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个人调研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6 19:18:00

大学生个人调研总结

大学生个人调研总结范文第1篇

为贯彻落实党的*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1号)的精神,全面推进科技入户工程,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和农科大学生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服务农业生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厅决定组织实施*-2009年寒假回乡大学生开展农业科技下乡“四个一”工程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认真组织实施。

一、活动时间:

1.组织发动阶段:*年12月,各高校组织召开动员会议,招募参加活动大学生。

2.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1月-3月初,参加活动大学生制定个人活动计划,并结合实际开展实施。

3.总结表彰阶段:2009年3月,各高校组织参加活动大学生总结活动情况,撰写活动报告,组织评选先进个人和优秀调研报告。

二、活动形式:

以学生个人活动为主,以小分队、小团体活动为辅。

各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科技知识及适用技术培训、科技下乡活动指导。

各地级以上市农业局、畜牧兽医局要做好协调、配合工作。

三、活动内容:

1.向农民宣传党的支农惠农政策及有关规定,重点是党的*届三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以及国务院有关惠农政策。

2.向农民推荐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重点是*年*省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国家重点推广农业科技成果。

3.开展农民科技培训,重点是农业种植大户、农业科技示范户、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的培训。

4.开展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重点是新农村建设推进过程及新情况、新问题调查;农村劳动力培训及转移动向调查。

5.开展农村技术需求调查,重点调查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对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状况及农民技术需求动向。

四、活动要求:

1.要在保证参加活动学生数量的前提下,提高活动质量,增加高年级大学生数量,积极引导研究生参加活动。

2.要组织专业教师团,加强对大学生的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大学生个人调研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90后;职业选择;

一、引言

自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激增,虽然提高了国民素质,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突显,不可否认,高等教育的扩招和社会供求关系的结构性失衡等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从内因来说,更为突出的是传统的择业观念和行为对大学生择业的干扰。

90后大学生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面临着更多的选择,也更加迷茫,在政府鼓励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更需要一个有效的指导。基于此,本课题以上海地区的9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影响其择业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有关建议。

二、调查及数据分析

(一)调查方法及过程

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将影响大学生择业的因素分为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进行调查内容设计,问卷为主,访谈为辅。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13份,访谈5次,获得了较为可靠的数据。

(二)数据分析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可获得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分析结论。

1. 影响90后大学生择业的主观因素分析

就业心态。大学生对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随着年级的增加,该比例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同时,大城市学生乐观心态的比例为43.24%,而农村大学生则为16.67%,可见由于机遇、能力、人脉等因素,农村学生面对更大的就业压力。

择业观念。66%的大学生就业观念为先就业后择业,且男女同学的选择基本无差异。同时随着年级的增加,该比例越来越大。不就业继续深造(考研及出国)也是一种择业观念,从大一到大四,创业与深造的人数比例逐年递减,选择顺应社会发展先就业的人数增加。

就业主要目的。为了满足生计需求与实现自身价值,是当代大学生选择就业的主要目的,且所占比例与年级、性别、专业影响并不大,基本为当代大学生的通性。

增加自己就业筹码的途径。社会实践被各个专业的学生公认为是最重要的筹码,特别是男生,80%的男生认同此观点,而62%左右的女生则认为,学历、掌握外语、考证和社会实践同样重要。由此可见,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对于个人能力的重视程度已远超过对于文凭,其观念有逐渐趋于理性的趋势。

对工作环境的期望。整体来看,当代大学生选择挖掘自我潜质型工作的人数较多,选择舒适安逸、普通稳定、有挑战性的人数无太大差异。但在男女群体中,这三项所占比例却完全不同,大部分男生喜欢有挑战性工作环境,普通稳定次之,最后为舒适安逸,而女生却恰恰相反;同时,随着年级的增加,喜欢富有挑战性工作的人数呈下降趋势,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普通稳定的工作环境。

工作类型。46%的大学生选择管理型,其次为技术型、教育培训型、服务型及营销型,其中男女生选择差异较大的是教育培训型,男生中,该项比例最低,但女生中却位居第二。

就业地点的选择。45.5%的当代大学生选择在一线发达城市就业,34.5%的当代大学生选择回家想发展,13%的当代大学生决定留在学校所在地,7%的大学生选择去海外工作或深造。

对就业单位的期望。大部分学生注重的是薪酬待遇和个人上升空间,其次为企业文化、企业规模、培训机会、领导者风格。男生最在意的是个人上升空间,女生则是薪酬待遇。

由此看来,大多数90后大学生在择业时注重从实际情况出发,既不一味地追求物质收入,也不孤傲地只追求个人的精神满足。

2.影响90后大学生择业的客观因素分析

在影响大学生择业的客观因素中,父母家人的想法与建议对大学生影响最大,在其心里占主导地位,其次是行业需求、国家政策、朋友、社会舆论、老师或学校的建议。

三、建议

根据马斯洛先生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自我价值的实现需求往往是建立在安全需求等物质基础上的,因此大学生在择业时尽量达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和谐,一方面这是对社会对家庭的负责,另一方面这也有助于培养我们良好的生活态度。

根据以上关于大学生就业的主客观因素分析,本文对90后大学生择业给予以下建议:

(一)提高大学生个人综合能力:

随着政府、高校、用人单位之间的就业联动机制不断完善,各类招聘会越来越多,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趋于多元。用人单位通常会挑选最能胜任本岗位的,有学识有才干有素质,敬岗敬业,吃苦耐劳,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的人,同时对个人品德、气质和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等也很讲究。故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技能,更要提高个人道德修养。

(二)加强高校的就业指导:

针对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基本上还是局限于信息、政策宣传、技巧培训、协议办理等服务性工作。调研建议,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覆盖大学教育全过程、涵盖专业知识技能导航、健康成才导航和法律导航等。

(三)重视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长应重视培养及尊重子女的独立意识,放手让其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特长及理想去择业,增加对其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减少对其行动上的制约及捆绑,切忌将个人理想强加于子女。

四、总结

本次调研以上海市90后大学生为对象,通过对其择业的主客观因素分析,给予了包括提高大学生个人综合能力、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和重视家庭环境影响等相关建议,希望能够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一些有益的参考。同时政府及社会也要积极推进大学生择业的相关工作。当然,本调研还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样本数量不够多、数据分析不够深入等,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许小石.大众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化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4年:40-52

[2]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2004,39(6):87-95

[3]李景华.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110-111

[4]孙长缨.当代大学生就业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万茗,刘淑英,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对策浅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9(5).

