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规划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1 07:42:09

大学生职业规划总结

大学生职业规划总结范文第1篇

曾经追着彩云的梦,伴随青春的脚步,我们义无反顾。十二年的期盼,十二年的寒窗,十二年的笃行,使我们收获许许!终于踏进了那个梦寐以寻的,常为之茶不思,饭不想的大门,此时我欣然!我离家千里,继续踏上求学的征程,我谂知我的肩不轻!大学是美好的,也是辛苦的。首先摆在面前的是对我职业生涯的规划,我有我的想法。我常常自问,我的一生到底在追寻什么,我想要什么,怎么做。每次思考都无功而返,总是陷入自我的妄自菲薄,也常常感觉到惶恐和无助。进入大学之后,这样的思考便显得浅薄。

转眼之间大二生活也只剩下短短的一个多月,我也即将走到生命中的第二十二个年头,看当今世界,数码、网络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增长源源不断,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年轻的一代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在社会大潮中奋力打拼,我不由考虑起自己的前程:在机遇与挑战面前,作为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大学生,我将如何面对,我究竟能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在此,我们学校为了解除我们的困惑,让我们用职业规划来定位自己的目标。在做规划之前我很认真的询问了自己的同学和好友,先请他们对我们的性格做了些评价,以人为镜嘛~~水无点滴量的积累,难成大江河。人无点滴量的积累,难成大气候。没有兢兢业业的辛苦付出,哪里来甘甜欢畅的成功的喜悦?没有勤勤恳恳的刻苦钻研,哪里来震撼人心的累累硕果?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只有从小处做起,任劳任怨,才能换来最后的笑容。这样的道理也许人人都懂,未来不是梦,她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是,回忆自己走过的岁月,我不禁自惭形秽。自从上小学,我就是在老师家长的监督之下一步步学习,这样一直走过了十二个年头,如今上了大学,学习的自觉性全来自自己,我大惰性于是暴露无遗。平日里总有些倦怠、懒散,学习、做事精力不够集中,效率不高,态度也不够专注。倘若不及时改正,这很可能会导致我最终庸碌无为,导致一生的遗憾。想到这里这些不由得让我不大吃一惊。不过还好,现在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我还有改进的机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欲行千里,先立其志,否则,漫无目的浑浑噩噩的得过且过,岂不延误时机,浪费年华。于是我把自己今后六年的目标及计划大致规划一下,以便时时鞭策我在变幻莫测的人生旅途中稳健前进。

通过写职业生涯规划,我意识到这确实是一个必须要写的东西。首先,人在江湖,有些规矩是必须要遵守的,如果不去写职业生涯规划,那就是不做作业。在大学课堂,不做作业跟偷税漏税有着一样的下场——当你偷偷漏到一定程度时或者一次性漏了很多,其结果必然是被和谐掉,直接表现在,你会被挂科。作为一个学生,而且是一个不坏的学生,这是不能够容忍的。其次,职业生涯规划的确能够帮助我更多的进步,确定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最终去实现我的大目标,我的梦想。它能够帮助我并且时时刻刻提醒我去努力。

白驹过隙,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在这短暂的一生中,我可能会错过很多。如果没有职业生涯规划,当我意识到自己已经过了这个年纪的时候,会否觉得自己曾经遗失或者遗憾于是,职业生涯规划就显得尤其重要。

制定职业规划固然是好的,但更重要的是要付诸于行动和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无论眼底闪过多少美丽憧憬,只要没有付诸行动,那么,一切都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得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博、奋斗。任何目标,只说不做都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然而现实社会不是编好的程序,而是未知多变的,制定的目标可能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这一点,我应当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因此,在遇到突发因素和不良影响时,应当保持头脑的清醒冷静,从而做出正确的分析,果断拿出对应方案,以至于尽量和既定方案接轨。

虽然这些的内容每个学子都希望自己的职业生涯能够前程似锦,有人说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有人说成功属于勤奋的人,而我觉得成功是属于有准备的奋斗者,我决心以这份设计书的作为我的准备,在大家的监督下努力拼搏,走出一个无悔的人生!俗话说的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以上只是我实现职业目标在大学期间的准备(目标),一旦踏上工作岗位,我将会结合面临的各种环境作出进一步的规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相信,只要坚持心中的信念,每一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计划固然好,但更重要的,在于其具体实践并取得成效。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抱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磨砺。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

大学生职业规划总结(二)

20xx年x月x日,就业形象大使团队在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了嘉应学院职业规划大赛决赛。现将职业规划大赛工作总结如下:

一、策划完备

在接到“职业规划大赛”的通知后,我团队马上做好了策划,在就业指导中心,特别是杨老师的指导下,李主任对各部门工作做了详细的分工,对赛场布置做了详细的说明。从初赛、复赛再到决赛,这个漫长的过程,我团队依然从容应对,细心准备。特别到了决赛当天,我团队所有成员奋战一线,在下午1点多便到国际会议中心作最后的准备。

二、各同学积极配合

我团队都希望各同学都能在这次活动中学到知识和有所启发,因此在本次活动中邀请了个学院的代表出席,他们都热情出席,并积极配合我团队的工作。

三、不足之处

1、由于部分工作人员都是见使,没有会场工作经验,展开工作时显得被动,办事效率低;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见使今后应多向现任大使学习,多实践多接触中心的一切事务;

2、 没有强制学院学生会的干事和部长前来做观众,导致部分观众中途退出,场面冷清。针对这一问题,我个人认为最好的办法是观众签到的工作直接由我团队负责,将观看到一定程度的观众作为考核的标准;

3、在比赛最后环节,没有做好把门工作,使得许多观众提前离开,使场面更加尴尬。

4、大多数选手没有把握好时间。希望以后开展类似活动前进行逼真的彩排,特别是时间上的安排,并对进入决赛的选手进行跟进和提醒。

针对这些问题,以后会场负责人在安排工作前一定要强调工作要求,工作范围等注意事项。特别在组织和宣传方面要做到位,一定要确保观众的数量,更重要的是维持会会场秩序。对参赛的选手要进行跟进,询问其是否需要帮助等。

总之,以后活动中要更加注重细节。这次大赛所出现的多处问题和不足,是整个团队的责任。但总体上,经过我团队的努力,这次大赛的效果得到了到会领导和嘉宾的高度欣赏,这是我团队前进的动力,我们的付出得到了肯定。我相信,通过一届又一届的经验积累,我团队一定会做的更出色!

