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19 15:34:48

城市旅游管理

城市旅游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 发展 影响

一、旅游管理的定义

旅游管理:旅游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对旅游业的探索。包括对旅游企业的管理,比如管理酒店,旅行社等;还有旅游资源的开发,比如在一个旅游城市中挖掘新的景点吸引更多的顾客。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以解决非定居者的旅行和逗留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问题。

旅游管理又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探究,以大学课程为例,旅游管理主要方向分两种:企业管理和旅游规划企业管理包括饭店管理、景区管理、旅行社管理,度假区管理.

旅游规划包括旅游规划与开发、会展等等。由于旅游管理涵盖的层面较多,对于城市的发展也产生了利与弊。

二、旅游管理对城市发展的正面影响

旅游管理若要细致解析就先要从旅游这个方面来看了,一个城市若要发展他的旅游行业就要先从旅游资源入手,以秦始皇兵马俑为例,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1974年3月,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奇迹”。由于兵马俑的发掘,西安这个古城如今已成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当地为此建造博物馆,并在周边开设酒店以供游客休息,并推出许多纪念品供游客纪念。

秦始皇兵马俑这个旅游资源十分珍贵,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纪念意义,从多方面吸引游客前去,当地也毫不浪费这珍惜的旅游资源,从发掘到扩展,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与酒店业,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西安市的发展。利用旅游业解决了当地的一些资金与就业等问题。当地也开展了许多旅游企业,例如旅行社的建立,培养导游为游客讲解西安这座古城的历史,利用旅行团创造收益,带动了导游这个行业的兴起。同时,由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带动了酒店业的发展。现如今,酒店业是中国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由于旅游业的带动,酒店业也逐渐兴起,当地也开了许多家连锁酒店,既为前去旅游的游客带来便利,又为当地带来额外的收入,可谓一举两得。旅游管理对城市的影响这时就显现出来了,由于西安市在这旅游资源的考察方面十分细致,从人文地理等方面进行深刻的研究,这才大力投资这个旅游项目,先是做了文物出土的保护工作,又合理地规划了旅游项目,创造了旅游产品,宣传工作也十分到位。将旅游管理知识以最大程度地进行运用,很好地开发了这个旅游项目。

若是西安市未能投Y开发这个项目又会有多少人来一睹兵马俑的雄姿,又会有多少人知道这秦始皇做出的壮举。还有在规划方面,因为附近开设了酒店,交通相对便利,也吸引了许多人前去。博物馆的开设也使许多人更加深刻地了解西安古城。从这些方面,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与酒店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带来了经济。

由此可见,旅游管理方面对西安市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三、旅游管理对城市发展的负面影响

一个城市若要在旅游业做出发展需要做出准备和铺垫,这时候旅游管理的负面影响就显现出来了:

1.旅游资源的探寻。市是由于发掘了秦始皇兵马俑才开始了旅游业的发展,若是一个城市也想要开发旅游业去创造经济,却没有有价值的资源可开发,亦或者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开发,该如何去发展这旅游业。这时,旅游管理的负面影响就显现出来了,一个有价值的资源的探寻,需要用到人力物力,有的城市没有什么特色,也没有什么自然的风光,那么,拿什么去发展旅游业。或者,即使有了可开发的旅游资源,资源的保护修缮、交通的便利与否都直接影响到旅游的开展。

2.旅游产业的规划。一个城市有他特色的资源就有开发的价值,但是,如何去规划开发却是个不简单的问题。例如,一个城市里的乡村民风淳朴,空气清新自然,十分适合长期居住在高楼大厦中每天闻着汽车尾气的城市人去旅游,城市人由于快节奏的生活压力过大,清新自然的生活反而使他们感到慰藉。这个旅游资源就十分值得去开发。但是,农家乐开起来了,有城市人去旅游,但是过段时间就会发现并没有先前那么火爆了,因为什么,城市人虽然放松了自己,却总是不习惯农家乐,居住几天还可以,时间一长就发现与自己格格不入,比如洗澡啊、网络啊等等的问题就出来了。这就是规划的问题,虽然农家乐这个创意很新颖,但是还是要从游客的角度出发,迎合大部分游客的生活习惯去改变虽然可行,但改变却失了农家乐的本质,如此并不适合旅游业的发展。

由于过于执着于开展旅游业却未能修成正果的城市也有不少,旅游管理知识也过于繁多,稍有不慎,丢下个环节,却能将所有准备付之东流。在中国,并不是所有城市都适合旅游业的发展,都有能力去发展旅游业,都能良好应用旅游管理的每一环节。过于追求去发展旅游业,导致衰退的城市也有。旅游业是个新兴产业,也带动不少城市发展,有利必然会有弊。

四、总结

旅游管理作为旅游产业的支柱,其利与弊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发展,旅游管理若要被很好地利用,对于想要开展旅游业的城市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城市所组成,国家要想富强就得发展城市,权衡利弊,发展旅游业是个不错的选择。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时代的变迁,历史的演变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资源,合理的利用与开发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在发展的同时,旅游管理的每一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旅游管理这门知识还需要人们继续去探究,还有许多的未知数等待人们的发现。

参考文献:

[1]张辉.旅游经济论・旅游高层管理丛书.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4.

[2]陈家刚.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案例.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

[3]李天元,全新.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4]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经典案例・全国旅游专业系

城市旅游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建设广场建筑规划设计

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人流聚集的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故城市广场,特别城市中心广场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是城市的名片。一个城市要令人可爱,让人留恋,它必须要有独具魅力的广场。广场的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加大了生活空间,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一、城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呼唤城市广场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城市、特别是内地的一些城市建筑物大都缺乏新意,沿街、沿巷砌得满满荡荡,给人以一种千城一面、单调沉闷的压抑感。人在街上走,仿佛井中蛙,难怪有西方友人对中国迟迟不改几千年沿袭下来的画地为牢、自我封闭的建筑风格很不理解,并为之大发感慨。他认为建筑是人们赖以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对解放思想能起到目染耳濡的作用。可喜的是在广州率先引进世界兴起不久的新潮流、新模式——广场建筑,以全方位开放的姿态来面对市场经济新时代,为广州迈向完全开放的国际化大都市谱就新篇章。这很值得各地城市学习和借鉴。

建筑添上“广场”二字,意味着向传统建筑的深层次挑战。建筑设计专家如是直言:过去的建筑总是沿着建筑红线、边线垒墙造屋,自己俨然一个独立王国。建筑是绝对主体,它给外界展示的只是其高度、线条、颜色,给人以一种无名的压抑感。而广场建筑向人们展示的则是一派全新的景象,走出了一条环境设计取代建筑设计的新路:在同一环境里,它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有亭台楼阁、有主体广场、有主次道路、有绿树草坪、有喷泉水池,它们交相辉映,和谐雅观,房屋在广场建筑的总体环境中仍然是主角,但它仅仅为其一部分。广场建筑在设计上,要求融古典建筑艺术与现代建筑手法为一体,融民族特色与异域风情于一炉,尤其是在外墙装饰上,要采用多种装饰材料和技术,如马赛克或花岗岩饰面、玻璃幕墙、绿色生态墙相结合,打破现在流行的饰面材料单一、一统到底的建筑外观,做到既庄重又典雅,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相得益彰。

巴黎人以巴黎为自豪,因为在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中除监狱和公墓外,一切都是完全开放式的设计,人们能够充分共享阳光下的空间。勿容置疑,广场建筑能在宏观上引导城市建设,又能在微观上调节人们的情趣。一位建筑设计专家颇为自信:广场建筑将会风行一百年。

建筑水准的高低是城市现代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城市广场是城市现代化的主要硬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城市也耸立起一大批令人瞩目的高层建筑。然而,这些建筑或因场地有限,或因资金不足,或因设计风格的不同,或多或少与完全意义上开放式的广场建筑在观念上有区别。相比之下,开放的建筑更显得文明与进步。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城市寸土寸金,留那么多广场岂不浪费?或云:建几十层甚至上百层的建筑,有那么多资金和相应的技术吗?其实,这些都不成问题。如广场主体建筑向空中发展,地盘自然也就宽了;再如只要政府发挥好统筹协调职能,把众多的建设单位、房地产公司和广大市民手中的闲散资金融合起来,把国土规划、设计、建筑力量综合利用起来,就能刮起城市广场建设的旋风。让我们的生活空间亮丽起来,多一点绿树红花,多一点蓝天白云。

二、城市广场定义及其分类

(一)城市广场的定义

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城市客厅”的城市广场上可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息、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既有政治和历史意义,又有丰富的艺术面貌,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上海市人民广场是市民生活、节日集会和游览观光的地方。

1、古代城市广场

“广场”一词源于古希腊,最初用于议政和市场,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场所,其特点、位置是松散和不固定的。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广场的使用功能逐步由集会、市场扩大到宗教、礼仪、纪念和娱乐等,广场也开始固定为某些公共建筑前附属的外部场地。中世纪意大利的广场功能和空间形态进一步拓展,城市广场已成为城市的“心脏”,在高度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创造出具有视觉、空间和尺度连续性的公共空间,形成与城市整体互为依存的城市公共中心广场雏形。巴洛克时期,城市广场空间最大程度上与城市道路联成一体,广场不再单独附于某一建筑物,而成为整个道路网和城市动态空间序列的一部分。

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原因,我国古代城市缺乏西方集会、论坛式的广场,而比较发达的是兼有交易、交往和交流活动的场所。《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对市场在城市中的位置和规模都作了规定,而且这种城市规划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古代城市建设。唐长安是严格的里坊制,设有东市、西市。宋代打破里坊制,出现了“草市”、“墟”、“场”和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附近还有妓院等。元、明、清则沿袭了前朝后市的格局,街道空间常常是城市生活的中心,“逛街”成为老百姓最为流行的休闲方式。

2、现代城市广场

现代城市广场不再仅仅是市政广场,商业广场成为城市的主要广场,较大的建筑庭院、建筑之间的开阔地等也具有广场的性质。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其作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今天,人们提及“城市广场”,浮现于眼前的往往是大型城市公共中心广场(以正方形为主)的形象。目前全国城市广场建设的重点也主要集中在这类广场,因为它们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起着立竿见影的效果。总之,城市广场具备开放空间的各种功能和意义,并有一定的规模要求、特征和要素。城市中心人为设置以提供市民公共活动的一种开放空间是城市广场的重要特征;围绕一定主题配置的设施、建筑或道路的空间围合以及公共活动场地是构成城市广场的三大要素。只具备特征而不具备要素的,如单纯的绿地或空地,或只具备要素而不具备特征的如仅供某一商住区或建筑物使用,出于商业目的而冠名为“××广场”,则不应纳入城市广场范畴。

因为城市广场兼有集会、贸易、运动、交通、停车等功能,故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广场布局应作系统安排,而广场的数量、面积大小、分布则取决于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广场功能定位。可见,城市广场是指城市中供公众活动的场所。

(二)城市广场分类:

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

1、集会游行广场。城市中的市中心广场、区中心广场上大多布置公共建筑,平时为城市交通服务,同时也供旅游及一般活动,需要时可进行集会游行。这类广场有足够的面积,并可合理的组织交通,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满足人流集散需要。但一般不可通行货运交通。可在广场的另一侧布置辅助交通网,使之不影响集会游行等活动。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市人民广场、昆明市中心广场和前苏联莫斯科红场等,均可供群众集会游行和节日联欢之用。这类广场一般设置较少绿地,以免妨碍交通和破坏广场的完整性。在主席台、观礼台的周围,可重点设计常绿树。节日时,可点缀花卉。为了与广场及周围气氛相协调,一般以规整形式为主,在广场四周道路两侧可布置行道树组织交通,保证广场上的车辆和行人互不干扰、畅通无阻。广场还应有足够的停车面积和行人活动空间,其绿化特点是一般沿周边种植,为了组织交通,可在广场上设绿地种植草坪、花坛,装饰广场,形成交通岛的作用,但行人一般不得入内。

