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环境范文

时间:2023-03-20 17:19:14

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范文第1篇

关键词:矿山;环境地质;地质环境

0前言

在社会经济的带动下,矿山的利用和开发也进入了新的时期,因此对于矿山地质环境和环境地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为矿山的开发提供必要资料。矿山环境地质的相关问题基本都可以联系到对矿山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相关问题的表现形式、严重程度和种类和资源种类、开采规模以及地区地质环境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天然石油气、金属矿和煤矿都属于较为常见的矿山资源,许多开采地区都在西北方,主要地形是山地型。

1矿山环境地质的概念分析

矿山环境地质是指在对矿山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利用环境地质学的相关知识,来研究人为地质、自然地质和地质环境的影响关系,进而分析探究出产生矿山环境地质的原因。通过相应的解决对策来消除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的利用和开发矿产资源。

局部地质环境是矿山环境地质的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对矿业开发活动区域以及周边地质环境的探究,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地质环境影响探究。在开发矿产资源的过程中,常常会影响到矿山的地质环境,并且造成许多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只有明确问题的产生原因,才可以得出合理的问题评价,并且科学的预测出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会给矿山地质带来的危害程度,利用相应的问题研究成果来制定问题解决和预防方法,进而有效的保护矿山地质环境。

(2)地质环境质量探究。通过研究矿山地质环境的状况,来科学预测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而后制定科学的矿山建设方案,确保建设地点远离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而确保矿业开发活动的正常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和环境地质属于派生词汇,当前许多论文中混淆了这两个专业术语,比如,在一篇论文的前半部分写到“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探究”,在后半部分却写到“矿山环境地质调查探究”,作者混淆了两者个关系,分不清两者区别。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探究的主要内容是矿业开发活动和影响,其调查对象是矿业生产中的矿山环境地质。根据关注点的区别,开展矿山环境地质调查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并且进一步分为轻度、重度、严重、极严重这四个等级。

2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分析

2.1矿山的环境地质问题概述

在研究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类别划分,利用当前的科学技术,明确研究重点和分类原则。下文采用的分类原则是矿区开发所造成的后果,进而分成地质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三种类型。

(1)地质灾害问题。在矿矿山开发过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裂缝、沉降、地面塌陷、泥石流和滑坡等等[2]。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开采和不和开采而打破了原来的系统应力平衡,矿山地区的应力变化比较大而且十分集中,所以能够产生多种地质灾害类型。

(2)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随意的排放废渣、废水、废气,这破坏了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在利用开发煤矿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水,但是许多开发商并没有处理、净化这些废水,而是直接把不符和排放标准的废水排入湖泊和河流中,这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并且影响了这些水所灌溉的农作物的生长,最终受害的其实是人类自己。

(3)生态破坏问题。生态破坏问题主要体现在,采矿区吸水过度造成水位下降,进而产生河流断层,破坏地区的水资源。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随意堆放废气矿石,占用了大量的有效耕地,同时由于矿石露天摆放,所以污染破坏了居住区周边的环境。

2.2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特点

矿山开发利用是引发或者加剧矿山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许多矿山开发和利用活动已经远远超出了矿山地质环境的承载能力。种种问题的发生和出现和人类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特殊性。

(1)问题重复多次发生,过度的矿业活动会加剧问题的严重程度,例如陕西省的潼关,矿山的废渣随处堆放,因此引发了后果严重的泥石流,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如果进一步开展开采活动,会加重问题。

(2)问题种类多样。主要包括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问题的种类多样性会引发深远并且严重的危害。(3)矿山开采方式和矿产资源的不同会引发不同程度的矿山环境问题。如果,在开采煤矿的过程中出现裂缝和塌陷问题,那么在平坦的地区就会出现积水问题,这会破坏建筑物以及良田。

3矿山环境地质需要深入探究的内容

矿山环境地址是环境地质研究中的新内容,当前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有限,所以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理论支持体系。在矿山环境地质研究中需要应用到矿学和水文学的知识,所以需要关注各个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并且不断的更新研究方法和内容。

以下是具体的研究内容:

(1)预测方式。地质环境会收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因此需要收集各类价值高的资料信息,以此来避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

(2)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系统。合理的判断矿山的环境质量,并且科学合理的评价调查的最终结果,以此来作为图件编制的依据。

(3)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影响因素和类别。

4结论

综上,矿山环境地质属于环境地质研究的一个分支部分,当前还没有完善的理论研究体系,所以需要加强对其的研究。当前,对于地质环境和环境地质这两个概念,常有出现混淆的情况,笔者在文中进行了阐述和澄清。进而探究了矿山环境地质的主要特点及问题。

参考文献:

[1]武志高.浅谈山西省煤矿矿山环境地质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22):52-53.

[2]王可丽,徐毅.浅谈我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J].煤炭技术,2014(06):48-49.

[3]王永军.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其研究现状[J].科技传播,2014(04):75-76.

[4]张洁,蔡逸涛.云南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J].能源与节能,2015(05):27-28

地质环境范文第2篇

[关键词]矿山环境地质 地质环境 地质问题

[中图分类号] P69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14-1

1矿山环境地质与地质环境

矿山环境地质是指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通过运用与环境地质学相关知识理论研究地质环境和自然与人为地质之间的互相影响,从而找出引发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根源,并施以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缓解矿山开发过程中的地质环境问题和负面影响,对矿产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其内容主要是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对地质环境的质量进行研究两个方面。

矿山地质环境指的是已开发、准备开发或者正在开发的矿山与大气、水以及生物圈层之间物质交换以及能量流动的环境系统。此系统以岩石圈层为依托,矿产开发为主导,不断改变岩石圈层自然环境平衡的地质环境。

矿山环境地质和矿山地质环境是“环境地质”和“地质环境”的派生词汇,目前,两个词汇混用的现象比较普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二者的意义等同,但术语的表述应用上还是有细微差别。

2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其特点

2.1矿山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从上文论述可以知道,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与矿山开发利用紧密相关,而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别、严重程度及表现形式和矿区地质环境、矿山开采的规模及矿产类别等又密切联系在一起。煤矿、金属矿及石油天然气等是矿山资源当中非常容易见到的,开发区域所处的环境多是山地型的,因此,对于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要进行分类研究,尤其是在当今科技大爆炸时代,不同的类别研究结果也是迥异的,以下就矿区活动给环境地质造成不同的结果进行分类研究。

(1)生态破坏。这种环境地质问题主要表现为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过度抽水致使地下水位下降,造成矿山及周边地区的水资源遭到破坏;矿石、矿渣随意堆放,占用土地,减少了可耕地及有用耕地面积以及露天矿给地区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2)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在矿山开采所引发的又一环境地质问题,也是矿区发生最多的环境地质问题。通常泥石流、山体滑塌、地面塌陷以及裂缝等都是大家所熟知的。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对矿山资源过度的开采造成应力平衡系统被打破。

(3)环境污染。这一环境地质问题主要表现为“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的随意排放,破坏矿区的生物环境。“三废”的随意排放给整个生物环境造成的破坏是一个恶性的循环过程,最终的受害者还是人类自身。矿山通常集中在人口数量稀少的地区,对于“三废”排放监管不到位或者缺少监管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2.2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特点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人类所开展的矿业活动造成的,无节制的矿业活动超出了矿山地质环境的承载范围,加之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缺乏,随意排放污水、废气和废渣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短期内是无法扭转的甚至是永远不可逆的,当然,矿山自然地质所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出现有其自身的特性。

首先,选用何种开采方式以及矿产种类造成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也有所区别,例如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出现地面塌陷或者裂缝等情况,造成低洼平坦地区积水,这会对耕地造成严重破坏,还会对建筑物构成破坏,再比如我国西北部地区的沙漠化问题和沙尘问题也和水资源遭到破坏紧密相关;其次,问题具有多次重发行特点,主要与矿业活动过度相关,开采过度会使原有的问题更加严重,例如,潼关由于废渣的随意堆放导致泥石流灾害严重,给当地经济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随着矿产开采活动的继续,这种问题会不断加剧;最后,问题类型的多样性。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所呈现出来的不是单一性的环境问题,往往是多种问题的集中凸显,例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大气环境污染以及地下水资源破坏等,由于问题的多样性,使得危害更强、治理更难、影响也更加深远。

2.3亟需加强研究的内容

矿山环境地质是环境地质学当中的一门分支学科,尚未有系统的理论体系、调查、评价和研究方法,涉及多学科理论。因此,需借鉴多学科理论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矿山环境地质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便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亟需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加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类型的甄别,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整理等;其次,建立矿山地质环境质量与评价体系,对所在矿山环境质量的优劣好坏与问题做出判断,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评价,这是图件编制的基础;再次,预测方法,矿山地质环境是受综合因素影响的动态变化的,因此,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矿山地质环境变化的规律,为科学预测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支持,减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损失;最后,加强矿山环境地质编图理论和方法的研究,重点 是环境地质图系的内容,图层结构、图式图例及嵌表形式等,以及计算机自动成图等。

总之,矿山环境地质研究工作尚缺乏完善系统的理论体系和调查、评价方法,从大多数人对于矿山环境地质与地质环境两者混淆、混用的情况来看,矿山环境地质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亟需的,需加快这一工作的开展,及早建立。以便利用这一体系更好的进行矿山开采,强化对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孙延宗.矿山环境地质与地质环境探讨[J].城市地理,2014,22.