作者简介:

大学生个人调研总结范文第3篇

1.每位同学针对所在地区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写出一份调查报告。

2.通过参观,调查,访问来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

3.书写要工整,字数不少于3000字。

4.开学后交于各团支部,(以纸质稿件兼电子稿形式)统一交到校团委。

附:2010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专题指南

1.调查当前社会经济状况,选择当地企业,调查金融危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等。

2.面向当地居民,调查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的举措成效。

3.结合低碳环保主题,调查当地环保工作的进展与成效,开展低碳环保主题宣传。

4.结合世博会主题,开展"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开放文明"相关宣传调查。

5.设计调查问卷面向大学生开展“大国国民心态”问卷调查。撰写调查分析报告。

6.围绕大学生创业就业为主题,走进当地劳动管理部门,调查了解相关情况。

7.通过与长辈沟通交流,了解时代变迁给国民带来的生活变化。

8.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发展问题的调查研究。

9.大城市“蜗居,蚁居”的现象实践调研。

10.宿迁大学生村官相关问题调研。

11.结合宿迁市“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主动到有就业意向的企业单位开展见习,总结撰写见习报告。

12.深入城市社区,厂矿,农村进行调查研究。

13.面向宿迁留守儿童开展服务性实践,并加强对这一群体的调研。

14.发挥旅游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和师范专业学生的专业优势,深入农村,开展支教服务,并进行专题调研。

15.关于市民防震意识的调查研究。

16.关于当代青少年信仰问题的调查研究。

17.关于90后大学生诚信问题的调查研究。

18.其他自行设计的社会实践活动调查研究。

大学生个人调研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社会实践;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9-013-04

随着高等学校的扩招和收费制度改革的并轨,高校经济困难生不再是个体现象,已成为一个群体,迫切需要社会的高度关注。目前,高校帮困助学政策体系日趋完善,资助类型丰富,帮扶周到而有效。但从帮困工作的长效机制来看,对经济困难生的关注不应仅停留于此,经济上的帮助只是输血式的,现实中这一群体的综合能力不容乐观,单薄的物质基础导致教育起点的落后,自卑的心理导致在各种能力的试验场“缺席”,甚而在来自各方面压力的情况下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解决经济贫困是经济困难学生改变人生的必要途径,但绝不是唯一目的,提高这一群体的综合能力,才能解决帮助的有效性和持续性问题 。

目前,昆明理工大学冶能学院的经济困难学生总数为471人,占学院学生总数的34.12%,为帮助他们发展综合素质、顺利成长成才,我们专门针对经济困难生提出提高其综合素质的社会实践模式,组织经济困难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就业社会实践即为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提高经济困难生综合能力模式提供了有益探索。

1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现状

经济困难生大多来自偏远山区,因受地域教育条件限制,他们接受的教育模式往往比较单一,社会适应能力、表达能力相对欠缺。同时带来自信心缺乏、人际交往被动等心理特征。

1.1 心理状态分析

由于经济困难生这一群体特殊的成长环境、沉重的经济负担、面临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使得大多数经济困难生的心理健康呈现出亚健康状况。承受了来自社会和自身的双重压力,经济困难学生无法形成自我认同。首先,家庭负担重、经济拮据、社会的偏见及关注、贫富差距落差大等都一定程度地造成了经济困难生心理自卑,缺乏自信。同时,由于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整体能力较非困难生群体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看到他们多才多艺,再想想自己的一无所有,他们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形成对自我的否定,缺乏信心。【1】由于经济困窘,有些经济困难生担心被别人看不起,不敢在人前暴露自己的家境,不由自主地在内心深处设下屏障,拒绝与人交往,害怕参加集体活动,表现为自我封闭,不合群,从而失去自我,成为一个“沉默者”。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关心经济困难生的生活和学习,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这种帮助也使部分学生产生等、要、靠的依赖心理。

1.2 人际交往能力分析

过度专注于书本知识学习造成了知识面的狭窄,加之经济上的困难,使得经济困难生缺少精力和经济实力参与社会交往活动的机会,视野比较狭小。

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是影响经济困难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原因。这些同学想关心人,但不知从何做起;想赞美他人,却怎么也开不了口或词不达意;交友的愿望强烈,却总感到没有机会;内心想表示温柔,言语则是硬邦邦的。这些情况都是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的表现。为此,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正视和解决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问题,塑造自身形象,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1.3 学习能力分析

学习能力方面,相比家庭优越的孩子,经济困难生计算机、英语、普通话等工具性知识或能力较为欠缺。同时,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性格比较内向,加之周围人的偏见,导致他们很少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也自己放弃了很多实践机会,这又造成了他们后天学习能力偏弱,多种因素导致了学习能力不强。

学校有组织的实践活动是经济困难生参与实践的主要途径,而在自主实践方面,经济困难生参与更多的是不需要金钱投入的活动,他们还往往希望能通过实践活动赚钱补足生活费用、减轻家庭负担。

2 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的意义

“授人以鱼”的同时如何“授人以渔”?近年来,我校在建立健全以“奖、贷、助、勤、补、减”等为主要手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同时,大力开展以提高贫困生个人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培训和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调查显示,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略强,创新能力略弱,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处在两个极端的比例均高于非贫困生中相应比例;除了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外,经济贫困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众多经济困难生能力的发展;要真正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发展,仅仅依赖经济上的资助是不够的,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专业发展的机会。高校不仅要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还需注意实践内容与专业的相关性、实践活动实践的安排、活动的系统性和持续性等问题,避免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学院扩大资助面提高资助力度的同时,注重帮助经济困难生摆脱心理问题、掌握专业技能、学会社交、提升综合素质,开展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项目,坚持“扶志与育人”相结合、“提高能力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专业知识与实际动手能力”相结合、“学生近期期望与长远发展目标”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能力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使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3能力本位型就业社会实践模式探索与实践

为满足经济困难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实诉求,调整他们社会实践的价值取向,努力构建适合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的能力本位型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社会实践教育模式,让他们了解国情、关注行业动态、感悟成才真谛,让经济困难大学生从在校时期开始就努力缩短与社会的距离,学好为社会服务的本领。

