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创新设计范文

时间:2023-12-05 11:37:07

城市创新设计

城市创新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建设;住宅建筑;创新设计

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居住环境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住宅建筑的建设,处了要具有传统功能,同时需要就舒适度、使用功能、建设质量以及安全感等方面进行创新研究,争取更全面的满足人们需求。在对城市住宅建筑进行创新设计时,需要了解住宅工程所具有的特点,并制定需要遵循的原则,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选择最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争取不断提高工程建设效果。

一、城市住宅建筑创新设计分析

住宅建筑与居民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建设设计效果在根本上决定了居民生活效果。现在我国城市住宅建筑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并且受房地产开发行业影响,住宅建筑数量在不断增加,更多新型理念与技术被应用到工程建设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只具备基础使用功能的住宅建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建筑设计的发展。传统住宅建筑工程逐渐被现代化、多功能化以及智能化的建筑代替,而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需求,行业内所有企业必须就工程建设进行创新研究,将质量与功能作为研究重点。

二、城市住宅建筑创新设计原则

1.适应性原则

对于城市住宅建筑来说,遵循适应性原则的目的是营造一个合适的居住环境,保证其既可以满足家庭成员结构变化需求,同时也可以适应市场变化。即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时就具备一定的前瞻性,使得建筑工程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应对大部分突况,能够满足大部分人群对住宅建筑的需求。另外,适应性有包含了可变性与多样性,主要以建筑作为基础,以住户作为设计单位,结合居民生活习惯以及市场发展规律,来完成建筑的设计,与传统住宅建筑区分开,提高建筑工程的人性化特点[1]。例如对厨卫空间进行灵活性设计,转变传统定型设计方案,利用活动式隔断进行灵活分隔。

2.舒适性原则

舒适性可以说是居民对住宅建筑的首要要求,以此来作为衡量居住环境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对住宅建筑进行创新设计时,必须要遵循舒适性原则,对室内空间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提高室内空间分配的合理性,既可以满足家庭成员集体应用需求,又可以满足个人对私密性空间的要求。另外,在对住宅外部环境进行设计时,也应将舒适性原则贯穿其中,应提前对居民生活模式以及态度进行调查,然后将生活理念融入到住宅设计中,争取可以满足大部分家庭居民的认可,满足其对住宅建筑的各项要求[2]。

3.环保性原则

建筑工程建设本来对资源的要求就比较高,很多住宅建筑为过分追求功能性或者舒适性,而造成资源严重浪费,打破了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性。环保性原则的应用,主要是维持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之间的协调性,以建设环保型生态小区为目标,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生存发展空间。通过环保性设计,为居民提供一种亲自自然的住宅环境,将环保、功能以及科技等因素融合在一起,提高建筑工程与自然之间的相融性。

三、城市住宅建筑创新设计措施

1.明确创新设计理念

在城市住宅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想要在传统建设设计基础上进行更新,就必须要明确创新设计的必要性,了解居民、建筑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争取在实现建筑功能的同时,达到建筑工程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发展。对于住宅建筑的创新设计,可以从平面设计与空间设计两个方面进行,重点突出环境以及功能方面,同时做好交通、空间以及绿化等分项系统的设计,从各个角度来满足居民对住宅建筑的需求[3]。另外,从生态环境角度出发,结合创新设计理念,充分做好利用环境、融入环境的设计,建造一个即拥有自然环境,同时又富有内涵的建筑工程。

2.加强整体布局设计

很多住宅建筑工程在进行设计时,对整体布局设计管理不当,更倾向于将整个住宅小区划分为若干组团,并从中确定中心,由一点到全面的进行设计,即从规划中心逐渐延伸到道路以及绿化系统等。但是从实际设计效果来看,此种设计方式很容易出现分配不均的现象,被分割的各空间之间搭配不当,导致整个设计系统混乱。因此,在对住宅小区进行设计时,需要以居民实际需求作为主导因素,合理分配各功能区域,最大程度上为居民提供便利。对于居住组团的设计,应尽量避免出现组团与外部交通不相称情况的发生,并采取围合院落的方式进行设计,为居民营造一个舒适性与安全性比较高的环境。另外,对于住宅建筑的排列设计,需要提前进行实地考察,保证整体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建设一个组合方式统一的小区,构成完整的效果,不断提高住宅小区设计的效果。

3.加强策划设计管理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住宅建筑的设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受市场发展影响,已经有传统的静态设计转变成一个策划性过程。因此,为适应市场发展需求,需要从消费心理、市场需求以及消费文化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来为建筑质量控制,以及工程市场定位与市场价格等方面提供信息支持[4]。

4.加强环保性设计

在进行设计时,除了要保证建筑工程满足安全性、舒适性等基础要求外,还需要就朝向、采光以及通风等方面进行分析,争取利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传统能源,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因此,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应充分对施工现场地形、地质以及周围环境因素进行详细调查,争取通过各项因素的利用,创造出更贴近自然的住宅建筑。并且在住宅建筑使用阶段的设计,应做好油烟、垃圾以及汽车废气等因素的管理控制,通过科学的方式来管理好各项垃圾,保证住宅环境不会受到任何因素的影响。 另外,还应加强对植物的应用,建立合适的绿化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小区内的噪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5.加强住宅道路设计

对于住宅建筑道路系统的设计,需要就交通功能、交往功能以及景观功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实现三个方面之间的协调性与共存性为目的。可以在小区内道路两侧设置一定数量停车位,满足用户停车需求;将道路设计成曲折形式,避免行车速度过快产生危险,另外也可以与周围种植的树木花卉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

结束语:

在对城市住宅建筑进行创新设计时,需要结合住宅建筑设计的特点,明确所要遵循的原则,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确定设计的要点,并通过合理的措施进行设计,保证住宅建筑在实现基础功能的同时,达到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博馨,张亚芹.城市住宅建筑设计改进和创新[J].科技致富向导,2014,02:168.

[2] 尹效荣.浅谈城市住宅建筑及其规划设计[J].城市建筑,2013,02:19.

[3] 王庶.浅谈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的改进与创新[J].工业设计,2011,06:144.

城市创新设计范文第2篇

1.1可持续设计

现在城市的可持续化社会属性意味着现代城市的公共设施设计相较于以前粗放的设计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就公共设施设计而言,可持续设计不是武断的强硬,而是应寻求最充分,高效、无污染和低耗能的设计。应该充分考略到材料的可持续化,防止材料污染;考虑到功能的可持续化设计,将功能进行划分;考虑到技术的可持续化以及价值的可持续化,促进城市公共设施的自我循环式进化。

1.2大众审美化设计

现代城市的公共设施设计不但需要满足人们的物化审美,而且在精神上也可以给予人们美的感受,使公共设施设计成为人类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结合体。公共设施设计作为一种纯操作型的艺术表现,是要被大量生产的,是需要大众接受的,所以公共设施设计要依照市场和大众所认可的文化来做设计,即大众审美化设计。公共设施设计需要启发大众文化的审美潜力,使审美被大众所认识和理解。公共设施设计要体现出人们的精神追求,同时通过富有文化的艺术气息和现代感的独特形式将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表现出来。在功能和形式上要满足城市居民不同的艺术爱好和情感需求,让民众真正感受到设计的大众文化魅力。

1.3创新设计

“作为创意人,很难与当今的一些流行完全割舍开来,一切都能成为灵感。特别是产品设计圈外,这座城市、乡村、艺术、设计以及其他有关创意的一切”。这是德国工业设计师丹尼尔关于产品创新设计的理解,设计是所有改变人类生活的方式中最直接的,人们的生活观念常常被设计所影响。设计每天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甚至影响了人们的交往模式,人最开始的交流是通过一个简单的肢体动作,其后发展到了文字和语言。打开一扇门,不再用手,而只需要你走过去。公共设施设计需要创新设计,以此带来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这种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同样也需要促进城市的创新功能。

