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教育范文

时间:2023-07-11 17:19:50

大学毕业教育

大学毕业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军医院校;毕业前教育;实践

[中国图书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736(2016)03-0320-02

军队卫生专业人才是建设军队卫勤保障现代化的基本要素之一,定期培养医学专业人员,是我军医院校的核心任务。当前,军医大学毕业生分配面临着一些问题。为此,我们选取某军医大学2013级、2014级军医、护理、药学、卫生管理、麻醉、生物工程、口腔医学专业等毕业学员1200名(男生1050名,女生150名),进行了毕业前教育的实践。现报告如下。

1方法

针对目前军队建设的形势和毕业学员的实际情况,主要采取大会交流、学生互动、专家咨询和个别交流等方法进行毕业前教育。大会交流主要邀请在基层工作的在职人员,讲解在基层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学生互动主要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听取每名毕业学员自身的想法,为他们答疑解惑;专家咨询主要是由有基层工作经验或对分配工作熟悉的专家,讲解目前分配的政策,全军医学人员需求情况,以及今后工作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个别交流主要是对分配到基层的学员,尤其分配到新疆、的学员,针对他们的问题、心理状况等,提出相应的建议及措施。

1.1集中教育

毕业学员分配动员大会教育最独特的功能在于通过教育和辅导,使毕业学员能够广纳新知,活跃思维,同时能够利用自己的才智和学识为自己的军旅生涯服务。大会主要介绍基层部队的工作内容和方法,通过大会教育,使大家提前进入岗位工作状态。对于支边学员,进行毕业前教育非常必要,因为通过教育可以了解相关的政策和待遇,把握今后工作、生活面临的问题。事实上,大部分毕业学员可以从大会教育中探索工作经验、人生价值及军人的奉献精神。尤其他们正值生命的黄金时期,很想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大会教育可以使大家尽快熟悉相关政策,提高为国奉献意识,体味人生价值所在。

1.2互动讨论

互动即双向参与,可以是毕业学员之间的共同参与,也可是毕业学员与分配政策之间的互动。使毕业学员带着愉快的心情面对分配,让大家吐露心声,探讨面临的问题,及时准确地掌握分配工作情况。学员也可以相互讨论,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摆脱心理负担和不必要的压力,在选择工作上互相尊重,共同进步。通过互动,可以熟悉学员间的思想变化,找出解决的办法。

1.3专家咨询

毕业学员面临的问题比较多,对分配工作的了解不够深入,对新的岗位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有必要咨询相关专家。因为大部分专家对分配工作比较了解,在探讨分配方法、制定分配政策时,专家可以提出合理化建议,有利于分配工作的进行。一些专家在基层工作多年,对基层卫生工作非常熟悉,可以为学员提供更合理的策略。毕业学员也可以结合自身现实问题,单独咨询专家,排除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特别是毕业学员在面临重大决策时,可以请专家进行答疑释惑。

2效果

(1)通过毕业前教育,学员可以了解毕业分配的政策及今后走向岗位面临的挑战;同时,可以根据全军医疗岗位实际需求,了解分配的岗位,正确认识自身专业与岗位能力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调整心态。(2)通过毕业前教育,毕业学员总体上能服从和理解组织安排,能正确分析分配计划和岗位,从思想和行动上坚持按需补充、面向基层、专业对口、合理使用的政策。(3)通过毕业前教育,毕业学员能够顾全大局,服从分配,到部队最需要的岗位上任职。尤其是分配到新疆、等艰苦地区工作的学员,能接受组织安排,把自身利益与军队建设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

3探讨

3.1强化为兵服务意识

应从加强本科生毕业前教育入手,不断强化“为兵服务”意识和国防意识,培养有事业心、责任感的得力人才[1]。逐步形成浓厚的奉献氛围,有效调动和激发毕业学员立足基层部队岗位、全心全意为基层官兵服务的热情。作为军医大学毕业学员必须把“姓军为兵”作为服务宗旨,用实际行动回答好“为谁服务”“怎么服务”“为谁发展”“怎么发展”的问题。

3.2强化职业理念教育

军医大学毕业学员走向岗位,要奉献、要发展、要立业,社会角色的转变使昔日的学子担起一份责任,无论对自己、对家庭,还是对社会、对国家乃至军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通过毕业前教育培训,学员要开始体会成人之义,具备奉献和顾全大局的意识,在部队立业、在部队扎根的意识。“弃尔幼稚、顺尔成德”,从走出校门的那一刻起,将要获得一个全新的社会角色,那就是一名军医,要有“舍我其谁”的气度与抱负[2]。在本职岗位上能够干一行,爱一行具有强烈的职业精神。

3.3强化服从分配教育

每位毕业学员不能凭个人的需要来选择岗位,而应让部队岗位来挑选自己,真正树立“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无论搬到哪里,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应当把部队岗位的需要当作自己最大的志愿,坚决服从组织决定,正确对待组织分配。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每位学员穿上军装宣誓入伍的那天起,就要准备为国防事业、国民安危牺牲个人的利益,坚决服从组织的选拔[3]。在工作岗位上,不论工作内容如何变换,条件如何艰苦,都应当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态度努力干好本职工作。

3.4强化热爱军队教育

对一名即将走向基层工作岗位的军医,应教育他们热爱军队,热爱本职工作。教育他们救死扶伤是军医的天职,哪里需要,哪里有任务,哪里有战场,就到哪里去。当今军队面临着许多新形势,应提升为兵服务的思想高度,不断改进工作态度。历来军医就是部队卫勤保障的骨干力量,为部队官兵减轻痛苦、不断提高战斗力,是军医的责任。作为军医更应深入基层,发挥自己的长处,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安心本职工作,在岗位上建功立业。总之,为更好地向部队提供所需的医学人才,军医大学必须做好学员毕业前教育,教研人员应当主动自觉地把研究兴趣、研究精力、研究重点调整到基层部队建设的现实问题上来。军医大学应该建立学员基层岗位培训制度,让他们在部队基层见习锻炼,了解基层部队医疗岗位的实际需求和工作内容,培养他们的基层工作能力[4]。应经常选派学员参加部队演习和非战争军事行动,搞好规范化培训[5],培养他们的专业认同感[6],不断积累部队工作经验。只有这样,军医大学毕业学员才能符合部队的需求,毕业前教育也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魏仕腾.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65):118-119.

