赛评委由各组长组成,和组长讨论并制定评分细则,对表现优秀组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以PPT演示的得分评定分数。经过试行教学效果良好。比如食品添加剂专题就例举了大量的反面事例如苏丹红事件,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谈自己对苏丹红及苏丹红事件的认识,经过交流讨论,不仅使学生增加了对苏丹红这类物质的性质、用途等的了解,而且增强了学生对食品安全维护的意识。通过学生PPT演示答辩式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精细化工产品知识的主动性;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知识不仅是听,自己也有上讲台展示的机会。教师为了给同学们更好地介绍所选定的精细化工产品,不被问倒,着实需要下一翻苦功精心准备。

(二)组织学生到精细化工厂参观,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为了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并更好地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开阔学生视野,在课程学习期间,组织带领学生到南宁市天亮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南宁市涂料厂、南宁市胶粘剂厂和南宁市化妆品厂等精细化工企业进行课程见习。使学生现场了解到洗涤剂、三醛胶、内外墙涂料及化妆品的生产过程、生产工艺和主要生产设备。在参观现场请工厂的工程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与讲解,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加深企业生产印象与感受,启发学生在学习涂料、化妆品、洗涤剂及胶粘剂生产工艺中思考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及分析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为了响应“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所提倡的“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在见习时请企业负责人介绍企业所选取的生产工艺的优点,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企业的创业史、企业文化及企业急需人才培养要求等多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所见习精细化工企业的概况,同时明确今后在校学习的方向。参观见习后都会要求学生写不低于5000字的见习报告,包括各个厂家产品的生产流程、产品用途、现有工艺的优点与不足、心得体会等。通过参观实习,总体感觉到精细化工产品生产所用的设备和所建的厂房一次性投资不高,点燃学生毕业走上社会后自主创业的激情,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合教师科研项目开设出设计性实验

教师们的科研课题有部分不仅是结合地方资源特色而立项,且与精细化工产品合成与应用研究紧密相关,同时教师科研项目具有持续深入研究的特点。因此可以借助这个教师科研项目资源优势,与他们一起研讨开设出相关的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根据所学习的精细化工课程知识点,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用目前比较成熟的工艺去合成获得目标产品,确定反应的条件、实验所需要的基本仪器及相应的检测手段,部分学生在今后毕业论文环节也会参与到教师的课题研究的子课题中,这类设计性实验的开设不仅锻炼了学生资料查阅、实验操作、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为他们的毕业论文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快地溶入教师的研究课题中,达到双赢的效果。以下是我院教师多年来研究的部分相关课题: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改性研究、新型催化剂对汽车泡沫材料发泡-凝胶反应动态平衡研究、以蔗糖为原料双菌协同发酵合成中低分子量萄聚糖、萃取与膜分离集成从菠萝加工废弃物中提取菠萝蛋白酶、基于构效关系的磷酸盐防锈涂料设计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纳米碳酸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木薯淀粉磁性微球分子链态及构效。可见这些课题均属于精细化工研究范畴。通过结合教师科研项目开设设计性精细化工实验,有效提高了精细化工工艺学教学质量,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在精细化工工艺方面知识的运用与创新能力,从而体现出“卓越工程师”所倡导的培养理念。

(四)增加课程实践环节的占分比例,完善课程成绩的评定方法

大部分的课程考核方式都是采用闭卷方式,而且期末分数占总评成绩的权重比较高(通常为70%)。而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与别的课程不一样,由于该门课程与现实生活结合非常紧密,除了指定教材上的内容外,还有老师补充的专题和学生PPT介绍的专题,为了提高学生在平时的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认真程度,该门课考试的内容有70%是教材知识,30%是课外补充及实践知识,因内容多而广,所以闭卷考试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记忆压力,结合该门课程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充分了解目前的精细化工产品市场供求及产品配方研究现状和进展,因此期考采用开卷进行。在试题中可以把实践环节的内容有机组合在考试题中。按下面的公式算期评成绩。期评成绩=平时综合表现(含作业等)*15%+课程论文*7%+课程见习10%+PPT演示8%+期考*60%,通过这样的评分方式,可以有效推动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注重实践这一环节的表现,更好地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有机的结合起来。

四、结语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多个教学环节的参与和保证。为适应该培养计划的要求,必须不断对《精细化工工艺学》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发挥精细化工工艺学在培养“卓越工程师”型人才中的优势和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地质教育》编辑部.加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地质、资源开发与利用领域的学校与学科专业名单[J].中国地质教育,2012,(1):179-180.

[2]高丽娟,方志刚,李秋菊,张丽华.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物理化学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202-20.

[3]王桂荣,刘元林,刘春生,赵汗青.卓越工程师培养背景下机电本科毕业设计改革[J].教学研究,2014,37(1):89-91.

[4]冷雪松,王艳东,姜丽娜,徐崇.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下的大学物理实验创新培养模式[J].大学物理实验,2013,26(6):127-130.

[5]袁文华,万振刚.“卓越工程师计划”与《电机及拖动基础》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12,(33):254.

[6]高有华,翟慧萍,邵岳,龚淑秋,刘晓明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电工学”课程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增刊):74-76.

[7]黄良芳,张辉,张莉艳,徐金明.以产学研为基础的《精细化工工艺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31):44-45.

[8]曹云丽,王莉,冯云晓,徐伏,李松田.“教育梦”背景下浅谈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J].化工高等教育,2014,(3):37-38.