1.4涵化设计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公共设施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为人们提供服务不可缺少的部分。现代城市中教育的最好载体就是公共设施,当民众使用或者体验公共设施时,要让他们从中学习到设计的教育意义。公共设施的形态、功能的设计要影响大众的情绪,让大众受到强烈的陶冶和感染,使大众不知不觉受到教育。现在很多城市的垃圾桶都采用的是垃圾分类的形式,既环保又高效。这种垃圾桶设计的理念对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强制性的情况下,使欣赏者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在这种长期作用下,使人们无形中产生了应该进行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

1.5共用设计

共用设计,在商业利润的前提下,现有技术条件下,公共设施设计尽可能使不同能力的使用者,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能够安全、舒适地使用的设计方法。公共设施设计,需要成为解决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有障碍或不便的弱势人群的有效方案,例如盲道、老年人楼梯扶手、残疾人坡道和其他一些城市公共设施。基于以上这些社会属性,现代城市的公共设施设计方法如图2所示。

2分类垃圾桶设计实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日益富足,城市生活垃圾每年都在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这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生态发展。传统垃圾桶一个口倾倒导致了垃圾回收不便,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使垃圾循环利用率变低。基于此,垃圾桶应针对不同类别和功能进行设计。

2.1创建低保真模型

基于城市社会属性下的公共设施创新设计方法,捕捉符合城市社会属性的分类垃圾桶设计,绘制初步设计方案,创建低保真模型。。

2.2可持续、创新设计

分类垃圾桶是针对无锡阖闾城遗址博物馆景区所开发的一款富有环保理念和人文情怀的室外公共设施,实现了垃圾分类储存与历史文化的融合。如图5,图6所示,分类垃圾桶整体采用了简洁的造型,体现了一定的时尚感,与阖闾博物馆的历史气息相吻合。游客通过垃圾桶上的回收标签来进行垃圾的投放,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同时在垃圾桶的上方设有烟灰缸,方便吸烟人士的烟灰存放。垃圾桶采用门形式,方便垃圾回收人员对垃圾的收取。同时垃圾桶设计带有顶盖,可防止因下雨等恶劣天气导致的垃圾污染。

2.3涵化、审美设计

分类垃圾桶所在的阖闾城遗址博物馆,是无锡市最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第一个有论断的春秋吴国的都城,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分类垃圾桶设计的造型吸取了战国青铜灯、漆木瑟、漆箱等器物的剪影元素,用镂刻的形式将战国玉器C形龙上的回形装饰以及青铜器物纹样予以表现。让来到无锡阖闾城遗址博物馆的游客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吴文化,感受吴文华。同时,通过分类垃圾桶的造型,启发民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

3结论

现代城市的公共设施设计方法应该随着城市的社会属性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现代城市中的公共设施设计方法应该从满足可持续化需求、满足大众审美需求、影响人类生活方式、教育需求和促进社会公平的社会属性出发,将功能与精神结合,创造符合现代城市的公共设施。

城市创新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创新设计宁波市两横两纵

【 abstract 】 : urban road landscap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landscape, is the city of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is based on humanistic landscape city show stage, it is people watch the city landscape channel. The quality of direct embodiment of a city landscape quality, representing a city image; Can also reflect a city of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level. But in the past in planning and design of urban road for the whole city image of the influence they didn't get the attention it deserves; Not to mention the urban road to bear the burden of inheriting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paper to ningbo "two horizontal two longitudinal and" the street view project as an example, the urban road landscape design innovation, some problems are discussed.

【 key words 】 : urban road landscape design innovation of ningbo the two longitudinal and two

中图分类号: U412.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道路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筑景观的依托、是城市人文景观展现的舞台,是人们观赏城市景观的通道。其质量的好坏直接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景观质量,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还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列举了构成城市形象的五大要素,道路是处于首要地位的,它对城市功能分区、城市交通、城市景观、城市空间组成都有着重要意义。城市道路的交通功能很容易被人们理解,也一直是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往往局限于解决交通等工程技术问题,而城市道路对于整个城市形象的影响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更不用说城市道路要承担继承传统文化的重任。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创造高品质的城市生活环境,对城市道路景观进行创新设计就成为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以宁波市“两横两纵”街景整治项目为例,客观的分析与评价道路景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道路景观创新设计的设计原则、设计理念和定位,强调文脉和人文精神对塑造道路景观的指导意义。

一、项目背景:

为贯彻落实宁波市城市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充分展示我市全国文明城市风貌和港城特色,宁波市政府决定开展以“争创文明城市三连冠”为主题的中心城区主要道路街景整治工作。2010年重点实施百丈路-药行街-柳汀街-联丰路、通途路、人民路-灵桥路和环城西路等“两横两纵”道路沿线街景整治工作。整治的范围如图1所示。整治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完善道路交通功能,整合公共设施;实施沿街建筑立面改造;提升道路绿化品质;营造特色城市夜景等。

二、道路景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交通混乱,街道设施缺乏人本意识。

主要表现在道路建设没有从人的角度出发来满足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需求,很多路段的交叉路通组织混乱,部分路段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缺乏应有隔离设施,机非混行,步行空间缺少安全性。步行道地面铺装材料耐久性差,不能满足步行者基本的行走要求,缺乏无障碍设计。市政配套设施滞后、杂乱、缺乏维护。标识系统缺乏系列化,不清晰,不能很好的满足市民需求。

2、沿街立面缺乏整体性、连续性。

主要表现在沿街整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欠佳,道路两旁建筑、绿化、小品、设施等景观要素设计缺乏统一考虑,如沿街建筑形式杂乱无章,广告随意张贴,街道设施分散零乱,缺乏系列化、标准化设计,业主根据自己需求各自为阵,不考虑整个街道风格,而规划部门又没有进行有效的引导与协调。

3、道路绿化设计缺乏特色。

城市道路绿化被简单的认为是道路预留的少的可怜的用地上的“填绿”而已,“点”状的道路节点绿地和“线”状的道路绿化缺乏统一的规划,植物造景脱离了周边文脉与关联,植物种类单一,季相变化不明显。很多路段行道树清一色是香樟,隔离带则是简单的修剪成型的绿篱,显得单调呆板。在植物品种选择、色彩搭配以及平、立面布局上缺乏特色,同时在植物配置时对植物的生态问题考虑太少。

4、不同道路空间缺乏文脉意识。

主要表现在缺乏对原有城市道路既成景观风格或特色的尊重,道路景观不能够有机的与原有周边环境融合,从而导致人们对环境缺少认同感,不能唤起对原有场所的回忆。这种现象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段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药行街天一广场路段、月湖公园关帝庙路段、灵桥路三江口路段等。

三、道路景观创新设计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与特色化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体现城市的形象和个性。“两横两纵”四条主干道穿越城市不同区域,承载城市不同功能,形成很多不同的环境小空间。在进行道路景观设计时要将每一条道路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统一考虑道路两侧的建筑物、绿化、街道家具、色彩、历史文化等,避免其成为片段的堆砌和拼凑。同时在设计中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形象,要在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有变化。

2、人性化原则。

所谓“人性化”设计,就是“以人为本”的设计,更加注重人的需要,这种需要除了对于其基本使用功能的要求之外,还要体现出设计对于人的心理、生理、风俗、文化、生活环境、历史背景等等诸多方面的充分考虑。在道路景观设计中都要从人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市民的实用性和安全性,为市民创造安全、实用、美观、舒适的道路景观空间,尤其是在细节的处理上。

3、文化性原则。

城市景观环境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往往给人们留下较深刻的印象,这是因为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形式、空间尺度、色彩、符号给人带来了强烈的地域文化的认同与共鸣,产生文化认同感。因此,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尊重历史、继承和挖掘地域文脉,创造充满地域文化特色的道路景观空间。

4、生态性原则。

城市道路是人类活动的通道和产物,在道路景观设计中,我们一定要重视道路的生态廊道功能及其生态效应,强调植物的多样性,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绿色植物营造色彩丰富的植物群落。

5、可持续发展原则

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设计师在进行道路规划设计时,不仅要满足现在的需要,而且要考虑到后续发展的需要,不能自私地以“杀鸡取卵”的手段来满足目前的需要而不去考虑后果,要大力提倡环保、节能的“绿色设计”。

