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医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3 10:31:08

大专医学论文

大专医学论文范文第1篇

1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特点

大专生因其自身学历层次较低、对就业前景不乐观等因素,存在自卑、焦虑及自暴自弃等心理;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和新一代青年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使其思想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教育过程是一个与学生交心的过程,唯有发自内心的教育,才能深入人心。临床医学大专生在教学医院接受的教育分为理论授课、课间见习及临床实习,教师在给学生们授课之前、学生在临床科室见习及实习期间,教师不乏与学生进行深度接触的机会,授课及带教老师应抓住这些机会,走进其内心世界,消除其自卑心理,帮助学生重新树立自信心,对困扰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化解,进而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并增加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将对教师理论授课及临床带教的效果大有裨益。

2针对医学大专生的特点

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及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临床医学大专生理论知识基础薄弱,培养基调为面向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贴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需求、结合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合格的卫生人才。在理论教学方面的教学方法为:①在遵循大纲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充实、更新教学内容,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和方案;②从社区的常见病、多发病入手,结合临床的典型病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临床少见病、疑难病的学习内容,作为了解内容简单介绍,给学生点到为止,不必面面俱到;③在课间见习、实习的临床带教方面,同样以基层医院的常见病、多发病为主,教学查房的内容包括病种、侧重点一定要与针对本科生及住院医师的教学查房区别开来,而对于复杂病例或危重病例只需他们掌握转诊要点即可。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医学大专生由于理论知识薄弱、就业压力过大或对未来的就业单位不满意,缺乏自信心,学习动力不足。这就需要带教老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做好教学设计,不断改进教学手段,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交流。课堂教学一定要摒弃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培养并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比让学生们记住课堂的内容更为重要。据肖凤等的调查报告显示,喜欢被动式接受学习内容的学生只占15.1%。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教学的每一环节,课堂上充分展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适当运用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是近年来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认可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相比有很大不同。PBL教学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运用在临床教学中则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PBL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从中国PBL教学的发展情况来看,PBL教学的侧重点在于培养一种思维模式,而不是掌握确切的知识,其整个过程尚有待完善。针对医学大专生基础理论知识相对不够扎实、学习主动性相对较差的情况,适当应用PBL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通过临床实践巩固相关理论知识可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在临床见习之前教师可给学生提供可能感兴趣的问题去准备,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临床见习时才能有更大的收获。在临床见习中学生又会发现新的问题,而后带着问题再去学习理论知识,使理论知识切实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使二者真正地成为一体,不可分割,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5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

以往评价临床医学大专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要根据理论考试成绩,不利于真实评价每个学生的理论水平及临床能力。临床课程考试不应只是考核理论知识,更应在平时的临床实践中给学生们打分,考核内容应包括病历书写、患者接诊、实践操作能力、医德医风以及与患者沟通技巧等各个方面,将其计入平时成绩,真实地反映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6加强带教师资的培训

若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资培训尤为重要。在给学生授课或教学查房之前,首先教师应明确教授的对象及医学生将来服务的对象。在进行理论讲座或教学查房时应将大专生、本科生及轮转的住院医师区别开来,针对不同教授对象的课件内容应有所区别,以提高授课及教学查房的效果。因此,加强教师的带教理念培训非常重要。临床科室的教师在带教过程中根据临床医学大专生的特点相应地调整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可使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习兴趣及动力提高,学习效果明显改善。作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大专生教育不可或缺,只有重视临床医学大专生教育,才能为基层百姓培养更加合格过硬的医学人才,从根本上解决患者无论疾病大小集中大型医院就诊的现状,保障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结语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临床医学专业大专生的教学方法因其自身的特点有别于其他医学生的教育。作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大专生教育不可或缺,只有重视临床医学大专生教育,才能为基层百姓培养更加合格过硬的医学人才,从根本上解决患者无论疾病大小集中大型医院就诊的现状,保障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造福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教学医院带教老师的不断摸索与探讨,定会找到适合临床医学专业大专生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医学卫生人才而努力。

大专医学论文范文第2篇

医学检验学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医学检验学的教学模式仍然局限于课本固有知识和临床检验操作技能的传授,忽略了科研能力方面的培养。文章分析了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科研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根据医学检验的学科特色,开展力所能及的科研活动,不断提高科研能力。

【关键词】

医学检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

医学检验学又称为临床检验诊断学,以检测和分析人的血液、体液和组织为基础,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临床检验诊断学一般分为临床化学、临床血液学、临床体液学、临床免疫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分子生物学以及临床输血等专业学科。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教学模式多以课堂教学和临床教学为主,在教学内容上主要要求对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的学习,而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却往往被忽视,这样不利于学生今后科研能力的养成[1]。所以,要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将临床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具有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的医学人才,才能为我国的医疗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2-3]。本文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以临床为导向的科研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1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科研思维能力不足目前我国医学检验专业主要是4年或5年本科制以及3年大专制,大专学校往往注重理论基础的教学,而忽视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在校时只重视专业理论,却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并且,由于医学检验专业起步晚,科研水平相对较低,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也明显不足[4]。医学检验人员缺乏科研能力,会大大影响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导致一些先进的检验方法和技术不能及时运用到临床实际应用中。另外,培养复合型医学检验人才是新形势下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产学研相结合的一种培养模式[5]。

1.2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对科研相关知识和流程缺乏了解医学科研的一般流程包括:首先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然后是查阅文献,了解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根据文献查阅结果,确定拟要研究的内容,并进行课题设计,同时注意设计方案的意义、合理性、可操作性;试验完成后,收集整理实验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由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较少,对上述科研流程缺乏了解,以至于对科研产生畏惧心理。另外,进行医学科研要求具有丰富的临床知识,及时了解各种疾病的最新进展,以及要求掌握科研相关知识,包括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知识等,这些都是目前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所欠缺的。

2如何培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

2.1引导和培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科研思维的培养是培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关键,医学检验专业不仅要注重理论基础的教学,也不要忽视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传统医学检验教学基础上,增加最新的国际检验学术动态,在每节课中利用一定时间介绍一些前瞻性科研成果或进展,并对这些科研成果中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介绍,目的是让同学们逐步建立起科研兴趣和创新思维。在课程设置上可增加一定次数的医学检验诊断学进展专题讲座,由医学检验诊断学教师主持并邀请科研专家进行报告,让学生了解目前科研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例如医学检验诊断学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国内外科研差距问题等,注重现实问题的客观存在,提高学生自身使命感和责任感。另外,可以实行实验室开放制度,使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进入实验室操作,了解一些医学科研工作,加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对科研的认识,为进一步进行科研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2.2加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科研相关知识的培训国内外专家学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对学生科学研究方法和技巧方面的训练,尤其是科研能力的培养,实际上是理论与实践学习的创新过程[6]。针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科研综合能力较薄弱的普遍现象,医学院校应该对学生进行各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技巧和科研论文的写作等科研相关知识的培训。

2.2.1加强文献阅读能力的培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要对本专业领域有非常充分的了解。教师可适当布置课前或课后的一些小任务,这种小任务应该是不以学习基础知识为目的而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为目的,教师在课上提出探索性问题,学生在课下思考问题并学会查阅文献解决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汇报总结。在阅读文献方面,要结合提出的问题,了解问题相关领域的科研前沿,要选择在国内外本专业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刊物上发表的近几年文章进行精读,通过阅读了解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动态,相应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样,不仅培养了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加强了文献阅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2加强医学统计学知识的学习。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发展,统计学在医药卫生领域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医学科研人员分析和揭示医学的内在规律[7]。医学统计学是将复杂的理论知识与应用技巧相结合的医学基础课程,该课程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推理性和实践性。鉴于医学统计学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目前在我国医学院校,其已成为医学研究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8]。但是在医学检验本科专业中,我国医学院校却很少开展医学统计学的课程。因此,为了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应该适当在医学检验专业中设置一些基本的医学统计学课程。该课程不需要太大的难度,以免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医学统计学知识即可,比如:统计设计(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SPSS统计软件的简单应用、数据正态性分析、t检验、χ2检验、非参数检验等。

2.2.3加强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培训。医学论文是以医药科学及其与之相关的现代科学知识为理论指导,经过科研设计、实验与临床观察或现场调查后,将所得到的数据材料经过整理、分析、统计学处理后写成的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文章。医学论文是科研过程的总结,论文的写作水平是科研能力的体现,撰写医学论文是医学人才的基本功之一,写好一篇医学论文与论文的选题、内容质量和写作的技巧等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在医学检验本科专业中,医学院校很少开展关于医学论文写作的课程。因此,为了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医学论文写作能力,应该在医学检验专业中设置提高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课程或讲座。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了解最基本的医学论文写作规范和注意事项,包括论文题目、摘要、材料与方法、实验结果、讨论等的撰写,以及论文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3结语

总之,随着医学检验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层次的不断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已是医学院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检验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培养同时具备优秀临床检验技能和科研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是医学检验诊断学的发展趋势。如何不断地加强医学院校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郑凯,彭云珠,李锐洁.论医学本科生科研思维和能力的培养[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3):58-59.