[9]鲁伊恒.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3,34(22):178-179.

工艺工程师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多人协同;工艺规划;AUTOCAD;层级管理;图纸链接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19-0066-02

引言

AUTOCAD软件作为一款全球主流车企通用的二维工艺规划布局软件,其通用性、易上手、绘制的高效性,受到车企的推广和重视。固然三维布局软件在一定程度得到使用和推广,但其最基本的初始方案依然还是采用AUTOCAD二维软件进行绘制工艺规划布局图即LAYOUT图纸进行绘制时,要求工程师具备较为宽广的专业技术知识,了解物流规划、厂房规划、土建工程、焊装设备、电控规划、车身焊接工艺等,这就会造成工艺规划工程师在进行工作交接时,接手的工程师需要重新去了解其他专业科室或者部门的前期需求,这也就会造成项目节点的延期。

1 传统工艺规划方式

传统工艺规划方式,都是由专职工程师进行规划,在进行规划之前通过会议、邮件等形式讨论和确定专业科室、部门的需求,将需求由专职工程师通过图形、技术要求等表达到工艺布局图上,按此种方式进行的工艺规划,面临如下问题:

(1)汽车行业的焊装车间工艺布局规划(LAYOUT)涉及到物流路线、产品包装、人机工程、电控设备、机器人设备、工装设备、厂房规划、消防设备、土建工程、车间工段园地、零件缓冲场地、车间辅房规划、生产线区域规划等等,专职工程师必须反复与各专业科室、部门沟通。即使如此,由于专职工程师面向多个科室、部门,在实际绘制过程中必然会造成缺失,由此造成后续现场安装施工设备干涉或者最后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2)工艺规划布局图由专职工程师进行绘制,出现人员替换时,造成重复沟通确认前期需求。此外,工艺规划布局又涉及到公司产品开发、工艺开发等技术上的保密问题,人员替换也会造成技术上的泄密,给公司带来不可估量损失。

(3)出于产能考虑以及场地的充分利用,一个车间往往包含了单个车型的多条生产线,或者是多个车型的多条生产线。车型退市、新车型的导入以及车型柔性的需求等等必然造成某一条甚至几条生产线发生布局变动,而专职工程师的工艺规划布局都是针对生产线进行。生产线布局发生变动时,车间的整体布局却不能实现同步更新,给车间整体规划带来场地冲突风险。

(4)工艺规划布局图涉及到多个专业,现有主流车企的技术专业细化,办公方式也并不是多个部门集中办公,而是散布在公司各办公区域,专业科室、部门擅长的业务要体F在工艺规划布局图上,采取的做法都是将需求提供给专职工程师,再由专职工程师进行绘制,这就造成沟通时间延长,整体的工作效率降低。

2 多人协同工艺规划布局

2.1 原理

多人协同工艺规划布局的基本原理是由于每条生产线的构成基本相同,在同一基准布局图上绘制各专业的布局图,然后通过链接的方式将各专业布局图集成到同一张图上,通过层级管理方式管理车间工艺布局图以及最底层的专业布局图。图纸链接,本质上是通过访问放置图纸的路径进行图纸调用。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

2.2 条件

2.2.1 专业工程师具备一定的AUTOCAD软件的使用能力,能将本专业的需求绘制在图形上,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表达或者文字表达。

2.2.2 由于现有AUTOCAD软件存在多个版本,其版本限定是高版本可以打开低版本图纸,但是低版本图纸不能打开高版本图纸,为避免不必要的多次转换,要求参与绘制布局图的专业工程师采用相同版本的CAD软件或者采用高版本软件的工程师保存图纸时必须存为低版本的图纸。

2.2.3 由于各专业工程师采用不同的电脑进行绘制,就需要搭建良好的局域网络,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链接集成各专业布局图。为规避不同专业工程师误操作,修改其他专业布局图,需要对各专业布局图所在文件夹设定对应的权限。

2.2.4 各专业布局图需要设定专业内部的统一图形元素表达,方便专业科室、部门内部的人员交接,也方便整个车间布局图有统一的图形元素表达,不至于引起不必要的图形阅读误解。在各专业开始布局前,需要明确相同的基础布局图,即各专业布局图有统一的基准。

2.3 研究案例

以下是某公司东部车身车间A线生产规划的多人协同规划研究案例。

2.3.1 根据层级管理的特性,依次建立东部车身车间平面布局图、东部车身车间A线工艺布局图、气控布局图、电控布局图、焊接工装布局图等文件夹,并对文件夹设定对应的权限,对本专业工程师设定完全控制权限,而非本专业工程师设定读取权限。设定权限的目的在于后续其他专业工程师允许链接本专业布局图,但不允许进行修改,如图2所示。

2.3.2 基础布局图是提供给各专业工程师进行布局的输入图纸,包含两个图纸,一个是厂房布局图,厂房布局图是在厂房建设完工后与现场相符的图纸,厂房布局图的重要性就在于是其他所有布局图的标准。厂房布局图发生错误,那么整个布局图就是错误,小则项目施工延期,大则整个项目无法继续执行,厂房布局图一般是由土建工程师进行整体规划时确定。另外一个布局图就是焊接工装布局图。焊接工装布局图一般是由工艺工程师根据车身产品的开发策略以及生产纲领等技术性输入,确定拼台所需的空间大小、节距、间距、在车间位置等。其他专业工程师根据基础布局图进行本专业布局图的绘制。

