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范文

时间:2023-02-23 09:39:40

大学生消费

大学生消费范文第1篇

关键词:消费教育;大学生;科学消费;不良消费倾向

中图分类号:F063.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大学生消费群体存在着诸多不良的消费倾向,而消费教育缺位是这些不良倾向产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以消费教育引导大学生科学消费,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大学生消费群体的消费特点

(一)总体消费水平偏高,两极分化倾向明显。《2004年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大学生年平均消费至少在1万元以上,而同期我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也只有9,422元。对武汉市高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中,58%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总体消费水平偏高,52.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校消费水平比家里人的消费水平高,68.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消费水平与同学比差不多。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低的大学生也出现了消费偏高的情况。有调查显示,17%的学生在300元以下的基本生活保障线上艰难地维持学业,9%的同学月消费达到1,500元以上,尽情享受,随意消费。300元以下和1,500元以上的消费差距足以说明大学生之间消费水平两极分化倾向明显。

(二)消费结构不合理。一是饮食消费偏低。按中国一般城市的平均物价水平,学生每月的净饮食消费应在300元左右。但有调查显示,83.7%的同学饮食费用却在300元以下。有的女生为了成为“骨感美人”而控制饮食,也有不少学生选择廉价的饭菜是为了将那些省下的伙食费去玩网络游戏;二是人情消费多,恋爱支出过度。大学生们过生日、得奖学金、入党,请客吃饭是常事。办过生日或奖学金宴请消费的占被调查人数的24.3%,每场宴会平均消费200元~350元,足够一个普通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48.7%的在校大学生谈恋爱,约会时用餐、送恋爱对象玫瑰等礼物,都要花钱,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的恋爱支出为100~200元,最少的也有50元,最高的甚至达到500元;三是整容、手机、上网、看电影、旅游、健身这类时尚性、娱乐性的消费较多。有的播音专业女生的整容费用就达数万元。有手机的大学生很多,有电脑的大学生也不少,但80%以上大学生的电脑是在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三)消费行为聚群倾向明显。57.9%的学生认为“社会”对自己的日常消费最具有影响力,81.8%的学生认为周围同学对自己的消费行为有影响。大众传媒不断翻新的花招,商家火热煽情的促销与铺天盖地的广告,刺激了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在从众、暗示和舆论的影响下,大学生消费行为产生了“聚群效应”和“消费潮汐现象”,一个新产品、新品牌在大学生消费市场会在某一个节点呈现突然的高峰,“手机热”、“染发热”、“网游热”、“考证热”便是典型的表现。

二、大学生消费群体的不良消费倾向及其影响因素

尽管大学生消费群体的消费主流是比较现实、比较理性的,但其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不良消费倾向。

(一)大学生消费群体的不良消费倾向

1、炫耀消费、攀比消费成风。“80后”、“90后”的当代大学生,观念更新快,彰显个性,追求时尚,渴望引起他人的注意和同龄人的羡慕。媒体大力宣传消费主义,营造了一种消费至上、享受生活的社会环境,给思维活跃、模仿力强但辨别能力差的一些大学生带来了强烈的刺激和诱惑,强化了其追求时尚、炫耀消费、攀比消费的心理。在他们眼中,新潮服饰、高档手机、笔记本电脑已不再只是消费品,而是一种“消费符号”,是身份和自我形象的象征。炫耀型消费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消费的攀比。当那些炫耀式的“领袖人物”带来了最新的消费时尚潮流时,好胜心强和爱面子的大学生便会竞相效仿和攀比。有条件的及时跟着消费,没有条件的也“打肿脸充胖子”,甚至有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炫耀消费、攀比消费欲望而不惜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

2、盲目消费、超前消费与消费的“洋化”倾向。大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很强,储蓄、理财意识薄弱,消费具有盲目性。其一,日常消费金额没有定数,从未思考过钱是怎么花出去的;其二,有了钱就大手大脚的花,将几个月的生活费一起花掉,接下来只能过拮据日子,要么向家里求援,要么向同学东挪西借;其三,在该买什么与不该买什么上没有主见,看到别人买啥自己也“随波逐流”,结果是钱花掉了,对自己却没多大用处。

一般意义上的超前消费通俗地说就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而大学生消费的超前性是指大学生的消费水平超出了大学生当前的承受限度。大学生是用父母的钱来消费。大学生年平均消费超过同期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连大学生自己也认为在校消费水平比家里人的消费水平更高,这就充分显示出了大学生消费的超前性。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还有较明显的“洋化”倾向。例如,当问及如果选购“手机”是倾向于“国货”还是“洋货”时,选择“国货”的为16.4%,选择“洋货”的为29.3%;有12.7%的学生在同学聚会时宁愿选择“西餐馆”;对“圣诞节”等洋节日的花销,几乎所有的被调查学生都没有表示异议。

(二)大学生群体不良消费倾向影响因素

1、大学生自己及其家庭方面的原因。大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上大学前,家长为了让他们集中精力学习,从来不要求他们考虑家庭经济问题,所以许多大学生没有理财的过程和经验。上大学后远离家长独立生活,在不正确的消费观的误导下,不会有计划地开支,钱花完了就会向家里要。现在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从小对其消费基本上实行满足供应的政策。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会为大学生的高消费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使他们有优越感,而那些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则把孩子当成未来的全部希望,“再穷也不能穷孩子”,一听说孩子在学校没钱花了,也会想尽各种方法立即给孩子钱。

2、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一方面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拓展了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范围、消费空间;另一方面人们生活方式、观念发生的巨大变化,大大刺激了大学生群体对生活质量的期望和消费欲望,致使大学生群体消费中出现了炫耀消费、攀比消费、盲目消费、超前消费等不良消费倾向。

3、高校消费教育缺位,使消费主义在大学校园里有了市场。消费教育是指以提高消费者素质为宗旨,有目的、有计划地向消费者系统传授消费知识、消费经验、消费技能等内容,并对其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产生影响的教育活动。我国高校长期忽视消费教育,针对大学生消费教育的理论研究也严重滞后。大学生消费教育不仅没有系统的教材,也缺乏稳定的教师队伍。大学生认为,我不偷不抢又不骗,花自己口袋里的钱,想怎么就怎么花,谁也管不着。高校的不少领导和教师也认为,只要学生不偷、不抢、不骗,即使学生追求高档消费也是他们彰显个性的选择,没有必要去评价、干预。所以,在大学校园里,消费仍被看成是个人的私事。高校消费教育缺位,这就使得消费主义在大学校园里有了可乘之机。

消费主义是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表现为现实生活层面上的大众高消费,它常常是由商业集团以及附属于他们的大众传媒通过广告或其他各种文化艺术形式推销给大众。消费主义已进入我国人民的生活中,并不断地拓展其影响。大学生是一个有一定文化资本的特殊群体,他们有很强的接受能力,但在生理、心理上还很不成熟,抵制能力很弱,加上他们急于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易于被大众消费形式所吸引。高校消费教育缺位,消费主义便乘机渗透进大学生消费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以消费教育引导大学生科学消费

