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施工教学范文

时间:2023-07-14 10:55:44

电气施工教学

电气施工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气施工技术,多媒体教学,实践性

《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被不少高校列为电气信息类专业的选修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该课程是电路分析、电机及其拖动、建筑供配电与照明、电气控制技术、发电厂电气、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电压与绝缘等课程教学的后续课程,一般滞后于以上课程的理论教学。该课程教学中应注意贯穿前修相关课程的理论基础与本课程具体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摆脱传统理论教学满堂灌的模式。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以及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一番探讨。

一、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电气技术是一个宽口径的学科,内容涉及非常广泛,除了电学方面知识外,还有材料、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要教好这门课,就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强求面面俱到,而应该做到精心梳理教学内容、认真选材,结合学生就业及社会上所涉及的最常用知识点进行讲解。在教学中力求突显该课程的实用性,让学生感受学有所得。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每堂课均以不同形式的专题内容为教学主线,把电气施工技术课程分为电气安全与急救、电气识图、防雷与接地、架空电力线路、电缆工程、电机安装与维护、变压器安装与维护、配电盘安装与盘内接线、高低压电器、照明布线与灯具安装、电工常用测量仪表、交直流耐压试验、电气施工相关资料的编写等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以教材为主线,但不能拘泥于教材结构,不能局限于本教材所覆盖的知识范围,而应该充分结合前修专业课的知识讲解,引领学生回顾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前修课程对本课程的作用,并借助于前修课程的基础,这样学习新知识时很容易做到循序渐进,有助于前后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而非靠单纯、机械的记忆。

另外,教学中应尽量将理论内容浅显化,每完成一个专题,都要让学生感觉学有所得为教学目标,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以变压器的安装与维护这一专题为例,首先让学生了解变压器的最新发展动态,从20世纪so年代初期推出的S7系列变压器,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推出S9系列,再到当前大力推广的非晶合金铁心的S11系列配电变压器,讲解几代变压器的不同点。从这些变压器的发展变迁过程,让学生理解节能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了解了变压器制造的新工艺,以及新材料的发展趋势。

从变压器的安装、接线及维护的角度出发,讲解了实际运用涉及比较频繁的几个方面。从变压器的基础、变压器本体吊装、变压器的吊芯检查等到变压器油箱上的各个部件的作用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讲解,如表1所示。而对电机学课程中重点介绍变压器的基本理论,本课程仅作简要概述。

变压器的交流耐压试验、连接组别与变比测定以及直流电阻的测定在其他专题介绍,以保持本课程的体系完整。这样,变压器这个专题结束后,使学生从原先电机学中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到对变压器的整个生产过程有了一个更清晰的了解,如果他们毕业后从事安装或维护变压器的管理工作,将十分有益。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使教学方法有了较大的突破。多媒体技术可以使课堂方便的利用视频、图像,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增大课堂教学容量。它显示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知识量大,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易做横向或纵向的对比,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形成知识的整体网络,使学生真正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视频及图片可以克服学生对电气设备、开关设备、施工工艺认识不足的局限性,既便于教师的教学,又方便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如在讲述电力架空线路中的电杆组立方法时,其中有一种常用的“人”字抱杆组立电杆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机械牵引“人”字抱杆,并且在电杆的组立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在电杆起立到不同的角度需要有相应的操作。

如果不借助多媒体视频,很难将这一过程讲的透彻,于是委托作者曾经所在的一施工单位拍摄了一段视频,借助于视频讲述各个阶段应注意的事项及其原因,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并且饶有兴趣。另外,多媒体便于展现大量的实物照片,有助于学生认识很多相关的电气设备,同时借助于这些投影的图片,学生很容易认识这些设备的各个组成部分,教师也很方便指出这些设备各个部分的作用,必要时借助同一设备不同角度的图片,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合工程实际选择课内实验

电气施工技术这门课程是一门偏重实用的课程,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也是本门课程的重中之重。由于该课程涉及范围广泛,可以开设的实验内容也很多。考虑到现阶段学生的实际就业问题,如有的用人单位希望学生毕业后能从事一定的技术工作,加之学生希望在找单位时多一些实用的证书。

笔者在选择课内实验内容时,结合电工操作证的考试要求(为学生考电工证书打下基础)、生产生活中接触较多的一些场景,同时考虑到学校实验室的现有实验条件,并避开电气控制技术前修课中出现的实验为原则。本课程目前开设了以下实验:

1)由散件组装一套日光灯,并实现由两地控制该灯;2)吊扇的安装与接线;3)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引出线首尾端判断及电机接线;4)中小型异步电动机测试及检修;5)双速电动机控制线路安装及调试;6)Y-降压启动控制线路安装及调试;7)反接制动控制线路安装及调试。

建筑施工技术是电气类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的内容涉及到多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专业课,学生毕业后无论从事电气施工,或从事电气设备的维护及其他相关工作,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学生连续两年的选课情况来看,这类实用性强的课受到大多数学生的青睐,也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根据该课程实践性强,内容覆盖面广的特点,如何选取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将是笔者及其他电气施工技术的教师将继续探索的话题。

电气施工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建筑电气;教学方法;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2-0082-02

Discussion about Teaching Methods of Construction Electric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Lin Chun, Chen Juan, Wu Xiaoxin

Abstract Construction Electric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a course of strong practice opened for electrical professional students. As its deep dependence on spot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the construction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involved in theoretical teaching, those are supposed to be vivid and correspond to the specific things, seem to be abstract and monotonous. The study enthusiasm is hard to be mustered. Problems like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method of the course and vividly demonstrate to the students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processes, are fully discussed in the paper.

Key words electrical building; teaching method; multimedia

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Jiangsu, China 226019

1 前言

进入21世纪,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渗透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给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深刻的影响,更是给人类的衣食住行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1]。建筑领域也不例外,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建筑智能化自然而然地进驻到人们的办公大楼、娱乐场所乃至栖息府邸,为人们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工作、娱乐条件和生活环境。而建筑电气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一个分部工程,更是借助了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系统工程等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综合利用,获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2]。

对建筑物现代化程度的评判标准并非看其内部设施的先进程度,而是看建筑物本身对使用者的需求满足程度[3]。这种不断深化的行业需求对建筑电气的施工环节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这门课程是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而开设的,着力研究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4],让学生熟悉实际的电气施工环节,锻炼操作能力,培养良好的个人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2 教学中引入实践环节和多媒体技术

建筑电气工程主要包括室外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室内缆线和母线安装、变配电所、电气设备、照明设备、防雷技术、接地工程、等电位措施等。要在有限的课时里让学生了解建筑电气施工的各个环节,掌握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的方法和技巧,仅靠教师在课堂上按传统教学方式一本教案、一支粉笔地讲授是远远不足的。在教学中,安排适当的课时让学生或深入现场参观施工环节,或动手操作,或观看某些施工环节的多媒体视频,都能帮助学生了解施工细节,在有限的时间里吸收和掌握更多实践知识。本文将探讨以建筑电气工程中包含的主要内容为依据,安排实践环节和多媒体教学的方法问题。

2.1 安排实践环节“电缆头的制作”

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头制作方法是不同的,且电缆头又有终端头和中间接头之分,根据制作工艺又有热缩式和冷缩式之分。在地下电缆工程内容中可安排“电缆头的制作”作为实践项目之一,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一种,如10 kV三芯交联电缆冷缩户内终端头的制作,让学生两人一组动手制作。实验前务必告知学生:为避免受潮,电缆终端头与中间接头从开始剥切到制作完毕,必须一次性完成。在学生操作过程中,适时地提醒他们在剥切电缆时注意不要伤及芯线和绝缘,绝缘包缠时注意清洁防潮,金属护套及绝缘层均需用铜绞线良好接地,等等。这一实践项目的安排,有利于学生了解各个电压等级电缆的具体组成部分,并形成形象的认知,对电缆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性状特点也会有感观上的认识,并掌握电缆头制作的一般程序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2 安排多媒体视频教学环节“导线敷设”