[2]罗诗学.关于矿山环境地质与地质环境[J].科技与企业,2014,20.

地质环境范文第3篇

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实践近年来,国家地质调查局投资近四千万用作地质环境调查经费,重点调查我国区域性矿山地质环境、全国性矿山地质环境、典型矿山地质环境等项目,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如今,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对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自从2000年开始,国土资源部设置探矿权、采矿权两种专项费用,展开了对国有老矿山、闭坑矿山的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通过专项工作治理采煤塌陷区,加固危险矿库,防治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截止到2007年底,中央已经投入37亿资金,对上述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治理。有利的改善了矿山地质环境的威胁,缓解了矿区矿地紧张的局面。与此同时,国土资源局在开展上述工作的过程中,及时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了关于矿山环境治理规范《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发难编制规范(DZ/T223—2007)》。该规范的,从法律法规层面上,加强了对矿山资源开发的治理。

二、矿山环境地质研究展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环境的质量。而矿山资源的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活。因此,加强对矿山资源开发治理工作,重视对矿山地质环境的调查研究,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矿山治理工作势在必行。对于矿山开发治理工作,应当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1)建立科学、实用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估体系,为矿山资源的开发提供准确的环境影响评估意见。同时,在矿山资源开发之前,需要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细致调查。并建立多层次的环境影响评估模型,为矿山地质环境的管理及预警提供技术支持。

(2)我国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差异很大,对于矿山资源开采工作应当因地制宜。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应当考虑区域环境的差异,在不破坏环境平衡的前提下,为开发矿山资源提供科学的指导。

(3)建立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控机制,在矿山开发过程中,做好监督工作,及时掌握矿山地质环境的变化规律。设立动态监控机制,实地监控矿山环境污染问题。及时发觉矿山地质危害,督促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地质灾害对人类的破坏。

(4)对于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我们应当摒弃以往“先开发,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效仿发达国家“严格环境限制下的资源开发”模式。先开发,后治理的老路需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这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西方的资源开发模式,将限制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影响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在新时期的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绿色矿业之路。对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后期治理实施一体化研究,树立全新的资源勘探、开发、治理理念。并将矿山环境模型及地理环境模型有机结合,从而贯彻落实“开发前预防、开发中治理、开发后恢复”的资源开发理念。

三、结语

现阶段,我国经济仍处于发展期,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大量的矿产资源作为支撑。要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必须开采大量的矿产资源。但是国家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我们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开发之路。这需要我们不断深化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推动矿山地质研究的创新,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的指导。

地质环境范文第4篇

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地质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防治地质灾害,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山体资源保护、地质遗迹保护、地质灾害防治以及其他与地质环境保护有关的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地质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岩体、土体、矿藏、地下水等地质要素和地质作用的总和。

第四条地质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环境质量负责,制定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并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地质环境保护责任制和地质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推进重点地质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建设,将地质环境保护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地质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地质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普及地质环境保护科学知识,并对在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地质环境保护规划与监测评价

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环境调查,会同发展和改革、环境保护、城乡规划、水利、交通、旅游等部门和气象管理机构,根据地质环境调查结果和上一级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环境保护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确需修改的,应当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九条地质环境保护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地质环境现状;

(二)地质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与规划目标;

(三)地质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分;

(四)地质环境保护和重点地质生态环境修复工程;

(五)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十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矿产资源规划、旅游发展规划以及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规划,应当符合地质环境保护的要求。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应当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其组成部分。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地质环境实际情况,组织建立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和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和完善地质环境监测设施,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状况实施动态监测。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毁、非法移动地质环境监测和保护设施及标志。

第十二条采矿权人应当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动态监测,并将监测资料定期报送矿山所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在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确定的地面沉降和岩溶地面塌陷易发区内经批准开采地下水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进行地下水动态定期监测,并将监测资料报送所在地国土资源和水行政主管部门。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建设单位应当加强监测;发现异常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监测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地质环境监测资料的保存和分析评价。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地质环境监测资料,定期全省地质环境状况公报。

第十四条涉及地质环境的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当包括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包括对地质环境特征、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对生活和生产影响的评价,以及地质环境问题防治对策等。

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第十五条探矿权人应当对勘查作业完成后遗留的钻孔、探井、巷道和形成的危岩、危坡采取回填、封闭或者其他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措施。

第十六条采矿权申请人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并按照采矿权批准权限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批。

在建和已投产的矿山企业,未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采矿权人应当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并报原采矿许可机关批准后实施。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和编制程序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执行。

第十七条采矿权人在采矿过程中、停办或者关闭矿山前,应当履行下列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义务:

(一)整修被损坏的道路、地面设施,使之符合相关技术和质量标准,达到安全、可利用状态;

(二)整治被破坏的土地,使之达到种植、养殖或者其他可供利用的状态;

(三)整修露天采矿场的边坡、断面并恢复植被,消除安全隐患,使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四)采取有效措施,使地下井巷、采空区达到安全状态;

(五)按照规定处置矿山开采废弃物;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义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对采矿权人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义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实行保证金制度。采矿权人应当在办理采矿许可证时缴存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

采矿权人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经验收达到规定标准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予以返还,边开采边治理的可以分阶段按比例返还;拒不恢复和治理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不予返还,由县级人民政府使用该保证金组织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恢复和治理费用超过该保证金的部分由采矿权人承担。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缴存标准,按照不低于恢复治理费用的原则,根据矿区面积、开采方式以及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等因素确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具体缴存标准和使用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九条开采矿产资源引发地质灾害险情或者发生地质灾害的,采矿权人应当立即停止开采活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险情或者灾情扩大,并向矿山所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条对本条例实施前废弃矿山的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能够确定责任人的,由矿山所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督促其依法恢复和治理;不能确定责任人的,由矿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组织恢复治理,所需经费由省、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安排。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废弃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第四章山体资源保护

第二十一条严格保护山体资源。开发利用山地丘陵等山体资源,不得造成地质地貌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二十二条下列区域内的山地丘陵应当划定为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

(一)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

(二)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区和地质公园范围内;

(三)港口、机场、军事设施等重要设施的保护范围内;

(四)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重要交通干线和重要旅游线路至两侧直观可视的范围或者线路两侧路堤坡脚外侧直线距离各一千米范围内;

(五)本省境内长江、淮河、大运河、太湖等主要流域性河流两岸、湖海岸线和水库、堤坝至两侧自然地形的第一层山脊范围内;

(六)法律、法规和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区域。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前款规定划定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三条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内禁止从事下列活动:

(一)开山采石;

(二)露天采矿、工程取土;

(三)设置固体废弃物堆放场所;

(四)新建、扩建墓地;

(五)法律、法规禁止的破坏山体地质地貌的其他工程活动。

已在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内开山采石、露天采矿、工程取土、设置固体废弃物堆放场所的,应当限期停止、整治。

在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内,确因特殊需要从事本条第一款第(二)、(三)、(四)项活动的,应当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不得批准或者应当由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除外。

第二十四条在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以外的山地丘陵开山采石,应当按照矿产资源规划实行限制性开采。