要消除大学生群体的不良倾向消费,就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消费教育。社会、家庭要尽到应尽之责,高校更应当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对大学生进行消费教育的责任。高校对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教育,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消费教育的内容要全面。消费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消费观教育,也应包括消费知识教育和消费能力培养。在消费观教育方面,既要通过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消费观,引导学生理性消费、科学消费、适度消费、文明消费,杜绝盲目攀比消费现象,也要通过对大学生实施社会责任、生态意识教育和绿色消费教育,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消费与社会持续发展、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社会责任感,争做绿色消费者。消费知识教育主要包括消费观念教育,以常用消费品的选择、评价、鉴赏、使用、维修与保护等为主要内容的消费品常识教育,以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消费者保护组织、消费者保护法规为主要内容的消费权益与保护教育。而消费能力培养,不仅要培养大学生对消费品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做出理性判断的价值判断能力,还要培养大学生对自己支付能力的理性分析能力和自主消费能力,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支付能力有计划、合理地进行消费,尽可能减少家庭经济负担,不要被商家富有诱惑力的促销手段冲昏头脑,也不要盲目跟随其他消费者攀比消费。

(二)消费教育的方式要多样化,重体验式教育。其一,寓教育于活动。可以开展“节约型社会”、“如何理财”等讲座、论坛、辩论赛,也可以举行“大学生理财模拟比赛”、“大学生科学消费模拟比赛”,在各项学生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灌输“勤俭节约”、“科学消费”的意识,指导学生科学、合理消费;其二,多采取“体验式”教育方式。可以多向学生介绍西部等贫困山区人民的生活状况,适当地组织学生深入贫困地区体验生活,感受落后地区的生活状况,引导学生的对自己的消费模式进行反思。也可以利用寒暑假,鼓励或组织更多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社会兼职,让学生感受到钱财的来之不易。2008年暑假某高校开展的50元钱15天的“生存体验”活动,对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和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都很有意义,也值得其他学校借鉴;其三,加大“感恩”教育的宣传力度和学习深度。宣传正面的典型例子,并对学生中出现的盲目浪费、忘本等不良现象及时提出适当的批评和合理的建议。

(三)多渠道地帮助大学生缓解其消极的消费情绪。要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和合理引导,及时注意大学生在消费时产生的心理偏差和不良情绪。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学、思想政治课、消费者行为学等课程或其他一些易于为同学们接受的小品、海报等形式进行讲解和宣传,让大学生们了解现有的消费误区和由此导致的不良后果,进而更新消费观和金钱观,还可以通过一些专题讨论,让大学生们在思想的碰撞中形成合理的消费观念;另一方面可以组织一些力量,深入调研本校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对于消费方面已产生心理困扰的同学,应给予适当的心理辅导,让其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调节自己的心态,宣泄不良的消费情绪,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大学期间的学习和自我提高上,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个人发展。

(四)塑造良好的校园消费文化,自觉抵御消费主义的消极影响。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学校要主动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消费教育的职责,教师要起示范作用,抓好学生良好消费习惯的培养,促进师德建设、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共同发展,为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理性的消费行为营造和谐的氛围,自觉抵御消费主义的消极影响。

(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童玉英.武汉市大学生消费心理调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29.

[2]赵燕平,连伟.消费社会对大学生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的影响[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2.

[3]刘英侠.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J].现代商业,2007.12.

[4]朴玉丹,唐志丹.在校大学生消费状况分析与思考[J].时代金融,2007.2.

大学生消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现状消费构成消费特点引导合理消费

一、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大学生的消费,现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也水涨船高,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日益得到广泛的关注。高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将直接影响其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立足于调查研究,总结了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引导大学合理消费。

构建节约型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其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目前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进程,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伴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跨国公司登陆和外国媒体的进入,大学生的消费文化也在发生着急剧变化和转型。

大学这几年,是大学生需求不断扩张和发展的时期。因而特别想以新异的消费形象,向社会展示自身成长的成熟。他们希望通过消费上的创新、时尚、前卫来展示青春的活力,从而显示了自我能力与价值。这样就可以获得他人的认可与接受。

二、大学生的消费构成

(一)以伙食费为主

在校大学生的费用支出还是以购买食物为主。大多数大学生会在吃饭问题上花费掉自己每月生活费的一大部分。并且这一费用在男生与女生之间是有差异的。一般来说男生主要集中在500-600一个月,而女生主要集中在350-450一个月。这样的情况是符合大学生消费构成的。但是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外出就餐,请朋友吃饭等开始增多,这也就加大了大学生的消费数额和吃饭方面的开支。

(二)娱乐消费

在人们的生活迈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社会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消费不再仅仅是为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追求生活享受和自身发展的消费支出有明显上升趋势,就娱乐消费而言其包括:上网费,电话费、旅游费、恋爱费、人际交往等等方面。现在大学生用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费用比重下降而用于满足精神娱乐方面的费用呈上升趋势。这也说明娱乐方面的费用日益成为占大学生支出较为重要的一部分。

(三)日用品消费

日用品的消费包括平常购买的生活用品如:肥皂,洗衣粉,牙膏,衣服,鞋袜等等作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在这方面的花费一般较固定。大学生在购买这类消费品时易受广告的影响,并且有很高的品牌忠诚度。一旦觉得该品牌适合自己就会长久坚持使用。

(四)学习方面

在大学期间,大学生要考取一系列的证件,从而来给自己未来就业增加筹码。像最为平常的大学英语四、六级和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为了这些考试,首先要先交报名费,然后为了增强通过的机率,还有可能购买一些资料或参加一些辅导班。还有部分学生想本科毕业后继续读研究生,这样就又会增加一笔考研费用。除了上诉所说的学习费用外还包括平常购买学习用品的费用,虽然这项开支并不大。但也是大学生消费内容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大学生的消费特点

(一)经济实用

从大学生的消费的现状分析,不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在衣食住行上,还是大学生的其他消费,都带有浓厚的实用色彩。大学生购物往往看中的是物品的实用性,而非其他。由于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自父母,而现在大多数学生能够体谅到父母的不易,所以在花钱方面也相对谨慎。

(二)丰富多样

大学生多样性的消费特点根源于大学生多元化价值目标的存在。多元化的价值目标,一方面使大学生思想活跃,有益于表达其内在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另一方面也给大学生购物提供了多重选择,丰富了购物内容。

(三)独特个性

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审美观,也就使每个人形成了其独特的购物标准。这种个性化消费也可以理解为时尚化和风格化。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大学生越来越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新知识、新技术的迅速推广使得时尚的形成和流行更加快速,同时也更具有鲜明的主题和更人性化的表现形式。大学生及时吸收并接受。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

(四)显著差异

由于贫富差距的存在导致了大学生消费水平的不一致。有的学生可以使用名牌手机,高级化妆品,而有些学生仅仅解决了吃饭问题。他们的消费水平不高,往往有着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五)时尚前卫

大学生的时尚前卫主要表现在:追求名牌,崇尚权威,喜欢新颖。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消费市场物质极大丰富。大学生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的阶段,很容易并且很乐意接受新事物。面对五彩缤纷商品,大学上往往选择更能够体现时尚,前卫的东西。

四、影响大学生消费的因素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带来的消费方式变化的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紧跟社会发展,其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也发生了不小的波动。以前大学生的支出主要集中在饮食方面,而现在用在精神和文化方面的开支比重逐渐上升。有些大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在大学期间不断学习,考取相关证书。

(二)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

广大学生有着自己的交际圈,大学生购买什么样的产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一个什么样的消费圈子中,一般情况下,在同一寝室或同一班级大家购买的产品相似度较高。如果一个大学生周围都是高消费人群,其消费费用会明显比其他人略高。

