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理化课范文

时间:2023-10-11 11:24:56

大学理化课

大学理化课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林院校 物理化学 教学改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以农业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为优势和特色的高校,物理化学课程是我校生物、林产化工、农药、资源环境、食品科学等10个涉农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这些学生的后续专业课不同,将来的就业方向也各异,因而对物理化学课程的侧重点各不相同。这就要求物理化学课程在突出学校“大农学”背景和特色的基础上,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必须进一步与专业人才的整体培养方案相适应,既要重视化学基础理论教育,反映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前沿,更要从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学生需求出发,通过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学生后续专业课学习,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农业创新型人才做出积极贡献。下面笔者从教学理念、课程体系与内容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研究等三方面来谈谈我校在农学类物理化学课程建设方面的基本情况,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读者的深入思考。

一、教学理念与方法

我们长期坚持“物理化学课程以大农学为背景、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强化基础理论,突出课程内容与专业相配套,重视学生实验动手能力训练。更新教学理念,以“授人以渔”的思想,施行启发式教学;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课程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体系与内容建设

课程建设整体设想是,以物理化学基本原理为基础,通过系统调研不同专业学生的后续专业课和可能的工作方向,掌握不同专业物理化学课程应有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面向不同专业的物理化学课程体系。

我们参考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的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体系,在保证基础化学理论教学的前提下,将物理化学基本原理与学生专业全面结合,体现教学特色和优势。例如对于生物类专业的学生,由于其后续的专业课对化学知识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全而学习包括结构化学在内的物理化学各方面内容。林产化工专业的学生将来主要从事林业植物资源的化学加工和利用,其物理化学课程的侧重点应放在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以及胶体与界面化学,对结构化学内容可不作过多要求。农药类学生的课程侧重点为热力学、动力学和胶体与界面化学,这对于他们以后学习农药的化学合成方法、作用机制以及衰变分解机理非常必要。资源环境专业学生需要更多的了解化学物质对土壤、大气和水体的影响,电化学和胶体与界面化学是必不可少的研究手段。食品类专业的学生在研究食品、饮料等的生产加工及存放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时需要借助热力学、动力学和胶体与界面化学的知识。

与理论课程的教学要求相适应,实验课程也需要作相应调整。我们前期已构筑了包括“基本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的“三层次一体化”的实验教学平台。在我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资助下,我们还将继续探索实验教学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严谨诚实的科学作风和扎实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研究

物理化学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数学公式极多,很多学生出现畏难情绪,而且在学习后也不懂得如何使用,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将物理化学知识围绕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展开,使学生认识到那些看似晦涩枯燥的定理公式其实是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从而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打破传统的物理化学课程中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单调模式,尝试“师生频繁互动、提问式教学、学生上台讲课”等一系列措施,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研究学习。

大学理化课范文第2篇

目前大部分设有医学检验专业的学校都会开设食品、水质、空气、药品等相关检验课程,但是由于各学校情况不一,人才培养目标各有侧重,所开设的课程也略有差异,缺乏相应的统编教材。故我院卫生学检验课程采用卫生检验专业学生通用教材,即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食品理化检验》、《空气理化检验》、《水质理化检验》三本教材。

在教材使用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三门课融合成一门课程,学时数太少,知识学习不够深入,实践和实验操作不足等。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完成知识点的教学,促使学生掌握相关技术,并能应用于实际,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政策法规、检测仪器原理等内容的枯燥、乏味,老师讲、学生记的被动学习模式越来越显示出了局限性。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和网络资源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方式正受着多种多样的冲击,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崛起,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促使了教学过程和资源设计的革新。

2009年,“可汗学院”被授予“微软技术奖”中的教育奖[2],它改变了未来小学、初高中的学习模式。世界著名大学公开课资源的开放,网易、新浪公开课的平台,更改变了普通大众的学习模式。日益丰富的互联网教育资源也终将创新、扩大虚拟学习社区的教学方式。

虚拟学习社区[3]是借助网络和通信工具,由教师和学生个体组成,通过教学、讨论、研究等活动建立的一个虚拟社会形态。最初是由网络上的电子公告栏(BBS)、新闻讨论组和聊天室发展而来。由于自发式的组织过于松散、存在学习水平和接收能力的差异、缺乏核心标准和持久深入的学习讨论,因此虚拟学习社区经过自我调整和发展,已经有了诸如上课区、资源区、工具区、练习区、测验区、聊天区、讨论区等较为固定的典型模式[4-5]。虚拟性、社区型、教育性是虚拟学习社区的三大特点,而平等互助、交互学习则是虚拟学习社区的立足之本。

在2013年上学期的卫生学检验课程中,我们将虚拟学习社区的教学模式借鉴到空气理化检验课程的教学中。设置了一个学科中心―――空气理化检验,社区成员就包括任课教师和医学检验专业同学,这样确保了学科的主体地位,也保持了沟通的交互性和自由性。由社区平台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服务,采用学习者自治制度,通过知识树、规划图,促进学生自身发展,并帮助完善他们的自主学习方式。同时社区也为任课老师提供了各种教学服务,比如学生的知识反馈,就在一定程度补充和更新了教师和课本的现有知识。

在虚拟学习社区中,教师的角色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辅导者,而不是评价者[6-7]。教师的活动有严格的界定范围,如表1所示。确保学习的有组织性、方向性、激励性和正确性。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执行者[6-7],他们要根据社区公告的要求,网上学习资料搜索,完成作业,并组织学习讨论、分享所学,参加擂台进行展示,如表2。

空气理化检验这部分内容总共20个学时,包含2次实验课,共8个学时。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却多达30多个,了解的知识点约40个。短短的课堂教学只能囫囵吞枣一样的了解个皮毛。如果学生通过虚拟学习社区进行课下学习,并按要求完成作业,在课堂进行作业讲评和学习展示,就可以提高课堂效率,甚至还能及时更新知识点及了解相关延伸知识。

学生通过高中地理课和生活事件对大气污染物的来源、类型和危害也能有一定的认识,但不全面,对大气污染物的具体致病致毒和防治机理并不了解,仍需提高知识储备。尤其是新闻媒体对雾霾、PM2.5的报道日益增多,各种评论和网络讨论都是宝贵的资源,学生借助教师给出的学习资料(如英国公开大学的公开课“空气污染”)及学习提纲,搜集资源、整理和讨论,掌握各个知识点。对比卫生学检验的另外两个部分:食品理化检验和水质理化检验,学生对空气理化检验知识的掌握明显较好。与同期普通教学的学生相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甚至互联网运用能力都大大提升。

以学生为中心,是时展对现代大学的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对现代大学的要求,也是现代大学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要求。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7]的成功,英语学习的模拟学习社区的门庭若市,国外大学公开课的访问量激增,都代表着技术革命和教学模式结合的成功,代表着以学生为中心办学理念的成功。在虚拟学习社区的模式中,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变为教学的中心和课堂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均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展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参考文献

[1]孟斌,高宏生,李国良,等.推动卫生学教学改革,培养实用型基层卫生人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10(7): 706-708.

[2]顾雪林.一个人的网络教学震动了世界―――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和他创办的可汗学院[N].中国教育报, 2013-02-26.

[3]田秋艳.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建构的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9.

[4]Hung, David W. L., Chen, Der-Thanq. Appropriating and Negotiating Knowledge: Technologies for a Community of Learner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0, 40 (03): 29-32.

[5]马阳.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的归属感与自主学习能力关系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 2012(6):55-58.

[6]何显文.大学信息技术课程虚拟学习社区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3): 102-106.

