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负荷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9 15:47:11

电力负荷管理论文

电力负荷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负荷管理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主要是在主站对电力进行集中式的管理,在系统的终端对用电量进行准确的计量,在系统的应用中不断加强专业人员的配备,这是一种比较新颖的运行模式,这种运行模式在实际的应用中也能够收获不错的效果,电力营销系统在完成了对用户档案的建立之后,窗口的营业员要和负荷管理系统的相关人员进行一定的合作,从而能够更好的实现对数据的导入和处理,在运用远程电表的过程中,电表的操作员和记录员一定要对用户进行详细的用电检查,其他的一些技术性的工作主要要由电表检查部门来负责,在节能和客户服务等方面要由客户服务部门进行负责。

2.负荷管理系统的功能

2.1硬件功能如果在符合管理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其能够保持相对较好的状态,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和控制终端就可以很好的实现对其运行中负荷的有效管理和控制,这一过程中,负荷系统会向营销系统定期提出一定的申请,将需要进行进一步核实的档案信息发送给数据库,数据库就会自动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检查和核对,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对照营销体系档案中的信息内容,对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中的信息能容进行及时、准确的更新,这样,营销系统的档案和负荷管理系统的档案就能够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可以将两个系统合并到一起对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保证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更好的促进了规范化管理的发展,为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个有利契机。

2.2软件功能在负荷管理系统中所使用的软件一定要能够表现出很好的性能,首先应该对系统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测,软件还要能够对系统的功能和相应的数据信息做好相应的展示和处理工作,尤其是对紧急事件的预警和处理上要能够很好的表现出强大的能力,同时在数据的采集上也要能够更加的系统和迅速。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对软件功能予以阐述。

(1)在对远程数据管理和系统远程诊断的工作中,需要对前置机通过相应的软件进行更为有效的处理

(2)在软件的架构上要能够很好的支持频率为230MHz的专门网络,或者是GPRS系统,能够实现对电表进行定期的抄录,负载的采集方式也非常多元化,能够对各种的仪表异常情况作出及时准确的反应,同时还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出现的异常情况予以上报,

(3)负荷数据的统计一定要全面,要在计算中对正向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以及无功时所释放的总电量和有功功率所产生的总电量进行仔细的考虑。

(4)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一定要做好报表管理,使用Excel电子表格,将相关的数据做成报表,用网页的形式对其进行浏览,在使用的过程中,在用户权限的设置上可以参照上级部门下发的相关规定,同时在设置的过程中还要对用地按区域的实际情况予以详细的考量,该系统在工作的过程中既支持有线通讯模式,也支持无线通讯模式,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提高数据的集中程度,使得数据在共享的过程中能够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效率上得以实现。

3.负荷管理系统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应用

3.1负荷管理系统在需求侧错峰管理中的应用工业客户特别是工业专变的客户,他们自觉错峰的管理工作尤其重要,负荷管理系统在需求侧错峰管理中的应用,极大解决了原先用电错峰管理工作难到位和依赖人海战术落后现状。

3.2负荷管理系统在远程抄表中的应用负荷管理系统的应用增强了转变用户其电费抄核相应工作效率和准确性,营销系统和负荷管理系统接口,使得电量数据传输实现如下两大功能:

3.3负荷管理系统在用电检查中的应用在用电管理的过程中,用电检查是使管理更加有效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在已经对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将电能表数据分析作为工作展开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对突发事件一定要仔细的检查,这样就能够对窃电现象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判断。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系统查询功能能够很好的对异常用电现象进行分析,这样就能够找到检查和监测工作中的重点。

3.4负荷管理系统在计量设备监控中的应用计量装置监控作为大型客户其负荷管理体系主要功能的应用,通过电流的反极性、电流的不平衡、电压的逆相序、电压的缺相和电压的断相等各类报警处理、分析、查询和检测,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计量设备故障和异常,从而维护客户其负荷管理体系源数据可靠准确性,是自动抄表、电量检查、电力需求其侧管理功能应用的基础与前提。相应计量人员要及时计量系统故障,并到现场进行处理,对多功能表设置及时检查,核对好时钟,确保谷、平、峰各时段计算正确。

4.结语

负荷管理系统在电力营销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的提高通讯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在数据收集和传输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一系统的应用也能够更好的保证企业管理水平的改进,从而也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电力负荷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在通信电源正常交流供电的可靠性无法满足以及蓄电池容量长时间放电受到影响的两种情况下制定电力通信应急方案。在任何情况下必须保证核心设备供电得到充分保障。应急预案适用于沅陵运维监控中心及远方集控中心市电停电,本方案针对停电导致机房温度变化划分故障等级,对机房负荷重要性进行分类,制定相应应急操作流程,确保机房核心通信设备供电得到充分保障。

2故障等级划分

2.1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确认为Ⅲ级故障

(1)夏天市电计划停电1小时以内(含1小时),机房温度不高于30℃;(2)冬天市电计划停电2个小时以内(含2小时),机房温度不高于30℃。

2.2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确认为Ⅱ级故障

(1)夏天市电计划停电2小时以内(含2小时),且无法通过柴油发电机等其他方式恢复供电;(2)冬天市电计划停电3个小时以内(含3小时),且无法通过柴油发电机等其他方式恢复供电;(3)非计划停电1小时以内(含1小时),且无法通过柴油发电机等其他方式恢复供电;(4)机房温度高于30℃不高于35℃。

2.3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确认为Ⅰ级故障

(1)夏天市电计划停电2小时以上,且无法通过柴油发电机等其他方式恢复供电;(2)冬天市电计划停电3个小时以上,且无法通过柴油发电机等其他方式恢复供电;(3)非计划停电1小时以上,且无法通过柴油发电机等其他方式恢复供电;(4)机房温度高于35℃。

3Ⅰ级故障的应急处理

(1)运维值班人员通知信息中心负责人;(2)运维值班人员通知系统管理员关闭机房二、三级用电负荷设备,通知相关人员关闭远方集控值班室、调度值班室、监控机房、调度机房内非必要的工作站、显示器等用电设备;(3)运维值班人员外网中断及相关业务中断通知;(4)运维值班人员每15分钟巡视一次动环系统,注意机房温度、蓄电池容量等信息并做好记录;(5)如机房温度大于35℃,采用风扇加快机房散热,并使用冰块进行降温;(6)当蓄电池容量低于80%,运维人员电池每15分钟测量一次蓄电池电压,当蓄电池单体电压下降至11.5V时运维人员通知生技部,建议切断调度权。调度权切换后通知电修部关闭相关设备。

4沅陵监控制中心及远方集控中心负载级别定义

用电负荷级别定义:一级为最重要用电负荷,一般情况不允许关停,即不允许间断的电源;二级一般重要用电负荷,在确认暂停不会影响考核指标的情况下可关停的设备,即允许短时间中断用电设备供电的电源;三级为一般用电负荷,在应急情况下可以立即关停的用电设备。其中监控系统、二次防护网的用电设备在正常情况下定为一级最重要用电负荷,在调度权转移至凤滩后,降为二级;水库调度设备正常情况下定为一级用电负荷,在沅陵无人值班的情况下降为二级。

5加强通信机房设备巡视与管理

电力通信机房承载着电力系统通信设备运行的重任,因此需要加强对机房设备的日常巡视,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机房设备的日常巡视工作主要包括设备巡视周期、巡视前准备、巡视路线以及巡视记录等,同时,设备日常巡视的完善程度也是电力企业通信机房管理自动化水平的表现。

5.1通信机房设备的巡视

5.1.1机房设备巡视的周期。

机房设备的巡视应根据有关规定增加巡视周期,在早上7时、中午11时、晚上6时和晚上10时进入机房进行设备巡视,并记录巡视情况。这样缩短机房设备巡视时间间隔,有利于及时准确地了解机房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防或者解决。

5.1.2机房设备巡视前的准备工作。

进行机房设备的巡视之前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准备,其中最重要的是巡视人员的安全。首先,巡视人员需要通过《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考试,身体健康,具备工作所需要的电气知识与专业知识,对系统和设备熟悉,具有较多的工作经验,着装规范,才能够进行机房巡视。其次,要针对巡视过程中通常存在的一定危险点,制定相应预防措施,避免设备巡视危险点的发生。

5.1.3机房设备巡视的路线。

对机房设备的巡视路线对于设备的巡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合理地巡视路线,既能够提高设备巡视的效率,同时也能够保证设备巡视的质量。因此,需要根据机房的实际布局情况,制定最科学合理的机房巡视路线。进入机房时首先检查空调的运行情况,然后查看机房的温度和湿度,最后对机房设备逐个巡视,从而避免漏巡和巡视不到位的情况,提高巡视的效率和质量。

5.1.4机房设备巡视中应遵守事项。

设备巡视前,应对使用的工具进行检查,避免不合格工具的使用。设备巡视的主要工具包括有静电接地工具、数字万用表、应急灯、组合工具箱和清扫工具等。对巡视过程中发现设备异常、缺陷、故障等隐患及机房“六防”环境异常情况进行缺陷登记并具备一定应急处理技能。

5.1.5做好设备的巡视记录。

为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应通过详细的巡视记录来提高记录本身的适用性与准确性,同时还需要对机房运行环境实施更有效的监控,其中对机房运行环境的监控主要包括机房温度、湿度、内置空调的显示温度以及告警提示等。通过对上述指标的监控以及巡视记录,为以后故障的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指导。

5.2加强机房设备的管理

5.2.1加强机房设备温度和湿度的监控。

通常对机房设备的巡视主要是实现对整个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的控制,而各个设备的散热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即使机房的温度和湿度达到标准,也存在部分设备散热不佳的情况,这将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对整个机房和电网系统运行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各个设备的温度和湿度的监控,如对设备和机房安装温度和湿度监控单元等,将机房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异常情况等参数接入手机系统,从而对设备运行时的温度和湿度及机房异常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有助于第一时间及时发现异常和缺陷告警和排除故障,对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设备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

5.2.2完善并落实设备巡视、管理制度。

完善的设备巡视制度、考核制度与相关的管理制度才能够促进设备巡视质量的提高,保证设备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从而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督促设备巡视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度完善后需要切实落到实处,应严格按照制度的规定执行,建立设备巡视考核积分管理制度,保证设备巡视的质量以及效果。