(三)文化背景的影响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成长历程,在其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些差异的造成也同样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有些人可能喜欢一些大众化的商品,而不喜欢形象怪异,设计独特的前卫商品。但对于一些追求时尚,爱好前卫的人来说,就会对这一类的商品情有独钟。

(四)大众传媒的影响

大学生的消费易受广告的影响,因为一般情况下不少学生都是追星族,如果有他们喜欢的明星在做广告,他们大多数情况下会选择这个产品。并且一旦选择就会有很高的忠诚度,不会轻易在改变其消费习惯。这对于商家来说,对其扩大销售量,抢占市场份额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五)学校因素、家庭因素、自身因素

这几个方面也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重要因素。学校因素是指学校周边的消费环境如何,商家是否大量集中在学校周围。家庭因素是指一个家庭的经济情况如何,是否能够负担的起在校生各个方面的消费开支。自身因素是指一个大学生自身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如何。是否可以理性消费。这三方面的因素会对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水平起一个制约与限制的作用。

五、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

(一)改变大学生的不合理消费观,引导合理消费

合理规划自身的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大学生对自身的消费现状要有一个理性的思考,在校期间要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我们提倡“合理和适度”、“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

(二)克服攀比,盲目消费

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在消费中要切实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身经济状况的产品,不要盲目攀比和一味追求高标准,高消费。要树立科学、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从而逐步建立起正确,科学的消费观。

(三)发挥娱乐传媒的积极导向作用

大学生的消费易受广告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加强娱乐传媒的积极导向作用,给大学生一个积极正面的引导,而避免不良广告对大学生的误导。大学生自身也应具备甄别好坏的能力,自觉抵制消极广告的不良影响。选择健康向上的广告宣传。

(四)加强艰苦奋斗的精神的教育

大学生消费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大学生 消费 理性消费

消费作为社会生产方式的重要环节,是社会关系的重要载体,是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连结点,是经济领域与日常生活领域进行交换和沟通的渠道。消费的过程既是商品价值实现的过程,也是商品的社会文化形成和转换的过程,是在社会文化意义上塑造消费主体的过程。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有自身消费群体不同的消费意识和消费方式,并在参与消费文化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反映了大学生的现实消费倾向和未来的消费走向,对于研究消费经济和市场需求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消费观反映出了大学生的生活现状,以及价值取向,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观可以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对于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教学管理都将产生直接影响。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总结了当前大学生消费的一些基本现状、消费特点和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1.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构成

随着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过度,整个社会各方面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教育制度随之也发生了一系列改革。高等教育由以前国家全部负担逐渐部分走向市场,高等教育费用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不断上涨,个人所负担的教育费用已经成为变通家庭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有的经济较困难的家庭无法承担基本的教育费用。因此当前研究在校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是一件对社会和对高校都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和仔细的思考,我认为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学习费用。学习费用是大学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在大学生中消费占很大部分,占到大学生日常总消费的近30%。学习费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上交学校的学费和平时自己的学习投入。

(2)基本生活费用。大学生的基本生活费用包括吃、穿、住、行、用几个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消费水平逐渐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其标志是硬性消费比值下降,软性消费比值上升,恩格尔系数降至41.9%。

(3)娱乐消费。大学生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基本生活费用在大学生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另一方面大学生用于精神享受方面的消费正在逐年上升。

(4)人际交往消费。大学校园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平台,已不简简单单是一个学习文化知识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地方。现代大学生都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培养人际交往技能作为大学生活的必不可少两大部分。

2.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由于所处时代的特殊性,决定了消费存在不同以往的新特点。概括起来讲,当代大学生消费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消费来源单一。为保证教学质量和对校园进行有计划、有秩序管理,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还采用比较封闭的管理模式。这种体制决定了大学生缺少更多的个人空间和时间,他们没有条件也没有更多的精力来从事较为复杂的社会工作,靠自己赚钱来完成学业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情况下就只能做依靠家庭资助、贷款或勤工俭学等其它的方式的经济来源。

(2)务实与经验相结合。新学子调查课题组在对大学价值取向的调查中列出了11种在大学生生活中最主要的内容:知识、地位、友谊、爱情、名誉、金钱、权力、健康、家庭、事业和理想。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学价值取向的实用性。大学生的消费还带有明显的经验性。这些经验有的来自与父母,有的来自与集体生活或是自己已往的消费经验。

(3)大学生消费水平的差异性。大学生群体的消费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由生源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导致消费水平的差异,第二方面是由于年龄和心态的变化导致的消费差异。

二、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总体来说是比较理性的,但由于个性发展不够成熟,缺乏社会经验,加上消费来源单一等各方面的原因,在消费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其消费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消费观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本文主要从消费心理的角度来分析当前大学生消费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从众消费和盲目消费。从众性和盲目性是大学生消费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受集体影响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从众的心理,很容易产生从众消费。盲目消费是指大学生在消费的过程中缺乏计划性,容易受到外界偶然因素的影响而盲目的买许多自己实际并不需要的东西,总得来说从众消费和盲目消费都属于冲动型的消费。

(2)攀比消费和情绪化消费。由于大学生消费存在从众的心理,虚荣心作祟在追求享乐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形成相互攀比的心理,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攀比消费在大学生中间主要体现在穿着打扮上。情绪化消费就是把消费品的占有、享乐作为弥补精神空虚的手段。

(3)享受消费和高消费。近些年来受西方消费主义浪潮的影响,大学生中享乐主义思想非常严重,享受生活成为指导消费的新观念。除此之外,在青年的大学生中存在高消费的现象,在消费的过程中往往喜欢别出心裁的东西,追求前卫新潮,加上相互之间攀比心理严重,往往会出现消费负担过重,消费水平超出了实际需求或家庭的支付能力。

(4)超前消费和负债消费。近年来社会上流行负债消费和超前消费,今天花明天的钱。受这种思想的引导,负债消费在大学中也悄然兴起,节约成为了难以启齿的话题。

2.大学生消费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当前大学生消费结构的消费特点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当前大学生消费的主导方向是健康的,但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我认为导致大学生消费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原因。把大学生放到校园里,他的角色就是一名学生,同样把他放到社会中去,他又是社会的一分子,其消费观不可避免的受整个社会大环境影响。①当前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当前有些学校为了扩大办学规模,不断降低入学门槛,许多家长也抱着混文凭的态度将孩子送入了学校,不管孩子是否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结果是一部分同学虽然挂上了大学生的头衔,而实际中由于自身不具备完成学业能力,思想和学习负担过重,由于缺乏坚强意志,随着时间的流失变得越来越坠落,变得成天无所事事,大量的空闲时间用在了享受消费上。②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蔓延。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伴随着西方消费主义文化和其他一些消费文化的入侵,一些人开始追求享乐,事事讲排场讲面子,认为勤俭节约已经过时,甚至有些人把节俭视为见不得人的事,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不少的大学生也开始随大流,赶新潮,节俭实惠等传统的消费取向在他们的头脑中存留很少。③媒体的不良诱导。大众媒体是现代信息的主要传播途径,以其特有的容易让人理解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导向的作用。现代的广告大多只注重物质文明宣传,不重视精神文明引导,这种金钱化、利益化的消费观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形成了不良的影响。

(2)家庭原因。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对于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关键的作用。

(3)学校教育原因。现在的大学高校在消费教育方面也都存在欠缺。另一方面,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4)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原因。在消费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大学生消费还是比较理性的,消费中之所以出现各种问题还主要归因于大学生所处的特定的年龄阶段。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方法与途径