四、设计理念与定位

宁波水路交通十分发达,堪称东方威尼斯,设计将水的意向运用于景观营造,城市的印象打造;“书藏古今,港通天下”是宁波人文成就的最贴切概括,“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宁波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无宁不成市”、“商帮文化”总是让人津津乐道。

设计将宁波的人文、地理文化、以及绿色城市设计哲学理念抽象为本次设计的装饰形体语言符号,如图2所示。“书”(天一阁)、“尺”(红帮裁缝)、“水”(三江交汇的城市格局)、“植物”(绿色城市理念)。这些设计语言分别用于四条道路的特色交通指示系统(VI系统)、特色道路铺装、市政设施装饰等表达,可以区分每条道路并体现城市的特征。

(1)百丈路-药行街-柳汀街-联丰路:是贯穿中心城区和联系海曙和江东的城市轴线,是综合性城市主要干道,是打造城市形象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道路景观直接展示宁波的城市风貌,是城市名片,其定位目标是“时尚都市,浪漫花街”,充分体现宁波的文化底蕴,该道路的装饰形体因商而取“尺”。在一些重要路段和节点,一是针对历史遗迹,充分挖掘民间典故,再现“宁波帮”艰辛的创业历程,增加艺术装饰性雕塑以增强城市底蕴,传承城市文脉。二是更多的增强新颖别致的现代装饰作品,使其更具时尚气息,作品采用浮雕、雕塑、壁画等多种形式。

(2)通途路:联系新老城区的快速景观通道,其定位目标是“律动通途,都市绿廊”把它建设成为含生活居住、科教文化、金融商贸等多功能聚集的中心快速景观大道。通途路因“速度、车轮与书的形体呼应”而取“书”。塑造一个既有时代特征,又独具地方特色的城市风景线,充分展现宁波“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城市形象。

(3)人民路-灵桥路:灵桥路是宁波市三江口核心路段,是宁波城市的发源地,具有深刻的地域文化特色,其定位目标是:“灵巧秀水,春花秋韵”的休闲景观道,在此路段将主要体现宁波港口城市风貌的主题,构筑深刻的道路印象。灵桥路因滨江而取“水”,以水波的涟漪作为标识符号,体现其闲适的气质特色。

(4)环城西路:是宁波市外部交通进入市区的主要交通干道,集迎宾性质与商业服务于一体,其定位目标是延续迎宾主题,打造城市门户形象;立足现有植被框架,丰富植物景观,创建城市生态廊道,将其打造为“缤纷四季,生态走廊”的迎宾大道,展示城市生活品味。环城西路以“绿色生态、鲜花烘托的活力、热烈、欢快”而取“植物的绿叶”,象征着一个城市的生命与活力。

五、结语

城市道路景观创新设计需要考虑到城市交通、城市规划、城市景观、城市文化、城市生态与城市管理等多个层面,本文只对宁波市“两横两纵”道路做一个设计理念的探索,要使城市道路景观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和理论中做进一步的总结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刘滨谊,余畅,刘悦来.高密度城市中心区街道绿地景观规划设计[J].城市规划汇刊,2002(1).

[2]吕元.城市道路景观设计[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1.

[3]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甬发改审批函[2010]127号.

[4]宁波市“两横两纵”街景整治工程概念方案文本[Z].宁波中鼎建筑设计研究院,2010.

Discussion on Innovative Landscape Design of Urban Road

____Case Study on Street Renovation Project of “Two Horizontal and Two Vertical”, Ningbo City

Huang Haidong1, Huang Ai2

(Ningbo Chuanglv Landscape Construction Co.,Ltd;Ningbo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ity, Ningbo 315000)

【Abstract】: The landscape of urban roa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urban landscape, the backing of the urba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he stage ofurban cultural landscape, the channel that people watch the urban landscape. Its quality directly reflects the quality of the landscape of a city, representing the image of a city; can also reflect a city'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level. But in the past,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urban roads for the entire image of the city's influence has not been given due attention; not to mention the urban roads to bear the heavy responsibility of inheriting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is passage, we will take the street renovation project of “two horizontal and two vertical " Ningbo City, for example, to explore a number of issues on the innovative design of urban road landscape.

【Key words】: urban road landscape innovative design Ningbo citytwo horizontal and two vertical

城市创新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多元文化;视觉导向;创新设计

经济全球化带来城市的高速扩张,城市的外来人口也在急剧增加,其空间结构愈来愈复杂,城市文化业越来越多元化。在这个复杂的时代背景下,必然需要不同的文化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不同的力量。城市公共空间中处处都存在着视觉导向的设计,它不仅满足了导向功能,而且其独特的艺术形象充分展示了城市的风土人情和个性特色及社会理想。

1 多元文化与视觉设计的含义及关系

(1)多元文化的含义。多元文化是指在同一个集团或社会中共同存在、并且在系统结构中存在一定联系的文化。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多媒体、国际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产生,让多种文化间的碰撞成为可能。不同的文化不断的接触、交融,不同的道德观、价值观、风土习俗及不同的生活方式都一一展示在人们眼前。不同的文化在复杂的社会结构中发生了复杂的变化,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跨越时空汇聚到一起为社会的发展起到不同的作用。经济和技术的全球化让国家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越来越快捷,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也逐渐出现趋同现象。多元文化作为一个多种文化交融的格局,是多种文化交流和发展的结果。它的存在需要各社会群体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为前提,需要人们拥有开放的文化视野。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个性与特色,只有城市之间进行动态的传播与继承学习,才能实现多元文化的发展,最终获得更多发展的机遇,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

(2)视觉导向的内涵。城市文化一直处于动态发展之中,视觉导向设计也由最初模糊的领域发展成设计的前台,成为城市发展中必要的一部分。城市公共建筑中离不开导向标识的作用,而且这种导向标识一定要完美的与城市的特色相融合并具有科学功能和现代化的特色。城市视觉导向就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作为辨别方向、区域的信息标识。城市视觉导向的组成元素一般有图形、文字和各类符号,而且其材质、外观、位置和艺术气质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充分利用这些元素和表现形式将导向和谐地融入社会环境中,让市民更好的辨别方向。

(3)多元文化与城市视觉导向的关系。城市中的多元文化不仅丰富了文化内容,而且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动力,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整个社会日益全球化,各种文化不断的碰撞和交融,大量视觉导向设计作品应时而生,但是大部分作品都是模仿和批量产出,不同城市中的视觉导向模式大多类似,没有体现出各地域的独特个性。而视觉导向是多元文化在城市中表现的一种载体,它传承中整个城市的文化特色,并对外来文化进行有选择性的借鉴和创新,从而实现本土特色文化的完美展现。

2 城市视觉导向设计的发展

(1)从模仿到创新。世界进入全球化发展白热化时期,多元的文化不断的碰撞交融,大量相似的视觉导向设计作品由此产生,各地域中的视觉导向作品都在不断地模仿,导致城市特色的缺失。城市视觉导向应该在文化的碰撞中,以本土文化的展现为核心,对外来文化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意识,用多元化的方式表现视觉导向,这样才能表现城市的特色和新文化精神。

(2)从简单到多元化。在立体化交通日益发展的今天,各城市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人员在各地的流动性越来越强,人群对视觉导向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当今城市的视觉导向不仅要起到导向的作用,而且要表现出丰富的文化含义。因此,城市视觉导向的设计要更加具备主观性和逻辑性,要融合不同的历史文化、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结构特色,这样才能表现出城市的美。

(3)设计理念开始突破。当今社会多元文化并行存在,视觉导向设计不仅改变了人们原有的艺术观念,而且开始对传统的美学进行挑战。在视觉导向设计研究中,不仅要研究高雅的艺术,还要对超越大众的创新艺术进行研究。城市现代化、信息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功能也在不断地完善,人们在生活节奏加快的同时,对城市空间信息的选择也更为主动。以往那种主观性过强、让群众难以接受的视觉导向暴露的问题日益突出,它们不能再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加大对群众文化的研究力度和研究范围,设计理念要从旧有的“形式服从功能”转化成注重对不同文化观念和艺术气质的探索。设计师们开始使用历史文化元素,如历史符号和古典的纹样,将大众流行的视觉元素和少数民族特有的图案进行引进和创新,让视觉导向更具人文特色,并具有个性丰富和大众化的特点。