3.1 能力本位型就业社会实践模式的提出

“能力本位”中的“能力”是指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本领或才能,而非单一指“技能”。能力本位教育主要任务是提高受教育者的从业能力,而非知识水平,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业界和社会对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是如何使学员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

能力本位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与社会实践教育的目标和功能是相适应的。第一,能力本位型社会实践模式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大学,以人为本首先应当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力解决学生成才的需要——综合素质提升。以人为本还体现在社会实践重视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要,注重“学”而非注重“教”。第二,能力本位型社会实践模式符合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应对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大课堂提升自我的需要。第三,能力本位型社会实践模式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的规律,它打破了僵化的学科课程体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2 能力本位型就业社会实践模式的建构

高等教育新形势下的大学生能力本位型社会实践运行新模式构建主要体现为“组织指导全员化、实践内容课程化、活动场所基地化、运行方式项目化、考评机制多元化”。

3.2.1 组织指导全员化。

引导经济困难大学生开展就业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就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家庭形成共识、形成合力。第二个方面是受教育者的全员化,即社会实践需要全覆盖。概括起来说,就是要实现“政府重视、社会参与、学校组织、家庭支持、个人实践”。

3.2.2 实践内容课程化。

(1)实现课程化要注重课程意识的转变。课程意识转变的主体一是组织者、管理者,二是学生。其中,组织管理者的课程意识转变是重点,学生课程意识的转变主要还是受到组织管理者的影响的。

(2)实现课程化要注重课程内容向多层次、多样性转变。实现课程化,就要根据不同年级、专业以及学生的思想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活动的主要内容,有目标、有计划地展开。

(3)实现课程化要注重师资结构向多渠道转变。社会实践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必然是多元的,师资结构必然是多渠道的。要广泛动员每一位教师广泛参与指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

(4)实现课程化要注重课程取向向能力本位转变。在社会实践课程体系的实施中,要不断强化能力本位的取向。它至少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从事本专业和跨专业工作的能力。即既能成为某一特定专业的合格劳动者,又能从事与之相关或相近的岗位群的工作。二是具有适应劳动力市场行情变化的能力,即能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等情况,主动寻找新岗位,并较快适应、站稳脚跟。三是具有现代人生存所必需的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四是具有良好的做人道德、助人为乐的思想情操、积极乐观的价值取向和健康的个性品质。

3.2.3 活动场所基地化。

社会实践基地是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稳定载体,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由“游离式”向“定点式”、“分散式”向“集中式”、“精英化”向“大众化”、“形式化”向“有效化”转化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基地中通过接触人与事从而认识社会、研究社会,或者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者从社会的需求中认识自己的不足。简言之,学生在这些基地中受到锻炼,从而为全面发展提供动力。

3.2.4 运行方式项目化。

主张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方式的项目化,就是要在社会实践的深入调研、重点立项、公开招募、加强培训、动态管理、实绩考核等各个阶段大力推行项目申报制,实现组织方式的项目化、经费支持的项目化等等。项目申报制指学生根据学校社会实践总体要求以个人或者团队名义申报社会实践项目,学校根据申报情况通过一定方式确定社会实践立项课程,并给予经费支持的运作方式。

3.2.5 考评机制多样化。

在社会实践的考评、激励机制的建立中,要照顾到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既要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及奖励做出具体规定,激励竞争;又要注意对教师以及各个院系管理部门的激励机制建设,院系部、教研室应制定考核措施,将教师工作量、干部业绩、个人经济利益要与其所承担课程特点评定社会实践应当完成的工作量、每学期完成的社会实践指导工作量、工作效果挂钩,使激励机制形成从上到下的完整体系。

3.3 能力本位型就业社会实践模式的践行

2011年1月8日冶能学院申报了昆明理工大学的“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项目,提出了践行了“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的社会实践模式”,组织经济困难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就业社会实践模式作为其中的一个子项目,以“走进企业、了解就业、提高能力、指导成才”为主题,旨在学习优秀企业文化及企业精神,了解用人单位的现状和需求;培养我院经济困难学生的调研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与校友学长交流,了解他们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以及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的经验,从而加深学生对本专业就业情况的了解; 拓展视野,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提高经济困难生思考总结能力、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培养主动探索知识的意愿,强化专业认知度为学生毕业后的发展积累宝贵的经验。

就业社会实践主要针对低年级同学分为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学生自行组队申报,确立“选题——组织学生团队——活动申报——确定指导教师——方案设计——技术培训——活动实施——总结考评”的实施环节;二是学院集体组织,统一安排,2011年4月28日至5月1日到广西某钢铁公司参加实践,具体流程如下:

3.3.1 活动前期——准备、动员。

(1)联系目的地,沟通接洽事宜,购买火车票,预定住宿。

(2)确定带队教师,选拔参加活动的经济困难学生代表。

选拔原则:学生自愿报名,根据学生递交的活动策划、调查问卷和问题提纲进行筛选,最终每班选出一人作为代表参加活动。

(3)汇总学生个人递交材料形成团队活动的策划书、调查问卷(针对公司员工)和问题提纲(针对公司人力资源部一份,针对校友学长一份),再要求参加活动的学生广泛征集同学们迫切关注和期望了解的问题,形成学生个人的问题提纲。

(4)集体动员,强调纪律,分工分组。将学生分成3个小组(调研组、编宣组和后勤组),选出组长,做到尽快熟悉本组成员,以便集体行动,小组查人,信息畅通,保证安全。同时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

3.3.2 活动中期——实地参观、座谈交流。

(1)参观与学生专业相关的热电厂和炼钢厂,公司安排工程师负责引导、讲解和安全事宜。学生切身体验工作环境,并与负责人具体提问、交流。

(2)与公司人力资源部人力计划科领导和我院相关专业的校友进行交流,了解公司现状,公司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以及招聘面试注意事项等,了解校友的学习、工作和成长经验,指导学生更好地规划好大学生活,尽快成长成才。

(3)与人力计划科招聘负责人和校友共进晚餐,继续深入交流,委托校友向同事发放调查问卷。

3.3.3 活动后期——分析总结、递交报告、进行宣讲

(1)学生进行活动总结,每人递交一份不少于2000字的调研报告,老师提出指导意见后进行修改。

(2)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并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汇总,得出问卷结果,开展调研汇报。

(3)把学生各自的调研报告和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汇总整理为团队的调研报告,开展调研汇报。