第二十五条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确需开山切坡,以及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内的水库除险加固确需取土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竣工前,对被破坏的山体进行修复治理。

第五章地质遗迹保护

第二十六条下列地质遗迹应当予以保护:

(一)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各类典型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剖面、构造形迹、古生物化石及其分布区;

(二)具有重要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

(三)具有特殊学科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岩石、矿物、宝玉石及其典型产地;

(四)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典型地质灾害遗迹;

(五)法律、法规规定需要保护的其他地质遗迹。

第二十七条具有典型意义的地质遗迹,应当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区;具有观赏、科普价值的地质遗迹,可以建立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的设立、建设和管理,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在生产、建设等活动中发现古生物化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保护好现场,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通知当地公安机关协助保护现场,并组织专家对发现的古生物化石进行鉴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鉴定结果,提出处理意见。

第二十九条在地质遗迹保护区内从事参观、旅游、科学研究、教学实习以及标本、化石采集等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第三十条在地质遗迹保护区内不得修建与地质遗迹保护无关的建筑设施。对已建成并可能对地质遗迹造成污染或者破坏的设施,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责令限期治理或者搬迁。

第六章地质灾害防治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二条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划定为地质灾害危险区,予以公告,并在地质灾害危险区边界设立明显警示标志。

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爆破、切坡、进行工程建设、开采地下水以及从事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

第三十三条对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确定的地面沉降和岩溶地面塌陷易发区,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土资源、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划定地下水禁止开采区或者限制开采区。在限制开采区开采地下水实行总量控制,开采总量不得超过允许开采量。允许开采量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地下水开采状况、地下水位变化、地面沉降及其他地质灾害、地表水源替代等情况确定。

第三十四条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未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不予批准采矿权申请。

第三十五条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项目备案申请文件中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投资主管部门不得进行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不得办理用地报批手续。

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第三十六条对经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认为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建设工程,应当配套建设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应当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同时进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当采取防治措施,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第三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根据地质灾害监测和气象预报资料,及时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等信息传播单位,应当准确、及时地传播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地质灾害预报预警。

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拟订本行政区域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发生地质灾害或者出现地质灾害险情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启动并组织实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防止灾情或者险情扩大,并按照规定要求报告上级人民政府。

第三十九条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按照下列规定组织治理:

(一)大型地质灾害,由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灾害发生地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组织治理;

(二)中型地质灾害,由设区的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灾害发生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治理;

(三)小型地质灾害,由灾害发生地的县(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治理,或者由设区的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灾害发生地的区人民政府组织治理。

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所需治理经费,按照国家规定纳入财政预算。

因工程建设、矿产开采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由责任单位承担治理责任,限期治理。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审批事项不依法予以审批的;

(二)发现破坏地质环境的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三)对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不按照规定组织治理的;

(四)贪污、挪用、截留废弃矿山治理经费、地质灾害治理经费或者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

(五)其他、、的行为。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侵占、损毁、非法移动地质环境监测和保护设施及标志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对个人处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未按期如实报送监测资料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未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义务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采矿许可证。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按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开山采石、露天采矿的,处以违法所得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罚款;违法所得无法计算或者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二)工程取土、设置固体废弃物堆放场所的,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三)新建、扩建墓地的,对个人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对被破坏的山体未进行修复治理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被破坏的山体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代为修复治理,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关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八章附则

地质环境范文第5篇

关键词:煤炭地质;环境保护;监控治理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家经济的中高速发展对于能源有着极大的需求。煤炭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能源,也是一直以来我国开采、利用最多的能源之一,在我国许多的省市,煤炭资源都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因此,煤炭资源在我国得到了大量的开采,随着煤炭开采规模的扩大,其对环境造成的反面影响也越来越大,产生了众多的环境问题。不仅对矿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还容易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与国家提倡的绿色持续发展相违背。因此,有必要分析我国煤炭地质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更好地为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做出贡献。

1煤炭开采所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

煤炭资源不合理的开采、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引发了不必要的环境污染问题,与国家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不相一致。在进行大规模的煤炭开采的过程中,地表下存在的各种有害的物质会向周围的环境扩散和传播,从而污染了矿区的环境。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城市出现的雾霾天气也与煤炭资源的不合理开采、生产有着极大的联系。除了污染空气外,矿区周围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也会受到污染,给当地居民的人身健康造成损害。其次是产生资源破坏问题。由于以不合理的方式大量的开采和生产煤炭,导致岩移以及大量的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得矿区所在地区的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水的水质下降和缺失。岩移也导致了煤层受到损坏,从而造成煤炭资源不必要的损失。最后是导致了矿区的地质灾害。煤炭资源的不正当开采和产生会带来的地质灾害分为地表灾害和井下灾害两种。地表灾害主要是因为开采煤炭破坏了地表的原有生态环境和植被所造成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井下灾害则主要是瓦斯爆炸、矿井突水等灾害。由此可知,煤炭资源的不合理开采所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不仅严重污染环境,对于周围的居民的生产、生活甚至是生命安全都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不利于煤炭企业的发展,更加无助于建设美丽中国。

2当前我国煤炭地质环境问题的状况

大量的开采地下的煤炭资源,同时缺乏合理的开采规划和设计,使得矿区的地下采空,破坏了地质构造,引发了地面塌陷、山体滑坡等各种各样的地质灾害。根据有关机构在2014年的调查统计显示,我国由于采矿导致了近200处的塌陷,产生了近2000个塌陷坑洞。而由于采矿塌陷造成损害的城市就有30多个,每年由于塌陷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近5亿元。每年由于采矿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就有近15万吨,由于不能够有效地进行治理和再利用,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同时,开采煤炭和煤炭、废渣等固体物的堆放,每年的堆积量都持续的增加,直接侵占和污染了大片的土地。煤炭开采生产了大量的污染废水,在我国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上达到了10%以上,绝大多数的废水都没有经过加工处理就直接排放到了江河湖海中,造成了水资源的污染破坏。煤炭资源开采排放的废气极大的污染了大气环境,引发温室效应、雾霾天气、酸雨等环境问题。因其污染造成的酸雨地区面积就达到了我国国土面积的近5%。许多企业在开采煤炭的过程中只注重经济利益,不关心所造成的环境破坏,随意砍伐树木、破坏地表植被。而我国粗放型的开采方式,极大的浪费了矿产资源,我国的矿产资源回收利用率还未达到35%,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3煤炭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对策和建议

3.1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管理工作

当前,我国在煤炭地质环境管理上还没有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在管理上处于消极被动的局面,往往是在出现了重大的环境污染问题后才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导致损失已经产生,治理过程也更加的艰难。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以此为煤炭资源开采和生产的最高指导原则,在理念的高度上指导企业的工作。加大对煤炭资源开采的科学投入程度,提供煤炭资源开采的技术,减少对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制定严格标准的环境检测和评价规范,提高我国煤炭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规范水准。在煤炭的开采中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进行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提高进行具体的环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采用综合治理的方式,在开采煤炭资源的同时,加强矿区的绿化工作,尽可能地减少煤炭开采可能带来的环境破坏问题,改善矿区周围环境的空气、土壤等环境状况,将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绿色发展、持续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煤炭资源开采和生产道路,真正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3.2科学、全面的调查煤矿地区的地质环境状况

要想准确、高效的解决煤炭地质环境问题,就有必要对矿区开展科学的地质环境调查工作,明确矿区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可能产生的各种灾害和具体的特点,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首先,要全面的调查了解矿区内存在的地质灾害问题,像是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面塌陷等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会造成重大破坏的问题更加需要详尽的进行了解,确定问题产生的原因,产生危害的程度等,并建立地质灾害的预警机制;其次,调查矿区的深层地质情况,掌握矿区内瓦斯的分布情况和特征;再次,了解矿区的水文状况,掌握矿区内地下水的储存状况;最后,对于矿区内已经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进行调查。

3.3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地质环境检测机制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我们处理地质环境问题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为了更好地预防地质环境问题,首先应当建立地方的群众性地质灾害检测网,预防地质环境问题的产生。其次,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严格征收补偿费、污染费等费用。最后,加强监管和惩处力度,保障企业按规定进行开采工作。

4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煤炭地质环境保护问题形势较为严峻,由于煤炭的不合理开采造成的地质灾害和事故较多,不利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完成。因此,有必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利芳.浅谈我国煤炭地质环境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3:129-131.

