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02 17:25:32

动物调查报告

动物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一、全州动物防疫工作基本情况

**自治州动物防疫机构设置基本完善,全州现有动物防疫人员794名,州本级25人,县级139人,乡镇631人,其中动物防疫监督员63人,动物检疫员413人。州家畜疫病防检站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具有独立执法主体资格,定编20人,现有在职人员18人,与州饲料监测站和州畜禽水产品检测中心合署办工(有职工8人)。8县市防检站共有定编84人,有干部职工139人。我州的动物防疫工作主要是围绕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宣传和防治技术的普及、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畜禽水产品和养殖业投入品(饲料和兽药)的质量监管、乡镇动物防疫站的管理等开展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通过全州广大动物防疫人员的共同努力,动物防疫工作实现了“疫情不扩散,人员不感染”的防控目标,保障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二、当前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一是诊断手段落后,化验室设备残缺不全。除州本级和吉首市外能够开展一些常规疫病的化验诊断外,其他县基本不能开展化验诊断工作;二是基础设施条件差。大部分乡镇动物防疫站无站房,有站房的且多数是危房,已年久失修不能使用。据统计,全州164个乡镇站,有站房的只有78个,占47.5%,而78个有站房的乡镇站有47个属危房,占60.2%;三是乡镇站设备落后且严重不足。1999年以前,乡镇站几乎没有任何设备,2000年州财政安排了100万元专项经费,给每个乡镇添置了一台冰箱,每个防疫员配备了一个保温盒,2004年省财政拨65.1万元,给每个乡镇更新冰箱、添置注射器、耳标钳消毒机等设备,除此之外,无任何设备,更谈不上交通、通讯、防疫监督等设备,乡镇动物防疫人员只能实施基本的免疫接种工作,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

(二)动物防疫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体制不畅。全州8个县级动物防疫机构,有5个是防检监合设的,3个是分设的,虽然8个站均为独立法人资格,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完全没有自,隶属于县畜牧水产局管理,人、财、物三权不能自主支配,乡镇站完全下放到乡镇政府管理,每年只有春、秋两季参加防疫注射工作,其余时间则从事动物诊疗和饲料兽药经营活动,而乡镇动物防疫站无任何资产和积累,乡镇动物防疫员处于县里管不到,乡镇不想管的尴尬局面。

(三)防疫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业务素质不高。据统计,全州共有794名动物防疫人员,其中州本级25人,县级139人,乡镇631人。从职称上看,具有高级职称的只有6人,仅占0.76%,中级职称177人,初级职称327人,无职称的达257人,占总人数的32.4%;从年龄结构上看,30岁以下139人,30-40岁之间254人,40-50岁之间138人,50岁以上254人;从学历情况看,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的只有25人,仅占了3.14%。大中专学历432人,初高中及以下学历211人,占26.6%。老同志经验丰富,新知识少,年轻同志经验少,知识面不宽,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四)群众防疫意识淡薄,强制免疫的措施难以落到实处。大多数养殖户包括部分基层动物防疫人员“重养轻防,轻防重治”的思想严重,认为山区自然屏障好,不容易发生畜禽疫病,认为防不防无所谓,是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根本意识不到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社会危害性,加之目前动物疫病错综复杂,需要免疫的畜禽病种又多,没有一针包防百病的灵丹妙药,一旦发生另外的疫病则认为防疫没有效果,从而不再愿意接种防疫,因此造成国家强制免疫的各项措施难以落实到基层。

(五)流通环节监管跟不上,产地检疫难度大。国道209、319和省道229、306线贯穿全州,交通十分便利,贵州、重庆、湖北的牲畜大多数途径我州销往外地,我州的四个省际动物边境检查站虽然在控制动物疫情传播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监管任务重,难度大,很容易通过流通环节引发动物疫情。我州农户养殖方式落后,居住分散,以一家一户的散养为主,并且养殖规模小,管理粗放,产地检疫难以到位。从统计数据看,2007年全州共出栏牲畜188万头(只),家禽575万羽,多数为自宰自食,上市交易的少,而产地检疫证使用还不到1000本,产地检疫率还达不到5%。

(六)新的疫病又不断出现,给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严重的挑战。我州曾是口蹄疫、炭疽、牛出败、气肿疽、狂犬病的老疫区,虽然经多年的努力,疫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口蹄疫仍有零星发生,狂犬病明显抬头。据调查,从1994年开始连续11年狂犬病0死亡报告病例,到2005年被打破,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6例,2006年14例,2007年27例,2008年一季度7例,防疫形势严峻。疑似禽流感、高致性猪蓝耳病等动物疫病在我州时有发生,给本已任务繁重的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了更为严重的挑战。

(七)动物防疫经费严重不足,制约动物防疫工作。虽然县、乡防疫站为全额事业单位,但由于县市财政困难,部分县市对州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议纪要的经费保障措施难以落实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防疫物资储备、防疫工作经费难以足额保障;二是乡镇站的一些政策性待遇无法到位,只能享受基本工资;三是村级动物防疫员报酬没有得到落实。四是免疫副反应补偿机制不健全,群众和防疫人员矛盾突出。五是动物防疫人员个人防护、医疗保障机制不健全。仅2007年全州开展的动物狂犬病防疫注射,被咬伤的人数多达80余人,用去防疫治疗费用近5万元。

三、主要对策与建议

(一)要进一步理顺兽医管理体制。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兽医体制改革的要求,尽快将兽医体制改革到位。为此,建议州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兽医体制改革方案,将州、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改为兽医局,并相应升格,防疫、检疫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分设,同时将乡镇动物防疫站收归县兽医局主管。

(二)要高度重视动物防疫能力建设。动物防疫能力建设是关系到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性长远工程。要从建立动物疫病防治长效机制入手,尽快研究制定动物防疫能力建设规划,因地制宜提出具体目标。当务之急是要抓好县、乡基础设施建设,充分用足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扶持政策,一是要尽快启动部援项目建设,争取尽早建成发挥作用。二是继续对县市实行站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建议州政府对站房建设给予适当补贴和奖励,减免乡镇站房建设的税费,力争用3-5年时间完成乡镇站站房建设任务。

(三)要不断充实基层动物防疫人员,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素养。要采取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鼓励在校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动物防疫站工作,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可以采用选调特困村支部书记的优惠政策。同时,对现有的非专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四)要进一步健全法制体系,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目前,国家出台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要尽快出台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实施条例》、《狂犬病防治条例》等,使之在实际工作中更具可操作性。同时,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养殖户和动物防疫人员学法、懂法、守法。:

(五)要加强检疫监督力度,严防重大动物疫情发生。要加强对牲畜交易市场、定点屠宰场、农贸市场的检疫监督力度,严防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确保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人们身体健康,打击各种违反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

动物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一、流浪动物群体的形成原因

据我调查,流浪动物的形成原因有以下方面:

1. 由于人类的不负责任,在饲养宠物的时候,如家中有了小孩儿不能养宠物,或是因为感到自己不能适应饲养宠物的生活,或是因为当初养宠物致使一时冲动,为做好心理准备等。因此导致不冯宠物沦为流浪动物。

2. 由于人们在养宠物前为接触过养宠物的知识。不知道要给家养的非经济宠物做绝育手术,导致家养宠物在期在未能找到合适的伴侣下,与流浪动物发生行为,导致家养动物与流浪动物所产生的后代又继续过着流浪的生活。

3. 由于人们的迫害,如毒打家养宠物或拿家养宠物当作发泄心理不平衡的工具,到这家养宠物被迫离家出走。

4. 由于对养宠物的管理政策缺乏了解,在认养宠物之后不办理领养宠物的许可证,或不在规定区域内认养规定种类的宠物。导致怕麻烦,在将要被查出时将宠物遗弃。

说明:1、家养非经济宠物:以家庭为单位所养的不是为获得经济利益的宠物。

二、人类对流浪动物的看法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我姓对于流浪动物的态度是包含同情与关心,并能够积极的尽自己所能帮助它们。我醒我们的社会应该是好的,能够帮助弱势群体的社会,但是时恰好相反。某日,在某城市的街头,一对男子看见路上的一只流浪猫,不知当时他们怎么想的,就用极为残忍的手段,将有毒的食物为给猫吃,最后将猫残忍的杀害了。人没对于生命的态度令我难以相信,人类怎么会这样对待我们的朋友,对待一个弱势群体,对待一个活生生的生命。

调查对象:未成年人 成年人

调查人数:未成年人 100人 成年人100人

调查方法:抽样调查

调查结果:(1)是否见过流浪动物

未成年人:85% 成年人75%

(2)是否救助过流浪动物

未成年人:61% 成年人32%

(3)是否有救助流浪动物的意识

未成年人:75% (大多由老师教导,为付出实际行动。)

成年人:25% (大多数认为没必要它可自生自灭)

(4)不救流浪动物的原因:

未成年人:害怕 害怕被染病 父母不准 没见过

成年人:害怕染病 没见过 没有必要 没意识 漠视态度

总之,我的数据不能说明一切,但是从媒体上可看到,滥杀无辜流浪动物的行为屡禁不止,有些报道让人难以置信,毛孔悚然,人类对弱小生命的漠视与冷淡、冷酷无情已达到了一个难以相信的境界。我国还没有立法来保护流浪的动物,唉!我不知该说声么好。一句话:大部分人对于滥意伤害弱小的流浪动物成支持态度,认为它们的生存权利是可以任我们剥夺的,我们不用管它们。

三:分析流浪动物的心理

据调查家养宠物被抛弃后它们的心理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创伤,一般分以下几种情况:

(1)、在被主人抛弃后或因某种原因成为流浪动物后,它们的内心深处仍然一直信任人类或主人,觉得他们只是一时冲动而舍弃了自己,对重新被人认养报以信心,仍让相信人类使他们的好朋友,这一类即相信人类型

(2)、在被主人抛弃后或因某种原因成为流浪动物后,它们由于受到打击太大,已完全不相信人类或是主人,认为人类就是我的敌人,不再读人类报以任何信心,认为只能靠自己,人类是不可信赖的,既不相信人类型

说明:在第一节中,所提到的流浪动物形成原因,一类原因和四类原因所产生的流浪动物为相信人类型,而二类原因和三类原因所产生的流浪动物为不相信人类型

四、如何保护流浪动物

动物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一、基本情况

全县辖有15个乡,10镇,共403个行政村,3194个村民小组,105422户。总人口487048人,其中,农业人口455857。

二、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现状

1、学历情况全县村级动物防疫员共有403人,其中初中以上学历的有184人,占总人数的93.05%(其中,初中学历的有257人,占总人数的63.77%;高中学历的有62人,占总人数的15.38%;中专以上学历的有56人,占总人数的13.09%;)。初中以下28人,占总人数的6.94%。

2、年龄结构在403名村级动物防疫员中,61岁以上的有10名,占2.48%;51-60岁的有80名,占19.85%;41-50岁的有150名,占37.22%;31-40岁的有142名,占35.24%;18岁-30的有21名,占5.21%。

3、专业结构在这403名村级动物防疫员中,兽医专业的有13人,占总人数的3.23%。在余下390名非兽医专业的防疫员中,受到县级以上业务部门培训的并取得兽医资格的有144人,其余246人均为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学徒。

三、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设置及职责

1、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设置

我县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设置原则上是按照行政村的个数来设置的。即,全县共有25个乡镇,403个行政村,按一村一名防疫员的标准,全县应该有403名村级动物防疫员。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目前尚有13个村没有防疫员,而部分村兽医员相对超标。为了解决防疫人才需求的矛盾,我县当前村级动物防疫员实行分片区包干责任制和人员调配制。即,一名防疫员负责一片区或一个行政村的动物防疫工作。按403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和403个行政村来计算,平均达到一村一名动物防疫员。

2、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职责

(1)根据上级布置的动物防疫任务,对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集中免疫,常年补免,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保障免疫密度达到100%。同时,对其他动物疫病进行防疫。

(2)及时上报动物疫情,特别是重大动物疫情。

(3)承担该片区的动物防疫诊疗工作。收费方式为服务性收费。

(4)按期统计上报畜牧生产情况,特别是规模养殖户的情况。

(5)负责责任区域内动物防疫相关法律法规宣传。

3、村级防疫员承担非本职工作情况

村级动物防疫员除必须履行的上述职责外,还承担着发展本地畜牧养殖业的重担。他们在遵纪守法的原则范围内,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正确引导下,以科技为支撑,以诚信为基础,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科技脱贫致富的模范带头作用。

四、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管理制度和办法

1、村级防疫员的管理办法

我县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管理和办法,主要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省、州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来制定实施的。其主体部分有四点:一是指导思想;二是必备条件;三是职责及任务;四是奖惩办法。目前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管理办法正在进一步完善中。