(4)学生根据调研报告和活动照片制作调研汇报的PPT,由老师组织学生统一进行预汇报,老师提出意见后学生对PPT进行修改,之后在所在班级班会或团日活动时进行宣讲,与同学分享活动成果,交流心得体会。

(5)根据个人调研报告、调研期间的表现和调研结果的宣讲情况,最终评比出调研活动优秀个人一、二、三等奖,并给予奖励且颁发证书。

3.4 实践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就业社会实践活动较为全面地锻炼了参与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真正实现了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例如:通过学生代表的选拔,广泛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策划思考能力;通过广泛征集同学需要了解的问题,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沟通能力;通过分组分工,锻炼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分工协作能力;通过参观,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专业知识的认知,增强了学生的实践经验;通过座谈交流,锻炼了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和调研学习能力;通过晚餐交流,锻炼了学生的交际能力;通过撰写调研报告,锻炼了学生总结思考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通过问卷的统计分析汇总,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汇总能力;通过PPT宣讲,锻炼了学生的材料整理,PPT制作和公开表达能力。

作为首次尝试,就业社会实践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例如:由于经费有限,尚未实现组织指导全员化,不能让学生全员化参与,不能实现社会实践全覆盖;由于对教师以及各系的激励机制尚不健全,导致指导就业社会实践的师资结构向多渠道转变尚未形成,不能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参与指导的积极性,仅限于辅导员组织带队;由于时间紧迫,就业实践前期准备略显仓促,导致全盘统筹考虑不周,在一些细节留有遗憾;为了避免影响学生的在校学习,参观调研实际时间较短,学生感觉意犹未尽,就业社会实践应安排在寒暑假较为适宜;由于都是经济困难生,交际表达能力比较欠缺,显得学生总体主动性不强,应在实践前进行充分培训和深入动员。

参考文献

1 英楠,牛栋,杨秀秀.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群体能力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时代教育,2011,(5):51-52.

2 艳.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状况的研究[D].硕士学位,河北师范大学,2007.

3 晓芳,张静.贫困大学生综合能力现状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9, (12):93-95.

大学生个人调研总结范文第5篇

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项系统性工作。社会实践的开展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社会实践的过程策划(P)。“过程策划”是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首要环节,决定了实践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以及目标能否实现。因此,高校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策划,主要包括:实践方案设计,主题确定的依据、原则、方法,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社会实践的地点、时间和日程安排,参加人员及经费预算等。在“过程策划”中,尤其要注重选题,在选题过程中,要注重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和合适性,一个好的选题直接决定了实践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2.社会实践的过程实施(D)。“过程实施”是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第二个环节,也是大学生能力提升的具体体现。实施环节应包括前期宣传、动员与培训;临行准备,涉及思想、知识技能、物资、身体承受力、经费等方面;资料收集;结束事项;返校总结;成果交流等。在“过程实施”环节,首先要顺利进入实践“场域”并取得队友信任和建立友善关系;其次要结合实际情况选取研究方法,如参与观察法、结构化访谈或非结构化访谈等方式,将自己“先融进去”“再跳出来”,处理好角色转化,从而保证研究的客观性。

3.社会实践的过程监测(C)。作为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第三个环节的“过程监测”,由于调研范围广泛、调研地区分散、团队独立性强等特点,学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的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此,学校可以根据地区划片或者团队性质分类,进行垂直管理,对社会实践团队进行指导、帮助。作为实践团队,则应及时、主动、有效地与学校的垂直管理团队沟通,以解决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实践团队的负责人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提前建立相关预案,首先要保障团队成员的安全,规避实践过程中由于气候、风俗、语言等因素带来的各种风险;其次要及时与团队导师沟通并向学校管理者汇报实践进程,保证实践研究符合相关要求和规定。

4.社会实践的过程总结和评估(A)。“过程总结和评估”是社会实践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学校应及时总结有益且先进的经验,并根据具体的开展状况与效果进行考核与评价,强化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形评价。在考核和评价中,尤其要区分实践研究的类型,针对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学术型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评价考核方案,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的社会实践教育水平,使社会实践能够长期高质量地开展下去。

二、加强社会实践过程管理的启思

1.尊重个人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性地位。过程管理强调重视人的因素,人是实践的主体,也是管理的主要对象。重视个人的因素,就是要注重学生个人的社会性,对其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需求予以研究和探索,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尽最大可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以保证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地为完成团队目标而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自觉为研究做出贡献。因此,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人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和优势,实现成员间的优势互补,为实现实践任务目标而发挥积极作用。

2.充分重视实践团队“非正式组织”作用。社会实践团队是学生围绕一定的实践任务而组成的临时性的非正式组织,会随着社会实践任务的完成自动消失。这种非正式组织中的实践团成员是以任务和感情为基础临时聚集在一起的。大家有共同的任务目标,彼此之间有合作意愿与开展合作行动的基础。因此,要围绕实践团的总体任务目标,认真分解子目标,通过任务分解,使每个成员明确自身在组织中的角色和作用,重视彼此间的协作关系;同时,要制定团队行动准则,规范团队成员的行为规范,确保团队成员能够围绕统一的任务目标做出一致努力并提高实践效率。

3.加强实践过程的信息动态监测。加强社会实践的信息动态监控对于及时把握实践进展、矫正实践团队偏离目标的行为、处置紧急突发事件等具有重要意义。现代信息化管理社会强调通信设备和控制系统在管理中的作用,对信息的采集、分析、反馈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信息的及时和准确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社会实践信息动态监控也应强调利用现代技术,建立信息系统,以便有效、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和使用信息,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管理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同时,学校需要及时和全过程地实现对所有实践团队的信息反馈,实践团队在实践过程中应保持24小时信息渠道的畅通,以实现对所有实践团队和实践个人信息监测的全覆盖。

4.创建社会实践导师团队,加强专业指导。高质量的导师团队将有利于学生明确实践目标,更好地设计实践方案,督促和指导学生认真完成策划,保证学生按时按质完成实践任务。因此,高校有必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实践导师团队,由学校的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相关专业教师、辅导员及班主任共同参与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来鼓励他们的参与,将社会实践的参与和指导计入工作量,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考核内容。此外,在社会实践开展之前进行专题讲座指导之外,还需要导师对所负责实践团队提供跟踪指导。

