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创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4 10:02:42

个人创业论文

个人创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随着大学的扩招、师资力量的相对不足,加上网络的蓬勃发展,以及整个社会诚信的败落,大多数学生毕业论文都是在“复制”、“粘贴”的过程中完成的,使得原先检验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这一人才培养环节成了食无味弃可惜的“鸡肋”。独立学院与一本、二本院校最大的区别在于经营和运作经费全部来自学生的学杂费收入而非财政拨款。这意味着社会、家长对其认可度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这就需要独立学院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调整它的办学方针、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为此,文理学院管理系从2007年开始对整个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讨论,以毕业设计取代毕业论文即是其中之一。

一、实施前的设想与准备

(一)设想:团队式毕业设计取代毕业论文

现实状况:由于以往每位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人数太多,时间、精力有限以致无法控制论文质量,另外,针对每一份论文,指导教师要手写多达七份表格(每份表格里面还有若干栏目,且规定了每份栏目手写内容的字数)。而大四学生一方面急于实习、找工作,另一方也清楚“一对多”(指一名教师指导多名学生)的现实。结果是论文的进度根本就没有按照原来的时间表实施,很多学生往往赶在答辩前拼凑一篇论文以此蒙混过关。毕业论文这一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成了纯粹的形式主义。针对这种状况,管理系各教研室共同商讨,决定以团队式毕业设计取代现行的毕业论文环节。

团队式毕业设计的模式,就是改变现行的一人一题完成毕业论文的模式所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团队式毕业设计的基本方法,是每5~6个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团队成员分别来自不同专业,如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会计管理等。每个团队负责一个方案设计,方案设计题目可以自选或指导教师拟定,方案设计内容要涵盖到各成员专业知识。团队式毕业设计的成绩采取两分法:团队总评成绩+个人成绩。

团队式毕业设计最大的优点,是可以使学生从实际管理问题和实战角度出发,具体地体验企业管理的实际运作,培养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同时,这种毕业设计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基本上克服现行毕业设计的不足之处:一是彻底杜绝了学生的复制粘贴式写作,使每位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毕业设计中来;二是团队式毕业设计的“团队+分工”模式有利于学生扬长避短,同时促进他们沟通协作能力;三是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和对兼职教师的依赖,有效保证毕业设计质量。[1]

(二)毕业设计的内容

从2007年起,管理系对整个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反思可探索,加大了实践环节的比重,其中有多门课程不仅老师讲授理论,还需要学生实践案例(即以团队方式做方案)。如《市场营销管理》的营销方案设计、《战略管理》的战略规划设计、《创业管理》的创新企业方案设计、ERP应用基础的沙盘模拟等。通过比较不同方案的优劣性,如对团队成员知识技能的互补性要求、方案本身的综合性、以及方案涉及学生面的宽窄等,决定以创新企业方案设计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内容。但需要以《创业管理》这么课程作为基础,于是原先只限于工商管理和营销管理这两个专业开设的《创业管理》扩展到管理系的其他本科专业。统一把该课程的开设时间定为三年级的下学期(即第六学期),方便学生组成团队和教学管理。

从2008年入学的新生开始,文理学院才具备对本科学位授位权利,鉴于目前的现状,对2005级到2007级学生的毕业设计采取较灵活的“双轨制”,就是根据自愿原则,一部分学生采用现行的毕业设计模式,另一部分学生采用团队式毕业设计,这样也可以更好地比较两者的优劣。

二、毕业设计的实施过程

(一)学生团队的组建

因《创业管理》课程开设在同一学期,而创业方案包括几个主要的部分:商业模式与战略、产品服务、行业与市场分析、营销战略与策略、业务运营、组织管理、财务管理等。这就方便学生根据各自的专业各取所长自愿组成相应的团队,共同完成创业方案的设计。在上这门课程的前两周内,不同专业组成的学生团队必须组建完成,每个团队选一名组长,组织成员分工以及确定创业项目和指导教师沟通。在学期课程结束时,各团队的创业方案必须完成,以便统一安排时间答辩。

学生团队组建后,就开始在组长的组织下确定创业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完成创业方案的设计。

(二)教师团队的组建

创业方案涉及不同的专业及相应的指导环节,严格来说,创业方案的一个部分需要一位相应的指导教师,因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以及有些专业的相互关联性,我们是以三位教师组成一个教师团队,这三位教师分别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财务(会计)专业背景的教师、营销或战略背景的教师、人力资源和运营背景的教师。根据学生组成团队的多少以及教师团队的数目,每个教师团队平均分配学生团队来进行指导。另外,上《创业管理》课程的教师则不参与到教师团队中来,而集中统一对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进行管理协调。

教师团队组建后,把不同学生团队分配的名单发给各位指导教师和相应学生团队,开始对创业方案进行指导,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课程的结束。

(三)优胜劣汰与自愿相结合

直到课程结束,各小组的创业方案还非最终的毕业设计,但是为毕业设计的进一步展开打下了基础。创业方案完成后,组织学生团队进行交叉答辩。答辩后根据小组的创业方案成绩来确定该小组能否继续把创业方案深化成毕业设计,目前我们设置的门槛是75分,即该小组的创业方案达到75分及其以上才能够做毕业设计,这样就保证了毕业设计的质量。但学生团队是由不同专业学生组成的,而四年级时,大多数学生都在外实习,这对管理上带来很大的不便和不确定性。所以,目前,毕业设计采取自愿的方式,即创业方案达到75分以上而又愿意做毕业设计的小组,才确定其做毕业设计。

实际中的折中处理:因学院规定毕业设计(论文)必须一人一份,即使一个团队完成了毕业设计,每个人还必须提交一份个人部分的毕业设计(即承担分工那个部分),这就导致原本相对不足的师资的工作量大增。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做了一下折中处理。就是毕业设计目前不再根据团队进行,而是学生自愿选择其中的一个部分(比如财务管理或商业模式和战略等)来把它深化和拓展下去,结果就是该学生的毕业设计。即使原先一个团队的学生都选择做毕业设计,也分开进行。根据最后做毕业设计学生的人数,不再对教师进行团队划分,而是采取专业匹配的方式进行,如做财务管理部分的学生专门由财务方面的教师指导,营销战略与策略则专门由营销方面的教师指导。

(四)毕业设计的最后模本

这样一来,学生最终完成的毕业设计主要包含两个大的部分:一是原先团队创业方案的执行概要,二是单个学生自愿选择的那个部分。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清楚看出整个创业方案的全貌,也可以看出具体部分的实际操作策略。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因为有前面创业方案的基础,后期相对而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要少些,也避免了毕业班外出实习的带来管理上的不便。

三、反馈与问题

从2005级学生开始进行试点,直到目前为止,一方面毕业设计学生的规模不断扩大,反映了学生的积极的参与性;另一方面毕业设计扩展到其他系和专业,像传媒系则以相应的毕业作品取代毕业论文,而计算机课学系则直接增开了《创业管理》课程,让学生做创业方案的毕业设计。从这两个方面来看,说明管理系毕业设计的创新设想是得到学生和其他专业认可的。为此,在这个基础上,《创业管理》于2010年成功申报成省级精品课程。进一步带动了毕业设计的展开与实施。但与此同时,相应的问题也暴露出来。

一是随着《创业管理》课程开始专业的增多,而该课程主讲教师的不足越发明显,积极培养年轻教师主攻该门课程是一个紧迫的任务。二是尽管毕业设计取代毕业论文,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相对于写作毕业论文的诸多好处也得到了体现,但整个过程中教师的工作量并没有实质性的减少。比如毕业论文相应的填表工作只不过换成了毕业设计的。这需要继续创新毕业设计的研究,但对于管理系而言,在上层框架下继续发挥的余地已经不大。

四、结语

文理学院管理系通过对毕业设计的设想、实施与反馈过程来看,尽管还有不足,但为同类院校在毕业设计这一环节上提供了相应的操作思路与方法,从一个侧面也为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如何创新提供了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丁胜利,陈高林.独立学院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方案[J].学院论坛(二),2010,4:65.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项目“独立学院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09469)成果。

