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科技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1 05:12:20

初一科技论文

初一科技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学教学;激励;后进生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4-0079-02

每个班级总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生活的经历,周围的环境,以及自身的接受能力等各方面的主、客观因素,造成了学习上的困难,过早地丧失了学习兴趣,学习探究能力较弱。这部分学生也就是所谓的“学习后进生”。 如何激励学习后进生的学习是当前教育教学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学习后进生往往是自尊自傲又自卑自弃的。其实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有自尊心、上进心和好胜心,但由于学习成绩差,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否定性评价,因此常有严重的自卑感。他们有进取心,但由于学习习惯不好,加上意志力薄弱,往往是决心有余而恒心不足。部分后进生为了补偿学习上失落的尊严而挖空心思做一些违纪的事来满足表现欲,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在初中科学教学实践中如何激励后进生,使每一个学生都爱上科学探究呢?笔者为此作了一些探索。

一、理解与关爱是前提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学习后进生是最敏感最易受伤害的群体,由于学习成绩差,往往一见教师就害怕,但是内心却急切地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关爱。面对他们,教师要做到真心实意地热爱、关心、体贴,充分尊重、信任他们,与他们交朋友,谈心,消除距离感,使后进生亲其师,信其道。

二、树立信心是关键

信心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对于还处于混沌之中并屡战屡败的孩子来说,尤为如此。所以,对于初中科学教师来说,最关键的是一开始就给后进生树立信心,让他们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学好这一科。

1.重要的第一印象。虽然小学也有科学学科,但作为非考试科目,一般没有系统地教学,学生对科学这一学科的印象是模糊的。因此,面对初一刚入学的新生,第一节课不应该马上讲授新课,而是应该用以介绍科学这一学科。应该首先给学生这样的第一印象:这是完全不需要小学基础的学科,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小学无论取得多么骄人的成绩,现在都是从零开始;小学哪怕总考零分,现在只要认真学习,都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然后简略地介绍一下第一册的内容,逐章逐节地介绍,中心思想是每一章节都很简单。总之是要给后进生的第一印象是:他们是完全有条件学好科学这一科的。

2.化整为零的激励。尽管有了美好的第一印象,每章书学完后还是会有这一章节的后进生。这时候需要教师化整为零的持续激励。因为科学学科的特殊性,每册书有四章,每章之间的内容相关性较小。因此,教师可以在学每章书之前,用一些时间介绍这章书的有关知识结构,中心思想还是简单。如此可激励后进生,让他们觉得虽然前面的章节没有学好,但这一章可以学好,后进生内心的自信之火再次熊熊燃烧。

3.目标激励,体验成功。目标激励是让后进生的学习激情得以持续的最有效的手段。但是让后进生树立长期的信心不容易,一般以一单元的学习为期限给后进生一个近期的切实可行的目标,让后进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并且要求他们在这一期限内每天的作业都达到这一目标。然而对于基础太差、学习能力太弱的后进生来来说,面对整章书他会觉得面临一座大山,并且是自己无法逾越的,那么就要求教师把这座大山变小。教师可以一节课为期限来给这部分学生定目标。在每节课前给这些学生定一个他们要本节课可以达到的目标。教师要重视后进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适时给予激励性的积极评价,使后进生体验成功愉悦,维持更长久的学习动力。

三、产生兴趣是内动力

学习后进生都有个共同点:对学习的兴趣不大。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使后进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1.因势利导,激趣生效。科学学科是一门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的有利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科学新知,让后进生有效地从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2.学以致用,体验成功。学习后进生在学习成绩上很难取得成就感。因此,教师要引导后进生学会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去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做个科学知识的有心人。并且鼓励后进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创造科学小发明等。

3.设计实验,自主探究。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后进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乐趣。

四、严格要求是阶梯

教师必须对后进生严格要求,尤其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因为大部分后进生课余时间的学习效果都很难保证。简单地要求后进生认真听课是没有效果的,必须提出具体的要求,并且教会他们如何执行。要求后进生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上课过程中必须手里拿着笔,桌上摆着书,要眼到、耳到、手到、脑到。要后进生达到这些要求需要过程,关键在一开始要坚持要求,重复提醒,不要担心完成不了教学内容。磨刀不误砍柴功,习惯养成后接下来的教学就得心应手了。

严格的要求对后进生来说都是阶梯,每跨出一步就上了一个台阶,但其实每次抬脚都很辛苦。为了后进生能坚持,教师要给足动力。最好的动力是老师适时地鼓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后进生尤其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当后进生取得明显进步时不但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张旗鼓地表扬,还要告诉家长,这样,学生更会倍受鼓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五、密切关注是良方

后进生的努力大都是不会持久的,他们的坏习惯是很难根除的,常常会反复出现。因此,要像医生对待慢性病人一样,做好长期治病救人的准备。长期密切地关注是最好的药方。不忽视他们的每一次怠慢,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鼓励,时时点燃后进生希望的火花。长期关注着他们,对于后进生来说,是一种约束,也是鼓励。

参考文献:

初一科技论文范文第2篇

1按层次复习,逐步到位

复习应该多轮反复,按不同层次确定不同的目标全面系统地复习,拓宽知识,夯实基础。

在这个复习阶段要依据课本逐册、逐章、逐节全面复习,复习进度慢一点,步子稳一点,要求细一点,落实具体一点但要注意不要搞成上新课。复习不是简单知识的重复,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提示出这节课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概念。老师教学时要在“精”字上下功夫,即讲课时要语言精炼,线索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时间和空间概念明确;多设问,启发学生思考,多让学生分析、发言、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章每节的基础知识做到人人过关。

复习要综合,有跨度,有比较,有重点,既抓纵向线索,又抓横向联系,分门别类,在同中找异,异中求同,适当组合。在评价人物、综述事件、观点运用、材料分析等方面,理清线索,把点、线、面上的知识贯穿起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构建知识网络,获求规律性的认识。

这一阶段的复习,一方面进行综合复习,查漏补缺,突出重点知识。既要有一定的跨度,又要有一点广度和深度,要抓住中心,以点带面。另一方面要进行强化训练,通过练题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练题形式要多样化,包括课堂的口头回答、书面作业、单元检测、月考等,但不要搞成题海战术。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使能力得到培养。

2读、讲、练、评、相结合,环环扣紧

“读”是基础。要强调学生反复读记,多次重复,提高课本利用率,不断同遗忘作斗争。:重点记忆,准确无误;理解记忆,左右逢源;联想记忆,举一反三。

“讲”是关键。教师为主导,“导”就是引,“引”就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讲。抓历史走向,抓前后照应,讲清历史事件始末,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一个过程,在某一章节了结,顺势追问反溯,把教材中分散的知识点串连起来,如把孙中山各个时期活动加以整理,列成专题讲给学生。除此之外,我还列了一系列专题,如西方列强的侵华专题、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专题、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专题、科技革命专题、专题等等。抓关键、抓重点。主要是抓住“转折点”、“新阶段”、“第一次”、“开始”、“开端”、“性质”、“标志”等。抓深入、抓疑点,明知故问,有意设疑,多问几个“为什么”。

“练”是巩固,也是应用。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是提高。每次练习、测试之后,都应重视讲评,质量是靠练和评得出来的。在评的过程中,主要是评出方法,评出信心,教会学生审题、解题技巧,不断自我完善。

3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联系乡土

学习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留心也可以学到历史知识。在复习过程中,要善于把握现实社会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并把它们和课本知识联系起来,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认识和分析它们。热点问题体现了历史试题的开放性和时代气息。

近年来中考并不回避热点问题的考查,在考前复习和训练中一定要多加注意,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联系现实进行总结复习。例如,关于台湾“公投”,要能结合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统一是人心所向,历史所趋,“公投”是违背人心,违背历史,必以失败收场。解决的途径是实行“一国两制”。

此外,作为考生,也要对自己的家乡历史特别关注,能够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

4仔细研究考纲

考纲是中考的重要指导用书,复习时要紧扣考纲,研究考纲,有的放矢。在复习时,要认真阅读和对照考纲上的内容,按照考察水平的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安排复习,考纲上没有的内容不是考试的内容,可以不复习或只作一般了解。

考纲是中考命题的直接依据,要从中了解考试范围、内容、形式、题型及其要求等情况,结合近几年来中考试题,把握考试命题方向、难易程度,选择一些能充分展示考生能力的新、活题型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

5注意学科间的渗透

学科间的渗透是近年来中考考试改革的一个重要动向,这不仅是对学生基本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考察,也是对教师综合业务素质的考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专,而且要博,要想达到既专又博,平时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在教学中也要给学生提到,并进行专项训练。学科之间的综合考试常见的有历史与语文(如材料分析题、问答题对材料的阅读与分析、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与政治(如时政热点的考查)、历史与地理(如填图题、识图题的考查)、历史与数学及自然科学(如民国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历史图表数据的分析)等学科的综合渗透。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学科综合意识,基础知识扎实,思路开阔,在训练过程中多从学科联系方面去锻炼思维能力。例如,在复习“郑和下西洋”时,要学生弄清郑和下西洋经过的海域、最远到达地的地理位置等;在复习“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时,引导学生分析和平与发展的辨证关系,这反映了历史学科与政治学科的渗透。

6沉着应考,留意细节

首先,开卷考试首先要有“卷”。现在一些同学缺失了初一、初二的教材,不仅降低了上课的听课效率,也对中考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所以,把书备齐是第一步!在考前应准备好所有的教材和打算带到考场的资料,避免在考前发现遗忘后惊慌失措。

其次,认真审题,科学分析。拿到试卷后简单的浏览,选择比较得心应手的一份先做,看到题目后,不要急于翻书开卷,先要有层次的审题。尤其是图表题,要先仔细观察图、表的形状、注释、标题、说明等,结合问题找出相关有效信息,综合所有信息后,认真思考后,找到并结合课本出处,依据题目要求作答案。对于选择、判断、材料、问答等题型,要仔细阅读,抓住关键词语,忽略无效信息,将关键词综合分析,结合课本内容,理清思路。对于一些与平时练习时比较接近的题目,千万不要以为可以照搬原题答案,盲目抄袭,要独立思考,找出区别与联系,当然也可以借鉴有用的部分,加深自己的理解。

另外还要注意时间,任何一门课不能超过一个小时,以免影响下一科。遇到难题及时查阅课本并思考,如果短时间内没有答案就先做后面的,不要因为一道题耽误太多时间和精力。

最后,做完一定要检查,避免出现漏题。

我们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答题能力的培养,历年的中考中我们的学生都会犯一些不应该犯的错误,如审题不正确、书写不整洁、答题不规范、漏题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的强调并纠正。

初一科技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思维、创新个性。

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这为中学生物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枣在生物学科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冲出“应试教育”和“减负”的找到了突破口,激发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目前中学生物教学的弊端是:老师依纲靠本地教,学生死记硬背地学,唯分数和答案为重,效果差,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创新教育是改变这个弊端的最好途径。作为中学生物教师我们该如何开展中学生物的的创新教育呢?

一.创新课堂教学。对于当代教育,教师不仅是教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创新学习,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的时代。要学生创新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得先创新课堂教学。由于中学生物教材主要是于陈述性为主,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突出学生学。在教学上让先学后导或先练后教等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学作为教学的首要环节,把学置于突出位置,实现教学活动重心由教师的“教”向学生“学”的转移,培养学生学的能力。如在上《环节动物门》这一课时,我们在专门设计了一节“玩蚯蚓”实验专题课,让学生先接触蚯蚓,让同学们在草坪上玩,玩了一会儿学生问题就来了。学生:“老师,哪一端是蚯蚓的头部”?(知道的同学马上告诉他,旁边的同学说不是,就两个同学争论起来了)老师:“关键的是要有说服别人的证据”。(学生马上翻开课本,找证据 )……。这样不但可以了解学生已经有的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每堂课都感到自己能探究出生物的奥妙来,学生才会学得有趣、有劲。

扬师生个性。在组织教学上,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地学和教师个性地教。有的学生善于动手实验,有的善于观察,有的善于发现问题,有的善于分析问题,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利用自己的长处来学习,也可以引导他们在上课时自由组合,充分利用个人的优势,达到整体的学习效果。如讲述《软体动物》时,学生到了实验室门口,看见一张座位表(我按照学生平时的个性特点来安排好),觉得奇怪?更奇怪的是座位上还有一张空白的纸?一上实验课,我就让学生根据小组实验观察的情况,提出问题并讨论,白纸用来做记录。事实上,这节课学生记录的问题多,自己解决的问题也多。在生物学科的能力课上,我把各种学生按照他们的个性分为观察课题组、探究课题组等。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学习,较聪明的学生可以在课上学习有关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甚至可以自由地在实验室进行本节内容的生物课题研究,而不必“齐步走”,将个别辅导与班级辅导结合起来,形成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培养创新思维。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开展创新教育,在不改变教材和课时计划,运用创造性教学方法,充分挖掘教材的创造因素,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思维训练。创新思维的核心是指有创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前提是引发学生渴望创新。

1.营造气氛,激发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抽象的思维活动,不能凭空产生的,须借助外因的刺激,引导产生探究氛围,激发学生的欲望。如河蚌的解剖,我是在实验桌上摆有养河蚌的水槽,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去观察,学生有的将河蚌放在开水中,有的直接用解剖刀解剖,有的敲开,学生在的环境氛围中相互启发总结出较好的解剖方法。 如第二生物课题组在研究昆虫的触角的作用时,我给学生推荐了西楚霸王的故事:“秦朝末年,刘邦、项羽争夺天下,刘邦的谋士在项羽将败退的乌江畔,用蜜写下 “项羽自刎乌江”,项羽败退至此,见到的是蚂蚁组成 的这六个大字,以为天意,刎颈而死。”让学生看有关的影视片,然后让学生根据本故事设计研究的方案。

2.求同求异,启动创新思维。在平时我们教学中,就注意引导学生按照异中求同、同中求异、逆向、迁移、发散、想象的思路去分析、说明生命现象,引导学生进行不依常规、与众不同地提问题、进行实验设计,改进实验方法等,进而启动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在讲述初一动物学时,如原生动物门,讲课时启发学生按照异中求同的思路,最后由学生总结归纳出原生动物门的特征;在讲腔肠动物门时,同时给学生草履虫和水螅,让学生求异地了解水螅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然后又用电脑媒体播放其它的腔肠动物,让学生求同地归纳出腔肠动物门的特征,达到教学目的。

生物学科实验多,若按照实验指导进行,对于当代中学生来说,缺乏成功感的刺激。有的完全可以改成学生研究的课题,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因此,我上实验课,并不简单地照本宣科地让学生做,而是提出研究的目标,让学生以课题小组去设计,尽量做到与众不同,让学生从实验的材料、实验方法、实验效果等角度下手,达到老师提供的目标。如蒸腾作用的实验,我就提出了蒸腾作用的产物是什么?的研究课题给课题组(相当于实验组),结果第一课题组所做的设计和课本上的不同枣在同一科植物上不同枝条上剪去叶子,绑上了一个塑料袋,增加了研究的科学性,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推荐,在报刊上发表。又如绿叶在光下释放氧气,学生实验时将实验装置中倒置的充满水的试管改为倒置的充满水带刻度的量筒。稍微改进一下方法,既能看到绿叶在光下释放氧气,又能测量出放氧量。学生到现在为止不但喜欢生物,还主动的去寻找自己研究的课题。

另外,在做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时,学生发现用洋葱鳞片表皮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效果好。第四课题组在上课时自己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材料:大红花、洋葱、玫瑰花、菜心叶等,发现大红花的操作和实验效果很好,花时间比较短。他们的研究成果在我校的生物老师中都采用了,学生异常地高兴。只要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启动,学生就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的尝试,不断地创新,创新思维何愁不强呢?