5.建立健全社会实践评价体系。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方式方法、形式途径不多,相关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全社会共同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局面尚未形成,特别是一些高校对学生社会实践重视不够、措施不力,部分师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也不足。究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是尚未有一套科学合理的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体系可供参考,大部分高校的社会实践评价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根据调查或实践报告来评定等次或进行奖励。因此,只有建立健全以评价为中心的社会实践管理体制和社会实践质量监控体系,才能使实践育人产生效果。高校管理部门不仅要对社会实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包括指导思想、实践内容、实施途径和成效评价等,还要更加侧重于对实践内容、实施途径及实践过程中的态度、言行等表现行为进行评价,以求做到知行结合,全面考核,立体评价。这一评价过程较为复杂,所以要确立明晰的评价标准、完善的指标体系,充分发挥指导老师在这一环节的重要作用,结合实践活动成果,尽量做到保证社会实践评价全面,避免失真。

大学生个人调研总结范文第6篇

1.1孝道传承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今天,将孝文化中的仁爱、礼让、诚实、守信的部分提炼出来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切入点,构建孝道和德育教育融合的新内容和实践框架,可以促进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和进步,推进家庭的和睦,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对社会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所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孝文化,重建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新孝道文化,对融合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营造孝亲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发挥贤孝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社会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应继承这份道德遗产,发展这份优良传统,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精神与道德规范。

1.2是高校的历史使命首先,高校是先进思想、优秀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是为社会发展培育合格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教师传播孝道,和学生一起参加孝道方面的社会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发展孝道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其次,通过对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德育实践的研究,还可以丰富我国高校关于德育的研究,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精神动力。另外,将孝道教育渗透到素质教育之中,将孝道传承与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相融合,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增添新内容、新视角和新途径,这不仅会大大丰富高校德育教育的内涵,而且对大学生的生命感、责任感缺失等现实问题的预防和解决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该做好“孝”这篇文章。

1.3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需要1)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都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因此,儒家历来以修身为基础。在今天,倡导孝道并以此作为培育下一代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儒家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强调用孝道规范家庭,规范人伦秩序,要求人们做到长幼有序,促进家庭和睦的同时心怀爱心,有担当、有责任心、有公益心、回报社会。在校大学生经济没有独立,生活花费仍然靠父母支持,所以还谈不上赡养父母,现在能做到的就是从精神层面去敬爱父母,对父母有孝敬之心,有尊重的行为。有些大学生因为学业、工作、人际交往等压力无法释放而不思进取、自甘堕落、违法乱纪,甚至不珍惜自己身体乃至生命,这不仅让父母担心焦虑,甚至受辱。对自己的父母造成极大的伤害,这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所以,大学生应做好当下,不断完善自己,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乐观向上,体贴关心父母,态度温和地和父母交流,这就是在尽孝道。所以,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的最基本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传统美德形成的基础,也是政治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基本元素,更是当今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因此,立足时代需求以及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在系列实践活动中做好孝道传承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策略研究工作,以期获得德育教育的实效性、长远性,是借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积极道德因素,强化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研究的重大课题。

2孝道传承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策略分析

2.1充分调研,广泛宣传开展以“孝”为主题的问卷调查。我们对常州科教城6所高校1800名学生就“孝经知多少”、“新时期如何孝敬父母?”“、你孝敬父母吗?”“、社区居民如何养老?”等问题开展抽样调研活动,以此来调查大学生对孝道认知及实践状况。在对大学生的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学校各团支部、各班开展“尊老、敬老、爱老”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演讲、讨论、访谈等活动,要求他们能了解父母的生日、职业、工作量、业绩和收入;讲述父母的艰辛和父母对自己的爱;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讲父母对自己的期望;讲述父母孝敬长辈的事迹,谈自己的体会;号召大学生通过给父母及长辈写一封感恩信、制作一份感恩贺卡等形式,表达对长辈尊敬之心、感恩之情,争当尊老敬老的实践者和传播者。

2.2构建平台,讲求实效自2011年开始,我院组织教师编印孝文化方面的校本教材,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至今学生受众达3000余人。模具技术系的许西惠老师因此被常州市永宁书院“弟子规”、“孝道”夏令营聘请为讲师,也成为常州市文明办的“道德讲堂”的成员。此外,利用校园网络、闭路电视、校园广播等媒介,组织学生收听收看与孝道有关的亲情教育片;通过“孝道”专题墙报、橱窗、手抄报;悬挂行孝名人画像、行孝名人名言;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孝道文化的魅力。

2.3言传身教,模范引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思想教育的“活水”就是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我院师生志愿者组成“孝道宣讲团”,引导师生阅读研究《孝经》、《弟子规》、《道德经》等传统文化经典。自2012年开始,在常州市南大街安阳花园社区、戚墅堰区花苑社区、河海社区、永宁书院及江苏伟业等社区或企业开设“孝经”、“弟子规”、“道德经”等传统文化讲座30余场,这些活动深受社区、企业的欢迎。我们力求通过孝道宣讲、模范引领、社团推动等各种形式,从思想深处变革理念,真正将“孝道”作为实践准则,使德育教育落到实处。旨在立足时代需求以及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在系列实践活动中做好高职院校孝道传承在德育教育中的研究工作,以期获得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同时,我们对有关学生德育工作、社区教育、企业培训的做法、经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总结、分析、归纳等,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整合讲课内容,开拓孝道传承与德育教育融入的新载体。通过系列实践活动,宣讲团成员之间的互相取长补短,并且与校内外的教师、学生及社会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道德讲堂开展的方式和方法,不断吸取新的教育理念,传递文明正能量,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基础。

3结语

孝道传承作为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一个切入点,能够为当代大学生德育提供缺失的养分,如感恩意识、责任意识等等。孝道传承融合于大学生德育教育之中,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和尊老爱老,进而提升他们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爱国意识,对促进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和进步、推进家庭的和睦、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等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大学生个人调研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 着装色彩 问卷分析 流行

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一)问卷调研设置

从艺术类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的差异性中得出有价值的分析论证,在调查的专业上以理工类、文史类、艺术类为主开展研究。

本课题调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女大学生个性倾向性和服饰审美观的特点,第二部分研究女大学生的着装色彩审美心理特点。

(二)调研对象

以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培华学院、西安工业大学在校女大学生为调研对象,随机发放调研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97份,回收率99.4%,有效问卷497份。