[2]徐斌.浅谈我国煤炭地质环境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3:140.

[3]芦笛.煤炭资源地质勘查中环境保护问题探析[J].华北国土资源,2014,01:118-119.

地质环境范文第6篇

关键词:塔河县;鄂伦春民族乡;地质环境;可行性

1环境现状

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位于塔河县十八站林业局境内,东西长56千米,南北宽55千米,总面积2534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4421亩,草原70万亩,水面对现5000亩[1]。由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城镇建设及居民建房取土、铺路取土等人为活动而形成的一处废弃矿坑。废弃矿坑不仅破坏了地表植被和地形地貌景观,而且严重破坏土地资源,改变了土地利用现状。目前,废弃矿坑已然成为城市垃圾的倾倒场地。垃圾长期堆积腐烂,夏季,坑内蚊虫孽生,气味难闻。春秋季节,垃圾,随风飘荡。加之冰雪融水及降雨对垃圾的不断冲刷淋漓,对地下水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使矿坑周边地质生态环境也受到极大破坏。废弃矿坑紧邻黑洛公路(S209),此公路是鄂伦春民族乡对外的重要通道,项目区内废弃采坑恶劣的地质生态环境使鄂伦春民族乡的对外窗口形象造成严重影响和破坏;项目区南侧为世纪初建成的鄂伦春乡结核病院,此处矿坑的存在对医院患者的康复造成极不利的影响,也与现代花园式医院环境及不协调。

2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

2.1地质特征塔河县所在区域位于大兴安岭地区。I级大地构造单元为兴安岭—内蒙地槽褶皱区;亚I级构造处于额尔古纳地块;Ⅱ级构造为塔河过渡带。地层:地层主要有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4),主要有冲积、洪积、沼泽堆积、人工堆积(采金)等,由灰黑色腐殖土、黄褐色砂、砾石、碎石、黄色粘土及黑色泥炭组成,厚度变化较大,由不足1m到11m以上;中生界白垩系下统甘河组(K1g),主要由玄武岩、碱性玄武岩、安山玄武岩、玄武粗安岩、安山岩、粗安岩及其碎屑岩、中基性火山岩等组成;光华组(K1gn),主要由流纹质晶屑凝灰岩、火山灰凝灰岩、熔岩凝灰岩、角砾岩、角砾熔岩及流纹英安岩、英安岩及其晶屑玻屑岩屑凝灰岩、凝灰砂岩等组成;中生界侏罗系中统二十二站组(J2e),该组下部为中粗砾含砾岩屑长石砂岩、含砾粗砂岩、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夹含动、植物化石的含细砂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粒粉砂岩,中部为具微细斜交层理、厚层状的粗中粒长石砂岩、粗粒(或中粗粒)长石岩屑砂岩,细中粒长石砂岩与具细层理、水平层理的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细粒粉砂岩互层,上部为含砾中粗粒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粗砂岩、粗中粒长石砂岩夹细粉砂岩、粉砂岩、粉砂泥质岩、细砂岩,在粉砂岩、粉砂泥质岩中含介形虫。中生界侏罗系中下统绣峰组(J1-2x),该组下部以灰色粗碎屑岩(砾岩、粗砂岩)为主,夹灰色中细粒长石砂岩,上部为浅黄色粗碎屑岩夹细碎屑岩。在细碎屑岩中含植物化石,局部较好。侵入岩:塔河县侵入岩以张广才岭期花岗岩为主,主要分布在额尔古纳隆起区,如门都里河、老槽山河、十八站一带,呈北西向延伸,以规模较大的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为主,其次为少量花岗闪长岩、闪长岩[2]。花岗岩岩组包括二长花岗岩及花岗岩,岩石具花岗结构、不等粒结构。2.2水文地质塔河县在区域上自侏罗世以来,多次受到南北向、南东向挤压性应力作用,发育成南北向、北东向的张性贮水构造带,因其位于我国北部高纬度地区,气候严寒,冰缘作用强烈,土壤层薄,森林履盖率大,故降水易于渗透,地下水循环较快,热能交替较强。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及其水力特征,评估区内地下水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4]。松散岩类孔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分布于山间河谷平原,水量丰富,单井涌水量1000—3000m3/d,含水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渗透补给、基岩裂隙水侧向补给,汛期受地表水补给为主,排泄以侧向径流、枯水期向地表水排泄为主。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在区内普遍分布,含水层由花岗岩、火山岩和变质岩的风化裂隙及构造裂隙构成,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水,不易受污染,单井涌水量100—500m3/d。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鄂伦春族是我国历史上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古代游猎于大、小兴安岭,外兴安岭和黑龙江流域上、中游地区,以狩猎、捕鱼、采集为主[3]。项目区位于鄂伦春民族乡城区东侧,紧邻居民区,南侧为黑洛公路(S209),废弃矿坑不仅对卫生、空气、地下水、地形地貌景观造成了严重破坏,还威胁到了医院出行及生命财产安全,极大的影响鄂伦春民族乡的对外城市形象,对当地的旅游事业、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负面影响作用。通过治理项目实施改善地形地貌景观,美化环境也是必要的。以上所述的地质环境问题若得不到彻底治理,必将进一步加速该区域生态地质环境恶化的速度,势必会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严重破坏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严重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对本地区的各项事业发展均会产生负面影响,制约其经济发展。因此,对该项目区地质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迫在眉捷、刻不容缓。

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依据国家和省有关的地质环境治理政策,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保护地质环境”的基本原则,塔河县国土资源局对该治理项目十分重视,多次组织相关部门研究治理方案,进行充分论证,认为该项目具备地质环境治理条件。该项目建设在组织保障上是可行的。项目区位于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城东,紧邻居民区,黑洛公路(S209)在南侧通过,交通及通讯十分方便,塔河县人力物力资源丰富,水电资源充沛,施工单位的生活条件优越,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施工条件良好,治理工程可操作性强。该项目建设在施工条件上是可行的。

5项目建设的意义

通过项目的实施,对于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美化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高经济和环境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我省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进行地质环境治理起到示范推动作用,并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6结论

(1)经综合分析认为: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总体环境较好,局部破坏较严重,应以保护治理为主。重点地段进恢复治理。(2)重点治理地段为垃圾场和废矿坑,同时选择适宜地段打深水井,改善居民用水条件。在大力开发旅游业的同时合理规划,注重生态环境保护。(3)在进行环境综合治的同时加强地质景观调查和保护,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率。

地质环境范文第7篇

[关键词]城市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 调查 探讨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302-1

1城市地质调查概述

1.1城市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

城市地质环境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的是和人类日常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地壳表层,包含了和城市建设及人类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水、土及地质灾害等。

城市地质调查主要是综合运用现代勘查技术,进行城市地质构造、活动断裂、岩土结构、水土地球化学背景及污染情况、地质灾害方面的探明工作,进而获得综合地学信息,最终通过建立三维可视化的城市地质数据管理及服务系统,来为城市建设活动提供依据和参考数据。

1.2城市地质调查的主要意义

1.2.1为城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依据

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的前提条件是充分掌握城市区域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条件等。城市地质调查通过综合运用钻探、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等多种勘察方法,系统的对城市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等进行查验和探测,从而形成相关的专题资料,并通过建立城市地质信息系统。从而城市的规划和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的数据和依据。

1.2.2探明地质灾害,建立城市防灾减灾系统

城市地质环境严重恶化和环境容量不断萎缩的直接表现就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具备突发性、预测难及灾害性大等特点,严重的威胁着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城市地质调查,充分研究城市地质灾害的现状、类型、成因及具体分布情况等,合理评估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建立健全重点区域地质在哈监测预警系统等,能够为城市防止地质灾害及降低地质灾害的危害等提供基础资料。

1.2.3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有效控制水土污染

通过城市地质调查,开展土地放射性污染、土壤地学化学调查等,充分掌握土壤的污染现状,分析污染物的来源和类型等。同时科学评估现有垃圾堆放场所的环境污染情况及危害程度等,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污染,尤其需要防止污水的渗漏引起地下水资源的二次污染。