[2]贺文慧,李光龙.教研型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探究,2012,9(l):67-70.

[3]高锋,杜艳,杨翠霞,等.精英式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4):20-21.

[4]徐克前,李登清,龚道科,等.多模式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促进医学检验复合型人才培养[J].检验医学教育,2011,9(4):3-4.

[5]赵艳华,张文玲.复合型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方式探讨[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5):72-73.

[6]董海龙,熊利泽.关于我国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训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4):622-623.

[7]纪卫东,胡大林,吕嘉春,等.浅议医学统计学教学与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中国热带医学,2006,6(4):746-747.

[8]施红英,闫洪涛,杨新军.医学统计学教学的现况调查与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6):1164-1166.

大专医学论文范文第3篇

医学论文写作与投稿,还是有大致的一些方法可循的。

1 提高医学论文投稿刊用率的方法

1.1 先当读者,后当作者

俗话说:“读得多胸中有数,写得多笔下生花。”写作能力要靠不断地读写训练才能获得。为了增加机会,当自己准备写作论文时,不妨先读几本自己想投稿的期刊,领会一下该期刊的选文特点和编辑风格,也应该认真读一下该期刊的稿约,充分了解编辑部对作者的要求,尽量使论文在写作和誊抄过程中减少差错,符合规范化要求。努力做到“先当该刊的读者,再当该刊的作者”。

1.2 写好各部分

一篇好的医学论文应该有头有尾,结构完整;层次段落匀称紧凑;主次详略搭配得当;同时还要与论文的体裁特点和要求相适应。

开头是组成文章大厦的基石,由于它的这种特殊地位,历来受到作者的重视。常见的开头方式有:开宗明义,总揽全文和文首标目简洁明了,落笔人题等。论文要内容翔实,变化多姿,常见的技法有:引线穿珠,绪繁不乱,繁简适度,各尽其妙和多种技术,相错成文等;核心部分常用方法有举例法、引用法、分类法、比较法、数字法、图表法等。结尾是论文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完成论文的最后一步。常见的结尾方法有呼应篇首,首尾圆合和启示联想,深化题旨等。

1.3 投稿“四窍门”

1.3.1 选期刊

我国医学学术期刊很多,全国约千种。这些期刊各有侧重。偏重理论或实验研究的读者多集中在研究单位、大专院校以及一些医院的实验室、放射免疫检测中心、化验室等,着重临床应用的读者多为临床医务工作者。作者应有的放矢,明确目标,依据文稿的质量、学术水平和期刊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期刊,高水平的论文应尽量投寄被国际检索系统(SCI,ISTP,ISR,K1)和国际检索工具(1M,EM,BA,CA)收录的期刊。

1.3.2 挑栏目

现有的医学学术论文,已形成一定的写作程式。多数期刊大多划分有“专题讨论、论著、综述、技术交流、病例报告、新知识教程、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有的期刊设有多达五十多个栏目。写作论文时首先必须根据所准备的资料与题材,选取适合的栏目形式来书写,便于编辑选取和安排。

1.3.3 备资料

资料不全直接影响论文内容的科学性。许多有价值的临床资料不要忽视,对每份病例和临床笔记要充分收集整理,并进行分析研究。分析讨论中要有新意,对读者有吸引力的论文才不至于被编辑部淘汰。

1.3.4 看预告

许多种期刊往往于每年最后一期预告次年各期组稿重点内容,适时注意期刊预告信息,了解该期刊组稿动向,则可增加投稿成功率。

1.4 注意事项

1.文稿质量不仅反映作者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同时也体现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修养。表达能力欠佳,技术处理欠妥或明显错误,都会影响录用。

2.文稿中医学名词、图表设计和绘制以及标点符号使用不够规范或仍使用已废弃的非法定计量单位,都会影响论文的被选取以及论文的发表时间。有关对论文的规范化要求,如医学名词、法定计量单位等,可参考有关文献。

3.署上有名气的专家教授的名字又没有征得本人同意,不但不会增加的机会,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编辑部在选择文稿时虽然有时会考虑作者的名气,但最关心的还是文章的质量。

4.投稿时请写好附言,信要写得客气些,主要阐明自己为何写这篇稿件,将此稿的重要性、创新性、实用价值讲明白,以供编辑录用参考。落款要写明详细回信地址和真实姓名,以便于编辑部与你取得联系。还要请作者工作单位主管学术机构审核,附单位推荐函,以示对你负责,表明此文是真实的,不是抄袭、剽窃、冒名顶替或弄虚作假的。否则,也会影响论文的发表。

5.要摘清楚该期刊投稿是否需付稿件处理费和版面费。需付稿件处理费和版面费的,不邮稿件处理费和版面费,编辑部一般是不会录用的。

6.要搞清楚该期刊投稿是否接收电子邮件稿件,方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稿件。稿件可用方格稿纸用钢笔工整誊写,或以稿纸方式打印也可,注意自留底稿,不要寄复印件或复写件。

7.投寄包装时要仔细,一些稿件在邮寄时丢失、严重的耽搁或损坏,主要是由于包装不当所致,所以,任何时候自己一定要留一份底稿。以免邮寄时丢失,使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付诸东流,一定要用牛皮纸做成的规范信封,牢固封好,为了牢固起见,在封口端可用一条加固带。一定要贴足邮票,以免邮局退回、耽搁时间或丢失。

医学论文属严肃的书面文体。在风格上一般崇尚严谨周密。要求行文简练,语法正确,重点突出。对于严谨的医学论文的作者来说,句型、用词、拼写、标点、数字、图表等都是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医学科技成就的重要手段。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语文知识、外文知识和计量学知识,都是应必备的知识。否则,都会直接影响医学论文投稿的成功率。

2 提高译稿刊用率的途径

译稿也有一个投稿问题,中国的《国外医学》有44个分册,它们也需要大量的稿件。提高译稿刊用率,可以把凝聚着原著、编译、编审和校对者心血结晶的译稿更多地转变为医药科学的宝贵财富,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译稿的刊用率呢?