2.3.3 各专业工程师链接基础布局图,所谓链接,其实就是通过路径的访问,在AUTOCAD软件中通过外部参照功能调用对应的布局图。车间工艺规划布局图也通过链接各专业布局图方式进行集成。即专业布局图链接基础布局图,而车间布局图及生产线布局图链接专业布局图。所以基础布局图将会多层次被链接。打开外部参照功能,出现如下界面,并对参照类型、路径类型、插入点进行设置,如图3所示:

各设置解释如下:

附着型参照,如果参照图纸中嵌套有其他参照图纸,当该图纸用于参照时,所嵌套的参照图纸也将出现在当前图纸中,造成图纸容量过大,甚至会造成AUTOCAD软件的崩溃。

覆盖型参照,如果参照图纸中嵌套有其他参照图纸,当该图纸用于参照时,所嵌套的参照图纸并不会出现在当前图纸中,这样就能尽可能缩小图纸的容量,且并不影响图纸的阅读。

路径类型,包含完整路径、相对路径、无路径三个选择,由于所绘制的布局图是放置在局域网而非本地电脑,设定完整路径类型的目的就是在于保证路径唯一,图纸唯一。

插入点,不管是基础布局图还是专业布局图,在一张完整的图纸中,都需要有唯一相对基准点,以确定相对位置的唯一性,而插入点选择原点是所有布局图的基准点,能保证在图纸调用时,基准唯一。

2.3.4 专业布局图的修改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直接打开布局图所在文件夹内的图纸进行修改,一种方式直接在生产线布局图或者车间布局图中,通过修改外部参照的功能直接修改专业布局图。为了能体现同步更新图纸,修改后的图纸需要及时保存。专业布局图更新后,生产线布局图,车间布局图都将链接新的图纸,同步更新整个布局图。

2.4 注意事项

2.4.1 生产线布局图是直接链接到专业布局图,车间布局图也是直接链接到专业布局图进行集成,所以,按这种多人协同规划的方式,车间布局图与生产线布局图并没有直接关系。由于专业布局图是由各专业工程师是从专业角度进行规划,这必然会造成在生产线布局图还是车间布局图上出现干涉的情r,进行集成图纸评审时就需要整体生产线规划的专职规划工程师讨论确定位置。此时的专职规划工程师并不需要了解电控、气控等其他专业知识,他只是需要确定相对位置即可,从另一个角度让专职规划工程师聚焦更为重要的位置尺寸的优劣分析。而其他专业知识由更加擅长的专业工程师细化。

2.4.2 由于是通过网络进行布局图的绘制,而在绘制的过程中都会有出现反复的情况,为避免在反复过程中造成正式图纸的误删等其他潜在风险,一般情况下局域网需要设定同名文件,一份文件用于正式,一份文件用于专业工程师绘制,当专业工程师判定绘制完成后,即可用同名覆盖的方式,覆盖正式的文件即可。

2.4.3 集成布局图是通过链接方式进行集成,当脱离局域网进行图纸交流的时候,就需要将集成图纸转为其他格式的图纸如PDF格式图纸进行交流。如果仅仅只是发送集成图纸的话,看到的将会是个空白文件。

3 结束语

现今企业,网络办公更加普及,专业化程度更为细化,从客观角度为多人协同规划提出了需求。但是,也是因为专业化的原因,在进行集成评审的时候,集成评审工程师判定各专业化布局图是否满足需求,如果需要调整,还需要判定调整哪个专业布局图带来的成本最低。多人协同操作规划布局,改变以往的专职工程师专职布局的工作方式,从专业化的角度优化集成图纸。

参考文献:

[1]美国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梁世连,惠恩才.工程项目管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3]CAD/CAM/CAE技术联盟.AutoCAD 2012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标准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6.

工艺工程师范文第7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

为了推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教育部决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各类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这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次创新,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针对不同的专业科目,深入研究其教学内容,创建符合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特色教学模式,对全面落实卓越计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课程特点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类专业学生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机械类专业教学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加工质量的分析、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制定和装配工艺过程设计等几部分。该课程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教学内容组织上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

作为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机械制造工艺学”对机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教学改革成败,对“卓越计划”试点工作有重要影响。

长期以来,大多数高等学校受到教学和实验条件的限制以及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陈旧、更新缓慢,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教学存在一系列问题:①缺乏合理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仍以单向灌输为主,问题讨论太少,导致创新思维培养滞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②评价体系将理论学习和考试成绩视为评价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考试时以记忆性的问题和选择题代替了分析性问题;③缺乏实践环节,应用和实践能力的考核不足。

落后的教学体系和方式严重束缚了人才质量的提高,必须进行深入的改革,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才能满足实施“卓越计划”的需要。

2 改革措施

(1)改革课程教学内容,适应行业特色。目前“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教材大概有50多种,但是内容基本相同,甚至连教材的实例都雷同,导致各高校所讲授的内容高度一致,致使培养的学生高度同质化。

不同的高等学校其毕业生就业领域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各高校不应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而应该根据毕业生就业单位产品的零件工艺特点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教学,从而缓解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状况。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的造船大国,拥有众多的船舶企业,为使我国由造船大国跃升为造船强国,迫切需要大量具有扎实理论功底,掌握科技发展最新技术以及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人才。而我校是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等工科院校,多年来为各级船舶企业及科研院所输送了大批毕业生,为使我校毕业生熟悉船舶企业产品的工艺特点,缩小学校教学与企业实际情况之间的距离,我们针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在教学内容选取上突出了船舶特色。