1.社会教育

(1)积极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大学生是现代技术最积极的响应者,受现代传媒技术的影响最为明显。大众媒体应加强对有用的健康的消费信息的宣传,对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为大学生提供消费参考意见,加强大学生正确消费心理的引导。

(2)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大学生群体是现代因特网最大的使用群体,现在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在使用因特网,因为互联网信息的多样性和快捷性满足了大学生对信息的巨大需求。因此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因特网的资源优势。

2.学校教育

(1)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主要方式。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重要作用。

高等学校一定要注意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要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学形式改变传统的填鸭式学习,通过组织一些关于素质教育的活动来增强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

(2)整改学校周围的消费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不言而喻。大学生的消费环境主要是学校内部和校园的周边,要加强大学生消费的引导,就要对大学生所面对的消费环境进行整改。①加强校风、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高校加强校风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潜移默化中将会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②整顿学校风部及学校周围的商业秩序和商品经营范围。校园内外的消费环境主要是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需要搞得像商业街那样繁华。

(3)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消费观教育。整顿校园环境是从客观上给大学生创设了培养正确消费观的环境,那么对大学生从思想上进行改造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就显得更为重要,而且要具有长远意义。

3.家庭教育

(1)家长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现代的中国家长应该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放手让孩子去做一些事情,从小、从小事中锻炼孩子的意志,使孩子在与社会的接触中更快的适应新环境。

(2)家长与孩子合作制定完整的消费计划。家长要适当控制孩子的花销,帮助孩子建立具体合理的消费计划,形成正确的理财思想和理财方法。

4.大学生自我教育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关键还在于大学生自身。大学生要加强自我教育,树立合理理财的自我意识,平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积累消费经验。在平时的社会生活中,在消费过程中,自己要注意积累消费经验。

(2)学习消费知识,提高理财能力。在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和学校举办的各种关于消费方面的活动,从中学习消费知识。

(3)提高法律意识。作为现代大学生,要主动学习消费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加强自身的法律基础,提高维权意识,不要让自己成为新时代的法盲。

(4)遵循正确的消费原则。大学生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地根据生活、学习、文化和娱乐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消费标准,坚持合理的消费原则,做出消费计划,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大学生在平时的消费过程中关键的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消费有度原则、消费计划性原则、消费主导性原则和消费自立性原则,通过这些原则来规范自己的消费行为。

总体来说现代大学生消费群体的发展趋势还是健康的,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消费来源单一、务实与经验并存、消费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消费的开放性和消费的差异性。同时我们也看到在现代瞬息万变的发展中,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外来不良文化因素的诱导和社会媒体炒作等其他多方面的原因的影响,大学生消费群体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和潜在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宣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后备军。

参考文献:

[1]闫缨: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研究述评.中国青年研究(社会综合版),2005,(1):76~78

[2]卢思锋: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与引导.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3,(1):62~65

[3]张志祥: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特征及趋势.中国青年研究,2002,(5):33~36

大学生消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主流;改变

一、前言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已经超过千万,位居世界第一。他们已然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有着自己特殊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购买能力的滞后,使得他们的消费观呈现出不同一般的发展趋势。对于正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而言,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逐渐形成的阶段,极易受家长、老师、同学及社会其他成员的影响,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对于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二、大学生消费习惯中存在的为题及其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有关同时也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体现为:

(一)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目的,就一刻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把握。应该承认,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科研条件、人员配置等原因,对学生的教育首先从实践调查开始的教学科研风气仍然未能形成。

(二)“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

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三)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好的消费习惯,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最后,良好校风的建设也会为当代大学生良好风气的养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从思想上改进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根除浮夸风,奢靡风等不良风气的漫漫长路还需做很多努力。

三、针对大学生良好消费习惯的建议

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一方面,他们有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但又未能完全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能力的不足使他们的消费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另一方面,他们受社会的影响很大,难免在消费上存在一些非理性的,不切实际的行为。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地影响了他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财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确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而这需要校方、家长、社会各界以及学生自身以及齐抓共管,共同努力。

(一)校方

若要让大学生在消费观念的塑造等方面有质的飞跃,最主要的就是思想教育了。中国至今的基本国情仍然是处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差距。让所有的大学生认清楚当前的基本国情实则也是重中之重。其次,在大学的相关课程中增设学生理财课程也是必要的。

(二)家长

现在90%的大学生依然依靠父母,父母仍然是大学生的“金钱来源”。90后的大学生很大一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都是父母的掌上宝,长辈们的心头肉,所以学生浮夸攀比等不良的消费习惯一方面同所处社会环境有关,实则同家庭教育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家长对子女的金钱支持应更加合理化,不应对子女有求必应。每月规定孩子的消费金额,如果有特别需要可以予以额外支持。

(三)社会各界

现如今社会奢侈风、浮夸风盛行,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扭曲都有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社会作为一种大环境更应被人们所重视。将范围缩小点,大学校园这个同大学生息息相关的小环境的风气也应由老师以身作则,同学生共同努力塑造。

(四)学生

无论是校方、家长还是社会各界,他们采取的措施都是客观的,只能对学生的改变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而学生的自身认识才是最为主观的改变,也是效果最为显著的。懂得金钱的来之不易是最基本的,同时勤俭节约习惯的养成是必然,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勤俭节约的美好品德不过分攀比是炎黄子孙应该做到的。

四、总结

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当代大学生更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应当把经理更多地集中在学业上,而不应该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大学生的不良消费习惯不仅加重了父母的经济负担,影响到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会在某种程度上扭曲校园人际关系,增加学校教育管理的难度。因此,对当前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使其真正成为四有“新人”,无疑是迫在眉睫的了。关注在校大学生消费问题,研究和把握他们的生活方式及消费的心里特征和行为导向,有利于引导大学生科学消费,满足他们的合理消费愿望,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议和进步。

因此,这是一个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历史意义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张进辅《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特点的调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2月.

[2]林顺才、吴淑娇.透视大学生消费项目[N].闽南日报,2005 .

[3]杨波.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社会反思[N].解放日报,2005 .

[4]陈熙鹤、黄理松.当代大学生消费:多彩中带隐忧[N].广西日报,2005 .

作者简介:

程玲(1994~),女,山西大同,山西财经大学在读,工商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大学生消费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大学生文化消费 现状 建议

一、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定义

文化消费就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方面,是指对精神文化类产品及精神文化性劳务的占有、欣赏、享受和使用等。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文化消费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呈现出主流化、高科技化、大众化、全球化的特征。

目前,在校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储备能量的特殊阶段,是准生产者,所以在校大学生主要是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高校培养人才这一特殊职能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结构主要表现为对知识的、精神的、文化的消费,从而使精神文化消费成为大学生生活消费中的主要部分。

大学生文化消费是指大学生为满足个体的文化生活需要对文化产品及文化性劳务的占有、欣赏和使用等。其实质是对社会及他人提供的精神财富,包括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消耗,前者如音像制品、文化用品、娱乐用品及通信产品等,后者如文娱表演、音乐演奏、文艺晚会等。由此可知,精神文化消费的涵盖范围是很大的,尤其是对于处于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储备能量的特殊阶段的大学生而言,精神文化消费更是其生活消费的重要而核心的内容。