2、交通广场。一般是指环行交叉口和桥头广场。设在几条交通干道的交叉口上,主要为组织交通用,也可装饰街景。在种植设计上,必须服从交通安全的条件,绝对不可阻碍驾驶员的视线,所以多用矮生植物点缀中心岛。例如广州的海珠广场。在这类广场上可种花草、绿篱、低矮灌木或点缀一些常绿针叶林,要求树形整齐,四季常青,在冬季也有较好的绿化效果;同时也可设置喷泉、雕塑等。交通广场一般不允许入内,但也有起街心花园作用的形式。

3、商业广场。当代交通拥挤,采取人车分流手段,以步行商业广场和步行商业街的形式为多,及各种集市露天广场形式。

城市广场还可以按照广场形态分为有规整形广场、不规整形广场及广场群等,且现代城市广场形态越来越走向复向化、立体化,包括下沉式广场、空中平台和步行街等等;按照广场构成要素分析可分为建筑广场、雕塑广场、水上广场、绿化广场等;按照广场的等级可分为市级中心广场、区级中心广场和地方性广场(如居住街区广场、重要地段公共建筑集散广场和建筑物前广场)等。

三、广场的大小和周边建筑的规划设计比例

1、城市广场的面积。城市广场面积大小的确定,一般来说,城市大,城市中心广场的面积也大;城市小,市中心广场也不宜规划得太大。片面地追求大广场,以为城市广场越大越好、越大越漂亮、越大越气派,那是错误的。大广场不仅在经济上花费巨大,而且在使用上也不方便;同时,广场尺寸不宜人,也很难设计出好的艺术效果。城市广场尺寸太大会缺乏活力和亲和力。维特鲁威说:“罗马广场的尺寸应适应听众需要,否则场地会不够用,听众少的时候场地又会显得太大。所以这样来定广场的宽度就可以了:把长度分成三份,两分之长作为宽度。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长方形,排列方式也更适合与游览观赏的目的。”故此建议:小城市中心广场的面积一般在1~2公顷,大中城市中心广场面积在3.0~4.0公顷,如有必要可以再大一些。至于交通广场,面积大小取决于交通量的大小、车流运行规律和交通组织方式等;集会游行广场,取决于集会时需要容纳的最多人数;影剧院、体育馆、展览观前的集散广场,取决于在许可的集聚和疏散时间内能满足人流与车流的组织与通过。此外,广场面积和应满足相应的附属设施,如停车场、绿化种植、公用设施等。观赏要求方面还应考虑人们在广场上,对广场上主体建筑有良好的视线、视距。在体形高大的建筑物的主要立面方向,宜相应地配置较大的广场。

中外著名城市广场面积比较

国别广场名称面积(公顷)

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39.6

大同红旗广场2.9

太原“五一”广场6.3

天津海河广场1.6

郑州“二七”广场4.0

外国庞贝城中心广场0.39

佛罗伦萨长老会议广场0.54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1.28

巴黎协和广场4.28

莫斯科红场广场5.0

澳大利亚墨尔本市政广场0.60

意大利罗马市政广场0.40

美国纽约济克非勒中心广场0.60

2、城市广场与周边建筑。广场与周边建筑的比例尺度首先要说是没有定式的。例如,天安门广场的宽为500米,两侧的建筑,如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的高度均在30~40米之间,其高宽之比约为1:2左右。这样的比例使人感到开阔。但由于广场中央布置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大型喷泉、灯柱、栏杆、花坛、草地,特别又建立了纪念堂,丰富了广场的内容,增加了广场的层次,使人并不感到空旷。一般来说,广场四周建筑物低,广场显得开阔、通透。广场四周建筑物高,处于高宽比1:2左右时,广场更显得有内聚感。此外,广场四周建筑物少,绿化多,广场显得广阔、通透;广场四周布满,广场显得封闭感、安全感好,界面漂亮。例如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等,是举世称颂的佳例。总的来说,大广场中的组成要素应有较大的比例尺度,小广场中的组成要素宜用较小的比例尺度。

四、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原则

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城市广场体系空间结构;城市广场功能布局;广场的性质、规模、标准;各广场与整个城市及周边用地的空间组织、功能珩接和交通联系。城市广场规划设计除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外,一般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相符。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即是一种用起来得心应手、充分而适意。城市广场的使用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古典的广场一般没有绿地,以硬地或建筑为主;现代广场则出现大片的绿地,并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竖向组织,实现广场的“可达性”和“可留性”,强化广场作为公众中心“场所”精神。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

1、广场要有足够的铺装硬地供人活动,同时也应保证不少于广场面积25%比例的绿化地,为人们遮挡夏天烈日,丰富景观层次和色彩。

2、广场中需有坐凳、饮水器、公厕、电话亭、小售货亭等服务设施,而且还要有一些雕塑、小品、喷泉等充实内容,使广场更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只有做到设计新颖、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才能充分满足广大市民大到高雅艺术欣赏、小到健身娱乐休闲的不同需要。

3、广场交通流线组织要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处理好与周边的道路交通关系,保证行人安全。除交通广场外,其他广场一般限制机动车辆通行。

4、广场的小品、绿化、物体等均应以“人”为中心,时时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处处符合人体的尺度。如飞珠溅玉的瀑布、此起彼伏的喷泉、高低错落的绿化,让人呼吸到自然的气息,赏心悦目,神清气爽。

(二)地方特色原则。

城市广场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

首先城市广场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城市广场建设应承继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如济南泉城广场,代表的是齐鲁文化,体现的是“山、泉、湖、河”的泉城特色。广东新会市冈州广场营造的是侨乡建筑文化的传统特色。西安的钟鼓楼广场,注重把握历史的文脉,整个广场以连接钟楼、鼓楼,衬托钟鼓楼为基本使命,并把广场与钟楼、鼓楼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其次,城市广场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城市广场应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如北方广场强调日照,南方广场则强调遮阳。一些专家倡导南方建设“大树广场”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三)效益兼顾原则

城市广场的功能向综合性和多样性衍生,现代城市广场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和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日益显现。因此,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不仅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还应体现出“生命至上、生态为先”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首先,城市广场是城市中两种最具价值的开放空间(即广场与公园)之一。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空间和枢纽,是市民社会生活的中心,起着当地市民的“起居室”,外来旅游者“客厅”的作用。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感染力,也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魅力的开放空间。城市对这种有高度开发价值的开放空间应予优先的开发权。

其次,城市广场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建筑空间形态、立体环境设施、园林绿化布局、道路交通系统珩接等方方面面。我们在进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时刻牢记并处处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兼顾的原则,切不能有所偏废。厚此薄彼,往往顾此失彼。如某市火车站广场由于规划不合理,结果造成交通拥挤、排水不畅,雨天泥水地,晴日灰满天,环境污染严重,市民怨声载道,游客望而却步,极大的损害了城市形象。

再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要克服几个误区:一是认为以土地作为城市道路、广场建设的回报是一条捷径。二是广场越大越好。三是让开发商牵着鼻子走。开发商看重的是重拆、建房、卖门面的利益;而政府则应着重考虑增加绿地、建设广场和公园,改善旅游、购物、休闲和人居环境。

(四)突出主题原则

城市广场无论大小如何,首先应明确其功能,确定其主题。这也可谓之“纲举目张”。围绕着主要功能,广场的规划设计就不会跑题,就会有“轨道”可循,也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特色和内聚力与外引力。是交通广场、商业广场,还是融纪念性、标志性、群众性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广场,要有准确的定位。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力求突出城市广场在塑造城市形象、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活动需要与改善城市环境(包括城市空间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的三大功能。并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旨,整体考虑广场布局规划。

特定的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都应精心创造实用而突出主题特色的城市广场个体:一是要和谐处理城市广场的规模尺度和空间形式,创造丰富的广场空间意向。应根据市级、区级和社区级合理规划,一般不宜过大,且应分散设置,以取得均匀的城市活动公共空间。二是要合理配置建筑,实现广场的使用功能。三是要有机组织交通,完善市政设施,综合解决城市广场内外部的交通与配置。特别注意空间距离的远近和交通时间的长短,以方便市民使用城市广场。既要讲究观赏性,但主要还是要讲究实用性。

为实现城市广场的社会功能、环境和景观意义,应对城市广场中的建筑物和广场周边地区进行合理管制,结合开发成本、环境品质和使用效果综合控制容积率、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等指标,保持整体空间的和谐。要明确制定鼓励投资者开发兴建城市广场项目的政策和措施。同时也要严格把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编制程序和审批过程。

要切实实行规划城市专家咨询,实施规划群众参与,规划监督法制手段、专业队伍的城市规划控制机制。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过程应充分体现公众参与。城市中心广场的规划设计审批,应组织专家论证,并须对公众意见进行全面审议和合理反馈。城市广场的使用应确保其公共性,政府要站在督导的立场,监督实施,加强宣传,让市民协助政府共同进行管理和保护。

参考文献:

[1]刘福智·《园景规划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第234页。

[2]洪铁城·《城市规划100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第158页。

[3]罗苑龙·《关于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几个注意点的探讨》,中国工程咨询网。

[4]刘超·《营造开放空间提高城市品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与管理的思考》,城建研究网。

城市旅游管理范文第3篇

“城市旅游业生态建设指标体系”并不是生态城市和旅游城市指标的简单相加,而需要在建设生态型旅游城市的总体指导思想下构建城市的生态建设指标体系。通过对国外优秀的生态型旅游城市的研究,如威尼斯、日内瓦、堪培拉等,总结出它们在规划建设方面考虑的内容,包括:旅游资源和空间的开发与管理;旅游要素与其他要素空间的合理组织;城市产业结构的生态性;优美的城市环境;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公共设施的供给量与配置的完善程度。这些能作为我国城市旅游业生态建设的借鉴因素,而观光性、生态性、可持续性是构建城市旅游业生态建设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的要求。

二、城市旅游业生态建设指标体系管理方法

由于城市旅游业的兴起,关于城市旅游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已经颇多,主要从指标体系管理的目标、管理原则和管理机制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管理目标

“城市旅游业生态建设指标体系”的管理目标是:促进或保持旅游所带来的最小成本和最大经济效益的平衡。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以下三个子目标。

1.旅游体验目标。旅游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对旅游者需求的满足,所以为旅游者创造第一手的、参与性的、启迪性的旅游体验经历,是城市发展旅游活动的前提。

2.经济效益目标。城市发展旅游业的初衷就是谋求经济利益,如果不能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则不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很难为城市环境的保护带来有力的支持,更不会对城市有更多的经济补偿。

3.生态保护目标。生态环境是旅游活动得以生存、进行和发展的“载体”,旅游活动的开展必须敏感于生态进程,必须使旅游介入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旅游管理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个与获取经济效益同等重要的管理目标来对待。

(二)管理原则

1.量度依赖原则。“城市旅游业生态建设指标体系”的管理是依赖于“量度”的管理,将量度标准与管理手段相结合,避免旅游管理始终停留在概念化、观念化的层面上。此“城市旅游业生态建设指标体系”中的量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将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相应调整。

2.政府介入原则。由于“城市旅游业生态建设指标体系”中许多指标将限制许多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因此若要使该指标体系得到有效的实施,必须由当地政府赋予其一定的法律效力,将其纳入当地旅游法规的范畴,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3.信息传播原则。“城市旅游业生态建设指标体系”的有效实施,与旅游业主要利益相关者环境保护意识息息相关。政府、公共组织、学术界等需要担负信息传播的责任。传统的城市旅游开发和发展,在满足旅游者旅游体验需求的同时却忽略了满足目的地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保护的要求,造成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旅游业生态建设的量化指标体系对城市旅游的开发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是规范和引导城市旅游开发,保护目的地生态环境;二是规范城市旅游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三是提高城市旅游管理水平,增加旅游业科技含量。

