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管理范文

时间:2023-03-13 13:03:35

工商行政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范文第1篇

一、工商行政管理构建长效管理机制的目标取向

1、提高工商行政管理效率。行政效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公务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所得到的效果和社会效益,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的比例关系。提高行政效率是政府管理的目标,是行政管理的起点和落脚点,是行政学研究的宗旨。各种行政学流派从不同侧面强调行政管理规律,但最终都是为找寻提高行政效率的方法,公认效率原则是行政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行政效率高低取决于行政目标的合理程度、行政职能的合理程度、行政体制的科学化程度、行政法制的完善程度、行政文化的现代化程度。公共行政必须追求行政效率,要求以绩效为核心,以服务社会公众为中心,以社会公众需要为导向,高效行政,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效率,也就是提高行政生产力或政府生产力,使政府机构成为全部社会组织中效率最高、形象最佳的组织形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担负着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重任,是重要的公共行政主体,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按照“四个统一”的要求,推进工商行政管理“四化”建设,构建科学的管理机制,首要和重要的目的无疑是追求提高行政效率,追求高效的工商行政管理,增强市场监管的执行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党和政府赋予的重任,维护好市场经济秩序,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2、促进工商行政管理更合规范性和正义性。行政法治原则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因此,行政法学关注行政管理效率的同时,更关注行政管理的合规范性、合正义性。工商行政管理推进“四化”建设,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必然使工商行政管理活动更加规范,更加公平正义,因而能更好体现行政法学的精神。

法是一种规范,是调节社会关系的规范。所谓规范性,就是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种模式、标准和方向,从而为人们的行为规划出可以自由行动的基本界限。我国古代思想家曾指出:“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管子.七法》)因此,实现行政规范化就是坚持依法行政。

行政学强调行政是法律的授权、行政是法律的执行、行政要受法律的约束,这是行政法治原则精神的体现。行政法治原则要求做到行政合法和行政合理相统一,既要解决行政合法与非法的问题,不允许突破法律的授权和约束任意行政,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得为”;又要解决行政是否适当的问题,严格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运用,使行政行为合乎情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公共行政的组成部分,是公权力的执掌者,必须严格贯彻行政法治原则,坚持职权法定原则,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遵循相应的行政程序,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行使自由裁量权,不滥用自由裁量权。推进“四化”建设,就是通过健全办事制度,规范行政行为,严格工作程序,从而达到上述要求。以此来谋划工商,发展工商,可谓真正把握了行政法治的要义。

程序正义才是真正看得见的正义。行政必然表现为一个过程,即采取一定的步骤和方式,经过一定的时间和顺序,达到一定的目的,这个过程就是行政程序。如果说行政实体法规定的是行政职权所要达到的目的,那么,行政程序就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步骤、形式、时间和顺序。因此,为达到行政目的,就必须有相应的程序,否则,再美好的目的也只能停留在纸面上。行政程序是规范行政权行使过程的程序,它是一种法律程序,行政程序法制化,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依法行政原则的落实。从现代行政法治的要求看,程序法治已经成为行政合法性原则的一项基本内容,所以,许多重要的行政程序都为法律规范所确认,具有法律效力。社会进步在法律上的具体表现是,法律从“重实体”转向“实体与程序并重”,甚至在某些领域内“重程序”。行政程序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这不仅是因为“重程序”是“重实体”的真正保障,更重要的是因为公民对社会管理的参与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的不可阻挡的潮流。西班牙早在1889年就制定了《行政手续法》,美国在1946年制定了《联邦行政程序法》。我国的一些法律法规已经建立了部分行政程序制度,如《行政诉讼法》,涉及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登记管理条例》、《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工商企业登记管理条例》、《工商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暂行规定》、《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规定了行政程序。“四化”的提出,把程序化摆到重要位置,既充分显示了规范行政程序的重要性,又要求工商行政管理活动在关注实质正义和结果正义的同时,更加关注程序正义,以充分体现程序正义的法治理念。这既是认识,更是要求,是顺应发展潮流之举。同时,国家工商总局还将程序化建设付诸行动,最近出台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案件听证规则》,是朝程序化迈出的坚实步子。

3、适应我国政府职能模式的选择。现代西方社会政府职能变化的总趋势显示,政府职能不断发展变化,政治统治职能逐渐减弱和公共管理职能不断增长。这表明政府职能存在和发展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相适应,当社会处于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变化的转型时期,政府职能必须随之转变,从而在一种动态平衡中寻求发展。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条件和加入WTO背景下,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是我国政府职能模式选择的总目标。提出了包含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要求。科学化要求政府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需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与方法,包括现代管理思想、理论和手段等,在政府观念、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合理设置政府机构,提升管理人员素质,保证政府职能运转协调。民主化要求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贯穿民主思想,从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到管理制度、管理机构、管理权责上都要体现。法治化要求构建完整的行政法律体系,抓紧制订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抓紧制订部门法、程序法,使法律覆盖到政府职能的方方面面,保证政府职能实现的规范性和合法性。可以说,法治行政、效能服务、科学管理,是现代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各级政府主管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就要按照我国政府职能模式选择的要求,加快职能转变,提高监管效能,国家工商总局提出推进“四化”建设,构建长效监管机制正切合了这种要求。

4、落实工商行政管理“四个统一”的要求。国家工商总局根据变化了的新形势,提出了工商行政管理要实现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监管与维权、监管与执法的“四个统一”思想。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前提下对工商行政管理的新认识、新理念、新要求,也是新时期做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和基本目标。而从“四化”解读看,制度化就是构建一定的监管模式,把监管内容、监管方式等以规则形式明确下来;规范化就是规范监管行为,杜绝任意行政;程序化就是明确监管和执法的步骤、顺序和环节,杜绝任意行政及责任不清;法治化就是健全法律法规,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要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监管。因此,可以说推进“四化”建设,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是实现这一理念和目标的基本途径、基本方法和重要抓手。

5、打造专业化的工商行政管理。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中,共有104部法律和264部行政法规赋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管执法职责,基本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执行起来专业性、独立性相当强。同时,工商系统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体制,建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社会分工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交易活动的复杂化,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专业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上海、深圳等地工商部门为此进行了有益探索,国家也正在五个省市进行行政执法专业化试点。推进“四化”建设,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对建设专业化工商行政管理必将产生积极影响,按照这个方向发展,工商行政管理水平无疑会跃上一个新层次,工商行政管理事业也将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为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信息技术的创新和信息网络的广泛普及,信息化已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总理曾指出: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为公众参与经济社会活动创造条件。电子政务作为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是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透明度,提高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能力的有效手段。可以启迪我们开展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方向。因此,工商行政管理推进“四化”建设中,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切实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为提高市场监管水平提供技术支撑平台,增加监管的科技含量。一是依托信息化推进程序化。实现电子化、网络化、无纸化办公,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各项工作流程,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并实现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外系统进行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与公众进行双向的信息交流。二是加强内外网站建设。进一步完善网站的信息功能、大众服务功能和形象展示功能,把工商部门的职能、执法依据和程序、执法结果在网上公布,让广大群众有知情权并参与监督。三是建设好、管理好、利用好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个体工商户信用数据库、商品交易市场信用数据库,依托“金信工程”网络和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个体工商户信用分层分类监管、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四是实现行政执法信息网络化,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注册登记、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推行网上办案系统,提高监管执法的现代化水平,实现执法监督的实时性、互动性、全程性,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三、加强工商文化建设为构建长效监管机制提供动力

与时俱进的工商行政管理事业需要先进的工商文化。工商文化是一种行政管理文化、组织文化、职业文化,它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履职过程中培育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包括工作目标、工作作风、工作制度、执法理念、文化氛围和工商行政管理人员所认同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工商文化具有导向、凝聚、自律、激励、形象作用。一般由工商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构成,这四个层面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工商文化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步与发展的标志,是加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有效保证,是推动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属于工商行政管理“软实力”。构建长效监管机制是工商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推进“四化”建设,构建长效监管机制,不仅丰富了工商文化的内涵,也提升了工商文化的品位。因此,一方面,我们要重视并加强工商文化建设,另一方面,要将推进“四化”建设,构建长效监管机制融入工商文化建设之中,通过建设先进的工商文化,服务“四化”建设,促进“四化”建设,为之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创新源泉。

四、构建长效管理机制需要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

1、注重创新性与实效性。推进“四化”建设,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贵在创新,也推动创新。首先要加强理论创新,积极探讨工商行政管理构建长效机制的理论,用创新的理论指导创新实践,确保机制的先进性;其次,工商行政管理推进“四化”建设过程是动态的,要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与时俱进,在创新中发展;三是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是一个开放系统,要吸收创新的成果,吸收国外、系统外的先进经验;再就是要鼓励基层结合实际,大胆创新监管机制,及时加以总结与完善,吸纳到长效机制中来。比如笔者所在的衡阳市工商局,近年来在改革和创新监管制度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来的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网格电子地图的网格监管责任模式,“户户建帐、村村布点、乡乡设站、全县联网”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都在全省进行推广。这都是根据基层监管工作实际探索与总结出来的,对建立与完善工商行政监管机制提供了一个样式。注重实效性,就是一些制度和程序设计和完善要根据实际的需要,紧贴实际,不搞花架子,不作秀。

2、注重统一性与层次性相结合。推进“四化”建设,构建长效监管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那些具有普遍性与共性的,由国家工商总局或省级工商局牵头设计,基本统一,做到整体推进。在2007年12月召开的全国工商行政管理会议上,周伯华局长提出加强十个方面的制度化建设和五个方面的规范化建设,即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改革、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商品准入制度改革、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改革、消费维权制度建设、登记服务制度建设、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长效监管制度建设、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商标审查制度建设、各级机关和基层制度建设,规范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登记行为、规范公平交易执法工作、提高商品质量监测工作规范化水平、规范商标行为、规范服务发展行为。对这些制度与规范,要抓紧论证与完善,尽快形成统一的标准。同时,由于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上下有异,必然存在层次性差异,不可能上下一般粗,一个样式。因此,各地各级工商部门要认识层次性差异,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种好自己的“责任田”。

3、理顺经费保障体制。由于工商部门体制、机制的缺陷,经费保障虽然由过去自收自支改成了“以收定支,收支两条线”,收取的“两费”被纳入非税收入,名义上由省级财政保障经费供给,而实际上还是靠自己收费过日子,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吃皇粮”。同时,目前基层工商部门普遍实行了绩效考核制度,制定了工作绩效评估体系,但绝大多数以完成国家规费预算收入为主要考核指标,基层工商部门绝大多数的精力放在收费办案方面。这种以完成“非税收入”任务论“英雄”的做法,形成了一种错误的导向。致使少数基层工商部门片面追求部门、个人经济利益,违规收费、违规罚款、越权执法、违规办案等违规违纪行为屡禁不止。这成为工商行政管理推进“四化”建设,构建长效监管机制的障碍。必须改变这种状况与做法,理顺保障体制,让基层工商干部从繁重的收费办案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来思考和从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解决与民争利、为利执法的问题,提升工商部门的社会形象。

