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术鉴赏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9 02:15:36

大学美术鉴赏论文

大学美术鉴赏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等师范院校 美术史课程 教学计划 师资 教材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在1951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会议,提出“办好正规的师范教育,主要是调整、整顿和发展各级师范学校”,奠定了新中国师范教育的基本格局。其后政府对师范教育进行了多次调整,“从1952年的院校大调整至今,高等师范院校美术系科的合合分分、分分合合一直在进行。这使得高等师范院校美术系科的变化错综复杂,难以理清脉络”。[1]

一、美术史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尹少淳先生在《中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五十年》一文中指出:1953年至1954年教育部计划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内,把师范学院和师范专科学校教学计划内容科目的教学大纲全部制订出来,然而事实上,美术科目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始终未能制订出来。各师范院校美术系科的教学长期处于不规范的状态,既无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又无统一编制的教材。[2]“1966年‘’开始,全国高等师范美术系(科)终止招生。1970年高等师范院校艺术系均改为‘革命文艺系’,招收工农兵学员。专业课的开设是为了‘培养思想宣传员’,美术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为批判而开设的报头、漫画、标语、美术字等,美术和美术教育成为宣传‘’的工具”。[3]1980年3月,教育部首次印发《高等师范院校四年制本科美术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该《教学计划》“将美术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三类。并把中国美术史和外国美术史列为专业必修课,中外美术史各99课时”。[4]

2005年3月,教育部制订并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方案》把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程包括美术概论、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中国民间美术、美术鉴赏与批评;选修课程包括美学、中国画论、西方美术理论、现当代美术思潮等。2009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纲要》规定:中国美术史60课时,外国美术史60课时,美术概论60课时,美术鉴赏与批评60课时,等等。[5]

二、美术史课程师资与教材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史课程师资由兼职教师逐步向专职教师转变。按照年龄结构来分,美术史教师可以粗略地分为四代人:第一代是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经从教,新中国成立后成为美术史教育的开拓者和骨干;第二代是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第三代是恢复高考制度后出现的一批本科生和研究生;第四代人则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现行教育制度培养下成长起来的美术史教师。

新中国成立后执教高校的第一代美术史教师,在新中国成立前即从事美术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在其深厚的学术修养基础上,全力或以主要精力从事美术史教学研究。比较著名的有中央美术学院王逊先生,南京师范学院傅抱石先生,南京艺术学院俞剑华先生,等等。林树中在回忆恩师俞剑华时说道:“他的学术还在深深地影响着一代一代的学人。很多人评价他常喜欢用‘筚路蓝缕’和‘筑基铺路’的词,这首先是肯定他作为建国后第一代中国美术史论家、美术学的奠基人之一的地位和承前启后的作用。”[6]

王逊先生是新中国美术史教育的开拓者,1957年他在中央美术学院主持创办了第一个美术史系,培养了大批新一代美术史工作者,如薄松年、奚传绩、李福顺、薛永年等。王逊先生长期致力于美术通史教材的研究和编写工作,1956年他的中国美术史讲义由中央美术学院油印供内部参考使用,近三十万字的《中国美术史讲义》成为五十年代最有影响的美术史教材之一。[7]傅抱石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国画家,而且是一位成就卓著的美术史家。

傅抱石1926年毕业于江西省立第一师范艺术科并留校任教,1930年在江西省立第一中学担任国画教师时编写了《中国绘画变迁史纲》,该书于1931年由南京书店出版。1932年傅抱石东渡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帝国美术学院,师从美术史家金原省吾专攻东洋美术史。1935年回国后在中央大学、国立艺专、南京师范学院从事中国美术史教学研究工作。“傅抱石在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担任中国画教研室主任期间,曾领导教师们制定了一整套中国画教学大纲,包括两年制专科、五年制专科和四年制本科。而且他还编写了上、下册的四年制本科教材《中国美术简史》,五年制专科美术史讲座教材《中国绘画简史》和两年制专科讲座教材《中国的绘画》,并配合这些教材制作了《美术史图录》幻灯片400余幅”。[8]

第二代美术史教师的求学期正值新中国成立之初,他们所处的环境与同时代的文学家很类似,“这一代人身上具有开国初期的朝气、勤奋的学风、认真负责的精神和献身事业的品德……1980年代以来,这一代人倾其所积、忘我耕耘、补习新知,调整知识结构,无论在批判‘左’的思想,拨乱反正,或在创造新学术成果,培养接班人方面,都做出了显著的成就。这代学人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他们的历史功绩是不可没的”。[9]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李福顺先生1958年就读中央美院美术史系,1978年起至今执教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改革开放以来,李福顺一直在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从事中国美术史教学,2000年出版了近百万字的学术专著《中国美术史》(上、下册)经教育部专家评审组评选,该书被教育部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部级规划教材。为了适应教学需要,李福顺先生把近百万字的学术专著《中国美术史》改写为50万字的教材,2003年出版了适合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教学的《中国美术史》。[10]

第三代美术史教师的求学期正值改革开放之初,他们所处的环境与同时代的文学家很类似,“这一代人大都是恢复高考制度后出现的一批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在学术上和思想上包袱较轻,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加以成长期中社会上、学术上,一时形成的追求创新的风尚,使他们能挟其优势,迅速抢占学术研究的高地”。[11]

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史教师们在承担美术史基础理论课之余,大都选取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教学研究,如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长孔新苗先生出版有《20世纪中国绘画美学》、《高中美术鉴赏》等,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左庄伟先生出版有《西方绘画史话》、《美术鉴赏》等。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皮道坚先生1981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研究生班美术史论专业并留校任教,1992年至今执教于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997年皮道坚主持编写了《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12],被教育部体卫艺司确定为全国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编写通用教材。

第四代美术史教师被誉为是“改革开放的一代”,“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全球化的时代使他们很快能够了解世界的变动,了解西方学术思潮的变化,掌握最新的科技成果。他们有较高的外语能力,也有出国学习、考察的机会”。[13]我认为对第四代美术史教师的评价还为时尚早,他们的发展前景与新世纪美术史课程改革紧密相连。

在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六十余年里,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史课程建设取得很大成就,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解决。2010年2月,教育部确定国内48所高校作为试点学校,我们期待着试点高校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并完善美术史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2][8]尹少淳.中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五十年[C].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编.2005年高等美术教育专业课程建构国际研讨会・论文与课程计划集(内部刊印),2005:121,117,118.

[3]朱淑娥.中国百年高等师范美术教育思想发展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88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

[6]林树中.怀念建国第一代美术史论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97,(1):43.

[7]王逊的学生薄松年和陈少丰对讲义进行重新修订并更名为《中国美术史》.上海美术出版社,1989.

[9][11][13]黄修已.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25,326,327.

[10]李福顺.中国美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2]高师《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教材编写组.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大学美术鉴赏论文范文第2篇

一、京师美术馆现状调查

京师美术馆是坐落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里的一所非营利性的大学美术馆。京师美术馆自建立以来已多次举办展览和学术活动,为艺术与传媒学院的美术、艺术设计、书法、数媒、影视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展览及学术支持,并与外界建立了艺术交流的学术平台,成为艺术学院专业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但是,由于京师美术馆的多数展览在策划与宣传方面多限于艺术专业,忽视了对非艺术专业学生的影响,针对展览开展的交流活动也多属艺术专业内部研讨,即便是对展览感兴趣的非艺术专业学生也因为展览咨询的获取不便而没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教育机会。下文通过“关于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美术馆与大学美育”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北京师范大学非艺术专业本科生对京师美术馆的认知情况与接受大学美育的情况。

调查问卷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美术馆”为关键词,从调查对象的观展经历、对京师美术馆的接受情况、对京师美术馆功用的认识和展览活动的兴趣点等问题入手展开调查;第二部分以“大学美育”为关键词,了解学生对美育含义的理解,对大学美育教学模式的评价和期望;第三部分以美术馆与大学美育的作用、关系为重点,调查了解学生对大学美术馆充分发挥大学美育作用若干模式和设想的认同程度。调查问卷的对象为北京师范大学非艺术专业学生,涉及艺术与传媒学院以外的23个院系的各级学生,按照院系人数比例进行抽样发放,采取分院系发放、宿舍楼发放和网上发放三种形式。调查结果回收了368份问卷,其中351份有效。

统计到的样本数据显示,调查对象中男生比例为38.2%,女生为61.8%;其中39.1%是理工类,55.3%为文史类。样本分析显示,79.2%的学生有过到美术馆或博物馆的经历,排名前三位的是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和中国美术馆,但知道并到京师美术馆看过展览的学生比例为34%,听说过但没有到京师美术馆看过展览的学生比例为49%,从未听说过的学生比例为17%。以上数据表明,到美术馆或博物馆参观是本校学生较为常见的文化休闲方式,而京师美术馆在校内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另外,“经常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展览”和“来过但美术馆总是关门”的情况不在少数,所以在校学生到京师美术馆看展览的比例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关于获得展讯的渠道,44.3%的学生选择了蛋蛋网,32%的学生选择了校园海报,28.5%的学生选择了校园广播台,9.2%的学生选择了官方网站,这些数据为美术馆的宣传提供了非常明确的渠道。关于“希望在京师美术馆看到的展览类型”,统计发现,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西方古典主义绘画展、影像作品展、设计艺术展、传统中国画展和文献资料展。最喜欢的展览类型一方面反映了学生的个人爱好,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学美育的侧重。在这一点上,美术馆与美育课程应互相协调,引导学生拓宽眼界,同时针对课程的需要举办相关展览和教育活动。