二、调查结果

(一)影响西安女大学生着装色彩选择的因素

着装色彩的选择能够表达服装穿着者的一种微观局部心理特征,主要受服装穿着者的籍贯、年龄、专业、性格、肤色、体型、气质、流行、个人喜好等因素影响。图1列出了被调查的女大学生在选择服饰时最关注的一些因素,从比例上不难看出,时下女大学生在选择服装时,更加注重服装与个人是否适合,且大部分人都希望通过服饰及色彩的搭配提升自身形象。在本次调查中,有85%的人认为适宜的服装色彩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和调节一个人的体型缺陷,正是基于这种原因,女大学生对服装色彩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二)西安女大学生在夏、冬两季的着装色彩选择

西安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大陆中温带地区,四季分明,本次问卷调查列出了时下服装色彩中的一些常见色彩供女大学生选择(图2、图3),从数据上看在夏季有76.7%的人选择高明度、低彩度的色彩,例如米黄色调、粉色调等;另外高饱和度及无彩色系的色彩也有一定比例的支持者。在冬季有65.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低明度、高彩度的色彩,例如蓝黑色调、棕色调等;同时选择无彩色系中黑白色的有28.4%,浊色的有25%,从调查结果能看出西安女大学生在色彩选择时虽然会受到大环境、季节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也有其固定的穿衣色彩,这主要是由她们所处的大学校园环境所决定的。

(三)女大学生对流行色追随的程度

从籍贯、年级、专业、月消费等方面来了解女大学生对流行追随的程度。根据调查(图4),当下女大学生是否追随流行色,很大程度取决于流行色是否适合,其个体与其本身的个人条件是否匹配等因素。但是也有部分低年级女大学生对待流行色是以其个人喜好为标准,但随着色彩知识的学习和年龄的增长也能够逐渐改变标准,这也说明了对女大学生进行色彩知识教育的重要性。

三、西安女大学生着装色彩研究

(一)西安女大学生对服饰色彩选择的标准

当下女大学生们在选择服装色彩时常选用基本色,春夏上装多以高明度、低彩度色系或高饱和度的鲜艳色系为主,如米黄色、淡蓝色等,颜色较为亮丽,在能带来安定稳重感的同时兼具轻。秋冬多以低明度、高彩度色系或无彩色系为主,多选用传统和保守色,如黑白色、浊色等,反映了女大学生服饰色彩既贴近自然色彩又注重务实的特点。

(二)女大学生服饰色彩与流行色的关系

当下女大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时尚和色彩潮流且善于把握新鲜元素,想象力丰富,只要是能够反映个性、衬托气质、提升形象的色彩均能够赢得她们的喜爱。这一群体以其新颖性、变动性迎合了女大学生希望通过展示个性从而引起别人关注这一愿望,因此成为了大学校园中时尚消费的重要群体。

(三)西安女大学生服饰色彩特点

青春、知性、随意等要素成为当下女大学生选择服饰色彩的重要标准,体现在她们的服饰色彩特点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的身体条件在女大学生服饰色彩选择上起主要作用。女大学生对季节性着装色彩的变化十分敏感,春夏装多以高明度、低彩度色系或高饱和度的鲜艳色系为主。秋冬多以低明度、高彩度色系或无彩色系为主,多选用传统或保守色。

2.女大学生在着装色彩选择上会受到西安地域环境、季节等因素的影响,但她们依然有相对固定的着装色彩,主要由她们所处的大学校园环境所决定。

3.女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较快,普遍认为流行色代表了一段时间内的时尚感,但不一定适合自身,她们追求合理的搭配流行色与非流行色,反对盲目追随流行色,主张个性化的服装色彩选择。

综上所述,女大学生独有的气质、神韵赋予了这一群体独特的服装色彩审美特点。从整体来看,女大学生的服装在色彩上有着赏心悦目、时髦俏丽的特点,色彩搭配更具韵律感。因此,服装设计者在进行女大学生着装色彩设计时,需要注意这一群体对色彩的选择及偏爱,以突显当下女大学生的个人魅力及整体风格为宜。

(注:本文为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C248)

参考文献:

[1]齐小莹.浅谈色彩在服装上的应用[J].才智,2010(36).

[2]孙璐,李宁.中国青年女性服装色彩搭配美的规律初探[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9).

作者单位:西安工程大学服装

大学生个人调研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上海大学生;理财

一、调查目的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市场化运作日趋明显。近年来高校大规模的扩招,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了高等教育的殿堂。父母抱着“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观念对教育进行投资,也让大学生的消费能力高出了一般水平。与此同时,大学生大多数没有正确消费观。他们消费观复杂,感性消费以绝对性的优势压倒理性;攀比、随大流引起的消费比例不少,热衷于品牌的他们会不惜花上半个月的生活费买上心仪的包包、电子产品等。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使得大学生消费呈现出不同一般的发展。因而,大学生理财行为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

二、调查背景

“90后”的大学生与“80后”迥异,他们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他们思想活跃、想法新颖、充满激情,喜欢标新立异、追求时尚,他们是被打上时代烙印的特殊消费群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速,21世纪的中国经济也在飞速发展,中国的金融环境也在不断完善。尤其是作为中国经济之都的上海,上交所每天的操盘,证券期货每天的买进卖出无一不证明中国金融时代的来临与崛起,一个交易更趋活跃、体系更趋完善的金融市场框架已在上海展现。随之而来的是,从事金融行业的人越来越多,竞争愈发激烈。在经济形势发展的大环境下,上海高校的大学生究竟对于投资理财作何想法?又通过何种途径进行理财?这些都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点。

三、上海高校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

(一)调查方法

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我们就大学生消费行为和特征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采取以问卷调查为主,同时辅以实地调研、文献调查、网上调查和面谈调查等形式。第一,问卷法:我们针对大学生设定了一套关于理财方面的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抽样、重点调查的方法,对上海南汇大学城、临港大学城和松江大学城内大一至大三学生为主要问卷调查对象的大学生进行广泛的调查,以学科类型为单位进行随机抽样,展开此次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大学生每月消费金额、每月消费构成、日常消费行为以及消费特征等。同时发放网络问卷,增加样本容量。调查中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80份,有效问卷572份,问卷回收有效率达到95.33%。第二,我们采用文献调查,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及分析,我们大致概括出大学生理财状况及理财观近5年来的变化,为之后的总结分析打下基础。第三,我们采用了实地调研和面谈调查。跟踪调查了不同高校大学生一个月详细收支状况,在问卷数据的基础上深入调查了大学生理财状况,并通过面谈了解了不同大学生对理财的认知及理财方法的选择。