4、端正行政执法指导思想。监管执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执法,其实质是国家通过“有形的手”来弥补市场“无形的手”的缺陷,防止市场“失灵”。《行政处罚法》第5条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这是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的一条重要原则,但我们在监管执法中就没有很好地体现这一原则。当前在基层工商部门,以“管理者”自居的现象还大有人在,行政执法还是秉承“查必处、处必罚、罚必严”的思想,认为监管就是执法,执法就是办案,办案就是罚款,行政执法的主观动机与目的是为了罚款,为了完成“非税收入”任务。必须按照“四个统一”的要求,切实端正行政执法指导思想。这样,推进“四化”建设,构建长效监管机制才会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先进机制的优势,更好地发挥政府运用工商行政管理手段干预与调控市场经济的作用。

5、提高队伍素质与能力。人是决定的因素,是事业成功的关键。由于历史的原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公务员队伍文化水平低,专业人才缺乏。通过这些年的努力,队伍的学历虽有大幅度的提高,但素质与能力并没有明显改观。笔者所在的湖南省衡阳市工商系统,在职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1265人,占70.2%,但95%以上是通过各类函授形式取得的。由于人员文化素质不太高,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有限,有些人虽有满腔的工作热情,但缺乏履职的本领,连操作电脑都困难,执法办案不懂得取证,不会正确适用法律及条文。一些人还停留在仅会收费、管集贸市场的低层次上。因此,推进“四化”建设,构建长效监管机制,提高队伍素质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是各级工商机关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不可逾越。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是方向,实行职业资格化是手段。我们要通过依托有关大专院校和总局的培训基地,培养专家型人才,推行注册官和执法官制度,考录新公务员中注意选拔急需人才等途径,大力打造专业化的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加快“四化”建设、构建长效监管机制的进程,充分发挥先进机制的功能作用。

主要参考书目:

1、孙国华、朱景文主编《法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3、彭国甫主编《公共管理(MPA)简明读本》海南出版社

4、姜明安、皮纯协主编《行政法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工商行政管理范文第2篇

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是国家的重要职能,如果说在市场机制被捧为“万能”时期这种职能还受到排斥的话,那么在商品经济日趋发达、市场绝非万能且存在严重失灵的今天,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已普遍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且各国都在采取措施强化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由若干政策措施、调控手段和调控职能构成的体系。从政策措施来看,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经济增长政策、人力政策及消费政策等宏观和微观的政策;从调控手段来看,主要包括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及必要的行政管理;从调控职能来看,主要包括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经济管理职能和经济监督职能。工商行政管理作为主管市场监督管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一种职能,对性质界定人们的看法基本相同,即属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种性质究竟从哪些方面体现,或者进一步说工商行政管理究竟如何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并不一致。笔者认为,就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范围和其承担的任务而言,其宏观调控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1培育市场,促进完备市场体系的构建。市场的发育成熟及完备的市场体系的形成既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典型特征,也是其赖以运作的基础。凡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都把促进市场的发育、构建市场体系作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多年束缚,市场发育十分滞后,以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为特征的市场体系远未形成。因此通过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促进市场的发育和市场体系的尽快形成,不仅是当前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也将是今后相当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这被有些人称为是当代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工作。工商行政管理作为我国市场监管的职能,培育市场、促进市场发育可以说是其职能中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不仅表现在工商部门参与培育各种具体的交易场所(在办管分离体制下不再直接建设交易场所),更重要的表现在工商部门立足本职规范各类市场主体和市场客体,促进市场主体的成熟,推进市场规划的健全和完善,即从更高层次上促进市场的发育和成长。

2控制市场主体准入,从特定层面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也有人认为是国家进行经济管理的高级形式,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等,其中核心是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政策。目前我国已经逐步认识到了产业政策的重要性,并已经开始运用产业调控经济运行。工商行政政管理以其特有的职能可以说正是国家产业政策的实现形式或实现工具。如比根据国家的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目标,通过市场主体登记职能,控制市场主体进入的数量、规模及结构,从而实现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目标;通过控制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的规模条件,实现产业组织的合理化,实现生产规模适当集中和规模经济的要求;还可通过制止不正当竞争、限制竞争及反垄断,即规范市场交易秩序,同时也保持经济的适度竞争,从而实现国家的产业组织政策目标。仅从这一点讲,工商行政管理是通过管理微观主体、进而达到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其管理层次是很高的。

3规范市场竞争和交易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经济运行需要正常的市场秩序,而正常的市场秩序尽管依靠市场主体的自觉、自律行为有进也会形成,但由于利益机制的趋动及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等原因往往不会自发形成,它既需要作为经济运行规则的法律、法规的明确规范,同时更需要作为经济管理机关的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强制确立。因此不论实行什么样经济体制的国家,都把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作为其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工商行政管理作为专司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一种职能,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可以说是其最重要的使命和天然职责,这也是工商行政管理属宏观调控体系的最重要方面。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与其他宏观调控职能的最主要区别也在于此。工商行政管理所应维护的市场秩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进出市场的秩序、市场竞争秩序和市场交易秩序,以确保市场统一开放,公平合法,竞争有序。

由上述三个方面可以看到,工商行政管理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职能,是我国宏观调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发展各类市场、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清除市场障碍以尽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以及健全市场规划、加强市场管理,从而为“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创造条件。这些规定无疑为专司市场监督管理职能的工商行政管理提出的发挥作用的要求和方向。现在我们应该认识到,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不仅是完成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本身的需要,同时还有更深刻的意义,那就是履行国家宏观调控应有的职能。从这个意义上讲,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任何不到位,执法力度的不够从而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不仅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本身的失职,更涉及到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二、对现阶段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发挥状况的基本分析

改革开放的十几年,我国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自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与此同时,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也为我国商品经济的不断趋向繁荣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也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发挥强有力的规范效应,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准入职

能方面,工商行政管理为规范市场主体,促进市场主体的发育成熟和其合法性,把好市场准入关从而维护正常的市场进入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在监管职能方面,工商行政管理履行了政府对市场主体的交易和竞争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责,发挥商标管理、广告管理、合同管理、市场管理等作用,为使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符合市场规则要求,为创制有序的市场环境,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通过培育监管等方式促进市场的发育和市场体系的形成,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挥基础性作用,这突出地表现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运用自身职能促进各类消费品市场和部分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完备方面,尽管在当时主要是通过既管市场、又办市场的方式培育市场的,但无论如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我国市场的发展上功不可没;第四,在执法职能方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和权限,严格执行法律,依法监管市场,保证了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维护了国家法律的严肃性;第五,在保护职能方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对市场交易和竞争行为的监管及对违法行为的查处,有效地保护了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而进一步发挥了对市场的规范效应,同时也有效地维护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

在看到近些年工商行政管理事业迅速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历史性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尽管工商行政管理已经纳入了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并为宏观调控的加强和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工商行政管理尚没有充分发挥国家赋予的宏观调控职能,其蕴含的巨大管理能量或其应该发挥的职能作用还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换言之,在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形势下,工商行政管理所处的地位与其应该发挥的职能作用是不相称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尽管工商行政管理的市场准入职能可以发挥使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及产业布局合理化的作用,同时企业登记制度由审批制向准则制的转变也为工商行政管理调控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布局提供了前提条件,但由于工商部门自身在观念、能力等方面的欠缺及市场发育不健全等原因,工商行政管理并未实现这种高层次的管理,工商行政管理也并未完全成为国家产业实施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以致有些人至今还认为工商部门就是盖图章、发执照、干些程序方面工作的部门。因此,当务之急是使工商行政管理的企业登记职能能着眼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在高层次上强化登记管理。

2由于体制制肘、市场主体不完全成熟、工商管理能力与所承担的职能失衡等原因,工商行政管理的效果还不十分理想,有时管理力度不够的问题比较突出,使市场秩序并未达到最佳状态,有时甚至还比较混乱。如假冒伪劣商品仍时而充斥市场,商标侵权行为仍时有发生,不正当竞争行为有时仍很猖獗,不规范的市场主体及市场主体的不规范行为仍时有出现等。这不仅使工商行政管理的效率大打折扣,也使工商行政管理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在工商行政管理监管整个大市场以及监管领域、监管对象及监管层次都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工商监管的方式方法还未发生相应的转变,具体表现在一些地方的工商部门仍陷入微观管理领域而不能自拔,从而放弃从高层次上监管市场。比如在对市场的培育方面,一些部门仍囿于管理集贸市场或仍习惯于用管理集贸市场的方法(如进驻式管理)管理整个市场,而不是从促进市场主体的成熟、规范市场客体、推进市场规则的健全等高层次上培育市场;再如一些部门仍完全习惯于那种“重点整治”或“集中治理”式管理方式而放弃或放松应有的日常监管。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钳制了工商监管效能及执法水平的提高。

三、强化工商行政管理的思路

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及任务的重化,如何强化工商行政管理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人们也提出了种种对策并切实采取了有效措施,如逐步完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工商行政管理的法制建设等。应该说,这些措施是绝对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效的。针对上述工商职能发挥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除了在完善体制、强化法制等方面继续努力外,当前应着重于以下几方面:

1转变观念,即深刻认识工商行政管理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所肩负的崇高历史使命。转变观念作为强化工商行政管理的对策之一,这几年也一直在强调,但通过实践我们可以看到,这一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比如对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深刻内涵还缺乏准确的把握,仍停留于监管集贸市场而不能自拨就是一个突出的证明。因此,对于习惯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思想、管理方式方法的广大工商管理干部尤其是基层工商干部来说,转变观念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当前,转变观念就是要求广大工商干部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认清工商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调准管理观念和管理思想,自觉提高管理层次,从狭隘的监管集贸市场和个体私营经济的管理模式中摆脱出来,增强监管的自觉性和准确性,防止“穿新鞋走老路”。

2优化监管的外部环境。工商监管总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这个环境涉及的因素主要包括:有关的政府部门、执法的手段、管理经费、管理对象对管理主体的认同及其成熟程度等。不可否认,尽管工商部门行使监管职能的内外环境从总体上说是好的,但也存在一定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不同程度地制约监管职能的有效发挥。这些问题主要包括:(1)经常受到来自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涉,从而阻碍工商部门的严格执法;(2)由于财政经费的不足,使得工商部门一直受到管理经费不足及干部工资、福利待遇无法落实的困扰,从而使工商部门不得不把筹集经费和解决工资、福利问题作为优先考虑的目标,这无疑会因目标的多元化而制约管理的效果(市场管办难以脱钩、工商部门难以割舍管集贸市场和个体户主要就是因为经费的困扰);(3)执法手段不强,如工商监管所必须的查封、扣压、冻结等强制手段不具备,使监管力度大打折扣;(4)有关的职能交叉部门由于利益、权力的碰撞,有时互相制肘,从而影响监管效果;(5)市场主体不成熟,有时对工商监管缺乏认同感,甚至产生抵触,这也会严重影响监管效果。因此,要强化工商行政管理,必须改善监管的外部环境,使工商部门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中发挥职能作用。改善或优化监管环境,主要解决好以上五个问题,即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涉,

解决困扰工商部门的经费不足问题,赋予必要的强制监管手段,加强与各有关的职能部门的配合和协调,促进市场主体的尽快成熟。

3提高监管效率。现代市场经济需要高效率的行政管理,这是一条已被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实践所一再证明的规律。一般来说,管理效率高,管理效果自然就好。因此从提高效率角度强化工商行政管理更具有直接的意义。如上所述,目前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发挥的效率不能说是很高,而我们往往又忽视从效率角度强化工商行政管理。在现阶段,提高工商监管的效率,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提高干部素质,使工商干部掌握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具备管理现代市场经济的能力。这是一个基础性工作;(2)改革监管方式方法,即按照监管现代化大市场的要求,调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不适应市场经济运行需要的监管方式方法。这是提高监管效率的重要途径;(3)加强对工商监管的监督、考评,完善监督机制,使工商部门自觉规范市场监管行为并着力提高监管的效率。这几年一直坚持的效能监察应继续坚持和加强;(4)加强工商形象建设,增强管理对象的认同感,使之自觉接受监管,并增强自觉守法意识,规范其市场行为。

