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导论范文

时间:2023-10-16 11:16:08

大学化学导论

大学化学导论范文第1篇

大学化学教育对于完善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培养其相应的化学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在本科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基础。该文从大学化学课程设置,讲授内容、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军队院校与地方高校的大学化学教育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并针对军队院校学时受限的客观情况,提出了改进大学化学教育的几点思考,即加强与物理课程衔接、调整讲授内容、教学与考核方式多样化、引进助教制度、开设设计性实验等。

关键词:

大学化学教育;军队院校;地方高校;课程设置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也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当今人类面临的能源、粮食、环境、人口、资源等五大全球性问题无不与化学密切相关[1]。因此,作为通识教育的大学化学(或称普通化学),一直以来都被作为高等教育中实施化学教育的基础。尤其是对于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大学化学可能成为其四年学习生涯中接触的唯一一门化学课程。“大学化学”给学生以高素质的化学通才教育,使学生掌握必需的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化学的理论、观点、方法审视公众关注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新型材料、生命科学、健康等社会热点问题[2]。这对于完善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培养其相应的化学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在本科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非化学化工类专业中实施化学教育已成为工程技术、高等教育专家的普遍共识。特别对于军事院校来讲,大学化学课程是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基础。一方面为军校学员提供必要的化学知识储备,使其了解化学在军事上的应用。更关键的是要帮助学员构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运用化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军事装备、军事工程乃至战场环境中的化学问题的能力[3]。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作为军内培养国防科学技术人才的综合类最高学府,担负着培养创新型高素质的军事人才的重担。了解国内重点地方高校的大学化学教育状况,并以国防科大为例,对军队院校与国内重点地方高校的大学化学教育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保持军队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学习地方院校的长处,对军队院校新一轮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大学化学课程设置现状比较

大学化学作为一门导论性质的基础课,其课程内容覆盖面广,除了化学学科本身的化学反应基本规律和物质结构的相关知识之外,还包括众多的交叉及边缘学科,例如能源化学、材料化学、环境化学、生物化学等。而与大学化学课程相配套的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5]从地方高校的大学化学课程设置状况看,一般理论教学学时数都在48学时以上,上海交通大学最少,也有36学时,而清华大学则高达64学时,而我校09培养方案中的大学化学只有28学时。地方高校普遍重视实验教学,如北京大学实验学时数达到了60学时,最少的浙江大学也有18学时,而我校09培养方案中仅仅有8学时。在军队院校中大学化学课程普遍存在着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大部分非化学类专业都不开设大学化学课程。这是因为军队院校由于培养人才目标和定位的不同,与对方高校相比有更多现实的困难。一是要培养素质过硬的军事人才,就必须保质保量地首先完成政治、军事类的课程,而地方院校在这方面投入的学时数非常少;二是数学物理作为核心基础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其他工程技术的前提和保障,这一点与地方高校是相似的;三是迫于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压力,这类课程的学时也必须保证;四是对人文素质的呼声逐年增大,人文类课程逐渐增加;五是对化学教育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学员进入部队后没有体现出化学素质对于军事人才的普遍重要性[3]。由于多方面的综合原因,大学化学课程所包含的内容逐渐的丰富,而完成课程讲授的理论学时不仅得不到扩展,反而被逐年的压缩。于是大学化学的教学就出现了一种“教材越编越厚,课时越讲越少”的奇怪现象。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完成大学化学课程的讲授和学习,是教员和学员都正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讲授内容、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的比较

(一)讲授内容从知识结构上来看,大学化学(或普通化学)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篇章物质结构,第二篇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第三篇章化学与现代社会(如化学与环境、材料、能源、生命等)。这在地方高校和军队高校都是相类似的。但地方高校由于学时相对来讲比较充分,在理解物质结构内容的基础上,把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作为学生了解和掌握的重点,而且还能够将化学与现代社会分成许多专题进行讲解,以及让学生参与讨论。另外,重视现代科学前沿,地方高校会结合当前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课堂讨论。我校在学时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为使大学化学课程具有鲜明的军事特色,能够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化学素养,精简了化学物质结构和化学反应基本规律的相关内容,更多地为学员介绍化学在现代军事高科技中的应用,比如在火箭推进剂、火炸药、军用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以及生化战剂防护等,但由于学时的限制,也只是以教员的介绍为主,没有形成学生参与的氛围。

(二)教学方法重点地方高校一般都重视《大学化学》的课堂教学,倡导启发式教学,希望学生多查阅文献,多思考问题,以便提高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的能力。课堂中对一些重点和关键内容重点讲授,采取讲、读、问、练相结合的方式,并针对难以理解或易混淆之处提出思考性问题,启发、思考、讨论、对比、总结、综合,从中得出各种方法的不同;每堂课后留下一个问题,让学生回去思考,下一次课时再讨论,把回顾旧内容与讲授新知识很好地衔接起来[6]。我校也要求采取启发式、提问式、讨论式教学方式,每堂课前,把目的、要解决的问题、运用的手段先提出,引领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学员的课外自学时间较少,而且上网查找资料不方便,学生过多依赖于教员的课程讲授,难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讨论、研讨等方式。而且由于“课程内容多而课时少”的限制,教师大都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听教师讲课的时间远多于自主思考和自学钻研的时间,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和记忆。而由于学生很依赖教师的课堂讲授,教师不得不讲得更细、更多,结果不仅影响了学生独立探索能力的提高,还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三)考核方式目前许多985重点高校的大学化学课程除了进行期末考试外,还有期中考试和经常进行的平时小考。各次考试、专题讨论、作业及期中、期末考试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尽相同。比如在清华大学,大学化学的考核评定方式如下,平时作业成绩占10%,期中考试成绩占20%,专题研讨报告或论文占10%,而最后的期末考试成绩只占60%。这样在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和评价,一方面有益于促进学生重视学习的过程,真正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单凭最后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考核方式,使得学生养成“平时抛诸脑后,考前废寝忘食”的为了考试而学习的突击学习方式。而目前我校大学化学理论课程的考核还是仅仅在最后期末考试的时候集中考核,这种考核方式使得学员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课程没有足够的重视,不积极参与课程的思考、讨论、研讨等,考前突击,考完就扔,大大弱化了课程的培养作用。

三、关于改进军队院校大学化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通过前面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军队院校在“学时少”的客观条件下,保持了自己课程的大学化学的军事特色,但在讲授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加教学互动,夯实新型军事人才的化学基础。关于改进军队院校大学化学教育,作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保持军事特色,优化与物理课程的衔接,深化结构教学法针对军队院校目前学时少的客观状况,加强大学化学与大学物理的课程共建。大学物理和大学化学是高校两门相关性较大的公共基础理论课程,不少主体上一致的内容,以不同的表述方式和变化了的视角出现在各门课中(比如原子结构部分的内容,热力学方面的内容等),由于缺乏逻辑上的联系与方法上的沟通,使学员难以通观全局,致使教学内容缺乏必要的衔接和柔性连接,内容重叠,教学效率低下,学时严重短缺与学时浪费的局面共存[7]。

(二)讲授内容的调整与优化在优化与物理课程衔接的基础上,略讲或让学员自学物理课程中已经讲解的内容(如原子结构、热力学等)。保持课程的军事特色,将化学知识与军事应用紧密相连,在原有的在高技术武器装备中应用的基础上,特别要突出如何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将来军旅生涯中可能会遇到的化学问题的实例,以激励学员学习的热情,展现化学的魅力。

(三)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在节约出课时的基础上,可以增加研讨课的比例,鼓励学员积极参加课堂讨论。特别是提炼出国防或部队中实际存在的化学问题(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都可以),让学员查找资料,自行设计解决方案,并在课堂上讨论、展示、答辩等。与之相对应,考核方式也相应调整,课堂研讨或撰写课题论文都可以在期末成绩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参考文献

[1]王枫,张会菊.大学化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协论坛,2011(2)下:173-174.

[2]曾政权.大学化学课程国内外现状的比较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5):141-142.

[3]杜金会,王妍妍,等.浅谈军队院校的大学化学教育[A].第27届中国化学会学术年会第十七会场会议论文集[C].2010.

[4]戚洪彬,郑红,等.部分高校“大学化学及实验”开设情况的对比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7(2):26-29.

[5]杨秀平,梁永民.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J].高等理科教育,2008(5):109-112.

[6]罗静,江金强,等.中新两国大学化学教育比较中的思考[J].广州化工,2010,38(12):246-247+263.

[7]李正群,杜金会.军校理化综合性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28(2):80-82.

大学化学导论范文第2篇

摘 要: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为导向,建立了适应两类学生不同要求的核心课程体系,构建了适合不同发展方向学生要求的化学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产业类等多元化的选修课程体系,优化了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室管理模式,完善了保障学生多元能力培养的机制,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学生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化学类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

近年来,在南京大学以“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的理念推进新一轮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以建设“激发兴趣、注重能力、多元培养、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为核心、以完善机制为保障、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构建和实践了化学类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针对理科化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改革方向

我国传统的高等理科化学教育是以培养化学科研工作者为目标,课程体系与培养手段比较单一,无法满足科学、国家以及产业发展对化学类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具体问题包括:(1)现有课程体系大多是为通过高考入学的本科生进行循序渐进地培养而设置的,而在国内高水平高校中,通过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已具有很好的无机化学以及有机化学知识基础,现有课程体系无法满足对拔尖学生的培养要求;(2)传统化学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化学学术类人才的研究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措施较为单薄;(3)在传统课程体系中,交叉课程少,对学生交叉类学科的实践能力、研究能力的培养不到位;(4)对化学产业人才的培养不重视,对学生产业素养的培养措施缺失,实习实践基地比较缺乏。

南京大学化学专业是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培养基地,在人才培养工作中一直秉承戴安邦院士的全面化学教育思想。在对现行理科化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后,我们明确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和主要任务:以培养与科学发展及社会多元化需求相适应的领军人才、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构建“激发兴趣、注重能力、多元培养、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为核心,以机制建设为保障,努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提升。

二、以学生发展需求为导向构建并实践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1.构建两类理论课核心课程体系,适应具有不同基础的学生需求