三、总结

与“城市旅游业生态建设指标体系”相关的利益主体有:旅游者、当地企业、当地居民和当地政府,前三者和后者是被管理和管理、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该指标体系的出台、实施和管理对当地政府的依赖较大,因此它处于指标体系管理的主导地位,赋予指标体系应有的法律地位。政府内部必须有评价监督机构,保证“城市旅游业生态建设指标体系”的有效实施。

城市旅游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 旅游管理 游客 人文关怀

加强对游客的人文关怀在城市旅游管理中的现实意义

城市旅游是指以现代化的城市设施为依托,以该城市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周到的服务为吸引要素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旅游方式。国内外的旅游城市为了发展旅游,提高城市竞争力,纷纷凸显特色。目前,许多旅游城市在深化创优中,着力打造城市旅游品牌,而这些都必须基于实现对游客“人文关怀”的基础之上。

人文关怀,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通常意义上是指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欧洲的中世纪是一个非常黑暗的时代,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伟大的科学家都在那个时期遭到了宗教法庭的严酷迫害,甚至被活活烧死。欧洲文艺复兴的本质就是以人文主义去猛烈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人的思想,恢复人的尊严,实现人的自由,从而释放人的创造力。文艺复兴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也给世界留下了灿烂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其实,人文关怀并不是抽象的,它既是一种社会的理想,又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它是涌动在人们血液中的一股暖流,它会让人们在黑夜中望见火光,在寒冷中得到温暖,在孤独中获得力量,在绝望中看到希望。

人文关怀,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在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中,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总而言之,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人文关怀,也可以说,人文关怀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人文关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同时也能反映人们自觉意识的提高。人文主义是以人为本位的世界观,集中体现为对人本身的关注、尊重和重视,它着眼于生命关怀,着眼于人性,注重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尤其是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人既是社会的主体、历史的主体,又是自身存在的价值主体,人不同于一般的“物”,它的根本是“内在”而非“外在”,因此,文明建设的根本是精神。人文精神倡导把情感看作人的基本存在方式,社会要关注人的精神状态和内在需求,避免人的异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物质文明的进步使人们的衣食之忧得到解决,市场化为人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与物质的享受,但市场经济的实用性与功利性特征,又导致了人文精神的弱化和消解。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中,一方面是人们对精神情感关怀的迫切需要必将替代对物质生活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却是这种需要与社会所能提供的产品之间的深刻矛盾。因此,在1994年1月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同志对宣传工作提出了“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要求,这一思想立足于人的自身建设尤其是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从这一点来说,走进市场与人文关怀并不矛盾,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旅游业本质中的人文属性日益凸显。旅游业的发展首先是基于一个物质和文化发展的社会――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和闲暇时间构成旅游的物质条件,由文化精神需要驱动的旅游动机构成旅游的文化基础。当前旅游业的表现形态,侧重于人的体验、欣赏、情感表达等方式,以及由此传递出的消费需求信息,使各类旅游服务、市场、营销、规划策划、产品生产、组织管理等都建立在对其中涉及的旅游者的各种关注和需要的满足之上。经济学学科范围内对旅游消费行为的阐释已经显得力不从心,需要向更深层的“以人为本”的方向回归。旅游业必须符合旅游活动者在生理、物质和自然维度上的规律,如衣食住行的物质需要规律,人体生命新陈代谢的规律,生理力量发挥的限度的规律,对物的需求的“边际效应”规律等,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生存发展在社会、心理、精神维度上的特性,比如人格尊重、自由创造、自由发展的规律等。旅游业只有符合这些规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者的精神力量,旅游业走向人文关怀的特质才能最大限度的释放。

第二,旅游业发展由经济上供求关系的矛盾逐步深入到人文体验。从人性的角度看,旅游需求的差异不仅体现为休闲时间的多少、经济实力的大小,而且与每个人的文化背景、经济背景、宗教背景、身体条件、个人好恶等都有联系。从心理学角度看,人不是单纯的经济动物,人的精神需要的获得和满足,才是人类的本质。从消费的角度看,生活与生产用品的消费,是用以维持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而旅游消费,希图达到的是对文化精神产品的拥有,满足的不是外在的需要,而是内在的心理满足,内心中欣赏、愉悦的需要,由我对“物”的消费达到“物”对我的完善。从行为学和社会学角度看,旅游活动一方面可以体验、娱乐、消费,支持有效的经济参与,另一方面通过经济参与“买来”旅游,成为经济回报的一部分,所以旅游消费的“再创造性”使得旅游成为经济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经济供给的角度看,物质消费不再是旅游经济的最终目的,经济“人文化”表现在经济学从强调对“物”的合理配置发展为认识到仅是物的配置已经不够,旅游经济逐渐从关注有形资源向关注无形资源扩展。

第三,走向人文关怀已经成为当前旅游业发展转型和产业优化的标志。人文关怀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从基本生存需要到精神文化需要,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着重点不同。在前一阶段,旅游业繁荣的表面掩盖了生态环境和遗产文化的毁坏,无视游客的陋习和素质问题,忽视了旅游消费精神价值和文化内涵的缺失等。当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旅游经济渡过起步增长期,正是调整旅游业航向的时机,应迅速纠正以追求经济利益而付出人文代价的心态,引导旅游活动全面转向文化经历、体验、传播、欣赏的过程,远离炫耀、从众、畸形消费。旅游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并且日益依赖于人们在具有深刻人文特征的自由时光和休闲中能够享受创造性的休息、度假和旅行的自由。旅游业建设从有形资源、设施和环境的硬件改善,逐步转向人文、环境与社会精神等的全面发展。

在城市旅游管理中对游客实施人文关怀的途径

旅游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因此,以人为本是导向,着眼民生是落脚点,具体体现在对资源可持续利用负责,对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负责,对旅游者权益负责,对大众民生利益负责等。旅游业走向人文关怀,既要关注人民的物质生活和需求的满足,更要关注人民的精神生活和权益的满足;既要关注作为个体的人的成长和发展,又要关注作为总体的社会的安定和进步。

第一,旅游业在区域社会财富再分配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旅游业被确立为西部地区的优势特色产业,中部地区的优势升值产业,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的重要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并且日益成为一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首选产业。

第二,增加就业是社区旅游业不容小觑的发展目标。社区旅游业发展中,通过增加就业,使得各层次利益相关者主动分享发展成果,尤其是妇女、年轻人、体力劳动者等就业市场中的弱势群体。通过旅游业不同层次的岗位就业,有利于解决社区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第三,旅游业发展改善了生活环境,扩大了相关产业的社会效益。旅游业与文化、农业、工业、林业、水利、地质、海洋、环保、气象等相关产业和行业融合发展,支持节约环保、低碳发展方式,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完善旅游地公共服务,建立旅游地文明、安全、友好的社会环境。

第四,旅游活动的教育和保健作用,成为个人人文关怀的首义。旅游活动的益智性、健身性、美育性、技艺性、交际性等特征,使得旅游对个人而言,不仅是寻找快乐,也可以在放松平衡中发展,提升人的价值,领悟生命的意义。

第五,旅游业弘扬社会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人类的精神之根。破除旅游等于消费的庸俗化、肤浅化观念,吸收并发扬优秀文化传统中把旅游与自然哲学、人格修养、审美情趣、文学艺术、养生延生紧密结合的旅游观,保护文化遗产,满足人类对精神的需求。走向人文关怀的旅游业,要建立新的旅游价值观和旅游发展观,旅游业的治理也将从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科技手段和法律手段,向文化引导和人文关怀扩展,并以此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城市旅游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旅游城市形象关联性旅游强市

前言

世界旅游业也正蓬勃发展,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07年旅游业会连续4年取得4%的增长。在过去的50年中,世界旅游业持续不断增长。在入境游方面,从1950年仅0.25亿人次发展到2005年的8.08亿人次,长期保持年均6.5%的增长。目前,我国已步入了世界旅游产业大国和强国的行列。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西斯·弗朗加利在贺信中指出,在过去的15年中,中国吸引海外游客数量从1990年的0.105亿人次增加到2004年0.417亿人次,旅游收入2004年已达到257亿美元。而这些主要和城市形象较好的城市旅游相关。因此抓住当前世界和社会城市旅游发展机遇,挖掘、弘扬本地区的旅游文化,进行城市旅游与城市形象关联性研究,振兴区域经济十分重要。而此前在城市旅游和城市形象关联性的研究方面做的还很少,因此对其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旅游与旅游文化

1.1何谓旅游业?

旅游业属于国民经济中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业,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工业的发展,扩大就业的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除此之外,还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由此可见旅游业对经济的重要性。

1.2城市旅游与城市旅游的范围

城市旅游包括旅游纪念品,旅游文化,旅游服务等。旅游工艺品作为一种商品,是旅游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同时又是一种很好的文化载体,通过它的流通可以沟通旅游地和客源地的交往,直接起到城市形象宣传的作用。

城市旅游已成为城市的“名片”,旅游文化更是“名片”的“芯片”。每个城市都渴望自己的城市明确定位,希望早日打造城市的旅游文化品牌。但城市旅游应该按照旅游、历史、文化的规律办事,并要分析、研究旅游文化的特殊性,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笔者看到洛阳、开封两个城市及两个城市在旅游文化经营方面旧城已经破坏十分严重,新城的快速建设让旅游文化消失殆尽。所以说,旅游文化不是一种简单的文化,应统筹考虑,从城市的色彩定位、形象等各个方面来最终确定自己的特色。

城市旅游形象是城市旅游吸引力强弱的重要体现,城市旅游的充分发展必须全面实施旅游形象战略,而其核心是要建立独特、鲜明、有招徕力的旅游形象。

1.3旅游文化是什么?

旅游文化作为一种旅游主体、客体、媒介各种关系的总和,在初期表现为旅游资源,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旅游产品。一旦形成旅游产品,其市场商品性随之而来。要增强城市辐射功能,就要大力发展城市旅游。

旅游文化应该在市场上商品化,但不能违背旅游文化的真实历史。在今天,各个旅游城市利用文化品牌进行城市经营,加快国际化旅游城市进程中,科学的城市旅游形象策划是首要环节,同时应尊重旅游文化的真实历史,走市场化道路,不要大肆铺张,大建一些虚无的城市广场、城市标志等,违背商品的市场价值规律。所以说,旅游文化不是一种简单的文化,应统筹考虑,从城市的色彩定位、形象等各个方面来最终确定自己的特色。例如,北京的胡同文化,广东的汉奸别墅,长安古乐等等旅游文化内容(类别)应有选择性的接收或者传承。

二城市形象

2.1何谓“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是政府形象的缩影,地方工农商、旅游、建筑等等的特色与标志都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城市形象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大概念,涉及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总的来说,由于城市是由人和物构成的有机整体,所以城市形象可理解为居住在城市中的人所体现出来的总体精神面貌即城市精神形象和城市本身的物质构成所反映的城市景观形象两个方面和的有机结合。

城市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带动力量,是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城市形象对加强城市吸引力、提升国际竞争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城市中各种各样人的文化程度、精神风貌、行为言论、道德水平、法律意识、公共关系、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都反映了该城市的精神形象。

城市形象不是当代文化特有的现象,历史上每一个伟大的城市可以说都有自己鲜明的形象:“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是盛唐时代的长安形象;“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北宋盛期的杭州;而“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则是曾为十朝故都的南京,桂林的山水,苏州的园林,敦煌的石窟等,城市形象显示着城市的个性,也成为凝聚市民精神的力量。那些特色都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因此城市形象要有鲜明的个性并突出地域文化特色。

2.2做好城市形象研究的步骤

作为城市形象构成要素之一的城市旅游形象对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与推介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每个城市在做城市形象研究时都要侧重于城市旅游形象的研究,针对城市形象的调查和以旅游为载体的城市形象的调研。可以首先研究城市形象及旅游形象的认知现状和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城市形象的定位等。接着要就城市旅游形象的推介进行研究,城市旅游形象也可依据CIS框架进行三方面的提炼与分解,最后提出城市旅游形象传播所合适的组织形式、传播技巧和应注意的问题。