4加强工商行政管理要与整个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相配套、协调。既然工商行政管理属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加强就要与整个宏观调控体系的建设保持协调、配套,在个体突破的同时注意整体推进:加强工商行政管理的每一步骤都要考虑与其宏观调控的职能、手段相衔接,加强其他宏观调控职能或手段时也要注意把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纳入其中,通盘考虑,防止工商职能与其他调控职能互相脱节,以提高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整体功能。

摘要: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国民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并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这一阐述无疑意味着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仍将是今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而从宏观调控的职能来看,不仅计划、财政、金融等支柱性调控职能要不断地改进和加强,加强经济监督、尤其是加强市场监督职能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背景下,如何科学正确地认识工商行政管理这种职能的性质,如何正确估价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发挥的现状,在加强宏观调控体系建设中如何强化工商行政管理,这些问题不仅是探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对策所必须解决的,也是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建立有权威的市场监管执法机构所必需的。本文拟就上述几个问题作一探讨。

工商行政管理范文第3篇

总局党组决定,召开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党风廉政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总理的重要讲话和吴官正同志的工作报告,总结*年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研究部署2**年工作任务。刚才,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周伯华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好。下面,我代表总局党组作工作报告。

一、*年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回顾

*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年初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党风廉政工作会议的部署,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总局党组贯彻落实《实施纲要》的《具体意见》、《任务分工方案》、《2**年底前工作要点》,加大工作力度,狠抓督促检查,认真落实中央纪委部署的牵头任务和协办任务,扎实推进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反腐倡廉工作。在近年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制定并实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六项禁令》、以“五项清理”为重点的队伍教育整顿等工作的基础上,经过全系统的共同努力,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更加贴近市场监管执法的中心工作,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并向纵深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有力地保证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指示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贯彻落实,促进了服务、监管和队伍建设,提升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形象,提高了工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认真开展监督检查,有力保证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中央重大战略决策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贯彻落实。

对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工作监督检查,促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重点开展了: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监督检查,促进食品市场监管,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和生命健康;对打击传销专项工作的监督检查,促进遏制重点地区传销蔓延的势头,维护了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对建立市场准入退出制度的监督检查,促进行政许可事项的规范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维护了交易秩序和交易安全;对执行产权交易制度的监督检查,促进了对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的监管;对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清理规范工作的监督检查,促进了中介机构诚信体系建设。

对搞好服务、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关工作监督检查。重点对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扩大就业再就业、整治违法排污企业、清理纠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投资入股煤矿等工作情况监督检查,更全面地履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能。

对依法监管、提高执法水平和效能监督检查,促进了执法行为的规范。重点对总局在年中局长座谈会上部署的“不断提高执法效能,切实规范执法行为”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总局推出的首办责任制、市场监管巡查制、公示制等制度进一步推行并完善;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市场监管应急机制更加健全;执法主体资格更加明确;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监管不力,、失职渎职等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二)扎实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工商干部廉洁自律、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增强。

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以学习贯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坚持不懈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党风廉政教育蓬勃发展,深入人心,广大工商干部进一步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总局和许多省(区、市)工商局都建立了反腐倡廉教育宣传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了教育宣传工作格局,形成了反腐倡廉教育宣传的整体合力,为反腐倡廉教育宣传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

工商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更加系统规范,反腐倡廉教育形成制度。在严格执行中央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基础上,总局和各省(区、市)工商局针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特点,制定了适用于全体工商干部的禁令、廉政纪律、工作守则等规定。总局制定的《*-2*1*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把反腐倡廉教育列为培训的重要内容。按此要求,总局和各省(区、市)工商局在各类干部培训中都充实了反腐倡廉教育。

先进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更加生动活泼。总局与有关部门联合表彰宣传了“模范公务员”杨宽德、“中国杰出青年卫士”杨传峰、黄振磊等先进典型。还有许多工商干部受到省(区、市)党委、政府等有关领导机关的表彰。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加强了警示教育,组织工商干部观看典型案件警示片、听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和参观反腐败展览等,做到警钟长鸣。目前,总局机关、直属单位正在贯彻落实国务院第166次常务会议精神,以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为戒,开展警示教育。

工商廉政文化建设蓬勃开展。在调研、试点的基础上,总局组织召开了全系统工商廉政文化建设座谈会,总结推广经验,工商廉政文化在总局机关和全系统普遍开展,形成了领导重视、方向正确、试点引路、群众积极参与、形式丰富多样的工作局面,积累了经验,出了成果,创造了一批精品,“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日渐形成。

(三)认真开展专项整治,治理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总局和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坚决按照中央要求,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治理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发挥工商职能,认真查处和纠正社会上一些领域存在的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主要围绕爱农、护农、帮农,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行为,共查处农资违法案件4.2万件,案值7.31亿元;认真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查处医药购销中的商业贿赂案件1993件,案值4.99亿元;继续深入开展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专项行动,查处违法广告案件6.18万件,其中,医疗、药品广告案件15581件,有效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认真解决一些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监管执法中存在的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总局党组和驻总局纪检组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有关通知精神,联合下发了《关于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抓紧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的通知》,着重解决目前一些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存在的执法不到位、监管不力甚至失职渎职,执收执罚违规违纪两个主要问题。严肃查处了被新闻媒体曝光的个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行政许可、行政收费、行政处罚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件,举一反三,吸取教训,认真整改。

(四)结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际,推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制度建设和创新取得新进展。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围绕行政审批、行政执法、队伍管理等工作,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成效明显。

工商廉政法规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为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了行政审批、行政收费和行政处罚方面的制度建设。许多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当地党委、政府的要求,积极把行政审批事项纳入地方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统一规范管理,行政审批工作更加公开、便捷、透明。许多省(区、市)工商局在规范行政执法程序、细化行政处罚裁量权、行政执法过错追究等方面制定了具体规定;积极推行“阳光收费”;把队伍教育整顿特别是“五项清理”的制度成果纳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立长效机制。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县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建立健全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自2**3年总局建立这一制度开始,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已有26个省(区、市)、8个副省级市及计划单列市、295个地(市)、1762个县(市)工商局建立了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发挥重要作用。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总局和大多数省(区、市)工商局都建立完善了资金特别是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政府采购、工程建设项目(包括信息化工程)、固定资产和物资装备管理、车辆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规定。总局建立了外事纪律监督协调机制,制定了《国家工商总局外事管理有关规定》。

(五)加大惩治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严厉查处商业贿赂案件。总局党组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把查处商业贿赂案件作为行政执法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突出中央确定的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和经销等治理重点领域和行业,以查办大案要案为重点,严厉打击在市场交易活动中给予、收受回扣和假借促销费、广告费、科研费等各种名义的商业贿赂行为。据不完全统计,*年,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查处商业贿赂案件9*86件,案值19.36亿元。认真开展自查自纠,严肃查处了涉及工商干部接受、参与商业贿赂的案件。

各级工商纪检监察机构切实履行职责,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严肃查处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违纪违法案件。*年,全系统共受理举报12577件,立案688件,结案754件。给予党纪处分152人,其中,警告5*人,严重警告33人,撤销党内职务9人,22人,38人;给予行政处分596人,其中,警告处分269人,记过136人,记大过8*人,降级42人,撤职47人,开除公职22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27人。

(六)以强化执法监督为重点,确保行政权力的正确行使。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强化对行使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

各种形式的执法检查、执法督察成效明显。总局重点组织开展了对工商行政管理专项补助资金分配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行政收费和罚没款收缴情况以及执行“六项禁令”情况的清理检查,对外资企业登记管理工作的专项执法检查,对换发工商制服工作的监督检查,对执行《公务员法》、推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工作的监督检查。许多省(区、市)工商局建立了执法督察队伍,执法督察活动更加广泛;结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工作特点,开展对年检等工作的专项检查;通过聘请义务监督员、特邀监察员等方式,加强社会监督;部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还开展了基层工商干部向监管服务对象代表述职述廉活动,努力探索接受社会监督的新方式;充分发挥“12315”执法网络系统的作用,拓宽对工商干部的举报渠道。

政务公开工作深入推进。广大工商干部政务公开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政务公开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内容逐步拓宽,在过去公开行政执法依据、程序的基础上,多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特别是基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做到了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收费等执法结果公开和部分执法信息公开,有些省(区、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推行局务公开,成效明显。政务公开的形式不断创新,显示屏、触摸屏等已普遍使用,总局和许多省(区、市)工商局都开通了门户网站,一些省(区、市)工商局开通了政风行风热线,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

运用信息化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强化执法监管,取得突破性进展。总局开通了商标注册信息网上查询,“中国商标网”*年点击达到1*.43亿次,比2**5年增长6.32倍;开发了外资企业网上年检系统,在全国14个省(区、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推行了网上年检;开通了禁止传销监管信息系统,接受举报投诉。许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分别开发了行政审批、执法办案、行政收费的软件系统,积极推进工商业务网上办理,如注册登记网上申请、网上年检、网上查询、网上咨询、网上投诉等。部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已经在注册登记大厅建立服务质量评价系统。有些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开发了电子监察系统,对行政执法主要是行政审批实时监控。

行风建设取得新的成效,进一步树立了良好的工商形象。许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主要领导干部都签订了纠风工作和政风建设责任状;积极参加行风评议活动,取得较好成绩。到目前为止,从*年18个省(区、市)工商局参加当地政府、纠风办组织的行风评议已有评议结果的情况来看,多数名列前茅,其中2个省(市)工商局因连续排名第一而被列为“免检单位”。

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得到中央纪委监察部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最近,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等中央纪委监察部领导同志在接见周伯华局长等总局负责同志时,对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反腐倡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总局被中央纪委监察部列为贯彻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联系单位。这些成绩是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党组(党委)在总局党组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依靠全系统广大干部的共同努力取得的。各级工商纪检监察机构和广大工商纪检监察干部也为此付出了辛勤劳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显著成绩。许多工商纪检监察机构和工商纪检监察干部受到党委、政府、纪检监察机关的表彰,其中,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工商局纪检组组长宋德喜被评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驻河北省工商局纪检组组长、监察专员张炳明和浙江省湖州市工商局监察室主任章国勇被中央纪委监察部嘉奖。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有的单位和领导干部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有些地方反腐倡廉教育不够深入,反腐倡廉制度落实得不够到位,对一些关键环节的监督不够得力;从近年来查办的案件和举报反映的问题来看,少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干部中还存在行政不作为、违规执法等失职渎职行为和、贪污贿赂、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等行为,以及乱收费、乱罚款等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继续加倍努力,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推动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二、2**年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要任务

2**年是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继续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构建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一年。根据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的部署和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实际情况,2**年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实施纲要》、总局党组《具体意见》和《2**年底前工作要点》,推进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工商行政管理中心工作中,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加强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工商干部的教育、监督和廉洁自律,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制度,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监督,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为促进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全面履行职能、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强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监督检查,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首要任务。今年年初,总理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吴仪副总理在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为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履行职责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按照总局工作会议的要求,认真学习领会温总理的重要批示和吴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对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监督检查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首要任务,坚决防止和纠正各种违背科学发展观的错误行为,从思想、作风、纪律上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保障。

