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年报审计范文

时间:2023-12-12 21:22:56

工商年报审计

工商年报审计篇1

为规范典当经营行为,加强监管力度,严格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促进典当业健康发展,根据《典当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商务部、公安部令*年第8号)、《典当行年审办法》(国经贸综合[*]1009号)和《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典当业监督核查和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商办建函[*]34号)的要求,现就*年度典当企业年审工作通知如下:

一、年审范围

凡经国家商务部审批、备案的典当企业均须参加*年度审核(*年3月30日后批准设立的典当企业除外)。

二、年审内容

1、注册资本及其出资人的变更情况;2、公司财务状况;3、组织机构及内部管理情况;4、公司其他变更情况;5、典当业务规范经营情况;6、全国统一当票的使用保管情况;7、遵守《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情况。同时各企业要做好年度“典当余额”、“典当总额”、“业务笔数”等分项的累计填报工作。

三、应报送的材料

1、典当企业年审报告书;2、由省商务厅推荐的具有法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出具的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财务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每页需加盖会计师事务所公章);3、通过年审且在有效期内的典当企业的《典当经营许可证》副本及营业执照副本的复印件;4、典当企业公司《章程》及本年度有关的章程修改决议;5、典当企业法人股东的公司《章程》和通过年审且在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副本的复印件。

四、核点

除整体分析、现场检查企业上报材料是否真实、准确外,还将重点核对典当企业注册资本、历次变更事项、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和遵纪守法等内容。对存在问题较少、积极改正的企业,可要求其现场改正;对存在问题较重的企业,视情进行限期整改,在整改期间,一律停止开展除赎当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违反者按无证经营查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不能通过年审,省商务厅将收回其《典当经营许可证》:

(一)典当企业违规设立(虚假出资、骗取审批)的;

(二)有严重违法经营行为(包括吸收存款或变相吸收存款、非法集资、发放信用贷款、故意收当赃物、强迫当户赎当且情节严重等)的;

(三)领取《典当经营许可证》满6个月仍未开业,或者开业后自行歇业连续达6个月以上的;

(四)限期整改后仍不合格的;

(五)拒不参加年审的;

(六)国家商务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五、组织实施

*年度典当企业年审工作由省商务厅负责组织实施,市、县商务局完成初审。各典当企业先向所在地商务主管部门提交年审材料,市、县商务局对年审材料初审后签署意见报省商务厅复审。年审合格的由省商务厅在其《典当经营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副本上加盖年审合格印章;因故被取消典当经营资格的将及时收回《许可证》并办理注销备案登记手续。年审结束后我厅将向社会公布典当企业年审情况。

六、时间安排

除海口市外的各市、县商务局在*年1月31日前,海口市在*年3月10日前完成初审,并将初审意见、年审情况汇总表和年审报告书等材料,分别以书面形式(一式二份)报省商务厅市场运行管理处,全省年审工作在*年3月31日前结束。

七、几点要求

(一)各企业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认真准备,准确、真实提供应提交的年审材料,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到所在市县的商务主管部门;

(二)各市、县商务局要按本通知的要求,认真把关,严格审核,按时、完整上报材料;

(三)省商务厅将视上报材料的合格情况和上述时间安排进行复核,逾期未报的,将不再受理并不再单独上报商务部汇总备案。

工商年报审计篇2

按照财政部财办企(20**)144号文件要求,为做好20**年度外商投资企业财务报告的编审工作,现将有关规定通知如下,请全市各外商投资企业及会计师事务所按照本通知精神,做好年终结帐、财务报告编制及审计工作。各市(县)、区财政部门可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规定,贯彻执行。

一、外商投资企业年度财务报告的编制对象

凡在20**年底前已注册登记的外商投资企业(包括筹建期企业、已投产(营业)企业以及清算期企业)均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编制和报送经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20**年度财务报告。

二、外商投资企业年度财务报告的内容

(一)外商投资企业20**年度财务报告的报表格式及编制说明仍按《财政部关于印发<20**年度外商投资企业会计报表>格式及其编制说明的通知》(财企[20**]609号)文件执行。汇总财务报告的报表格式按《财政部关于印发〈20**年度外商投资企业汇总会计报表〉的通知》(财企[20**]572号)文件的要求编制。

(二)按照我市实际情况,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年度财务报告分旅游类和非金融类两类。凡在我国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核算、并能够编制完整会计报表,从事旅游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填报旅游类财务报告。凡在我国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核算、并能够编制完整会计报表,从事非金融业务的所有外商投资企业(不含旅游企业)编制非金融类财务报告。财务报告反映的会计信息应真实、完整。

1、非金融类外商投资企业年度财务报告具体包括:

a、资产负债表(会外年企**表);

b、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会外年企**表附表1);

c、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会外年企**表附表2);d、应交增值税明细表(会外年企**表附表3);

e、利润表(会外年企**表);

f、利润分配表(会外年企**表附表1);

g、现金流量表(会外年通**表);

h、财务指标补充资料表(会外年通**表);

i、会计报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

2、旅游类外商投资企业年度财务报告的报表种类与上年一致。

3、财务情况说明书至少应对下列情况作出说明:

a、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

b、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

c、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

d、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市区(不含新区、园区、吴中区、相城区,下同)外商投资企业可凭通知(随文下发)到市会计服务中心(旧学前49号一楼)领取年度财务报表空白表式。

*、有关企业会计制度、政策的规定

全市外商投资企业自20**年起应严格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25号)。为此,财政部陆续下发了“关于印发《实施<企业会计制度>及其相关准则问题解答》的通知”(财会[20**]43号),“关于印发《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的通知”(财会[20**]18号),“关于印发《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二)》的通知”(财会[20**]10号),“关于印发《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的通知”(财会[20**]29号),“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对外投资资产评估增减值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财会[20**]181号)等配套文件。企业可登录**市财政局网站查阅文件具体内容,请企业根据文件规定执行。

四、外商投资企业年度财务报告的审计要求

外商投资企业应就20**年度编制的财务报告的全部报表(包括上述主表、附表、财务指标补充资料表、附注)委托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并取得审计报告。若有关报表为空表,也应委托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并以空表形式上报主管财政部门。注册会计师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和独立审计准则,本着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对上述所列的全部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完整的审计报告,上述所列全部财务报表均应作为审计报告附件内容。企业若聘请外地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也必须按此要求执行。

主管财政部门将对已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企业年度财务报告进行核查,对于核查中发现的问题将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五、外商投资企业年度财务报告的报送要求

外商投资企业应当于20**年4月30日前将其编制并经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20**年度财务报告连同中国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一并报送主管财政机关。市区外商投资企业可通过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办公室上报上述资料。未按规定报送年度财务报告及审计报告的,联合年检不予通过,财政部门将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相关责任。

市区外商投资企业除报送年度财务报告及审计报告外,还需报送年度财务报告的数据软盘。企业报表录入参数软盘格式待省财政厅布置下发后将链接到**市财政局网站,同时委托相关会计师事务所下发到市区企业,请市区各企业在20**年春节前后查阅我局网站下载,或向受托会计师事务所索取。企业在数据录入过程中,请注意参数格式与书面报表格式的差异,并做好相应的调整,请各会计师事务所给予协助。上报的计算机软盘要求无病毒,数据审核正确,软盘数据与报表数据要一致。请市区各企业在上报联合年检资料前,将数据软盘报我局外经金融处预审。

六、外商投资企业年度财务报告的汇编要求

各市(县)、区财政部门应认真做好20**年度外商投资企业财务报告的编报工作。各级财政部门应努力扩大汇编面,提高财务分析质量。我局将按照有关考核办法对我市外商投资企业20**年度财务报告的编报工作进行考核评比。

财政部门财务报表汇总参数将于20**年1月另行下发。

请各市(县)、区财政局于20**年5月15日前将打印的汇总财务报告、计算机软盘(分户)及财务情况说明书报送我局外金处。

各相关单位可点击**市财政局网站,在“外商投资企业专区”查阅相关文件资料,“下载专区”下载相关参数等。

工商年报审计篇3

我国进出口企业在退税电算化管理过程中,就是大力发展计算机快速便捷的优势,将企业相关数据录入计算机中,运用统一的管理软件,提供科学、正确的信息资料。

目前我国进出口企业的退税计算方法,原则上要求采用加权平均法,并且规定进出口企业在退税方法确定后,本年度内不能更改。进出口企业退税单证录入计算机的方式原则上应采取由退税部门集中录入方式,也称集中录入;若企业计算机录入能达到退税电算化管理的要求,报经税务部门备案后,也可采取由企业录入的方式,也称分散录入。

无论进出口企业采取那种退税单证录入方式,都要进行退税申请。进出口企业必须将出口退税的有关单证按照出口退税计算方式的要求,装订成册。采用集中录入方式的,进出口企业必须按照计算机管理软件的要求,填写“出口货物退税进货凭证申报明细表”(也称进货申报表),“出口货物退税申报明细表”(也称出口申报表),“出口货物退税汇总申报表”(也称汇总表)。采取分散录入方式的,进出口企业必须按照出口退税申报子系统的要求,将装订成册的单证中的有关内容录入计算机,经基本申报资格检查后,生成申报退税数据,同时打印出“进货申报表”、“出口申报表”,并填报“汇总表”。申报表、申报退税数据必须与原始单证的内容一致。