三城市旅游和城市形象关联性—‘旅游强市’概念

3.1‘旅游强市’发展模式概念的引出

旅游城市,占领“旅游文化”高地,最终将旅游文化与城市形象,与旅游经济,旅游产品,旅游市场等等结合起来,产生了强大的旅游“核能量”,让世人瞩目。由上述一些问题我们可知城市旅游和城市是相辅相成的,城市旅游的兴盛能够促进城市形象的提高,同时城市形象的提高有助与城市旅游的发展。由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以城市旅游促城市形象,以城市形象带城市旅游”即‘旅游强市’的发展模式概念也便应运而生。

3.2做‘旅游强市’的一些建议

从对一些城市旅游文化形象设计的历史与现有条件优势分析上来看,可以说,一些城市的城市旅游文化形象总体设计,其基础条件是十分优越的,目前需要做的是如何塑造富有城市以“生活品质”特色的高品位、高质量的“精品”城市旅游文化形象,来提高整体的城市形象。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是要制定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并在规划的指导下,不断提高城市旅游文化形象的设计水平,确定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一致的城市旅游文化形象设计方案,要进一步确定城市文化的品位意识,大力开展创建城市文明活动,进一步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同时,还要确立城市发展的系统工程概念,杜绝随心所欲的城市布局安排,强调规划性及规划的权威性,要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在城市形象规划中要努力形成与城市旅游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的城市风貌和风格,避免照葫芦画瓢,即没学到别人的精髓,又丢了自己的旅游特色。做到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相互协调发展,保持城市本身的可持续性发展。

政府负有重大责任,代表一个城市的大众,“把城市作为一个特殊的产品,用产品的营销手段和传播方式并结合城市自身的优势特点来进行一种品牌传播”,或者利用节庆、重大事件来对城市形象包装,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当前城市文化竞争的主要广告推广手段。只有强调了其“权威性”、“唯一性”,才能做大,做强城市品牌。理念的创新,观念的创新,方法的创新,成了城市之间互相争夺,形象定位的策略。特别是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之争,更显出对城市旅游文化的争夺上。其实对城市形象的创新完全可以换另一个角度来思考:也可利用创新机制,比如公园给人的感觉就是用墙围起来的供人们休闲的场所,能不能换个角度来思考,把公园围墙给拆了突出个性,加强其他的服务来创新规划等。

要把城市旅游与城市形象这快蛋糕做大做强:就是要在政府的领导下,从城市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的要求,把旅游作为现代城市的一项基本职能,把旅游开发溶于城市整体建设之中;从城市形象、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以及城市形象的设计及传播推介渠道等方面着手,结合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市民素养、城市风貌和时代精神、社会文明、区域民俗民风等多种要素;有机组合与城市战略发展相关的工程建设,并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城市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来进行统一的、系统的策划、组织和精心设计。真正的做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以城市旅游提升城市形象,以城市形象促进城市旅游”即‘旅游强市’的目的。

结语

面对国际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要做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以城市旅游提升城市形象,以城市形象促进城市旅游”即‘旅游强市’的目的,就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和规划下;充分开发和利用城市的旅游资源(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市民素养、城市风貌和时代精神、社会文明、区域民俗民风等),发挥城市旅游的文化特色;设计与研制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这不仅促使城市旅游业发展,也能提高城市形象,振兴区域经济等大问题。

城市旅游管理范文第6篇

乡村城市化亦称乡村城镇化,体现的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镇性质的居民点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在乡村地域中城市要素逐渐增长的过程。乡村城市化是一个复合的动力系统,工业化是城市化初始阶段的主导推力,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结构转型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的“双重转型”的不断推进。乡村城市化已经与市场化和国际化取向的改革紧密相关,超越了工业化的范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探索和优化乡村城市化的动力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重要命题。旅游开发是近些年来乡村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依托,深入分析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旅游影响机制及动力系统,科学审视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程度界定,进而提出相应的调控对策,不仅对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控城市化动力机制,科学推进乡村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旅游影响研究述略及效应评析

旅游活动对地区的影响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议题,旅游从本质上讲是旅游行为的空间移动,这一动态的移动过程带来的影响层面主要涉及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三个方面,这也解释了现有相关成果的研究视角源于地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三个学科的原因。从地理学的视角来看,旅游本身由三个主要成分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其中,旅游目的地研究是其中的主体,Smith(1978)认为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Doxey(1976)对目的地居民的态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愤怒指数”。而旅游影响机制的效应研究,则以Butler(1980)提出的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为代表,他认为旅游者数量、类型和发展历史是影响旅游目的地不同发展阶段的决定因素,从而形成不同程度和形式的旅游影响,进而奠定了地理学视角的旅游影响研究的基本基调,即从旅游地主客关系的角度探讨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辅之以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理论阐释,形成了日趋复杂的研究框架。这种倾向性对国内的相关研究产生了极强的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1980年代以来,国内旅游地理学界关于旅游影响的研究全部集中在旅游者以及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的分析方面,且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针对某一类型的案例地开展实证研究。

1963年,人类学学者努涅斯(Nunez)发表题为《一个墨西哥山村开展周末旅游带来的影响》的论文,标志着人类学学者开始关注旅游研究,并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全面兴起。人类学视角的研究重点主要从目的地居民、游客以及客源地社会三个不同视角进行深入探究,认为旅游过程是旅游者与东道主进行文化接触和碰撞的过程,其中包含着不同文化、亚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社会学的视角则主要从社会系统的整体角度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英国社会学家洱瑞(Urry,1990)提出,旅游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旅游现象和非旅游现象(即日常实践和‘正常社会’)的对比研究,来揭示本来不易为人发觉的‘正常社会’的问题和矛盾。”这是建构旅游社会学的基础素材之一,通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关注,学术界对旅游社会学涉及的论题主要包括:旅游活动过程的特征、接待地社会压力的成因、旅游业发展对接待地社会的影响、旅游与风情民俗资源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旅游者群体及其与接待地关系、旅游的现代化和原始化以及旅游者群体、个体和旅游系统等等。

从旅游影响的三重学科剖面(图1)的研究态势上可以看出,旅游影响的空间概念体现在居民和旅游者对目的地旅游现象形成的空间感知和心理体验。旅游经营带来了目的地商业化和城市化现象的加剧,这显然给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结构带来了深度变革;在本地文化与旅游者带来的外来文化的机制耦合中,文化的交锋与碰撞、目的地文化的本真性特点与外来文化的多元性一直是难以化解的矛盾,这种交织的过程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进行不断地调整与修正。

三、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旅游影响机制

(一)旅游影响视角下的乡村城市化动力机制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人口和经济活动逐步向城镇地区转移和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18世纪中叶英国产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兴起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表现了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趋势加快,各类城市形态不断出现并得以丰富和完善。从本质上讲,城市化体现了城市和乡村的双重视角,乡村地区的城市化处于城市化的末端,是城市化进程的基础层次。

乡村城市化的传统模式是农村社区、乡镇企业、农民家庭或个人等民间力量发动的一种由市场力量推动形成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推动城市化过程所需的动力的产生机制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机制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是一个综合体系。无论是学术界早期提出的二元城市化动力机制,还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发展机制等,乡村城市化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发生机理,都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由农村经济利益主体在响应产业非农化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和组织来促成的。乡村城市化的路径一般从乡村工业开始,通过发展乡村工业,让农民直接享受到工业、非农化的利益,进而逐步实现城镇化。在这一过程中,市场化始终是乡村城市化的基本准则,农业、农村、农民是乡村城市化的利益相关者。

乡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八重动力(图2)。其中,宏观层次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中观层次的动力集中体现在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各个层面的政策与制度措施的推动。微观层次的动力相对复杂,可以概况为三个方面,即农民对生活质量需求的变化、农村地区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流动的加快,以及旅游影响带来的促动。这一动力体系在市场机制和城乡互动的交互作用下,乡村地区在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聚落结构以及制度结构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即第二、三产业的比重明显加大,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非农人口比重增加,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人们聚居方式发生显著变化,乡村地区的社会关系面临新一轮的重构等。

旅游影响对乡村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上,旅游影响并非推动乡村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但其潜在的作用显然也不能低估,判定这种作用的程度,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理解:(1)乡村产业结构形态决定着旅游对城市化的贡献程度,依托旅游业发展地方经济的乡村地区,旅游影响显然是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2)旅游影响的作用机理应从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双重视角加以解读,以往的诸多研究多是从目的地的视角加以分析探讨,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乡村地作为客源输出地,将会加速农民对旅游的认知,有助于城市化程度的逐步提升。(3)旅游影响对乡村地区而言,是一个复合的影响系统,将对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形成多元化的推动力,由此形成的城市化效应是一个各种要素兼顾并能保持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而单纯的工业化催生的城市化现象显然达不到这种效果。简而言之,旅游引发的城市化能够对其他产业形成的城市化发挥补充、提高和优化的作用。

(二)旅游影响下的乡村城市化动力构成

城镇的发展基于两种动力,一种是向心集聚的力量,另一种是离心扩散的力量。一般说来,城市发展的向心过程和离心过程贯穿于城市化的全过程,但是城市发展的初、中期以向心集聚的力量为主,中后期则以离心扩散的力量为主。自1990年代以来,城市化出现了新的趋势,即多元城市化动力替代以往一元或二元城市化动力。在乡村旅游开发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过程中,其中的形成机理愈发复杂,多元化和多层次性特点日趋明显。

1旅游消费观念的异化是乡村城市化的基础动力。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国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因素休戚相关。闲暇时间、非必要性开支和旅游动力是产生旅游意愿的三个条件。旅游活动的初期形态多是以观光游览为主,之后开始向休闲、度假、体验、健身等方向转变。当城市旅游、知名景点景区成为旅游者旅游行为的普遍载体之后,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促使旅游者关注新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迎合了这一市场需求,其独特性优势开始成为旅游业的新生力量,研究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问题不能忽视这一前提条件。

2文化生态的异质性是乡村城市化的原发动力。旅游作为城市化的一种动力,既可以在城市化中后期发生作用,使城市经济转型或城市功能多元化,也可以作为城市化的原动力,使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使其发生质的飞跃[22J。旅游对乡村城市化的初始动力是乡村文化生态的异质性优势。乡村聚落景观的独特性、乡村消费文化的生态性、乡村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本真性等优势已然成为吸引外来游客的重要引力,由之形成了旅游流的集聚,带动了乡村旅游目的地相关城市功能要素的聚集与完善。

3政策效应和开发成本是乡村城市化的诱导动力。自1992年以来,国家旅游局每年推出特定的旅游主题。其中,1995年的“民俗风情游”、1998年的“华夏城乡游”、2002年的“中国民间艺术游”、2006年的“中国乡村游”、2007年的“中国和谐城乡游”都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发挥了直接的推动作用,结合近一段时期“扩内需、保增长”的经济发展要求,各地纷纷通过发放旅游消费券等形式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和推广。在政策效应和市场机制的层层推进下,乡村旅游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具有很强的开发优势,在规划要素、土地成本、劳动力、相关政策等方面容易获得额外的“关照”,开发成本的经济性也对乡村城市化产生了积极作用。

4乡村经济文化发展需要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乡村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素中,旅游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特殊因素。乡村地区为加快旅游开发而衍生出多种产业要素,这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创设了新环境,相比较于进城务工等异地转移方式,乡村旅游对剩余劳动力的安置既是一种高效的就地转移,同时也是相对于农业生产周期的错峰式转移。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移的结果是,以旅游业为载体的城市化现象开始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将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管理的理念引入农村,有利于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乡村的民主管理。同时,当传统的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化驱动模式面临发展中的瓶颈时,旅游将成为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水平提升的优势产业。

由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乡村文化生态的特征、乡村旅游的开发特点以及政策导向和基于乡村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四方面共同构成了乡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彼此相互作用,形成了基于旅游影响的乡村城市

四、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程度界定

乡村旅游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能够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为载体,以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学习等各种旅游需求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乡村性作为乡村旅游吸引物的主要特性,是界定乡村旅游的关键,也是研究旅游影响下乡村城市化的前提条件。