[7]杨刚,曾群芳,赖文华.虚拟学习社区环境下教师协作学习的问题与实证[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2): 45-52.

大学理化课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物理化学;药学专业;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R913 G642.0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1(c)-137-03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teaching method reform in physical chemistry for the speciality of pharmacy

XUE Yunsheng, YANG Yihua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 Xuzhou Medical College, Xuzhou 221004,China)

[Abstract] Physical chemistry as a pharmacy-based subject, is closely related to specialized courses of pharmacy and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This paper presented the viewpoint that teachers should strengthen the linkage and integration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especially pharmacy practice, and continuously push forward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so a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Physical chemistry; Speciality of pharmacy;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quality

物理化学是从研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入手,探求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1]。对于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物理化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是继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之后的一门理论化学课程。其内容除了涉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的知识外,还与物理学、高等数学和生物化学等知识密切相关。同时,又为后继课程如药物化学、药剂学等的学习提供方法和理论指导,它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并且药学研究的整个过程都与物理化学密切相关。由于该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较为突出,同时物理化学理论性强、公式多、逻辑性强,教师感到难教,学生觉得难学。学生觉得难学、枯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缺乏与实际应用特别是药学实际的密切联系,致使学生觉得不能学以致用,导致缺乏学习的兴趣。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加强物理化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特别是药学实践的联系和融合是至关重要的。

1 理论联系实际,强化药学特色

1.1与药学实践相结合

物理化学理论抽象、概念多、公式多,初学者不易掌握。如果在授课时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应用概念、公式去解题,学生往往会感到课程既难学又似乎没有实际应用价值。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结合药学方面的实际问题进行讲授,把抽象的物理化学原理与药学实践相结合,注意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一,物理化学可为药物新剂型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混悬液、乳状液、胶体等剂型的药物配制都需要应用表面化学和胶体的知识点。例如,固体分散体是提高药物吸收效果和生物利用度的有效方法,利用物化中的低共熔相图原理,使药物与载体以低共熔比例共存时,制成的药物具有均匀的微细分散结构,可大大改善其溶出速度。如灰黄霉素-酒石酸低共熔混合物的溶出速度比纯灰黄霉素的大2.7倍;48%尿素与52%磺胺噻唑制成的低共熔混合物的溶出速度是纯磺胺噻唑的12倍[2]。微乳作为新的给药系统之一,近年来被用于多种药物制剂的开发,其突出优点有增溶,促进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少过敏反应等。如抗肿瘤药喜树碱在微乳中的溶解度提高23倍[1]。在介绍胶体分散体系时,通过给学生引入“微乳”的实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物理化学中枯燥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为药物研究和病变检验提供实验方法。人的体液均为胶体,利用胶体粒子带电的特点,通过电泳方法可分离体液,判断某器官是否病变等。例如在电场作用下,可将唾液中的消化酶分离出来,这对单独研究酶的活性提供了方便。又如当人体的脂质代谢遭到破坏时,血液中红细胞的电泳率就会低于正常值,通过电泳的测定就可判定人体的肝功能是否正常[3]。这些实际应用均与胶体知识相关。

第三,为新药的研发提供理论指导。化学药物中合成路线选择、工艺条件确定,反应速率及机制的分析,这些都需要化学热力学及化学动力学基础,而产品的分离和纯化又需要相平衡的理论知识;相平衡中结晶、蒸馏和精馏、萃取等方法为天然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基础等。

第四,为专业课程学习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实际上物理化学各章节的内容,都与药学专业主要专业课如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和药剂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药理学中有关药物的稳定性及体内代谢等直接与化学动力学规律相关;药剂学中溶胶的性质需要电化学知识;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首先要确定模型是一室、二室还是三室,应用的则是化学动力学中一级反应和零级反应的知识等。

1.2 与教师科研相结合

高校中的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 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将教师成熟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 编写为教材, 保证实验内容新颖, 既有广度, 又有深度。学生把掌握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地运用到实际中, 把枯燥、抽象的知识变成了生动易懂的实验, 激发了学生的求学欲望, 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有关抗氧化剂的构效关系研究与设计方面的科研工作,将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等理论内容与科研实际结合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外,通过布置课程小论文,以物理化学原理知识在药学方面的应用为题,让学生主动搜寻资料,阅读参考书,促使他们在论文撰写中更进一步地理解理论知识和相关方法,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基本的科研素养。

1.3 与学科发展前沿相结合

物理化学作为基础理论化学,往往给人一种远离科技前沿的错觉。实际上,物理化学原理是许多高新技术的基础,且在高新技术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因此,教师要密切关注物理化学领域的最新发展,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学校的科研特色,介绍基础知识在相关领域的应用趋势,引导学生思考,要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反观基础、改造基础、重建基础。如在学习拉乌尔定律时,将拉乌尔定律与渗透、反渗透方法结合,讲解其在宇航员制造太空水过程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4];又如在学习表面现象这一章时, 结合举例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埃特尔有关一氧化碳在金属铂表面的氧化过程的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从而了解表面化学的研究领域对制药、化工产业影响巨大, 物质接触表面发生的化学反应对工业生产运作至关重要,加深学生对表面化学在物理化学学习中的相关内容的理解。通过这些前沿概念性的介绍, 使学生在开阔眼界的同时启发了创新性思维。通过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前沿科学知识,不仅使物理化学教育富有生命力、感染力与时代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使他们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教师在介绍前沿科技时表现出的热爱化学、崇尚科学的情感和价值观,也会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5]。

1.4 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比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气泡,液滴,肥皂泡为什么都是球形的?在江河入海处为什么能够形成三角洲等,通过与这些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物理化学的学习中得到解答。

2 实现理论与实践融合的途径与手段

2.1 加强药学知识学习,提高教师药学知识水平

要实现物化理论知识与药学专业的融合,教师的业务水平至关重要。教师只有具备深厚的药学和生命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理解物化课程在药学中的作用,在教学中将物理化学与药学融为一体。目前从事物理化学教学的教师大多毕业于化学专业,缺少必要的药学知识背景,而药学专业的物理化学教学是要能更好地服务于药学专业课的学习和药学科学研究。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外,还需要对药学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药学知识学习,提高自己的药学知识水平。有的学校要求化学基础课教师必须听完一轮药学专业的相关课程,甚至参与某些专业课程的教学[6],这的确是非常有效的举措。物化教师一旦了解和掌握了药学专业知识,对于自身知识结构的优化,实现物理化学与药学专业的融合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的药学知识水平外,加强与药学专业课教师的联系和合作也是实现理论与实践融合的重要途径。笔者在教学中,经常与药剂学等专业课程教师交流,开展集体备课,了解物化基础知识和理论在药剂学中的应用,从而明确了教学中的重点,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突出了物理化学的基础课地位和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 设立专题讲座

结合药学特点,开设与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生物电化学、药剂学等药学专业密切相关的系列知识讲座,也是加强物理化学与药学融合的一个重要途径。

2.3 开设综合性、开放性实验

理论知识与药学专业的融合也体现在融合药学特色的物理化学实验的设计上。通过改进实验内容,开设综合性、开放性实验,体现面向药学专业的特色。例如,根据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可增加研究药物有效期的实验;将凝固点降低法测萘的分子量改为测葡萄糖的分子量,同时利用该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测定中药注射液的渗透压等[7]。在学习化学动力学章节时,教师结合药学专业特色,参考药物稳定性和代谢动力学知识,给出学生明确的提纲,让学生查阅文献,师生共同设计实验方案,开设开放性实验,让学生在开放性实验的设计、完成过程中,将物理化学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药学研究中,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思维。

2.4 吸纳学生参与科研项目

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科学研究,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将物化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条有效途径。科研实践是在实验过程中学习,是应用科学理论的具体行动,有利于开发和锻炼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我们的科研课题,吸纳学生参与进来,由老师提出研究项目,学生和老师双向选择,课题确定后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设计实验方案、按方案完成实验、发表科研论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提前进行科研实践活动,在科研实践中体会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与融合,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物理化学已经渗透到药学的各个领域,未来的药学工作者应具备扎实的物理化学基础。因此,在物理化学教学中应通过提高教师药学知识水平,设立专题讲座,开设综合性、开放性实验,吸纳学生参与科研等途径和手段,加强物理化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特别是与药学实践的联系和融合,不断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为培养适应21世纪药学科学发展与医药经济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发挥其重要的基础作用。

[参考文献]

[1]侯新朴.物理化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鲁纯素.物理化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3]田青平,丁红, 邢桂琴.物理化学在药学中的作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3, 5 (4):360-361.