导线的敷设分明敷和暗敷两种,现代建筑中多采用暗敷形式。导线的暗敷施工一般分为预留预埋和管内穿线两个环节。预留预埋时,要配合土建施工,在充分考虑建筑标高、装饰材料及抹灰装饰厚度的基础上确定预留预埋的高度和深度。暗敷线管应选择最短路径,并尽量减少弯曲。管子断面应与轴线垂直,断口处应挫平、刮光并封堵严密。安排“导线敷设”的多媒体视频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导线敷设一般程序,对敷设时应注意的细节建立形象的概念。

2.3 安排多媒体视频教学环节“电动机的安装及其控制线路的连接”

掌握电气图的读图方法是一个合格电气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在电气设备安装这部分内容中安排“电动机的安装及其控制线路的连接”的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电动机结构形成形象认识,深化对电动机的启停线路的理解与掌握。另外,按电气图接线也是电工基本技能之一。在这个视频教学环节中,学生将再一次获得学习电工基本技能的机会。

2.4 安排实践环节“日光灯的安装”

电气照明灯具的安装是建筑电气施工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照明灯具安装这部分内容中安排“日光灯的安装”作为实践项目,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日光灯的发光原理,并且对灯具内部结构形成形象认识,掌握常用的照明设备的安装技能。

3 总结

在建筑电气施工技术教学中,将理论教学和实验项目的内容结合,以理论为先导,辅之以形象的视频图像或创造条件让学生从动手实践中学习体会施工细节,相信会大大增强教学效果。当然还有其他的施工环节,如室外架空线路的施工、防雷和接地、等电位措施等,也都可以考虑设置适当的实践课时。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研究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的教学方法将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课题,值得长期倾力研究。

参考文献

[1]于海生.计算机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黄小玲.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8):251-252.

[3]薛超锋.浅析建筑电气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1(7):250-251.

电气施工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学习人员;动手操作

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因为在现代建筑体系中,建筑电气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建筑内部的电路走向以及电气设备和电气系统的设置关乎整体建筑的质量。因此,社会需要大量的建筑电气人才。对于研究建筑电气施工理论知识与技术的教育者来说,这不啻于一个巨大的挑战。教育者自然而然地要探究在现代规范教学基础上如何展开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的教学了。因为这不仅仅涉及专业知识的教授,同时还要求学习人员具备一定的数学与英语基础,以便在未来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下摄取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另外,在现代建筑电气施工技术上,计算机的应用已经不再是凤毛麟角了,所以,教育者一定要让学习人员打好坚实的计算机基础,方便其掌握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的前沿科技技术。

一、在教育者教授专业知识时强调理论结合实际,具体项目动手操作完成

由于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广泛应用于现实中的建筑建设中,所以教育者在对学习人员进行授课的时候要注意学思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才能锻炼学习人员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其在进入社会建筑电气行业之后能够迅速进行工作,适应环境并进行熟练地实地考察、测绘以及项目操作。

对于如何在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这门课程上进行理论联系实际呢?我们可以以一个建筑电气施工技术方面的例子进行简单的说明。比如说建筑电气施工技术中的照明配电箱(盘)安装技术,教育者在进行授课的时候除了说明进行安装需要注意的事项之外,还要对学生讲清楚安装之后进行各方面的检测和检验,从而保证用电的安全,这就需要教育者带领学习人员进行实地学习,可以去附近的小区看看,教育者要从旁给学习人员以指示,比如柜、屏、台、箱、盘的接地或接零,手车、抽出式成套配电柜的要求,直流屏的试验要求等。教育者通过实体设备对学习人员进行教育可以起到直接而有效的教学效果,学习人员也更容易获得专业知识和经验供其进行参考学习。

二、学习人员需要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以便实现计算机操作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很多行业都呈现出人才短缺的情况,这源于很多行业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使一些未能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人员被拒之门外,所以教育者一定要重视学习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掌握,使其在未来的行业发展中不至于落后,反而能因此走在行业前端。

现代建筑类人才,必须要熟练使用计算机。尤其是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对于计算机技术掌握程度的要求更加苛刻。因为涉及前期建筑电路设计的问题,设计人员要进行专业的计算机绘图操作,力求达到精确的绘图目标。未来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必然是智能化,所以学习人员还需要掌握其他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以便开阔视野,走在建筑电气行业的前端。

三、教育者组织学习人员进行实验,培养其开拓创新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人员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教育者就可以开始学习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的专业知识了。当然,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教育者一定要带着学习人员进行实验和动手学习,保证学习人员能够学以致用。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要培养学习人员开拓创新的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发展中的行业领域,只有开拓创新的人才能走在这个行业的前沿。

教育者在系统地讲授完建筑电气施工专业的知识后,就可以带着学习人员到企业中去实习了,或者带着学习人员去实地考察,保证学习人员都能够把学习到的建筑电气专业知识与实际的建筑施工工程进行结合,从而达到掌握和应用的地步。

在对学生讲授建筑电气专业知识的同时,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进行培养。尤其是涉及触类旁通的知识时,教育者要善于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循序渐进地使其形成开拓精神,并且拥有一定的创新能力。除此之外,教育者不能忘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进行解决的能力,这样在学习人员的未来生涯中,可以消除其依赖心理,让其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建筑电气施工技术人员。长此以往,这些建筑电气施工技术人员必然能够独当一面,为我国建筑电气施工行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教育者在学习人员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打好数学和英语的坚实基础,同时要掌握专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术,在完成专业理论知识的教授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动手学习,以培养其开拓创新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成为建筑电气施工行业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韩思敏,王权.略论如何做好建筑电气施工监理工作[J].科技与企业,2013(12).

[2]郝平.建筑电气施工中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3(14).

电气施工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航飞机;线路施工;教学改革

1 《电气线路标准施工》课程的基本情况

《电气线路标准施工》是民航高职院校开设的针对飞机电气线路施工的一门课程。随着民用航空器越来越多地采用数字控制系统,电气线路工作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航空的安全和航空服务的质量,也影响着航空公司的经济效益。因此,民航高职院校十分重视这门课程,将它定位为飞机维修类专业的核心课程。

2 课程目前的教学情况分析

从06年开始,设有民航维修专业的高职院校对该课程经过多年的实际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也为民航业培养了为数不少的线路施工技能人才,但从最终的教育目标和行业的岗位要求来看,还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教学设计不当

该课程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分离和脱节。在航空电气基础的理论教学中,由于课时不够,部分理论内容被简单地带过;等到实践课上,学生由于理论不足,很难查询手册和进行施工,实践教学环节的老师只好再补讲线路施工的基本知识,这样费时费力,又造成学生动手时间的不足。

2.2 教学项目单一

由于线路施工涉及的内容很多,遍布飞机上面的角角落落,如果一味分块教学,比如分成导线,线束,接线片,连接管,还有接头等,会给学生带来割裂感,对线路施工的整体认识不够充分,甚至会产生一定的误解,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能力不强,难以应对线路的综合排故和施工。

2.3 教学师资不足

目前各相关高校普遍缺乏既有航空电气理论基础知识又有丰富线路实际经验的老师。高职院校的教师多数没有在维修企业一线的经验,理论强而时间不足。

2.4 教学环境脱离实际

由机上的空间较狭窄容不下学生现场集中授课,目前较多采用传统的方式教学,仍然在教室里固定的地方听讲和练习。这不但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习效果因缺乏真实环境而大打折扣。

2.5 教学硬件不足

该课程的实施需要多种器材(包括航空材料和替代材料)来支持,另外还需要配套的工具(包括航空工具和民用工具),目前航空材料和工具由于价格太贵,只能主要用于展示和示范,而用于学生操作的材料和工具品种不多,规格不全,有些材料与工具不配套,而且制造粗糙且易于损坏。

2.6 考核效果不佳

目前的考核主要是传统的考核方式,不能客观反映学习的效果和学生的水平,也很难从考核中发现课程改进的方向。

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当前行业的发展要求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理解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必备技能,积极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改革。

3 课程改革的思路和办法

针对目前情况,根据民航业的要求,必须调整该课程原有的教学思路,综合运用各种教学资源,使学生通过学习对线路施工的概念,其中包括作用、内容、方法及要求都有一个清晰的理解,为能积极预防和充分了解线路故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尽量接触到线路施工的各种情形,提高解决线路问题的实际操作技能,并依据相关维修手册强化线路故障的综合排故能力。办法如下:

