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语文教育范文

时间:2023-08-01 10:58:54

大专语文教育

大专语文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五年制大专语文;现状;问题;解决方案

1五年制大专语文的问题出在了“教”与“学”两个方面

首先,教学问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欠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综合的培养

专职教育人才并不同于普通的大学生,走出校园后,他们将会是社会某一领域的精英和模范,而现今的大专语文教育仍存在普遍的教学问题,课本内容的生硬枯燥,仍旧局限于对课本知识的死记硬背和作品格式化的分析,课本知识对学生能力强硬的灌输,使这些中华五千年的语言文字的精华几乎变成了无用的考试提纲,看上去生硬无味,学生学起来完全没有动力,考完就丢了书本,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学到的知识用不上,那么大专语文开设有何意义,学生学习当然也不会有动力,问题的根源存在于大专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课本内容不丰富,教学资源匮乏,例如大部分大专语文教学内容中大多涵括:唐宋元明清的诗词歌赋和文言文,普遍的学生应付考试的教学模式也只是朗诵课文,熟读,背诵,了解大意,熟记各意,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令学生增加了古文知识,但其中精髓并非能全部领悟,这让教师们在教授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难题。

其次,学习问题:大多数学生忽视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许多专科教育的学生过多重视专科专业的培养,对大专语文学习欠缺耐心和兴趣。从小时步入学堂,到长大成人迈进社会,语文课从来都是必修课,升学要考,考研要考,毕业还要考,但是作为一门从来没有标准答案,灵活性极大的学科,有多少人重视过大专语文的存在?不可否认专科专业却是将会是将来求生过活的生计,但大多数专科教育的学生却将目光过多地关注在自己的专业教育中,往往忽视了从小到大的语文教育,殊不知,中华的语言学科中蕴藏着民族的灵魂和精髓,学好了语言文学可以提升精神素养,增强性格气质。据调查研究显示,多数学生反应大专语文并不难,只要看好书就能学好,这显然是将学习圈在了死记硬背的范围内,只要能考过,能升学能毕业就行,只要能进行正常的日常交流,能读能写就可以了,正是这种错误的观念让大专的语文教育始终处于停滞不前,收效甚微的阶段。

最后,环境问题:各大院校也没有过多地重视语文

语文教学在考试制度,学习习惯上没有被精心制定严苛的计划和制度,学校不重视学生自然也不重视。虽然社会各界都纷纷强调了,通过基础语文教育增强学生素养和文化水平的建议,仍然有相当多的院校并不重视语文课程的开展工作,虽然毕竟是专制教育为主,必须以社会的人才需求为首要宗旨,但是也必须以“学做事必先学做人”为宗旨,第一,专科语文的教学环境依旧有待改善,比起教学资源丰富的专科教育,大专语文师资力量仍旧不够强大,与此同时带来的教学方法的单一枯燥也是原因之一;第二,学校还有责任帮助同学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从对语文感兴趣,喜欢语文,再到热爱语文,并能全身心得学习语文,乐在其中,学校应开展学习小组,古文角,现代文讨论社区等活动一样能激发学生潜在学习兴趣,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学习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不情愿,更能帮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吸收;再次,考试制度也并不完善,由于语文考试自身灵活灵相当高,正确答案不确定的特性,又加上同学们普遍存在“求过就好”的消极心理,应对考试死记硬背的策略造成考试“只要背了,就能过”的制度缺陷,俗语有云:严师出高徒。既然考核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因此,大专语文的学习环境也存在着不小的问题。

2面对大专语文存在的顽疾,必须对症下药

(1)丰富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内容,改革课本。如前文所说,大专语文有着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的弊病,笔者认为要丰富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内容,改革课本,让内容更加贴紧学生感兴趣的时事,更加生动饱满,扩大视野,吸引学生自己去看。在课本中可以大量增加一些时事政治,甚至是年轻人都关注着的娱乐性的社会新闻,在陶冶情操的同时又开阔了视野和增加了知识量,例如:在大专语文中一直涉及的《红楼梦》的若干章节,以及四大名著的精彩片段,在教授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当下流行的新版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的视屏片段,这样的做法优点在于,首先,通过影像的演绎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实复杂的人物关系,心理活动以更彻底地领悟文章的深意,其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文字的单一,视频的教授可能更加立体,更加多彩丰富。同时不妨采用一些专业课的教学方式,在学校的安排下,适当增加一些课外的拓展和实践活动,在寓教于乐的情形下原本枯燥的教学将会更加生动有趣。

(2)可以考虑适度地增加大专语文的日常监督和考试制度。另外,这不仅仅是在形式上和规则上的严苛,而是更加灵活的、内容丰富地进行考核,出卷的形式可以不局限于出题和答题,更灵活的论文和实践报告形式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考试的诚信度也应加大监管制度,如果能灵活到“考试连小抄都不知道从何打起”,那就差不多完备了。严格考试和平日监督制度,松紧结合双管齐下。一定能较彻底地改善大专语文松垮的体系。

3 总结

总的来讲,大专语文的发展,那就是关注未来社会道德修养发展的未来。大专语文的教育在我国专科教育领域的地位绝对不可小觑,她的存在关系着新生代的个人素养和道德观念,虽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总体来讲的发展态势依旧呈稳步上升,要彻底改变先进大专语文教学的状态,她的改革之路也将充满艰辛,笔者认为,教学方式和内容的丰富,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日常监督和考试制度的完善比较为大专语文教学的病根起到一定的作用,最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和措施,更重要的是全社会,全教育界的关心和注目,让我们一起关注大专语文的发展,那就是关注未来社会道德修养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袁玉鹏.五年制大专语文教学初探[J].成才之路.2008年25期