[4]李琳.由适应性学习向生成性学习转变的思考――药学专业基础课物理化学现代教学的几点做法[J].西北医学教育, 2005,13(5):553-554.

[5]刘慧瑾, 刘侠. 提高物理化学教学质量的实践与体会[J].新课程研究, 2009,(159):44.

[6]田青平,石恩娴,丁红.以评估为契机,全面推动药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改革[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7, 9 (6):660-662.

[7]胡润淮,袁珂,李玉贤,等. 中药专业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0, (1):28-30.

大学理化课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环境类专业;物理化学;研究生教学;案例型教学

物理化学被称为“化学的灵魂”,在化学类课程中处于原理根基的地位,同时也是化学学科运用于生命科学、环境科学、食品科学等领域的桥梁[1,2],其研究成果连接化学基础课与各专业基础课的中枢学科,因此加强物理化学知识的学习,特别是通过课程解析物理化学基本规律在现代研究前沿热点的作用,将有助于我校环境科学和食品科学等专业研究生从更深层次上加深对本专业和研究方向的认识。以环境类专业为例,《物理化学》作为研究生的学位课,和本科生《物理化学》有显著差异。作为地方院校,环境类研究生培养目标的突出特点就是其实践性和技术性。然而,物理化学是一门概念性、理论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公式多、公式推导繁多,内容丰富而抽象,是四大基础化学中最难学、最枯燥的一门课程。此外,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生源专业的多元化,研究生教学尚没有适合的教材,本科生教材例如经典的南京大学傅献彩主编的《物理化学》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生教学的需求[3,4]。因此,如何使本课程顺利进行,使学生学有所用,是本课程的难点。

1.案例型教学的优点

案例教学起源于哈佛大学的情景案例教学课,案例式教学可以促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不断转化[5]。对于研究生《物理化学》课程,由于其基础理论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许多学校相关方向的研究生课程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国外著名大学通常根据教师的主要研究方向,选取物理化学学科中的某个专题设定主要内容进行讲解。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专题有《热力学与动力学》(Thermodynamics & Kinetics)、《生物分子体系的热力学》(Thermodynamics of Biomolecular Systems)、《化学反应动力学》(Kinetics of Chemical Reactions)、《单分子光谱与动态学》(Small-Molecule Spectroscopy and Dynamics)等。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较强的综合性、深刻的启发性和突出实践性,通过一个或几个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专题,让学生在专题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将案例教学引入到研究生的物理化学教学中,以“实践—理论—实践”的基本规律为思想指导,通过案例解析环境研究领域中的物理化学基本规律,以期提升研究生从实验现象(实践)到理论提升和以基本科学理论指导科学研究(实践)两种能力,充分体现《物理化学》在环境研究中的灵魂作用。

2.案例型教学的实施

通过调研国内、外高等《物理化学》课程的相关信息,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制定了适合我校环境类专业学位课的教学大纲,融合当代学科前沿拟定了8个专题,分别为:(1)经典的热力学;(2)化学反应动力学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3)谱学表征方法和成像技术;(4)仿生智能纳米材料;(5)化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分子科学问题;(6)物理化学与光催化;(7)环境净化材料作用原理与应用;(8)电化学原理与应用。

由于本学院研究生导师的研究方向主要分为水、气、固污染控制三块,主要应用微生物法和高级氧化技术对环境污染进行修复,故特别设置了专题(5)―(8),使研究生在正式进入实验室之前对将来的科研生涯有较深的认知。在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每个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发展方向、国内外的顶级学识团队和网站等详细介绍,并适当辅以科研成才的励志故事,使学生在了解知识的基础上,对未来充满希望,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3.案例型教学的效果

在一个学期的教学改革结束后,增设了学生互动环节。在物理化学基本知识点范围内,由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题,通过查阅文献,制作PPT,进行课题解说。2011级全日制硕士共30人,从选题看,75%选择了与专题(5)—(8)相关的课题,10%选择了与专题(1)相关的课题,15%选择了专题以外的课题。此外,约83%的学生选择的文献为英文,其中TOP期刊约占30%,这与以往研一新生绝大多数选择中文文献截然不同。可见,研究生们更倾向于了解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物理化学知识,且对文献阅读的选择视野更开阔、自我要求更高了。可以说,《物理化学》的案例教学促进了研究生更快地从理论知识学习到科学研究的角色转变。

综上可见,选取当前环境和化学学科研究的前沿、热点,拟定授课主题,以案例教学的方式对我校环境类专业研究生《物理化学》进行改革,构建一门能够沟通基础知识学习与科学研究前沿的综合型案例教学课程,符合研究生培养的时展要求,有望在培养研究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科学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方面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姚国胜.物理化学与环境保护[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VOL21,(2):16-18.

[2]高盘良.物理化学类课程的作用与地位[J].中国大学教学,1999,(6):24-25.

[3]张玉洲.加强素质教育,提高物理化学教学质量法[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自然科学版),2008,VOL29,(3):85-88.

[4]郭晓霞.物理化学与环境科学.云南环境科学,2000,VOL19,(2):19-21.

[5]李晓玲.哈佛的案例教学法及思考.高等农业教育,1999,(6):86-88.

大学理化课范文第5篇

1.1理清物理化学课程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之间的关系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很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生对物理化学课程有一些畏难和抵触情绪。他们不理解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和作用,也不清楚物理化学课程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之间的联系。因此本人在教学时首先要解释二者之间的关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主要以过程工业为专业背景,涉及的一些物理、化学过程,主要有传质过程、传热过程、流动过程、反应过程、机械过程、热力学过程等。正是这些物理、化学过程,构成了过程工业的生产过程。物理化学课程就是研究上述化学变化及其相关联的物理变化的各种基本原理和共同规律。正是由于它所研究的是普遍适用于各个化学分支的理论问题,物理化学也被称之为理论化学。物理化学课程是化学、化工、轻工、材料、冶金、农林、医药、地质、生物、热工等学科的理论基础。例如化工原理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基础课,要明确告诉学生物理化学课程是化工原理课程的先导课程,学好物理化学课程意义重大。同样工程热力学也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一门专业课程,其主要涉及物理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内容——气体和热力学内容。因此如果没有物理化学课程的讲授,则工程热力学也无从讲起。同样,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所涉及到的化机设备等课程中有关设备腐蚀与防护等方面的内容,与物理化学课程中的电化学内容密切相关。因此通过以上内容的阐述和解释,就可以理清物理化学课程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之间的关系脉络,学生就能明白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和传承性,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就大有裨益。