3. 迁移、发散、想象、联想,发展创新思维。让学生标新立异,对不同的想法、做法、问题、思路等我们并不急于肯定和否定,而是引导学生理性地思索,大胆地去尝试,成功与失败都光荣。作为教师要起学生创

新思维过程中的协调、指导、评价的作用,促使学生开展迁移、发散、想象、联想,使创新思维能不断地发展。

在讲述无脊椎动物各门知识时,我们可以让从原生动物的消化迁移到腔肠动物门,也可以让学生从节肢动物的气门迁移至环节动物的体表粘膜。

在做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时,学生发现用洋葱鳞片表皮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效果好。第四课题组在上课时自己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材料:大红花、洋葱、玫瑰花、菜心叶等,发现大红花的操作和实验效果很好,花时间比较短。他们的研究成果在我校的生物老师中都采用了,学生异常地高兴。

学习细胞膜的流动性时,我让学生根据课本知识想象出令人容易理解的例子,他们把细胞膜比喻为浮萍,有的把细胞膜中的磷酸双分子比喻成一条“河”,而载体好似这条河中的一条“船”,它不断地在运载着过往的“客人”,并且特定的“船”只运载特 定的“乘客”。

引导、教会学生在学习时可进行相似联想、相反联想、图文联想、因果联想、相关联想等。如我们在讲述初一(下)生物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进行前后学习的动物进行相似联想,这样我们可以逐步得出生物进化的有关规律;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光和作用和呼吸作用、合成和分解、蒸腾作用和细胞吸水等可引导学生反向思维;学习结构特点时我们可以发挥学生的图文联想功能,让社、学生加强学生认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生物界的现象多种多样,原因和结果是相互联系,

4.实践,深化创新思维。实践是学生创新思维深化的途径和时机。如我在生物学科研究类能力课上,让学生自我开展“糯米酿酒的研究”课题活动。让学生进行有益的尝试。他们设置了以下课题:

一是温度对糯米甜酒制作的影响研究,二是不同原料对糯米甜酒制作的影响研究,三是酒曲对糯米甜酒制作的影响,四是酒曲的成活对糯米甜酒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教师的点拨下自己解决问题,提供机会让学生深化自己的创新思维。我们可以把生物理论知识让学生去生活化,去实践,去调查、探讨,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培育创新个性。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教师要始终不渝地培育创新个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的动机内化至情感意志,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信、敢疑权威、勇于证实自己观点、乐于创新实践的品质。如生物进化教学时,我让学生讲述生物进化史上科学家的动人故事,让讲述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培养创新个性。把比较枯燥的理论内容用学生讲故事的形式串起来,使学生认识到要有所成就,就要敢于怀疑,敢于创新。

创新个性包括创新意图、创新动机、创新欲望,是创新教育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推动力。众所周知,兴趣与创新紧密相连,生物科学的兴趣在于创新,创新过程中又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兴趣促进创新。每年我们生物学科组举办生物科技节,学生亲自设计课题实验,记录课题数据,分析课题问题,撰写课题论文;制作各种生物模型、教具等。这些作品的科技含量有的很高,使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培养了创新精神,给学生在生物课题研究上有个观摩和学习的舞台,经过长期的引导,使学生逐渐养成了探索、研究、动手、思考的好习惯,并逐步内化为创新个性。

培育创新个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决非朝夕之功,生物教师只有不断探索,以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教学实践才能使这一研究继续深化、拓展。

初一科技论文范文第4篇

一、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认识

新的课程计划将所有课程分为三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仅是国家课程中新增的一门必修课程,更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具有许多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征。开设这门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自主地、探究式地解决与自身联系密切的学习、生活、实践中的问题,同时获得积极的体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2]。

增设这门课程,在宏观上有利于改进我国基础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微观上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仅是非学科课程知识的总和,更不是“非主科”内容的总和。它是对前几年提出的“活动课”的继承和发展[2],要求学生走出教室,参与实践活动,结合所学知识,从中提出问题,并进一步分析问题,确立一套或多套解决方案,进行试验和探究,其中可能变换各种方法,反复循环直到成功(或失败),总结经验,最后以一定的活动向外界作出反馈。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征:

首先是学生自主性:在信息技术部分和劳动与技术部分,学习内容一般由教师根据教材或学生实际给出,在学习过程中就提倡任务驱动式的探究性式学习,在研究性学习部分,就是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自主参与活动和研究等一系列步骤,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则主要作为以上三个部分的载体,其本身就明显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课程的实践性也是一大特征,是由自主性所引发的。

其次是内容的综合性。活动中牵涉的知识、技能一般是多方面、多学科的、综合的。信息技术部分大力提倡课程整合,反过来其它学科提倡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进行课程整合。劳动与技术往往与制作、创新、发明联系在一起,,也明显体现综合性,新的七年级教材就非常明显体现这一思想。

再次,学生在一系列活动后应有一定的反馈活动,如报告会,成果展览,小发明,科技制作,写论文,演小品,演讲等,甚至是专题活动。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其它教育环节的关系

1、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学科课程的关系:新课程计划要求所有学科都要有一定比例的课时用于探究性教学,这种课是属于该学科内部的探究性学习,而综合活动实践课则突出跨学科的,甚至是超学科的,即不属于任一学科内容的。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灵活程度,拓展思维的广度,借此将知识融会贯通,大大促进综合能力,这种作用是学科教学所达不到的和不能替代的。下图为新老教学体系中教学思想的变化。

旧新

的的渗透综合实践活动思想综合

教所有学科:教各科的内部的实践

学学有教材的学科:综合活动课活

体各学科独立的教学思想体各学科独立的动

系系教学思想和方法课

2、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升学考中的体现:自02年的高中新课程改革起,已提出高考、中考的各学科均有综合探究性的大题目,并努力在其它题目中体现这个思想,特别是高考的X科目,除了希望实现大综合外,还要实现探究性学习的题目占15%-30%的目标。这几年的高考、中考题不断朝降低解题难度,提高分析问题的灵活度和综合应用能力方向发展,显然随着考试改革的深入,这个评价思想会得得到进一步加强。

3、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学校课程(校本课程)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课程的一部分,它的教学原则、目标、基本内容范围、教学时间由教育部制订,学校或其它教育行政部门无权改变,。但它与其它学科不同之处是没有教材(不提倡编写学生用书)、形式不固定,相对学生而言,指导师可以不固定。学校课程是学校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当地教育资源确定教学内容、目标及形式,可以自编教学提纲。一般只针对一项内容,展开深入学习和探究,如小发明、书法、集邮、小学一二年级的信息技术等,并努力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在某些情况下两者内容、形式可以相同,但两者的发展方向不同。

4、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的关系:首先,综合实践活动是要求所有学生参与的课程,课外活动是针对数量较多的部分学生的,如有些学校举办艺术节,运动会,读书节等,兴趣小组则针对一小部分学生,往往带有竞赛辅导的作用,如信息学奥赛,航模、书法、运动队、科技等各种小组开工存在的活动等。可看出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面向全体学生,要求学生以实践为主,锻炼综合能力,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是针对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学习内容,不排除教学为主学习方式,以专业和钻研为主要特征。另一方面,三者之间内容上互有关联,时间上可以互相穿插。要注意的是要朝各自的特征方向发展,不能是简单的代替。

三、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有关问题

1、理清四部分关系: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的四部分并不是平等的和同类的,其中研究性学习是核心和重点,其它三个部分一方面为研究性学习服务,另一方面也有其自身的学习目标和特有教学形式,但同样也具有综合实践活动的特征。这也是把这四个部分归入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因。所以原则上,综合实践活动课应有四种课型,其中信息技术和劳动与技术的课型是在传统的课型上进行改良的形式,主要为自身教学目标展开的,这里不展开论述。

围绕研究性学习的四部分关系是: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中发现和提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并展开探究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完成较为简单的,带回有意义且一时不能解决的(注意: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来源不一定来自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后续的活动则是有计划,有目标的探究、调查和学习,直到课题完成,最后向外界课题的成果(反馈性活动)。这整个过程会经常用到信息技术和以手工制作为代表的几种技术性劳动,用于查找资料、制作研究工具和辅助反馈性的活动的实物等方面。

下文所讲“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指围绕研究性学习的部分。下图是四部分的关系示意图。

信息技术

狭义研究性

学习

广义研究性学习

劳动技术

综合实践活动

2、实践综合实践活动的思想障碍:可以说中国两千年的教育文化,最大的缺陷之一就是重理论而轻实践,重科学而轻技术的思想,这既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的原因或需求,也成为在中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大思想障碍。包括广大教师在内的所有教育工作者应放远眼光,努力学习,转变思想,才能主动跟上时代的步伐。

3、理想的师资结构和当前形势下的师资调配措施:基于四部分的关系,理想的师资结构应有两种专职教师和两种兼职教师: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两方面是专职,另两方面则由各学科教师兼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有专职教师,但一般学校应有一二人为学校的主要负责人,例如教科室主任负责研究性学习,政教处主任负责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我省的新课程计划将信息技术课独立出来,劳动与技术(原称为劳动技术)则是半独立,它们都有规定的课时,指定的教材,这种做法也说明了上文所述的四部分关系和理想的师资结构的合理性。

在当前情况是:本学科刚起步,一缺广泛而正确的的思想认识,二缺操作经验,三缺专职教师,有些学校甚至不能按要求开足课时。如何配置教师,开展学科教学和教学研究是当务之急。我们认为:1、缺乏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专职教师的学校,要创造条件让其它教职工兼职,以保证按上级要求开足课时。2、要对绝大多数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理论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培训,包括一些各级文件要求。通过培训,形成氛围,从而培养一批本学科的带头人。3、在对教师进行培训的同时,开展学科教学的探索。4、学校要通过制订管理条例来督促教师不占用、改变课程计划中的课时分配。5、排出专门时间开展本课程的教研活动。

4、探究性学习选题[5、6]:探究性学习的特征虽然是跨学科或超学科的,但在确定具体课题时,应定位在一个较大领域,如人与自然(科学),人与社会(人文),自我关系(心理),人与文化(文化艺术),或者象工程技术(技术),社会危机(人文)、经济现象(人文)之类,作为指导师,应该熟悉以上各大领域内包括哪些小的领域或具体的可选内容,如: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饮食与健康、情绪调节,消费观念等。当然,这些课题本身可能在几个领域中交叉。当一个主题确定后,一般会有所侧重于某些教学的学科,例如:对乡土历史、人文情况研究的,侧重政史地方面;联系课本,进行实地污染调查,即侧重理化生。如果选择范围在一个学科内部的课题,主要由该学科教师安排探究性学习,超出一个学科,又在一个大领域内,带有专题性的内容则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5、教材的选用和证订原则:这几年,由于各种原因,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两学科的教材和教学配套材料的征订比较混乱。我们依据的原则是(1)、按照教育部和教育厅的有关文件精神:“任何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教材及教材的配套材料,必须经省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未经审定的,应立即停止使用”。(2)、试用教材通过教研室征订,正式教材通过新华书店证订。按目前情况,作为试用教材的高二信息技术选修教材(四选一),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小学信息技术教材、高中劳动与技术教材均通过教研室证订,初中劳动与技术

教材(每学期均为多选一)、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均通过新华书店证订。各中小学校和证订工作相关的单位,应密切注意下一学期的订单,注意是否有变,并在弄清其性质后再行订购。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备课

因综合实践活动有四种课型,对应的也有几种不同备课的形式或方法。信息技术技术课的备课与普通学科的备课相差不大,主要区别在于要准备大量的资料供不同层次学生作帮助。本文的第五部分中给出比纲更详细的参考内容,活动形式则根据有关原则和实际情况,由指导师自行设计。根据《浙江省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导意见》等材料精神,我们认为备课的总思路是“学校定方向,教师分组集体备课,个人指导实施”三层次备课。

第一层次:学校在每学期开学初,召开由于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校级讨论会,确定本校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课时安排和功课表编排方法,指导师聘任方法以及活动前后有关的与校外联系,学生组织什么样的反馈活动等等相关事项。根据实际情况,如果校级会议能一学期召开多次,则更好。

第二层次:以年级为单位,教师分文理两小组讨论本年级学生一学期的具体活动内容与形式。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请某些学生参加。注意:供选内容一般是单一性,要进行合理的组合,使每次活动有综合实践活动的各环节。再安排时间,场地,费用等,确定分组形式和指导师人选。分组形式可以是按原来的班级进行,如有些内容是与个人能力爱好关系不大的,也可指导师给出可选方案(可以多个),学生自愿选择而分组。本层次应每一到两星期进行一次。

第三层次:教师分组同上,频率同上,加上选聘的指导师,详细准备综合活动的每个步骤,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原则,注意事项等,最后由指导师单独统筹,进一步考虑,付诸实施。

在实施中,有一些具体情况,如:二三层次的备课可能连在一起的;全年级一起活动;对一组学生的活动同时有多位指导师;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一学期集中安排一到两次,研究性学习分配给各班任课教师。

学校安排举例:一学期教学时间共17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每周一节,劳动技术每周一节,实际各用15节,多余4节,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探究性学习共17*2+4=38节,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安排1、远足为主要内容,(远足中调查,采集,回来试验,制作标本、展示板和中华节,详细本处略)一天计7节,2、对社区中饮食卫生、环境卫生、人群健康意识方面进行调查,用于研究性学习(联系初一科学的生理卫生部分内容),再将结果制作成展览板,进行针对性小发明,制作实物在社区中用各种形式宣传。安排不连续的一个上午和一个下午,共7节。两项内容全段教师有所侧重地分工,共同承担指导师角色。这样前七个星期的课已统一安排。接着10周的每周2节,单周两节连排,双周两节分开排,探究性学习由各任课教师分担,分别上侧重某一方面的某一类探究性学习,因有10门不同学科教师,每人每学期上两次,每次一节或两节,共25节。第二层次的备课采用学科教研组为主的集体备课形式。

变化举例:因担任探究性学习的教师较少,后10周中再安排一个或下午两个下午或一整天用于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所余时间仍是单周两节连排,双周两节分开排。只是总周数减少。

五、详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及选择注意事项

(一)、中小学生常见或重要的活动内容

1、中学生日常行为与文明礼仪教育2、法纪法规教育3、各种安全教育4、学习方法指导5、走向社会他人交往、基本人际交往能力训练6、科技小发明7、针对学科教学内容的探究性学习8、手脑并用的,左右脑协调,开发右脑的训练。

由于是全体学生必须参加的活动,可以班级为单位,由任课教师进行指导活动,形式绝不应是讲授式,而应是学生参预活动(为主),也参预准备(为辅),如智力抢答式,猜谜语式,制作并参观展览式,先学生自学、提问,再进行参观、访问调查、看展览、听讲座、看电影等(代答疑),最后写论文,写心得,演小品,小制作等反馈活动。

(二)、中小学生均可选择的一般性活动内容

1、社会教育活动:通过广播、班刊、校刊(校内部分),报告、参观、集会、访问、社会调查、校内外劳动、社区服务,家庭劳动、成人工作一日体验,参与重大节日、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等形式,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组织观念和集体观念以及自我管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2、科学技术活动:通过发明、科技论文、制作、种植饲养、科学调查、人文考查、探究性实验、利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信息、各种信息传播等科技方面的活动,使学生了解人类科技发展的过程及对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了解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成果,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体验或尝试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科学创造意识,有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和运用科学方法对待生活、学习中实际问题的意识。

3、文体艺术活动:通过读书、讲座、器乐、书法、雕刻、工艺制作、影视戏剧欣赏、体育比赛、国防体育、登山、远足等形式,开拓视野,培养学生文学艺术方面的兴趣和感受各种形式的美,认知美,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和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三)、侧重中学生选择的活动内容:

读书节活动、时事报道、主题班会活动课、社区服务活动、专题夏令营、学习理论、学习方法指导与学法训练活动、智能训练活动、家政、职业指导、走向大自然生物班等自然兴趣组、科技节活动、科技“三小”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科技劳技兴趣小组、

(二)、(三)部分因是可选择的内容,建议学校确定课题,教师集体备课,以教师个人特长为依据,确定某内容的指导师,学生根据公布的指导师选择自己的活动内容的模式,也可以按班级指定内容。学校确定课题时,校长、教务处、政教处、教科室、各学科骨干教师集体商量,要充分考虑课时和课题数量、难度的关系;教师集体备课时,以本年级教师为主,其它相关教师,有关职工,如实验员,或社会上有关聘请的人员要一并参加;确定的指导师可以是本校教职工,或社会上聘请的专业人员;学生必须人人参加,每课不缺。

(四)、课题详细举例

小学部分举例:1、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2、家乡工厂对环境的影响3、修正液对人体的影响4公路的植树情况调查(研究)5、交通违章调查6、课间或课外活动安全程度调查7、家电的安全使用8、走访执法人员9、保护牙齿10、认识我自己11、“今天我当家”12、认识人的情绪13、赶走嫉妒,为成功喝彩14、毅力培养ABC15、与人相处的学问16、与未来科学家见面17、做剪报18、名家名篇知多少19、课本剧表演20、水杯乐器21、小学生理财情况

初一科技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中学地理;环境地理;教学

教师教育的信念有两条:一个是教育追求有效,让教师用较少的时间,得到较大的收获。另一个是教育就是激发,用榜样和实例激励,用问题和交流启发。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活动的开展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地理活动的开展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从课程目标上看,不是单纯从地理知识着眼,而是从学生的素质发展着眼,着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发展。这个过程是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自主思考、自主实践,获得地理活动的一些体验,最终在地理活动中获得发展。 ?

1. 环境“资源有主、资源有价”内容的选择和配置

有关资源的内容也是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科学资源观(包括资源伦理观)的重要载体。当前中学地理课程中“资源”内容的选择主要集中在:资源的分布与特点、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问题三大方面。这三大方面均是资源伦理教育的切入点,但切入的角度主要是“资源有限”这一维度,对“资源有价”和“资源有主”内容的关照力度明显不够,这对于完整资源伦理观念的培养是不利的。为了达成中学地理课程的预设目标——树立科学的资源观,有必要将体现“资源有主”、“资源有价”观念的内容纳入到现行的中学地理课程中,使学生在明确资源有限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主的,即它属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不能随意占有和使用;自然资源是有价的,应有偿使用。

从对人教版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内容分析看,对于自然价值内容的体现,其着力点还是在自然的经济价值(或资源价值)上,虽然在自然的生态价值上有所体现,但力度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在自然的内在价值、自然价值多样性方面更是如此,这样的内容选择和配置必然影响学生正确自然价值观的形成。自然权利方面的内容就更显不足,亟待充实与完善。基于此,中学地理课程内容应适当增加有关体现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方面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自然除具有供人类使用的工具价值外,还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自然除具有经济价值外,还具有其它多方面的价值;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态都具有生存的权利,人类应尊重其它生命形态的生存权利。其中,有关自然权利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要求中学地理课程在相关内容的素材选取上力求生活化、具体化,使学生能从中自然领会到其蕴涵的道理。

2. 注重讨论,培养学生地理批判性思维能力

地理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冷静地考虑地理问题,能有主见地分析评价地理事物,不迷信“权威”意见,不因受暗示而发生对自己原有正确判断的动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往往忽视对这一地理思维品质的培养,殊不知,当今科技发达的社会里,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品质的人,才能在众多前人理论中寻找出突破口,从而脱颖而出。如在初一地理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对过去评价我国基本地理国情特点的一词“地大物博”进行讨论。我国确实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从人均考虑,联系我国的现实状况就会发现,巨大的人口包袱已使得我们的“物”再也显不出“丰”了。学生通过这一思维过程,运用已有地理知识,否定了“地大物博”这一褒义词在我国国情上的应用,是认识上的一次不小的突破。在讲授高中地理时,对一个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条件的分析,更要具有批判性的思维过程。如通过对“工业的集聚与分散”内容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工业考虑专业协作需要,应尽可能把专业部门和企业配置在一起,形成聚集效应。但同时又要考虑作为工业中心的大城市,在工业达到一定的密度和规模后,会出现“饱和状态”,出现争地、争水、争动力、加剧污染等问题,一些工业又不得不向外扩散,有些“轻薄短小”的新兴工业就可在新区布局。因此,同一条经济原理、布局原则,对不同企业、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经济技术条件、不同时期是有不同应用要求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地理问题,批判性地接受知识,应用原理。从而增强识别力,提高判断的准确性。由此可见,加强讨论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批判性的好方法。

3. 利用地理现象来引导学生对地球环境变化的关注

在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解释有关气候问题的时候学生很有成就感,因为大家都能比较顺利的解决世界上一些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问题。但是大家似乎有意回避一个地区——副热带大陆东岸。这时教师在黑板上把副热带大陆圈了出来,并向同学质疑(此时教师的作用在于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经过讨论,对于副热带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成因及特点能做出正确判断和解释,但对东岸只能做出和西岸不同的判断,至于为什么不同还不能正确分析。这时,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忘了刚才为了研究方便所做的假设——地理模型,而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实际地球表面的问题,怎么办?同学们根据先前研究的经验,想到了把地理模型还原成实际大陆,即把先前的假设,考虑地表起伏、海陆分布等因素。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所以地球上气压带、风带并不成带状分布,而是被分割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接下来很顺利的进入了季风环流的研究、学习。 ?