(一)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表现

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主要表现在因旅游开发而引起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农村居民点形式向城镇居民点形式转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乡村聚落生态变迁的动态过程。旅游开发给乡村城市化带来了三方面的变化,一是乡村人口由原来分散的农村居民点逐步向不同程度上相对集中的各类城镇集结,乡村空间格局发生显著改变。二是乡村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发生转变,产业结构发生明显转变,旅游资源和项目的开发在吸引大量旅游者的同时,外来的定居人口也逐渐增多,城镇化程度不断得到加强。三是乡村聚落景观发生明显变化,各种旅游接待设施的建造与完善,在优化旅游服务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乡村景观人工化、异域化、旅游地风格主题化和商业化等现象的加剧。

(二)乡村城市化效应的程度界定

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的六大产业要素,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同样有明确的体现,这种消费网络结构的形成是乡村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根据乡村旅游引发的城市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适度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三种类型。适度城市化能有效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和协调发展,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都会对乡村地区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对城市化程度的分析正是在这三种情况下寻求平衡。

(三)旅游开发引致的乡村城市化效应表现

1适度城市化。适度城市化可以充分利用和整合乡村地区的各类资源,加快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经济发展发挥助推作用。其次,适度的游客规模可以加强乡村社区的内外文化沟通,合理改善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态,对改进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等有很大促进。第三,城市化促进了乡村地区产业结构转变,加快由传统农业向非农业产业转变,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第四,有效促进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地转移的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因进城务工等转移类型引发的乡村空心化等问题。

2滞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滞后的根源是对乡村地区的“过度保护”,一些地方从节约投入的角度出发,认为乡村地区的所有现象和行为都可以成为旅游活动的吸引物,“脏、乱、差”的旅游环境、缺乏专门治理的旅游接待设施等容易让旅游者望而生畏,这显然背离了乡村旅游的开发初衷;城市化程度不足还会给乡村居民带来身份上的“优越感”,思想上的“固步自封”使其很难关注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责任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愿意接近或者是纯粹出于利益角度的粗放式旅游经营行为很难获得旅游者的认可。同时,这种滞后效应使得乡村旅游难以实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农村地区社会分工不充分,农民就业环境很难得到改善,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就无从谈起。

3过度城市化。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过度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破坏乡村地区的聚落结构和生态景观

在经济特征和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等因素的作用下,乡村存在着种种居住方式和形态特征。这些特征是乡村地区聚落形态的特色和精华,而不少地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臆想旅游者的消费心理,新建或改建一些与当地乡村聚落景观差异很大的接待设施。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将古建筑推倒和盲目改建的现象,导致了个性化的“乡村性”向同质化的“城市性”演变的现象。

(2)乡村地区民俗文化舞台化、娱乐化倾向加剧

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尽管是乡村旅游开发的一大亮点,但事实情况是,不少地区一直缺乏科学的开发思路。乡村旅游“急功近利”的开发套路使得许多旅游地尽可能地用舞台化的形式、娱乐化的方式把当地文化呈现给游客,这种人为的文化表现形式使游客与当地社会隔离开来。这种做法积极的一面是使游客对乡村居民和文化的探究压力减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文化;消极的一面是让旅游业蒙上了文化优越的色彩,表现的内容也多是乡村文化的肤浅形式。

(3)商业化带来了乡村居民的边缘化

根据巴特勒旅游地生命生命周期理论,乡村旅游在进入发展阶段后,政府政策的倾斜、游客量规模的增加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从利益相关的角度看,政府、投资者、居民成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三方利益主体。在这一博弈环境中,地方政府的初衷容易被市场化的运作路径所左右,投资者由于资本话语权会始终保持较强的谈判能力,乡村居民多处于一种边缘化境地。乡村居民主体地位的模糊,产生了两方面的后果,一是商业化带来了居住成本的增加,不少环境优美的乡村地区,旅游开发之后的显著变化是地价攀升或房价飞涨,乡村居民往往无力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二是乡村地区淳朴的文化气息开始被外来文化所浸染,乡村社区的文化和价值观开始发生变异,传统乡村景观与现代文化景观不协调等问题日益凸显。

(4)乡村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的倾向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过度发展的必然结果,造成逆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是城市人口过于密集、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等引起人口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郊区、卫星城等乡村地迁移。乡村旅游成为承接这种转移“任务”的载体。乡村居住环境的优势、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加大了城市景观对乡村景观的影响,这种“侵蚀行为”使得不少乡村的“城市性”特点越来越明显。

五、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调控对策

(一)科学规划开发区域。营造乡村氛围

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要树立“区域——城市——乡村社区——乡村旅游地”的多元开发维度,从“资源——产品——市场”的互动层面来规划开发区域。参与乡村旅游规划的人员应包括旅游地理、经济管理、人文历史等学科背景的专家构成,本着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指导思想编制旅游总体规划或概念性规划。在此基础上,乡村景观资源应由景观园林、建筑等专业人员来完成规划的空间设计和景观布局。乡村旅游的景观应从体验的角度出发,通过个人体验的作用使“景”与“观”和谐统一,营造一种天然意趣、田园诗化的独特乡村氛围。

(二)重塑乡村文化形象。凸显乡村优势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注意保护好“乡村性”的优势是避免过度城市化问题的前提。为此,首先要依托乡村既有的空间布局对乡村进行规划和建设,防止破坏乡村“原生态”特质的粗线条模式。其次,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保护乡土文化、乡间民俗在旅游开发中的“神秘性”。城市化的旅游规划往往是一类“公园化”、“广场化”、“舞台化”的模式。在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进程中,消除和避免这一现象的根本途径是从乡村旅游地的地脉和文脉出发,本着生态循环、文化保护、永续利用的指导方针,来开展乡村旅游的规划和设计。

在开发过程中,应从当地众多的旅游景观中发掘出最能代表地方文化的文化景观并从中提炼出主题,以主题为基础进行特色分区。通过对不同区域的非具象和抽象的规划设计,用具象的形态生动地表达出特定的景观形象。在乡土建筑风貌的塑造中,建筑风格应结合当地乡土建筑特色,避免不合理的异域文化侵蚀乡村聚落景观的原始风貌。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延伸旅游效应

乡村地区在确立了旅游开发的主体地位之后,合理设计和调整产业结构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命题。首先,加快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的推广。其次,科学调整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类型,地方政府要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设置“门槛”,强化基于环境保护的产业准入制度。乡村旅游是当地产业链条的主体,如掺杂其他工业元素,特别是污染严重、能耗高的工业项目很容易失去本真,从而产生“一损俱损”的局面。第三,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要求,合理推进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政府应把一些小城镇按旅游集镇的风貌进行控制,使其本身就成为旅游吸引物之一。同时,依托这些农村小城镇发展旅游商贸流通业,如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旅游纪念品的生产与销售等,使小城镇成为承接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的中转站。

六、结论和启示

城市旅游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山陵风景区;城市森林;生态旅游;效益评价

Abstract:Theurbanforesthasbecomethemajorconcernofurbangreeningengineeringandurbanecotourismhasaccordinglybeenanimportantrecreation.Toclarifytheimpactofurbanforestecotourismontheurbanresource,environment,economyandsocietyandtoassesstheecotourismdevelopmentneedscientificindicatorsandtechniques.ThispaperdiscussestheparticularcharacteristicsofurbanforestecotourismandadvancestheevaluatingsystemwithfifteenassessmentindicatorsforSunYatsen''''sMausoleumScenicSpot,andthenanalyzesthecomprehensivebenefitofit.

Keywords:SunYatsen′sMausoleumScenicSpot;urbanforest;ecotourism;benefitevaluation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城市发展和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人们逐渐发现城市森林的建设和发展正成为实现城市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关键和纽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当今世界生态化城市的发展方向。[1]由此,以城市森林为依托的城市森林生态旅游市场方兴未艾,城市森林旅游得到不断发展,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走进自然,享受森林之美,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生理、心理、保健和精神等方面的需求。

但是城市森林坐落在城市之中或邻近城市,与城市活动密切相连,与城市居民休戚相关,其中的人为活动更是普遍与密集。不难看出,城市森林生态旅游业给人们提供广阔的亲近自然、陶冶情操平台的同时,也承受着由于不当的旅游方式、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管理和规划缺乏,游客的生态道德意识差等诸多因素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有违城市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初衷。城市森林生态旅游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全面科学地评价城市森林生态旅游效益,对城市森林生态旅游活动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开展城市森林生态旅游的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评价体系的运作,了解和掌握本旅游区效益的总体现状,对各指标效益之间进行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全面地掌握旅游区的状况,从中找出不足,以便更合理地开展旅游活动。本文为了评价中山陵风景区城市森林生态旅游的综合效益,首先对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城市森林生态旅游活动的各种效益进行评价,同时也为其他不同类型的城市森林生态旅游活动提供思路和借鉴。

一、城市森林生态旅游的定义

随着城市森林研究的兴起和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研究者对城市森林的旅游功能也进行了关注,比如首次在贵阳举办的全国城市森林论坛中提到城市森林的游憩功能,但是这些关注都侧重于以往对森林生态旅游或是城市旅游研究的成果。城市森林的兴起较晚,国外始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而国内研究则始于90年代,并且研究重点集中在城市森林概念辨析,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城市森林的经营管理和评价体系上,对城市森林的旅游、休闲、游憩功能并没有进行重点研究。

目前,没有明确的城市森林生态旅游的定义,综合城市旅游、森林生态旅游及游憩相关定义,根据本文研究内容给出以下定义:城市森林生态旅游是以城市森林为主体,具有森林地形、地貌特征和良好生态环境,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经科学规划和适度开发,为人们提供娱乐、游憩,位于城市区域的户外旅游活动。因为本文研究对象是以城市森林为基础的旅游活动,考虑到城市森林中心客源主要依托邻近的城市,人口多、密度大,旅游者素质参差不齐,普通市民游憩也会对城市森林产生影响,而就生态旅游活动的形式而言,究竟是大众化旅游还是严格限制的专项的旅游活动尚属有争议的话题之一[2],所以本文把生态旅游暂且等同于大众化旅游而非严格限制的特殊专项的旅游活动,认为生态旅游是对传统大众自然旅游的一种“生态修正”。

二、中山陵风景区城市森林生态旅游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中山陵风景区坐落于南京市紫金山,总面积约为3000hm2,其中森林面积约为2000hm2,郁闭度0.75~0.8,在南京绿化体系中覆盖全市总面积的15.6%,是国内外少见的城市森林公园;景区景点密集、特色鲜明,几千年历史文化重重堆叠,风景区内现有9个部级、10个省级和20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国内外游人到南京旅游的首选之地。[3]1999年,中山陵园风景区被建设部授予“国家文明风景名胜区”称号;2000年,中山陵园风景区进入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区”行列;2002年通过ISO14000示范区验收;2004年3月1日,正式成为部级森林公园。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生态旅游效益一般由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部分组成,具有综合性、传递性、交互性和时间性等基本特性。[4]对于城市森林生态旅游来说,由于其开发利用的对象是森林资源及其生态环境,有必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建立相应的标准与指标体系来分析和衡量其效益状况。

1.全面性原则:标准和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要能全面反映城市森林生态旅游效益,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方面进行选取。

2.层次性原则: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应由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次的指标组成,指标体系应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和指标功能的不同分出层次。

3.独立性原则: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之间不应有很强的相关性,不应出现过多的信息包含而使指标内涵重叠。

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为便于指导和操作,指标体系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评价指标为主,但考虑到指标体系涉及面广,必要时可采用一些主观评价指标。

5.可比性原则:要求评价结果在时间上现状与过去可比,在空间上不同区域之间可比,这就要求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应具有统一的计算口径、计算方法和统一的量纲。