大学生职业规划总结(三)

为落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同时面对当前大学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缺乏长远的规划和针对性的准备,对社会就业方面的具体情况缺乏切身的体会,导致学习目的不明确,甚至失去对未来的追求,在指导老师以及就业指导中心的亲切指导配合下,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协会在3月x日到5月x日举办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其中国共产党收集作品31份,有17位选手经过初赛晋级复赛,最后在层层培训、层层选拔下共有11名选手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决赛,决赛评选出2名优秀选手推荐参加学校决赛,活动现已圆满结束,现将各阶段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筹备情况

从接到学校大赛通知文件那刻起,指导中心对此次活动高度重视。我协会一起探讨和策划最终把大赛分为四个项目:赛前宣传、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会、初赛、以及决赛。这样可以使同学们通过这四项不同的活动深入的了解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认真的做好职业规划。同时调协会各个部门即刻开始后期活动的准备。

二、活动实施情况

(一)赛前宣传

为了让学生们普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我协会于3月x日至4月x日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宣传,通过广播台、宣传板、横幅等方式宣传,以及文件下发务必使每一位同学都了解此次活动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此次宣传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职业生涯规划引起了学生们广泛关注,与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班会同学的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有着密切的作用。

(二)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讲座

为了让大学生初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以及增强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心目中的重要性,我协会于4月x日开展了培训活动,让学生明白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参赛选手进行辅导。

(三)初赛

20xx年x月x日我协会在活动中心举行了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初赛,共有17份作品参加了此次初赛,内容各有特点,作品质量很高,为决赛选拔出了11名选手,为接下来比赛的进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本次初赛的成功举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地使同学们深入了解了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自己作品的制作使同学们有了切身的体会。

(四)决赛

经过历时两个月的筹划准备我协会于5月x日举行了决赛。 邀请就业指导中心老师进行对选手们进行了点评,从专业角度指出了选手们的优点和不足,为选手们参加学校决赛提供了实际的指导。在评比完毕后由在场所有嘉宾老师为获奖选手颁奖,最后协会指导老师做了最后的总结,张老师还强调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且要认真去坚持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决赛的结束,本次系列活动也圆满结束,本次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使全院同学充分认识了自己,学会了客观地分析环境,并且能够科学地树立目标,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为以后学生的就业奠定了基础。

三、所得经验

回顾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系列活动的整个过程,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第一,协会领导小组在就业指导中心的亲切指导下,在与其它兄弟社团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对活动方案进行了认真讨论,深入同学中间积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活动全过程进行了仔细设计、论证,在活动开始前确定了正确的指导方针,形成了一整套可操作性强的活动方案,为整个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在协会领导小组的带领下,通过于各部门相协调,从学院其他部门举办的活动中,收获了很多宝贵经验。

第三,通过制作评分表而制定了详尽的评分细则,使我们对比赛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邀请到我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作为大赛的评委,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有建设性的见解。

第四,各位指导老师以及参加比赛的同学对此次比赛都相当重视,在大赛进行过程中提出了很多很衷肯的建议和意见。从而让我们能够不断修正当初定下的方案使之更加完善。

四、所遇问题与建议

由于我协会第一次举办职业规划这一类型的活动,同学们对此了解认识不够,导致前期工作开展比较困难。学院在举办这方面的活动由于经验不足的原因,也在各阶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碰到过各种方面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今后举办类似活动应注意:

要与比赛相关指导老师们多交流,这次活动的成功进行都与他们的宝贵经验分不开,不仅是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方面经验,还有关于具体比赛流程方案等,他们的丰富意见可以增强我们对比赛的组织能力以及把握能力,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进步,争取以后做得更好。

大学生职业规划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职业规划;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153-02

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够使大学生掌握职业生涯发展规律,科学地规划人生。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工作在我国高等院校起步较晚,普遍适应不了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基于此,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教学方法研究,对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结合实践教学的有关理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讲授式教学,以案例为主导的案例型教学,以调动学生参与性的情景式教学,以鼓励大学生参与实践的就业指导模式。

一、讲授法

课堂讲授法是一种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在课堂讲授法教学中,教师的职能是详细地讲解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向学生提供与学习有关的素材,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提供帮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通过讲授法,比如职业的基本概念与分类,职业生涯的理论与概念,职业规划理论,职业锚理论,职业契合理论(人与职业契合、人与工作契合、人与岗位契合、人与人契合理论),职业规划方法、职业规划流程的设计,职业与性格匹配理论,职业分析,自我职业优势劣势分析方法,职业目标设计等。

联系社会实际问题讲解相关的职业规划理论知识,要求教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切忌为讲问题而讲问题,教师要通过问题进行正确引导,启发学生把认识到的职业规划理论与方法在课堂上表述出来,老师可以正面加以引导并和学生一起分析职业现象、职业规划等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正确看待社会发展对职业的影响,比如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新的职业不断出现并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比如大学生对职业规划认识的一些误区,需要结合理论对学生进行讲解,有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要找到体面的工作、赚钱多的工作,也有的学生认为职业规划没有必要,还是走一步看一步,车到山前必有路。职业规划的目标与人生的目标是什么样的关系,在职业规划中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幸福观,职业规划中物质需求与精神需要应该是什么的关系,为什么有些成功的人士在人生关键节点出现问题甚至沦为阶下囚。通过联系实际对现实中的职业规划进行剖析,引导学生从理论高度认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二、案例教学法

1.讲授式的案例教学。讲授式案例是为了说明职业规划中的某一理论或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或运用理论、方法。教师可以运用讲授式案例来讲解有关理论中的重点或难点问题,通过对案例进行总结或者评述性分析,让学生从中学到一些理论知识。现实中,高校职称评定对教师职业高原的产生也有一定的影响。职业规划中确立目标是很重要的环节,人在职业发展中确定目标对人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应该从进入大学开始就应当了解自己,探索职业与专业学习的关系,设计自己的职业目标、职业发展规划,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好职业准备。著名演员周迅在上艺校的时候,老师问她十年后有什么追求目标,起初她很茫然,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思考自己未来十年应该到达的目标,为了到达未来十年的目标,她认真地规划五年的目标和三年的目标。

2.分析式的案例教学。分析式的案例教学一般包括两个环节:

(1)选择案例方面。选择的案例一定要符合大学生职业规划教学的特点,并且具有时代性和代表性,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认识到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性,同时,选择的案例一定要与大学生职业规划教学内容相匹配,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对不同专业设计不同的案例,例如营销专业的学生对销售人员的职业规划更感兴趣,管理专业的学生对管理人员的职业规划感兴趣。再次,分析式案例一定要具有现实性,只有与时俱进地、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才能激发学生进行深入探讨,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让学生分析互联网技术对现代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村农产品的销售有什么影响,互联网+的发展对现代职业的影响,现代电子商务对销售人员的职业发展规划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一般销售人员的岗位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转向管理岗位,管理岗位对于销售人员有什么特殊的要求。

(2)实施环节主要包括案例讨论和总结。首先让学生先阅读有关案例,将课堂适度延伸,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课余时间开展案例阅读与小组讨论,形成小组意见,然后进行课堂辩论,以组为单位进行阐述和交流。在引导学生讨论案例时,教师首先通过设定问题引入案例讨论。教师应注意问题的设定,在内容上紧密联系所要教授的与职业规划有关理论知识,一切案例的引入都是为达到教学目的而服务的;其次,在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时,教师要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有全面、系统、前沿性的把握,并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对案例中的问题做出分析判断。在对案例进行讨论时,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确保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案例讨论中。最后,在学生讨论案例之后,教师应该做及时总结和点评。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难免出现一些不同意见和疑难问题,在讨论后教师应该及时地总结讨论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和解决方案,并对学生的不同意见进行恰当的点评。