要着重开展三个方面的监督检查。一是要认真监督检查是否增强服务意识,为经济社会发展搞好服务。重点对健全各类市场主体准入服务体系、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和改革开放各项政策的落实提供保障;对服务“三农”工作、促进农民增收、依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的落实提供保障;对支持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经贸合作与交流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落实提供保障;对深入开展消费维权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为营造和谐的消费关系和安全的消费环境提供保障;对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保障。二是要认真监督检查是否严格依法监管,维护好市场秩序。重点对开展食品安全整治、治理虚假违法广告、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打击传销等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对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加强监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为营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和谐诚信的市场环境提供保障。三是要认真监督检查是否积极推进监管制度改革,加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自身建设。重点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落实监管制度改革措施、规范执法行为、廉洁从政、依法行政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为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提供保障。

要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加强教育,加强监督检查,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推动和谐社会、和谐工商的构建。要结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际,大力倡导总书记所要求的“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的良好风气,认真解决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坚决反对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认真执行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各项规定,坚决刹住违规建设楼堂馆所,追求、攀比办公场所豪华气派的不良风气,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做好对近年来兴建办公楼、培训中心等情况的清理。控制公务消费,精简会议和文件,认真执行会议、公务接待和差旅费管理有关规定,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游山玩水和进行高消费娱乐。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出台重大措施、处理重大问题、选拔任用干部、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重要事项,必须集体研究决定,严格按照规则和程序办事,严禁少数人甚至个别人说了算。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因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失职行为造成本部门发生重大、违纪违法行为的,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二)进一步加强教育,促进工商干部廉洁从政。

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认真学习《文选》特别是同志关于反腐倡廉的论述,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党纪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要认真开展党的纪律教育特别是政治纪律教育,促使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和其他党内法规,自觉同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一致,确保中央政令畅通。

要结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行政执法机关,握有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和队伍管理权的特点,切实加强权力观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围绕“我们手中的权力是谁赋予的,怎样为人民用好权”这一主题,开展学习讨论,切实解决为谁执法、如何执法的问题,进一步端正执法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为民执法、廉洁执法、公正执法、依法行政的执法理念。

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有关部门表彰的先进单位、先进人物的事迹开展示范教育,弘扬正气。同时又要开展警示教育,征集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近年来发生的重要、典型案件,结合其他部门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分析解剖,吸取教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继续深入开展工商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紧扣“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主题,突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特点,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全面铺开。今年要建立一批工商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总局在各省(区、市)工商局推荐的基础上,征集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廉政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加以宣传、推广。在群众性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研究建立工商职业道德规范。组织编写适合基层培训使用的反腐倡廉教育读本。

要继续落实中央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切实解决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在商品房买卖置换中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置或以劣换优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以借为名占用他人住房、汽车的,参与或以变相等形式收钱敛财的,借委托他人投资证券或其他委托理财的名义获取不正当利益的,为本人谋取预期的不正当利益或以各种方式为配偶、子女和其他亲友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要坚决清理纠正,并视情节作出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继续严肃查处违反规定收受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问题,防止和纠正超标准配备使用小汽车、违规集资建房、违规超标准多占住房。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情况的申报登记制度。建立省级工商局局长在全国工商局长分片座谈会上述职述廉汇报制度。领导干部不但要严格要求自己,还要管好配偶、子女、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继续严格执行“六项禁令”,并对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领导干部、领导机关,首先是总局领导、总局机关要带头严格自律,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要从总局领导开始,建立并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总局机关要模范遵守“六项禁令”,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总局各部门制定的《廉政守则》、《工作纪律》要认真执行。不准收受主管范围内的下属单位和个人、其他与其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和个人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不准到企业和事业单位报销应由本人及其配偶、子女支付的个人费用,不准接受与本人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的各种奖励和赞助。重申总局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的各项规定,对违反规定的,要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在此基础上,制定《总局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三)进一步加大查办案件的力度,提高查办案件的能力和水平。

查办案件是反腐倡廉的重要任务,也是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要始终保持查办案件的强劲势头,充分发挥惩处功能。重点查办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工作人员、失职渎职、贪污贿赂、腐化堕落的案件,利用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和干部人事任免权、工程建设项目(包括信息化工程)招标投标权、物资采购权等谋取私利的案件。

要严格办案纪律,依法办案,文明办案,处理好惩处和保护干部之间的关系。加强与司法机关的合作,对在办案中发现有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认真研究违纪违法案件的新情况新特点,改进办案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办案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研究案件发生的原因,查找工作中的漏洞,举一反三,制定防范措施。加强举报、案件管理和案件审理工作,善于从来信来访中发现案件线索。对署名举报,必须将调查处理情况向举报人反馈。建立对受处分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和回访制度,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上级机关要加强对下级机关查办案件工作的指导。重申案件报告制度和重要情况报告制度。

要按照总局领导小组的部署,继续把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任务,认真抓好对商业贿赂大案要案的查处,重点查处医药购销领域、农村交易领域和农村医疗活动中的商业贿赂行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进一步健全“经济户口”管理和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等制度,建立从源头上预防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以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工程建设项目(包括信息化工程)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队伍管理权搞、权钱交易,收受或参与商业贿赂的,坚决予以惩处,决不姑息。

(四)认真做好纠风工作,切实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的要求,把治理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行政执法机关职能,重点解决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认真完成中央纪委部署的协办任务。要继续深入开展食品市场尤其是农村食品市场安全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行为,严厉打击制售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行为,严厉打击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药品和医疗器械等违法行为,严肃查处虚假违法医疗、药品广告,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规范市场中介行为,严格国有企业产权转让、重组改制的变更登记,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查处涉及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处理企业污染环境等问题。这些任务既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重要的业务工作,要按照总局工作会议的部署认真抓好落实;又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工商纪检监察机构要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对失职渎职、监管不力引发问题的,要依照规定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要认真查找并切实解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市场监管执法中存在的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继续认真落实《关于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抓紧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的通知》,坚决纠正少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干部中存在的执法不到位、监管不力甚至失职渎职,执法不公、作风粗暴,利用办理“案费证照”等事项吃拿卡要、刁难群众,乱收费、乱罚款等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严格控制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总局成立了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领导小组,正在对总局机关、直属单位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进行清理,提出处理意见。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也要认真做好自查自纠工作,按规定及时上报清理处理结果。积极支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参加地方政府组织的行风评议,总局纠风办要及时向国务院纠风办请示汇报,加强与地方政府纠风机构的沟通联系,加强对参加行风评议的省(区、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指导。各省(区、市)工商局要及时地参加行风评议的情况报总局纠风办。

(五)坚持改革创新,加强体制机制制度建设。

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加强规范行使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队伍管理权等行政权力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防止滥用权力现象的发生。既要坚持完善已有的制度,又要坚持改革创新,抓紧建立健全新的工作制度,把在工作中证明行之有效的措施及时总结提炼,变成长效、规范的制度。

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要逐项规范审批程序,完善审批方式,明确各个审批环节的标准、条件、时限和相应的责任,及时向社会公布,做到分工合理、职责明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对取消和改变管理方式的项目加强监管,不能再搞变相审批。

建立健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制度。严格执法主体,不具备执法资格的人员不得执法。总局决定,今年在全系统换发执法证,严格持证上岗。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提高行政执法效能。总局要抓紧修订《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制定正确把握行政处罚裁量权的指导意见。各省(区、市)工商局相应制定具体规定。

规范行政收费。总局总结各地的成功经验,抓紧制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阳光收费”管理办法》。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继续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建立完善行政收费管理制度。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都要认真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健全和完善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总局要研究制定干部任免工作规程,逐步建立健全干部考察、竞争上岗、任职试用、任前公示、任职回避、干部交流等制度。县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普遍建立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已经建立的要发挥作用,尚未建立的要抓紧建立。

加强对内部资金使用的管理。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认真执行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坚持和完善重要资金分配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机制。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工程建设项目(包括信息化工程)招标投标制度,规范招标投标行动,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

(六)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

要紧密结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能特点,重点围绕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和队伍管理权等重要权力的行使,加强制约和监督。

要加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内部监督。总局机关各部门要在去年已经制定《廉政守则》、《工作纪律》的基础上,根据本部门的职能特点,查找薄弱环节,制定预防措施,实施风险点管理。对权力集中、管钱管物管项目岗位的干部,实行交流,并形成制度,严格执行。

继续开展执法检查,推广执法督察,严肃查处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推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对象的行政问责制度,建立健全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总局要抓紧制定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执纪执法情况回访制度,研究提出关于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执法督察工作的指导性意见。今年将以行政复议案件为重点,对全系统行政执法行为开展一次检查。总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将对行政审批项目的清理处理情况进行检查。

积极深化政务公开。认真贯彻即将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编制政务公开目录。继续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扩大公开的范围和层次,规范公开的内容和形式。今年要在三个方面进一步推进:一是行政执法公开,将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收费的依据、程序、标准、特别是结果公开;二是行政执法信息公开,方便人民群众的查询和利用;三是局务公开。

要自觉接受各种形式的外部监督,充分发挥专门机关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公众监督的作用,形成监督的整体合力。积极推行基层工商干部向监管服务对象代表述职述廉。

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使行政执法“阳光作业”,禁止暗箱操作。总局要帮助各地完善、推广已有的注册登记、执法办案、行政收费软件系统,研究开发公平交易执法联网与应用系统,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在已经推行商标注册信息网上查询的基础上,推行商标注册网上申请;积极推行企业网上注册、网上年检、网上查询;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行外资企业网上年检。总局相关部门要抓紧建设行政审批工作服务质量评价系统,待运行成熟后,向全系统推广。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勇于创新,积极探索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强监督的新方法。要总结推广电子监察系统,强化对行政审批行为的约束和实时监控。

(七)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提高纪检监察工作水平。

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党组织的重视与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县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已普遍建立纪检监察机构,部分工商所还有了兼职纪检监察员。目前,全系统已有专职纪检监察干部7791人。这是一支党组织和广大工商干部信赖的队伍,肩负着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责任。要适应形势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执纪能力,真正成为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工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要严格教育和管理。一要加强思想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带头学习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二要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自律,坚决纠正、清除不良风气。三要加强纪律建设,加强内部管理,严明工作纪律特别是办案纪律和保密纪律。四要自觉接受监督,主动征求各方面的意见,随时改进工作的不足,树立良好的形象。

要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能力,全面履行职责。一要提高学习研究的能力,二要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三要提高监督检查的能力,四要提高组织协调的能力。

要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培养、交流和使用。要对近年来新走上纪检监察工作岗位的同志进行培训。总局今年要在总局行政学院举办纪检监察培训班。希望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各级党组织一如既往,继续关心、支持纪检监察工作,关心、支持纪检监察干部,为纪检监察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各级党组织特别是纪检监察机构在研究部署今年的反腐倡廉各项任务时,一定要按照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提出的“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之中”,“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的要求,着重在“融入”、“拓展”上下功夫。要紧密结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特点,把党风廉政建设贴近工商中心任务,融入工商业务工作之中,想党组(党委)之所想,急党组(党委)之所急,不断拓展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工商干部正确履行职能提供重要保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工商,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各级工商纪检监察机构要积极协助党组(党委)将今年的各项任务分解,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协调和督促检查。

