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0 03:24:18

电视调查报告

电视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易盈 欧志鸿 曾晓凤

调查目的一:近视眼和使用电子产品时长的关系

1.调查全班同学的近视人数――全班52位同学,其中有9位是近视眼。

2.随机调查5位近视眼的同学,他们每周看电视的时长分别为:16小时、12小时、14小时、14小时、10小时。

班上已经有了好几个“眼镜先生”和“眼镜女士”。欧阳宇航的妈妈已经不允许他看电视了。因为他的视力实在太差了,眼镜的度数不断攀升。这与他从小就守着电视、电脑不无关系。(邓慧方)

3.随机调查5位视力正常的同学,他们每周看电视的时长分别为:6小时、5小时、8小时、13小时、2小时。

调查结论:

调查对象中,近视率为18%。近视眼小组和对照组相比,看电视的时长每周人均长7小时左右。由此可见,长时间看电视对视力有较明显的负面影响。

调查目的二:小学生看电视的频率和对此事的态度

1.随机调查20位同学,其中10位几乎每天都看电视超过两个小时,8位除了周一和周五,周末的休息时间全部用来看电视,有两位几乎不看电视。

2.随机调查20位同学,他们对待看电视的态度大致有以下三种:

其中两位觉得电视是生活必需品,一天不看就心痒痒。

我特别喜欢看电视,只要一回家就往电视机跟前凑,平时和朋友一起的时候也是说电视里谁最厉害。(许云轩)

只要一放假,我家的电视就没有一点时间休息。我整天围着它转。妈妈老是批评我“尽看一些没有价值的节目”。是的,因为没有价值的节目往往比有价值的节目好看。(许渤东)

16位觉得可看可不看。

虽然大部分同学爱看电视,但他们看的都是一些没有意义甚至有害的电视节目。我有一个表哥爱看鬼故事,经常晚上把自己吓得大汗直冒,全身都湿漉漉的。(刘果)

还有两位表示无所谓,不喜欢看。

我已经是个“眼镜先生”了。爸爸经常建议我出去和小伙伴玩。他常说:“电视对身体有害,特别对眼睛有害。如果觉得乏味的话就出去和朋友玩,既收获了友谊,又锻炼了身体。”我喜欢和朋友到外面打篮球,打着打着就忘了看电视这件事。(徐粤)

我们的眼睛很脆弱,一旦戴上眼镜,就可能一辈子也取不下来。除了电视,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下棋、看书、运动等。(徐水灵)

3.随机调查20位同学,他们对待“看电视是利是弊”这个问题有以下三种观点:

其中12位表示,看电视很无聊,对视力也不好,但是没有其他事情可做,爸爸妈妈也经常看电视,或忙于工作。

下雨天,我只能呆在家里。爸爸妈妈不和我玩,朋友又不在身边。对我来说,家中唯一的朋友就是电视机了。(欧阳宇航)

有7位认为看电视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有利无弊。

有一次,我在看湖南卫视的《好好学吧》。爸爸妈妈也坐拢来,陪我一起看。我很高兴,因为全家人一起看电视让我觉得这是真正的温馨、真正的幸福。这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杨建乔)

《好好学吧》这个节目让我感到知识是有力量的。我对那些守擂的选手很敬佩。我非常尊重前来挑战的选手,他们虽然已经步入了社会,走上了工作岗位,但他们坚持学习,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黄可欣)

还有1位彻底反对看电视。

电视既是视力的“杀手”,也是母子感情的杀手。因此,我们要远离电视,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聊的电视节目上。(徐科裕)

调查结论:

1.小学生看电视的时长和频率与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约60%的家庭晚餐后,全家老小一起看电视。

2.两位很少看电视的采访对象表示,家长几乎不看电视,所以业余时间的消遣是阅读和游戏等其他方式。

3.大多数同学对选择电视节目比较盲目,经常和大人一起看电视连续剧,30%的采访对象不清楚什么样的节目适合儿童观看。

总结:

对小学生看电视的建议

1.看电视时,眼睛跟屏幕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坐姿要端正,不可躺在沙发上看。

2.制定计划,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勤做眼保健操。

3.时间段有所控制。写作业、吃饭时不能看电视。

4.对电视节目要有所选择。不要看暴力、恐怖、色情等不适合小学生观看的节目。可选择《动物世界》《好好学吧》《我爱发明》《新闻大求真》等节目。

5.晚上看电视不要关灯。近视眼看电视的时候要戴眼镜。

(指导老师 黄红兵)

在法国,有一个“星期三现象”,指的是很多小学星期三学校不开课,而是鼓励孩子们走出教室,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提出一个有意义的主题,进行细致而丰富的调查,拟写详尽的调查报告――通常会成为法国小学生的假期作业之一。

呈现一个完善而精彩的调查报告,首先要根据主题,查找相关的背景资料,然后选定调查对象、拟定调查问卷;一对一采访和调查的过程中,要随时把有价值的信息记录下来;整理调查问卷时,要删繁求精,保留有价值的信息;拟写报告时,要条理清晰。

亲爱的小读者,请你选一个有趣亦有益的主题,邀请几个小伙伴,尝试做一次调查报告。把你的收获发至邮箱。说不定你的劳动成果会在刊物上呈现哦。

电视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一、基本情况

遵义县辖29个镇2个民族乡,全县有28.81万户,113.4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5.53万人,人口密度为277人/平方公里。现有电视用户16万余户,现有有线电视用户41890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22173户,约占全县有线总用户的53%。

2005年以来,全市广电网络体制进行整合上划后,新成立的遵义县广电网络分公司紧紧依靠县委、县政府,主动与当地工商、城管、公安等部门衔接,投资1516.4万元,开展了县城南白、龙坑和鸭溪、虾子、乌江等乡镇的网络改造、优化、升级,实施了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作,2006年完成收视费等各项收入926万元,使网络事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07年全县计划新增用户2035户,平移数字用户1.5万户,使数字电视用户达3.8万户,为保证2008年奥运会实现电视数字转播和关停模拟信号奠定了基础

二、主要做法与效果

遵义县广播电视网络分公司严格按照全市联网、统一管理、统一业务和统一标准的要求,结合自身特点,采取多种有效的改革和发展措施,夯实了县域事业基础。

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激发单位的内存活力。县广播电视网络分公司作为从县广电局剥离出来的新单位,名为公司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实行的是企业化管理,领导班子面临的问题是加强队伍建设,确保队伍稳定和整体素质不断提高。遵义县分公司针对一批思想政治好、业务能力强的同志加入到了网络公司行列以后,希望在新的环境中干出一番新业绩的情况,及时实施了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全员劳动合同聘用制;对所有岗位实行定编、定岗、定责、定酬管理,通过竞聘上岗,21位同志走上了分公司各部、站的负责人岗位,实现了由身份管理到变岗位管理的转变;公司为正式员工完善了人事职称评定,续交了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为聘用员工交纳了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为服务全县大局,进一步培养和造就广播电视网络领域专门人才队伍创造了有利条件。

2、改进工作方式,狠抓数字电视整体平移。

为保证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作能按计划顺利进行,遵义县广电网络分公司从抓好县城试点入手,首先进行了光网的改造,为实施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然后向用户免费赠送机顶盒,并做好安装调试,保证收听多套广播节目,收看70余套电视节目,还发展了数字付费电视、视频点播、高清晰电视等业务,建立了用户地理信息系统和客户服务中心,及时进行安装和维护,得到了广大用户的理解和支持,使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作顺利推进。

3、加快网络的改造和升级力度,夯实网络事业的发展基础。

在实施数字电视整体平移过程中,遵义县广电网络分公司充分利用“四在农家”、“四民社区”、小城镇建设等契机,与扎南公路、尚嵇氧化铝等重点工程项目同步,进行城乡有线电视网络的规划、新建和改造工作,注重将有线电视网络向广大农村延伸,大力发展农村用户。2007年,将投资1000万元,对团溪、尚嵇、永乐、三岔、龙坪等8个乡镇集镇二级光网进行改造,保证已经平移和即将平移的乡镇数字电视信号优质稳定传输。

4、充分发挥党群组织的作用,加强员工教育管理。网络整合体制上划后,遵义县分公司十分重视员工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健全了党组织,党员发展到30名,并发挥工会、共青团和妇联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关心员工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每逢员工生日之际,还向员工送上一份生日礼物和温馨的祝福,让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5、利用广电网络优势,加快多功能开发。