退税部门须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接收申报退税数据和退税单证,对申报退税数据,必须进行检测,发现坏盘、空盘、带病毒的磁盘等有严重问题的申报数据,不予受理;如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单据,应退回企业重新申报:

1.申报表字迹不清和错误较多的单证;

2.项目未列齐全和完整的单证;

3.商品代码填写不正确的单证;

4.逻辑关系不符或不清晰的单证。

二、出口退税单证的稽核方法

进出口企业退税单证的稽核工作是由外经贸主管部门负责进行。当外经贸主管部门接到进出口企业送来的退税单证后,应根据稽核的规定和要求进行严格的稽核工作,须认真与原始单证的内容、数据进行仔细地核对,经稽核子系统核对后,由进出口企业将符合规定的单证及相关的申报退税数据送退给税务部门。税务部门接到退交来的单证和数据,要对以下内容进行再次重点稽核;

1.属于远期收汇的,企业是否提供了远期收汇的证明材料;

2.申报退税的原高税率、贵重货物必须是经国家税务总局、外经贸部批准特许退税的商品;

3.出口货物的价格是否正常,是否有价格转移的行为;

4.出口额的增减是否正常,有无波动较大的情况。

三、出口退税单征的审核方法

国家税务部门在履行退税退库之前,还必须再一次地对企业出口退税的单证进行审核,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法规进行办事,充分体现国家鼓励企业出口创汇的精神。退税部门对出口单证的审核工作主要是从以下十个方面着手:

(一)退税部门必须对“进货申报表”、“出口申报表”、“汇总表”、申报退税数据的内容与原始凭证的内容对照审核,若对照审核中发现了问题,则应该在申报表上加以标记,填写“进货凭证录入(审核)问题记录及订正表”(也称进货订正表)、“出口退税申报明细表录入(审核)问题记录及订正表”(也称出口订正表)。

(二)税务部门必须按照两次录入的方式将出口企业的申报表、订正表的内容录入计算机,生成正确的申报退税数据。在录入过程中如果发现出口企业申报表的原始数据错误,还必须填写“进货订正表”、“出口订正表”,并对这些数据与原始凭证核对或到企业进行核对无误后,方可再次录入计算机。

(三)退税部门对申报退税数据必须利用计算机审核以下内容:

1.检测录入数据的唯一性,删除重复录入的数据;

2.审核进货凭证与专用税票、增值税专用发票、税率等信息核对;

3.审核出口凭证及有关数据,报关单、外汇核销单、远期收汇证明、退还补税证明、出口货物证明等信息交叉互审;

4.当期进料加工的抵扣税额,是否从当期退税额中抵扣。

(四)退税部门必须根据当年的物价指数、外汇牌价设定出口商品的收购单价差异倍数和合理换汇成本的上下限,对超出没定范围的出口商品,退税部门应该进行重点审核后,方可办理退税。

(五)退税部门对出口退税数据录入、审核环节发现的问题,还必须作以下进一步的核实检查:

1.属于退税部门工作失误的,应填写有关表格,修改已录入的数据,给予办理退税;

2.属于出口企业申报数据错误,应在认真审核后进行调整;

3.属于海关、外汇管理、外贸主管部门等提供的电子数据有错误的,应由其出具书面证明材料,并修改电子数据后,退税部门才能给予办理退税,

4.凡发现有伪造、涂改出口凭证的,要对该笔出口业务开展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按有关规定处理。

(六)退税部门在审核退税申报数据时,因下列问题出现的疑点,经认真核实后,可以人工跳过,办理退税:

1.出口退税报关单列明的货物,既有自营出口货物,又有出口货物的,

2.出口退税报关单列明的出口货物如果有部分货物发生退运的,

3.出口货物属于国家税务总局批准按14%退税率办理退税的大型成套设备以及大宗机电产品,实际退税率与税率库中的税率不一致的,

4.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禁止出口的商品;

5.出口报关单列明的货物属于企业内部两个部门出口的,因分部门申报退税,报关单被其中一部门占用,其他部门申报退税没有报关单的;

6.采用加权平均法核算的企业,因同类商品单价差异较大,单个商品加权平均单价申报退税时,导致换汇成本过高或过低的。

(七)税务部门对出口企业申报的委托加工出口货物的退税数据,应进行重点审核,审核的主要内容是:

1.出口商品名称是否按主要材料、辅料、加工费等实际商品的名称填报,商品代码是否填报出口商品的代码;

2.主要材料的数量是否按加工后成品数量填写,其辅料、加工费等的数量是否填写为零;

3.计税金额、实缴税额是否按照专用缴款书内容填写;

4.退税率是否按照原材料、辅料、加工费的实际退税率填写;

5.备注栏是否填写“WT”标记。

(八)退税部门在审核出口退税时,必须将企业申报的有关凭证与专用税票电子数据进行核对,如果是属于电子数据问题,必须按照下列方法进行处理:

1.对本地上报的本地区出口企业专用税票数据,发现错误或遗漏的,应由本地税务部门进行修正后,给予办理退税,同时将修正后的数据于次月上报国家税务总局;

2.对其他地区上报的本地区出口企业专用税票数据,发现错误或遗漏的,应由本地区税务机关及时上报,待接到国家税务总局修改的电子数据并与其核对无误后,方可办理退税。

(九)退税部门对出口企业申报的退税数据进行计算机审核时,如果发现错误数据,必须对错误数据进行调整,其调整的方法如下:

1.对出口数据申报错误的用“调整法”调整;

2.对进货数据申报错误的除用“调整法”调整以外,亦可使用“红字冲减法”、“补充登记法”调整。

(十)出口企业申报退税的商品代码与海关电子数据的商品代码不一致,退税部门应该进行认证。属于同类商品(即与海关商品代码前四位相同)且申报的退税率小于或等于电子数据商品的退税率时,可以办理退税;属于不同类商品,要经过重点落实后,方可办理退税。

四、出口退税退库方法

企业在进行退税退库工作时,最关健的是要按照退税部门的要求进行办理,而退税部门主要是抓好以下工作:

(一)退税部门在对出口企业的申报退税数据审核完毕后,打印出如下资料:

1.《进货退税凭证审核未通过明细表》;

2.《增值税退税审核明细表》;

3.《消费税退税审核明细表》;

4.《审核基本疑点表》;

5.《退税审批表》。

(二)退税部门负责人对通过计算机审核无误的退税数据,必须在《退税审批表》“领导意见”栏中签字、盖章后,方可打印《收入退还书》。

五、出口退税的其它规定

(一)退税部门要及时录入出口企业报来的下列单证,并与出口退税其他有关电子数据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方能出具下列资料,

1.《进料加工贸易申报表》;

2.《来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

3.《退运补税证明》;

4.《补报关单证明》;

5.《出口货物证明》;

6.《出口转内销证明》;

7.《准予购进免税出口卷烟证明》。

(二)对出口企业申报的数据,在用计算机审核通过而未转入历史数据库之前,凡发生开具上述(一)项中的3、5、6款及《补报关单证明》的情况,必须对已审核的数据进行重新审核后,方可办理退税。

(三)税务机关必须对每季度的出口退税情况以软盘的形式向上级税务机关提供下列资料:

1.海关信息出口额分类统计及预测退税表;

2.出口退税进度表;

3.特殊口岸出口调查明细表(由国家税务总局指定);

4.其他出口退税情况(由国家税务总局指定)。

(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国家税务局每年1月份应将本地区出口企业的名称、海关代码、纳税人登记号上报国家税务总局。本地出口企业如果发生增加、减少、变更或海关代码、纳税人登记号发生改变,应在变化后的一个月内将情况上报国家税务总局。

(五)退税部门年初须将部门核算的出口企业代码录入计算机,在本退税年度内不能变更;对出口企业要求追加部门代码,退税部门必须予以确认并及时追加新的部门代码。

(六)出口商品退税率的设置、修改、调整等,原则上由国家税务总局负责。对国家税务总局临时调整征税率后,退税率按规定须作变动的,经省级进出口税收管理处(分局)领导批准后,由系统维护人员及时调整退税率。

(七)出口企业经退税部门批准增加的商品扩展码,在本年度内不能更改。增加的商品扩展码适用于出口企业的各部门。退税部门在批准增加扩展码时,对商品的计量单位进行一致性检测,对已做过扩展码的商品代码,不允许再增加商品扩展码。

(八)退税部门要将已办理退税登记的出口企业的有关资料录入计算机。建立本地区的出口企业管户库;出口退税政策等如有变动、调整的,应及时调整维护代码库。

对骗税多发口岸、涉嫌骗税商品等,要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要求增加宏观调控特殊审核条件。

(九)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以海关确定的计量单位为准,。出口单位的计量单位与海关计量单位不一致并无法转换为海关计量单位的,经出口企业申请,退税部门严格审核后,可以给该商品追加商品码(即商品扩展码),并在本年度内不能变更。