2、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补贴情况

处于我县财政困难实际情况,我县403个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补贴均由县级财政全额拨款每人每月工资30元。工资发放和管理方式均由各乡镇财政所统一负责。2008年有200名村级动物防疫员,获得中央财政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补贴每人每月110元,工资每月达140元/人。其余203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工资每人每月仍是30元。

五、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村级动物防疫员大多数是“半路出家”的学徒,大多数防疫员知识陈旧,缺乏系统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有时还会因为运用了错误的传统经验而耽误了动物的最佳治疗时间,而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村级动物防疫员年龄老化

村级动物防疫员年龄老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动物防疫工作任务繁重、待遇低下。村级动物防疫员除了每年要完成春秋两防的全部任务外,还兼顾疫情上报、畜牧生产的统计等多种报表。而待遇仍然是每人每月30元人民币。年轻防疫员为了养家糊口,有部分人自愿辞去防疫员的职务外出打工,这是村级动物防疫员年龄老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3、部分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文化程度偏低,加之平时缺乏学习,以致无法胜任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

动物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全县辖有15个乡,10镇,共**个行政村,3194个村民小组,105422户。总人口487048人,其中,农业人口455857。

二、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现状

1、学历情况全县村级动物防疫员共有**人,其中初中以上学历的有184人,占总人数的93.05%(其中,初中学历的有257人,占总人数的63.77%;高中学历的有62人,占总人数的15.38%;中专以上学历的有56人,占总人数的13.09%;)。初中以下28人,占总人数的6.94%。

2、年龄结构在**名村级动物防疫员中,61岁以上的有10名,占2.48%;51-60岁的有80名,占19.85%;41-50岁的有150名,占37.22%;31-40岁的有142名,占35.24%;18岁-30的有21名,占5.21%。

3、专业结构在这**名村级动物防疫员中,兽医专业的有13人,占总人数的3.23%。在余下390名非兽医专业的防疫员中,受到县级以上业务部门培训的并取得兽医资格的有144人,其余246人均为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学徒。

三、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设置及职责

1、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设置

我县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设置原则上是按照行政村的个数来设置的。即,全县共有25个乡镇,**个行政村,按一村一名防疫员的标准,全县应该有**名村级动物防疫员。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目前尚有13个村没有防疫员,而部分村兽医员相对超标。为了解决防疫人才需求的矛盾,我县当前村级动物防疫员实行分片区包干责任制和人员调配制。即,一名防疫员负责一片区或一个行政村的动物防疫工作。按**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和**个行政村来计算,平均达到一村一名动物防疫员。

2、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职责

(1)根据上级布置的动物防疫任务,对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集中免疫,常年补免,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保障免疫密度达到100%。同时,对其他动物疫病进行防疫。

(2)及时上报动物疫情,特别是重大动物疫情。

(3)承担该片区的动物防疫诊疗工作。收费方式为服务性收费。

(4)按期统计上报畜牧生产情况,特别是规模养殖户的情况。

(5)负责责任区域内动物防疫相关法律法规宣传。

3、村级防疫员承担非本职工作情况

村级动物防疫员除必须履行的上述职责外,还承担着发展本地畜牧养殖业的重担。他们在遵纪守法的原则范围内,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正确引导下,以科技为支撑,以诚信为基础,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科技脱贫致富的模范带头作用。

四、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管理制度和办法

1、村级防疫员的管理办法

我县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管理和办法,主要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省、州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来制定实施的。其主体部分有四点:一是指导思想;二是必备条件;三是职责及任务;四是奖惩办法。目前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管理办法正在进一步完善中。

2、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补贴情况

处于我县财政困难实际情况,我县**个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补贴均由县级财政全额拨款每人每月工资30元。工资发放和管理方式均由各乡镇财政所统一负责。**年有200名村级动物防疫员,获得中央财政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补贴每人每月110元,工资每月达140元/人。其余203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工资每人每月仍是30元。

五、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村级动物防疫员大多数是“半路出家”的学徒,大多数防疫员知识陈旧,缺乏系统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有时还会因为运用了错误的传统经验而耽误了动物的最佳治疗时间,而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村级动物防疫员年龄老化

村级动物防疫员年龄老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动物防疫工作任务繁重、待遇低下。村级动物防疫员除了每年要完成春秋两防的全部任务外,还兼顾疫情上报、畜牧生产的统计等多种报表。而待遇仍然是每人每月30元人民币。年轻防疫员为了养家糊口,有部分人自愿辞去防疫员的职务外出打工,这是村级动物防疫员年龄老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3、部分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文化程度偏低,加之平时缺乏学习,以致无法胜任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

动物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全县辖有15个乡,10镇,共403个行政村,3194个村民小组,105422户。总人口487048人,其中,农业人口455857。

二、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现状

1、学历情况全县村级动物防疫员共有403人,其中初中以上学历的有184人,占总人数的93.05%(其中,初中学历的有257人,占总人数的63.77%;高中学历的有62人,占总人数的15.38%;中专以上学历的有56人,占总人数的13.09%;)。初中以下28人,占总人数的6.94%。

2、年龄结构在403名村级动物防疫员中,61岁以上的有10名,占2.48%;51-60岁的有80名,占19.85%;41-50岁的有150名,占37.22%;31-40岁的有142名,占35.24%;18岁-30的有21名,占5.21%。

3、专业结构在这403名村级动物防疫员中,兽医专业的有13人,占总人数的3.23%。在余下390名非兽医专业的防疫员中,受到县级以上业务部门培训的并取得兽医资格的有144人,其余246人均为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学徒。

三、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设置及职责

1、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设置

我县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设置原则上是按照行政村的个数来设置的。即,全县共有25个乡镇,403个行政村,按一村一名防疫员的标准,全县应该有403名村级动物防疫员。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目前尚有13个村没有防疫员,而部分村兽医员相对超标。为了解决防疫人才需求的矛盾,我县当前村级动物防疫员实行分片区包干责任制和人员调配制。即,一名防疫员负责一片区或一个行政村的动物防疫工作。按403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和403个行政村来计算,平均达到一村一名动物防疫员。

2、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职责

(1)根据上级布置的动物防疫任务,对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集中免疫,常年补免,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保障免疫密度达到100%。同时,对其他动物疫病进行防疫。

(2)及时上报动物疫情,特别是重大动物疫情。

(3)承担该片区的动物防疫诊疗工作。收费方式为服务性收费。

(4)按期统计上报畜牧生产情况,特别是规模养殖户的情况。

(5)负责责任区域内动物防疫相关法律法规宣传。

3、村级防疫员承担非本职工作情况

村级动物防疫员除必须履行的上述职责外,还承担着发展本地畜牧养殖业的重担。他们在遵纪守法的原则范围内,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正确引导下,以科技为支撑,以诚信为基础,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科技脱贫致富的模范带头作用。