3 多元文化下城市视觉导向的设计趋势

(1)视觉导向设计向国际化发展。全球化发展让更多的外国人流向中国,城市导向对于大量的外国人具有非同一般的作用。全球的文化交流速度日益加快,但文化差异仍然存在并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各个国家的语言文字不同,设计者们就要更加注意现代传播的重要意义。我国要加快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城市视觉导向设计中就要注重引用国际通用标识符和多国文字的标识。在不同的文化中,色彩和表达方式的不同会导致传播的效率。设计师应该加强对个体差异化的考虑,对不同性别、年龄、地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析,这样才能设计出完善的、适应大部分人需求的导向标识系统。

(2)视觉导向设计进一步符号化。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视觉对人们心智活动和理解程度的影响程度一直很高。特别是当今互联网资讯带来大量的图形化的数据和信息。因此,可以推测这个世界的发展一定越来越趋向于视觉符号化,并更加依赖媒介影响力和视觉沟通。视觉导向的趋势是以图形为基础元素构建符号,最终通过符号传达信息,这样的视觉图形符号具有简明易懂的特点,不仅便于记忆,而且方便传播。不同年龄、地域、文化背景和语言不同的人们都更容易接受这种符号信息,体现了对差异化人群的人文关怀。

(3)视觉导向设计要更强调个性。个性化是设计师对设计作品的个性差异化的独特表达,让从设计无限超越自我表达。但是城市群体的差异化和文化结构多元化,视觉导向的个性化表达就要具备一定的普遍性。在城市视觉导向体统中,设计作品要体现和凸显城市的个性,具有独特的人文特点。目前,我国一些城市的建筑出现大量雷同,其风格类似、毫无个性,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和方法技术趋向一致,导致城市固有的个性逐渐消失。但是,城市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不意味着原有文化被替代,而应该充分表现各地域不同的环境特点、历史文化特色和生活形态。

4 总结

全球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促进了城市视觉导向设计的发展,与此同时,城市人口的密集和人群的流动性对视觉导向的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视觉导向设计工作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体现人文关怀,就要加强对个体差异化的研究,并充分实现国际化、符号化和个性化。

参考文献:

[1] 唐郁明.论城市视觉导向系统的人性化设计和文化观[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0.

城市创新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安全报警柱、急救、设计绪论

国家的平安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建设平安城市成为国家深入研究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保障安全的措施变得极为重要。安全宣传教育进社区、进课堂,把安全意识融入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当中,各种应急救援设备也开始研发试用,报警柱正是其中一种紧急报警设施。近些年开始应用于各省市、校园、大型景区等场所。安全报警柱是通过一键报警按钮来与警察进行通话求救,然后根据定位进行营救和追捕犯人[1-2]。可是现有的报警柱功能单一,设备不完善,使用率低下,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解决这些问题对其进行优化再设计,提高安全系数,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是我们社会各界和设计师的职责。

一、城市公共空间安全报警柱创新设计调研

近年来,报警箱,报警柱开始应用于各省市,校园,大型景区等公共安防形势严峻的场所。现有报警柱造型多为金属制长方体,应用方式为一键式便携报警,主要具有报警对讲,可视通话和广播功能。而国内报警柱与国外在功能和外观结构上基本是一样的。在国外的大学里,报警柱的使用甚至可以是女大学生晚归不敢一个人回寝室,按下报警柱后,保安人员会十分乐意护送她回寝室。而在国内,虽然报警柱已经开始被普遍地安置,但是只有在抢劫偷窃十分猖獗的地区,报警柱才会被较为频繁地使用。其中的原因,除了国家情况不同外,我们还会发现现有的报警柱功能单一,按键方式和位置不是十分合理,不能被人们合理利用。

二、设计问题分析

根据我们的统计和对一定数量人群的访谈,我们发现在如学校,闹市,景区等人员流动较大的地方,常会发生事故案件,比如街道公路上发生车祸逃逸等,很多由于不能及时报案,和录取证据,致使犯罪分子逃脱。此外在一些边远景区内,由于地域处于偏远位置,移动信号不稳定,当游客在遇到困难,或者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无助情况下,也很难及时报警求助。现在大部分地区的应急设施还以分散安装的报警装置为主,而报警装置的位置却鲜少人注意。发生案件时,人们首先反应也是用手机等通讯设备报警,而城市的监控区域十分有限,且难以第一时间选择出有效的监控录像,监控效率也较低,案发后较难侦破。通过以上调研分析我们发现,现有的报警柱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导致使用不方便而且使用率过低。通过整理将问题大致分为以下两类:

(一)功能单一:在发生交通意外、火灾等可能出现伤亡的情况下,仅仅是现在报警柱的功能,等待警方和救援人员的到来,而无法及时作出应对措施,可能会让受害者错过最佳救助时间。在发生抢劫斗殴等作案时间较快,受害人及其慌乱的情况下,现在的语音报警方式在与警察沟通时会因为不精准的语言难以沟通、不便确认地点和案况,导致救援延误、作案人员易逃脱,并且案发后的侦查工作没有及时证据难以调查追捕罪犯,这些问题现有报警柱无法及时解决问题。

(二)操作过程不够人性化:在按键使用方式和位置的问题上,现有报警柱按键基本在一块凹面平面上,且按键小,在紧急情况下,当事人十分紧张害怕,不一定能快速找到按键并报警成功。此外,现有报警柱按键高度和位置只针对正常成年人,而针对儿童和身体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的报警,却没有做出合理的安排[3]。

三、设计意义分析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城市的平安建设,报警箱、报警柱开始应用于各省市,校园,大型景区等人多眼杂且易发生抢劫、抢夺、打架、车祸、不法侵害、损坏公物的场所。然而报警柱的使用率低,使用效率也不尽如意,此外,城市监控区域十分有限,且难以第一时间选择出有效的监控录像,监控效率也较低,案发后较难侦破。

(一)提高报警求助的时效性:对于广大民众,一个设计优秀的报警柱将能更快速、更便捷、更有效地帮助市民解决突发的财产人身安全问题。可以让广大民众在危机状态下,第一时间想到报警柱,并能快速的找到准确的位置。提高市民对城市的安全信任。

(二)提供更加及时和人性化的救助:对于警察、医护人员等灾害现场的应对人员,设计合理的报警柱能够让他们第一时间得知消息,并为他们提供更丰富、更直接的现场信息,更容易决定伤害解决方案和推动事件的解决。

(三)创造更加安全和谐的城市公共环境:对于社会的发展,改良后报警柱的高效危机处理和伤害安全措施,将有效加快和谐社会的发展。与电话亭的结合,有效地进行了资源整合。

四、城市公共空间报警柱创新设计概念方案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突发事故没有得到第一时间营救的案例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恐慌,因此安全报警柱是突发事件中保障人们安全的十分重要的报警设施。本课题小组主要以报警柱设计研究对象,结合紧急情况下被害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不同人群的身高,当时的身体健康状态,结合与机械产品设计相关的基础学科,从报警柱的功能、材料选择、比例尺度、色彩选择、使用环境等方面对报警柱装置设计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设计制作出能保障人身安全需求的装置。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设计:

(一)人机工程学方面:在公共空间中流动的人群再生理心理等方面有着不同的需求。不同年龄段的人受文化程度不同,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就不同;身高不同的人对报警按钮使用范围就有不同的需求;身体健康程度不同,如残疾人或意外受伤者对报警柱就会有不同的报警需求,所以在人与机器与环境的沟通中要最大程度地保证该装置对不同人群不同状况下都能够被接受并且能提高使用的简捷性。

(二)功能方面:通过对安全报警柱使用方式的分析,发现以往按钮的方式在紧急情况下使用不便,而且使用高度不适合所有人群,比如残疾人群,受伤无法站立的人群,儿童的误操作等。通过头脑风暴后想出了更为明显方便的报警方式——拉绳式报警,慌乱紧张迫切希望得到救助的人们,当他们看到一根带有警示性的绳子时会下意识地拉下求助,这种报警方式更容易让人理解,而且绳子是有长度的,在一定的高低范围内都可使用,这就避免了因身高无法操作的问题。