3.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案例教学对教师最大的挑战不在于讲授而在于对问题的剖析。一堂精彩的案例课程是教师课前认真研究、课堂认真组织、课后精彩总结的综合体现。

(1)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由传授者向组织者转变,教师由单向的知识灌输向学生之间的互动转变,案例教学强调教师强有力的引导和组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贯穿学生的思考与互动,从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从传统的讲授者转变为问题分析的引导者和评判者。

(2)课堂组织的变化。案例教学既是学生对自己所学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过程,又是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当运用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有关职业规划的问题。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案例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就是通过案例探讨将大学生职业规划进一步形象化、理性化、具体化。阶段性目标对于职业规划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央视主持人赵普职业发展规划为例就很有说服性,赵普在上世纪90年代当过兵,复原后在家乡做过生意,后来追求主持人的梦想,凭借自己的努力,不断自学,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后来终于圆梦,成为央视著名主持人。

三、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一般包括三个环节。

1.情景导入。情景导入需要教师根据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内容,将课本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联合起来,激活学生学习知识,引导学生对职业规划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情景的时候,必须有意识地将教材的有关内容进行加工处理,采取形象生动的方式导入课堂。比如对职业的介绍时,其特征具有经济性、社会性、技术性、时代性的特征,结合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的新的职业,可以让学生开拓思维分析哪些行业是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而出现的,又有哪些行业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而被淘汰,新技术新知识对新职业的影响,如何保护传统的职业,如何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例如互联网对农业技术、农业生产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传统农业职业岗位产生哪些影响。

2.情景拓展。情景导入之后,教师还必须将情景进一步展开,进一步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情景的开展是情景教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情景教学传授知识的主要渠道。那么,如何开展情景呢?那就得需要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设想自己成为某一种身份人士,面对职业规划问题该如何处理,在这种处理过程就需要调动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的有关理论知识和方法。比如,根据学生专业特点,设计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规划,运用STOW分析方法,分析自身存在的优点、缺点,社会或组织能够提供的机遇和威胁,对一些少数民族学生,让他们结合自身民族特色分析就业中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在招聘中如何发挥优势避免劣势。比如,让学生扮演处于IT行业职业高原阶段,由于工作压力在职业高原阶段应该如何放松自己,缓解工作压力,处理好工作、生活、家庭的关系。

3.总结分析。在情景开展之后,教师在情景教学中,还需要总结。情景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是也不能忽略教师的导向作用。在情景教学展开后,教师需要对学生有关职业规划的内容进行评价和总结,学生对情景问题是否分析到位?分析方法是否合理?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职业生涯教学总结可以实施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让学生在畅所欲言的气氛中,对某一个特定职业规划问题进行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从而引起思维的火花。应用头脑风暴法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社会职业的变化、职业的要求、职业的发展趋势、职业的理论、职业的分析工具等进行发散式的讨论。教师对某些问题进行最后总结概括,提炼出不同观点的核心意见,并说明原因,给学生提供可信服的建议。在问题讨论中,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处理要富有条理性,表现一定的计划性,能提出针对性的预测,对问题分析要具有前瞻性;对职业规划等复杂性问题能进行审慎的剖析,对职业规划涉及方案的结果有预判性。

参考文献:

[1]杨喻.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的思考与建议[J].企业导报,2014,(5).

[2]刘瑾.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2014,(7).

[3]王任杰.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开放式、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经济师,2014,(4).

[4]王俭,陈玉琨.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育质量[J].教师教育研究,2010,(5).

大学生职业规划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职业规划教育 文科 专科大学生

职业规划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培养质量高低。文科类专科大学生较之其他专业类别和学历层次的学生,在个人成长与求职择业方面面临着更多压力,职业规划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文科类专科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文科类专科大学生尽可能提升专业素养

文科类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是一个长期的、综合的过程,在依托于专业课程培养之外,还需通过多样化渠道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有效结合。专科学制短于本科学制,学生培养周期短,培养难度更大。对文科类专科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有利于学生正确看待专业特性与专业前景,认清专业类别和学制年限的优劣势,合理确立发展方向,根据发展目标有意识地培养专业优势。

(二)有利于文科类专科大学生提高求职竞争力

文科类专业岗位在当前就业市场上多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竞争十分激烈。专科学生因学历层次限制,可选择的职业范围和未来晋升空间有限,所以文科类专科大学生在选择职业道路时面临更多顾虑。对文科类专科大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可促使学生尽早考虑职业目标,加强学生培养职业能力的紧迫感,引导学生合理分配时间。

(三)有利于提高文科类专科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度

受当前就业市场现状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许多文科类学生对于所学专业和自身能力缺乏自信。专科学生对自身学历层次的担忧,导致他们对未来发展前景充满疑虑。因而对文科类专科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提高文科类专科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度,通过系统、科学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升专业自信。

二、当前文科类专科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规划教育不连续

虽然许多高校在不同程度上对学生实施了职业规划教育,甚至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开展了专业教育,但往往只是向学生灌输了一些基本知识,没有深入了解学生在接受教育后思想上是否产生触动,也没有密切关注学生究竟在何时、因何因素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即使有的教育者要求、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目标,但对职业目标与学生本人的匹配程度缺乏科学研究,或没有继续跟踪学生职业目标的变动情况。

(二)职业规划教育欠缺专业性

目前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主要依靠辅导员和班主任进行。许多辅导员、班主任并非本专业出身,对本专业的历史沿革、专业特色、发展前景等并不十分了解。此外,在文科类专科大学生中,有不少学生都把继续升学作为三年专科学习结束后的理想出路。部分从事职业规划教育的教师对于专升本考试的政策和过程了解较少,或对专科生升入本科后的职业规划存在认识盲区,不利于教师实施有效的职业规划教育。

(三)职业规划教育缺乏针对性

许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时,通常采用集体教育的方式,即由教育者通过一对多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或组织职业规划活动。然而,学生入学之前的学习和生活经历都不一样,有着不同的特长和爱好,对于未来的职业选择有自己的看法,很可能会在职业规划过程中产生特有的问题和困惑。且文科学生通常心思细腻,兴趣广泛,在看待问题时容易依赖感性思维或加入过多主观判断,这就需要教育者更加关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文科类专科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改进思路

(一)尽早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并保证教育的连续性

文科类学生的培养本就难以在短期内收获成效,加之专科学生培养周期短于本科学生,因而应将职业规划教育尽可能前置,在学生入学之初即让他们充分了解本专业的特点和职业方向,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特长和兴趣确立职业发展目标。针对二年级学生,教育重点应转换为帮助学生总结过去一年的成长与不足,分析目前具备的能力素质与职业目标间的差距,以及如何缩小差距;或研究之前制定的目标是否仍可行,有无必要改变职业方向等。当学生升入大三后,教育者须引导学生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加强对学生求职应试技巧方面的指导。