四、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管理制度和办法

1、村级防疫员的管理办法

我县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管理和办法,主要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省、州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来制定实施的。其主体部分有四点:一是指导思想;二是必备条件;三是职责及任务;四是奖惩办法。目前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管理办法正在进一步完善中。

2、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补贴情况

处于我县财政困难实际情况,我县403个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补贴均由县级财政全额拨款每人每月工资30元。工资发放和管理方式均由各乡镇财政所统一负责。20*年有200名村级动物防疫员,获得中央财政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补贴每人每月110元,工资每月达140元/人。其余203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工资每人每月仍是30元。

五、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村级动物防疫员大多数是“半路出家”的学徒,大多数防疫员知识陈旧,缺乏系统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有时还会因为运用了错误的传统经验而耽误了动物的最佳治疗时间,而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村级动物防疫员年龄老化

村级动物防疫员年龄老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动物防疫工作任务繁重、待遇低下。村级动物防疫员除了每年要完成春秋两防的全部任务外,还兼顾疫情上报、畜牧生产的统计等多种报表。而待遇仍然是每人每月30元人民币。年轻防疫员为了养家糊口,有部分人自愿辞去防疫员的职务外出打工,这是村级动物防疫员年龄老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3、部分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文化程度偏低,加之平时缺乏学习,以致无法胜任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

动物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动物源性;炭疽;流行病学;调查

鲁贡镇位于贞丰县东南面约27km,全镇共有16个行政村2640人,有23名村医。者央村距鲁贡镇政府所在地约12km,者央村辖者央、者么、高寨3个自然村寨,9个村民小组,共460户,总人口2640人,以布依族为主。当地农户主要喂养的牲畜有牛、马和猪,牛和马占约95%,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环境卫生状况较差,村民防病意识淡薄,有剖食病死动物的习惯。者央村医疗条件落后,全村卫生室仅有1名村医,负责医疗和预防保健工作。

2014年7月24日晚23:40黔西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贞丰县鲁贡镇发生一起皮肤型炭疽疫情,发病3例死亡1例”,黔西南州疾控中心2014年7月25日派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赶赴贞丰县疫情发生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置工作。现将调查处置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现场调查

采用《炭疽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由流行病学专业人员负责事件的调查、资料收集和整理。

1.2病例定义

按《炭疽诊断标准》(WS283-2008)对病例进行诊断,病例定义为:2014年7月17日以来,参与病死马的剖剐、马肉或内脏加工和食用的村民,出现典型皮肤炭疽痈等临床表现的患者,为皮肤炭疽病例。

1.3实验室检查

采集土壤标本10份(双份),牲畜饮水地水样1份(双份),由黔西南州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炭疽杆菌分离培养,结果送贵州省疾控中心进行复核。

1.4统计学分析

用Excel录入数据,率的比较采用SPSS19.0软件的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人间疫情

2.1.1 流行强度

截止8月7日共发生皮肤炭疽3例,死亡1例,罹患率3.23%(3/93),病死率33.33%(1/3)。

2.1.2 时间分布

杨正文为首发病例发病日期2014年7月20日发病为,2014年7月21日和7月24日各发病一例,分别是首发病例之妻吴某某和参与剖剐韦某某。

2.1.3空间分布者央村一组1例,者央村二组2例。

2.1.4人群分布最小年龄50岁,最大年龄60岁;均为农民,3例均为布依族;男女之比为2:1。

2.1.5病例临床特征杨正文为死亡病例,剖剐自己喂养的突然因病死亡的马,手部出现水疱、周围组织肿胀,组织坏死破裂形成溃疡,血样分泌物结成黑痂,同时伴发热、头痛等全身不适症状,调查发现死者剖剐病死马前右手有伤口,家属叙述右腋下有包块(淋巴结肿大);另外2例病例面、手等暴露部位皮肤出现丘疹、水疱,周围组织肿胀、浸润,中央坏死形成溃疡性黑色结痂,疼痛不明显。

2.1.6病例诊疗除死亡病例外,另外2例病经过医疗点进行抗菌治疗后,炭疽水肿逐渐消退,结痂褪屑,全部痊愈。

2.2流行因素调查

2.2.1畜间疫情发生畜间疫情的户主杨正文家中喂养牛15头、马2匹和猪2头,牛、马以放养为主,2014年7月17日喂养的一匹马突然死亡,腹部肿胀,口鼻流出淡黄色浆液。

鲁贡镇辖区内者冗村于2009年曾发生过皮肤炭疽疫情;比邻的鲁容乡于2006年也发生过炭疽疫情。

2.2.2密切接触者的发病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户主杨正文喂养的一匹马突然死亡后,请村民韦某某、杨某某、杨某某、吴某某等帮剖剐,参与死马搬运、剖剐、洗切和食用者共93例,其中发病3例,罹患率为3.23%。据剖剐人员述死马腹部肿胀,口鼻流出淡黄色浆液,剖剐时血液不凝固。将搬运、剖剐、洗切并食用煮熟马肉作为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罹患率为10.00%;未参与搬运、剖剐、洗切只食用煮熟后的马肉作为非密切接触者,非密切接触者没有病例。密切接触者与非密切接触者罹患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检验Fisher's确切概率法,P=0.031,P

2.3实验室检测结果

采集死亡马剖剐地土壤标本20份,经黔西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在土壤中分离到两株可疑菌株,经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后为阴性。采集水样1份,未检出炭疽杆菌。

2.4防制措施

2.4.1环境消毒处理对剖剐点及可能被污染的环境用漂白粉进行彻底消毒。

将可能被污染泥土挖松,用水将漂白粉溶解成含有效氯20%的水溶液,将该含氯水溶液倒入挖松泥土充分混合作用足够时间,再在上方洒撒漂白粉,盖上未受污染的泥土填平。

2.4.2加强村民的宣传教育工作疫情发生后,州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村委的组织下,对村民进行“三不”(不剖杀,不出售,不食用病死畜肉)、发现病死畜及时报告和病死畜肉就地焚烧深埋知识的宣传,革除不良的陋习,以提高群众自我防护和报告疫情的意识。

2.4.3加强村级卫生人员培训通过对村级基层医护人员的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基层医护人员业务知识水平,增强炭疽等法定传染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及时报告意识。