2.1 选题是关键

翻开国外医学期刊,各种题目纷呈,包括内外妇儿和诸般杂症,论著、综述和短篇报道,理论、技术和操作方法,管理、培训和专题讨论等,从形式到内容琳琅满目。面对这些文章,我们不要信手拈来匆忙动手翻译,而应十分审慎地捕捉那些对我国医药护理学发展有导向作用的、国内同道关注而又缺少报道的题目来译,当然也包括“热点”和“焦点”题目。也就是说一定要选择那些有重要价值、新颖、实用性强的题目。此外,还必须考虑到主观条件,再好的题目,若不具备完成这个题目的基本素质也是徒劳的,因此,要扬长避短。力求选择那些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题目。翻译实践证明,经过反复比较,从几个备选题目中选出的最中意的题目,其译稿的刊用率一般较高。

2.2 提高翻译质量

医学翻译,不同于文学创作,它来源于原文。编辑部常先后甚至同时收到来源于同一篇文章的译稿,有的被刊用,有的被废弃。优胜劣汰,重在质量,这是刊用与否的最根本原因。一篇用1000字译文足可表达的原文,若译成1500字以上的译文,势必拖沓,苍白无力,甚至暄宾夺主,本末倒置,必然质量不高。质量的含义是指物体本质的优劣,拿译稿来说,其公认的质量标准是译文的“信、达、雅”,即忠实准确,通顺流畅以及保持原文的韵昧和风格。

译稿质量低是刊用率低的最根本原因。选题和原文的时效性也属于质量范畴。为了提高译稿质量,必须从外语、汉语和专业知识上下一番苦功夫,经过长期的修养和磨炼。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翻译工作。那种将翻译过程简单地看作是将原文机械地转换为汉语的过程是不对的,那种认为反正编审者还要审校和修改,把一些错误和纰漏留给他们去纠正、完善的做法也是不对的。出现本不该发生的错误,要么是翻译者草率从事,马虎大意,要么是基本素质低和责任心不强。这些认识和做法都会降低刊用率。

说到底,翻译的质量不仅取决于翻译者的各种知识水平,还取决于翻译者的态度。如果态度严肃认真,多查勤问,不自以为是,不得过且过,多思考,多比较,那就可少犯或不犯错误;否则,马马虎虎,粗心大意,不认真研究思考,就会使本可避免的错误连篇出现。所以,每一位撰译者对其译稿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对每个词、每一句,甚至每个标点符号都要认真琢磨、推敲,务必做到一丝不苟,来不得半点马虎。

2.3 重视原文的时效性

医学期刊的信息性很强,要特别重视其时效性。原文的出版周期与译稿的刊用率密切相关。许多国外医学系列分册稿约时要求综述主要依据5年内发表的外文文献,译文和文摘要采用1年内出版的外文期刊。一篇译稿从投稿至刊出的出版周期,至少有如下环节:投稿;初审和复审;制版、付印;厂家和编译者校样;退厂修改;制型;印刷、装订;发行等。每个环节都需要一定时间,整个周期常以月计,即使是月刊也常常在数月前定稿,不然难免延期出版。

为了提高译稿的刊用率,最好从最近出版的原文中取材,越是抢在前头,刊用率越高。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要用最快的速度赶译、加工和付寄。相同质量的译稿,必然是“捷足先登”。先拣前几期原文,依次慢悠悠地译,或积攒一批译稿再一起付寄的做法,常常坐失良机,其刊用率显著降低。

经验证明,取材于本年原文期刊最初几期(收到时间:原版在发行后2-3个月,影印版在原版发行后约半年)的译稿刊用率最高。因为这些译稿可能在本年度或下一年度内刊出,不超过稿约规定的时限;取材于本年度原文期刊最后几期(收到时间:原版常在当年的第4季度,影印版常在下一年度的上半年)的译稿刊用率最低,因为经过出版周期后常常超过稿约时限。“昨日黄花”已失去信息价值,刊出的希望自然十分渺茫了。

2.4 充分利用工具书

近年来医药护理学的发展迅猛,其文献日益增多,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新名词、新术语正以每年1500个以上的速度涌现。撰译者常常遇到重要部分的关键词、义,难以译出,光靠闭门苦思冥想未必行得通,寻师访友也非易事,最简单可行的办法是借助于工具书,常用的有:医药词典、英汉医药词典和英汉缩略语词典等;国内有关期刊(仅《国外医学》系列过去的统计已有44个分册),特别是近3年内的相应期刊;权威性参考书籍。

医学护理学翻译常用意译和音译等译法。创新常出自权威之手,初学翻译者用词不当便成为“乱译”,因此必须慎用。有些专业新术语在查不到适宜译名时可不必译出,直接写上原文,有些可根据可靠书刊的解释在原文后的括号中交代它的性质或作用。

2.5 多读范文

多读医学英汉对照范文无疑是卓有成效的。译者常常受到时间、地域、经费和期刊版面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影响翻译水平的提高。精读医学英汉对照范文好处在于:

可加深对原文的理解,丰富外语词汇。不仅可了解某些外语单词、词组的基本含义,而且可了解其特定情况下的引申意义,可更多更灵活地掌握外语惯用语,理解某些外语复杂句型的语法现象。

可提高汉语修养。正确理解原文是翻译工作的前一半,用规范化汉语确切、通畅地表达出原文的含意是翻译工作的后一半――成功翻译的决定性部分。通过大量精读范文,必然会使汉语词汇更加丰富多彩,遣词造句更加凝练准确,表达手段更加严谨完美。充实词汇,善于修辞,熟悉并灵活运用汉语的行文规则,才能使译文更加通顺流畅。

精读范文可拓宽专业知识的广度和开掘其深度。有了深厚的专业知识底蕴,再加上较高的外语和汉语水平,动手翻译自然就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可提高翻译技巧和改善翻译方法。由于外文与汉语两种语言词汇的含义广狭不同,搭配能力有差异,语法功能有别,修辞方法不一,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常常出现需补充、减略、变换句型和转变说法之处。精读范文时注意并领悟翻译技巧,必然使自己的译文日趋达到“信、达、雅”的境界。

3 医学论文常见败笔原因

每位作者都希望自己写作的学术论文被期刊刊用发表,但有的很快被中央或地方系列期刊刊用,有的则被编辑部退修或退稿,甚至“石沉大海”。其失败原因是什么?

3.1 题名欠妥

论文题名要求言简意赅,切忌冗长、繁杂。题名是否醒目、简明、确切、易懂,关系到论文能否被刊用,读者是否愿意阅读。每位作者总是力图以最简洁、鲜明的语言来高度概括、拟定自己所写论文的题名,但做起来未必能达到。常见以下问题:

题名过大,令人望文兴叹:写作医学论文,选题不宜过大。题目太大,牵扯内容广泛,写出的文章必然面面俱到,不深不透。

题名不确切:题名是论文中心内容的高度概括,应充分体现“确切、简明、精练、醒目”四要素,使人看了标题就能从中迅速而准确地领会文稿的中心思想或主要内容。

大题小做:有的作者善于把题目命名得耸人听闻,以此来吸引读者。在审稿中常发现大题小做的现象。从文题看,好像作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文章内容则根本谈不上什么研究,使人阅后大失所望,颇有受骗之感。

3.2格式不规范

随着出版事业的发展,各种期刊对论文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除要求论文应具有科学性、首创性和逻辑性外,还要求论文书写格式规范化、标准化,以提高期刊质量,但有的作者对论文写作的规范化格式不熟悉,有的作者因书写不规范,虽然文稿内容尚好,经过编辑一再退修,仍不符合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延误了发表时间,使作者的辛勤劳动化为几张废纸。

3.3 文词冗长

不论写什么文章都要努力做到简洁、精练。开门见山,以最少的文字表达要讲的内容。但有的文章未能在原始材料上去粗取精,毫无选择地把所有科研过程和结果都纳入论文,生怕读者看不懂,让人望而生畏,论文自然很难发表。

3.4 不合稿约

稿约是简明的写作学范文,每种期刊都有各自的办刊宗旨和相对固定的栏目设置,有些地方性期刊一般只征当地稿件。因此,撰稿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拟投期刊的征稿细则,了解其征稿范围及内容。如《中华内科期刊》主要刊登内科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研究成果等。只有遵照欲投期刊的“稿约”,才能提高论文被刊用的可能。

3.5 一字之差

数字误抄,核对时又未校出,虽然一字之差,但涉及整篇论文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因此文稿被退回是理所当然的。有一篇论文寄某期刊社半年后退稿,等再次重抄时才发现将初潮年龄数字误抄,不合常理。这一教训告诉我们,抄写文章一定要认真,誊清后最好请他人校对一次,尤其是数字、药名、剂量等,更要反复核对,做到准确无误。