(三)创新设计方面:为了应对有人受伤的紧急状况,我们在报警柱中新增加了急救医药箱和除颤仪,如果遇到昏迷、流血等情况能在第一时间帮助人们抓住黄金时间进行急救。顶部的警示灯与报警装置能够同时工作,当报警绳被拉下时会同时发出警报声,并且在夜间可以闪烁,能够便于人们在昏暗慌乱的情况下及时发现报警柱。

(四)心理方面:安全报警柱装置的风格、材料、色彩、使用方式,均要考虑人们的适应与承受能力。首先使用颜色应该显眼、带有警示意义的颜色,但是又要能融入大环境,不能在公共空间中显得突兀破坏美感,其次摆放位置要在易发生紧急情况地点如车流量大的路口、僻静的校园角落等处凸显出来,让人们可以在慌乱的情况下快速找到。并且安全报警柱的整体设计要简洁易操作[4-5]。

五、最终设计方案展示

通过对现有报警柱存在的问进行分析后,我们进行了再设计。安全报警柱的整体造型为类似圆柱体,上方为分割式报警灯,夜间闪烁便于寻找,并且在报警的同时会发出鸣叫吸引周围人的注意力。显示屏的上方是一个摄像头,能够让警察了解第一现场的情况,并且视频内容会进行保存,方便后期作为证据资料对罪犯进行抓捕。在中间设有具有一段长度的拉绳,报警时不会因高度的限制而无法操作,在这一段区域内都可以拉动报警,能够满足不同身高、身体状况人群的需求。绳子外有透明保护罩,保护设施是倾斜向上的,使用时向右推开,因有坡度使用后会自动关合,可以有效避因使用后无法关闭而为下一次使用带来免误操作。在安全报警柱的最下方设有急救箱和除颤仪,用于急救,增加了报警柱的附属功能。急救箱和除颤仪是放在报警柱内部的,外侧是花瓣形保护盖,使用时拉开前方的保护盖宛如花朵绽开,增加设计感和美感,打破急救设施的机械感。在闭合时正前方的保护盖上印有医药标志,便于人们发现急救设施。整体的安全报警柱颜色采用了黄绿的搭配,颜色鲜艳活泼,能够与市区、住宅区、校园等场景融合。

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意识越发深入人心,人们对维护自身安全也更加重视。本项目的开展着重于人民的安全隐患问题,符合国家建设平安城市的号召[6-7]。对广大人民有益。现阶段,城市警方的警力不够充裕,无法遍布城市,并且动用大量警力进行全天候巡逻过于浪费。报警柱的设立可以完美解决这一问题。安全报警柱可以在第一时间提供给人们迅速报警的需求,使受害者能够及时得到救助,也为捉拿犯罪嫌疑人提供有力线索,消除了紧急情况无人救助的问题。在城市或者大学等公共空间中也可在路口、要处、偏僻处设立报警柱。操作简单,普及性强,人们容易接受和使用,也可以省去很多人力资源的浪费,将救援力量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国内尚未普遍安全报警柱,而百姓的人身安全保障已成为国家人民的热门话题,众人所需。此设计充分考虑到了人民百姓所需,并且进行人性化设计,不同情境分析,通过合理设计,有助于提高救援效率,保障人身安全,加强国家建设。

参考文献:

[1]王远.可持续设计理念在户外公共设施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4.5(35):122-125

[2]何方.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原则探究[J].设计.2015.05:60-61

[3]李波涛.周依鸣.情感化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自动贩卖机的温情[J].设计.2017.07:36-37

[4]李乐山.工业设计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

[5]唐纳得?A?诺曼.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6]魏长增.张品.工业设计与产品语义学[J].包装工程.2003.24(2):81-84

[7]王梦莹.地域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06:80-83

城市创新设计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居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城市居住区环境景观不仅要提高绿地率,还应具有园林的某些特性,给生活在其中的人带来一种亲和力,满足居住者生理、精神双重需要,给住户提供一个优美舒适情感场所。但在实际的园林设计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建设和发展。本文首先分析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的重要意义,山东省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为例,提出园林景观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提出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的创新设计。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创新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改革,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成为了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园林学的认知,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城市园林绿化、传统园林和大地景观规划。其中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不仅是用于美化住区环境,更是为小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为此,现代居住区环境设计规划在强调功能分区、软硬地面处理、植物配置和环境小品设置的同时,更要注重景观的立意和主题的表达。但是近些年来,在城市园林景观不断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也是出现了诸多的问题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对这些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要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引进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创新技术,从而提高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的实用价值,满足小区人民的生活需求。

一、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的重要意义

现如今,房地产行业的竞争越演越烈,房子自身的高质量已经不仅仅是竞争成败的关键,提高房屋卖点还要重视对外部环境的改善。为此,园林景观设计在住宅区建设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不仅仅是植树造林、栽花种草,而是包括园林绿地规划、树种规划、园林设计、植物配置、管理养护等多方面的内容。

城市建筑只有确保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才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完善的居住条件,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具有极高的景观环境效益,良好的住宅区园林景观环境所形成的自然、宁静的环境将会满足城市居民对大自然的亲近之情,同时还能对人们的生理、心理以及精神生活带来全新的感悟,满足居民的心理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还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它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小区”、“生态小区”不断涌现,充分反映了人们对住宅区生态环境的需求,为房地产商赢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园林景观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以山东省济南市居民小区的园林景观规划为例,对于房地产开发商而言,其营销方式开始注重对小区绿地景观的规划,从而吸引更多的购房者,但是济南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由于济南的居住区景观设计起步较晚,并没有形成适合本土特色的景观设计理论,很容易受到外来文明的冲击,出现了盲目求洋的想象,小区景观设计出现了“欧陆风”、“草坪风”、“广场风”等,环境设计跟风照搬,缺乏山东省景观特色和个性。

(二)部分居住区内建造了大量的优美风景,如大草坪、大型雕塑、华丽的喷泉等等,但这些风景都是被看的。景观成了摆设,过分强调视觉的美化性,追求装饰性、豪华性、异域性,缺少实用性。设施不足,无处休闲,这种缺少很多人为关怀的园林景观设计,使小区居民根本无法参与到活动设施中,忽略了人休息和娱乐最基本的行为心理。

(三)部分小区的没有充分考虑山东省的自然、地理等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绿地景观,盲目引进,结果栽培的植物因环境不适,成活率不高,从而增加维护费用;小区中使用的树种未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盲目移植大树,结果使用过多,既增加成本,也造成对现有生态资源的破坏。

三、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的创新设计

根据山东省济南市小区景观规划存在的问题,房地产开发商一定要引起高度的总是,不要盲目的只为商业炒作和广告宣传,而忽视对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的实用性,也就不能满足居民的心理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规划具有山东省特色的园林景观

山东省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要形成适合本土特色的景观设计理论,不要盲目从洋,景观设计要符合山东省本地的人土风情,要全面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意识、文化观念、区域视野、科学和艺术水平,为小区居民提供具有当地的传统文化、社会风尚、生活方式等的园林景观,设计上要更多的富于中国特色的新时代园林精品,从而满足居民的心理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减少大景观的建设,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度

山东省部分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要尽量减少搞亭台楼阁、喷泉雕塑、假山水池等这种大景观的建设,景观规划上要更多的突显出小区生态园林建设,从而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提高居民区景观规划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同时这种以建设自然景观为主的设计,还使人们与自然充分的融合一起,加深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选取符合山东省特色的植物栽培

在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上,对生态园林工程监理的综合型人才要进行深入培养,在居住区园林植被栽培上,要充分考虑符合山东省自然气候,应该懂得植物生理学、植物保护学、土壤以及植物分类、植物栽培等学科的理论,能根据不同的气候、土壤条件和植物品种的特征,采取不同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如山东省济南市位于东经117。,北纬36。,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突然属于黄土质砂纸粘土,土壤为ph8,所以在居住区内应该种植雪松、白皮松、油松、龙柏、法桐等植物。

结语

通过以上对山东省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的深入分析,可见要想做好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规划,就要鼓励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推动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使居住区的园林景观更具有人性化,为现代居住小区营造良好的生活气息,从而改善城市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拉近人与自然的亲近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运旭.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分析[J].现代园艺,2011,(15):15-16.