船舶企业的产品很多,其中船舶辅机是涉及机械加工最多的产品。船舶辅机包括船用泵、空气压缩机、液压舵机、起货机、锚机、绞缆机、船舶制冷装置、空气调节装置、船舶锅炉和海水淡化装置等一些设备,为提炼这些设备的常用零件加工工艺,对这些设备进行分解,对这些零件进行分类,如轴类零件、盘类零件、箱体类零件、焊接件等。然后就每类零件,选择2-3个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将这些内容贯穿于教学中。这样一方面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船舶产品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又能使我校将来在船舶企业工作的学生尽快进入角色。

(2)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建立跨越时空、方便学生自主学习的“外延式”教学模式。实施“卓越计划”后,学生的实践教学学时将大幅度增加,这将导致课堂理论教学学时一定程度的减少。在实施“卓越计划”后,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教学学时也将由现在的32学时减少为24学时。这必然导致课堂上老师讲解的时间减少,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模拟仿真教学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基于校园网的资源平台、教学平台和管理平台,丰富网上教学资源,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

目前,课堂教学中广泛采用的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板书教学方法,可以在有限授课时间内使所传授的内容更多。但其信息传递是单方向的,学生被动地接受,很难在课堂上全部消化吸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网络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教学中确立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外借助于网络平台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将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外,使“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教与学突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另外,网络教学交互性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给教学和学习带来了新鲜感和乐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创新的能力。

(3)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教学的新机制。CDIO工程教育理念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创立,它倡导工程教育应当从科学向工程回归。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

,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它以专业理论为基础,关注实践,强调人才培养的核心信念:个人、人际交往的能力以及产品、过程和系统的建造能力必须在真实的工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取得。

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以实际工程为背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两者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不谋而合,CDIO教育模式,对于我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CDIO工程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运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实现了学生的“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构建了一个政府、社会用人单位、高校、学生等多个模块共赢的一个良性合作机制。在“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过程中,借鉴CDIO工程教育成功的经验,运用校企联合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行业企业掌握本行业的发展趋势、技术前沿、人才需求情况,应该发挥他们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指导作用。

行业企业拥有高校不具备的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制造技术,真实的工程环境,以及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这些对工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将行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丰富实践经验和高校教师渊博的知识结合起来,相互取长补短,应用于教学中,进行联合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学内容与企业实践脱节现象。

“卓越计划”的实施,为像“机械制造工艺学”这种实践性强的课程进行校企联合教学提高了难得的契机,强化了行业企业在“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中的作用。邀请企业工程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参与制定“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理论教学内容由高校教师负责承担,课程设计从企业选题,并由企业工程师负责提供指导或咨询。按照“术业专攻,双剑合并,分工协作,有机配合”的原则进行课程教学,使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到课程教学中,创建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教学的新机制,加强学生基于企业实际生产现场的实践环节,着力推行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工程人才培养中校企脱节的现象。

(4)构建“机械制造工艺学”双语教学平台。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明确提出,“卓越计划”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合作和竞争能力”。参与高校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工程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到海外企业实习,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考虑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大、层次和类型多的实际情况,组织大规模大学生进行国际交流和海外企业实习仍然存在很大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构建双语教学平台,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采用双语教学对“卓越计划”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教材与教法是任何一门课程“双语教学”成功与否的三大决定因素。“机制造工艺学”的双语教学过程中,需要处理好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高校双语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必须坚持“请进来”和“送出去”两种策略并重。现在国家及地方每年都派遣一定数量的高校教师出国访问学习,其中大部分教师都是进行纯科学研究。其实,从国家卓越人才教育出发,外出学习人员可利用交流机会,选择一两门国外大学的相关专业课程教学进行观摩学习,从而提高自己采用外语进行教学的能力;另外,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每年在国外学有所成,回国发展的高层次人才不断增加,高等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欢迎那些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的人员加入到学校教师队伍中来。

在中国高校中,目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广泛采用的课程体系是前苏联模式,大而全、多而细的知识结构形成了机械类课程的主要特色。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职业教育起步早并日趋完善,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层次性更加清晰。对于大学本科课程,重基础、重实践、重综合能力的特点比较突出。使用欧美原版《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材更加适合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

“双语教学”可分成单语教学与混语教学两种方法。单语授课要求教师自始至终应用外语(目前主要是英语)授课,不掺入母语。混语授课指在一堂课的教学中可同时混用两种语言。混语教学法又可分成过渡式与渗透式。过渡式是指课堂师生交流主要使用英语,遇到学生“卡壳”(不理解),可用中文解释。渗透式是指课堂师生交流以母语为主,教学中逐渐渗入英语。究竟采用哪个教学方法,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灵活变化,不应采用一成不变的模式。

(5)改变考核模式,强化实践模块,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正确的方式对待课程学习。考试成绩的高低直接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考试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的指挥棒。恰当的考核方式对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长期以来,评价一个学生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情况,都是采用书面考试的形式,这种考核方式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在学习的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培养。