(1)建设适宜拔尖学生的核心课程体系。通过自主招生入学的拔尖学生具有较好的无机及有机化学基础,对此类学生,我们将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进行了调整。融合无机化学与基础物理化学知识,构建一门全新的“化学原理”课程;精简有机化学内容,将授课时间由1学年调整为1学期;将结构化学、结晶化学、高阶物理化学内容整合为“高等物理化学”。通过数理课程学习内容的强化、化学专业核心课程的整合与提升,使学生具有宽厚的数、理、化、生等理科基础,学科视野开阔,专业知识扎实,为他们在化学以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优化常规的化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对大部分通过高考入学的学生,我们合并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内容,设立“大学化学”课程;结构化学由大三调整为大二开设;增设“高分子导论”为核心课程。形成以大学化学、结构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高分子导论为骨架,从微观到宏观的核心理论课程体系,并按照以知识单元构建知识体系的要求在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与更新。调整之后的专业核心理论课程体系,内容更趋合理,课程分布更加均衡。

2.构建多元化选修课程体系,满足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培养需求

(1)丰富专业学术类选修课程体系。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对大学和学科还不是很了解、有比较强的好奇心。为尽快激发他们对学科的兴趣和激情,开设了“化学与生命”、“化学与材料”、“能源与化学”、“化学与环境”、“大分子:从材料到生命”以及“原子与分子的量子世界”等6门新生研讨课。我们聘请活跃在科研一线的名师主讲这些课程,注重以科学的知识单元组织课程,构建了知识体系完整、前沿性强的专业选修课程体系。我们还建设了高年级研讨课并对本科生开放了部分研究生课程。通过对这些前沿性课程的系统学习,有助于从专业学术方向发展的本科生系统了解学科前沿领域,激发科研兴趣。

(2)强化学科交叉类选修课程体系。学科发展趋于融合,化学与生命、材料、环境以及能源科学越来越多地交叉,依托院内从事交叉领域研究的教授,开设了“现代材料化学基础”、“纳米科学前沿”等课程;委托生科院开设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我们还选择“环境化学”、“材料加工”、“药物化学”、“能源化学”、“地球化学”等相关院系的课程作为学生跨院系的选修课。通过这些跨学科的课程学习,拓宽了学生的学科视野,为学生将来从事交叉学科的工作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3)建设化学产业类选修课程体系。针对化学产业人才的需求,我们开设了“化学化工行业就业创业指导”、“化学安全与防护”、“精细化学品开发与商业化”、“现代实验测试技术”等与企业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质量认证等行业紧密相关的课程,建立了一套内容丰富、适应社会要求的选修课课程体系。聘请企业“”入选者、行业专家和管理者等校外有关师资为学生授课,为学生毕业后更好地创业就业打下基础。

3.完善“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实验教学体系

我们较早实施了“基础-综合-研究”三层次实验教学运行模式和实验室管理体制,并按化学一级学科的整体性对各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整合“无级化学实验”和“定量分析化学实验”为“大学化学实验”;取消二级学科专门化实验,在化学一级学科层面上开设综合化学实验;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实验,开设和学科前沿融通的研究性实验。在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同时,大力推进“提高-扬优-早期介入科研”的各类实验室开放机制,有力促进了学生视野的开阔、个人兴趣的养成。

三、以提升学生质量为目标完善多元能力培养的保障机制

1.建立导学机制,营造化学文化环境

学生个性化成长,必须依据其自身兴趣爱好,同时也离不开外界因素的正确引导。我们积极聘请教学科研经历和人生阅历丰富的老师做新生导师,同时通过职业生涯指导课、专业规划指导课,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帮助学个性化发展。建立院史以及化学展览馆,设立化学文化节,建设教学和科研实验室的化学文化氛围,着力激发学生个人兴趣、努力帮助他们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

2.完善创新训练体系,培养学生学术研究能力

以化学人才基地能力提高项目为支撑,依托国家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涵盖化学主要前沿的课题做载体,设立学生自由创新探索项目,结合本科生创新计划,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研究能力。定期组织本科生科学研究报告论坛,培养他们的学术交流能力。采用多种方式积极鼓励并资助学生进行国际交流,培养学生的国际学术视野。形成了对本科生研究能力、创新意识及综合素质全面培养的机制。

3.构建交叉学科平台,培养学生多学科视野

我们以本院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实验室及外院(系)的相关研究平台为依托,在化学人才基地能力提高项目以及创新研究计划中设立交叉学科研究课题。与中科院相关研究所合作,采用“双导师”模式,培养学生交叉科学研究能力,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为其毕业后从事交叉学科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

4.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我们积极寻求并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实习实践联合培养机制。设立了一批包括江苏梅兰化工集团、和氏璧化工集团等企业在内的实习实践基地,并与中国石化、扬子江药业等企业进行实质性的学生实习合作,实施了“实习前评估-实习中监督-实习后考评”的管理模式,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使他们能尽快适应社会要求。

大学化学导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绿色化学教育 高校 化学教学 现状 未来趋势

1990年以来,伴随着自然科学的突破进步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化学学科的发展及其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不仅满足并且大大促进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但是,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化学学科也一直为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日益激烈的矛盾所困扰。人口激增、资源消耗过快、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加剧,这些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此背景下,“绿色化学”应运而生,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和我国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绿色化学成为人们从源头防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损的重要选择。因而绿色化学成为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前沿学科。当前,绿色化学教育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快速发展,亟需审视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探测未来发展的途径趋势,进而全面掌握高校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图景全貌,积极引导绿色化学教育在高校教学中更好地发展进步。

1 绿色化学理念及绿色化学教育

1.1绿色化学理念

绿色化学无疑是当今全球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前沿对象之一。绿色化学属于物理学、生物学、信息学、材料学等与化学学科交叉研究的产物,反映了当今时代社会发展最迫切的深层次需求。绿色化学是利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来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有害的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和副产物的新兴科学。其目的是最高效率地利用资源和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并系统化地改造和重塑化学科学。

1.2绿色化学教育

绿色化学教育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化学科学和绿色化学的发展,各个科研单位尤其是高校在其科学、教学等体系中将绿色化学学科化、自主化、独立化的结果。绿色化学教育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化学学科的长足进步,而且提升了高校教育体系的整体进步。目前,围绕绿色化学教育这一课题已经衍生出大量的课程体系、研究问题等,并且产生了大量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2 绿色化学教育在高校教学中的现状

1991年,美国最早提出“发展绿色化学”的口号。并且在随后的1996年美国化学协会就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并成立了绿色化学协会。同一时期,欧洲国家也呼吁加快可持续发展化学工业的研究。在1998年瓦纳教授写作了《绿色化学的理论与实践》,书中详细介绍了绿色化学的概念内涵、原则意义、指标体系以及发展进程等,后来成为高校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经典。1999年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出版了《绿色化学》期刊,这标志着绿色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式确立。之后,美国的Scranton大学在环境化学学科中设立绿色化学课题,并于21世纪初将绿色化学独立为一门大学课程。美国的Oregon大学则把绿色化学理论与实践确定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澳大利亚 Monash大学在2000年设立绿色化学研究中心,并将绿色化学作为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同时开始招收绿色化学研究的博士研究生。

绿色化学在我国高校中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早在1995年“绿色化学与技术”就已经成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的研究课题。1996年,“工业产业化中的绿色化学与技术”会议召开,与会学者就绿色化学的理论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1997年,朱清时等院士发起的香山科学会议就是以“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科学的挑战---绿色化学”为主题,正式打开了中国绿色化学研究的大门。2006年中期,中国化学学会绿色化学专业研究会正式成立。1995年年底,清华大学化学学院的曾庭英教授等人出版了“绿色化学工艺”课程设计,提出应该在高校中设立绿色化学课程。随后中国科技大学于1996年年中独立开设了面对化学专业研究生的绿色化学课程。几年内其他一些高校如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等也开设了绿色化学课程。

3 高校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未来趋势

高校教学中的绿色化学教育方兴未艾,面对未来日益提升的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需求,必须提升绿色化学教育的层次水平。综观各国的先进理念与措施,发现绿色化学教育在未来发展的一些趋势。

3.1绿色化学课程的设置

对于高校化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应该将绿色化学确定为必修课目,要求这些学生能够比较全面深入地掌握绿色化学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操作,成为未来绿色化学研究发展的潜在推动者。对于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将绿色化学确立为公共选修课,使其了解绿色化学的科学思想、发展现状、前沿成果以及未来趋势。

3.2提升高校师生的绿色化学认知

高校师生尤其是化学科研人员,应该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将绿色化学理念贯穿于教学研究中去。将绿色化学的新知识、新理论、新发现等在高校师生中普及宣传,促进绿色化学理论与实践的进步。

3.3绿色化学教材的编写

首先,编写以普及绿色化学知识、宣传绿色化学理念为主的教材。其次,科学设计专业教材编写的内容体系,加快专业教材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左兴才.高校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策略[J].菏泽学院学报,2007,29(5).

[2]王恩举.漫谈绿色绿色化学[J].大学化学,2002(4).

[3]余天华,吴静澜.绿色化学在高校化学教育中的教学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28).

[4]范彩玲,李迎.在大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探索[J].天中学刊,2006.

[5]徐汉生.绿色化学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大学化学导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应用化学专业;大学化学实验Ⅰ;教学改革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reformation of college Chemistry experimentⅠ

for applied chemistry discipline

Sun Liping, Chen Hongyu, Sun Hong, Dong Lihua, Cao Xiaoqun

Taishan medical college, Tai'an, 271000, China

Abstract: College Chemistry experimentⅠis one of the major basic experiment courses for applied chemistry disciplin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pplied chemistry discipline, a series of reformations on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 of college chemistry experimentⅠwere studi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all the reforms stimulated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the students' observation, analysis,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 were all proved.