工商行政管理范文第4篇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机制在调节我国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运行方面的基础地位进一步确立。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与此相适应,为了更好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工商行政管理的思想和行为举措必然要求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和创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就开始政府管理改革和职能再设计,经过多方面的探索,传统的重管理控制轻服务、“以政府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向注重公共服务、满足人民需求为中心转变。我国政府管理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和国民收入大幅提高的背景下,势必要求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转变管理思想,创新管理行为,由管理控制型向公共服务型方向转变。在当前国际国内行政管理改革的大背景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必然也要求向创新管理思想、创新管理行为方向大步迈进。

2创新工商行政管理的核心

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完成好工商行政管理在新的历史阶段担负的重要职能,必须在已有的创新改革的基础上,全面创新工商行政管理。

2.1创新管理思想

当前形势下,各级政府管理部门都在努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职能转变,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的需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更应主动更新服务理念,主动完善服务决策,主动创新服务方式,主动提升服务层次,努力创造服务特色品牌,实现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角色的转变。创新工商行政管理思想,首先,一定要改变市场的监管理念,不断创新监管服务的机制。要树立服务于统一、开放的大市场的观念,克服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多年管理集贸市场形成的许多传统意识,敢于监管、敢于拼搏,遇到问题能够迎难而上,真正做到了树立执法为民,勤于服务的理念,真正为创造开放、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而努力奋斗。其次,要树立法制观念和强化依法行政的意识,克服管理中的随意性,将工商行政管理真正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没有好的依法行政理念,就难以创新监管机制。因此,一定要坚决纠正那些“高人一等”、“不服也得服”的特权思想,要礼貌执法、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同时还要坚决杜绝执法不公、徇私枉法、等现象,真正做到严明执法、廉洁执法。最后,要树立科学管理的观念,不断创新,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理论、技术和设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造过去那种传统的监管方式和方法,使用现代的信息技术等科学手段来武装监管执法队伍,提高管理效率,真正的为工商发展服务。

2.2创新管理方式

过去的工商行政管理比较程式化、僵硬,管理和市场主体衔接不够紧密,存在着种种问题。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工商行政管理应当创新管理方式,以公共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公共服务满意度为价值取向进行机关内部革命,实现服务流程再造。努力实现服务流程从串联性、分散性、手工式向并联化、集成化、电子化的根本转变,从而提高服务的绩效。创新管理方式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比如,过去办理工商业务,往往要经过几个工作人员、几道服务窗口、费时几个工作日才能办妥。对此,应本着“以民为本,便民为先”的原则,积极改进工作方式,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推出“一站式服务”,开辟工商登记快速通道。过去的工商管理方式主要是“背对背”的服务方式,创新管理方式,就要将“背对背”管理方式变为“零距离”服务方式。主动问计于企业、主动问需于投资者,主动深入企业尤其是规模企业征集服务需求,听取企业反映经营困难,不断推进所出台政策措施的落实。过去的工商管理主要是窗口模式,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工商管理方式要全面推行网上服务,开发网上工商业务办理系统,创建网上虚拟办事大厅,加快实施的“在线预约、线上发证、在线申办”,以及“单一窗口”的“一网式”等公共服务,使办事人单位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在网上准确、快捷、安全地办理各项工商业务,为办事人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更舒心的服务。

2.3创新管理制度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最接近实际经济利益的单位。一套严密、合理、人性化的自身管理制度,更是直接关系社会经济健康、稳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依法行政,执政为民,建设廉洁勤政的廉洁型机关,是创新管理制度的核心。继续推行工商干部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工作,加强干部警示教育,廉政文化建设,完善政务公开,建立科学有效的、充满活力的风险点管理措施和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和权力的正确运作,是创新工商行政管理制度的保证。具体措施比如可以表现为,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公共显眼位置设置电子屏,每天播放廉洁守则、格言,播放反腐倡廉的宣传材料,播放廉洁勤政的典型案例等,对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进行无时无地的教育宣传,起到潜移默化的管理作用。与此同时,加大市场主体准入制度的创新力度。各级工商机关要深刻认识自己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把依法行政和服务发展有机相结合,完善登记法律制度、不断创新行政审批制度,不断探索解决难点、热点问题等,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更好地服务市场主体发展。此外,随着信息化的到来,还应该加快传统服务方式向现代服务方式转变的步伐,主动与企业发展对接,逐步实现网上互联审批、年检、查询和办照等功能,提高审批效率,为企业进入市场和退出市场提供畅通的“绿色通道”。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每一个工商干部要增强主动服务的意识,主动把服务要求、服务理念深入心中,把服务人民作为自己工作的根本。可以根据属地管理原则,赋予各地工商所相应的权力,建立完善“经济户口”制度,更好地为当地企业服务。同时,县市监管部门与工商部门要上下联动,并运用现代手段,按照“落实辖区管理、实施主动巡查、加强动态管理、强化综合监管”的思路,加快制度建设,推进市场巡查规范化等方式,加强企业监管。

3构建工商行政管理文化氛围

工商行政管理范文第5篇

一、概述

*,我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严格按照省工商局和*市政府有关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专门成立*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袁志强局长任组长,王争光副局长任副组长,市局机关各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同时成立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政府信息公开监督小组,分别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协调、督查和考评。二是明确部门职责。指定市局办公室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全系统政务信息公开的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工作。各工商分局、市局机关各科室、直属各单位也相应落实具体工作人员,负责本单位政务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三是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先后制订下发《*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政务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政务信息公开审核制度》(试行);编制《*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政务信息公开指南》、《*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政务信息公开目录》、《*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政务信息公开流程》和《*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政务信息公开标准文书》。各工商分局也比照市局要求,制订了相关制度。四是畅通公开渠道。充分发挥*红盾信息网功能,整合全市工商系统各类政务信息,开通网上咨询栏目接受群众信息公开申请,并与*政府网、*阳光网等门户网站建立连接,进一步提高我局信息公开水平。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我局主动公开的政务信息,通过工商红盾网、新闻媒体等方式公开。电子化公开率100%。

(一)通过红盾信息网公开情况。*,我局在*红盾信息网政务信息279条、调研文章1条、工商新闻254条、媒体视角197条、政务公告9条、行政处罚公告4期、企业登记信息公告25条、广告监测公告1条、消费警示5期、商品质量监测信息8期;更新行政收费事项1条、企业登记注册指南628条、企业年检验照指南25条、商标广告业务办事指南7条、市场合同业务办事指南29条、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名单2期、驰名著名商标企业名单2期;受理群众咨询、投诉、申诉1015条,回复率100%。

(二)通过媒体公开情况。*,我局接待记者来人、来电采访600多人次,处理各类新闻采访170余件;组织新闻会、新闻通气会7场次,新闻通稿36篇。媒体有关工商部门的采访、报道累计350余篇次。

(三)通过其他途径公开情况。*,我局在市局登记大厅设置电子显示屏1块,各类公告、信息7条次;在市局登记大厅及33个基层工商分局办事大厅设置电子触摸屏29个,更新业务办理指导信息683条次;设置公告栏33个,各类信息198期;印发、摆放《办事指南》35*本;上墙公示项目应公开全公开。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及咨询受理情况

*,我局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0宗,没有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及咨询。

四、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费用情况

*,我局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支出0元,没有收取申请人任何费用。

五、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我局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

六、政府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不公开的信息范围有待界定。工商行政管理同企业、消费者关系密切,许多信息涉及企业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目前国家对这部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公开界定尚无明确法律出台。下一步,我局将积极采取措施,结合国家保密工作相关规定,尽量厘清职能范围内信息公开中不予公开内容,从而既保证公众监督政府部门权利运作的权利,又确保国家秘密和企业、个人隐私不被泄露。

工商行政管理范文第6篇

一、工商行政管理属宏观调控的职能之一

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是国家的重要职能,如果说在市场机制被捧为“万能”时期这种职能还受到排斥的话,那么在商品经济日趋发达、市场绝非万能且存在严重失灵的今天,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已普遍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且各国都在采取措施强化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由若干政策措施、调控手段和调控职能构成的体系。从政策措施来看,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经济增长政策、人力政策及消费政策等宏观和微观的政策;从调控手段来看,主要包括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及必要的行政管理;从调控职能来看,主要包括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经济管理职能和经济监督职能。工商行政管理作为主管市场监督管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一种职能,对性质界定人们的看法基本相同,即属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种性质究竟从哪些方面体现,或者进一步说工商行政管理究竟如何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并不一致。笔者认为,就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范围和其承担的任务而言,其宏观调控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1培育市场,促进完备市场体系的构建。市场的发育成熟及完备的市场体系的形成既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典型特征,也是其赖以运作的基础。凡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都把促进市场的发育、构建市场体系作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多年束缚,市场发育十分滞后,以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为特征的市场体系远未形成。因此通过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促进市场的发育和市场体系的尽快形成,不仅是当前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也将是今后相当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这被有些人称为是当代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工作。工商行政管理作为我国市场监管的职能,培育市场、促进市场发育可以说是其职能中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不仅表现在工商部门参与培育各种具体的交易场所(在办管分离体制下不再直接建设交易场所),更重要的表现在工商部门立足本职规范各类市场主体和市场客体,促进市场主体的成熟,推进市场规划的健全和完善,即从更高层次上促进市场的发育和成长。

2控制市场主体准入,从特定层面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也有人认为是国家进行经济管理的高级形式,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等,其中核心是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政策。目前我国已经逐步认识到了产业政策的重要性,并已经开始运用产业调控经济运行。工商行政政管理以其特有的职能可以说正是国家产业政策的实现形式或实现工具。如比根据国家的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目标,通过市场主体登记职能,控制市场主体进入的数量、规模及结构,从而实现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目标;通过控制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的规模条件,实现产业组织的合理化,实现生产规模适当集中和规模经济的要求;还可通过制止不正当竞争、限制竞争及反垄断,即规范市场交易秩序,同时也保持经济的适度竞争,从而实现国家的产业组织政策目标。仅从这一点讲,工商行政管理是通过管理微观主体、进而达到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其管理层次是很高的。

3规范市场竞争和交易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经济运行需要正常的市场秩序,而正常的市场秩序尽管依靠市场主体的自觉、自律行为有进也会形成,但由于利益机制的趋动及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等原因往往不会自发形成,它既需要作为经济运行规则的法律、法规的明确规范,同时更需要作为经济管理机关的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强制确立。因此不论实行什么样经济体制的国家,都把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作为其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工商行政管理作为专司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一种职能,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可以说是其最重要的使命和天然职责,这也是工商行政管理属宏观调控体系的最重要方面。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与其他宏观调控职能的最主要区别也在于此。工商行政管理所应维护的市场秩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进出市场的秩序、市场竞争秩序和市场交易秩序,以确保市场统一开放,公平合法,竞争有序。

由上述三个方面可以看到,工商行政管理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职能,是我国宏观调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发展各类市场、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清除市场障碍以尽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以及健全市场规划、加强市场管理,从而为“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创造条件。这些规定无疑为专司市场监督管理职能的工商行政管理提出的发挥作用的要求和方向。现在我们应该认识到,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不仅是完成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本身的需要,同时还有更深刻的意义,那就是履行国家宏观调控应有的职能。从这个意义上讲,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任何不到位,执法力度的不够从而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不仅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本身的失职,更涉及到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二、对现阶段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发挥状况的基本分析