二、文化消费现状分析

通过对浙江师范大学学生的问卷调查的数据,学生访谈的资料,以及校园周边文化产业经营者的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浙江师范大学学生的文化消费趋于多样化,但是分布不平衡,文化消费的意识不够浓厚,存在一定的消费矛盾。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在进行文化消费时注重时事,并且对自身文化消费的不足有一定的认识,能正确认识到文化消费的意义。

通过具体分析,实地调查,概括总结,我们对大学生的文化消费分析如下。

1.文化消费呈现多样化,但文化消费结构不合理。

调查发现,浙江师范大学学生的文化消费倾向于网络的消费,对书籍的消费远远落后于网络,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资源丰富,但是消费人群少,网络消费却居高不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浙江师范大学学生文化消费的结构不是很合理,个人文化消费观不是很成熟。浙江师范大学学生的书籍消费主要集中于考研、考级、公考等类图书,消费结构不是很合理。

由图1可见,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组成比例不合理,文化消费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网络及周边产品上,对书籍、报纸等的消费量远落后于网络消费,致使文化消费结构比例失调,文化消费结构存在一些问题。大学文化资源相当丰富,但是对部分学生缺乏一定的吸引力,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

2.注重时事方面的文化消费,但文化消费意识不够浓厚。

如图2,浙江师范大学学生消费文化用品费用占总费用的5以下的同学占65左右,直接反映了学生的文化支出所占比例少,文化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学生平均要每月或者几个月买一份报纸(如图3),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在报纸这方面的文化消费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同时,分析数据还发现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对书籍的需求不高,没有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当然,这个情况和现在网络资源的充分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以上情况说明大学生文化消费者的支出比重小,对于文化消费的关注度不够,对于文化消费没有清晰而正确的认识,文化消费呈现出一定的滞后趋势,消费意识不强。

3.能够清楚认识到文化消费的意义,但文化消费观存在一定局限。

多数的学生在选择旅游地的时候会选择风景优美的,而不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浙江师范大学学生上网主要是看电影或是听歌,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文化消费,但是这种文化消费观念缺乏一定的正确性。

如图4所示,浙江师范大学的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文化消费的意义是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说明他们对文化消费的作用有正确的认识,能认识到文化消费的意义,对自身的文化消费选择起着积极的指引作用。

大学生对于文化消费的意义及文化消费对自身的意义有清醒的认识,但是自觉执行性不够,无法做到正确地进行文化消费,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

4.文化设施相对较好,但文化氛围有待于进一步的创设。

浙江师范大学的文化资源丰富,文化设施相对比较完善。但是,现有的浙江师范大学的文化消费氛围不太能够符合同学的要求,通过对浙江师范大学周边的文化经营者的访谈了解到,浙江师范大学的文化氛围总体较为浓厚,对同学有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学校提供的文化设施资源比较充足,但无法满足同学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同学对学校的文化氛围不是很满意(如图5),当前的文化水平无法完全满足同学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要。

三、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建议

通过对问卷数据及访谈内容的分析,对那些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积极调整文化消费的结构,达到文化消费平衡。

对于文化消费结构的不平衡,要引导学生养成多方向的文化消费习惯,积极引导学生面向其他方面的文化消费,如书籍、报刊、广播的等方面的文化消费,使大学生的文化消费不仅仅停留在网络上。

丰富文化消费的内容,不是单一的网络文化消费,大力发展其他文化产业,加大宣传力度,使大学生意识到学校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其的文化消费结构日趋合理,文化消费达到一个平衡。

2.增强文化消费的意识,形成正确的文化消费观。

为解决文化消费意识淡薄,要加大文化消费的宣传力度,使同学们对于文化消费有清楚的认识,更加深刻地了解正确的文化消费,有意识地远离错误的文化消费。与此同时,要加强引导,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自觉进行有益的文化消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增强文化消费意识。

在加强学生意识的基础上,要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使学生了解文化消费的意义,开设一些与文化消费相关的课程,建立学生合理的文化消费观。同时,更应鼓励学生进行文化消费的实践,使其更具可操作性。

3.学校要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

建议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通过课堂教育、网络教育、名师讲座等形式帮助学生确立适合自身的文化消费结构,培养大学生合理科学的文化理财观,增强学生把钱用在刀刃上的意识,从而强化文化消费的意义。

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使大学生的文化消费向高雅发展,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积极宣传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精神文化消费需要引导,需要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有关部门应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学校的文化设施水平,为同学们的文化消费提供良好的资源支持,给大家一个好的文化环境。

同时,学校有关部门要与同学一起共同努力,重视文化消费,使学校形成良好的文化消费氛围,使文化环境更有助于同学的发展进步。此外,学校还应积极扶持学校周边的文化产业,使之能长久、健康、有序地发展下去,为同学们的文化消费提供良好的场所。

5.解决文化消费的矛盾,增强现有文化资源的吸引力。

大学生文化消费主要集中在网络消费上,大部分大学生都喜欢免费的文化消费,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像图书馆这类免费的文化资源却少有人消费。这就形成了文化消费的矛盾:不喜欢有偿消费,但是消费的人多;喜欢无偿消费,但是消费的人少。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有关部门应该在丰富无偿文化消费资源的同时,增强这些文化资源的吸引力,并结合大学生的文化消费特点及爱好,发展网络文化资源,将网络文化消费与其他文化消费如书籍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解决文化消费出现的矛盾,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石城.当代大学生消费文化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技风,2010,(02):43-44.

[2]丁景良,何世潮.当代大学生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03):120-122.

[3]叶育新.当代大学生文化消费特征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05):70-72.

[4]权立枝.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状况及其教育引导[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04):101-103.

[5]米如群.影响当代大学生精神消费的不良因素及其对策刍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126-127.

大学生消费范文第6篇

(一),在学习方面,尽量考取一些资格认证,以备毕业后容易寻求工作。其次,积极参与学生会工作、社团活动,以及校外兼职工作,欲积累一定经验,因此这就保证了商家利用学生会大搞校内宣传,并充分利用兼职的高质量廉价劳动力成为可能。

(二)通过以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和心理整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⒈大学生消费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拿手机产品来说,目前,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导致的。

⒉大学生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

⒊大学生更侧重时尚性消费

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三)给商家的一些建议:

⒈为避免各大院校统一购书乱收费之嫌,国家20*年明文规定,不强制学生通过学校渠道来统一购书,因此,绝大多数学生通过班级集体在外书店订购,价格按8.5折。我认为这便为书商、网络书店提供了良机,如果在开学之际,书商能够去各大院校通过学生会主动联系采购,并且能够折价更低一些,势必会赢利不菲并能最终实现学生、商家互利互惠。同样,各大网络书店在这方面也尚需改进,其渠道不够透明,信息不够明确,这便严重阻碍销售。

⒉通过调查,可看出大学生对日用品的消费尤其是洗发水的消费比例很大。各大洗发水商家应注意大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并更侧重于自身产品的差异化,特殊化,比如生产有利于清醒大脑,集中精神的洗发品牌等等。

大学生消费范文第7篇

【关键词】财商 消费心理 恋爱支出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新定义

(一)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600-10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

(二)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

即使在取消高考年龄限制之后,20岁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我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调查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每班不低于6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他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我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

(一)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特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当问及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二)消费结构不合理,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青岛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 据调查女生中,83.7%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而男生中也只有66.4%达到标准。

(三)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四)恋爱支出过度。

调查中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10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三、当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具体体现为:其一,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目的,就一刻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把握。其二,“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其三,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

四、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

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我们希望老师在思想理论教学中,使用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

2.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专家指出,财商的概念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也是现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话题。

3.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应该成为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学校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日昌.普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2]李国振.消费心理学.上海:上海交大出版社.1987.