4. 搞好环境地理教育的措施

环境学是一门涉及到自然科学与社会各部门的综合性学科。在中小学开展这一科目困难很大,目前只能把环境保护的有关内容渗透到各门相关的课程中去,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现行的教材中一些和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没有从环境的角度去阐述、深化,指导思想不够明确。

笔者认为,中学地理课搞好环境教育的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备课是要注意发掘教材中直接与间接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教师要讲清楚自然环境的概念,还要讲解这些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让学生对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使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向发展,有一个初步认识和了解。学生更具体地理解人类活动同地理环境的关系,明白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意义。地理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建立起较全面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

比如,蝙蝠是扑捉蚊子的能手,在英国它已濒临灭绝的边缘。为了保持生态平衡,英国通过了一项法律,禁止扑杀蝙蝠,保护蝙蝠巢穴。违者罚款1000英镑。这就是有名的蝙蝠法律。当今之世,各国都在采取种种措施,限制人们对环境的破坏,然而人们依旧以传统的“消费心理”对环境,保护环境的法律往往效果不佳。

讲述《中学地理》生态平衡破坏时,可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如历史上的定西的区,森林、草原广布,土地肥沃,自然环境优越,为畜牧业发达的《膏腴之地》。由于人为的原因,在二三百年前,森林、草原的破坏达到了灾难性的程度,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失调,林草变荒漠,长期干旱多灾,三料俱缺,人们生活贫困。晚清时就已“陇中苦天下”了,定西地区成了甘肃最困难的地方。用这样的资料来说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所造成的恶果,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初一科技论文范文第6篇

教导主任会议讲话稿(一)

有位领导在会议上曾用么一句来调侃学校的常规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当然,这仅止是一句玩笑话而已。教学常规管理可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工程。

我们学校历来把常规工作当作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日日抓、月月抓、年年抓。不过,学校要实现科学有效的常规管理,一方面要重视常规管理的规范性,可操作性,可以让教师容易落实;另一方面,要营造开放,宽容的氛围,促进教师肯去落实,进行创造性的工作。为此,我校从校情出发,根据《福建省小学常规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的精神,相应出台《XXX县XXX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方案》,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习辅导、家校沟通、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以规范教师行为,规范教学行为,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质量。

1、全面落实课程计划。

我校的课程设置,严格遵照闽教基[20**]13号文,即《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试行)》,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均衡设置课程。同时要求每位教师必须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上课,不得随意挤、占、挪、用或调课式增减课时,每天安排行政进行点课,要求每课必点,同时要求教务处把当天请假条附在点课表上。

2、加强完善集体备课。

我校期初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以年段学科为单位,采用先合再分(合:指共同备课、说课研讨、交流看法;分:指根据讨论的意见把单元备课任务分给年段中的科任老师),然后是又一次的合而再分(将各单元课时教学设计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教案,实现资源共享,思想共享,然后由教务处组织各挂段行政人员进行审核,最后再由教务处分发到各班科任老师邮箱,再根据自己班生实际进行适当地修改增补,最后形成个性化教案)。

集体备课要有高质量,关键在其主体-----教师。学校要求教师利用寒暑假自己先通读课本、教学用书、课程标准等,要求教师要研究新课标,驾驭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恰当处理教材,认真备课,体现课改精神。总的要求是:做到五有:脑中有标(课标),胸中有本(课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教法和学法)。

教案的内容包括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具准备、课时安排,有教学过程(包括设计的问题),有板书设计,有练习设计。

3、严格要求课堂常规。

严格上课纪律,做到上课时不迟到,不早退,不缺课,不会客,不接电话(特殊情况例外),不抽烟,不坐教,不拖堂。学校有具体要求:预备铃一响,教师要到达教室门口,行政人员开始下班点课,教师要精神饱满,不带个人情绪。在课堂上教师必须使用礼貌语言,

说话注意身份,讲究语言艺术,把握好分寸感。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坚持正面教育,以理服人,尊重学生人格。语气可以严厉,但语言不应粗俗,动作不得粗鲁,不得讽刺挖苦训斥学生,不得打骂学生,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体罚和变相体罚。要多鼓励,灵活评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潜移默化学生,去影响学生,去教育学生。

课堂教学,坚持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坚决废除填鸭式和注入式的教学,能够正确使用文本,转变教学观念,倡导课堂教学艺术和智慧,以学生主体,教师为主导,既重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又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提倡教学民主,师生平等。鼓励学生质疑,要营造氛围,让学生敢问;拓展渠道,让学生会问;精心组织,让学生善问??

竭力提倡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特别要求教师尽量把一节课安排为:五分钟内复习或导入,十五至二十分钟内授完新课,留给学生十五至二十分钟做练习,并以此作为学校考核教师上课成败的重要依据。

最后,每节课前和课后都要求教师进行及时地反思。

4、扶持激励教师成长

我校开展以年段教研为基础,以课题研讨为辅的教研思路,通过年段教研、开放周、评优课、说课比赛、青年教师风采展示、骨干教师汇报课、培训回来汇报课以及与XX附小、XXXX等兄弟校开展手拉手交流研讨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开展开课、听课、评课活动,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当然,要求开课教师要有明确的教研主题,并在上课前要向听课者进行说课,以使课堂展示活动更有针对性,要求听课教师要写好听课笔记、教学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做好评课的准备,要求参与评课的老师要能够无拘无束地畅谈自己的见解,提出个性化的观点,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通过这样的活动,以利于促进学科的融合、利于教师间在教学上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提高,进而彻底转变教学观念。

我校有省级语文课题《培养小学生语文解读能力的探究》,县级语文课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研究》,县级数学课题《让数学生活化,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县级综合科课题《个性发展与和谐发展》四个课题。摆在学校面前的是这么多的课题研讨与学校的常态教学研讨如何有机结合,让更多的教师受益?又让谁来承担这些公开观摩课任务呢?对此,学校班子研究讨论,对教育科研工作有想法的,肯下功夫研究的,勇于探索钻研,勇于承担任务的优秀教师要从精神、物质和机会上给予大力奖励。让这些教师不是一味只承担任务,而要他们在这些工作锻炼中不断成长起来,把他们培养成为名师,进而享受自己进步所带来的自信和喜悦,甚至是评优评先的优先享受。与XX附小等兄弟校手拉手,是我校教研的一大特色。在这个项目中,我校每学年都要派出教师参与各项活动,走出去就成了对那些教师的一个最大的参与优惠。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涌现出像语文科的XXX、XXX、XXX、XXX、XXX、XXX等,数学有XXX、XXX、XXX、XXX等,综合科有XXX、XXX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教师。上学期,XXX老师还代表县农村组课堂新秀参加市级教坛新秀评选活动。

教学研究需要不断总结,不断升华,因此,撰写经验论文就摆在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案桌上,对此,学校也出台奖励政策:凡在《XXX教育》等县级以上汇编的论文,每篇给予

100元的经济奖励,其效果真是立竿见影。09-10学年,我校就有15篇论文在《寿XXX教育》上发表,4篇论文在市教育研究会论文评比活动中获奖并汇编,还有两篇参与省级论文评选。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我校建立了XXX中心小学网站,XXX教师群论坛,课前有什么想法,课后有什么疑惑或发现,都可以在这上面及时进行交谈,有效地发挥了平台作用。有了这样的条件和环境,学校的教研建立了以校为本,自下而上的研究制度。学校呈现出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教学研讨,勇于承担各项教研任务的深厚氛围。

5、量化考核提升质量

温总理提出:义务教育这一块过去主要是抓普及,现在要在普及基础上抓提高质量。过去主要是解决群众子女有书可读,现在是要争取解决学生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问题。哪怕你校舍修得再好,学校行为再规范,费用花得再少,如果教育质量提不起来,最终老百姓是不会满意的。因此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是提高教育质量。

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教育的均衡与公平集中体现在教育质量。学校之间的差距主要是教育质量的差距,而教育质量的差距主要是学校管理的差距。抛弃了教育质量谈学校管理是片面的、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行的。如何正确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好与坏,科学评价一个教师的优与劣,是当前我们在学校管理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以科学评估为导向,坚定不移抓管理,大张旗鼓抓质量,继续强化质量目标考核,不断提高全县基础教育质量。

为响应教育强县的号召,20**年XXX校长一到任后,立即召开行政班子会议,讨论原来制定的教师量化考核表的有关问题,特别是对教育教学质量一块的分值,提出将原来的20分改为35分的想法,同时提出35分按及格率70%+优秀率30%综合算出分值后,确定在年段中的排名,然后根据量化考核教学质量评比得分细则(详见下表)来计算教学质量一项的得分的方法,并在班子会上讨论研究后再经教代会审议通过。此后,为鼓励学生学习,学校设立了月考评比奖励和半期测试、期末验收考的大排场奖学机制,并提出对老师也进行表彰和与绩效工资挂钩的想法。此举大大触动了教师的神经,从而将原先无所谓教学成绩好坏的思想彻底粉碎,进而迅速改变学校的教学风气。20**年我校毕业班验收考取得语文第三、数学第四的好成绩,当然,对综合科目的忽视,也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但20**年我们汲取教训后,加强对综合科目的平时监察,终于在期末验收考中获得英语全县第一,综合得分全县第三名,一名学生全县总成绩第一,十名学生排名进前五十名的好成绩。

量化考核教学质量评比得分细则

6、检查督导常抓不懈

平时督导、常规月查、半期抽查,期末核考相结合,作为我校对教师评价的主要方式。 平时督导:作为一名教务或者是一名行政班子,我觉得应该更要注重平时的督查。这种督查以督促教师及时落实常规要求为重点。比如,我们可以抽些许时间,到教师的办公室多圈圈,坐坐,翻翻,看看,聊聊,说说。一味坐办公室的行政人员反而会让教师觉得都看不到你的人,也不知道你在干吗。倒不如到教师办公室,看看他们的作业批改,读读他们对学生的评语和评价,翻翻他们的教学用书和编写的教案??是否都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如果不行,立马可以私下交流,这种交流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最起码,可以促进与教师们的情感交流。

常规月查则是交给年段长或教研组长于每月月底进行的例行检查;期中抽查和期末核查则是以学校行政班子为督查人员对教师进行的检查,也都是学校的例行检查,这里就不一一赘言。

7、沟通家校齐抓共管

家校之间搞好联系,对协调完善家校教育,争取寻求社会支持,探索追求家长参与管理的新模式正在我校形成。

加强日常联系:原有的不定时由各班主任或科任老师到学生家中进行随机家访的形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电话成了家校联系的重要方式。但现在, QQ联系也俨然成为家校联系的重要钮带而显得更方便快捷。

家长会:年段家长会每学期召开一次,毕业班家长会每学年召开一次。

家访:每学期进行集体教师统一定时家访也摆在了工作议程中。

最后,我想说一点感受:教务工作千头万绪,对教导的要求是非常非常高的,但要使我们的工作能顺利开展,前提是一定要获得校长的理解和老师的支持。

教导主任会议讲话稿(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主任,上午好!

关于校本教研的研究和开展,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吴江经济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根据学校的具体实际,逐步探索适合我校发展的校本教研模式。

几年来,我们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教师、学生、课堂出发,作为校本教研的切入口,开展了一系列的校本教研活动。

第一,研究教师。

20**年办学之初的三年中,我校教师都是通过全市招聘来的,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和素质比较过硬。而且, 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60%以上。因此,我们的定位就是: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师德师能。

1.加强青年教师自身的理论学习和培训。现在教师的教学和办公,过分依赖电脑网络,快餐消遣式的阅读,淡化了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为此,学校通过教研组研讨活动、走出去请进来、教师自学、竞赛评比等多种方式促进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

2.定期召开青年教师会议。学校每学期期初、期中、期末召开三次青年教师会议,由校长室、教务处、德育处、教科室等行政人员一同参与。从班级管理、课堂教学、教科研究等三个方面,以沙龙的形式让青年教师畅谈教育教学中的反思和困惑,以期获得第一手的感性材料,改善学校的管理行为,促进教师更好发展。

3.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上岗五年内的新教师,学校为其聘请两名指导教师,一名为班主任工作导师,一名为教学工作导师。师徒双方相互听课每学期不少于20节,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议课等活动,使青年教师开放自己,在同伴的互动中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从而达到提高教师的校本教研实践能力的目的。同时,每学期有考评,有表彰。近三年,我校四位被评为吴江市好师徒。

4.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依靠专业引领,提升校本教研整体水平。我们充分利用市级骨干教师比例较大的优势的资源,主要让青年教师多观摩多学习。我们知道,在校本教研中,对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观摩和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教师训练的方法。一般是都进骨干教师的课堂进行现场观摩,通过观课前的共同准备、观课过程和观课后的共同讨论,可使上课教师与观课教师就大家所关心的教学问题的解决情况进行交流和沟通,对设计、行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促进上课、观课教师的共同提高。

20**-20**学年的吴江市级骨干教师评选中,我校有三位教师被评为学科带头人,4位教师被评为教学能手,6位教师被评为教坛新秀。第三届2A级优质课评比中,我校又有8位教师获得2A级优质课教师荣誉称号。陆玉涵老师被评为第三届苏州市中小学教师教坛新苗。此外,20**年的苏州市青年教师解题大赛中,我校有8名教师入围苏州市决赛,其中,地理教师滕彩珠和数学教师蒋瑞明获得苏州市一等奖,蒋瑞明老师以总分149分(满分150分)获得苏州大市第二名。

第二,研究学生。

我校地处开发区,整体的教育文化环境相对薄弱,人口流动性较大,学生外来民工子弟占60%左右,受教育的基础差异很大,特别是英语教学,有的同学连26个字母都认不全。我们通过校本研究,决定从英语教学寻找突破口,在教育局领导和教研室的指导下,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从初一新学期开始,对全体学生进行小学英语摸底测试,并对成绩极差的学生进行分类、分析、调研。以今年为例,全校初一9个班级,我们选取两个英语薄弱班级进行分层教学。同时,成立了英语研究小组,请教研室和部分市级英语骨干教师指导,编写适合学生的英语校本教材,与其他七个班级的英语教学不同步,从基础抓起,适当增加英语教学的课时量,力争在一个学期之内达到小学英语毕业的中等水平。

此外,针对我校学生的家庭特点,走读生回家后,没有做作业的习惯,大都沉迷于电脑游戏等环境中,特别是双休日,回家作业的完成很难保证。为此,我们每个周末给学生家长发放周末告家长书,让学生填写好本周末回家作业的内容,提醒家长督促子女完成作业,并签名带回交给班主任。任课教师根据家长反馈情况,有针对性地找学生谈话,此举有效遏制了学生不做周末作业的风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开发区的生源差,根源不在于学生笨,是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环境造成其不良的学习习惯,最终导致了他们学业的落后。在全校老师的不懈努力下,每届开发区学生三年中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建校以来学校每年都有喜人进步,在今年中考中,我校全科合格率达到93%,平均总分563分,位列全市前列。我想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们的校本教研的成效是密不可分的。

第三,研究课堂。

1.听课评课。我校的教研公开课分两类:第一类是教研组内的公开课,教务处每月统一安排,组内教师必须全程参与听课,并且利用听课后的时间自行点评,形成文字以电子稿的形式发送给教研组长,然后由教研组长将开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和组内所有教师的点评一起整理好,发送到教务处。

第二类是备课组内的公开课,由教研组内安排,但需报送教务处备案,以备公布、检查、核实、监督,评课方法同上。同时,教研组内的听评课时间将不再占用课程表中的两节教研活动时间,课表中的两节活动时间将用于教研组长布置一周的工作任务以及集体备课工作。

三是同题异构。由于同题异构是同一备课组教师共同参与同一课题的教学与研究,大家既是研究者,也是被研究者。因此,教师会努力备课,积极思索,会在自己教学的特点和风格的基础上,竭力在教学内容上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在教法上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这些备课中冒出来的新鲜的东西,必定会反映在课堂实践这一环节中,也为课后的共同讨论与自我的批判性反思提供教学探究的生长点。

上述活动,均由教务处编入每月的《教研通讯》专栏。《教研通讯》是我校教务处主编的内部交流材料。一般每月一期,教师人手一册。内容主要包括各个教研组的上月教研活动回顾,各个教研组每月的教师六认真检查工作反馈,六认真教学工作评估成绩,学生调查问卷数据,教师有效教学论坛等几大板块。

2.实践反思。实践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按过程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教学中的反思具有敏感性,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如我校物理组,以苏州市十二五课题研究为契机,探索出一种有效的教研模式:上课前检测了解学情(我们称之为前测卷),教研组集体备课,然后由一位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设计进行执教,全组教师参与听课,上课后及时检测学习的效果(我们称之为前测卷),根据两次检测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反馈,进行教学过程的再设计。例如,为掌握学生关于浮力的前概念,在新课前几个星期,我们设计好问卷,对初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教研活动对问卷统计分析,找准教学基点,立足问卷结论设计教学,并在长三角教育论坛活动中开展物体的浮与沉研讨课,与会专家提出中肯建议,课后,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后测,检验教学效果,重新调整教学设计。这种形式,让教师不断走近学生的思维。