大专语文教育范文第2篇

大专院校语文教学教学改革

一、大专院校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大专院校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学生准确把握、理解和熟练运用语言交流的能力,在强化专业技术课程教学的同时,特别开设语文教学这门公共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并非配比和附带的所谓人们意识观念中的副课。随着科技领域的发展,本专业内的学术交流、专业与专业之间的理论渗透、学术成果的研究等都需要语言交流和文字的形成。大专院校语文教学改革是为了是语文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让师生更加重视,提高认识,让语文教学成为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对学生的终身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大专院校实施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便于用文字与别人交流,是今后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因为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言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素养已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素养之一。所以只有专业知识而不会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就不能胜任具有较高智能性与挑战性的专业技术工作,也就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社会,从而影响自己的生存与发展,是难以实现理想的。

二、当前大专语文教学存在认识偏颇问题

客观地讲,大多数专科学生与本科学生相比语文基础要差一点,语言运用能力相对较弱,这部分学生刚从中学时代过渡到专业技能学习阶段,语文基础参差不齐,且保留着中学时代学习语文的惯性思维,没有脱离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无法充分发挥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学习语文的能力,尤其对于未来专业发展与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应用,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但现实中,从学校到班级、从教师到学生,对语文教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这种认识偏颇由来已久,教学实践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不足,大专院校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仅仅停留在应付考试或者个人兴趣爱好方面,没有从专业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发展角度去强化语文教学。大学院校学生参与学习语文的意识不强,上课学生到课率较低,认真听课的不多。大专院校的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多数语文教师认为,大专主要是为学生传授专业技能知识,掌握了专业技能就有了就业的本领,至于语文的学习、培养人文的素养的目标不明确,他们无法从教学中获得成就感。因此,产生“敷衍教学”的思想,再加上学校对语文教学的重视和投入不够,所以教师的积极性不够,也缺乏任务和责任感。

三、教学设施与师资力量配备不足

大专院校是以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为主,为学生就业做好专业知识的准备,所以教学设施的投入主要为专业课程教学提供服务,而语文学科教育的投入甚少,许多老师上课需要传统教学结合信息化教学,但是由于学校在这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相当贫乏,导致语文教师上课积极性不高。大专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直接影响学校的就业率,是专科学校的生命线。因此,学校都极为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除了在人、财、物力上加大投入外,在课程设置上也给予充分的考虑。而语文教育对学生未来就业没有明显的帮助,很少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教材的选择随机性大,课时不足。为满足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的需要,大专院校引进的专业技能教师较多,公共课程中语文学科的教师偏少,且多数是大专、本科毕业生,高学历、高职称的资深教师极少。语文学科建设缺乏有经验、有资历的学科带头人,年轻教师经验不足,需要进一步摸索语文教学与专业建设结合的有效途径。

四、大专院校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提高认识,重新定位大专语文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在大专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观念,首先从思想上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语文学科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大专语文教学不只是其他专业技能课程学习的陪衬,不是可有可无的副课。大专院校开设语文课程不能象征性地作摆设,必须明确加强语文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学好专业课程,是提高新世纪人才素质和文化素养的必要基层课程,是提高大专院校学生的基本语文素质和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公共课程。只有对大专院校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有了清楚的认识,语文教学工作才有责任感和正确方向。教师要革新教育理念,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教育要发展,观念要先行,专科学校要想办出自己的特色,首先要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下功夫,现代学校培养人才既要有长效观念,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发展的需求,尤其专科学校,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实施教学改革。应逐步突出专业性和实用性,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为学生就业提供理想教学环境,要高度重视语文学科在专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明确语文学科在专科学校整体教育发展中的任务和目标。

2.加强师资力量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大专院校的语文教学改革需要从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结合的角度寻找突破口,选择与专业课程结合的语文教材,所选教材应注意突出时代性、人文性、实用性,同时也要注意教材的延伸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教学改革需要既懂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很强的语言实践运用能力和文学功底的优秀语文教师,这是时展的需要和新世纪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大专院校语文教学改革不仅需要改变传统观念,更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让现有的语文教师和其他专业教师受到同等待遇,为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最强有力的保障。这是一项长期的教育改革工程,需要各部门多方努力才能实现。大专院校的语文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社会实践需要,结合本专业的相关知识,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语文课成为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有效辅助基础课程,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进一步创设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大专院校语文教学改革需要面对实际,一方面要符合时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与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实施资源整合,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语文学科在大专院校整体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紧跟时展步伐,重视专业技术课程与语文基础课程教学结合的探索,应用多媒体等现代科技辅助教学,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大专院校语文教学改革,培养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欧汉生.高职院校公共课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

[2]陈琳.基于关键能力培养的高职文秘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26).

[3]章金萍.基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高职教材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0,(26).

大专语文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小学教育 语文教学 教师素养 课程设置

语文教育自语言文字产生以来便息息相传,绵延至今。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融历史、哲学、政治、自然、地理等教育于一身,即所谓的“大语文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其理解的深入,它们逐步从大语文教育中分离出来,语文教育的内涵被分化为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等诸多元素。语文的这些基本元素,构成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语文教师的培养也便由此展开。

一、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现状

近代以来,教育开始走上了科学化道路。遵循着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特点,创立了新的学制系统。这种学制体系将语文课程的教学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针对三个阶段不同年龄的学生和内容的侧重,国家教育部也形成相应的教师教育培养规格。小学教师由中等师范院校培养,且不分科,小学教师各科可兼而授之。初中语文教师由师范专科学校来培养,高中语文教师由大学本科院校来培养。由此可见,教师教育存在明显的学力水平和能力层次的差异。其中小学语文教师学历水平最低,只要具备初中文化水平再加以师范教育的培养即可。高中语文教师要求较高,除具备专业教学知识,还需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这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培养规格的一个初步界定,其差异显而易见。首先,师范院校设有“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专门培养中学语文教师,而小学语文教师的培养只纳入到小学教育专业之中,未做明确的文理分科。其次,进行语文教育研究的教育家们关注更多的是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法的研究也大多侧重于中学语文领域,甚至研究生阶段的硕士、博士所攻读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也主要是研究中学语文,而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研究甚为忽视。这不得不令人思考:因为它是“小儿科”,小学语文教育就不重要了吗?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它和中学语文教育有何区别?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这些都是近些年来不得不引人深思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小学教育专业师范教育正在逐渐发生变革。1998年由南京师范大学首创,在师范教育中开设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小学教师培养开始高等教育化,“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不同于中师、大专,它强调学术性,体现综合性,突出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1]小学语文教师的质量和规格也水涨船高,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当然,小学教育专业尚处于探索阶段,课程结构仍存在诸多不合理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师范生以及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非完善性,而师范教育改革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事关教师教学知识与技能的课程设置。