3.1 完善培养方案

从《电气线路标准施工》这门课程来看,其之所以称为“标准”,是因为与航空维修手册关系密切,所有的施工以及材料和工具的选择必须在相关手册指导下进行,这也是该课程的特点,而学生往往没有手册基础,仅凭原来的一般理论基础无法进入“标准施工”这种状态,所以实训环节授课时老师往往比较费力,而且效果不佳。因此,应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该课程改为“理论+实训”二合一,不再人为割裂其作为一门课程的整体性;由于目前波音和空客两大飞机巨头几乎旗鼓相当,所以还应结合行业的发展要求适当延长课程总学时,让学生能够学到两种“标准”去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并且考虑到知识和技能的前后衔接,应该将该课程定位于专业基础课,安排在基础课之后系统课之前的学期。

3.2 提高教学标准

教学标准的核心是内容的选择与学时的分配。

内容可以根据CCAR-66部执照考试的要求和CCAR-147部培训大纲的要求,并结合日后工作岗位的要求,实际的线路施工涉及的内容非常庞杂,波音的手册就有五千多页,因此必须做好当前的教学目标分析,选取并整合常用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在给定的课程教学周期里要规划好理论介绍和实际操作的学时分配,根据该课程“强调标准”的特点,而且手册还是全英文形式,故应该给其分配以充足的理论介绍学时,充分掌握标准线路施工的相关知识点,在操作之前懂得规范和要求的意义,从而主动提高施工质量,改变以前“听不懂,做不好”的不良状态。

3.3 加强师资培养

该课程应由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承担授课任务,这样教师在时间和内容上都变得主动和灵活,同时学生学习起来也更集中和有效。但是“双师型”的教师需要自身的吸收营养和外部的培训提高才能获得,即所谓的“内养外培”。

内养就是重视自身学习和积累,教人者必先学,不懂者懂,懂者更明。《电气线路标准施工》这门课程与飞机手册关系密切,所有的标准皆来自手册,所以首先要学习手册,而且要研读,不能就靠那些部分翻译过来的资料,毕竟那些不全面也不一定准确,即使用到的教案和课件,也应和手册核对,并告诉学生出处。

外培就是利用外部资源提高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毕竟飞机手册上的东西还是抽象的,没见过实物还是难以理解,尤其是线路施工涉及的材料和工具非常之多;另外民航业发展迅速,教师原有的线路知识和能力也需要更新和提高;再者教学条件始终是赶不上生产条件的,有些内容描述得再好,不如一张实际图片更为直观,教师也需要亲临一线的经历,否则只能闭门造车。因此,对于该课程,应该组织和激励教师多参加国外厂家培训,多和同行院校交流,以及多去国内的飞机维修企业调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关键。

3.4 改善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包括软件和硬件,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学条件的完备和良好对于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对于《电气线路标准施工》这门课程来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改进。

模拟生产环境创建教学环境。改变传统的教室格局,通过合理地规划和布置教学场所,比如分为讲授区,查询区,施工区,检验区,材料室和工具室等,并做到标识清楚,管理有序,使学生有亲临生产一线的感觉,还可以使用趣味性更强的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实际情境,分别扮演电气维修员,航材管理员以及工具管理员等角色,可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故更能理解实际工作的要求和流程。

3.5 优化评价方式

为了适应现代民航事业对人才的需求,应该从在校学习中就注重培养和发掘优秀的线路施工高技能人才。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采取“以赛促学”的方式激励学生。由于课程的成绩往往不能全部反映学生间的差异,但用人单位希望能更多地了解学生的能力情况,因此经常组织一些有关标准线路施工的技能比赛,对表现优秀者颁发证书和奖金,就是对传统评价方式的有益补充。而且证书在学生毕业应聘时还能给其提高帮助。

对于《电气线路标准施工》这门课程,可以开展两种等级的技能比赛。一种是基本线路施工竞赛,这个等级要求较为基础,主要针对线路施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可以带动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在良好的竞争氛围下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另一种是线路排故能手大赛,线路的故障往往比较隐蔽,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设大一点的奖项,激发学生面对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通过动脑和动手最终解决问题,通过大赛也使一些优秀苗子显现出来。

结束语: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发展,飞机电气线路的情况直接影响其运行的安全和效率,因此,《电气线路标准施工》课程成为一门非常重要的飞机维修专业课程。本文分析了目前的教学情况的不足,思考如何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希望能促进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为行业输送更多更好的线路施工人才。

参考文献:

[1] 白杰.飞机故障诊断与监控技术. 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3. P1.

[2] Boeing SWPM & Airbus ESPM.

[3] 张义平.以实训基地建设促“双师型”教师素质提升. 中国电力教育,2009,第133期. P109.

电气施工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技术;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2;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6-0215-01

一、“建筑电气施工技术”教学目标与现状

“建筑电气施工技术”是许多高职院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化、建筑环境与设备、给水排水等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具有较强专业性和实践性。该课程内容包括强电部分,如建筑供配电系统设备安装、线路敷设、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弱电部分有电话、网络、有线电视、安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建筑电气施工的基本知识,具有基本施工安装能力,能正确识图;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相关识图、施工能力;懂得电气设备与建筑、结构及给水排水和暖通等专业间的配合关系,从而编制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在工程项目施工和管理中更科学、更规范。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建筑电气施工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教学内容的安排科学性不够、学时安排不够合理。对于这一方面的问题,高职院校的建筑电气施工技术教学普遍表现为课程教学对应用性知识的强化不够,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不够多,课程学时的安排知识上也是时间上简单的平均分配、没有突出重难点的教学。

第二,一些高职院校建筑电气的教学方法仍相对滞后,教学内容未能与新规范、新技术等进行较好地结合,这样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第三,建筑电气教学的实践性不够。仍有不少的高职院校建筑电气的教学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传授的方法上,由于大部分教师缺乏实际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在教学时就不能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使得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导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以上几个原因导致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与实际工程项目的能力要求脱节。

二、提高高职建筑电气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开展“模块化”教学

根据建筑电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并结合建筑专业特点,授课内容力求少而精,以实用为原则,采用模块化体系进行教学。

1、模块一―电工基础理论

电工基础理论授课中要考虑学生的基础以及专业需求,适当避开过多过深的理论分析和数学推导,按照工程计算要求,介绍必须掌握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三相电路是重点内容,特别是三相四线制电量的计算、中线的作用以及三相照明配电线路图的画法等内容要讲深讲透,这些都是后续章节的基础。授理论课时可与实验配合起来,例如在三相电路实验中设置故障,指导学生分析故障原因,提高他们的综合判断能力。

2、模块二--电气设备与控制部分

内容有变压器结构及工作原理,包括电力变压器、自耦变压器、电压和电流互感器以及电焊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原理和运行特性;低压控制电器,熟悉典型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的控制电路。授课时注意元件、设备实物与电气符号的对应关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电气识图技能,可结合实际工程的电气施工图指导学生分析原理。

3、模块三--电气照明部分及防雷与接地

对于接地与防雷内容,重点介绍目前在民用建筑中广泛采用的TN-S系统,以及高层建筑防直击雷、侧击雷的知识。电气照明可结合实际工程的电气施工图介绍室内外照明线路敷设方法等。

4、模块四--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建筑电气中弱电系统内容包含甚广,主要包括消防系统、电视与电话系统、安防系统、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备监控系统等。可结合实际工程的电气施工图重点讲解消防弱电系统,其余的智能化子系统另在专门的专业课程介绍。

(二)培养学生的AutoCAD制图能力

在运用AutoCAD绘制建筑电气图时,若不掌握规范绘图流程和设置方法,就可能造成绘制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并降低建筑电气AutoCAD设计的效率。因此,应当境况学生良好的作图习惯,遵循必要的原则和步骤,以使其掌握提升AutoCAD制图效率的技巧与方法。