[2]杨衍佐.引导高校毕业学员到基层就业创业的对策探讨[J].甘肃科技纵横,2009(5):4-6.

[3]宋惠艳.大学毕业学员到基层就业现状及其思考[J].理论研究,2010(1):50-51.

[4]刘锦华.引导与服务相济,促进毕业学员面向基层就业[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0):165-167.

[5]刘彦鑫.搞好基层军医规范化培训的建议[J].人民军医,2015,58(3):321.

[6]何旻蒂,卢永辉,陈纯海,等.加强预防医学专业认同培养的思考[J].人民军医,2015,58(3):347-348.

大学毕业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 毕业生 思想政治教育 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240-02

每年的毕业时节,大学校园里弥漫着离愁别绪,就要告别天堂般的象牙塔生活。那些即将离开大学校园,但仍深深眷恋着那段青春岁月的大学生们,回首过去的大学四年,一定在人生中留下了最美好的记忆。

然而面对着“终于毕业了”有许多大学毕业生欢呼雀跃。而大学生在面临离开校园和踏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心情必定复杂与迷茫。离开了熟悉的校园,走进社会这个大熔炉,大学毕业生们在各种考验面前能否淡然处之,游刃有余呢?在从学校通往社会的大门口,应该如何迈出这一步?我们对于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做出一番思考。

一、相关概念

(一)大学毕业生

大学毕业生的概念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大学毕业生是指取得硕、本、专学历的社会成员,狭义上的大学毕业生仅是指国民教育系列内的一般本、专科的毕业班在读学生,即处于本科大学四年级和专科大学三年级的大学生。

(二)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道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实已经涵盖了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等在内的诸多方面内容。对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采用全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大学毕业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预期目的。

二、大学毕业生毕业之际面临的问题

大学毕业生在此时会面临人生的重要转型期,会面临身份、思想等多方面的转变。同样的,我们还应该好好的正视每个人身上在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这些是我们的成长的印记,也是我们每个人珍贵的人生历程。

(一)身份转变

1.大学毕业生将要从一名大学在校生成为朝九晚五的职场人的身份的转变。当今时代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受父母亲戚的宠爱和娇惯,从不知生活的艰辛与复杂,一直在襁褓中的他们也缺乏社会阅历。他们曾经在大学校园过着以学习为己任的生活,单纯而又简单,但是一旦成为职场中人,就要面临工作的压力、岗位的竞争、团队合作等工作问题。

2.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还将面临一个重要的转变是,他们会组建自己的家庭。之于父母,他们履行着作为子女的责任和义务;之于爱人,他们履行着作为丈夫和妻子的责任和义务;之于子女,他们履行着作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他们肩上的责任和义务,不知不觉的重了起来,再也不能和一个学生的身份相提并论。从他们离开大学校门的那一刻,就要自食其力,独自承受生活的大风大浪。

(二)思想转变

曾几何时,大学毕业生也还是“一身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一代书生,然后离开大学校园后,他们单纯的想法再也不够应付这个复杂的社会了。于是,他们由寄居人转为独立人的同时,他们的思想更加成熟,从学习为主转为实践为主,他们曾经从容的笑对世界的时光再也不复存在,他们会产生对于这个社会的迷茫,对于工作的落差感。

他们从大学生到一个独立社会人的转变,自我人生价值也会发生变化。在校时,他们只需学习好即可,完成自己学业。离开校园后,他们要成为好子女,孝敬父母;成为好父母,教育后代;成为好妻子、好丈夫,为家庭做出贡献;好职员,为社会创造价值;还要成为一名好公民,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世界的和平发展做贡献。

我们可以从以上几方面看出,大学毕业生面临踏出校门和进入社会之时,在思想方面尤为负责和不稳定,因此,我们要重视对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指导。

三、对大学毕业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成功职业人,企业家演讲

总结起来,大学毕业生面对社会,有如下方面,是过来人总结的十点忠告:

1.要谦虚。大学生在大学里学到的只是理论知识,没有和实践结合起来,只不过是纸上谈兵,因此,大学生要时刻保持谦虚的心态,多学多问,虚心学习。

2.要吃苦耐劳。古往今来,每一位成功人士都是经历了各种艰辛和挫折才达到了最终的目标。抑或白手起家、抑或东山再起的他们不畏惧困难和失败,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谱写着壮丽的篇章。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同样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为自己的职场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3.要遵守职场规则。作为新职员,最重要的就是遵守职场规则,培养团队意识,服从统一协调。

4.要不断学习充电。大学生经过十几年的校园学习,掌握了许多的基本知识,但是校园里学到的知识总是有限的,有些甚至是过时的。那么进入社会后,在职场上要不断向前辈和同事学习,并在业余时间可以参加语言、技能等的培训班,不断地学习和充电,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不至于被社会淘汰。

5.要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进入职场,要面对形形的同事,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办事方法亦不同,因此,在处理工作时都要时刻谨言慎行,不要参与人际纠纷,也不要和同事产生矛盾,尽量和同事保持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以做好工作为己任,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工作最大的贡献。

6.不要频繁跳槽。大学生初入职场,并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如果频繁的跳槽,不仅收获不到上司的信任,而且也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金钱。因此,进入职场先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短期内先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做出自己的贡献,积累经验,时机成熟后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调整工作。

7.要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电视剧《士兵突击》中“钢七连”中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打动了许多人,同样的,我们面对各种工作也要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做好每一件份内的工作,用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完成每一项看似困难任务。

8.不要无理取闹。在工作中每个人总会遇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但作为一个新职员,最重要的是完善自己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不计较、不无理取闹。