目前,通过实施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广电网络安全、优质、高效的特点,受到了遵义县政府和电力、国防通讯等部门的青睐,遵义县分公司正着手加大现有广电网络资源的多功能开发利用力度,积极与多家单位合作,加强资源整合,推进网络传输主流媒体的服务功能,扩大宽带互联网业务、会议电视、远程教育等的运用和开发,使城乡文化事业和网络事业有一个新进展,不断加强城乡基层文化建设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原有线电视网络急需大范围升级改造。县内的龙坪、团溪、尚嵇、三岔、泮水等乡镇有线电视网络建了10多年,由于当时没有相关技术规范,加上时间太久,大部分线路网络老化严重,节目传输不完整,容易出现节目掉包和画面起马赛克等现象,不能传输数字电视信号,已导致大量用户丢失,而且收视维护费的收取非常困难,维护成本极高,必须投入改造资金,尽快实施二级光网的升级改造。

2、经费投入不足。由于县辖的网点多、区域广、用户多,全县各乡镇网络运行和维护业务量逐年增大,市、县、乡镇各级财政对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作不能给予足够经费支持,经费主要依靠收费,投入不足问题突出。目前,遵义数字电视的基本服务收视费(主机)从原来的14元/月变为26元/月,分机从不缴费变为每台需再额外缴费10元/月,同全国实施平移的上海、杭州、青岛和佛山相比,基本收视费低于上海,却高于其他地方,节目几乎还是过去的基本频道,而订购其他付费频道每月要分别交纳5—126元,群众很有意见。虽然有了4台皮卡车,但远不能满足安装维护和收费等工作的需要。

3、专业技术维护人员严重不足。由于遵义县分公司编制少,人员紧缺,各乡镇远教网站点管理人员更换频繁,对网络和设备的使用不规范,一旦站点网络和计算机出现故障,或是用户打来投拆电话,公司通常是采取另外聘请临时人员帮忙,维护成本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目前,除了要对现有人员进行现代信息知识、传媒技能等业务素质提高培训以外,还迫切需要充实力量。

4、巩固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首先,从已经平移的用户接收到的反映,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维护技术需提高,有几个电视频道的声音被广播电台挤占,并且信号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干扰,即使是家里开关电灯,都会使信号中断,这些细节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二是已经数字电视平移的区域,目前只保留6套模拟节目信号,机顶盒只能一卡一机,许多老用户几乎是一屋一台电视机,普遍不接受副机开户和实行主副机分别收费的新模式,许多家庭选择了看一台电视,其它的电视除收看少量模拟信号节目外,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其次,在新用户发展方面,主要存在机顶盒供应跟不上的情况,由于遵义县分公司对数字电视开展了许多扎实有效的宣传工作,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镇乡用户积极性很高,但机顶盒的生产厂家生产供货能力有限,导致乡镇不能按公布的平移日程发放机顶盒和用户卡,平移计划受到一定影响。

三、建议

数字电视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节目和服务,推进数字电视整体平移,既是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为让人民群众经济实惠地享受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实行数字电视省网整合,使网络事业朝产业化方向发展并做大做强,是大势所趋。

1、提高认识,更新思想观念。今后,县级广电网络分公司将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中剥离出来,改制成企业,进行市场运作,又将面临机遇与挑战。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工作体制和机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子,让员工安心、队伍稳定,使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

2、正确处理好与地方关系。发展数字电视不只是广电网络部门的事情,必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积极支持,各部门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广电网络工作的领导,加大人财物投入,发挥工作的整体功能,不断形成各部门协调、社会各方面参与的工作格局。

电视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一、我县农村有线电视现状

农村广播电视台站管理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 利益分配问题。农村广播电视一旦收回归口到县广播电视局,将面临如何有效保障县广电局、原农村广播电视站的合作方及运维人员三者经济利益的大难题;而且县广电局将对所有农村有线电视投资进行全面负责,届时如何制约并激励原农村广播电视站的合作方及运维人员有效保障效益产出问题。

(2) 人工收费成本高。由于收费难造成了人力、物力和精力上的大量投入,对广播电视台站的管理几乎成了单一的收费管理模式,影响了其他方面工作的开展。

每年支付的收费管理成本就约占总收视费的20%。人工登门收费本来就花费人力,加之一些用户存在拒绝交费和恶意欠费的现象,需要反复上门收费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收费高峰期间,更是需要几乎所有的工作人员忙于收费,而影响网络正常的管理和维护,容易造成网络故障增加,信号质量下降,反而更加剧了收费的难度。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1、县级有线电视设备相对落后,没有终端控制系统,只有依靠人工逐户进行收费。

2、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乡镇有线电视从业人员素质相对低下,在维护过程中存在着维修不及时,态度较为蛮横的现象,使得入网率和收费率降低。

3、有线电视独家经营的坚冰已经打破,ip数字电视对有线电视网络的冲击日益突显。

三、应对上述问题的对策

如何进行快速而有效的收费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大问题。

1、解决收费难的最好办法就是采用适宜的加解扰收费管理系统。

它不仅可以增加网络运营的经济效益,减少收费成本,同时也能加强内部管理,杜绝管理漏洞,减少与用户间的矛盾,使有线电视网络管理部门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网络的运营和发展中去。

利用这种技术,就能谢绝那些未交费或未经允许的观众收看,而那些交了费或经许可的观众就可以重新恢复电视信号,实现收看的目的。它在电路上采用的方法是在catv分配网和用户电视机之间增加了两个装置:解扰控制器和解扰器,通过这两个器件能对用户进行有效的收费。解扰控制器的工作与否受有线电视网的控制,用户交费,控制器控制解扰器工作,用户能看到电视;否则,电视画面将受到严重的干扰。

当前比较流行的加解扰收费系统是先进的加密系统,采用这套系统,运营者可根据每一用户付费情况,对节目进行加解密,控制用户收看状态,加强收费管理。

2、对乡镇有线电视站实行垂直管理

乡镇有线电视的垂直管理,可规范乡镇广播电视站各项规章制度,对收视维护费进行明确规定,人员由县广播电视局和原乡镇广播站共同组成,人事编制纳入广播电视局管理,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质量,实行量化管理,适应社会发展。 统一收费标准。从而形成正常的资金积累,届时,无论哪个乡镇网络出现问题将会举全局的财力、物力、人力加之维护保障,这一点是垂直管理前任何一个乡镇都无法办到的事情。

3、保障收支平衡。

由于城乡联网、旧网改造,投资过大,债务过高,偿还能力较弱,还要精打细算、艰苦奋斗,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发挥产业的功能,增加创收力度,增强发展后劲。

4、提高队伍素质,增强服务质量。

电视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网络整合后,。怎样搞好农网的管理和发展是我们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学习外地的好做法、好经验,月15日到18日,以副经理为组长的考察小组共7位同志,分赴--,对-农村网络进行考察学习。

此次考察,是按照公司的工作安排派出的规模较大的考察组。考察地点是我们平时了解的农村网络搞得比较好的县市,以及当地推荐的地方,-组考察了-市以及所辖的-市、县、-的-市,-组考察了-市以及所辖的-县、-县、-县,-以及所辖的-县。考察的主要方法是组织座谈,听取汇报,交流探讨,实地查看。考察组同志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风雨兼程,不辞辛苦,认真学习当地的先进做法和宝贵经验,并就我们的实际做法,与他们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当地广电局、网络公司领导陪同座谈、参观,给我们的考察工作提供了方便,使这次考察[文秘站网-找文章,到文秘站网]十分顺利,圆满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考察地规范、热情、周到、细致的接待和服务也给考察组全体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各地农网工作的主要特点和经验

这次考察学习的县市,县情不一,在农村网络建设和管理上也各具特色。他们结合自身实际,在网络构建、器材管理、用户发展、用户服务以及机构设置、人员管理、工资分配等方面,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给我们不少启示,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市的主要做法是,实行局台合一、网台分离的管理体制,公司设立工程科、线路维护科、管理科,各负其责,农村业务由乡站一条龙服务。公司对乡站分别下达总的经济目标任务,年终结算后,完成任务的给予-%的奖励,超额部分奖励-%。在财务管理上,实行收支两条线,即收入全部上交公司,支出由公司审批后返还,票据由公司统一管理,定期不定期对乡站进行审计。在网络建设上,公司负责前期投入,由于现在已经实现光缆全部入村,目前不需较大的资金投入,公司仅承担主干线路的维护费用。入村后公司全面放权搞活,由乡站自行筹资购买原材料,人员工资、网络运行维护等支出项目全部由乡镇站在安装费、收视费收入中自行解决,使乡真正做到了自负盈亏。收费标准是:初装费城区为-元,农村为260元,乡镇可以自行浮动;收视费标准为城区每月10元,农村8元,全年一次清的优惠两个月。此外,开通了-套数字加密收费节目,实行机顶盒有偿使用、节目分段收费。目前,农村用户达到5万户,其中20__年新增7000户。