个人创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创新训练项目;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提高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8-0001-02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在本科阶段所学知识、理论及技能的一次综合训练和检验,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重要阶段。但是近年来,随着独立学院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

2012年,国家开始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其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1]。

各高校要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探索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2]因此,以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为载体,将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和毕业论文管理相结合,对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提高有重要意义。

一、独立学院毕业论文现状

1.思想认识上。大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够,认为毕业论文只是走过程、走形式,自己花了这么多钱读完这四年大学,学校从招生就业角度考虑不会在最后的毕业论文上为难自己。

2.时间冲突上。部分学生虽然对毕业论文也比较重视,但由于毕业论文撰写时间是在第四学年,此时学生大部分精力放在实习、找工作、研究生或公务员备考上,很难静下心来写论文,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缺乏主动性,疲于应付。

3.毕业论文选题上。在选题过程上,大部分学生自己先初步设定一个选题方向,然后从网上查找一些文献资料,最后根据查找到资料的多少来确定题目。因此,有些选题脱离实践经验,只能从自己未经历和观察的社会现象进行理论假设和论证。在选题质量上,大部分毕业论文题目过于陈旧,更新率低,有些题目甚至年年重复出现。

4.在教师指导上。不少教师认为毕业论文指导是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行,毕业论文质量高低对自己影响不大,缺乏对毕业论文指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少指导教师为了应付教务处检查,把毕业论文指导的重点放在毕业论文格式上,忽视毕业论文的内容。

5.学校教学管理上。虽然大部分独立学院对毕业论文管理都有明确的规定,甚至从毕业论文开题到答辩的每个过程都安排了指导教师、专业学院(系部)、教务处三个环节层层把关,但是在实际执行上,各项检查工作常常是流于形式,从下到上都是应付了事。

6.教学条件上。独立学院属于自筹经费办学,在办学经费上常常捉襟见肘,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很多独立学院实验仪器设备、实践教学基地、图书资料、网络文献信息资源匮乏,也未配备毕业论文抄袭率检测系统,因此,很多独立学院在教学条件上未能完全满足毕业论文教学的实际需要。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现状

自2012年国家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以来,各高校高度重视,鼓励学生积极申报,立项项目逐年增多。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2012年广西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共900项,到了2015年立项增加至3417项。

1.创新训练申报对象。创新训练申报人为非毕业班学生,鼓励大二、大三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团队申报项目。每名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一次只能申报1项,且在负责项目结题后才能申报下一个项目。

2.选题要求。项目申报不限学科专业,学生可根据兴趣自主选题。选题范围有教师科研与技术开发(服务)课题中的子项目;开放实验室、实训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与训练项目;发明、创作、设计等制作项目;产业最新需求和企业生产实际问题分解细化的具体项目或企业设置的开放性课题。

3.指导教师甄选。申报项目由学生选定或学院配备指导教师1~2名,指导教师需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积极鼓励各项目聘请优秀企业家或行业专家担任项目导师。

4.项目实施时间。项目实施时间为1~2年,项目负责人须在毕业前完成项目,未能在毕业前完成的项目可由指导教师更换项目负责人。

5.项目经费。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共同支持,参与高校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自筹经费。项目经费由承担项目的学生使用,教师不得使用学生项目经费。经费主要用于项目调研差旅费、实验费、材料费、资料费、论文版面费、专利申请费等。

6.项目管理。各高校依据实际情况制定本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管理办法,以规范项目申请、项目实施、项目变更、项目结题等事项,并建立质量监控机制,对项目申报、实施过程中弄虚作假、工作无明显进展的项目及时进行终止。项目实施时间过半时需提交中期报告。项目结束后,由学校组织项目验收,验收结果需有总结报告,补充材料为论文、设计、专利等相关支撑材料。

三、以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为载体的毕业论文模式

1.在思想认识上将“被动”转为“主动”。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最后一个教学环节。进入大四学年,学校会把毕业论文工作布置下去,不管学生是否愿意,是否有精力去完成,学生都要被动接受。只有完成了这门课程,学生才能顺利毕业。因此,大多数学生抱着一种应付的心态去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大学生创新训练以学生自愿参加为原则,立项成功对学生评奖学金、就业都有帮助,因此,学生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有意识的主动参与。积极主动的心态有助于学生开展各项实践调研活动,有利于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2.在时间上前置避免冲突。进入大四,大多数毕业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找工作上,同时,还要兼顾实习,很难静下心写论文。有时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不是因为他们态度不认真,而是大四学年就业、研究生或公务员备考占用了他们大部分时间,使他们无暇顾及。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申报时间是大二、大三。如果让学生从大二或者大三开始就通过大学生创新训练来准备毕业论文,学生就会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做大量的社会实践和调查工作。

3.在选题上扩大范围。毕业论文选题关系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关系到毕业论文完成质量。选题得当,既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又能够加强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兴趣。毕业论文选题要求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内容涉及学生所学或相关专业,强调“专业对口”。创新训练选题更侧重于“学生兴趣”,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上选题,有效避免毕业论文选题环节中指导教师带有指向性的命题,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对题目理解不充分,查阅资料方向不明等缺陷。

4.强化过程管理。毕业论文过程包括前期准备、选题、开题、调查实验、数据统计、撰写初稿、中期检查、修改定稿、答辩。因为学生大四外出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沟通交流不畅,很多检查都是流于形式。大学生创新训练过程包括立项、签订合同书、学校跟踪管理、中期检查、审议项目研究报告、现场测试、结题答辩。因为申报学生为在校生,指导教师和学生交流起来更方便,工作更容易层层落实,并且创新训练对过程管理要求更严格,学校会根据学生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决定是否进一步支持。

5.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积极性。毕业论文和创新训练项目都要求导师具备研究生学历或讲师及以上职称。指导教师的责任心是关键。对于毕业论文的指导,很多教师都认为是学校摊派的教学任务,只要完成任务即可,至于学生能不能撰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对自己没有太大的影响。大学生创新训练指导以自愿为原则,指导学生创新项目获得奖项有助于教师职称评审,因此,对于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更高。

6.调研经费有保障。要想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实践调研必不可少。虽然毕业论文都要求毕业论文选题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但实际上每年的毕业论文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甚少。学生在不进行调研的情况下将网络检索的资料东拼西凑,由此完成的毕业论文质量可想而知。大学生创新训练有调研经费保障,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暑假或周末时间进行调研,这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毕业论文质量保障打下基础。

7.成果质量更高。毕业论文(设计)是以论文、设计图纸、作品、模型、软件等形式进行展示,由指导教师与评阅教师分别按照相应的评分标准评定成绩,并决定是否允许学生参加答辩。大部分独立学院未购买论文抄袭率检测软件,因此,很多学生在写论文的时候抱着侥幸的心理,希望能蒙混过关。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要求学生须以第一作者至少公开发表一篇论文,或申请国家专利、或实物、或研究报告,研究报告需经专家组评审合格后方可结项。学生若公开,杂志社会对所进行抄袭率检测,这对论文的要求更高。

四、结论

以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为载体,鼓励学生参加项目申报,对于研究成果已经达到毕业论文要求,可代替本科毕业论文,这有利于促进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Z].教高函[2012]5号文,2012-02-22.