改革开放的十几年,我国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自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与此同时,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也为我国商品经济的不断趋向繁荣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也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发挥强有力的规范效应,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准入职能方面,工商行政管理为规范市场主体,促进市场主体的发育成熟和其合法性,把好市场准入关从而维护正常的市场进入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在监管职能方面,工商行政管理履行了政府对市场主体的交易和竞争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责,发挥商标管理、广告管理、合同管理、市场管理等作用,为使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符合市场规则要求,为创制有序的市场环境,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通过培育监管等方式促进市场的发育和市场体系的形成,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挥基础性作用,这突出地表现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运用自身职能促进各类消费品市场和部分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完备方面,尽管在当时主要是通过既管市场、又办市场的方式培育市场的,但无论如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我国市场的发展上功不可没;第四,在执法职能方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和权限,严格执行法律,依法监管市场,保证了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维护了国家法律的严肃性;第五,在保护职能方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对市场交易和竞争行为的监管及对违法行为的查处,有效地保护了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而进一步发挥了对市场的规范效应,同时也有效地维护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

在看到近些年工商行政管理事业迅速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历史性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尽管工商行政管理已经纳入了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并为宏观调控的加强和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工商行政管理尚没有充分发挥国家赋予的宏观调控职能,其蕴含的巨大管理能量或其应该发挥的职能作用还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换言之,在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形势下,工商行政管理所处的地位与其应该发挥的职能作用是不相称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尽管工商行政管理的市场准入职能可以发挥使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及产业布局合理化的作用,同时企业登记制度由审批制向准则制的转变也为工商行政管理调控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布局提供了前提条件,但由于工商部门自身在观念、能力等方面的欠缺及市场发育不健全等原因,工商行政管理并未实现这种高层次的管理,工商行政管理也并未完全成为国家产业实施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以致有些人至今还认为工商部门就是盖图章、发执照、干些程序方面工作的部门。因此,当务之急是使工商行政管理的企业登记职能能着眼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在高层次上强化登记管理。

2由于体制制肘、市场主体不完全成熟、工商管理能力与所承担的职能失衡等原因,工商行政管理的效果还不十分理想,有时管理力度不够的问题比较突出,使市场秩序并未达到最佳状态,有时甚至还比较混乱。如假冒伪劣商品仍时而充斥市场,商标侵权行为仍时有发生,不正当竞争行为有时仍很猖獗,不规范的市场主体及市场主体的不规范行为仍时有出现等。这不仅使工商行政管理的效率大打折扣,也使工商行政管理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在工商行政管理监管整个大市场以及监管领域、监管对象及监管层次都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工商监管的方式方法还未发生相应的转变,具体表现在一些地方的工商部门仍陷入微观管理领域而不能自拔,从而放弃从高层次上监管市场。比如在对市场的培育方面,一些部门仍囿于管理集贸市场或仍习惯于用管理集贸市场的方法(如进驻式管理)管理整个市场,而不是从促进市场主体的成熟、规范市场客体、推进市场规则的健全等高层次上培育市场;再如一些部门仍完全习惯于那种“重点整治”或“集中治理”式管理方式而放弃或放松应有的日常监管。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钳制了工商监管效能及执法水平的提高。

三、强化工商行政管理的思路

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及任务的重化,如何强化工商行政管理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人们也提出了种种对策并切实采取了有效措施,如逐步完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工商行政管理的法制建设等。应该说,这些措施是绝对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效的。针对上述工商职能发挥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除了在完善体制、强化法制等方面继续努力外,当前应着重于以下几方面:

1转变观念,即深刻认识工商行政管理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所肩负的崇高历史使命。转变观念作为强化工商行政管理的对策之一,这几年也一直在强调,但通过实践我们可以看到,这一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比如对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深刻内涵还缺乏准确的把握,仍停留于监管集贸市场而不能自拨就是一个突出的证明。因此,对于习惯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思想、管理方式方法的广大工商管理干部尤其是基层工商干部来说,转变观念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当前,转变观念就是要求广大工商干部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认清工商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调准管理观念和管理思想,自觉提高管理层次,从狭隘的监管集贸市场和个体私营经济的管理模式中摆脱出来,增强监管的自觉性和准确性,防止“穿新鞋走老路”。

2优化监管的外部环境。工商监管总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这个环境涉及的因素主要包括:有关的政府部门、执法的手段、管理经费、管理对象对管理主体的认同及其成熟程度等。不可否认,尽管工商部门行使监管职能的内外环境从总体上说是好的,但也存在一定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不同程度地制约监管职能的有效发挥。这些问题主要包括:(1)经常受到来自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涉,从而阻碍工商部门的严格执法;(2)由于财政经费的不足,使得工商部门一直受到管理经费不足及干部工资、福利待遇无法落实的困扰,从而使工商部门不得不把筹集经费和解决工资、福利问题作为优先考虑的目标,这无疑会因目标的多元化而制约管理的效果(市场管办难以脱钩、工商部门难以割舍管集贸市场和个体户主要就是因为经费的困扰);(3)执法手段不强,如工商监管所必须的查封、扣压、冻结等强制手段不具备,使监管力度大打折扣;(4)有关的职能交叉部门由于利益、权力的碰撞,有时互相制肘,从而影响监管效果;(5)市场主体不成熟,有时对工商监管缺乏认同感,甚至产生抵触,这也会严重影响监管效果。因此,要强化工商行政管理,必须改善监管的外部环境,使工商部门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中发挥职能作用。改善或优化监管环境,主要解决好以上五个问题,即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涉,解决困扰工商部门的经费不足问题,赋予必要的强制监管手段,加强与各有关的职能部门的配合和协调,促进市场主体的尽快成熟。新晨

3提高监管效率。现代市场经济需要高效率的行政管理,这是一条已被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实践所一再证明的规律。一般来说,管理效率高,管理效果自然就好。因此从提高效率角度强化工商行政管理更具有直接的意义。如上所述,目前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发挥的效率不能说是很高,而我们往往又忽视从效率角度强化工商行政管理。在现阶段,提高工商监管的效率,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提高干部素质,使工商干部掌握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具备管理现代市场经济的能力。这是一个基础性工作;(2)改革监管方式方法,即按照监管现代化大市场的要求,调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不适应市场经济运行需要的监管方式方法。这是提高监管效率的重要途径;(3)加强对工商监管的监督、考评,完善监督机制,使工商部门自觉规范市场监管行为并着力提高监管的效率。这几年一直坚持的效能监察应继续坚持和加强;(4)加强工商形象建设,增强管理对象的认同感,使之自觉接受监管,并增强自觉守法意识,规范其市场行为。

工商行政管理范文第7篇

1创新工商行政管理思想的大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机制在调节我国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运行方面的基础地位进一步确立。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与此相适应,为了更好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工商行政管理的思想和行为举措必然要求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和创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就开始政府管理改革和职能再设计,经过多方面的探索,传统的重管理控制轻服务、“以政府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向注重公共服务、满足人民需求为中心转变。我国政府管理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和国民收入大幅提高的背景下,势必要求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转变管理思想,创新管理行为,由管理控制型向公共服务型方向转变。在当前国际国内行政管理改革的大背景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必然也要求向创新管理思想、创新管理行为方向大步迈进。

2创新工商行政管理的核心

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完成好工商行政管理在新的历史阶段担负的重要职能,必须在已有的创新改革的基础上,全面创新工商行政管理。

2.1创新管理思想

当前形势下,各级政府管理部门都在努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职能转变,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的需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更应主动更新服务理念,主动完善服务决策,主动创新服务方式,主动提升服务层次,努力创造服务特色品牌,实现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角色的转变。创新工商行政管理思想,首先,一定要改变市场的监管理念,不断创新监管服务的机制。要树立服务于统一、开放的大市场的观念,克服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多年管理集贸市场形成的许多传统意识,敢于监管、敢于拼搏,遇到问题能够迎难而上,真正做到了树立执法为民,勤于服务的理念,真正为创造开放、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而努力奋斗。其次,要树立法制观念和强化依法行政的意识,克服管理中的随意性,将工商行政管理真正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没有好的依法行政理念,就难以创新监管机制。因此,一定要坚决纠正那些“高人一等”、“不服也得服”的特权思想,要礼貌执法、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同时还要坚决杜绝执法不公、徇私枉法、等现象,真正做到严明执法、廉洁执法。最后,要树立科学管理的观念,不断创新,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理论、技术和设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造过去那种传统的监管方式和方法,使用现代的信息技术等科学手段来武装监管执法队伍,提高管理效率,真正的为工商发展服务。

2.2创新管理方式

过去的工商行政管理比较程式化、僵硬,管理和市场主体衔接不够紧密,存在着种种问题。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工商行政管理应当创新管理方式,以公共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公共服务满意度为价值取向进行机关内部革命,实现服务流程再造。努力实现服务流程从串联性、分散性、手工式向并联化、集成化、电子化的根本转变,从而提高服务的绩效。创新管理方式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比如,过去办理工商业务,往往要经过几个工作人员、几道服务窗口、费时几个工作日才能办妥。对此,应本着“以民为本,便民为先”的原则,积极改进工作方式,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推出“一站式服务”,开辟工商登记快速通道。过去的工商管理方式主要是“背对背”的服务方式,创新管理方式,就要将“背对背”管理方式变为“零距离”服务方式。主动问计于企业、主动问需于投资者,主动深入企业尤其是规模企业征集服务需求,听取企业反映经营困难,不断推进所出台政策措施的落实。过去的工商管理主要是窗口模式,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工商管理方式要全面推行网上服务,开发网上工商业务办理系统,创建网上虚拟办事大厅,加快实施的“在线预约、线上发证、在线申办”,以及“单一窗口”的“一网式”等公共服务,使办事人单位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在网上准确、快捷、安全地办理各项工商业务,为办事人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更舒心的服务。

2.3创新管理制度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最接近实际经济利益的单位。一套严密、合理、人性化的自身管理制度,更是直接关系社会经济健康、稳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依法行政,执政为民,建设廉洁勤政的廉洁型机关,是创新管理制度的核心。继续推行工商干部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工作,加强干部警示教育,廉政文化建设,完善政务公开,建立科学有效的、充满活力的风险点管理措施和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和权力的正确运作,是创新工商行政管理制度的保证。具体措施比如可以表现为,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公共显眼位置设置电子屏,每天播放廉洁守则、格言,播放反腐倡廉的宣传材料,播放廉洁勤政的典型案例等,对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进行无时无地的教育宣传,起到潜移默化的管理作用。与此同时,加大市场主体准入制度的创新力度。各级工商机关要深刻认识自己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把依法行政和服务发展有机相结合,完善登记法律制度、不断创新行政审批制度,不断探索解决难点、热点问题等,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更好地服务市场主体发展。此外,随着信息化的到来,还应该加快传统服务方式向现代服务方式转变的步伐,主动与企业发展对接,逐步实现网上互联审批、年检、查询和办照等功能,提高审批效率,为企业进入市场和退出市场提供畅通的“绿色通道”。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每一个工商干部要增强主动服务的意识,主动把服务要求、服务理念深入心中,把服务人民作为自己工作的根本。可以根据属地管理原则,赋予各地工商所相应的权力,建立完善“经济户口”制度,更好地为当地企业服务。同时,县市监管部门与工商部门要上下联动,并运用现代手段,按照“落实辖区管理、实施主动巡查、加强动态管理、强化综合监管”的思路,加快制度建设,推进市场巡查规范化等方式,加强企业监管。