3讨论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动物源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草食动物,特别是牛、马和羊,人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而被感染。皮肤炭疽临床特征表现为无痛性非凹陷性水肿、焦痂溃疡等典型皮肤炭疽改变。此次疫情发病3例死亡1例,临床表现具有皮肤炭疽的无痛性非凹陷性水肿、焦痂溃疡等典型临床特征,抗菌治疗有效;经SPSS19.0软件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密切接触与非密切接触间发病差异有显著性(P=0.031,P

引起本次皮肤炭疽疫情暴发的原因分析:(1)疫情地为布依族聚居村寨,经济条件较为落后,交通不便,环境卫生状况较差;(2)是村民防病意识淡薄,生病时不愿及时就医;(3)村民有剖食病死动物的习惯,以致接触感染炭疽杆菌病畜。(4)基层医务人员对炭疽等急性传染病的认识不足,加之病例出现临床表现未及时到村卫生室及上级医疗机构进行就诊,导致疫情不能及时被发现和上报。(5)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且经济不发达,是炭疽疫情高发的省份。1987~1996年有65.52%的县曾发生过炭疽疫情;2000~2003年贞丰县所在的黔西南州发病率的居全省前列,与疫情发生地比邻的鲁容乡2006年也发生过炭疽疫情;(6)疫情处理中剖剐地环境消毒不规范、不彻底,为炭疽疫情发生留下隐患,加之畜问疫情未能及时发现和病人未及时就医,造成疫情的蔓延扩散。

查阅传染病疫情统计资料,这是我州10年来多次发生的皮肤型炭疽疫情。由于处理的及时所以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流行和爆发,几个关键环节的处理经验需要及时的总结。一是当地卫生院发现异常情况后,应在第一时间内向上报告疫情,并对患者进行治疗和处理。二是县(市)疾控机构接到报告后要迅速到达现场并对疫情进行防控。三是当地政府应该加强宣传和指导。疫情的反复发生反映出当地农民的健康意识和卫生知识需要加强,畜牧检疫也需要加强和完善。完善县区级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开展炭疽疫情防控各部门信息沟通,建立联动机制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综上所述,为做好今后炭疽疫情的防控:应逐步提高村民经济收入,让广大村民不食用病死畜;加强对广大村民健康宣传教育,特别是通过学校加强学生健康宣传教育,采取小手牵大手的宣传方式,把“不宰杀、不售、不食用病死畜”以及“发生不明原因的病死牲畜要立即报告当地农业部门”,提高全民的防病意识和能力;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减少疾病的流行因素;以当地政府为主导,加强与卫生和畜牧部门的信息沟通,建立联动机制,畜问发生疫情时,政府核实后给予相应补偿,使村民不去剖食不明病因死亡的病死畜,将疫情控制在畜间,预防人间疫情的发生;及时规范地作好疫区、疫点彻底消毒,并开展消毒效果评价,使疫源地成为历史,不再二次感染牲畜和人。

动物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在中学生物教材中,有许多供教师进行生态观教育的素材。在教学中我们应紧扣教材进行宣传、讲解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形成和建立生态观。这不仅是素质培养的一个方面,同时也关系到这一代人以后在生活中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教师如何紧扣具体教材进行生态观教育?例如

(1)植物绪论中讲到什么是生物?可结合花木丛生的秀丽山川,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张挂图说明人类生存和发展依靠自然资源、自然环境。

(2)讲到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时应给学生讲明植物对生态环境的调节作用,植物为人类提供了食品、能源、氧气;植物的根可固土防沙防风等。

(3)在讲授《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时,可渗透到重金属污染物随植物水分和无机盐吸收进入植物体,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4)动物教材中海洋鱼类一节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的困境:近海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生态破坏已经比较严重。由于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沿海、近海海洋生物物种减少,渔业资源衰退,质量下降。

(5)在《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内容中,让学生探讨“生物圈2号”失败的原因,使学生意识到进行环境保护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生物教师,应不断挖掘教材中涉及的环保内容,进行扩充,适时的渗透环保意识,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

二、剖析我国环境保护现状

我国以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著称于世。我国土地面积约等于40个英国,17个法国,26个日本,位居世界第三。然而我们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3亩。为了生活,我们与植物争夺地皮,与动物争夺食物,使我国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为了生存大力发展工业,使淡水、海水污染,使土壤、大气污染。结果,当今地球雨林正以每年175公里的速度消失,40多种鱼类因污染和过度捕捞濒临灭绝,每年约有2.8亿人沦为生活在空气混浊的城市。环境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条件,人们在深受自然生态破坏带来的苦难之后认识到:只有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才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对环境保护日趋注重,1992年我国就出席了首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把每年6月5日定为环保日,并在每年的这一天以一定主题宣传人与自然。通过对环境现状的分析和环境保护的措施介绍,使学生懂得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是怎样一个环境,同时要让学生明白我们国家关于环境治理,环境保护的决心和举措。

三、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我们周围环境现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调查生活周围生态环境,在调查基础上,撰写“环境保护小论文”,“调查报告”或在学校内设立“环境宣传专栏”。通过这些活动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进一步思考。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实际确定“环境保护小论文”、“调查报告”等主题,确定调查的地点、时间、要求,让学生实地调查,把调查结果和调查中自己的认识、体会以“环境保护小论文”、“调查报告”形式书写出来。调查中可以请家长参与,一方面帮助学生完成调查,另一方面达到环境保护宣传目的。例如在耿马县,可对糖厂等进行调查,了解污染物、污染源对水质、土壤、植被、农业的破坏和影响,并访问环境保护局,了解我县主要环境问题,防污措施及执行情况,从而写出有据有理的小论文和调查报告,在小论文和调查报告中提出合理化建议,呼吁全县人民重视环境保护。通过环保主题的各种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增长见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在接受生态观教育中,热爱我们的大自然,在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生态意识。

四、联系生活实际

面对日趋严重的生态破坏,我们不能坐而视之,甚至说着环境的恶化,做着恶化环境的事,而是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把环境保护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保护我们学校环境卫生开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不乱弃废纸乱吐痰为不乱摘花草乱伐木,同时积极种花草种树,绿化美化我们生活学习的校同环境。总之,在当前生态环境问题严峻的形势下,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就是要在了解严重的生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环境,充分的利用各种生物和人力资源,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教学,让中学生学会科学的生活,让知识为生活服务,同时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

动物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报道再次把“牛奶危害论”带进了大家的视野。多年来,关于牛奶危害的研究就不断出现,“牛奶到底能不能喝”困扰了很多人。本文中研究当事人坎贝尔教授和国内权威食品营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教授谈了自己的看法。