6结语

制定电力应急方案,能够有效地保障供电的安全稳定,同时加强电力系统机房设备的日常巡视,才能对设备运行的风险、问题与故障等实现有效的预防与控制。

电力负荷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谈及城网改造规划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城市配电网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时时刻刻的离不开电,而城市配电网其主要是指除了提供电源的输电线路、变电所以外,还包括配电网。[1]其中输电线路和变电所是为配电网所提供电源的,配电网有多个组成部分,其分别为:高压配电网、中亚配电网以及低压配电网。而城网实际上就是城市配电网的简称,对城网进行改造规划就是对城市配电网进行改造规划。城网改造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分别为:对原有配电网的改造和扩建后新建的配电网。在城网改造规划的具体内容当中还包括规划的年限、编制、经济分析以及改造安排。

2配电网在进行改造规划编制时应注意的问题

2.1注意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对于城市配电网来说,其不仅仅是电力系统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城市建设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电力行业还是我国的基础性行业,其更是如此。[2]因此配电网在进行改革规划编制时,一定要注意与城市建设相结合,这样才能做到双向发展。

2.2注意符合城市配电的特点

城市配电共有六大特点,其分别为:①电网的负荷相对较为集中且符合密度额十分的高;②用户的用电质量要求都比较高;③由于配电网的设计标准比较高,因此在安全和经济的合理平衡之下,供电需要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④即使配电网的接线较为复杂,依旧需要保证其调度的稳定性;[3]⑤由于配电网在自动化这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对电网的管理水平要求也就比较高;⑥配电网当中有关的配电设施的要求比较高。

2.3注意对资金进行合理规划使用

目前,由于我国国家资金有限,给予配电网改造规划的资金是有限的,这也就要求规划人员在对其进行规划的时候需要合理有效的利用资金。那么相关工作人员在规划的时候应该如何做呢?首先我们需要清楚的是,对配电网的改造并不是由一个人来进行规划的,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每个人首先都可以将自己的规划内容制作一个方案,然后对所有提交的供电方案进行参考选取,选出最佳方案。[4]而方案的选取标准则是以资金的投入和有效性为中心,合理有效的使用资金能够为供电部门和全社会带来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

3对配电网在电力工程建设当中的展望

3.1合理布局电网结构

对于配电网的经济运行以及管理来说,对电压的等级进行简化之后,对其是有利的。目前,我国城市配电网当中所使用的电压有35kV、100kV、220kV、380kV等。那么目前我国城市配电网的发展趋势是将110kV的电压引进市区,将市区当中的35kV逐渐的淘汰。其实对于任何事物来说,完美、完善是其一直追求的目前。同样的,对于电网结构来说,一个合理完善的城市电网结构的布局是非常重要的。合理布局城市电网的结构,能够有效的满足城市居民现阶段对电力资源的需求,还能够满足、适应发展的裕度。[5]这相比我国以前城市配电网的布局,合理布局电网结构能够使电网变得更加的灵活。

3.2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改造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越来越多的设备趋于智能化。对于城市配电网来说,技术的结合也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技术已经成为配电网改造规划的核心内容。目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配电网配置就结合了科学技术,例如:箱式变压器、架空绝缘导线等等的应用,对于我国城市配电网来说都是值得借鉴的。只有不断的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充实自己,自己才能变得更强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配电网是保障城市居民日常用电的,因此对城市配电网进行规划改造是必然的。本文主要对城市配电网改造规划的内容以及配电网在规划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再根据本人自身的想法提出了两点相关的建议,希望对我国城市配电网的改造规划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梁嘉升 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蒙阴县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马建.宿迁洋河镇区域配电网规划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2]李志锋.中小城市配电网规划实施策略及其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5.

[3]史阳,辛文增.论城市配网规划与建设的发展趋势[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4]周爱国,董昕.借鉴配电网国际咨询成果提升现代配电网管理水平[A].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2014年度全国电力企业优秀管理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年第一期增刊)[C].2014:2.

电力负荷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力市场营销;问题;对策

1目前电力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1企业的经营思想缺乏市场导向,服务观念薄弱企业经营思想缺乏市场导向是整个企业不能很好进行市场营销的根基。我国的电力行业在市场化改革都是按照国家的行政指令进行生产,长期以往就使的上至企业管理者下至普通职工没有市场意识,服务观念淡薄。

1.2营销人员业务水平低在电力系统内,传统的观点认为营销是生产的附属品,营销应该服务于生产。论文百事通而在员工激励上,营销人员的岗位工资比较低,企业干部提拔的时候往往优先考虑生产岗位,这些都造成优秀的人才不愿意从事市场营销。此外,企业对于营销在职人员的培训没有像生产岗位那样重视。

1.3电价形成机制不能有效的反映供求关系我国的电价是国家严格控制的,电力企业没有权利进行调整,这样价格作为供求关系信号的作用就消失了。电力企业对于市场供求的反应就减慢了,营销的积极性就降低了。

1.4没有形成有效的电力市场营销系统电力企业是在计划经济下发展起来的,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对于市场发展具有滞后性,再加上没有全面的、系统的对生产经营的经验进行总结,就导致企业缺乏系统性的营销策略。供电企业虽然设立了营销部门,可是由于权限的限制也不能有效的开展营销工作。

1.5电力产品供应受国家经济政策以及宏观经济的影响大国家宏观政策对电力市场营销的影响更是深远。进入“十二五”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一部分高耗能企业面临关停,而这一部分企业是电力消耗的大户,这样会对电力企业的盈利能力的产生威胁,企业的营销自然不会主动。

我国现在处于经济发展时期,电力产品需求受国内和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巨大,任何大的经济形势的变动都会对电力企业的经营造成巨大的威胁。

1.6电力行业在人们心中的形象造成营销活动难以开展计划经济下,电力企业把工作中心放在了生产环节,轻视了服务环节的建设,再加上部分员工在处理日常业务时态度不好,电力行业被人们称为“电老虎”。进行市场化改革以后,电力企业努力改善这一影响,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2当前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的抓手

2.1转换经营思路,加快市场化经营步伐首先,就要打破固有的计划经济思想,树立市场化经营的指导思想,强化服务意识。其次,明确经营目的。电力企业除了为全社会提供清洁能源以外还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2.2建立健全电力市场营销体系在电力市场改革比较成功的国家和地区中,电力企业都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善的营销系统。反观,国内的电力企业由于地域以及行政区划的影响迟迟没有建立起完整的营销系统。

一套完整的营销系统必须具有以下功能:及时的收集整个系统信息,建立起客户信息资源库,并把这一系统作为了解用户供求信息、增加客户满意度的重要工具;统计、分析历史数据,从电能消耗增长率、资金回收率、边际利润增长率方面评估客户,发现新的细分市场;使整个电力营销活动实现规范化,做到有章可循;实现客户关系管理,保证现有客户。

2.3建立高效的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PMOS)是一套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采用了先进的IT技术,并且根据所在的电力市场的模式,来实现电力市场的规章,支持电力市场的持续运营,这套系统既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又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优质及经济运行。

高效的PMOS可以及时有效的进行电力负荷预测、电能质量调节、事故自处理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系统崩溃以及其它事故,有助于客户对于电能产品的满意度。

2.4重视需求侧管理电力需求侧管理(DSM)主要目的是削峰填谷,引导用户用电方式。DSM把电力产品的供需双方的资源统一起来进行整体规划。电能的主要特征就是不能大量储存,必须保证供需的实施平衡。

在没有DSM的市场下,整个系统在负荷高峰时一般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这时就要有一部分企业不能生产,而到了负荷低谷,又会出现发电机组降低运力处于不经济运行的状况,这样都加剧了电力系统的不经济运行。而在DSM实施比较好的情况下,供应商对用户实施分时分段电价,用户则自觉调整用电习惯,实现削峰填谷。改变了过去高峰强制拉闸限电,低谷低效率运行的状况。新晨

2.5积极探索反周期操作,加强电力产业建设目前全球经济还没有完全复苏,中国外贸型企业也是出于低产量阶段,在这种情况电能需求不会出现大的增长,一旦经济全面复苏电能需求可能出现比较大的增长,因此提前做好发展规划才能应对需求增长。反周期操作的概念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模式,在经济低迷阶段加大投资,不仅能节约设备等的投资,还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当经济装好以后迅速的应对市场需求。

2.6加强营销工作的评价①资金回笼率。在市场环境下,产品销售资金回笼直接反应了客户的满意程度,也就反应了营销策略的正确与否。②投诉数量。客户的投诉直接表现了不满,良好的营销应该能明显的降低投诉,仔细核实、回复投诉本身就是一种营销策略。

综上所述,在市场条件下,电力企业利润和发展不能再依靠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必须走搞好市场营销,提高服务质量,切实解决自身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来扩大市场规模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叶强.供电企业关系营销战略[J].经济管理论坛,2005(21):91-98.

[2]王相勤.电力市场营销管理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电力负荷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在经济学领域,做预测是困难的,对未来的

>> 大数据预测未来 《爆发》:大数据预测未来思维 大数据预测处理模式研究 大数据预测未来农业 大数据预测的伦理困境与出路 大数据预测传染病,神吗? “脏数据”难以排除影业谈大数据预测言之尚早 旅游大数据预测需建立三种模型 大数据预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新 大数据预测与决策在高校就业工作中的应用 用数据预测时尚流行 运用大数据,从疾病预测开始 金融时间序列数据预测方法探析 电气设备在线数据预测的研究 基于matlab曲线拟合的数据预测分析 用于数据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 电力负荷数据预测方法模型的设计 成思危:未来要运用大数据技术改进预测科学 基于稀疏表示的数据流异常数据预测方法 企业资源计划仿真模拟软件中数据预测模型的建立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管理 > 运用大数据预测当下 运用大数据预测当下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哈尔·瓦里安 马丁·弗莱明")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结合政府数据和私企数据,我们可能会得到两全其美的结果

在经济学领域,做预测是困难的,对未来的预测尤甚。那么让我们降低目标,试试预测现在吧。

这样说来貌似简单,实则不然,原因是比如失业率、通胀率以及GDP这样的数据通报,往往都会滞后数周,或者数月。因此,我们并不清楚目前所处的阶段。

在能够预测未来之前,我们有必要预测一下当下。

以GDP为例。在美国,这种经济活动数据是按季度公布的,通常会滞后一个月。但是,在第一次GDP数据公布数月后,还会再进行两次修订。自1975年以来的平均增长率是2.8%,但是首次修订值的变化平均为0.54%。

而经济学家常常只能采用既失准又过时的数据。

现在来观察商业领域的状况。比如沃尔玛和塔吉特这样的大型零售连锁商店,它们拥有实时数据系统,能够每日甚至每小时进行一次数据汇报。联邦快递和UPS快递公司实时掌握货物发运量。