1.2针对专业特色选择合适的教材制定教学计划

由于课时数的限制,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的化学专业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物理化学课程概念抽象而复杂,公式推导繁琐,尤其是热力学理论较为抽象,类似度高、易混淆。因此选择适宜的教材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学习内容有所侧重。目前化工类专业的物理化学教材选用天津大学第五版物理化学,由高教出版社出版,上下两册。该教材内容全面,注重理论阐述的系统性和严谨性,注意与实际应用的相结合,并保持与时展的与时俱进,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但是由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和课时数的限制,所以必须选择少学时的化工类专业(化机、材料、轻工、纺织、制药及环境等)的少学时大本教材才能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这一现状,我们选择了肖衍繁、李文斌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的《物理化学》作为主教材,其主要内容有:气体、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化学平衡、多组分系统热力学与相平衡、电化学、表面现象、化学动力学基础、胶体化学。根据课时数来制定适宜的教学计划,做到科学性、系统性和概括性。另一方面,在每一章中要选择重点掌握的知识点,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其它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和阅读。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不降低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的前提下,使学生能够掌握物理化学课程的精髓和灵魂内容,保证学生在可以接受和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点,过于抽象和复杂的内容则做到一般性了解即可,做到内容讲解精而透、知识点掌握有侧重。

1.3讲好绪论课和物理化学史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绪论是整个教材的前奏和正文内容的提纲挈领。大部分教师由于课时的限制对于绪论的讲解都是简要叙述或一言以蔽之。对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生初学物理化学课程时,对于该课程的体系和内容会简单片面的理解为“物理”与“化学”两大课程的拼合,加之学生在化学课程和知识点方面的欠缺,对于物理化学的课程内容的理解是机械和呆板的。如何上好第一课,调动学生的兴趣,做到融会贯通是物理化学课程讲授的一大挑战。因此绪论课的讲授就显得非常重要。在绪论课中,首先要让学生清楚明白课程物理化学的概念、课程体系的内容、物理化学课程与下游专业课程的关联作用等。通过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的有机统一来阐述课程的重要性。另外一方面,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加强物理化学史的讲述。通过介绍物理化学发展史及一些事件,使学生明白物理化学发展的轨迹和历史沿革,了解物理化学与物理学、化学、数学及其它相关学科之间的纵横关联性,也就使学生对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最后,通过绪论课和物理化学史的讲述,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态度,为后续教学内容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1.4强化高等数学知识点和基础概念

由于高等数学的概念繁杂,很多学生考完试后基本都忘却了一些公式和概念。物理化学课程的公式繁多,对学生的数学基础要求较高,很多概念都是通过数学推导引出,尤其对微积分、导数等概念的掌握要求较高。因此在物理化学课程讲授中,抽象概念和原理必须通过繁琐的数学推导才能让学生明白概念的由来及使用限制条件,理解和掌握难度较大,已成为物理化学授课中的一大障碍。本人在授课中对导数、微积分、极限等概念和常规数学方法进行复习和讲解,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外复习高等数学,课堂进行提问和推导,使学生利用短暂的时间回忆起所学的数学知识点,与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产生衔接和对应,可以较好的保证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畏难情绪,避免学生产生消极厌学情绪。

1.5合理利用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手段的创新和现代教育手段的普及化,多媒体教学已大规模应用于物理化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把图形、图片、文字、动画、声音、视频等信息进行高度集成和数字化,突出了信息的形象化和感染力,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形成良好的交互性、可控性,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效果,有利于促进记忆,强化教学效果。由于物理化学课程中内容繁杂,理论抽象,公式推导繁琐,因此借助于物理化学多媒体课件可以使概念形象化、加大信息量传播。教师也可以把精力和记忆集中于重点内容的讲授上,优化了备课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由于物理化学课程的自身特点,公式繁多,概念抽象,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较多,如果多媒体课件展示速度过快,导致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化弱化,无法体现出数学公式推导中的逻辑性和方向性,导致学生反应滞后,无从思考,不利于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吸收、消化和理解。因此,要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在多媒体教学中加强授课技巧,课件内容展示要合理控制节奏,不能拘泥于课件内容的限制,重点和难点内容处利用黑板教学进行推演和讲解,进行启发性讲解,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听课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1.6结合生活实例与工程实例进行课堂教学

物理化学课程是一门理论化学,其概念和原理的描述严谨、抽象、系统化。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如何将概念和原理内容正确教授给学生,并且使学生能够从深度和广度上加以理解和应用是教师授课中的重中之重。这也就要求教师本人对概念和原理要有深邃的正确理解,对其应用及条件做到触类旁通,不能形而上学、死板教条,否则将会以讹传讹、误人子弟。在授课过程中教学语言朴素化,语言描述简单明了,避免一些生僻硬拗的词汇。对于理论性内容的讲授,在不影响理论内容严谨性的前提下,可以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进行转述,同时结合生活实例和工程实例进行讲解,就能够让学生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其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授水的三相点的知识点时,学生往往容易理解一些具体的相态或变化历程,但是对于水的相图分析感到有些困惑。可以通过解释一般冬晚结霜、夏夜凝露的原因来加强学生对水的三相点理论的掌握。从水的相图可知,在水的三相点温度以上,水蒸气才有可能凝结成液体。水气形成霜是gs的凝结过程。从水的相图可知:只有温度低于三相点温度才有可能使水气不经液体而直接凝结成固体霜。所以,只有在冬季晚间温度低于三相点温度,空气中的饱和水蒸气才可能直接形成霜;而在夏天晚间温度都高于三相点温度,故白天的水气在晚间较低温度下达到过饱和而凝结时则形成露。例如,讲解稀溶液依数性理论时,结合讲述新疆冬季混凝土施工中加入无机盐的工程实例来讲解凝点下降加强混凝土抗冻性的道理,从而使学生非常容易理解依数性的相关知识点。又例如,讲解原电池热力学理论时,结合化工设备的腐蚀及防腐等工程实例对原电池电极构成,电极分类及原则,电极反应、电池反应等做系统性介绍,让学生明白化工设备的腐蚀是一种自发的原电池反应,是一种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自发过程的产物。在解释清楚原理后,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利用已有的电化学知识点来讲解设备的防腐蚀措施。在讲课过程中,尊重学生,注重和学生的交流,培养师生感情。语气要和缓,语言表述要抑扬顿挫,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概念和知识点讲授后要和学生积极交流,循循善诱,了解他们的理解程度和正确性。通过多方位、多实例来引导和疏通问题,做到课堂之上就能够解疑释惑,可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2结论

通过多年的教学积累和探索,笔者总结出一些适合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生物理化学教学的方法和经验。根据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生自身特点因材施教,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提高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生对物理化学内容的接受和理解程度,从而为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对于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促进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理化课范文第6篇

关键词:物理化学教学 导学 导悟 创新能力

物理化学也称为理论化学,它是研究化学学科中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化学体系行为最一般规律和理论的学科,这就决定了物理化学课(含实验)是化学专业本科阶段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其它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1]。在学习物理化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教案指导学生进行课堂的学习。创新能力就是学生在学习物理化学课堂上处于主动状态,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能够从中挖掘出新的知识和理论。在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时,要主动思考,在教师的指导下将问题回答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指引者,而不是授受者,而学生则是思考者,而不是接受者。在大学物理化学教学中,“导学”与“导悟”是课堂教学的两个阶段性过程,首先教师进行导学,让学生对物理化学知识点有初步的认识,走向“导悟”进入另外一个阶段性过程,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