来自中国的研究

在文首提到的报道中,关于癌症的研究内容主要引自坎贝尔教授所写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一书。书中主要探讨了在对健康的影响方面,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有何不同。

坎贝尔教授讲述了本书的由来:1981年,中国的一份癌症普查报告引起了他的关注。这份报告包括了2400个县的数据和详细的中国癌症分布图。在他看来,这项调查很全面,是全球少有的大规模普查。随后,坎贝尔与当时在他实验室工作的陈君石博士、在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访问的黎均耀博士以及英国牛津大学的皮特欧教授合作,在中国69个县的130个村庄进行了6500个样本、含639个变量的调查。通过调查,坎贝尔认为,和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东方饮食结构相比,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西方饮食结构更易引发心血管病、癌症、糖尿病、老年痴呆症等慢性病。这项研究在全球引起巨大轰动,影响力至今不衰。《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一书也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在书中,坎贝尔通过老鼠实验指出,含大量牛奶中的酪蛋白的饲料,可加强黄曲霉毒素对老鼠的致癌作用。

“牛奶致癌论”不科学

这正是新一波“牛奶致癌论”的来源。酪蛋白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奶水中,但含量、类型各有不同。坎贝尔教授的实验方法是用两组老鼠,通过致癌物黄曲霉毒素使其体内产生肝脏肿瘤,然后一组用只含植物蛋白的饲料喂养,另一组吃只含牛奶酪蛋白的饲料,最后发现,植物蛋白组老鼠的病情没有变化,而酪蛋白组老鼠的病情明显恶化。同时,他们比较了饲料中分别含20%酪蛋白和5%酪蛋白时老鼠的肿瘤发生率,最后得出结论:占牛奶蛋白质87%的酪蛋白会“在动物实验模型中显著地促进肝癌的发生”。

我们该怎么理解这个研究?陈君石教授谈了他的看法:首先,老鼠实验结论不能直接推演到人身上。其次,这个研究是将酪蛋白作为实验鼠唯一的蛋白质来源,这样的饮食结构在人类日常饮食中几乎不可能出现。“平时我们喝的牛奶90%以上是水,所有蛋白质加起来也不过3%;一杯牛奶250毫升,其中酪蛋白能有多少?而人一天至少需要60克蛋白质”――显然,靠“每天一杯奶”只能满足小部分蛋白质需求。再次,这个实验是首先通过黄曲霉毒素引发癌症,大量酪蛋白加强了黄曲霉毒素的致癌作用,而不是直接引发癌症。最关键的是,坎贝尔研究的是酪蛋白,“并没有说牛奶会致癌”,直接得出“牛奶促发癌症”的结论是误导。

对国内的报道,坎贝尔教授又怎么看?他说,这一研究“并不是说乳制品会致癌”,而是说大量食用乳制品可能对健康有不良作用。即使是酪蛋白,坎贝尔教授也不认为它就会致癌。在《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中,他写道:“蛋白质摄入水平和癌症发病率之间有关联,并不能说明蛋白质是导致癌症的病因”,“相关性并不等于因果性”。而癌细胞增殖,也是在老鼠摄入的酪蛋白“达到或超过身体生长速率所需的蛋白质摄入量时”才会发生――很明显,坎贝尔教授已经在书中向我们说明了“牛奶致癌论”不够科学。

那我们该如何看待酪蛋白实验的意义?陈君石教授指出:这项研究的真正意义在于让科学家们注意到蛋白质的来源、含量都会对致癌物的作用产生影响,从而去寻找更合理的饮食结构。

喝牛奶,中美大不同

阐述完对酪蛋白研究意义的理解,陈君石教授接着指出,坎贝尔教授的研究目的在于警示美国人,中国人不应该全盘照搬。其中的原因,在于两国人民的牛奶饮用量存在很大差异。

差异到底有多大?欧美国家的每年人均牛奶消费量超过300千克,而我国仅为21.7千克,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准――美国人把牛奶当水喝,各种乳制品吃得也多,而中国人则是远远不足。研究显示,牛奶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能促进骨骼发育,提高免疫能力。它的益处这么多,而饮用量却远远不足,因此我们有必要提倡“每人每天一杯奶”。但是,牛奶喝得太多又会导致钙流失,有些人会出现腹泻,因此,陈教授指出,“美国人不可能再鼓励喝牛奶”,他们的乳制品已经吃得太多,“需要泼点冷水”。

食物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搭配

按我们的理解,好的食物自然该多吃,不好的该少吃,为什么还要这边鼓励多喝,那边“泼点冷水”?

“一切都是量的问题。”陈君石教授这样说,在营养学家眼里,食物从来就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怎么搭配,在于饮食结构是否合理。“就像很多人说红烧肉这样的东西油脂含量太高,有致病风险,但一般人每周吃一两顿又有什么关系?可是,你不能天天吃、顿顿吃,那样身体也会受不了。”这个道理放到牛奶上是一样的――“我们现在是喝得不够,需要增加,使我们的饮食结构、营养搭配更合理。这和美国人喝得太多需要限制是一个道理。”

除了癌症,不少人也认为,牛奶等动物性食品与很多慢性病有关。对这一点,从小在农场长大的坎贝尔教授认为,多年的研究结果和人群调查表明,多吃动物性食品,包括牛奶,与癌症(乳腺癌、前列腺癌、直肠癌)、糖尿病、心血管病等“有关联”。但是他依然强调这只是一种“关联性”,“并不是指肉食和牛奶与这些疾病有一个特定的致病机理”,并不是说多吃动物性食品就必然会引发这些疾病。

西方营养学家推崇东方饮食

对于饮食是荤好还是素好,陈君石教授这样认为,中国人向来讲求饮食均衡,科学饮食不能简单地用荤、素来划分,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无疑是明智的选择。在他看来,关于牛奶与癌症关系的讨论只是《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一书的一小部分,整本书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对东西方饮食结构的比较和探讨上。“现在全球科学家基本公认,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东方饮食结构更加有益于健康。”这就是坎贝尔教授的研究产生的最深远影响。

动物调查报告范文第9篇

完善港台产月饼检验检疫及后续管理 罗炬华,李益太,黄伟忠

乙酰丙酮-甲醛分光光度法测定肉与肉制品中挥发性盐基氮 张沛玲,李薇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与聚合酶链法(PCR)测定乙肝的比较 荆海强