在调查关于美育含义的理解时,有47.4%的学生认为是“培养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25.7%的学生认为是“培养美的观念和能力”,11.5%的学生认为是“美德教育”。关于“目前我校美育课程存在的问题”,认为“只有理论而无实际训练”的占68.1%,“缺乏基本的训练器材和设备”的占53.3%,“方式呆板不能引起兴趣”的占50.1%,“不能与当下的文化艺术进行良好对接”的占22%。以上数据足以证明,超过半数的学生不单单希望学到美育理论知识,而是更希望有丰富多样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兴趣,提供培养创造美的能力的机会。另外,通过调查还发现,95%以上的学生认为在美术馆中接受美育比在教室中接受美育的效果要好,而被问及“在美术馆中接受美育的形式”时,59.6%的学生希望在展出作品时有解说服务,47.1%的学生“希望能参加与展览策划人或艺术家交流的艺术沙龙”,40.9%的学生“希望学习绘画、书法、摄影等的实际操作”,31.5%的学生“希望在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做一名志愿者”。

综上所述,大学非艺术专业本科生通过大学美育等课程的学习,业已形成了对美和美育一定程度的认识,对大学美术馆也抱有比较强烈的好奇与期待,对现有的课堂教学方式也有着比较鲜明的态度和诉求,参观艺术类博物馆的行为在本校学生中十分普遍,这便为大学美术馆在校园中的广泛接受奠立了基础。同时,大学美育类课程现有教学模式单一和大学美术馆在校园中影响力不足等问题确实存在,为此,笔者从三个方面提出发挥大学美术馆美育功能的构想。

二、充分发挥大学美术馆美育功能的构想

1.吸引学生走进美术馆——大学美育课堂的时间延伸

要发挥大学美术馆在大学美育中的作用,首先要解决现阶段美术馆在校园中认知度较低的问题,吸引更多的学生到美术馆来,感受美术馆提供的丰富和直观的审美教育,这是增进美术馆在大学美育中作用的基础条件。

首先,扩大美术馆的宣传。因为大学美术馆的展览一般面向本校艺术专业学生,展览的宣传也多在艺术学院内部进行,校园内部的宣传较少,方式比较单一,所以美术馆的认知度比较弱。目前国内的大学多数拥有比较发达的校园文化宣传系统,校园广播站、校报、学生会报、社团报刊等,都是传播大学美术馆文化的良好方式,可以在展览开幕之前邀请这些校内媒体参与宣传,并报道开幕仪式,扩大展览的影响。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校园网也是交换信息的良好平台,另外各院系的海报栏和校园海报也是宣传的主要阵地,都可以用来吸引学生,增加学生感受艺术美、接受美育的机会。随着大学美术馆美育类展览和活动的增加,大学美术馆扩大宣传的范围和增强宣传的力度将变成自然而然的事情,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周边院校的学生和居民,使他们也能到美术馆来领略大学美术馆不同于公共美术馆的魅力,从而为公众美育的推广贡献一份力量。

其次,创立志愿者机制。根据不同展览与活动的需要,大学美术馆可以不同程度地动员大学生参与美术馆的日常工作,避免参展者在面对前期准备、宣传、布展和现场控制等繁多任务时分身乏术的情况,让大学生志愿者机制成为协助美术馆机制向着更加高效有序的方向发展的有力支撑。比如物理学、光学和资源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在展厅场景的选材和布置、展览灯光调控等方面大有用武之地;历史学、文学、哲学专业的学生在撰写展览知识标签时也可发挥专业特长,补充艺术作品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信息。志愿者还可以通过培训成为某些特定展览的讲解员。这一方面会巩固他们的艺术学知识,激发他们面对经典作品进行新的思考,进而形成属于自己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另一方面会帮助观众真正接近作品,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引导观众深入理解作品,并通过作品获得与创作者的隐性沟通与思想共鸣。在此过程中,观展者产生的自我认同与愉悦感能够拉近他们与艺术作品之间的距离,并引发他们再次回到美术馆的兴趣。

最后,建立美术馆与观众的现场互动。由于非艺术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的差别,他们常常因完全无法吃透作品的意味而产生怀疑和抗拒心理,进而对这一类型的展览失去观赏兴趣和信心。而且,在面对一些具有较强叙事性和背景性的作品,例如西方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时,观众也会因为不了解作品的叙述题材而无法完成对作品的理解。大学美术馆可采取现场调查、讲解、作品阐释标签和留言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美术馆展览、活动的建议和需求,以完善馆内运营,并及时调整相应机制和活动安排,这个过程正是美术作品再创造的过程。

2.美术馆即美育课堂——大学美育课堂空间的扩展

首先,展览是课程的引入。在前面的调查问卷中显示,许多学生认为目前学校里的大学美育、美术俱乐部等课程授课方式单一,不能引起学习兴趣。事实上,如果用展览的方式连接美术馆与美育课程,那么同样的授课内容也许会因为形式的一点变化而变得鲜活起来。由于美育课程的任课教师一般都是大学文学、艺术学专业的教师,对本校美术馆有着较强的关注意识。在这个前提下,任课教师可以关注美术馆的展期设置,预先了解一定时间内即将展出的作品,然后以作品的类型、主题等要素为线索联系课程内容,将鉴赏展览作品作为课程的切入点,进而展开对艺术史某一时段或某种画科、流派乃至创作题材与形式美的讲解。这种建立在导赏基础上的授课方式,可以从直观的艺术作品入手,带领学生在美术馆的氛围中深入课程学习,并通过展厅中作品的实例讲解,使知识的传授变得生动起来。

其次,展览是课程的延伸。大学美育课程主要致力于传播艺术美,一般会选取历史上和现代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作品来阐释美的多重意义。因为课堂的时间有限,课上不可能做到将整个艺术史作全面系统的梳理介绍,但会留下一个个敲门砖式的作品或人物,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在课程之外对某个艺术家、某段艺术史、某个流派和画种作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因此,大学美术馆应与美育课程联姻,在规划展期时考虑与校内的大学美育类课程相配合,通过发掘自身馆藏,与国内外大学美术馆、公共美术馆、博物馆合作等方式开办课程协助展。美术馆遵循一定的学术逻辑,设定展览的主题、作品选择和组合原则、展出方式等,呈现最直观和真实的艺术史。在美术馆独特的气氛之中,学生徜徉在作品之间,脚步随着艺术史的历程延展,对课堂之上透过幻灯片观望过的作品会有更加真切和深刻的再认识;对课堂讲授过的作品,相关的画家、流派、画科也会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比如结合美育课程的内容,开办一次“中国工笔花鸟作品展”,美术馆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中国美术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工笔花鸟画作品,以时间为序排列展品,并辅以时代背景、画家简介、技法介绍、作品意义与鉴赏等知识标签,让学生在观展过程中领略中国工笔花鸟画作品美的同时,把握中国工笔画学科发展的脉络,充实课上学到的美术史知识。

最后,展览是课程的表达。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除去艺术与传媒学院,校内其他学院的本科生须选修大学美育、美术俱乐部、影视俱乐部等美育类课程,这些课程是现阶段综合类大学实施美育教育的最主要途径。课堂教学内容除了美育知识讲授和文学艺术作品鉴赏之外,学生也有尝试创作的机会。就美术方面的情况看,虽然大多数学生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专业技法也不甚成熟,但由于其对生活和情感的认识和感受力强,也有一定的学习和表达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多不会为一般创作规律所约束,作品形态鲜活,手法新颖大胆,具有独到的特色和审美意趣。大学美术馆可以设立专题,研究大学美育类课程下学生的作品,并就一主题组织汇报展览,通过培养作品意识和荣誉感增强学生对于美育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于美术作品形象美、创造美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对其他涉及文学、艺术、科学等学科门类的美育课程,教师也可根据学科特色和课堂教学情况,与美术馆合作,举办相应形式的汇报展和活动。

3.数字化美术馆的建设——大学美育的虚拟资源拓展

为更好地让学生共享大学美术馆的艺术品资源,大学可以探索丰富多样的展示方式以及互动交流渠道。数字化美术馆就是一种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利用科学技术推介美术馆的有效手段。美术馆的数字化还给那些尚无条件建设美术馆的大学提供了一条积极的思路,使其能够在网络上将自己的艺术藏品公之于众,惠泽学生、研究工作者以及社会。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专门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网上公共资源建设——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工程”项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物馆是当时唯一入选的美术类数字博物馆。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多媒体、宽带网络和数据库等先进信息技术,开发基于计算机与网络环境的新型实用化辅助系统或手段,美术博物馆就能实现展厅数字化[3]。数字美术馆通过官方网站、虚拟展厅和资源论坛的建立,丰富美术馆建设,培养学生浏览艺术网站、获取更多文艺咨询与知识的习惯,拓宽学生接受美育的渠道。