绘图时建议始终使用1:1的比例,如绘制建筑电气平面图时,可按建筑实际尺寸来画,这样不用比例换算,可以提高制图效率,避免出现错误。若想改变图纸的大小可以在打印时在图纸空间选择适当的比例进行打印出图即可。利用图层来管理图形中各图元对象。例如在电气插座平面系统设计时,可以为插座导线、配电箱、开关等设计不同的图层,并给每个图层设置不同的线型、颜色和线宽等,这样图元对象的颜色、线型、线宽等可以通过图层控制的方式进行批量修改,同时还可以一次性对一类图元对象进行诸如隐藏、删除、复制和打印等操作,这样可以提高对图形和管理和编辑效率。在进行建筑电气各系统设计时,一幅图中不仅要有图形,还应该有图框,可以单独作好图框以块的形式保存,以便在相关图形中插入,略加编辑即可使用,这样对提高工作效率非常有利。制图中,在给诸如视图、图层、图块、线型、文字样式、打印样式等对象命名时,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名字应该既简明,又有较强的规律性,以方便记忆和建筑电气设计过程的使用。

(三)教学中引入实践环节

建筑电气工程主要包括室外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室内缆线和母线安装、变配电所、电气设备、照明设备、防雷技术、接地工程、等电位措施等。要在有限的课时里让学生了解建筑电气施工的各个环节,掌握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的方法和技巧,仅靠教师在课堂上按传统教学方式一本教案、一支粉笔地讲授是远远不足的。在教学中,安排适当的课时让学生或深入现场参观施工环节,或动手操作都能帮助学生了解施工细节,在有限的时间里吸收和掌握更多实践知识。以“电缆头的制作”教学为例,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头制作方法是不同的,且电缆头又有终端头和中间接头之分,根据制作工艺又有热缩式和冷缩式之分。在地下电缆工程内容中可安排“电缆头的制作”作为实践项目之一,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一种,如10kV三芯交联电缆冷缩户内终端头的制作,让学生两人一组动手制作。实验前务必告知学生:为避免受潮,电缆终端头与中间接头从开始剥切到制作完毕,必须一次性完成。在学生操作过程中,适时地提醒他们在剥切电缆时注意不要伤及芯线和绝缘,绝缘包缠时注意清洁防潮,金属护套及绝缘层均需用铜绞线良好接地,等等。这一实践项目的安排,有利于学生了解各个电压等级电缆的具体组成部分,并形成形象的认知,对电缆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性状特点也会有感观上的认识,并掌握电缆头制作的一般程序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利用实际工程案例结合施工规范条文进行教学

考虑到社会对学生实践能力越来越重视,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各高职院校一般都会开设相应的实践课程,同时,一些课程也会引入案例,加强教学效果。

在讲课过程中,结合授课内容从校园教学楼等建筑实际中选择相关专业案例讲解。讲解应遵循不同阶段对案例讲解的角度与深度不同原则:讲授专业知识时,重点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应用场合与相关规范条文的讲解。讲授知识应用时,重点介绍专业知识整合、具体应用方法及相关专业间配合等问题。

对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分析案例的优缺点,讨论重点是规范的理解、强制性规范的执行、与其他专业间的配合等。对于原设计中的错误,也一并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找出错误,分析错误所违反的相关条文并纠正。在学生纠正的基础上,给出实际工程中图纸审查单位对此问题的审查结论及原设计者的回复,以便学生比较。

专业课程教师定期到实际工程项目参观实践,通过实践不断熟悉了解最新工程实例,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不断丰富与完善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 武尚君.浅谈高职建筑电气教学中的案例方法[J].价值工程,2013年5期.

电气施工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设计依据 节能设计 低压配电系统 弱电 防雷及接地

一、设计依据

除一般常用电气设计规范之外,还需执行《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山西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新建改扩建与加固技术导则》(以下简称《技术导则》);《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

二、节能设计

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第 10.8.2,“ 学校电气照明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5、 教室照明的控制应沿平行外窗方向顺序设置开关,黑板照明开关应单独装设。走廊照明开关的设置宜在上课后关掉部分灯具。……”第10.8. 3 ,“办公楼电气照明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办公室、设计绘图室、计算机室等宜采用直管荧光灯。对于室内饰面及地面材料的反射比,顶棚宜为0.7;墙面宜为0.5;地面宜为0.3。2、办公房间的一般照明宜设计在工作区的两侧,采用荧光灯时宜使灯具纵轴与水平视线相平行。不宜将灯具布置在工作位置的正前方。大开间办公室宜采用与外窗平行的布灯形式。……”

根据JGJ 67―2006 第7.3.5 “办公建筑的照明应采用高效、节能的荧光灯及节能型光源,灯具应选用无眩光的灯具。”

三、低压配电系统

1.负荷等级:

根据《技术导则》7.4.1.1 ,“学校消防用电、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照明和作为紧急避震疏散场所的备用照明,其负荷等级不低于二级。”

2.供电电源:

二级负荷如果只有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照明及备用照明负荷,则二级负荷的备用电采用应急照明灯具的后备电源供电即可, 应急疏散照明灯具应为自带蓄电池灯具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30min。紧急避震疏散场所的备用照明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60min。

3.变配电所及电源进线:

根据《技术导则》7.4.1.2,“变配电间及总配电装置严禁设置在学生便于到达的场所,且不应设在厕所、厨房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也不宜与上述场所贴邻。配电箱应有可靠闭锁装置。”

根据JGJ 67―2006 第7.3.2,“办公建筑的电源进线处应设置明显切断装置和计费装置。用电量较大时应设置变配电所。”

根据 GBJ 99―86 第8.3.1条,“一、学校建筑的照明用电和电力用电应设总配电箱,总配电箱的位置应便于管理和进出线方便。 二、室外线路应保证安全,维护方便。 三、各幢建筑的电源引入处应设电源总切断装置,当为多层建筑时,除首层设电源总切断装置外,各层应分别设电源切断装置。”

4.室内配电:

根据《技术导则》7.4.1,“……3.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及以上地区,电气设备的安装应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4.配电线路应采用绝缘电线和电缆,宜采用金属管或刚性塑料管暗敷设。建筑物顶棚内、体及顶棚的抹灰层、保温层及装饰面板内,严禁采用直敷布线。5.室内照明和电源插座应分设不同支路。应急照明、备用照明的回路上不应设置插座。所有插座均应采用安全型插座。”第7.4.3,“……4.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内的插座回路应设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5.室外照明线路应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根据 GBJ 99―86 第8.3.1条,“……五、室内线路宜采用暗线敷设。六、配电系统支路的划分宜按以下原则:(一)教学用房和非教学用房的照明线路应分设不同支路。(二)门厅、走道、楼梯照明线路应设单独支路。(三)教学用房照明线路支路,控制范围不宜过大,以二至三个教室为宜。 (四)教室内电源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设不同支路。 (五)各实验室内教学用电应设专用线路,电源侧应设有切断、保护措施的配电装置。” 第8.3.2条,“学校用电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凡规定设一组电源插座者,均为220v二孔、三孔插座各一个。 二、语言教室和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应根据设备性能及要求,设置电源及安全接地、工作接地。 三、照明灯的开关控制,应考虑节电、使用方便及有利维修。灯具选型应符合安全要求,并应有利于清扫和维修。 四、实验室的电源应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实验室电源插座宜设在实验桌上。(二)准备室应设置电源和安全接地措施。 (三)物理实验室讲桌处应设三相380v电源插座。 (四)化学、物理实验室应设直流电源线路和电源接线条件。 (五)生物实验室的显微镜室,设天象仪的地理教室,在实验课桌上,应设局部照明。”

根据JGJ 67―2006第7.3.3,“办公建筑电气管线应暗敷,管材及线槽应采用非燃烧材料。”第7.3.6,“办公建筑配电回路应将照明回路和插座回路分开,插座回路应有防漏电保护措施。”

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年版)7.5.6, “插座的型式和安装高度,应根据其周围环境和使用条件确定:……5、办公用于计算机电源的插座数量不宜超过5个(组);6、儿童活动场所,插座距地安装不应低于1. 8m,宜选用安全型插座。”