二、小学语文教育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差别

作为基础教育的语文学科被划分为小学语文和中学语文两个阶段。它们作为语文教育的两个分支体系,延续语文教学的整体,但在教育对象和内容方面各有侧重。但无论是小学语文教育还是初中语文教育它们应处在同等重要地位。小学语文教师和初中语文教师地位平等,学历水平相当,不应在师范教师教育上存在档次差别,只应是培养规格的不同。中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体现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不同素养,其落脚点在学生。学生的年龄结构层次差异,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都将成为影响语文教师教育的重要因素。以下我们通过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对比来探讨小学语文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问题。

小学语文教育和中学语文教育的区别可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谈。就横向而言,有一个很明显的不同,就是教育对象。虽同为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但小学语文教育的对象是6至12岁的儿童,他们正处在启智时期,几乎没有知识基础,思想、个性的形成尚处待塑阶段;他们的独立性和自觉性都比较低,更多地依靠成人的照顾、保护和引导。这就要求教师除具备一定的语文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还要具备更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艺术。中学语文教育的对象是12至18岁的青少年。他们正处于个体发展的成熟期,身心发展已经具有很多成熟期的特点。他们能够学习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理解一些理论问题,但自我监控能力不足,看问题还很不全面、深刻。中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把握教育教学技能,在语文学科知识方面要求更专、更强。

就纵向来说,中小学语文教师所授课程内容深浅有别。小学语文教师由于教授对象是初入学堂的儿童,头脑中只有零星片断的知识,系统的语言文字知识近乎于零。这就要求对学生的教学需从最基本的字、词开始,教会学生识字、认字,读写、表达。对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不高,接受中师、师专教育的教师足矣。而中学语文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接受了系统的小学教育后的青少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字、词、句、篇等知识储备,需要的是更深更高层次的语文学习。这一阶段的学生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对“语文”的要求更高,相应对教师的语文专业知识的要求也就更高。

三、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及课程设置方向

不论是寻着中国教育发展脉络追寻,还是站在新时代的浪尖,展望未来发展的趋势,都不难看出,语文教育的深层次内涵体现在“语文素养”的培养。从小学语文教育现状、地位及与中学语文教育的比较中,可以明晰地看出现代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在课程设置上的侧重点:现代教育理念,厚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学监控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和实践知识等。

1.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教师要求虽各不相同,但都必须是高素质的,“高素质教师的典型特征是具有出色的教育表现和与之相适应的复杂的知识结构”[2]。小学语文教师要达到高素质要求,首先在学历层次上需升格到本科,其次小学教育师范院校必须按小学课程门类的特点设置相应的学科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做到学术性和师范性并重。所以一位能胜任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教师需从以下几方面来定位:

⑴小学语文教师培养首先要定位于“教师”这一职业。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就体现在其教育性上,是教师这一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本质特征。要从事育人工作就必须具备相当的教育科学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应该包括教育的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行政与管理,教学方法与策略,课程的组织设计与评价,教育统计与测量等,使小学语文教师懂得教育的科学与规律,形成教育理念,掌握教育艺术与技巧,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⑵小学语文教师培养还应定位于“语文”学科。小学语文教师教育虽还没有专门设科,仅纳入整个小学教育专业之中,但采用“综合培养,分科(向)发展”的培养模式,其专业性仍有所体现。尤其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课,语文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及以后的工作、生活。这就对师范生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师范生对语文学科的教育目标、原则和内容非常熟悉,理解语文学科的性质特征,掌握语文教育的方式方法,具备厚重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⑶小学语文教师培养要体现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之中。也就是说师范生要懂得将教育理论、语文学科知识运用于具体教育学生的教学实践中,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股无形力量。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掌握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教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课堂管理知识,学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具备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要能紧密联系小学教育教学的实践,密切关注教育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成为善于解决实际问题和具有实践智慧的问题解决者。这些可通过设置教育见习,教学实习等课程来培养。

2.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应突出“双专业”的特点。现在正在倡导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其发展方向强调教师教育“双专业”的特点。所谓双专业,“一是学科专业水平的专业化问题,是‘教什么’的问题,指承担中小学教育的教师应当具备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的学术水准。二是教育专业化问题,就是‘怎么教育,怎么教’问题,指承担中小学教育的教师应当具备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为人师表的道德品质等”[3]。

学科专业的专业化,要求教师具备所教课程的学科知识。教“语文”这门课程,就要具备专业的“语文”学科知识,即语言、文字、文学等知识。但是小学语文和中学语文在学科知识专业化方面的要求不同。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知识要求标准、正确、宽泛,但不一定深透。如汉语拼音知识,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熟悉声母、韵母的区别,懂得拼音组合规则,能发音清楚,书写正确。因为小学语文教师的这些知识直接对学生产生示范作用,所以其学科专业化的体现是建立在语文知识基础上的正确性、规范性。在课程设置上就要培养小学语文教师朗读的能力、书写的能力、基础知识掌握的标准和规范的考核。