(二)指标体系框架与结构

城市森林生态旅游处于各个学科的交叉地带,所以城市森林生态旅游效益是一个综合性的目标指标,涉及的学科多,体现的方式多,包括了生态、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根据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和研究区域的实际状况,通过分解、归纳与综合,明确各类指标的地位和作用。中山陵风景区城市森林生态旅游效益的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其中第一层为目标层,第二层为状态层,第三层为指标层。

(三)指标的优化与选取

城市森林生态旅游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是以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总目标的,因而该指标体系应包括各项旅游效益。这些指标既有从原始数据而来的基本指标,又有对基本指标的抽象和总结,还有一些社会影响指标需要通过问卷调查才能获取。在此,采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设置、筛选指标。参考了国内外大量有关资料以及研究文献,收集并分析了一般森林旅游、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生态旅游评价的相关文献[510],优选其中频率较高的指标,同时结合中山陵风景区城市森林生态旅游的特殊性,进行比较和综合,然后采用专家咨询法,最终形成中山陵风景区城市森林生态旅游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

三、中山陵风景区城市森林生态旅游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步骤

(一)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方法

在综合评价中,权重的确定是一个基本的步骤,由于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差异,各个指标要素应体现出不同的重要性,所以确定指标权重的合理程度直接影响到评价的准确性,采用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方法,使综合权重更科学、合理和客观。

(二)评价指标的量化

1.效益值的计算

因为在指标体系中,所包含的各个指标往往具有不同计量单位,即不同的评价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和量纲单位,为了消除量纲与量纲单位的影响,在构建综合指数时,应将不同单位表示的指标进行转换,即无量纲化处理。依据本文研究内容,考虑到是动态的效益变化,为了得到统一量纲,用其增长率或减少率作为其效益值。

2.各指标计算方法

状态层中资源状况与经济效益共6个指标较易获得,在此不再赘述其含义与公式。环境状况中大气环境质量、水体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与声环境质量4个指标根据所获取数据而定方法,比如使用已有的污染指数进行计算或进行等级划分打分进行评判。社会效益各指标因为不同于以往的指标,并没有具体的公式或数据,而是通过人们感知而得,所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量化指标。

(三)综合评价值计算

综合评价是指对多属性体系结构描述的对象系统作出全局性、整体性的评价。综合评价指标值是根据其所包含的各指标归一化处理后的值乘以各自权重后进行加总得到,本文采取加权求和公式,计算公式如下:

四、中山陵风景区城市森林生态旅游综合效益评价

因为旅游活动对旅游地区的影响是一个缓慢与长期的过程,所以在选择前期值和后期值时,本文选择20世纪80年代中期与2000年以后的情况进行比较,得出其总效益值。

(一)权重确定结果

通过综合十几位相关领域专家对各层元素重要性的评分结果构造判断矩阵,得出各指标权重值,见表2。

(二)评价结果及分析

将两期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算,统计得出效益值,见表3。

从表3可以得出,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四个状态层中,中山陵风景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开展旅游活动的过程中,环境状况呈下降趋势,经济收益上涨最为明显,资源状况显示出微弱上扬,与此同时,社会效益也得到了良好发挥和提升。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增长的前提是以牺牲部分资源与环境为代价,对资源与环境的投入和保护其实也离不开经济与社会方面的收益作用,四个方面相互限制与影响。中山陵风景区开展旅游活动以来综合效益增长了55.8%,与中山陵风景区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说明此评价体系基本上能够反映旅游活动给风景区带来的影响。同时,从指标层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年接待游客量有下降的趋势,而旅游区的经营收入在增加,说明游客个人消费能力在提高,旅游区消费服务设施增多,并且旅游区管理经营能力良好。社会效益走势良好可以继续保持。在中山陵风景区今后的发展中,应该密切注意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地表水与土壤污染的防治问题。旅游资源应得到更合理的保护和开发。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指标体系来评价城市森林生态旅游效益基本上能反映城市森林开展旅游活动后的各效益值及总体效益,但是本指标体系在有关指标设置等方面还很不完善,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由于城市森林生态旅游效益是一个综合效益,指标的选取和量化依旧是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难点,所以本文在选取指标时一般选取比较宏观而典型的指标,一是考虑到基础数据难以获取的实际问题,二是以期该评价体系具有普适性;依据城市森林生态旅游活动自身的特点,摈弃了以往一些常用指标而尝试了新的指标和方法,还需通过案例和时间的检验方能知其成效。因此,基于上述种种不完善之处,希望更广泛地开展城市森林生态旅游效益的研究,从中归纳出规律和经验,以便更好地修正该评价体系,能使其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祝列克.加快城市森林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在第二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新闻会上的讲话[J].中国城市林业,2005,3(4):34.

[2]贺春艳.从生态旅游的三大效益再论生态旅游活动的形式[J].旅游学刊,2004,1(19):7781.

[3]康辉平.中山陵园风景名胜区发展生态旅游之SWOT分析[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S1):112114.

[4]顾蕾,姜春前.生态旅游效益构成及特性分析[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2,19(3):292295.

[5]姜春前,何艺玲,韦新良.森林生态旅游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4,17(3):334339.

[6]孙玉军,刘艳红,赵炳柱.生态旅游及其评价指标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3):109110.

[7]李星群,廖荣华.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以自然保护区为例[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1):100104.

[8]程道品,何平,张合平.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4,24(2):2832.

[9]文传浩,杨桂华,王焕校.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2002,21(4):365368.

城市旅游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旅游影响;乡村旅游地;城市化;调控对策

一、引言

乡村城市化亦称乡村城镇化,体现的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镇性质的居民点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在乡村地域中城市要素逐渐增长的过程。乡村城市化是一个复合的动力系统,工业化是城市化初始阶段的主导推力,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结构转型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的“双重转型”的不断推进。乡村城市化已经与市场化和国际化取向的改革紧密相关,超越了工业化的范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探索和优化乡村城市化的动力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重要命题。旅游开发是近些年来乡村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依托,深入分析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旅游影响机制及动力系统,科学审视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程度界定,进而提出相应的调控对策,不仅对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控城市化动力机制,科学推进乡村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旅游影响研究述略及效应评析

旅游活动对地区的影响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议题,旅游从本质上讲是旅游行为的空间移动,这一动态的移动过程带来的影响层面主要涉及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三个方面,这也解释了现有相关成果的研究视角源于地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三个学科的原因。从地理学的视角来看,旅游本身由三个主要成分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其中,旅游目的地研究是其中的主体,Smith(1978)认为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Doxey(1976)对目的地居民的态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愤怒指数”。而旅游影响机制的效应研究,则以Butler(1980)提出的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为代表,他认为旅游者数量、类型和发展历史是影响旅游目的地不同发展阶段的决定因素,从而形成不同程度和形式的旅游影响,进而奠定了地理学视角的旅游影响研究的基本基调,即从旅游地主客关系的角度探讨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辅之以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理论阐释,形成了日趋复杂的研究框架。这种倾向性对国内的相关研究产生了极强的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1980年代以来,国内旅游地理学界关于旅游影响的研究全部集中在旅游者以及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的分析方面,且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针对某一类型的案例地开展实证研究。

1963年,人类学学者努涅斯(Nunez)发表题为《一个墨西哥山村开展周末旅游带来的影响》的论文,标志着人类学学者开始关注旅游研究,并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全面兴起。人类学视角的研究重点主要从目的地居民、游客以及客源地社会三个不同视角进行深入探究,认为旅游过程是旅游者与东道主进行文化接触和碰撞的过程,其中包含着不同文化、亚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社会学的视角则主要从社会系统的整体角度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英国社会学家洱瑞(Urry,1990)提出,旅游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旅游现象和非旅游现象(即日常实践和‘正常社会’)的对比研究,来揭示本来不易为人发觉的‘正常社会’的问题和矛盾。”这是建构旅游社会学的基础素材之一,通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关注,学术界对旅游社会学涉及的论题主要包括:旅游活动过程的特征、接待地社会压力的成因、旅游业发展对接待地社会的影响、旅游与风情民俗资源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旅游者群体及其与接待地关系、旅游的现代化和原始化以及旅游者群体、个体和旅游系统等等。

从旅游影响的三重学科剖面(图1)的研究态势上可以看出,旅游影响的空间概念体现在居民和旅游者对目的地旅游现象形成的空间感知和心理体验。旅游经营带来了目的地商业化和城市化现象的加剧,这显然给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结构带来了深度变革;在本地文化与旅游者带来的外来文化的机制耦合中,文化的交锋与碰撞、目的地文化的本真性特点与外来文化的多元性一直是难以化解的矛盾,这种交织的过程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进行不断地调整与修正。

三、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旅游影响机制

(一)旅游影响视角下的乡村城市化动力机制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人口和经济活动逐步向城镇地区转移和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18世纪中叶英国产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兴起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表现了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趋势加快,各类城市形态不断出现并得以丰富和完善。从本质上讲,城市化体现了城市和乡村的双重视角,乡村地区的城市化处于城市化的末端,是城市化进程的基础层次。

乡村城市化的传统模式是农村社区、乡镇企业、农民家庭或个人等民间力量发动的一种由市场力量推动形成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推动城市化过程所需的动力的产生机制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机制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是一个综合体系。无论是学术界早期提出的二元城市化动力机制,还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发展机制等,乡村城市化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发生机理,都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由农村经济利益主体在响应产业非农化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和组织来促成的。乡村城市化的路径一般从乡村工业开始,通过发展乡村工业,让农民直接享受到工业、非农化的利益,进而逐步实现城镇化。在这一过程中,市场化始终是乡村城市化的基本准则,农业、农村、农民是乡村城市化的利益相关者。

乡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八重动力(图2)。其中,宏观层次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中观层次的动力集中体现在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各个层面的政策与制度措施的推动。微观层次的动力相对复杂,可以概况为三个方面,即农民对生活质量需求的变化、农村地区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流动的加快,以及旅游影响带来的促动。这一动力体系在市场机制和城乡互动的交互作用下,乡村地区在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聚落结构以及制度结构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即第二、三产业的比重明显加大,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非农人口比重增加,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人们聚居方式发生显著变化,乡村地区的社会关系面临新一轮的重构等。

旅游影响对乡村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上,旅游影响并非推动乡村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但其潜在的作用显然也不能低估,判定这种作用的程度,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理解:(1)乡村产业结构形态决定着旅游对城市化的贡献程度,依托旅游业发展地方经济的乡村地区,旅游影响显然是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2)旅游影响的作用机理应从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双重视角加以解读,以往的诸多研究多是从目的地的视角加以分析探讨,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乡村地作为客源输出地,将会加速农民对旅游的认知,有助于城市化程度的逐步提升。(3)旅游影响对乡村地区而言,是一个复合的影响系统,将对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形成多元化的推动力,由此形成的城市化效应是一个各种要素兼顾并能保持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而单纯的工业化催生的城市化现象显然达不到这种效果。简而言之,旅游引发的城市化能够对其他产业形成的城市化发挥补充、提高和优化的作用。

(二)旅游影响下的乡村城市化动力构成

城镇的发展基于两种动力,一种是向心集聚的力量,另一种是离心扩散的力量。一般说来,城市发展的向心过程和离心过程贯穿于城市化的全过程,但是城市发展的初、中期以向心集聚的力量为主,中后期则以离心扩散的力量为主。自1990年代以来,城市化出现了新的趋势,即多元城市化动力替代以往一元或二元城市化动力。在乡村旅游开发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过程中,其中的形成机理愈发复杂,多元化和多层次性特点日趋明显。

1旅游消费观念的异化是乡村城市化的基础动力。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国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因素休戚相关。闲暇时间、非必要性开支和旅游动力是产生旅游意愿的三个条件。旅游活动的初期形态多是以观光游览为主,之后开始向休闲、度假、体验、健身等方向转变。当城市旅游、知名景点景区成为旅游者旅游行为的普遍载体之后,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促使旅游者关注新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迎合了这一市场需求,其独特性优势开始成为旅游业的新生力量,研究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问题不能忽视这一前提条件。