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年版)第8.9.1, “……2、办公室插座的数量应不小于工作位数量,若无确切资料,普通办公室可按3―5m2一个电源插座考虑。若采用网络地板,建议由精装修将插座布置到家具上。……”

5.照明系统:

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年版)第8.9.1, “办公室照明:1、办公房间的一般照明,通常设在工作区两侧,采用荧光灯时,宜使灯具纵轴与水平视线相平行。……3、会议室及公共场所,宜设置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或采用其他控制器件,避免长明灯。4、大空间办公室一般不考虑办公家具的布置,只设置一般照明。5、个人办公室应根据办公桌的位置进行照明设计。6、 具有视频显示终端的办公室灯具布置时,应考虑避免反射眩光。”第8. 9.2 ,“学校照明:1、学校教室照明,主要应注意荧光灯的长轴应平行于学生的主视线,并与黑板垂直。灯具与桌面的垂直距离不宜小于1.7m。2、黑板照明灯应采用非对称配光的灯具,灯具排列宜与黑板平行。3、普通教室前后应各设置两组插座。4、物理实验室、视听室、光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等的照明及插座的布置及控制应与工艺配合。5、实验室内试验台上的配电回路,应采用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第 10.8.2,“ 学校电气照明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用于晚间学习的教室的平均照度值宜较普通教室高一级,且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2、教室照明灯具与课桌面的垂直距离不宜小于1.7m。3、教室设有固定黑板时,应装设黑板照明,且黑板上的垂直照度值不宜低于教室的平均水平照度值。4、光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一般照明照度宜为100~200lx,实验桌上应设置局部照明。……6、在多媒体教学的报告厅、大教室等场所,宜设置供记录用的照明和非多媒体教室使用的一般照明,且一般照明宜采用调光方式或采用与电视屏幕平行的分组控制方式。”第10.8. 3 ,“办公楼电气照明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3、出租办公室的照明灯具和插座,宜按建筑的开间或根据智能大楼办公室基本单元进行布置。4、在有计算机终端设备的办公用房,应避免在屏幕上出现人和杂物的映像,宜限制灯具下垂线50°角以上的亮度不应大于200cd/m2。5、宜在会议室、洽谈室照明设计时确定调光控制或设置集中控制系统,并设定不同照明方案。6、设有专用主席台或某一侧有明显背景墙的大型会议厅,宜采用顶灯配以台前安装的辅助照明,并应使台板上1.5m处平均垂直照度不小于3001x。”

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年版)8.8.2, “照明控制方式:1、大中型公共建筑:……3)影剧院、多功能厅、报告厅、会议室及展示厅等宜: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调光功能及场景开关,方便地变换各种灯光场景并实现多点控制;…… 3、根据布灯方式及应用情况采用的控制方式:……3)电化教室、会议厅、多功能厅,报告厅等场所,按靠近或远离讲台分组控制。”

四、弱电

根据JGJ 16-2008第16.1. 2,“公共建筑应设置广播系统,系统的类别应根据建筑规模、使用性质和功能要求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办公楼、商业楼、院校、车站、客运码头及航空港等建筑物,宜设置业务性广播,满足以业务及行政管理为主的广播要求;2、星级饭店、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等建筑物,宜设置服务性广播,满足以欣赏性音乐、背景音乐或服务性管理广播为主的要求;……”

根据GBJ 99―86第8.3.3条“学校广播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和操场应根据使用需要,分别设置广播支路和扬声器。二、播音系统中兼作播送作息音响信号的扬声器应设置在教学楼的走道、校内学生活动的场所。三、广播线路敷设宜暗装。四、广播室内应设置广播线路接线箱,接线箱宜暗装,并预留与广播扩音设备控制盘连接线的穿线暗管。五、广播扩音设备的电源侧,应设电源切断装置。”

根据JGJ 67--2006第7.4.2,“ 办公建筑应设有信息通信网络系统,实现办公自动化功能。”第7.4.3,“信息通信网络系统的布线应采用综合布线系统,满足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传输要求。”第7.4.4,“一类办公建筑及高层办公建筑宜设置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及安全防范系统。”第7.4.5,“办公建筑内的大、中型会议室宜设扩声、投影等音响、声光系统。根据需要宜设同声传译及电视电话会议的功能。”第7.4.6,“有汽车库的办公建筑宜设置汽车库管理系统。”第7.4.7, “办公建筑内弱电机房的设备供电电源采用UPS集中供电方式时,应有电源隔离和过电压保护措施。”

五、防雷及接地

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第 5.3.15条文解释学校建筑属于“人员密集建筑”,所以划分建筑物防雷等级应按照下面两条规范来划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2000年版) 第2.0.3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第2.0.4条,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 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

电气施工教学范文第7篇

通过提高学生对建筑电气课程实践学习的认识、对建筑电气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实践性课程的考核方法、建立多种实习实训场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来解决目前在高职院校建筑电气课程实践性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诸如办学定位模糊甚至错误、教学方法与手段陈旧、实践性课程教学效果不佳、企业生产实习与学校教学管理的矛盾和脱节、双师型教师偏少等影响实践性教学效果的问题。

关键词:

高职教育;建筑电气;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重要环节。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中提出:实践性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比重,要及时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要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1]。《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也对实践性教学的任务做了规定,指出加强实践性教学是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作风”[2]。劳动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劳社部发[2002]21号)也指出: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在第十五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着重强调了要“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在第十七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中,提出了“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相关政策”、“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推进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4]。

一、高职院校建筑电气课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模糊甚至错误的定位。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仍存在较大的问题。大多数院校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教学思维或者仍然套用本科教育教学的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理论上达不到本科生的水平,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又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2.“双师型”教师偏少,尤其是在建筑类高职院校未开设“建筑设备”及“楼宇智能化”专业时,建筑电气原本就是一门非专业课,所以在师资方面也显得相对薄弱,“双师型”教师就更少,从而影响实践教学效果,尤其是实验、实训教学方面的专职教师更是极为匮乏。

3.教学方法、手段陈旧。实践教学仍沿用传统方法,即以老师为主导,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于实训的内容,仍然以教师的理论灌输为主,学生只是机械地按照教师的意图进行操作,完全没有自主意识,动手能力得不到提高。

4.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大多数院校仍受“理论是主体,实践是补充”的思想的影响,不能摆正实践性教学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位置,甚至在课程安排上,挤压实践性教学课时,这使得师生对实践教学普遍形成消极对待的态度。

5.企业生产实习与学校教学管理之间的矛盾严重。由于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数量庞大,院校为学生安排假期实习单位的难度也相应增加。而通过假期实习后得到企业认可的学生,企业有时候不愿意将学生中途放回学校继续学习或者答辩,而学校又必须让学生按照培养方案修满学分,完成正常学业,在此就形成了一个深刻的矛盾。这个矛盾的泛滥将会严重地影响高职院校后续实践性教学工作的开展,形成恶性循环,如企业可以以实习生工作的不稳定性为由拒绝再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和机会。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

1.提高学生对建筑电气课程实践学习的认识,让学生深刻了解本课程实践学习的重要性,从思想上对实践学习重视起来。

2.针对高职学生的能力要求,对建筑电气实践教学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对不常用、难度大的内容进行删减,同时对就业技能要求须掌握的内容进行增加和补充。

3.改革建筑电气实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改革建筑电气实践性课程教学的考核方法,提高学生实践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探索建立多种建筑电气实训场所,拓宽实习实训教学平台,优化学生实践学习的条件,增加学生实践学习的机会,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鼓励并定期安排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到施工企业去进修和学习,以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水平,培养更多既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讲师,工程师)型教师;同时,到企业中聘请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客座教授,充实到实践教学的一线岗位中去。

二、建筑电气课程教学改革实施要点

(一)实践教学内容的整合

加强建筑电气实践课程的教材建设。教材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和基本依据,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全面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为此将建筑电气实践教学内容按实验、识图、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划分,并编写出相应的实践性教学课程标准,进行不同侧重的教学,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建筑电气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建立和完善实训环境,保证实践教学的需要