对于教育专业化问题,这是小学教育专业升本的前提。几十年的中师教育无法胜任小学教师的培养,也便是在教育专业化方面的力量不足。作为一名合格小学语文教师,除具备相应的语文学科知识外,还必须对教育理论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懂得教育教学一般规律,有着较高的教育教学技能和良好的个人心理品质。历练好教师职业技能,同时还要学会多学科的综合,将自然、音乐、美术等知识作为教学艺术手段,推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3.小学语文教师培养要注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新教育观念下的教师教育强调学科性与教育性,学术性与师范性,学科专业知识技能与教育专业知识技能的统一,是学科专业教育与教育专业教育的整合”[4]。在这种教育观念指导下,现代小学语文教师的培养更具科学化,因为小学语文教育并不是浅显的语文知识教学,而是更高层次的教育科学与艺术。

小学教育就所教知识本身而言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把这些知识传授给接受能力还比较低的学生,如何对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实施有效的指导,如何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某种程度而言,小学语文教育不是困于没有知识可教,而是困于不知如何教。而“如何教”的问题便成为更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高层次的问题。高素质教师的典型特征是具有出色的教育表现和与之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小学语文教学固然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但更重要的是教师将所理解的这些人文内涵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所具备的教育教学技巧。那么,培养小学语文教师在课程设置上,就必须在教育专业上下工夫,使教师具有最新的科学技术和教育艺术理念,将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判断能力及其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以及教师的人格修养,作为教师教育的重点。

无论是从课程的角度来看小学语文教师的培养,还是从小学语文教师素养要求的层面来探讨小学语文教师课程设置,我们都要把握小学语文教育作为一门教育科学的特点,注重“双专业”的培养,突显“教育专业”的特色。

参考文献

[1][2]申继亮,李琼.从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状况看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1,(1).

[3]罗明东.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科类课程结构整体优化的探索[J].教师教育研究,2006,(5).

大专语文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专科院校;语文教学;改革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3-0115-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3.053 [本刊网址]http:∥

在专科教学中,通常一些技术性专业课程作为必修课,但大学语文却通常不受重视。这样的情况下,大学语文教学并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进行阅读积累,但学生进入专科的语文学习时,并没有进行强制性的阅读要求,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但在当前的环境下,必须要认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改善教学,从而更好地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

一、语文教学对于专科教学的意义

(一)母语学习应当贯穿中国人一生

现在的母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在什么时代都不应该忽视民族语言的学习。语文教学所承担的就是传承母语,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语文学习应当是贯穿中国人的一生。良好的语文教学不仅仅可以给予学习者一定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习者的人文精神,这样的精神培养可以让人们在日常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在给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导致了一定的问题。现在的学生出现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提笔忘字”和“民族文化意识淡薄”,造成这样的情况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语文教育力度不够,而导致了学生缺乏尊重民族文化意识。在现在的时代,中国是与时代接轨的,并且现在的世界强调的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真正的传承民族文化,才可以更好的保证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从这个方面也可以看出加强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应当是延续性,不间断的。

(二)语文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实力

大专院校培养的大多数是技术性人才,这样的教学模式也非常适合当前的国家建设需要。同时应当认识到的是要想更好地提高学生素质,简单的依靠技术教学是不够的,更需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大专院校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可以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学习激情,从而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语文素养,保证学生在现代的信息化时代,可以更好的应对工作。现代的信息时代所需的不仅仅是技术,更需要有一定的交流,写作和阅读能力,从而更好地保证学生适应现代社会要求。

(三)语文教学改革可以更好的增强专科教育实力

现代的高等教育是向着大众化发展,高等院校和专科学校的数量在逐渐的增多,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要想提高大专教学的实力,就必须增强学校的教育建设。这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性专业学科的建设,更需要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而加强语文教学就是非常重要的方式,强化语文教育,对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可以更好的增强学生的实力,同时让学校的实力快速提高。

二、专科教学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我国的专科语文教学中,所采用的教材是大学语文,并且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将语文教学列为选修课程,只要有一定的学分,学生就可以顺利的通过大学语文的考核。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专科语文教学被摆在无足轻重的地位。

(一)学生的语文学习整体实力较弱

很多专科学校在选择语文教材时,往往选择的和普通本科相同的大学语文教材,这样的教材在编排方面更倾向于知识点的学习和一些难点的理解,这样的难度对本科学生来说比较适合。专科学生和本科学生相比,专科学生的语文学习实力是比较弱的,同时专科教学强调的是技术性学习,重视的是学生技能,所以对学生的语文学习采取的也是一种忽视性态度,这样就直接导致了专科学生的语文学习是非常薄弱的。

(二)学生对大学语文采取漠视态度

在高中阶段,语文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也是非常重视的。语文需要经过日常的积累,并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对于学生来说也存在着很大的难度。但进入专科学习后,语文就不是主要的学科,放松式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丧失了学习的自主性,同时学生对于语文学习采取是一种漠视的态度。同时在专科教学中,主要强调的是专业技能的学习,当在专业课程的学习遇到困难时,学生更多的是去占用语文学习时间去进行其它课程的学习。语文学习有其自身的特色,即使学生没有投入刻苦的学习,但学生依然可以获得及格的成绩,这就给学生造成了一种语文学习就是”可学可不学”的错觉,在学习过程中也不能投入最大的努力。

(三)教学方式过于落后

在专科教学中,语文教学一直延续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语文教学并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而是希望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获得知识性的拓展,获得阅读与理解能力,从而得到人文精神。但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绩,初高中的语文教学往往是教授学生做题方法,强制性的背诵语文内容,这就让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是枯燥乏味的。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关键期,但这样的学习方式却让语文教学变得枯燥,同时也让学生错失了人文思想培养的最佳时期。当学生进入大学语文学习时,没有了外界的限制,如果拥有良好的教学引导,也可以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很大的乐趣。这个时期需要教师改进教学方式,让学生以一种趣味心理去进行语文学习。但现在的专科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且讲解过程也多是一些知识点,这样的教学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也不适合当前的教学改革要求。