2实例分析

A城市的经济水平相对较为发达,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显著,并具备了现代化城市的规模。加之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各项基本建设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然而该城市的基础地质研究工作还不够,目前尚未建立指导城市规划、土地资源利用开发及工程建设的大比例尺的基础性地质图件。

此外,该城市经过多年的大规模发展,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拓张,城市地质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因此开展城市地质环境调查尤为必要。

2.1城市地质调查的内容

第一,地质灾害调查。充分研究城市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分布情况、影响程度及对灾害的反应等,建立城市环境变化的地质指标体系。首先,研究城市地质灾害系统。分析该城市斜坡类型的地质灾害,例如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水土流失、断裂活动及其他地质灾害的成因、诱发因素、形成的主要机理、发生的规律,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其次,在重点城区及经济发达区域内开展城市的发展及城市化对于地质灾害的脆弱性的评价,将地质灾害风险、影响范围、易损性及对灾害的反应作为主要研究主线,通过研究地质灾害的共生性,探索并建立反映地质过程、地质现象、地质规模、地质频率和速率的城市环境变化地质指标体系,建立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系统,提高城市对地质灾害的反应能力;最后,通过以上研究数据和资料,建立健全城市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城市地质灾害的发展情况。

第二,放射性生态环境调查。由于A市中分布了大面积的花岗岩,花岗岩属于放射性较强的岩石类型,且该市人口较为集中。所以城市地质调查的主要任务就是调查并检测土壤、建筑石矿的放射性元素及地面放射异常程度,查明放射性异常源及其成因,并研究土壤放射性元素异常和岩石的放射性元素异常之间的关系及分布规律。

第三,固体废气物环境调查。在调查区域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的基础之上,探明废弃物的主要来源、组成方式、降解性能及填埋方式等。

第四,地下水污染调查。主要调查导致地下水污染源的类型、空间分布规律,污染物的排放方式、强度及接纳场所等。

2.2建立监测体系

通过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系统,能够主动监控城市内可能发生的重大地质灾害,及时发现并提前进行预报,为相关部门采取防范措施提供基础依据。A市的地质灾害数量相对较多,类型繁杂其规模较小,因此建立监测所有地质灾害的系统是不现实的。因此可以有针对性的对每一灾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灾害点进行专业及系统监测,从而为城市地质灾害的提前预防及处置提供基础依据是可行的。

2.3建立地质灾害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库

通过前期的地质调查研究,将调研得到的地质灾害、地质结构、岩土结构及地下水污染等基础数据录入到GIS系统中,通过系统的存储、处理及分析等功能,为后期城市规划及城市建设等提供基础依据和参考。并不断更新调查数据,确保地质调查数据能够切实反映城市地质的真实情况。

总之,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用地矛盾日趋凸显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城市地质调查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城市地质调查,能够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基础依据和数据,并能有效防范城市地质灾害,是践行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孙培善.城市地质工作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

地质环境范文第8篇

一、矿井安全与地质构造:

(一)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常出现岩层滑移,围岩破碎等特征,因而地质构造带往往是发生顶板、透水、瓦斯事故的地段。

1、褶曲构造:由于岩层受到构造应力的作用,地壳的水平运动是造成构造的地质条件。单一岩层受构造应力的作用,不同部位会产生一系列的裂隙、小断层、节理等内部小构造。特别是在褶曲轴部往往烈隙、节理发育,煤层暴露后吸水脱落,同时其轴部产状变化急剧,回采中不易支护,易发生片帮及冒顶事故。其次褶曲轴部煤厚度易突变(变厚或变薄),小眼掘进时易发生煤层跨落堵人事故。

2、断层:断层广泛发育于不同构造环境中类型很多,断层活动总会在产出地段的有关地层、构造、煤层反应出来。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常遇到许多不同性质的断层,其破碎带大小不一,对围岩破坏程度也不同;同时常在断层两旁产生牵引、揉皱、挤压等现象,导致煤层突增或压薄,煤层突增处易产生煤层偏冒、跨落堵人事故。还有一些顶断底不断及底断顶不断的小断层及小断层及小断层间滑动构造部位,由于受到构造应力的作用,围岩易脱落,且脱落面积较大,没有预兆,采空后顶板来压较快,是产生顶板事故的地段。

工作面断层过压时,正确推断断层的性质、断距,及时留设断层煤柱,是防止透水及瓦斯事故的关键。

3、从瓦斯赋存与构造关系规律看,褶曲轴部往往是瓦斯富集带,为此正确预测褶曲轴部位置对防止瓦斯突出而引起的事故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煤岩组合:即煤层煤顶板厚度、岩性、结构等,它们是引发顶板事故的重要地质因素。由于煤系地层受到地质应力及后期改造影响,煤岩层均已产生形变,导致围岩破碎,顶板多变不平整,煤层形态多变,增加采面顶板管理的难度,通常易引发事故隐患因素有:

1、围岩节理和劈理发育地段,易产生煤岩层脱落伤人,尤其是雨季期间,水沿裂隙侵入,造成煤岩层冒顶及跨帮事故。如:2000年569水平刷新车场时,由于围岩节理和劈理发育,两节理面斜交,由于敲帮问顶不及时,工人在出碴时,顶突然冒落,造成岩层冒顶事故。

2、如煤层伪顶完整性差,强度低,则采面推进时,由于敲击或放炮震动后,如果支护没有及时跟上,或支护手段、方式没有适应煤层顶板变化,也极易产生顶板事故。

3、回采过程中,随采空面积的扩大,又未能及时回柱放顶,引起一些部位应力集中,从而导致较脆弱部位顶板跨落,或者激发煤层瓦斯的异常涌出,从而波及工作面的安全。

4、复杂的煤岩结构煤层中往往含有夹矸层,开采中易发生夹矸至上分层脱落伤人事故。

5、煤层厚度变化:本区煤层厚度变化主要属后生变化,加上褶曲、断层发育,造成煤层形态多变,常出现藕节状、鸡窝状、阶梯状等不规则形态出现,特别在构造挤压带附近易形成煤包及厚薄相间带等等。由于煤厚的变化造成顶板稳定性差,伪顶发育,而造成采面顶板管理难度较大,这些都是容易产生顶板及跨煤事故的地点。倾角大的煤层一旦发生局部冒顶时,由于顶板向下滑移,可能扩大成为大面积的冒顶。如小井掘进突遇大煤包,由于支护不善而导致跨煤堵人伤亡事故。

二、矿井安全与瓦斯地质:

本区矿井虽属于低瓦斯矿井,但历年来也曾发生过在废巷、采空区、采区独头巷道、采面顺槽及沿煤上山等地段的CO2窒息及CO中毒等气体事故(特别是小煤窑,由于通风管理不善,这类事故更是频繁)。通过分析,本人认为瓦斯对矿井安全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瓦斯的含量随着煤层变质程度增加也随着增加。开采深度的加深,地应力和岩体本身的自重力相应增大,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也随着增大。从而增加通风管理难度,导致气体事故的发生。

2、岩浆热液变质作用、岩浆侵入作用、岩浆软化煤层围岩作用直接影响着瓦斯赋存。不同构造部位,瓦斯含量不一。岩浆侵入带附近,压性断层、复式向、背斜轴部转折端,瓦斯易于聚集,这些部位往往是瓦斯事故常发生地带,而张性断层、褶曲两翼,则瓦斯不易于积聚。

3、“煤包”易造成瓦斯突出事故。煤厚的变化,是由于地应力集中的显观,是后期改造形成的。由于后期改造中可引起明显的煤层结构破坏,瓦斯突出前的煤变松、层理紊乱,以软分层易于突出,并不是所有的“煤包”都会发生瓦斯突出。瓦斯含量与煤包围岩组合特征、与地表距离、煤变质程度、煤体结构、煤岩类型、煤组分、附近岩浆活动、采掘应力等因素成正比。

4、水小瓦斯含量高,水大瓦斯含量低。岩层产状平缓,裂隙发育,围岩透气、透水性差的封闭地段,瓦斯易于积聚,相反裂隙发育,围岩及煤层透气、透水性好的地段,则瓦斯不易于积聚,前者往往是瓦斯气体事故常发生地带。