3构建工商行政管理文化氛围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讲究一个氛围,工商行政管理也不例外。按“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总体思路,工商行政队伍建设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打好基础,提升整体综合素质,提高队伍的整合力、战斗力和集体凝聚力,打造一支让企业满意、人民满意以及政府满意的高素质的工商行政队伍,用创新的思维、务实的作风来促进工商行政管理再创新。

首先,构建工商行政管理文化氛围,就要培养学习型的工商行政管理队伍,而这最关键的是要完善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建立健全各项学习制度。创新用人的机制,加强干部的交流,让更多的干部在多岗位锻炼,施展自己的才干,同时加大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力度,按照德、能、勤、绩等衡量标准,任人唯贤,用一套完善的奖惩机制,能上能下、优胜劣汰,有能者居之的用人机制,促使工商行政队伍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朝气蓬勃、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提高队伍的整体合力。

其次,每个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者必须摒弃陋习,不断充电,养成自我完善的学习氛围。这就需要每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采用多种的学习教育培训形式,强化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以及很大程度上提升他们的综合业务水平。一种学习的方式,一种新的思维习惯,让他们都养成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努力打造法制型、服务型、和谐型、创新型、廉洁型“五型工商”的高素质队伍。

最后,重视工商文化建设,还需要以人为本,坦诚相处,促进和谐互助的人文氛围,强化队伍的凝聚力量。尤其是建设一支高素质、有效率的行政管理队伍,除了过硬的硬件设施,还需要提供优质的文化建设,用实际行动学习和实践,严格教育、监督、保护、查处四个职能,确保全局干部的廉洁性。坚持不懈地开展“卫士行动”,加强对干部世界观的改造,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树立公仆观念,杜绝腐败的问题发生,强化爱岗敬业意识,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工商行政管理范文第8篇

工商监管体制属于国家经济行政管理体制范畴,良好的工商行政管理监管、执法机制会使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不断适应复杂变化的市场经济,能动把握监管规律,实现有效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工商机关虽然实行了垂直管理,但监管执法受当地政府影响仍然很大。在行政机构中存在职能交叉,工作界线不明确的问题,造成监管执法力量分散,缺乏合力,影响监管效能的提高。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学构建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化手段,向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模式发展,提高市场监管效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工商文化是指工商部门在行使国家赋予的职能中,逐渐形成、积淀、培育起来的得到广泛认同的工商行政管理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精神理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服务理念、执法意识、管理理论、管理人员文化素质,蕴含在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制度、形象、行为之中的文化特色。工商文化既重视群体力量和发挥群体优势,又强调个人因素和潜能创造力,是凝聚和激励工商人员的重要精神力量,为工商机关各项改革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发展工商文化,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工商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增强全体人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国家工商总局近几年组织全系统对工商文化开展研究,在工商文化建设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创建工商文化的实践中,各地对工商精神的理解表述不一,工商文化的特色不突出,工商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没有统一的语境表示。工商行政管理共同价值观、工商精神等与工商工作的有机结合还不紧密。全系统对工商文化建设尚未形成统一规划,在社会上的宣传力度和影响力不够。

工商行政管理的监管执法环境是指与工商机关开展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活动有关的,直接、间接地影响或者作用于工商行政管理活动的主客观因素的总和,包括立法体系、执法水平,工商与其他部门的职责划分,经营者、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地方党委、政府的理解与支持等。这是工商机关开展市场监管执法的基础性条件。良好的监管执法环境有利于提高行政效能。近年来,工商部门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商效能的提升。突出体现在:一是发展与执法的矛盾。工商行政执法受到地方保护主义、长官意志等干扰。目前,党中央、国务院强调树立科学发展观,对破坏资源、环境、国家淘汰的设备和产品一律不得投资,但一些地方政府只要产值、要税收,把发展与执法对立起来,认为工商对企业进行检查,对违法企业实施行政处罚,就会影响地方的投资环境,因此,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实施干预。二是服务与管理的矛盾。对服务型政府或服务型工商片面理解。认为服务就是放宽政策、降低条件、少检查、少罚款、少收费,使工商机关履行职责出现缺位、错位和越位。三是政策与法规的矛盾。一些地方政府不按法定程序办事,出现了文件代替法规,领导讲话、政府文件高于法规的现象,甚至把突破法律法规作为衡量执法机关是否思想解放、开拓创新的标准之一,使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受到挑战。

随着信息管理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的转变,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是指工商部门凭借现代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对内实行业务工作办公自动化,对外实现市场监管和信息化服务。近年来工商机关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受投资力度、技术人员短缺等因素的影响,现行工商行政管理运转模式仍难以适应信息化要求。主要问题是:硬件方面,计算机设备和网络建设还不健全,各地工商部门目标不明确,标准不统一,缺乏统一规划,重复低水平建设问题多。软件方面,没有统一的专用软件,各地信息不能有效对接,资源陈旧,更新缓慢,给社会查询和利用带来诸多不便。

工商行政管理效能提升的路径选择

(一)抓紧素质更新,塑造效能主体

效能建设既要“效”,更要“能”,根本目的是要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行政效能的提高说到底要靠行政人员的素质提升,即优良品德的修炼,专业素养的健全,广博知识的积累,办事技能的提高。

1.加强学习培训教育,提高政治业务素质。思想政治工作是各项工作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整个队伍政治素质的提高。组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展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党风廉政等各种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组织干部学习文化知识和理论研讨,定期组织业务知识学习,提高业务能力。

2.实施职位分类制度,激发队伍整体活力。职位分类制度是建立科学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条件。工商机关可将人员分为企业注册官、行政检查官、后勤管理人员三个系列。企业注册官是指具备专业资格,经过考评和聘任,在工商机关注册登记岗位依法行使注册核准权的行政执法类公务员。行政检查官是指具备专业执法资格,经过考评和聘任,在执法岗位依法行使行政检查和行政管理的执法类公务员。后勤管理人员是指为处理工商各项工作需要而从事财务、政工、监察、装备、信息技术等行政管理和工勤事务人员。按工作性质又可分为服务性和技术性人员两类。对后勤人员应按国家统一规定的技术序列分等级,如政工师、经济师、会计师、统计师等,按照其相应等级规定享受职务待遇及薪酬。以此构建职务晋升和职级晋升双梯制,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为提升工作效能奠定组织基础。

(二)改革监管模式,创新监管体制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市场监督管理机构主要有三种模式:经济警察模式、公平交易委员会模式、市场行政监督管理局模式。以上三种模式各有长处与不足,我国在借鉴国外模式时,应该吸收国外模式的长处。目前,我国监管模式采用市场行政监督管理局模式较为符合我国国情,要按照党的十精神,建立适应市场监管需要的大部制,解决权责不清、各自为政问题,解决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协调监管问题,努力提升行政管理效能。

(三)整合管理资源,形成整体合力

整合管理资源,形成整体合力是提高工商效能的重要方面。科学的资源配置,是提高行政效能的先决条件。在信息时代,可利用现代科技信息资源,减少中间环节,加强基层力量,对于提高工商效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的政府机构中,基层行政机关及其人员仅被当作领导的服从者和决策的执行者,他们受到高层政府组织严格的层级制约,缺少因地制宜的决策权。加上行政层次过多,机构重叠,多头领导,交叉指挥,造成基层行政组织和人员工作被动、缺乏活力,难以获得较高的行政效能。因此,现行政府的改革趋势是由垂直式管理向扁平式管理发展,减少政府组织层次,缩小高层与基层沟通距离,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往基层配置,下放权力,形成小局大所,以达到激发基层人力资源,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履行政府职能之目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联系、沟通和协作,大大提高组织的反应能力和工作效能,减少了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在监管理念上,应把对市场秩序的管理上升为社会管理的层面,借助全社会力量共同治理,运用整合性治理理念充分聚集各种社会资源,实现综合管理,提高整体管理效能。整合建立政府负责、部门协作、行业规范、企业自律的四位一体的监管格局。

(四)应用信息技术,加强软硬件配里

随着工商机关市场监管任务不断加大,市场主体数量大幅上升,监管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提高市场监管效能必然要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我国对商品质量的监管采用的模式为“环节管理为主,专项管理为辅”,多个政府部门共同参与的监管模式。在合理执法成本下,更可取的监管模式是充分利用各个监管环节和部门所取得的有关商品质量信息,将检测结果形成数据在网上共享,实行综合监管、上下联动的市场机制。数据是信息化应用的直接结果,所以数据库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数据库建设首先要建立与完善市场主体数据库,其次是重要商品数据库,并逐步建立联通国家工商总局、省、市、区工商局、工商所五级的信息网络系统。信息化的应用,从长远目标看,应围绕信息资源的跨地区、跨部门共享为重点,努力构建地区、部门互动的市场执法体系,以信息资源公开和开发利用为重点,全面提升科学监管、优质服务的水平,不断满足民众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种新要求。

(五)创建工商文化,彰显核心价值

工商文化的主旨是执法规范公正、办事透明高效、运作协调有序、队伍文明勤廉。创建工商文化有利于激发干部的创造力,增强凝聚力,提高行政效能,形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在对工商文化的研究中,各地对工商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作出了不同的解读和定义。笔者认为,公正执法、服务发展应是工商文化的重要内容。工商机关是行政执法机关,无论是市场监管还是行政执法必须遵循法律规定,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原动力,工商机关履行职能的根本目的也是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工商机关既可以为各类市场主体的准人提供优质服务,直接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查处各类违法行为,维护良好经济秩序,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繁荣。

(六)规范主体行为,改善执法环境

工商执法环境的好坏与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理解分不开,要把依法行政和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作为地方政府考核指标,改革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公正评价政府的工作绩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规范自身行为,树立服务观念,扶持地方经济发展,赢得政府对执法的支持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各部门的支持,为提高工商效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建立工商行政管理效能提升的评价体系

为了促进工商行政管理效能提升,应该建设效能评价体系。工商行政管理效能具有综合性特点,其评判标准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只有科学、合理地确定评价指标,采取正确、有效的评价方法,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才能促进工商行政管理效能的提升。

(一)工商行政管理效能评价主体及方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效能评价可以依靠多元的评价主体和采用综合分析法进行,保障效能评价的真实可靠、公平公正。

1.评价主体。工商机关及其上级机关在评价主体中占有重要地位。与第三者的评价主体相比,工商机关及其上级机关更加了解监管执法总体情况,更能掌握工商行政管理效能评价的重点和难点,对评价标准掌握更加准确、全面。第三方评价是评价主体另一组成部分。在发达国家,政府只是评价主体之一,民间评价机构,包括独立的民间调查机构、大学科研机构和媒体组成评价委员会进行第三方评价,这有利于评价的客观、公正。

2.评价方法。工商行政管理效能评价可以采用主观测量和客观测量方法进行。主观测量方法可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方式进行。客观测量方法可通过监管执法统计数据获得。如查处违法行为的案件数量、发展市场主体数量、商标注册数量、著名驰名商标数量、合同履行率等。把主观测量与客观测量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最终反映工商效能的提升情况。