建立美术馆的官方网站是外界了解美术馆的捷径,也是美术馆展示自我形象、集散学科资源、融汇交流建议的空间,是实体美术馆的无限延续。通过官方网站及时有效地传达美术馆的展览和活动信息,为学生自主选择展览提供更多的方便。美术馆的官方网站可以成为美育学科资料的汇聚集散地。艺术史相关的画论、文学艺术理论、自然科学知识、文学艺术作品评论文章以及画展开幕、艺术家访谈等的文献、视频、影音资料的收集,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资料库,也是进一步展示和宣传美术馆的平台。另外,虚拟展厅作为实体展厅的延伸,以三维空间效果呈现展厅和展品的样貌,让观众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尽情地欣赏喜爱的作品,或者重温观展时的情感思趣。虚拟展厅的建设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美术馆所必需的建筑、陈列、参观时间等条件的限制,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获取所需藏品的信息。这种形式是美术馆的延伸,是藏品数量、展示空间限制之外的补充,使学生能够通过网络领略大学美术馆的全部风貌,并对所感兴趣的藏品作深入的探究。资源论坛也是不同专业师生交流互动的有利场所,美术馆可以发掘问题,激发讨论,也可以与学生交换意见,完善管理。总之,数字化美术馆是美术馆在时代特征下的新发展,是延续和拓展美术影响力、改善大学人文环境、提升学生的美育的又一手段。

综上所述,大学美术馆发挥美育功能应注重三点。首先,通过加大和拓展美术馆的宣传和建立互动机制的方式,增加大学美术馆在校园中的认知度,吸引更多的学生到美术馆参观,以填补美育课堂时间的不足;其次,通过建立展览与课程的链接,让美术馆的展览成为大学美育课堂的引入、延伸和表达,以赋予美育课堂教学生动的模式,让学生在实际展览中体验艺术之美的创造力和技术性,填补现有美育课程只有理论学习而无实践的缺憾;最后,通过官方网站、虚拟展厅的建立,使在校大学生能够通过网络领略大学美术馆的全部风貌,获得更多的美育学术资源。

本文系2010年“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基于美术馆平台的艺术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EAL100445)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曹意强.美术博物馆学导论[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3.

[2]陈向兵,钟曦.资源整合:综合大学美术教育的变革之路[J].南昌高专学报,2007(4).

[3]贾京生.艺术与科学融合与共生——解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数字博物馆[J].计算机教育,2008(23).

大学美术鉴赏论文范文第3篇

金r(1687年一1764年),字寿门,号冬心。别号金牛、老丁、古泉、竹泉、曲江外史、稽梅主、莲身居士、寿道士、金吉金、苏伐罗吉苏伐罗、百二砚田富翁等。原籍浙江仁和(今杭州),久居扬州。终生布衣。

金农是扬州八怪的核心人物,多才多能,在诗、书、画、印以及琴曲、鉴赏、收藏方面都称得上是大家。以其浓厚的学养被后世学者赞为“扬州八怪”之首。

杭州是金农的家乡,扬州是金农艺术活动的主场。值2017年金农诞辰33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宣传杭州先贤,推进杭州地方特色文化建设,推进扬州八怪研究队伍的成长,检阅国内外有关金农研究的最新成果,拟于2017年11月中下旬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扬州八怪风云会:布衣曲江客・2017金农诞辰330周年学术研讨会”。兹向海内外专家学者和广大美术工作者征集有关金农研究的最新成果,届时我们将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来稿予以审读,并邀请优秀论文作者参加在金农家乡杭州举办的学术研讨活动,优秀论文将择优在西冷印社社刊《西冷艺丛》上以“金农研究专辑”的形式发表。热诚欢迎国内外作者不吝赐稿。

一、征稿主题

1、金农书画研究

2、金农诗文研究

3、金农家世与生平研究

4、金农交游研究

5、金农书画艺术市场研究

6、金农研究文献

二、征稿截止时间

2017年9月30日(初定)

三、收稿邮箱

四、主办单位

杭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西冷印社

扬州大学

五、承办单位

杭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杭州市美术家协会

杭州画院

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六、协办单位

扬州大学扬州八怪研究所

扬州市清代扬州画派研究会

杭州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

中国西溪湿地博物馆

西冷印社印泥制作中心

七、媒体支持

《西冷艺丛》杂志社(杭州)

《美术报》(杭州)

《中国书画报》(天津)

《中华书画家》(北京)

《艺术时尚》(南京)

《艺术品投资》(南京)

《书画艺术》杂志社(无锡)

杭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扬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中国在线艺术网、一画网等网络媒体

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杭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杭州市美术家协会

杭州画院

大学美术鉴赏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公共美术课程 地域特色 建构 课程体制

我国教育部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实施意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等重要文件促进大学公共美术课程的实施。目前,在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目标理念的指导下,全国重点高校几乎都开设公共艺术类选修课,国外知名高校亦开设有公共美术课程。就浙江高等教育而言,作为全国经济发展领先地区之一,基于浙江浓厚的人文底蕴和现代教育观念,各个阶段的美术教育皆具特色。笔者立足于浙江省高校学生公共美术课程与美术素质的调查和分析,研究以素质教育教学推进和完善艺术教育学科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出建构与实施浙江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建议。

一、公共美术教育的渊源

中国公共美术教育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新式学堂的兴办。19世纪中后期,晚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建立起第一批新式学堂,开启了中国近现代高校美术教育的新纪元。新式学堂在“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下,美术类设置了“手工”“图画”等课程。民国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先生大力提倡美育,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很快,但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却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普及,只有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和高等师范学校做过尝试。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政府颁布了相关政策,促进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高校美术教育以培养专业人才为主,公共美术教育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时期,中国教育受到极大摧残,美育也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巨大损失。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确立了公共艺术教育在普通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①尤其体现在2006年教育部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②(以下简称《课程方案》)中,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方向。随后国内对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有了更快的发展。

二、浙江省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是存在不足。比如,重视程度不一、管理随意性比较大、高校学生对美术课程认识和自身美术素质修养不够等。为了解浙江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现状、在校大学生的美术素质、目前的经验和不足、公共美术课程的调整策略,笔者选取了部分浙江省高校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以考查高校学生的美术素质和对公共美术课程的认识与态度为主。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调查涵盖了浙江高校文史类、理工类等将近30个专业,旨在通过在校大学生对美术知识的了解程度、美术的兴趣度、鉴赏力、重视度以及对公共美术课程的期望态度等几大方面,客观了解浙江省普通高校当前的公共美术教育现状。调查发现,浙江省普通高校均已开设全校性公共美术课程,高职类学校中开设此课程的则较少,开设的课程内容较为单一。可见,公共美术教育在浙江省高校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依据2006年《课程方案》的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之中,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

调查显示,浙江高校公共美术课程内容一般以鉴赏为主:包括中外美术鉴赏书法鉴赏摄影作品鉴赏及纺织品鉴赏服装色彩理论与穿着等;部分高校开设了实践类课程,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开设了中国画基础技法,授课内容包括中国画的理论知识和绘画、裱画、题字刻章等;多媒体技术(图像设计、动漫制作、网页设计)也成为公共美术选修课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个别院校还形成了特有的艺术教育模式,如浙江大学,专设了“公共艺术教育中心”。③

总的来看,浙江省公共美术教育已经起步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发展水平上良莠不齐,与教育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对浙江部分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与综合分析

1.部分问卷调查数据表

图1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讲座与学校活动的组织有一定的了解,但总体上较少参与美术相关活动,表明大学生学习美术的自觉自主性较低。图2显示,许多大学生并不认为学习美术对于自己的专业有很大帮助,甚至三分之一的学生不清楚或认为没什么用。这说明学生对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对自身的发展目标也不够明确。

图3和图4显示,能产生强烈共鸣或感觉的只有3%。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大学生并不能从中获得审美感受,甚至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不能理解这些艺术作品,而且对于看不懂的美术作品,很多人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这说明浙江省大学生对美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亟待提高。

图5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浙江省大学生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表示自己会选修美术课。在这些学生的选修原因中,较多的是丰富知识、提高修养、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情操、防止学习枯燥,还有的是单纯喜欢美术、对美术具有强烈的兴趣,对学习自身专业有帮助或提高生活品位;还有的学生只是为了完成学分。选择不会选修的接近三分之一,分别是不喜欢美术、没兴趣,课业繁忙、没有足够时间,自认为没有绘画天赋;认为选修课上学不到东西、听不懂;还有不少人觉得准备美术用具太麻烦又费钱。2%的学生选择“不知道”,一方面是不了解自己的发展所需;另一方面,则表示视时间而定或只会旁听或者有学分压制才会选。总的来看,大部分大学生能够从各个角度肯定美术教育的部分价值,也表现出学生意向含糊、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