-县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和-相近。广电局分设有线台和农村发展中心,有线台负责管理城区,中心负责管理农村。中心除办公室外,下设南北两个队,以该县中部的一条公路为界,实行分片管理,负责主干线的维护和用户管理,其工资由广电局支付。村里建设网络、发展用户时,在当地招聘一个管理员。管理员负责网络投资建设和收费、管理、维护。中心按照用户数量向管理员收取50%的收视费(每户4元)。没有实行原材料、发票的统一管理。目前,农村用户6000户。

-在收视费征收上,向收费人员返还-个百分点作为奖励,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收费员的奖金是一般职工的2到4倍。

-市在农村网络建设上遵循的原则是:1、坚持逐步延伸网络,平均每年发展光缆线路70公里;2、坚持优先发展重点村。网络公司下设-个分公司,对全网分片管理,其中城区-个分公司还管理周边的几个郊区乡镇。公司人员-人,其中农村-人。对分公司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工作目标分为总的经济目标、发展用户、收视费目标、维护服务目标、复通目标等5大部分。所有目标以上年12月31日统计数据为基础推算。当年各项目标分解到人。广电局下达的20__年的发展用户目标是-户,公司制定的目标略高于上级目标,为-户,其中城区两个分公司共-0户,其他-个分公司每个-户。收视费目标是5月底达到93%。维护服务目标规定为月报修率不得高于3‰、复通目标规定为完成去年断线户的40%。最重要的是经济指标。20__年计划网络总收入-万元。坚持城乡同价,初装费为360元,经过领导批准可以下浮,最低不得低于210元。收视费为11元。公司除每月对乡镇机房给予-00元补贴外,不负担分公司的一切支出费用。收视费的25%返还分公司,初装费收入扣除原材料费用后全部返还分公司。乡站费用全部在返还款内解决。另外,对实在困难的地方,公司以季度奖的名目给予补贴。截至20__年底,用户共5万多户,农村用户略多于城区。目前,分别与中国-、中国-合作,开展了拓展业务,拥有电话用户-000户,宽带用户-00户,20__年拓展业务收入达-万元。

-县实行局台合一,网台分离的管理体制。广电局设立网络公司,统管城乡网络,设立材料科,统管全局原材料。对公司下达利润指标-0万元的任务,其他由公司具体管理。公司对各个创收部室、乡站分解目标,按完成任务的比例核发效益工资。

-县全县-个乡镇,1-万人,约三分之二的行政村开通了有线电视,用户6.7万户,其中05年新增7000户。网络公司下设工程部、有线台(城区)、-个乡站。城乡区别管理。城区人员-9人,实行基础工资加效益工资的分配模式,基础工资为-60元,效益工资按完成目标任务的比例发放。乡站人员全部都是正式工,共-9人,站长由公司任命,一般人员由公司负责调配。乡站实行财务月报制度,单独核算,自负盈亏,间接管理,即人、财、物都不管。按照乡站用户数量的多少,公司征收管理费,标准为每户每月1.5元,全年18元。为鼓励、扶持乡站,超过1

000户的,只按1000户征收。乡站投入与发展的模式有:1、自身投入,公司负责投入主干线、机房;2、职工内部集资;3、社会融资;4、承包经营。原材料由公司统一组织,对乡镇只收成本价。对私人投资的管理方法是,产权归公司所有,由公司逐年回收。回收资金为收视费的分成部分。第一年,以三七分成,即公司收取收视费的30%,投资方收取70%;第二年,为四六分成,十年全部收归公司所有。-县对乡镇广播电视尚未实行垂直管理,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归乡镇政府管理。城区有线电视实行了分段加扰收费。

-是部级贫困县。目前发展用户1.1万户,其中农村5000户。到乡村的光缆网络全部是乘网通的网络。广电局和乡站经费由县财政全供。广电局现在对乡镇网络不进行投资,乡镇发展用户由当地政府负责。广电局对乡站征收传输费,标准为每户每月3元,全年共36元。城区有线电视实行分片管理。共分为5个片区,每片6人,其中3个维护人员,3个收费人员。用户服务要求非常严格,服务非常到位,收费率高。为提高服务质量,坚持夜间值班到10:00,维修电话联系卡贴在用户的电视机上。为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根据工作量发放一定的津贴。为支持农村发展,实行城乡结对子制度,片区要为指定的乡镇提供技术服务。

-县大小、条件和-相近。1999年前实行条块管理,财政支持。县乡光缆联网后,农村有线电视开局良好。但是乡站垂直管理后,体制改为自收自支,由于政府支持力度减弱,缺乏资金扶持,人心不稳,造成发展势头迅速下滑,网络萎缩,经营困难。20__年开始经营机制改革,成立网络公司,下设财务中心,对乡站实行财务统管,收支两条线,花费一支笔。人员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形势逐步好转。

三、各地经验的启示及改进工作的建议

这次考察,我们一边学习、消化、吸收,一边思考、分析、总结。我们感到:1、各地有线电视发展并不平衡。有的县市发展快,网络规模大,质量高,用户多,管理规范,取得了突出成绩,令人鼓舞振奋;也有一些县市还刚刚起步,网络规模小,用户少;大部分处于发展阶段,和处于腾飞壮大阶段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远远落后。我们在县级网络中目前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农村网络投资大、周期长、效益低。建设一张覆盖全县的光缆网络需要一次性投资数千万元,加上电缆网络,总投资更是惊人。即便分期建设电缆网络,每年也需数百万元。可是网络收益较低。单就20__年讲,-乡站毛收入420万元;-380万元;-300万元是比较多的,-、-城乡总收入尚未达到200万元。除去原材料成本、人员工资、高额贷款利息,实际上不少地方处于亏损状态。20__年-网络人员工资平均水平达到标准的90%。3、行政干预扶持力度减弱,网络投资乏力。县市光缆网络一般是在政府指令下靠贷款建立的,网络建设规模、用户发展目标靠县乡政策支持。不少地方的网络公司在广电局支持下带有行政痕迹,具备行政职能。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有线电视网络由公益事业逐步走向产业,管理模式由行政、事业管理逐步走向公司化,运作手段由行政指令转向市场化,政府行政干预支持有线电视发展的力度逐步减弱。由于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广电局作为网络公司的母体,已经不具备继续输血和条件。网络公司在建立时是靠贷款的,自身很弱小,不具备造血功能。这样造成目前不少县市网络公司投资减小,网络发展缓慢的局面。个别地方资金投入无以为继以致出现发展停滞、网络萎缩的现象。4、经营管理模式多样化。有线电视在各地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思想观念不够解放、经营理念不够成熟、管理经验不够丰富,为克服经济条件的制约,为保证网络正常运行,各地探讨摸索不同的思路,采取运用多种灵活变通办法,还没有形成科学统一的经营管理模式,工作中难免有所疏漏。比如原材料不一致、网络质量不统一问题;用工随意、队伍不稳定问题;投资方复杂、业务纠纷问题。

同时,我们感到:1、有线电视发展大有可为。-、-等地网络已具规模,大部分实现村村通,用户较多,并且已经开展拓展增值业务,保证了温饱,初步实现了经济效益,展示了美好的发展前景,为我们带好了头,指好了路。2、各地精神面貌令人鼓舞。各地广电局、网络公司的同志发展有线电视的热情很高,坚持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想方设法发展有线电视,进一步鼓舞了我们的斗志,坚定了我们的信心。3、各地的工作思路崭新、管理方法多样。各个县市因地制宜,善于创新,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显示了勃勃生机,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丰富的借鉴。这也充分说明,办法总比困难多,有线电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4、-发展农村网络有诸多优势。首先是网络整合带来发展的契机,人员的思想面[!]貌、经营理念焕然一新,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得到保障。第二是光缆主干线初步建成,网络结构较为合理,能够满足基础业务的需要。第三是队伍比较稳定,人员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较高。还有,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比如统一管理、城乡区别、成本核算、二次分配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先进县市的经验对我们加强和改进各项工作有多方面的启示。我们认为,在农村网络建设和管理上,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正确认识加强农村网络建设的重要意义。-农村有90多万人口,20多万个家庭,成百上千个基层单位,是城乡网络的半壁江山,发展潜力巨大,是可以转化为我们公司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资本”。我们发展网络的最终目的是壮大自身实力,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既是经营目标,又是政治任务。我们不仅要坚持发展下去,而且要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站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切实把农村网络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切实加强农村网络的领导。通过各地的经验和我们的工作实践,我们体会到,农村网络领导重视与不重视不一样,有人负责与没人负责不一样。同时我们认为,城乡之间确实存在差异,比如链路结构、用户需求、服务方法等。为此,我们要把农网的工作作为公司工作的一个重点,并且建议成立专门的农村网络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网络的设计、发展的规划、网络的建设、人员的管理、用户的服务等工作。名称可以叫做“-”。