9.不要挑拨离间。在同事面前千万不要对其他同事指手划脚,管好自己的嘴,在工作上该说就说,敢于表现自己,但在工作之余,切忌背后议论同事,言多必失。

10.机会总给有准备的人。当今社会竞争残酷又激烈,面对机会一定要抓住、抓好,不要给自己留遗憾。当然在平时就要注重学习、积累经验、构建人脉关系等,一旦拥有机会,立马出击,主动请求上司给予机会,让上司认识和认可自己,当然,升迁、升职就在不远处了。

(二)老师给予指导

大学老师应该着重开展对于大学毕业生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后,不再有学校、家长、老师的时时刻刻的呵护与指导,他们会面对金钱、利益、黑暗等等多方面的诱惑。大学老师应从理论和实例方面帮助大学毕业生认识到应该积极地、正面地应对社会的矛盾和工作的压力。

(三)学校开展实践活动:实习,考察

学校应在大学生毕业前就应对其有针对性的开展在社会、企业、义工等等方面的实习,组织他们考察并写出相关的报告、体会和心得,与企业的职工人员交流经验与教训,使他们明确自己大学毕业后即将面对的一切,并做好心理和相关的专业等方面的准备。

(四)相关的素质培训

我们可以在大学生刚入校时就对其进行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就业礼仪、职业道德、家庭责任、社会公德等等各方面的培训和教育,从开始就为离开校园的那一刻做好准备。

大学毕业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每年以数十万计增加,再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大学生以及农民工,使得我国每年的就业人数达上千万,根据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数据,2011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700万,比2010年的670万多了将近30万人,广大毕业生面对如此局面变的无所适从。除此之外,他们还面临着考研、学业、恋爱等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少大学毕业生由于不知道如何去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而感到非常的苦闷,少数生活目标不明确、思想不开朗的毕业生甚至出现了“意外”,大学毕业生的这一时期称之为“多事之秋”,因此,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千头万绪的窘境,如何做好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就成为迫在眉睫的工作。

2 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择业前的紧张焦虑

临近毕业,这些“天之骄子”仿佛一夜间从天上落到了地上,突然一下间面临着许多方面的压力,通过笔者的调查,85%的大学毕业生在大四第一学期就进入了择业阶段,因此产生了各种不同程度的焦虑心态:综合素质高、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担心能否找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工作:成绩不好的同学担心找不到要自己的单位:女大学生担心受到职场歧视:家庭困难的同学担心求职过程中的各种花费。同时,就业与创业、就业与考研以及就业还是出国深造也成了这些大学毕业生焦虑的源泉。

2.2 择业过程中的负面情绪

调查显示,85%的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前期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或者是因为大学期间成绩的平庸、或者是因为自己的所学专业、或者是因为自身相貌、或者是因为自身性格上的缺陷以及疾病等方面的原因,这就使得这些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屡屡受挫,严重的影响着自己的自信心。

2.3 离校前的复杂心理

调查显示,90%的大学生在离校前都会对自己几年的大学生活进行相应的回首总结,由于年少轻狂,大部分的学生在回首大学生活时,都会有相应的感慨,有对大学生活即将结束的伤感、有对大学生活的眷恋、有因为大学期间的玩乐而产生相应的后悔情绪,因此,在这一阶段很多大学毕业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补偿心理,对入党、评优以及社团活动及其热心,由于得失心较重又极易产生一些新的问题的出现。

3 加强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

3.1 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

人本思想强调人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管理的归属点。对大学毕业生进行人本管理。关键在于尊重大学毕业生的人格特点以及加强服务意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要确立“人”的中心地位,坚持一切工作都要以人为中心,充分发挥广大毕业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理解这一特殊时期毕业生的思想行为表现,以帮扶、善意的心态去教育和面对学生,让毕业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学校政策的制定以及市市中去。

3.2 加强情感管理

情感管理要求高校管理者用自身的真情去打动学生,这主要是因为大学毕业生都基本上是成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处事原则,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都已经基本成型,因此要逐渐弱化管理色彩,强化情感的引导力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3.3 创建高品位的校园毕业文化

校园毕业文化主要是以大学毕业生为对象,要符合大学毕业生的心理要求和群体特点,有助于大学毕业生个性化发展、素质提高以及个性健康成长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化氛围。要把毕业文化当做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建设校园毕业文化,对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提高校园文化的发展层次、拓展校园文化的建设空间具有重要作用,加强校园毕业文化建设,是对我国大学毕业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

3.4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

做好职业可以让大学毕业生受益匪浅,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非常小的,但是就是这种看似微小的差距却能够让人在未来的短短几年拉开巨大的差距,这其中的关键因素就是大学毕业生在上学期间是否探索未来阶段的发展规划并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4 结束语

在新形势下,如何将国家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加强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难题,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研究关注点以及视角的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丰富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我国高校开展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徐大图,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基础与方法[M],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7,3

[2]马方平,大学生职业指导[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

大学毕业教育范文第4篇

我是在我所在县的一所中学里实习。上课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从教案的设计到课堂的控制,再到老师自身情绪的调节,处处可见智慧的闪光点。英语作为中学的主要学科,有一定的升学率,而且教学时间有限。所以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保证每一堂课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应试教育是不可避免的现实,所以一定要保证教学的质量。我觉得: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其次,要灵活教授知识点。最后,老师应该用肢体,表情等各种语言去表现。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另外,批改作业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开始我认为批改作业很简单,只不过是打几个对号和错号,然后写一个日期。其实不然,作业中有我想象不到的问题。例如,字母大小写,语句的标点符号,还有抄错题得,甚至有抄袭现象。每次批改作业我都特别认真,一点小错误我都会让他们改正。利用自习时间辅导他们写作业。慢慢我发现他们得错误越来越少。看来,老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得是用自己得言行潜移默化学生,使其形成良好得行为习惯。

还有,课后反思也是非常重要的。讲课和听课完全不同。虽然我在台下准备的很充分,认为天衣无缝。但是,在讲台上由于一些因素,如某个同学的一个动作,或是某个同学的一句话,就会打乱我的思绪,可能导致我该讲的遗忘了,该说的没说或者是口误。每次讲课后,徐老师都会给我一些建议。一听徐老师点拨,就觉得确实是应该那样讲。所以一定要认真虚心地听取老师的意见。在以后的讲课中慢慢改进。毕竟经验丰富的老师比我更了解这些孩子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讲的快一点,什么地方需要停顿,什么地方应该督促学生做笔记,或者是该怎样布置作业。