2.调查结果综合分析

从以上调查结果的综合情况来看,浙江省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果,不少在校大学生具有美术方面的基础知识与能力,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部分价值,并对美术学习持有浓厚的热情及热切的期望。然而也不难发现,在校大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他们的总体素养还是不容乐观的。虽然大部分高校开设了公共美术教育课程,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只有少数热爱美术的学生能够较好地接受美术教育。一些学生在选择时,优先考虑是否好得学分,是否容易过关;一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美术的重要作用,对于自己的全面发展目标也很不明确,呈现盲目性、随意性;美术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设置及教学设备上的问题(如技能与实践课程的稀少和设施条件的不足,使学生动手与创新思维能力的愿望受挫);美术实践课程较为缺乏,评价体系亦不完善。

究其原因,一方面,“实用主义”思潮对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影响,重科技、轻人文,一些人认为学专业技能比学美术要有用得多。在这种观念指导下,高校“专才”教育大行其道,公共美术教育则处于边缘。一些大学生直言学美术“没有必要”或“有点时间还不如学点专业方面的知识”等。另一方面,社会风气――庸俗的文化盛行对大学生的冲击。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科技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庸俗文化快速席卷,“浅阅读”“浅文化”迅速弥漫,对大学生的审美品位也造成负面影响。高校的迅速扩招、国家教育考试政策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影响较大,应试教育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得不到良好的艺术教育,导致高校生源的综合素质不容乐观。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不明确是另一个重要问题,即主管部门不明确与课程体制不健全。高校主管艺术教育的部门通常没有独立出来,而是挂靠在学校团委、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公共艺术教育部门更是较少成立。在这种条件下,各高校的公共美术教育缺乏政策和制度的保障,没有针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独有的评估体系,一些高校课程设置随意,简直是有什么开什么课,单一的授课形式缺乏吸引力。

总之,各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在体制上并没有特别的规定,均以方便管理为主,“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不但要面对来自外界的忽视与质疑,也还要面对自身的零散与混乱――缺乏整体形象与整体意识,这是公共艺术教育领域直至目前还无法克服的重大(甚至是致命的)弱点”④。这些均是阻碍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发展的深层原因。

三、浙江普通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建构与实施策略研究

以上从几个方面对浙江省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思考,为此,笔者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点浅见,以便为浙江省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发展出一点力。

(一)明确浙江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目标

课程目标的确定在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有助于明确课程方向,还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第一,普通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目标必须与整体教育目的、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保持一致性;第二,应该从认知、过程、情感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目标。公共美术教育是区别于专业美术教育的,它的目的在于普及,是重在了解和欣赏感受,而不是专业技能训练,它存在的意义也不应该是“宝塔尖”的定位,而是“推广”的定位。

《课程方案》指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包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等。可以说,浙江省高校在达成这些目标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浙江文化精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人文内蕴。这种人文内蕴得益于浙江地处江南之地的山川地理与物候环境,这两者相互生发,是中国地理环境中最诱发人的情思与无限想象的地方,山清水秀,激发了地域文化的灵秀之气。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审美品位与人文素养潜移默化地受着熏陶。另一方面,浙江的人文内蕴也得益于江南的人文荟萃。浙江是近代中国文人气息最为浓厚的地区。而且现在的杭州又是江南的核心,吸收古今中外的多元文化,具有开放与包容精神,追求自我完善。因此,浙江高校应该瞄准课程目标,减少“实用主义”和“庸俗文化”的影响,有效地利用与开发地域自然、人文资源优势来建构具有丰富人文性的美术课程。

研究表明,现代公共艺术的理念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几个门类,人们的需求多样化,使其越来越呈现出“社会学”意义的内涵。

因此,明确的课程目标是高校公共美术课程建构与实施的起步之举。

(二)建构高校公共美术课程内容体制

建构高校公共美术课程内容体制的关键是树立“整体”的课程观念。树立“整体”的课程观念不是课程之间的拼凑,而应使课程要素形成有机联系和有机结构。“整合课程”的核心价值观念应该既涵括工具学科、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整合,也涵括文化与学生发展的整合,还涵括身心发展的整合和认知、情意与道德的整合。

关于课程的设置,笔者对浙江省部分高校任课教师做了调查和电话访谈,公共美术课程开设一般是由教师自行提出申请,教授内容则与教师的专业相关,各个学校开设的内容均不相同,各具特色,但存在课程结构单一的现象;同时,面对丰富的选择,大学生存在选择盲目性。现有普通高校公共美术课程在结构上依据美术学科内容进行划分,由于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一般都将其划分为四大类别,即美术史、美术评论、美术鉴赏、美术技能与实践,在其下分别开设一定数量的课程内容。

笔者依据《课程方案》的目标、调查的现状与浙江省的优势,提出将浙江普通高校公共美术课程内容整合为两大模块――美术理论美术实践。两大模块在四个类别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美术理论模块包括美术史美术鉴赏与美术评论,内容上可以设置美术基本常识色彩理论知识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美术作品鉴赏(绘画雕塑建筑设计新媒体艺术等);美术实践模块包括中国画、素描、色彩(水彩画、油画、水粉画)、装饰画、综合材料制作等。浙江高校可结合地域特色,发扬文化传统,增强美术学科与社会、文化及其他学科的联系,灵活变化,更加有趣味性,较好地规范和丰富课程内容,更多地开发学生的潜在艺术素质,将学生以学分为目标的心理调整到关注美术本身上来。“整合课程”既能加强学科联系,使学生认识到美术的重要性,又可以促进学生情和意的提升,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不仅发挥了地域优势,而且彰显了人文内蕴。

(三)探索公共美术课程的实施方法

公共美术课程的实施可以融合感性与理性层面,从跨学科的角度、内容的综合化,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综合解决问题。一方面,可以建立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内容之间的综合。首先要寻找合适的结合点,可以选择某个历史阶段,把这个历史阶段中对美术发展起到重大影响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内容融合到一起;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案例建立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学生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解决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

美术理论模块的实施便于操作,一般可采用大课堂形式、学术讲座、参观欣赏等激励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信心。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对于参与、互动、体验、创造的渴望日益增强,对高校公共美术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陈振濂在《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发展与改革》中阐述:“能通过这类课程的设置,在激发想象力、鼓励尝试与试验方面给予当代大学生更大的创造机会与创造热情,这应该就是公共艺术教育在自立后继续走向改革的主要目标。”但美术实践模块的实施向来存在较大难度,为此,杭州师范大学做出了相关的探索。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自编教材,在内容上分欣赏与技法两部分,融知识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美术实践技能训练部分设有三项内容供选择:装饰画中国画和水彩画。例如水彩画,涉及静物与风景两个领域,关于水彩画的特点特殊技法等附有典型作品欣赏,单列环节具体讲解水彩静物与风景的写生步骤,使课堂更直观,形成大学生感知能力和技法意识,培养创造热情,并能结合浙江当地艺术馆、美术馆与博物馆的活动,突出实践性。由于公共课时、教学条件的局限,对非美术专业的大学生,不必要求太强的专业性,重在让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亲身体验与感受,鼓励敢于尝试与创造的信心,能够将创造性思维有效地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与探究中去。

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公共美术选修课程采用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美术基础与欣赏》⑤,内容分欣赏与技法两部分;美术实践技能训练部分设有三项内容供选择:装饰画中国画水彩画。装饰画章节从概念特征造型构图色彩及技法上加以介绍,内容着力以艺术形式美规律、色彩基础知识和绘画应用的技巧,提高大学生视觉审美和形象思维的能力;水彩画章节涉及静物与风景两个领域,分别从水彩画的特点特殊技法等几个方面引导学生,随附典型作品欣赏,还单列环节具体讲解水彩静物与风景的写生步骤,使课堂更直观,通过临摹、写生和创作的过程,形成大学生感知能力和技法意识,培养其创造热情。由于公共课时的限制与教学条件的局限,以及面对的是非美术专业的大学生,因此实践教学模块不必要求太强的专业性,重在让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亲身体验与感受,从而陶冶人文精神,更重要的是鼓励敢于尝试与创造的信心,将创造性思维有效地发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与探究中去。杭州师范大学在这方面已有的教学成果,可以为浙江其他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

(四)加强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管理体制

加强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管理体制是课程建构的保障。在这方面,浙江大学为我们提供了参照。依据浙大公共艺术课程两种模式的意见,浙江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管理体制可以借鉴形成两种思路:一是设立独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机构,而不是挂靠在其他机构或相关院系。二是公共美术教学与专业美术教学使用同一套人马同一个牌子,美术学院教师兼具专业教师与公共教师的身份,将教育的专业性与公共性结合起来,在面对非美术专业学生时增加向素质教育文化艺术教育以及校园文化塑造方面的倾斜。笔者提倡第一种发展思路。之所以将公共美术教育与专业美术教育分开管理,其目的就是要扶植公共艺术教育的自主发展,公共艺术机构独立能够为浙江省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今后的建设提供有力的发展平台。这个作为,能够树立公共美术教育的独立形象,健全其自身的发展。

结语

世界范围的高等教育出现了从重视专才教育向提倡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相结合的重大转变。在新形势下,我们立足于浙江省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问卷调查与现状,结合浙江省地处江南的灵秀之气和得益于江南人文荟萃的文化精神,发挥地域优势,提出了浙江普通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建构与实施策略,提出的设想进一步整合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突出“美术理论”与“美术实践”两大模块;探索实施策略,借鉴杭州师范大学的经验,增加实践特色,完善课程体制建设。适应当代社会视觉文化迅猛发展的形势,富于地域特点的公共美术课程体制建构才能解决浙江高校自身的问题,才能更好地继承与发扬传统美术文化,提升人的整体素质、完善人格,实践“以人为本”的理念。

(注:本文为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艺术教育”科研资助项目成果)

注释:

①王青.对河北省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现状调查及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知网.2009.