Key words: applied chemistry discipline; college chemistry experimentⅠ; teaching reform

应用化学是现代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是介于化学与化学工艺之间的一个应用理科专业。与化学专业相比,要求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接受更多的应用性、实践性知识教育[1]。我校应用化学本科专业是2009年招生的新设专业,在医学院校里办理科专业,应办出特色。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深感要培养基础厚、创新思维广、综合能力强的本科毕业生,不仅要在理论课教学上下功夫,更要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切实做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大学化学实验Ⅰ是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接触到的一门重要实验课,其任务是给学生提供理工科专业学习相关的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为学生从事专业工作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法,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此,近些年来,我们在大学化学实验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研究和改革。

1 创建以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为中心的实验课程新体系

李政道教授曾说过:“实验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会过分。”[2]新颖的实验内容是激发学生实验的原动力,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这一点。而今我校教务处的教学建设专项为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大量的经费支持。我们在改革中首先突破四大化学壁垒,合并各门实验课中的重复内容, 重新编写实验教材,使实验课程相对独立,形成一个系统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在实验内容设计上,按照“基础训练―综合实验―设计创新实验”这3个层次组织教学,使学生从被动做实验到主动参与,使实验教学变成不仅是传授科学知识、验证学科理论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途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对实验内容进行了以下修改:删除“分光光度法测铁含量时λmax选择”和“分光光度法测铁含量”两个实验有;改进的实验:将“以铁钉为原料制备感光液”实验拆分为硫酸亚铁铵的制备、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制备及其感光实验、氧化还原法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组成、分光光度法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配合物最大分裂能及铁含量测定。

2 重视学生个性和兴趣培养,形成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型实验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的实验教学是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条件将学生成批安排,按照同样模式完成同样的实验,然后提交模式相同的实验报告。这种教学方式很难顾及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实验课程教学的核心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型实验教学模式。

2.1 在实验预习和准备阶段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将每个实验室中的36名学生分成6个小组,通过预习讨论、做准备实验,发现和探究实验中的问题。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和学校提供的教学平台资源搜集相关资料,鼓励学生自己重新设计实验方案,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创造条件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2.2 实验过程中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问题的解决还需要通过实验过程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预习方案进行操作。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预习方案进行检查,对没有原则性错误的方案通常不予以干涉,以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对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和学生共同寻求答案。同时严格要求操作的规范性,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实验品格。要求学生忠实记录实验过程和原始实验数据,当实验过程中出现与预测不同的结果和现象时,引导学生查询原始实验记录,寻求答案。只有这样,即便是实验失败了,也可以找出失败的原因。

2.3 实验完成后学会探讨和交流问题

实验完成后,需要做两方面的总结:(1)教师对整体教学情况的总结。对学生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回答;对实验中学生方案设计或实验操作中的优缺点进行点评;对学生的实验报告提出要求。(2)学生对自己实验过程的总结。如果说小组合作学习突出了实验的研究性和探究性,那么在实验完成后,安排以小组为单位的全班探讨和交流,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反应能力。要求每小组将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同时提出实验的改进方法。下次上课时,各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讲解,与其他同学分享实验结果和经验。通过介绍与评析、交流与探讨,将小组合作学习与多边互动结合起来。在互动环节中,我们常常看到有学生被“难住”了,有时大家对某些问题有了争议,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十分热烈,打破了过去课堂上那种“教师一统天下、学生保持沉默”的局面,每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展示出来了,经过这样的生生、师生合作以及互动交流与探讨,每一小组再结合自己的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在反思中进一步完善各自的实验方案,达到对知识真正掌握的目的。

3 建立综合创新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竞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实验课的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上,我们在实践中努力扩充教学范围,将大学化学实验Ⅰ的教学渗透到教师的科研及学生的课外活动中。为尽早给学生提供一个科学研究的环境,我院把科研讲座作为应用化学导论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学期有多位不同研究背景的教师,专门给学生做科学研究重要性讲座,向学生讲述自己的科研成果和体会,对学生进行科研思维的启蒙教育。学生对此课程很感兴趣,也非常愿意参与到教师的科研中来。同时鼓励学生积极申请学生科研项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明确资助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有:“山东省大学生‘调研山东’社会调查活动”“泰安市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每年两批)“泰山医学院大学生科研课题”等。每年都有多名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成功申请到相关的课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精心安排计划,认真指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竞赛以竞赛中的名次或胜负为诱因,可以满足学生的虚荣心和自我提高的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影响其学习效果[3]。教师可利用学生这一心理,通过妥善组织学习竞赛来激发学习动机,如山东省每年举行的“山东省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学校每年举行的“化学实验技能大赛”“趣味化学知识竞赛”,应用化学专业先后有多名学生参加,并分别取得了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通过比赛,提高了学生对化学实践技能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学生对化学实践技能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4 结束语

在近两年的教学尝试中,我们发现改革后的大学化学实验Ⅰ更具有应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提高学生实验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体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总体素质,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应用化学专业虽然是一个新设专业,我们相信,经过各学科教师的积极探索和配合,一定能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封顺,徐世美,岳凡,王吉德.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发展模式浅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3,5:116-119.

[2] 宋继梅,杨捷,吴振玉,吴杰颖,田玉鹏.无机及分析化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06-108.

大学化学导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化学;食品类专业;普通化学;现行高考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4-0132-04

The Teaching Research 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General Chemistry for Food Professional College Students and Chemistry in High School

Kong Lingyan et al.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Nanjing 210023,China)

Abstract:As a required basis course for food specialty of colleges,General Chemistry was the first chemical course for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So i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paper,the connection of chemistry teaching between food professional university and senior high school was introduced from the high school chemistry structure and the main points of the various modules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rent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odel to the general chemistry study was analyzed. And suggestions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teaching progress and teaching methods for college teachers.

Key words:New curriculum standard high school chemistry;Food specialty;General chemistry;Current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odel

普通化学作为高等院校食品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是学生进入大学阶段首先学习到的化学课程,因此处于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的衔接点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普通化学作为整个化学学科的导论性课程,所讲授内容一方面可以为其他课程如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等课程提供必备的理论基础,同时为学生的学习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多年普通化学教学实践表明许多大一新生在刚进入大学时因学习习惯还停留在高中阶段的“灌输式”被动学习模式,不能很快的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较为欠缺。另外,2003年开始进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使高中化学课程结构和高中实际教学情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高等院系食品类专业招收进来的大一新生,其化学知识贮备情况,高中阶段化学知识的覆盖范围,可否为大学化学学习提供必要基础,以及高中化学的知识体系是否能够成为大学化学课程体系的支撑,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大学普通化学教学中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由中学化学到大学化学的过渡,激发学生学学化学的兴趣,提高普通化学的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而在大学普通化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对目前高中新课标知识体系与普通化学知识框架的衔接以及不断改革的高考模式下,学生的高中化学基础并不是很了解,在此,笔者将针对两者之间的衔接方式,及现行高考模式对大一新生化学知识起点水平的影响展开讨论,希望能够引起相关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

1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知识体系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仍处在新一轮的改革中。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开始于2003年,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到2010年,这一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广。这一改革对大学的化学教学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因此,作为高等院校化学教师,了解高中新教材的知识体系,了解大一新生所具有的化学基础对于提高普通化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1 高中化学课程设置及学习要求 2003年4月,教育部制订颁布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简称新课标),目前新课程已实行了13a,称之为现行高中课程。依据新课标要求,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以必修《化学》1和必修《化学》2两本教材呈现;选修包括6个模块,以6本选修教材呈现,分别是《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和选修《实验化学》。必修课程为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延伸,并且体现新课标的选择性,可以为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保障。

高中生要达到高中毕业的要求,需学习2个必修模块内容加一个选修模块内容。选修课程基本上是由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统一为高中生进行了模块选择。必修模块内容一般安排在高一年级,所有高中生共同学习。到了高二文理分科,文科的学生一般选修《化学与社会》模块内容,理科的学生一般选修《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内容,并完成学业水平考试并达到合格以上,可以达到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各省市规定基本一致。

高考化学科目的考试内容包括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内容涉及必修模块中的“化学1”“化学2”及选修模块中的“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选考内容涵盖了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的内容,在试卷中匹配了各选修模块的试题内容,分值相当,考生从中任选一个模块内容考试。因此如果考生参加化学科目的考试还要继续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等模块中的1~2个,以达到高考的要求,即总共需要学习4~5个模块的内容。

1.2 高中化学课程各模块主要内容 高中化学教材选取的是宋心琦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化学系列教材[1]。

必修1: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并介绍了相关定性和定量计算的知识,如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实验室安全知识和基本的分离、提纯操作方法以及溶液配制;物质分类的概念;离子反应、酸碱电离理物质,给出了传统酸碱盐的概念和水溶液中酸碱反应的实质;化合价概念,从电子转移角度介绍氧化还原反应。

必修2:主要包括“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有机化合物”和“化学与可持续发展”4个一级内容。通过这一模块,学生学习了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认识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学习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初步、化学键的概念;从化学反应基本原理出发,了解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的本质,知道化学键、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定性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和化学平衡概念;还学习了有机化学的入门知识。

以上内容充分体现高中化学内容的基础性,与大学阶段的普通化学中化学知识的基本框架性基本相符,基本能够反映大学阶段化学知识的风貌和基本轮廓。

化学与生活:注重化学与人类的关系,主要以日常生活为线索组织素材,贴近学生现实,极具亲切感和科普性,体现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化学的作用和应用。文科学生主要选修此模块以达到毕业要求。

化学反应原理:包括“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溶液中的离子平衡”3个一级内容。内容上涵盖了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如焓变、熵变的概念及相关计算,化学平衡的概念及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还包括了溶液中的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以及原来大学化学的知识沉淀-溶解平衡。这些内容是必修2的延伸和扩展,与大学普通化学内容中的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应基本原理、水溶液化学关系密切。目前各省市高中为理科学生指定选修此模块,以达到高中毕业要求。

物质结构与性质:主要内容包括原子结构与性质、化学键与物质性质、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较为详细、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初步知识和化学键以及分子间力等基本理论。还涉及了金属晶体堆积类型的内容。有机化学基础模块在大学普通化学内容中未涉及,因此不作介绍。高考中考化学科目的学生一般会从这两个模块中选择1个或2个模块继续学习。

化学与技术和实验化学选修模块,在目前大部分省市的高中很少会有学生选修,因此此处略去。必修模块为学生打下了化学学科的共同基础,是面向全体高中生的,具有基础性和启蒙性的价值选修模块内容是必修模块内容的延伸和扩展,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均有所加深[2]。

1.3 普通化学知识体系与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 普通化学教材参考《普通化学》(第6版)(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3]。主要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初步、化学反应基本原理、物质结构基础、水溶液化学、电化学基础、元素化学等。新课标下高中课程设置基本上为大学化学做好了铺垫,有些知识点是重复的,但是有些知识点之间仍然存在一些衔接问题。需要普通化学教学工作者根据具体的情况区别对待。