总之,教师是一个崇高而神圣的职业,要当一名好的教师更不容易。在此次实习中,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学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师范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学高为师,行正为范”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加深。这就要求我不断完善自己,准备全身心投入将来的教育事业。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

大学毕业教育范文第5篇

实习单位:乐安第一中学

实习时间: 2009年2月9日——3月7日

专 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年级班级:05级数学(2)班

一、实习目的

实习是大学教育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累经验,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二、实习内容

难忘的2009刚刚过去,憧憬着2009,我迎来了我的第一件大事—实习。2月9日我就踏进了实习学校—乐安第一中学。这是一所历史悠久的首批省重点中学,以前我就在那里读书,哪里培养了我,走在校园有一种亲切感,同时也时常为自己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和班主任而担心,不过这就要靠自己去努力、去拼搏、去奋斗。

上学期我就和以前的数学老师联系好了,他也很高兴答应愿意带领我进行实习,在此也向朱明生老师表示感谢。

我将实习时间定为四周:第一周(2月9日——2月15日)主要实习内容——听课、熟悉教材、了解实习班级的基本情况。后三周重点放在讲课和班级管理。

先介绍一下指导老师及班级情况:

朱明生老师,男,毕业于抚州师专,后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数学系,从教数学20年有余。

现教班级:高一(1)班(实验班)数学老师

高一(6)班(优化班)数学老师兼班主任

高二(12)班(文科班)数学老师

教学风格: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思维很快,方法多样独特,注重解题技巧。

1、我的教学实习内容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ⅰ、听课

听取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讲课,不但可以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总结他们的教学特点,还可以与他们交流,探讨教学方案,这样自己在教学方面才能得到提高。在高一年级组听取了朱明生老师、陈合辉老师、老师、张义俊老师、龚兰老师等老师的授课,他们各有特点。如张老师在讲 “排列”时选取典型例题介绍多种方法,开拓学生的思维。例题如下

分别求下列要求的排列数

(1)6名学生排成三排,前排1人,中排2人,后排3人

(2)6名学生排成一排,甲不在排头,也不再排尾

(3)从6名同学中选4名参加4*100接力赛,甲不跑第一棒,乙不跑第四棒

(4)6名学生排成一排,甲乙必须相邻

(5)6名学生排成一排,甲乙必须不相邻

讲解:(1)多排变单排法:

(2)元素优先法:甲优先

位置优先法:排头、排尾优先

间接法:

(3)间接法:

分类原理(按第四棒位置优先法):

①甲跑第四棒(一举两得)

②甲不跑第四棒 (包括甲不跑的情况)

(4)相邻——捆绑法

(5)不相邻——插空法

归纳总结,达到举例的效果。

ⅱ、讲课

讲课是实习最重要的内容,是锻炼一个实习老师最有效的方式。首先,上课前要仔细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这个阶段老师要思考怎样引导学生,怎样安排教学过程等。在课堂上除了将课讲明白,还要有管理班级的能力,因为有许多问题可能发生。例如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朱老师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适当开点玩笑,不仅可以使学生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管理课堂纪律,排除外界干扰,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这些都是一个老师应锻炼和具备的应变能力,只有管理好课堂,讲课才能达到效果。

在实习期间,我上了一些新授课,习题课。每次上课前,特别是上课前我都会去和朱老师讨论教案,希望他指出不妥的地方,尽量减少在课堂上犯错。如在讲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时,第一要讲清算法框图

例题讲解:

课堂练习: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另外,我还批改了作业,在批改作业中认识到要对学生负责,不能只对答案,这就要求老师在批改作业时要自己做一遍,熟悉方法,这样才能发现作业中的问题。

2、班主任实习主要以下几方面

ⅰ、了解班级情况

实习开始,我向原班主任朱老师了解班级情况,例如住校生,走读生情况,个别学生家庭情况,月考排名情况,学习情况。每天早上7点到班上带领他们晨读及早读,下午第四节课辅导他们不懂的地方,晚上上晚自习前到班上看一下学生是否到齐,如果有晚自习,上晚自习,在班上答疑。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最近的情况。配合其它任科老师完成教学任务。

ⅱ、开展班级活动

实习阶段,我开展的活动主要有“主题班会”“新学期、新面貌”“大扫除”在主题班会上分析了过去一学期的事,表扬了一些同学,同时也指出了一些不足,希望他们改进,展望了新学期.” 新学期、新面貌”班会上让学生谈谈自己过年时的高兴事,在新学期有什么打算,为自己的目标努力。

三、实结

通过一个月的实习,我得到了一次较全面的、系统的锻炼,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在教育教学和班主任的实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的学生如此的渴求有一位知识比较丰富、能力比较全面的、能倾听自己心声的朋友。作为他们的朋友,我惟有仔细倾听、耐心询问、认真思考,最终协助他们增强认知正确看待和科学处理他们所面临的困难;作为数学老师,面对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精心备课、认真组织,用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个同学,用清晰的话讲解好每一个问题,用深切的情表达每一个核心思想。体味做老师的滋味。

在教学方面,老师不仅要知道怎么传授新知识,还要有管理课堂纪律,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也要有团队合作的精神,与其它老师交流意见,互相学习。另外,老师在学生面前要起一个模范作用,因此,作为老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真正做到德才兼备,为人师表。在管理班级方面,老师要对班级情况有个整体的把握避免造成对学生的偏见,也要对特殊学生给予多一点关爱,让学生感受身处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中,当然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有责任心。虽然做班主任比较辛苦,但班主任工作也是一门课程,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为自己的生活添色彩。

这一个月来,我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热切关注。他们以真诚而友善的眼神看着这么一个身材矮小却能力突出的老师充满自信的走过,走过令我难忘的实习。同学们在我的讲座上积极提问、仔细听讲,尔后以热烈的掌声鼓励,鞭策着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创新开拓,不断进步!我,以一颗真诚的心、朴实的情,以一名普通教师的身份打动了学校的领导、老师和亲切、可爱的同学。在此,我衷心的向他们表示感谢,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朱老师,同时还要感谢我的大学老师、关心和帮助过我的同学!