1.校内实训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因此必须加强建设并使之日趋完善。同时在实践教学中应突出贴近实际的工作环境进行职业规范化训练,切实锻炼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需求打下良好基础。

2.建立稳定的校外建筑电气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与更多的建筑企业尤其是建筑安装企业和设计院建立校企合作办学关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在施工、设计一线实践学习的机会,同时聘请建筑安装企业中拥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和设计院的电气工程师来学院担任客座教授并经常性的开展建筑电气工程实践课程的讲座。

(三)整合实践教学方式、手段

改革建筑电气实践教学方式、手段,结合未来工作岗位对毕业生知识、技能的要求,通过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实际操作法等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将整个实践性教学按照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课堂实践教学。主要以多媒体和电子白板来实现课堂的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改变了以往单一的黑板、粉笔的课堂教学模式。做到声像并行、视听并行、感知直接、理解更容易,充分表达了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使得学生更易于理解、接受和掌握课程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通过CAD讲解图纸的识读,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电气施工图纸的识读方法、要领和识图技巧,尤其是在讲解电气系统图和电气平面图的识读时,通过多媒体和电子白板,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上就能充分理解图纸的识读顺序、方法和技巧,再辅以课堂识图练习和演版,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完全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通过现场电气施工录像和照片的讲解,使学生在教室课堂上就能充分理解电气工程的施工操作方法、要领、工艺要求和规范要求,彻底改变以往教学过程中的“空对空”的教学模式,真正使课堂教学贴近工程实际。

2.施工现场参观实践教学。通过带学生到电气施工工地现场讲课,使学生切实体验现场施工的氛围,增加感性认识,通过对现场电气施工工艺的评价,帮助学生了解施工程序、工艺要求和规范要求,尤其是通过对某些典型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工艺的点评,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如在讲解供配电方面内容时,带领学生到学校配电房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对供配电工程及相关的电气设备有更直接的理解和认知,对一些在课堂理论教学中难以讲清的施工工艺做法和要求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现场教学法效果非常显著。

3.采取实训教学法。利用学校的实训基地,让学生亲手动手安装照明、电气控制系统等,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效果也非常好。比如在讲到电气施工图的识读时,学生对“直接接线法”和“共头接线法”的理解有困难,就带学生到实训场所,指导学生亲手实践操作,学生马上就理解了,达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目的。

4.实验、实训实施操作的实践教学。上述实践性教学完成以后,就该进入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实训的实际操作训练了。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建筑电气实践性教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教学手段更加贴近施工生产实际,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建筑电气施工生产岗位要求,达到“零距离”上岗。

5.建筑电气设计的实践教学。通过对本模块的实践性教学,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融会贯通,了解掌握建筑电气施工图设计的程序、方法和技巧。比如在建筑电气照明设计教学时,首先讲授建筑照明设计的要求,其次根据光源、灯具的选择与布置绘制出电气设计草图,根据照度要求获得电气安装容量,之后再以此为条件,逐级求出计算负荷与计算电流,然后计算校验线缆规格及电气设备、原件参数,选定合适的电气设备和电气原件,最后绘制出电气施工图。

6.网络辅导法。为了更好地与学生交流,教师在相关专业和班级建立了QQ群,在网上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也能随时了解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的动态,帮助学生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实践教学考核手段的改革

改革以知识继承为主的、只注重书本理论内容、单一的课堂考核体系,建立全新的、开放式的教学考核评估体系。把建筑电气相关课程实践考核从相关课程的理论考核中单列出来,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进行考核,采取口试,笔试,现场操作,及对电气设备、原器件认知相结合等多种模式的考核。此外,还采用了独特的实验、实训教学考核方法。实验、实践课的考核历来是实践教学的一大瓶颈,由于考核办法很难量化而一直缺乏可操作性,制约了实践教学(包括建筑电气实践性教学)的效果。本教改方案采取了随机抽签的方法,使得实践教学的考核具有了可操作性。同时该考核办法的实行,改变了在以往的建筑电气实验、实训实践教学中,真正动手的只有少数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和喜欢动手的同学,而大部分同学都是围在旁边看,甚至到别的小组去串门、聊天,完全一副“能者多劳,事不关己”的样子,变成了“人人积极动脑,个个争着动手”。该办法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改革:(1)将建筑电气实验、实训教学课程的考核从建筑电气理论教学课程的考核中分离出来,作为独立的一门课程单独进行考核,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采取随机抽签的考核方法打消学生脑海中存在的侥幸心理。新的考核方法是将各个模块中包含的实验或实训内容分别作成若干个签(同一项实验或实训内容不少于三张签,视学生人数多少而定,有多少个学生作多少个签,),由学生在建筑电气实验或实训考核时现场随机抽取,抽到什么签就做什么(实验或实训操作),这个抽签过程完全是随机的。这样学生因为在将来的实验、实训考核中不知道将会抽到什么签,因此对每个实验、实训内容都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因此在平时的实验、实训中必须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动手操作,再也不敢有侥幸心理了,否则在期末实验、实训考核中就过不了关而导致挂科。

三、建筑电气课程教学改革成效

1.改革后的建筑电气相关课程全套实训指导书更适合高职建筑设备、建筑电气专业学生学习,针对性强,符合高职生应具备的动手能力强的要求。

2.通过课程实践内容改革,将《电工电子技术》、《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建筑电气施工技术》部分重复内容合二为一,更合理分配实践教学时间,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就掌握了建筑电气课程所要求的知识。

3.通过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模块教学也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点,不仅使学生具备了建筑电气施工图的识读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具备了建筑电气工程的实际施工操作能力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图的设计能力。

4.通过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对将来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就业,同时也能更快地融入新的工作之中去。

5.建筑电气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完成后,对我院其他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起到较好参考和借鉴作用。当然,课程改革后也增加了许多新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了解和学习电气工程领域的新知识,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同时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建筑电气实践经验,尽快完成向“双师型”教师的角色转换。

作者:杨超 单位: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EB/OL]./link?url=dijdgep3uCcdcIJi2zIQVzKumJukXfUf9wgGjDqOVR3zUbf6HJ-T2-pTshWZ7CxNATZP8Fl50HT3wNWnCEVuTa.

[2]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EB/OL]./gongbao/content/2002/content_61755.htm.

[3]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EB/OL]./list.asp?unid=1101.

电气施工教学范文第8篇

>> 有关提高建筑电气施工质量技术手段的探析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函授教学质量的尝试 浅谈运用教育技术手段提高电工基础课堂的质量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研究 基于先进技术手段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探究 逼婚的技术手段 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论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提高教学质量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关于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技术手段处理的讨论 土地测绘技术手段的变迁与测绘质量控制探讨 试论提高电力配网可靠性的技术手段 借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美术教学效率的研究 浅谈提高电网运行效率的技术手段 探索常见古建筑出现的问题和维修技术手段 食品安全检测的技术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关键词:提高建筑电气;施工质量技术手段;探析

当前,随着建筑的发展,电气施工管理越来越重要。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在建筑电气施工中,应加强建筑项目中电气施工管理,提高建筑电气施工管理质量及建筑电气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分析建筑项目中电气施工管理的要点,包括建筑电气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建筑电气施工的协调工作及建筑电气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以保证建筑电气施工工程顺利进行。

一、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一)基础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基础工程施工时,应及时配合土建做好强、弱电专业的进户电缆穿墙管及止水挡板的预埋、预留工作。这一工作要求电气专业应赶在土建做墙体防水处理之前完成,避免电气施工破坏防水层造成墙体今后渗漏;对需要预埋的铁件、吊卡、木砖、吊杆基础螺栓及配电柜基础型钢等预埋件,电气施工人员应配合土建提前做好准备,土建施工到位及时埋人,不得遗漏。电气施工安装中,管理人员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能力,才能把好质量关。