3.6 内容陈旧

医学论文贵在新,评价一篇论文的质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有无独创之处,虽并不苛求于“前所未有”的开创性发现,也可以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或在某一领域中的某一点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并力求发展。创新是论文质量的核心所在,没有新内容的文章是不会得到编者、审者和读者青睐的。有时获得一些信息,欲完成某篇论文的写作,由于主客观原因未及时动笔,稍有迟延即被人捷足先登,使人悔之莫及。

3.7 著录不当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组成部分,著录好参考文献,既是作者写作论文的需要,也是读者阅读文献的需要,更是编辑工作的量化标识,故参考文献著录必须规范化,常见参考文献著录不当有:著录格式不规范;正文中无参考文献的角码;参考文献排列顺序和正文中引用次序不一致;格式前后不一;重复著录;参考文献过于陈旧;参考文献过多过滥;文献无文题;引用作者未亲自阅读过的文献。

(本文系罗磊、梁丽娟编著的《医学论文投稿、写作与英译手册》的第4章第5-7节。该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05年5月出版,责任编辑是张建平。本刊刊载的此文,已经作者本人过目。)

大专医学论文范文第4篇

皮肤护理专业论文是发表在专业期刊上的皮肤科护理科研成果及临床护理结论的文章。通过护理专业论文,护理人员可了解本专业在临床和基础研究中的新发现、新知识及创新成果,以便指导护理人员更好的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皮肤护理专业论文价值取决于主题,集中于作者在论文中阐述的学术观点、看法、主张和经验[1],在指导护理实践、提高护理质量、推进护理学科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在2004-2012年期间,担任某护理杂志的皮肤病护理专业论文的审稿人,通过对论文的审理,欣喜地发现皮肤护理专业论文质量迈上了新的发展阶段。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有一部分来稿价值不高, 以致没有刊用。笔者就稿件写作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

1 一般资料

1.1 稿件类型

69篇文章中,护理经验交流49篇(71.01%), 护理研究19篇(27.54 %),综述1篇(1.45%)。

1.2 审稿结果

经过审阅,可刊出的文章11篇(15.94%),修改后可刊出的文章28篇(40.58%),两者为39篇(56.52%)。修改后重审11篇(15.94%),退稿10篇(14.49%),建议改投其他刊物7篇(10.15%),送其他相关专业再审2篇(2.9%)。

2 稿件中常见问题

在笔者审阅的69篇文章中,问题可归为以下几类:

2.1 格式不规范

笔者在审阅中发现部分论文将泛意词(如:方法、研究)作为关键词或提取关键词较随意,有些短语也被放入关键词中。摘要本是论文内容信息的精炼浓缩,而有些作者却将精炼浓缩误解为“简略”而导致摘要信息的缺失;相反,有些作者想反映全文的信息却使摘要篇幅过长,显得“嗦”。

2.2 偏离主题,缺乏重点

有的作者有好的临床经验,但文字水平欠佳,其文章重点不突出,逻辑性差,文字口语化较多,杂乱无章,有的生怕文章写不全面。所有的问题面面俱到,反而喧宾夺主。只有文字叙述简明顺畅,推理符合逻辑,前呼后应,论述有据,重点突出,观察明确,才易被及时采纳刊用。如《**疱疹相关因素的分析与护理》,其相关因素分析目的是为了找到影响护理效果的因素,遗憾的是护理技术部分内容未详细描述,仅提出少量的护理对策。

2.3 内容不严谨

笔者提到的内容严谨性包括统计学的严谨性和数据的一致性。统计学的运用需要有足够大的样本量,一些文章虽使用统计学,但样本量较少,其结论可信度不高。还有一部分文章中的数据与得到的统计结果明显不一致,这让读者对其数据来源的真实性产生质疑。

2.4 理论描述为主,缺少亮点

理论描述对于推导性的文章来说还能接受,但对于实践性的皮肤护理就显得有些空洞了。69篇稿件中护理经验交流的有49篇(占71.01%),大多数为回顾性分析的总结,内容缺乏亮点。

3 提高皮肤护理论文专业价值的建议

3.1 规范文章的格式

论文的基本要素包括题名、作者署名、单位信息、摘要、关键词、分类号、引言、正文、结论(结束语)、参考文献和作者简介等。规范的论文格式,会无言透露作者治学严谨、成果可信。因此,作者只有按照规范化编排要求处理的文稿,才能让优秀皮肤护理论文的价值得到体现。

3.2 合理运用数据

能否正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是判断医学论文是否具有学术价值的重要标准[2],相比于文字叙述,加入数据的论文对于观点的阐述显得更有说服力,而统计学在论文的写作中更是如虎添翼。论文中运用统计学需注意数据的搜集方法,尽量选用随机化较高的数据,并尽可能避免偏倚;样本量需经过计算达到统计要求的最少样本量;选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关系到统计结果的有效性,错误的统计方法将导致前面的工作功亏一篑。

3.3 理论结合实践

皮肤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光有理论,也只是纸上谈兵。结合临床实践,作者才能更熟练地掌握护理理论知识。论文中加入护理实践,就会显得很饱满,也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医疗创新领域的研究,不仅给临床护理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给护理人员提供了从难点、疑点、空白点中寻求具有创新的护理科研选题的机会和目标[3]。例如医疗上开展某种新项目,护理人员应不断学习、观察记录,对得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找出护理方面的规律,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供他人参考或进一步指导护理实践,撰写出具有价值的高质量前沿性护理论文。

3.4 融合创新元素

护理学是应用学科, 贴近临床、贴近护理, 是护理学术研究的主方向, 是永恒的护理研究课题[4]。创新是论文的灵魂,是有别于其他文献的特征所在。选题前,作者首先要查阅大量的文献,确保所选的方向确实有创新意义。选题时应针对当前皮肤护理的热点或前沿问题,重点解决护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这类文章才会更吸引眼球,更有有专业价值。

皮肤护理论文价值的提高,既要作者掌握护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又要熟悉必要的论文写作技巧。多参加实践活动,密切关注学术发展动态,勤于动脑、勤于思考、勤于钻研,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写作能力。只有作者把握了论文立论新颖、结构层次清晰、语言表达规范等写作要点,才会使皮肤护理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蒋艳,沈宁,闫瑞芹. 我国护理专业人力资源现状及改进建议[ J ] . 护理管理杂志,2004 (2) :19-21

[2] 王晴,李刚.医学论文中常见的统计学问题分类简析.编辑学报,2006,18(4):270-272

[3]李青.医护合作在提高护理论文质量中的作用.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7):2104-2105

[4] 刘苏君. 尽责于护理研究的健康发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10,45(1): 5

作者简介:

大专医学论文范文第5篇

1医学统计学方法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生对医学统计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其与临床关系不大,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统计学。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不够,一边学一边忘,学习流于形式。

1.2实验学时不足

我校为三年制大专,学生只有两年在校学习时间,开设课程较多,且普遍存在课时相对欠缺、内容稍显匮乏的情况。笔者在预防医学教学过程中,深感统计学对医学工作者未来的科研和临床工作都非常重要,但是课程学时明显不足,理论14学时,实验只有6学时。由于学时有限,再加上学生数学基础差,甚至是文科生等情况,学生理解困难且没有时间加强训练、进一步巩固,很难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1.3实验课程设计不合理

目前的授课计划为3次课6学时。第一次课讲解传统SHARP计算器统计功能的使用;第二次课为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主要是t检验;第三次为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主要是卡方检验。后两次课其实就是习题课,先复习理论课的知识点,简单讲解题目,然后布置一些习题让学生做,最后讨论分析,解答学生的疑问。这样的课程设计并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用功的学生对着教材上的步骤能写出答案,而有些不用功的学生就抄袭别人的答案,导致实验报告内容一模一样。

1.4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

由于学生对统计方法的基本思想理解不足,实验课上只是依葫芦画瓢地照搬公式完成习题,对具体的科研步骤一无所知,导致在今后的科研工作和临床研究中,不知如何进行科研设计和收集、整理资料。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2医学统计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2.1端正学习态度