(四)教学过程缺乏专业师资力量

现在的就业压力是非常大的,而大专教育要想提高自身的就业率,就必须依靠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就非常重视专业技能的教学。现在很多大专为了增强自身的教学实力,就特意联系一些具有专业技能的优秀教师进行任课,同时加大院校合作,定期邀请一些著名的学者来展开讲座,这样就有效增强了专业学科的实力,对于专业学科所需的教学设备,也投入了很大的资金。但对于语文教学,专科学校的认识却存在很大的偏差,把语文教学化作为边缘学科,学校并没有采取重视态度。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一些缺乏经验的教师来进行,同时对于教材的选择也是非常随意,对于语文教学的考核是公共选修课,这样的态度就让语文教学的整体实力非常弱。

三、专科语文教学改革方法

(一)正确认识语文教学,重新定位教学目标

现在的专科最需要做的就是重新定位语文的地位。在专科教学中,必须要认识到的是语文不是不重要的副科,而是具有很大作用的人文学科。在现代的教育学中,所强调的不仅仅是学生智商的培养,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情商,而人文学科就是很好的培养情商的方式。在现代的社会中,良好的人才不仅仅需要智商,也需要情商的支持,从这个方面来说,必须要强化学生人文学科的学习。专科教育强调的是技能性知识的学习,因此在人文教育方面是存在一定的偏差的,而大专开设人文学科内,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语文教学,因此必须要加强语文教学。在进行大专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认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把语文教学作为重点学科来进行,让学生真正地认识到学校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视,从而提高语文地位。在语文教学进行中,也需要重新定位教学目标,要明确的是大专语文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认字,学语言而开设,而是真正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而开设。

(二)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专科学生在文化课程的学习方面普遍的存在一定的薄弱,尤其是在初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往往接受的是“填鸭式”教学,所以学生会对文化课程的学习丧失一定的信心和兴趣,面对这样的情况,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教师首先要明白的是,专科语文学习并不是为了考试而进行,所以并不用给学生过多的压力。在课程上,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利用趣味的方式,比如说视频,古诗词音乐等提高学生的兴趣。在知识讲解中,要重视“启发式”教学,真正的让学生理解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课堂中要重视的是,语文不是枯燥的背诵,不是乏味的古诗,而是充满着中国文化魅力的课程,从而真正的带动着学生去主动进行语文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素养。

(三)联系生活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在进行专科语文教学改革中,必须要重视的就是“转化课堂”,良好的课堂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简单的教师讲解,因此进行教学改革,就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应该重视的是,语文学习是和生活相关非常密切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的生活例子来进行,让学生不仅仅有课堂主人公之感,更有的是语文学习是和生活非常贴近之感。

四、结束语

大专语文教育范文第5篇

教育是国之根本,解放后,我国政府一直就很重视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形成了系统的师范教育体系。师范院校以地方教育为核心为本地培养了一大批中小学教师。进入时期,我国的教育事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直到八十年代,师范院校的活力得到了恢复,这时的毕业生大多在高中、初中任教。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的不断扩招,教学人才源源不断的输送到社会。到了2000年前后,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就面临了一定的就业压力,毕业生大多从事小学教育或到偏远一点的地方从事中学教育。2003年后,教师待遇逐渐提高,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就更大。师范院校学生就业,一方面选择城市小学,另一方面选择偏远地区的小学、初中教学,进入高中教学的学生比例相对较少。大多数毕业学生无法回到当初的目标定位,就业标准普遍下移。随着社会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师范院校学生的就业环境就更加恶化,就业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很多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被挤兑出教育行业,选择了其他就业岗位。因此,毕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必须加大力度培养,促进学生的成功就业和事业发展。

二、师范学院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目前,不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在学历上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小学,九十年代,一般城市从事小学教育的教师学历普遍为初中专,到2000年左右,大多小学教师都为大专或本科毕业。又如中学,九十年代,师范院校大专、本科毕业的学生就业目标选择中学教书很容易实现,到后来就很难实现。到目前,一些大城市初中教师都要求有硕士学位,师范院校毕业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社会对教学人才的学历要求将越来越高。其次,师资来源多样化加大了师范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一方面非师范毕业生通过教师资格认证考试进入教育系统,使中小学教师的招聘出现多样选择,增加了师范院校学生的就业难度。另一方面,2003年后,政策开始鼓励综合性大学培养中小学教师,师范院校毕业生将面临更多的竞争者,想要获得就业岗位就要全面的提高自身能力,提升学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再次,大学毕业生受自身思想认识上的一些误导,认为留在大城市就业才能不辜负社会栽培,才能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宁愿降低就业标准留在大城市,也不远在小城市或较偏远地方获得更好就业机会,导致师范院校学生就业扎堆的现象。一些较偏远地区的师资缺口无法填平,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资资源大量浪费。

一方面是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降低就业标准;另一方面是偏远地区学校对优秀师资的急切需求。这些就业现状也普遍存在于师范院校语文教育学生中。而且,大学语文教育的定义与内涵决定了大学语文学习的重要性,非师范专业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也非常重视。因此,师范院校语文教育学生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团队和竞争压力,更要只注重自身就业竞争的培养。

三、师范院校语文教育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

(一)师范院校语文教育学生就业的优势师范院校语文教育学生在就业上存在着一定的优势,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第一,虽然各大院校在不断扩招,但是人们对师范院校品牌的认可还是存在的,在社会认可度的影响下,师范学院语文教育学生的就业就存在着很大优势。第二,师范院校语文教育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师范学院的学习中,学生除了语文知识的学生,还要学习与教学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以便能更好的走向教育工作岗位。这种有针对性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第三,师范学院语文教育学生青春、健康,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是师资资源的新动力,是教育事业创新改革的主力军。第四,师范学院语文教育学生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语言的基本特点就是用于沟通,大学语文的学习,可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文化内涵,使学生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同时,沟通能力的突出提高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使学生更能适应多变的社会环境,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融入度,使其能更快、更好的进入工作状态,融入社会。