[2]陈竹庆.浅析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养护管理[J].现代园艺,2011,(17):18-19.

[3]方旭.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全程管理问题探讨[J].价值工程,2011,(01):11-12 .

[4]郭志铭,黎映红.惠州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01):22-23.

城市创新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字:新概念;精神;建筑精神

一、前言

一个新世纪的伊始,必然会面对无数的承接,斗争,更新与突破。人们在享受飞速发展的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却越来越多地感受到盲目构造功能所引起的弊病。地球,空气,水,森林等这些与人类息息相关相依比邻的一切正在日见衰弱,人类在自己引发的频繁且无法控制的各种天灾人祸面前束手无措。如果不反思自己的行为,人类将身处困境,面对一个如同残破的工业废墟般的未来世界。

二、概念的产生

在《未来主义建筑宣言》中有这么一段话:“我们必须创造和重建我们的现代化城市,它现在象一个混乱的造船厂,水泥的房子,铁和玻璃,只有在它的线条和造型方面的内在的美才是丰富的,它简单得像机械那样,显得格外残忍,必须把它从混乱的地狱的边缘挽救出来。”

城市远离大自然,环境喧闹,污染严重,住房拥挤,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大。城市人在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角色矛盾与冲突长期存在,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对其身心健康日益产生着不利影响。

城市公园便是由此而生的灵感,一个被遗弃的废旧的工业设施,就是一个虚拟的未来世界的场景。它并非象一般传统城市公园被理解是现代城市人生活的“解毒剂”,是放松休息的场所。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简单如机械一样,颓废而生硬,将社会发展给自然与人的心智和神经的伤害集中体现出来。甚至是有意夸张了这种伤害。其目的是为了让世人看到即将由自己创造的悲哀未来,从而引起反思。

传统城市公园的功用我们不能否定,但单纯以减压和放松为目的,并没有解决城市人矛盾心理状态的本质。因此我想给它一个全新的定义,重新诠释自己的公园。我提出的城市公园新概念所包含的就是直视困难和压力,在逆境中寻找平衡的支点,挖掘生活的希望。困难和压力不是某个人的专利,它是客观存在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的,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逃离和放弃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实质性问题,因为我们只能年轻一次,而绝不可能老两次。没有人能预测下一个拐角处会出现什么,但不论是好运或者是厄运,只有准备好的人才可以坦然面对。

三、城市公园创作思路与空间解说

巨大的岩石,的混凝土墙壁,它阴冷、潮湿、破旧,好似缠绕在身边挥之不去的郁闷;生活的钢架、铁器,就像你没有温暖而失落已久的心。或者,这就是你最熟悉的梦,这就是你的心境,飘荡、恍惚、游离。

无限长廊,一头黑暗,一头光明,狭长好似没有尽头。沉重的石块接砌起来的走廊,向远方延伸。漆成暗红的钢筋架桥,在这阴冷的走廊里特别刺眼。湿气像是魔爪,把架桥腐蚀得锈迹斑斑,墙壁上也留下了它的印迹。然而,阳光还是通过井字形的天顶照射了进来,拼命挤进那每一个最黑暗的角落里。那是否也是人们心里最黑暗、最需要阳光的地方呢?一种对光的祈盼,在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城市创新设计范文第8篇

关键词:围挡;公益;文化;创新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围挡作为施工场所的临时性设施,日益深入城市环境和市民的日常生活。围挡是施工现场的遮蔽物,其本质是一种公共设施,也是城市空间区间的天然界线。对于内部围合空间而言,围挡具有防护和划分施工区域、隔离外部环境、防护遮挡等功能;对于外部公共空间而言,围挡具有美化施工项目环境,塑造项目形象等作用。本文所探讨的公益目的,旨在进一步开发围挡的传播媒介及景观构建功能,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民众参与,三位一体开发围挡的公益功能,对围挡的空间形态和平面设计进行创新性研究。

由于施工围挡临时性的特点,施工方对围挡设计往往关注不足,导致围挡设计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未能充分体现围挡的景观介质功能。传统围挡设计往往将内外空间一分为二,这种僵硬的分割方式,基于安全性考虑,却忽视了内外交流,将内部空间完全封闭,施工中的建筑被全部遮挡,失去了与外部城市环境对话的契机。围挡的存在,仅剩最基本的遮挡作用,而无法体现其作为景观介质勾连内外空间的功能。第二,与周边环境缺乏协调性。由于围挡在城市环境中的从属地位,以及围挡归属施工方私有的性质,围挡设计缺乏有效的政府引导,导致围挡设计造型单一,既无法提升建筑工地形象,又不能参与城市景观构建。第三,围挡平面包覆缺乏创新意识。在内容表达方面,存在商业诉求过于明显、欠缺人文关怀、忽视地域文化、无益于城市形象的塑造等问题。

为体现围挡作为公共设施的价值所在,以公益性为围挡设计原点,针对目前围挡设计中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以下对策:

1 展现城市文化,增强市民归属感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气质,这种气质来源于城市的文化传统和市民的价值观取向。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人员及信息的流动,使得城市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移民文化与本土文化产生了激烈的对撞与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产生彼此不可调和的对立与矛盾。创建和谐社会,需要促进多种文化的融合,在融合进程中逐步刻画城市个性,形成独有的城市气质。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认识到,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化的营建,对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有着重要的意义。围挡是城市公共设施的一部分,若仅考虑其围护作用,将是极大的浪费。围挡作为城市建筑与市民对话的界面,应合理开发其传播平台的功能。围挡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市民的审美习惯与城市实际使用的需要,充分激活城市文化内核,增强市民的辛福感和归属感。

厦门市城市管理部门鼓励工地美化围挡,积极引导施工方设置富有文化气息的精美围挡。厦门火车站施工期间,将围挡设计成厦门城市文化摄影展,呈现的是老厦门骑楼街巷转角处的风景,一处处细节展示了厦门这个城市百年的沧桑和原汁原味的闽南文化。后江埭工地围挡则设计成古厝红墙的样式,体现了闽南地区红砖赤瓦的民居风格,具有鲜明的人文习俗和地方特色。

这些围挡设施展现了厦门的城市管理水平和文化素养,为城市围挡设施建设树立了标杆。围挡上风格各异,内容独特的绘画或装饰,生动地传达了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品貌特征。围挡与民众之间触手可及的空间距离,使得以围挡为载体的宣教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将围挡设计成城市文化宣传阵地,可以潜移默化地将城市内涵和气质渗透到每一个路人的内心,从而增强民众对城市的亲近感和归属感,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2 创新立面设计,对话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最能吸引人眼球的一般是正立面设施,即平视角度能够观看到的建筑元素。由此可见围挡设施在整个城市景观中的地位,围挡不仅是临时遮蔽物,同时也是美化环境、展现城市面貌的重要风景线。围挡立面由尺度、材质和平面装潢组成,与围挡周边建筑物构成完整的空间序列。围挡立面设计,通过造型和平面创意,可以形成独特的风格或主题,与周边建筑相协调,从而融入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建设水平。

施工围挡一般由地基、立柱、横梁、龙骨、镀锌板、宝丽布画面焊接组装而成。而苏州工业园区苏州中心工地外的围挡,则在材质上做足文章。用龙骨焊接小块板材的形式,铺设成跑步前进的二方连续图案,具有显著的现代感,象征城市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与园区开放创新的现代化气息相互映衬,为城市建设注入活力和动力。

上海富民路的裕华新村居民活动室门前围挡,用壁画的形式,重现老上海新式里弄风情。这些壁画,取材自反映上海民俗文化的老照片,包括弹珠游戏、糖炒栗子和连环画租借小摊等。这种立面设计,实现了新、老城市景观的对话,有利于城市实现经济与传统文化的协调发展。