要想消除学生关于为什么要学习统计学的困惑,必须结合临床实际案例,找一些简单的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的医学论文来辅助教学。这样理论知识和临床科研相结合,学习有的放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端正学习态度。同时提醒学生统计学知识也是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必考内容,只有掌握才能顺利通过考试。

2.2实验过程设计

统计实验共3次课6学时。第一次课在原有学习SHARP计算器统计功能的基础上,增加计算机技术在统计学中的使用功能,可以学习办公软件Excel中的统计函数fx统计功能的使用。两者结合可以使学生快速掌握均数和标准差等基本统计指标通过电脑迅速调出的方法。第二、三次课分析国内外刊物发表的论文,针对不同专业学生选择不同论文。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来讨论,分析论文的设计思路、实施步骤、统计方法的运用以及统计结果的正确性。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参与其中,学会收集、整理资料并根据资料类型选择合适的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通过提问,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系统掌握统计学知识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这些典型论文分析,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了解两者的联系,明白统计学知识的作用及重要性。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熟练掌握统计数据处理步骤,完成实验报告。临床科研实例分析与习题练习,可以明显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2.3学习使用SPSS统计软件

信息化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只用传统的计算器进行实验教学和医学科研已经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教学形势。应学生要求,对当前应用较普遍的统计软件进行介绍,并建立医学统计学实验室。SPSS(StatisticalPackageforSocialScience,社会科学统计)软件是非统计专业人员应用最多的统计分析软件,也是国际医学期刊引用最多的统计软件[2]。考虑到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时受限,可增加一次实验对SPSS软件进行简单讲解,结合课本例题演示操作。这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科研和临床工作中能独立使用SPSS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4改革实验考核方式

实验成绩以往主要依据实验报告以及实验考勤评定。笔者在实验报告批改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结果相似,推测有些学生抄袭别人的答案。建议在以后的考核中增加技能考核,由教研室命题(3~5道)。命题范围为计算器统计功能的使用以及SPSS软件简单功能的使用,以此判断学生实验技能掌握情况,根据学生表现打分。这样给予学生适当压力,可以提高学习效果,使考核更公平。

2.5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也应借助这一便捷的媒体来传播统计学知识。通过教研室教学网站,向学生推荐一些国内优秀教师的医学统计学公开课视频以及高质量的医学统计学网站。利用网络平台回答学生提问,促进师生互动沟通,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最终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医学统计学方法是学生公认的预防医学中最难理解的章节,也是最难学习的医学课程之一。我们通过改革课程设计,加强统计软件学习,使理论和临床紧密结合。同时改革实验考核方式,利用网络资源等手段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质量。教学改革中教师可以尝试各种教学方法,通过不懈努力和不断探索,逐渐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生知识储备,为社会输送合格医疗人才。

参考文献:

[1]魏双平,刘叶建.预防医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1.

[2]王锐,陈长生,徐勇勇,等.统计软件SPSS教学的经验与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5):425-427.

大专医学论文范文第6篇

大家好!

首先感谢医院给予我展示自我的舞台和施展才华的机会!中层干部实行公平、公正、公开地竞争上岗,这是我院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我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有益尝试。我一是拥护,二是支持,三是参与。我将珍惜这次提高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勇敢地走上台来,接受大家的评判。

今天,我竞聘的岗位是医务科科长,是因为我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第一、敬业、务实的态度,打好了干好一切工作的基础。

我的敬业精神比较强,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善于接受新事物,爱学习、爱思考,工作中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诚实做人,踏实办事。

第二、不断的学习,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

常学习、勤看书,已经成为了我的生活习惯。通过坚持不断的学习,先后完成上海职工医学院临床医疗专业四年制大专学习;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一年的全科医学专业学习;交通大学医学院夜大临床医疗三年制专升本的学习,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充实、更新和扩展。工作以来,在部级、省市级杂志上发表了多篇医学论文。其中发表在《中国健康教育杂志》和《中国全科医学杂志》上的2篇论文分别获中华医学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全国医药卫生优秀成果二等奖和宝山区医学会*-*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

第三、多年的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

自1982年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对医院和临床的基本情况比较了解,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20*年,我担任社区卫生科科长,负责家床、社区卫生服务站及预防保健的几项工作,其中预防保健工作连续三年在宝山区名列前茅;20*年7月任医务科科长至今,全面负责医疗、护理、医技、药剂等部门的业务工作,熟悉了本部门的职责任务和规范,具备了本部门工作的素质和要求,掌握了搞好本部门方法和策略,同时对全面开展“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同时比较圆满地完成了院部交给的各项任务,并在医疗质量管理上狠下功夫,使我院的医疗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总之,多年的医疗及管理工作养成了我勤奋好学、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品质,成为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内在动力。这是我做好这一极富挑战性工作的最大优势。

如果竟聘成功,在院部的领导下,我将努力做到坚持“一个中心”、实现“二个转变”、抓好“三项工作”具体地讲:

一、坚持“一个中心”

“以病人为中心”是医院工作的永恒主题,把病人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尺度。近年来,在医疗服务中,患者不仅关注医院的医疗质量,而且更加关注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这就要求医院不断更新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对病人的人文关怀上,贯穿在医疗服务的细节之中,贯穿于医院各项活动的全过程。把方便病人、有利于病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二、实现“二个转变”

一是实现角色的转变。从“你是我的病人向我是你的保健医生”转变,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要正确认识现代医患关系,它是建立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

二是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现代医学模式已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患者不仅仅需要治病,而且需要人心化的关心。那种只注重治病、不注重待人、只注重技术、不注重心理的行医观念已经不适应当今医疗服务的需求。

三、抓好“三项工作”

一是抓好以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进一步完善我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形成院、科、组三级质控网络;要抓紧"三基三严"训练,从每一份病历、每一张处方抓起,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规范的、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要认真落实质量检查,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做到环节质量与终末质量检查相结合,专项检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质量检查与考核评价相结合。重点抓全面质量管理(TQM)、PDCA循环的管理、目标质量管理等,使质量检查制度化、标准化、经常化,把各类医疗缺陷和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是抓好全科团队服务,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上新台阶。我将做到“四个进一步”:进一步配合院部完善科室设置,理顺工作程序;进一步要求医务人员转变观念,从专科医生向全科医生转变;进一步开展以团队、户籍制形式的社区卫生服务,全方位开展“零距离”贴身式社区卫生服务;进一步制订和完善《全科团队服务工作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等规章制度,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规范管理,逐步建立起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三是坚持人才为本,抓好学科人才建设。贯彻我院“人才兴院,管理强院”的战略。重点在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要深入基层,开展社区调查,分析社区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作出社区诊断,提出对策;二是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全科服务团队应该具有参与制定和执行社区卫生计划,组织和利用社区卫生资源的能力;三是提高团队医护人员人际交往和语言表达能力;四是加强技术操作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动手能力。通过请进来(请上级医院或业务站所高年制医师来院业务培训、指导),走出去(对有发展前途的业务骨干和送到二三级医院半年进修或到新华医院干部病房为期1-2个月的短期业务进修)等形式,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服务能力和岗位技能。同时,加大科研力度,提高科研队伍素质,力争07年启动一个局级或区级社区卫生课题。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古人说:“不可以一时之得意,而自夸其能;亦不可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坠其志。”竞争上岗,有上有下,无论上、下,我都将以这句话自勉,一如既往地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最后,我想用一句歌词来结束我的演讲:“你选择了我,我选择了你”,让我们一起风雨同舟,为医院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大专医学论文范文第7篇

姜明同志简介

姜明,男,1971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龙湾区海城中心医院院长助理,口腔科医师,龙湾区青年联合会委员。姜明对农民有股特殊的感情,他扎根农村卫生工作13年,无怨无悔;他抗击非典,不惜辛劳、尽职尽责;他带头创出温州第一家科室股份合作制,门诊量剧增十倍;他工作踏实,发表医学文章20多篇;他率青年志愿者坚持开展义诊,累计诊治45576人次,免费供药6万多元;十余年的抗洪救灾,他发倡议、捐钱物、连夜抢救伤病员,第一个无偿献血。他被农民称为“思想好、医术精、服务优、心中装着泥腿子的好医师”。他连续五年获瑞安市优秀团干部,连续三年被评为温州市优秀团干部及省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等称号。