一、大学物理化学课程的特点

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及其变化的普遍规律的一门化学学科,它广泛地采用了物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从研究化学运动与物理运动的相互联系入手,探求化学运动中普遍和本质的内在规律性。物理化学的形成与发展使人们对化学运动的认识与研究从定性阶段发展到定量阶段,从经验性描述性为主向推理性、理论预见性增强的方向发展。因此,物理化学己成为各化学分支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的基础。物理化学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1)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2)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机理;(3)物质的性质与结构间的关系(其基本要求在物质结构中列出)。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讲述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并使学生比较牢固地掌握相关专业所必需的物理化学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及基本实验技术,同时还应得到一般科学方法的训练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大学物理化学课堂中的导学

1.指导学生正确的利用教材知识

教师在进行大学物理化学教学时,可以选一个专题,旨在让学生很好地将物理现象与化学现象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多元化和多重性解释化学现象的意识。通过指导学生正确地使用教材,可以让学生对物理化学理论知识的相关信息进行搜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在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之间的关联性,对理解化学理论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

2.引导学生利用教材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进行大学物理化学学习时,要时刻把握一点就是运用一切可以搜集到的正确的信息来理解化学现象。这就需要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动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把握教材上的知识点,课外的背景知识也需要广泛的搜集与整理,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内涵及创作的思路。有利于学生在进行学习时提供可借鉴的意义。作为大学物理化学教师,除了教材上的知识点能够完整不缺地教给学生外,还需要具体文献地参阅,培养学生自主去学习,充分利用资源和相关实验来丰富内容充实的教材[3]。

3.开展微型实验教学模式

大学物理化学教师通过将微型实验和大学物理化学课堂教学充分地结合起来,通过课堂内的知识和微型实验结合进行重点讲解和分析,对教材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微型实验进行现场讲解,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学习的内容,还能补充实验的知识,让学生对物理化学现象有更加充分地了解。例如物理化学实验本身包括了重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是大学物理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教师要教、学生应该学的重要内容。恰当地运用微型实验教学方法,可以让大学生在观察物理实验现象和实验过程中理解化学概念,探索化学规律,提高物理化学教学效果[4]。

三、大学物理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1.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在进行物理化学学习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技巧性,不能盲目的去死记硬背,这样肯定是记不长久的,要想能够真正掌握概念,就需要与化学理论知识学习结合在一起,将理论知识与课外搜集的资料进行对照,让书本知识自然而然地消化。另外,在物理化学教学中,我们常会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办法,即运用教师导学的知识转向自主探究,针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但是也要分清楚概念间的区别,使得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学习。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互动为主线,将学生学习的效率与教学的内容结合在一起,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保证教学的质量和学习的效果[5]。

2.重视导悟与学生自身的契合,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在由“导学”走向“导悟”的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在进行导悟的训练过程中,要把握中心内容,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感悟和领悟,有新的心得与新的收获,而不仅仅只拘泥于教师讲课的内容,学生可以在课外多多搜集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内容进行学习,要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灵活地运用教材和教师所传授的内容,真实地领会物理化学课堂知识的内涵,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物理化学学习的兴趣,做到有感情、有思想和有兴趣的进行领悟式学习。前面阐述的大学物理化学的导学是初步的学习阶段的过程,导悟则是深层次的学习,学生要通过学习的过程,真正地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过程[6]。

3.采用体验式学习模式,开发学生创新能力

无论教师怎样点拨引导,都离不开学生的切实体验,所以在导悟与语感训练的安排中,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见解,不必要求甚至强求学生的感受相似或相同。倡导学生悟出新思想,新理念,读出与时代相符合的情感体验。这是我在教学中研究积累的些许经验与体会,在实际运用中也发挥了很好的效果。当然,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同水平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中更要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只有领会了物理化学素质培养的实质,才能更好地将导学培养与导悟水融地结合在一起,实现教与学的自然统一。例如,电化学设计到的知识点有如下[7]:(1)法拉第定律,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及其测定与应用。(2)电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测定及应用。(3)电极的种类,浓差电池,不可逆电极过程,极化,超电势及其测定。(4)分解电势与电池的端电势,电解时的反应顺序,电解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这些都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要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中能够真正领悟到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之间的联系。

4.实验教学理念在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4.1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实验教学理念交流

教学阶段的划分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确定教材的教学时数和教材内容在进度中出现时机的基本依据,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之一。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正确地、熟练地进行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操作的能力,做好演示实验,指导学生做好实验,还要求教师善于指导学生观察实验,改进和研究大学物理化学实验和应用实验。充分发挥教师在各个实验环节中的主导作用[8]。

4.2在有效操作下适度实验的难度

实验次数对学生学习动作技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观点似乎认为,实验次数越多,学生在未来情景中的操作越好。实验探究过程绝不是对实验的基本信息进行简单搜集,需要运用归纳、演绎、判断、逻辑推理甚至理想化的假设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来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实验教学可以模仿和再现某种科学研究过程,使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大学习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例如,学生可以在(1)量热、相平衡和化学平衡实验,(2)用电位差计测量电池的电动势,(3)表面张力的测定,(4)反应速率常数测定等实验的教学活动大学习理想化的实验方法[9]。

4.3完善对实验操作的考核体系

课时的教学任务应具体。例如,加强物理化学实验操作的考核非常有必要。通过实验操作的考核,可了解到学生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巩固实验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进行实验操作考核时,应注意下列几点:(1)考核目的明确,选题适当实验试题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要选取大学物理化学典型实验的重点内容。题目的难易要适中。(2)准备工作要充分提前公布考核内容、评分标准和具体要求;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机会练习;准备好仪器、药品。(3)考核方法灵活考核方法可采取;多题抽签,单独面试,独立操作与适当的口试相结合;分组考试,统一试题,采用基本要求一致的不同类型题;将考核要求逐项分解,且落实到平时学生分组实验中。教师在平时实验中对每个学生逐项进行考核评分[10]。(4)评定成绩要合理教师应实事求是的分析考核情况,重在考核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且参照学生平时实验表现和基本实验技能,综合考核学生的成绩。实验操作考核宜用等级制或评语式评价。

四、结论

总之,对于当前大学物理化学教学来说,“导学”是“导悟”的基础,“导悟”是“导学”深层次的学习过程,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会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有趣,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在进行理论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盘良. 与时俱进,实现物理化学教学的创新 [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06):76-78.

[2]鲁辉. 物理化学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01):120-122.

[3]刘维桥,尚通明,牟志刚. 提高物理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4):176-177.

[4]张海容,任光明,陈金娥,王迎进,石玉芳,赵志刚. 物理化学研究性教学与创新实践[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02):302-303.

[5]张晓杰,翟磊波,汤长青. 物理化学课程兴趣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165-166.

[6]刘光灿. 物理化学中化学热力学的教与学[J]. 中国校外教育,2011(12):109-110.

[7]屈景年,聂雪,李俊华,曾荣英. 物理化学习题课教学新方法[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3):102-103.

[8]张金花,张莉艳,吴国志.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物理化学教学探索[J]. 池州学院学报,2011(03):223-224.

[9] 王金,史竞艳,马红霞,杨爱华. 物理化学教学方法的讨论[J]. 广东化工,2010(10):143-145.

[10] 陈小全,周鲁,邵辉莹,翟虎,周秀艳. 浅谈对物理化学教学方法的探索[J]. 化工高等教育,2009(06):121-123.