为扭转这种局面,将过去的一次书面考试方式,变成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多元模块综合考核模式。学生的期末总评综合平时考核、实验考核、课程设计、期末考试四大模块,并且加大平时考核模块所占的比重。在讲解完每一章教学内容时,针对工厂实际课题,留给学生一次大作业,作为学生的平时考核。例如在讲解完“机械零件工艺规程制定”这一章时,我们给每个学生一个零件的图纸,然后让学生编制工艺过程,再根据工艺过程进行零件的加工,零件加工后分析零件的加工质量,找出问题所在,提出问题解决方案。通过在考核中增加实际部分的考核,使学生对实践操作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大大增强。

这种过程性评价有效地督促学生将功夫下在平时,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前松后紧”、“期末突击”的现象。

针对“机械制造工艺学”实践性强的特点,充分利用“卓越计划”的契机,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提高“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质量为目的,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最终目标,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文中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以从根本上解决工程人才培养中校企脱节的现象,为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文福,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自然地理教学模式的构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4):136-139

[2]陈贤姜,锐周晨,改进《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方法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6(4):88-89

[3]王维,朱瑛,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7 24(4):48-49

[4]彭易菲,CDIO教育理念对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J],现代企业教育,2011(2):143-144

[5]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I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6]杨月全,李亚琴,卓越工程师教育背景下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0):47

[7]杨明山,顾璜,医学专业“双语教学”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3):8-9

工艺工程师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工艺;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TE357.1+3 文献标识码:A

1 公路工程施工工艺的含义

所谓的施工工艺就是指施工人员通过一种合理并且科学的方式方法去完成某一项工程的技巧和能力,也包括方法和程序。而施工工艺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就是指在施工的各个阶段,相关人员通过各种管理手段对施工阶段的程序方法以及工期进度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实现施工项目目标的工作过程。

2 公路工程施工工艺在施工各阶段的控制工作

2.1 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与管理工作

2.1.1 熟悉施工中的各项技术标准,监理单位在监理工程师进驻

到施工现场之前就必须组织监理工程师学习有效监理方面的新知识,确保监理工程师在知识储备方面的能力是过关的。监理工程师在进驻到施工现场之后,首先应连同施工中的所有参与人员进行对工程相关知识的学习工作,如熟悉项目合同协议、项目施工的技术规范、项目设计图纸等技术文件与合同文件,这样更有利于之后的施工方案的确定的工作。一个工程项目不同的施工阶段有不同的施工质量标准,因此各个阶段对施工工艺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如在公路工程新下发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文件中,对路面的平整度的要求更加严格了,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为达到相关的规范标准,对路面平整度的相关的施工操作就必须更加的重视了,在底基层的施工开始时就应调整原来习惯的施工工艺,以确保施工后的路面平整度是符合相关的要求的。

2.1.2 调查施工环境阶段的控制工作

公路工程施工场地的气候变化情况、水文地质情况甚至是当地的风土民情情况都是可能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重要的因素,因此施工单位绝对不能忽略这些因素对工程的影响。另外,施工现场的不同的土质,土质中不同的含水量,施工现场的不同的地面结构以及施工时是否需要穿越居民小区进行施工等因素都是可能会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的重要因素,也都会影响施工工艺方法的选择以及施工过程的时间安排,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现场环境的调查工作,必须重视以上各种因素的整个工程的影响。

2.1.3 审核施工单位施工方案阶段的控制工作

施工单位所编制和上报的施工方案必须是经过详细的调研和认真的研究所得出的最优化的方案,对施工单位审核时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施工方案应是适合于项目业主单位的特殊的施工要求的;(2)施工方案与施工中的各项工艺规范也是应相互适合的;(3)施工方案中必须考虑到施工当地的特殊的季节变化情况,并且能够适应季节变化时对施工工艺的影响;(4)施工方案中还必须考虑到施工当地的水文地质的情况,并且也能够适应水文地质对施工工艺的影响;(5)施工方案中应充分的考虑施工过程所需使用的机械设备的性能,确保施工机械设备是能够满足施工方案的要求的;(6)施工方案中还应做好施工人员的统筹配置的工作,并且应综合考虑施工人员的施工经验以及施工素质等关键因素;(7)在特殊的施工阶段是需要采用特殊的施工工艺的,这也是编制施工方案时所必须考虑的因素。在编制施工方案时,编制人员必须能够考虑到可能影响施工的各项条件和因素,这样才能编制出合理并且科学的施工方案,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各种不利因素对施工的影响。

2.1.4 工艺试验阶段的控制工作

在公路工程进行路基、路面等分项工程施工工作之前,必须先进行工艺试验的工作,这在施工的合同书中也是明确规定的。而施工单位所上报的各个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也都是应先进行试验阶段的,只有试验的结果符合了相关的质量标准后,才能够进行正式的施工工作。在工艺试验的过程,监理人员也应参与到试验的过程中去,相关人员应做好各项数据的记录工作,从而总结出最优的施工机械设备的组合、施工人员配备、施工操作方法、施工中的注意事项指导性的文件,从而在施工阶段做出正确的指导工作。

2.2 施工阶段的控制与管理工作

进行施工工艺全过程控制与管理工作的关键就是施工阶段的工作,通过做好施工阶段对施工工艺的控制与管理工作,从而确保施工阶段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最终完成项目工程的总体的质量目标。施工阶段施工工艺的控制工作主要是通过旁站、抽检、测量等技术手段检查施工单位的施工工艺是否是符合技术规范的硬性要求的,是否是依据监理工程师所确认的施工方案进行组织施工工作的。

2.2.1 旁站的工作

施工时,进行旁站的目的是对施工单位施工现场的施工方法、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套、施工材料的配比以及各个分项工程的施工程序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巡视和检查的工作。