当然金融市场的数据更是以每毫秒一次的频率进行传输。现在计算机已经成为大多数经济交易的中间环节。

这其中的很多系统被用于内部结算,但是总的来说,它们所记录的数据对经济活动节奏的全面理解是有益的,而且,目前某些公司和研究人员就能够提供这类数据。

例如,财捷集团(INTUIT)提供小型企业就业指数、Zillow网站房地产数据、IBM电子商务跟踪每日零售趋势,麻省理工学院的“十亿价格项目”则是基于网络数据以此来提供物价指数。从谷歌提取关于“工作”、“招聘”和类似词语的搜索数据,可以对当前失业率进行有效的估计。

从广度和详尽程度上来说,这些数据系列都比不上来自政府机构的数据。但是它们更具有时效性。

在未来的十年里,我们会看到众多政府机构和中央银行越来越多地利用这种资源。通过运用统计学方法,结合低频但精细的政府数据和高效的私企数据,这样我们可能会得到两全其美的结果:既精确又及时的数据。

电力负荷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 知易行难 “知易行难”现象 国民休闲,知易行难 中医复兴知易行难等 全球变暖,人类知易行难? 节能住宅 知易行难 廉租房:知易行难 物业税,知易行难 柔性退休为何知易行难? “廉租房新政”知易行难 “全民养老”知易行难 中端酒店 知易行难 垃圾分类知易行难 为何环保总是知易行难 带头禁烟 知易行难? 全球“减负”知易行难 还原历史真实:知易行难 “民主妈妈”,知易行难 “以房养老”知易行难 大数据知易行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管理 > 天然气发电知易行难 天然气发电知易行难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李毅 施智梁")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国人希望通过大规模使用天然气发电改善环境,甚至希望气电能够承担电力基础负荷,从而替代污染巨大的煤电。

12月9日下午1点,上海空气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PM2.5的小时浓度达到325.3微克/立方米。

这已是上海连续五天笼罩在黄烟中,雾霾已经从京津冀向长三角蔓延,高峰日,全国25个省市区处于重度污染至严重污染范围中。中国能源最倚重的煤炭及燃煤电厂,随即再次引发公众的强烈质疑。

环保组织绿色和平近日一份报道称,过度依赖煤炭的能源供应结构,对京津冀地区污染影响巨大。燃煤发电是京津冀地区PM2.5排放最大的单一工业源,燃煤电厂占京津冀地区一次PM2.5颗粒物排放的9%,占二氧化硫排放的69%,氮氧化物排量的47%。

这并非环渤海地区特有的能源结构。2012年,煤炭占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66.4%。

绿色和平建议,如要在十年内达到或接近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京津冀需大幅度限制燃煤使用,尤其是电煤使用,不再新建燃煤电厂,最大程度替代燃煤发电,并使民用燃料由燃煤向燃气转化。

今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业内俗称“国十条”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采取综合措施减轻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状况。环保部随后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提出力争在2017年,将该地区PM2.5浓度降低25%,并将北京市细颗粒物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的水平。

“国十条”提出,要“加大天然气、煤制天然气、煤层气供应”。到2015年,新增天然气干线管输能力1500亿立方米以上,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优化天然气使用方式,新增天然气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或用于替代燃煤;鼓励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高效利用项目,限制发展天然气化工项目;有序发展天然气调峰电站,原则上不再新建天然气发电项目。

以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为名,将燃煤热电联产机组改为燃气多联产机组,成为各地政府的重要手段。但“煤改气”的一哄而上,让本已短缺的天然气供应更加紧张。

为此,11月上旬,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连发紧急通知,要求先落实“煤改气”的气源与供气合同。

除了气源,更大的挑战来自天然气和气电价格的管制。

今年9月,发改委调整了上网电价,下调了贵州等27个省市的火电脱硫标杆上网电价,幅度在0.9分/度-2.5分/度,但同时将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海南等地的天然气发电上网电价从0.78元/度提至0.82元/度。在不调整销售电价的情况下,这等于用压缩火电利润补贴气电。

但若未来天然气价格调整到位,这种可能越来越巨大的补贴能否持续,必须打一个问号。 早期玩家分化

2012年,美国的天然气发电占比约为29%,欧盟和日本的天然气发电占比也均在20%以上,而中国的天然气发电占比尚不足5%。

“新世纪必然是天然气的世纪。十年前,没有人想到美国的天然气行业会出现那么多技术革新,进而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美国通用电气董事长兼CEO杰夫·伊梅尔特(Jeffrey R.Immelt)告诉《财经》记者,“在中国,这样的转轨和变化势必会发生。”

嗅到政策利好的巨头们已开始悄悄布局。今年4月,中海油气电集团控股的珠海天然气发电厂一号锅炉拔地而起。这个总投资180亿元的项目,是中海油在国内筹建的第六个气电项目,投产后总装机容量将达到468万千瓦。

目前,中海油已建成运营燃气发电装机量480万千瓦。中海油相关专家解释称,该公司当初进入燃气电厂领域,是因为需要电厂消纳大量进口LNG。“中海油在深圳大鹏湾有LNG接收站,进口大量液化天然气,但仅靠城市燃气无法消纳全部气量。和当地电力公司合作建设燃气电厂,各取所需、相得益彰。”

五大发电集团亦没有忽视该领域。早在2009年,华能集团就携手中石油集团开发天然气发电项目;2011年,华电集团也与中石油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此领域展开合作。

数年前,华能、华电与中石油的合作,更多是出于环保的试探和调峰,但华电今年强势进入页岩气领域,则表明其想努力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寻求天然气发电的大布局。

华电集团副总经理邓建玲介绍称,进入非常规油气的上游开采,是华电必然的选择。“从长期发展战略角度看,搞燃气发电不去搞一点补充气源,就像火电厂不搞点煤一样,是很难持续的。”

今年元月,华电集团在第二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中,拿下了贵州、湖南、湖北的五个页岩气区块。对其而言,液化运出或管道输送出售天然气显然并非上策,实现分布式发电才是王道。

时任华电集团总经理的云公民曾表示,华电会加紧在北上广等发达城市和江西、四川等气源供应地,积极布置分布式发电。到2015年,华电的天然气分布式电站装机将达到229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00亿度,到2020年力争建成千万千瓦发电能力。

就市场主体而言,中国天然气发电领域主要有三大“玩家”:中海油等拥有气源的上游企业、大型发电央企以及看好市场前景的外资企业。第一类企业掌控气源,而发电公司则对燃气电厂的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经验丰富,第三类企业拥有一定资金和运营管理经验,但不熟悉当地电力市场,一般会选择和当地发电或电网企业合作。

据中电联统计,中国集中式天然气发电装机主要分布在京津塘、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些燃气电厂包括四类,最初是为配合广东LNG项目而建的燃气电厂;其次是配合“西气东输”项目,而新建的9F机组大型燃气电厂;而京津冀地区,主要是以“陕京线”天然气为气源的燃气电厂;长三角地区,还有部分以海上天然气为气源的燃气电厂。

中国天然气发展目前已有规划,未来三分之一气源将用于发电。据预测,到2015年,装机容量将从2012年底的4500万千瓦增加到7000万千瓦;到2020年,或要增加到1.25亿千瓦。

国际燃气轮机巨头通用电气,已瞄准这一蓝海市场,携手哈尔滨电气集团共同在华推出燃气轮机。

“对GE来说,中国是一个我们要对天然气下注的地方,而且是现在就要下注。”杰夫·伊梅尔特预计,中国在天然气发电领域会出现更多市场信号,会有重要的措施陆续出台。“尽管局势还不明朗,但是我们现在就必须下这个决心。” 市场被雾霾催生?

目前,天然气发电最现实的功效是电力调峰。中国传统的电力结构,是煤电承担电力基础负荷,同时多用水电调峰。随着天然气国产量及进口量的逐渐增多,再加上其他间歇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调峰开始使用天然气发电。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认为,天然气发电是各种发电方式中调峰表现最好的一种,其运行灵活、机组启动快,一般E级机组冷态时启动至满出力只需2小时,而燃煤机组则需要6到8小时。

由于空气质量近年迅速恶化,更多国人希望通过大规模使用天然气发电改善环境,甚至希望气电能够承担电力基础负荷,从而替代污染巨大的煤电。

但是,中国大力发展天然气发电的运营环境并不乐观。从上游的采掘,到中游的运输,均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按照国际惯例,天然气供应商与购买者必须签订“照付不议”合同,共同分担风险,以保证天然气供需关系长期稳定。但中国的燃气电厂处于天然气产业链下游和发电产业链上游,主要负责用电高峰期的调峰,经常面临“有气时无人要电、发电时无气可用”的尴尬。

其重要原因,是中国可用于发电的天然气量十分有限。2012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达1400亿立方米,其中自产1000亿立方米,进口400亿立方米;到2020年,中国预计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4000亿立方米,其中自产气将达到2500亿立方米以上,进口气仍达三分之一。这些新增天然气,会多用于保障民用,并替代一些烧煤的工业锅炉、窑炉,真正可用来发电的份额将十分有限。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长周大地认为,媒体和学者津津乐道的美国经验,并不符合中国国情。美国煤炭消费总量为每年8亿吨左右,其中7亿吨用来发电;而中国每年用于发电的煤炭约20亿吨。“如此巨大的数量,几乎不可能用天然气来大规模替代,能替代1亿吨标煤就很不错了。”

1亿T标煤,相当于1500亿立方米天然气。周大地认为,替代煤电的基础负荷不是天然气能完成的任务,应该是核电来完成。

另外,一些学者亦对天然气发电的所谓清洁性提出质疑。中电联秘书长王志轩近日撰文,称“天然气发电替代煤电,需要一个历史性过程”。

王志轩介绍了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的研究成果。倪认为,用燃气热电联产替代燃煤热电联产并不能真正缓解大气污染,因为要得到同样的热量,燃气热电联产需燃烧更多的燃料,导致燃气热电联产氮氧化合物排放量比燃煤热电联产更多。

火电关停还会遭遇火电企业的强烈反对,其除造成大量沉没成本外,还需要二次巨额投资,大规模关停或将形成行业债务危机。

王志轩认为,燃煤电厂的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应逐步由除尘、脱硫、脱硝的单元式、渐进式控制,向常规污染物加脱除重金属及气溶胶等深度一体化协同控制技术发展,如此,可逐步使大气污染物排放接近于零。

11月26日,浙能集团宣布,其实施的“燃煤机组烟气超低排放”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对比数据显示,实施后的燃煤电厂烟气排放可“达到天然气机组排放标准”。该集团生产安全部副主任牟文彪介绍称,项目改造后煤电度电成本增加不到1.5分钱,新建机组则增加不到1分钱,“远低于天然气电价”。 价格瓶颈待破