(二)加强职业规划教育的针对性

教育者在开展集体教育的同时,也要着眼于学生个体,从学生个人角度审视其职业定位。教育者可为每位学生建立职业规划发展档案,记录学生从入学之初直至毕业的职业规划信息。教育者需定期更新学生的职业规划发展档案,帮助学生分析阶段性目标的实现情况,修正职业发展计划,提高学生的个人特质与职业目标之间的匹配度。教育者在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时,应对学生的职业意向提前进行分类,根据各个类别的发展途径提出区别化指导。

(三)扩大职业规划教育实施者的范围

许多学校的职业规划教育实施者都是负责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这些教育者受其他事务性工作和本身专业知识的限制,在对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局限,因此可根据各学校、各专业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扩大职业规划教育者的范围,如可邀请社会阅历丰富的校外人士来校为师生举办职业规划讲座,或组织优秀的往届毕业生为在校生讲述职业经历和职业心得,亦可将学校其他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的教师纳入职业规划教育队伍,丰富职业规划教育实施者的层次。

(四)职业规划教育实施者应加强自身学习

作为职业规划教育实施者,其必须准确把握相关专业的理论和现实发展境遇,明确掌握往届学生的职业发展轨迹,如此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客观真实的职业规划建议。同时,教育者要掌握与职业规划教育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在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高工作的专业度,并广泛吸取不同领域的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帮助。对于文科类专科大学生的教育者而言,还要系统学习专升本考试和专科生考研的政策知识,为有意向继续升学的学生提供政策解答和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1]冯涛.浅谈大学职业规划教育的价值、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36):101-102P.

大学生职业规划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

自我职业规划

培养策略

这些年,针对高校扩招的提高,毕业生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就业时必然面临着专业不对口乃至起码的就业工作都没有的困境,这种现实需要引起高校教育的重视。一方面提高他们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还有让他们在大学期间培养他们的自我职业规划能力,以便进入社会后有所方向,提高自我的综合竞争力水平。目前的大学生缺乏自我职业规划能力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有高校教育队伍的缺乏,教育部门不重视,也有学生在思想上的不重视。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可见,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自我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大学生自我职业规划的具体策略有以下内容。

一、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先要看清自己,可以说,自我认知是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具体的指导思路:了解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认识自我并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在一些很明白的事情上,往往自己很迷糊,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高校教育应该对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进行培养与指导,让他们尽可能寻找获得与职业规划有关的信息。首先,大学生要主动参加学校学院的活动并积累经验,在活动中要发现自己所具有的优势,同时还要通过身边的人对自我做出客观的评价,让自己真正明白你是个什么样的人,经过这些认知之后,就可以较为明确“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优势?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提高?”等问题,这样就可以客观的认识自我;其次还可以借助于相关的测评工具如智力测试、职业能力测试、人际关系测试等来认识自己。在按照这两种方法进行自我认识的时候还需要将自己身边发生过的或知道的事情相联系,考虑事情的来龙去脉,培养自我认知能力。如此可以逐步提高自我职业规划能力,为以后独立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最好准备。

二、培养分析当下的就业环境的能力

要对当下的就业环境做出准确分析,首先要对相关的就业政策做出了解,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总体指导思想,在不同时期所对应的内容不尽相同,目前的就业政策以市场调节为主;其次要了解大学生目前的就业形势,这是做出更好自我职业规划的必须条件,每年大学生就业人数不断增加,这导致劳动力市场供求发生变化,同时还有些单位在实习期期间的工资水平很低,甚至于没有等,这些都是严峻的就业形势,这样侧面说明了自我职业规划能力的重要性;最后,要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这是自我职业规划能力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就业时,一定不要有从众心理,盲目攀比,而是要从自身特点、自我能力与社会需求出发,适时地调整自我的就业期望值,莫要坐失良机,更不好讲择业寄托在走关系等他人之上,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就业心态才能为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确立职业目标的能力

大学生在制定职业目标时,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具体来说有:制定的职业目标要具体明确而简洁;职业目标能够量化处理,这样才能评估在一定时间内是否达到目标;指定的职业目标应该可以给自我带来成就感,有利于自我发展,就有着较大的发展价值;制定的职业目标要结合自己的能力特点,具有一定的难度性,需要经过一定努力才能实现,但又不能是不可实现的;制定的职业目标具有可控性,在自我能力范围之内的,都在超出可控范围的职业目标只能是无法实现的。

四、培养职业计划的指定能力

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之后,为了实现此目标与各个阶段的具体目标,便需要制订出详细的职业计划。职业计划的制订与职业目标确定有着相似之处,也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在职业计划中每个阶段的计划需要在一定要求时间内完成;制订职业计划需要有着明显的层次性,由易到难,层层增加难度;在每个阶段层次的目标应该有着具体的实施途径策略等;制订的职业计划要结合实际情况,具有着较强的可行性。

五、培养反馈能力与修正能力

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职业目标在最初也不一定是准确的,需要根据自我的能力与周边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尤其是实际实施中,我们会发现之前的目标有不适当之处,这是要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来修正职业目标,这就是大学生所要提高的自我职业规划的反馈与修正能力。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工作或时间之后,大学生要自觉地总结经验教训,适时纠正职业目标与分阶段目标之间的偏离,保证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实施。

此外,对于高校教育部门来说,还要设立些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职业咨询建设、职业测评建设与建立高素质的职业规划教师指导与教育队伍等,只有在高校教育部门与大学生自我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培养大学生真正的自我职业规划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慧丽. 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素质发展[M]. 科学出版社,2009.

大学生职业规划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57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简称职业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1]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身边联系最紧密的一个老师,起着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重要作用,在大学生关键的四年里,重要性不容忽视。但单就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职业规划问题的现状来看,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1 高校辅导员作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1.1 重视度不够

高校辅导员由于学校没有认真及时地对其进行职业规划相关知识的培训,导致辅导员对于职业规划的认识停留在高年级(大三和大四),对于刚上大学的大一及大二年级学生不给予相关方面的就业指导,总是认为言之过早。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大学生刚入大一以来,对于未来的发展是十分迷茫的,尽早进行就业方面的考虑,可以正确引导学生们向着自己感兴趣和喜欢的职业努力,以致于大四找工作的时候不会一头雾水,不知所向。

1.2 过分重视理论的传统指导

现在的高校辅导员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年级日常管理、下达学校重要文件及相关学生工作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大部分辅导员都不会把精力放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上面,除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外,传统守旧的模式也是原因之一。很多辅导员不是不想策划好职业规划的教育,而是不懂得如何很好地去组织引导,基本上都是模仿学习别人的路子,比如开办名人讲堂、班级小组式讨论、组织理论学习等等,没有真正地让学生对这个职业规划有一定的了解,只是把它当作是自己工作的一小部分,传达了就完成任务了。事实证明,这种过分注重理论的传统指导是不能够给学生带来真正的学习价值的。

1.3 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一直以来,中国的教育模式就都是教师占主动,学生占被动的教学模式,辅导员对学生的领导也是如此。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教师对于学生的作用无疑是主导的。教师可以通过平时讲座的方式让学生增加对于职业规划的重视度,通过一些实际的实例来加深学生们的认识;还能引导学生积极搭建大学生发展平台,在各个方面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进行锻炼。可是这样,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自己的主张,那么自然也就不会深入其中了。如果想让学生真正从内部认真对待,那么就要培养学生的“内职业生涯规划”,根据不同的个体,有特殊性地让大学生选择自己要走的路,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2 高校辅导员作用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法