大学理化课范文第7篇

关键词:化学化工类专业;物理化学;考试改革;探讨

物理化学是一门用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物质的化学原理和规律的学科,是近现代化学理论的基础。物理化学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工热力学、物理学等学科在内容上相互渗透,以致产生了很多新的学科分支,因此物理化学在化学化工类专业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物理化学也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不仅内容概念多,理论性强,而且公式多、繁琐复杂,应用条件抽象而又苛刻,学生们学起来会感觉较为吃力,教师们讲起来也并不轻松。在平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一贯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并不能很好地掌握课程基本理论知识,而考试时候往往又是一张期末试卷定终身,学生们平时没有学懂,只能采取临时死背硬记的方式,争取六十分万岁,甚至有的学生为了期末考试及格不惜冒着作弊的危险,这样的考试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还可能使学生对学习专业知识失去兴趣,对自己的前途失去希望,更甚者养成不努力学习混日子的习惯。针对目前化学化工类专业物理化学课程考试模式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提倡进行相关考试模式改革,革新传统的考试方式,大胆提出新思想新观点,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结合近些年提出的培养工科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理念,以及我们多年来对于工科物理化学教学情况的了解,我们课题组对化学化工类专业物理化学课程考试模式改革做了一些相应的探讨。我们提倡采取多元化多方面考核的考试模式,减少期末考试比例,增大平时成绩比例,平时成绩采取多元化多层面叠加的考核方式。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将考勤纳入平时成绩

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对于不感兴趣或不易听懂学懂的课程选择逃课,长期下去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学生越学不懂就会越厌学,尤其是如果教师上课不进行考勤,有的学生就会认为上课或不上课都无所谓,只要考试通过就可以了,这样显然不利于物理化学教学顺利进行。于此,教师们要将考勤纳入考试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按照预先设定的分数比例对于有旷课或者有请假的学生酌情扣分,这样学生们旷课或者无事请假的情况就会好转很多,学生们对于该课程也会更加重视。

2将学生课堂表现纳入平时成绩

物理化学属于化学化工类专业课中较为难理解难学懂的一门课程,很多时候课堂上往往鸦雀无声,单凭教师在讲台上讲解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起来,形成一种较为活跃且不压抑的课堂氛围。比如: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对于一些难于理解的知识点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根据不同小组的课堂表现情况给出相应的分数,并纳入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还可以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给出一定的奖励分数,这样不仅可以激励学生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还能逐渐培养起学生对于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3增加平时的章节测试

物理化学课程包含的内容很多,每一章节的学习都是下一章节的基础,可以说是章章相扣,如果有的章节掌握不好必然会影响之后章节的学习,所以我们每学完一个章节都要进行相应的章节测试并将测试成绩纳入平时成绩,对于章节测试之后的试题教师还要给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每一章节的基本知识。教师对于课程章节测试选择的题型应当尽量突显基础性和实用性,避免偏题怪题和太难的题,这样学生可以夯实基础,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

4教学理论与实验结合

化学化工类专业在开设物理化学课程的同时都会开设物理化学实验,以往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们都是将课程知识全部讲解完之后才集中开设实验课,这样学生对于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很多都已忘记,并不能很好地利用所学知识去做实验并从中悟出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于此,我们采取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及时做相关实验,这样学生能够对于新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并通过做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长期下去学生不仅不会觉得理论知识和对应实验教学的脱节,还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对于理论知识和实验结合的应用过程中。教师们可以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报告进行具体考察,并纳入物理化学课程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让学生明白理论和实验结合的重要性。

5教学与实践相融合

工科专科课程的教学理念就是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所以我们对于化学化工类专业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也提倡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有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所学的理论知识才有实际应用价值,如果理论知识和实践不能结合起来,那么理论知识将是一纸空文,是毫无用处的。同样,工科物理化学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中很多章节的内容与实际生产生活是紧密相关的,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实践生产实例融入到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中,让学生明白所学理论知识是有实用价值的,另外,教师还应该联系一些化工厂并达成协议,带领学生去工厂实地考察学习,了解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生产的应用所在,在实践学习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作业,比如可以让学生写一份见习报告,将自己的所学所感认真叙述出来,教师根据学生的见习报告给出相应分数并纳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通过这样理论联系实践的实地学习,学生们能够深刻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同时也能够对所学专业领域的就业趋势有一定的了解。

6逐渐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

大学专业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往往作为该课程决定及格与否的主要部分,我们进行多元化考试模式改革主要就是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这样学生再不会因为期末考试的到来惴惴不安,而是会把心思放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综上所述,化学化工类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应该与时俱进,考试改革可以促进教学改革的进行,还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这种多元化考试模式改革的实施提出了考试改革新方案,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为其它课程考试改革的进行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姚思童,张进,刘利,等.工科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0(2):29-31.

[2]方文军,雷群芳,王国平,等.工科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5(2):33-35.

[3]张丽丹,贾建光,马丽景,等.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工科物理化学教学改革月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12(6):42-44.

[4]卢荣,王飞利.工科物理化学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06(4):107-111.

[5]朱志昂.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得改革[J].大学化学,2012,27(5):9-13.

[6]刘维桥,朱雯,陈旭红,等.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13(6):77-80.

大学理化课范文第8篇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是高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文章对近十年来高校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归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入挖掘学生学习潜力,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物理化学;创新能力;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物理化学是高校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和制药工程等本科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它是以物理学原理和实验技术为基础,借助于数学运算工具来探究物质体系的化学反应规律的一门科学[1]。实验教学是物理化学学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现代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高校物理化学实验教学逐渐凸显出一系列问题[2-3]。本文对近十年来高校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有重要意义。

1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目前,普通高等学校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现归纳总结如下:

1.1实验教学内容陈旧,反映不出学科发展新趋势

近十年来,物理化学学科发展迅速,但实验教学部分内容较为陈旧,在实验安排上通常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对提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事物现象背后科学规律的好奇心不足,且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不够重视[4]。综合性实验开设则较少[5],尤其设计性、探究性实验更是微乎其微。因此,实验教学内容无法反应物理化学学科发展的现状。

1.2实验教学方法单一,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多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即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实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根据实验教材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操作,再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最后完成实验报告[6]。近年来,大多数高校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将黑板变成了屏幕,但大多数并没有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甚至灌输地更为严重[7]。在整个“灌输式”实验教学过程中缺乏启发式引导,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性不高。

1.3理论与实验教学严重脱节,造成部分学生存在厌学心理

物理化学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在相当长时间内分别由不同任课教师担任,再加上理论课与实验课教学教师之间没有沟通,造成实验课已经开课了,但理论课程却尚未讲到,亦或理论课讲到该部分内容时,学生已经忘记相应实验内容,从而导致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出现严重脱节现象[8]。实验课脱离了理论课的指导,学生难以全面、深刻理解实验教学内容,严重打击学生通过实验探索科学规律的学习积极性,长期以往滋生学生的厌学心理,难以达到实验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1.4实验考核评价体系较为简单,未能全面客观评价学生实际实验能力

传统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主要采用教师评价的考核方式[9],其考核评价体系相对较为单一,其考核缺乏层次性和多样性[6],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2.1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构建多层次实验教学新体系

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和需要,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内容,依据物理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补充物理化学的前沿理论、新方法和新应用,构建“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四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第一层次为基础性实验,主要训练学生掌握物理化学的“三基”,即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规范操作得出正确的实验数据和结论。通过基础性实验的系统训练,让学生较好地掌握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为后续综合性实验打下扎实基础。第二层次为综合性实验,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综合性实验是在第一层次的实验基础上开设,如设计常见钾盐对水比热容的影响[10],先检测量热计的热容,再采用不同电热发测定不同钾盐水浓度的比热容。通过综合性实验,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前面学习的基础性实验知识,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层次为设计性实验,主要综合训练学生的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的能力。教师作为主导,学生作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提出问题,查阅相关资料,独立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执行实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且学生尽可能自行解决实验过程中碰到的技术问题。学生通过设计实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研究新问题,必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潜能。第四层次为研究性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研究性实验内容可源自教师申请的科研课题,也可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申请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校级、自治区级、部级)或挑战杯项目,学生须通过查阅国内外跟课题相关文献资料,撰写申报书并独立进行科学实验。学生通过课题申报、中期考核和结题答辩等系列过程,使学生经过系统严格的科研训练,逐渐形成勇于创新、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科学品质,进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以显著提升。