(十)退税部门应及时对审核子系统的数据做“数据保护”处理,以防止数据丢失。

(十一)省级退税部门在年初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审核配置的审核标准,确定的审核标准应适用本地区所有出口企业,标准一经确定,原则上本退税年度内不能变动,并须上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工商年报审计篇4

[关键词]商务审计 侵权责任 法理分析 立法完善

本文所称之商务审计,是指由会计师事务所根据委托人的委托,对其经济活动、财务状况及其记录进行审核,作出评价,提出意见或结论的活动。此种审计一些著述称之为社会审计或独立审计,本文认为称之为商务审计更为合适。

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会计师事务所是依法设立并承办注册会计师业务的机构;注册会计师承办对企业的审计业务,由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统一受理并与委托人签订委托合同;审计业务主要有:审查企业会计报表、资本,出具审计报告、验资报告,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并出具有关的报告等。本文将上述审计统称为商务审计,相关的报告统称为商务审计报告。

商务审计依合同发生,合同责任是违约责任,根据合同相对性原理,责任人互为对方。那么,作为合同行为的商务审计是否会发生侵权行为呢?回答是肯定的。简言之,商务审计侵权责任是基于商务审计行为侵害他人民事权益依法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但对于商务审计如何发生侵权行为及其责任的情形,系统性的理论研究尚属薄弱,立法上存在明显缺失,此种情形严重阻碍了商务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给市场经济秩序及商务审计合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危害、损害,针对性的立法亟需完善。本文从商务审计的目的和性质、特征出发,运用一般侵权理论阐析商务审计侵权责任有别于一般侵权责任的法理构成和特征,提出并论证相关立法完善的主张。

一、商务审计的法律特征

1.商务审计是平等主体之间订立特殊的委托合同而发生的民事行为。从法律关系看,商务审计的主体一方是委托人即被审计单位,另一方是受托人即审计单位,双方通过订立委托合同建立起审计关系。在审计关系中,委托人提出对自己经济活动的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评价、作出结论等要求,并支付报酬;受托人按委托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以出具审计报告为标志。这一特征与国家审计机关依职权进行的审计,以及单位内部自己的审计相区别。

商务审计合同与一般委托合同相比较具有显著的特殊性,一是它以《注册会计师法》为特别法,同时需遵守财政主管部门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中国注册会计师法协会的规则;二是受托人特定为会计师事务所,合同义务由具有专业技能的注册会计师完成;三是由于会计师事务所是自负盈亏的组织,审计服务是其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审计需确定目的和范围等专业性很强的事项,故商务审计合同是有偿合同,且采书面形式。

2.商务审计是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产物,其目的、功能是向社会提供鉴证服务。鉴证即鉴定、证实、证明。《注册会计师法》第一条开宗明义地规定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是鉴证服务。第十一条规定:“注册会计师依法执行审计业务出具的报告,具有证明效力”。可见,鉴证是商务审计是法定目的,而出具审计报告是“鉴证”形式,同时也是受托人一方完成合同主要义务的形式。明确商务审计的目的对于下文的分析论证具有基础性意义。

在商务审计中,受托人对委托人的财务会计材料进行审查、鉴定,以审计报告的形式对委托人的财务状况作证明。财务历来是经济活动的核心,经济及其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和主导力量,但作为经济活动一种的商务审计却只是在现代经济社会才产生的。事物的产生总有其客观原因,商务审计的产生是因为现代经济社会需要它。它的功能、作用可归纳为为社会提供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监督和证明。

在简单商品经济中,一般的记账、会计工作就基本上能够解决财务问题;但在已步入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经济的交往形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性越来越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作为企业经济活动核心财务问题已不是传统的记账、会计工作所能解决得了的。越是复杂的专业事务越容易有意无意地出差错,以至于真假难辨。为审慎、监督起见,由专业机构、专业人士以“局外人”的身份介入企业财务领域成为必要。

更重要的是,商务审计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经济的法治经济。在公司法等市场主体的组织法、行为法中,就有大量关于商务审计的规定。如《公司法》规定,申请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注册登记,须向登记机关提交验资证明;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证券法》规定,申请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应当向主管部门提交资产评估报告和验资报告;申请股票上市交易,应当向证券交易所报送依法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最近三年的财务会计报告。

商务审计的鉴证、证明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企业必须面向社会及不特定的众多相对人进行交往、交易。交易的安全性要求对交易的对方的经营情况,主要是财务情况有真实的了解。由此可见,企业的财务绝不仅仅是被审计单位自身“自负盈亏”或财务管理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商务审计鉴证的实质是为社会提供财务状况证明――证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良好或不好,证明其管理人员工作的绩效等。证明是方式是将审计报告向社会公众公告,向管理公共经济、财政事务的国家机关(财政、工商、证监部门等)提交,向合同相对人、股东、合伙人等提供。

3.商务审计是对外即对第三人发生法律效果的活动。由委托合同产生的商务审计关系并不仅仅是发生在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而是要对委托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发生关系。这是由商务审计目的决定的――委托人委托受托人作审计的目的就是为其财务状况作鉴证、证明。作为鉴证、证明载体的审计报告要以公告、出示、告知、提交等方式让第三人知晓,并期待达到使第三人信赖的效果。信赖关涉到利益,即信赖利益。根据诚信原则,信赖利益受法律保护。

二、商务审计侵权责任的法理分析

侵权责任是行为人侵害他人人身权、财产权,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在我国,一般侵权责任的法律规定及相关的理论研究还是比较完善、成熟的,但对商务审计侵权责任这种特殊的侵权责任形式的立法与相关理论研究尚存在明显的欠缺。根据民法和法理,一般侵权责任由违法行为、损害事实、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及行为人主观过错几个要件构成。商务审计侵权责任具有一般侵权责任的共同性,也具有它自己的特殊性。本文作以下分析,为相应的立法完善提供根据。

1.商务审计中的违法行为。违法性是侵权行为的本质特征。商务审计侵权的违法性体现在:

(1)违反民事法律的一般规定。商务审计是民事行为,需遵守民法的规定。《民法通则》第六条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第五条规定:“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违反上述规定当然构成违法。

(2)违反专门法《注册会计师法》其相关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注册会计师法》第六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执行业务,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该法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二条规定了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必须遵守的规范。此外,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也对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执业制定了行为规范或准则,违反这些规范或准则亦构成违法。

(3)违反《合同法》。商务审计因委托人与受托人订立“审计委托合同”发生,须遵守《合同法》。该法第七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4)违反关于企业组织法、行为法的强制性规定。如《公司法》第五条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2.商务审计的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关系。合同当事人之间的违法主要是一方或双方违约(亦有可能发生侵权与违约竞合)。商务审计侵权主要发生在委托人使用审计报告对第三人侵权。在商务审计侵权中,第三人的范围十分广泛,如委托人的股东、合伙人、董事、监事、高管,与委托人订立合同的相对人,债券持有人、上市公司的投资者等;侵权的客体主要包括财产权、人身权及股东权。

(1)侵害财产权。商务审计报告作为鉴证材料的作用主要是使第三人产生信赖效果,如果发生侵权,则首先直接侵害的是第三人的信赖利益。法律上的信赖利益是基于合理的信赖而产生的利益。对信赖利益的侵害主要发生在合同领域。当第三人由于对商务审计报告的信赖时,即是相信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财务情况如该审计报告所述,于是就可能根据审计报告所述的情况决定与被审计单位进行直接的交易,或进行相关的民事活动,如与之订立合同,或购买其股票,或为订立合同作前期工作等。如果审计报告所述的内容(一般是重大事项)不真实,则制作该审计报告的行为构成欺诈,侵害第三人的信赖利益,由此给第三人造成的损失应由审计报告的提供者和制作者承担。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财务情况作正面叙述的场合。

(2)侵害人身权。商务审计报告所作的结论还涉及对管理者或责任人的评价,如果所作的负面评价严重失实,必然对相关人的名誉造成损害。现实中不实的商务审计报告多为对被审计单位作夸大业绩或隐瞒问题的结论和评价,但也有出于不当目的将较好的业绩、状况贬为较差或很差的,甚至不惜捏造事实进行贬损,由此造成对所涉期间经营管理者名誉上的侵害。

(3)侵害股东权(股权)。依法,公司股东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股权可分为自益权和共益权。自益权一般属财产性的权利,如分红请求权、剩余财产分配权等;共益权则是公司事务的参与权,如知情权、表决权、对董事、监事、高管的监督权等。共益权是自益权实现的手段。财务是公司的核心,审计报告所要证明和反映的财务情况正是股东行使权利的根据,且财务的真实情况还直接是知情权的内容。可见,公司股东当然是商务审计报告的利害关系人、第三人。同理,作为合伙企业财产的共有人的合伙人亦是。