(二)数据分析

我们项目组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问卷的重测信度系数r=0.7623,表明问卷设计达到了设计要求。被调查者分布的特征是:47.2%为男生,52.8%为女生。且抽样样本中,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比例分别为30.8%、37.1%、23.6%和8.5%。此次调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调查结果真实可信,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上海市的高校大学生目前的消费状况。

上海大学生个人背景的统计资料

性别 年级

女 男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302 270 176 212 135 49

工科、理科、文科、医药和经管类学科人数比例依次为30.5%、28.4%、11.7%、2.3%和27.1%;大学所在市区郊区的分布比例为市区35.2%,郊区64.8%。四个最基本、紧密相关的信息点数据确切,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的概率不会太小,所以置信度较大,显著水平小。

大学生个人调研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个体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思想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343-02

宣传思想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存状态下的大学生个体矛盾是指宣传思想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存于同一接受主体(大学生)状态下时的个体内在思想矛盾,并不等于宣传思想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客观矛盾,其本质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与大学生价值取向多样性的矛盾。若处理不当将不但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而且影响到国家的和谐发展和长治久安。因此必须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为其矛盾之解决路径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个体矛盾原因

(一)宣传思想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点的定位各有侧重

众所周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宣传思想工作则立足于解决党和政府的管理问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是大学生个体素质的提高,其基点定位侧重于以大学生为本位,以学生的实际为教育出发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目的,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宣传思想工作则强调传播和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致力于当下政党的发展和巩固。无可否认,宣传思想工作同样关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它更侧重于服务现实,目的是为了灌输和巩固政府的理念,它把基点定位侧重在以政党、政府为本位。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习惯地以主体的身份来思考问题,在行动上,除了考虑政府政党的巩固外还要不断追求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当宣传思想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在大学生个体上发挥功能时,致使他们在价值观上产生困惑,于是大学生个体矛盾便产生了。

(二)宣传思想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具有差异性

在全球化过程中,由于西方意识形态的内容及渗透的方式都具有较大的隐藏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亦不可避免地渗透着西方意识形态的文化和知识。大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意识较强,能够自主、平等地选择、重组和创新信息,而不是无条件地全盘接纳信息的灌输。然而,宣传思想工作为了维护政治统治秩序,信息的选择和传播被自上而下严格地控制,能够进入公众视线的,是经过筛选、符合“安全指标”的信息内容,其传播和灌输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当代大学生所具有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的不断增强,使他们对各种新生的文化和感性事物都有较高的敏锐性,其思想既有可塑性,又有很强的选择性,更为容易接纳自己认可的、与自己价值观念相近的东西。故此,当宣传思想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自所传播的教育信息集中于大学生个体时,个体矛盾便产生了。

(三)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精神世界具有渗透性

大学生是时代的骄子,是同龄人的佼佼者。而社会思潮是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的,随着世界环境的变化,各种良莠不齐的社会思潮迅速发展,特别是社会思潮自身所具有的思想性质、时代新鲜感等恰恰迎合了大学生寻求新观念、新刺激的要求,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价值选择,甚至会使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下产生各种的不适应或是错误的反应,使他们在接受党政宣传思想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价值观产生混乱。特别是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的冲击,是促使大学生个体矛盾产生的重要因素。

(四)大学生个人因素的制约

1.生活经验的制约

大学生从小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其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所差异,因此,他们所预存的经验认识必然有所差异,这将造成价值观上得多元性,从而使个体矛盾无论是在性质上还是在程度上都因人不同。当党政宣传思想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传达的教育内容与大学生本人预存的生活经验产生矛盾时,部分学生认为产生矛盾的原因是客观环境,有些则认为是社会的因素,个体矛盾的性质因人而异。在对个体矛盾的反应程度上也不同。由于社会生活存在着较多负面的影响或缺陷,部分大学生往往对宣传思想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灌输的价值观念不轻易接受,表现出漠然甚至是反对的态度,有些则表现出较为舒缓的态度,个体矛盾相对较小。

2.认知能力的制约

当代大学生作为有知识有文化的独立个体,他们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虽然部分大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但他们的智力水平有所差异。再加上囿于校园之内,社会经历少,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价值的解读能力仍然较为滞后。对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教育信息,他们往往无所适从、失去主张,产生不适感和错误反应,甚至被强势发展的信息所牵制。因此,在宣传思想工作部门单向灌输主流意识形态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作用的状态下,大学生所接受的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与其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取向产生冲突,将促使个体矛盾的产生。

二、个体矛盾规避的路径

大学生个体矛盾的处理恰当与否将影响着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也影响到国家的和谐发展和长治久安。因此,必须要同时发挥宣传思想教育部门、高校和学生自身的合力作用,实现个体矛盾规避。

(一)科学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功能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大众传播日益壮大,对社会的影响力也明显加强。它通过音像制品、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书籍等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的价值取向既有积极的正面导向,也有消极的负面导向。一方面,大众传媒作为党政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的喉舌,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利益组织为了获取利益在宣传上会偏离一定的价值取向。为此,加强大众传媒的导向效用是迫在眉睫的。

首先,党政部门要充分利用好大众传媒手段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态度、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的导向作用,围绕我国的国情倡导和坚持主流文化。对于社会生活中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广泛宣传、深入讨论、积极引导,实施榜样示范工程,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创设优良的道德氛围,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向深入。与此同时,党政部门要注重加强对大众传媒的执法,使大众传媒在充当党和国家喉舌以及传播先进政治思想时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对于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违法犯罪传媒活动要穷追猛打,确保大学生拥有良好的思想教育环境。

其次,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教育在限制和消除大众传媒的负面价值导向功能上的作用。家长要注重对孩子正确价值观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引导和教育,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学校应在学生中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导向功能,通过创建良好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建立道德教育活动基地开展参观、调研、实践等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引导大学生增加自身免疫力,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总结经验,对社会中的各种价值观念和思想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增强识别能力,从而实现个体矛盾规避。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宣传思想工作保持一致性