有待进一步深入学习的知识点:酸碱理论部分,高中化学只讲了酸碱电离理论,给出了传统酸碱盐的概念;大学普通化学则是在酸碱电离理论基础上着重介绍酸碱质子理论,重新定义酸、碱、两性物质,扩大了酸、碱的范围和酸碱反应的范围。大学普通化学在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引入更科学的氧化数概念取代高中化学中的化合价概念。化学反应原理中反应速率部分,高中化学采用平均速率来表示,而普通化学是以瞬时速率来表示,并考虑了反应进度。化学反应焓变的计算,高中化学采用Hess定律通过方程式的叠加间接计算,普标化学相关计算中引入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概念,并运用Hess定律直接计算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关于电子云的概念,高中化学只给出s、p轨道电子云轮廓图(界面图),未给出d轨道的图;而普通化学通过引入波函数概念,根据波函数对电子云定量分析,得到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电子云的空间分布图等3种图。大学教师在讲授这些内容时,应该以高中化学中的知识点为切入点,通过设置引导性、讨论性问题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由高中化学到大学化学的过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普通化学独有的内容(高中化学不涉及的内容):在大学普通化学内容中,有一部分是高中化学不曾涉及的,如系统和环境;相;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吉布斯函数变与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反应级数、反应速率理论和活化能;稀溶液的依数性;缓冲溶液;溶度积的概念和定量计算;配位平衡;配位化合物的定义和命名;电极电势及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原电池电动势与吉布斯函数变的关系;分解电压;电解的产物;三种分子间作用力的产生和特征;离子极化理论和键型的过渡。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是陌生的,没有任何知识基础。大学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作为难点讲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

2 高考模式对大学普通化学学习的影响

2.1 现行高考模式 自从2003年开始课程改革后,全国高考模式也随之变化。最突出的特点是各省市可以自主命题,自己确定高考模式。改革到现在,各省市的高考模式一般为“3+X”或“3+文综/理综”模式。两种模式中,“3”都指的是语文、数学、英语科目,为必考科目。在“3+X”模式中,X是指文科学生在政治、历史、地理中任选1门或2门考试科目,理科学生在物理、化学、生物中任选1门或2门考试科目。例如目前上海市施行的是“3+1”模式,江苏省施行的是“3+2模式”。“3+文综/理综”模式中,文综考试科目是将政治、历史、地理3门科目,综合在一张卷子上,分成三个模块出现;相应的理综指的是理科的物理、化学、生物3门科目综合在一张卷子上,分3个模块出现。自2013年开始,理综总分为300分(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例如北京市,安徽省,山东省,河南省等地区采用的是“3+文综/理综”模式。

施行“3+X”高考模式地区的理科考生来讲,除了必考科目,任选科目中可以不选择化学科目。在学完高中阶段要求的化学内容后就不再接触化学。这就导致目前高等院校化学专业或非化学专业大一新生化学基础、化学知识储备有很大的差异。

2.2 现行高考模式对大学普通化学课程学习的影响 “3+X”模式的文科考生及“3+文综”模式的考生,在高一和高二阶段完成了“化学1”“化学2”“化学与社会”3个模块内容的学习,“3+X”模式中不考化学科目的理科考生,完成了“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3个模块内容的学习,均达到高中毕业要求,可以不再继续学习化学课程。因此具备了3个模块的化学知识储备,能够为普通化学课程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因为只在高中低年级学习,升入大学后再学习化学相关课程,可能将面临“从零开始”的困境[4]。

因高考化学科目的考试内容中包括必考和选考内容,所以“3+X”模式中参加化学科目考试的理科考生及“3+理综”模式的考生,除了完成高中毕业要求的“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3个模块内容,一般还需要在高二及高三阶段继续学习化学课程中的选修模块内容。有的选择学习了“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有的选择了“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有的两个模块均选择。这部分学生经历了高一到高三持续的化学课程学习、训练,学习内容上更加深入,因此具有较好的化学基础,将对大学阶段的化学课程学习提供较大的帮助。但因为所选修模块的差异,学生的基础不尽相同,仅选修“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学生,对后续学习有机化学课程有一定帮助,但物质结构知识方面欠缺;仅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学生,学习普通化学课程得心应手,但对学习有机化学课程帮助不大。

2.3 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类专业学生的化学基础情况调查 为了解现行高考模式下高等院校入学阶段学生的化学知识起点情况,选择南京财经大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2个专业的13、14、15级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调查访谈的方法,主要从生源地、高考模式两个角度对学生进行了访谈。所得数据结果如下表所示。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近3a来,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每年所录取的新生中,“3+理综”模式及“3+X”模式参加化学科目考试的学生人数较多,在每一级所访谈的学生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3级71.25%,14级72.61%,15级为71.60%。并且近3a来的比例变化不大,说明我院生源比较稳定。同时也说明7成多的学生高中起点的化学知识基础较好。“3+X”模式中未选考化学科目及“3+文综”模式的学生也占了一定的比例,其中13级为28.75%,14级为27.38%,15级为28.39%。说明每一级都有近30%的学生仅高中低年级阶段学习了化学课程,所学内容较浅显、不系统,同时因为间隔时间较长,因此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可能已经遗忘殆尽。

3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现行高中化学课程内容的设置,对于参加化学科目高考的学生而言,高中阶段所学习的化学知识基本与大学普通化学知识框架基本符合。而对于不参加化学科目高考的学生而言,其在高中阶段只需学习必修2个模块和选修1个模块的学习即可达到高中毕业的要求,因此所学化学知识只是具有启蒙性加基础性的意义。另外从现行高中化学各模块知识点与大学普通化学衔接的角度,有些知识点是重复的,有些知识点介绍方式及深度与大学普通化学有所不同,所涉及的范围也远不及普通化学广泛,知识的系统性,也有待学生在大学化学学习中进一步完善、提高。大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普通化学知识点与高中化学知识点的衔接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对于重复的知识点可以不讲或少讲,将宝贵的时间放在需要加深和未曾学习过的知识点上。另外,现行的高考模式决定了食品类专业大一新生的化学知识起点参差不齐,有的学生选考了化学科目,有的考生没有选考化学科目,有的是文科生源。因此我们应关注学生的知识差异和个性差异,依据“因材施教” 的教育原则,在细致、透彻讲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宋心琦.高中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罗群兴,廖婉莹,纪敏.谈新课标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的相关性[J].化学教育,2011,32(7):20-22.

[3]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普通化学(第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大学化学导论范文第6篇

关键词:无机化学;中级无机化学;新形态教材;教材建设

1、新中国成立前

晚清时期,包括化学在内的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开始系统地传入我国,并在一些新式学堂得以传授,所用教材自然以译著为主。如京师同文馆所用教材,先是同文馆总教习、美国人丁韪良1868年主编的《化学入门》,后是1873年同文馆化学专任教习、法国人毕利干翻译的《化学指南》,这2部著作以无机化学知识为主,但也包含部分有机化学内容[1]。同时期由江南制造局徐寿和英国人傅兰雅合译的《化学鉴原》(1871年)及《化学鉴原补篇》(1879年),内容只是无机化学,也被许多新式学堂采用为教材[2-3]。1910年,京师大学堂格致科设立化学门,视为我国正规高等化学教育之开端。随着我国高等化学教育的快速发展,一些有志之士开始尝试自编或编译适合我国大学实际教学情况的教材。如北京大学俞同奎亲自编写和组织编写的包括《无机化学》在内的一批大学化学教材(1914年)[4],李乔苹编写的我国第1部“适合于高中以上学生参考之用”的白话文无机化学教科书《无机化学通论》(1936年)[5],东吴大学严志弦(新中国成立后受聘于复旦大学)翻译的《谈明普通化学》(1937年)、《无机化学原理》(1941年)和上海大同大学曹惠群编译的《化学原理》(1947年)[6]。但这些教材尚不能很好地满足当时的教学需要,许多大学化学系在这一时期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有条件者还用英文讲授。例如20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化学系使用的教材为Mcpherson&Hendeson:ACourseinGen-eralChemistry(3rdedition),北京大学化学系使用的教材为Brinkley:PrinciplesofGeneralChemistry[7];教会大学如圣约翰大学使用的教材为Deming:GeneralChemistry[8]。

2、新中国成立至“”爆发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全面复制苏联模式。高等教育部提出以翻译苏联教材为主作为我国高校教材建设的指导方针。其中有2部译作对我国当时的无机化学教学产生了较大影响。一部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殷恭宽等翻译的格林卡著《普通化学》,另一部是由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3校无机化学教研组翻译的涅克拉索夫著《普通化学教程》。前者主要适用于非化学类专业,后者主要适用于化学类专业[9]。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材稿件的日益增多,1954年,我国专门负责高校教学用书和编辑的机构———高等教育出版社经政务院批准成立。时隔不久的1956年,高等教育部提出:“在苏联教材的基础上,密切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编写适合中国高等学校的教科书、教学参考书。”自此,我国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工作开始有计划、系统地、全面地开展起来,高校教学用书长期依赖外文原版书、外文译作的局面开始扭转。1958年,由南京大学戴安邦担任主编,山东大学尹敬执(后调至高等教育出版社工作)、复旦大学严志弦、北京大学张青莲参与编写的《无机化学教程》问世,全书分上、下2册,共32章84万字。其特点是内容丰富,叙述详尽,在周期系及物质结构概念的基础上,阐述化学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相互关系,各校纷纷采用[10]。这部教材对我国的无机化学教学影响非常深远,现在无机化学教材中一些化学术语的叫法、提法都是沿袭自这本书。1961年,教育部组织天津大学、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学院(现北京化工大学)等校在部分学校自编讲义和相关参考书的基础上,突击选编出了一套《无机化学》(上、下册)作为工科院校无机化学通用教材,以解燃眉之急[11]。1964年,戴安邦等编写的《无机化学教程》再版。与第1版相比,主要有2方面的改动。首先是基于当时的中学化学及大学后续相关课程教学水平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已有较大提高,因此删去了与中学化学和后续课程(分析化学)重复较多的部分,内容精简后全书由32章压缩为28章[12]。从这部教材的目录可以看出20世纪60年代我国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表1)在《无机化学教程》再版前后的1964年春节,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党内外人士教育工作座谈会,提出要缩短学制,减少课程门数,减轻学生负担。在此思想指导下,尹敬执和南开大学申泮文(当时在太原援建山西大学化学系)于1965年编写了一部《无机化学简明教程》(上、下册),该书很好地贯彻了“少而精”的原则,全书只有32万字[13]。严志弦也于1965年编著了一部包含定性分析内容的《无机化学》(上、下册),该书探索了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2门课程合并的经验,也有一定的特点[10]。随后不久,“”爆发,高校教材建设工作被迫中断。