相对其他清洁能源,天然气发电在成本上并不具备优势,0.82元/度的上网电价,使其缺乏足够竞争力。例如,中国风力发电的上网电价约为0.5元-0.6元/度,虽远高于煤电0.3元/度的平均标杆价格,但却仍远低于天然气发电的上网电价。

发电成本一般是由固定成本(包括总投资的折旧成本、运行和维护成本)加燃料成本组成。由于燃气电厂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定员少,因此固定成本占比一般较燃煤电厂小,只占25%-45%。另外,燃气电厂占地面积仅为同规模燃煤电厂的15%,耗水量也仅为同规模燃煤电厂的30%-40%。

硬币的另一面,是快速上升的燃料成本,气电的燃料成本一般占55%-75%。这意味着,燃气电厂的经济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然气价格——这也正是国内燃气行业的短板。

刚赴美国调研的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称,北美现在的天然气价格仅为4美元每百万英热单位,相当于0.6元/立方米,中国目前3元/立方米的天然气价格,几乎相当于美国的5倍。

今年9月,发改委对燃气发电上网电价的上调,等于用压缩火电企业和电网企业的利润,来补贴气电。这种补贴能“扛”多久,以及最终如何释放,仍是疑问。

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仅比较燃气价格与火电价格,不足以得出煤电经济性强于燃气发电的结论。

“现在广州、深圳等地,已经非常明确地限制煤电发展,禁止新建,而且限制发电。那些地方每年下的雨中有一半是酸雨,所以民众都支持燃气发电。”一位中海油集团的研究员认为,煤电便宜、成本低这种说法,在经济学上并不合理。因为煤电未考虑环境成本,这些成本都应以各种税费的形式、或进行清洁化处理的方式加到燃煤电厂的总成本中。

“现在解决办法有两个,要么政府把电价提上去,要么政府加大补贴,我看再聪明的经济学家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张国宝指出,“问题是政府有没有那么大的补贴能力。”

周大地则旗帜鲜明反对政府对天然气发电进行补贴。他认为,中国能源消耗大,能效却低,能源价格也低,“如果政府仍补贴能源,就等于纵容浪费”,调高电价是更实际的举措。

电力负荷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7月25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汽)的传祺GA3轿车正式下线。在公开

>> 发改委力收药品定价权 贵州简政削权配置市场化资源 发改委紧握审批权 被批只发展不改革 发改委:浙闽豫川等地将开展用能权交易试点 国家发改委废止教材价格管理法 教材定价权下放 外资并购形势日紧 发改委和商务部争审批主导权 徐绍史: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 国家发改委废止教材价格管理法 教材定价权下放至省级管理 争议发改委 两张清单四个平台:削手中的权革自己的命 削水果 财政部、发改委:商标注册费减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费停征 苹果皮,削不削 苹果皮削不削 削(Xiāo)与削(xuē) 发改委再定位 发改委“吻”增长 发改委立场不超脱 发改委会改什么 各地新任发改委主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管理 > 削权发改委 削权发改委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卡项目由来

7月25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汽)的传祺GA3轿车正式下线。在公开仪式上,一个本该出现在现场的重要人士并未现身——广汽董事长张房有。

自1997年坐上广汽头把交椅,张房有还从未缺席如此重要的场合。

近两个月来很少有人见到张房有,他没有去办公室上班,常用的手机号码无法拨通,很多广汽内部人士也不清楚董事长的行踪。广汽对外的统一说法是,董事长“因私事请假”。

据《财经》记者了解,在6月下旬,张房有因牵涉刘铁男案曾被带走协助调查。受此影响,广汽方面甚至取消了此前的一些既定采访及公开活动。

张房有与刘铁男私交甚好,关系密切。早在刘还担任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司长时,直至其升任国家发改委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频频出席广汽的大小活动。即使是广汽一款新车下线,刘也要到现场祝贺。

知情人士透露,刘铁男经常来广州过年或度假,一般都由广汽接待,此处即有官方所述的“礼金礼品”。

近年来发展迅猛的广汽历经国内行业重组、与外资企业合作、发力新能源业务等,这些项目的推进均在刘铁男的审批权限覆盖范围。

按照现有政策,汽车合资项目一般需要经过三个部委的审批:环保部对项目的“环评”程序、国家发改委对项目整体情况进行核准、工信部对具体产品准入审批。

其中,国家发改委的核准是关键。具体负责核准汽车合资项目的部门是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该司多年来由刘铁男分管,他点头与否,直接关乎项目能否落地。

广汽与意大利菲亚特(FIAT)在2009年7月6日签订合作协议,拟在中国设立合资企业。合资项目于2009年8月10日走完“环评”程序,随后进入发改委核准环节。到2009年11月,广汽菲亚特合资项目已获得发改委产业协调司的核准——核准时间仅仅三个月。

三个月,这是一个令绝大多数车企不敢想象的时间。

对于汽车合资项目的漫长核准,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深有体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早在2010年8月即宣布完成对沃尔沃轿车公司全部股权收购,但一直到近期,沃尔沃的国产化才迎来实质性进展——从签署项目协议到走完合资项目核准花了近三年时间。

吉利沃尔沃合资项目的特殊化在于,沃尔沃到底算是“外资”还是“民资”存有异议。最终,被吉利100%收购的沃尔沃仍被有关部门确定为“外资”,而作为外资,项目落地必须先成立合资公司。

李书福曾公开表达自己的不满与无奈:“政府要求我们成立合资公司,作为企业我们只能老老实实地听话,哪个部委让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我不能有太多自己的主张,只要能够实现在中国生产,我就谢天谢地了。其实所谓的‘合资’,就是和我自己结婚,因为合作双方都是我一个人签字。”

在吉利沃尔沃合资项目漫长的审批过程中,吉利有一支多达数十人的团队忙于项目的审批,李书福亦参与其中。刘铁男对吉利沃尔沃项目“卡”得很死,李书福从刘铁男处得到的答复总是“马上就办”,但“马上就办”四个字说了两年多也没办。接近李书福的人士在电话中告诉《财经》记者,这个合资项目的审批过程“太艰辛了,像噩梦一样,我们现在都不愿意提起”。

同样是汽车合资项目,为什么核准快慢不尽相同?本质上是因为核准程序缺乏监管,而为执权柄者预留了自由裁量的空间。

汽车合资项目实行核准制始于2004年。核准条件则主要参考《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下称《外商投资管理办法》)。该办法要求发改委主要从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进行核准。具体到合资汽车的核准,则主要参照《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要求。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对汽车合资项目的要求主要有二:一是合资企业中国内企业持股比例不得低于50%;二是外资企业在国内的合伙伙伴必须在两家以内(含两家)。进入2011年后,主管部门试图增设汽车合资项目核准门槛,在《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基础之上,又要求合资项目必须同步建设技术研发中心、开发新能源汽车。

即便如此,汽车合资项目的核准条件并不算苛刻,绝多大多汽车合资项目均能满足。但在发改委实际核准过程中,每一个核准项目几乎都超过《外商投资管理办法》要求30个工作日完成核准的期限。

对此,有汽车业内人士表示,汽车合资项目在30个工作日完成核准的事情从没发生过。“发改委有很多理由可以拖着项目不核准,比如要企业补充材料是比较多见的,但更常见的是,发改委根本不会给你核准不过的理由。作为企业你能怎么办,你能去告吗?你还得求着他核准啊。”该人士所在的汽车企业经历过一场复杂而漫长的核准程序。

根据一位汽车分析师的观察,“发改委核准时间是可长可短的,和企业关系好就可以短一些,关系不好就长一些。” 只审批,不规划

在能源业界,刘铁男给人的印象是,擅于从项目审批的进退拿捏之中获取利益。一位国家发改委退休官员透露,刘铁男上任后,先是卡着不批项目,之后又突击批项目。

常见的情景是,地方报上来的审批文件,刘铁男习惯性地压着,等着地方和企业前来汇报,再根据“所谈的情况”,来决定审批进度。

由于批准哪个省、不批准哪个省的项目本无统一标准。不透明的审批机制之下,一些正常的建设项目也变成了大部分都得“登门汇报做工作”,或者需要有领导“打招呼”才可以进行下去的机制。

“刘铁男和他的‘自己人’对能源项目把持得非常紧,他不点头的项目,即便是报批上去,也会被灰头土脸地骂回来,或者干脆搁置。到后来大家都知道跑项目该找谁。”一位熟悉项目运作的人士说,这审批方式等于倒逼着企业去磕头送钱。

一位中化集团的高层人士透露,该公司申请一个重大工程,刘铁男压着不批,要求其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企合作。由于无此先例,该公司只得求助于更高层资源。

在火电建设项目的审批上,各省的审批情况差距极大。一些经济较差,又无特殊资源的省份被严格执行火电站限批;而东北一些省由于有“特别”关系,能源局批准的电建建设规模成倍超出预计,数年之内火电严重过剩,亦造成了损失。

项目审批权的过于集中,以及在此基础上滋生的种种乱象,让业界颇为反感。前述接近国电贵州分公司人士介绍,在近期一次贵州省电力企业云集的调研性会议上,各大电力投资企业都提出,希望上层能按规划批项目。“现在很多项目审批,完全不按规划。贵州很多项目,部分投资企业绕过省发改委,直接去国家发改委运作。”

这位人士认为,国家能源局在张国宝时代,审批相对科学。比如,在2006年、2007年左右,申报项目需要填写编好的标准表格,项目业主将相关参数填入后上交,国家能源局会组织专家进行比选评优,再根据总量需求、区域平衡等原则确定先后顺序,从而避免了拍脑袋决策。“但这几年,专家意见根本没人听。”这位人士说,“业界都知道,项目批不批,都是‘一把手’说了算。”

“发改委有很多权力并没有法律授权,而是靠文件、行政惯例支撑。由于不是依法行政,发改委审批项目的随意性就非常大,也带来了寻租空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部主任余晖对《财经》记者分析。他建议,对于行政审批程序应予立法规范。

一位接近国家发改委的能源专家告诉《财经》记者,刘铁男担任国家能源局局长期间,对行业的规划与发展研究不足,他工作的重心主要在项目审批之上,能源系统因此带来的损失将陆续显露。

2013年7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时呼吁,有关部门按照规划及时核准、开工西南水电基地的输电外送通道;国家有关部门应统筹考虑西南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及市场消纳,防止水电大量“弃水”。

弃水是指水电站上游的来水未发电而直接流走,其中一种情况是河流来水量大于电站机组满发所需的用水量,而电站的水库容量不够,为防止水漫大坝造成电站设备事故及确保大坝安全。这属于“自然弃水”。