②教育部办公厅.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号,2006.

③金丹,宋丽娜.试析高校公共美术的课程建构与策略实施――以浙江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1(1).

④陈振濂.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发展与改革――在浙江大学主办“在杭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经验交流会”上的主题演讲(代总结).西泠印社出版社.

⑤金丹,莫小不,翟水良.大学美术基础与欣赏[D].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号)2006.

[2]陈振濂.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发展与改革――在浙江大学主办“在杭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经验交流会”上的主题演讲(代总结).西泠印社出版社.

[3]陈瑞林.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历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罗文勇.我国普通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知网,2006.

[5]韩雪.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与模式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2(4).

[6]张道森.高等学校美术公修课教学探论[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7]黄甫全.整合课程与课程整合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6.

[8]王青.对河北省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现状调查及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知网,2009.

[9]金丹,宋丽娜.试析高校公共美术的课程建构与策略实施――以浙江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1.1.

大学美术鉴赏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 美术鉴赏 教学实践 艺术实践

高等师范教育是国家培养未来专业化教师的重要阵地,在高师教育中注重学生的教学实践是非常必要的,除了必修的教育实习、微格教学外,高师的各科教学都应积极主动融入教学实践环节,让学生有机会锻炼,有机会展示,有机会在教育实习时间外接受专业的教师技能培训。完备娴熟的教学技能在时间有限的教育实习和微格教学中难以妥善解决,需要在平时的锻炼中逐步成长和成熟。因此,在高师教育教学的各科课堂教育中给学生以教学实践机会是很有必要的。笔者以美术鉴赏课程为例,谈谈在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实践与艺术实践环节的开展。

一、学生相互影响,展示自己的审美能力

教学实践中,鉴于高校大学生对于美术鉴赏课程缺乏积极的态度,教师要注意利用学生的相互影响作用。初期可采用指定班级展示的方式,循环进行。随着展示的进行,学生大多会跃跃欲试,后3/4学期即可任由发挥。展示过程中大家总是急于要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所以此时的时间安排尤为重要,绝不能出现讲授时间太长以至于展示时间过短的情况,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合理安排讲授时间和学生展示时间,在最短的时间内讲授课程,尽可能展示更多学生的作品,高师教学实践环节由此拓展了一定的空间与时间。

二、教师及时评价,促进学生的审美表达

在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在学生审美展示之后,教师要及时总结多媒体制作的情况、摄影作品的优劣、展示图片的选择、展示内容的立意等,采用多鼓励的评价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美术鉴赏课程中体会到审美的愉悦,感受到公共课程的轻松与价值,感受到美术鉴赏课程的必要性。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平时的实践教学评价与学期末的考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促进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展示课题,进行审美实践。

三、创设审美环境,发挥主观能动性

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其次才是知识的教育。在美术鉴赏课堂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建立健康的心理,促进大学生积极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高品位的审美思维,从根本上通向艺术教育的终极目的,是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美术鉴赏课程既是树立积极正确的审美观的阵地,也是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的大本营。以美术鉴赏课程为出发点,结合学校团委、学生会及相关艺术社团进行全民艺术实践,号召更多的学生参与艺术实践,进行艺术审美活动。

1.创设丰富的审美环境,时刻进行审美体验

在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本学期的美术鉴赏教学网站,鼓励有特长的学生参与网站建设,进行审美实践活动。网站菜单可初步设置为课程内容、展示专题、艺术链接、实践花絮等。

在美术鉴赏课程网站建设中,将“展示专题”中设置专题内容选择页面:设置专题人数选择最大限量,包括展示要求、页面数量、文字数量、讲解时间等。同时,设置展示成果页面:按专题分类或按年级分类;在网站后台实施审美实践,建立展示专题审核团队,负责审核内容、批准展示、课后等工作,在实践中提高审美能力。整个审美实践形成趣味性的流程:选择专题—制作课件—上传课件—团队审核—课堂展示—充实网站。

2.以课堂为阵地宣传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3年一届,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高校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展现大学生朝气蓬勃的青春风貌,展示我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根据《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坚持举办3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展演活动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育人为本,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当代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面向全体高校学生,立足于提高审美修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展示我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体现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展演活动的项目分为艺术表演类、艺术作品类、高校书画摄影作品和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四类。目前已经进行了2006年、2009年、2012年3届展演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评价,充分体现了高校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

因此,我们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要以艺术展演活动为契机,在课堂上宣传艺术展演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活动内容、目的及意义,充分挖掘、发挥自己的艺术特长参与艺术展演的各项活动,促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普及性发展。结合学校的艺术教育活动安排,在课堂中进行活动反馈,活动照片、作品、花絮可由指定学生进行展示,营造全员参与艺术展演的气氛。

高师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开设实践教学环节是师范教育的有益补充,在实践教学中进行教学技能和审美活动的双项实践,给在校师范生更多的时间、更轻松的机会尝试教学,既能促进在校师范生的审美实践能力,又能增强师范生的基本教学技能,同时还能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生活、学习传统文化,是目前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新的发展方向。

(注:本文为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1—QN—141;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09—JKGHAG—0361)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的通知.教艺体(2002)6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号),2006.

[3]胡知凡.艺术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阿瑟·艾夫兰.西方艺术教育史[M].邢莉,常宁生,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5]滕守尧.美育——教育现代化的关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大学美术鉴赏论文范文第6篇

高中美术鉴赏是学生美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必要的途径,如何做到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本文深入分析和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从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和学生现状两方面研究,找到创新点,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

创新;审美能力;美育

高中美术教育是学生自身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美术作为艺术课之一,肩负着培养学生知美、懂美的重任。在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美术课的课程价值做了归纳,其中第一条便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美术教育中有着导向性的作用。

一、高中美术课堂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为什么把审美能力的培养作为高中美术鉴赏艺术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如下几方面原因:一方面,美术鉴赏中的审美教育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训练其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开展一定的审美活动,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在紧张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形成一定节奏,使他们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挑战。事实上,如果能够在高中阶段形成学生求同存异的创造性思维,到大学后加以发展,一定会提高他们的成材率。

二、高中生审美现状

对于高中这阶段的这学生来说从生理、心理都是聚变的时期,高中生的审美意识逐渐形成,不断扩大的审美范围和日益成熟的审美价值会促使他们的审美能力不断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当今的应试教育体制下,高中阶段审美教育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困难,部分学生也出现了对美术鉴赏无兴趣,经过一系列调查分析,我认为有如下因素:一方面,高中学业繁重,学生由于备考大学所面临的时间和精神压力。另一方面,把美术狭义的理解成狭义的画画,认为鉴赏不是美术课。鉴赏内部因素:教师的教学方法依旧保持在讲授为主,极少与学生互动,或者缺少资料,观点陈旧。学生对所欣赏的内容陌生,不知道如何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气氛沉闷;还有些学生认为鉴赏是一种艺术家才能做得到的行为,只有这类人对美术作品的评述是权威的。殊不知鉴赏的行为是包容广博的,评述的方式不同,并且高度不同,任何一个人都有参与审美的权利。并不是学生认为的鉴赏高不可攀。

三、高中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创新研究方式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在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本论文力求从对高中美术欣赏课的分析研究开始,加强对高中美术欣赏课的认识,研究探索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我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以下两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研究:

1、教师篇:提升自我,勇于创新1)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师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在美术鉴赏活动中应改变过去传统的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方法,寻找一些教学策略,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地参与,评价方式要多元化。教授美术鉴赏,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情,有了好的心情就会使课堂变得活跃,再加上艺术课的自身魅力,一定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教学方法的创新。①利用“百家”争“鸣”在鉴赏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美术鉴赏中,学生的真实体验最为宝贵,我们应在理性的分析与理解作品价值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情感取向,因此,要敢于设置“百家”争“鸣”开展,倡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又富有个性特征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态度。例如对维纳斯的评论,一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②重视“问题”的作用。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作为老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开始教师提供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具有了促使学生思考的基础。然后就要将问题外化,展开解决问题的新课学习过程。我做到如下三种方式的尝试:一种是教师会提出自己准备好的具有激疑作用的问题,并沿着该问题展开学习活动;一种是教师引导让若干学生找出突出的、主要的问题,该问题也是教师备课时筛选出的关键问题、核心问题,然后带领学生探讨解决问题;一种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处于自己发现问题的状态并且都把问题外化,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起点上都进入积极参与的状态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使问题的解决与发现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摆脱被动,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自己的发现和原有知识发生碰撞的过程中,既能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又能寻找到存在的知识欠缺,二者之间的冲突,就是学习的原动力。③利用比较教学方法增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效果。在美术鉴赏教学中,侧重于比较学的鉴赏方法也是常用的鉴赏方法之一。可以是纵向的比较,也可以是横向的比较,可以是同类比较,也可以是异类作品之间的比较。从而增强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

2、学生篇:知己知彼百“讲”不殆在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掌握高中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感知美术作品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设立的教学目标,采取的教学手段,才能有的放矢。通过调查研究,"90后"高中生的特殊审美特点,简要剖析其产生时代背景,并提出内外兼修的正确审美观。我鼓励高中生到现实和自然中去参观,更多地欣赏当代的艺术作品,从大量现实生活中获得审美的启迪。鼓励他们的思想向更深刻和辩证方向发展,例如,增加阅读量,尤其是经典名著。欣赏交响乐、芭蕾舞、京剧等高雅艺术;阅读大量的科普读物或科幼作品;阅读一些较为深刻的文艺作品。以上是我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审美能力培养的提出的一些看法。希望他们能通过美术鉴赏知识的学习,培养审美的眼睛,让他们知美懂美创造美,用美的方式去感恩生活。

参考文献

[1]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朱慕菊著《走近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4——135页)[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师范教育司组编《新课程的教学实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大学美术鉴赏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影视教育资源,就是指在教育教学上可应用的影视信息资源。美术欣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形式,在学生中开设美术欣赏课,让学生在欣赏名家作品的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认识美、适应美术教育的要求。影视教育资源在大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运用,具有传统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大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中运用影视教育资源,可以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大学美术欣赏课教学。

一、影视教育资源与美术欣赏课

所谓资源,就是资产的来源,一般指自然资源。教育资源则是指各级各类教育部门进行教育活动,谋求教育发展的基础。影视教育资源,就是指在教育教学上可运用的影视信息资源,有直接应用价值和潜在应用价值之分。所谓直接应用价值是指那些专门为各学科教育教学而创作的影视作品,可以直接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有很强的教育教学针对性。所谓潜在应用价值,是指那些不是特意为各学科教育教学创作的,没有明显教学意图的影视作品,但经过教师的悉心挖掘和巧妙设计,同样可以应用于学科教学并能够产生教育功效。

美术欣赏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它从视觉对作品的直观感觉开始,通过知觉与联觉、统觉而变成情感和意识的过程。美术欣赏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形式,美术欣赏课教学通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积极手段。它和绘画及工艺教学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

当前,素质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创新的能力,而且要有美的心灵、美的品质。在学生中开设美术欣赏课,让学生在欣赏名家作品的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认识美,适应美术教育的要求。大学开设美术欣赏课的目的,除了对名画名作进行专业技术层面的了解与探讨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和艺术品位的提高。通过美术欣赏课,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艺术敏感性。

二、影视资源教学方式优于传统教学方式

在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以后,教学观念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设计出适合其综合素质发展的课堂环境就显得更为重要。影视无疑是当今世界最具魅力的综合艺术,它利用独特的影视语言,表现生活,表达情感;它融文学、戏剧、绘画、音乐、舞蹈、雕塑、摄影等艺术精华于一体;它是一门最现代化的、最有群众性的、最受青少年欢迎的艺术形式。影视是一种雅俗共赏的大众化艺术,其题材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和观赏的灵活性,使得影视自然地向学科教育延伸,改变了单调、沉闷的传统教学模式。影视作品所具有的动感画面和可剪辑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客观上适应了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需要。突破传统的、说教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影视教育资源有意识地引入大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审美鉴赏能力。

当前,视听语言像传统的文学语言一样已经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学习、阅读和娱乐的重要媒介,电影、电视等视听作品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影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视作品常常以优美的语言、生动的画面、美好的情感、鲜明的人物形象、独特的艺术风格、高雅的审美趣味和深厚的人文关怀来吸引人、感染人、震撼人。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对新生事物感受力较强,对影视也更为敏感和关注。把影视运用到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去,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运用影视易于营造立体的欣赏教学氛围,可以创造出生动、活泼、愉悦、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对美术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因此说,影视教育资源在大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传统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三、运用影视教育资源优化美术欣赏课教学

大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离不开情境创设,巧妙的情境创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而且能创造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教学内容、学生生活体验与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运用影视教育资源创设大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情境,可以充分利用影视的独特魅力,凭借影视的自身优势,优化大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在大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名作鉴赏是一个重要环节。在传统的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一本正经的说教,难以激发现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常常死气沉沉,气氛不活跃。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过:“教育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当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究和行动。兴趣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目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兴趣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大学生,青春洋溢,思维活跃,充满活力,情感丰富而细腻,好奇好胜的心理使他们不满足于单一模式的学习方式。影视正是以其独有的光、电、声、像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的特点来刺激学生的感官。运用声、像、景、情并茂的立体式影视教学,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兴致盎然地吸收与课文相关的美术知识,改变“一潭死水”的大学美术欣赏课状况。

在引导学生进行艺术作品赏析时,教师运用影视教育资源,将作品及其相关信息展示给学生。学生直接受到作品的感染,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既提高了审美能力,又掌握了作品的相关知识。例如:讲威尼斯画派时,可以播放有关15世纪末威尼斯的影视镜头,如《威尼斯商人》等,让学生感受15世纪末威尼斯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自然风光;感受15世纪末威尼斯女人爱穿漂亮衣服、染金发、过着舒适豪华的生活以及当时威尼斯经济发达、国力强盛、社会安宁,人们过着自由、富裕和平静的生活等等。通过直观感受,学生就可以轻松地掌握威尼斯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了解威尼斯画派产生的时代背景。之后引导学生关注威尼斯画派主要画家作品的内容、画面形式、表现技法、艺术风格等。如乔尔乔纳的《沉睡的维纳斯女神》、提香的《天上的爱与人间的爱》、《花神》等。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学生更能感受到威尼斯画派画家作品漂亮而丰富的色彩,感受到画面体态丰润、衣着华贵、皮肤细腻洁白、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优美形象。又如讲美国抽象表现主义时,播放影片《波洛克》。影片《波洛克》是以美国画家波洛克本人的生活为原型,对他生活状态、时代背景、创作方式、思想、情感多方面展示。通过影片《波洛克》的观看,学生可以直观感受波洛克作画的场面,思考波洛克追求的艺术精神和这种艺术有何意义,获得对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充分认识,获得对美国战后昂扬的精神状态以及美国知识界在高度工业化社会中的某些狂躁、忧虑和焦灼不安精神的深刻了解。运用影视教育资源创设课堂情境,学生的情绪高涨,课堂情趣横溢。精彩的影视镜头与精美的课文巧妙配合,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大学美术欣赏课教学。

[参考文献]

大学美术鉴赏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大学美术教学;美育教学;渗透

在大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不仅能够让美育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也能帮助大学美术教学查缺补漏。美术教学和美术教学天然的联系让两者的融合能够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最终让学生成长为能够用美的眼光看待人生、看待世界的人。所以无论是高校教师还是大学生都应当重视起美术教学与美育教学的结合。

一、在大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的必然性

(一)人才培养的需求

在素质教育被广泛提倡的今天,我们在进行教育工作的时候不能再局限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情感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美育教学的主要教育目标是让学生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理状况,从而为其他教育提供心理基础。而美术教学则要求学生运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事物。在这种情况下,美术教育和美育教育的结合时国家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基本需求。

(二)理论基础的完善

在大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并非是一个新近诞生的理念,早在十八世纪就已经有相似的观点出现。在著名教育家杜威继续发展了这个理论之后,美育教育与美术教学的结合就已经开始了广泛的实践,相关的理论也在逐步地完善。人的审美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某种联系,美术教学和美育教学存在着契合点。可以说,在大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的理论基础已经搭建完毕,需要我们用实践来检验它[1]。

二、大学美术教学与美育教学的关系

(一)在教育目标上的区别

大学美术教学与美育教学尽管也有着比较多的契合点,但是两者之间仍然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区别。比如,两者的追求目标是不同的。大学美术教学更加看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致力于让学生拥有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而美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让学生学会情感表达和情感体会。两者在教育目标上区别决定了教育方法会有分歧[2]。

(二)公开性和保密性的区别

由于美育教学直击学生的情感和心灵,所以需要学生对教师敞开心扉,从而实现与教师的深度情感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希望被其他人看到,教师也不希望其他人干扰教学进程,所以美育教学有着保密性质。而大学美术教学则没有这个问题,由于是能力和知识的传授,大学美术教学有着比较明显的公开性。教师在课堂上公开交流,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换观点,课堂更加开放。