5、瓦斯是流动的有害气体,随着气压变化而变化,不断地流动,改变聚集地点,常多聚集在老空区和通风不良的废巷、独头巷道和小煤,因而这些地点是最易发生瓦斯气体事故的地方。这方面的事故小煤窑由于通风管理不良最易出现该类事故。

6、采面管理不善,开采顺序不合理,采面无及时回柱,控顶距离过大,以及采空区遗煤太多,均能引起瓦斯异常涌出而引发瓦斯气体事故。

三、矿井安全与水文地质:

由于矿井在开拓、掘进、回采过程中,不断改变原始水文地质条件,从而导致水害发生,危及矿井安全的水害有:

1、老窑、老硐水:

小煤窑非法开采之风愈演愈烈,矿井周围小煤窑星罗棋布,这些小煤窑有的开采历史较长,主要分布于可采煤层浅部,并均有不同程度的积水,随着小煤窑的不断延伸和超层越界开采,导致很多小煤窑与矿井相通,把老窑水往矿井内排放,而大部分小煤窑由于其开采的具置、范围以及老塘积水量难以测定,故在采矿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透水事故,有的甚至还引起淹井,给矿井安全生产造成极大的潜在威胁。如2000年6月19日,我矿由于小煤窑逐步侵入和越界开采,矿井与周围小煤窑多处相通,洪水从四通八达的小煤井向我矿倾注而入,导致+370水平、+395水平受淹,造成停产十多天,损失200多万元的特大淹井事故。可见老窑及其老硐水对矿井安全的威胁是多么巨大。

2、断层水、地下水:

我矿的地下水补给主要来源是地表水,贯穿井田上部有一条小溪,开采时要留设足够的保安煤柱。在矿井地层中都普遍存在多少、大小不等的断层,而这些断层相当部分是导水断,若不采取过断层措施,也容易发生断层透水事故,有的断层直接沟通地表水体,对开采其影响范围内的煤层也是一个极大的隐患。此外,井田内一些早期施工的钻孔,由于封孔质量不好,有个别钻孔出现漏水及导水现象,对矿井来说也是一个安全隐患,须加以防范。

四、结论及防范措施:

多年来,人们在调查、分析和处理事故过程中常常侧重于主观因素,从主观方面入手,重视追究事故责任者的责任,而往往淡漠了事故产生的客观地质环境因素,没有很好地总结每起事故发生与其地质条件的内在必然联系的规律,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因而现实中我们常常发现同样性质的事故屡防屡犯,防而不止,杜而不绝的被动局面。

综上所述,作者就地质环境因素与矿井安全存在的矛盾,浅谈一下自己的见解,提出如下解决办法和防范措施:

1、加强顶板管理:

(1)采掘工作面在开工之前,要以新《煤矿安全规程》为指导思想,制定严格、详细的作业规程,规程中要针对工作面的具体的地质条件,制定详细的采面地质说明书与完善的顶板管理措施,特别是对工作面支护质量、规格要作严格细致的规定,并且要随着工作面的不断推进和地质条件的不断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补充和完善,并做到培训到位,贯彻到个人。作业规程须经有关领导审批并在有关人员(包括安监员、技术员)中进行全面贯彻之后方可开工,无作业规程或不完善以及没有全面贯彻坚决不许开工。

(2)采掘工作面首先要严格按照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施工作业,严禁违章作业,坚持“三不生产原则”强化现场管理。其次,工作面的支护质量规格和方式要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不合格的坚决令其停产整改,遇到地质条件特殊地段如断层、褶曲、挤压带和顶板特别破碎地点要采取特殊和稳妥的支护方式。其三,采面要坚持按规程要求及时回柱放顶,无及时回柱放顶的不准作业。其四,小眼开口时:开口前应先检查开口处前后5.0米内运巷棚架的完好情况以及顶板与开口邦的情况,凡有支架腐朽或折断应先修复加固,开口处必须再架设抬棚支控,开口后应及时锁口支护;刚开口应采取少装药、放小炮的措施,以避免造成对开口处围岩的震动破坏;对围岩比较完整、煤层厚度小于1.2米、不需要架棚支护的小井,开口3.0米内宽度可以达到2.0米,以便于行人,小井口应设置扶梯。

(3)根据煤岩性特征,合理布置炮眼,控制装药量,避免由于放炮引起冒顶事故。

(4)切实落实采掘工作面的敲帮问顶工作,架棚巷道坚持使用超前支护,严禁空顶作业,消除顶板事故。

2、加强瓦斯管理,深入开展瓦斯地质的预测预报工作。

(1)地质人员要及时准确做好断层、褶曲等瓦斯富集地段的地质构造具体情况的预测预报工作,以便为开采过程及时留设断层煤柱或及时做好瓦斯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2)加强采掘工作面的瓦斯管理,切实落实瓦斯检测制度,在过断层、褶曲等瓦斯富集地段,应适当增加瓦斯检测次数或加大供风量冲淡瓦斯。

(3)做好局部通风工作,保证工作面有足够的风量冲淡瓦斯浓度。采掘作业点要坚持“一炮三检”制度。对临时停工停风地点,没有避风的独头巷道、小眼、采空区应及时设置栅栏,并挂上警标,以防气体事故。

(4)采取合理的开采顺序,加强采面管理,防止因采面管理不善而导致瓦斯异常涌出。

3、加强水害的治理工作:

(1)加强对周边小煤窑的整治,对非法超层越界开采而危及矿井安全生产的小煤窑,坚决给予封闭,并追究法律责任。

(2)加强小煤窑的调查力度,经常组织地质、生产、安监等部门有关人员深入周边小煤窑对小煤窑开采现状、老窑及老空区进行全面彻底调查,并密切注意周边小煤窑生产动态,超前做好井下透水隐患的预测预报工作,及时治理塌陷区和护巷煤柱被破地段。

地质环境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丽江;地质环境;演化

中图分类号:P54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8-0069-02

1 引言

丽江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与南缘的横断山山脉中段,构造背景甚为复杂,笔者试着从三方面讨论丽江地质环境的演化。

2丽江地区构造运动演化

2.1丽江盆地雏形形成

始新世中期末,随着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最终碰撞闭合,丽江地区构造演化便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第三纪中晚期,丽江地区在强大水平挤压力的作用下,经历了多期强烈的构造变形之后,在上新世进入广泛的夷平期。丽江地区上新世统一夷平面的海拔约700m,呈NW向SE缓倾的巨大山麓。上新世末或第四纪初(3.4MaBP)强烈的新构造运动伴随剑川火山活动,统一夷平面开始解体,进入以整体掀斜式抬升和内部强烈差异升降为特征的新构造演化阶段。丽江盆地雏形、金沙江等主干水系形成,奠定了丽江地区盆――岭格局的现代地貌轮廓。

2.2盆地形成的原因

早更新世,区域应力场转为NNE向。丽江地区受青藏高原大幅度隆升的影响开始整体掀斜(NW强、SE弱),同时中甸―永胜断裂、红河断裂等NW向断裂为右旋错动,压扭性;丽江――小金河断裂等NE向断裂为左旋错动,张拉性。在这种背景下,由于有先成的近SN向断裂存在,走滑(沿NW和NE向断裂)拉分(沿近SN向断裂)在这一时期相当发育,川滇菱形断块内形成一系列的拉分盆地。从丽江盆地、鹤庆盆地和宾川盆地等与走滑断裂的关系分析,盆地的形成与早更新世丽江――小金河断裂等NE向断裂强烈活动有关,丽江盆地就是丽江――小金河断裂左旋走滑拉分的结果,鹤庆盆地是NE向鹤庆――洱源断裂走滑拉分的产物。