据上文分析,个体矛盾产生的原因是宣传思想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点的定位各有侧重以及二者所传播的信息存在差异性。为了实现个体矛盾的规避,高校在开展教育过程中既要强调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以大学生为本位,又要注意与宣传思想工作保持一致,巩固政党,注重加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灌输,实现二者的平衡。校园文化和马克思理论课程在这方面担任了重要的角色。

首先,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特殊的育人作用。创建良好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意识和提高其综合素质。因此,可通过基层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学生会及社团组织等设计和开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校园BBS、论坛、宣传栏、QQ群、微博等平台对他们进行恰当的引导,使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在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其次,马克思理论课和思想道德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讲授、讨论、辩论、参观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所要传达的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融入其中,弘扬科学精神,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中感情得到升华,思想得到提升。

(三)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在个体矛盾规避中的主观能动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说明,大学生本人在个体矛盾的规避中起着关键作用。据上文分析,大学生由于受到自身预存的生活经验的制约和每个人的认知能力有所差异造成了个体矛盾的性质和反应程度有所差异,要实现个体矛盾的规避,大学生本人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面对各种良莠不齐的社会思潮,最忌讳的是缺乏主见,盲目认同。大学生应该主动探索,而不是一味退避。在探索中积累经验,自觉地、有意识地增强自我意识,主动丰富自己的综合知识水平,增强自己的识别能力,加强对信息的选择能力和对社会思潮的解读能力,使探索不陷于盲目性。面对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大学生应保存自己独立的思想结构,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在出现个体矛盾时,大学生要保持优良的道德品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既主动提升自身素质,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又注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政党的利益,努力把自己锻炼成符合社会需要的继往开来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于林平.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

大学生个人调研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校就业;就业指导;顺利就业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从狭义上讲是给在校大学生传递就业信息,做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达成协议的载体。从广义上讲,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进行社会求职就业政策法规宣传,就业心理辅导,求职就业技巧传授;通过收集社会资源、了解社会需求来提供就业导向,组织相应的专场招聘等。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在校大学生所最关心也是最担心的问题,加强就业指导教育,保障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是各大高校目前的重要工作。

一、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1、就业指导力度不足

当积极开展就业指导课程的同时,发现普遍存在力度不足的问题。第一,在院校中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形式单一,内容乏味,更多是针对近几年的就业政策、毕业生就业心理及求职注意事项等。第二,各大院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单一,主要是就业信息收集、以及办理就业手续和离校手续等。

2、就业指导师资建设薄弱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各高校当前普遍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现阶段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由就业指导中心老师,各院系学生工作领导和老师以及部分企业中高层,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所以,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只能针对部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起到短期指导和程序上的辅助作用,对在校生个人长远发展起到作用微乎其微。

3、就业指导工作中忽略创业指导和教育

在当今高校逐年扩招生源,就业岗位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大学生自主创业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是一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新出路。高校的创业指导和教育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潜能,丰富创业知识,提高创业技能,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建设,有效地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但是,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很少涉及创业指导和教育工作,存在的创业指导教育大部分是一些相应的竞赛类活动,缺乏一定的倡导和创新。在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中,创业指导只占用了很少的课时,使得在校大学生缺乏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大部分缺乏创新能力。

4、大学生自身原因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求职人数逐年巨增,就业矛盾日显尖锐化,大学生在求职就业中暴露出诸多问题。第一,普遍存在心理问题。面对就业压力,在校大学生日显焦躁,在人生选择和奋斗关口上,出现逃避、退缩现象;对于各个就业岗位的竞争中,显现出自卑心理,自信心匮乏;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和现实社会的了解,个人期望与现实就业形势的落差造成严重心理问题。第二、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有效的就业指导培训,大学生个人求职就业没有方向性,在求职就业中出现跟风走,大部分按照固有的常规模式发展。第三、缺乏社会实践,与社会出现脱节断档的现象,对各种职业的认知度较低,没有详细的行业了解。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增强就业指导内容。

第一、丰富就业指导课程内容,改变原有教学计划、大纲,根据广泛的调研,收集就业热点,发现求职就业创新处。第二、加强就业指导课程覆盖面。就业指导课不再主要针对毕业生,要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要通过课程的开设来加强学生就业危机感,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前景;大二和大三阶段应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确立适合个人发展的就业观;大四阶段提升学生求职技巧,增强求职心理,组织多场专场招聘会,为学生求职提供广阔的空间。

2、加强就业指导师资建设。

面对目前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绝大部分是非专业的情况,第一,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师队伍,聘请校外就业指导专家加入,提升专职就业指导教师人数,配合部分兼职教师。第二,加强就业指导任课教师的专业素质,通过专家指导交流会,技能培训等,提升就业指导课教师水平。

3、重视创业教育,提供在校学生创业载体

把创业指导和教育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内容,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和积极性,为学生创业教育提供一系列载体。第一,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中创业知识和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政策法规的宣传,进行大学生毕业后创业可行性分析,倡导挑战自我,自主创业,为自己创造就业新岗位。第二,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根据专业、生源等情况建立本校学生自主创业制度,鼓励学生创业,提供相应的学校资源,构造大学生创业平台。第三,组织策划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创业相关活动,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科学热情,挖掘大学生的知识与潜能,扶持创业团队,培养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

4、全面提升大学生个人素质

第一,帮助大学生正确评价个人能力以及正视所能追求的个人社会价值,做好个人自我认知,摆正心态,面对社会现实;公正评价个人优缺点,继续发扬个人长处,及时弥补不足和短板,完善自我。第二,通过就业指导课程来指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增强个人素质,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及时了解社会就业动态,获取就业信息,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法规,掌握求职技能。第三,提高心理素质。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丰富知识储备,提升综合能力,树立自信心;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挫折和失败,从自己跌倒的地方总结原因并及时改正,作为以后求职路上的经验积累起来;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会心理调整,培养个人良好的兴趣爱好,热爱生活。(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

参考文献

[1]袁畅.谈学校职业指导的作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2)42-45.

[2]肖克奇,张振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对策[J].职业时空,2006,(22)28-30.

[3]郑洁.当代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4):24~25.

[4]浦瑛瑛.大学生就业心理剖析及调适优化途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6):46~47.

[5]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63-365.

[6]李谨.大学生求职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3(2):24-25.

[7]汪明,王红梅.”职业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座谈会侧记[N].中国教育报,2006-04 -12

上一篇:大学线代知识点总结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座谈会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