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联履职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2-27 16:10:50

残联履职年度工作计划

残联履职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为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制原则,更好地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改善残疾人状况,在全社会形成理解、关心、尊重和帮助残疾人的良好风尚,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残联等五部门关于在全市实施法律助残“阳光工程”的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乡实际,整合各方面工作资源,对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的残疾人实施法律助残“阳光工程”,为全乡广大残疾人提供优先优质优惠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法律服务。具体实施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实施法律助残“阳光工程”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新要求、新实践,整合司法救助、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接待等工作资源,搭建一个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咨询以及民事、刑事辩护、司法鉴定的综合性帮助服务平台,切实为残疾人解决法律咨询难、请律师难、打官司难、支付费用难等问题,推动残疾人法律服务和维权工作向纵深开展,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

实施法律助残“阳光工程”的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优先、优惠、优质,在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标准等方面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二是坚持协同、协作、协调,在助残工作的实施上相互配合,上下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三是坚持尽职、尽责、尽心,立足自身职能,履职尽责,充分发挥自觉性、主动性、能动性,尽一切可能地为残疾人提供各种法律方面的帮助服务。

二、法律助残的主要内容

1.开展涉及残疾人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

2.接受残疾人来信来访,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

3.为残疾人提供法律。

4.为残疾人提供司法鉴定。

5.为残疾人提供劳动争议仲裁,维护残疾人劳动权益。

6。对残疾人的诉讼费、费、仲裁费、公证费等实行缓交、减交、免交。

7.为相关残疾人提供聋哑手语和盲文翻译等。

8.在相关场所提供无障碍环境设施。

9.其它涉及法律法规方面残疾人需要帮助的事项。

三、法律助残的主要流程

1.提出申请。残疾人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市残联或乡残联提出申请,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劳保局等相关单位提出,同时递交以下材料:身份证、户籍证明或暂住证,残疾证,有关单位出具的申请人及家庭成员经济状况的证明,申请帮助事项的基本情况。

2。受理登记。乡残联对残疾人提出的申请,及时登记。经过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当即受理,并填写《市法律助残工作联系函》。残疾人直接到人民法院、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劳保局等相关单位申请的,相关单位先行受理,残联每个季度进行事后补充登记。对不符合条件的做好耐心的解释,说明情况,求得理解。

3.传递办理。残疾人持《联系函》到相关协作单位直接接受法律援助、救助或者帮助。

4.跟踪反馈。乡残联定期主动与相关单位联系,及时掌握情况,及时与有关单位会商,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5.立卷归档。乡残联协助各相关单位,将法律助残工作的相关资料及时立卷归档,各自留存一份卷宗。

四、法律助残的服务标准

一是热情。接待残疾人要热情、尊重,对待残疾人的问题要主动、热心、耐心,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二是畅通。对涉及残疾人权益的案件或事项,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定、优先办理。三是便捷。受理和办理场所尽可能地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环境,工作的程序尽可能简化方便,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让残疾人感受阳光般的温暖。四是专业。精心选派有爱心、有耐心、业务素质强的工作人员为残疾人服务,以专业化的队伍提高法律助残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为更好的服务残疾人,具体建立四项制度:一是定期集中咨询制度。在每月20日(集中办理残疾证日),由助残志愿者中的律师现场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二是残疾人法律集中宣传制度。每年助残日前一周作为残疾人法律宣传周,开展一系列的法律宣传教育活动。三是一条龙传递服务制度。对残疾人需要帮助的法律服务事项,实行一条龙办理帮助制度。四是费用减免直通车制度。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在费用的缓、减、免方面实行一次审批,全程到位。

五、法律助残工作的组织领导

1.建立工作机构。成立乡法律助残阳光工程领导小组,由乡政府分管乡长任组长,残联、司法、公安、综治、劳动保障、法律服务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残联,法律助残工作成员单位实行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通报总结工作情况,会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研究下季度的工作安排。

2、部门挂牌。乡残联成立“市根思乡法律助残工作站”,并挂牌服务,工作站设在乡残联办公室。各村成立“阳光之家”法律助残工作点。

3.职责分工。领导小组负责法律助残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督促,制定相关残疾人维权救助工作制度。负责法律助残工作的研究、协商和总结,负责联席会议的召集和先进单位、个人的推荐、评选。

(1)司法所负责法律援助工作的实施,将有关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纳入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并指导、协调和督促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指导监督法律服务机构开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服务工作,指导监督法律援助机构和有关社会组织按照规定积极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安排法律助残志愿者(律师)定期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

(2)派出所负责治安、交通、事故等方面的残疾人维权救助。预防、制止、打击残疾人的违法犯罪活动,制定、组织实施保障盲人及其他残疾人道路交通安全的措施,加强对残疾人专用车辆和驾驶人员的管理。

(3)综治办负责协调、交办残疾人案件,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4)法律服务所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安排法律助残志愿者定期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对有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确需法律援助的残疾人,给予减、援、免等帮助。