2文化生态的异质性是乡村城市化的原发动力。旅游作为城市化的一种动力,既可以在城市化中后期发生作用,使城市经济转型或城市功能多元化,也可以作为城市化的原动力,使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使其发生质的飞跃[22J。旅游对乡村城市化的初始动力是乡村文化生态的异质性优势。乡村聚落景观的独特性、乡村消费文化的生态性、乡村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本真性等优势已然成为吸引外来游客的重要引力,由之形成了旅游流的集聚,带动了乡村旅游目的地相关城市功能要素的聚集与完善。

3政策效应和开发成本是乡村城市化的诱导动力。自1992年以来,国家旅游局每年推出特定的旅游主题。其中,1995年的“民俗风情游”、1998年的“华夏城乡游”、2002年的“中国民间艺术游”、2006年的“中国乡村游”、2007年的“中国和谐城乡游”都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发挥了直接的推动作用,结合近一段时期“扩内需、保增长”的经济发展要求,各地纷纷通过发放旅游消费券等形式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和推广。在政策效应和市场机制的层层推进下,乡村旅游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具有很强的开发优势,在规划要素、土地成本、劳动力、相关政策等方面容易获得额外的“关照”,开发成本的经济性也对乡村城市化产生了积极作用。

4乡村经济文化发展需要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乡村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素中,旅游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特殊因素。乡村地区为加快旅游开发而衍生出多种产业要素,这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创设了新环境,相比较于进城务工等异地转移方式,乡村旅游对剩余劳动力的安置既是一种高效的就地转移,同时也是相对于农业生产周期的错峰式转移。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移的结果是,以旅游业为载体的城市化现象开始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将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管理的理念引入农村,有利于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乡村的民主管理。同时,当传统的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化驱动模式面临发展中的瓶颈时,旅游将成为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水平提升的优势产业。

由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乡村文化生态的特征、乡村旅游的开发特点以及政策导向和基于乡村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四方面共同构成了乡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彼此相互作用,形成了基于旅游影响的乡村城市

四、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程度界定

乡村旅游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能够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为载体,以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学习等各种旅游需求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乡村性作为乡村旅游吸引物的主要特性,是界定乡村旅游的关键,也是研究旅游影响下乡村城市化的前提条件。

(一)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表现

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主要表现在因旅游开发而引起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农村居民点形式向城镇居民点形式转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乡村聚落生态变迁的动态过程。旅游开发给乡村城市化带来了三方面的变化,一是乡村人口由原来分散的农村居民点逐步向不同程度上相对集中的各类城镇集结,乡村空间格局发生显著改变。二是乡村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发生转变,产业结构发生明显转变,旅游资源和项目的开发在吸引大量旅游者的同时,外来的定居人口也逐渐增多,城镇化程度不断得到加强。三是乡村聚落景观发生明显变化,各种旅游接待设施的建造与完善,在优化旅游服务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乡村景观人工化、异域化、旅游地风格主题化和商业化等现象的加剧。

(二)乡村城市化效应的程度界定

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的六大产业要素,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同样有明确的体现,这种消费网络结构的形成是乡村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根据乡村旅游引发的城市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适度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三种类型。适度城市化能有效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和协调发展,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都会对乡村地区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对城市化程度的分析正是在这三种情况下寻求平衡。

(三)旅游开发引致的乡村城市化效应表现

1适度城市化。适度城市化可以充分利用和整合乡村地区的各类资源,加快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经济发展发挥助推作用。其次,适度的游客规模可以加强乡村社区的内外文化沟通,合理改善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态,对改进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等有很大促进。第三,城市化促进了乡村地区产业结构转变,加快由传统农业向非农业产业转变,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第四,有效促进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地转移的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因进城务工等转移类型引发的乡村空心化等问题。

2滞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滞后的根源是对乡村地区的“过度保护”,一些地方从节约投入的角度出发,认为乡村地区的所有现象和行为都可以成为旅游活动的吸引物,“脏、乱、差”的旅游环境、缺乏专门治理的旅游接待设施等容易让旅游者望而生畏,这显然背离了乡村旅游的开发初衷;城市化程度不足还会给乡村居民带来身份上的“优越感”,思想上的“固步自封”使其很难关注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责任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愿意接近或者是纯粹出于利益角度的粗放式旅游经营行为很难获得旅游者的认可。同时,这种滞后效应使得乡村旅游难以实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农村地区社会分工不充分,农民就业环境很难得到改善,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就无从谈起。

3过度城市化。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过度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破坏乡村地区的聚落结构和生态景观

在经济特征和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等因素的作用下,乡村存在着种种居住方式和形态特征。这些特征是乡村地区聚落形态的特色和精华,而不少地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臆想旅游者的消费心理,新建或改建一些与当地乡村聚落景观差异很大的接待设施。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将古建筑推倒和盲目改建的现象,导致了个性化的“乡村性”向同质化的“城市性”演变的现象。

(2)乡村地区民俗文化舞台化、娱乐化倾向加剧

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尽管是乡村旅游开发的一大亮点,但事实情况是,不少地区一直缺乏科学的开发思路。乡村旅游“急功近利”的开发套路使得许多旅游地尽可能地用舞台化的形式、娱乐化的方式把当地文化呈现给游客,这种人为的文化表现形式使游客与当地社会隔离开来。这种做法积极的一面是使游客对乡村居民和文化的探究压力减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文化;消极的一面是让旅游业蒙上了文化优越的色彩,表现的内容也多是乡村文化的肤浅形式。

(3)商业化带来了乡村居民的边缘化

根据巴特勒旅游地生命生命周期理论,乡村旅游在进入发展阶段后,政府政策的倾斜、游客量规模的增加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从利益相关的角度看,政府、投资者、居民成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三方利益主体。在这一博弈环境中,地方政府的初衷容易被市场化的运作路径所左右,投资者由于资本话语权会始终保持较强的谈判能力,乡村居民多处于一种边缘化境地。乡村居民主体地位的模糊,产生了两方面的后果,一是商业化带来了居住成本的增加,不少环境优美的乡村地区,旅游开发之后的显著变化是地价攀升或房价飞涨,乡村居民往往无力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二是乡村地区淳朴的文化气息开始被外来文化所浸染,乡村社区的文化和价值观开始发生变异,传统乡村景观与现代文化景观不协调等问题日益凸显。

(4)乡村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的倾向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过度发展的必然结果,造成逆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是城市人口过于密集、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等引起人口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郊区、卫星城等乡村地迁移。乡村旅游成为承接这种转移“任务”的载体。乡村居住环境的优势、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加大了城市景观对乡村景观的影响,这种“侵蚀行为”使得不少乡村的“城市性”特点越来越明显。

五、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调控对策

(一)科学规划开发区域。营造乡村氛围

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要树立“区域——城市——乡村社区——乡村旅游地”的多元开发维度,从“资源——产品——市场”的互动层面来规划开发区域。参与乡村旅游规划的人员应包括旅游地理、经济管理、人文历史等学科背景的专家构成,本着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指导思想编制旅游总体规划或概念性规划。在此基础上,乡村景观资源应由景观园林、建筑等专业人员来完成规划的空间设计和景观布局。乡村旅游的景观应从体验的角度出发,通过个人体验的作用使“景”与“观”和谐统一,营造一种天然意趣、田园诗化的独特乡村氛围。

(二)重塑乡村文化形象。凸显乡村优势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注意保护好“乡村性”的优势是避免过度城市化问题的前提。为此,首先要依托乡村既有的空间布局对乡村进行规划和建设,防止破坏乡村“原生态”特质的粗线条模式。其次,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保护乡土文化、乡间民俗在旅游开发中的“神秘性”。城市化的旅游规划往往是一类“公园化”、“广场化”、“舞台化”的模式。在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进程中,消除和避免这一现象的根本途径是从乡村旅游地的地脉和文脉出发,本着生态循环、文化保护、永续利用的指导方针,来开展乡村旅游的规划和设计。

在开发过程中,应从当地众多的旅游景观中发掘出最能代表地方文化的文化景观并从中提炼出主题,以主题为基础进行特色分区。通过对不同区域的非具象和抽象的规划设计,用具象的形态生动地表达出特定的景观形象。在乡土建筑风貌的塑造中,建筑风格应结合当地乡土建筑特色,避免不合理的异域文化侵蚀乡村聚落景观的原始风貌。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延伸旅游效应

乡村地区在确立了旅游开发的主体地位之后,合理设计和调整产业结构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命题。首先,加快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的推广。其次,科学调整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类型,地方政府要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设置“门槛”,强化基于环境保护的产业准入制度。乡村旅游是当地产业链条的主体,如掺杂其他工业元素,特别是污染严重、能耗高的工业项目很容易失去本真,从而产生“一损俱损”的局面。第三,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要求,合理推进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政府应把一些小城镇按旅游集镇的风貌进行控制,使其本身就成为旅游吸引物之一。同时,依托这些农村小城镇发展旅游商贸流通业,如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旅游纪念品的生产与销售等,使小城镇成为承接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的中转站。

(四)合理布局和完善旅游开发的产业要素

乡村旅游开发的初期阶段,重点突出三方面的功能特性,即居住功能、农业生产功能和旅游接待服务功能。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其实质是旅游产业的城市化。旅游是综合性很强的产业,除了产品体系服务功能外,还包括支撑体系服务功能,如游客的休息坐卧、游客安全保护、标识导引服务等。产业要素的完善应立足乡村实际,例如针对游客住宿问题,乡村社区应充分利用现有民宅,改善用电、用水及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建造一些农家客栈以满足游客住宿之需。另外,乡村旅游地的不断发展会使其功能组成日趋多样化,比如一些商务、会务活动可能进入旅游地,这些设施的空间布局与要素体系建设要进行科学论证、有序开发。

(五)建构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资本和人力资源平台

资本市场对乡村旅游的兴趣源于投资规模和产业政策两方面的因素,资本的逐利行为往往会背离投资初期的要求,外来投资者鲜有详细调研能够体现当地特色的投资项目和旅游商品,多是模式化的套用和泛商品化经营,这种集中式的商业形态显然不是对乡村旅游的有益补充。此种情况下,政府应对旅游投资加强监管,可以成立旅游开发股份公司,股东包括地方各方利益主体,充分体现乡村居民意志。统一规范乡村地区的旅游投资行为旨在避免过度的商业化行为,使之能够真正地为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服务。目前困扰乡村旅游开发成效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人力资源的匮乏。乡村旅游的从业者应具备引导、培养和提高旅游者的审美情趣和品位的能力,为此,一要多方吸纳专业人才,在“量”的基础上注重“质”的提升;二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其符合现代旅游服务业的发展要求。三是强化责任意识,对游客负责、对保护乡村资源负责、对乡村社区负责的态度,促使他们真正成为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中的主体力量。

六、结论和启示

城市旅游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城市工业旅游发展模式新思考

城市工业旅游的内涵

对于工业旅游内涵的认识,学术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按照不同的角度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强调工业旅游的形式,如邓海云提出“工业旅游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它以工业企业的厂区、生产线、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产品等为主要吸引物,活动范围一般限于工业企业之内。”二是强调工业旅游的内容,如赵青提出“工业旅游是人们对工业景观、生产流水线、工艺流程及劳动场面的参观、学习,加深认识了解的过程。”三是侧重工业旅游的目的,如姚宏提出“工业旅游是以现有的工厂、企业、公司及在建工程等工业场所作为旅游客体的一种专项旅游。通过让游客了解工业生产与工程操作等全过程,获取科学知识,满足旅游者精神需求和行、吃、住、游等基本旅游享受,能提供集求知、购物、观光等多方面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产品。”四是从供给和需求即市场的角度阐述工业旅游,如戴道平认为“工业旅游,从旅游供给的角度来看就是以工业企业的建筑环境、设备设施、生产或工艺流程、企业文化与管理等作为旅游吸引物,经过设计包装推向市场,来满足游人的求知、求新、求奇等旅游需求,从而实现企业的经济、社会、管理等目标的一种专项旅游活动。”厦门大学王宝恒对工业旅游的综合性概括,如认为“工业旅游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业资源为吸引物,通过企业对资源进行整合或二次开发,突出工业资源的吸引力,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并以满足旅游需求、提高企业综合效益为目的专项旅游活动和企业发展项目。”