个人创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胜任力 应用研究 回顾与展望

为实证研究中国企业高管团队胜任力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主体胜任力问题,有必要全方位审视中国胜任力应用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笔者已撰文对中国胜任力研究概况、胜任力研究人物与代表作品、胜任力研究的渊源与演化、胜任力概念与含义辨析、胜任力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等内容进行了探讨,①本文着重梳理和探讨胜任力应用研究②,通过中国知网(CNKI,)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发现,中国学者在2001-2012年的12年间,关于胜任力的应用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200多篇。通过对主要文献的比较与分析,掌握了中国胜任力应用研究近12年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并对应用研究的未来趋势作出了预测。

一、胜任力应用研究概况

选择胜任力题名在中国知网检索中文学术期刊,选择党政人才、公务员、管理人员、经理人、企业家、教师、辅导员、大学生等关键词进行检索,按时间顺序结果如表1“中国胜任力应用研究文献检索统计”所示。

文献检索发现,中国学者和专家较早发表胜任力应用问题研究的学术文章始于2001年。2001年发表学术论文3篇。最早的一篇文章是《转型期国有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的研究》,刊登于《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5期,作者为顾琴轩、李剑和朱牧。2001年还有两篇胜任力应用研究的文章,一是顾琴轩、朱牧撰写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胜任力研究》,刊登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二是王重鸣撰写的博士论文《基于胜任力的培训需求分析模式研究》。

表1 中国胜任力应用研究文献检索统计

根据表1所示结果,中国学者对胜任力问题的研究成果,从2005年开始大幅度增加,2005年64篇,超过2001年-2004年总和。2006年128篇,是2005年的2倍;2007年210篇,是2006年的1.6倍;2007年-2009年平均每年244篇,2010年-2012年平均每年390篇。

研究个体胜任力的学术论文最多,共计近2000篇,对象涉及到党政干部、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职业经理人、教师、辅导员、大学生、医护人员、研发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导游、服务员等,内容涉及胜任力模型构建、胜任特征、胜任力开发以及招聘、选拔、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领域涉及公共管理、企业经营、金融、教育、卫生、旅游、文化等方面。研究创业胜任力的学术论文较少,共计20篇,主要研究创业者的素质以及其与绩效的关系。研究团队胜任力的学术论文17篇,研究组织胜任力的学术论文共计17篇,胜任力应用研究综述83篇。

二、个体胜任力应用研究

个体胜任力应用研究成果最多,共有学术论文近2000篇。从研究对象上看,个体胜任特征研究越来越丰富,呈多元化发展趋势,范围涵盖了行政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社会管理等方面。

1.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胜任力应用研究

胜任力管理的思想和应用最早出现在企业,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逐步被引入到英美等国的政府部门。但目前各国政府在人员招聘、职务晋升、考核、培训等方面应用胜任特征模型的规模和范围都已经明显缩小。我国较早研究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的学术于2004年,分别是肖余春、孙兰的《基于胜任力的党政领导干部情景判断测验维度的理论探讨》和郑学宝、孙健敏的《建立县处级领导人才胜任力模型》。从2007年往后研究越来越多,陆续发表了50多篇学术论文,以王登峰、胡月星等人的研究成果最具代表性。王登峰等通过对近6000名党政领导干部的访谈、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构建并确认了中国党政领导干部的胜任特征模型,并对党政领导干部的胜任力做了跨文化比较研究。胡月星在对江苏无锡、宁夏石嘴山以及山西灵石县416名基层党政干部的问卷调查基础上,提出基层党政干部的核心胜任能力。赵辉、乌晓礼对我国地方政府领导胜任力模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地(市)党政正职领导胜任力模型。赵辉等论述了如何根据党政机关的特点建立党政管理人员的胜任力模型, 并对胜任力模型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除研究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外,我国学者和专家还对公务员胜任力进行了研究③。我国较早开展公务员胜任力研究开始于2005年,当年有两篇硕士学位论文,分别是王刚的《组织气氛对公务员胜任力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和刘辉的《中层领导职务公务员胜任力培训有效性模型研究》。2006年李明斐发表了博士论文《公务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检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领导职务公务员的胜任力模型是一个多维的、可以通过行为来反映的构念,而且对工作绩效也有很强的预测作用。随后总共发表了近70篇学术论文,对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政府、市级政府、县级政府和乡政府的中低级公务员胜任力进行了实证研究。

2.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胜任力应用研究

胜任力应用研究在企业管理领域最多,也相对较为成熟。我国从2001年开始陆续发表了300多篇研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学术论文,其中研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胜任力的学术论文130篇,研究职业经理人胜任力的学术论文93篇,销售人员胜任力的学术论文56篇,企业家15篇,银行行长9篇。顾琴轩较早研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胜任力,2001年顾琴轩、李剑、朱牧发表了《转型期国有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的研究》一文,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得出转型期国有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胜任力。我国研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胜任力的代表人物有时勘、王重鸣、赵曙明等。2002年时勘、王继承、李超平采用BEI行为事件访谈技术探讨我国通信业高层管理者的胜任特征模型。④2004年仲理峰、时勘对18名家族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关键行为事件访谈,建立了家族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⑤2002年王重鸣、陈民科从全国5个城市的51家企业选取了220名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调查,研究表明管理胜任力由管理素质和管理技能组成,正职管理者的管理素质包括价值倾向、诚信正直、责任意识、权力取向,管理技能维度包括协调监控能力、战略决策能力、激励指挥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副职管理者的管理素质包括价值倾向、责任意识、权力取向,管理技能维度包括经营监控能力、战略决策能力、激励指挥能力。正副职层次职位在管理胜任力特征上形成差异结构。⑥赵曙明等对一般企业经营管理者胜任力测评理论及实践应用进行了研究,对不同层级管理者胜任力与管理者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比较了不同维度下管理者胜任力之间的差异性,构建了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组织内部管理者的甄选、培训、评价以及激励的有效性。

3.教师、辅导员和大学生胜任力应用研究

近年来,我国学者也非常关注教育领域胜任力( 或特征) 模型的研究,研究对象范围涉及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幼儿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心理教育工作者等,有的研究涉及多个层级的教师,有的研究仅针对某一层级教师。其中,研究教师胜任力学术论文228篇,大学校长19篇,辅导员90篇,班主任19篇,大学生102篇。牛端、杨继平等是研究教师胜任力的代表人物,牛端还出版了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研究专著。牛端等对405位被试教师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高校教师重要的工作技能是基本(认知)技能、复杂问题解决技能和社会技能;重要的工作风格是实践智力(创新导向)、独立性、成就导向和责任心;重要的工作价值观是关系、独立性和工作条件。认知技能、创新导向、独立性、成就导向和责任心与高校教师的工作绩效有密切联系,可能是高校教师重要的胜任特征。山西大学的杨继平、顾倩于2004年把胜任力理论扩展到高校辅导员岗位上,推进了胜任力模型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他们在对胜任力概念及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大学辅导员胜任力问卷,量化了大学辅导员的工作,为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制度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张红娜、张丽霞对大学生就业简历筛选阶段、复试筛选阶段和培训、实习定岗阶段分析,建立了求职力、适应力、工作力、个人素质“三力一素质”指标体系。焦静、冯明研究表明,大学生就业胜任力包括个人特质、岗位适应能力、基础技能、问题解决能力、关系建立能力、持续进步能力,此外,通过对收集的样本进行方差分析表明,大学生就业胜任力在专业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4.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胜任力应用研究

除了上述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教师等群体外,还有不少学术论文对其他行业的胜任力进行了研究,例如以护士、护士长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有60余篇,以研发人员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有20余篇,其他以技术人员、工程师、煤矿爆破工、编辑、船长、导游、调度员、广告创意人、会计师、教练员等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有近100篇。

三、创业、团队和组织胜任力应用研究

除了研究个体胜任力以为,我国学者和专家对创业胜任力、团队胜任力、组织胜任力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总体上,无论从发表学术论文数量,还是从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来看,理论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应用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1.创业胜任力应用研究

创业胜任力是指创业主体所具备的识别、预见并利用机会的综合能力。创业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因此,创业胜任力应用研究既可以指向个体,也可以指向组织。从个体层面看,Thomas在回顾以往有关创业胜任力特征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香港服务业的老板和管理者进行了198次访谈,结合创业胜任力过程的观点,提出了创业者胜任力特征的六维结构模型,即机会胜任力、关系胜任力、概念胜任力、组织胜任力、战略胜任力和承诺胜任力。张炜、王重鸣结合以往文献研究和实际访谈研究发现,创业胜任力模型具有机会要素、关系要素、概念要素、组织要素、战略要素、承诺要素、情绪要素和学习要素等八个不同的维度,模型的完备性与创业绩效、创业公司竞争潜力息息相关。冯华、杜红从创业绩效出发,对创业过程中创业者所具备的竞争力、执行力和持续改进的能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创业胜任力的八个维度,其中战略能力、机遇能力和关系能力属竞争力范畴,概念能力、组织能力和承诺能力属执行力范畴,而情绪控制和学习能力属于创业者基础能力,这三种能力共同作用,从而影响创业绩效。