三、把发展作为农网工作的重点。通过考察学习,结合自身实际,我们认为,农网目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工作重点是逐步拓展网络规模,迅速发展用户。在建设网络上,坚持超前规划线路,提前联系用户,按期组织施工,促进用户入网,确保实现效益。在电缆网上,做到当年发展一个村,当年收回投资,略有盈余。在发展用户上,发展好的县市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抓住发展这个中心,以提高入户率为核心,以调动乡站人员的积极性为关键,充分放权,给足优惠政策。-县的经验给我们以正面的启示,-前几年的做法给我们负面的惊醒。为此,我们建议制定农网发展的专门优惠政策,以经济杠杆为手段,对乡站坚持“多予少取,公私双赢”,调动乡站人员的积极性,鼓励多劳多得。

四、要加强农网的管理。要准确把握城乡差异,

电视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2012年,笔者针对全国教育电视基本情况与发展理念开展了问卷和深度访谈式调研,以便发现行业问题的根源所在,为提出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思路奠定基础。问卷调查和访谈借助2012年11月和12月间由中国教育电视协会主办的两次业内会议进行,现场发放、填写、回收,对未到会的单位采用邮寄和电话方式获得,共发放44份,回收有效问卷34份,有效回收率为78%,样本基本上能够推及全国总体。问卷题目有三种类型:单选题、多选题和排序题。填写问卷和接受访谈对象基本上为台级领导,代表了各单位的主导意志。

教育电视媒体基本情况调查

问卷结构中的“基本情况”部分,设计了4个问题:单位财政体制、单位收入构成、单位员工总数和节目构成比例,调查结果如下。

关于财政体制,如图1所示。在34份有效问卷中,基本属于“全额拨款”的有12家,占35%;属于“差额拨款”的有16家,占47%;属于“自收自支”的有6家,占18%。这一问题反映出各地媒体的上级主管部门及财政主管部门对教育电视媒体性质的认知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根据访谈情况,凡是划归为“全额拨款”的单位,其主管部门认为教育电视媒体公益性比较强,以较充足的事业经费给予支持;划归为“差额拨款”单位的占到了近50%,说明其主管部门认为既然媒体有条件开展创收,可适当减少经费支持,并且媒体在内部分配方面也更灵活,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内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划归为“自收自支”单位的,则对媒体产业属性比较看重,公益属性较为淡化,运营方面基本上按照市场逻辑进行。

图1: 教育电视媒体财政体制

关于收入构成,如图2所示。在34份有效问卷中,财政拨款占总收入50%以上的有13家,为调查单位总量的38%,意味着依赖拨款运营的单位不足一半;广告收入占总收入50%以上的有22家,为调查单位总量的65%,最少的也占到收入的15%,也就是说,一大半媒体对广告收入有较重的依赖;其中,有6家无广告收入;有12家有“其他收入”,大约占到总收入的5%~40%之间,为调查单位总量的35%,即约三分之一的媒体可获得其他经济收入。据了解,此类收入多为政府许可性收费和业务服务收费,主要原因是城市教育电视台与电教馆是一体的,资源可以共享;调查显示,没有一家有赞助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教育电视媒体还没有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公益事业,得不到来自社会的公益资助。

图2:教育电视媒体收入构成

关于员工总数。200人以上规模的有6家,150~199人的只有1家,100~149人的有6家,50~99人的有11家,49人以下的有10家。也就是说,100人以上规模的有13家,占总量的38%;100人以下规模的占到62%。单就规模而言,如果从区域公共教育文化需求角度分析,多数单位规模还是偏小的,仅仅能提供面向学校的资源,难以承担起面向全社会的服务功能。

关于节目构成。电视频道播出的节目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频道定位、特色和服务对象的差异。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统计了节目类型在总播出时数的比例超过20%的调查单位家数,新闻时政类超过20%的所占比例较大,为15家占44%,个别频道新闻时政节目甚至高达50%。笔者认为,教育电视媒体不应当出现这样的情况。调查还显示,社会教育与科教人文两类节目超过20%的各占到四成左右,有些偏低;而影视娱乐类节目超过20%的却占到约三分之一,也是有些偏高的;而仅仅有3家教育教学类节目比例占到20%以上,最多的1家也只有34%,明显偏低;值得注意的是,有约三分之一的单位有“其他”类节目,且比例占到5%~30%之间,这多少有些出乎调查前的预判。据了解,这些节目主要为专题广告和大型活动性栏目等。在教育电视频道中,硬广告所占比例是非常低的。

教育电视媒体运营理念调查及分析

关于运营理念,笔者的调查设计了11个问题,主要了解受访对象对教育电视的媒体属性、功能的相关认知以及发展新媒体的态度等。

关于教育电视媒体的本质属性,被排在首位的各属性所占比例如图4所示。把公益事业作为首位属性的超过50%,把教育事业作为首位属性的超过三分之一,两项加起来超过85%;以新闻事业作为首位属性的仅有15%,所有回答均认为教育电视媒体的属性不是文化事业或文化产业。我们推断,绝大多数频道并没有把教育电视媒体的大众传播属性放在首位,而公益属性和教育功能是最受重视的两个方面。

图4:对教育电视媒体第一属性的认知

关于对“公益性作为教育电视媒体本质属性”的认知,如图5所示。认为公益性应该作为教育电视媒体本质属性的占65%,“不好说”和“一定能”的各占15%。肯定的回答比例偏低,而且认为“不可能”的也占到了6%,说明部分频道对教育电视媒体公益性的认知是不够深刻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对市场经营行为的热衷或是无奈的选择。

图5:对公益性作为本质属性的认知

关于如何体现公益性,笔者设计了一道多选题,包括“公益理念”、“公益栏目”、“公益活动”和“其他”四项备选,如图6所示,各项选择比例分别为71%、59%、50%和18%。其中,同时选择前三项的占到50%,说明一半的媒体认为应当具备公益理念,播出公益节目,同时开展公益活动等,多种途径并用体现媒体公益性。然而,若对比实际播出的节目比例,可看出这些选项仅仅停留在理念层面,具体实施的媒体所占比例不大。

图6:对公益体现方式的认知

关于教育电视媒体可否具有产业属性,如图7所示,有一半的回答“应该可以”,而回答“一定能”和“不可能”的各占15%,另有21%回答“不好说”,说明各家媒体对这一问题的认知比较模糊,在实践方面,对教育电视媒体能否大张旗鼓地运用市场手段开展经营活动存有疑虑。

图7:对产业属性的认知

关于对坚持教育电视媒体事业属性的认知,如图8所示。回答“不好说”的只有1家,占3%,回答“必须坚持”的占68%,回答“可以”的占到29%,两项加起来高达97%,这意味着,几乎所有媒体认为教育电视媒体必须坚持事业属性不改变。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基于两种原因,一是留在公益事业体制内稳定;二是对市场经营能力担忧。

图8:对事业属性的认知

关于教育电视媒体与远程教育的关系,如图9所示。有50%和15%的回答分别认为与远程教育“密切相关”或是远程教育的“组成部分”,两项占到了65%,显然,这与教育电视媒体源自远程教育有直接关系,有29%的回答认为“有些相关”,而有6%的认为与远程教育没有关系。

图9:教育电视媒体与远程教育的关系

关于教育电视媒体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如图10所示。有56%和12%的回答分别认为与教育信息化“密切相关”或是其“组成部分”;有24%的回答认为“有些相关”,而9%的回答则认为与教育信息化没有关系。本问题的答案与上一题答案倾向性是一致的。

图10:教育电视媒体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

关于教育电视媒体运营中,如何对待“收视率”这个经常在业界引发争议的敏感指标,如图11所示。有65%的回答认为可以参考使用,超过三分之一的认为节目评估中要有一定要求,两项加起来有87%,说明绝大多数频道在评估中引入了收视率指标,回答认为收视率没有作用的为零。而对此认为“不好说”的有3%。