2.1 职业规划应尽早进行

职业规划应该从学生大一开始就让学生产生重视,并且贯穿学生的四年学习生活,因为这是一个随着时间和自身知识储量能够随时变化的事情。俗话说:计划没有变化快。所以要半学期进行一次自身的总结。为什么要从大一开始就让同学们产生重视呢,是因为大一阶段,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经历了高考,他们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转折也就结束了,而这个目标不仅仅局限于考试成绩好坏、拿不拿奖学金和是否参加了什么社团,而在于三年之后的工作,这比什么都重要。让学生大一开始就重视工作,让学生早作准备,早点引起重视,可以在毕业的时候少走些弯路,毕竟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2.2 提高自身修养素质

辅导员在传达给学生职业规划知识的时候,本身自己对这个规划就要有全面的认识,这就要求学校要健全辅导员学习机制,培养辅导员就业指导的业务知识,定期给辅导员进行这样的知识灌输,并且设定业务考核与奖惩机制,督促辅导员对此事的重视程度;而且在学校应该有专业的职业规划师,给高校辅导员以正确的指导。这样,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时候,才能够游刃有余,不会“误人子弟”,以致于耽误了学生的前途。

2.3 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现在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大部分都是举办讲座,一大屋子人坐在那里,听一位有经验资格老的老师在那里传授经验,而且没有举手问答的机会。这样的方式就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模式,或者说就是一个机构为了宣传自己的职业规划班而在学校范围内打的广告。而辅导员与学生联系得如此紧密,在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时候,就可以针对个体性和特殊性,采取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的工作理念,分析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他们的兴趣、爱好、能力、潜能等等,为每个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制定属于他们自己的职业规划小档案,逐年可以调整自己的小规划,这样也可以看清楚自己大学期间的思考过程,为学生今后避免盲目就业、减少自己找工作时的犹豫不决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向科.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6):28.

[2]李莉芳.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职能[J].经济师,2008,(3).

[3]刘维利.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J].潍坊学院学报,2008,(9).

大学生职业规划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 大学生 职业规划 现状 对策 分析

知识经济的理论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早期形成,新经济的增长理论认为知识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生产的要素,它可对投资的收益进行提高,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进行提高,可提升学生个人的竞争力、促进学校健康长期的发展、可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开发而且可对社会的繁荣稳定进行维护。可是,由于我国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的教育时间很短,大学生在对职业进行规划的时候,普遍存在规划意识很淡薄,对职业的目标很是模糊,对社会实践方向也是很不清晰,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职业规划及就业能力的相对提升。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的含义

知识经济特点主要表现为可促进人和大自然协调、持续的进行发展,指导的思想就是高效、合理、综合及科学的对现有资源进行利用,并且去开发还没有利用的资源去取代已经快要消耗干净的稀缺的自然资源。其为主的是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作用的也就是智力、知识等这些无形的资产投入。在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条件下经济就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可持续增长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世界大市场。作为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知识经济,科学的宏观调控决策作用慢慢的在知识经济里增强。

职业规划即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人与组织进行结合,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进行主客观的条件予以测定、总结、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其最佳职业的奋斗目标进行确定,并且为了对这一目标进行实现而做出的妥当安排。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指的是大学生通过分析环境因素和自我的评估,对职业生涯及职业理想预期进行结合,在学校的帮助下对大学的生活、学习及工作进行规划,对就业的竞争力及综合的素质进行提高,为以后奠定良好的就业基础。

二、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普遍存在的问题

(1)从学生角度来说存在的问题。随着经济不断迅猛的发展进程,在知识经济的基础下,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需要知识结构非常合理的人才,还要求人才具有较高职业能力及职业素质。大学生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对自己职业规划一定要做好并付诸实施。可是大学生在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的时候普遍存在下面几个问题:①职业规划的意识非常淡薄。很多学生毕业之后想要进入大型的公司,可是对这个公司的人际关系、企业文化、用人的制度及发展的前景并不是多了解,很多学生根本不清楚未来自己第一份工作想要要干什么,在什么样的平台上起步,未来职业规划概念非常模糊,有时候根本就是没有目标;还有很多大学生认为,上学就是上学,职业规划是毕业之后的事情,现在一切都是空谈也为时太早,他们往往忽略了现在的学习规划和未来的职业规划是密切相关联的,职业的规划可以对学习的规划进行指导,学生规划的成败将影响着职业的规划生涯。现在学生主体意识是很模糊的,缺乏主动性并且依赖性特别强,有些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进行不切实际的规划,过于理想化及完美化,不能与现实相结合等,这些都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2)从学校的角度去看存在的问题。我国高校,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这种教育模式起步是非常晚的,在象牙塔似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很难与社会相结合,与社会严重的脱节,教育的过程中,根本不能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思路及实践的经验,学生很被动的进入社会,迷茫而没有头绪,怎么就业也不知道,容易造成悲观和茫然心理。大学生职业规划是个长期的过程,学校要高度的重视起来,学校有时虽设立相应的辅导机构,可是并不系统而且范围也是很窄,和社会联系不好,主要针对的也是快要毕业的学生,可以说是临阵磨枪,起不到实际的效果。而且高校对职业规划的课程也是很单一,内容也是非常简单,而且老师的专业水平也很低,欠缺专业及稳定性等,这些都造成学生职业规划的难度。

三、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对策进行分析

为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应该不断的对职业规划的教师队伍进行充实,对职业规划的辅导水平进行提升,学校要对学生职业规划的理念进行增强,对职业规划的意识进行培养,对职业的咨询及测评工作进行强化,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提高,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增强,也要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会遇到的各种环境状况认知的能力。

结语

本文基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了职业规划的含义,指出了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面临的各种问题,并且简单的指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案,希望随着社会的进步,学校能增强对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学生也行动起来,为更好的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根基。(作者单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司单,王萍,钟黎等.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2,(12).

[2]马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知识经济,2011,(5):85-86.

[3]潘萧羽.大学生职业规划及其就业适应[J].知识经济,2012,(17):168-168.

[4]韩亚梅.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深层实施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1,(6):164-165.