可见,目前对工业旅游的研究大多是从工业和旅游业的角度进行的,大多是把工业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种特色产品或是工业企业的一个项目。

当前对工业旅游的研究还没有把工业旅游的内涵全面而细致地挖掘出来,工业旅游的深层内涵还应包括工业旅游的客体、组织形式、主体目的和意义等方面,因此要继续放大其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从城市发展工业旅游的角度来研究工业旅游,以指导城市工业旅游的发展实践。从城市产业的视角看工业旅游的发展,工业旅游应该是推动城市工业和旅游业共同发展的一种活动或工程;从城市发展的视角看,城市工业旅游从经济、文化和政治等角度革新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发展的原动力。城市工业旅游的客体不仅包括上文定义中提到的与工业企业有关的东西,还有所有的可以整合的工业资源,包括历史工业文明,现有工业文化和对未来工业发展的设想。组织形式可以包括商务考察、参观猎奇、学习体验等,开发的主体应该不仅仅是旅游企业、工业企业,还应该有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推动。开发的意义不仅仅是经济和社会效益,更注重环境效益,追求工业旅游、旅游业、城市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综上分析,城市工业旅游是以城市一切可利用的与工业有关的资源为吸引物,通过政府、企业和民众的推动和参与,以考察、参观和学习的形式,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经济、文化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综合性活动。

因此,工业旅游是城市发展的一个侧面,一个始点,而城市工业旅游是城市发展的一种趋势,一种过程。只有从政府的高度加以宏观组织和调控才能有效地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城市工业旅游与一般工业旅游的比较(见表1)

发展城市工业旅游的意义

城市工业旅游促进城市产业发展

城市工业旅游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城市工业旅游是优化产业结构的一种方式,对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的升级换代具有潜在和现实的意义。同时对于吸纳失业劳动力,缓解突出的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旅游业每就业一个人,会带动相关产业就业5-7人就业,尤其为工业企业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首先,工业旅游很大程度上拉近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和企业的距离。使旅游消费者亲眼目睹和体验企业及产品的生产过程,大大提高了对企业产品的可信度。其次,企业可以利用工业旅游的机会充分了解顾客的需求,进而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推动新产品的开发。再次,企业还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可以把一些闲置的、陈旧的或者淘汰的设备改造成工业旅游景观或者接待设备,这对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很大的作用。最后工业企业通过工业旅游直接获取旅游收入,同时产生很大的正外部效应,为公司赢得无形资产。

城市工业旅游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可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可以吸纳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具有“富民”作用。另一方面,旅游业可以创造产值,增强城市的经济实力,具有“强市”的作用。旅游业是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其它产业关联度较大。据WTO统计分析,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为1:7。同时城市工业旅游对旅游企业的发展作用重大。首先,城市工业旅游资源是对旅游资源的补充;其次,城市工业旅游丰富了旅游形式,实现了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使得旅游业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最后,工业旅游扩展了旅游业的市场空间,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

城市工业旅游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互融合的产物,有利于两个产业的相互促进和相互渗透,进而推动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市工业旅游推动城市发展

首先,城市工业旅游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城市工业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研究表明:工业发达国家,旅游消费支出每增加一个单位,工业值可扩大2.7倍,国民收入可扩大1.36倍,投资可扩大0.25倍;发展中国家则相应扩大3.7倍、2.7倍和0.9倍。其次,城市工业旅游为城市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城市就业压力。2000年青岛港各旅游企业创造旅游收入1000余万元,带动直接就业200多人。再次,城市工业旅游扩大城市的知名度,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进而改善投资环境,对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城市工业旅游还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稀缺资源,工业旅游在城市其他旅游资源不丰富或特色不足的情况下,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弥补手段。

工业与旅游业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工业是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的强大支撑,旅游业是工业发展的平台和窗口,一方面城市通过旅游业可以营销产品,吸引人才,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改善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来投资。同时弥补工业发展中资金、人才的不足和市场空间的匮乏。工业是旅游业发展的经济、资源和环境的保证。

工业旅游的发展可以通过窗口和平台的作用推动工业的发展,还以新的旅游形式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并通过产业的支撑使城市得到发展,同时,城市的发展又反作用于旅游业和工业,旅游业和工业又推动工业旅游的发展,形成一个优势互补的良性循环发展系统。

参考文献:

1.邓海云.工业旅游前景看好.光明日报,2000.7.28

2.赵青.发挥地区优势开展工业旅游.辽宁经济,1999(9)

3.姚宏.发展中国工业旅游的思考.资源开发与市场,1999(2)

4.戴道平.工业旅游:增强企业活力的一种有益尝试.改革与战略,2002.10

城市旅游管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贵港 奋力打造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 旅游管理人才 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廖俐(1982- ),女,广西贵港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第二校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教育、语言学等。(广西 贵港 5371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125-02

一、引言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对贵港城市发展定位为“奋力打造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具体城市发展目标为“东西扩张,南北拓展,中间突破”的思路,实施“东西南北中”战略,城东建成西江航运中心、临港工业基地及活力临港综合新区;城西片区建成集商业、办公、居住、休闲、生态景观为一体的城市滨水生态综合门户新区;城南片区建成集历史宗教文化、现代旅游观光、居住休闲为一体的滨水新区;城北片区打造成集行政办公、文教科研、商业金融、生态宜居、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中加快旧城区改造,使旧城区焕发新的活力。全新的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为今后贵港的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所以,伴随着贵港市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高层次、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将会更加紧缺。贵港市旅游管理高职教育一定要抓住贵港市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结合贵港市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把学校的发展、专业的建设与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通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探索订单驱动的管理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贵港市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和水平,为贵港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在贵港“奋力打造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目标所需旅游管理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传统负面观念影响了旅游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的形成

旅游行业的服务性特别是酒店业的“服务性”让许多学生和家长认为,在饭店、酒店工作是“没有发展前途”“服侍人的工作”。另外,在我国,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评价有一种“重动手,轻动脑”“重技能,轻知识”的倾向,认为来到职业院校就是为了学一门技术,其他的基础性课程特别是人文性学科的学习可有可无。社会中形成的这些传统的“人才观”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性和课程设置的“重职业性”。这种教育观念培养出的“人才”,缺乏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难以适应贵港“奋力打造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目标所需旅游管理高技能人才的要求。

(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尚不完善,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适应现代旅游业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熟练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习惯,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礼仪风范、外语沟通能力,具有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所需技术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由此可以看出,学校不仅要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而且还要培养适应社会进步和行业发展的、具有一定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但是,目前旅游专业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仍存在以下问题:对人文素质教育认识不够,职业教育过分突出“职业属性”;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教学方法方式单一;学生的学习重点过于集中在某些知识和技能方面,而忽视文化知识的积累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其职业素质的高低和旅游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贵港市旅游人才的水平。

(三)学生基础知识单薄、学习能力弱

高职学生特别是五年制高职学生入学成绩相对较低,基础知识薄弱,专业学习侧重于专业技能的学习,理论知识相对薄弱。总之,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处于弱势,其职业核心竞争力有待提高。

(四)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师资力量为基础的。目前贵港市地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一半是由中文、越南语等学科转过来的,缺乏系统的旅游理论根底、行业实践的磨炼、先进知识的更新。尽管校方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基本上所有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都考取了导游资格证书,但教师们仍缺乏对旅游科学的系统掌握和必要的实践经验。特别像导游、酒店管理等专业具有很强的实务性,课堂教学的良好进行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行业实践经验,而不是仅凭几本专业书籍就能把握的。因此,专业师资队伍的短缺直接影响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制约了贵港“奋力打造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目标所需旅游管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三、贵港“奋力打造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目标所需旅游管理高技能人才培养对策

(一)广开思路,构建创新型教学方法体系

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体系。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切实结合高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行业实际的特点,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过分注重理论教学的方法,向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采用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实验检验法等行为导向教学方法。

情景模拟法主要应用在“导游实务”“酒店英语口语训练”“模拟导游”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例如在“导游实务”关于导游词的演练教学环节中,可以把班上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针对广西导游考试几个景点,通过导游服务的工作规范撰写具有个人特色的导游词,然后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模拟讲解,每组出一名同学组成评委团进行打分,并进行点评。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模拟真实生活场景的以学生参与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学生在真实、活泼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学习能力。这种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增进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等有很大的帮助。

角色扮演法主要应用在“模拟导游”“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礼仪”等课程中。例如在“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招聘模拟实训教学中,要求全班同学根据教学给出的招聘广告的提纲写出招聘信息和岗位面试提纲,然后把全班同学分成应聘和面试者两类,利用虚拟的个人简历和岗位面试提纲的要求,对应聘者进行15~20分钟的模拟面试,筛选出合格者。角色扮演法为学生提供了广泛地获取多种工作生活经验的锻炼机会。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在模拟场景中快速进入岗位角色,模拟现实生活场景,进而获得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专业技能和岗位认知能力。

实验检验法主要是带领学生去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现场模拟讲解,或者是让学生到工作岗位进行工作,以检验所学知识,加深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主要应用在“旅游学概论”“导游实务”“模拟导游”等课程中。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教给学生进行真实工作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在自主性与合作性、实践性与应用性、多样性与综合性、探索性与创造性等方面进行创新。

(二)优化课程考评体系,构建创新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考核体系

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服务性的应用型高级技能人才,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业输送人才。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机制是否得以发挥决定着人才培养效果是否得以实现。建立全面、公正、系统的教学评价系统,对高职核心课程特别是实训课程进行考试改革,建立全新的符合贵港市港口城市特色和旅游专业特色的考试模式,是贵港市旅游管理专业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1.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的必要性。一方面,考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导学促教、保证质量的重要作用,考试的科学性、公正性、规范性和权威性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社会认同度和学校的美誉度。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考试模式仍采取传统的“百分制闭卷”模式。事实上,高职教学的最大特色就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实践指导理论学习,而这样的考试模式和分值比例是无法体现理论的基础作用和实践的主导地位的。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考试模式亟须改革。另一方面,旅游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高职院校中的旅游学专业更是如此。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有效进行教学管理,基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应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教学改革方式和考核方法。

2.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是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需要。根据专业技能要求及实训课程特点改革旅游专业核心课程考核方案,是实现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目前,单一的纸质化考核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和社会的需要,高职院校必须通过以考促学,利用创新性考核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技能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从培养高素质的旅游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出发,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势在必行。

3.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的基本原则。根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学科特点,为了能够培养应用型人才,有效进行教学管理,提出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的新思路:(1)改革考试内容,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促进考试内容丰富化、不同内容比例合理化,融入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培养,全面体现学生能力;(2)改革考试方法,实施多样性考试机制。

(三)拓展校企合作空间,实行1.5+1+0.5“工学结合”办学模式

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校企合作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方式。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合格与否,企业最有发言权;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就是要看其“产品”――学生是否受社会的欢迎。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就必须将教学过程与企业的生产岗位相结合,依托企业的技术、设备、生产、工艺和管理优势,把学校的教育功能与企业的生产需求结合起来,使学院办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最终走上健康的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2010年,贵港职业学院与上海至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携手共创人才培养新模式,全力打造创新型精英人才,采用工学结合“1.5+1+0.5”培养模式,即学生入学后,前1.5年在学院学习,中间1年在上海至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实训基地学习(工学结合),最后0.5年在上海至能公司的实训基地顶岗实习或自行毕业实习。目前,贵港职业学院旅游专业已有两届学生采用这种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校企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校企合作有助于合理分担教育投入;校企合作有助于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参考文献]

[1]黄亚妮.国外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特色的评析和启示[J].高教探索,2005(4).

[2]刘长英.广西北海市旅游业发展高技能人才需求调查分析[J].钦州学院学报,2012(2).

上一篇:健康管理常识范文 下一篇:城市道路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