[3]林秉贤.社会心理学.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

大学生消费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 旅游消费 消费状况 调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人们的消费比列中,旅游消费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旅游群体的组成当中,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部分。现在的大学生时间比较自由,自我独立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很多大学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所以更多的大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会选择去旅游。而且从近年来兴起的网络热词“穷游”、“驴友”、“沙发”等等,我们也可以知道,大学生出外旅游的比重不断增加。对于大学生旅游消费状况,我们作了以下相关调查。

一、关于消费状况

一般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在500元到1000元不等,用于旅游支出的大概占当中的百分之十左右。有大部分的大学生每一年会出游一到两次。因为很多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依靠父母的,所以这些大学生可支配的金钱还是处于一个有限的阶段。所以在这些大学生出外旅游的时候更多的是选择火车和汽车这些稍微低消费一点的交通工具。另外对于住宿的要求,调查显示有部分大学生选择的是星级酒店,这显示出部分大学生出外旅游对于旅游品质是有要求的。他们觉得住小旅馆虽然价格便宜,但是存在安全方面的问题,同时会对服务质量存在一定的怀疑。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大学生会选择旅店或者宾馆,因为他们考虑更多的是个人的经济问题,觉得入住星级酒店的消费太高。总体而言,大学生在这方面的消费是比较节约的。

二、关于旅游的时间和地点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部分大学生喜欢到山水古镇旅游,这部分的大学生喜欢亲近大自然。有部分大学生喜欢到大城市游玩,因为他们觉得大城市有着时尚的气息。有部分大学生觉得去哪里旅游并不重要,他们出游的重点在于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管到哪里,都有不一样的感受,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而对于出游的时间,比较近的地方,他们会选择在周末进行一个短途,而更多的大学生会选择在暑假或者寒假去旅游。因为这样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活动的范围跟内容会更多,也可以约上其他地方的朋友,另外还因为日常的时间主要还是放在学习上或者做兼职,所以对于这部分大学生他们的周末旅游是比较少的。

三、关于旅游的目的

有的大学生出去旅游的目的是为了欣赏不同地方的自然风光,以游览为主要目的。有的大学生主要是探望朋友,同时到朋友所在的地方游玩一下。有的大学生结交了一些驴友,所以大家就约在一起出去旅游。而有少部分的大学生对于出去旅游的兴趣不大,他们觉得目前还是以学习为主,以后有更多出去旅游的时间和金钱。

四、关于旅游的形式

目前去旅游的方式多样,除了跟旅行团,还可以自助游,而且自助游在调查中的比例也是比较大的,大学生想跟团出游的直有很少一部分。现在的大学生喜欢自助游的主要原因是喜欢跟朋友一起去玩,大家趣味相投,也不用跟团有太多的限制。另外自助游能够充分展现大学生的独立,他们觉得自助游充满了挑战,也更自由,跟自己的朋友一起想到哪里就到哪里。

五、关于旅游的意见

因为现在的大学生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所以对于旅游,他们更多的想法是价格要实在优惠,要安全,所以有的大学生还是愿意跟团,但是却没有选择跟团的主要原因是旅行社制定的产品线路不合适,价格会比较贵,有很多固定的购物点,这样会浪费他们的时间。

从几个方面的调查状况我们可以知道,现在的大学生学习的压力不是很大,他们可支配的时间是比较多的,所以大学生是很大的旅游消费群体,潜在的旅游市场是很大的。所以针对大学生旅游群体,我们能够发现高校大学生旅游市场发展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而且发展前景也是非常乐观的。所以高校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让在校的大学生创立一个属于大学生的旅行社,就好像学校其他的社团一样,这个旅行社主要为学生们旅游服务。这样的话,我们可以让大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搜集旅游信息,根据自己喜欢的地方去设计行程。这样能够很好地满足大学生们对于旅游的各方面的要求,走自己喜欢的路线,跟身边的朋友一起,入住的地方不需要太高级,和朋友能够相互照应。另外,这样可以让校内资源得到整合利用,也能够不断锻炼学生们的各方面的能力。而旅游的时间则要根据不同专业的课程时间做出具体的安排,周末会是一个适合短途旅行的时间。同时,高校旅行社定期在校园进行不同旅游景点的介绍,除了能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之外,还能够让同学们心情舒畅地学习和生活。慢慢地,校内的旅行社就可以实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去旅游的愿望了。

参考文献:

[1]陈春.“80后”旅游动机与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8.

[2]沈世伟.中国大学生旅游研究综述[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

[3]邹辉.大学生旅游研究进展[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

[4]张岩君. 利基市场:银行职员旅游消费行为实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5]王龙华.大学生旅游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大学,2012.

[6]冯兆磊.福州市大学生旅游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7]唐喜枚.高职院校学生旅游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8]黎荆. 独立学院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研究[D].南昌大学,2009.

大学生消费范文第9篇

一、韩剧对大学生消费有很大影响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1.大众传媒的发展

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得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变得更加的多样化,并且不断的跨越时间和国度的界限。特别是对大学生而言,他们喜欢接触新鲜事物,通过接触各种新鲜的电子媒体以及各种社交软件,例如微博、豆瓣、人人等,大学生会在这些社交网站上获取许多关于韩剧中的信息,关注自己喜欢的韩剧,在其中找到与自己同样喜欢韩剧的朋友们,这样就使得韩剧信息不断地传播。获得信息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韩剧中人物对自己的影响,从而影响着消费。

再加上对韩剧的不断引进,以及电视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和韩国同步追剧,还有韩国明星的广告代言,大众传媒为当代大学生塑造了一系列符合他们自身兴趣益的人物形象,并且将电视人物的社会地位、品味以及风格等特征加在各类商品之上,形成一种牵引力,促使着大学生进行消费。

2.网络购物的发展

随着网络购物的不断发展,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在不断的攀升。网购的便捷和全面使得人们更加青睐它,人们几乎可以网络上找到自己想要的任何东西。网络和电脑在大学生几乎普及,再加上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迅速,网购在大学中很是流行。网购使得大学生可以自由便捷的享受着自己的消费,他的齐全也使大学生可以找到任何的韩剧同款,为大学生消费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他就像是一个推助器,帮助大学生在追剧的同时满足自己的欲望。

(二)韩剧自身的原因

1.故事情节吸引人

韩剧的故事情节唯美,大多数以爱情和友情为主,在描绘时总是用细腻的手法,让人很好的体会剧中人物的心情,在追剧看剧的同时,也会将剧中对人物的情感带到生活中。韩剧大多数都是以年轻人的爱情和友情为主题,很适合大学生这个年龄层,并且很多都是以学校为主要场所,这就更加会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再加上剧情中都有现实生活为背景,谈论着大学生所正在经历的友情和爱情,让人没有距离感和陌生感,很大的引起大学生的共鸣。

2.剧中人物及衣物的影响

韩剧中的演员一般都是长相俊美的美女与帅哥,他们的衣着配饰都非常时尚精美,每次一部火热的韩剧流行开来,剧中人物的从上到下的各种物品,都会受到人们的追捧,满足了大学生追求美的心理。同时剧中人物的一些行为和生活习惯,在大学生看剧的同时也会被大学生争相效仿,来体会剧中人物的生活,就像《来自星星的你》的大火,使得吃炸鸡和啤酒一时风行起来,促进了消费。