大学毕业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廉耻教育 毕业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毕业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关口,关系到毕业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廉耻教育旨在促使大学毕业生守廉洁、知荣辱、明善恶、分美丑,构筑毕业生牢固的道德底线。

一、廉耻观的文化内涵与廉耻教育的基本内容

廉耻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体价值观,是道德之底线,人伦之基础。所谓廉,指思想清正,引申为检点、自守之意。所谓耻,指因自己的言行不符合道德规范而引起的羞愧之情、羞恶之心。从先秦诸子到孔孟以来的儒学,中国传统文化无一不强调廉耻观与个人道德修养和治国安邦的密切联系。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孟子曰:“人不可以,之耻,矣。”[2]宋学家朱熹说:“耻者,吾固有羞恶之心也。存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为甚大。”[3]清末思想家康有为说:“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如心,则无事不可为矣。”[4]不仅古人管子将礼义廉耻视为国之四维,同志也将礼义廉耻同样视为国之四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廉耻观可谓中国传统道德的根本价值观念,构建了传统文化关于做人的基本要求。

中国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廉耻观教育。这种教育的实质是提升整个国民的道德素质,使人民有羞耻之心,自我约束。当下,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国民道德素质下滑。“特别是在文化与道德面临困境时,廉耻观念往往承担了道德底线的修复与人性复归的重任。中国文化精神之生生不息,道德礼义之薪火相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有着廉耻观念的再生功能作支撑”[5]。加强道德文化建设,重在加强整个社会的廉耻教育。廉耻教育,包含三个层面的主要内容:其一,廉耻的道德认知教育,使受教育者明荣辱、知廉耻。“羞耻之心,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毒剂,是善心的忠实保护神;真正学会做人,要从知耻开始”[6]。知耻,才能明善恶、知是非、辨美丑,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其二,廉耻的道德情意教育,使受教育者遵循廉耻的道德规范,完善品格,自尊自重。其三,廉耻的道德行为教育,使受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中以廉耻为行为标准,追求真善美,杜绝假恶丑。

二、高校大学生毕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毕业生是高等学校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是追求自身利益与价值的独立个体。目前针对毕业生的毕业教育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毕业教育重智育轻德育

多数教育者认为毕业生接受了多年的教育,已经思想成熟、价值观道德观基本定型,即将离开校园走向社会,德育已经不是毕业教育的主题了。毕业教育更多是强化毕业生的智育,提升毕业生的求职技能及适应社会的技能,忽视了针对毕业生走向社会的最后关口的道德教育。

2.毕业教育重形式轻内容

每所高校都非常强调毕业教育,旨在进一步促使毕业大学生完善综合素质,优化人才培养质量。各种形式的毕业教育轰轰烈烈,如:毕业典礼、毕业酒会、毕业晚会、毕业合影等。但这些形式普遍都缺乏深入人心的精神内涵。

3.毕业教育重就业轻教育

高校毕业教育更重视为毕业生求职就业提供服务,不断突出毕业生的求职指导、职业规划指导等内容,但不够重视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的道德教育、思想教育。

毕业教育的局限使大学毕业生中存在诸多普遍的问题。第一,不少毕业生就业问题突出。如:求职目标功利化,重短期效益轻长远规划,重个人利益轻国家和集体利益,重发达城市轻基层边远地区;求职过程失信行为屡见不鲜,轻易撕毁协议合同,频繁跳槽追高,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求职时甚至有男生穿着拖鞋招摇过市,女生穿着奇装异服以丑为美;求职语言表达言之无物,苍白无力;部分毕业生缺乏基本的文明礼仪。第二,少数毕业生严重缺乏廉耻心,如:自身不努力学习导致科目挂科,埋怨老师刁难他,临近毕业不是自强不息努力复习通过重修考试,而是低声下气哀求老师放他一马;不去积极主动求职找工作而是宅在宿舍沉迷网络游戏,不顾念家中父母生活之艰辛,以求职就业为借口大肆跟父母亲要钱。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有人才市场需求不足、结构不合理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毕业生自身道德人格不完善等主观因素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改善毕业生就业状况,必须使毕业生牢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从加强毕业生廉耻教育抓起,使毕业生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知廉耻,明荣辱。

三、加强大学毕业生廉耻教育的重要意义

1.增强大学毕业生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是新时期送给青年人的八字箴言。对大学生而言尤其需要增强明辨力。明辨是非利害、明辨个人与集体的荣辱与共、明辨个人与国家的兴衰共存,这些都是树立正确就业观的思想基础。加强廉耻教育有利于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2.加强大学毕业生社会主义荣辱观

廉耻教育重在引导毕业生廉洁知耻。加强廉耻教育利于毕业生强化社会主义“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八荣八耻指: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毕业生明明白白地做到“八荣八耻”,自然能克服求职就业的困难,脚踏实地沿着规划的人生道路前进,艰苦奋斗,最终心想事成。

3.巩固大学毕业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题,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了多个层面、多种形式的价值观教育。毕业期间加强廉耻教育有利于巩固大学毕业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使毕业生走向社会的时候,牢牢谨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核心价值观,时刻以此指导自己的生活与事业。

4.完善大学毕业生的行为举止

通过加强廉耻教育,可以促使毕业生提升综合素质,着装整齐得体,语言文明优雅,行为举止彬彬有礼,待人接物诚心正意,做事谨言慎行诚信为本,孝顺父母友悌兄弟姐妹,尊重师长心存感恩。

四、构筑毕业生廉耻教育的创新模式

1.诵读经典

如在毕业生中倡导诵读《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经典传统文化读物,使毕业生补上优秀传统文化这一课。这一课利于毕业生提升思想高度,领悟人生中廉洁自守、知耻明理的根本道理。