3.主题教学活动。教务处和教科室共同举办了一系列主题教学反思活动,例如:关注学生课堂上的有效学习、探索作业改革的有效途径、如何进行单元复习、如何把握你的课堂新教师主题沙龙、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案例研究、课堂观察促实效春季和金秋开放式听课月活动等多样化的教研形式交替进行。通过这些活动,学校不断引导教师以课题研究为主要突破口,用多听课评课的方法不断自我充电,提升课程素养。同时,学校不断牵线搭桥,沟通家长、学生、社会与学校的联系,加强校际交流,为教师搭建展示平台,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通过几年来的有效校本教研活动,我校先后有体育组、语文组、物理组被评为吴江市先进教研组,三位教师被评为吴江市教研先进个人。

总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它将作为一种新的学校文化,使学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教师的专业提升,我们将不断努力探索。

同时我们也恳请各位领导、同行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教导主任会议讲话稿(三)

这一学期我们主要搞了两个活动,一个是小学教学质量监控检测;一个是课堂教学十佳和课堂改进评选活动。现在就这两个问题分析一下。

一、 教学质量监控检测

1、 这次质量监控检测英语学科抽测的是小学四年级二班。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我们上学期年终考试的时候,四年级的英语成绩是三、四、五、六这四个年级中最低的一个年级,在所有的学校都是这种情况。第二个原因是我们上学期年终考试我们教研室抽阅的各个学校的英语试卷也全是四年级二班的。我们有全镇各个学校四年级二班的人数,包括名单,以避免出现有些学校在人数上和替换学生上动脑筋。

2、 从这次检测结果上看,各个学校之间的排名基本上和年终期末统考的时侯差不多。所以说这次检测的成绩是比较可信的。

3、 就这次检测反映出来的问题给大家反馈一下:

① 学生的基本书写能力还需要加强,这次抽测检测内容和抄写有关的是30分,学生在学习了将近两年英语的情况下,不少完小的学生仍然英语字母不会写,不会排序。基本的书写要求如:句子开头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单词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注意标点符号等仍然不注意。这些学习语言最基本的技能都没有培养到。

各学校特别是各个完小大面积的存在这种现象,学生的问题是有的,比如学习不刻苦,学习习惯不好等等,但是老师的责任是主要的,不能把这个责任推到学生身上,很多老师不是本专业的老师,也有情可原,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教师是否是专业教师无关。

② 教材文本的解读和练习需要加强。试题中的单词分类,对话连线等等,都是课文中的原话。是我从课本对话中选出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全镇只有两个单位的平均分及格。提醒我们的教师要首先要让学生熟悉教材。

二、对这次检测的几点想法和建议:

①加强字母书写的训练。四年级上册的时候已经学习了26个字母、单词、句子的书写,但是从这次检测来看,仍然很差,要求各个学校回去后人,让任课教师专门拿出几节课再重新纠正。迎接期末考试的到来。

②三年级刚刚开设英语课的时候,应该是所有的学科中学生最愿意学的一科,但是教着教着,老师就把学生的兴趣教没有了,学生看见英语课就头疼。为进入初中学习英语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还不如不教呢!所以,以后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先调动起来。

③ 英语教学已经成了部分学校的软肋,也制约了学校完成镇教办根据市县双高工程制定的小学教学成绩目标五年规划。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英语教学成绩的提高,大部分学校的完成成绩规划就说一句空谈。所有各学校还要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集思广益,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④ 今年有支教英语老师的学校,在这部分支教英语老师的辛勤劳动下,学生的英语养成习惯和学生的英语素质都起来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一学期结束以后,这一部分老师还要回到中学去,希望有支教英语老师的学校,未雨绸缪,可以安排比较年轻的教师跟着这部分老师学学,让他们带一带,或者为下学期尽早寻找替代者。

三、 教学十佳和课堂教学改进先进个人活动总结

在这次评选活动中共有7个人参评,其中6人参评,一人弃权,2人获得教学十佳。

优点:课堂教学三环节模式已经成型。教师准备的也比较充分。

不足:①课堂教学模式初中化

大部分英语教师来自初中,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还了解不够。

②教师课堂角色定位不准确。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展这么多年了,部分教师人仍然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讲得太多,学生参与的太少,而这个参与还是仅限于所谓的优生与老师之间的问答。大部分学生是课堂的看客或者是观众,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我们要提倡课堂要变学堂,要变问答为对话。

建议:

1、认真研读教材,努力改善课堂教学模式。

目前全镇小学英语课堂分三个层次。一是讲授型(满堂灌)二是没有过词汇关的活动课(为活动而活动,不流畅)。三是过了词汇关的活动课(课上的行云流水,得心应手)。这个可以各学校回去对号入座看看自己学校的英语教师属于哪个层次的。小学英语课堂就是用英语表达以词汇和句型为工具的课堂活动,一堂英语课堂要有多个活动组成,中间穿插小游戏,小竞赛等。

2、在英语课堂上提倡小组教学。

小学英语学科特点决定了在课堂上要多说多练,特别是我们农村地区的学生,放学回到家,家长不能辅导,而且大部分学生没有条件请辅导教师,而且小学英语在三四年级每周只有两节课,如果在这仅有的两节课堂上,老师还在不断的讲授。其实留给孩子的说的时间就太少了,所以在课堂中开展小组活动就显的尤为重要。老师先解决词汇,然后根据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分好小组,这节课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成几个活动,让学生充分的在小组中表达。学生能得到充分的练习机会和实践机会,避免哑巴式英语。

3.树立科研意识,特别是加强小学词汇教学研究,教师潜心学习研究学科教学的特点,在实践和理论指导辩证关系中提高业务水平。

小学英语中词汇教学时关键,甚至词汇教学的成功与否决定成败。我们小学教学中的遇到了这个问题,就要把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解决即成果落到实处。通过小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促进英语学科上一个台阶,摆脱在低水平上徘徊的现状。

4.重视音标在学习英语和预习英语中的作用

在人教版6年级上册才开始学习音标,可以在五年级下学期,教师就要有意识的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简单的音标,因为随着五六年级词汇量的增多,一节课教师要拿出很大的精力去教授单词,而且常常是老师领读,学生跟读,跟磁带读,学生自己读,下节课又忘了。要摆脱农村的学生离开老师,英语寸步难行的状况,提前教授音标,是一个可行之路。

5.这套人教版的英语教材在四年级的编排上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三年级不要求书写字母,单词和句子也当然没有要求,但是四年级上册的要求立刻拔的太高,不仅要会写字母,写单词,还要会写单词,学生大多不适应,所以要增强教学的预见性,在三年级的时候,就要求学生书写字母,和单词。

6.学校要鼓励教师探索适合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路子。

初一科技论文范文第7篇

上世纪80年代,我在广西农业大学工作,当时正值国家开发海南岛。时任广西农业大学农学系主任的张先程副教授应聘到海南大学任副校长,主管科研和教学工作,临行前,我到张先程家,问及海南的优势。张老师说,海南是我国的部级水稻栽培基地,70年代,湖南的袁隆平在海南研究杂交水稻,发现了“野稗”,为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在海南搞水稻研究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科研条件。1988年,我调到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工作后,就开始关注袁隆平先生的事情。一是1989年,时任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农业编辑室主任熊穆阁先生送我一部由他责任编辑的袁隆平撰写的学术著作《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该书荣获“首届国家图书奖”,现已成为现代科技学术著作的经典之作,并已翻译成了英文对外出版发行。熊先生说,如有机会再到长沙,就一同去拜访这位“杂交水稻之父”。二是1989年,我在京组织编辑“当代中华科学英才”丛书之一的《袁隆平传》,与中国科学院周发勤教授在确定首批入选现代科学家时,我与编辑部的同志直接担任了这部书的组稿、审稿工作,我社于1990年正式出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传》,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为该书撰写了序言。1991年1月,在北京召开了出版座谈会,钱三强、周光召、金善宝、钱临照等科学家出席。该书获首届“五个一工程”奖和第六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

1999年建国50周年前夕,正当大江南北的农民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之时,在古城长沙的马坡岭农业高科技园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心主任袁隆平向新闻界披露,两年内,由他主持研究的“超级杂交水稻”计划将有重大突破。

这样一位举世瞩目的科学家是怎么成长起来的,是如何走向国际大舞台的?这些都是为世人所关注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地球东方一个文明古国的广阔土地上,爆发了震撼世界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在这场“绿色革命”中,袁隆平摘下了绿色王国中的“杂交水稻”这颗瑰丽的绿宝石,袁隆平不是从天而降的科学大圣,而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教师。他从湘西偏远荒凉的黔阳安江农校校园里走来,由于他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国际同行誉之为“杂交水稻之父”。有人甚至将他的杂交水稻发明誉为中国继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袁隆平因此获得了迄今为止独一无二的国家特等发明奖,并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拯救饥饿奖等8项顶尖级国际大奖。1998年,一家权威的知识产权评估认定袁隆平这个名字的无形资产“品牌价值”高达1000多亿元人民币。

当时,在中国这样一个有12亿人口的大国,在耕地面积不断缩小的情况下,能用占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全世界22%的人口,还能够丰衣足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他使过去亩产只有300多公斤的水稻产量增加到亩产500多公斤,现在,他又在全力攻克全世界最难的农业科研课题,两年内将“超级杂交水稻”从亩产500多公斤增加到亩产800多公斤。按同年种植面积2亿亩计算,每年因此能增加粮食产量200亿公斤,相当于一个中等产粮省全年的总产量。水稻产量从亩产500多公斤增长到800多公斤是世界性的难题,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科学家因此在孜孜不倦地奋斗,被人们誉为又一次新的“绿色革命”。而这场“绿色革命”的旗手,自幼年到成名却走过了一条艰辛而曲折的道路。

苦难的少年

1930年9月7日,袁隆平出生在北京(平)协和医院。袁隆平的父亲袁兴烈,当时任平汉铁路局秘书。1936年,正是抗日战争爆发的前夕,祖国处在急剧动荡的年代。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袁隆平一家和全国千千万万个家庭一样,向后方逃难。1938年底,8岁的袁隆平,随父母一家7口从汉口动身,逆水而上至湖南。逃难途中,历尽艰难,时刻担心敌机轰炸,饥饿和死亡在威胁着全家。1938年冬抵达宜昌,这年的农历除夕,全家相聚在北风呼啸的木船上。1939年春,在滚滚的长江上经过长途颠簸之后,到达重庆。仲夏的一天上午,袁隆平和弟弟来到重庆朝天门的坝滩上,只见沙滩上摆满了几百具被敌机炸得血肉模糊的尸体。面对国难日益深重、人民家破人亡的种种情景,每一个具有爱国心的中国人,无不痛心疾首,满腔义愤。袁隆平和那个年代降生的所有中国儿童一样,受尽了折磨。但是,动荡的年代,又使他学到了和平年代学不到的许多知识。严酷的现实使袁隆平从小就立志,长大要做一个使中国富强,不再受外国列强欺侮的人。在这些残酷而痛苦的现实面前,袁隆平逐渐成熟起来。

求学时期

1942年秋季,袁隆平从重庆市龙门浩中心小学毕业,进入复兴中学。学校的规模大了,老师同学多了,所开设的课程也增多了,增加了代数、几何和物理,这一切都使袁隆平感到十分的新奇,他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很多。袁隆平在学习中最大的特点是喜欢思考,善于提问,刨根问底,尤其是在学习基本原理时。他不仅学业成绩十分优异,而且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1946年抗战胜利后,袁隆平随父亲回到汉口,并在汉口博学中学读高中,后又因父亲工作变动到南京,进入南京中山大学附中读书,并学完了高中的全部课程。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成为袁隆平一家十分关心的热点问题。袁隆平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一是赴重庆求学,重庆作为抗战时期的陪都,其文化积淀对他有强烈的吸引力;二是要研究农学,他对大自然尤其是植物生长规律有极大的兴趣。这样,袁隆平报考了重庆相辉学院的农学系。相辉学院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呢?抗战期间,复旦大学于1938年2月迁于此,战后,复旦大学迁回上海,由留渝校友在夏坝创办的“相辉学院”是以复旦大学的马相伯、李登辉两位教授名字中各取一字而命名的。1949年8月,袁隆平来到了重庆北碚夏坝相辉学院。夏坝深厚的文化沉淀渊源于抗战期间重庆陪都文化的影响。尽管学生来自于北京、上海、南京等地,但这些青年学生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科学救国,中国早日获解放。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1950年11月,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建立了西南农业大学,夏坝相辉学院的农学系并入西南农业大学。大学4年的学习生活,使袁隆平张开了智慧的双翅,在知识的太空中翱翔。袁隆平的英语和俄语基础十分扎实,在图书馆,他阅读了国内外各种学术杂志和著作,开始接触了当时世界上著名的生物学家如米丘林、李森科、孟德尔、摩尔根等不同的学术观点和科学思想,积累了大量的学术资料,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对生物学领域一些重大问题的兴趣日益增加。

走向社会

1953年夏天,袁隆平从西南农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湖南省西部山区雪峰山麓的黔阳安江农校教书。从重庆出发,行程2000多公里,袁隆平风尘仆仆地来到当年唐代诗人王昌龄曾经在此当县令时称为“醉别江楼桔柚香”的黔阳县,开始了他新的社会生活,从事了19个春秋的教学生涯。

第一学期,因缺少俄语教师,袁隆平被分配到文史教研室教俄语,他把教俄语看成多次学习的好机会。第二年,他又调到遗传育种教研组,讲授植物学、作物栽培、遗传育种等基础课和专业课。在此期间,他深入地研究了植物生物学、遗传学。

当时的情况是向苏联一边倒,教育体制、教学内容全盘照抄于苏联,生物学中主要向学生讲授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他按照其理论进行无性杂交、环境影响、营养教养等方面的试验,把月光花嫁接在红薯上,西红柿嫁接在马铃薯上,西瓜嫁接在南瓜上,企图得到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种,但都未能获得成功。20世纪60年代,他从阅读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学派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于是,他开始大胆地向学生传授染色体、基因学说,讲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广阔前景,同时,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向探索,一边从事教学,一边从事科研工作。

光阴荏苒,一晃几年过去了,已到了大龄青年的他仍然是孑然一身。同事朋友们纷纷热心给袁隆平张罗对象。但是,总是介绍一个吹一个,姑娘们对袁隆平敬而远之。有次,一位男同事陪袁隆平去相亲,袁隆平与女方见面后,女方没有相中袁隆平,反而相中了介绍人,让人啼笑皆非。为什么呢?因为年轻时的袁隆平生活太不讲究,他不仅衣着朴素,而且不修边幅,衬衣穿脏了,把衣领翻个边又继续穿,上课时找不到黑板刷子他就用衣袖擦黑板,所以他穿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

正因为袁隆平有这些特点,那些以貌取人的姑娘们见了袁隆平总是敬而远之。此后,朋友同事们又给他介绍了好几个对象,也都没有结果。

正当袁隆平为婚姻而苦恼的时候,爱神却悄无声息地向他走来。1956年,袁隆平被派到邻近一所中学去代课,一位慧眼识珠的年轻女教师为袁隆平的才华和抱负所倾倒,他们很快就双双坠入爱河。多次求偶受挫的袁隆平终于找到了一个知音,令他感动不已。那位女教师不仅才貌出众,而且心地善良宽厚,对袁隆平体贴入微。他们经常在一起切磋教案,促膝谈心。花前月下,沅水河畔,留下了许多相知相爱的欢声笑语。在长达3年的热恋中,他们都把爱情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对方。袁隆平沉浸在温柔的爱河里深深地陶醉了。

同事和朋友们都为袁隆平感到高兴,都催他趁热打铁,快点结婚。

不料,一场意想不到的政治运动却打断了他的好梦,在“反右”斗争中,袁隆平由于平时不太关心政治,又说了一些不合时宜的话,安江农校出现了批判袁隆平的大字报,他险些被划为“中右”。

消息传开,学校领导找那位女教师谈话了,“要爱情还是要进步?”在强大的政治压力面前,这位姑娘也终于退却了。30岁的袁隆平顷刻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

经过这次打击,袁隆平对爱情婚姻有点心灰意冷了,但他很善于超脱,很快就把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去。1960年7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一块实验田里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稻,便萌生了要搞杂交水稻研究的大胆设想。杂交水稻研究属于世界性难题。因为传统理论认为,水稻为自花授粉植物,没有杂交优势,袁隆平立志要攻克这道世界难题。

一心扑在教学和科研事业上的袁隆平,终于感动了一位贤淑的姑娘,这就是后来成为他妻子的邓则。

邓则是袁隆平的学生,1957年安江农校毕业之后,分配在黔阳县农业局当技术员,由于特殊的家庭原因,致使邓则到25岁还没有结婚。经老师和同学牵线,本来就对袁隆平深怀敬意的邓则满口答应了。他们没有过多的花前月下,也没有置办任何结婚物品,两个相知恨晚的大龄青年,利用邓则来安江农校参加职工运动会的机会(邓则是业余篮球运动员),仅用50元钱的喜糖举行了一个很简朴的婚礼。结婚时,袁隆平33岁、邓则25岁。

绿色革命

1960年,袁隆平从《参考消息》上看到一条新闻:英、美遗传学家克里克和沃森根据孟德尔、摩尔根学说,已于1953年研制出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使遗传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从而获得诺贝尔奖。遗传学不仅在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实践上也广泛运用于种植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无籽西瓜等。这些事实表明,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学对作物育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说50年代,袁隆平是米丘林、李森科学说的虔诚信徒,那么60年代,他已完全转变成为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说的忠实宣传者和自觉实践者。袁隆平下决心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400公斤、500公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长,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1960年7月,下课之后,袁隆平匆匆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仔细数了数穗数和粒数,足有10多穗,每穗有壮谷160~170粒,比其他稻穗要多。对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有了较深研究的袁隆平,对这无意中的发现兴奋异常,他来不及多想,立即进行研究,从理论上进一步论证了“鹤立鸡群”水稻植株是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由此可见,杂交稻存在明显的优势。他由此预见,搞杂交水稻研究有十分光辉的前景,并为此开始了研究杂交水稻的探索之路。