2.2.2 测量的工作

测量的主要目的是检查各个分项工程的几何尺寸是否准确,如大中桥的中线的长度、钢筋配置、道路的平纵线形尺寸、细部尺寸等数据。

2.2.3 抽查的工作

施工单位的质量检验人员在一道工序完成之后,都应先进行严格的自检的工作,自检不合格时是必须返工的,自检合格后,也应上报至监理工程师处,监理工程师确认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另外,监理工程师还应依据相关要求所规定的检查频率对项目进行随机的抽查工作。

3 公路工程施工工艺中的注意事项

3.1 施工过程中应减少浪费

公路工程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建设单位大部分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企业,随意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各种原因所造成的返工和质量事故实际上都是在浪费国家的资源,这都是不应该的。所以监理工程师必须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加大整个施工过程的控制力度,提高工程项目质量检验的一次合格率,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

3.2 提高监理工程师的各项素质

监理工程师是项目施工全过程施工工艺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因此应提高监理人员的各项素质,一个合格的监理工程师,应具备公路工程设计的能力,同时还应具备组织施工的经验;注重施工的过程和施工的工艺方法,同时还应重视工程施工生产的结果。监理工程师应参与到项目的整个施工过程中,并能够及时的发现和解决突发问题。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公路工程施工工艺的含义、公路工程施工工艺在施工各阶段的控制工作以及公路工程施工工艺中的注意事项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探析。要想做好公路工程施工工艺的控制和管理的工作,重点就是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严格而认真的把关,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真正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公路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利东.公路施工工艺全过程的浅析[J].森林工程,2000.

[2]王鸿鹏.公路工程施工项目全程控制[M].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刘元泉.公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4]唐晓风.浅析公路路面施工工艺[J].企业技术开发,2012.

工艺工程师范文第9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 施工工艺; 控制; 管理;

前言

进入到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也是十分迅速的,公路工程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数量也越来越多。近些年来在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其中有关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成本等重要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在公路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为了有效的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缩短工程的施工工期、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公路工程监理单位做好对工程施工工艺的控制与管理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公路工程施工工艺的含义分析

所谓的施工工艺就是指施工人员通过一种合理并且科学的方式方法去完成某一项工程的技巧和能力,也包括方法和程序。而施工工艺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就是指在施工的各个阶段,相关人员通过各种管理手段对施工阶段的程序方法以及工期进度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实现施工项目目标的工作过程。

二、公路工程施工工艺在施工各阶段的控制问题分析

1、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与管理工作。

首先是熟悉施工中的各项技术标准,监理单位在监理工程师进驻。到施工现场之前就必须组织监理工程师学习有效监理方面的新知识,确保监理工程师在知识储备方面的能力是过关的。监理工程师在进驻到施工现场之后,首先应连同施工中的所有参与人员进行对工程相关知识的学习工作,如熟悉项目合同协议、项目施工的技术规范、项目设计图纸等技术文件与合同文件,这样更有利于之后的施工方案的确定的工作。一个工程项目不同的施工阶段有不同的施工质量标准,因此各个阶段对施工工艺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如在公路工程新下发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文件中,对路面的平整度的要求更加严格了,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为达到相关的规范标准,对路面平整度的相关的施工操作就必须更加的重视了,在底基层的施工开始时就应调整原来习惯的施工工艺,以确保施工后的路面平整度是符合相关的要求的。然后是调查施工环境阶段的控制工作。公路工程施工场地的气候变化情况、水文地质情况甚至是当地的风土民情情况都是可能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重要的因素,因此施工单位绝对不能忽略这些因素对工程的影响。另外,施工现场的不同的土质,土质中不同的含水量,施工现场的不同的地面结构以及施工时是否需要穿越居民小区进行施工等因素都是可能会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的重要因素,也都会影响施工工艺方法的选择以及施工过程的时间安排,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现场环境的调查工作,必须重视以上各种因素的整个工程的影响。再是审核施工单位施工方案阶段的控制工作。施工单位所编制和上报的施工方案必须是经过详细的调研和认真的研究所得出的最优化的方案,对施工单位审核时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施工方案应是适合于项目业主单位的特殊的施工要求的;(2)施工方案与施工中的各项工艺规范也是应相互适合的;(3) 施工方案中必须考虑到施工当地的特殊的季节变化情况,并且能够适应季节变化时对施工工艺的影响;(4)施工方案中还必须考虑到施工当地的水文地质的情况,并且也能够适应水文地质对施工工艺的影响;(5)施工方案中应充分的考虑施工过程所需使用的机械设备的性能,确保施工机械设备是能够满足施工方案的要求的;(6)施工方案中还应做好施工人员的统筹配置的工作,并且应综合考虑施工人员的施工经验以及施工素质等关键因素;(7)在特殊的施工阶段是需要采用特殊的施工工艺的,这也是编制施工方案时所必须考虑的因素。在编制施工方案时,编制人员必须能够考虑到可能影响施工的各项条件和因素,这样才能编制出合理并且科学的施工方案,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各种不利因素对施工的影响。最后是工艺试验阶段的控制工作。在公路工程进行路基、路面等分项工程施工工作之前,必须先进行工艺试验的工作,这在施工的合同书中也是明确规定的。而施工单位所上报的各个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也都是应先进行试验阶段的,只有试验的结果符合了相关的质量标准后,才能够进行正式的施工工作。在工艺试验的过程,监理人员也应参与到试验的过程中去,相关人员应做好各项数据的记录工作,从而总结出最优的施工机械设备的组合、施工人员配备、施工操作方法、施工中的注意事项指导性的文件,从而在施工阶段做出正确的指导工作。