(二)主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首先必须分清工程中的重点环节。在电气工程质量监控巾,确定配电装置、电力电缆、配电箱三个重点设备交接协调环节,明确关系,制定措施,根据规范进行超前监控,达到对工程质量的预控。其次,必须在监控好重点环节的基础上以点带面,促动整个系统工程的质量控制。电气工程要与土建工程紧密配合,根据土建浇注混凝土的进度要求及流水作业的顺序,逐层逐段的做好电管铺设工作,这是整个电气安装工程的关键工作,做的不好不仅影响土建施工进度与质量,而且也影响整个电气安装工程后续工序的质量与进度。浇注混凝土时,电工应留人看守,以防振捣混凝土时损坏配管或使得开关盒移位。遇有管路损坏时,应及时修复。

二、建筑工程电气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一)配电箱安装不当

配电在电气施工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配电会牵扯到配电箱的安全问题。配电箱的正常工作有时会受到一些小问题的干扰,比如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杂质或者灰尘混入配电箱,这样会影响配电箱的正常工作;再比如配电箱的箱盒防锈、防腐等绝缘处理没有达到合格标准,这样的配电箱工作起来会产生断电甚至发生火灾的危险。另外,配电箱外壳清洁处理也非常重要,还有进入配电箱的管线过多,应注意配盘的整洁。以上都是可能导致配电箱工作不正常的问题。

(二)防雷接地处理不当

防雷接地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基础接地、引下线、均压环、避雷带搭接的连接长度不够,扁钢小于宽度的2倍,圆钢小于直径的6倍,焊接不饱满,焊接处有夹渣、焊瘤、虚焊、咬肉和气孔,没有敲掉焊渣等缺陷。接地体的引出线未作防腐处理,使用镀锌扁钢时,引出线的焊接部位未补刷防腐涂料。屋面金属物,如管道、梯子、旗杆和设备外壳等,未与屋顶防雷系统相连。

三、提高建筑电气施工阶段质量的技术手段

(一)配电箱的技术管理

由于配电箱的重要性,对配电箱的技术管理需要格外关注。首先,在配电箱进行安装的时候,需要使用水准仪进行校正。一旦发现配电箱箱体的敲落孔与进线管没有很好的匹配,就必须使用机械进行另行开孔。

(二)防雷接地的技术管理

电气安装人员需要严格检查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基础圈梁焊接或桩基钢筋与基础钢筋的焊接、基础钢筋与柱筋的焊接,都要严格按基础图和接地点逐一进行检查,尤其要对伸缩缝处基础钢筋是否跨接连通进行确认。二是要注意其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安装要牢固可靠。三是对引用进口的各种避雷针,必须有合格证、使用说明及各种技术资料。四是屋顶上装设的防雷网和建筑物顶部的避雷针及金属物体应焊接成一个整体。五是从接地体引到屋顶上的引线和避雷网焊接处要做明显的标志。六是采用规定直径的镀锌圆钢与结构柱内主筋作防雷引下线,保证所用材料规格、焊接间距、焊接质量等均应符合规范要求。

(三)管线安装项目的技术手段

首先,做好吊顶配管工作,重点是跨接地线的焊接与防腐;消防报警系统、通讯电话系统等所用的电线管种类须符合规范要求。其次,管内穿线时要根据要求按色标分色,以区分零、地、相线。做好管线的定位、穿越和交叉工作。最后,管线的预埋、预留、位置、标高须符合建筑电气施工的设计和规范要求。 (四)电气安装项目的技术手段

首先,电气的安装应该保持平衡和稳定,各支点间距符合规定,使各主要电气牢固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做好接地。其次,电器设备安装的重点是定位、接地、接线相序,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这一阶段应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电气设备安装的质量。最后,加大电气安装过程中的技术检验,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隐患。

(五)建立健全电气施工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控制质量

要保证建筑电气工程安全,首先要从宏观上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使国家在行政手段上对施工单位进行约束,一旦触犯法律法规,有关部门应依照法律对企业和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罚,必要时吊销其执业许可证,从国家层面规范建筑电气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其次,工单位要在施工过程中增派监理人员,对施工材料严格把关,从供货商、商、到经销商层层控制,选择国家权威机构认证的最优质的材料,保证工程质量。再次,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目标长远,做到供电供水供气三者完美结合,不能顾此失彼,保证所有的工程项目有条不紊进行,切勿出现因个别情况而影响工程质量的事件。监理人员还应加强自身素质,不能,加强施工现场巡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意外事故要及时补救。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建筑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其建筑电气施工和施工管理要求也要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我国建筑施工中的问题也在增多。电气施工由于技术环节管理不善,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情况也在逐年增多,电气施工的专业性逐渐受到社会的质疑。加强建筑工程企业电气施工的质量是值得业内关注的问题,因此只有将电气施工所涉及的问题都一一合理化解,才能将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

参考文献

[1]戴连涛.浅谈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2,12:185.

[2]张高峰.试论建筑工程项目电气施工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2,33:205+285.

[3]戚丽萍,郭玺.关于如何提工业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0,12:155+158.

电气施工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房屋设施设备管理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3-0161-02

理实一体化课程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其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反映实际工作流程,不仅关系到理实一体化课程实施的效果,还是衡量高职教师在课改中开发课程能力、评价教师授课水平的重要指标。

理实一体化课程以典型的项目为载体,是一种集理论传授、实践操作、现场观摩、技能训练于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它注重工作过程的实际操作和训练,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获得与实际工作相类似的职业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这样注重实践技能的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就需要通过与企业紧密联系、深度合作才能完成。教师应该在深入企业实践,了解企业实际工作业务流程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工作岗位要求,与企业共同研讨,确定授课内容。往往采用项目化和任务化的形式来推动各环节的学习过程。首先要科学确定典型的项目,并考虑各项目之间的关系,如循环递进式、并列式等,在合理安排学时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各项目工作任务(包括子任务)。

下面就以高职房屋设施设备管理这门课程为例,具体阐述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

1 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该课程主要对应工程管理岗位、物业管理岗位、房地产估价岗位以及楼盘销售策划岗位,并为后续发展储备必要的职业技能。设计思路上要通过典型的项目任务来推到教学活动,最终要使学生具备识读设备施工图图纸,熟悉设备基本性能,对设备系统进行检查、验收、竣工交接、管理和维护的能力,使在校学生尽早建立良好的职业感觉。

2 课程内容设计

采用3个典型工作项目和18个工作任务,项目之间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内容循环递进。

课程典型项目的设计

项目1:中街北苑多层住宅项目(30学时)

项目2:盛华苑高层住宅项目(18学时)

项目3:中乾商务写字间项目(16学时)

课程典型项目的子项目、任务和子任务的设计

项目1的子项目1:建筑给水、排水维护工程(18学时)。1)识读给排水系统施工图(8学时):阅读给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识读给排水平面图;识读给排水系统图;识读给排水详图。2)维修、养护给水、排水系统(10学时):接管、验收给水、排水工程;排除给排水管道的跑漏滴渗、堵塞、等故障;更换给排水管道;更换给水附件和卫生器具;制订给排水设备设施的日常维修养护方案。

项目1的子项目2:建筑采暖维护工程(12学时)。1)识读采暖系统施工图(能看懂图纸)(8学时):阅读采暖施工图设计说明;识读采暖平面图;识读采暖系统图;读采暖详图。2)维修、养护采暖系统(4学时):接管、验收采暖工程;排除采暖管道的跑漏滴渗、气堵等故障。

项目2的子项目1:建筑给水、排水维护工程(2学时)。1)识读给排水系统施工图:阅读给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识读给排水平面图;识读给排水系统图;识读给排水详图。2)维修、养护给水、排水系统:接管、验收给水、排水工程;排除给排水管道的跑漏滴渗、堵塞等故障;更换给排水管道;更换给水附件和卫生器具;制订给排水设备设施的日常维修养护方案。

项目2的子项目2:建筑采暖维护工程(2学时)。1)识读采暖系统施工图(能看懂图纸):阅读采暖施工图设计说明;识读采暖平面图;识读采暖系统图;识读采暖详图。2)维修、养护采暖系统:接管、验收采暖工程;排除采暖管道的跑漏滴渗、气堵等故障。

项目2的子项目3:建筑电气维护工程(14学时)。1)读懂建筑电气施工图(8学时):阅读电气施工图设计说明;识读配电系统图;识读电气平面图;识读电气工程详图和标准图。2)维修建筑电气系统(6学时):接管、验收电气设备工程;处理供电管网老化、短路、断电、漏电等故障;制订电气设备设施的日常维修养护方案。