一个青年医生的人生追求

姜明同志,男,32岁,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口腔科医师。现任海城中心医院院长助理、龙湾区青年联合会委员,历任梅头镇团委副书记,瑞安市青年联合会委员,系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从1994年以来,连续六年被梅头镇府评为“先进工作者”,连续五年被评为“瑞安市优秀团干部”,连续三年被评为“温州市优秀干部”及省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并于20xx年获“瑞安市第五届十佳青年”提名奖。

姜明同志学习勤奋,医术日精。他自1990年10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开创性投入医院的口腔临床医疗工作,为大量的口腔病患者解除了病痛,提供了优质服务,得到了院领导和周边乡镇群众的一致好评。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他在1992年至1996年期间分别赴杭州市口腔医院、省人民医院、浙医大等单位继续进修深造,知识面拓宽、医术更精,加上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他成了医院得力的业务技术骨干,能系统熟练地掌握有关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当地和周边乡镇群众中建立起很高的信誉。

姜明同志深入科研,敢于创新。他在诊疗工作中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善于从实践中总结创造,利用工余撰写口腔医学论文及医生随笔二十余篇,分别发表在《口腔医学》和《钱江晚报》、《温州日报》、《温州晚报》等报刊上。他大胆接受医院领导布置改革试点,带头推出温州市第一家科室股份合作制,打破传统体制,实施社区卫生便民服务;结果6年间口腔科门诊量剧增10余倍,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姜明同志工作踏实,待人真诚。他自担任海城中心医院院长助理以来,一贯以身作则、高度负责、勤劳朴实、任劳任怨,敢于创新、敢于承担责任,积极配合院长团结带领全院100余职工,努力实施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和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投身于医院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广泛动员职工立足本职、立足社区,积极为社会、为社区群众提供医疗咨询、卫生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各项工作大力开展,呈现了思想教育生动活动,劳动创造热火朝天,自身建设扎实有效的良好局面。

姜明同志抗击非典,身先士率。海城医院是海城街道唯一承担全镇6万余人口防非典工作的医院,每天要处理大量的发热和非典疑似病人门诊,自4月21日接受任务以来,他积极协助院长,周密筹划、冷静布置,即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一直战斗在一线。口腔科本来就和病人口对口,而且人手少、危险性大,但他还是象平时一样,毫不犹豫地搞好口腔治疗;而且还尽职尽责、不知疲倦地奔走于发热门诊和病房之间,匆忙的脚步告诉我们、他根本没有考虑个人安全;在抗击非典的日日夜夜里,他用自己的实践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的内涵——奉献。

姜明同志医德高尚,坚持义诊。他在担任团总支书记期间,坚持十余年持续开展青年志愿者“为您服务”义诊活动,团结带领全院50余名团员青年,每年春秋两季定期到离镇中心较远的东溪、埭头和相对欠发达的东门、中星等村开展巡回义诊活动。开设口腔、五官、内外科、心电图、B超等医疗服务;坚持十余年定期到镇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提供免费诊治服务,还为之设立健康药柜,建立定点服务基地。十余年以来,医院团总支共为全镇60岁以上老人义诊达45576人次,为200多位老人免费建立健康档案,为生活困难的老人、敬老院老人免费提供药品累计达6万元,从而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省、市电视台多次为院团总支青年志愿者活动作了专题报道。

姜明同志无私奉献,带头示范。他领导过的医院团支部,还锤炼成为当地抗灾救难的生力军。1994年7月,百年未遇的17号台风正面袭击梅头镇、医院严重倒塌,姜明他们却牵挂着当地上百名的受伤群众,抢救诊治、通宵达旦,几天未曾合眼;1998年1月,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普降暴雨,洪涝惨烈。他情系灾区,及时发出“为灾区、献爱心”的倡议书,得到了团员青年和全院职工的热烈响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那次我院共捐集14400多元献给灾区。

为纪念《献血法》的颁布,姜明同志带头向全院职工医生发出了“献出我们殷红鲜血、挽救他人宝贵生命”的倡议书,并且第一个报名、第一个伸手献血。榜样的力量最为巨大,紧跟着全院职工 都豪不犹豫地伸出了自己的手臂。在海城街道和周边乡镇的许多村庄,凡讲起医疗卫生、讲起牙科治疗,许多农民都常把姜明医师的名字挂在嘴上,称道他心中只有群众,只有救死扶伤。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姜明同志所做的点点滴滴,看似普通平凡,却并非一般人能做到的。他贵在长期坚持,贵在始终如一,贵在无私奉献,贵在关心农民。他以其良好的敬业精神,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境界,以其较高的职业素质,完备了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基本专业技能。他默默无闻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他的事迹为我们龙湾青年树立了爱岗敬业,勤奋学习,优质服务的好榜样。但是面对好评如潮,姜明同志却说:“我年轻,救死扶伤刚刚起步,没有什么值得宣传的”。

海城中心医院

大专医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临床医学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3.267

AbstractTo improve the three-year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to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law and medical trends-oriented,form “a special,three prominent,three reinforcement” vocational training model,build compulsory,elective course group,to form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system of practical teaching and training to adapt to the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for hospitals,community,grass-roots need “the next was to go,stay and useful”,practical ability,with good professional ethics of higher technology talents.

KeywordsClinical medicineCurriculum Programming Teaching content Reform

临床医学专业在我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建设历史,在建国前主要以5年制教育为主,建国后,为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人才的需求,根据我国的特有国情建立三年制专科层次人才培养并持续发展。平凉医专临床医学专业是在原兰州医学院1988年平凉大专班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按照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改革的规划和平凉医专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提高3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效果,经过认真探讨,对现有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改革目标

通过深入研究21世纪全球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思考实现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途径、新方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充分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面向医院、社区、基层所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指导思想

坚持高职高专教育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教医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积极推进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发展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建立面向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思想和教学思想,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专业学科发展,带动师资队伍建设;以师资队伍建设,带动课程、教材改革与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等医学技术应用性人才。

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确立学校医院合作,形成“一专、三突出、三强化”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与本地区、本行业经济建设发展相适应的集医院、社区、基层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医学人才,本着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与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的原则,确立“一专、三突出、三强化”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一专”为主修临床医学专业;“三突出”为基础理论突出雄厚性、专业理论突出实用性、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突出综合性;“三强化”为强化临床专业实践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与医院紧密结合,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体系,建立学生实习就业直通车,实现学校与医院的无缝连接。

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围绕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特色构建理论课程体系。本着删繁就简、推陈出新、合理兼顾的原则建立综合课程群,既进行学科之间的横向淡化,也进行学科之间的纵向淡化,适应基础、医学、人文社会科学间的广泛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群。必修课分为:“关键能力培养课程群”、“职业能力培养课程群”。选修课分为:“公共、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群”和“专业拓展课程群”,各课程群在时间、顺序上相互交叉渗透。

落实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根据专业特点,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定位,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与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本着加强三能力(临床基本医疗操作、计算机、社会适应),加强人文基础知识,淡化学科意识的原则进行课程的整合与优化,建立了3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根据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结合临床医疗专业人才教育和国内需求情况及世界医学教育的发展状况,构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的理论教学新体系,使必修课总学时变为2121学时;选修课设置可选课学时296学时。

通过课程整合,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病原生物学与寄生虫学》由原来的《免疫及微生物学》、《寄生虫学》整合而成;《人体结构学》由原来的一门课程变为《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新增课程:临床基本技能、常用护理技术:使学生对医学技术操作形成初步的职业素质和对专业的基本认识。全科医学:适应现代社会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增加社区卫生保健的知识和能力。急救医学:适应农村社区基层临床医师实际应用的需要。