2、施工阶段的控制与管理工作。

进行施工工艺全过程控制与管理工作的关键就是施工阶段的工作,通过做好施工阶段对施工工艺的控制与管理工作,从而确保施工阶段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最终完成项目工程的总体的质量目标。施工阶段施工工艺的控制工作主要是通过旁站、抽检、测量等技术手段检查施工单位的施工工艺是否是符合技术规范的硬性要求的,是否是依据监理工程师所确认的施工方案进行组织施工工作的。首先是旁站的工作。施工时,进行旁站的目的是对施工单位施工现场的施工方法、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套、施工材料的配比以及各个分项工程的施工程序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巡视和检查的工作。然后是测量的工作。测量的主要目的是检查各个分项工程的几何尺寸是否准确,如大中桥的中线的长度、钢筋配置、道路的平纵线形尺寸、细部尺寸等数据。最后是抽查的工作。施工单位的质量检验人员在一道工序完成之后,都应先进行严格的自检的工作,自检不合格时是必须返工的,自检合格后,也应上报至监理工程师处,监理工程师确认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另外,监理工程师还应依据相关要求所规定的检查频率对项目进行随机的抽查工作。

三、公路工程施工工艺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分析

1、施工过程中应减少浪费。公路工程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建设单位大部分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企业,随意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各种原因所造成的返工和质量事故实际上都是在浪费国家的资源,这都是不应该的。所以监理工程师必须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加大整个施工过程的控制力度,提高工程项目质量检验的一次合格率,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

2、提高监理工程师的各项素质。监理工程师是项目施工全过程施工工艺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因此应提高监理人员的各项素质,一个合格的监理工程师,应具备公路工程设计的能力,同时还应具备组织施工的经验;注重施工的过程和施工的工艺方法,同时还应重视工程施工生产的结果。监理工程师应参与到项目的整个施工过程中,并能够及时的发现和解决突发问题。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公路工程施工工艺的含义、公路工程施工工艺在施工各阶段的控制工作以及公路工程施工工艺中的注意事项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探析。要想做好公路工程施工工艺的控制和管理的工作,重点就是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严格而认真的把关,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真正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公路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鸿鹏.公路工程施工项目全程控制[M].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刘元泉.公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3]唐晓风.浅析公路路面施工工艺[J].企业技术开发,2012.

工艺工程师范文第10篇

一.培养目标1

二.培养标准1

2.1具备从事工程开发和设计的科学知识1

2.2具备从事工程开发和设计的专门工程技术知识2

2.3具备分析解决工程问题和参与项目管理的能力3

2.4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4

2.5具备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4

2.6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5

三.知识能力体系及实现矩阵6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12

一.基本能力要求12

二.培养方式13

三.课程设置基本框架及说明14

3.1.课程设置基本框架14

3.2.课程设置框架说明15

四.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18

4.1.课程体系18

4.2.理论类课程设置18

4.3.实践类课程设置21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企业培养方案23

一.培养目标23

二.培养标准24

三.管理模式24

四.培养计划26

4.1实践教学计划26

4.2.企业联合培养环节课程内容介绍27

五.企业实习基地29

六.教师队伍建设30

6.1.校内专业教师任用标准及培养30

6.2.企业教师任用标准及分类30

6.3.企业教师聘用31

附件-企业实践内容相关文档模板32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认知实习报告32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认知实习指导教师总结33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企业工程实践管理规定34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企业工程实践教学任务书35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企业工程实践项目进度计划表36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企业工程实践项目文档37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企业工程实践报告39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 培养标准

北京邮电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着眼于未来发展的需求,紧密追踪前沿依托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具有扎实的工程基础精通工程制图,工程材料,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等工程设计类技能同时兼具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具备独立思考意识开拓创新精神,始终保持学习的姿态和存疑的态度,具有缜密的思维和严谨的作风协作互助的团队意识适应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对机电复合型具备从事工程开发和设计的知识具备从事工程开发和设计的知识电工电子基础熟练掌握工程制图标准和表示方法掌握公差配合的选用和标注..掌握机械产品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进行零,部件的设计.熟悉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基本技术要素,能用计算机进行零件的辅助设计,熟悉实用设计方法,了解现代设计方法.和技术要素掌握制订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熟练制订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并能分析解决现场出现的一般工艺问题.熟悉铸造,压力加工,焊接,切(磨)削加工,特种加工,装配等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技术内容,方法和特点.熟悉工艺方案和工艺装备的设计知识了解生产线设计和车间平面布置原则和知识.气,液传动原理及系统设计(气动系统基本管路设计液压系统基本管路设计)电气传动机械制造自动化刚性自动化加工设备(普通的自动化机床组合机床刚性自动线)柔性自动化加工设备(数控机床加工中心)1o'P)s,@*V#~6|0_+o.S/b3z掌握物流自动化设备分类(上,下料/装卸自动化设备传输/搬运自动化设备)2@fr8W4n:K.J#H机械设计,机械加工,设计软件,机械工程师,设备管理,焊接,液压,铸造,密封,测量,工程机械,粉末冶金,轴承,齿轮,泵阀,工业自动化信息流自动化邮件内部处理自动化搬运装卸机械化,信息传输网络化,营业窗口电子化邮政自动化,邮政计算机网等具备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用科学方法,使用现有的技术,工具技术,设计,开发,生产工艺,设备操作或维修领域的问题.参与评价,具有判断力和创意,提出专业的独立技术见解外语应用能力熟悉与职业相关的安全法规,熟悉经济和管理的基础知识.了解管理创新的理念及应用.熟悉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掌握过程控制的基本工具与方法,了解有关质量检测技术. 三.知识能力体系及实现矩阵

知识与

能力要求实现环节1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工程师知识体系1.1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1.1.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工程领域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重要作用,理解工程专业及其服务于社会,职业和环境的责任.