2.学唱良善歌曲

当代青年大学生所听的音乐多是靡靡之音。《礼记・乐记》指出: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正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正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大学生听了不善的音乐,往往是欲望膨胀,情绪躁动,自私自利。多听良善的音乐,能启发人的孝心、爱心、感恩心、恭敬心、责任心、事业心等。学唱良善歌曲,利于毕业生在音乐陶冶中,改变心性,懂得廉耻与感恩,责任与奉献,爱国与守法、孝顺与友善。

3.观看传统文化视频

播放优秀的传统文化视频,使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沁润与洗礼,明白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这个社会进步所需要的正能量,自觉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举办廉耻教育的专题讲座

邀请优秀的传统文化专家学者前来为毕业生讲解廉耻等传统文化的精要精髓,使毕业生在聆听讲座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

通过加强毕业生廉耻教育,最终目的旨在使毕业生成为知廉耻的有道德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每名毕业生做到“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说:“未来中国,是一群正知,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真正的危机,不是金融危机,而是道德与信仰的危机。谁的福报越多,谁的能量越大。与智者为伍,与良善者同行,心怀苍生,大爱无疆。”知廉耻、明荣辱的大学毕业生必将是我们这个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论语・为政[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2]孟子・尽心上[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3]朱熹:孟子・集注[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4]康有为:孟子微[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

[5]袁济喜.廉耻建构与文化本体[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04:114-121.

大学毕业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就业状况 体育教育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b)-0000-00

毕业生就业工作成为所有高校师生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的最后环节,是学校完成了学校教育任务后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环节。

针对就业问题,我国很多学者也进行了研究:毛振明教授(2011)认为是学校体育发展存在很多问题,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强化体育教育功能。季克异、黄汉升(2003)认为高等学校体育专业要培养全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增强就业市场竞争力。潘家武(2007)认为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毕业应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根据就业需求按排课程。谢欢(2010)认为高等学校应多开展体育社团活动,能够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业精神。不同的专家学者都有不同的见解,而改变就业状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经过不断研究、不断完善。

1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和问题分析

1.1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

由近两年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信息比较分析可知,人们泾济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们把健身休闲运动作为新的消费热点和生活时尚,体育社团、体育乐部、社区体育馆、大众健身房等各种体育场馆设施日益完善,体育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量较多,就业渠道比较广,就业对口率也较高。

由于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小学体育教师由教育主管单位统一招聘,对毕业生就业时间和需求数量有较大限制,体育教师专业大学毕业生求职竞争更加激烈。但农村义务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政策性就业渠道,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缓解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扩宽了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人才需求。

1.2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针对近两年毕业生就业情况,我将其影响因素归纳为以下几点:

1.2.1 毕业生选择少,信息量少,就业渠道窄,

由于教育专业毕业,大多数都选择当老师,而且选择去中小学,这就缩减了就业面。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人因为找不到工作而选择进入企业、服务行业、在家待业、自主创业等,另外随着高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工作持续开展,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选择入伍人数也有所上升,而行政事业单位类就业比例最低。此外虽然还有包括考研升学、自主创业、西部计划等就业去向,但依然选择太少。

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市场大多数是建立在以学校为中心的小规模的临时性市场体系,市场供求量小,而且信息量不足,体育专业的信息量更显不足,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的途径3.45%是通过熟人介绍,11.74%是通过人才市场,26.81%是通过网上查询,而50.42%的大学毕业生需要靠自己去寻找信息。通过对照,大学毕业生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就业信息方面有明显的差异,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能得到的信息就更少。

1.2.2 就业单位地理位置的选择

目前,中国地区发展差异较大,尤其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相比较,各种体育硬件设施还不到位。这就造成了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多数都选择到较发达的地区任职,导致这些地区人员相对饱和,不能解决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

1.2.3 学校体育的处境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虽然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有大多数人会选择教育系统,但由于不喜欢选择在中小学当体育教师,毕业生在择业时一心只想到高等院校工作、大城市和富裕地区谋求职位,很少考虑到需要人才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结果造成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

1.2.4 大多数就业单位用人要求

当前,大多数就业单位用人要求对知识和素质要求相对较低,有很多工作岗位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要求不高,普通劳动力就能任,这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而就从事体育方面的工作类型来讲,越来越倾向于时尚体育、体育舞蹈、武术、篮球、健美操等热门专业,而其他体育专业的同学则在同等条件下相对竞争力较小。用人单位在专业的选择性上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多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1.2.5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对就业政策的了解

大多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对我国现行的就业政策不太了解和不了解;由于毕业生对就业政策的认识不足,就业的盲目性增加。

1.2.6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要求偏高

受社会制度的影响,多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毕业生的家长依然希望他们选择体制内就业。比如政府机关、垄断行业、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因为,总体而言,这些部门和行业就业稳定性相对较高,收入相对稳定,也有利于个人发展,所以,成为多数大学生的就业首选。相反,选择体制外的大学生就业相对较少、

1.2.7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文化素质的缺陷

由于受体育教育专业限制,该专业毕业生本生文化知识相对较差,又因长期致力于体育方面训练、技能、理论等相关学习,致使其在文化素质上大打折扣,对其他专业知识缺少接触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摆在面前,也无法把握,因为缺乏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去承受这份工作。例如:公务员的考试和其它公招考试。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相当困难,文化素质的局限也是本专业毕业生择业一大影响因素。

2 对策和建议

2.1建立健全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应当积极调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坚持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设置体育专业,多开设热门的体育专业,坚决砍掉不实用的专业,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专业课程设置,逐步走向根据社会需要设置体育专业,以社会需求定培养方向的道路,增强本专业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使学生学有所用。

特别是在当前体育产业化的浪潮中,高校可依据社会需求适时培养一部份体育经营人才和体育经纪人,在体育专业中增设体育经营管理方向、时尚体育、体育舞蹈和体育经济等人才培养方向,引导体育专业学生以体育专业为基础,努力学习各门文化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核心竞争力,满足职业发展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2.2拓展工作思路,创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方法