3.商务审计侵权是商务审计合同当事人共同侵害第三人的行为,应由委托人、受托人对损害结果承担连带责任。实际上,商务审计报告是委托人与受托人共同完成的。在审计中,双方关系甚密――委托人提出审计的目的、要求,提供相关的材料;受托人完成合同的条件正是利用委托人提供的材料,且往往需要委托人的配合和帮助,期间双方密切的意思交流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审计过程是其双方的共同行为,审计报告是其双方共同行为的结果。如果审计报告存在违法的情形,则双方有共同过错;由此造成第三人损害的,系共同侵权,依法应由共同侵权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三、商务审计侵权责任认定与追究的法律完善

现代经济是法治经济,商务审计理应受到法律的严格规则,但通观现行法,对商务审计侵权法律规制的欠缺显而易见。迄今为止有关商务审计的立法主要是《注册会计师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下称“审计侵权规定”或“规定”)。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注册会计师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本法规定,给委托人、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这里的“赔偿责任”应该就是商务审计侵权责任,但除此之外对“利害关系人”的范围、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的责任关系、损害事实的认定等问题,未作进一步的规定,以至于对此类侵权认定和追究的法律规定处于模糊或几近空白的状态,在此后的十多年里基本上如此,直到2007年6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计侵权规定”,才有所突破。该“规定”第一条规定:“利害关系人以会计师事务所在从事注册会计师法第十四条规定的审计业务活动中出具不实报告并致其遭受损失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侵权赔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第二条规定:“因合理信赖或者使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不实报告,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交易或者从事与被审计单位的股票、债券等有关的交易活动而遭受损失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认定为注册会计师法规定的利害关系人。”“规定”对填补商务审计侵权法律空白起到很大作用,但无需讳言,“规定”的局限性还是明显的。一是将“利害关系人”(第三人)的范围只限于“交易”场合,未能顾及“非交易场合”的情形;二是司法解释适用于法院审理案件时“个案处理”,对日常商务审计缺乏一般性法律规范的直接约束力;三是行政机关负有对商务审计监管的法定职责,但其直接适用司法解释实施监管并不合适。在现行立法的状况下,援引前述关于一般侵权的法律规定解决商务审计侵权问题当然也无偿不可,但毕竟是权宜之计,且具体适用时自由裁量度很大,争议自然不可避免。更重要的是,法律绝非仅仅为“适用”而存在,它的功能首先在于对社会主体起到指引、评价、预测、教育等作用。商务审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规律性,通过特别法作出相应的具体、明确的规定势在必行。鉴于此,有必要对《注册会计师法》进行较大修改,在该法中确立以下原则和相应的规则。

1,确立最大诚信原则及相关规则。诚信原则是基于道德规范的法律原则,实务中主要适用于合同关系,但法律的本意和实务的需要决不仅仅如此。实际上整个社会都需要诚信,诚信原则应在维护和保障市场秩序及不特定的民事主体合法权益方面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关于最大诚信原则,目前尚无明确的界定,学界主要用于保险合同,意指保险合同当事人须如实告知对方与合同订立和履行的相关事项,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其范围未涉及(至少未直接涉及)第三人。本文无意对“最大诚信原则”作系统的论述,但认为可以根据词义和实际需要赋予该原则特定的含义和效力,用于对商务审计的拘束。“诚信原则”具有普适性,“最大”当然是指比一般的要求更高,范围更大。商务审计中的“最大诚信原则”绝不能是口号式的泛泛谈,应制定具体规则反映以下要求:

(1)商务审计合同当事人相互之间应恪守最大诚信原则。据此,委托人应如实向受托人提供资料,陈述情况;受托人应严守职业(执业)法律规范、道德规范,承担严格的注意、审慎义务,如实作出审计报告。如审计报告不实,应由双方承担相应的责任。

(2)商务审计合同当事人对不特定的第三人负有诚信义务,承担相应责任。不实的审计报告违背商务审计的目的和诚信原则,具有欺诈性,任何善意第三人由于相信报告的陈述而作出相应行为并造成损失,或者实际受到侵害(如名誉权、知情权等),于法于理都应由“始作俑者”承担责任。

(3)明确规定“第三人”的范围。依法理,与商务审计报告有利害关系的人均可以成为商务审计合同法律关系的第三人,如前所述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基于正当目的合理信赖商务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并与被审计单位进行相关交易的人(“审计侵权规定”已作规定,应上升为法律)。二是直接受到不实的商务审计报告所作的结论、评价损害的人。三是企业的股东、合伙人。

2.确立确认无效原则。商务审计报告一经作出即发生鉴证的作用,但不实的报告不仅不可能发生法律上的鉴证效力,而且是违法的,因此是无效的。现行法对审计报告无效的问题没有作规定,留下了明显的法律漏洞,应予填补。首先,法律对民事行为“无效”的问题早有明确规定。《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四)、(五)、(七)项规定了无效民事行为的一般情形。《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二)、(三)、(五)项规定了合同无效的情形。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违反该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当属无效。其次,虽然不实的审计报告实质上是无效的,但形式上却“有效”地存在着,就算可能在诉讼中被确认全部或部分不实,也只是个案处理的问题,被审计单位随时可以置法院判决的既判力于不顾而在其它场合继续作为“鉴证”使用,以至于其违法状态和对第三人可能造成的侵权依然存在。第三,对无效的行为(包括其结果)通过民事判决予以确认是司法实践中的既有做法。虽然无效的行为当然无效,自始无效,意思无效,但这只是从性质上说的,如原告(包括反诉被告)主张,法院应予以判定;如无人主张,法官在诉讼中也应依职权判定。

3.过错推定及连带责任原则。如前所述,商务审计报告是由受托人与委托人共同作出的,如造成侵权,应推定其二者有共同过错并承担连带责任。如一方认为自己无过错,应承担举证责任。在确定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均有过错的情况下,其二者之间也有过错大小、责任分担的问题;已承担责任的一方有权依法向另一方追偿其相应的责任赔偿,

4.加强监管及第三人行政救济原则。虽然现行的《注册会计师法》第六章规定了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行政法律责任,但实务中鲜见实际追究。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现行法没有规定对“第三人”权利的行政保护。在商务审计报告利害关系人、第三人客观存在的情况下,根据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利害关系人、第三人有权对商务审计侵权行为向行政机关进行投诉、指控,要求处理;如果行政机关不予处理,则利害关系人、第三人有权提起行政诉讼。为此,须在修改的《注册会计师法》加入此项原则及相应规则。

参考文献及注释:

[1]商务审计由“商务”和“审计”两个概念组成,本文使用“商务审计”概念的主要根据是:(1)“商务”、“商业”、“审计”的基本含义,参见《辞海》(1999年普及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第1024页、2876页;(2)参考民商法的有关规定及原理;(3)“商务”、“审计”概念在实践中的使用

[2]参见王利明、杨立新、王轶、陈啸著:《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8年2月第2版第727-742页

[3].从1994年起十多年间,最高院也作了一些相关“批复”,有关法院也作了一些相关的审判,财政部于2005年1月《会计师事务所审批和监督暂行办法》,但未能改变“模糊或几近空白的状态”

工商年报审计篇5

绿大地、新大地、万福生科、天能科技等使用“反向工程”造假方式使得审计师实施的交易实质性测试失灵。如果虚增收入的同时没有虚增资产,审计师实施的余额实质性测试往往达不到效果。绿大地、新大地、万福生科、天能科技等财务舞弊案件同时表明,财务舞弊的发生往往并非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而是管理层逾越内部控制,致使内部控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形式上看,内部控制依然存在并运行良好,但实际上内部控制所要求的相互制约不仅早已不复存在,而且掩盖了管理层舞弊造假的迹象。审计师测试内部控制制度往往无法发现这种刻意隐瞒的管理层舞弊行为。因此,审计师必须跳出原始单据、账本和报表的束缚。实践表明,审计师灵活运用分析性程序可以提高审计效果。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分析程序》,分析性程序是指审计师通过分析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做出评价。分析性程序可作为风险评估程序,审计师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帮助审计师发现财务报表中的异常变化,或者预期发生而未发生的变化,识别存在潜在重大错报风险的领域。当使用分析性程序比细节测试能更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时,审计师可将分析性程序用作实质性程序。在审计结束或临近结束时,审计师可使用分析性程序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规定,审计师可以将分析性程序与询问、检查和观察程序结合运用,以获取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及具体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如果分析性程序结果显示的比率、比例或趋势与审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不一致,并且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或者无法取得相关的支持性文件证据,审计师应当考虑其是否表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一)深入分析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对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进行深入、充分的分析,有助于审计师识别与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有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包括:分析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的总体发展趋势如何;处于哪一个发展阶段;所处的市场需求、市场容量和价格竞争如何;谁是被审计单位最重要的竞争者,他们各自所占的市场份额是多少;被审计单位与其竞争者相比主要的竞争优势是什么;被审计单位业务的增长率和财务业绩与行业的平均水平及主要竞争者相比如何;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财务审计失败案中,审计师之所以未能察觉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往往是因为未对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进行深入、充分的分析。以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为例,该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主营业务模式与上市公司北大荒类似,主要产品与北大荒多个产品(大米、麦芽糖、蛋白粉等)重合。2009-2011年,万福生科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平均应付账款+平均应付票据)/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利润/货币资金等四项指标值分别为45.09、2.48%、3.58、67.98%,而同期北大荒分别为10.36、10.2%、1.75、25.26%。在生产方法、生产工艺类似,价格相当,原材料购买成本相对较高的情况下,万福生科上述财务指标显然缺乏足够的支撑理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万福生科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净利润和固定资产等数据可能存在操纵之嫌。毛利率是一个重要指标,若被审计单位主营业务毛利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意味着被审计单位无论是在品牌,还是在技术和生产效率方面,都是行业领导者。以新大地财务造假案为例,该公司生产规模在远逊于行业龙头、品牌建设处于初创培育期、营销渠道尚未有效打开的情况下,公司招股说明书申报期内2009-2011年业绩却出现了井喷式“高成长”,毛利率不仅远高于西王食品(SZ000639)、东凌粮油(SZ000893)、金健米业(SH600127)等精炼食用油企业,而且大大超出同期全国规模以上茶油加工企业。对茶油这样的消费品,如果品牌不出名而行业地位领先,通常是不合逻辑的,若没有强大的销售网络,巨额销售收入的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新大地过高的毛利率可能隐藏着虚增收入和虚减成本的风险。天能科技财务造假案中,公司招股说明书申报期内的现金回款异于同行,不符合行业和市场规律,当2011年国内光伏行业整体呈现一片萧条之时,而天能科技招股说明书申报财务报表数据却很靓丽,因此,不排除公司为谋求上市而存在粉饰财务业绩的可能。