3.明星效应

随着韩流的不断发展,很多大学生现在都有自己喜欢的韩国明星,他们会因为爱屋及乌,从而去购买自己喜 欢的明星所代言的产品。就行很多人喜欢李敏镐和金秀贤,他们两个人所代言的护肤品在各大美妆网上都火热的销售。许多大学生会因为喜欢这个人而喜欢他的一切,他们就会去相信他们偶像代言的一切都是好的,用社会心理学中的晕轮效应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点,当你喜欢一个人,他的所有的缺点你都看不见,大学生在这方面的消费也是如此,这就是所谓的明星效应。

(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1.追求时尚个性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高智商高学历,拥有独立的思想,追求个性,对新鲜事物永远充满好奇心。在时尚方面,他们也享受自己的品味,追求潮流,每当出现新的穿衣时尚,他们就会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追赶潮流。他们会在追求时尚个性的时候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他们觉得一件走在时尚前端的衣服会使他们成为众人的焦点,从而满足自己。

2.模仿性消费

在大学生群体中,模仿性消费日益严重。大学生在追韩剧的时候,看到剧中人物鲜亮的形象,就会忍不住的去模仿,想要去买和角色一样的东西,寻找自信。同时大学生也存在着许多情结,比如说“明星情结”、“小资情结”等等。韩剧呈现的那种优雅时尚浪漫的生活状态,也会促使大学生进行模仿,从而产生了消费,这就是所谓的模仿性消费。

3.虚荣心

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他们个个有独立的思想,希望在任何方面都有自己的存在,存在感和求胜欲很强,这就导致在生活中他们会有一些虚荣心,在平时的衣着,用品,他们都会存在攀比的心理,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并且在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因此生活中的他们会更加的以自我为中心,虚荣心于是就促使着他们消费。

(四)社会原因

相比西方国家,我国文化产业整体较弱。相比其他国家,我国没有形成系统的自己文化建设,没有在整个国家建立起一种文化氛围,使得人们没有一种文化共鸣。韩国在其本国的文化建设上,不仅注重在本国创建氛围,而且注重向外的推广。韩国整体有一种文化凝聚力,而在本国大多引进别国的文化,这就使得“韩范”、“哈韩”、“韩流”在我国流行,这就使得大学生在接触到新鲜的韩国文化,情不自禁的进行消费。

二、韩剧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大学生在看韩剧的同时,通过对电视剧的观看,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可以使得大学生增强自己的创新思维,提高自己的审美观念。在消费的时候提高了大学生的消费品味。

2.修正了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培养大学生坚强的品质。韩剧中所表现的韩国人民无一不是使用自己国家的国货,在观看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这种消费理念,虽然呈现的不是本国的,但是也会让我们改变消费理念。同时韩剧大多以主人公艰辛刻苦的生活为主题,这样就会激励我们大学生,改变自己的大学生活中的学习状态,培养品质。

(二)消极影响

1.拜金主义

韩剧中的内容大多是贫穷的女主人公和善良帅气的富家子弟在一起的爱情故事,这就宣扬这一种拜金主义的思想,并且韩剧呈现的那种奢华唯美的生活,也会使大学生改变自己的消费理念,受剧中影响会使大学生在消费中更加倾向品牌奢华,而不是实用性。

2.产生攀比心理

会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韩剧通过变现唯美的爱情,都是以时尚和前卫的韩国生活为背景,最重要的事,韩剧中经常会让演员们使用韩国最新的电子产品,最为大学生他们喜欢新奇的动心,喜欢追赶时尚,所以当朋友中有人使用新产品,其他人就会紧随着购买,会产生攀比的心理,让攀比支配自己进行消费。

3.不会理财

随着韩剧的热播,剧中精美的服饰,会使得大学生经不住诱惑,从而进行购买,这就会使得原本就没有收入的大学生入不敷出,导致大学不会理财,经济观念淡薄,在潜移默化中使得大学生无法学会理财,有的甚至会做错误的事去消费。

4.造成不良浪费

大学生消费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观念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新时期对大学生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确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序言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他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了解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消费文化现状,引导大学生消费文化的健康发展,本人于2009年5月,做了一次“高校大学生消费文化现状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可喜亦可忧。如何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引导大学生确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新热点和新问题。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进程,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并且伴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跨国公司的登陆和国外媒体(如电影、电视)的进人,西方的实用主义观念和享乐主义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冲击和影响,处于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消费文化生活也发生了急剧变化与转型。

大学这几年,大学生需求不断扩张的发展时期,因而特别想以新异的消费形象,向社会展示自身成长成熟。他们希望通过消费上的新潮、时尚、前卫来展示青春的活力,显现自我的能力与价值,以便在注重经济价值的现代化社会中引起公众的刮目相看,获得更多脱颖而出的发展机会。在调查中,有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在发展,消费是动力,追求前卫和引领社会消费潮流也是大学生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不仅是学校和家长的愿望,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发展大学生消费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生活,还可以以消费促生产,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但在充分肯定大学生消费积极因素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大学生在消费中的一些偏差,如:不善于理财的赤字消费,靠借贷维持而不计偿还能力的超前消费,高于家庭或负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的早熟消费,偏信广告的盲目消费,追求虚荣的炫耀消费,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只求和别人一样的攀比消费,暴殄天物的奢侈消费等。

因此,对大学生的消费文化需求,既要适当满足,又要积极引导。不满足大学生的消费文化需求,可能会使市场经济由于少了这支旺盛的消费力量而失去活力,甚至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健康。而不作引导,又容易使一些涉世不深的青年学生滑入消费误区,同样

影响他们学习和健康成长,影响他们科学、文明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形成,甚至会使他们的人生观和人格发生扭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要做好大学生的消费文化引导工作。

一.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数据

调查目的:通过分析大学生消费结构,对商家的细分市场定位提供参考

调查采样地点: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周边地区

调查时间:2009年5月1日——2009年5月3日

调查问卷:共发问卷250份,收回216份,回收率达86.4%

根据调查结果,生成以下报告:

下面是通过本次调查得出的一些详细数据。

1.家庭平均月收入。经调查,家庭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学生占18%,1000元~5000元占66%,5000元~10000元占12%,10000元以上4%。其中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学生来自城市的占2%,来自农村的占98%。家庭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学生来自城市的占96%来自农村的占4%。可见,大部分贫困学生来自于农村,我国的城乡差别仍然巨大。而生活奢侈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于城市。该数据与中国人目前的收入水平基本吻合:绝大部分中国人家庭夫妇月收入为2千元~5千元,贫困家庭与特别富裕家庭都是少数。一般来讲,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每月消费支出较少,而特别富裕家庭大学生的生活可能较奢侈,比如有的学生在校期间购买了20多万元的轿车。

2.月平均消费金额。月平均消费金额500元以下的占8.5%,500元~1000元占73.5%,1000元~2000元占13%,2000元以上占5%。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月平均消费金额为500元~1000元,每月消费金额超过2000元的只占5%,社会上一些舆论认为大学生代表着高消费,代表着奢侈浪费的看法是片面的。

3.每月的生活费。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自于家庭,也有一部分学生通过打工赚取生活费甚至学费。感觉生活费月月有余的学生占6%,感觉刚好够花的占51.5%,感觉不够花的占42.5%。可见接近一半的当代大学生用钱缺乏计划性,缺乏理财能力。感觉月月有余的学生中,大一学生占69%,由此可见大一新生刚进校门时消费项目较少。而感觉钱不够花的学生中,大一至大四学生分别占16%,6%,44%,34%,可见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消费项目逐渐增多,大三时恋爱的学生多,感觉钱不够用的学生比例最高。