图11:对收视率的评价

关于教育电视媒体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关系,如图12所示。有53%的肯定教育电视媒体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组成部分,41%的则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是,两项加起来占到94%,说明绝对多数频道把教育电视媒体置身于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事业范畴中。认为“不好说”和“不是”的各占3%。

关于对教育电视媒体发展前景的判断,如图13所示。仅有44%的回答“前景向好”,回答“求生存”和“不好说”的分别为21%和29%,合计为50%,更有6%的回答“前景暗淡”,说明多数教育电视媒体对发展状况不乐观,教育电视媒体急需在社会发展环境发生巨大变迁中确立新的定位,找寻新的发展机遇。

图13:教育电视媒体发展前景

关于如何处理教育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如图14所示。回答“只搞电视”的结果为零,有74%的回答在发展传统媒体的同时,应当发展新媒体,以拓展新的传播空间和发展方式。有24%的回答新媒体迟早会超过电视媒体,既显示出对电视媒体的担忧,也透露出对发展新媒体的积极态度。有3%的回答“不好说”,显示出一些频道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媒体环境的茫然和不作为。

图14:教育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

本次调查还了解到,辽宁教育电视台并入辽宁广播电视台,江苏教育电视台并入江苏广电集团,对全国教育电视台影响颇大。政策的强制性,导致媒体管理层包括现有的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电视媒体发展的不确定性忧虑增加,对媒体的发展前景无从规划。因此,对作为教育电视媒体最高管理机构的国家教育部而言,到了切实认真考虑和探求教育电视媒体属性、功能和发展方向,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发展的时候了。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山东省人文社科资助课题“公共文化建设背景下教育电视媒体发展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12-ZZ-WH-05】

电视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相对于传统的深度报道形式,精确新闻运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涉及面较广,排除了个别的、偶然性的事件,更具有普遍性、说服力。精确新闻还运用量化的数字语言描述新闻事实,排除了记者主观成见,使新闻更加科学、客观,受到读者的信任与欢迎。

调查报告是指调查者根据课题规定的目的,有意识地运用词语回答的各种科学方法和手段搜集有关社会现象的资料,并由此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形成以文字为主导,以数据、图表等各种表现方法为补充,来说明社会现象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文体。

正是由于精确新闻版面语言与调查报告的相似性以及两者都借助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手段来做出“最终成品”,因此解析“精确新闻与调查报告之间的差异”成为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新闻记者》的“新闻调查档案(媒体调查报告专栏)” 与《中国青年报》“青年观察”的差异比较中进一步探究我国精确新闻的特点。

“数字”新闻化

《新闻记者》(2004年5月) 媒介调查《传媒人对“有偿新闻”的看法――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调查报告》中关于“记者是否应主动淡化不利于重要广告客户的新闻”的调查数据分析:

“记者主动淡化不利于重要广告客户的新闻”。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闻业,更多地是依赖广告生存,因而一些广告主在有些媒体逐渐拥有了控制权,一些媒体背离了新闻报道要客观、真实的规律,成为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而不能完全履行其作为社会舆论机关的职责。在这个问题上,媒体的主要做法之一是主动淡化不利于重要广告客户的新闻。此次调查显示,有33.7%的调查对象不同意这种做法,有54.2%受访者态度不明朗,而有12.1%的受访者则同意这种做法。从受访者的职称、年龄与问题的关联来看,正高职称和年龄45岁及以上者回答不同意的比率略高,达41.2%~42.9%。将这个问题与媒体类型关联,得出的数据,回答不同意的比例为:电视台30.8%、报社36.2%、电台37%;与专业背景关联得出的数据,回答不同意的比例为:边干边学35.4%、新闻大专31.8%、新闻本科30.6%、新闻硕士37.7%、有法律专业知识背景32.3%。

在这份调查报告中,我们读到了科学严谨的百分比数字,而这些精确到小数点后个位的数字只是提供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闻业,更多地是依赖广告生存,不能完全履行其作为社会舆论机关的职责”这个问题上,“媒体的主要做法之一是主动淡化不利于重要广告客户的新闻”这样一个结论性信息,总结出一个调查结果,不带有调查发言机构任何的情感色彩与主观意志。

《中国青年报》 (2004年2月17日) 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求学调查”为主题的《游走在城市的边缘》――《打工子弟学校生存纪实》(上篇)引用如下材料:

“一份名为《流动儿童教育:逐渐进入视野的研究课题》的调查报告这样描述说:打工子弟学校办学者,是一个由形形人员构成的复杂社会群体,从大学生到文盲都有。其中很大一部分曾经在家乡当过民办教师或公办教师,在114所学校中,有79所是他们办的。其余的则属半路出家,他们从包工头、小贩、厨师到菜农、建筑工、清洁工、保姆等形形的行业走上了办学的道路。‘他们能够涉足这个领域,是因为有着巨大的社会需求:流动儿童在北京没有学上。对于他们来说,办学是一种能带来可观收入的职业。’调查报告的负责人之一张守礼说。”

与前文的不同显而易见,在这里,调查报告《流动儿童教育:逐渐进入视野的研究课题》的数据和结论用以证明报道中“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的简易学校的设立条件酌情放宽后,打工子弟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使得上万名孩子免于失学的同时,也让各色人等都参与到办学中来的现实。

“数字”本身量化了“打工子弟学校生存”缘起与现状的真实,是作为精确新闻反映新闻事件的手段而出现在受众的视野中的,为“丰富深度报道本身的新闻背景材料”服务。在材料中,数字遵循新闻写作规律,是新闻表现形式的一部分,已经被“新闻化”了。

同时,调查报告中数字的运用增强了新闻的客观性,避免了记者的主观介入,让受众通过调查结果的分析、比较、总结等逻辑思维方式结合自己的价值标准思考新闻报道,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无声胜有声”地彰显媒体导向。

受众平民化

《新闻记者》(2004年2月) 媒介调查《受众眼里的电视人――上海电视媒体从业人员社会评价调查报告》文章说明“调查报告的目的”:

“2003年10月1日,是上海电视台成立45周年的日子。在上海电视事业走过近半个世纪之际,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特委托社会专业调查公司,组织了一次对上海电视媒体从业人员的社会评价调查,集中了解目前社会各界对上海电视从业人员在社会职能、职业道德、专业素质、工作成效等各方面的评价和意见,希望通过这样的调查,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和强化培训、教育。”

文尾结论处:

“对于如何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本次调查有一点很有启示:公众认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最重要的途径,依次为社会舆论监督(37%)、制度建设(39%)、自我约束(20%)。除接受社会监督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可用,包括:强化行业管理组织(机构)的权威性,加大行业评议和监察力度;进一步强化职业道德制度,使之与专业标准相融合等。”“看来,上海的电视媒体在不断提高节目质量、以‘内容为王’提升自身竞争优势方面,还任重而道远。这将成为我们下一步需要重点突破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

《新闻记者》(2004年5月) 媒介调查《传媒人对“有偿新闻”的看法――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调查报告》最后总结:

“因此,我们一定要将新闻职业道德建设问题提升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来认识,新闻单位及有关领导部门应探讨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约束办法,不能再让今日之‘错’酿成明日之‘害’”。

从调查报告《受众眼里的电视人――上海电视媒体从业人员社会评价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该调查针对的是上海电视媒体,更确切地说,是文广传媒为今后工作的目标计划制定所进行的,因此它的受众是相对专业的媒介从业人员。在《传媒人对“有偿新闻”的看法――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调查报告》中,我们也可以在总结中看到调查报告针对“小众”即新闻单位及有关领导部门提出的建议。

当然,不是每一份调查报告都会有如上明显的诉求对象,但是调查报告因较强的程式化写作――开头比较详细地介绍调查的背景、目的、方法、结论,接着逐条列出相关调查项目,包括详尽的调查数据、图标等等,最后总结出调查结果――而使其只能在小受众范围(包括专业人员、调查委托人等)内传播。

《中国青年报》 (2004年1月4日) 《901个农村高中生的梦想》结语:

“901个农村高中生的梦想/理想,为我们展示了青年丰富的内心世界,我们从中看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看到了他们对自我的期待、对社会的期待,对未来的期待。同时,它也是一只多棱镜,折射出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和社会,给青少年成长带来的影响。正如研究青少年心理的澳大利亚学者艾克斯雷所说,青少年不论对未来持有何种态度,都不应被单纯地视为世代差异现象,而应该被更认真地反省,此种现象或许不只反映了当代青少年的想法和态度,它应是更深远地将当前社会或文化对他们所造成的影响,投射在他们对个人前途或社会发展的可行结构及机制之上。 青年与社会是相互建构的。也许,这901个农村高中生的梦想/理想,会令关心青年、关心未来的人们深思。”

不谈报道中那些令人动容的调查数字、话语与实录,光看这最后的结语我们也能感受到此次“调查・观察”用“901个农村高中生的梦想”来引起“整个社会的深思”。精确新闻关注的主体是社会中的“平民”(即普通人),如前文所提及的《打工子弟学校生存纪实》中的“流动儿童”,他们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在两会上,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就读问题成为了代表和委员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安徽代表团的徐景龙等30多位代表就递交了一份关于修改义务教育法,关注农民工子女就读的议案。这是对精确新闻“受众平民化”最好的诠释和反馈。

即使报道关注的是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地荒漠化成为最受当代青年关注的3大环保问题。其中,水污染问题以76%的获选率高居榜首,即每4名受访者中就有3名在关注该问题,成为最受当前青年关注的环境问题。此外,大气污染问题和土地荒漠化问题也分别受到70%和66%的青年的关注。另外,垃圾回收利用(58%)、野生物种减少(52%)、臭氧层遭到破坏(51%)等环境问题受到的关注程度也都超过了半数。”(《我们的环境怎么了?》中青报 2004年2月1日)偏科学的议题,如文中所述,在柔化了数据、调查术语和表达方式的专业感后,适合媒体受众阅读理解和接受习惯的精确新闻,依旧体现了与调查报告截然不同的“大众化诉求”的受众特征。

结论微观化

《新闻记者》(2003年2月)《上海大学生的信息需求及日报选择》新闻调查档案主要针对的问题是 “上海大学生每天接触各类大众传媒的时间是多少?上海大学生期望通过大众传媒了解哪些信息?上海大学生平时主要阅读哪些日报?大学生自费订阅或购买日报?大学生选择阅读各种报纸的原因?”

“至少在大学生这个受众群体,互联网对电视的冲击大于报纸。互联网和报纸不但有娱乐和消遣功能,还有即时查找和提供资料等较强的助学功能,这大概是它们在吸引大学生方面胜过电视和广播的重要原因。国际性、娱乐性、实用性和可读性,是大学生在信息需求方面表现出的比较明显的取向。在大学生对周报、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站信息选择的调查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到这种趋势。《新民晚报》的信息量和实用性优势十分明显,均超过第二名10多个百分点,这也从一个方面解释了作为一张大众化市民报,《新民晚报》为何同时受到大学生读者的青睐。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新闻晨报》在时效性上排名第一,显示出这份新生代报纸的冲劲,在信息量和实用性指标上,《新闻晨报》也都有不错的表现,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潜力。”

媒介调查《传媒人对“有偿新闻”的看法――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调查报告》

“问卷上具体涉及了以下几项问题:(1)记者是否可以为自己单位联系广告;(2)记者是否可以为自己的版面或节目联系赞助;(3)记者是否应主动淡化不利于重要广告客户的新闻;(4)记者是否可以接受被采访单位或个人的招待用餐;(5)记者是否可以接受新闻源单位或个人安排的免费旅游;(6)记者是否可以接受被采访单位或个人的现金馈赠;(7)记者是否可以为企业担任公关工作。”

“从上述数据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新闻队伍的新闻工作道德状况并不容乐观,在职业道德行为的选择上存在着严重的偏差。特别应引起注意的是,在上述几个调查问题中,回答‘看情况’的比率都较高,这些人可能在思想上对是与非、对与错的认识非常清楚,但一旦有条件或涉及自身利益时则往往会放弃道德原则,也就是说,这些人道德自律的自觉意识较差,对他们来说,有处罚分明的纪律、规定,营造一个廉洁清正的环境就显得十分重要。”

从这两组材料的问题设计与总结可以看出调查报告的结论特点,即给自己的“目标受众”提供的是宏观的阶段性的全面客观的调查结论,并力图通过结论对受众有总体上的指导作用:在《上海大学生的信息需求及日报选择》中,它提醒报社,要在大学生中提高订购率,除了信息量和实用性指标外,制定合理的价格和改进服务措施也是不可或缺的;而后者则希望提升新闻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的认识高度,新闻单位及有关领导部门应探讨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约束办法。

《中国青年报》 (2004年2月1日)《2004年最大的愿望:涨工资》结论:

“在刚刚过去的2003年,近90%的受访者在工作和学习上都有所收获。而在新的一年中,大家最大的愿望则是希望自己的工资能够芝麻开花――节节高。”

后附“读者心愿”(摘两则):

“欧阳坤(广西):由于工作需要,我已经五个春节没能和父母团聚了,所以,今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回到家中,和父母度过一个团圆的2005年春节。”

“韩俊(山西):我和家人曾经都是SARS感染者,所幸的是,我们最终都战胜了病魔,全家人完完整整地回到了家中。现在觉得,活着就是幸福,所以我2004年的最大愿望是希望家人都健康幸福地活着。”

针对“2003年的薪酬状况?2003年什么事情最令你高兴?2003年你在工作和学习上是否有所收获?在2004年,大家又会有什么新的愿望呢?”等诸多问题,通过逐条问题的调查数据分析后,我们看到了从标题到报道的结论都选取了民意最关心的点“2004年最大的愿望:涨工资”,报道刊发时恰逢春节前夕,因此总结03年岁末的同时抓住大众最感兴趣的“04愿望”这个点引领全文,也可以给有关部门以启发,后附的“读者心愿”实在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小段子不长,却温情一片,使这篇精确新闻在客观之外有了人文关怀。前文《我们的环境怎么了?――直辖市青年说越来越好农村青年叹一天不如一天》的结论中体现出“中青特色”,抓住了“直辖市青年VS农村青年”的价值观差异,引起青年对环境和自身的深思。诸多范例均体现出精确新闻不同于调查报告的“结论微观化”特点,此处不再赘述。

从一则则范文分析中我们可以在与调查报告的差异比较中解析精确新闻的特点,现在随着报刊上发表的“精确新闻”增多,由于调查报告的数据选择不当带来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因此,我们要在日后的新闻阅读、新闻学习与新闻写作中谨防“新闻不精确”甚至使读者落入“数字陷阱”的状况发生。

电视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调查报告指出,到2013年,亚太地区的8个国家(地区)的数字电视家庭渗透率将达到40%以上;预计中国香港2013年将达到100%数字电视家庭渗透率;原来预计韩国数字电视家庭渗透率2013年也将达到100%,但因有线电视家庭向数字的转换出现某种困难,因此2013年渗透率估计将达到86%。其次是新西兰和新加坡,2013年将分别达到93%和86%。(表1)

调查报告称,有线电视将是占优势的数字电视平台,2013年亚太22%的电视家庭将接收数字电视信号。届时,该地区的5%的电视家庭将为数字直接到户(DTH)电视支付费用;6%收看地面数字电视(DTT)或免费广播的卫星电视;3%为IPTV节目支付费用。

调查报告指出,到2013年,亚太地区的数字电视家庭渗透率虽然只有36%,但实际的数字电视家庭数量确是各区域中最多的。届时,亚太地区的数字电视家庭将占全球数字电视家庭的39%,北美和西欧分别为21%和25%。未来5年内,亚太地区的数字电视将真正腾飞。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亚洲拥有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和印度,到2013年,中国的数字电视家庭将达到1.23亿,渗透率达到30%;印度将用4000万,渗透率为39%;日本将有3600万数字电视家庭,渗透率达到76%。这3个国家的数字电视家庭合计占该区域的81%。(表2)

报告预计,亚太地区付费电视的收入在2005年至2013年间将增长1倍以上,这主要是由于数字传输能提供更大量的选择。2007年,全地区付费电视的收入为286亿美元,预计2013年将增至464亿美元,增长62%。在这方面,日本是占优势的,2013年其收入将占全地区总收入的33%。中国、印度和韩国合计将占该地区的总收入的48%。(表3)

到2013年,包括模拟和数字在内的有线电视的收入将占付费电视总收入的2/3;DTH占21%;IPTV占13%(表4)。在这些总收入中包括订购收入和PPV/VOD的电影收入。