另一种情况“非自然弃水”却较罕见:机组明明可以发电却没发电或少发电,让水白白流走。“非自然弃水”说明水利发电、电网或者市场环节出现了重大问题。1997年,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二滩水电站发生的非自然弃水事件,引发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直接促成了上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启动。

而从2012年开始水电集中的西南部四川、云南等省份再度出现严重“弃水”问题,且其规模数十倍于二滩水电站。根据中电联的统计,今年汛期,云南省当日最大弃水容量将达到700万千瓦。在汛期能够满负荷发电的情况下,相当于每天浪费约1.7亿度电。其主因是未及时修建输电通道,致使富余水电无法送出。

“水电站建设周期非常长,一般来说是有时间修建输电通道的。”一位与刘铁男熟悉的人士称,云南省与南方电网公司对于输电通道建设出现矛盾时,刘铁男并没有着手解决,也没有将问题上报给决策层,而是将矛盾搁置到离任。 审批制之变

有“小国务院”之称的国家发改委,司职宏观调控,集“审批、核准、审核重大建设项目”的权力于一身,素来是行政审批的“重镇”。

1988年中央实施第一轮投资体制改革时,要求国家计委不再直接管理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经营性投资由国家计委切块给六大专业投资公司,由投资公司按计划安排生产,自主经营。由于各部委的强烈反对改革流产。

1994年,国务院同意撤销六大专业投资公司。政府投资再次回归政府部门管理。

2004年,国务院再度实施国家投资体制改革方案。国家对企业投资不再审批是这个改革的一大进步,但为了防止下放后造成的混乱,国家对重大的、限制类的固定资产投资实行了另一种更为简化的审批方式——核准,其余非重大、非限制类项目实行备案。

此后,凡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的项目,政府原则上不再审批,而是针对少数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实行核准制。企业投资建设实行核准制的项目,仅须向政府提交“项目申请报告”,而无需报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开工报告。

在2008年的大部制改革方案中,国家发改委的改革目标为:要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

2009年3月,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透露,事关发改委放权的《政府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目录》(下称《目录》)正在抓紧修订,政府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可能会减少一半左右。这样可以更好地落实企业投资决策自,增强企业投资的信心。

然而,由于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出现,放权的节奏随之被打乱,随着部分无序投资带来的产能过剩现象的出现,审批权曾被一度收紧。直至现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使用的《目录》仍是2004年由国家发改委编制的版本。

不完全统计,2002年至2012年,国务院分六批共取消了1992个行政审批项目,调整了439个行政审批项目;涉及国家发改委的,共取消52个,调整14个。

2013年启动的机构改革,无疑是涉及项目最大,进步最大的一项。然而,这项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很多业内人捏一把汗。

国家发改委自身能否削权,也决定了改革能否真正实施。“以往各轮审批制度改革,发改委都在明里暗里提反对意见,这次却表态很坚决。”一位国家发改委内部人士认为,这与刘铁男的“典型案例”密切相关,“让大家认识到审批权过大,对部委对个人都不是好事。”

据了解,《目录》的修订继2009年后已然再启,该项工作正由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牵头进行,至于何时能出台尚无时间表。

作为介于市级政府与国家发改委之间的桥梁,贵州省发改委主任付京对《财经》记者表示,建议审批权适度下放,给省级发改委更大的自,“比如,国家发改委可以按省级规划的80%批,出了问题我负责。”

此外,国家发改委审批时应考虑邻近省际之间的资源组合,做好相关协调。有资源的地方应该多给项目,以充分利用资源;而资源紧缺的地方应发挥交通、人才、技术、市场优势。“比如贵州现在火电多,可以给广东;也可以与重庆合作,实现水电火电的冬夏互补。”付京感叹说,随着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对于简政放权、职能转变的重视,这些呼声正在变为现实。

电力负荷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药品监管;监管收费;行政收费;行政法

一、引言

行政监管收费是政府筹集资金所普遍采纳的方法,是进行行政管理,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时弥补所占用社会资源的重要手段。药品领域的政府监管,不仅通过保障药品安全、有效且质量可控,保障公众健康权益;同时监管部门通过颁发许可、给予认证等活动,给予了申请者在市场上的准入资格,使得申请人可以借此获得相应的商业利益。因此,根据成本补偿原则、授益原则和效率原则,对申请人收取与服务成本或管理成本相当的费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在域外,药品监管收费不仅是药品监管机构的重要经费来源,而且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对于确保药品安全有效,提高药品审评的绩效,缩短药品审评的时限,促进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将对我国药品监管收费制度的现状加以梳理,通过对行政监管收费理论的评介,并结合中国药品监管的实际情况,为我国药品监管收费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提出自己的建议。

我国法学界对行政收费制度的研究,更多是从形式和程序面的关注,关注以怎样的法律位阶来设定行政收费,行政收费的程序为何(王成栋、葛波蔚、满学惠,2002;王克稳,2004)。但是,费与税有怎样的区别,行政监管收费的范围为何?在实现政府监管和公共治理目标的过程中,行政收费又发挥着怎样的功能?对于这些更为实体化的问题,法学界尚殊少研究(江利红,2012)。

目前,我国已在电力、证券、银行、保险监管领域尝试性地引入了行政监管收费制度。但迄今为止,经济学界、管理学界对行政监管收费的制度设计,对行政监管中的“使用者付费”理念,也仅限于非常初步的评介,而殊少结合我国实际领域的探研(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世界银行,2007)。

本文的研究意旨,不仅在于推进我国药品监管收费制度的改革,也试图思考,在中国的政府监管领域,是否有可能引入“使用者付费”(User Fee)的理念与制度,监管收费的设定主体、收费范围、收费目的、收费标准、收费调整程序为何。本文试图通过具体领域的研究,来深化我国学界对行政监管收费制度的理解。

二、中国现行的药品监管收费制度

监管机构的运作,应以监管经费得到充分保障为前提。当行政监管的受益人是不特定的大多数人,不与特定的受益或服务相联系时,应以财政拨款作为其主要经费来源。当行政监管机构提供的服务或物品有可确证的受益及可确证的受益人时,受益人应为其获得的服务或物品支付相应的对价(G.Duff,David,2004)。这蕴含了行政监管中的“使用者付费”(User Fee)原理,是指行政机关就其提供的特定产品或者特定服务向特定受益人收取一定的费用。

我国目前较少从“使用者付费”角度讨论行政收费制度的设定及其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47条第1款规定“国家行政机关的收费,应当依法进行,严格控制收费项目,限定收费范围、标准”。实践中,我国行政收费的设定方式大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法律、法规、规章等以明文规定的方式来设定收费,另一种是通过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来设定收费。

作为法律、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第41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62条对药品监管收费进行了原则性规定。在这两个原则性条款中,都明确规定,收费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制定或核定。在实践中,药品监管收费项目和标准,通常是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向国家财政部门、国家价格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其审核后批准,这也是我国目前采用最为普遍的设定监管收费的方式。

我国现行药品监管收费主要包括药品审批收费、药品认证收费、药品检验收费、中药品种保护收费四项:

(一)药品注册收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4年7月1日起施行。第58条第1款的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1984年9月2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修订,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第62条的规定,依据《药品管理法》和该条例的规定进行药品注册的,可以收取费用。《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07年8月1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令第28号公布,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第3条则将药品注册申请包括为“新药申请、仿制药申请、进口药品申请及其补充申请和再注册申请”。

药品注册收费一般会涉及到评审费用、日常管理费用以及颁发和变更许可证等费用。根据1999年1月27日财政部、国家计委的《关于变更新药审批费等收费项目归属的通知》[财综字(1999)5号]的规定,新药审批费、进口药品注册审批费、品进出口许可证登记费、精神药物进出口许可证登记费、特殊药品出口准许证登记费变更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收取,收费标准仍按照计价格[1995]340号规定的标准。目前药品审批收费不足以反映药品审评活动的成本,其收费标准相对较低。目前主要药品审批收费项目及标准,见表1。

(二)药品认证收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2条规定,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认证的意义是要求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符合一定的标准或条件,从而保障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了解相应的信息和知识。认证涉及到确定认证标准,并将其适用于个别被认证者的过程(Kinney,Eleanor D.,1994)。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9条和第16条分别规定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制度,规定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生产企业是否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药品经营企业是否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进行认证。认证合格的,发给新药证书。

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2004年1月的《关于药品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04]59号)中,规定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中的受理申请费、审核费及其标准。规定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认证管理机构对本辖区内的药品经营企业收取GSP认证费,收费标准由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并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备案。各地的GSP收费标准也和各地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医药产业的结构及规模有一定的关联性。

(三)药品检验收费

《药品管理法》第6条规定,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设置或者确定的药品检验机构,承担依法实施的药品检验工作。药品检验作为保证药品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技术支撑,处于技术监督的支柱地位。通过注册检验、监督检验,承担着为药品技术审评、行政监管、行政处罚等提供科学、公正的检验数据的职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9)。

根据《药品管理法》第41条的规定,对于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生物制品、首次在中国销售的药品、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药品,在销售前或进口时,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药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可以收取检验费。

根据《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62条的规定,实施药品审批检验及《药品管理法》第41条规定范围内的检验,可以收取费用。从学理角度考察,审批检验等是以决定是否批准药品注册为目的的检验,对申请人而言,获得注册申请后有在市场上获得特定收益的可能,因此设置审批检验收费具有一定的正当性。

此外,根据《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61条的规定,药品抽查检验,不得收取任何费用。药品抽查检验是药品监管工作的一部分,是药品事后监管的重要环节,经费更适于由财政来保障。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调整药品检验收费标准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价格[2003]213号)的附件中,颁布了相应的药品检验收费标准,规定了562个项目的单项检验费用。

(四)中药品种保护费

国务院于1992年颁布了《中药品种保护条例》1992年10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06号,1993年1月1日起施行。,力图通过对中药品种中传统知识的保护,提高中药品种的质量,保护中药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中药事业的发展。

根据1993年4月23日的《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中药品种保护审评收费的通知》(价费字[1993]178号)规定,申请中药品种保护的企业应向中药品种保护审批委员会交纳中药品种保护、审评费。目前中药品种保护收费主要包括初审费、复审费、保护品种年费、同品种质量考核费、出口审查费。

(五)小结

我国现行的药品监管收费制度,其设定依据来自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目前我国药品监管收费的水平较低,未能反映出药品审评、药品认证、药品检验等监管活动的成本,也未能为其提供成本补偿。目前药品监管收费用途不明,未能体现通过监管收费,拓展药品监管资源和经费保障,改进药品监管效率,提高药品监管服务质量的初衷。