(二)充分运用分析性程序1.检查关联财务数据是否相互矛盾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例中,公司招股说明书2009-2011年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披露“存货减少”、“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和“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三个主要项目本期发生额均为零,这是正常运营企业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该公司2009-2011年净利润分别为3,956万元、5,555万元和6,026万元,自由现金流分别为332万元、-3,997万元和-10,276万元,净利润和自由现金流两项指标出现了严重背离,这显然不符合常规,据此可推断万福生科利润表或现金流量表数据可能存在造假嫌疑。在新大地财务造假案例中,该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公司2011年精炼油销售单价为52,684元/吨,按公司平均毛利率36.19%推算,精炼油主营业务成本应为33,618元/吨(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而同期新大地油茶籽市场采购价格为8,573元/吨,按油茶籽压榨、浸出两道工序出油率24%的技术指标保守估算,新大地油茶籽提取毛油的单项直接材料成本将高达35,721元/吨;若采用茶饼浸出毛油的方法,当年茶饼市场采购价格为2,044元/吨,按照茶饼浸出5%出油率的技术指标测算,茶饼提取毛油的直接材料成本也将高达40,883元/吨。考虑将毛油提纯为精炼油需要经过脱水、脱酸、去除杂质等工艺环节损耗因素后,在不考虑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的情况下,精炼油的直接材料成本也将超过35,721元/吨,远高于该公司2011年损益表精炼油列报的主营业务成本33,618元/吨,说明新大地招股说明书申报期内毛利率不合理,主营业务成本列报数存在严重低估或主营业务收入存在严重高估。新大地招股说明书还显示,公司2010-2011年度有机肥产量分别为2,555.34吨、9,254.16吨,茶粕耗用量分别为64.82吨、118.14吨,茶粕耗用量占有机肥产量的比例分别为2.54%、1.28%,远低于45%的行业技术工艺最低标准。

若按茶粕耗用量最低标准的45%推算,对应有机肥产量所需的茶粕原料分别为1,098.41吨、4,190.62吨,较招股说明书披露的茶粕用量分别多出1,033.59吨、4,072.48吨;若按同期茶粕均价1,427.94元/吨、1,552.94元/吨差额计算,分别少计茶粕成本147.59万元、632.43万元,2010-2011年两年累计少计成本807.63万元。若茶粕耗用量属实,按有机肥茶粕耗用量最低标准的45%技术标准推算,在茶粕耗用量分别为64.82吨、118.14吨的情况下,公司2010年、2011年有机肥产量应为144.04吨、262.53吨,据此可推算,公司2010年、2011年虚增有机肥产量(销量)分别为2,411.30吨、8,991.63吨,按同期有机肥销售均价1,049.29元/吨、1,102.63元/吨计算,公司2010年、2011年度虚增茶粕有机肥收入分别为253.02万元、991.44万元,两年累计虚增主营业务收入1,244.46万元。2.分析与客户(供应商)的交易是否合乎逻辑根据万福生科招股说明书披露,公司2010年对中意糖果厂的麦芽糖销售量为11,620.49吨,而根据行业协会提供的信息及中意糖果厂2010年销售额、糖果中使用的麦芽糖浆耗用比例测算,中意糖果厂2010年麦芽糖浆合理耗用量仅为4,300吨,据此可推算,万福生科2010年对中意糖果厂的麦芽糖浆销售量是其合理用量的2.7倍。根据公司另一客户裕佳食品2009年产品产量,耗用麦芽糖浆用量的比例,万福生科2009年对裕佳食品麦芽糖浆的销售量是其合理用量的7倍。若考虑麦芽糖浆保质期最长不超过半年,夏季高温时节保质期仅有三个月这一季节性特点,客户一般不会提前大量收购原料囤积。很明显,万福生科2009-2010年对客户麦芽糖浆的销售量不合逻辑。此外,万福生科2012年半年报还显示,该公司预付农户原材料(稻谷)的采购款为2,632万元,预付账款余额达到1亿多元。根据农业企业与农户结算时一般采取现金结算方式的交易惯例,作为一家粮加工企业,万福生科财务报表中出现如此大的预付账款,十分不符合常理。

二、注册会计师基于分析性结果应采取的审计策略

审计师应根据了解到的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和分析性程序取得的信息,进一步搜集审计证据以证实这些信息的可靠性。

(一)针对被审计单位将上下游关联企业隐蔽化、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及自买自卖的做法审计师可通过工商局网站查询被审计单位客户(供应商)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注册时间、注册地址、股权结构、业务范围、资产规模等信息,通过网络搜索被审计单位有关客户(供应商)的新闻、招聘广告等信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客户(供应商)进行走访调查,对被审计单位客户(供应商)的股东背景进行深度挖掘,以证实客户(供应商)与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关联关系。通过对客户实际经营范围的调查,判断被审计单位与客户(供应商)的交易是否合理。在证实被审计单位与客户(供应商)交易活动属实的基础上,审计师可结合函证进一步查证双方交易金额是否真实。审计师不仅要函证被审计单位应收(付)客户(供应商)的账面余额,还要对当年交易发生额进行函证。为防止客户(供应商)与被审计单位共同造假,审计师可从行业协会或其他渠道获取客户(供应商)当年销售额(采购额)、相关技术指标等推断被审计单位与客户(供应商)回函的合理性。

(二)针对被审计单位使用自有资金进行体外循环虚增现金或虚增其他资产的情形绿大地、新大地、万福生科、天能科技等使用自有资金进行体外循环虚增现金或虚增其他资产,同时又辅以虚假合同、虚假发票、虚假银行回单等原始单据,作假手法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为此,审计师应强化对银行存款的审查,安排素质高、经验丰富的人员对银行存款业务进行审计,审计师除了函证银行存款余额、检查未达账项、抽查大额银行存款交易凭证外,还要对银行单据和银行流水进行检查。审计师可选择连续数月的银行对账单,与银行存款日记账核对,注意观察银行单据及相关信息的真伪。若发现银行单据异常,应要求登陆企业网上银行,查看电子回单或者从网上银行抽查一定数量的电子回单,与纸质银行回单核对。若电子银行回单与纸质银行回单信息不一致,说明纸质银行回单的真实性存在问题,审计师应要求被审计单位做出解释或向银行求证。

三、启示

对审计师而言,使用分析性程序要求审计师必须拥有较高的职业素质、专业判断能力和业务经营的专门知识,因此,审计师拥有的专业知识必须从以会计、审计知识为中心向管理知识、行业知识为中心转移,由机械执行审计程序向专业判断方向转移;审计师将由主要依赖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财务人员及相关业务人员提供的审计信息向外部业内人士、专业咨询人士转移;审计师获取审计证据的重点将由被审计单位内部向外部证据转移,包括通过专家咨询、行业调查、工商、税务、海关、房产管理部门、外汇管理部门等获取的审计证据。对于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协会而言,应尽快建立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库,组织专家、学者对典型财务造假案例进行深度刨析,总结其中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做法,尽快出台特殊行业企业的审计实务操作指南,提高审计师的专业判断能力。