一起由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胡亚雄,毕重铭

一起进境货物中携带可疑白色粉末的调查处理报告 孙超

深圳口岸传染病监测体检发现首例台胞HIV感染者处理方式的探讨 黄怡,李戈静

特殊人群颈椎病发病情况讨论 祁军,马立人

糖尿病实验室检验指标评价 何晨光,周沫

血液流变学标准化方法探讨不同种仪器不同测定方法引起正常值偏移 张伟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军团菌病监测标准 鹿侠

HACCP在外卖业食品卫生管理中的应用 张弘,张宜友

世界各国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和管理 朱光富

天津港1998~2000年鼠、蚊、蝇密度及种群构成调查 许庆华,李俊志,刘振江

重视心理障碍建立完善人格实现检验检疫的高质量 王永亮

乙型肝炎疫苗人群免疫研究进展 张维铭

汉氏巴尔通体研究进展 田宏,何晨光

人瘤病毒分子生物学及相关疫苗的研究 曾三武

毒饵除鼠剂及其安全使用 钱保元,张洪元

噪声对听力的影响 吴金凤

一例输入型霍乱的调查报告 阎静,钟和平,王福建

腹泻儿童输液治疗中发生的低钠综合征二例报告 张立凤

骨代谢生化指标对糖尿病骨量减少诊断价值的探讨 陈君,尹富华

过氧乙酸对物体表面和空气消毒作用的评估 魏丽萍,李凤荣,李华

前S1蛋白抗原(Pre S1)阳性与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关联性的分析 李洪娟,张金贤

微分电位溶出法同时测定陶瓷食品容器铅、镉溶出量 刘惠英,曾开路,徐言荣

果脯蜜饯中残留二氧化硫的检验与调查 杨超

Icp-MS在生物材料微量元素检测中的应用 孙玉岭,刘景振,孙悦波,范淑丽

正确使用卫生标准 王克利,李明元

ISO14001在酒饮行业的实施和认证 陈晓钧

天津市2000年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特点分析 许婕

对一例外籍HTV感染者卫生检疫监管工作的探讨 吴迪,邱新明,闫护森

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监测结果分析 刘昱,李戈静

德化县HBsAg阳业人员HBV标志物及ALT测定结果分析 陈建财,许美凤,郑大成,吴素云

68例毒鼠强污染环境引起中毒的调查分析 张正尧,赵伟,鹿尘,孙明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次发现大麝鼬 丁鲁民,徐友祥

福州国际机场鼠类种群分布及鼠传疾病调查 张述铿,刘丽霞

国际航行船舶鼠患检查与确定除鼠依据 苑勇业

新疆阿拉山口地区媒介生物调查报告 王春国,韩佳成,陈兴华

各国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的争议及所采取对策 张保华,来则民

西尼罗热 鹿侠

食源性李斯特氏菌的污染与预防 张宜友

裂谷热的预防与控制 孙超

二硫化碳的神经毒作用 王伟

动物皮毛与人畜共患病的关系 王东胜,安格日格

浅析二恶英与人体健康 邵景东,钱保元

反相TLC/光密度扫描分析法食品中虫胶色素和胭脂虫红色素的分析 李明元

残留农药试验方法参考资料 李明元

海港卫生检疫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刘云凯,秦军

中国检疫处理需要辐照技术 马以桂,徐力平

湖北口岸进出境集装箱卫生质量状况统计分析 杨健胜,索光华,钱昌文,江丽平,吕恒

盐城地区劳务输出人员出国前基本情况与知识调查分析 杨志勇,徐素荣,陈勇

甲型肝炎疫苗使用前后发病情况分析 张芳

208例劳务输出人员中检出的7例阴虱病病例分析 王永亮

天津口岸出入境人员HBsAg检测结果分析 李智慧,柴宏森

果脯蜜饯中二氧化硫残留的检验与分析 张娟

改进法快速测定餐洗剂中的甲醇 朱明明

拉米夫定对58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治疗效果分析 王胜启,王俊杰

食品抗氧化剂及其分析技术 王克利,李明元

亚洲虎蚊 马以桂,张楚菁

压舱水污染——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郑剑宁,方志强

埃博拉—马尔堡病毒性疾病监测标准 孙超

境外人员体检记录验证工作中的问题探讨 张明江,陆永昌

2002年天津开发区一企业麻疹爆发的调查报告 庄振荣,于浩,王克利

一起甲型肝炎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杨医军

标化合格率在食品卫生中的应用 殷红

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的评价方法 王叔淳

理化实验室常见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徐文科

首都机场口岸媒介生物密度调查及控制 黄健华,曹建中,吴金禄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鼠类季节消长调查分析 何芝忠,李立,陈浪涛,高洁,唐靓靓

世界重要传染病传入我国的风险性与危害性分析 肖庆昕,吕智军,秦军,宋明昌,毕玉国

成人免疫前后乙肝抗体水平研究 曾文霞

甲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情况分析 郭素珍,常永超,孙宗立

传染病监测体检中查出一例开放性肺结核 任淑芬,李顺,郭继江

新疫苗的发展和应用展望 朱向军,张之伦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对孕妇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曹宏

人类埃利希体病 王奉新,孙超,吕智军

朊病毒的检测方法 刘伟,刘辉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监测标准--霍乱 唐侠

首都机场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工作探讨 吴金禄,苏小华,陈亦农

宁波口岸外供行业卫生监管方法初探 卢岳云,施惠祥

丙型肝炎病毒流行病学及防制策略研究进展 李旭

秃病蚤五亚种在中国的分布 黎唯,蒋卫,叶瑞玉,于心,关尽忠

远红外电温控热处理房的设计与应用 王福山,皮文祥,张晖

天津口岸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品名问题分析 刘志辉,任福皋,张瑞来,张晖,李智

如何加强对出口腐竹生产企业的检验检疫监管 戴应基,罗卓军

进口食品、化妆品的现状分析及建议 石长华

谈HACCP与SSOP的关系以及CCP的判定 朱光富

巴克图口岸食品卫生监督与霍乱预防实践 张振华,李降

建立口岸疫病疫情监控体系初探 陈方才,禹言华,招为国

对1例隐性梅毒感染者的调查处理报告 池昌,许振国,谢庚发,赵元新

归国劳务人员传染病监测模式的探讨 刘建国,朱平,冯进

3187例HBsAg阳性者e抗原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杨雪静,成英

梅毒患者血清学三项检测结果分析 陈建财,许美凤,吴素云

钦州口岸国际航行船舶上船员甲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夏福明,刘星发

甘其毛道口岸面临的鼠疫威胁及检疫措施 李宏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对围产儿的影响 曹宏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监测标准——人类炭疽 鹿侠