三、行政监管收费制度的一般理论

在设计行政监管收费制度时,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收费补偿机制,是同这种物品的消费特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除了经营可以利用价格机制以外,提供政府服务的主要是税收或收费两种方式。

(一)物品的消费特征与分类

在公共经济学中,往往可以根据物品所具有的排他性和竞争性进行分类。所谓物品的排他性是指,这些物品的使用或消费可以被禁止,反之,在技术上不能禁止他人消费,或者禁止成本过高的物品,则不具有排他性的特征。物品的竞争性是指某个人对某种物品的使用会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使用,当这种物品的消费者在边际上增加时,其成本并不发生变化,这种物品则属非竞争性的物品(亚洲开发银行、原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课题组,2004)。

根据排他性和竞争性,可将物品或服务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私人物品。市场上销售的各种消费品绝大部分属于私人物品。第二类是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公共物品,在提供某种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任何一个人对这种公共物品的使用,同时任何人的享用并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享用(Clayton P.Gillette,Thomas D.Hopkins,1987)。第三类则是介于纯粹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的物品,这些物品或具有消费的竞争性而无排他性,或具有消费的排他性而无竞争性,或者只具有有限的排他性和有限的竞争性。通常将这类物品称为俱乐部物品或准公共物品。针对政府对俱乐部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更适于引入相应的行政监管收费制度。

(二)不同类型物品的供给与成本补偿方式

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考察,可以依据物品所具有的竞争性和排他性将其分为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对于具有不同特征的物品,通常会采取不同的供给方式和成本补偿方式(朱小川,2012)。

1.私人物品

私人物品是指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例如冰箱、洗衣机等。私人物品在技术上比较容易分割,且较易形成明确的产权,为有效的市场交易奠定了基础。私人物品具有效用完全内敛的特征,这使得价格机制成为提供均衡产出激励的最理想机制。价格制度最显著的特征是有偿性、自由性和波动性。

2.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缺乏市场交换的基础,是典型的市场失灵领域。价格机制在消费者“搭便车”行为的困扰下难以发挥作用,因此更适于采取强制性的税收征收,来实现社会所需的产出水平。特别的,当公共物品涉及到公共资源的配置,而配置并非根据相对人的支付意愿或支付能力,更多基于权利、需求或价值来配置公共资源时,则不适于以收费的形式来提供公共物品(G.Duff,David,2004)。例如我国教育领域就是以财政拨款为主的体制。

公共物品的提供一般采取公共财政保障的方式,利用税收制度来补偿公共物品的提供成本。税收是由代表公众的政府为提供公共服务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与价格制度不同的是,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是政府行使行政权力而进行的一种强制。税收通过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使大众受益,或者说纳税人从公共服务中受益,获得一般补偿。

3.准公共物品

所谓准公共物品是指具有竞争性而没有排他性,或者具有排他性而无竞争性的产品,或者只是具有有限排他性和有限竞争性的物品,例如高速公路、草原、桥梁等(赵全厚,2007)。一般而言,具有“公共”性质的物品不一定是“纯”公共物品。行政在提供准公共服务的过程中,也会使得特定的受益人获得特定的收益。

行政监管之所以具有正当性,是因为其在力图克服垄断与自然垄断、信息缺失、外部性、市场垄断等缺失,遏制掠夺性定价、不正当竞争,规范稀缺资源配置,促进监管的协调一致(安东尼・奥格斯,2008;Baldwin,R.,Cave,M.and Lodge M.,2012)。但是行政监管作为政府提供的一种服务,除捍卫公共利益,保障公共福祉之外,还可能令特定受益人获得收益。例如在药品注册审评中,不仅通过事先许可的形式来维护药品安全,同时获得许可的药品企业也有了进一步在市场上集聚商业利润的可能。

行政监管作为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可能使公众与特定受益人同时受益。这使得在包括药品审评等在内的监管领域,行政监管具有了准公共物品的特征。此时提供此种监管服务的成本,应由税收和“使用者”付费同时予以承担(朱小川,2012)。

(三)行政监管收费制度设计的原则

行政监管收费的设计应秉承三个重要的原则,即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合法原则。

1.公平原则

在行政监管收费的制度设计时,很重要的是制度设计中的分配正义或公平问题。评价某种监管收费是否公平的一个主要依据,在于其设定是否满足公平原则。该原则认为,人们应当根据他们从政府服务中获得的收益来付费,即“谁受益,谁负担”或者“受益多少,负担多少”,体现出直接受益性以及受益与负担的相称性。药品监管中的诸多许可、认证、检验活动,令被监管者获得了相应的资质或认可,去从事相应活动,为此向被监管者收取相应的费用,符合公平原则。

评价监管收费设定是否公平的另一种方法是能力原则。该原则认为,应根据一个人所能承受的负担来对其征收税费。能力原则引出两个公平概念,即纵向公平和横向公平。纵向公平认为,能力大的人应承担更多的税赋负担;横向公平则认为,有相似支付能力的人应承担相同的负担。这两种概念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并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2.效率原则

效率原则是指监管收费的设置和征收必须要有效率。效率原则包括监管收费结构的经济效率,以及监管费用征收过程本身的效率。监管收费的设置要使收费额外负担最小化和额外收益最大化,应尽可能使社会付出最小的代价,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入。

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之间往往存在着冲突。在药品监管中,相当一部分监管成本也是固定成本,和药品企业的规模并没有关系,因此根据成本归属原则,所有企业应承担相同的负担,但这种安排又没有考虑企业的支付能力;如果考虑公平因素,让支付能力弱的企业少承担监管成本负担,又违背效率原则。在实际的监管收费设计中,最后所得的收费结构往往是基于公平和效率双重考虑的权衡。

3.合法原则

监管收费设计的第三个原则是合法原则。监管收费的征收应以法律规定的事项和幅度为限。监管收费的结构和水平的设定应符合一定的程序要求,并引入利害关系人的参与。监管费征收部门的财务管理应符合有关规定,并有严格的审计监督。

四、改革中国药品监管收费制度的可能性

(一)药品监管活动的性质与药品监管收费

“药者毒也”,或者说“药物如刀之两面”。药品企业和药品消费者之间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药品消费者没有能力获得关于药品收益和风险的完整信息,这使得药品企业可能提供虚假的或误导的信息,向消费者提供不安全或不必要的药品(Katz,2007)。

因此药品领域存在“市场失灵”,这给药品消费者带来了风险。解决药品领域的“市场失灵”,不能仅限于民事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等事后救济,不能仅靠侵权法、刑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需开展以风险分析为基础的药品监管,通过事前监管与事后监管方式相结合,通过“命令-控制型监管”与激励性监管相结合,通过政府监管与行业的自律性监管、企业的自我管理相结合,来实现药品监管的目标,确保药品安全有效(宋华琳,2012)。

从现代监管理论出发,药品监管带来的主要收益是:从药品市场主体的角度出发,药品监管可以减少药品生产、经营者从事相关活动的不确定性,有助于他们对未来活动形成较为稳定的预期;从消费者角度,药品监管旨在从制度上保证消费者获得更多的药品信息和服务,降低因药品带来的健康风险,维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余晖,1997)。

药品监管也构成了一种具有不同程度排他性,类似但不同于公共物品的准公共物品。一方面,药品监管活动具有非竞争性,即任何一个市场相关者得到监管服务本身,并不会影响其他市场参与者得到监管服务;另一方面,药品监管具有局部排他性,对于被排除在药品研究开发、生产、经营等环节之外的人,一般无法获得相应活动所可能带来的收益。因此,或可将药品监管活动视为准公共物品或准公共服务。

作为准公共服务的一部分,药品监管应更为科学、专业、独立、透明和可问责。药品监管机构禀赋越高,监管治理网络越多元,监管自主性就越容易实现,对应的药品监管政策绩效就越佳(胡颖廉,2012)。药品监管机构的自主性即包括财务自主性(Financial Autonomy),2002年至2007年间的数据表明,财政拨款始终占药品监管机构经费来源比例的80%以上,占药监系统事业单位经费来源比例的50%以上(胡颖廉,2012)。这说明中国药品监管机构的财务自主性较弱,制约了监管机构的独立性,乃至制约了必要药品监管活动的开展。

药品监管活动同样有成本,同样需要筹集相应的资金来源。在财政经费不能完全保障药品监管活动的背景下,当药品监管活动有可确证的受益与可确证的受益人时,以公平且有效率的方式设定药品监管收费,有助于体现“谁受益,谁负担”的精神,使得监管机构经费相对不受财政预算制约,具有更强的机构自主性和机构禀赋,以更充足的监管资源,去实现监管目标。

(二)药品监管机构的地位与药品监管收费

在发达国家,传统上政府核心由行政部门组成,施行部长负责制,其活动最终对国会或者总统负责。专门化的政府监管机构(Regulatory Agencies)则被视为“无头的第四部门”,其核心特征是独立性和可问责性,通过让监管机构独立于政治,与其他综合政策制定部门适度分离,确保监管机构决策上的高度专业化,使其公正、客观地行使监管权(马英娟,2007)。

对监管机构而言,其财务上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至关重要。政府给药品监管机构的拨款一般低于履行监管功能所需的实际成本,为此应以监管收费作为必要的补充。各国都多对药品许可、药品生产、药品检验、药品认证等收取一定的监管费用。从理论上看,监管收费是使监管机构与传统行政部门相区分的一种形式,这既不会打乱国家的预算安排,也有利于保证监管机构的独立性。

各国药品监管机构的经费来源大致有三类:第一类是完全靠政府预算拨款,这类药监机构非常少见,仅见于塞浦路斯、突尼斯、委内瑞拉、津巴布韦等极少数国家;第二类是完全靠监管收费,如英国、澳大利亚、荷兰等;第三类是一方面依靠财政预算拨款,另一方面将监管收费作为对预算的重要补充,如美国等。第三类模式是相对较为常用的模式(Ratanwijitrasin,S.,Wondemagegnehu,E.,2002)。

药品监管收费构成了药品监管机构的重要经费来源。为避免监管机构因预算和经费的压力而影响其监管绩效,可通过向被监管者收取监管费或年费的方式,作为监管机构经费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增强监管机构的独立性,进而增加监管能力。

例如,在药品注册领域,涉及到药物临床试验、新药申请、仿制药审批、进口药审批、非处方药申报、补充申请、药品再注册等许可任务,药品审评部门的工作负荷日益加重。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作为药品注册管理的技术审评机构,作为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每年在财政计划基础上,由国家财政部以“财政补助收入”款项给予药品审评中心财政拨款,财政拨款是支撑药品审评中心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唯一经费来源。药品审批中心的审评人力资源、信息体系和智力资源都无法适应日益增长申请量的需要。相较而言,美国、欧盟等国家或地区都将监管收费作为药品审评工作任务经费的重要来源,这构成了对财政拨款的重要补充。