(二)师范院校语文教育学生就业的劣势师范院校语文教育学生就业竞争力在拥有部分优势的同时也有一些竞争的劣势。第一,学生的竞争意识不强,一些学生认为上了师范学院毕业了最不行也是一个小学老师,没有什么就业压力。一些学生从高考到志愿填报,再到毕业、就业,都是家长一手包办,自己对职业规划等一片模糊,不利于学生的就业。第二,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占大多数,生活优越。在父母、祖父辈人的过度关爱下长大的大学生缺少自理能力,对事件的处理也过于偏执,自我注意意识强烈,抗压能力弱。遇到一些挫折就容易走弯路、转牛角,影响了就业能力的提高,降低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第三,师范学院语文教育学生的就业方向性较强。由于受培养目标的影响,师范学院培养的学生大多以从事教育为主。在学生的潜意识和社会认同度上都使学生的就业方向受到了局限。同时,由于价值观等的影响,造成了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局势,严重影响了师范院校语文教育学生的就业。第四,师范学院语文教育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大学生实践能力弱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师范院校培养师资人才,但学生的教学实践机会较少,实践能力欠缺。许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一时不能适应,使自己的能力无法充分发挥。第五,有一定的就业心理障碍。对于师范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不同程度的有一些不良心理。如自卑心理,一些学生认为自己的学校比不上某些重点大学,出来当老师也没有什么前途。又如,焦虑心理,在学习遇到困难时,面对就业压力时,表现出的不自信、盲目等行为,导致了学生在应聘过程中的紧张、恐惧等不良就业表现。此外,观望、彷徨、依赖等心理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发挥,降低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利于学生择业、就业和事业的发展。

(三)师范院校语文教育学生就业的机遇新形式下,师范院校语文教育学面临了更多的就业机遇。第一,长期以来师范院校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政府又在政策上大力扶植,增加了师范院校语文教育学生的就业几率,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遇。第二,师范院校的就业局限逐渐被打破,学生的就业选择越来越多元化。比如,语文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除从事教学外,还可以从事文秘、新闻等工作。就业可以选择竞争激烈的城市,也可以像较落后地区发展(较落后地区优秀师资资源匮乏,政府在政策上的倾斜使在落后地区从事教育的人员有更多的发展和升迁机会)。第三,学生自身有很强的就业优势。如教学专业性强,综合素质高等。很多非教育专业的硕士生在教学工作中的表现都不及教育院校毕业的优秀本科生。因此,一些单位在选择时更偏重于师范院校毕业的专业教育人才。第四,社会对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越来越多,一些发达地区,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可达到百分之百。由于中学扩展的需求,拓宽了师范院校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市场,为师范院校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遇。

(四)师范院校语文教育学生就业的挑战第一,师范院校培养的人才面临着供大于求的危机。师范院校每四年培养一批教学人才,而教师的从业年龄可达到三十年、甚至更长。而且随着师范院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的人数俱增,造成了教学人才供大于求的局面,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第二,师范学院语文教育毕业生面临着强大的就业竞争压力。一方面师范院校的扩招使师范类毕业生面临优胜劣汰的就业竞争压力。另一方面非师范类学生在教育系统的成功就业抢占了师范类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造成了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第三,优质廉价劳动资源的不断增加。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和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困难以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城市,硕士生的就业都面临着严峻的危机。因此毕业生普遍降低标准就业,造成教育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总之,师范学院语文教育学生面临的最大就业挑战就是自身竞争意识的薄弱和竞争实力的欠缺。在以人才为主要竞争力的当今社会,师范院校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更应把握好时机,培养自身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中赢得更多的机遇。

四、结语

当前师范院校学生就业的竞争的确很激烈,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我们更应认清自己在就业过程中就业竞争力的优、劣形式,以便更好的抓住就业机遇,争取更好的事业起点,为自己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赢得一席之地,促进自己事业的发展和人生的辉煌。

大专语文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五年制幼儿师专;语文学科课程体系;建构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7-0036-03

作者简介:康伯春(1973-),男,河南封丘人,讲师,从事语文教育与研究。2010年11月21日,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提出:“积极探索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培养模式。”于是,各省五年制幼师大专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设置。然而,五年制幼师大专面临的严峻问题是各学科都缺少相应的教学大纲。语文学科也不例外,相当一部分学校都是把三年制中专幼师的语文课程设置加上大学语文,就形成了五年制幼师大专的语文课程设置。还有一些五年制幼师大专从自己的语文教学师资力量出发来规划语文学科的教学大纲。五年制幼师大专语文学科教学大纲的缺乏,必然会造成不同的幼师高校之间、相同幼师高校的不同语文教师之间在语文学科授课的内容、范围、深度的把握上“各自为政”,很难在语文学科教学的内容、范围、深度等方面做到相对统一,甚至在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完全依靠语文教师的个人喜好来随意选择。

针对五年制幼师大专转型期面临的问题,除呼吁政府提供相关政策调整、支持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强自身建设,面对实际,通过自身努力解决问题。课程设置是解决众多问题的关键和易控的环节,可以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改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解决课程设置问题是幼儿教师教育改革的关键,也是五年一贯制幼师专科走出困境的一剂良药。

五年制幼师语文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主要包括学科与职业分析、培养目标与要求、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科目设置与学时安排等。此体系应该充分体现以语言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加强语言实践环节的教学。主要培养掌握语文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适应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有一定语言教育专长的学前教育大学专科水平的幼儿教师。

一、学科与职业的分析

幼师语文学科是一个职业工具学科,它在培养五年制幼儿教师整体工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幼师语文所具有的特殊功能所决定的。其一,工具性。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学生初中毕业,转入幼专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需要具有比初中高一层次的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基础,才能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才能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其二,专业性。五年制幼师所开设的语文科目,有各自的学习体系。作为幼师专业主要学科的语文学科,能够而且必须吸收一些适应幼师专业需要的能力训练点。同时,在儿童文学教学与口语教学中更要突出其专业的性质,紧密结合专业需要来强化训练。其三,思想性。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学科,具有传递思想感情的功能。教材本身的思想性决定语文教学“文道统一”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比直接的教育更具渗透性。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师德高尚、充满爱心的幼儿教师。其四,发展性。幼儿园新纲要提倡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新型教学,而语文学科所培养的学会学习的能力,对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就显得尤其重要。