他设想了利用水稻雄性不育性,通过培育不育系、保持系,“三系”配套方法来代替人工去雄杂交生产杂交种子的路子,并在中国科学院出版的《科学通报》1966年第4期发表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由于发表了这篇对杂交水稻而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章,在动荡环境中,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受到了国家科委和省有关部门的“特殊保护”。

1968年,为了加快育种的步伐,袁隆平把杂交水稻科研的战线向南延长到云南和海南岛。每年10月,当寒风席卷洞庭湖畔时,他便带领助手到南国育种去了。在那里,他们曾经历了地震的考验,经受了酷热的煎熬。烈日下,他们带上干粮来到田间,常常在水田中一泡就是几个小时,顾不上中暑的威胁,耐心地观察,忘我地工作。渴了,就坐在田埂上喝几口水;饿了,啃几口馒头……1970年的一天,他们在海南岛上一片沼泽地的小池塘边发现了雄性稗育的野生水稻――“野稗”,为杂交水稻科研打开了突破口,成为杂交水稻材料探索中的一个重要转折。1973年第一个具有较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南优2号”获得了成功。

杂交水稻在实践中立刻显示了它的增产效应,单产一般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1975年,全国多点示范杂交水稻5600多亩,1976年迅速扩大到208万亩,并在全国范围开始大面积应用于生产。目前,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了2亿亩,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51%,而产量约占水稻总产量的60%。

为把理想变为现实,袁隆平又继续奋斗,1977年,他在《中国农业科学》上发表了《杂交水稻培养的实践和理论》。这篇重要的论文,认真总结了10多年来杂交水稻育种的丰富实践经验,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阐述了杂交水稻育种中的几个重大的实践和理论问题,同时,再一次预见杂交水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蕴藏着巨大的增产潜力”。这篇论文的发表,对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三系杂交水稻”的成果,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杂交水稻的成功带来了巨大效益,为解决中国的粮食需求问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这项成果于1981年获得了国家特等发明奖。1981年6月6日,国家科委、国家农委在北京联合隆重召开籼型杂交水稻特等发明奖授奖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王震、方毅、万里出席授奖大会,并先后在会上讲话。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说:“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丰富了水稻遗传育种的理论和实践,在国际上遥遥领先,为中国争得了荣誉。美国、日本、印度、意大利、苏联等十几个国家的科学家,开展杂交水稻的研究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但都还处在实验阶段,而我们是走在前面了。”著名科学家周培源、金善宝、钱学森参加了大会。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授予特等发明奖的大会。6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一消息,当天还同时发表了《争当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勇士》的社论。

杂交水稻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它的发明人袁隆平,作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先后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授予的“杰出发明家”金质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英国让克基金会“让克奖”、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奖”、何梁何利基金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日本“日经亚洲大奖”、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等荣誉,并被授予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世界先驱科学家”称号。

1979年4月,在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召开了一次重要的水稻科研会议,共有2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科学家参加了会议。中国的袁隆平因杂交水稻研究成功而有突出贡献,是应邀在会上宣读论文的科学家之一。

1980年5月,袁隆平应邀到美国洛杉矶国立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农业实验站讲学。

1986年,袁隆平在意大利米兰出席“利用无融合生殖进行作物改良的潜力”讨论会。

1986年10月,袁隆平参加了在长沙召开的世界首届杂交水稻国际学术会议,来自美国、日本、菲律宾、比利时、意大利、英国等20多个国家的著名专家共200多人出席了会议。

再攀高峰

成功与光环并没有使这位科学家止步。1986年,他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提出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将杂交水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而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从杂种优势水平的利用上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的利用三个发展阶段,即优势利用朝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根据这一设想,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将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

1987年,国家“863”计划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立为专题,袁隆平挂帅组成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

1995年8月,在湖南怀化召开的“863”计划两系法杂交水稻现场会上,袁隆平郑重宣布:我国历经9年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

正如袁隆平在育种战略中所设想的,两系法杂交稻确实表现出更好的增产效果,普遍比同期的三系法杂交稻每公顷增产750~1500公斤,且米质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在,在生产示范中,全国已累计种植两系法杂交水稻1800余万亩,比1996年扩大近5倍。

据说在湖南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吃饭靠‘两平’,一靠搞责任制的邓小平,二靠培养出杂交稻的袁隆平。”这是一靠改革、二靠科学的形象说法。

1998年8月,袁隆平向当时的朱基总理打了一个报告,请求支援。他要向新的目标、新的高峰――选育超级杂交水稻发起冲击!

这是一个世界级难题。近10多年来,培育超高产水稻品种一直是国内外水稻研究上的重点、热点和难点。日本率先在1980年制定了水稻超高育种计划,目标是15年内育成比原有品种增产50%的超高产品种,这项计划至今尚未实现。1989年国际水稻研究所提出培育“超级稻”,目标是到2000年育成单产潜力比现有纯系品种高20%~25%,但因技术原因已宣布推迟5年完成。

超级杂交水稻课题是由袁隆平在1997年正式提出来的。

1998年,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已获得小面积试种成功,亩产达到800公斤,正走向大面积试种推广中,计划在当年完成。

朱基闻讯后非常高兴,立即从总理基金中划拨1000万元,予以支持,并请人转告袁隆平:“国务院将全力支持他的研究。”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大厅内,有一幅袁隆平的亲笔题词: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为了让杂交水稻造福人类,袁隆平立下心愿,要让杂交水稻走向世界。正如他所说的,杂交水稻这一科研成果,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衷心希望这项成果不但能增强我们国家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吃饭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解决人类仍然面临的饥饿问题作出更大的贡献。

几年前,国外曾有人公开撰文说,到21世纪2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那时,谁来养活中国?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短缺和动荡危机?

当时,袁隆平就站了起来,他挥动着长满双茧的手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如今,中国大地有一半的水稻面积种上了由这位科学家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占全国水稻总产量的60%,平均水稻亩产从1950年的140公斤提高到了1998年的450公斤。从1975年至1998年的几年间因此累计增产粮食3.5亿吨,相当于每年解决了3500万人的吃饭问题。

当时,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研究杂交水稻,联合国粮农组织也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作为该组织的一项战略计划。受联合国粮农组织之聘,袁隆平担当首席顾问,多次赴印度、越南、缅甸、孟加拉等国指导杂交水稻育种和繁殖制种技术。同时,还为这些国家培训杂交水稻技术骨干。从1981年至1998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共举办了12期国际杂交水稻培训班,培训了来自20个国家的200多名科技人员。在中国的帮助下,越南和印度的杂交水稻达20万公顷,印度为10万公顷,并取得了比当地良种每公顷增产1~2吨的效果。

杂交水稻在解决世界的饥饿问题上正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正如美国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所说的:“随着农业科学的发展,饥饿的威胁在退出,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

由于袁隆平为科学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党和政府给予他许多荣誉。他先后被推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先进科研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组长。袁隆平没有在荣誉和鲜花面前陶醉,他仍然潜心于他的杂交水稻研究,仍在孜孜不倦地献身于科学。

最后,我用袁隆平的一件往事和一句寓意深刻的话作为本文的结语:

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期,在杂交水稻处于攻关阶段,每逢春节,袁隆平都坚持在海南岛育种基地。1974年新春佳节,袁隆平的夫人邓则赶到广东出席生物防治会议,趁此机会顺道到海南看望丈夫。年初一那天,袁隆平带着妻子来到三亚的天涯海角。只见茫茫的大海上,一只只海鸥张开强劲的翅膀,搏击狂风巨浪,向前奋飞。袁隆平触景生情,对身旁的妻子说:“我们过去只不过是洞庭湖边的麻雀,现在却要做太平洋上的海鸥了!”

初一科技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清朝/流星观念/流星观测/流星记录

【正文】

晴天夜晚,仰望天空,常常可见流星在天中划过。遇到流星雨的时候,四方流星交织夜空,大小纵横,异常壮观。流星和流星雨以其引人注目而唤起了古代人们的极大兴趣,引发古人记录这些现象并做出种种猜测。中国古代观测了大量的流星和流星雨,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流星记录和流星占体系。[1][2]到了明末,随着耶稣会传教士的东来和《崇祯历书》的编定,欧洲古典天文学知识陆续被介绍到中国。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年)曾认为,流星、陨石、彗星和孛星(新星和超新星)均属大气现象。这个认识一直流行到十七世纪。来华传教士介绍了流星是大气现象的说法,这个说法在关心西学的士人中又流传开来。然而,以流星占为特点的中国传统流星观仍然有很大的影响,以至于清朝钦天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继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观测和记录流星的发生,重要的还按传统星占方法给出占语,通过礼部迅速地报告给皇帝。考察中西流星观念交织下的清代流星观念和观测,对于了解清朝天文观念的传播和清钦天监活动的特点,讨论清代流星记录的产生过程和分布状况,判断清代天象记录的可靠程度都有重要意义,本文讨论以上问题。

一、清代的流星观念

1.两种流星观

中国传统天文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观念在天文观念上也有体现。就流星而言,从《汉书·天文志》起,历代正史的天文志都有流星的观测和占验的记载。唐朝的《乙已占》以“流星犯日月占”、“流星与五星相犯占”、“流星犯列宿占”和“流星入列宿占”为题汇集了唐以前的流星史料。宋代成书的《灵台秘苑》卷十五说:“星辰丽于天,犹民之附于王也”,而流星出没无常,被视为“五行之散精”,对应于“天皇之使”或将叛、百姓流离之状。明代著述颇多的陆深(1477-1544)在《玉堂漫笔》说:[3]

“文曜丽乎天,其动者有七,日月五星是也;其不动,二十八宿是也。日为阳精,月为,五行之精为五星,布于四方二十八舍为宿,咸列布于天。运形躔次,用示吉凶焉。”

“五行之散精”即为流星,可以用来显示吉凶之兆。清初黄鼎的《管窥辑要》(1652年)搜集了当时能见到的多种天文和地理方面的古籍,其中卷60是关于流星占的内容。总之,在中国传统天文学中,流星一直是天文的内容。

西方古典流星观念则不是这样。它认为,流星是大气现象,而不属天文范畴,即“流星非星”。古希腊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有水、土、火、气四元素,每种元素有干和湿、冷和热两种属性。太阳照射到地球,促使地球产生蒸发作用。蒸发分为两种,一种是水蒸发后产生湿气,这就是雾、雪、苞、雨的成因。另一种是太阳照射到陆地后,焦干的陆地产生干的、象火一样的物质,它们升腾到九层天的第一层——月亮天的下端,就象一种易燃物分布在地球的外部空间。一旦这种物质聚集得足够多,仅需一点点运动,比如天球旋转,就被点燃,爆发成火焰,形成流星现象。如果有足够的物质补充,就形成彗星。这些物质燃烧不完全,又聚集在一起,就成了陨石。把变化无常的流星、彗星和陨石的出现归究于地(大气层),而不是天,可以很好地符合天球形式和运动的完美性要求,因而与地心说的“水晶球宇宙体系”一起,一直流行到第谷时代。[4]

2.西方古典流星观念在清代的传播

明末,随着耶稣会传教士的东来,欧洲古典天文学知识陆续被介绍到中国。利玛窦(1552-1610)的《乾坤体义》,上卷言天象,下卷言算术,均为西学传入中国之始。卷上讨论流星时说:“夜间数见空中火,似星陨,横直飞流。其诚非星,乃烟气从地冲腾,而至火处著点耳。”[5]为了论证“流星非星”,利玛窦又用到了反证法:如果夜夜果落几星,“何以计其数乎?何像之成乎天?星不几于尽亡乎?”他所要陈述的是西方古典天文学知识,即:

“气无逢阻者,则气域臻火疆,便点著。若微者,速走而消落似星;若厚者,久悬于是而为孛星焉。人在下而远望之,如在天而为真星,不亦谬乎?”

利玛窦的说法源于亚里士多德《气象学》(meteorologica)卷一第4章。稍后于利玛窦的另一位耶稣会传教士高一志(1568-1640),在其《空际格致》更详细地论述了流星现象。此书二卷,[6]卷下“火属物象”条说“……为流象,为陨星,……为彗孛,此皆从干气而遇火燃,结成其象”,也是亚里士多德说法的翻版。卷上“气之厚域形动”说:

“太阳摄土、水、清气,无所阻而径冲,直至火轮而止,乃以甚干、甚清、易燃而变火。其微者,一燃即散,是为流星;厚者,燃不易灭,久悬空中,是彗孛,必系气之最高域矣。”

我们知道,第谷(1546-1601)在1588年论述1577年大彗星的拉丁文著作中有一个对托勒玫地心说和哥白尼日心说折中的宇宙体系,即认为地球位于宇宙中心,诸行星绕太阳运行,而太阳则率领诸行星绕地球运转。这已经是对亚里士多德关于天球完美和不变的观念的一个冲击,并且把彗星不再归于大气现象。不过,即使是开普勒(1630)和牛顿(1642-1727)还是认为流星纯粹是大气现象。[7]从这段话看,高一志虽然把太阳从九重天球中解放出来,却似乎没有认同第谷对彗星的研究。

第谷宇宙体系,经过传教士介绍到了中国,具体反映在《崇祯历书》。《崇祯历书》没有讨论新星爆发、流星、彗星现象,江晓原认为这是因为“水晶球体系必须将新星爆发、彗星、流星等现象解释成大气现象,也与中国的传统天文学观念判然不容,因此很少有人接受。”[8]虽然清代的天文学家都接受了第谷宇宙体系,从《格致草》、《天经或问》和《物理小识》却可以看出,许多关心西学的中国人仍受了流星的大气现象观。

3.清初士人对西方流星观念的接受

熊明遇(1579-1649)《格致草》,清初顺治五年(1648年)刊行。该书与熊明遇之子熊人霖《地纬》合刻,以《格致草》言天,《地纬》言地,合名曰《函宇通》。[9]事实上,熊明遇明万历年间在京作官时,就与徐光启友善,又与传教士庞迪我、阳玛略、毕方济时有来往,并在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11月为熊三拔《表度说》作序。他本人则著成了《格致草》的前身《则草》。王重民先生对此有公允评价。(注:王重民说,“自万历间西士以天算之说入中国,国人真能融会贯通者,徐、李、王征数辈,尤数先驱;熊氏父子,以教外人而邀其教中,以科学头脑而习其科学,所得之深,有非余子所能及者。”见《中国善本书提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78页。)

熊明遇是官至南明弘光政权兵部尚书的晚明义士,《格致草》因此流传不广。反倒是主要抄录《格致草》的游艺《天经或问》影响很大。前集被收进《四库全书》,后集传入到日本,[10]同时代的学者(如方以智、梅文鼎、揭喧)也颇加赞誉。[11]

游艺,字子六,福建建宁府人,生平不详。《福建通志》“文苑传”说:[12]

“(顺治)初,江西熊尚书明遇隐闽中,作《格致草》、《原象原理》。艺受业焉,遂精天官之学,取中西之义指言数,不遗理器不遗道。”

《天经或问》的现存最早本是1675年刊刻的。不过,至迟在1660年,该书当已定形并有所传播,因为方中通1660年在北京向汤若望学习西洋天算知识时,汤若望给他看过《天经或问》,并介绍方中通和游艺通信相识,互相辩证有关问题。(注:依据方中通《陪诗》卷二,“远游草”,“与汤道末先生论历法”,见《清代人物传记》“方中通”条(任道斌撰),上编,中华书局,1994年。)

《天经或问》(前集)卷四对流星的设问与作答,完全承袭了《格致草》的“彗孛流星陨星日月晕”条的内容,游艺说:[13]

“问流星划一火光,瞬息之间见而无定形;陨星或落而无定形,或落有如石者;彗则有尾如帚,孛则有芒如刺,能同天转,此种何物也?