工商年报审计篇6

这是枝江市首次实行财政投资建设项目供应商制度后的第一个招标项目,整个招标过程仅用了半个小时,其公开、公平、公正、节约、高效受到采购人及供应商的一致好评。

强化源头控制,

政府采购范围全覆盖

为了使政府采购监管关囗前移,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审批手续,枝江市围绕政府采购项目的预算、申报、采购、结算、验收等程序,重新制定了政府采购操作指南, 在申报政府采购计划时,必须依据对应的年初政府采购预算,原则上计划不能大于预算。枝江财政将原《枝江市政府采购计划申报审批表》与《枝江市政府采购申报审批表》合二为一,对申报内容进行优化组合,精简重复审批环节两个。财政适度放宽部门采购范围和权限,在采购范围上,将原由政府集中采购的54个项目改为部门集中采购;在采购限额上,原来对采购目录上的项目,不论金额大小,一律由政府集中采购,对采购金额达到15万元的货物和工程必须实行公开招标,现改为放权分类采购:对年批量采购1万元以下的项目,由采购人自行采购;对采购金额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货物、15万元以下的工程,经财政部门批准,可集中采购或自行采购;在采购形式上,对采购金额在10万元至20万元的货物、15万元至30万元的工程,不实行公开招标,按规定采用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等方式采购;在采购支付方式上,对纳入政府采购预算的项目,其资金全部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制度,直接支付率达到90%以上。

实行供应商制度,

政府采购过程全公开

以往,每个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造价、监理、货物、工程等采购,须经过招标或竞争性谈判确定服务商,每个环节均需15天左右,程序较为复杂,且相关的采购成本高。如2008年枝江市石宝山垃圾处理场工程总投资2500万元,在公开招标过程中,就有27家单位参加竞标,竞标单位必须购买招标文书,每份3000元(仅招标文书就卖了81000元),中标后还要缴纳中标金额千分之一的相关费用,没有中标和中标单位纷纷表示招投标有点“贵”。现在,通过集中采购了一批供应商和服务商包括小额装修工程、家具、会计中介服务、资产评估、计算机及设备、服务器等多种类别,使采购过程仅需1个小时就可完成,大大缩短了采购时间,降低了采购成本。

1建立了中介服务商库。从2010年底至今,累计公开遴选勘察、设计、造价、监理服务商21家,累计抽取服务商68次,节约资金158.26万元,节省时间2780天;

2采购了一批协议供货商。原来采购货物须经填表、层层签批、报审等环节,少则一周,多则几个月才能办理采购,现在则可根据需要随时采购,采购周期大大缩短,至少可节省一周时间。今年1月,集中采购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车辆定点维修服务商4家和多种品牌办公用品协议供货商19家。1月至7月,全市累计采购货物590笔、170.93万元,车辆维修277台(次)、26.73万元,节省时间4200天左右;

3运行财政投资建设项目供应商制度。3月份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了财政投资建设项目供应商制度,5月份遴选供应商公告在三峡枝江网和枝江市行政服务中心网上,然后集中进行遴选。目前有22家符合标准的企业入选,分类建立了市政道路、房屋建筑、农田水利(含土地整理)和园林绿化等四大类供应商库。对经评审预算金额在50万元以下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由采购人在供应商库中随机抽取,确定施工单位。

4对于小额装修工程、家具的预选供应商项目,供应商不再需要制作投标文件,只需要通过抽签或者网上报价直接确定中标供应商,因此大大降低了供应商参与投标的成本。

提高专家公信力,

政府采购环节全监控

评审环节是整个政府采购活动最为敏感、关键的环节,而对评审专家的监督是评审监督的重中之重。为此,市招投标监督管理局、市监察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去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招标机构、评标专家管理的通知》、《关于对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实行电子化管理暂行规定》、《关于对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执业基本情况进行实时评价的通知(试行)》等一系列制度,就评审专家的任职资格条件、登记管理、执业行为、评价监督等作出明确规定。如在评审专家评价方面,规定每一场采购活动都必须由采购机构和采购单位纪检监察机构、采购行政监管部门、市招投标监督管理局指派专人到场监督,采购活动结束后即时对评审专家进行评价,给评审专家套上了一道“紧箍咒”。评价项目包括是否按时到达评审现场、是否擅自带通讯工具进入评标区、评审期间是否擅自离开评审现场等15种行为。评价分“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三个等级,根据这三个等级分别给专家予以警告、不良记录、暂停半年或一年评审资格处理。针对在抽取专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信息泄漏等现象,开发了“评标专家电子抽取系统”,全过程由电脑自动完成,在有效防止人为操作及保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充实财政评审人员,

政府采购效率全提速

随着枝江市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政府投资项目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工程量大、时间紧、任务重,为保证项目如期开工,财政投资评审中心采取和项目单位、主管部门一起编制预算的方法,边编制预算、边开展评审,预算编制与评审同步完成。为了保证评审工作质量,一方面通过公开招聘形式,选拔了3名具有注册造价工程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评审队伍中,提高评审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政府采购形式,确定了6家技术力量强、工作经验丰富的工程造价中介机构,作为委托协审单位和造价咨询服务商,并通过电脑摇号方式确定委托协审单位对项目进行评审,进一步提高了评审速度。评审中心由去年平均一个项目评审需要8天左右的时间,缩短为现在5天。枝江有一项迁建中学的土石方工程,送审造价为586.85万元,经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人员到现场目测发现送审的土方量计量明显不符,当场要求对土方量进行复核,最后审定造价为381.79万元,审减造价205.06万元,审减率达到35%。“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不是一味的压缩项目预算,财政局更不是守财奴,我们要做的是实事求是的财政预算审核,让枝江市大大小小的工程都成为公信工程、节约工程、民心工程。”该市财政局长杨玉娥表示:以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逐步建立起来了“不唯减、不唯增、只唯实”的科学评审观。

今年1月至7月,该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累计评审预算项目71个,审核资金61715.66万元,审定金额54641.78万元,审减资金7073.88万元,审减率达到11.46%。所有经过评审的项目质量过硬,没有一个出现安全问题,得到了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认同。

工商年报审计篇7

【关键词】香港审计署 费用审查 绩效审计

一、引言

八号干线连接沙田与北大屿山,政府于一九九八年决定兴建八号干线青衣段(连接长沙湾与青衣)。青衣段项目由路政署推展并批出四份工程合约,分别是合约A、B、C和D。另外,路政署批出一份合约E以装设交通管制及监察系统(交管系统),并委任顾问X负责五份合约的设计及工程监督工作。

兴建青衣段旨在提供另一条往来长沙湾与青衣的路线,而其如期完工对八号干线及早全面启用至为重要。最终,相关工程在原订目标完工日期16个月后完成。审计署2014年就路政署在规划和推展青衣段的工作进行审查并出具了审计报告,范围包括合约A、C、D和E。香港审计署对青衣段工程进行的绩效评价及审计,对我国开展类似绩效审计有指导意义,值得我国相应审计机关在绩效审计领域借鉴。

二、背景

八号干线全长27.7公里,是连接沙田与北大屿山的双程三线快速公路,途经长沙湾和青衣,建造工程由路政署推展。此干线由三个路段组成,分别是北大屿山段、青衣段和沙田段(见图一)。

三、审计署对青衣段合约的审查及审计意见

审计署审视了合约A、D和E的下列事宜:

(一)合约A的额外施工时间和费用的审计

审计署审视了承建商A根据合约A获淮延长合约期和获付额外费用的原因,审视事宜如下:

1.建筑工料清单的一项遗漏项目。合约A规定,承建商A须就已完工的桩柱进行下列两项测试:

(a)对5%已完工的桩柱进行整枝桩柱钻探测试,以确定其结构的完整性;

(b)对所有已完工的桩柱进行验证钻探测试,以确定它们的底部是否建立于岩石床。

合约A的工料清单包括一项“钻探测试”。承建商A表示:

(a)整枝桩柱钻探测试和验证钻探测试的性质是不同的;

(b)尽管合约A规定须进行验证钻探测试,但由于工料清单遗漏验证钻探测试项目,承建商A未能列入相关投标价率。

由于验证钻探测试项目并没有列载于工料清单中,承建商A其后就进行该测试的费用提出申索。另一方面,顾问X认为整枝桩柱钻探测试和验证钻探测试是同一类测试而演变出来,因而应该涵盖在工料清单的“钻探测试”项目中。

审计署注意到,从涵盖范围和测试方法,以及钻探目的而言,整枝桩柱钻探测试和验证钻探测试的性质均不相同,因此当局应该提供两个独立的工料清单项目。审计署认为,路政署需要采取措施,以确保合约的招标文件为性质不同的工程提供独立的工料清单项目分项。

合约A的工料清单不应遗漏了验证钻探测试项目。该合约于二零零二年四月批出后,《审计署署长第五十三号报告书》在二零零九年十月发表,当中第3章载述对同类工料清单遗漏问题的审计结果,土木工程拓展署因而在二零一零年七月修订《土木工程管理手册》,规定工务部门须妥善拟备工料清单和合约文件以尽量避免遗漏项目,并规定负责有关合约的工程师须向政府说明接纳遗漏项目的理由和估价基础。

审计署建议,路政署署长日后推展工程项目时应采取措施,以确保路政署人员和顾问:

(a)在合约的招标文件中,为性质不同的工程提供独立的工料清单项目分项;