三、在大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教育观念的结合

大学美术教学与美育教学存在着诸多的分歧,那么怎样才能合理的利用两者的契合点进行渗透教学呢?首先要在教学观念进行紧密的结合。对于高校教师来说,要利用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观念上达成两者的统一。美育教学进入美术教学中能够为美育教学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让心灵美和艺术美达成良性的互动。美术教学进入美育教学能够改革美育教学的形式,开发新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的变化

大学美术和美术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教师要教学的时候要积极引导学生,采取更能够让学生接受的方法。从美术教学来说,教师要依靠基础知识的巩固来启发审美能力,而从美育教学来说,教师要直接进行心理上的指导,来让学生据此认识世界。美育教学渗透进美术教学之后,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融合两种方法的优势,取长补短。

(三)教育平台的互补

大学美术教学往往集中在课堂上,教师在课堂上集中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而美育教学则没有地点的限制,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美育教学,也引起美育教学呈现出一对一辅导的倾向。在两者进行结合之后,美育教学可以在课堂上更高效率的进行美育的指导,而美术教学也可以摆脱课堂的限制,随时随地的把美术教学融入日常生活当中去。

(四)教师队伍的结合

美育教学和美术教学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都有着明显的区别,如果要更好让两门学科的教学融合在一起,可以建立一支既懂得美术教学,也懂得美育教学的教师队伍。这样教师在进行大学美术教学的时候就能够不自觉的加入美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让两门科学充分融合。

四、结束论

在大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对于美术教学和美育教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本文首先总结了在大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美育教学的必要性,然后分析大圩么似乎教学与美育教学的关系,最后对大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美育教学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参考文献:

[1]吴玲,陈祥龙.以美育人润物无声——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的体现[A].校园文学编辑部.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校园文学编辑部,2007:4.

[2]赵丁玲.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No.6302:70~73,76

大学美术鉴赏论文范文第9篇

文博大家

杨伯达先生1948年毕业于华北大学美术系,曾任职于中央美术学院展览工作室,师从黎冰鸿、王式廓、罗工柳诸先生习画,并从事中西美术史和博物馆学的研究。也因这段经历,1956年他被调入北京故宫博物院陈列部任副主任,后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研究员,在文博战线一干就是40余年。1997年退休后,他退而不休,壮心不已,继续从事研究和著述工作,并担负重要的社会职务。现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考古系玉器硕士研究生导师等职。

也许因为杨伯达先生在古玉鉴赏和研究方面的名气太大,外界对他在其他领域的成就知之不多,仅仅把他看作中国古玉的鉴定专家。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杨伯达先生博学多才,在文博领域涉猎面很广,且有很高的造诣和不凡的表现。他对中国书画史、工艺美术史、陶瓷发展史以及西方美术史等都有很精深的研究,在进行学术探讨、攻克难关时,能高屋建瓴,将各学科的知识稔熟于胸,融会贯通。他的专著和论著《中国工艺美术史》(与田自秉合著,1992年台湾文津出版社出版)、《清代院画》(1993年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珍玩雕刻・鼻烟壶》(1993年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出版)、《清代官窑瓷器》(1994年香港徐氏艺术基金会出版),以及由他主编的《中国美术全集・金银器、玻璃器、珐琅器》(1987年文物出版社出版)和《中国美术全集・元明清雕塑》(1987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等,都反映了他在这些领域的杰出成就。比如,一直以来人们认为,产生于明代景泰年间的景泰蓝(亦称铜胎掐丝珐琅)工艺是中国人发明的,并被认为是中国四大传统工艺之一。但是,杨伯达先生1956年一到故宫,在筹备明清工艺美术展览时,发现故宫珍藏的景泰蓝没有统一的规格,器物的风格迥异,珐琅的质色也不一样,这引起他的怀疑。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反复地进行比对,又借鉴了他在陶瓷鉴赏方面从花纹、釉子、款式来区分不同时代的经验,参考了他多年研究西方美术史的知识,才找到了答案。西方人崇尚宝石,为解决宝石稀有的问题,于是就发明珐琅彩工艺,以珐琅制品代替宝石,这种工艺很早就在英国、巴尔干半岛及伊斯兰国家流行开来。于是他了几个世纪以来对景泰蓝的错误看法,提出这种工艺技术是元代蒙古骑兵西征时从西方带回来的观点,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在这里,不得不提及一件令我十分感动的事情。2004年10月,我们进京向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的专家学者约稿,准备在《收藏》杂志上推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文玩专号。应邀撰稿的专家学者对这个策划很是赞同,但建议我们最好请一位资深老专家从工艺美术史角度为清三出概论,这样可以起到总揽全局、厘清脉络、提纲挈领的作用,提高清三代文玩专号的学术水准,并且推荐这个角色非杨伯达先生莫属。当时杨先生不在北京,又担心他社会活动繁忙,能否有精力完成?当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与他取得联系后,没想到他爽快地答应了,这令我十分感动。不久,反映中国清代尤其是清三代百余年历史、4万余字的论纲:《推陈出新与开拓创新的康熙朝美术》《恭造式样进一步发展的雍正朝美术》《盛极而衰的乾隆朝美术》寄到了西安,在《收藏》杂志2005年第8、10、11、12期与广大读者见面了。在这三篇论文中,杨伯达先生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角度纵谈阔论,条分缕析,向人们展示了清三代工艺美术的重大成就和时代特点,从中可见杨老深厚的学养和精辟独到的见解。比如他在谈到乾隆朝美术时指出,经过顺治、康熙两朝70余年的休养生息,经济有所恢复,到乾隆年间经济空前繁荣,美术亦得到同等发展,当时在全国形成了三个地方美术中心,即以苏州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和美术中心,以扬州为代表的士庶美术中心和以广州为代表的富有西方异国情趣的美术中心;各少数民族美术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在各地民间美术和民族美术的熏陶之下,乾隆朝恭造美术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清代院画出现至盛期,宫廷珐琅得到全面大发展,宫廷玻璃器取得突破,漆器工艺继续繁荣,皇家丝织品争奇斗艳,官窑瓷器出现转折,玉器雕刻缓慢繁荣……

玉伴人生

杨伯达先生和玉器结缘一生,他在中国玉器研究和鉴赏方面的成就是众口皆碑的。令我特别钦佩的是他刻苦钻研、开宗立派的创新精神和他注重实践、勤于调研的务实作风。

杨伯达先生是幸运的。他从1956年调入故宫博物院工作,吴仲超老院长交给他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整理清代皇宫遗留下来的数以万计的古玉器。自1925年10月故宫博物院成立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前,在那种战乱环境下,故宫只是重点对书画、瓷器、金银铜器、古籍善本等传统大项进行了整理归类,并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展览活动,此后又忙于文物的南迁西移,而对玉器的整理一直没有提上日程。这其中既有工作安排上的轻重缓急之分,也与人们对玉器的重视程度在当时还不完全到位有关。比如老一辈鉴赏家除重视礼器用玉以外,将其他的全归于而不予理睬。这也给杨伯达先生留下了机会。面对历代皇室遗留至今、数量如此众多、过去外人根本无法见到的玉器珍宝,如今杨伯达先生可以亲自上手,一件一件地细细欣赏,他感到喜悦和自豪。而当这一大堆既没有定名,又没有年代,还不知功用的玉器需要他们逐件解读归类整理时,杨先生又感到知识的不足。当时故宫博物院还没有专门的玉器专家,从事清理古玉工作的除杨伯达以外,还有两人,一个是老的古玩商,一个到故宫时间较长一点,虽然他们过去都不是研究古玉的,但是相比较而言有经验,杨伯达先生很注意向他们学习。他是个善于思考、勤于钻研的人,他认为古玉研究和鉴定如果只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是不会有多大作为的,他要为中国古玉的研究和鉴定找出一条新路来。

杨伯达先生经过长期深入的研究,将中国古玉鉴定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其开宗立派的历史作用是无可取代的。杨先生的科学赏玉观内涵丰富,笔者不揣浅陋,仅从方法论上概括如下:

⒈ 研究古玉不能仅仅停留在它的功用层面上,还要从其矿物学、地质学、宝石学、工艺学、材料学等方面进行研究。

⒉ 古玉研究要同考古学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器物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而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器物在艺术风格上往往有相通之处。更由于出土文物可以进行明确的断代,其相伴出土的玉器在古玉鉴定上可以发挥标准器的作用。因此,古玉断代可以从考古材料中找证明,从出土文物中类比年代。

⒊ 古玉研究要重视文献的考证。中国玉文化历史悠久,历朝历代的古文献都有记载,当然对这种记载不加分析全盘接受的观点不可取,但是也不能对这种记载缺乏信任而不去学习体会其含义。以正确的态度研究考证历史文献,可以为古玉鉴赏寻找出相关证据,达到解疑释惑的目的。