大学生职业规划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规划大赛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莞工职业规划大赛概况

至2011年,我校已成功举办了7届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每次大赛都贯穿每一届新生的大一全学年。讲师授课、设计职业规划、走访企业、分享企业调研成果、院系初赛、校级总决赛、岗位体验等七大环节全部囊括其中,层层推进,逐步深入。从“认识职业规划—设计职业生涯—职业探索—评估和修正职业规划—岗位实习—再评估再修正”,从理论习得到实地调研到岗位体验,使得职业规划理念牢固地扎根在学生的头脑中,深受每一届学生的欢迎。

2 莞工职业规划大赛特点

2.1 覆盖面广

2.1.1 “学长启蒙”,地毯式传播职业生涯规划知识

学校早在2006年就成立了职业生涯规划学生讲师团,每年从大三年级的优秀学生中再择优选拔,形成一支学习成绩良好,责任心强,有丰富的学生工作经历,在各级各类学术科技活动中取得不俗成绩,各具独特的人格魅力的学生讲师队伍。他们经过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授课技巧以及礼仪等全面培训后,从每年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中期开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班会课。

因此,从2006年以来,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班会课是职业规划大赛的必经环节,也成了每一届新生入校的第一门“必选课”,将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知识“地毯式”地铺开,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浓厚的了解职业生涯规划、规划职业生涯、在职业生涯上有方向、有计划地主动作为的氛围。

2.1.2 “学长引路”,形成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

主题班会课结束后,每位学生都可以通过学校购买的专业测评系统,按照目标设计原则、职业性向定论、职业规划基本步骤,运用SWOT分析法、PPDF分析法等科学的测评工具进行自我评估,同时教给学生如何通过同学间的相互认识与评价的现实测评方法,让学生形成客观的自我认知,确立职业目标,进行初步的“人职匹配”探索,制定一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作品。

在作品制定的过程中,授课的学生讲师会给予新生指导和建议,辅助新生及时制定修改完善其职业生涯规划,将自我认识与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及早树立职业目标,为大学学习明确方向,提升学习动力,少走弯路。

2.2 可行性高

在以往的访谈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所作的职业生涯探索客观性不足,不利于学生充分了解职业发展路径,所作的职业生涯实施方案与实际契合度较低。

为此,学校在职业规划大赛院系初赛举(下转第214页)(上接第190页)行前期,利用寒假举办企业调研活动,为学生走近企业、了解目标职业提供良好的平台。学校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由学生自由组队,根据自身的职业定位,分别走访调研政府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大型集团、中小型企业等不同性质的用人单位,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不同单位的用人需求以及目标职业的用人要求、工作内容、性质以及发展路径等。在这种职业探索模式下,学生能较为深入地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了解职业,那么职业探索的客观性强。

在调研结束后,每组的企业调研队员认真对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形成调研报告。学校随之则举行企业调研分享大会,让不同队伍相互分享调研成果,交换用人市场的需求信息、了解各类用人要求以及各种职业的发展路径等。同时,邀请知名企业的资深HR到在分享会现场,与学生进行互动,对学生的调研总结进行点评分析,加深学生对人才市场、目标职业的客观认知,清楚自身优势与不足,同时对本身初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根据调研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修正,制定可行性高的实施方案。这在帮助学生做好职前准备方面具有深刻而长远的意义。

2.3 实践性强

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在经过学长的指导以及在职业探索阶段的重新认知、评估、修正后,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职业规划作品,此时,由各院系举行职业生涯规划初赛,筛选出一批作品晋级校级决赛。我校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不断创新模式,务求提升职业规划教育的实践性。

以2011年的校级总决赛为例,借鉴了现今深受大学生欢迎的求职类节目《职来职往》的模式,设置了选手VCR展示、专业技能测评、选手与评委互动、一锤定音四个环节。邀请企业的资深HR担任大赛的评委。在这种公开式的现场“面试”中,让参赛学生及观众,近距了解企业用人要求,自觉寻找自身不足,进一步反思、评估原定的职业规划方案,逐步修正。

在总决赛被录用的学生,在暑假期间到相对的用人单位实习,亲身体验目标职业,在实践中审视自身实际的人职匹配度,从而不断地对自身的职业规划进行再评估再修正。

3 以“赛”促“教”,有效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效

我校的职业规划大赛,与一般的比赛形式有所区别。“赛”的不是一份单纯的计划、一种主观设计的方案,不是纯粹的个人舞台表现,而是以一种连贯穿插体验式的“认知—实践”相结合模式。

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有效唤醒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普及职业生涯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企业调研进行职业探索,进而以职业规划大赛为交流的主阵地;再者,以岗位体验,升华对职业规划的了解与实操。将三者统一起来,形成一种良好的理论与实践相长型的教育模式,激发并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培养并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和生涯管理的能力,将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由浅到深逐步推向深入,将会极大地增强职业规划教育的效果,推动促进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工作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晓波.珠江三角洲地方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广东省东莞高校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7).

大学生职业规划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职业规划;辅导员;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332-02 一、职业规划的内涵和意义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的变革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迅猛推进,大学生就业也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国家、社会、学校等各个方面关注的热点问题,毕业生就业率已成为衡量高校组织管理、教学管理、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借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大学生尽早地认识自我,明确学习目的,对于促进学校的学风建设,实现成功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职业规划的概念。职业规划(Career Planning),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结合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制定相应的培训,教育和工作计划,并按照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实施具体行动,以达到职业目标的过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系统工程,它指的是大学生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知识结构,结合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要达到的职业目标所作的方向性的方案。这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特别是社会职业的现实要求;二是大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大学生自身。

2.职业规划的意义。(1)可以发掘自我潜力,增强个人实力。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主要是在完成学校安排的课程和家长布置的任务中度过的,大学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期,大学生需要积极主动的考虑自己的人生道路。这个时期是职业规划的准备期,如果大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现有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制定职业规划,就能合理的定位,并不断的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可以提高人生发展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时代是一个人的黄金时期,在这段时间,学生的心智成熟,精力充沛,反应敏捷,正是学习和掌握各项知识和技能的大好时机。因此,制定职业规划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帮助和鼓励学生努力奋斗,把握机会,而不至于随波逐流,浪费青春。同时,制定职业规划会使人更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个人严格执行职业规划,逐步走向成功。(3)可以有利地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经过引导大学生自我认识、规划设计、具体实施等阶段,让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以便扬长避短,有的放矢;让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就业形势、社会需求、行业职业特点,调整就业期望值,明确就业目标,准确定位,从而推动了优良学风的形成。

二、高校辅导员在职业规划教育中的意义及作用

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扮演着多种角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协调者和实施者。就目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实际来看一般包括学生的思政治教育、资助工作、学生社团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当然,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校辅导员也开始承担就业教育工作。而且,作为与大学生们接触最多的教育者——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过程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最直接参与者,可以最大限度地强化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辅导员作为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个教师,对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人生发展等负有指导职责。同时,作为学校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第一课的思政教育开始就可以进行职业规划指导,这样能使学生尽早地树立竞争意识、危机意识,鼓励和引导他们科学定位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强化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可以让每一位大学生充分重视自己的职业规划,在努力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深度发掘自身潜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不断丰富实践经验,积极应对社会形势变化,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从容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化“被动就业”为“主动就业”,赢在职场的起跑线上。

2.辅导员是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最合适参谋者,能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辅导员与大学生接触最频繁,对大学生个体的了解也最直接。在日常教育服务管理的工作过程中,他们可以根据每位同学的实际情况,启发学生职业梦想,参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参谋,并因人而异地提出个性化的指导意见。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专业、 有不同的智力基础、 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文化水平,这些使大学生的个性有所不同。如果职业规划指导不结合大学生的个性,为求简便而使用统一模式指导,必然使职业规划流于形式,也必然没有实效。