1.1.2具备工程相关的经济,管理,社会学,情报交流等人文知识,

1.1.3具备工程相关的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

思想政治,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艺术,经济与管理,自然科学类,实践环节等1.2掌握系统的工程科学基础知识1.2.1具备从事工程开发和设计所需的数理知识,

1.2.2了解工程学基本理论,建立工程和工程系统的概念,掌握工程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形成对科学研究的初步认识和综合性的思维基础.

数学类,物理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导论,工程训练,实验环节等1.3掌握扎实的工程领域基本技能1.3.1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可运用其进行专业技术交流,开拓国际视野,

1.3.2熟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了解常用计算机软件的特点及应用,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3.3熟练掌握科技文献检索与工程实践,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3.4通过工程训练实习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基本方法和技能.外语类,计算机类,科技文献检索,工程训练,电动自行车拆装及其它技能类,实验环节等1.4掌握坚实的大类专业基础知识1.4.1熟练掌握理论力学,电工电子基础熟练掌握工程制图标准和表示方法掌握公差配合的选用和标注..1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工程师知识体系1.5掌握机电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1.5.1掌握机械产品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进行零,部件的设计.熟悉机械产品的设计程序和基本技术要素,能用计算机进行零件的辅助设计,熟悉实用设计方法,了解现代设计方法.掌握制订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熟练制订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并能分析解决现场出现的一般工艺问题.熟悉铸造,压力加工,焊接,切(磨)削加工,特种加工,装配等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技术内容,方法和特点并掌握某些重点.熟悉工艺方案和工艺装备的设计知识.了解生产线设计和车间平面布置原则和知识.气,液传动原理及系统设计(气动系统基本管路设计液压系统基本管路设计)电气传动1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工程师知识体系1.6掌握机械系统理论1.6.1掌握机械制造自动化刚性自动化加工设备(普通的自动化机床组合机床刚性自动线)柔性自动化加工设备(数控机床加工中心)1o'P)s,@*V#~6|0_+o.S/b3z掌握物流自动化设备分类(上,下料/装卸自动化设备传输/搬运自动化设备)2@fr8W4n:K.J#H机械设计,机械加工,设计软件,机械工程师,设备管理,焊接,液压,铸造,密封,测量,工程机械,粉末冶金,轴承,齿轮,泵阀,工业自动化信息流自动化2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工程师的能力素质要求2.1熟悉机械工程应用背景,具有较强的系统集成与工程应用的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1.1能够及时了解机械工程的需求变化以及技术发展趋势,提出改善机械产品,系统,服务效能的方案.

2.1.2能够用科学方法和观点,使用现有的技术,工具或新兴技术,设计,开发,生产,设备,工艺,操作或维修产品领域的问题.参与相关评价,具有判断力和创意,提出专业的独立技术见解2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工程师的能力素质要求2.2具备综合运用经济,工程管理等知识和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能力.2.2.1掌握本专业领域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能够按确定的质量标准,程序开展工作,

2.2.2能够使用合适的管理体系,制定工程项目的规划和预算,合理组织人力,资源和任务,有效协调项目相关各方的工作,提升项目组工作质量,

2.2.3具备应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突发事件的能力和领导意识,并采取恰当的措施,确保项目或工程的顺利进行,

2.2.4能够进行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任务书,投标书等工程文件的编纂,说明和阐释,并能够进行相关工程的评估,提出改进建议.专业实习

课程实习

学科竞赛

科研训练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北京市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选修《工程项目管理》《合同管理》《技术经济》2.3具备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2.3.1能够使用专业工程技术语言,与现场工作人员下进行沟通与表达,并能从中汲取企业文化内涵,

2.3.2具备个人和社交的技巧,能够控制自我并了解,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

2.3.3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自信,灵活地处理新的和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能够很快地融入到企业的实习环境中,

2.3.4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协调能力,具有在团队中敢于负责任,果断推动事情向前发展的领军魄力,

2.3.5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外语应用能力2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工程师的能力素质要求2.4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2.4.1能够跟踪本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具备收集,分析,判断,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

2.4.2为保持和增强其职业能力,检查自身的发展需求,制定并实施自身职业发展计划.

2.4.3具有较强的能力.2.5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2.5.1熟悉本行业适用的主要职业健康安全,环保的法律法规,标准知识.

2.5.2熟悉企业员工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知识.

2.5.3遵守所属职业体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并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下工作,

2.5.4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和环保意识,并承担有关健康,安全,福利等事务的责任,

2.5.5热爱所从事的工作,并遵守企业机密.专业实习

企业高管讲座

学习企业文化

选修工程道德法规

上一篇:中级工程师职称范文 下一篇:高级职称评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