从保障药品监管机构独立性和专业性,保障药品监管机构有充分资源履行药品监管职能的角度出发,或可探索通过引入药品监管收费机制,适度提高药品监管收费水平,来实现确保药品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监管目标。

(三)药品监管收费与受益者受益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体,税收的特性在于普遍性、无偿性和强制性。税收并非以收益为基础,而是反映了以民主为基础的,代议制机构对纳税人支付能力的判断。无偿性的税收更适宜于生产和提供那些具有普遍受益的物品,而不究具体每一个人的具体受益程度如何。

对于监管服务这样的准公共物品,采取收取监管费的方法,既有利于实现公平,也有助于增进效率。因为监管收费体现了受益的直接性,以及受益和负担的对称性。这对受益人是一种有效的激励,而其他人也无需为此付出额外的负担。

1.对“可确证的受益”及“可确证的受益人”的讨论

从学理上考察,监管收费要以存在“可确证的受益”及“可确证的受益人”为前提。例如在美国,1952年颁布的《独立办公室拨款法》(Independent Office Appropriation Act)提出,当任何联邦行政监管机构向包括团体、协会、组织、公司或者企业在内的任何人,提供工作、服务、报告、文件、利益、特权或同等价值之物时,行政监管机构应最大限度地实现经费的自给自足(Self-Sustaining)(Note,1980)。对该法的解释也认为,只有监管机构的活动给特定对象带来直接收益时,才能向特定对象征收使用者付费。

在美国的1974年国家有线电视协会诉美国案中,法院判决认为,联邦通讯委员会(FCC)的收费考虑的是该委员会的总体预算,而非被监管者获得的私人利益,因此判决联邦通讯委员会的监管收费违法。 在1974年的联邦动力委员会诉新英格兰案中,法院判决认为相关收费是以被监管者从监管中获得的私人利益为前提,但监管收费应是“针对特定个人或公司,针对特定服务的特定收费”,在该案中收费以联邦动力委员会监管整体产业的成本为基础,是不恰当的。

但有时很难确定监管机构的活动,究竟是让社会全体公众受益,还是给予了特定受益人以利益。在美国1995年的卡维尔诉西雅图市案中,确立了判断行政监管收费正当性的三阶标准: (1)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聚集金钱,实现可欲的公共福祉,抑或主要目的是为了监管;(2)集聚的金钱是否只是用于认可的目的;(3)所收取的费用同费用缴纳者所获得的服务是否有直接的关联性(D.Spitzer, Hugh,2002/2003)。

2.中国的药品监管收费与受益者受益

围绕药品监管收费问题,也存在着类似的争议。有观点认为药品监管是为了维护公众健康福祉,而并非是让特定人受益,因此应以财政预算的形式保证药品监管的经费。但是,并不能因某一监管事项给社会公众带来受益,就能说明其未给特定群体带来特定的受益。

就我国的药品监管而言,药品审评的确是确保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事前保障,有助于捍卫公众健康权益和公共安全,促进公众获得创新的药物。但对特定申请人而言,药品许可的尽早获得,将使得其在市场上占据先机,获得比较优势,获得特定利益。新药的许可与监管,构成了特定药品企业的生命线,设计精良、制度完备、运转高效的药品上市许可制度,构成了医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与之类似,药品生产许可、药品经营许可制度,构成了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准入壁垒,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药品经营许可的特定被监管者,将有机会从事相应的药品生产经营活动,在医药市场上展开公平有序的竞争,从而获得特定的经济利益。

对于法定的药品检验活动而言,药品检验结果有辩明药品真伪之效,还构成了药品监督管理执法的重要依据,据此进行的打击假冒伪劣行为,有助于规范药品市场的活动,使得守法的被监管者获得更好的市场环境,其产品的生产销售免受到假冒伪劣药品的侵害,这使得被监管者获得特定的利益。

因此,药品监管活动不仅有益于公共福祉,而且通过许可、检验、认证等活动,使得守法的被监管者获得了在市场上从事具有商业价值活动的可能性,并将不符合条件者排除于市场活动之外,使得被监管者获得较为良好、公正的制度环境,从而在市场上发展壮大,获得特定的利益。

因此,药品监管也是面向特定市场主体提供的一种监管服务,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故对作为受益人的市场主体收取监管费,具有相应的正当化根据。

(四)药品监管收费与改进药品审评绩效的关系

1.美国的药品监管收费与药品审评

在美国,药品监管收费制度的引入,也在于当时新药上市的“时滞”(Time Lag)现象,公众认为药品审评过慢,使得美国公众没能享受到应有的健康服务和药物治疗;产业界认为药品审评过慢,使得药品研究开发成本日渐高昂,时间的推移使得潜在创新药品的专利期日益流逝,其相对于仿制药的潜在优势也日渐减少(Kronquist,Amanda R.,2011)。

在此背景下美国于1992年颁布了《处方药使用者付费法案》(Prescription Drug User Fee Act,简称PDUFA)(I),规定所收的监管费,用于人用药品审评工作。在此期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以下简称FDA)利用这些收费来增聘人员,更新药品审评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FDA的药品审评和研究中心(CDER)、生物制品审评和研究中心(CBER)、法规事务部(ORA)以及局长办公室(OC)的人员从1992年的1277人增加到1997年的1990人,增加了56%。FDA的平均药品审评时间也从1992年的30个月,降低到1997年的15个月(Olson,Mark K.,2002)。

在美国1997年颁布的《处方药使用者付费法案》(II)中,规定监管机构必须“通过及时、有效的审评临床研究,……以及时的方式来采取适宜的行动,促进公众健康”。美国在2002年颁布的《处方药使用者付费法案》(III)及2007年颁布的《处方药使用者付费法案》(IV)中,都秉承了类似的进路。FDA对优先审评药物的平均审评时间从1993年财政年度的13.2个月,降低到2006年财政年度的6个月;正常审评药物的平均审评时间,从1993年财政年度的22.1个月,降低到2006年财政年度的10.3个月。

2.中国以药品监管收费改进药品审评的可能性

医药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有重要的地位,截至2012年底,我国医药产业共有6625家企业,总资产16408亿元,2012年共完成产值18255亿元。在中国,药品审评也是药品监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公共服务职能,通过药品审评政策的创新,审评时限的缩短,审评质量的提高,将有助于规范药品研发秩序,提高药品研发水平,推动药物创新,引导制药业健康发展。

应通过药品审评的法律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改进药品审评工作的实施,让患者早日能用到治疗艾滋病、恶性肿瘤、罕见病等疾病且具有明显临床治疗优势的新药,以及治疗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的新药,促进药品的可及性和可获得性,维护患者的健康权益。

在我国,药品注册和审评是药品管理部门的法定职能,《药品管理法》第5章规定了药品注册制度。药品审评作为具有高度技术性、专业性而且任务量重、政策性强的事项,具有专业背景的药品监督管理官员也无法对申请者资料的技术要点予以全面的把握,为此构建药品审评的技术支持体系,就显得尤其重要。

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作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直属事业单位,现有编制约120人,它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技术审评机构,为药品注册提供技术支持。但我国制药企业数量众多,药品注册申请申报数量多,药品审评中心审评人员数量少,药品审评人力资源与审评任务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果审评资源不能保障,药品审评人员处于长期超负荷应对状态,势必会影响审评质量和审评效率,无法适应当今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影响医药产业创新及公众用药的可及性。

为此可通过摸清药品审评中的资源和经费缺口,适度提高药品审评收费的标准,建立收费标准、收费水平与审评任务之间的关联性,并将审评收费定向用于改善药品审评的人力资源。这首先可使得药品审评机构增加人员编制,为人员提供更有竞争力的待遇,吸引有着更丰富经验、学识和资历的人员加盟药品审评队伍,使药品审评队伍能胜任日趋复杂、更具风险性的药品审评工作。表42007年各国审评任务及人员情况美国CDER欧盟EMEA中国CDE审评任务(件)653025986569审评人员数量(个)1400119113平均任务(件/人・年)4.721.858

其次,美国《处方药使用者付费法案》规定可将药品监管收费用于药品审评的信息化建设。中国也在着力构建药品技术审评内部组织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将审评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进行整合、标准化,再加工构建成数据仓库,为审评的决策提供参考信息,从而提高审评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满足外界对药品审评信息的需求(范乙,2009)。可通过适度提高药品监管收费,来进一步提高我国药品审评的信息化程度。

第三,药品审评作为以科学技术为导向的高度专业性领域,不仅需要有着药学、医学、化学、生物学等专业知识背景,并具有较为丰富审评经验的专职工作人员,也仍需倚重对特定领域关注度更高,学识经验更丰富,学术研究更深入的外部专家。我国现行的药品注册审评中,尚缺乏一支相对固定、有较强专业背景、较高学术地位、科学公正的专家队伍作为审评支持。通过药品监管收费制度,有助于弥补审评部门经费方面的缺口,通过外聘具有更高学识,更多责任心的专家,让第一流的人才为药品审评工作提供科学咨询建议。

第四,目前我国新药审批费、进口药品审批收费的收取标准依然停留在1995年国家计委、财政部发文所确定的水平,药品审评收费不能反映审评任务的实际成本,也同药品审评部门的日常经费无直接的关联性。药品审评收费制度亟待改革,应增加审评收费与审评成本之间的关联性,明确审评收费用途,将其用于审评资源的征募与审评绩效的改进。

综上,适度提高、合理确定药品审评收费标准,并将费用指定用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药品审评、药品审评信息系统的完善以及聘用外部专家等活动,将有助于改进药品审评绩效。审评收费并不会影响审评工作的公正性,因为审评收费将秉承事先确定的,一以贯之、一视同仁的收费标准,不会偏向特定类型的药品,不会偏向特定规模的企业。审评经费的充足还将有助药品审评队伍的人力资源建设,通过增加审评人员数量,提高审评人员的专业化程度,更好引入外部专家的治理资源,有效地缩短药品审评时限,改进药品审评质量。

(五)药品监管收费与药品监管目标的实现

药品监管的目标旨在确保药品监管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以及促进药品的可及性和合理用药。药品监管收费不仅包括药品审评收费,还包括了药品生产和经营许可收费、药品检验收费、药品认证收费、中药品种保护收费等项目,如果能在监管收费和监管支出之间建立有效的机制,将收费用于特定药品监管项目,将有助于药品监管能力的提高,药品监管队伍的稳定,药品监管人员知识结构的改善及药品监管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以更好地履行各项药品监管职能,确保药品监管目标的实现。