开阔视野,拓展本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途径,逐步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全员化和社会化,形成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家庭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互动式工作格局。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运用现有的科技资源,如手机、微信、qq、微博等,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就业信息,与大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求职中遇到的问题,并鼓励他们自己寻找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独立面对问题,实现自身价值。学校应建立良好的信息服务体系,根据本专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深度信息服务,为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用人单位建立起畅通、直达的沟通渠道。

加大本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力度,通过自主创业可以为本专业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锻炼机会和兼职就业平台,全面提高本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改善本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就业现状。

2.3思想教育引领,指导本专业毕业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教育工作是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高校和谐稳定大局。高校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宣讲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鼓励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调整就业心态,调整就业期望值,准确定位,明确职业发展方向。结合实际,完善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系统思考和研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帮助学生发现、发展各自的志趣、潜力和特长。提高大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今的就业市场,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学校应引导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珍惜就业机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多学习、多操作、多磨砺。鼓励毕业生走入基层,走入广大劳动群众当中,,服务农村教育和民办教育。除传统体育岗位和相对集中的竞技体育工作外,积极引导毕业生参与全民健身领域,拓展就业渠道。与此同时,学校要培养毕业生吃苦耐劳、勇于挑战和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积极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

3 总结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必须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专业发展思路,有针对性地加快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的调整,以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为核心,整合教学资源,增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与就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实现体育教育专业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学生的需要[1]。努力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大学生不但掌握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精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切实提高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动手能力、专业能力、就业与创业能力、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向“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创新、广适应”的复合型人才转变,有利于提高择业和就业的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1] 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研制及其主要特征[J].体育学刊,2003,(3).

[2] 张辉.中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思考[J].济南城建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知识经济,2010,(24).

[3] 陈晓星.影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6).

大学毕业教育范文第8篇

尽管收入有高有低,但涉及孩子的教育支出,每个家庭都是尽可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环境,教育支出因此成为多数城乡家庭一个沉重的负担。

一般来说,中青年龄段的居民对消费的贡献率最高,但是,这部分人群恰恰要面对子女长达15年左右的教育支出问题,而随着近年来教育费用的持续攀升,强化了居民的储蓄愿望,让消费主力成为储蓄主力,进而制约我国城乡居民的即期消费。

农民屈昆:农村供个孩子读书挺吃力

沈阳市沈北新区的农民屈昆刚刚在开发区的“街上”买了房。房价16万元,首付款差不多耗掉了父母和他两代人的“存款”,还和亲戚们借了几万元。

“如果不是孩子下半年上小学,我不会下决心进城买房。”屈昆一家五口还是农村户口,家里还有地,一年地里收入七八千元,他和妻子在开发区一家做刹车阀的企业上班,两人月收入4000元,即使在农村,这样的家境也不算富裕。

“孩子上幼儿园阶段,每个月学费、伙食费就得1000多元,差不多用去1/4的家庭收入。下半年进城上学,每个月最少得1500块钱。”他说,这还不包括伙食费和临时收的各项杂费。村子里也有小学,各项费用虽比城里低,但教育质量屈昆信不过。“10多个老师,只有20来个学生。老师不成!不过没办法,好老师谁来农村?能走的也都走了。”

买了新房后,屈昆家每个月得还1000多元的房贷,日子更要精打细算。“按现在的收入,供完小学没问题,往后的学费就得从长计议。”为了减轻高中、大学的学费压力,屈昆在孩子1岁那年听人劝买了份“鸿运少儿”商业分红保险,“从1岁到15岁,每年交1700元,高中、大学阶段能返回4万元。”屈昆很为这个决定自豪。“就算钱不凑手,我也先借钱垫上保费。我们农民,收入低,又不懂炒股、理财啥的。买这个保险,就是强制自己存点钱,别等孩子需要时拿不出。”

现在屈昆经常带孩子进城去看看自家那正在盖着的楼房,还有旁边的小学校。“我得让他知道家里为他上学、有出息,可是下了本了。不读书改换门庭,将来他还得回来种地!”屈昆说。

【点评】

在农村,由于近年来义务教育实行免除学费、书本费和给予伙食费、寄宿费补贴等政策,农民家庭直接的教育负担大为减轻。

但随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集中教学资源,产生了大量新的家庭教育支出,比如交通费、伙食费、住宿费等,农村学生的其他上学成本反而较从前增加了。

此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农村学校面临严重的“生源不足”和“教员不足”问题,让农村学生不得不进城上学,“提着火盆走山路”、“背着红芋进课堂”的情景,让人心酸。

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教育费用已成为农户最主要支出,许多家庭为此背上沉重债务。吉林省白城市一份对当地40户农户的调查显示,2008年,这40户家庭子女人均教育费用12562.5元,占户均家庭总收入约60%,农民子女人均教育费用相当于4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

公务员蔡锡元:女儿大学毕业前,不敢随便花钱

蔡锡元是河南省某地级市科级公务员,月收入3600元左右,他爱人在事业单位,月收入2000元。“在我们这儿,跟同龄人比,我俩的收入还算不错。”

但细细算起家庭开支,蔡锡元并不轻松。“家里基本上没有什么高消费,女儿刚上初三,不等她大学毕业,我们是不敢随便花钱的。”

为了让孩子上当地的好初中“小班”,蔡锡元每学期要交4400多元学费,此外书本费、考试费、资料费,每学期差不多要交500元。“伙食费分三档,6元、8元和10元的。咱孩子正在长身体,每天吃个中档的,一个月22天就得176元,再加上牛奶,将近200元。”蔡锡元说,这些钱还是“有数的”,要是加上“补课费”,一般家庭就很吃力了。

“数学、语文、外语、物理、化学都补课,每个星期一次,一门课每个月300至450元,你算算,要是孩子功课差点,五门都得补,家里得掏多少钱?!”此外寒、暑假也补习,20天400元,都是孩子自己的任课老师、班主任上课。“讲新课,你不去就跟不上,去了就得交钱,家长没有任何办法说‘不’。”

“之前上面也多次查补课的事儿,但往往是一阵风。搞得老师们也‘精’了,都等补课结束后,听听风声再收钱,反正家长们不敢赖。”蔡锡元说。

“不过,说心里话,我们也能理解老师的做法。其一,现在的应试教育,老师给你孩子补课是对孩子前程负责;再者,老师们的待遇实在太低了。中学教师一个月1800元左右的工资,还不如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确实不能体现他们的付出。”