(b)尽量在合约的工料清单载列所有工程项目。

2.额外打桩工程。二零零三年年初,承建商A就昂船洲高架道路提出替代设计,须建造的钻孔桩由585支减至413支,而原来设计按工料清单所列相关工程的8.76亿元费用,则由固定总价8.51亿元取代(节省2,500万元)。二零零三年十二月,路政署与承建商A签订补充协议1,以进行替代设计工程。

二零一四年三月,路政署通知审计署,根据工地记录,补充协议1合共413支桩柱当中:

(a)86支桩柱的基底水平的深度,较原来核证水平深0.5至11米不等;

(b)其余327支桩柱的基底水平的深度,较原来核证水平深不足0.5米,其差异是在同类工程的正常范围内。

在听取法律意见后,路政署同意,降低了86支桩柱的基底水平。在这方面承建商A提交计算证明原有桩柱设计符合合约A的要求。在路政署二零零六年七月获财经事务及库务局的批淮后,与承建商A进行协商,务求解决有关此事的申索。二零零六年九月,路政署与承建商A签订补充协议3,承建商A因进行额外打桩工程获付1,200万元,并获淮延长合约期46天。

审计署建议,路政署署长应就涉及承建商设计的固定总价合约工程订立适当的监管程序,规定路政署顾问,如向承建商发出指令以进行工程,而其后会构成工程更改并涉及逾30万元额外费用,须事先征求路政署意见。

3.更改施工区。根据合约A的工程设计,昂船洲一幅由私人公司(公司A)拥有面积为4660平方米的私人土地(地段A)被划作承建商A的施工区。二零零零年四月,路政署采取行动,根据《道路(工程、使用及补偿)条例》(《道路条例》──第370章)向市民和持份者公布青衣段的道路计划,包括把地段A指定为施工区的建议。

二零零三年十月至二零零五年三月期间,承建商A以所提供的施工区由地段A改为地段B、C和D为理由提出申索,要求延长合约期和获付额外费用。结果,双方达成和解,承建商A获淮延长合约期66天,并获付总额为2,380万元的额外费用。

审计署注意到,当地政总署在二零零三年八月刊宪公布拟就地段A设定暂时土地占用权并向公司A(地段A业权人)送达该公告后,公司A提出异议,反对暂时占用地段A作为施工区的建议,建议使用地段A作为临时道路会影响该处的地底设施,而其业务会在土地占用期间受阻而蒙受重大财政损失。结果,路政署采取行动,使用地段B、C和D作为临时施工区。不过,由于更改施工区,承建商A获淮延长合约期66天和支付2,380万元额外费用。

审计署建议,路政署署长日后推展涉及使用私人土地作为临时施工区的工程项目时,须采取措施,确保咨询相关的土地地段业权人并妥善处理其关注后,才把所涉土地列入工程合约。

4.更改桥面架设安排。承建I号、II号和III号天桥建议裼昧酱我方计划。当时,顾问X通知运输署和警务处,采纳两次曳进计划而非原来的三次曳进计划,会令工程延迟一个月完成,而货柜码头南路重新定线的工程亦会出现相若的延误,但顾问X并无提及会招致的额外费用。其后,I号天桥的桥面架设工程完成后,运输署和警务处代表在二零零四年十一月与承建商A协定,承建商A可重用原来的三次曳进计划(见第2.39段)。结果,决定把三次曳进计划在二零零四年一月改为两次曳进计划,导致当局就合约A批淮延长合约期26天和支付1,700万元额外费用。

审计署建议,路政署署长日后推展工程项目时如涉及基于交通考虑而更改工程工序,须就可能引致的合约申索,向交管组提供相关财政影响的资料,以便交管组作出知情决定。

(二)合约D的额外费用

合约D是实计工料合约,以建造:

(a)双管三线的南湾隧道,每条管道长1.25公里;

(b)1.5公里长的青衣西高架道路;

(c)交管系统的相关土木工程。

合约D的其中一个主要工程项目,是建造南湾隧道。该隧道设有双管道,各长1.25公里、高9.5米。每隔100米则设有通道连接两条管道,供紧急时使用。合约D的招标工料清单,订明不同隧道衬砌厚度的估计隧道长度。另一方面,在设计阶段土地勘探资料的图则(土地勘探图则),如投标者要求,亦会提供给他们参考。土地勘探图则显示不同隧道节段岩土的Q值,这是按土地勘探资料而作出的估计数值(估计Q值)。路政署表示,土地勘探图则不是招标图则,并非用以显示各段隧道应用的衬砌厚度。

审计署注意到,载于工料清单不同隧道衬砌厚度的估计隧道长度和按照土地勘探图则Q值计算的估计长度存在显著差异,但路政署于查核招标文件的工料清单时并未发现此差异。合约批出后,顾问X发出工地指令,要求承建商D在隧道某些节段灌筑较厚的衬砌。

如表六所示,根据估计Q值计算的不同隧道衬砌厚度的隧道长度(见(c)栏)和根据现场实际Q值所计算的隧道长度(见(e)栏)颇接近,如按现场实际Q值来灌筑隧道衬砌,400毫米厚衬砌的隧道长度大约应为2069米。

审计署注意到,承建商D在工料清单就400毫米厚的隧道衬砌工程项目列出每米95,151元的价率(见第3.8段),较招标前估计每米22,000元的费用,高出333%。然而,路政署和顾问X只要求承建商D解释,工料清单上500毫米和600毫米项目价率低于合理水平(价率为零──见第3.9段)的理由,却不查询为何400毫米项目的价率高于合理水平。再者,路政署并无评估因可能出现合约申索对工程费用的影响,亦无将所涉影响纳入提交中央投标委员会的投标评估报告中。

审计署建议,路政署署长日后就工程项目进行招标时,应采取措施,以确保路政署人员和顾问:

(a)加强查核工料清单项目,以确保其完整及准确;

(b)特别注意工料清单内任何不合理的价率;

(c)当工料清单上如有不合理的价率,须评估其对工程费用的影响和相关的财务申索风险,并把评估结果纳入提交相关投标委员会的投标评估报告中。

(三)按合约E提供的交通管制及监察系统

合约E为八号干线青衣段和沙田段提供的交管系统的工作,审查工作集中在以下范畴:

1.进入工地装设交管系统。八号干线青衣段和沙田段设有交管系统,供运输署进行交通管理之用。交管系统包括闭路电视摄影机、自动车辆探测器、行车线管制灯号和可变信息标志。

合约E的施工计划分为六个工程部分,其下再细分为15幅工地。为作出应急准备以应付相关的土木工程未能如期完工而延误让承建商E进入工地的时间,合约E指明相应的进入工地日期与七份工程合约指明的原订目标完工日期,设有相隔时间,由一个月(14号工地)至六个月(13号工地)不等。

在建造青衣段和沙田段期间,土木工程合约所涵盖15幅工地的土木工程过了原订目标完工日期才完成,所涉延误由16天(11号工地)至483天(15号工地)不等。然而,承建商E仍可在工程进行期间分阶段进入工地,以便进行交管系统装设工程。除了11号和12号工地外,其余大部份工地均在合约E指明的进入工地日期后很久才全面提供工地予承建商E。

路政署在合约E所订进入工地日期后很久,才全面提供工地予承建商E,特别是工地1至6号和15号,因而引致额外费用5,220万元(4,550万元加670万元),审计署对此表示关注,并认为路政署须采取措施,以防日后再有类似情况发生。

审计署建议,路政署署长应:

(a)采取措施,以防止合约指明的进入工地日期过后很久才让承建商进入工地的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b)在日后推展涉及装设独立系统的工程项目时,须袢〈胧,以加强路政署人员监察土木工程如期完工情况,因工程延误而产生的连锁效应,引致系统承建商延迟进入工地,可导致财务申索。

2.装设侦速摄影机系统。青衣段和沙田段的侦速摄影机系统,拟用于侦测超速违例和提供资料作为检控的证据。尽管用了920万元,但由于遇到技术困难,加上系统改良措施预计会令相关费用由480万元增加至超过2,000万元,侦速摄影机系统最终被放弃。结果,运输署没有展开合约E的第二阶段工程,及另花800万元提供替代系统(该系统不可自动与可变车速限制标志协调),并于二零一四年一月完工。

审计署建议,运输署署长日后如采用新技术作执法用途,应在可行的情况下考虑先进行独立测试以替代实地测试,并取得法律上的审批,然后才建议工务部门把该技术纳入工程合约。

四、香港与国内政府绩效审计的比较分析

(一)审计体制不同

香港审计署隶属特别行政区政府,对行政长官负责,审计署署长是行政长官任命的政府主要官员之一,香港审计体制属于行政型。但是,审计署署长直接向立法会提交审计报告,不必经过行政长官和其他政府官员的审定和批准;审计独立工作,依法安排和执行审计业务,不必听命于任何机构和个人;审计署署长职位不属于公务员编制,他的被撤职或被退职应尽快向立法会报告说明,薪酬由行政长官指定,不纳入审计署个人薪金账目。这些规定使隶属于行政系列的审计署有了很强的独立性,能够在衡工量值审计中不负使命,积极发现和揭示政府财政问题,确保公共资金的有效运用。