3、20世纪70—80年代

10年动乱结束后的1977年,教育部分别在北戴河和北京召开了高等学校理科教材座谈会和工科基础课程教材座谈会,制定了理科和工科基础课程教材编写计划和规划草案,教材建设工作逐步恢复正常。自此至1990年,在教育部1978—1980、1981—1985和1986—1990的3轮教材出版规划的指导下,我国高校无机化学教材建设工作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教材质量和数量都有了明显提高,这其中有4部教材可作为这一时期我国高校无机化学教材建设水平的代表作(表2)

3.1《无机化学》编写组编《无机化学》

这部教材于1977年由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辽宁大学和武汉大学8所院校协作分工编写。先由武汉大学主持召开教材编写大纲讨论会,制定编写大纲,组建教材编写小组。3个月后的10月下旬在武昌召开了有21所院校参加的初稿审定会,确定由尹敬执、申泮文、李培森(武汉大学)和曹锡章(吉林大学)4人统稿,由尹敬执和申泮文最终定稿[13-14]。这部教材1978年问世,分上、下2册,共20章50万字左右。它是我国“”结束,恢复高考招生制度后综合性大学投入使用的第1部化学基础课程教科书。这部教材在1983年出版第2版时,署名不再冠以“《无机化学》编写组”,而是改为现在熟知的“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参加第2版编写工作的有吉林大学曹锡章、杜尧国和武汉大学张畹蕙等。1994年出版的第3版由曹锡章主持编写,参加编写工作的有吉林大学宋天佑和王杏乔。上、下2册共24章95万字,内容与第1版相比有了很大的扩充。这部教材的特点是理论知识部分讲解较深,注重探讨无机化合物的性质规律。

3.2大连工学院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

1977年11月,“高等学校工科基础课化学课程教材编写会议”在杭州召开,制定了工科无机化学教材编写大纲。受教育部委托,由大连工学院袁万钟负责,根据大纲编写一部适合工科院校使用的无机化学教材。这部教材经北京工业学院、天津大学等8所高校审读后于1978年3月问世,全书共16章,其中基础理论部分9章,元素化学部分7章。它是我国“”结束,恢复高考招生制度后工科院校投入使用的第一部化学基础课程教科书。此后,该书在1982年、1990年和2001年陆续修订出版了第2、第3和第4版。其中,第4版与前几版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如在章节框架方面所做的改动有:物质的状态和变化一章分为2章;热化学、化学动力学基础、化学平衡单独分章;p区元素调整为3章。还引入了“化学视野”小材料,供学生选读,以扩大知识面,拓宽思路。这部教材第1至第4版一直由袁万钟担任主编,2006年出版的第5版由大连理工大学辛剑、孟长功担任主编。第5版全书共18章83万字,它在很好地保持了第4版的风格和特色外,对部分篇章结构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使全书的结构更加严谨,叙述更富条理性。

3.3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编《无机化学》

1979年,根据教育部下达的高等师范院校教材编写计划,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学院(现华中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学院(现南京师范大学)3校无机化学教研室承担了我国第1部高师无机化学教材的编写任务。这部教材由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主编,东北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主审。同年12月,在南京师范学院召开了初稿审查会,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74所院校参加了此次会议[15]。1981年,该书第1版分上、下2册正式出版。该教材随后分别于1986年和1992年修订出版了第2版和第3版。现在广泛使用的第4版是在2002年出版的,这一版由北京师范大学吴国庆担任主编,其与前几版的主要区别有:(1)全书分为6篇,第1-3篇为原理基础。同前几版相比,物质结构基础前移并加强,四大平衡后移,热力学和动力学居中。(2)元素化学由第4篇非金属和第5篇金属组成。非金属篇按族分章,金属篇按区分章,d区的轻、重金属分成2章。这样的安排使得非金属和p区元素统一了起来,对金属元素中的重点元素和只需概述的元素作了很好的划分,主次明显,从而可以达到节省课时的目的。同时,元素化学部分增加了许多实用性知识,以引发读者兴趣。(3)第6篇为无机化学选论,属选讲内容,也可放到高年级中级无机化学课程中讲授。该书第4版较好地实现了编者“推陈出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富于弹性、留有余地、易教好学、适用面宽”的编写思想[16]。

3.4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

这一时期,在教育部直接向有关学校下达教材编写任务的同时,也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自编教材,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该教材1983年3月经高校工科无机化学教材评选会评审通过后,于1984年4月正式出版。此后于1992年、2002年和2010年先后出版了第2、第3和第4版。第1版和第2版由杨宏孝统稿、修改,杨宏孝、马福华定稿;第3版由杨宏孝主编;第4版由杨宏孝、颜秀茹主编。该教材第4版在继承前3版“系统性好、选材适当、深浅适中、逻辑性强、利于教学”等优点基础上,在教材结构、体系、内容等方面有所创新:结构上全书分为反应原理、物质结构、元素化学、无机合成、生态环境与无机化学5个部分;体系上反应原理部分,以化学反应为主线,把热力学、动力学基础知识与化学四大平衡融为一体,整合为化学反应的质量、能量、方向、速率、限度及四大类型;在内容选材上突出应用,渗透工程意识,体现工科教材特点。知识面宽、教学适用性强是该书的一大特色。除上述4部使用量较大的无机化学教材外,这一时期还有2部“重量级”的无机化学教材问世。一是北京大学傅鹰编写的《大学普通化学》(1980至1982年),全书分上、下2册共95万字。这部教材完稿于20世纪50年代,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傅鹰去世才正式出版。该书最值得让人称道的是其内容方面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有了化学热力学、晶体化学等内容[17],而其他无机化学教材则几乎都是在1980年后才把这些内容陆续纳入其中的(1980年7月下旬,“全国综合大学理科无机化学教材和教学经验交流会第二次会议”在厦门大学召开,会议上统一了“在基础无机化学课程中讲授化学热力学是必要的”这一认识[18])。二是尹敬执、申泮文合编的《基础无机化学》(1980年),全书同样分上、下册共100万字。这部教材虽名为“基础”,实际定位却是知识层次稍高,以供授课教师参考,对提高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4、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建立在20世纪50年代基础上的专门化人才培养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2者之间的脱节问题愈加突出[19]。与此同时,随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口号的提出,人们开始以更广阔的视角看待国内的高等教育问题,欧美高校倡导的通识教育理念似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这种理念也因此得到国内一些人士的认可,并在一些高校得以推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必然带动课程体系和教材的变化,此后新编的大一化学教材多为通识教育模式下的平台课类教材,而不再是“专门化”色彩明显的无机化学教材。国家教委也于1994年初提出制定并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助推这一类教材的编写,如北京大学华彤文、杨骏英编《普通化学原理》(1989年),华东理工大学朱裕贞主编《现代基础化学》(1998年)、西北大学史启祯主编《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1998年)、南京大学傅献彩主编《大学化学》(1999年)、申泮文主编《近代化学导论》(2001年)和复旦大学金若水等编《现代化学原理》(2003年)等。这些教材在内容上多偏重化学基本原理的讲解,有的则是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内容的合并;改革力度较大,有的突破了传统无机化学课程原有的框架,为无机化学教材的未来发展做了很好的探索。然而,在强调高校办学自主性的大背景下,通识教育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办学模式时至今日还仅是在少数“985”“211”高校中实行,2者之间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也未得明证,大部分高校依然沿用传统的办学模式,再加上师资的原因,使得这些平台课类教材还未得以广泛使用。

5、2000年至今

进入21世纪后,对高校教材建设工作产生较大影响的是教育部“十一五”万本教材规划的实施。“十一五”规划教材在2006年进行了第一次评审,有9716种教材入选,然后又在2007年进行了增补,又有2049种教材入选,从而使得“十一五”规划教材品种数超过万种,其规模之大,远超历届规划(“十五”规划教材品种数仅为2021种)。因此,许多院校纷纷自编教材,一时间无机化学教材品种激增,呈现百花齐放之势。为达到选优、示范的目的,教育部此后分别于2007年、2008年、2009年和2011年分4次从相应时间段内已出版的“十一五”规划教材中评选出992种“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这其中归属无机化学教材范畴的仅有2种,这2种教材均由吉林大学宋天佑主持编写。一是2001年宋天佑组织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和南开大学3校无机化学课程一线主讲教师,在继承、发展原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无机化学》(第3版,简称“老三版”,见前文)特色的基础上重新编写的《无机化学》。这部新编《无机化学》第1版为“十五”规划教材,2004年分上、下2册正式出版。2009年出版的第2版为“十一五”规划教材,2011年被评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12年又入选首批“十二五”规划教材。第3版2015年出版(简称“新三版”)[20]。“新三版”在内容方面与“老三版”相比,主要有以下几点重大改进:(1)很好地处理了与现行中学化学教材和大学化学后续课程在知识内容上的衔接。(2)完善了化学动力学内容,给出了速率方程的积分表达式,讨论了反应物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介绍了半衰期概念,详细讨论了一级反应。(3)完善了晶体场理论,用晶体场理论讨论[CuCl4]2-的正方形结构,引入Jahn-Teller效应。(4)增加了反极化作用、自由能-氧化数图、过氧链转移反应、硼桥键、酸碱溶剂体系理论以及无机化学新兴领域等内容。同时,“新三版”还配套出版了电子教案和学习辅导书,在为教学提供便利方面是“老三版”所不能及的。第2部教材是“十一五”期间宋天佑受高等教育出版社之约编写的《简明无机化学》。这部教材脱胎于编者从教数十年的无机化学讲稿和电子教案,可供一般本科院校化学类专业及大部分高校近化学化工类专业使用。该书2007年出版,2008年被评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在2014年出版的第2版中,根据广大教师的反馈意见,总字数进一步压缩至51万字,所需教学时数60左右[21]。同时,这部教材还首次建设了专门的网站,读者登录网站,可在第一时间获取与教材配套的电子教案、知识点解析、无机化合物标本图片等数字化资源,极大方便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从上述我国无机化学教材建设历史可以看出,一部好的、有影响力的教材的诞生,既需要教材编者长期的、持续不断的、全身心的投入,更需要几代人数十年的精心培育和不断锤炼。因此可以说,优良的教学传统和合理的教学梯队既是编好教材的基础,也是打造精品的保证。