选修课体系

以拓展知识面,加强前沿、新兴交叉学科知识为出发点,构建与素质培养相适应的选修课体系。适当减少必修课,教学计划修订过程中我们开设了公共、人文选修课、专业拓展选修课,使这些课程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使人文学科和医学学科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增加人文学科比例(如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公共音乐 、公共美术、普通话、医德修养等),增加医学相关课程(大学语文、医学文献检索、社区卫生服务、常用护理技术、针灸推拿、全科医学概论、卫生法律法规)等课程选修;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训练,毕业实习前集中训练,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拓展学生选择空间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在课外举办计算机等级和英语四六级、AB级辅导班和竞赛活动,增加了知识传授的整合性、应用性、先进性和实践性,实现了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广泛交叉渗透,形成了以专业理论、综合能力培养课程为主干,强化计算机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理论教学体系。

先进检查项目和方法列为自学或开设专题讲座、补充讲义,如“激素在临床的应用和进展”、“心血管疾病常用临床检查项目”、“艾滋病的临床诊断”、“医学论文书写规范”等讲座以实现专业教学适应性和先进性的统一,解决了教材滞后于知识更新的状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改变传统的实践教学过多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状况,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素质能力培养的结合,把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临床见习(包括课后临床见习、床边教学)、课间实习、社区实习、毕业实习的时间,使试点专业的实践教学总周数达52周,约占教学周数106周的49%;减少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课的开出,增加综合性和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课的开出率,使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充分掌握医疗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同时把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创新精神、素质提高的主要渠道和切入点。

按照能力、技能的形成过程,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传统的按课程门类进行实践教学为按能力要求进行实践教学,把各门类实践课重组为3个部分,即基础技能实践教学、专业基本技术实践教学和综合应用技能实践教学。

加强和完善实验室及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建设本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功能完备、设施条件完善的专业基本技能实验室,综合应用技能实验室。目前已建成外科手术学实训室,诊断学实训室,妇产科实训室,计划建立多媒体检体诊断实训室。

加强院校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教学医院建立教学、临床科研协作,以相互依托、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原则,形成稳固的合作关系。

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紧紧围绕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开设选修课和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科技卫生三下乡、预防保健、健康宣教等途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医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教学要求的病人越来越多,教学任务加重,教学病人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有院校在教学课程及教学理念的改革基础上,尝试了多种教学模式:通过建立标准化病人(SP)库,建立教学真实病人病例库和建立教学多媒体病例库来增加教学资源;同时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医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对医学生临床学习进行分流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与临床教学资源的相对减少之间的矛盾,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文献

1 赵子明,陈志勇,高加蓉.我国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现状趋势.西北医学教育,2003,11(4):642.

2Alexander.H,Heinig.SJ,Fang.D,Dickler.H,Korn.DContributions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Graduates to US Biomedical Research: The Experience of US Medical Schools.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medicine. 2007vol.55(no.8).

大专医学论文范文第9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卫生部门未来的发展思路和工作任务,围绕营造先进的学习理念、健全完善的学习体系、提高卫生系统学习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的要求,引导广大医务卫生工作者立足本职工作,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营造全员学习的氛围,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技能,在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单位、学习型科室、学习型个人的基础上,上下联动、整体联动,推进卫生部门学习型系统的建设。

二、实施范围

建设学习型系统的范围包括局机关各科室、市爱卫办、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和各基层卫生院。

三、目标任务

20*年着重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抓手,幅射带动全系统开展建设学习型组织活动,并初见成效;20*年进一步深化学习型系统创建活动,完善制度,形成氛围,提高水平;20*年巩固学习型系统创建成果,全面提升创建水平,实现学习型系统建设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20*年,创建学习型系统活动应完成以下主要目标任务:

1、通过开展建设学习型机关活动,在机关干部中逐步树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的理念,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学习网络。并建设相对完善的学习保障体系和学习教育设施。

2、召开创建学习型系统动员大会,明确工作要求。各单位建立学习型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全年专门研究和部署本单位的学习工作不得少于2次,都要有20*—20*年学习规划、年度学习计划和工作总结,个人有年度学习计划,单位学习基础资料完备。

3、全年在本市及以上新闻媒体发表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信息,局机关不少于5篇,市直及基层较大单位不少于2篇,其他单位不少于1篇;局党组成员每人撰写学习体会文章3—5篇,调研论文1—2篇;局机关中层干部和各单位负责人每人撰写学习体会文章2—3篇,调研论文不少于1篇;其他同志每人撰写学习体会文章1—2篇,力争有调研论文。

4、积极开展卫生科研。力争省级科研立项1个、引进新技术、新项目二级医疗机构3—5个以上,争取有1—2个填补*市空白;一级医疗机构不少于1个,并逐步提高新技术新项目的档次。二级医疗机构在省以上杂志发表医学论文8—10篇;一级医疗机构在*市级以上杂志1—2篇。

5、切实加强卫生技术队伍建设。全系统在引进高级专业人才方面有实质性进展;二级医院的所有一级科室力争有1名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中心卫生院的一级科室力争有1名本科学历人员;一级医疗机构应有一定数量的大专以上“科班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覆盖率达100%。

6、通过参加自学、函授、党校、上级培训等学习形式,逐步提高各级人员的学历层次,并确有真才实学。近三年内,局机关干部和市直单位领导班子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达70%,其他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大专以上学历达60%;局机关干部和各基层单位负责人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不低于25%,并进一步提高中级以上职称比例。

7、广泛开展学讲普通话活动,做到在公共场合和会议发言使用普通话,使用文明用语;局机关干部50%以上会使用电脑,30%掌握英语300句,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30%以上会使用电脑;全系统10%以上的人员会使用电脑。

8、局机关干部和各单位领导及卫生行政执法人员学习法律全年集中轮训不少于48学时,其他人员每年不少于24学时。全系统“四五”普法学习人员培训合格率在90%以上。

9、年度应完成上级规定的各项培训任务,参训率不低于95%。

10、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各单位要设立专门的学习培训和奖励费用。

四、学习内容

根据形势发展的新要求、新动向,坚持与时俱进,科学确定学习内容,不断提高学习质量。

1、学习时事政治理论。广泛开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个率先”学习教育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加强近现代史教育;加强国防知识教育;加强爱岗敬业教育,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

2、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科技知识的学习,加强WTO知识学习,提高文化素质;学习计算机知识,尤其是本系统局域网开通后,机关干部和各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及业务技术骨干要熟悉掌握办公自动化技能;鼓励和支持本科学历以下的参加高一层次的学习教育;组织学习实用外语口语和医疗卫生专业外语知识。

3、学习卫生专业知识。建立健全正常的业务学习制度和业务考评、考核机制,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结合本职工作,积极开展岗位练兵、业务竞赛、技术比武和争当岗位能手等活动。加强卫生建设管理模式的调研,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经营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法制意识,尽快适应医疗卫生机构适应国际化大趋势的转变,创造和培植我市卫生管理和发展的新亮点和新特色。

4、学习法律法规知识。通过开展“四五”普法教育,组织和动员广大医务卫生工作者认真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尤其是组织开展医疗卫生管理规范和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及党风廉政法纪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水平。

五、学习载体

不断培养和创新学习载体,是增强吸引力、提高实效性,建设学习型系统的关键所在。为此,要重点设计和运用好以下载体。

1、建立学习中心组。局机关建立以局党组成员为主的学习中心组,认真贯彻执行局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在坚持个人自学的基础上,开展调研研究、专题讲座和交流活动,充分发挥中心组的辐射作用,影响和带动广大机关干部的学习。各单位也要建立以党支部(或党总支)成员、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为主的学习中心组,先学一步,学全、学精、学透,并带动全体职工的学习。

2、坚持学习日制度。每周五的机关周末学习日,组织机关干部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精心组织各类学习讲座、报告会。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日,尽量做到学习日时间相对固定。

3、积极参加“龙川学习节”活动。从今年开始,全市每年都将举办“龙川学习节”。“学习节”期间,局里将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如举办报告会、演讲会、研讨会、观看录像资料、开展业务竞赛等,并组织参观科普知识展览,观看科技影片展等。