黄骅港口岸船舶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薛宁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茶叶中铅含量 丁宇清

2003年上半年文锦渡口岸进口食品不合格情况分析 罗炬华,李益太,李筑艳,林蕙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虾酱中的铅 郭强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餐巾纸和面巾纸中的铅镉含量 刘建,徐海芳

泉州防疫系统室间微生物考核质控报告 许美凤,陈建财,郑大成

两起食物中毒中检出致病性弧菌的结果分析 潘德军

鼠类对我国国境口岸危害与防制对策 苑勇业,孙文

呼和浩特机场鼠蚤调查报告 娅茹,李宏,张根全

河南口岸1112例出入境中老年人皮肤病检查结果分析 王胜启,王俊杰

出国劳务体检健康评估及参考建议 杨志俊

新疆口岸2001~2003年出入境人员HIV感染监测结果分析 关尽忠,柴树红,永生

樟木口岸从者中检出首例国内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 邱红,曾维艳,其美桑姆

从人类与疫病抗争的历史看抗击SARS将是人类的一项长期任务 王绪发

一起接种甲肝疫苗发生群体性癔病反应的调查报告 朱向军,吕杰,张之伦,高志刚,尔术俊

艾滋病的临床研究现状与未来 王胜启,王俊杰

信息2则

HPLC测定畜产品中左旋咪唑 刘淳,李明元

中国澳门的巨蚊属新种(又翅目:蚊科) 柯明剑,麦向真

流行性感冒--世界正蹒跚在能杀死大部分人类的传染病流行边缘 段悦

进出境集装箱场站登记及分类分级管理探讨 陈卫军,肖庆昕,林建辉

创建国际卫生海港的几点思考 钱保元,朱加叶,张培男

一起水型细菌性痢疾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孟昭远

河南口岸出境人员酒精性肝病的患病调查 王胜启,王俊杰,王静

40例氟桂利嗪不良反应分析 田梅,郑连群

进口废纸污染控制措施效果评估 吕恒,杨健胜,陈方才,招为国,索光华,刘耕华

进境大宗粮食、饲料中磷化铝熏蒸剂残留的监管及处理 孙建国,马祖玲,李玉亮,吕为宝

二连浩特市饮用水水质现状与改善措施 道斯琴

APDC-MIBK体系沉淀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中铅 刘建,徐文科

出国劳务疾病监测和体检中的关键点及其控制 杨志俊

厦门口岸2002年出入境人员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陈珍,易秀清,张毅

厦门口岸蚊类调查报告 黄伟民,冯呈瑞,黄建河,蒋亚奇,杨承峰

层次分析法在防治SARS决策中的应用 许庆华,王奉新,孟东平

四川口岸2002年出入境人员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幺树娟,牛翠英,孙敏

国际旅行者传染病监测与基因诊断 张会孝

德宏口岸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 张勋,车红,车福有

口岸地区非典型肺炎的防治 刘云凯,章秀玲,罗茂凰,吕智军

防城港口岸1999~2002年出入境集装箱检验检疫情况分析 陈建欢,周婷,曾罗

关于参加在美国举办的用辐照技术确保食品微生物安全培训的报告 张伟

89株非O1群霍乱弧菌的实验研究 林修光,寇运同

前S1蛋白的检测在HBV感染者中的作用与意义 徐品

焦作地区984例进口皮革从业人员体检情况分析 王胜启,王俊杰

惠州口岸进出口食品现状与对策分析 温少优,蔡建绿

不同浓度溴甲烷灭蚊效果观察 万向阳,阎静,王福建,钟和平

西安咸阳空港口岸鼠类体外寄生螨类调查报告 吕强,刘复真,杜建彬

绥芬河公路口岸附近地区鼠类EHF IgG抗体调查报告 呼满霞,张少华,王军勇,杨军,胡德强,牟柏宇

厦门口岸2001年出入境人员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廖文婕,陈琼,张毅

旅途精神病 辛晓兰

论保健中心出入境人员健康体检与国际旅行医疗紧急救助定点门诊(IAMAT)的关系 刘湘民,于宏丽

阿克苏试剂进行HIV-Ab初筛的质量保证措施探讨 杨志俊,徐素荣

日本食品中动物用药残留量标准制定情况 张宇,李明元

丙型肝炎病毒致病机理研究的新进展 许哲荣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研究进展 孟昭远

动物调查报告范文第10篇

前不久,开通巷小学在六(3)班组织启动式作文研讨课,组织学生以“我与周围环境”为内容,通过“操作启动”的方式开展社会调查。在老师和学校领导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陆续进行了1个多月的调查活动,获取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小学生们用天真无邪的目光观察到的众多事物、用稚嫩平实的语言写就一篇篇环保调查报告,这些发自内心的呼喊让人的心灵受到震撼。

塑料袋成“白色污染”

张?同学从自己所在小区的510户人家中选取了10户,对每家每天使用塑料袋的情况利用课余时间连续10多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了解。同时对街头几家小餐馆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情况也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调查,并作了合乎逻辑的推算分析。她在调查报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中写到:拿我家所住的百盛小区来说,一户人家平均每天至少要用两个塑料袋,小区510户就要用1020个,如此算下来,一年约用去367200个,那整个西安、全中国、全世界,后果不堪设想;街上一个小餐馆一天消耗的一次性筷子好几百双,一个这样的餐馆每天的消耗量合起来相当于一棵直径10厘米高约3米的小树。张?同学还分析到,塑料袋是用氯化物制成的化学物品,难以分解,对人体、土壤、树木都有严重危害,被称为“白色污染”,是城市十大公害之一,也是人类的“无形杀手”。

捕杀动物让人心痛

郭昱昕最喜爱动物啦,也最痛恨一些人滥捕滥杀动物的行为,她在街上各商场、酒店调查后感触更加深刻。她在《动物的呐喊》中这样诉说:“这里本是绿树成荫、景色迷人的大森林,被动物们称作天堂。可如今,这里已经没有了昔日的风采,天不再是蔚蓝的了,狂风和沙尘铺天盖地滚滚而来,天上可爱的鸟儿无家可归,拍打着娇嫩的小翅膀在狂风里挣扎,各种动物也难以栖身。在那些‘高级衣帽店’,眼望着一件件用珍贵动物皮毛制成的衣服,我心里好像一把刀子,在流血;在那些‘野味餐厅’,看到一只只可怜的动物被人们大口大口地品尝时,我的眼泪不禁夺眶而出。人类啊,究竟怎么了?”

上一篇:业务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化学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