五、推进中国药品监管收费的制度改革

综上,应在深入理解行政监管收费理论的基础上,适度整合我国现有各项药品监管收费制度,依法设定药品监管收费制度,明确药品监管收费的范围,适度提高药品监管收费标准,完善药品监管收费的形成和调整程序,规定药品监管收费的用途。通过引入“使用者付费”理念,建构药品监管收费制度,促进我国药品监管收费的合理化,增强我国药品监管机构的自主性,使其能更好实现确保药品安全、促进药品可及性等多重行政任务。

(一)以法律设定药品监管收费

从行政法学中法律保留的理论出发,当行政侵害到公民的权利自由或对公民课予义务负担时,需有法律根据。而作为针对特定对象就特定事项征收的费用,收费亦是对被监管者课予的负担,为此应以法律规定为宜。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药品法典或专门药品收费法律中,对药品监管收费制度加以具体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47条第1款规定,“国家行政机关的收费,应当依法进行,严格控制收费项目,限定收费范围、标准。”我国现行《药品管理法》第41条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62条规定了药品监管中的收费制度,但并未体现监管收费中的“使用者付费”、成本补偿的理念,未能认识到收费与监管之间的内在关联。

在未来《药品管理法》的修改过程中,应尽可能辟专条对药品监管收费制度加以规定,规定药品监管的收费范围、收费标准、收费标准形成程序、收费的减免及收费用途。此外,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还应建立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的协作机制,或可联合颁布规范性文件,来进一步界定药品监管收费标准的形成和调整程序,来说明药品监管活动成本的计算方法,说明确立某一具体监管收费标准所应遵循的规则与原则。通过法律规则的建构与细化,来推进我国药品监管收费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二)规定药品监管收费的范围

在世界各国对药品收费的项目不尽相同。一般而言,都是对药品监管中专业性、技术性更强,需要更多人力资源和成本耗费的监管事项予以收费,这集中体现于药品许可、生产和经营许可、药品认证等事项。各国对药品检验收费的情况规定不一,有的是完全由政府支出,有的则规定了药品检验收费。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药品注册、药品认证、药品生产和经营许可、药品检验活动等需要一定的成本支出,也是令特定被监管人能够从事相应活动并获取经济利益的前提,应将这些事项纳入药品监管收费的范围。收取的费用包括药品审评费、药品认证费、药品生产许可费、药品经营许可费、药品检验费、中药品种保护费等事项。

(三)药品监管收费标准的确定

1.药品监管收费与成本补偿原则

在监管收费的设计中,应尽量确定监管服务的成本,通过测算成本信息来进行预算控制和成本控制,设计合理的监管收费水平。OECD的研究报告也认为,应明确确定适宜于收费的每项服务的全部成本费用,不论收费能否全部或部分地弥补全部成本费用,应弄清每项服务的所有费用。如果收费不能全部弥补成本,那么应明确政府对该项服务的补助程度;全部成本不仅包括服务的直接成本,还包括与其他活动分摊的成本,以及诸如折旧和资本成本在内的非现金成本(赵全厚,2007)。

监管收费应体现成本补偿原则,如果监管服务的受益人不支付费用,或者支付的费用低于政府监管服务所需的成本,就会给纳税人带来更多负担,造成来自社会其他部分的“交叉补贴”。反之,监管收费也不能过度高于监管活动的成本,否则受益人的付费将可能构成对其他监管活动的“交叉补贴”。

根据我国《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第3条的规定,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有关规定,依照国务院规定程序批准,在向公民、法人提供特定服务的过程中,按照成本补偿和非营利原则向特定服务对象收取的费用。这也体现了监管收费中的成本补偿原则。

目前我国药品监管收费水平过低,未能反映出我国药品检验、审评、许可、认证的真实成本,也未能根据监管项目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物价水平的上涨而及时调整。为此应适度提高我国药品检验、审批、认证的收费水平,体现成本补偿的原则,保证药品监管机构收回其从事检验、审批和认证等活动的成本。

2.药品监管收费标准的确定

可以通过对药品检验、审评、许可、认证等活动的性质、工作负荷、成本及经费缺口的探究,通过对每一药品监管活动的成本核算,来确定相应监管收费的标准。还可借鉴域外药品监管收费制度的经验,根据药品监管活动中的经费缺口,确定需收取监管费的总额,并将其分摊到诸类药品监管收费中,然后再测算每类药品监管收费的大致标准。

3.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或企业收取不同的监管费用

在世界各国,一般都对新药审评收取更高的审评费用,对仿制药审评收取相对更低的费用。新药审评会有更为复杂的技术要求,面对更多的风险判断和内在的不确定性,耗费更多的人力资源和工作负荷,在我国也应对新药注册收取较仿制药更高的审评费用,这更为契合我国当下医药产业结构的实际状况。

此外,在设计我国药品监管收费制度时,可考虑到被监管方的类型、规模和支付能力,所开发品种的情况,规定对相应监管收费的减免,这体现了量能收费的精神,也反映出监管部门将收费作为监管工具,引导医药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目标。

例如可考虑:(1)对创新药品、儿科用药、罕见药品、基因治疗药品、体细胞治疗药品和组织工程药品等,可减免申请费用;(2)对年产值或年销售额低于特定金额的中小企业,可减免相应的监管费用;(3)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对特定被监管者减免特定监管费用。

(四)药品监管收费标准的形成与调整程序

在我国,目前政府监管收费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在未来,制定和调整药品监管收费标准时,应充分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在确定具体收费标准时,应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召开座谈会、论证会、书面征求意见等形式,听取包括被监管企业、消费者及相关部门或单位在内的意见。

此外,药品监管收费标准的确定,应考虑到物价方面的因素(城市消费品价格指数的总体变化、上一财政年度基本工资的总体变化等)、工作量方面的因素(药品审评、药品检验、药品认证总量的变化等)等等。在美国,自1992年以来,每部《处方药使用者付费法案》均有日落条款(Sunset Clause),每部法案有效期为五年,在期满后需要获得国会的重新批准,才能继续生效,为此美国已经先后颁布了五部《处方药使用者付费法案》。我国目前的多项药品监管收费标准,还是遵循1995年时的规定,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

在未来或可引入对药品监管收费标准的定期审查机制。具体药品监管收费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应对每项收费项目规定具体的有效期(3-5年)。在有效期满后,应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向国务院财政部门、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重新申报。

(五)规定药品监管收费的用途

在我国部分法律中,为特定收费项目规定了特定用途,例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34条第2款规定,“排污费用于环境污染的防治,不得挪作他用。”《大气污染防治法》第14条第3款规定,“征收的排污费一律上缴财政,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用于大气污染防治,不得挪作他用,并由审计机关依法实施审计监督。”《水污染防治法》第24条第2款规定,“排污费应当用于污染的防治,不得挪作他用。”

对于药品监管而言,它针对的并非一项纯公共物品,而是准公共物品。药品监管有助于公众健康福祉的保障,同时也使得被监管者获得了发展自己的资格,使得被监管者能在一个良好的、公平的市场环境从事相应活动,从而给予特定被监管者以受益。

为此在“公共服务以财政负担为主,准公共服务以财政和受益者共担”原则的指引下,应对相应的药品监管活动收取监管费,并明确规定所收取药品监管费的用途,例如可规定所收取的监管费专门用于药品注册、监督管理、应急、稽查和信息化等监管事项,不得挪作他用。这将有助于体现规费设计中的公平原则,体现“谁负担,谁收益”的精神,让被监管者有缴纳监管费的激励,有助于监管费用的有效征收,改进监管绩效。

参考文献:

[1]安东尼・奥格斯,2008:《规制:法律形式与经济学理论》,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范乙,2009:《信息技术对我国药品技术审评工作的保障作用》,《中国药事》第8期。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9:《确保饮食用药安全――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改革与发展》,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4]胡颖廉,2012:《中国药品监管――基于自主性分析框架的绩效影响因素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5]江利红,2012:《论行政收费范围的界定》,《政治与法律》第7期。

[6]刘莘,2000:《论行政收费的设定和监督》,《政法论坛》第3期。

[7]马英娟,2007:《政府监管机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8]宋华琳,2012:《药品安全监管改革与法治建设》,《行政管理改革》第9期。

[9]王成栋、葛波蔚、满学惠,2002:《行政收费的法治进路――对中国现行法律涉及收费规范的整理及分析》,《行政法学研究》第3期。

[10]王克稳,2004:《关于乱收费的法律思考》,《行政法学研究》第1期。

[11]亚洲开发银行、原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课题组,2004:《中国电力监管机构建设研究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2]余晖,1997:《中国药业政府管制制度形成障碍的分析(上)》,《管理世界》第5期。

[13]赵全厚,2007:《论公共收费》,经济科学出版社。

[14]朱小川,2012:《美国行政规制中“使用者”付费制度研究》,南开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论文。

[15]Baldwin,R.,Cave,M.and Lodge M.,2012,Understanding Regulation.Theory, Strategy and Practi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6]Clayton,P.Gillette, and Thomas D.Hopkins,1987,“Federal Users Fees:A Legal and Economic Analysis”,Boston University Law Review,Vol.67,pp.795-876.

[17]D.Spitzer,Hugh,2002/2003,“Taxs vs.Fees:A Curious Confusion”,Gonzaga Law Review,Vol.38,pp.335-366.

[18]G.Duff,David,2004,“Benefit Taxes and User Fe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University of Toronto Law Journal,Vol.54,pp.391-447.

[19]Katz,A.,2007,“Pharmaceutical Lemons:Innovation and Regulation in the Drug Industry”,Michigan Telecommunication & Technology Law Review,Vol.14,pp.1-41.

[20]Kinney,Eleanor D.,1994,“Private Accreditation as a Substitute for Direct Government Regulation in Public Health Insurance Programs:When Is It Appropriate?”,Law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s,Vol.57,pp.47-74.

[21]Kronquist,Amanda,R.,2011,“The Prescription Drug User Fee Act:History and Reauthorization Issues for 2012”,Backgrounder,No.2634,pp.1-15.

[22]Note,1980,“The Assessment of Fees by Federal Agencies for Services to Individuals”,Harvard Law Review,Vol.94,pp.439-456.

[23]Olson,Mark K.,2002,“How Have User Fees Affected the FDA?The 1992 FDA Reform Successfully Reduced Drug Review Times”,Regulation,Vol.25,pp.20-25.

上一篇:供电企业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法律规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