从组织层面看,Miller认为创业精神不仅可指创业者的个性特征,也可指企业的行为特征,并且企业行为特征奠定了公司创业精神概念的基础。在Miller研究的基础上,Antoncic等提出了组织层面上创业精神的四个维度:新风险事业、创新、自我革新、领先行动。而中国学者结合本土创业企业实践,对组织创业胜任力进行的研究非常少。张振华等基于文献资料的回顾和半结构化访谈分析,得出创业团队胜任力的维度具体可以划分为八类:创业导向、机会能力、关系协作、组织能力、承诺能力、学习能力、知识共享和创新能力。

2.团队胜任力应用研究

团队胜任力是指团队作为一个整体条件下,是以成员的胜任力为核心,是成员相互影响下的相互弥补的一系列知识、技能等特征的组合。团队胜任力与团队成员的个体胜任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团队胜任力注重团队成员间的差异性与互补性、灵活性与整体性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协调统一性,强调的是团队作为整体考虑。徐芳提出团队成员的胜任力模型一般由团队的核心价值观、领导力胜任力以及专业技能胜任力三个方面所构成。倪楠以成功高科技产业核心团队(中高层管理团队及其他关键职位任职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胜任特征模型,提出由领导力模型、专业胜任力模型、全员核心胜任力模型三部分组成的高科技企业核心团队胜任力模型。王是平以并购企业的高管团队为研究对象,融合理论分析、质化研究与实证检验三种方法,得到并购企业高管团队的胜任特征模型。吴振东以房地产企业为例进行案例研究,构建了房地产企业项目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该胜任力模型包含成就与行动能力、服务与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影响力、认知能力等要素。⑦

3.组织胜任力应用研究

组织的胜任特征更多地称为核心胜任特征( core competencies),它是组织中独特的、具有竞争优势的各种资源的综合,包括组织的战略、知识、技术、技能、价值观、文化等成分,是组织中个人和组织胜任特征的一种整合, 组织的核心胜任特征随时间和组织的发展而积累, 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 因此核心胜任特征是构成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从总体上讲,国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注重从组织战略理论的角度,对组织的核心胜任特征进行研究,试图从更广范围、更高程度来审视胜任特征对组织管理的意义,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稀少。梁建春、时勘对核心胜任特征理论的研究进行了述评,对该理论在组织发展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⑧⑨梁建春、时勘、何群对组织核心胜任特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组织核心胜任特征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对公共组织的核心胜任特征进行研究,对研究公共组织核心胜任特征所可能采取的方法进行了讨论。我国专家和学者对组织胜任力的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着重于介绍国外组织胜任力研究状况、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研究方法,尚未有针对具体组织的实证研究。

四、胜任力应用研究的不足与趋势

胜任力应用研究经过近12年时间发展,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从研究对象来看,个体胜任力研究学术论文占绝大多数,其中在企业经营管理领域研究最为成熟,实践运用也最多,许多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在企业领域纷纷建立胜任力模型;从研究方法来看,实证研究运用最多,纯理论行的研究探讨很少,具体采用的方法有行为事件访谈法(BEI)、问卷调查法等;从研究结论看,共性与差异并存,差异体现在胜任力特征维度的数量从数个到二十多个不等,共性则指很多具体的维度具有相似或相近之处。

1.胜任力应用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1)研究对象局限于个体和行业,研究组织或团队较少。从国内外研究情况来看,主要从两个方面研究胜任力特征,一方面是行业性的管理胜任特征研究,另一方面是对组织的核心胜任特征研究。国内目前更多地是从行业性角度出发对个体胜任力进行研究,通过建立行业性的管理胜任特征模型, 为组织的人才选拔、绩效评估、员工培训、薪酬设计以及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依据。在个体胜任力研究过程中,研究对象的范围领域十分广泛,但很多研究对象集中在管理层,对中、低层级研究相对较少,研究成果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还不够。从组织或团体角度出发,对组织层面进行组织核心胜任特征的研究还比较少,实证应用研究更少。

(2)研究方法以行为事件访谈和问卷调查居多,其他研究方法使用较少。目前,胜任力应用研究多数运用行为事件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这两种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行为事件访谈法的方式比较单一,多采用的是STAR法;行为事件访谈法缺乏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直接将行为事件访谈法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理论深度还不够充实;行为事件访谈法对访谈者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 而且关系到获取胜任素质的可信度,这对行为事件访谈法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比如问卷调查法,研究者对题项生成方法的研究不充分,题项编制的随意性较大;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或者直接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或者追加了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结论,大多数只有结果,没有提供原始数据,很难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调查问卷对象选择不够科学,以研究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为例,很多研究仅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有失偏颇,更多应该以用人单位为调查对象。

(3)研究结果不够简洁,与实践运用直接结合少。许多核心胜任特征维度太多,有的甚至多达二十多个,既啰嗦复杂,又很难让人区别出哪些是核心胜任特征,更难以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许多核心胜任特征的列举和描述,侧重于研究隐性素质的多,而研究以岗位和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少,导致研究结果的实践运用效果较差。

2.未来我国胜任力应用研究,主要应把握以下趋势

(1)从重视个体层面特征的研究转向重视组织层面的胜任力特征研究。虽然从组织层面对组织核心胜任力特征的研究不多,但研究者们已逐渐开始从更高水平、更广阔的范围审视胜任力特征对组织管理实践的意义。从管理学的角度上讲,组织的战略和目标需通过层层分解才能得以实施,“战略——组织——个人”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有必要把个体胜任力特征研究与组织的管理战略和组织核心胜任力特征的研究结合起来,从更高的层次研究胜任力特征实践运用过程中的问题。在研究个体胜任力时,应充分考虑组织情境、组织文化、市场环境和企业环境的影响,避免因只注重对组织中个人胜任力特征的研究而忽视对组织整体的核心胜任力特征的认识。

(2)从关注当前胜任力特征转向关注未来的胜任力特征。以往的创业胜任力特征研究,常关注过去的行为,而不是未来会出现的绩效要求,这是因为它主要是以当前标准区分高绩效者和一般绩效者,并对他们的行为差异进行比较。这种方法在一些应用中可以接受,但未来的研究更应该着眼于发展变化过程,不能仅停留在对过去绩效的评判标准上,还应对未来发展进行预期,建立面向未来发展的胜任力应用模型。

(3)从注重一般情景下的胜任力特征研究转向对特定情景下的胜任力的特征研究。胜任力特征的研究方法起源于西方,虽然国内部分学者已做了一定研究,但我们必须看到,因社会环境背景、经济发展阶段、企业管理要求的不同,我们须在吸收、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特殊背景展开深入研究,以建立符合我国特定背景的研究方法。今后的研究应当注意测评对象与测评方法的统一, 以及多种测评方法的综合应用。

注释:

①参见王建民、杨木春《胜任力研究的历史演进与总体走向》,《改革》2012年第12期,第138-144页。

②本文所指胜任力应用研究,既包括将胜任力模型应用于招聘、培训、薪酬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也包括针对某一特定群体的具体胜任力研究。

③在我国,除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外,省部级、地厅级、县处级、乡镇和科级以上在领导岗位上的干部,统称为党政领导干部。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也属于公务员范畴。党政领导干部与公务员胜任力的区别在于,前者属领导职务,后者包括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④本文系时勘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项目资助号:70072031)的研究成果。

⑤本文系仲理峰,时勘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2002年重大项目(项目资助号:02JAZJD630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号:70072031)的研究成果。

⑥本文系王重鸣,陈民科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 No. 39870247和No. 70071050)研究成果。

⑦本文系吴振东主持的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新教师基金资助项目(20070497032)。

⑧本文系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0472018) , 中国博士后基金( 2005037456) 。

⑨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037204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0472018 )资助项目理论综述成果。

参考文献:

[1]王登峰,崔红.中国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胜任特征与跨文化比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月第6期,p138-146.