2.2建立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其中问题的设计是关键[11]。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科学设计“系列问题”。根据问题的覆盖范围,问题可分为普遍性问题和特殊性问题。普遍问题是面向全班大多数学生的问题,涵盖实验中要求全体学生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技能;特殊性问题是针对少数学生实验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问题的原因,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实验开始前,学生写好预习报告后进行谈论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探讨问题出现的原因,避免问题出现的措施。实验过程中,学生应注意观察实验现象,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过程中碰到的现象,深入探究实验现象背后隐藏的化学机制。实验结束后,全班同学积极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结合启发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和表达能力。项目教学式教学法是以实验项目为对象,学生为中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项目进行处理,从资料收集、方案设计和项目执行到项目的结束都由学生讨论协作完成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3]。与传统灌输式教学法相比,该方法特点在于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引导者,同时也是项目的共同参与者和监督者。项目教学法中项目的设计是关键,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采取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设计实验项目,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开放式教学法是将实验室对外开放的一种教学方法。开放式实验教学允许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项目,开放式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开放、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实验过程中关注重要实验细节,养成科学、严谨地记录实验数据的好习惯,同时为学生从事研究性项目打下良好基础。

2.3理论与实验教学相对接,使学生喜欢理论爱做实验

物理化学实验对深入理解物理化学基础理论具有重要作用,而物理化学基础理论对解释物理化学实验现象有指导作用。因此,物理化学实验课和理论课是有机结合、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整体。为达到理论课和实验课相结合的目的,担任物理化学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尽量担任物理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若理论课和实验课分别由不同教师担任,那么理论课教师和实验课教师之间应及时沟通,以保证理论课在和实验课相对接。当开设物理化学理论课后应紧接着开设实验课,以加强学生对物理化学基础理论的深入理解;教师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黑板板书,可以使抽象的物理化学基础理论变得生动有趣,学生通过物理化学实验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喜欢理论爱做实验,以达到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目的。同时为了让学生较多地接触物理化学发展的前沿,掌握先进的实验技术,学校不断加大投入更新物理化学实验试备,让学生接触和使用更多先进的实验仪器。如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葡萄糖的摩尔质量”实验中采用数字式精密温差测量仪代替了贝克曼温度计;在“氨基甲酸铵的分解平衡”实验中用数字式低真空测压仪代代替了U形管水银压力计。这些仪器采用新型传感技术,精确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单、使得整个物理化学实验的测温测压手段更加先进,从而提高学生做实验的兴趣。

2.4建立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传统的实验教学考核方法,通常注重物理化学实验理论要点的考查,将实验报告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这样的考核方式侧重笔试,忽视了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核,具有单一性和片面性,很难如实地反应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此对物理化学实验课成绩的考核做了改革,制定了“物理化学实验学生成绩考核细则与评分标准”,明确实验成绩考核的具体内容为平时操作(含预习情况、操作的熟练程度、纪律、安全)、实验报告、期末实验考核(含实验操作考试、理论考试)七部分。其中平时操作成绩(含预习、操作的熟练程度、纪律、安全)占30%、实验报告成绩占30%、期末实验考试成绩40%。重点增加了期末实验考试,主要对基本原理、基本操作、数据计算及处理进行现场抽题考试,抽题是由学生本人随机抽签,一人一题,考试内容含物理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物理化学参数的测定、实验数据的计算及处理。通过以上改革,避免了以往只凭实验报告评定成绩的弊端,使实验教学的考核趋向科学化,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竞争性。同时为了更加客观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拟将学生引入考核主体,在平时操作成绩的评定中,采用学生自评(权值10%)、学生互评(权值30%)和教师评价(权值60%)的多元评价评价体系,突破传统的单一教师评价方式,以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对实验成绩的认可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语

综上所述,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不懈努力的过程。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只有通过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紧跟现代科技水平的步伐,不断更新自身实验教学内容,同时实现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有效对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构建科学合理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考核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并重,建立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作者:刘纯友 程谦伟 田玉红 单位: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浩,张喜斌,金真,等.地方工科院校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114-115.

[2]侯向阳,高楼军,李东升,等.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与再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1):1423-1425.

[3]郭丽丽.浅析项目教学法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4,41(5):181-184.

[4]张树永,张剑荣,陈刘平.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和措施初探[J].大学化学,2009,24(4):24-28.

[5]何荣幸,黄成,彭敬东.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创新教育思路[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4):186-189.

[6]刘海峰,陈明洁,陈敏.《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4):66-68.

[7]朱志昂.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好教学方法的改革[J].大学化学,2012,27(5):10-13.

[8]郭婷,孟涛,方伊,等.“理论、实践与科研三维一体”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5):138-140.

[9]赵二劳,闫怀义,石玉芳.构建物理化学实验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探索[J].高等函授学报,2011,24(1):9-10.

[10]陈书鸿,张李莹,江涛,等.物理化学综合实验-常见钾盐对水比热容的影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6):185-188.

[11]王丽梅.基于创新性应用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方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19-21.

大学理化课范文第9篇

1精研的教学内容

为突出石化特色和工科特点,从整体上考虑化学教学的系统性,我们打破课程壁垒,对基础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整合、优化,重新建立了石化特色突出、工科特点鲜明的教学新体系,做到少而精、博而通。整个课程教学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师科研成果、前沿学科、国内外先进技术等相结合,解决了教学内容重复和臃肿等问题。在教学内容上,较好地处理了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体系与特色的关系,重视和加强了实践教学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理论方面,针对不同专业特点,我们创建了三种个性化的理论教学新模块,即化工类模块、非化工类模块以及专科模块,针对不同的模块选用不同的教材,从而做到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专业,也要根据专业需要,选择不同的重点内容,并将各专业前沿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及时嵌入到课堂教学中,做到常教常新。在实验方面,我们构建了“物理化学实验立体式教学平台”,主要包括与学生实验相配套的物理化学实验电子教材、实验多媒体课件、仪器使用课件、实验教学片(实验操作)、实验预习思考题、实验动画、模拟实验等内容。另外,建立了“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新体系”,提出了“强化综合性,淡化验证性,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的改革思路,设计和构建了“分层次、多模块”的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新体系,循序渐进地培养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体系主要分为基础性实验和提高型实验(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型)这2个层次,并设5个模块,对于不同的专业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的个性化的基础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型实验的内容,形成多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了“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模式”。基础实验教学以预习讲解重点独立实验操作完成实验报告为主要形式,着重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综合设计实验教学以老师给题目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实验操作完成实验报告为主要形式,此类实验模拟了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学生可以接受科研工作的全过程训练;研究型实验教学以确定题目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实验操作完成小论文答辩为主要形式,通过全班交流,能相互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这种做法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兴趣,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为了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热情,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化学化工实验技能大赛、校级的各种实验竞赛以及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一系列课外竞赛。课外竞赛将设计训练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校内延伸到校外,实现了教学时间和空间的跨越。通过参加大赛的形式将学生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起来,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