3.辅导员是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最理想教育者,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辅导员是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事务的管理者、 指导者和组织者,是学校最基层、 最直接履行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教育教学工作者,是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活动的最理想人选。在对大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活动中,不断地弘扬核心价值,坚定理想信念,使他们在进行职业规划时,自觉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认同社会主义荣辱观,愿意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贡献力量。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祖国、民族、人民和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始终把祖国和人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

三、积极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就业教育与学风建设是高校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的两项重要工作,而职业规划教育是就业教育的系统性表现,加强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学习、实践的目的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则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为学生毕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1.抓住一年级,灌输职业生涯设计基本概念。许多大学生在当初高考填报志愿时,混淆职业与专业的区别,选择专业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所以职业规划工作应从新生入学开始,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就引入职业生涯设计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明确自己喜欢什么,自己的兴趣所在,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有初步的设想,增强他们学习专业的自学性,同时适当灌输就业竞争意识,教育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设计概念,培养职业意识,引导他们适应从高中到大学教育方式的转变,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学好专业知识。

2.深入二年级,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经过大一的过渡,学生基本上了解并适应了大学生活,这时候,职业规划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明确自己需要什么,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开始着手职业生涯设计。要侧重于教育学生正确认识、 塑造和完善自己,激发专业兴趣,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建立合理知识能力结构,提高综合素质。(1)“知己”——学会分析自身的的得失、优缺点。大一被动的适应的大学生活后,大二要对大一生活进行分析总结,找准个人得失,扬长避短,树立正确的职业奋斗目标。(2)“知彼”——了解专业就业发展趋势,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找出自己的差距,调整今后的努力方向。(3)“实践”——理解、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通过参加各项活动,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如参加兼职工作、 社会实践活动,在课余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培养良好的工作责任感、 质量意识、 服务意识,学会与人沟通,培养工作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增强英语口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4)“实现”——根据“知己”、“知彼”、“实践”,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综合素质,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实现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并为之努力。

3.把握三年级,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调整性的指导。大三,通常被认为是大学的分水岭,有人开始为考研准备,有人开始为就业做准备,有人开始在出国深造还是个人创业上犹豫等,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时,一定要指出职业规划的不确定性,可以根据个人或环境的变化作出及时的有效调整。这个阶段应侧重指导学生:(1)引导学生对大一、大二生活进行总结,纠正错误的就业心态,更新就业观念,进行正确的职业定位。(2)使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状况和就业市场对应聘者素质的要求,分析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个人的就业条件,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特点确立职业目标。(3)使学生了解就业方针、政策,学会如何收集就业信息,掌握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程序和内容,知道常见的劳动争议,了解劳动关系权益保障,从而增强劳动法规、法律意识,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鼓励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深入了解企业的操作和对人才的需求,提早做好就业准备。

4.立足四年级,对毕业生进行择业技巧、个性化就业指导。大四,大部分高校的毕业生在校的时间只有半年,在这半年时间内,应该对毕业生侧重择业技巧、和个性化就业指导,让学生了解本年度就业形势和政策,居安思危,降低期望值,准确定位,调整学生在就业方面的思想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念、科学务实的就业观念、自主创业观念、灵活就业观念、竞争就业观念等,从而促使学生顺利就业。

总之,高校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管理,作为教育的直接承担者——高校辅导员,应与时俱变,有的放矢以职业规划教育为切入点,从新生入学就开始实施全程化的职业规划教育方案,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就业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明析自我定位,尽快适应大学,全身心投入大学的学习、生活。通过职业规划教育的开展,既提高了大学生的专业技术、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实现毕业后的顺利就业打好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形成优良的学风。

参考文献:

[1] 胡雪飞.浅议中国高等教育中的职业生涯设计[J].社科纵横,2004,(4):120-121.

[2] 王若光,许溪沙,张徽.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培养初探[J].中国建设教育,2009,(7):19-21.

[3] 陈莉,白冰.浅谈如何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J].东方企业文化,2012,(1):90.

[4] 卜欣欣,陆爱平.个人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大学生职业规划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必要性

1 概述

1.1 职业教学目的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技快速发展,高新技术的普遍应用,也将是一个充满创新的时代。应对新形势,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也就是说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从教育自身的属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知识与社会经济紧密相结合的特性,并强调“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高职高专教育过程是在对大学生职业教学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渗透性教育,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使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明确的方向,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特性,并分析学生个性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促进高职教育学生的个性发展策略。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学生的专业技术学习,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又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

1.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是指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决定一个人对自我职业生涯的目标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 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高职教育的教育方法体系不同于其他类别的教育,对于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学生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它要求教师根据行业自身的特点在安排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活动及有关工作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认知能力、理论、 技术与方法、社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成为创新人才等方面进行培养,帮助其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

2 大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创新使人类本身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人类本身也通过创新不断的提升和完善自身的能力与才能,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在工业化与科学技术创新型的道路上都需要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同时也对高职高专大学生职业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高职高专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培养其在工作岗位上能解决实际问题和自己独立创业的职业规划能力在高职教育中显得愈来愈重要。职业规划教育的思想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目标,以创新的思维方式指导教学,它是指导学生如何科学地确立职业目标,制订正确的生涯路线和实施方案并进行科学的管理,使学生能自由的表达对事物的看法。在职业规划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行解决常规问题和非常规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在应用各种知识技能和技术中进行多角度思维等能力,学习目的与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职业规划的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是培养高职职业规划能力的有效方法。

3 教师怎样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

3.1 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指定学生的职业规划

高职高专职业规划就是大学生对职业的认识、态度、观点,是学生选择职业的指导思想。就业作为一种活动必定受到一定的社会需求制约,学生的就业动机通常是由生活、学习环境甚至是老师、亲友对职业的认识不同决定的,如果自身的知识与个人的观念、能力脱离社会需要,他将很难被社会接纳,都影响着择业者特别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形成不同的职业观。因此,要强调大学生求职时实现社会需求与个人能力的统一,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教师面对是有个性、朝气蓬勃的学生们,应该培养学生的个人精神和个人能力,使学生对自己有信心。让教育理念渗透于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和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学习的知识传授和探讨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大量验证性的实训和学习,帮助学生树立以下三个观念:一是自我负责的观念;二是终身探索的观念;三是人职匹配的观念,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将学生的技能训练、工作实习落实,才能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更好培养学生的个人意识和个人能力。

3.2 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来指导学生的职业规划

近几年,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我国从原有的“精英化”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战略转变,21世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成为高校的热门话题。高职高专教育迅速扩大普及,高职高专在校生人数占全国高校生在校人数将近一半,目前高职高专大学生职业规划不仅仅指的是教育的类型,而是指学校在教学大学生过程中主要以“职业”为主题的教学,并且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将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联系起来,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对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的责任和义务。关注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毕业生也越来越多。但是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就业现状的分析,许多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不能成功就业的核心原因不是没有需求,而是并未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确切含义和程序,从自我认识、环境评估、职业定位,缺乏规划的具体技巧,规划和实施有些脱离实际,人与职没有实现良好的匹配。高职高专职业规划教育教学方法应更加强调实践性,将培养学生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放在首位,以学生职业发展为导向,培养经济高技能人才的院校。学校管理应采用开放高效、健康有序、宽松和谐的教育人才环境。尊重学生的人格,积极建立第二课堂,改革考试考试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长期的职业发展打下扎实的素质基础。