随着提供的服务的数量增多,从每个家庭用户获得的平均收入也不断增加。但比较来看,从每个家庭用户获得的平均收入是较低的,只有10美元左右。这反映出订购费用较低的中国和印度对该地区有很大的影响。报告预计,在2013年从每个用户获得收入,印度为9美元,中国为3美元,而澳大利亚将达到66美元,新西兰为54美元。

调查报告同时指出,在有线电视订户数经过几年较大的增长后,现在增长速度较慢,虽然仍有在增长的空间和许多的增长机会。预计在2007年至2013年期间,全地区增加的有线电视订户,渗透率从44%增至47%(表5)。虽然整体的渗透率仍在提高,但在整个成熟电视市场有线电视的竞争力正在变弱,成熟市场中有线电视的渗透率也可能将下降。

中国的有线电视订户将从2007年的5200万户上升到2013年的2亿以上。届时,中国将占该地区有线电视订户的64%,其中印度占22%。整合及随后的网络升级会有助于未来的进一步增长。这意味着,该地区其余国家(地区)只有不到4700万有线电视订户,约占15%。实际上,某些国家的渗透率可能是很低的,这是由于盗视严重或者缺少投资所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等从不会有可观的有线基础设施,而是预计到2013年不会有快速的增长。

虽然该地区的有线电视总渗透率仍将低于50%,但是台湾的已经达到72%;其次是韩国的69%;印度居第三位66%。新加坡略高于50%,中国和日本将略低于50%。

在2003年底,亚太地区仅有100万有线数字电视家庭,其中大部分在香港。到2007年底,该地区的有线数字电视家庭达到208万户,预计2013年将增加到1.475亿户,是2007年的4.6倍,占电视家庭的22%,占有线电视家庭的46.2%。到2013年,中国将有1.02亿有线数字电视家庭,占该地区有线数字电视家庭总数的69%,成为该地区市场的领跑者。其次是印度、日本和韩国,有线数字电视家庭将分别达到1520万户、1160万户和1150万户,分别占1%、8%和8%。到2013年,韩国将有最高的有线数字电视渗透率,占电视家庭的55%;其次是台湾,渗透率可达53%。

由于有线电视的优势,数字DTH卫星电视常常显得不那么重要,但DTH仍然产生可观的收入,在某些国家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到2007年底,全地区有1643万数字DTH家庭,预计到2013年增加到3579万户,增长1.2倍。Informa公司预计,在预测其内中国将继续推出商业性DTH服务。其它国家也将继续推出DTH服务,例如菲律宾在2008年晚些时候部署了新的DTH平台。

调查报告称,预计亚太地区的付费DTH的渗透从2007年的2.7%上升到2013年的5.3%。新加坡在2013年前不会有DTH成套节目,因为在新加坡随着有线电视和IPTV的发展而缺少DTH服务能生存的市场。马来西亚和新西兰将用有最高的DTH渗透率,因为这两个国家的有线电视的发展是受到限制的。在韩国,由于有线数字电视取得了显著的进展,DTH的渗透率适度的。印度是亚太地区重要的DTH市场,预计到2013年其付费DTH订户将达到1560万户,占全地区DTH家庭的44%(表6)。

IPTV在该地区的状况是不同,它作为一种有生命力的平台在某些市场上已经取得成就。一些国家开始升级带宽容量,以便提供足够的容量传输IPTV服务。另一些国家,已经着手在内容上下功夫,用一些有吸引力的节目内容为IPTV提供吸引用户的实际机会。亚洲IPTV Word Forum论坛称,现在亚洲地区更多部署IPTV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随着技术的开发和管理机构承认IPTV在市场中的地位,宽带运营商很可能更加积极的涉足娱乐服务的提供。尤其是在香港和新加坡,已经拥有相当高速的互联网服务渗透率。调查报告称。2007年该地区的IPTV订户到达366万户,2008年底上升到2240万户,是2007年的6倍多。届时,中国和日本合计占67%。香港将有最高的渗透率,预计可达到50%;其次是新加坡和台湾,将分别达到20%和19%。

电视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小学生调查报告范文300字一:

李氏的起源,过去世为大理,当时只有当官的才能姓理,后来春秋末期老子辈为理官,遂为李为氏。因皇帝姓李,唐朝时期李为国姓,皇帝赐予有功之臣为李姓,才大大增加了李氏的人口。河南是李姓的第一大省。古陇西,既今日甘肃监洮,为李氏重要发源地。

在历史上唐朝中,还有阿布氏、阿跌氏、舍利氏、朱邪氏、董罗氏等因建国有功而赐予李氏,正因为大量别的姓氏改为姓李,所以李姓才成为唐朝第一大姓的重要原因,也为后来的李姓人口逐渐增长而打好了基础。

历史上李姓的人才很多,如春秋末期思想家李耳、唐太宗李世民、药物学家李时珍、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还有我们的副总理

据统计李氏人口总数为一亿,其中中国有9207.4万人,占中国总人口的7.19%。

小学生调查报告范文300字二:

这个学期的星期五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身体检查。报告单出来了,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都有近视眼。我给我们班的同学进行了一次小学生近视眼调查报告来调查我们班近视眼的主要原因。

调查

我拿了我们班同学的报告单进行了分类和总结,调查法,图表说明法,访谈法,关察法,归纳法。

分析

大多数人都是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导致近视的。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电视和上网时间太长等等。是现代儿童近视大增的主要原因。调查表明,学生近视的发生与其父母或兄弟姐妹有无近视有密切关系,高度近视基本上是由遗传造成的。父母或家族中有近视的儿童应该作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重点对象。

结论

1看电视的距离太近。2看电视的时间太长。3写作业的姿态不正确。4在光线太强或太弱的地方看书。5长时间在电脑前。6看激光。7不认真做眼保健操。8在车厢里看书。9不合理吃东西。10遗传因素。

建议

电视调查报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调查报告公信力自身建设受众资源整合

目前,“网络媒体”已成为人们了解信息、获得新闻的重要渠道,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铺天盖地的虚假新闻、广告新闻、不良广告以及各种低俗现象也让网络媒介日益失去受众的信任。关于网络媒介公信力的研究情况,笔者比较和分析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分别在2003年9月和2005年7月的《中国12个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和《中国5个小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2005年中国5城市互联网使用现状及影响调查报告》中的相关数椐,对比如表1:

图表显示,认为网络内容多数可靠的人数由2003年的53.7%下降到2005年的48%,仅仅两年之间就下降了将近6个百分点,排除2005年调查有效问卷较2003年少的因素,网络媒介的公信力缺失问题严重存在仍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通过对调查报告和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笔者认为,网络媒介的公信力仍有很大的修复和提高的空间,这就需要通过网络媒介自身的努力、国家社会的有利支持和受众的共同维护,从根源上改变受众对网络信息不信任的心理,使网络媒介更加成熟和完善。

网络媒体自身建设层面

我国新闻传播媒体的网络化进程,虽然认为可以追溯到1993年12月6日《杭州日报》电子版的出现,但真正拉开序幕的是1995年中国公用计算机因特网的开通。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一批专门针对信息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相继出台。1996年国务院颁布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次年又对该规定作了进一步修正。此后有关部委和机构也公布了若干部门规章,对互联网某些专项问题作出规定。2000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政策及法规,2000年年底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初步确立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符合国际惯例的法制框架。2000年是我国网络立法最为活跃的一年,仅专门针对网络的立法文件,包括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达到17件之多,远远超过以往全部网络立法文件的总和。它们的调整范围十分广泛,涉及互联网安全、网络著作权纠纷、互联网中文域名管理、电子广告管理、网上新闻、网上信息服务、网站名称注册、经营性网站备案登记、教育网站与网校管理、网上经营音像制品、网上证券委托、国际联网保密管理等许多方面。2001年,新修改的《著作权法》中规定了“网络信息传播权”,确立了作品通过网络传播的法律地位。信息产业部、公安部、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也于2001年4月3日公布并开始施行。2003年,新闻出版总署和信息产业部联合颁布实施《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网络媒介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但是对于网络媒介来说,还需要结合现实社会关系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和完善互联网法制建设,建立有系统、有层次的网络法律体系,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以使其更具有可信性和权威指导性。

在逐步运用法律形式来规范网络媒体行为的同时,网络媒介还应对编辑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新闻知识教育以及职业技能训练,注重有媒体从业经验和受过良好新闻教育的专业人才的使用,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采编队伍。同时,加大了对职业的和非职业的网络新闻传播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新闻传播知识的普及,开展网络伦理道德自律活动,帮助网民树立崇高的网络伦理道德观念,纯洁网络信息的传播,有效遏制网络虚假信息、垃圾信息以及带有特殊目的的攻击性信息,塑造值得信赖的网络媒介形象,以一种更负责任的态度出现在受众面前。