6、展望

6.1内容

无机化学教学内容通常划分为2个部分:化学原理和元素化学,也可称为理论部分和描述部分。这其中,元素化学实际上是无机化学的本份,对元素周期表中所有元素进行讲解,是无机化学课程有别于其他化学课程的最大不同。因此,无机化学教材和无机化学教学应该重视和加强元素化学内容。然而,学科的发展必然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无机化合物,也会催生越来越多的无机化学分支学科。及时、准确、恰当地反映这些新情况、新进展,这对有一定学时限制的大一无机化学基础课教材来说,是难以做到的。此外,随着学科的发展,用大一无机化学讲授的基本理论,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功能和性质进行深入解释,已显得捉襟见肘。而实施分段式教学,即在大一开设基础无机化学或化学概论,在高年级开设中级无机化学或高等无机化学,不失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多所高校已在这方面做了长期、有效的探索工作,并编写了相应的教材,如北京大学项斯芬和姚光庆编《中级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朱文祥编《中级无机化学》、西北大学唐宗薰编《中级无机化学》、南京大学陈慧兰编《高等无机化学》等。因此,在目前基础无机化学教材已基本能满足大一无机化学教学需求的情况下,将层次更深、知识面更广的一些内容移至高年级,编写相应的中级无机化学或高等无机化学教材,应是现阶段无机化学教材建设的重点。

6.2形式

虽说教材的主要作用是传承知识,但教材的形式设计也十分重要。本世纪初得益于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的普及,很多教材进行了立体化建设,配套了电子教案,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从网络上获取各种资源和信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从2003年启动的精品课程,到2011年启动的精品开放课程,再到现在的在线开放课程,数字化资源研发的范畴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子教案。因此,利用网络技术,把传统纸质教材与课程建设中研发的多种类型的数字化资源结合在一起,扩展教材的内容和功能,充分发挥数字化资源的效用,应是未来教材形式设计考虑的重点。如上文提到的宋天佑编《简明无机化学》(第2版),通过建设配套的网站,所有与教材相关的数字化资源都可从网站上直接下载,教材编者也可随时更新、添加资源,纸质教材和数字化资源通过网站实现了贯通,教师和学生省去了查找、索取相关资源的麻烦。在这种模式中,依然是教材编者提供内容,出版者提供载体,使用者通过载体获取内容,但不同的是载体的内涵更加广泛,知识内容的获取更加便捷。在未来,技术还将不断进步,教材如何跟上技术前进的步伐,在服务高校师生的同时,保持教材的先进性,这也是教材编者和出版者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7、后记

回顾我国无机化学教材建设历史,有一个人值得我们铭记于心,他在1950年代参与翻译了涅克拉索夫著《普通化学教程》,1960年代编写了少学时的《无机化学简明教程》,1970年代被推荐为《无机化学》编写组编《无机化学》的2位最终定稿人之一,1980年代编写了层次更高的《基础无机化学》,21世纪初编写了探索改革型教材《近代化学导论》;2007年,年逾九旬的他出席第二届大学化学化工课程报告论坛,并做大会报告。他是我国无机化学教材建设历程的见证者、实践者和推动者。他就是我国著名无机化学家、化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申泮文。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天津大学杨宏孝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吴国庆教授、吉林大学宋天佑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孟长功教授、北京大学王颖霞教授和高等教育出版社朱仁编审、岳延陆编审的热情帮助与指导,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江家发,陈波.化学教育,2008,29(12):72

[2]徐振亚.大学化学,2000,15(1):58-59

[3]潘吉星.中国科技史料,1984,5(1):23-38

[4]王治浩.大学化学,1986,1(3):59

[5]赵慧芝.中国科技史料,1991,12(1):17

[6]张剑.自然辩证法通讯,2014,36(5):50-51

[7]袁振东.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1927—1937.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博士论文,2006

[8]王玮.化学教育,2009,30(3):77

[9]张青莲.科学通报,1953,(6):47[10]谢高阳.化学通报,1978,41(2):44

[11]杨宏孝,颜秀茹,崔建中,等.中国大学教学,2012(9):84

[12]戴安邦,尹敬执,严志弦,等.无机化学教程.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

[13]申泮文.大学化学,2003,18(3):3

[14]蒋栋成.化学通报,1978,41(3):65

[15]张圣泉.化学通报,1980,43(3):64

[16]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华中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7]华彤文.大学化学,1989,4(4):18-19

[18]陈祖福.化学教育,1980,1(5):45

[19]王根顺.复旦教育论坛,2008,6(3):10-12

[20]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无机化学.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1]宋天佑.简明无机化学.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大学化学导论范文第7篇

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被许多人誉为国家的“诺贝尔奖”。今年已经90岁高龄的徐光宪院士是我国稀土串级萃取理论的建立者,他荣幸成为摘取2008年度国家“诺贝尔奖”的优秀科学家之一,本文对他的人生经历作一初探。

艰难曲折的求学之路

1920年11月7日,徐光宪出生在浙江上虞。父亲徐宜况是当地一个有名的律师,母亲虽没上过学,但却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她总认为:“家有粮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这话可以说影响了徐光宪一生。

但当徐光宪入校门不久,父亲因病去世,家庭失去了顶梁柱,家境便开始走下坡路。徐光宪在校学习勤奋,上初中时就获得浙江省数理化优胜奖,本可以朝考大学的方向奋斗,由于家境不佳,他便想学一门技术,早一点工作挣钱帮全家脱离困境。1936年初中毕业后,他考入浙江大学所属的杭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抗战爆发杭州沦陷后,他于次年转学到宁波高级职业学校继续学习。1939年毕业后,他与7名同学前往云南参加“叙昆”(宜宾――昆明)铁路建设,不料领班中途携款逃走,也就断了大家去云南工作之路。

无奈,徐光宪只好前往上海,在上海当中学老师的哥哥帮他找到了一份当家庭教师的工作,暂时解决了生存问题。强烈的事业心和求知欲让徐光宪又做起了“大学梦”。他白天复习,晚上做家教,省吃俭用积攒学费,终于在半年时间内,就考上当时学费最便宜的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经过刻苦攻读,1944年7月,他获得理学学士学位,两年后被交通大学化学系聘为助教。

为了继续深造,1948年1月,徐光宪惜别了新婚不久的妻子高小霞(同班同学),只身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在华盛顿大学化工系研究院留学。这一年夏天,他又利用暑假到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暑期试读班学习,由于他学习认真,基础又好,被该校破格录取为化学系研究生,攻读量子化学,一年后就获得该校硕士学位。1950年7月又被选为美国PhiLamda Upsilon荣誉化学会会员。1951年3月,他的博士论文《旋光的量子化学理论》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并被选为美国SigmaXi荣誉科学会会员。这在当时美国一流水平的哥伦比亚大学,他的业绩也是属于一流的。

赤子情深报效祖国

徐光宪在美国学习期间,深受导师贝克曼教授的赏识。导师极力挽留他继续在美国进行科学研究,并推荐他去芝加哥大学莫利肯教授处做博士后。他的夫人高小霞此前也已来到美国纽约半工半读,当时只要再读一年就能获得博士学位,他去莫利肯教授处不但可获得很好的科研工作环境,而且也可为高小霞继续求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身在异国他乡的徐光宪为新中国的成立兴高采烈参加了留美学生组织的庆贺新中国的成立活动。然而,1950年6月,美国政府发动侵朝战争,战火烧到了中朝边界的鸭绿江边,对新中国的领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一批中国留学生毅然准备回家卫国。徐光宪与妻子商量,故乡在杭州萧山的高小霞一脸深情地说:“你不要考虑我的学位问题,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坚定了徐光宪回来报效祖国的决心。当时美国政府想方设法极力阻挠留美中国学生返回新中国,美国国会也于1951年初通过有关禁令,要求全体中国留美学生加入美国籍,不准回国。禁令只要美国总统签署后即正式生效。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徐光宪和妻子高小霞急中生智,假借华侨归国探亲的名义,于1951年4月15日悄悄乘上“戈登将军号”邮轮回到祖国的南大门广州,当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时,他俩激动得热泪盈眶。

到达首都后,徐光宪担任了北京大学副教授并兼任燕京大学副教授,一方面为新中国培养人才,另一方面从事化学科研工作。他的妻子也到北大化学系任教。受教育部委托,徐光宪教授和卢嘉锡、唐敖庆、吴征铠教授一起于1954年7月在北京举办“物质结构暑期进修班”,培养了我国第一批物质结构课的师资。1957年7月。他被任命为放射化学教研室主任,1958年9月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原子能系副主任,兼核燃料化学教研室主任。同年12月应邀访问苏联,参加在杜布纳原子能研究所召开的国际核物理与放射化学学术会议,会后访问了莫斯科大学和列宁格勒大学。由于教科研成绩显著,1961年他被晋升为北京大学教授。

在中,徐光宪教授受到迫害,被造反派污蔑为“美国特务”,关进“牛棚”交代“罪行”。1969年底还被迫离开北京大学到江西农场劳动,两年后才回到北京大学化学系恢复教学工作。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回校后他把个人受到的冤情抛到一边,很快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

与稀土研究结下不解之缘

我国是稀土大国,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的80%。但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的稀土原料大多出口,而稀土产品却大量从国外进口。1972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接到“分离镨钕”的紧急军工任务,徐光宪教授便成为这项重要任务的科研领军人物。

镨钕都是稀土元素,由于化学性质非常相似,17种稀土元素要提纯任何一种都十分不易,分离镨钕更是难上加难。为了攻克这一科学难关,徐光宪教授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学识,并参考了相关文献资料,放弃了当时国际上采用的“离子交换法”和“分级结晶法”,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带领有关科研人员经过无数次的科学实验,大胆用“萃取法”成功分离出被稀土界称为“孪生兄弟”的镨钕元素。由于采用了独特的“推拉体系”,使镨钕的分离系数远远超过了国际同行的分离水平。1977年,徐光宪被任命为北大化学系无机化学教研室主任。

在出色的成绩面前,徐光宪教授并不停步,他的研究在步步深入,并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稀土基础萃取理论研究课题上。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和具体实验中,他对稀土化学健、配位化学和物质结构等基本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发现稀土溶剂萃取体系具有“恒定混合萃取比”的基本规律,建立起具有普适性的串级萃取理论。他根据假定推导出100多个工艺参数公式,广泛应用于我国稀土分离工业。