3 绿色设计,彰显“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所谓绿色设计,是将围挡作为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科学的规划,降低施工现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绿色围挡设计由节约用材与优化施工环境两个方面组成。结合国家住建部《绿色施工导则》的相关要求,推行绿色围挡设计,可以减少工程建设对市容环境的影响,最终达到美化城市环境的目的。

建筑施工现场围挡的传统做法为砖砌围墙,这种做法用材为一次性消耗,浪费资源,并且会在工地拆除时形成建筑垃圾,污染环境。为解决这一问题,城市管理部门应大力推行装配式新型施工围挡,通过可拆卸的装配方式,降低施工成本,且现场装配,施工简便快捷,可多次周转重复利用。厦门环岛路益华酒店项目将工地的围挡设计成200多米的垂直绿化带。绿墙采用砖混结构吊挂花槽,并安装了自动滴灌系统,整体景观与环岛路沿线风景十分契合。这种绿色围挡具有拆装方便、便于运输、节约资源,对周围环境基本无破坏等优点。围挡材料拆卸后可重复使用,最终的废料还可回收利用,减少建筑垃圾占用土地。围挡花槽内的植物不但增加了城市绿化面积,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可吸附施工产生的扬尘,吸收汽车尾气、净化空气。工地从人们避之不及的场所转变为环境友好型空间,可以缓解市民对围挡施工的负面情绪,使之产生身心愉悦之感。绿色设计使围挡处于绿地之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4 公众参与,共建共享文化交流平台

手绘墙是极具传播力的大众街头文化,演变至今,形成了反映当代人文精神的视觉艺术,并日益成为大众表达个人情感以及生活理想的重要载体。对于不具备造景或绿化条件的围挡,可以采用手绘的方式加以改造和美化。这样的方式不仅节约成本,还能释放大众的创意潜能,使市民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共同参与文明城市的创建。

作为一项公益活动,法国街头艺术家马兰在上海市郊的拆迁工地留下的涂鸦作品,描绘出生动简洁的江南乡土人物形象。这一举动,让原本无序的施工现场变为人文艺术气息浓厚的观光景点,营造了一道独特的民俗文化风景。苏州市吴中区的第九届江苏省园博会建设现场,来自各大院校的学生和街头艺术家一起,共同参加“绘出绿色梦想”大型公益绘画墙的活动。把对园区未来的美好设想绘制在施工围挡上,用现代艺术的手法传递出园博会所倡导的绿色生态理念。围挡成了体现公众诉求、交流文化创意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把施工方、艺术家、参观者联系了起来,对促进社会各界交流沟通与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施工现场围挡是安全文明施工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除了为建筑工地提供安全和财产保障外,还具备优化施工现场环境、体现施工单位形象、补充和丰富城市景观等功能。围挡是城市建设不可忽视的细节,所谓“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城市的大文明恰恰体现在这些细节的管理水平之上。推进围挡创新设计,需要城市建设管理部门从理论宣传、政策扶持与财政投入三个方面入手,规范施工单位的围挡设置,引导社会大众积极参与,以围挡为平台,构建城市文明,提升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1]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

[2] 余维君.城市工地围墙视觉文化环境设计――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2(04):120-122.

[3] 戴懿.厦门思明区借鉴台湾经验尝试工地围挡垂直绿化 [N].厦门晚报,2015.

城市创新设计范文第9篇

关键词:城市园林规划;园林设计;作用分析;创新设计

Abstract: City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is a when considering overall rational layout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how to use art and technology processing of natural and human activities, the building of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to achieve perfect harmony, good ecology, and picturesque realm of a discipline. Do the city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ity'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eautify the city working and living environment is an important thing.

Key words: city landscape planning; landscape design; function analysis; innovation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7-0020-02

前言

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本文从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理念方面着手,小议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方法,创新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理念,促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分析

城市园林规划,顾名思义,就是为广大市民服务的,其特征就是公益性或半公益性,属于城市或区域对外的窗口。因而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在城市景观中具有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

1.1 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有助于突出城市区域特色。每个城市区域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及形成年代的不同,因而每个地方都有着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随城市的发展,每个城市的城市园林规划设计都担负着反映着当地历史的发展过程,记载重要历史事件和故事的重任。

1.2 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有助于塑造城市形象。对于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来说,园林设计质量的提高可以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大大提升城市的城市品位。

1.3 城市园林规划有助于展示城市景观。一个城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城市园林景观,这些园林景观往往成为这座城市景观的代表。

2、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近几十年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但是在变化发展的同时,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是:

2.1 设计程序不合理

现在的很多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往往简单地理解为建筑设计的附属物,理解为这里搞一点水,那里搞一个小品、一个雕塑,插上植物等。最严重的就是仅仅靠一张电脑效果图决定设计方案。这样不研究规划布局,不考虑交通、消防、停车等硬技术指标而先去考虑先确定园建小品。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就会难免会出现问题例如,某街道在完成了留有树穴人行道铺装后,当种植行道树时,发现树穴下都是管线(自来水管线和电榄管线等)无法种植。这虽不能排除施工中出了问题,但至少说明设计与施工没有统一起来,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这三者是紧密联系的,是相互相存,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一者出问题,将直接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空间的营造。

2.2 设计盲目模仿,缺乏个性

在园林作品设计上,模仿、抄袭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样使园林作品没有了自身的风格特点和地方特色,缺乏个性。在园林行业中,很多设计者不搞研究调查,不顾当地地方特点和实际情况,盲目模仿,最后导致园林景观观赏效果降低,而且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例如: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广场风”,大都是低头草地铺装,平视喷泉旗杆,仰视雕塑,给人大同小异之感。很多广场与周围环境不协调,无个性,令人感到枯燥无味,毫无新意。又如目前社会上刮起了一种“大树移植”的风气,从我国东南沿海逐步刮向内地,致使许多大树,甚至千年古树因为被移植而死亡,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好的园林设计是可以借鉴的,条件适合也是可以完全照用,但它只是在特定的气候、地理、文化等多方面条件的协调下才取得好的效果,不进行科学研究,不顾实际盲目模仿,最后适得其反,观赏效果降低,园林建设生命力不强,经常需要改造,浪费大。

2.3 只注重视觉上的宏伟,气派,高贵及堂皇的形式美,而不顾工程的投资及日后的管理成本

如有些学校,本来有效利用面积不大,但是就选用大面积种植绿化植物,使得校园绿绿葱葱的,很是漂亮。但是没有顾上学生的活动空间,令学生甚至连做广播操,都没一个大平台,只能站在教学楼的首层,见缝插针的站着。并且在校园里设置大型喷泉小品,广布路灯、绿化灯,把校园美化成公园一样,而将日后的打理工夫及费用置之不理,这样的设计,不实在。我们作为设计者我们所希盼的掌声来自使用者的信任与满意。

2.4 缺乏人文关怀,不顾人的需要

在城市园林规划中我们经常会忽略一些特殊人员的需求,城市园林规划作为公益或半公益的特性,就应该照顾到每个人,必要时多想想特殊群体所想的,考虑设计必要的残疾人坡道,多考虑照顾一些抱婴者、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员的需要,能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在细节中凸显设计人员的素质,这样做出来的才是温暖人心的设计。

3、提高创新城市园林规划的设计理念

3.1 注重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由于园林设计不同于其它设计,它既要满足一定的功能要求,又要求艺术性、观赏性强。其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主要是:

①注重整体布局设计考虑,城市园林规划涉及到消防排水、道路照明等各个不同方面,特别是对区域的综合考虑,做园林绿化时应该先布置好消防道路的走向,预留足够的消防车转弯半径;在给排水方面,要注意小区域与大区域的给排水管网的连接等;

②强调立意。在对整体布局考虑后,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就需要强调立意,突出艺术意境创造,但绝不能忽视园林功能和自然环境条件。园林设计的立意还在于设计者如何利用和改造环境条件,如绿化、水源、山石、地形、气候等。

③讲究尺度与比例。功能、审美和环境特点是决定园林尺度的依据,恰当的尺度应和功能、审美的要求相一致,并和环境相协调。如种植一个大树,只预留了一个长1米宽1米的树槽,这样的比例显然是不合适的。同样除了园林建筑本身的比例外,还需考虑园林环境中水、石、树等的形状、比例问题,以达到整体环境协调。