(二)评价指标根据工商行政管理效能的定义,我们可以从工商行政管理的效益、质量、效率、时效、能力五个维度进行评判。

1.工商行政管理效益。工商行政管理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重点在社会效益,主要是看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是否得到改善,市场主体是否得到发展,消费者权益及食品安全问题是否得到有效保护。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主要有:一是市场主体发展情况。包括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分析定期,符合国家、省、市企业登记政策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市场主体数(质)量年增长率等。二是商标战略实施情况。包括驰、著名商标发展数量,合同签订率、履行率等。三是违法行为查处情况。包括案件线索发现率及违法行为查处率,执法办案档案管理及信息化程度等。四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情况。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和食品安全投诉率及办结率,重特大违法案件处置等。

2.工商行政管理质量。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执法和服务的质量,主要从市场巡查质量、行政许可质量、行政处罚案件质量等方面进行衡量。市场巡查质量主要以巡查中违法行为的发现率来衡量,包括市场主体证照齐全率,无照经营率,违法行为发现率,重特大违法行为应急处置等。行政许可质量以受理程序是否合法,核准时限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等为标准。行政处罚案件质量以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程序是否合法,适用法律是否正确等为标准。

3.工商行政管理时效。衡量工商行政管理效能的时效指标,是指完成一定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量所需要的时间数量。行政效能可以用时间效率表示,以最短时间完成工商行政管理目标的,则工商行政管理效能高;反之,则工商行政管理效能低。因此,把时效指标作为衡量工商行政管理效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工商行政管理效能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工商行政管理时效既有法律法规规定又有制度性规定,在法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是职责任务的要求,在法定时限内尽量缩短工作时间是提高效能的重要表现。工商行政管理时效指标包括行政许可的时限要求、行政处罚的时限要求、市场巡查的时限要求与消费投诉时限要求等。

工商行政管理范文第9篇

一、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关键就是“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解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决定了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这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中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最准确的估计,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和立论基础。

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提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关键就是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解放;近二十年的历史性转变,就是逐渐搞清这个根本问题的进程。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建设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所得出的基本结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有三:一是生产力不发达,二是生产关系不成熟,三是上层建筑不完善。在认识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在发展生产方面,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生产关系方面,适应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规律,调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上层建筑方面,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九个历史性转变,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肓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特征。

工商行政管理在初级阶段的最主要的职能是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为国家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服务。监管的主要内容是市场主体行为及市场交易行为。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刻认识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特征,积极探索加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新路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和一般特点,即:一是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二是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是市场主体,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三是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四是所有生产经营活动都依法进行。另外,还具有时代的特征,如当代经济是知识经济等。但它又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具有身的特点: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二是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是在宏观调控基础上,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四是社会主义法治经济,保护的是国家、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现阶段,我国的市场仍存在不足。主要有:

(1)所有制结构正处于调整之中,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上思想解放不够。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从现在起至二十一世纪中叶,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对公有制实现形式如何多样化、如何引导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在思想上观念上还有待于进一步转变。

(2)市场不发育,体系不健全。在现阶段,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经济市场化程度低,自然经济意识和计划经济意识还根深蒂固。市场主体的条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市场不发育,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还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市场体系不健全,没有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一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量市场主体进入市场,另一方面,不少要进入市场的主体的条件及其行为又不符合进入市场的要求。

(3)法制不健全,法治观念淡薄。建立法治经济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实行的,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现有法律法规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又由于“依法治国”方略开始实施时间不长,群众的法律意识还不强、法治观念较淡薄,以及执法队伍素质不高,使执法水平较低,执法效益较差。

三、正确认识初级阶段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是一项综合性的行政执法工作,涉及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改革流通体制,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清除市场障碍,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垄断,尽快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工商行政管理的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艰巨,对工商行政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主管市场监管执法的职能部门,在市场的迅速变化和发展过程中,不断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一是市场主体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改变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管市场主体的成分和结构。二是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营销网络的形成,拓宽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管市场的视野和范围。三是高科技、多媒体手段在商品流通领域的运用和现代经营方式的不断涌现,提高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管市场的理性和科技含量。四是市场竞争的加剧,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进程的加快,国内市场国际化程度和开放程度提高,加大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市场监管执法的难度。五是政府职能转变和规范执法行为的力度不断加大,增加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现职能到位的紧迫感。

面对初级阶段历史性转变的新的形势和新任务,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必须实现战略转变。这一转变总的方向和目标是: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维护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的观念,认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监管对象。把思想认识真正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上来,统一到监管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职能上来,站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在市场监管执法的对象上,要从有形市场的具体事务管理转向全面实施对各类市场主体的市场准入、退出、竞争、交易行为的监督管理。在监管执法的方式方法上,要从传统的静态事后管理,转向现代化的动态的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系统化管理。在内部职能分工和机构设置上,要逐步弱化从所有制和条线出发的监管工作思路,从单一的相互独立的条线管理转向以市场主体行为为基础、综合运用各项职能的全方位监管。

四、如何做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做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坚定正确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全省每一个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都要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把初级阶段的重大理论问题弄懂弄通,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弄懂弄通。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有实践上的自觉,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密联系实际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开展工商行政管理各项工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是硬道理。要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也是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最根本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史无前例的事情,工商行政管理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牢牢把握经济建设中心,一切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来分析市场监管、行政执法中面临的新情况、解决出现的新问题,实现职能到位,促进经济发展。

2、积极推行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一个方面和环节。改革是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执法监管部门的目标,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现职能到位,强化执法力度,更好地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需要;是提高全系统干部队伍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的需要。在体制改革中,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严格政策,严肃纪律,抓好几个重点:一是必须紧密联系党的基本路线,抓住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这个关键,大力加强各级工商局领导班子建设,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队伍。二要把队伍建设,特别基层工商所队伍建设列入全系统的基础工程。坚持以政治思想教育为重点,着力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以强化业务知识培训为途径,改善队伍的业务文化结构,提高执法水平。深刻认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在基层,关键在基层,行风形象“窗口”在基层,改革的突破口在基层,要按照抓基层,在基层狠抓;抓基础,从基础抓起;抓重点,从重点突破的工作方法,抓好工商所党支部建设、监管模式改革等基层建设各项工作。三要积极稳妥地攻克市场管办脱钩、人员分流这两大改革难点。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严格政策,严明纪律,积极稳妥地推进这两项工作,确保队伍稳定,确保社会稳定。四是正确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改革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改革与地方党委政府及各部门的关系、改革与自身建设的关系、改革与实现职能到位的关系。

3、依法行政,优化市场经济环境。(1)把住市场准入关和退出关。要规范市场主体资格,切实加强和改进对企业、个体工商户年检验照和登记管理工作,严格登记管理前置审批许可证制度。加强对市场准入的指导,积极进行市场外指导、服务,帮助基本符合条件的主体达到进入市场的条件。按照法律的规定,对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制等提前介入,实行“绿色通道”支持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对个体私营经济实行“四不限”,即不限发展比例、发展速度、经营方式、经营规模,培育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把好市场退出关,坚决清查整顿非法经济组织、取缔“三无”等非法企业和无照经营户,对特定行业和企业进行清理整顿。(2)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促进流通体制体制改革。坚决贯彻落实粮改政策,加强粮食收购市场管理;积极参与对棉花、化肥、成品油市场流通秩序的整顿;加强对农资市场、节日市场、食品市场、旅游市场等的监管力度。二要深入开展打假、打私、打骗、反不正当竞争,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民族工业的发展及国家利益,促进市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三要大力支持、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扫黄”、“打非”和清除“文化垃圾”。四要规范广告市场,维护企业注册商标专用权。五要严厉打击传销等非法行为,维护社会稳定。(3)加强工商行政管理法制工作。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是执法,通过行政执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逐步实现市场经济的法治化,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一要学法、懂法。与工商行政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现有150多部,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有800多件,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必须学法、懂法。二要立法。要对日常监管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调研,提出立法建议,以完善工商行政管理法制体系。三要严格执法。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做到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

工商行政管理范文第10篇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提出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如何从四个方面依法行政,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建设和谐社会是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基本职责的行政管理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负有重大的责任。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工作力度,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加强维权工作,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

消费环境如何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当前消费领域中还存在着大量的不良现象,如有些企业利用其独占地位,强制消费者进行不合理的消费、利用起强势地位及信息不对等的优势,制定有利于己的消费规则,免除自己应负的责任、利用虚假标识、虚假宣传进行消费欺诈。这些问题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也影响到我国由外需拉动型经济向内需拉动型经济转变的顺利进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继续加强消费维权站点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处理消费投诉的效率,强化对消费品的抽检,加强市场监控,及时公布消费信息,警示消费陷阱,保障消费安全,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

二、维护市场规则,打造公平交易平台

当前,不正当竞争现象的大量存在,阻碍着技术进步,浪费社会资源,损害用户利益,危害社会和谐。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执法主体,对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前工商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重点应放在商业贿赂等严重危害正常的交易秩序、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和谐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上。对此类行为要按照快查、严惩的要求坚决打击。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单靠工商部门是远远不够的,要积极主动地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取得联系,开展联合办案,形成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合力。对构成犯罪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要及时向检察机关移送,决不能以罚代法。

三、打击假冒伪劣,营造安全的消费环境

目前,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情况还比较严重,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还比较突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该按照《食品安全管理特别规定》的要求,引导和监督商场、超市、市场及食品经营门店建立食品安全自律制度、承诺制度,购销台账制度。加强对市场食品安全的监管,对不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食品,严禁上市销售,对出现质量问题的上市食品要采取暂停销售、撤柜、召回、销毁等措施,使其退出市场。

四、严格市场准入,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政策,把好市场准入关,严禁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进入市场。对无照从事经营活动的,如存在严重安全、卫生隐患的无照小煤矿、小砖窑、小食品加工厂;存在环境污染的无照小餐馆、小加工厂、小作坊等要积极与各有关部门协作,坚决予以取缔。要积极宣传有关的政策、法规,要求房屋出租者不向无照经营者提供场所。对无视政策、法规的规定继续向无照经营者提供场所的,要依法予以惩处。要通过立法手段,对存在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的无照经营者,实行断水、断电措施。

五、应对新的挑战,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1.推行政务公开,拓展阳光行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实行政务公开,取得公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保障执法效果。要广开言路,畅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与广大消费者和监管对象的沟通渠道;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加快电子工商建设;借助大众媒体,把国家的政策法规、工商部门的实施方案、相关措施等告知公众,并取得人们的支持,进而使公众的言行朝着有利于工商目标管理实现的方向转变。

2.创建工商文化,提升干部素质。工商文化建设对增强工商部门的凝聚力,在工商机关内部形成和谐的组织氛围,减少形式主义和虚夸主义现象,能够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为工商干部提供“免疫”功能。优秀的工商文化能够提高工商干部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提升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向社会大众展示着工商队伍良好的工作作风、道德规范、精神风貌,从而成为工商部门塑造良好的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提供有力的支持。

3.转变执法观念,深化行政指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强调处罚的多,强调引导的少;强调纠偏的多,强调教育的少;强调禁止的多,强调规范的少。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日趋复杂化和多元化,利用行政强制干预对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和规范经济秩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行政强制并不是万能的,在我们日常管理中,经常出现因为相对人有形或无形的问题。如多采用权利色彩较弱的行政指导等行政手段,选择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的一种理性的行政行为,会促使相对人主动参与实现行政目的或自觉服从于行政机关意志,有利于将行政目的内化为被管理者的自主意识,从而提升工商监管效能。

上一篇:行政确认范文 下一篇:行政区划调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