为使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在实际的工农业生产中得到 广泛运用,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1974年9月徐光宪教授亲赴包头稀土三厂参加这一新工艺流程用于分离包头轻稀土的工业规模试验,并一举获得成功,从而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用推拉体系高效率萃取分离稀土的工业生产。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他随后陆续提出了可广泛应用于稀土串级萃取分离流程优化工艺设计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极值公式,分馏萃取三出口工艺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建立了串级萃取动态过程的数学模型与计算程序,回流启动模式等。1976年他在上海跃龙化工厂举办了“全国串级萃取讲习班”,把这些成果向全国有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稀土工厂推广。这些原则和方法用于实际生产,大大简化了工艺参数设计的过程,减少了化工试验的消耗;特别是能适应原料和设备不同的工厂。因而能普遍使用。他和李标国、严纯华等人共同研究成功的“稀土萃取分离工艺的一步放大”技术,是在深入研究和揭示串级萃取过程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以计算机模拟代替传统的串级萃取小型试验,实现了不经过小试、扩试,一步放大到工业生产规模,大大缩短了新工艺设计到生产的周期,使我国稀土分离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几十年来,他和李标国等在全国各主要稀土生产厂,如上海跃龙化工厂、广州珠江冶炼厂、包头稀土厂等推广应用了这些研究成果,为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和大批稀土产品的开发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在北京大学执教的50多年中,徐光宪培育了一大批学生,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真可谓“桃李满天下”。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徐光宪就在北京大学化学系讲授物理化学课,同时在燕京大学化学系为研究生开设量子化学课。院系调整后在北京大学开出《物质结构》新课程,并承担了1954年的物质结构暑期进修班的讲课。1957年国家要求北京大学迅速培养原子能科学技术方面的人材。徐光宪当时虽对原子能化学并不熟悉,但在被任命为这项工作的负责人之一以后,日夜备课,充分准备,两个月后就讲授了放射化学、原子核物理导论等课程。他很注重让青年教师、研究生及时掌握学科最新成就,站到学科发展最前沿。

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国际上配位场理论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迅速扩展,萃取化学研究刚刚开始,他及时在技术物理系给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开设了配位场理论和萃取机理等课程。粉碎“”以后,国内恢复了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当时,量子化学经过十多年的迅速发展,在化学各分支学科得到广泛应用,并渗透到与化学相关的其他学科领域内,他抓住时机开设了量子化学、分子光谱、高等无机化学等课程,直到1986年他还亲临教学第一线。他讲课内容丰富,注意启发学生深入到物质变化的微观层次运用基本规律分析复杂纷繁的化学现象,以求深刻理解这些现象的微观本质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能预见一些新现象。

徐光宪在教研中,十分重视教材编写工作,他认为一本好的教材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帮助。20世纪50年代他根据自己在北京大学几年中使用的物质结构讲义,加以修改补充,精心整理,编写成《物质结构》一书,于1959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并由高教部规定为全国统编教材。1965年,为了适应工科、师范类院校的教学需要,他又编写了一本《物质结构简明教程》。《物质结构》一书,内容丰富,安排得当,条理清楚,概念表述准确、深刻,有关化学键理论的两章写得尤为精采,因此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成为在全国使用多年的教材,曾先后5次再版,发行了10余万册,在物质结构课的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8年1月获得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该书还在香港被翻印,受到港台读者的欢迎。20世纪80年代初,他根据物质结构学科发展的情况,在王祥云协助下对原书进行了修改补充,于1987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了修订版,很受读者欢迎。1978年徐光宪在给研究生开设量子化学课时,针对化学系本科生数学、物理基础较薄弱的情况,和黎乐民等合作编写了一部研究生用的量子化学教材《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和从头计算法》,分别于1980、1985、1989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部教材内容比较丰富,能较全面地反映出这一学科发展的现状,在基本原理的叙述和公式推导方面又相当详细,较易为数学、物理基础较薄弱的读者理解,因而得到读者的好评。此外,他还在《化学通报》等杂志上发表过不少教学经验交流或专题讲座性质的文章,也使很多教师和学生读后受益不浅。据不完全统计,几十年来,他共编著了物质结构、量子化学、稀土等方面的专著近20部,多达800多万字。

徐光宪的学生中,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其中包括黎乐民、黄春辉等3名院士和3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季羡林教授称赞徐光宪是:“桃李满天下,师德传四方”。徐教授的学生严纯华则更贴切地评价老师:“科学家中有两种人,一种是‘工匠’,还有一种是‘大师’。前者的目光局限在具体的研究中,而后者则研究科学的哲学层面。徐先生则已经达到了后者的境界。”

大学化学导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环境科学基础;教学探索

为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这两大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根本问题,国家教育部于2010年批准设立了一个新兴交叉学科专业——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科学基础是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该课程涉及面广,既有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工程学、法学、社会学等自然科学的知识,又有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知识[1]。而且由于该学科发展极为迅速,课程内容的理解差异较大,如何紧跟时展的步伐,全面体现该课程的科学内涵,是环境科学基础教学中应该时刻思考的问题。

1教材的选择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内陆续出版了多部关于环境科学的教材,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刘培桐主编的《环境学概论》、清华大学何强主编的《环境学导论》、中山大学唐永銮主编的《环境学导论》、东北师范大学盛连喜主编的《现代环境科学导论》、南京大学左玉辉主编的《环境学》等。其中刘培桐主编的《环境学概论》被多家院校选为教材,因为该书理论体系较完整,既包括环境污染,环境评价、环境规划,又涵盖人口、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等内容。何强主编的《环境学导论》是以环境问题为导向,更偏重于环境问题的具体解剖和解决技术。唐永銮主编的《环境学导论》比较重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有一定深度,较适合研究生教学。盛连喜主编的《现代环境科学导论》则以生态环境为主线,淡化了环境污染问题。左玉辉主编的《环境学》引入了人居环境和景观环境,在基本原理上有所突破[2]。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普遍接受。关于环境科学的一些教材也比较重视人口、资源及其生态问题,涉及面更广。通过考察国内的多本教材,结合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我们最终选定的教材是南开大学鞠美庭教授主编的《环境科学基础》。该书教学内容以环境基本规律为主线,分别从全球环境问题、资源与环境、人口与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固体废物处置与管理、物理环境、生态城市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阐述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本教材中添加一些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的近期研究成果,同时重要概念均配英文解释,这更加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也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环境研究技能基础。

2教学模块的构建

以鞠美庭教授主编的《环境科学基础》为基本教学内容,我们设置了三个教学模块,第一大模块包括绪论、全球环境问题、资源、人口及生态系统与生态保护;第二大模块分述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物理污染等方面的环境保护问题;第三大模块是生态城市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探讨与实践。通过第一模块的教学使学生对环境科学学科有综合、系统的认识,明确环境科学的研究范畴、任务和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通过第二模块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机制以及污染物的危害,了解环境污染防治的基本途径和环境管理体系。通过第三模块的探讨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环境科学的认识,增强学生对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使命感。此外,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呈现上有深有浅、有详有略。比如,考虑到本专业学生后续课程中会深入学习固体废物资源化,因此讲授固体废弃物时资源化部分则略讲。鉴于学生对资源和生态系统等方面的部分知识已在中学掌握,这些方面的部分内容也略讲。而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探讨,则不仅限于教材内容,还就书本上未涉及的海洋污染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3教学模式的探索

环境科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渗透而成的新兴学科。由于本课程是在学生大一第一学期开设,所以整个内容的讲解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背景,又要激发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还要让学生掌握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研究的发展领域,了解环境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和新成果。针对上述基本要求,为了实现由“专业对口”观念向“专业适应”观念的转变,由“应试教育”模式向“知识、素质、能力”并重教育模式的转变,我们在本课程的教学别注重对学生科技素质的培养,从以下几方面做了有效地探索。首先,注重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备课过程中我们广泛收集、筛选、归纳相关材料,通过列举大量的案例来吸引学生的关注力,通过案例分析梳理专业知识,通过分享国内外前沿的科研动态让学生了解环境科学领域最闪光的前瞻性思想和环保领域尚未解决的难题,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这门课的意义。其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中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图片、动画和视频展现案例。注重课堂互动,将案例分析、专题讨论、项目调查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作用。可以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辩题,通过辩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去查阅资料、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再次,角色互换模式。分配部分章节让学生搜集资料,分组讲解。通过收集资料、甄选资料、制作课件、讲解阐述等环节,锻炼学生制作PPT课件及口头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通过角色互换模式,在培养学生个人素质的同时还有助于增进班级团结,有助于建立更融洽的师生关系。综上所述,环境科学基础的教学须不断探索,优化组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环境科学基础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梁红,郭硕.当代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5(51):93-94.

[2]马俊杰,王伯铎,宋进喜,等.“环境科学概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4(4):57-59.

大学化学导论范文第9篇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对实验内容进行了以下修改:删除“分光光度法测铁含量时λmax选择”和“分光光度法测铁含量”两个实验有;改进的实验:将“以铁钉为原料制备感光液”实验拆分为硫酸亚铁铵的制备、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制备及其感光实验、氧化还原法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组成、分光光度法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配合物最大分裂能及铁含量测定。

重视学生个性和兴趣培养,形成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型实验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的实验教学是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条件将学生成批安排,按照同样模式完成同样的实验,然后提交模式相同的实验报告。这种教学方式很难顾及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实验课程教学的核心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型实验教学模式。

1在实验预习和准备阶段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将每个实验室中的36名学生分成6个小组,通过预习讨论、做准备实验,发现和探究实验中的问题。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和学校提供的教学平台资源搜集相关资料,鼓励学生自己重新设计实验方案,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创造条件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2实验过程中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问题的解决还需要通过实验过程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预习方案进行操作。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预习方案进行检查,对没有原则性错误的方案通常不予以干涉,以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对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和学生共同寻求答案。同时严格要求操作的规范性,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实验品格。要求学生忠实记录实验过程和原始实验数据,当实验过程中出现与预测不同的结果和现象时,引导学生查询原始实验记录,寻求答案。只有这样,即便是实验失败了,也可以找出失败的原因。

3实验完成后学会探讨和交流问题实验完成后,需要做两方面的总结:(1)教师对整体教学情况的总结。对学生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回答;对实验中学生方案设计或实验操作中的优缺点进行点评;对学生的实验报告提出要求。(2)学生对自己实验过程的总结。如果说小组合作学习突出了实验的研究性和探究性,那么在实验完成后,安排以小组为单位的全班探讨和交流,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反应能力。要求每小组将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同时提出实验的改进方法。下次上课时,各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讲解,与其他同学分享实验结果和经验。通过介绍与评析、交流与探讨,将小组合作学习与多边互动结合起来。在互动环节中,我们常常看到有学生被“难住”了,有时大家对某些问题有了争议,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十分热烈,打破了过去课堂上那种“教师一统天下、学生保持沉默”的局面,每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展示出来了,经过这样的生生、师生合作以及互动交流与探讨,每一小组再结合自己的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在反思中进一步完善各自的实验方案,达到对知识真正掌握的目的。