我国审计体制属行政型,审计署在政府领导下,向国务院总理负责,这是我国行政、经济权利主要集中在政府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尽管我国要求审计体制按照立法型进行改革的呼声一直都比较强烈,人大的监督作用在日益增强,人大制度也正在逐步改革当中,人大与政府在权力上进行分解、制衡势在必行。然而,任何政治改革都不是一截而就的,需要经历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在人大常委会下设计划预算委员会,由计划预算委员会审议绩效审计报告,

(二)审计程序与方法的比较分析

衡工量值审计基本上依循国际公认的最佳做法,并参照英国国家审计署的工作方法。衡工量值审计按照策划、调查和报告三阶段进行的具体过程源自于英国。英国国家审计署的绩效审计计划按四个步骤执行:调查了解审计对象概况;记录整理资料;各业务部门编制五年期滚动式战略计划;综合、调整各业务部门计划后编制总体计划。审计实施一是初步研究,确定调查的必要性;二是全面调查,深入地检查并收集有关证据;三是编制工作底稿,用以反映完成的审计工作、发现的问题和处理的依据。审计报告要求简练清楚,从组织报告大纲开始,再撰写报告初稿,务必正确、完整、客观公正;然后送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经修正和审定,并附上被审计单位的回应,提交议会,不涉及保密事项的,可交出版方面公开发表。这是一套较为成熟的审计程序和方法,与美国、澳大利亚及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绩效审计实施准则大致相同。

从我国国内实施绩效审计的程序和方法看,政府绩效审计大致可以分为立项、实施和报告三个阶段。其中立项阶段重视建立考核指标,编制审计计划;实施阶段,注重深入调查,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大量采用座谈、询问、观察等审计方法;编制审计报告阶段,注重与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专家交换意见,审计结果分基本评价、主要问题、审计建议和被审计单位反馈意见四部分,上报市政府,经市政府同意,形成“绩效审计工作报告”,提交市人大常委会。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在很大程度上受部门领导的主观态度决定,还没有形成正规完善的法律条文,审计项目的选择、审计程序、审计方法以及审计报告的编制都没有制度化。

五、香港审计署对青衣段的审查对我国绩效审计的启示

(一)树立绩效审计新观念

绩效审计已成为政府审计的主流,这是客观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也是审计机关审计使命所决定的。只有破除传统观念对人们的束缚,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们对政府绩效审计的重视程度。这样不论从政府角度、还是从审计工作人员或理论研究者角度来讲,都会加强对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重视,审计工作的实施也会更具成效。

(二)制定和完善绩效审计有关法律、法规

在我国现有《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基础上,借鉴国外政府绩效审计准则和政府绩效审计标准的先进作法,单独制定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准则》或者完善我国的《国家审计基本准则》,以此来制定具体的政府绩效审计职业规范,规范审计主体行为和审计信息传导机制,实现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此外,还要实行严格的审计质量责任制、审计工作稽查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以便明确审计责任,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工作绩效。

(三)优化审计人员结构,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展绩效审计工作

我国现有审计人员大都学历层次较低、知识结构单一,与绩效审计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差距很大。首先,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以提高审计人员的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能力;其次,借用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部门的力量,以便优化审计人员结构。

工商年报审计篇8

[关键词]烟草企业;审计师;定期轮换

[DOI]10.13939/ki.zgsc.2017.08.234

1引言

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于2003年10月联合的《关于证券期货业务签字注册会计师定期轮换的规定》规定,除特殊情况外,签字注册会计师连续为某一相关机构提供审计服务不得超过五年。国资委于2004年2月的《中央企业财务决算审计工作规则》(国资发评价〔2004〕173号)规定,同一会计师事务所承办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审计业务不应连续超过5年。

烟草企业审计师也实行定期轮换,但却有其自身的特点:中国烟草总公司聘请的主审所的轮换周期,往往大于为各省级公司及其下属企业提供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并且只有通过公开招标进入中国烟草总公司审计业务定点供应商库的会计师事务所才能参与轮换。某家事务所轮换后,可能会成为另一家烟草企业的年报审计服务供应商。烟草行业的特殊性是否会造成审计师定期轮换产生的影响发生变化呢?文章将从烟草企业的角度分析审计师定期轮换可能产生的影响。

2烟草企业审计师定期轮换的有利影响

2.1有利于确保审计的独立性

审计独立性包括形式上的独立与实质上的独立。烟草企业审计师定期轮换,首先满足了审计形式上独立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财务报告使用者对经审计财务报告的信任度。从审计实质性独立的角度来看,随着审计师连续提供审计服务时间的增加,其与客户的关系会变得越来越密切,审计师对客户的依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审计师也会更容易受客户的影响。审计师出于维系客户关系的考虑,在与客户产生分歧时,可能会牺牲独立性进行妥协,以此与客户达成一致。

定期对审计师进行轮换,有助于减少审计师因担心失去客户而牺牲独立性的动机,为其开展独立审计工作提供支持。并且,由于只有在中国烟草总公司的审计业务定点供应商库中的会计师事务所才能参与烟草企业审计师的轮换,为了避免因丧失审计独立性,导致未能发现相关风险及问题,而被总公司剔出审计业务供应商库,审计师也有动力在审计时保持实质上的独立,发表客观正确的审计意见。

2.2有利于审计师形成行业专长

烟草企业包括烟草工业企业、烟草商业企业、烟草机械制造企业、烟叶复烤企业及各多元化企业等。烟草企业审计师定期轮换,审计师有机会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烟草企业进行审计,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烟草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特殊的会计准则会更好地评估其风险。并据此对事务所员工进行相应培训,丰富其烟草行业专业知识结构。审计师也可在轮换过程中,不断完善针对烟草行业客户的特有审计程序及审计方法,逐渐在烟草行业形成行业专长。

审计业务委托者往往认为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在对相应行业的企业进行审计时,审计质量往往更高,更能发现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经其审计的财务报告也往往更加可靠。审计师一旦具备烟草行业审计专长,很有可能增加其以后期间获得烟草企业审计业务的机会,与烟草行业企业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

2.3有利于提高经审计财务报告的质量

随着审计师任期的增加,审计师对客户的了解也会逐渐增加,有可能会导致审计师谨慎性的降低,从而缩小抽样调查的范围及减少必要的审计程序,导致未能及r发现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长时间为同一企业提供审计服务,有可能形成思维定式,不利于发现疑点。

烟草企业审计师定期轮换,审计师在首次对企业进行审计时,出于降低审计风险的考虑,往往会进行较多的审计测试并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以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发表正确的审计意见,进而提高经审计财务报告的质量。

不同事务所的审计程序及审计方法不同,对审计师进行定期轮换也可打破前任审计师的思维定式,也有利于问题的发现。并且,后任注册会计师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底稿,这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行为,促使其按照相关规定完成审计。

3烟草企业审计师定期轮换的不利影响

3.1增加审计师及企业成本

审计师首次对烟草企业进行审计时,若审计人员对烟草企业缺乏了解,会计师事务所需对其进行相应培训,从而导致审计成本增加。并且,由于不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出于谨慎性的考虑,会扩大审计范围,并增加需执行的审计程序,也会造成审计成本增加。从被审计企业的角度来看,定期轮换审计师会导致选择成本增加。

烟草企业属于国有独资企业,更换审计服务供应商,需经过立项、审批、招标等流程才能确定新的供应商,若轮换期较短,则会增加企业选择供应商的时间及人力成本。同时,由于轮换后的审计师,对企业的不了解,会增加被审计企业与审计师沟通协调的工作量,从而间接导致企业成本增加。

3.2降低财务报告的及时性

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会随着其及时性的降低而不断降低。不及时的信息,即便再有用,也难以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支持。而烟草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只有经过审计师审计,并通过总公司的审验后,才能用于编制总公司的合并财务报告。

审计师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是年度财务报告及时性的重要影响因素。烟草企业审计师定期轮换后,由于继任审计师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熟悉被审计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及内部控制制度,并与前任审计师沟通,会导致初次审计时审计师需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制订审计计划,执行更多的审计程序,以收集充分的审计证据,降低审计风险。继任审计师出具审计报告所需的时间也会相应延长,从而导致烟草企业经审计财务报告及时性的降低。

4结论

尽管烟草企业实行审计师定期轮换既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但笔者认为烟草企业审计师定期轮换利大于弊。

虽然定期轮换审计师,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审计师及企业成本,降低财务报告及时性,但却可提高审计师的独立性,有助其形成行业专长,提高审计效率及质量,确保企业披露的财务报告真实、可靠。

下一步研究方向应为烟草企业审计师轮换周期的确定,只有确定一个恰当的轮换周期,才能实现审计师、烟草企业及其监管者的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汪月祥,孙娜.中央企业审计招标和审计师轮换研究――基于一项调查问卷的分析[J].审计研究,2009(1):50-54.

[2]杜英.事务所的任期、会计师轮换与审计独立性――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证据[J].财经论丛,2007(6):78-84.

上一篇:车辙马迹范文 下一篇:傻瓜的天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