⒋ 研究中国玉文化还要从神学、美学、伦理学、哲学诸方面阐述其外在特点和内涵精髓。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玉、尚玉,这是世界上其他民族所没有的。崇玉推至极致就认为玉是天地鬼神的食物,于是玉被作为祭神、通神的神物;尚玉的最高境界是比德于玉,将玉道德化,标榜为君子的化身,以玉的美德规范政治家和文人士大夫的思想修养和行为。

从这种科学的赏玉观出发,几十年来,杨伯达先生特别注重古文献的学习、考证以及对古玉出土地和古玉产地的考察。为此,他也做出了很大的牺牲,画不画了,舞不跳了,电影不看了,甚至连家庭生活也淡化了。下了班就在单位挤时间看书,一看就是晚上九、十点,到人家要关门的时候才回家休息。当然这种学习研究是同他亲自上手过目的万余件故宫玉器紧密联系的,是有的放失的。在丰富自己学养的同时,他经常深入全国重点文物考古工地实地考察,出土了重要古玉器的工地更是留下了他的身影。对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古玉产地,他也无一漏外,有的还去过多次。尤其是新疆和田玉产地,他更是多次光顾,以致近十余年来,他还不顾年事已高,几次深入戈壁腹地考察,主持和田玉学术研究会,亲自给学员讲课,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杨伯达先生在玉学研究方面成果是丰富的。他先后几十篇,出版有《古玉考》(1992年香港徐氏基金会出版)、《关氏所藏中国玉器》(1994年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出版)、《古玉史论》(1998年紫禁城出版社出版),还担纲主编了《中国美术全集・玉器》(1986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中国玉器全集》(6册,1993年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华夏玉器――鉴赏篇》(12册,1996年美国中华艺文基金会出版)、《传世古玉辨伪与鉴考》《出土玉器鉴定与研究》《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1~3编)(1998~2005年紫禁城出版社出版)、《中国和田玉玉文化研究文萃》(2004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等。这也奠定了他在中国玉学界泰斗式的地位。

藏家挚友

杨伯达先生是文博大家,但他并不以“专家”和“权威”自居。在人们的心目中,他是一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学者和长者,是令人尊敬的师长和朋友。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使他在文博收藏圈享有很高的声誉。我曾数次与杨老同时参加国内的文博和民藏聚会,也有幸两次与杨老同被香港著名收藏家、全国政协常委徐展堂先生邀请赴港参加文博展事活动,我发现他在藏界的朋友很多,有全国各地的,有港澳台的,也有海外的朋友。杨老是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荣誉顾问、香港徐氏艺术馆顾问,他同香港最有影响的收藏团体“敏求精舍”有广泛的联系,该组织的许多轮职主席和会员都是他的朋友,他曾经多次在那里授课,与会员切磋学问。我也因得益于杨老的引见,对该组织进行了采访,较早地在《收藏》杂志上对其作了介绍。

杨伯达先生从1996年1月就应邀担任《收藏》杂志的顾问,他对这份在中国内地创办最早、又有广泛影响力的藏界刊物表现出由衷的关爱和支持。他将自己在玉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及鉴赏辨伪知识撰写成专文,通过这本刊物集中概括地向广大民间收藏爱好者进行传授,先后发表的有《仿古玉和伪古玉》(1996年6期)、《传世古玉辨伪综论》(1998年2~3期)、《宋元明清玉文化概述》(1999年5~7期)、《和田玉文化论纲》(2001年7~8期)、《巫・玉・神简论》(2004年10期)。《收藏》杂志还曾经在1996年1~4期连续转发了他撰写的《清代官窑瓷器》《从徐氏艺术馆藏品看清代官窑瓷器》。《收藏》杂志社主办的一些重要活动,如西安民间收藏国际研讨会、新世纪民间收藏发展趋势华山论剑会,创刊十周年北京联谊会等,他都在百忙中拔冗出席,予以支持。《收藏》杂志和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联合举办的数期文物鉴定培训班,杨伯达先生都是主讲教师之一。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民间收藏热潮的不断兴起,全国又有数家藏刊相继创办,多个文物鉴赏培训机构相继建立,杨伯达先生又应邀担任其中多家顾问。这种满腔热情传播收藏文化、支持和推动我国民间收藏事业发展的精神难能可贵。

大学美术鉴赏论文范文第10篇

班先生作这番评论时,我进入耶鲁大学才半年多,对其中的含义并没有很深的理解。随着学习的进一步展开,我对美国的艺术史教育体制、理念和实践逐步了解后,对他的话才有了真切的体会。美国的艺术史研究十分注重原作的观摩,因此,除了充分利用博物馆以外,对私人收藏也十分重视。而私人收藏家通常对于艺术史学者的研究工作也很支持。王季迁先生就曾在他的“溪岸草堂”(即纽约的寓所)无数次地接待过前去观摩和请教的人们。20世纪60年代,中国绘画有系统的研究在美国刚开始不久,当时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的方闻教授就带着班宗华等学生前往王季迁先生家中观摩绘画。早年的观摩留给班先生的印象如此之深,以至于他在2012年秋为上海博物馆撰写的一篇论文中,还提到了60年代的那次造访。

20世纪90年代初我读研究生时,班先生还常带我们参观博物馆和私人的收藏,博物馆的库房和私人藏家的会客厅成了我们的教室。1992年秋和1993年春,班先生在耶鲁大学开了两个学期的宋画课,曾带着我们一起去纽约王季迁先生家中看画。那天王先生的兴致很高,除了拿出《溪岸图》等名画让我们观赏外,还出示了他新近在拍卖会上所买到的一套马远的册页。

美国的博物馆也和私人藏家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或从私人藏家手中购入藏品,或鼓励他们捐赠。20世纪60年代,方闻先生出任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部负责人后,从王季迁先生处购得一批宋画,这批宋画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日后中国古画的收藏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1990年秋,我初入耶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那学期正好班先生休学术假,他的课由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部的何慕文先生来上,何先生开的课是“宋元绘画研究”,我和我的同学每个星期五坐火车到纽约,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库房边看画边上课。所观宋画中有相当一部分便是王季迁先生的旧藏,画上的“震泽王氏季迁珍藏印”及“季迁心赏”等收藏印,至今历历在目。数年后,我自己也成了教授,我也常带着研究生去私人收藏家家中看书画。回顾我的求学历程,深感和私人收藏家接触对艺术史研究的重要性。观赏私人藏品,常常可以直接上手,近距离反复地观察,除了可以发现仅看图片所不能发现的东西外,还可以向最熟悉这些作品的藏家们请教。当然,收藏者本人的素养在这里极为重要。王季迁、王方宇、翁万戈三位先生都是知识渊博的鉴赏家,和他们直接交往,自然获益良多。

我在耶鲁大学读研究生时,还有幸参与了班先生策划的三个大型书画展的筹备工作。这三个展览是:“荷园主人:山人的生平和艺术展”(我进校时,展览的筹备和图录的编写已经完成,我参与的是展出期间的一系列活动)、“大明的画家:浙派和院体绘画展”“玉斋藏明清书画精品展”。前两个展览中的许多展品,借自私人收藏家(如“山人书画展”中就有王季迁先生所藏的一件很大的浅绛山水,十分精彩),而最后的“玉斋藏明清书画精品展”完全是已故鉴赏家王南屏先生的家藏。班宗华先生策划每一次展览,对我们这些学生来说,都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因为,有时研究生们会全程参加。以筹办“玉斋藏明清书画精品展”为例,在耶鲁大学美术馆和王南屏先生的家属谈妥举办这一展览后,班先生带着八个研究生一起前往王南屏先生后人的家中观摩藏品并挑选展品。展品挑选完毕后,送至耶鲁大学,这时班先生围绕着展品开讨论班(seminar)的课。每个同学都选择几件展品为展览图录撰写展品词条,每一词条其实就是一篇研究短文(我写了九篇),出版时,都署撰写者的名字。我为李日华的一个手卷撰写的词条后来在拙著《傅山的世界》中也使用了,可见当时参与展览的筹备工作,对我自己的研究工作也很有益。筹备过程中,部分研究生还做了著录工作,记录书画的尺寸,抄录书画上的题签、题跋、印章。我平时临池刻印,能够辨识草书和印章,因此承担这方面的工作比较多,并负责著录的最后审读。在整个过程中,所有的书画作品我们都能亲自上手,做近距离的细致观察。

美国的博物馆经常举办私人藏家的藏品展。毋庸讳言,每一个经由艺术史专业人员策划的展览,都很可能增加入展藏品的市场价值。这里就有一个如何保持职业操守,使学术活动不沦为市场炒作的问题。这需要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和大学的艺术史学者以专业的精神来避免与私人藏家之间的利益输送。也唯有如此,主持策划展览的学者和提供展览场地的博物馆才能维持其在专业领域内的声誉。总的来说,在这方面,美国博物馆界和艺术史界的学者们做的是很好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能够成为西方中国书画研究的重镇,博物馆、私人藏家、艺术史学者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起了很大的作用。

上一篇:音乐早教论文范文 下一篇:美术教学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