[2]胡月星等.基层党政干部胜任能力研究报告.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 年1 月第3 卷第1期,p71-78.

[3]赵辉,乌晓礼.中国地方政府领导胜任力模型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p34-36.

[4]顾琴轩,李剑,朱牧.转型期国有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的研究.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10月第5期,P4-9.

[5]时勘,王继承,李超平.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评价的研究.心理学报,2002年第34卷第3期,p306-311.

[6]仲理峰,时勘.家族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心理学报,2004年第36卷第1期,p110-115.

[7]王重鸣,陈民科.管理胜任力特征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心理科学,2002年第25卷第5期,p513-516.

[8]赵曙明,杜鹃.企业经营者胜任力及测评理论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1期,P33-40.

[9]牛端.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

[10]杨继平,顾倩.大学辅导员胜任力的初步研究.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p56-58.

[11]郝英杰.高校辅导员胜任力建模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6期,p22-25.

[12]焦静,冯明.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决策科学,2010年第10期,p59-67.

[13]Thomas, W.Y.M., Theresa, L. & Chan., K.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a conceptualization with focus on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 [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2,(17): 123-142.

[14]张炜,王重鸣,中小高技术企业创业者组合模式与胜任特征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3),P90-93

[15]冯华,杜红.创业胜任力特征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 年第6 期,p17-18.

[16]Miller D.The correlates of entrepreneurship in three types of firms. Management Science, 1983,(29): 770-791.

[17]张振华.创业团队胜任力结构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第12期,P22-25.

[18]王是平.并购企业高层管理团队胜任特征模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上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009年.

个人创业论文范文第4篇

2012年起,《创业家》每年都评

>> 2013年度中国十大CTO 2013年度十大公关事件 2013年度十大思想人物 2013年度十大佳片 2013年度十大失策人物 2013年创业成功的十大必备能力 2013十大新锐创业天使 年度十大 2013年度War3十大比赛(上) 2013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 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 2013年度中国通信行业十大新闻 2013年度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十大领军人物 2013年度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十大领军企业 2013年度十大明星基金经理 2013年度移动互联网行业十大新闻 2013年度中国十大环境新闻 《自然》杂志评选2013年度十大科学人物 盘点:2013 年度中国鞋业十大品牌新闻 赶考2013:2012年度最具备考价值的十大热度素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管理 > 2013十大“年度创业家” 2013十大“年度创业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徐利君 和阳 柯实 石海威")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关于“年度创业家”奖

2012年起,《创业家》每年都评出十位年度最具颠覆性、最具创新性、最具市场影响力和最具个人魅力的创始人,并为其颁发“年度创业家”奖。2012年的十大“年度创业家”是高德软件创始人成从武、YY语音创始人李学凌、蓝色光标创始人赵文权、探路者创始人盛发强、泰格医药创始人曹晓春、拉卡拉创始人孙陶然、美团网创始人王兴、聚成创始人刘松琳、贝达药业创始人丁列明、桔子水晶酒店创始人吴海。他们都是2012年创业界的佼佼者。 评选标准

1.不限行业和地区;

2.所创办企业从2012年10月到2013年10月期间,营收超过1亿元人民币或至少拿过B轮融资,并且保持高成长;

3.产品、服务或者商业模式有颠覆性创新;

4.创始人有较高的个人影响力和号召力;

5.未来3~5年有成长为商业领袖的潜能。 评选规则

1.网络评分占比50%(其中网络直接投票占20%,微博转发占20%,微信和其他渠道推广占10%),专家评委评分占比50%。

个人创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专业+创业;实践;培养方案

工商管理“专业+创业”培养方案设计总的原则是:根据社会人才市场需求和学科发展,培养应用性人才,体现“专业+创业”的培养模式,具体培养方案设计体现“3+1”模式,四年四推进自主培养,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完善的重点放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运行方式等方面。

一、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

教学计划主要体现“3+1”,3年校内教育+1年校外实践教育,即1年通识教育课(专业与创业通识教育课),2年专业基础课与创业基础课,专业课与创业专业课的教育,1年校外实习基地教育及毕业实习和创业项目实践。其中实验教学四环节顺次推进,包括基础实验实训、专业基础实验实训、专业+创业实验实训、就业创业实践。具体如下第1、2学期:理论上公共基础课和创业通识教育相结合;实验实践层面公共基础实验和创业通识实验相结合。公共基础实验(实践)包括入学教育、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等;创业通识实验(实践)包括办公自动化训练及考证、经济应用文写作训练、职业发展训练等。第3、4、5、6学期:理论层面专业基础课和创业基础课相结合;专业课和创业专业课相结合专业基础实验和创业基础实验相结合;专业实验和创业实验相结合。其中专业基础及专业实验包括财务管理模拟实验、市场营销模拟、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实习、生产管理课程实习等;创业基础及创业实验(实训)包括人才测评实验、拓展训练、社会调查/创业体验等。 第7、8学期专业实习和创业实习相结合,就业培训和创业实践相结合。其中第7学期,主要在学校的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及创业孵化园进行实验和实训,具体项目包括创业资源与商业计划书训练、参与项目运营管理、Syb培训、ERP综合实训、SPSS统计软件应用、商务谈判模拟等;第8学期,将学生推向市场,进行毕业实习和创业项目实践。

二、运行模式

第一阶段:普适型教育,主要分三个层面,一是掌握思想政治类教育课程,培养学生最基本的人文底蕴与情怀,二是面向全专业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创业哲学、创业心理、创业素质以及基本的创业知识,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三是展开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让学生自我设定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选择路径。

第二阶段:基础技能教育,本阶段主要帮助学生掌握学科专业分析基本方法与工具,拥有扎实的经济学、统计学、数学、管理学基础,为学生解决专业与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分析工具及解决办法,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习创业的基础课程,掌握创业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第三阶段:专业方向教育,本阶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在先修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基础上,由专业的人才测评教师利用学校先进的人才测评软件对学生进行素质、性格测评,全面了解的学生的专业方向。其次,专业课与创业课相结合,深入学习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进一步掌握创业的专业知识,使学生不仅拥有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战略管理等工商管理的专业知识,而且对中小企业创业、分析创业实践案例,创业风险,企业家精神等方面知识能够深度把握。最后,通过选修课程学习,让学生了解与工商管理专业+创业相关联的其他学科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第四阶段:专业实习与创业实践,本阶段主要开展以下工作:首先是对学生进行ERP实训与SYB培训,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学生全面掌握企业流程与创业过程的基础上,让学生的部分课程在企业中学习,并指派相应企业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其次进一步加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选择就业的学生进行企业实习并撰写毕业论文,选择创业的学生前期到创业实习基地实习,后期组建创业团队,提交创业项目策划案,进驻创业孵化园。

该创新实验区运行的四个阶段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前三个阶段,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每一阶段都有相应的课内或课外实验与理论课程匹配,最后一个阶段,将学生融入社会,升华学生的专业能力与业能力,并在学生就业、创业后两年内对学生就业情况、创业情况实施跟踪、指导、反馈,整体掌握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全面实现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中小企业管理者、就业者和创业者的应用型人才。

三、学生自主管理

“四年四推进”的主要内容:

“四年四推进”是指在大学本科四年培养过程中分四个阶段,即在每个年级结合专业培养方案的执行,有目的实施的学生自主教育项目,辅助培养方案的实现,开展有侧重点的教育和辅导。第一推进阶段:新生适应期和定向期,这一阶段目标是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制定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确定目标。该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学习上如何从被动式转变为主动式或讨论式;生活上如何从依赖式转变为自理式或自立式;与同学相处如何从本土化转变为区域化或全国化。将来准备职业生涯规划,该阶段具体的工作包括:专业介绍;个人四年学习规划:理想、目标、计划、措施;时间的管理与利用;如何与同学和睦相处;大学学习方法指导;如何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基础课和专业课关系;实行专业导师制及其他。