3.3 根据学生的素质规律来指导学生的职业规划

高职高专职业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刚入学的新生要在教学计划中灌输一种追求知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有利于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形成。使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学会创新,配合职业规划活动开发一些简单的应用系统辅助教学,不仅使学生受益,巩固所学知识,还将个性教育和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模式中,使学生真正能自主习,对知识形成新的理解,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

4 职业规划是大学生职业教育的重点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的今天其最高模式不再是集中化的大企业,而是分散化的微型企业,经济发展的最高模式不再是集中化的大企业,而是分散化的微型企业。根据《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在培养大学生由“学生人”向“职业人”转化的过程中高职高专应该做好准备。首先,引导大学生根据市场经济的情况分析其自身条件,了解社会和自己的情况,确定自身规划发展与职业目标的发展过程,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人生存发展的需要去考虑其自身的未来发展的过程,制定实现措施的过程就是自我约束和自觉性形成的过程。其次,不断更新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以校外合作企业为支撑,建设创意培训、作品制作、竞赛训练系列实训室和工作室,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方法在专(毕)业实习、专项实训、综合性实训等传统项目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来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从而以培养学生个性能力发展为核心。

5 结尾

大学生职业规划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2)02−0044−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推进和毕业生就业方式的转变,大学生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再加上“先就业后择业”思想的影响,相当部分的大学生根本没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来筹划自己的未来,他们急于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却很少考虑这份工作到底适不适合自己,其结果往往都是“毕业即失业”或者频繁跳槽。

毋庸置疑,高校当前所倡导的“先就业后择业”理念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但作为高校毕业生,如何在就业资源非常有限的当下,选择一份更加契合自身未来发展的工作,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而言都意义重大。因此,在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提高综合素养,明确和树立自身未来发展目标,对毕业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开设现状及问题

国外的许多大学非常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注重对学生开展心理、能力、个性等方面的测评,学校主管就业部门参照测试结果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有的学校还设有择业指导专业, 甚至还设立了学科硕士点及博士点。在德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了对学生职业定位及人生规划的整个过程,以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为根本目标。从入学前的招生咨询开始,学校就开始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特长以及自身素质来选择学校及专业;在学生入学后,即着手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设计和辅导;同时,注重学生就业前的实用职业能力培训和综合素质培训。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之后,职业生涯规划逐渐开始被人们所认识,我国高校进行了有益尝试。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的学校还将该课程归属在招生就业部门管理,这为工作开展提供了便利。学校招生就业部门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开展职业规划。这是高等教育改革带来的成效,也是职业心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从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看,作为新生事物它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 职业规划指导主体的缺位

在西方发达国家, 职业指导已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职业规划指导工作一般都是由专家来完成。但在我国大部分的高校根本没有专门的职业指导老师, 有的院校即使有一些,但多数也没参加过专门培训,缺乏必要的业务技能。各院系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一般都是由党政干部或辅导员来做,他们是在做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兼做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这种主体上的缺位,一般很难真正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2. 职业规划指导形式单一、内容空泛

许多高校将职业规划指导狭义地理解为就业指导,大部分还停留在传统“填鸭式”的课堂授课模式上。还有一种较为普遍的做法就是举办专场讲座,邀请一些专家或企业老总来传授相关的就业面试技巧,再有的就是举办全校性的职业规划大赛。

总的来说,在职业规划指导方面的形式相对单一,内容也比较空泛,真正能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

3. 职业生涯规划上课时间安排不够合理[1]

很多高校为图省事,仅给毕业班学生开展简单的培训和就业指导,或者到了大四才给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或就业指导课程,纯粹是将职业生涯规划当成了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救急药,以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大学生的求职技巧和职业素质。这样的应急举措,时间安排不合理,缺乏系统性,职业规划指导形同虚设,效果很难保证。

二、改进的对策

1. 要加大宣传形成共识

高校应充分认识职业规划对学生的就业及未来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应加大宣传力度, 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个理念得到普及。学校招生就业部门应向学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使学生热情主动地参与到职业生涯规划中来。同时还要做好学校之间、地区之间的学习交流,相互借鉴好的做法,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上层次、上质量,使之真正成为学生规划未来发展,确定自身定位的良好载体。

2. 完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机构设置与专业化队伍建设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机构可下设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集管理、教育、服务于一体,主要负责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及授课安排等工作,负责解答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该机构要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真正内涵,创新观念,提升服务质量。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咨询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各高校亟需建立一支具有较强专业素质、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的咨询师队伍。结合目前各个高校自身特色,从事该项工作的队伍可以结合学校的专业设置来配备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咨询老师。同时还需要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开展专门的职业规划指导方面的培训学习,充分保证教辅工作第一线的教师应具有一定深度的职业规划知识。

3. 合理安排职业规划课程教学及课外指导

高校在制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计划时,需要合理安排上课时间,确立全程的课程教育体系。[2]具体来说,高校应当重视课程开设的阶段性及目标性,不同年级应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并开展相应的指导。一般地,应力争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使得大一新生一进入大学就能通过课堂学习了解职业内容,认识自我,以及职业规划对未来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课堂学习的同时,还可以带领新生参观高年级学生的实习基地,了解未来工作的环境及条件;组织新生和高年级学生座谈,听取高年级学生在学习及择业方面的建议和想法;邀请专家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讲座;鼓励学生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在大一学期末要求学生撰写自我总结,深刻剖析在个人能力及认识自我方面的体会。到了大二、大三年级,主要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需求状况,逐渐学习掌握一些求职技巧,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与就业相关的信息,初步确立自己的未来求职目标,并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比较当前自己与所确立目标间的差距,结合目标有的放矢地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素养。进入大四后,就是具体指导学生实现自身求职目标得阶段,即通过各种职业规划教育指导,使学生顺利就业或继续深造,可督促学生对前三年的准备工作进行总结,检验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准备是否充分,帮助学生完善求职材料,举办就业政策及就业程序等方面的讲座等。

4. 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机制

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特殊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开展对其职业生涯规划的评价,是一项检验学生职业规划合理性以及反馈职业规划教学实践成效的重要工作。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牵头组建测评小组,测评小组可以由在职业咨询、人力资源管理和心理学方面有造诣的专家组成,其主要任务是通过科学的手段就学生的职业能力倾向、气质类型、人格特征、职业适应性等开展测评并做出解释,以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为进行自我职业选择提供参考。[3]为提高测评效率,同时也为适应普遍性原则需求,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最好是能建立一套测评系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系统的开发是一项有着重大实际意义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艰巨繁杂的任务,需要从大学生自身实际特点出发,兼顾专业性、实践性和经济性等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布茂勇,唐玉琴.构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51-54.

[2]张建栋.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探索[J].攀登,2007(6):173-175.

上一篇:大学生社团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村官期满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