2精彩的课程资源

1)建立网络平台,共享优质资源。网站建设的宗旨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实现网络化教学为目标,将多种课程资源集成在网站的教学资源中。我们采用现代信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建立了物理化学(含物理化学实验)精品课程网络教育平台,形成了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材、教学软件、教学录像、试题库、考研辅导等内容的立体化教材,还将每学期教师的授课计划、授课信息、实验安排、研究型实验的题目,学生评价,最新资讯,其它院校制作精良的物理化学教学及辅助教学课件,全国物理化学教学名师的授课视频等教学资源挂到网上,实现多种教学资源优化组合与共享,通过动画和影像等多种手段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化、形象化、立体化,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静为动、化平面为立体,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并方便学生和老师及时了解有关方面的信息。以往没有建设课程网站,学生和老师们能获得的课程资源有限,自从建立了课程网站,老师和学生们可以很好地利用精品课程的网络平台,随时共享优质课程资源,极大地方便了他们的学习。2)重视教材建设,丰富教学资源。教材建设是精品课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可以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内涵,同时也是推进课程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课程组十分重视教材的选用及其它教学资源的建设,在2012年根据石化特色和工科的特点,公开出版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物理化学实验》,该实验教材除了25个基础实验,还增加了23个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与专业对口的提高型即综合性、设计性及研究型实验。书中涉及到化工、化学类各专业的内容,可供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使用,体现了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前瞻性、创新性的特点。另外,在2003年本课程组教师主编的《物理化学学习指导》,由化学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已多年作为学生的教学参考书。同时,课程组开发设计了物理化学实验数据处理软件,从而能够令教学资源更为丰富。

3精当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任课老师为主,老师课上照本宣科,学生课下囫囵吞枣、死记硬背,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开阔视野、活跃思维等创新性思维能力的锻炼。因而我们摒弃了以上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引旧导新、设疑启发、释疑解惑、知识联想、师生互动、课后交流、精选习题,以及“三个结合”即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教学和专题相结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将各种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学生能做到主动参与学习、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了教学相长的良好教学模式。这具体表现在学生的上课人数平均每班超过95%,考试及格率平均每班大于90%,学生主动找老师做科研项目等方面。

4精细的考核方式

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但考试是促进学习的方法之一。一次考试的成绩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学习的情况,但是好的考试制度能正确发挥考试对教学“指挥棒”的作用,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实现。为了合理评定学生的成绩,需要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评。我们摒弃了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方式,创新性地改革为多元化考核方式,将过去单一的闭卷考试改为闭卷与开卷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设计与实验相结合的多元考试方法,从各个角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课程内容掌握的程度,从而令考核变得更加全面,既防止了学生平时不注重学习、期末突击的弊端,又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的基本功更加扎实。对物理化学理论课考试采取多元化考核方法,物理化学课程考核分为平时考核(30%)和期末考试(70%)。平时考核的内容包括中期开卷考试、随堂作业、平时出勤、作业考评、课堂回答问题情况、相关小论文;期末试卷采用标准化试题库出题,实行考教分离,严格考试制度,把好考试质量关,实行流水批卷,避免不同教师标准不尽相同的缺点。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原茂名学院)茂名学院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理工)科考试试卷10个单项的评估中,所有物理化学试卷专家评价均为A级,受到学校评估中心表扬。我们对不同类型的实验设有不同的考核标准,同时,为了避免不同教师标准不尽相同的缺点,实验报告也采用流水批改的方式,考核方式为日常考核,即实验成绩取几个实验平时成绩的平均值。本课程要求每个学生独立编写实验报告。基础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研究型实验的评分标准如表1至表4所示(总分为100分)。

5精良的教师队伍

精品课程的建设不但提高了物理化学的教学质量,而且还提高了团队的师德水平、师资力量和综合素质。近年来我们从中国科学院、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层次科研院所引进了5位博士。本课程教学团队现有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形成了一支以教授、博士为主体,职称、学位结构层次高,努力进取,有强大发展后劲的教学团队,加强了课程组的师资力量。我们十分重视教师的师德教育与培养,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培养目标。德与学是教师最重要的两项素质,无学无德,学生厌恶你;有学无德,学生敬畏你;有德无学,学生同情你;德学兼备,学生才会拥戴你。通过多年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磨,本团队有一位老师获校级师德标兵、省级优秀共产党员,一位老师获全校十佳最受同学欢迎的老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研室主任,多人次获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学生对课程组教师的评价每年在学院都是名列前茅的。我们十分重视团队教师的培养,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中青年教师。利用精品课程建设资金,支持团队教师发表教研和科研论文,支持他们参加全国性教学及科研会议,支持他们到高水平大学进修访学和调研学习。通过这些手段和措施,迅速提升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并加快了教学团队的建设步伐,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有两位教师今年晋升为教授,两位教师获校级教学竞赛一等奖、一位教师获二等奖,一位教师成为校级千百十人才培养对象,两位教师三次获教学成果二等奖,一位教师获校级微课比赛一等奖。团队教师共获45项教研和科研项目,撰写教研和科研论文1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20多篇,主编2部教材。

6结语

通过多年的物理化学精品课程建设,我们不断地研磨,凝练出了精妙的课程思想、精研的教学内容、精彩的课程资源、精当的教学方法、精细的考核方式、精良的教师队伍,培育了不少优秀教师,大大提高了教育质量。

大学理化课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

1.地方本科院校理工类专业《概率论与数理化统计》教学中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1.1学生数学基础薄弱

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数学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同学们对于严格的数学逻辑思维、复杂计算还存在一些问题。以本课程的教学经验为例,很多同学对于边际概率密度的理解和计算都存在很大的困难,一方面是边际概率密度本身理解起来就很困难,另一个方面是同学的数学计算能力不过关,尤其是这里还需要用到复杂的积分。

1.2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同学由于数学基础不太好,本身对数学缺乏兴趣甚至充满恐惧,加之《概率论与数理化统计》又是理工类专业同学大学的最后一门数学课,所以很多同学理所当然地认为《概率论与数理化统计》非常困难,非常难学,加之很多老师授课的时候理论性比较强,更加深了同学们的这种认识,导致了同学们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不高。

1.3缺乏理工类教学特色

由于《概率论与数理化统计》这个学科发展很快,关于《概率论与数理化统计》的教材非常多,每本的内容,侧重点也各有不相同,在实际教学中可能会出此案某些老师按照数学类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要求给理工类同学上课等问题。

2.改进地方本科院校理工类专业《概率论与数理化统计》的几点建议

2.1根据授课对象的特点确定适合的教学内容

针对地方本科院校理工类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理工类学生的教材,结合学生数学基础不太好,对数学学习兴趣薄弱的特点,建议授课过程中淡化理论性很强的内容,比如边缘密度的推导,大多数定律的证明等。

2.2增加实验教学所占的比重

理工类专业的一大特点就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概率论与数理化统计》这门课程其实有很多的内容都适合设计实验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去探寻结果。比如讲相关性的时候,针对不同的理工类专业的学生都可以设计与其专业相关的实验,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去求相关系数,以加深对相关性这一概念的理解,通过类似的实验让同学们不再感觉《概率论与数理化统计》是一门理论性的课程,而是让同学们觉得这是一门有用、实用、好用的课程。

2.3尝试使用多种教学方式

要改变目前《概率论与数理化统计》单一的讲授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尝试使用多种不同的授课方式,比如多媒体教学、探究式教学、实验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

3.总结

《概率论与数理化统计》是理工类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数学基础课,本文分析了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在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希望对地方本科院校理工类专业《概率论与数理化统计》的教学效果能有所促进。

【参考文献】

[1]冯建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J].宜春学院学报,2011,04.

上一篇:战略型财务管理范文 下一篇:财政预算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