第二推进阶段:“专业+创业”知识积累和探索期,这一阶段重点打牢专业与创业知识基础,全面进行锻炼培养。该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掌握大学学习特点、方法,具备自觉、主动学习能力;展现个人特长优势,培养综合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牢固夯实学业基础,为后续就业、创业、考研冲刺做好准备。该阶段具体工作及方法途径包括:学习经验交流会;课程论文练习与交流;听专业学术报告;学习如何查阅和积累资料及其他。

第三推进阶段:社会实践与职业确定期。这一阶段目标:基本完成本科教育大纲规定的课程,具备相应知识基础和一定的实践能力,进行“专业+创业”实践实训阶段。该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学业完成及资格证书获取;会做一般性社会调查;根据老师安排完成实践独立课程;能够完成阶段性课程论文。在第二阶段有关工作的基础上应重点考虑以下工作:课程论文或社会调查报告;专业与创业实习;学年论文写作与交流;职业去向的确定;完成独立实践课程及其他。

第四推进阶段:目标实现期。该阶段目标实现,创业的实现阶段,包括个人创业、团队创业;考取研究生或顺利就业。该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明确创业方向,进行创业团队组建、项目的选择及组织创业;明确考研目标,并参加考前辅导班培训。端正就业思想,并掌握相应的应聘常识和技巧,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或者创业计划书。该阶段需要做的工作及措施:创业项目的确定,创业团队组建及创业方案的设计;毕业论文选题指导及答辩;组织就业指导讲座和参加校内外招聘会;开展“珍惜在校时光,我为母校添彩”活动。

参考文献:

[1]黄兆信.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 《教育研究》.2013年12月.

个人创业论文范文第6篇

>> 李开复: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改变世界 李开复:创新改变世界 儿子,我不是李开复 每个人都可以优雅 每个人都可以成功 李开复:世界因你不同 李开复:“世界因你不同” 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当作偶像 每个人都可以活得很鲜活 每个人都可以当公主或者王子 每个人都可以是扣篮王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杜拉拉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坚强 每个人都可以有“小瓶大爱” 邓超,每个人都可以很拽 每个人都可以是风景 李开复:世界因我而不同 李开复,世界因你而不同 不是每个年少都可以轻狂 每个人都可以拾到很多麦穗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管理 > 李开复: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改变世界 李开复: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改变世界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李开复,1961年12月出生于台湾。曾在苹果、SGI、微软和Google等多家IT公司担当要职,从Google离职后创办创新工场,近期投资了人工智能公司旷视科技和第四范式。

01 很多创业者都死在半路上,在外界的评价中,他们被称为失败者。那么在你看来,他们是失败者么?你怎么定义失败?

我觉得这种描述很危险,当然我不否认很多人都是这样看事情的。在硅谷的时候也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如果创业者失败了,你会怎么看他。从我的角度来看,他们的失败只代表两个字,经验。我觉得创业加失败的过程对于一个人来讲是特别大的历练,那些失败了还能走出来并再做一次、认为自己还是要继续尝试的人,才是我们最想投的创业者。

02 你是否认为资本会让创业者变得浮躁?

资本让创业者更有野心,更急于看到成绩,更倾向于把事情做大,当然负面的是它也可能带来浮躁,这本来就是一把双刃剑。

03 最欣赏什么样的创业者?

执行力很强,有个人魅力,专注,对他的产业懂得很多,甚至比我们还要多。我们希望跟他交流以后能够从他那里学到事情,而不仅仅是指点他。

04 如果让你对现在的创业者说一句话,你想说什么?

要仔细评估创业的风险和失败的概率。如果你了解之后还愿意去做,那我祝福你,并且相信,你在一次或多次尝试后有可能成功。但如果评估后感觉不是自己能接受的风险,其实还是有很多道路可以走的。创业有很多种,有高技术的创业,也有服务业的创业,像淘宝掌柜,或者是车里放上好几个手机开着不同的打车软件。不同的创业的成功概率和适合的人是不一样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路径,满足感会更强。

05 人工智能的出现让一些事情的处理变得更高效、更智能,但同时也让很多人失业,你怎么看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帮我们平衡从事理工工作和人文工作的人的数量,像会计、交易员,这些工作很可能会被取代,我们似乎应该回归艺术,比如学摄影、拍电影,或者做喜剧演员。

06 你身上至少有3个标签,电脑科学的研究者、信息产业的经理人,还有现在的创业者,你最喜欢那个角色?

目前我必须做好的是早期投资人,其实我很喜欢做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人,我觉得只要能帮到别人就会很开心,未必是投资。

07 患病17个月重返北京,康复之后有没有减少工作量?现在对工作、金钱有没有新的认识?

我向来是不太在乎金钱的,反正够用就好,工作上会减少工作量。我现在减少工作量的方法就是每个月中有一两周会到台湾去。因为那边没有业务,再加上空气比较好,有一种调节的作用。

08 现在认为健康比工作更重要 了?

其实一直是这样想的,但生病后会放权给团队做很多事。之前亲力亲为,啥都想自己做,现在发现我不在的17个月,他们也做得挺好,我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09 最不喜欢把时间花在哪?

就是跟话不投机、价值观不一致的人在一起。有些人会讲一些套话、官话,我会不知道他在讲什么,或者是需要我做一些非常官话、套话、没有什么内涵的演讲。

10 有什么是你以前深信不疑但如今却深表怀疑的事情?

个人创业论文范文第7篇

所谓过度教育,就是说,人们在一个给定的条件下不得不去过度购买教育产品和教育水平。这个情况当然最容易出现在把教育变成社会所接受的用来衡量人才的几乎唯一标准的时候。也就是说,如果把人才用接受的教育的水平来衡量,那么,一个人要向社会和市场证明自己是人才,就必须购买足够多的教育的产品,这些产品可以是学校和专业,也可以是文凭和学位。在中国,眼下就有过度教育的趋向,尤其是在高等教育的阶段上。中国的教育经费在基础教育上的投入严重不足,中国农村的大多数孩子甚至无法得到起码的教育,但在高等教育上,除在加快研究生教育扩张外,1985年出现的“博士后”概念正在迅速演变成一个比博士更高级的学位,这是典型的过度教育的表现。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说过,创业过程本应该是很草根的。创业者的出现其实很少是家庭和政府培养出来的结果,也很少是竞争的结果,而是给予创业的一个个人自由选择的结果。每个人都有创业的动机,创业的决策是在特定的约束条件下作出的,这并不奇怪,因为往往只可能是约束条件限制了我们的创业行为,而不是说只有哪些人天生就是可以创业而且应该创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能让创业更容易、创业的社会环境更平和,比花大力气去筛选和培养所谓的企业家人才更有用,也更符合自然规律。

人从小就有理想,理想可以多种多样,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宽容的社会环境来满足人们选择自己成长道路的自由要求。而如果理想已定,那么一般来说是那些约束条件决定了人的最终选择。约束条件是很多的,但总是受到社会流行的观念的影响。今天,对国内大多数孩子的家长而言,子女放弃大学或研究生教育、放弃大城市的工作而选择个人的创业活动还没有被广泛地接纳,由这样的家庭构成的社会,自然就没有宽容一个人放弃成为“人才”而去自主创业的自由选择。

从西方企业家的创业和成长历史中,我们可以找到大量的案例来说明企业家的创业选择与他们接受的教育水平和取得文凭的多少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在过去50年国际上发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的进程中,我们也很少看到由大学培养出来的企业家的成功案例。我在1995年翻译出版的著作《改变世界的十三位男性》中,具体研究了13位创业家的创业故事和个人资料,发现他们成功前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并不是已在一些领域小有名气或者在大公司混上了一官半职的人。这些企业家包括盖茨(微软)、盛田昭夫(索尼)、特纳(CNN)、史密斯(联邦捷运)等,他们今天都已经是我们熟悉的国际知名的企业家。像他们这样的创业家在历史上还有很多,他们创办的新的企业改变了我们这个世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但是他们几乎没有一个是接受了完整的大学和研究院的正规教育的,相反,在他们的成功道路上,因为选择了创业而放弃完成大学和研究院教育的却比比皆是。