④突出色彩与质感。 城市园林规划的的色彩与质感处理得当,园林空间才能有强有力的艺术感染力。例如在园路的铺设上,铺设不同材质的路面表现出不同的质感。鹅卵石路面表现出休闲温柔的情感;铺设花岗石火烧板给人一种大气的感觉,通常用在大广场的铺设;铺设一般的广场砖又给到人家一种实在质朴的感觉。

3.2 强化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的绿化设计,优化植物配置。

园林的绿化设计是园林设计的核心,良好的绿化构成简洁、大方、鲜明、自然、开放的景观。随着城市建设飞跃发展,绿化设计同其它绿地一样也要遵循统一、调和、均衡、节奏和韵律、尺度和比例五大原则。以什么树作为主体,配置什么树都有讲究。我们见一种树比另一种生长快最后另一种树被挤占,外来树种完全取代乡土树种等配置不当的现象。不同植物在一起要考虑相互间的生长速度、影响能力、阴阳性,观花、果、叶的树如何映树,病虫害的交叉性,同种树的连片与分隔的统一,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耐湿耐旱性等都是选择树种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黄艳.初探中国市政园林建设的发展趋势[D].

[2]孙英,高光林.我国城市园林设计的不足与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 503- 6505.

[3]罗蒙.深圳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策略[J].中国园林,2000,17(4):54-56.

城市创新设计范文第10篇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因工程投资省、建设工期短等优势成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它的出现缓解了城市交通形形的压力问题,也对其沿线景观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研究轨道交通高架桥梁景观美学设计意义重大。本文结合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沙大段地理位置、线路走向、周围环境和景观美学等因素,建议标准梁采用景观效果好,降噪明显的单线U梁并置方案。墩柱采用圆形截面墩柱,桥梁的整体比例关系采用均方根系列作为依据。同r,从景观角度分析,墩高和桥梁的跨度适宜比例为1:2.5左右,为相似工程桥梁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景观美学设计;标准梁;桥墩;桥跨

一、轨道交通高架桥梁的特点及其景观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1.桥梁自身的功能需求 。

由于桥墩变形引起的钢轨附加应力将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甚至出现钢轨破坏的严重问题,因此地铁设计规范明确了桥墩的最小线刚度要求。

2.桥梁合理的尺度和细部刻画 。

桥梁因其自身结构特点往往是粗线条的,细部缺失,尺度感差。我们在考虑桥梁功能及使用设计的同时,需要注重建筑尺度和细部的刻画。在设计中根据人的视觉要求来平衡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注重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力求实现统一、均衡。使桥梁在具有宏大气魄的同时,又具有温暖而和谐的亲和力。

3.桥梁的材质和色彩 。

材质和色彩虽是依附于大的建筑空间和细部尺度的表皮,但却是给人直接印象的重要元素。材质和色彩犹如人的衣着,合理的搭配则会显得得体,与建筑空间相得益彰,形成完整优美的景观效果。

二、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景观美学设计

(一)标准梁构造形式及景观设计

1.单线U梁并置方案 。

桥梁上部结构采用两片单线U梁并置,U梁高1.8m,梁体内、外侧腹板均采用流线弧形外观。方案优点:建筑高度低,U型梁比箱梁建筑高度低1.5m左右,有利于立交跨越;结构受力的主梁上翼缘可兼做检修及旅客紧急疏散通道,下部空间可布置通信、信号、电力电缆等管线,截面利用率高;采用分片预制,对吊装设备起吊能力要求低,可采用小型架桥机桥上运架,也可采用桥下运输、整孔吊装的架设方法,运架方式灵活;降噪效果好,对比其他箱形梁,U梁腹板具有阻隔轮轨噪音的作用,U梁没有列车振动引起的箱梁体内的混响噪音;U梁为开口断面,方便后期维修检查。方案缺点:横向刚度相对较弱,动力特性稍差,但仍可满足规范要求;在渡线区段及较大跨度节点桥处,需转换梁型;墩顶盖梁横向尺寸较大,需施加预应力。

2.组合箱梁方案 。

桥梁上部结构采用组合箱梁截面,箱梁高1.8m,箱梁腹板采用斜腹板。方案优点:组合箱梁,受力清晰,施工工艺成熟;采用分片预制,对吊装设备起吊能力要求低,可采用小型架桥机桥上运架,也可采用桥下运输、整孔吊装的架设方法,运架方式灵活。方案缺点:结构整体刚度较弱,行车动力条件稍差;受跨越能力限制,跨越较大的城市道路及河流处需设整体箱梁;后期桥面板、横隔板的浇筑工作量较大;桥面设置挡板及声屏障后,体量较大,侧向视野阻挡较严重;梁高较低,箱梁内部空间狭窄,不便运营维护。

3.单箱单室箱梁方案 。

桥梁上部结构采用单箱单室箱梁截面,梁高1.8m,箱梁腹板采用斜腹板。方案优点:单箱单室箱梁截面结构整体性好,刚度大,徐变上拱小,结构动力性能好;跨越能力强,适应跨路口的需要;适应性好,可方便的用于区间曲线、渡线段。方案缺点:梁体自重较大,运架设备的要求较高;桥面设置挡板及声屏障后,体量较大,侧向视野阻挡较严重;梁高较低,箱梁内部空间狭窄,不便运营维护。

综合分析,以上三个方案各有优缺点,均为可行方案。但结合线路沿线周边环境及景观效果等因素综合考虑,该段高架桥梁推荐采用景观效果好,降噪明显的单线U梁并置方案。

(二)墩柱景观美学设计

桥墩作为承重结构,是高架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轨道交通桥梁,由于所处位置的特殊性以及大范围连续布置,使得其极易进入人们的视线,成为关注的重点。本工程比选了矩形、正方形、圆形等多种形式的横截面。在横截面面积相等的情况下,圆形桥墩对视线的通透性影响最小,其次是正方形桥墩,矩形桥墩在不同视角方向对视线通透性有不同程度的遮挡,并且程度大于前两者。圆形截面墩柱与梁部流线形外观协调性好,整体景观效果好。矩形截面墩柱线条流畅,棱角分明,受力较好。矩形截面墩柱,墩顶采用“Y”形,墩顶盖梁可按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减少了预应力钢束,施工简便,但此墩形适应墩高的能力较差。综合分析,本线高架桥梁推荐采用景观效果好的圆形截面墩柱。

(三)高架桥梁跨度景观美学设计

1.人的视觉特点分析 。

对于桥梁而言,当从较远距离观察时,视觉就侧重于桥梁跨度与高度之间的整体外轮廓比例关系;当从较近距离观察时,视线焦点主要集中在桥梁的构配件尺度方面。

2.高架桥梁标准跨径研究 。

桥梁跨径过小导致桥墩过多,既影响景观,又影响施工速度;跨径过大,梁高的增加将较为明显,同时施工难度也相应增大。根据目前国内外轨道交通桥梁建设经验,标准梁跨度基本在25~35m之间,具体应根据城市桥梁建设环境综合分析。本次选取25m、30m、35m三种跨度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综合比选,单从材料指标的角度分析,30m跨度较为经济合理,因此,本线推荐30m跨度为高架桥梁的基本跨径。

3.高架桥梁整体比例关系景观美学研究 。

桥梁高跨比例为1:2.5时,桥孔的整体比例显得比较舒展,桥高与跨度的比例也和我们一般的视觉习惯相吻合。在外形的稳定感及造型的美观之间取得了平衡,比较符合人的视觉习惯。桥梁的高度太低的时候会对视线有明显的遮挡,同时人的视觉心理也会有非常强烈的压抑感。在跨度相同的情况下,桥梁的高度过高,会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从高架桥梁景观美学角度分析,本工程建议高架桥梁高跨比例为1:2.5。

三、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特别是高架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对桥梁建筑的审美心理、审美观点、审美标准、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高架桥梁创新、建筑美观也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金鑫. 优化轨道交通设计 助推城市加快发展[N]. 宝鸡日报,2016-08-16(001).

上一篇:线上教学管理范文 下一篇:小学初等教育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