蔡锡元说,以现在的家庭收入,供孩子读大学不成问题,不过还不敢奢望将来送孩子出国什么的。“一年几十万,家里要卖房子才能供得起。回国后如果没有关系,可能连工作都找不着,不值!”蔡锡元说,他有在县城和农村的亲戚,干脆让孩子中学毕业后上中专、技校这类“蓝领摇篮”,一是学费低、二来找工作靠谱点。“教育负担重,很多家庭根本没有能力让孩子选择自己的人生。”蔡锡元说。

【点评】

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虽然免除,但家长们仍要面对名目繁多的“费”,如补课费、择校费、赞助费、住宿费等。“一边免费、一边收费”现象比比皆是。2009年审计署的审计报告显示,2006年―2007年,全国共有19个城市的教育部门和学校违规收取择校、补课、赞助等费用5.02亿元。

教育支出对中等收入群体消费预期的影响最大――对于各种与“分数”挂钩的学杂费,他们既不能像高收入人群那样丝毫“不在乎”,也不能像低收入家庭那样彻底“不敢想”。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对教育连年增加投入的“好处”就会被抵消,即便是扩大消费的中坚力量――中等收入家庭,也将陷入“只要家里有个上学娃,想花的钱也不敢花”的困境。

白领孙雪:从幼儿园到小学毕业至少要拿出22万元

孙雪和爱人都在北京的外企工作,年收入30万元左右。他们的儿子今年读小学三年级。两口子工作比较忙,孩子读寄宿小学。

孙雪说,收入虽然还可以,但家里的大开支,除了房贷仍然是孩子的教育支出。“跨学区的赞助费3万,每年学费、伙食费1万多元,钢琴费12000多元,其他的零星费用一两千元。我们为了让孩子英语考级,报了‘一对一’的精学辅导班,每小时收费200元,一年得2万元左右。四年级以后得考虑‘小升初’的问题,还打算给孩子报个奥数辅导班,‘烧钱’似的,开支不小。”

孙雪算了算账,从孩子上幼儿园到完成小学,至少要拿出22万元。

孙雪家住朝阳区,但打算把孩子送到海淀或者西城区上学。舍不得孩子来回跑,还要考虑就近买房子或租房子的问题。“学区房贵得吓人,有人说在人大附中旁边买1居室的钱,可以去悉尼买个别墅,房租也高得离谱!”孙雪说,中学以后面临高考压力,花在辅导班的钱肯定会增加,大学如果到国外念,开支更要以十万、百万计。

“收入虽然不低,但家里还是蛮节约的。我从来不买名牌的衣服、包,我们也没有出国度假这类‘高端’消费。为了孩子,能省则省。”孙雪说。

“给儿子报名英语辅导班的时候,他还开玩笑说自己是班级里最后一个吃课外‘加餐’的,现在班里49个孩子‘全军覆没’了!”孙雪说,孩子的同学家境都差不多,家长们大都是大学毕业留京的“移民”,自己一路奋斗过来,生怕孩子“掉队”,虽然如此“大投入、高标准”的课外教育有点非理智,“可这是大势所趋,没办法!”孙雪说。

【点评】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激励着多少父母亲不吝金钱培养孩子?又有多少家庭纠结在应试教育和能力教育的取舍中?结果呢,一方面为应付高考,让孩子进各种辅导班,一方面又强调对孩子能力的培养――钢琴、舞蹈、科技……样样落不下;上一所好的幼儿园,然后再上一所好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最后考上理想的大学,便成为大多数家长为孩子设计的人生“五部曲”。从一出生到进大学,孩子、家长都疲惫不堪。

这其中,有家长自身的“盲目”,也有无可奈何的苦衷――如果没有户籍限制、没有跨区择校的种种“樊篱”,不一定非要送孩子去学奥数、学特长,透支童年的快乐;如果没有优质大学资源的紧缺,何必为了分数,挤破头地“课外辅导”?

虽然国家早有明文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要坚持让学生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但是择校现象在各地始终存在,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有专家指出,政府在提高教育投入、增加社会教育总供给能力的同时,必须在完善供给结构上下功夫,降低城乡居民家庭为“不均衡供给”所额外负担的教育成本。

老板金立松:花大钱送孩子国外读大学

在北京自己做企业的金立松家庭资产已过千万。女儿的学龄前阶段,恰是金立松企业的初创时期,两口子比较忙,把孩子送到了私立幼儿园。“一共花了30多万元,效果还不错。”

孩子户口在宣武区,初中、高中在东城、海淀区读,择校费、学费、房租以及英语的口语和托福辅导班,几年下来也要几万块。

金立松说,正在读高三的女儿已经申请自费去国外读大学,因此放弃参加国内高考。出国留学每年学费、生活费大概5万多美元,大学四年要花费150万人民币。

“还谈不上负担,而且我觉得这种投入还是值得的。”金立松说,自己不认同国内的教育体制,特别是大学教育。“非人性化的,题海战术、应试压力,扼杀孩子的创造性,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相比之下,全球顶尖的名校,虽然收费不低,但拥有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全面的教育和全球化的视野,多花些钱也是值得的。

金立松的女儿选择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艺术史专业。“孩子有艺术天分,我为她提供了比较好的经济基础,她不用担心将来毕业后的收入问题,也不必像一些困难家庭,孩子入大学时就不得不考虑将来毕业后能不能还‘学费债’。”

金立松说他的许多朋友都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说白了,我们就是宁可多花钱,也要让孩子尽可能接受最好的教育。毕竟只有一个孩子,不能在这些事情上马虎。”

【点评】

据教育部数据,2010年国内有近100万学生放弃高考,其中出国留学者占21%。与此同时,被称为“美国高考”的SAT考试,在中国每年的招生人数从2003年的一两百人,猛增到今年的1万多人。许多家庭,宁可背负巨大的经济压力,也要把孩子送出国门去。

上一篇:社会体育管理范文 下一篇:公益经济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