个人创业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校就业 前置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7.38

(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

高校就业工作本质上作为一种社会工作,从管理创新角度进行反思,重新思考高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的理念、方法和体系等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前置服务,改善就业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前置服务的内涵

就业工作的前置服务,指的是高校就业有政府、学校、教师全面参与,就业教育覆盖教育全过程,遵循市场需求和学生个性要求所提前开展的就业服务、就业指导,过程控制达到有效就业的管理工作。就业工作前置服务,属于就业工作管理范畴,在内涵上扩大了管理学意义上的事前控制的内容,将服务概念中“售后服务”、质量管理中“事后控制”的概念进行“整合”,作为前置化的就业服务管理就是要让就业服务的内容更加细化、人性化、流程化,包括就业服务能力、就业服务手段、就业服务方法、就业服务设计、就业服务流程再造等前置,进行提前考虑、重视、做出预案、实施变革,而M可能的减少就业服务过程中出现因不知所为的矛盾,使得服务过程更加科学化,过程保障其结果可控制化,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管理的有效性。

2.前置服务的内容

2.1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前置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前置指的是提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即在大学生入学前,从小学开始,伴随学业成长开展职业认知、自我探索、个人职业发展教育,让大学生从小开始认知职业理想、价值观、道德品质、职业动机、气质性格、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生理特征等个人因素,同时,认知其包括家庭因素、教育因素、环境因素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从模糊到清晰做出个人职业的近期和远景规划、职业定位、阶段目标、路径设计、评估与行动方案。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前置可以有效提高专业选择能力、就业稳定率和就业满意度。

2.2就业指导前置

就业指导前置不仅仅是开设课程由毕业前提前到大一,而且必须编制各高校学生的本土化就业指导资料和就业指南,同时探索全程教育模式,将就业指导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即大一重点引导学生职业认知、职业生涯规划尝试,确定职业目标;大二、大三主要以职业素质训练为主;大四(高职为大三)主要以就业指导、创业意识培养为主,积极引导学生增加个人的就业竞争力。在大学教育过程中,还应引入自主创业成功人士、校友、就业指导专家、企业代表到学校,现身说法,同时鼓励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积累工作经验,适应职场。

2.3就业工作前置

就业工作前置不仅仅是提前进行求职训练,加大招聘会力度,而是包括更多内容:其一是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其二开展深度校企合作,以双轨制、定单班、双元制、顶岗实习等形式从源头帮助学生就业,同时联合企业(用人单位)开发教材,互训师资,共同教学,共同开发产品;其三是对跨专业或非对口专业的就业学生离校前进行相关职业训练。

2.4创业教育前置

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创业教育前置不仅仅是指提前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而是包括:其一优化创业环境,提前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创业示范园区,配备一对一导师;其二塑造创业典型,加大创新创业宣传,同时把创业与创新结合,鼓励大学生发明创造;其三是政策保障,资金、项目、场地扶持大学生创业;其四是提前开展创业培训,培育企业家精神,开设创业过程分析、创业机会与商业模式分析、创业计划撰写,学习创业团队组建、创业融资、创业企业战略管理、管理创业企业成长等。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正确社会导向。

3.前置服务的实施

3.1顶层前置:实现制度化

政府,特别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调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制定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实行前置式制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建设是关键措施,顶层设计,改革就业指导不仅仅在高校阶段实施。其一,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前置到高中阶段、初中阶段、小学阶段,伴随学生基础教育,逐步提高职业认知,科学思考职业规划。其二,通过政府政策层面,促使高校的教学和管理模式更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引导教育投资的流向和规模,从教育机制改革入手保障大学生就业质量。

3.2中层前置:实现全程化

高校,将就业指导工作进行全程化设计,在大学招生、入学专业教育、专业基础课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拓展教育、毕业教育等各个环节中,贯彻就业为导向原则,开发配套教材,培养专业师资,实现全程就业服务和指导。如招生前引入职业素质测评系统帮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从源头保障学生明确个人教育目标,保障因材施教。同时,高校不能专业要专,办学特色要突出。前置服务全程化是高校教育层面的顶层设计,对高校的教育教学也有参考意义。

3.3下层前置:实现专业化

教师,是实施服务工作前置的执行者和落实人,首先要培养一批具备执业资格的就业指导师和创业指导师队伍,做到专家执教。其次是建构有高级职业指导师、中级职业指导师、初级职业指导师、创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团队,做到个性化服务。第三是建立就业服务平台,有职业咨询室,并配套相应的职业咨询软件。没有专业化的队伍和软硬件支持,就业服务工作前置就是一句空话,无法实现。特别是利用就业服务平台开展网络服务,为学生提供其他便利、高效、动态的帮助,一方面为学生提供自主开发的信息服务,比如本校的就业信息网站。另一方面与政府和社会上的公共职业服务机构设立的专门网站连接,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动态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苏静,肖攀.大学生就业服务创新性举措研究[期刊论文].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09)

[2]李从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市场化新路探析[期刊论文].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01)

[3]丁璇,王晓飞.论从多主体合作角度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期刊论文].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4]王佳锐.浅论大学生的弹性就业.2010,(06)

个人创业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专业研究生实践创新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0 ― 0154 ― 0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中明确提出:“各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科教创新是专业硕士教育之魂。这种教育之魂应体现在专业硕士教育的方方面面,包括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各专业硕士教育的实际,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强化专业研究生实践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本文仅就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进行一定的探索。

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体系内容,一是开设有利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创新能力培训。二是开展有效的教育见习、实习。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学习的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通过教育见习和实习得到验证和提高。三是毕业论文的撰写。我们要制定出一系列科学、规范的研究生毕业论文设计与撰写的方案,配置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并聘请各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进行论文开题论证。在论文题目选定、论文开题、论文一、二、三稿的撰写,以及毕业论文答辩和毕业论文成绩评定等各环节培养了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质。四是调动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的“听”“说”“读”“写”等专业技能培训。

让我们的研究生课堂由讲授转变为研讨;让我们的教师们由主演转变为导演;让我们的专业研究生由课堂中的听众转变为主演,使整个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由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转变,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由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让每个专业研究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一、适应全民创新的教育要求,调整语文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增加强化专业实践创新的课程,开设教法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课程方向的创新课程,开设有利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创新能力培训。如“教学研究”“中外教育理论研究”“认知理论研究”“作文研究与实训”“艺术与审美”“经典研读”等课程。

二、开展有效的教育见习、实习。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学习的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通过教育见习和实习得到验证和提高。我们要选取地方的省级重点中学作为我们的研究生教育见习、实习基地,组织有经验的专业教师全程指导,聘请见习、实习单位的一线教学名师给予具体的指导,让学生在教育“实战”中了解中学教改情况,了解未来职业状况和需要的知识、技能,增长才智、锤炼专业技能。

三、毕业论文的撰写。我们要制定出一系列科学、规范的研究生毕业论文设计与撰写的方案,配置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并聘请各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进行论文开题论证。在论文题目选定、论文开题、论文一、二、三稿的撰写,以及毕业论文答辩和毕业论文成绩评定等各环节培养了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质。

四、调动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的“听”“说”“读”“写”等专业技能培训。

(一)是授课技能培训。为提高学生的授课能力,坚持对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授课能力的培训。利用“语文教学论”课堂和部分课余时间,由师生共同组成模拟课堂,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以一位真正的语文教师的身份逐次登上讲台,授课、评课,并将这些记人总评成绩,有效地提高了专业研究生的授课能力。

(二)是“听”“说”“读”“写”四项教学基本功训练。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未来的工作是教师,职业的要求,他们要具备优良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要具有“听”“说”“读”“写”四项教学基本功。要在各种活动如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辩论会、讨论会等和专项训练中强化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教育教学基本功。

1.听,这里主要是指“视听”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听学在教学中要调动语文专业研究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能力,就要具备倾听的能力,及时发现学生思想的火花和闪光点,开启他们的潜智,调解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快乐!