曰:流陨彗孛,皆火也。火气从下挟土上升,不遇阴云,不成雷电凌空直突。至于火际,火自归火,挟上之土,轻微热燥,亦如炱煤,乘势直冲,遇火便燃,状如药引,今夏月奔星是也。其土势大盛者,有声有迹,下及于地,或成落星之石。初落之际,热不可摩,如埏气初出。若更精厚结聚不散,附于晶宇即成彗孛。”

这里所依据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大气论。而最后一句话中的“晶宇”一词,显然是指水晶球宇宙模型,表明秉承熊氏之学的游艺仍然只接受了水晶球体系。

方以智(1611-1671年)在学术上与熊明遇和游艺都有联系,他对流星的讨论,也来自《格致草》或《天经或问》。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二,“彗”条说:[14]

“满空皆火,近天极热,如窑中无光,投物则发光耳。此皆地气迸上,带物入此热际而火光迸射。其久者,气结厚大。随轮天转,去地尚近,非列宿之天也。”

同卷“雷说”条,也有意义一致的说法:“质测家曰:火挟土气而上,火焚而上附天,土成泽而下,星陨为石,亦非星也”。

张永堂[15]和冯锦荣[16]分别对《格致草》和《天经或问》进行了研究,认为两书是以间接的方式传播了耶稣会传教士的天地观。就流星而言,也大致如此:以传教士的说法为基础,融入清初士人的理解和改造,文字更为浅显通俗,影响范围更大。另一个事实是,方中通(1635-1698)在《数度衍》提到:“同学象数而辩难讨论者,则揭子子宣,梅子定九,薛子仪甫,汤子圣弘,(注:汤子圣弘,名汤澍,字圣弘,号昭夔,江苏六合人,著有《言树堂诸集》,《读易考略》、《测天历补》。见雍正《六合县志》卷十“文艺志”,第116页,南京图书馆藏。)游子子六,丘子帮士六君子居多,今皆各有著述,为方内所珍重,通谨书其姓氏以志不忘。”由此可以推知,西方流星观也是藉“为方内所珍重”的著述而得以传播。后来在民间的普通读书人中也有所体现,如徐朝俊、毛祥麟和王仁俊等。

4.西方流星观念在民间的传播

华亭(今属上海)徐朝俊《高厚蒙求》五卷,收有他所著的五种著作,[17]据其“天学入门”自序所说“余先世爱研数理,手造泰西仪器,五代于兹矣”,推知他是徐光启的五世孙,但生卒年不详。在“日晷测时图法”自序又说:

“昔先君子在时尚抚徽人所制之晷,爱其藻缋之极工,辙惜其师承之无本,爰口授余作种种晷法。”

可见,其父也是有心仪器之人。《清稗类钞》“物品类”记载他曾试制的龙尾车,“进水退水,无立踏坐踏之劳。”[18]此外,他完成的“自鸣钟表图法”,主要讲述钟表原理及其维修,是中国第一部钟表专门著作。[19]

关于流星的记录,见于《天学入门》“天地杂说”条:

“在天为星,在地为石。精之流于天者为陨星,质之陨于地者为陨石。是一是二,原的攸分。大凡陨石陨星,皆在月轮天下。陨星者,日月五星之精气,积而成形,为天帝之使命,非却有其星。星形巨则所应之事巨,星形微则所应之事微。”

徐朝俊所认为的流星,既是“皆在月轮天下”(水晶球体系),又是“日月五星之精气”(传统说法),能“积而成形”,还有流星占的“天帝之使命”的含义,这实际上是对西学和传统流星观的一种折中处理,但逻辑上不太清楚。因此,他同时代的人对他评价不高。著《续畴人传》的罗士琳(1789~1853年)曾说:[20]“诸说亦悉本利氏《乾坤体义》,荒远无凭,不足取也。”从上述关于流星的讨论看,这个评论是恰当的。不过,徐朝俊对《乾坤体义》的接受,表明这个时候西方古典流星观念在民间有传播。

喜于著作、不乐仕进的毛祥麟,对流星也有所论述。他祖藉江苏苏州,长在上海,生卒年不详。他的高祖、祖父和父亲均为学者,各有著述。祥麟少承家训,成年后著述涉及诗文、绘画、医药、音律等。《墨余录》十六卷,是“缀旧闻,征近事”一类的笔记,其卷四“流星俗忌”条曰:[21]

“人见流星入天狱,宜即披发坐哭,俟其出,而灾始弥。说见《酉阳杂俎》。汪三农辩之曰:‘如见星流天狱而得狱,则见星入台垣而无得相矣。’每讶世之祝文昌以祈科第,礼长庚以介眉寿,拜北斗以邀福,祷女牛而乞巧者,均未必果如所愿。从知吉既不可迪,凶亦无可禳也。今小儿夜数棺星,而以骂为叶击;新妇露行,恐触大狗损嗣而禁之,俗忌相传,恐多附会。”

这条材料没有讨论流星的本质问题,但揭示了对包括流星占在内的传统星占术的否定和怀疑。该书于同治庚午(1870年)出版,之后各省翻刻者颇多。可见,传统的流星观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虽然不再相信流星占,对于流星雨一类的壮观现象仍然惊诧不已。该书卷十一,“星坠地震”条又说:

“道光丙午,新秋后数日,夜将半,忽有大风骤起,势如山崩地裂,时伯兄也山卧病,大侄女侍疾未寝,风起时,适以开窗倾水,见红光一团,其大如盆,赤气四射,疾若飞星,自北向南。后有流星万点,随之以落,其声如雷。地即大震,室中诸器尽皆倾覆。时闻人喊马嘶,家家扶老携幼,开门奔避,盖虑屋宇之坍塌也。喧呶竟夜,天明始息,未知何详?”

这条记录描述了公元1846年秋后的一场流星雨,伴有极光和地震等现象。如果记录可靠的话,本身是一条有价值的流星雨记录。[22]流星雨发生后,百姓表示诧异,却没有将之联系到“庶人流徙之象”的流星雨占验,也表明流星观念在当时的改变。

清末王仁俊(1868~1913),江苏吴县(苏州)人,光绪十六年进士,著作很多,其《格致古微》用当时的西学知识来注读传统文献,即“思发古书之遗蕴,穷西学之根株”,有“西学中源”的倾向。[23]卷一“天学部”讨论流星时说:

“僖十六年,陨石于宋五,陨星也。案;此西人流星,陨石,所论出自《天文图说·三》。曰:昔人谓流星、陨石附近地球,由空气凝结而成。今知不然,细考,其质散布于行星轨道中甚多,被地摄引,即下坠于地。”

流星物质散布在轨道上,“被地摄引,即下坠于地”,是十九世纪中叶的早期流星学的研究成果,[24]清末的翻译著作,如1880年江南制造局刊刻的《格致启蒙·天文学》,1886年总税务司署刊刻、艾约瑟(1823~1905)翻译的16种格致启蒙之一——《天文启蒙》和1887年益智学会傅兰雅(1839~1928)作的27种格致须知之一《天文须知》等。《格致启蒙·天文学》的第三章“论太阳所属天穹诸星”的“六论彗星流星”讨论了流星学知识,其底本是麦克米伦公司出的astronomy in science primer series,[25]而《天文启蒙》的卷三“绕日之诸星”有“第六课:论彗星陨石流星”。后者的底本,仅有“叙”中提及“泰西新出学塾适用诸书”,由流星条目的内容可以发现两者极为相同,可能为同一底本。傅兰雅的27种科学入门书,是基督新教在华传教机构推荐给教会学校使用的教科书。

流星天文学知识能够被用来讨论《左传》的内容,而《格致古微》一书又广为流传,反映出流星学的知识在大众中又有了新的传播。不过,作为历史的延续,清代的流星观测及记录方式一直是以传统的形式来进行的,光绪年间的流星题本和地方志上的流星记载就是证明。也幸亏了这种延续,才有可能保留下这些宝贵的流星记录。

二、清朝钦天监的流星观测

前面已述及清代的流星观念有中西观念交织的特点,这种特点反映在流星观测活动中则表现为基于流星占的传统观测继续进行,其神圣性则逐渐减弱。

清承明制,《清史稿》说:“世祖入关,因明遗制,内自阁部,以迄庶司,损益有物”,[26]钦天监也是这样。因此,在讨论清代的流星观测制度前,先考察明代的有关情况。

1.明朝钦天监的天象观测

(1)钦天监的人选

钦天监的人选,明初一开始就规定“世业代补”、“子孙承习”。《明会典》卷一百七十六“钦天监”说:[27]

“凡本监人员,洪武六年令永远不许迁动,子孙只习学天文历算,不许习他业。其不习学者,发海南充军。”

天文生是钦天监的主要成员,“俱以父祖世业代补”。“有缺,旧例天下访取,仍会礼部考验收用。后或有投充及收用义男、女婿者,礼部议准不许,止选世业子弟。”(注:明初著《七政推步》的贝琳,即“投太仆少卿廖义仲、钦天监五官灵台郎臧珩、司历何洪求天象之学,得充天文生”,见(江苏)同治《上江两县志》第二十八,转引自陈久金:《回回天文学史研究》,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122页。)为了保证世业子弟的成才,又“立教师。教习有成,遇天文生缺,于内选用,其教师亦量升授。”

钦天监又规定,“凡本监习业者,分为四科”。(注:监候、司晨、漏刻、回回。)自五官正以下,与天文生、阴阳人,各专一科。回回官生附隶本监,子弟仍世其业,以本国土板历相兼推算。”

此外,钦天监的人也享有一些特殊的待遇,诸如“有父母丧,例免丁忧”,“天文生除本身外,再免一丁充当民差;阴阳人止免本身”。监官本是天文生提拔上来的,如果犯了罪,应削职为民者,还可降为天文生以免其罪,“应役应发充军者,奏请处治。”

这样的规定,保证了钦天监的工作人员的素质和队伍的稳定,也杜绝了钦天监人士对政治的参与。

(2)观象台的制度

《明史·职官志》记载:“灵台郎辩日月星辰之躔次、分野,以占候天文之变。观象台四面,面四天文生,轮司测候。”[28]这表明,天文生轮班观测天象,灵台郎则分辨天区,对观测结果进行占验。《明会典》也说:

“凡天文,如日月、星辰、风云、蔼雾,本监各委官生昼夜占候。或有变异,旧历自具白本占奏。正统后始会堂上官佥书同奏。其观象台分定四面,每面天文生四人专视。凡本监观星,有盘,系洪武十七年造,又浑天、玑玉衡、简仪,俱正统四年造,十一年奏准简仪修刻黄道等度。”

借助浑天、简仪等天文仪器,可以将流星出没的位置确定下来。就流星观测而言,在观象台的四面分别安排观测者也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流星的出现时间和出没点没有一定的规律,观测者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否则流星稍纵即逝。而观测者的视角又有一定的限制,特别是流星的目视观测受人的生理因素的影响较大。据研究,[29]在半径张角53°范围内的监视天区内,观测者有可能发现该天区出现的全部流星的98%。因此,安排多人分天区观测,可以观测到较多的流星。

天文观测对计时仪器和授时制度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流星的出现时刻很是重要。在明朝,“定时刻,有漏换时,有牌报更,有鼓警晨昏,有钟鼓其器,皆设于谯楼”。[30]开始的时候,这套机构属于顺天府,正统六年改属钦天监。这样统筹起来,保证了观测工作的需要。

日常用品的供应,也有安排。“凡观象台、谯楼合用灯油、木炭及祭祀、斋宫调品、壶漏,亦有油炭,俱行礼部坐派,顺天府送用。”[27]

这些规定,保证了观象台的观测工作的正常进行,也使得观测结果有较高可靠性。

(3)对妄报天象的防范

明中叶的时候,有一起妄报天象的事件。天顺四年(1461),礼部右侍郎汤序兼掌钦天监监正,因钦天监失于推算,有一次月食没有预报,发生月食时朝廷来不及救护,引起明英宗极大不满。经调查,又发现汤序“凡有灾异,多隐蔽不言,见天文有变,必曲为解说,或将不详字语改削而进,若遇吉兆却详书进呈,其怀奸不忠如此”。[31]于是,汤序、钦天监监正谷滨、监副倪忠、春官正郭贵等下狱都察院。处理意见是,将汤序由三品的礼部侍郎降为四品的太堂寺少卿,不过任掌钦天监监事,五品的钦天监监正谷滨和六品的监副倪忠罚俸三月。三位均接受坐杖之刑。

降职罚俸的惩治当然不是办法,为了防止工作中的疏误,明朝除设观象台观测外,还内设灵台,以察异同勤惰。《明实灵》说:[32]

“(成化二十三年,)钦天监冠带儒士朱祚陈本监利病,一谓天文生昼夜观候,冬月露坐艰苦,宜二年一给毛袄,并依期给与岁例木炭;一谓国朝外设观象台,令天文生占候,内设灵台,令内臣占候,用较察异同勤惰,而近时外台生每预报,内台官雷同附和,又本监历书政事,内台往往干预,皆宜禁止。”

“天文生昼夜观候”得到了保存到现在的观测记录。始于此而延于清末的“内设灵台”,制止了钦天监官员和内宫宦官不诚实的行为。

这些措施的效果应该还不错,明代钦天监犯科作奸的明确记载后来就少见了。

2.清代的天象观测制度

与明代相比,清代的设官任职,六部堂官以上设满汉各一半,地方督抚则满汉兼用。钦天监的配置,最早并无满汉之分。康熙三年(1664),“增置天文科满洲官员五人,满员入监自此始。”[33]第二年,“定满、汉监正各一人,左、右监副各二人”。这样,形成了相当于两套领导班子的机制。

(1)人选与培养

康熙七年,朝廷发表谕示:“天象关系重大,必得精通熟习之人乃可占验无误。著直隶各省督抚晓谕所属地方,有精通天文人即行起送来京考试,于钦天监衙门用,与各部、院衙门一例升转。钦此。”[34]乾隆二年,又诏征精通天文历术者由国子监和钦天监共同培养天文生,再从天文生中选拔钦天监监官。

在国子监的教学中,天文算法是合在一起的。《大清会典》“国子监”规定:“凡算学之教,设肄业生。满洲十有二人,蒙古、汉军各六人,于各旗官学内考取。汉十有二人,于举人、贡监生童内考取。附学生二十四人,由钦天监选送。教以天文算法诸书,五年学业有成,举人引见以钦天监博士用,贡监生童以天文生补用。”[35]这表明,钦天监博士和天文生都接受了至少五年的天文和算学的科班教育。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即曾经五年学习,录用为钦天监天文生,后来在钦天监作出了重要成就。

“国子监”又规定:“凡录选乡试,在监肄业贡监生及武英殿供书各学教习、钦天监天文生遇大比之年,均由监集试校,文录科册送顺天府乡试。”可见,作为天文人才培养的学子,也可以参加特别乡试以获取举人身分。至于教习,“于习算有成之学生内,考补五年期满,以钦天监博士叙用”。也就是说,通过五年的习算和五年的考补,有可能成为身为钦天监博士的算学教习。

录用到钦天监的天文生和监官,并非万事大吉,每三年还有一次考核。《大清会典则例》“钦天监”规定:“本监官生三年考核一次,术业精通者,保题升用。不及者,停其升转,再加学习。如能黾勉供职,即予开复。仍不及者,降职一等,再令学习三年,能习熟者,准予开复,仍不能者,黜退。”[34]

所有这些规定,保证了钦天监从事天文工作的人员的专业素质,也使得观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2)观测制度

清代的制度与明代相同。《大清会典》规定:

“凡测候之法,设观象台于京城东南隅,日以满汉官各一人率天文生十有五人,登灵台,考仪器,以窥乾象。每时以四人分观四方,昼夜轮直。按时记风雷云气,流星诸象,次日报监。应奏者,按占密题。不应奏者,注册。”

这里所说的“满汉官各一人”实际上是钦天监天文科的官员。《清史稿》说“天文科掌观天象,书云物jī@①祥。率天文生登观象台,凡晴雨、凤雷、云霓、晕珥、流星、异星,汇录册簿。应奏者送监,密疏上闻。”而漏刻科“掌调壶漏,测中星,审纬度”,也与观测工作有关。

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来自钦天监天文科。乾隆甲申(1764年)制订《大清会典》时,天文科共有四十八人。其中有三十四位天文生中,每次使用十五名进行观测,昼夜轮直则需要三十人,剩下的四人大概就在轮休了。十五名天文生,平均每边有将近四人同时进行观测,其结果应是满意的。

(3)观测结果

观测结果要有详细记录,于次日早晨交呈监官,监官将记录汇录成册,如薄树人先生所发现的“流星册”。[36]重要的天象要立即给出占词,由钦天监监正以题本方式密疏礼部,礼部转呈皇帝,皇帝批复题本后交礼部处置。题本保存在礼部档案里,现在还可以查看。监官完成的流星册造送国史馆,后来就成为《清史稿·天文志》中流星记录的来源。

下面以一份礼部档案中的流星记录为例,讨论流星观测记录的产生过程。

3.流星观测记录的一个实例:钦天监题本

第一历史档案馆可以查阅到这样一份材料:[37]题

钦天监监正加三级臣戈枚谨

题为观候天象事。据天文科该直,博士瓦尔喀拜等呈报:本年二月二十九日癸卯寅时,观见南方有流星一个,如鸡子大,出房宿,往东南行,入尾宿。青色,有光,微有尾迹。臣等谨按占书,曰:流星出房宿,天子使出赈饥;入尾宿,青色,臣有归国。有缘系观候天象事,理谨具题。

康熙三十二年二月二十九日 钦天监监正 臣 戈 枚 臣 徐日升 臣 安 多

詹事府右春坊中允仍兼官左监副事 臣 常 额 左监副 臣 鲍英齐 右监副 臣 艾 山 臣 安 多 右监副 臣 司尔瑁 博 士 臣 瓦尔喀 博 士 臣 陈之珍

道了(注:此三字为朱批。)研究这份档案,可以得到三个有趣的─结果。

(1)给出了一个有明确的出现时间和出没位置的流星记录

此记录在《清史稿》记作“康熙三十二年二月癸卯,流星如桃,出房宿,入尾,色青”,没有时刻记录。档案中记“寅时”,即公历1693年4月5日3-5时,如果定为中值,则为4时,因此,可得这颗流星的太阳平黄经。出现点为房宿附近,消失点为尾宿附近。设起始高度和终结高度为流星平均值:hb=110公里,he=90公里,可以拟合出辐射点:α=122°,δ=50°。“如鸡子大”,“有光”,“微有尾迹”是这颗流星的特征。

(2)清钦天监所用的占书可能是《观象玩占》

这份题本按传统占书给出了占语。流星入尾宿,《乙已占》作“流星入尾,色青黑,臣有归者及逃走者”,[38]《灵台秘苑》作“流星出入(尾宿),风雨时,稼穑成。……青则外国降”[39],《观象玩占》作“(流星)入尾,色青黑,臣有归国”。[40]题本作“入尾宿,青色,臣有归国”,与《观象玩占》同。因此,清钦天监所用的占书可能就是《观象玩占》。

(3)反映了传教士在清朝钦天监里的活动

清廷礼聘耶稣会士担任钦天监监正始于汤若望(1592~1666)。监正这一高级职务首先在修会内部就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这是否意味着对具有吉凶日区别的皇历的认同和同意中国传统星占术?不过,受请示的罗马总教廷还是接受了汤若望的就职立场。

汤若望去世后,南怀仁(1623~1688)接任钦天监西洋监正。南怀仁去世后,意大利人闵明我(1638~1712)又于1688年4月9日被缺席委任为监正。[41]当时的闵明我正在欧洲,因此他又任命葡萄牙人徐日升(sancho pereira,1645-1708)和比利时人安多(antoine thomas,1644-1709)为他不在北京时的钦天监监正全权,直到1694年他自欧洲返回中国为止。在1693年4月的这份档案西洋监正位置上署名的是徐日升和安多两个人,他们都没有正式头衔。安多还同时在“右监副”上署名,这是因为他在1686年11月7日曾被任命为钦天监监副,也没有头衔。可见,钦天监的头衔是“内外有别”的。