二、培养目标与要求

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和各个学段、各个专业以及各个课程应具体达到的教育目标,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学校的性质和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殊要求,是总的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培养目标的确立过程,实质上是建立在需求评估基础上的价值判断过程。五年制幼师语文学科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应该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听说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具有从事幼儿教育的职业口语、语言教育能力和一定的幼儿文学创编能力。这就需要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还要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发展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和爱国主义精神,最终培养能够适应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有一定语言教育专长的学前教育大学专科水平的幼儿教师。五年制幼师语文学科的教学,必须使学生努力达到以下要求:其一,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较渊博的传统经典蒙学教育文化知识,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语言实践能力。其二,具有系统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其三,具有基本的幼儿语言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教育管理以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其四,具有正确的文艺观、语言教育观,并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分析、处理语言文字材料和文学作品的能力。其五,具备从事写作、编辑、交谈等工作的能力。针对未来幼儿教师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语文教学内容应保持基础知识和教育技能的平衡,以弥补现行教材中所出现的体系缺陷,进一步完善和扩充五年制幼师语文学科课程体系。

三、明确语文课程体系的内容构成

1必修课

大专语文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现状;对策;初中语文

一、农村初中语文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农村初中语文教育整体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相对于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还有很大的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数量不足

一方面,由于农村条件差,一些具有专业水平的语文教师不愿意到农村来工作;另一方面,师资又往城市流动,一些城市单位高薪聘请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师资力量不充足。以我县为例,2012年城区学校从乡村学校选调走了一批业务能强的教师,而只招聘了两名初中语文教师。2013年计划招聘初中语文教师也只有7名,还没有计划到农村任教。

2.教师素质不高

许多农村语文教师专业水平不足,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很少是从大专院校相应专业毕业的,多数是从中等师专毕业从事小学教育,由于初中教师缺乏,所以从小学抽调上来教初中。还有就是原来的民办教师聘用过来的,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能力的培训,本身的语文素养就达不到要求。我镇有一个学校的初中语文教师,全是民办教师转来的,现在全镇仅有3个教师是大专院校中文系毕业的。

3.教学理念陈旧

由于师资的严重不足和教师素质不高,他们对于新的教学理念也不易接受,也不易用之于教学实践。多数农村语文教师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

4.教学方法死板

由于理念陈旧,导致教学方法死板。大多数教师是从他们的经验或者依据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来上语文课,什么都是教师讲,学生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更没有自己的体会。学生就像是录像机,或者说录音机都算不上,录音录下来了还可以放出来,可学生记下来了却说不出来。

5.学生整体语文素养不高

由于上述原因,造成农村初中学生语文素养不高,读几年书就是那几本教材,没有课外书。不能谈学生的素养,只能说学生三年下来,能认得几个字,能理解一些简单的文章。

初中生的语文素养是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即写作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审美的能力等等。可是,农村初中语文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师读书少,学生读书少,读本太少,一个学期就读一本语文书。在教学方法上重视讲授,轻学生感悟、表达;重阅读轻写作。教师没有新的教育理论知识来实践,也就无法多层次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

二、对农村初中语文教育现状的思考与对策

要全面提高我国初中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笔者思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努力。

1.引进人才,加强教师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水平

针对我国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育的现状,解决师资问题是关键。国家为了整个教育的发展,要制订出鼓励措施,支持大学生到农村任教;地方也要有引进人才的观念,相应地制订引进人才的机制。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高一级的培训。主要是以校本培训为主,把校本培训做扎实,县级培训也有一些,但都不切合农村教学的实际,基本是理论的讲座,并且也很少。各乡镇的校本培训成为培训的主要形式。今年我镇将启动农村大龄教师聘用民师的培训,对教师的师德、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培训,并抽调我镇教学能手进行一帮一的指导,但愿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2.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新的教学方式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要彻底转变那种由教师一个人讲,独自表演一节课的教学方法。我们的教师就是有一种对学生不放心的思想,如果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就做不来,不可能会学习,总想包办。其实,只有学生动脑了、动手了、动口了,所有的收获才是学生自己的,如果全是教师讲的,那就是无效教学,既费了时间,也没有取得效果,这是很不划算的。

3.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促进农村初中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大专语文教育范文第8篇

个人简历姓 名: 林小月

专 业: 语文教育

性 别: 女

学 历: 专科生毕业

出生日期: 1987年10月13日

学 制: 3

生 源 地: 广东清远

培养方式: 非定向

民 族: 汉族

毕业学校: 教育学院

政治面貌: 共青团员

毕业时间: 2012年7月

主修科目:中文

微机水平: 初级

普 通 话: 二级甲等

大学所学科目

主修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古代文学、社交礼仪、古文论、现代文艺理论、大学英语精读、写作、计算机、听力、口语、语文教育概论、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法律、大学数学 、毛概、邓小平理论 、教学研究理论课程

参与社会活动及获奖情况

求职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叫林小月,24岁,性格活泼,开朗自信,是一个不轻易服输的人。带着十分的真诚,怀着执着希望来参加贵单位的招聘,希望我的到来能给您带来惊喜,给我带来希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多年的大学深造使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了热情,上进,不屈不挠的性格和诚实,守信,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生信条,扎实的人生信条,扎实的基础知识给我的“轻叩柴扉”留下了一个自信而又响亮的声音。

诚实做人,忠实做事是我的人生准则,“天道酬勤”是我的信念,“自强不息”是我的追求。复合型知识结构使我能胜任社会上的多种工作。我不求流光溢彩,但求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的淋漓尽致,我不期望有丰富的物质待遇,只希望用我的智慧,热忱和努力来实现我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在莘莘学子中,我并非最好,但我拥有不懈奋斗的意念,愈战愈强的精神和忠实肯干的作风,这才是最重要的。

追求永无止境,奋斗永无穷期。我要在新的起点、新的层次、以新的姿态、展现新的风貌,书写新的记录,创造新的成绩,我的自信,来自我的能力,您的鼓励;我的希望寄托于您的慧眼。如果您把信任和希望给我,那么我的自信、我的能力,我的激情,我的执着将是您最满意的答案。

您一刻的斟酌,我一生的选择!