项目3的子项目1:建筑给水、排水维护工程。1)识读给排水系统施工图:阅读给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识读给排水平面图;识读给排水系统图;识读给排水详图。2)维修、养护给水、排水系统:接管、验收给水、排水工程;排除给排水管道的跑漏滴渗、堵塞等故障;更换给排水管道;更换给水附件和卫生器具;制订给排水设备设施的日常维修养护方案。

项目3的子项目2:建筑采暖维护工程。1)识读采暖系统施工图(能看懂图纸):阅读采暖施工图设计说明;识读采暖平面图;识读采暖系统图;识读采暖详图。2)维修、养护采暖系统:接管、验收采暖工程;排除采暖管道的跑漏滴渗、气堵等故障。

项目3的子项目3:建筑电气维护工程。1)读懂建筑电气施工图:阅读电气施工图设计说明;识读配电系统图;识读电气平面图;识读电气工程详图和标准图。2)维修建筑电气系统:接管、验收电气设备工程;处理供电管网老化、短路、断电、电气设备漏电等故障;制订电气设备设施的日常维修养护方案。

项目3的子项目4:通风与空气调节维护工程(14学

时)。1)识读通风空调系统施工图(8学时):阅读空调施工图设计说明;识读空调平面图;识读空调系统图;识读空调系统详图。2)维修、管理空调系统(6学时):接管、验收空调工程;维护空调用制冷系统、管道和设备的防腐及保温;制订空调设备设施的日常维修养护方案。

本课程属于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内容紧扣工作实践,着重强化能力培养。

3 结语

随着课程改革实施不断深入,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授课地点等方面呈现出许多新变化,而这些变化与发展也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挑战,值得职业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伟.建筑学专业建筑设备教学改革初探[J].南方建筑,2006(3).

[2]陈杨.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9(2).

电气施工教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职业标准;建筑电气识图;课程改革

1前言

建筑电气识图是高职建筑设备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工程应用背景广泛、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1]。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再次强调“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2]。在我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领域,《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JGJ/T250-2011)(以下简称《职业标准》)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一部关于技术人员的行业标准,其从建筑与市政工程项目经理部各职业岗位专业人员的工作职责、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评价方式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规范性要求[3],其中对各类岗位人员的识图能力要求均有涉及,可见建筑电气识图能力是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一项职业技能。在当前形势下,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必要以职业标准为导向对建筑电气识图课程进行改革。

2课程教学现状

建筑电气识图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内容繁多而且复杂,高职学生大多理论基础薄弱,接受能力较弱。教师一般按照教材顺序和内容讲课,理论与实践无法很好地衔接。例如在讲解建筑防雷与接地工程图识读时,教师先花大部分时间讲解防雷接地的基础理论知识,再让学生做识图训练。学生往往在听完教师讲完理论知识后,再看实际的图纸又无从下手,久而久之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导致学习动力不足,丧失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建筑电气识图是实践性强的课程,其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借助了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但其实质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没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无法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该课程的考核往往偏重理论知识,考核方式单一,与实际的职业能力评价标准脱节,无法真正做到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可见,在以往实施建筑电气识图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对相关的行业职业标准、岗位技能要求的分析不深入,导致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标准无法满足职业能力培养需求。

3以职业标准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实施对策

3.1剖析职业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职业标准》对识图水平的要求分为“了解”“熟悉”和“掌握”三个层次,其中,施工员、质量员、标准员均为“掌握”,安全员、资料员为“熟悉”,材料员、机械员、劳务员为“了解”。以施工员岗位为主要分析对象,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图纸会审是其典型工作任务之一,具体工作过程为:熟悉施工图纸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技术标准等,参加设计交底,掌握领会设计意图,对电气管线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图纸中存在的疑问或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并在图纸会审时向设计方提出,要求给与明确答复,并出据正规的书面文件;以设计蓝图、标准图集、验收规范为依据,结合工程现场,对一些图纸和现场不相吻合的地方进行修改或重新设计,对原设计图纸进行优化、调整、完善。根据职业标准及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将课程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与《职业标准》要求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一一对应,可以确定课程的总体目标为:通过建筑电气施工图识图项目训练,让学生学会熟练识读建筑电气施工图,并能正确使用行业资料手册和工程标准,使学生掌握从事施工员、质量员、预算员等岗位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日后从事建筑设备工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3.2项目与案例相结合,优化教学内容设计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图涉及强电与弱电两大部分内容,由于课时数有限,授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弱电部分如消防系统、智能化系统的识图在其他课程专门学习,本课程内容重点在于强电部分的电气施工图识读。根据“必需、够用”的原则以及职业能力要求的重点,把课程内容进行优化重组,整合为以下四个项目教学:项目一,电气照明工程施工图识读;项目二,动力系统电气工程图识读;项目三,变配电工程施工图识读;项目四,建筑防雷与接地工程图识读。同时,在每个项目教学中贯穿案例教学。案例的选择从学生最熟悉的教学楼、宿舍楼等建筑开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部分。居住建筑可按“三居室→三层别墅→多层宿舍楼→高层住宅→住宅小区”的顺序层层递进;公共建筑可按“教学楼→办公楼→商业建筑”逐步深入。这样可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易于理解,克服畏难心理,从而增加学习兴趣,增强识图能力。此外,在课程内容中应适当加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施工现场专业人员培训考试的内容,为学生考取职业证书储备一定的理论知识。

3.3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增强学习效果

3.3.1云课堂教学平台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课堂等新型教学形式应运而生,被广泛应用在教育领域,推动高校各个学科专业教育教学的革新发展[4]。在实施建筑电气识图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借助学院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机电云课堂”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开展教学,可以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打造智能、高效的课堂。(1)课前任务推送。首次课前,通过“机电云课堂”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情况和学习意向,有助于后期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每次课前,通过“机电云课堂”推送一段实际的建筑电气施工视频让学生预习,或发起课前讨论引入将要学习的知识点,增加他们对本门课程的关注度,提前进入新课状态。教师通过“机电云课堂”随时查看学生课前学习记录,及时督促没有完成课前任务的学生,并将学生名单备案,在线上课堂中作为重点提问、互动的对象。(2)课中教学实施。课堂活动借助“机电云课堂”的互动功能,灵活运用多种手段开展教学。例如在每个重点知识讲解完毕后都设置有一句话问答、抢答、随机点名、展示墙等形式的互动,检测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其中,利用展示墙功能可以让学生观摩他人的作品并进行评价,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3)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除了常规的题目练习,还有调研类、讨论类任务。比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着某栋教学楼的电气施工图纸找到相应的实物做法并拍照,制作成PPT,到下次课堂上与全班同学分享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3.2BIM技术的应用

建筑信息模型(BIM)是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支撑,具有可视化、模拟性、协调性、优化性、可出图性等特点[5]。建筑电气施工图大多复杂抽象,而大部分高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可以通过引入BIM技术,将抽象的二维图纸转化为直观的三维模型,不仅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图纸,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照明管线敷设相关内容时,学生往往对管线的走向以及导线的根数变化难以理解,此时可以通过建立BIM三维模型直观、形象地将建筑中的电气管线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图纸。

3.4重视过程性评价,采取多元化考核方法

在教学评价方面,强调工作过程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着重理解与分析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并在课程考核中融入《职业标准》中规定的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在项目教学中按任务评分,在项目结束时进行综合考核。学生的总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占20%)、过程性实践成绩(占50%)和过程性答辩成绩(占30%)组成。其中,过程性实践成绩由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组成,体现了多元评价的思想。过程性答辩成绩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由答辩材料、表达能力以及专业能力的分值组成,注重考核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4结语

建筑行业越来越重视施工现场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建筑电气识图是建筑设备类岗位群必备的核心职业能力。在实施建筑电气识图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根据职业标准和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教学目标,采用由易到难、项目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优化教学内容设计,借助云课堂和BIM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并采取多元化考核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职业能力,为毕业生快速融入职业岗位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商场资产管理范文 下一篇:农业科学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