耶稣会的来华传教士,作为钦天监官员,参与了这条流星记录的产生。他们不可能完全认同中国的流星占理论,有理由认为他们会主动地宣传亚里士多德的大气观念,只是迫于当时的形势,还得认真地按传统方式做应做的事情。

黄一农通过对“荧惑守心”和“五星会聚”的验证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有政治影响的可能性,进而猜测有些记录可能不可靠[42]。以上讨论表明,由于西学的参与,有清一代对流星的认识已与星占背景的传统观念有所区分,这使得清代钦天监的流星观测减少了星占的实用成分,增强了的可靠性。因此,至少清代的流星记录是可靠的。总的说来,清代的流星记录既丰富又可靠,这就为这些天象记录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清代流星记录的分布

为了对清代的流星记录进行应用研究,必须了解流星记录的分布。上面已经讨论了题本中的一份流星记录,可惜的是现在能够见到的流星题本只有24份,[36]更多的清代流星记录分布在《清实录》、《清史稿》、地方志和笔记中。下面分别举例讨论各自特点。

1.《清实录》中的流星记录

《明实录》中保存了近两千条流星记录,而《清实录》中仅有清初顺治朝保留了12条流星记录,其中9条又被《清史稿》转载。顺治以后,不再在实录中载流星事件。这一现象可能与前述的西方古典流星观在中国的传播有关。

《大清世祖实录》卷78记:

“清世祖顺治十年九月壬子,夜,有流星大如弹刃,赤色,尾迹有光,出毕宿,行入紫微垣。”

这条记录与《明实录》的记录方式相同,是“清承明制”的一个体现。由于没有出现时刻的记录,出没点的记录显得很孤立。因为“出毕宿”和“人紫微垣”只是流星轨迹的天球投影,不同时刻可以对应不同的轨迹,因此无法了解其辐射点的情况。仅能根据出现日期1653年11月9日(λ=232.6°),推断它可能属于狮子座流星群(λ=234.5°)。

2.《清史稿》中的流星记录

顺治以后的流星记录主要保存在《清史稿·天文志》。由于篇幅的原因,《清史稿》的记录比题本和实录更为简略,如“天文志”卷39中记有“康熙二十五年十一月壬午,流星如盏,出左枢,色白,至蜀没,尾长竟天”。而题本记作:

“(康熙二十五年十一月壬午)二更,北方有流星一个,如盏大,白色晖晖然,有光,尾长竟天,自紫微垣左枢外出,往南行,至近浊。”

比较两者的内容,发现基本相同,可以确认为同一颗流星。不过,题本多时刻(二更)记录,出现点“左枢外”也比《清史稿》“左枢”详细;而《清史稿》有消失点的记录(蜀)。

综合《清实录》和《清史稿》两方面的信息,得到出现时间:1686年12月16日,北京时间21时43分左右,λ=269.5°。此时正是小熊座β流星群的活动期(λ=270.6°),(231°,δ=59°)和消失点(α=235°,δ=6.5°)的连线反向延长,可以近似地发现小熊座β流星群,它可能属于小熊座β流星群。

3.地方志中的流星记录

清代地方志很多,保存了大量的流星记录。总的说来,记录方式各不一样,形态描述较为详细,多数未记出现时刻和出没点。如同治间湖北《竹溪县志》卷十六:[43]

“(同治元年八月十九日)夜,东北有星,大如月,色如炉铁。初出,声则凄凄然,光芒闪烁,人不能仰视。顷之,向北一泻数丈,欲坠复止,止辄动摇,直至半空。忽如银瓶乍破,倾出万斛明珠,缤纷满天,五色俱备。离地丈许始没,犹觉余霞散彩,屋瓦皆明。”

这条记录描写生动,词藻华丽,有文学色彩。就科学性而言,既没有时刻,也没有出没点,是不够理想的。

4.笔记中的流星记录

清人笔记很多,流星记录也有不少。与地方志相似,由于记录者非专业人士,其科学价值有限。如钱泳(1759-1840)《履园丛话》“星异”条记:[44]

“嘉庆戊午十月二十八、九月夜,众星交流如织,人人共观。庚辰七月十八日夜,亦有星移之异。二十五初更,有大流星陨于南方,光如白昼。……甲申十一月初十夜,西北方星陨如雨。乙酉十月二十四、五两夜,星移如织,俱由西北而至东南。二十六日夜,东南方星陨,飒飒有声。最后,有大星坠于地,其声如雷。”

钱泳一生多为幕客,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兼工诗文书画。《履园丛话》二十四卷所记873条,多据经历,兼采见闻。这里所记录的流星和流星雨,应该主要来源于见闻。事实上,这些记录也见于当时江南一带的地方志。

四、结论

1.亚里士多德水晶球宇宙体系中“流星为大气现象”的观念在清代有所传播,这使得清代呈现出中西观念交织的流星观,并影响到清代的流星观测。

2.有清一代对流星的认识已与星占背景的传统观念有所区分,加上严密的观测制度,导致清钦天监的流星观测减少了星占成分,增强了其观测的可靠性。因此,清代的流星记录是可靠的。

3.分析四种来源的流星记录,可以发现《清实录》和《清史稿》的记录有较高的科学价值,而地方志和笔记中的流星记录科学价值有限。总的说来,清代的流星记录既丰富又可靠,这就为这些天象记录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北京天文台主编:《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575-1082页。

[2]江晓原:《星占学与传统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30-132页。

[3][明]陆深:《玉堂漫笔》,(丛书集成初编)从2905册,第11页。

[4]martin beech,"the making of meteor astronomy:part ⅱ",wgn,the journal of the imo21:1(1993),pp.37.

[5]利玛窦:《乾坤体义》卷上,《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第787册第766页。

[6]高一志:《空际格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藏刻本,年代不详。

[7]martin beech,"the making of meteor astronomy:part v",wgn,the journal of the imo 21:6(1993):p.260.

[8]江晓原:“第谷天文工作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科技史文集》,第16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27-143页;又江晓原:“天文学的输入”,戴董光璧主编《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9]承蒙韩琦惠示该书日本关西大学复本,又观《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天文卷》,河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10]中山茂:“关于《天经或问后集》”(日文),载《东亚的科学与技术-薮内清先生颂寿记念论文集》,同朋舍,1982年,第199-208页。

[11]方以智《天经或问》序、揭暄《天经或问》序,见张永堂《明末方氏学派研究初编》:“附录”,(台湾)文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7年。

[12][民国]《福建通志》“文苑传”,卷七,“清一”,第5页。

[13][清]方以智:《物理小志》,光绪宜稼堂本,中科院科学史所藏。第7页。

[14][清]游艺:《天经或问》,《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第783册第630页。

[15]张永堂:《明末清初理学科学关系再论》,第二章,(台湾)学生书局,1994年;又见张永堂:《明末方氏学派研究初编》,“附录”,1987年。

[16]冯锦荣:《第七届中国科技史国际会议论文集》(深圳,1996年),待出版。

[17][清]徐朝俊:《高厚蒙求》,嘉庆丁卯(1807)云间徐氏藏版,中科院科学史所藏。

[18]陈祖维:“清代的钟表大师徐超俊及其《自鸣钟表图说》”,《中国科技史科》第8卷(1987),第1期,43-45。

[19]转引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第二册第315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

[20]丁福保、周云青编:《四部总录天文编》。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24页。

[21][清]毛祥麟《墨余录》,毕万忱标点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53页、第182页。

[22]《中国天象记录总录》未收入,《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认为:“是否为地震现象,待考。暂录于此。”见谢毓寿、蔡美彪主编:《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第三卷(下),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92页。

[23][清]王仁俊:《格致古微》“略例”,中科院科学史所藏刻本,承王扬宗先生惠告,托名江标的《格致精华录》(1896年),实为同一书;又见陈玉堂编著:《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7页;陶绪:《明清民族主义思潮》,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6页。

[24]david w.hughes."history of meteor and meteor showers",vistas in astronomy,vol.26(1982).

[25]王扬宗:“江南制造局翻译书目新考”,《中国科技史料》1995年第2期,第3-18页。

[26][清史稿]卷114,“志八十九·职官一”,中华书局标点本。第3263页。

[27][明会典],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18册723页。

[28][明史]卷74,“志五十·职官三”,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811页。

[29]冯占良、徐品新:“流星目视观测的新方法”,《天好者》,1992年第4期。第21页。

[30]《明会典》,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18册第720页;又[清]朱彝尊《日下旧闻考》卷46说,观象台“殿东小室日壶房,即浮漏堂”,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97册641页。

[31]《明英宗实录》卷289页1。

[32]《明孝宗实录》卷8页14。

[33]《清史稿》,卷115,“志八十九·职官二”,中华书局标点本。第3324页。

[34]《大清会典则例》卷一百五十八,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25册。

[35]《大清会典》卷八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19册;又参见李俨《中国数学大纲》,“清初数学教育制度”,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406页。

[36]薄树人:“清钦天监档案中的天象记录(下)”,《科技史文集》,第14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

[37]原件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钦天监档案(康熙三十二年)。

[38][唐]李淳风《己已占》卷第七,“流星入列宿占第四十三,石云里标点本,载《传世藏书》“子库·科技”,海南国际新闻出版社中心。第400页。

[39][宋]《灵台秘苑》卷十一,“尾宿”,段异兵标点本,载《传世藏书》“子库·科技”,海南国际新闻出版社中心。第322页。

[40][明]刘基:《观象玩占》卷五十,“拾遗”。科学史所藏抄本。

[41][法]荣振华著,耿shēng@②译:《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补编》,中华书局,1995年。第760页。

[42]黄一农:“星占、事应与伪造天象-‘荧惑守心’为例”,《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0卷第2期(1991年);yi-long huang,five-planet conjunction in ancient chinese history,farly china,15(1990),pp.97-112;又见江晓原:《天学真原》,第239-244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43]转引自《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第1053页。

初一科技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国民政府;学术审议;政治介入;学术独立

中图分类号:G64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4)04-0047-07

中国社会和学界对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普遍有当时学术独立氛围浓厚、兼容并包、“教授治校”、政治很少干预学术等印象。不少人将民国时期视为学术独立、精神自由的全盛时代――这一点是很值得怀疑的。就笔者研究看,至少在民国后期,特别是国民政府统治的后十年,学术独立似乎并没有人们印象中那么繁盛。国民政府日趋激烈的党化教育与行政渗透在1940年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成立后大大加强。从民国前期学术评议机制由民间主导、标准不一,到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成立后,学术审议体现出明显的官方化、全国化、标准化趋势。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通过评选全国学术著作最高奖、将大学教员资格审核权收归中央、选聘部聘教授和休假进修教授等方式,树立学术权威,引导学术方向,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以往学界对此问题关注不够。国家介入学术评议机制,固然会影响到学术独立,但在现代大学教育正规化、教员群体队伍迅速扩大化趋势下,其在保证教员基本质量和学术基本素质方面亦是有一定进步作用的。回顾过往,对今天我们探讨学术独立与国家介入的关系不无启示。

国民政府时期学术评议机制的发展历程,以全国性的官方学术评议机构“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成立为标志,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一、自由发展阶段(1927-1939)

1940年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正式成立前,中国的学术评议机构是比较分散的。主要评议力量分为三部分:

(一)大学自评

在全国性的学术审议机关成立前,中国专科以上院校的教员聘任、著作评奖,以各校自评为主,各校“教授会”、“评议会”权力很大,体现出很强的“教授治校”、“学术独立”特点。民国各大学关于教员评定标准、晋升规则的差异非常之大。虽然国民政府教育部曾于1927年6月公布《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定了大学教员任职的基本条件,但在实际中,由于政府没有审批学校教员的权力,因此形同虚设,得不到执行。许多在当时虽然没有大学文凭、或代表性著作之人,如果校长、系主任认为该人学术潜力很大,或经熟人推荐,同样可以直接聘为教员。梁漱溟来北京大学任教前,没有接受过任何高等教育,仅凭一篇千余字的《究元决疑论》,就被蔡元培看中,直接被聘任为北京大学讲师。[1]高中未毕业、自学成才的钱穆,因顾颉刚推荐,先赴燕京大学、再赴北京大学任教。[2]1930年28岁的沈从文赴国立武汉大学任教时,仅受过小学教育,并尚未创作其代表作《边城》,因胡适推荐而入国立大学教书。[3]民国时期类似例子非常之多。无疑,这些破格选拔人才的事例很难发生在由政府强势介入、学术评价高度量化的学术氛围中。

(二)以中国科学社为代表的民间学术组织,为中国学术评议机制带来新风

黄 昊 魏光奇:国民政府时期的学术评议机制:在政治与学术独立之间

中国科学社是任鸿隽、胡明复、赵元任等庚款留美生于1914年6月10日在美国发起的,其宗旨是:“传播科学知识,促进实业发展”[4]。1915年10月,该社在国内正式成立后,迅速形成了凝聚国内科学精英的巨大影响力。除了创办著名的《科学》杂志外,自1929年以来,中国科学社设立了众多奖项,如高君韦女士纪念奖金(分别奖给算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地学五门科目,每年一科,轮流颁奖)、考古学奖金、爱迪生电工奖金、何育杰物理学奖金、梁绍桐生物学奖金等。[5]作为民间社团,该社评奖坚持同行专家评议的特征和较强的学术独立性。这些奖金的设置与评奖,对于激发科学工作者的热情,从而促进科学事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中国科学社的评奖范围局限于理工科,基本不涉及人文艺术、社会科学方面的评奖。此外,该社作为民间社团,长期面临资金紧张、社会制约、职员非职业化等困境。学术评议既非该社团活动之重点,亦未能形成系统的学术评议机制。及至抗战爆发,该社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内迁过程中仪器、设备多毁于战火,备尝颠沛流离之苦,原有的学术奖金评定一时亦告停顿。[6]

(三)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的建立与工作

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成立于1935年7月7日[7],其职能为[8]:

决定中央研究院研究学术之方针;促进国内外学术研究之合作与互助;中央研究院院长出缺时选举院长候补人三人呈请国民政府遴选;选举中央研究院之名誉会员;受国民政府委托之学术研究事项。

但实际上,至1946年,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总共仅召开过三次年会,在相关全局性的国家学术发展方面的影响成效不大。按照法规规定,对学术著作进行评优评奖不是该评议会的主要职能。[9]该会成立以来最重要的活动是1940年选举中央研究院院长及1947年院士选举。根据学者研究,除在相关中央研究院自身建设等方面有所作为外,无论是学术评议奖励、学术合作与互助,还是在国家留学政策等其他方面的建议,评议会都影响甚微。1940年,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成立后,学术评议工作如火如荼,内迁学术界活跃异常,但中央研究院评议会工作却进入如此“杳无音信”的境地,而且中央研究院自身也有被撤并的危险。[10]

总体来看,在1940年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成立之前的中国学术评议机制,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以民间为主导。二是以同行推荐、评议为主。三是评议标准不统一。四是学术独立性强,政治干预很少,党化控制更无从谈起。

二、政治对学术评议干预的加强: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的成立与中央研究院学术评议会的衰落(1940-1949)

1938年在武汉召开的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了《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第十二条规定:“全国最高学术审议机关应即设立以提高学术标准。”[11]据此,作为全国教育行政管理机关的教育部开始着手成立全国范围、代表政府权威的最高学术审议机关。1940年3月《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章程》正式被行政院通过施行,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由是成立。实际上,该委员会成立的动议最初来源于1931年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的直接建议。国联教育专家通过走访中国大中城市实地考察,认为[12]:

中国大学教育过去之发展,由于历史的情形之故,统一性及系统性极感缺乏。是以现在应视大学教育为一整体,其组织应遵照一确定之计划……规定此计划并监督其施行之适当机关即为教育部。

教育部欲履行上述责任而获成效,必须借助于专家之意见,并得学界及舆论方面充分之信任与赞助,是以吾人提议,应有一全国大学会议之组织……该会会员人数应不出三十人,以大学教员、大学行政人员、社会闻人及教育部代表组织之。

根据1940年《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章程》规定,除教育部次长及高等教育司司长为当然委员外,设聘任委员25人,由部直接聘任者12人,其余13人应由国立专科以上学校院校长选举,再由部根据结果聘任之。也就是说,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这一政府设立的全国最高学术审议机关中,教育部官员是当然委员,其余25人中,12人为部直接聘任,13人为大学校长选举后再由教育部审核聘任。[13]学术审议委员会的人事选举权是完全操控于政府之手的。

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职权广泛而重大,几乎把原先分散于各校、以民间为主导的学术审议权完全收归了中央政府控制之下。在其运行的数年中,政府意志干预学术的意图与表现非常显著。

(一)大学教员资格审查权收归中央

现代大学理念提出者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认为:大学独立于国家的诉求的前提,就是一个不受国家干预的大学可以在更高的层次上满足国家的需要。他认为,这样的大学可以对“国民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可以造福于国民”[14]。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和中华民国大学院院长期间,学术自由、兼容并包之风确实得到了提倡。而将教员聘任审核权收归政府,最大的后果便是民国以来蔡元培开创的大学兼容并包之风受到极大抑制。自1935年起,教育部便“着手厘定大学教员资格聘任规程,几经搜集各校现行办法,加以整理研究”[15]78,至1940年8月,终于将《大学及独立学院教员资格审查暂行规程》公布并实施,对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聘任、晋升的学历、著作标准进行了严格细致的规定,并明确规定“大学及独立学院教员资格之审查,由各校院呈送教育部提交学术审议委员会审查之。合于大学及独立学院教员资格而不在职者,得自行呈请教育部审查之”[16]717。至此,教育部将民国时期大学自由聘任、审查教员的权利收归政府。针对以往高校大量破格录用、提拔教师,没有统一标准的问题,《规程》明确规定,对于“凡在学术上有特殊贡献而其资格不合于本规程第五条或第六条之规定者,经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出席委员四分之三以上可决,得任教授或副教授”[16]716-717。也即将破格录用教师的权力亦收归了教育部。