4、广泛开展“全员读书”活动。针对卫生工作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学习主题和学习内容。在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中实施以“学科学、学文化、学业务”为主要内容的读书树人工程。局机关干部和各单位领导成员每年要精读2—3本好书,其他人员尤其是各单位中层干部每年要读1—2本好书。每个人要制定个人学习计划,配备学习记录本,做好学习记录。局机关和市直单位每半年要进行一次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全系统每年组织一次学习心得交流汇报会。积极开展藏书评比活动,要求一般干部家庭藏书达100—200册,中层以上干部家庭藏书200—300册。

5、坚持培训和深造培养人才的基本做法。局每年举办相关业务培训班10期左右;各单位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专题业务技术培训。各单位每年外出深造、进修的人员应在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5%以上。

6、全力打造提升综合素质的活动平台。全系统每年开展文明优质服务、行风专项治理、党风廉政讲评、健康教育和普法教育等活动,举办以宣传身边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为主题的职工演讲比赛、学习教育有奖征文、卫生职业道德知识书面竞赛、卫生工作者新形象大讨论和职工文艺汇演、球类文体比赛等活动。

六、组织领导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教育,统一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正确理解学习力和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新理念,自觉地参与学习型系统建设,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创建学习型系统,促进机关和全系统工作作风的转变,提高工作水平、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创建省级文明行业。为切实加强对建设学习型系统工作的领导,卫生局成立创建学习型系统领导小组,蔡益民任组长,夏桂华、殷有根任副组长,成员有徐乃清、蒋晓林、刘金珍、张家荣、刘剑、马卉、朱玉祥、刘厚德等同志。各单位也应成立相应的学习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学习教育工作,制订学习计划,精心组织实施。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这方面工作,并在建设学习型系统中发挥带头作用,率先垂范。

2、健全制度,强化管理。要不断健全各种学习制度,要坚持机关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等。要统筹安排、分段实施、循序渐进、典型引路、整体推进。要加强学习硬件设施的投入,卫生局每年将投入20万元用于全系统这方面的建设,各单位也要有相应的投入,建立工会之家、图书阅览室,积极创造条件为职工提供学习场所和文体活动场所。对科研获奖或继续教育、奖励等仍按我局于2000年下发的《*市2000—20*年卫生科技教育工作意见》规定执行,及时兑现奖励。要建立学习档案,每个干部学习档案的填制与保管由局机关和各单位负责,档案内容包括规定的学习内容完成情况、学习考核情况、撰写论文、调研报告情况、发表文章、信息撰写、采用情况等。要加强检查督促,卫生局将建设学习型系统工作列为年度卫生工作目标管理,定期考核检查,并作为文明单位、先进单位评比的必备条件之一。

大专医学论文范文第10篇

DOI:10.3969/j.issn.1005-5304.

>> 广西北海市蔬菜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广西北海市渔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广西北海市科协做足“海”文章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海河堤工程管理初探 广西北海市海洋旅游文化开发研究 蓝色经济背景下广西北海市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广西北海市召开工艺美术行业工作座谈会 广西北海的产业升级之路 上海市青浦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状况调查分析 北海市公共休闲服务供给现状与发展策略 北海市社区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研究 广西北海发展非公有利经济的实践与思考 广西北海传销:商人和退休公务员占主体 海天寻梦:冬季广西北海自助游攻略 广西北海民间曲艺“老杨公”研究价值及挽救措施探讨 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广西北海高新区发展研究 广西北海:党建联络组制度形成“五联工作法” 全国首家贝雕艺术博览馆在广西北海开馆 广西北海:“互联网+税务”在行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医学 > 广西北海市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 广西北海市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利霞 庞才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关键词:北海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08.001

中图分类号:R19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8-0001-03

2009年3月,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下简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医改目标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社会提供,其责任主体是政府,服务主体是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城市医改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突破口。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城市社区卫生工作经过多年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离国家网络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还有很大差距。为了解北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改的多项措施,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我们根据国家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和考核标准,于2012年8-10月对北海市海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了公共卫生服务现状调查。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北海市辖一县三区,其中海城区共有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以此为主要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不含由乡镇卫生院转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 方法

根据原卫生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的通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校验标准(试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标准》等,调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行机制、人员配备、人员培训、经费投入、公共卫生项目服务和考核等情况。以填写问卷、现场讨论、查看有关档案、资料、电话采访及询问等方式进行调查统计。

本次调研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 结果2.1 基本情况

北海市辖区7个办事处,占地总面积140 km2,总人口约32.1万人,其中常住人口约29.2万人,流动人口约4万人,社区居委会43个。海城区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覆盖人口20.9万人,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人口2.1万人。2.2 社区卫生机构所有制情况

海城区辖区内9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公有制6家,私有制3家。6家公有制均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由市级3家综合医院和3家专科医院承办;3家私有制中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原厂矿医务所举办,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由个体诊所举办。全市尚无政府直接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谓公有制的也是由公立医院举办,由市政府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对其提供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给予补助,由自治区对其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给予补助。2.3 人员配备2.3.1 执业类别 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人员174名,其中公共卫生医师65名,占应配置额度的309.5%;临床医师35名,占应配置额度(42名)的83.5%;中医师18名,占配置额度(14名)的128.6%;护士56名,占应配置额度(74名)的75.5%。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2名,无公共卫生医师,临床医师2名,中医师1名,护士6名,无职称者3名。2.3.2 学历 在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4人中,本科以上学历49名(28.2%),大专学历79名(45.4%),中专以下学历46名(26.4%);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2人中,本科学历1名,大专学历2名,中专及以下学历3名,其他3名。2.3.3 职称 在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4人中,高级职称3名(1.7%),中级职称69名(39.7%),初级职称102名(58.6%)。65名公共卫生医师中,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28名,初级职称35名。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2人中,无高级职称,中级职称4名,初级职称5名,无职称人员3名。

从以上人员的执业类别看,公卫卫生医师的人数是应配置的3倍,总人数高于临床类,而临床类及社区护士配备则均不达标。公卫卫生医师的高、中级职称人员比例数高于综合比例数。总体上高级职称医师配备差距较大。2.4 社区人员培训情况

辖区内9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2007年开始,对社区卫生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考核,其中全科医学临床类别培训率为97.2%,合格率97.1%;全科医学中医类别培训率为100%,合格率为94.4%;全科医师骨干培训率为11.8%,合格率为100%;全科护士培训率为96.4%,合格率为100%。结果显示,公立医院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基本都经过岗位培训并获得岗位合格证书,民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略有不足,总体来说培训覆盖面较广,但培训时间、深度、广度还仅限于岗位的培训,换言之,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上依靠转岗培训的人员开展服务,全科人才培养明显滞后。2.5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情况

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标准》对7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12年1-6月12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调查,结果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报告与处理、儿童保健及孕妇保健6个项目均完成,健康档案使用项目有2家单位完成,高血压患者管理有1家单位完成,老年人保健、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及重度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7家单位均未完成,卫生监督协管各项工作处于培训阶段。

从调查结果可见,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防保工作全部完成任务,但慢病管理等还有差距。未完成的项目按完成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51.9%)、居民健康档案使用(35.6%)、高血压患者管理(31.2%)、老年居民健康管理(21.7%)、重度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4.1%)。其中民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管理率(102.5%)、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87.8%)、居民健康档案使用率(71.9%)远高于公立医院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 讨论3.1 体制

目前,北海市尚无一家由政府直接主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的大部分工作是由公立医院主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随着医改的深入,进一步强调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必经坚持政府主导社区卫生事业局面,故应尽快由政府直接主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其成为主流。对于公立医院主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努力探索创新管理,不能挂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牌子走医院服务的老路[1],如建立二级法人结构,赋予人事权及对金额拨款和经营性收入的分配权,管理上处理好坚持公益性和调动积极性之间的矛盾。既要实行绩效监控,又要采取奖励措施,要建立以工作效率、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考评体制,改革内部分配机制,切断职工分配与业务收入直接联系,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立个人收入与工作质量和数量挂钩的奖励制度[2]。3.2 队伍建设

上一篇:宠物医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电大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