2.3升降强烈时期造就“盆一岭”地貌

早更新世末,区域应力场转变成近EW向。形成于早更新世的近SN向拉分盆地受强烈的EW向挤压,下更新统及更老地层发生褶皱形成SN向构造变形体系,盆地开始萎缩。同时那些具有近SN向内倾型边界断裂的次级断块如玉龙雪山断块,开始大幅度抬升,抬升幅度与内倾型边界断裂的倾角成正比,最大幅度达3000m,使原本属于同一沉积盆地的下更新统被抬升到不同的高度。如属同一沉积盆地的蛇山组,现今已分布于不同的高度:拉市海2550m、丽江蛇山2440m、鹤庆新民2240m,累计高差达300m。强烈的差异升降所造成的地势差在中更新统沉积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一是中更新统分布范围较下更新统显著缩小;二是各盆地中中更新统均以一套无分选、磨圆度差的砾石层为主,与蛇山组间存在明显的角度不整合。这种EW向应力场一直持续到晚更新世早期。受昆黄运动影响,中更新世―晚更新世(40kaBP)是丽江差异升降最为强烈的时期,造就了“盆―岭”反差极为悬殊的地貌景观。丽江―鹤庆统一盆地被玉龙关断裂解体,位差幅度为数百米,形成局部的横向(近EW向)隆起以及盆地内部的不均匀隆起,呈现北升南降的特点,内流水系形成。

2.4断陷盆地内沉积范围扩大

晚更新世中期开始,区域应力场转为NNW向。断块运动方向与EW向应力场作用下的刚好相反,断陷盆地内的沉积范围又有所扩大,形成广泛的冲积、湖积,在玉龙雪山、老君山周围形成冰债和冰水堆积。

晚更新世中期――全新世(12kaBP)的近SN向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使玉龙雪山―九子海断块和燕子岩断块发生了幅度不大的相对沉降。由于遭受近EW向挤压的时间长且作用强烈,而受近SN向挤压的时间相对较短且作用较弱,故沉降的幅度小于中更新世晚期抬升的幅度。

3丽江盆地构造地貌演化

3.1盆地构造地貌特征

丽江盆地的构造地貌特征非常典型,盆地的东西边界在几何学特点上具有明显的“追踪张”特点。西边界由南向北可以分为3段,在走向上,南段为SN向,中段为NNE向(总体走向20°),北段又变为SN向。其中南北两段都呈直线状,中段具有向东凸出的弧形特点。3段在长度上也大致相当,在8.0~6.5km之间。东边界也可分为3段,且每一段的形态与西边界都相同,走向上除北段偏向NNE,其余两段也完全可以与西边界相应的段落对应。整个盆地边界具有锯齿状断裂的典型特征,可以推断丽江盆地北部区在构造上很可能是由两条平行断裂构成的一条锯齿状断裂带。

沿着盆地走向,盆地宽度的变化也显示出一定规律性。NNE走向的中间部分窄,平均3.5km左右;近SN走向的南段和北段宽,平均4.5km,比中间部分高出约1km,显示出具有剪切位移分量的锯齿状断裂的一个重要特征。

3.2运动方式

在运动方式上,可分解为左旋剪切位移与在垂直盆地边界走向上的拉伸,整体上反映了NEE-SWW方向的张应力环境。与NNE向段落相比,近SN向段落的拉伸作用强,剪切作用弱。故在形态特征上,近SN向段落宽,NNE向段落窄。齿端相对错开的距离可以看成是断裂带剪切走滑分量,北齿端左旋剪切位移分量AC为2200m,南齿端左旋剪切位移分量BD为1700m,平均左旋剪切分量为1950m。

在横切丽江盆地区的EW向地质剖面上,盆地北部区属于地堑式断陷盆地,两侧的山地基本上处于同一高度,尤其是构成盆地两边山地的三叠纪灰岩具有几乎相同的产状。说明在盆地断陷下掉过程中,盆地两侧的构造块体基本上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根据盆地内第四纪松散层最大沉积厚度1200m(丽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977)以及盆地面与两侧山体海拔高程差300m(盆地东侧象山海拔2704m,盆地内中海一带海拔2400m),可获得盆地边界断裂两盘垂直落差1500m,盆地边界正断层倾角取理论平均值60°,可得盆地拉张量为1730m。

3.3形成时代与活动速率

滇西北地区下更新统与中更新统之间普遍存在角度不整合,在丽江盆地表现为蛇山组与东元桥组之间的角度不整合。在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初期,滇西北地区构造应力作用方向发生过明显变化,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从早更新世的近EW向变为中更新世以来的NNE向。与构造应力场变化相对应,丽江地区自中更新世以来,表现出强烈的垂直差异运动。

发生在早更新世与中更新世之间的构造运动造成丽江地区沉积相变和沉积盆地的解体。鹤庆盆地与丽江盆地在早更新世还为统一的盆地,在中更新世末―晚更新世解体。以盆地开始形成于中更新世初期(约800kaBP)计算,盆地平均左旋剪切位移速率为2.44mm/a,平均拉张速率为2.16mm/a。对丽江盆地动力学特征的认识,一是盆地总体上表现为左旋剪切拉张;二是具体到不同区段上,垂直与水平运动分量出现明显差异。其中,在近SN向走向段,垂直运动分量明显大于水平运动分量;在丽江盆地北部区中段的NE-NNE向边界断裂上,则反之。

4 玉龙――哈巴雪山断块差异隆升机制与冰川发育

受青藏高原新生代以来持续阶段性隆升的影响,玉龙―哈巴雪山地区新构造运动强烈,主要表现为上新世―更新世以来(约2MaBP)断块的差异性活动和断陷盆地的形成。玉龙一哈巴雪山断块与其周缘断块之间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差异活动。玉龙雪山与丽江断陷盆地之间的相对高差达2800m以上。玉龙―哈巴雪山断块由龙蟠一乔后断裂、玉龙雪山东麓断裂、中甸―大具断裂、丽江―剑川断裂等4条主要边界断裂围限而成,形成不规则梯形。玉龙雪山东麓断裂与大具―丽江断裂构成丽江断陷盆地。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为近SN(NNW-SSE)向。

对于玉龙―哈巴雪山地块的隆升机制,传统的观点认为是“地垒式”断块正断隆升(云南省地质局第一区调队,1977),而有研究者(王运生,2000;苏生瑞,2004)认为玉龙雪山东西两侧的断层(即龙蟠―乔后断裂和玉龙雪山东麓断裂),包括玉龙――哈巴背斜内部的断层均是倾向山内的逆断层,玉龙雪山是在主压应力为近EW向应力场的作用下沿双剪型逆冲断裂向上快速逆冲而快速抬升的。玉龙一哈巴地区是典型的断块正断隆升,并且其快速隆升时代始于早更新世末――中更新世初期发生的昆黄运动。

综合研究表明,早更新世晚期玉龙――哈巴雪山地区的构造应力场的最大主压应力为近EW方向,中更新世时转变为NNE方向,在整体隆升的同时伴随着断块的隆升与盆地的沉陷,是由4条边界活动断裂所围限的玉龙―哈巴雪山地区是典型的在青藏高原整体隆升背景下的局部断块差异隆升。

参考文献:

[1]范柱国,李峰.丽江――大理地区地球动力学背景变化及其环境影响[M].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8.

[2]范柱国,李峰,谈树成,等.丽江――大理地区新构造运动特征及环境效应[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8,26(1).

地质环境范文第10篇

璧山县周家槽水泥用石灰岩矿位于重庆市璧山县275°方位,直距9km,矿山CaO最低含量45.33%,最高含量52.55%,平均49.72%。矿区无常年性河流,年平均降雨量1072.7mm,季节性冲沟不发育,雨季降水后以分水岭为界,沿坡面或溶蚀槽谷向西流入小安溪,向东流入周家槽,矿山范围内无溪、河、水池、鱼塘等地表水体。矿区范围内植被分布不均,且无明显界限;矿区内基岩与土壤分布无明显界限,土层在溶沟、溶槽或低洼地段较厚,厚度一般为2~3m,其余地段土层较薄,厚度一般为0~1.0m;岩性为红粘土,土壤类型为黄壤、黄棕壤;土地利用主要为耕地、林地、住宅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及难以利用的裸地,各种作用的土地之间无明显界限。如图1所示。矿区位于沥鼻峡背斜轴部,为一大致呈南北向嘉陵江组石灰岩岩溶槽谷地带,其间时有浑圆状小型独立山包。地形坡角一般10~25°,属岩溶丘陵-低山地形地貌。评估区内由于原开采形成高度3~38m的边坡,坡角45~80°,坡长约46~100m,边坡均未采取支护。边坡岩性均为嘉陵江组三段的石灰岩,岩石坚硬,抗风化能力强。岩矿体结构面主要有岩层面、裂隙面、松散层界面等,斜坡稳定性良好少许顺层坡矿山开采中可能产生局部崩滑等不良现象。综上所述:本矿山工程地质条件中等。