据国民政府官方称,“自二十九年度起,由本部颁行资格审查暂行规程以来,遵照办理者,至为踊跃。”[17]根据1948年教育部统计,“迄三十七年四月,各校送审经提出该会或常会审查合格者,前后共二十九批,计教授2658人,副教授1260人,讲师2068人,助教2699人,共8685人。”[15]791940年以后,公立大学中公开支持社会主义的教员已经不可能得到聘任。“五四”时期的北京大学,兼容并包、学术自由之风鼎盛,马克思主义先锋陈独秀、,主张自由主义的胡适,主张全盘西化、废除国文的钱玄同,甚至前清遗老辜鸿铭,公然拥袁复辟之刘师培,章学弟子之陈汉章、黄侃,新儒学之梁漱溟、熊十力皆可在同一学校任教,自由发表政治及学术观点。而根据1940年学术审议委员会之要求,“五四”时期北京大学的情况是不可能重现的。

(二)树立官方学术权威,引领学术风气

国民政府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通过审核部聘教授、审核休假进修教授人选等权力,力图树立官方学术权威,引领学术风气。以往学界之佼佼者,多依靠同行之间口耳相传的认同。而国民政府则通过学术审议委员会的权威,将认同官方意识形态、与政府关系密切之教授聘为“部聘教授”,给予高于一般大学教授的荣誉与待遇。

根据1941年学术审议委员会第二次大会修正通过,经行政院核准实施的《教育部设置部聘教授办法》规定,部聘教授原则上应担任教授十年以上。被选为部聘教授者,除教育部安排其进行讲座外,教育部还委托其担任所专长学科有关之事项:“一是辅导全国各专科以上学校对该学科之教学与研究事项。二是与该学科有关之学术审议事项。三是承办专科视察巡回讲演及其他咨询事项。”[18]“部聘教授除规定薪给外,由教育部按月另发研究补助费400元”[19],也即部聘教授不仅是国家确定的学科带头人,还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在人选上,“部聘教授,须由教育部提经叙述审议委员会全体会议出席委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后聘请之。”[20]1942年,各科人选经学术审议委员会审议结果,通过饶毓泰、孟宪承、吴耕民、胡焕庸、庄前鼎、陈寅恪、余谦六、何杰、蔡翘、杨端六、梁希、吴宓、张景钺、吴有训、杨树达、李四光、王、萧一山、汤用彤、苏步青、曾昭抡、艾伟、黎锦熙、周埂生、胡元义、孙本文、茅以升、洪式闾共28人。1943年度通过胡光玮、柳诒征、徐悲鸿、冯友兰、萧公权等15人。[15]79

“教育部为使国立专科以上学校连续在一校服务满七年以上之教授获有休假进修机会起见,特颁行《国立专科以上学校教授休假进修办法》”,由原校“每年就本校合于第二条规定之专任教授中遴选三分之一,于学年终了以前呈请教育部核选休假进修。”[21]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控制着教授休假进修名单的核选权。教授休假进修期间的薪俸,均由教育部直接拨发,并酌发其考察旅费及其他研究必需费用。“此项教授于遴选时,须具进修计划,进修期满应将考察及研究结果报部备核。”[15]79-80学术审议委员会以上举措是国民政府意图控制、拉拢知识分子的重要手段。学术审议委员会存续期间,左翼或有共产倾向的大学教员无一获得部聘教授荣誉,以及休假进修教授资格。

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另一重要职权就是学术奖励。自1941年起,该会每年进行全国最高学术著作评奖活动。这一奖励是国家学术最高奖,在当时学界具有非常高的地位。[22]同年起,教育部每年根据奖等进行物质奖励,“每种奖金二千元至一万元”[23],后历年随物价上涨而不断加增。如冯友兰的“新理学”思想与极力提倡的“力行哲学”、“知行合一”均源出于宋明理学,冯的哲学思想深受官方器重,因此,在1940年第一届全国学术最高奖评选中,冯友兰的《新理学》获得哲学类一等奖,也是该届文科所有类别中唯一的一等奖。该届文科其他门类:即文学、古代经籍研究类、社会科学类均只评出了二等奖或三等奖。而同一时期,翦伯赞、吕振羽、郭沫若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理论家也撰写出非常杰出的哲学论著,当然,这是不可能进入国民政府评选视野的。关于这样的评奖结果,并非一定出于不公正。但是冯友兰当时同时担任第一届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委员[15]72,既当评委又当参选者,笔者认为,就现代学术回避制度来说,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三)学术审议的独立性遭到侵蚀

1662年,英国科学家雷恩(Christopher Wren)、胡克(Robert Hooke)等人建立了一个科学家社团,命名为皇家学会,它是世界上历史最长而又从未中断过的科学学会,迄今,英国皇家学会以其学术独立性与公正性而闻名世界。在英王为该会颁发的特许状上刻着:“我不追随任何领导,也不要求上帝保佑。我不需要尊敬任何大师的言语。”[24]而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作为国家最高学术评审机关,成立之初,便存在行政服从与学术独立之间的矛盾冲突。国民政府从第一届学术审议委员会开始,便力图完全掌控其工作。第一届29名审议委员中,当然委员4名:全部是教育部官员,由部直接聘任委员12人,大学校长选举并经教育部审核确定者13人。其中,明显属于元老或嫡系者有吴稚晖、张道藩、朱家骅、陈立夫、王世杰、程天放、罗家伦、余井塘、陈布雷、顾毓、吴俊生,共11人,此外傅斯年、张君劢、蒋梦麟、周埂生、曾养甫、陈大齐等属于明显亲的学者,其他冯友兰(哲学家)、竺可桢(气象、地理学家)、吴有训(物理学家)、马约翰(体育教育家)、颜福庆(医学家)、郭任远(心理学家)、赵兰坪(经济学家)、马寅初(经济学家)、胡庶华(教育家、冶金学家)、邹树文(昆虫学家)、滕固(美术理论家)、茅以升(桥梁专家),皆为各自领域的权威专家。[15]72所有委员中,仅马寅初一人在政治立场上始终批判。没有马克思主义及其他左派学者入选。从委员构成看,亲的行政官员和知识分子占半数以上,余为中立专家,与政治立场不同者仅一人。因此,很难将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看作拥有真正独立学术评审权的组织。此后虽有少量改选,但政府基本掌控学术评选的原则没有改变。

(四)获奖著作的官方性与现实性

作为民国时期学术著作最高奖,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评奖的权威性是得到当时学界认可的。笔者仔细研读与分析了1941-1947历年来审议委员会评出的学术获奖作品,有如下显著特点:

第一,关注官方意识形态。国民政府执政时期最为提倡的思想形态,一是三民主义,二是理论家如戴季陶、陶希圣、金平欧等对程朱理学、王阳明“知行”理论加以改造形成的“力行哲学”、“唯生论”、“知行观”等糅合了一些法西斯观念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学术审议委员会关于“著作或发明审查标准”第一条就是:“作者观点或所代表之思想是否正确。”[25]在学术审议委员会评奖中,“哲学类”获奖作品,基本是两类,一是直接宣扬三民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著作,一是宣扬新儒家、或者文化保守主义的作品,也即和官方提倡之哲学思想相似或直接宣传官方意识形态的作品获奖。本人极为推崇宋明理学,尤对王阳明的心学和曾国藩的理学景仰备至,他在抗战时期撰写的《中国之命运》中,对于以理学为基础的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给予了高度赞扬和提倡,而对共产主义和西方自由主义加以痛批。官方提倡之思想在学术最高奖评选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如第一届评奖中,哲学类、也是所有四个人文学科奖项(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共设文科类四个奖项,分别是:哲学类、文学类、古代经籍研究类、社会科学类)中唯一的一等奖:冯友兰《新理学》,其思想融合了宋明程朱理学及西方新实在论;哲学类二等奖一名,金岳霖《论道》;三等奖二名,分别是李柏显《朱子哲学》、王万钟《孙文学说疏证》。自1941-1947年共六届(因1946、1947两年合评一届)评奖中,哲学类共评出一等奖2部、二等奖3部、三等奖7部,共12部著作,内容分类如下[15]73-78:

程朱理学及新儒家:冯友兰《新理学》;金岳霖《论道》;李柏显《朱子哲学》;刘奇《论理古例》;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张西堂《颜习斋学谱》。

三民主义:王万钟《孙文学说疏证》;崔书琴《三民主义新论》;金平欧《心理建设论》。

伦理学:黄建中《比较伦理学》。

佛学与佛教史: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其他:胡世华《方陈概念之分析》。

很明显,有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作品,和“五四”时期极为提倡的宣扬民主精神、近代自由主义的著作,从未有一部获奖。可以说,人文社科方面,思想见解完全独立或不同于官方意识形态的著作不可能获奖。

第二,关注官方提倡的热点问题。每一届获奖著作中,都有国民政府当时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或对国民政府政策进行解读的作品。自然科学类、应用科学类奖项关注现实问题自不必说,以“社会科学类”为例,第一届评奖中,“社会科学类”一等奖空缺,二等奖仅一名,即为胡焕庸《缩小省区方案研究》,缩小省区问题是国民政府自成立以来极为关注的行政改革问题,笔者曾写专文论述[26],被视为消除地方军阀割据势力“一劳永逸之方案”。“社会科学类”除了大量史学著作:如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萧一山《清史大纲》、简又文《太平军广西首义史》、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正》等名著外,其他获奖作品,一是关注田赋征实、土地租佃、战时劳动政策、国民政府“新县制”等现实问题的著作,共18部之多:如吴文晖《中国土地问题及其对策》、宋同福《田赋征实概论》、章伯雨、汪荫元《中国农佃问题》、蒋明祺《政府审计原理》、周敦礼《战时劳动政策》等,二是法学类、社会学类获奖著作较多,名著如薛祀光《民法债编各论》、费孝通《禄村农田》、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等,至今仍常被学界提及和引用。根据笔者对1941-1947年共六届“社会科学类”全部获奖著作(一二三等奖)64部的统计[15]73-78:

社会科学类仅在1943年第三届时评出两部一等奖著作(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刘节《中国古代宗族移殖史论》),其余各届均没有一等奖评出。

(五)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的衰落

教育部学术评审委员会成立以来,中央研究院评议会作为更具有民间性、中立性的组织,处于日渐边缘化的地步。根据《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条例》,评议会不具备评选优秀学术著作奖项的权力,其能称得上学术评审功能的,只有选举中央研究院院长及名誉会员。从实践中看,1940年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去世,新院长的选举受到高层严重干涉与授意,中央研究院同僚为维护学术独立,进行了全力抵制。[27]从1935年至1946年,评议会成立十一年,仅召开年会三次。1946年抗战胜利,外患解除,本应是百业待兴,学术大显身手之机,然而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三次年会的召开却“是冷落而凄凉的,仿佛是科学工作者底一声”,时人评价:“这次评议会是凄凉的,揭幕时固然也有政府首长说些吉利话,但一如一般口彩,毫无实质的重量。”[28]4

除了不具备评选最高学术著作奖职能外,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的其他职能与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职能几乎重合,却缺少政府支持,经费极度困难。1946年第三次年会上,对政府干预持“不合作主义的悲观使评议会只讨论了‘不需要经费的科学工作’。比如博士制度的应否采取,院士制底确立,孔子二千五百年纪念会的应否举行?这是很使关切科学建设的人失望的。科学干部们需要的是前途,是进步,是工作,而不是空洞的方帽子,院士也不能作无米之炊,而孔子正和三大发明一样,逝去了的光荣,不能替科学底真空增一分光彩。我们以为在中国,科学已快被勒死了”[28]5。与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的备受关注及对获奖者的重大物质奖励相比,更具备学术独立精神的中央研究院评议会到1946年竟沦落到流于形式、难以为继的地步。

三、必然与或然:政府行政权力干预学术评议的若干合理成分

国家介入学术评价机制,并不是一件应当完全否定的事情。笔者认为,政府行为干预学术评议的若干合理性,主要由两方面原因构成:

一是客观需要:从长远看,高等院校数量日益增多、规模扩大,高等教育走向普及,教员群体队伍迅速扩大化是历史趋势。而高等教育正规化与教员水平日益参差不齐之间必然存在矛盾。有关评聘之条例、机构的制度制约之加强、学术著作评奖之举办,有助于保证教员的基本质量和学术的基本素质。

二是主观原因:主要是针对此前学术评议机制的突出弊端。如学术审议委员会成立之前,大学教员聘任晋升多出自校长或系主任个人好恶。当时,教授晋升破格现象普遍而严重。教员评定大权集中于校长,甚至一句话就可以将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直接任命为最高学府教员,如蔡元培对梁漱溟的任命。1922年梁漱溟又向蔡元培举荐熊十力。[29]熊十力1932年虽因名著《新唯识论》而成为新儒家一代大师,但他当时经梁漱溟举荐入教北京大学时,既没有大学文凭,在学界亦没有代表作问世[30],可谓“默默无闻”。高校教师的聘任以熟人、同行、同乡推荐为主。这样的聘任、晋升方式,在高校数量、规模有限的情况下或许是可行的。没有条例约束和审批,破格选拔人才,当然有利于学术自由。但是学校一旦增多,高等教育一旦普及,仅仅依靠个人好恶、没有量化和成绩考核的办法来选择晋升教员,就难免不出现问题,更难以保证教育和学术公平。

此外,即使没有政府干预,同行之间的评议,因缺少统一标准,也有打压、拉帮结派、掺杂个人学术恩怨的事情发生,亦难以保证绝对公平。如1919年“五四”运动前,陈独秀因思想激进,遭到文化保守主义者以及部分温和派学者联合围攻,被迫辞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离开北京大学和北京。1919年3月4日,北京大学制定文理科教务处组织法,干脆决定从当年暑假后不再设置文理科学长职务。[31]1936年,鲁迅与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在学术考核、学术人事上矛盾不断,他和教授“刘树杞、黄坚之间亦存有不愉快”,“其原因和对有限资源的争夺不无关系。”鲁迅和林文庆“在人事学术层面的冲突,则更凸显出二人的身份、位置所带来的不同思考与处世立场;同样,在经济及其人格层面二人亦有冲突”,最终鲁迅被打压而辞职等。[32]

以上虽是个案,不足以概括学术独立氛围下的民国学术评议工作,但在高校数量、招生规模急剧扩大、走向正规化的大背景下,标准不一、同行好恶等小问题就有可能被放大,因此,由政府在适度范围内对学术成果评奖、教员聘任等方面做出引导与规范也是保证教育普遍质量、维护学术公信力所必须的。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民国时期的学术自由,特别是在国民政府时期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繁盛。真正完全放弃政府监督与介入的学术评议机制,也不是完全有利于学术发展的。政治与学术从来不是一对合理合情的完美结合,但亦不是完全无法共存。笔者认为,在政治与学术独立之间应建立适当的协调机制,规定各自明确的权力边界。政府可以引领学术导向与宏观把握,但在具体评议及学术研究中必须坚持学术独立、民主评议的原则。这样,政府公信力的介入既能够引领学术研究学以致用,维护学术公信力,又不致使高校沦于完全“行政化”、学术权威“领导化”等影响学术进步的境地。

参考文献

[1]艾恺.吾曹不出如苍生何:梁漱溟晚年口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21-23.

[2]倪平.钱伟长谈四叔钱穆[M]//钱伟长.钱伟长文选.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412-413.

[3]糜华菱.沈从文生平及文学活动事略[M]//刘洪涛,杨瑞仁.沈从文研究资料: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7.

[4]安树芬,彭诗琅.在当年的教育日历上:1914[M]//安树芬,彭诗琅.中华教育通史:第六卷.北京:京华出版社,2010:1392.

[5]蔡铁权,陈丽华.渐摄与融构 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之滥觞与演进[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243.

[6]范铁权.中国科学社与中国的科学文化[D].天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211.

[7]本社.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成立[J].中华教育界,1935(5):95.

[8]立法院.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条例[J].立法院公报,1935(70):31-32.

[9]朱家骅.中央研究院评议会之任务与工作[J].教育通讯周刊,1941(11):15-16.

[10]张剑.中国学术评议空间的开创――以中央研究院评议会为中心[J].史林,2005(6):93-94.

[11]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G]//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 第二编 政治(三).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15.

[12]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报告书[G]//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十一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194.

[13]教育部.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章程[J].教育通讯周刊,1940(5):11.

[14]洪堡,W.论国家的作用[M].林荣远,冯兴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6.

[15]国民政府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学术之审议与奖励[M]//国民政府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六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

[16]教育部.教育部公布大学及独立学院教员资格审查暂行规程[G]//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 第二编 教育(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17]本社.教育部七年来学术审议工作[J].中华教育界,1947(1):106.

[18]渝市讯.部聘教授及服务办法公布[G]//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史料长编:民国三十一年.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998.

[19]教育部.部聘教授服务细则[J].教育部公报,1942(17-18期合刊):2.

[20]教育部.教育部设置部聘教授办法[J].教育通讯周刊,1941(29):10.

[21]教育部.国立专科以上学校教授休假进修办法[J].教育通讯周刊,1941(22):14.

[22]学术界消息.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近年之主要工作[J].图书季刊,1943(3-4期合刊):123.

[23]国内消息.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二次全体会议[J].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41(5):9.

[24]江畔.英国皇家学会略考[M]//《中国科技史料》编委会.中国科技史料:第一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0:104.

[25]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附录:学术奖励[M]//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三)教学,科研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755.

[26]黄昊.国民政府时期关于缩小省区的探讨与实践[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03-109.

[27]耿云志.重新发现胡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364-366.

[28]本社.在苦难里希望――写在中央研究院评议会以后[J].科学时代,1946(10).

[29]梁漱溟.怀念熊十力先生[M]//梁漱溟著,郑大华,林青编注.梁漱溟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10:500-501.

[30]王守常.重建中国哲学的机缘――熊十力与北大[M]//萧超然.巍巍上庠 百年星辰:名人与北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41-742.

[31]彭明.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06-207.

上一篇:世界科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科技发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