受众层面

2003年的调查报告显示,与传统的刻板印象不同,非网民比网民更加担心网络内容的可信性,57.5%的网民认为网络信息大多数可靠,而非网民中认为大多数可靠的比例只有49.9%。同时,报告还显示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对其产生正面看法。根据调查项目的主要实行者郭良的解释,网民对互联网的看法与其网龄有很大关系。超过3年者更多地把互联网当作重要的信息来源,利用网络学习和工作,也更相信网络内容的可靠性。而低于3年者则把它当作聊天或玩游戏的工具。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网民的数量增多,那么认为网络媒介可信的人数比例就会增大,当网络发展到一定程度,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重要的一部分时,人们对于网络内容的信任度也必然会增大。

在上海市民接触大众媒介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上海市民与媒介生态”抽样调查报告中,1997年~2000年上海市民接触互联网状况的比例由1997年的1.1%上升到2000年的28.9%,上升速度之快令人惊讶。根据CNNIC全球互联网项目(World Internet Project)各国的网民占人口的比例项目的统计,2003年我国内地网民占人口总数的比例仅在5%左右,而截止到2005年6月3日,我国上网用户已达1亿~3亿,网民突破1亿,由此可见我国的网民数量提高速度之快和空间之大。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完善,现有的一些制约网络发展的瓶颈――速度太慢、收费太贵等必然会获得突破,网络安全问题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解决,网络必然会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工具,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媒介必然迎来其“黄金时代”,网民的数量必然也会有质的飞跃。而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加,我国网络媒介得到广大受众认可的程度就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当然,必须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只是认为网络媒介可信的人数增多,并不是说只要非网民转化成网民,网络媒介的公信力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笔者对于这一问题的分析只在于证明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能够使更多的人亲自体验网络,而不仅仅是从朋友或传统媒介的口中得到的间接经验,使其亲自验证网络媒介的可信性和权威性。因此,这也为网络媒介自身的发展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归根结底,网络媒介公信力问题的解决之道在网络媒介自身。

资源整合层面

各种媒体的资源整合也必然会大大加强网络媒介的公信力。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其著作《了解传播媒介》一书里,提到了传播媒介“混合能量”的概念,媒介的交叉或混合,如同分裂或融合一样,能释放出新的巨大能量。而如今,新兴的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就处在这种融合的过程当中,而这种融合的结果就是网络媒介和传统媒介实现共同促进和发展,形成一种双赢的局面。

2006年被称为“报网互动年”,北京千龙网被北青报业兼并、湖南红网与潇湘晨报战略重组……更多的网络媒体看好传统媒体背景,而传统平面媒体也正虎视眈眈地表示要组建或改造自己的网站,2006年报纸与网站的合作真正进入“蜜月期”。报纸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与网络的时效性和交互性的完美组合,一方面提高了报纸的知名度和群众性,另一方面也让网络媒介的公信力大大提高。

从1996年12月中国中央电视台网站央视国际建立并试运行,我国电视与网络的结合也在有条不紊地发展,报纸与电视的结合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这种结合实现了播出节目和网站互动交流,网络成为电视节目信息反馈中心,同时为电视节目的制作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丰富了节目的内容,加深了节目的内涵。利用网络,电视台可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迅速提高知名度。而与电视的结合,借助电视强大的主流媒体力量进一步提升网络媒介的权威性和可信性,也毫无疑问地将成为网络媒介增强自身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是一种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必然有它的缺点和不足,因此也必然要经历一个不断成长、不断壮大的过程。我们相信,作为新媒体的网络媒介必然可以突破瓶颈,找到一条平衡发展的道路,实现公信力和时效性的完美统一。

注释:

①2005年调查样本用户只有2376个,且非网民数量大于网民数量,因此调查结果可能出现偏差。

②2003年调查缺少“报纸”这一选项。

③2003年调查将新闻来源细化为国内电视新闻、国外电视新闻、国内广播新闻、国外广播新闻、国内报纸新闻、国外报纸新闻和网络新闻7个部分。

参考文献:

1.刘连喜:《新媒体论》,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年版。

2.徐凤兰、李灵革:《影响媒体公信力因素调查》,《新闻实践》,2006(12)。

3.《2003年中国12城市互联网在中国的使用及影响调查研究》报告全文,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4.《2005年中国5城市互联网使用现状及影响调查报告》,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5.《2003中国内地报纸杂志影响力公信力调查报告》(简体版),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6.成茹:《从与传统媒体的比较看提升网络媒体公信力的难点》,《新闻知识》,2005(6)。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电视调查报告范文第10篇

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分析

1999年,黄晓芳在《公信力与媒介的权威性》中将公信力定义为“媒介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而形成,在社会中有广泛的权威性和信誉度,在受众中有深远影响的媒介自身魅力。”媒体的公信力来自于受众,是受众赋予的。

笔者借鉴《现代广告》“中国媒介公信力系列调查”的数据,选取《上海传媒公信力调查报告》中的调查数据作为本文的讨论样本,通过分析得出:

从媒介类别看:电视和报纸的公信力占据前两位,网络排名靠后。各类媒体排名中,中央电视台与《人民日报》分别排在电视台类和报纸类第一位。

从覆盖率看:《人民日报》在上海市民中的覆盖率只有3.2‰远远落后于覆盖率排名第一的《新民晚报》(其覆盖率为21.2%);不同年龄段群体覆盖率的统计中,19岁年龄段覆盖率为0。无独有偶,《解放日报》的覆盖率为8.4%,在19岁年龄段的覆盖率同样为0。

从学历层次看:文化程度越高,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度越低。面对一则新闻,在“接收质疑求证相信/不相信”的过程中,高学历人群会更注重求证。

《上海传媒公信力调查报告》的数据采集执行时间是2009年3月8日,之前缺少类似调查。这使得我们难以对主流媒体在受众中的公信力进行纵向对比。但由爱德曼的2010《信任度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大陆报纸媒体的公信力在两年间从45%下降到了21%,而电视媒体的信任度下降了1/3。

导致主流媒体公信力下降的原因

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下降,包括自身经营模式制约、外部监管措施不严、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互联网带来的冲击等诸多因素,本文则重点分析最后一个因素。网络为分享新闻、开展讨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受众在这里能够获取持不同立场的言论,再通过交流讨论,对事件真相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如果主流媒体报道的相关新闻与事实相背离,受众通过自己的判断,会逐渐产生对主流媒体的不信任。

1.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传播革命,使得主流媒体不能封锁对自己有所危害的信息。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主流媒体扮演着“守门人”角色。它能在信息传播中将那些对其公信力有损的信息进行筛选、拦截。但在网络时代人人都能成为传者,主流媒体很难“守门”,阻止各种信息的传播。

网络使得信息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得到处理,尽管不能保证信息传播的严谨,但相对传统媒体渠道对信息进行“采集编辑传播”的过程,速度大为提高。而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滞后性,本身就是对自身公信力的讽刺。

2.互联网充分的互动性、广泛的参与性和对信息的放大效应对于主流媒体的冲击巨大。

互联网的传播模式为受众广泛参与提供了可能,随着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与公民意识的觉醒,受众的参与意识逐步增强。如上海钓鱼执法事件中,当事人通过正规途径无果后求助于网络,关于此事件的转帖、评论越来越多,网民的广泛关注引起高层注意,舆论压力最终迫使事件得到妥善解决。民众从前有困难找媒体,现在有困难找网络,不仅体现了互联网的放大效应,同时说明了主流媒体与互联网之间公信力的消长。

无论传者还是受众,都希望主流媒体能够保持其公信力。主流媒体在面对自身内部问题,以及面对互联网对于自身公信力的冲击时,不能掩耳盗铃般视而不见,而应该尽快针对种种问题进行弥补、整改。

参考文献:

①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主流媒体判断标准和评价》[J].《中国记者》,2004年第5期。

②现代广告杂志社传媒公信力课题组;《中国媒介公信力系列之上海传媒公信力调查报告》[J].《现代广告》。2009年第8期。

③吴文虎:《新闻事业经营管理》[M].高等教育出出版社,1999年版。

④邵培仁;《传播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⑤陈婉莹:《传统报纸媒体如何应对网络媒体的新挑战》[J].《新闻记者》,2007年。

上一篇:家具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医院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