4.消费方式。大学生在消费时选择能省则省的占11.5%,有计划消费的占6.5%,想花就花的占36%,选择其他的占46%。可见许多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比较随意,缺乏计划性,所以导致钱不够花。

5.每月的饮食开支。每月饮食开支在200元以下的学生占8%,200元~400元占37.5%,400元~600元占41.5%,600元以上占13%。每月饮食开支在200元以下意味着每天的饮食开支只有6元多一点,在目前学校食堂一个炒肉3元钱左右的条件下,意味着这样的学生每顿饭只能打一个菜,每天只能吃一顿肉。而每月饮食开支在600元以上的学生,除了正常的就餐外,几乎天天买饮料喝。

6.平常购买学习资料的钱。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10元以下的占41.5%,10元~50元占49.5%,50元~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

7.每月与恋爱相关的开支。在每月与恋爱相关的开支中,选择50元以下的占12%,50元~100元占4.5%,100元~200元占15.5%,200元以上占22%,另外46%的学生回答没有恋爱。由此可见谈恋爱的学生,每月在恋爱方面要比其他学生平均多支出100元以上。

8.平均每月电话费。平均每月电话费支出在30元以下的大学生占1%,30元~50元占7.5%,50元~80元占43.5%,80元~100元占32%,100元~150元占10%,150元以上占6%。大多数大学生的电话费支出在50元~100元之间。少数学生远程恋爱,煲电话粥,导致每月话费在150元以上。

三、结论与讨论

1.结论

(1)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们欢迎,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2)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3)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部分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一些如照相机、MP3等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4)恋爱费用支出过高。大学生刚开始恋爱为稳固恋情和讨恋人欢心所付出的“恋爱费”比较高,这是大学生消费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谈恋爱而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这种不合理的消费也会导致一种错误价值观的形成,容易让大学生们认为爱情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所以,恋爱支出过高的现象应制止。

(5)贫困生的消费水平虽然偏低,但消费构成比较合理。贫困生因为消费能力有限,他们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还有国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正因为他们的钱得来不易,故他们会对生活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他们主要的花费在于饮食、生活用品和学习充电方面。另外,由于对接触社会的要求更为强烈,他们能够把握到社会一定的消费动向,而能否择优地去跟随。

(6)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调查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己的一笔积蓄。

2.大学生消费构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迷惑。但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这种种消费不合理现象,不仅仅与大学生本身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特性有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密不可分。

(1)社会不良消费风气影响。首先,学生的高消费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社会上重视高消费,这种导向错误的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另外,现今社会上流行着透支的消费方式,大学生是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触角的群体,加之相对缺乏自主判断力,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就会从此走进了消费的误区。

(2)校园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学校也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一个介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就算有类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够或教育意义不强。

(3)家长不当消费观念的延伸。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对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不足。传统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养,现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体多方面的培养,但一直以来,家庭教育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对孩子消费的培养。另外,许多家长自身没有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家长们怕比别人差,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四.提出的有关建议

(1).给高校的有关建议: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在思想理论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今后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

(二)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规划安排,是个人消费标准与家情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人们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三)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应该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思想政治课和德育课的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

(四)大学生健康的消费风气应成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建议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塑造节约型的校园理念,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向社会输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费习惯的社会人才。

(2)给在校大学生的建议

1.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要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学生们对自身的消费现状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学生活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们就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3.贫困生应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贫困生们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消费能力是相对落后的,但是他们的消费欲望并没有衰减。所以,贫困生更要注重正视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查中一位贫困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清扫校道时,我会对走过的每个人微笑,因为我知道,靠自己双手挣的钱是最光荣的”。这是一种很好的心态,贫困生应积极地面对自身情况,按切身实际分配消费。

4.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而言,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还能让大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进行,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另外,要注意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3).给高校附近及相关商家的建议

⒈为避免各大院校统一购书乱收费之嫌,国家明文规定,不强制学生通过学校渠道来统一购书,因此,绝大多数学生通过班级集体在外书店订购,价格按8.5折。我认为这便为书商、网络书店提供了良机,如果在开学之际,书商能够去各大院校通过学生会主动联系采购,并且能够折价更低一些,势必会赢利不菲并能最终实现学生、商家互利互惠。同样,各大网络书店在这方面也尚需改进,其渠道不够透明,信息不够明确,这便严重阻碍销售。

⒉通过调查,可看出大学生对日用品的消费尤其是洗发水的消费比例很大。各大洗发水商家应注意大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并更侧重于自身产品的差异化,特殊化,比如生产有利于清醒大脑,集中精神的洗发品牌等等。

⒊在一个地区的各大院校周边开设连锁快餐店,提供专门针对学生的特色饭菜,并凭借良好的快捷的服务,干净卫生的就餐条件必能赢的广大学生的青睐。

总之,大学生群体消费市场在逐渐扩大,人们对其关注也逐渐提上日程。因此,大学生消费市场定将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各企业、商家应深度拓展其消费市场,抢得先机。

附件: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问卷

第1题1.您现在所在的年级?(必答)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第2题.您平均一个月用去多少生活费?(必答)

A.300元以下B.300—500元(包含500元)C.500—1000元(包含1000元)D.1000-1500元

第3题3.您每月消费的主要项目是什么?(可多选)(必答)

A.伙食B.交通、通讯(电话、上网)C.购物(服装、饰品)D.学习费用(书籍)E.娱乐

第4题.您平均每月购买衣物的花费?(必答)

A100-150元B150-200元C200-250元D250-300元E300元以上

第5题5.您平均每月的伙食费(包括零食饮料)为多少?(必答)

A200以下B200-400C400-600D600元以上

第6题6.您平均每周上网的费用(必答)

A.10元以下B.10-30C.30-50D.50以上

B.

第7题7.您平均每月购买日常用品的花费为多少?(必答)

A20元以下B20--40元C40-60元D60-100元E100元以上

第8题8.您平均每月的交通费为多少?(必答)

A30元以下B30-50元C30-40元D40-50元E50-70元

第9题9.您平均每月的手机费为多少?(必答)

A20-30元B30-50元C50-80元D80元以上

第10题10.若您拥有电脑,其价格为()元(必答)

A.3000-5000B6000-7500C8000-9000D10000以上

第11题11.您家庭月收入多少(选答)

A.1000以下B1000-5000C5000-10000D.10000以上

第12题12..当手中有余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自己填)

参考文献资料:

[1]张立彬:大学生消费道德亟待关注[N].光明日报,2002-1-30

[2]赵柒斤:大学生消费迈向多元化[N].安徽日报,2005-8-24

[3]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4期大学生消费文化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①侯玲,王洪斌

[4]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新起点——“十五”期间青年发展趋势报告[R].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5]维普资讯

[6]李守信.消除认识误区积极化解大学生毕业“就业难”[J].中国高等教育,20O3,(5):

[7]江吴.大学生就业难现状扫描[J].记者观察,2OO3,(1):7—1O.

[8]吕东伟.从新层次新视角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3,(3—4):8—11.

[9]《积顿发展高等教育的经济效应》江苏高教2000.第三期

上一篇:耐用消费品范文 下一篇:快速消费品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