(2)听教教师要掌握听教的能力,就是听课的能力和倾听别人教诲的能力。三人行必有我师,有我师你也要会学、会听:如:课程设计、导入传授技巧、师生互动能力、语言运用、个人素质和魅力、知识到规律的归纳等等。

2.说,课堂语言能力,不仅是运用语言的基本功的体现,更是其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以及各方面素质砺炼的集中彰显。语文专业研究生应有一个语言库,贮藏着丰富的资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他们应具有极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根据教学需要,呼之即出,信手拈来!

3.读,在训练中,主要体现在阅读和朗读两个方面:

(1)阅读

阅读包括泛读精读、通读、跳读、速读、略读、再读、写读、序例读、选读等各种方式。是扩大知识面、丰富语言、发展思维、提高想像力及培养研究生社会性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说来,学生知识的获得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亲自实践获得大量感性知识,然后通过思考上升为理性知识,这些构成了个人知识的一小部分来源。另一方面则是直接把人类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继承过来,把社会的知识转化为个人的知识,这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或大部分来源。

在阅读过程中,要处理好博览与精读的关系:博览就是广泛地阅读,是针对书的内容作一般性了解,以发现书内精华的部分和急需的知识。在博览的基础上,在同类的书中选出一本最好的进行精读。精读之后再阅读同类的其他书籍。精读时,要“细嚼慢咽”,要多动脑筋,要反反复复地读,还要认真做读书笔记。?精读过的书,要做到:一懂,就是对书的基本内容要达到理解的程度;二记,就是要记住所理解的内容;三会,就是会运用这些理解了的知识;四熟,就是能熟练地将从书本内学到的知识表达出来或运用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朗读

朗读是一项创造性的口头语言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朗读有助于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有助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学科教育专业的研究生,由于教师职业的要求,必须具备良好的朗读能力和技巧,要学会领读、范读中的停顿(包括:文法停顿、语法停顿、逻辑停顿、心理〔情感〕停顿)、重音(低中见高、实中转虚、快中显慢、连中带停)和节奏等基本技巧处理。

4.写,语言运用的另一种形式。主要包括写作能力、书写技巧、板书设计、教案编写等。

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要具备较强的书面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语文教师,还要具备“下水作文”的能力。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被称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四种基本能力之一(外语、写作、口才、计算机)。要想知道苹果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教师只有亲自尝试,品尝作文的甘苦,才会增强直观感觉,并以此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好的“传道、授业、解惑”。此外,参加作文实践,必然会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写作水平。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很难想象,不会作文的语文教师是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要么完全依赖作文指导书,讲些枯燥、空洞的理论知识,隔鞋搔痒,纸上谈兵。要么让学生死记硬背范文,以应付考试,我想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容易对学生的作出准确评价的,更谈不上恰当的修改。自然,这样的老师也很难培养出会写作的学生。语文教育专业的研究生要加强作文能力培训,迅速提高“下水作文”的能力。

同时,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还应该有良好的书写技巧,写得一手漂亮字,便于板书设计的美观大方,教案编写的规范整齐是。

(三)是微课和课件制作和应用能力训练。

针对“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要紧紧围绕语文学科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学会录制微课视频和制作常用的课件。教学视频要求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和单位,主要教学内容有字幕提示;多媒体教学课件要求围绕教学目标,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与教学视频合理搭配。熟练掌握多种课件制作方法,并能够科学灵活地应用到教学之中,充分发挥课件的辅助作用,提高课堂的“含金量”。做到适时、适量、协调,无“死机”“停顿”故障,教学整体效果好。

(四)文本解读能力培训。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文本解读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要经常解读各种各类的文本,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生要有对各种文本解读的能力,具备较强要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我们既要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地、有步骤地、科学系统地培养语文教育学科专业研究生文本解读的能力。在作者研究、文本产生背景、主题的提炼、结构分析、人物性格塑造、情节的发展、线索的发现、细节的凸显、环境的衬托、语言的运用等等方面进行能力的训练。

〔参 考 文 献〕

〔1〕王静.高校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榆林学院学报,2010,(01).

〔2〕陈龙泉郑姝.语文现代课堂教学建模的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03).

个人创业论文范文第10篇

>> 毛大庆:首先是活下去 首先是活下去 校长首先是教师 我,首先是用户 爱,首先是尊重 首先是做个好人 爱,首先是尊重 “首先是好女人” 毛大庆“跑步”前行 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廉洁政府首先是“廉价政府” 首先是一个好人 艺术首先是介入社会 大学的职责,首先是教学 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 贵族首先是精神的 “育人”的教育首先是“感染” 欣赏诗词,首先是欣赏自己 理想之城首先是安全之城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管理 > 毛大庆:首先是活下去 毛大庆:首先是活下去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毛大庆,生于1969年,博士,教授,曾任万科企业集团高级副总裁,现为优客工场创始人,译有《奔跑的力量》《鞋狗》。

01 工作那么忙,你是怎么保证翻译进度的?

时间比较紧张,所以没办法要求自己每天翻译多少,但每周会有个总量控制。一般来说,我会读一大段,把这个事儿弄明白了再写,其实相当于有一半是我在写。

02《鞋狗》这本书让你印象比较深的地方是?

应该说这本书写得很真实。在书的结尾,菲尔・奈特在电影院外面碰到了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他会下意识地将自己的身价和这两个人相比。其实这个世界级的企业家内心和普通人一样,总想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用特别朴素的视角看自己。

03 你说“打破常规者,人恒敬之”,对创业者来说,怎么解读?

其实创业这个事不用说得太文学化、浪漫化。对创业者来说,成功的定义是变化的,一开始活下去就是成功,但后来可能就变了。我觉得做一件事,能改变他人,给世界带来变化,往大了说就是给社会带来价值,就是成功。成为马云和马化腾这样的人物,改变周围,就是“打破常规”。

04 年轻人创业的关键是什么?

首先是活下去。一个商业模式不能养活自己、不能让企业不断产生效益,别的事也都完成不了。

05 创业的哪个阶段最关键?

创业者在最开始的时候要找好市场的切入点。创业如果分0到0.1、0.1到1、1到10、10到N四个阶段的话,最重要的就是0到0.1这个找切入点的阶段。一个好的商人,要对市场很重视,能看准一个市场的大致趋势。

06 怎么看待大学生创业?

多数还是理想有余,现实的经验知识和对市场的判断有些不足。现在85后、90后的年轻人可能家庭条件好、有更多的资源和钱去幻想,但这也造成了很多人的浮躁心理。像我这代人,虽然知识更新的速度比不上年轻人,但是判断风险、管控自己的能力要好很多,所以我经常鼓励年轻人创业要有好的伙伴,甚至与不同年龄的人组合,一起去创业。

07 国内浮躁的创业环境会不会部分是投资人造成的?

会,现在钱真的很多,很多都流入了创投和风投领域。今天中国的创投和风投与国外比,还是相对早期。并没有多少投资人在投资以外能够帮助到创业者,一个好的投资人能在投资以外还得懂得怎么帮助创业者,创造一个好的创业孵化环境去帮助他们。

08 今年的投资环境怎么样?

相比去年已经冷静很多了。2016年上半年的投资总案数比去年断崖式下降了百分之三十多,但VCPE的募集总金额却创了三年来的新高,说明钱流向创投的动机还是很明显的。现在我们投资的大方向还是生活消费类和TMT类,大宗技术类产品吸纳投资的能力还不强。美国科技类创业吸附了40%以上的资金,我们现在还不到5%。如果有好的项目,其实吸纳投资的能力是很强的。

09 对于菲尔・奈特的遗愿清单,你有什么看法?

我没有遗愿清单,但我喜欢算账。我以前常和万科新员工说,我现在做完的事可能你到80岁也做不完。我已经在46个城市跑了46场马拉松,每一次我都会好好了解当地的人文和历史,回来写一篇感受。跑一次步做三件事,单位时间里完成人家几倍的工作,一条命活出几条命的价值。

10 有什么给年轻人的建议吗?

上一篇:创业点子范文 下一篇:创业加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