建立综合创新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竞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实验课的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上,我们在实践中努力扩充教学范围,将大学化学实验Ⅰ的教学渗透到教师的科研及学生的课外活动中。为尽早给学生提供一个科学研究的环境,我院把科研讲座作为应用化学导论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学期有多位不同研究背景的教师,专门给学生做科学研究重要性讲座,向学生讲述自己的科研成果和体会,对学生进行科研思维的启蒙教育。学生对此课程很感兴趣,也非常愿意参与到教师的科研中来。同时鼓励学生积极申请学生科研项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明确资助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有:“山东省大学生‘调研山东’社会调查活动”“泰安市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每年两批)“泰山医学院大学生科研课题”等。每年都有多名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成功申请到相关的课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精心安排计划,认真指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竞赛以竞赛中的名次或胜负为诱因,可以满足学生的虚荣心和自我提高的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影响其学习效果[3]。教师可利用学生这一心理,通过妥善组织学习竞赛来激发学习动机,如山东省每年举行的“山东省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学校每年举行的“化学实验技能大赛”“趣味化学知识竞赛”,应用化学专业先后有多名学生参加,并分别取得了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通过比赛,提高了学生对化学实践技能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学生对化学实践技能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结束语

大学化学导论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普通化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实践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3年教育部就启动了国家精品课程项目,历时近10年,已先后建成3900余门覆盖多个学科、含有丰富网上教学资源的国家精品课程。这些精品课程是各高校长期积累的优质教学资源。但精品课程建设没有充分考虑教学资源共享问题,精品课程重申报,而忽视了其应有的传播、示范作用,再加上部分的课程网站标准不统一、内容不规范,互动不灵活,导致网站在教学中使用率不高。根据这一现实,从2011年起,教育部对已经有的国家精品课程进行升级改造[1-2]。2011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中,首次提出建设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其主要内容是:组织高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一批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并按照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对已有的国家精品课程进行升级改造,建设一批精品资源共享课[3-4]。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课程在2008年成为国家精品课程,经过多年的持续建设,“普通化学”课程于2013年入选成为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本文介绍了“普通化学”课程在升级改造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思考,希望为同类课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普通化学”课程建设回顾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课程的建设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本科教学层次的建立和教学特色的形成(1978-1996年)。桂林理工大学的前身桂林地质学校在1956年创建以来,一直开设普通化学课程。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后,“普通化学”课程由原来的专科层次的教学转变为本科层次的教学。在这期间,课程组全体教师从实验室建设到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根据化学学科教学规律和授课对象为非化学化工专业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三个努力”的教学指导思想,即:努力使教学内容体现现代化,努力使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努力使教学内容结合专业要求。1996年10月,“普通化学”课程与其他高校31门课程一起被批准为广西高校第一批自治区级重点课程。

2.更新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特色(1997-2000年)。“普通化学”课程是为非化学化工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1997年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对课程的名称和课时进行调整,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专业仍然称“普通化学”,学时为70学时,为必修课程;工程类、机电类、文经管类专业称为“生活与化学”,学时为30学时,为选修课程。在此期间,课程组教师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活动,使“普通化学”课程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声誉。“‘普通化学’课程建设”2001年5月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学成果三等奖。

3.加强学科建设,打造精品课程(2001-2008年)。进入新世纪以来,考虑到“普通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课,其建设长期游离于专业建设之外,这阻碍了“普通化学”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学院将化学工艺硕士点、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下的化学工程方向建设任务由化学化工教研室承担,这就为将“普通化学”课程建设与专业、学位点建设融合在一起提供了契机。这种以专业、学位点建设带动课程建设的建设模式,使“普通化学”课程建设更上一层楼。近几年来获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成果,2004年10月,“普通化学”课程被评为广西区级精品课程,2008年“普通化学”课程获评国家精品课程。

二、“普通化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

“普通化学”课程是为非化学化工专业学生开设的基础课,工科院校均要开设“普通化学”,选修学生多,覆盖面大。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与为化学化工专业学生开设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四大专业基础课不同。“普通化学”是一门现代化学导论课程,对非化学化工专业,通过“普通化学”课程教学,把化学理论、方法与工程技术的观点结合起来,使学生能用化学的观点分析、认识本专业工程技术中的化学问题。自“普通化学”课程2008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以来,我们结合形势的变化,对课程进行持续建设,特别是课程的升级改造过程中,以教学资源建设为主线,正确处理课程“特色”与“共享”的关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校“普通化学”课程于2013年入选成为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并在2014年成功上线。

1.重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课程建设的精髓,有了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才有基础。“普通化学”课程体系的重组,是基于课程组对以下问题的充分认识:(1)紧紧抓住“前沿

与基础相关联”、“素质与能力共同促进”这两条主线,对“普通化学”教学内容进行了前瞻性的改革。既跳出原来“无机化学”课程的影子,又能很好地按照化学学科的整体性规律在一级学科的层面上开设“普通化学”,使课程体系更完善,更能体现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2)以“化学基本反应原理及反应”、“物质结构理论及物质性质”为教学的两个重要内容,并努力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能力。(3)将化学原理与学生专业背景相结合,引入具有学生专业背景和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如能源、环境、材料及生命科学等,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学科交叉的意义。基于以上理念,我们建立了“普通化学”课程基本资源内容和结构,即将课程内容分为“热化学与能源”、“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控制”、“水溶液化学”、“ 电化学与金属腐蚀”、“物质结构基础”和“无机化合物”六大部分。课程的结构、内容、知识点、课时等方面的具体组织安排如下图所示。其中普通化学课程中“生活与化学”知识模块开设10学时;但作为选修课为工程类、机电类、文经管类专业的学生独立设课时,开设30学时。

2.师资队伍建设。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保障。几年来,我们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普通化学”课程组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50%,因此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尤为重要。我们吸引青年教师参加教学资源建设,要求老教师在编写教材、制作教学网站和多媒体课件、拍摄教学录像等教学资源建设时,一定要吸纳青年教师参加。一方面,青年教师可以在教学资源建设中发挥自己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较强的特长;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在与教学经验丰富老教师共同参加教学资源建设的过程中,熟悉了教学规范和教学规律,夯实了教学基础,同时也促进了自主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能力的提高。目前“普通化学”课程组青年教师均参加了广西区级以上的教改项目,获得部级、广西区级和校级教改奖项10项。教学资源的建设,锻炼了青年教师,提高他们的教研水平。

“普通化学”课程的结构与主要内容示意图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近几年来,我们结合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改革。将现代教育技术渗透在课程预习、课后复习、课程答疑、学生测验等各个教学环节中,构建了网络化教学新模式。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普通化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开放课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电子教案、考核办法、教学录像,习题解答等教学资源,供同学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之用。 教师通过网上在线答疑,在线测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并将网上学习的参与度,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之一。课程组积极鼓励任课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的专业背景,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及时更新丰富多媒体课件,使课件的制作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课程组研发的“普通化学”多媒体课件、“大学化学”多媒体课件分别在2009年、2013年获得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这些成果丰富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基本资源。

4.课程配套教材的建设。我校“普通化学”课程选用的教材是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写的《普通化学》,同时为了便于学生自学习,结合地方院校的办学实际,课程组还积极开展了配套教材的编写工作,公开出版了《大学化学实验教程》、《大学化学》。前者作为我校普通化学实验教材使用,后者为普通化学理论课重要的辅助教材。《大学化学》教材是针对工科本科专业学生对化学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的需求,对原有的工科相关专业的基础化学相关知识进行整合而编写的,以物质聚集态、化学热力学、物质结构、表面化学、胶体化学、配位化学、元素化学、有机化学为基础构建新的工科专业基础化学新体系,力求让学生在较少的学时内对化学知识体系和化学学科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该教材对化学知识要求较多的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非化学化工专业是一本很好的教学参考书。同时课程组教师在《大学化学实验教程》基础上,制作仿真实验,丰富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拓展资源。

三、精品资源共享课升级改造体会

在“普通化学”课程升级改造过程中,我们有以下体会,供同行借鉴。

1.基本资源分为课程概要和课程模块。课程模块下面是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下面链接的是各类教学资源(如演示文稿、教学录像、习题作业、例题、常见问题、名词术语等)。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建议课程模块是教材中的章,而教学单元是教材中的节(如果每节的内容太多,可将节按1节课的内容划分成若干节),课程模块、教学单元的设计不宜与教材相差太远。根据课程组教师特长,将课程模块(章)的教学资源由专人负责进行建设和管理,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而课程概要中的教学日历、考评方式与标准、课程大纲、课程简介、学习指南要简明扼要,要与实际教学相吻合,真正能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指导作用。总之,基本资源在建设中形成了以下特色:(1)立体化。多种媒体、多种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多种功能教学软件以及纸质文字教材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2)网络化。上传至共享平台的所有资源,都可以在网上运行或供学习者下载。(3)精品化。基本资源如授课录像、多媒体课件、作业习题、例题、实验指导等教学资源充分体现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对重点难点的剖析过程和教学方法。

2.拍摄的教学录像最好是课堂教学的实况。这样教师和学生都能在“状态”中,比较真实自然。拍摄之前要给学生进行动员,讲清拍摄注意事项。主讲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写好拍摄脚本交拍摄人员。拍摄的多媒体教室光线要明亮,采用双机位进行拍摄,恰当运用镜头,选择高质量话筒,确保主讲教师授课声音的清晰度。拍摄完成,主讲教师要积极参加后期的编辑制作工作,确保录像质量。教师上课用的PPT文字和背景对比要明显,以保证能清晰拍摄。

3.拓展资源的建设要注意为实际教学服务。拓展资源是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在网络环境中的延伸,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普通化学课程组向学生开辟的拓展资源栏目主要有在线考试系统、虚拟实验、师生交流系统、素材资源库等,这些教学资源丰富了的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为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构建了良好的平台。在线考试系统给师生提供了检查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良好平台,虚拟实验是学生预习实验的好帮手,师生交流系统为教师答疑解惑提供了方便,素材库为学生自主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熊永红. 对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 中国大学教学,2014(1):16-18,41.

[2] 董洪日. 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问题及走向[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27(6):17-22.

[3] 袁志坚,何文涓. 精品课程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之比较[J]. 中国技术装备,2013(36):62-63.

上一篇:情景化教学案例范文 下一篇:特殊教育导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