诚祝贵单位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大专语文教育范文第9篇

张铭

身份证号码

性 别

年 龄

24岁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婚姻状况

未婚

视 力 状 况

身高(厘米)

169 cm

体重(公斤)

57 kg

民 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赣州市(含区市县)

技术职称

最 高 学 历

大专

现居住地

南昌市(含区市县)

毕业时间

2008

求 职 状 态

目前正在找工作

电话、手机

15083545853/15083545853

EMAIL

个人主页

地 址

南昌市西湖区抚河路99号

邮编

330000

受教

育及

培训

状况

2005年9 月 至 2008年6月

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语文教育 大专

专业描述:

所修课程:现代汉语、现代文学、古代汉语、古典文学、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技能等等。具有中小学语文教学能力。

任职公司名称: 南昌市小作家协会 。

2008年3 月 至 2012年1月

副主任

工作职责和业绩:

负责某教学点的全部工作 如:招生工作、后勤工作、制作工作 教学工作

任职公司名称: 江西省教育期刊社 。

培训管理人员

工作职责和业绩:

招生宣传 策划 招生工作

任职公司名称: 南昌信达高级英文学校 。

招生主管

工作职责和业绩:

策划 宣传 招生工作

求职意向

现从事行业:

科研/院校/培训

现从事职业:

院校

现职位级别:

初级职位(两年以下工作经验)

期望月薪:

面议

目前月薪:

面议

可到岗时间:

一个月以内

期望工作性质:

全职

欲工作地区:

南昌市(含区市县)

欲从事行业:

科研/院校/培训、健身/运动、电视/媒体/影视、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文化/艺产业

欲从事职业:

院校

技能特长

语文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影视制作、photoshopCS使用

外语水平

第一外语:英语 一般

第二外语:英语 一般

兴趣爱好

看本人简历

自我简评

看本人简历

大专语文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课堂魅力;文化形象;激发求知欲

日前,欣赏了罗才军老师的一堂语文课——《少年闰土》,这是充满了无与伦比的魅力的一堂课。我反复观看了三、四遍,每次都沉醉于其中,久久还在回味,这让我又想到了“创建魅力课堂”问题。这节课给我有深深感触,语文课如果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除了需要教师深厚的文化功底,更要靠教师独特的教学技巧去处理和挖掘语文本身的魅力。

一、课堂要首先构建文化形象的魅力

语文课堂的知识形象魅力起码应该包括知识本身的魅力和语文教师自身魅力两层含义。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来,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如同徜徉在花海中一样得到美感享受,是每一位教师应该向往的。让学生在“艺术”的享受中获取正确的知识内容和相应的语文经验,为他们自主地再探究奠定基础。教师的魅力在于睿智,一名充满魅力的教师,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正所谓“学高为师”。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教师的文化形象对课堂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诚然,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成为教育专家,但语文教师的确不可以不博学。并且能够在广博的阅读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文化资源,使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革新,理念不断提升。

二、魅力课堂要以激发、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为目的

阿莫纳什维利认为:“我坚信教育的强大力量!教育的力量就在于,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区别对待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和形成他的个性特点,能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以普通的友爱相与人为善的精神感染他们中间的每个人。”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并非入学前就有,而是在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学习动机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趋向成熟的心理与教材的相关度。有人说“三流的教师在课堂上演绎的是教案,二流的教师演绎的则是教材,一流的教师在课堂内外演绎的是自己的人生。”这种评价,绝非刻薄。当前,我们的语文课缺少魅力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教学方法没有真正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和积极性为明确目标。语文课要求教师技艺精湛,掌握某些像演戏一样的舞台艺术的表现手段,如语言技术、脸部表情、手势、身体姿势等,其目的是为了使教学过程对学生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课堂上每一种教学表情手段的运用都是为了调动学生求知的激情,使课上得生动有趣,使教学内容印入学生的脑海和心灵,激起他们对掌握知识的渴望和激情。

三、魅力课堂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建魅力课堂,教师应努力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民主氛围,提倡、鼓励、诱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为学生课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如果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能学好他所教的学科。只有当你意识到自己使别人得到了快乐的时候,你才能体验到真正的为人之乐。

四、魅力课堂应充满人文关怀

《语文课程标准》早就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生在语文课程中就应该受到人文关怀,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他们的体验和个性心理特征就应该受到尊重,我们许多参赛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连一个很小的细节都不放过,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哪怕有一个学生没读完,老师也会耐心地等待他读完,甚至把话筒对着他,把他(她)的朗读声扩出来予以鼓励。这真正是在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真正凸显了教师的人文关怀。

语文是一门科学,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艺术。新的教育形势要求语文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地使用各种教学策略,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创设魅力课堂,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达到知识与能力以及素质的全面提高。魅力课堂的打造不仅仅是施教者的梦想,而且应该成为施教者自觉的教育教学实践。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打造属于自己的魅力课堂而奋斗!

参考文献:

[1]阿莫纳什维利.《对学生的学习评价的教养和教育职能》

[2]蒙旦(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论儿童的教育》

作者简介:

王柳,男,(1982~ )重庆市秀山县人,学历:大专,专业:计算机应用,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

上一篇:综合素质教育范文 下一篇:税务预算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