2矿山采后地质环境预测

2.1矿山开采影响范围

2.1.1放炮影响范围根据开发方案,采场每次布置3排钻孔,每排10个孔,排距4.6m,孔距5.6m,共布置30个孔,每孔深16.5m,超深1.5m,以确保爆破后台阶高度达15m。

2.1.2采矿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影响范围矿山开采过程中采用自上而下台阶式分层开采,高度为15m;开采时工作台阶切向坡和反向坡最终开采的边坡角不大于55°。由此可确定采矿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影响范围为矿区开采最终边界外延15m。综上所述:矿山开采影响范围为露天采场外延215m。

2.2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根据开发技术方案,矿山开采后四周将形成5段高度为110m的边坡,边坡编号分别为AB、BC、CD、DE、EF,边坡位置详见福禄镇周家槽周家槽水泥用石灰岩矿山矿区范围及开采平面图。分析边坡稳定性:AB边坡位于矿区南东侧,边坡坡向301°,坡角55°,坡高约2~50m,长约600m。岩层倾向108°,倾角7°。据地面调查,岩体中发育两组高角度构造裂隙,第Ⅰ组裂隙产状为25°∠84°;第Ⅱ组裂隙产状为102°∠73°。作赤平极射投影分析AB边坡的稳定性,如图3所示;按照相同的方法,分析BC、CD、DE、EF边坡的稳定性。

2.3水文地质预测矿区范围内开采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三段(T1j3)石灰岩矿层,开采标高均高于当侵蚀基准面;开采范围内无河流、水库等地表水体;地下水与地表水没有必然的水力联系。矿山开采对岩溶裂隙水的补给条件破坏小,矿山开采后不会对含水层结构破坏,不会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疏干等。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轻。

2.4地形地貌预测按照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开采后将形成高度0~105m的边坡,矿山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严重。

2.5土地资源影响预测璧山县福禄镇周家槽水泥用石灰岩矿不单独设置料场及废渣场,在矿区东侧采区50m外设置破碎站及运输道路,占用耕地资源4.41ha;工业广场修建占用耕地资源1.59ha;矿区为露天采场,占用耕地资源43ha;石灰岩矿山开采共占用耕地49ha。因此,璧山县福禄镇周家槽水泥用石灰岩矿开采后对土地资源影响严重。

2.6建(构)筑物影响预测矿山为露天开采,将会对矿区范围内的所有建(构)筑物全部破坏。根据计算的爆破地震波安全距离为158.45m,计算的爆破产生飞石最远飞散距离为200m;对矿区周边200m范围内的建(构)筑物造成较严重破坏。因此,璧山县福禄镇周家槽水泥用石灰岩矿开采后对建(构)筑物影响严重。

3矿山地质环境防治针对矿山开采影响

范围及采后地质环境因素的影响预测结果,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划分为重点区、次重点区、一般区,设计以下防治工程:1)矿山开采时应及时清除边坡上的掉块,特别是在BC边坡东段边坡可能会发生局部掉块。2)对矿山采坑四周形成的边坡采用生物工程护坡;对采坑坑底进行绿化或土地复垦。3)对矿区道路、破碎站和工业广场区域进行环境恢复。4)修建截排水工程。

3.1边坡防治工程

3.1.1边坡放坡根据开发方案矿山开采的最终边坡角为55°,自上而下台阶式分层开采,采高15m,台阶宽度约10.5m;AB边坡长约600m,高2~50m;BC边坡长约440m,高50~106m;CD边坡长约360m,高40~96m3;DE边坡长约526m,高17~42m3;EF边坡长约210m,高2~17m;放坡处理各段边坡。

3.1.2清理危石及时清理采场边坡上的危石,避免发生危石滚落伤人事故。按照“边采边治”的原则,对各边坡上的危石清理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台阶的开采。

3.1.3截水沟矿区位于沥鼻峡背斜轴部,地形呈浑圆状的小型独立山包,自然排水条件良好,汇水面积小,在矿区DE、EF边坡顶部修建截水沟长约300m,以防治地表水进入矿区。在其余每个台阶坡面每隔50m,高差10~20m,设置横向和竖向的截排水沟,将边坡顶部的地表水汇入采坑内的排水沟,避免对坡面草籽植物造成冲刷,竖向的排水沟按急流槽设计。迎坡面沟壁需设置泄水孔。

3.2水文防治工程矿山开采后的采场地面标高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对地下水的影响小。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轻。故本次不对其进行处理。但未解决矿山生产、生活用水,需在工业广场内修建一个蓄水池。蓄水池尺寸为15m×15m×2m,墙体宽度为0.3m,预计砌筑工程量约为36m3。生产废水主要为清洗矿车及挖掘机所排除的污水,设计每个污水处理池采用尺寸为2.5m×2.5m×1.6m,容积10m3污水处理池3个,墙体宽度为0.3m。预计开挖工程量30m3;砌筑工程量约为14.4m3,污水经生化处理后由砼管排放。露天采石场的作业点应实行湿式作业和喷雾洒水,对采场及装载点设2台洒水器进行了洒水降尘,防止粉尘飞扬。

3.3地形地貌景观防治工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设计方案图。

3.3.1露天采场采坑地貌景观恢复根据划定矿界和开发方案,露天开采结束后采坑的平面面积为302013m2,矿山开采前矿区土地主要为耕地,以种植果树为主;矿山开采难以恢复原来的地面植物,故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主要以绿化为主。可采取治理方案如下:(1)回填土壤,平均厚度不得小于0.8m,预计回填方量为241610m3;(2)平整场地,场地平整应采坑中间高,四周低,便于地表水排入排水沟中;(3)植树,行距×株距为5m×5m,预计12080株,建议种植樟树或果树等经济类树木;(4)排水,沿采坑边坡坡脚围绕采坑修建截排水沟,保证采坑内地表水排泄通畅,将矿区的地表水有序的排放到矿区东侧地形较低地段,用以灌溉耕地。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底宽400mm,顶宽700mm,高800mm,壁厚300mm,预计长度约2350m。排水沟每隔10~15m设置一道伸缩缝,用沥青麻丝进行有效止水。

3.3.2采坑边坡地貌景观恢复采坑边坡采用坡面绿化+截排水的矿山环境恢复设计方案。对于采坑边坡主要采取分阶放坡+绿化处理。每级边坡分阶高度取15m,每阶平台宽度取10.5m,种植蔓藤类植物绿化坡面,在坡顶设置截排水沟。台阶边缘修砌墙体,墙体嵌入基岩0.1m,墙体截面0.3m×0.5m(宽×高)。墙背回填0.3m厚的土壤,蔓藤种植行距×株距为5m×3m。截排水工程在边坡防治工程中实施。

3.3.3矿区公路及破碎站矿区公路两侧及破碎站区域的空地进行植树绿化,预计植树60株。待矿山闭坑后,建筑垃圾清除干净,将表层1.0m范围土地掘松,种植樟树等经济类树木。矿区公路和破碎站的平面面积约为4410m2,可采用挖掘机松土,植树绿化,行距×株距为5m×5m,预计176株。

3.4土地资源的采后处理矿区主要的土地资源占用和破坏为矿区范围内的采场、矿区东侧的破碎站及工业广场,矿山闭坑后,采场及破碎站将对其进行地貌景观恢复,工业广场建(构)筑物提供给当地使用,不进行处理。

3.5地表建(构)筑物的处理矿山为露天开采,将会对矿区范围内的所有建(构)筑物全部破坏,对矿区周边200m范围内的建(构)筑物造成较严重破坏。为保护村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对在影响范围内的村民实施搬迁。

4结论

1)分析了矿山地质条件,认为矿山开发技术条件的级别为中等;2)根据矿山开采方式,采用赤平投影的方法,对矿山采后地质环境进行评估,得出矿山开采影响范围为露天采场外延215m;水泥用石灰岩矿采矿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造成的损失小,危险性中等,影响严重;对含水层影响较轻;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严重;对土地资源影响严重。因此,预测矿山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3)结合露采对石灰石矿区各地质要素的影响程度,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对采后矿区环境的恢复起到指导作用。

上一篇:地质学专业范文 下一篇:地质类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