(5)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将残疾人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纳入劳动和社会保障就业发展规划以及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依法维护残疾人就业和社会保障权益;负责劳动纠纷的调解和仲裁,工伤事故认定和伤残等级评定。

残联履职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方针,全面履行“保护、惩处、监督、教育”的职能,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公正廉洁、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高素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督促、协调负责单位及其所属单位扎实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推动我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

二、机构设置

下列机构为区纪委、监察局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

1、派驻纪检组:驻区教育局纪检组、驻区建设局纪检组、驻区政府办公室纪检组、驻区经济贸易局纪检组、驻区农业局纪检组、驻区民政局纪检组、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纪检组、驻区卫生局纪检组、驻区财政局纪检组、驻区法院纪检组、驻区检察院纪检组;

2、派出纪工委:区直机关纪工委、区教育纪工委、华林经济开发区纪工委、太湖工业园纪工委(其中龙桥、霞林、凤凰山3个街道派出纪工委不在此列)。

三、管理范围

1、驻区教育局纪检组负责区教育局、区文体局、区教师进修学校、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及其所属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

2、驻区建设局纪检组负责区建设局、区环保局、区经济开发总公司、区环境卫生管理处及其所属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

3、驻区政府办公室纪检组负责区政府办公室、区人事局、区审计局、区旅游局、区人防办、区局、区外侨办及其所属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

4、驻区经济贸易局纪检组负责区经济贸易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区投资项目中心、区物价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统计局及其所属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

5、驻区农业局纪检组负责区农业局、区委农办、区水务局、区海渔办、区林业局、区供销社及其所属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

6、驻区民政局纪检组负责区民政局、区司法局、区残联、区老龄办及其所属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

7、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纪检组负责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区计生协会、区科技局、区科协及其所属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

8、驻区卫生局纪检组负责区卫生局、区疾控中心、区医院及其所属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

9、驻区财政局纪检组负责区财政局、区安监局、区外经局、区交通局、区粮食分局、区贸促会及其所属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

10、驻区法院纪检组负责区法院及其所属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

11、驻区检察院纪检组负责区检察院的纪检监察工作;

12、区直机关纪工委负责区直机关党工委、区委办、老干局、区委编办、区委党校、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档案局、区关工委、区宗教局、区工商联、区台办、区侨联、区委文明办、区文联、区社科联、区报道组、市广电中心记者站的纪检监察工作;

13、区教育纪工委负责的单位同区教育局纪检组;

14、华林经济开发区纪工委负责华林经济开发区及其所辖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

15、太湖工业园纪工委负责太湖工业园及其所辖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

区人大、区政协、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区委政法委机关的纪检监察工作由区纪委直接负责,具体日常业务工作依托区纪委办公室进行协调联系。

派驻纪检组所负责单位因工作需要,需重新调整的,由区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

四、工作职责

派驻纪检组具有以下职责权限:

(一)监督检查职责

监督检查负责单位及其所属单位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上级决定、命令的情况;监督检查负责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执行民主集中制,选拔任用领导干部,遵守组织人事纪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勤政的情况。

1、派驻纪检组长参加负责单位行政领导班子会议、民主生活会,参加负责单位年初财务支出预算安排、人事安排、重大资产处置等涉及人、财、物方面的重要会议研究和政府采购、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等重大业务活动。

2、派驻纪检组长应及时向区纪委、监察局报告干部群众反映的负责单位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3、派驻纪检组有权对负责单位及其所属单位干部奖惩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有权对负责单位及其所属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履行工作职责中发生的问题提出纠正的建议。

4、派驻纪检组有权对负责单位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执行《》和《行政监察法》情况进行监督。

5、监督、检查负责单位及其所属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及时向区纪委、监察局和负责单位通报有关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6、督促、协调负责单位及其所属单位研究、制订本系统、本行业预防和治理腐败的规章、制度和措施。

(二)受理检举、控告、申诉和查办案件职责

受理对负责单位党组织、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的检举、控告,受理负责单位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不服处分的申诉;经区纪委、监察局批准,初步核实负责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违纪政纪的问题,参与调查负责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和其它干部违纪政纪的案件及其他重要案件。

1、派驻纪检组对群众反映或在工作中发现涉及负责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违纪政纪的问题以及其他重要情况,直接报告区纪委、监察局领导。

2、派驻纪检组在职责范围内可以受理不服处分的申诉。在承办申诉件过程中,对申诉人不服复审、复议(复查)决定的,直接报告区纪委、监察局领导。

3、经区纪委、监察局批准,派驻纪检组可以对反映负责单位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违纪政纪的问题进行初步核实;需要立案调查的,由区纪委、监察局依照规定程序办理,派驻纪检组可以参与调查。

4、派驻纪检组负责调查负责单位及其所属单位党员干部和行政监察对象违纪政纪的问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予以决定立案调查,并报区纪委、监察局备案。调查结束后,需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由派驻纪检组提出处理意见,移送区纪委、监察局案件审理室协审后,按照处分批准权限履行处分程序;需要给予组织处理的,由派驻纪检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相应单位党组织提出处理建议。

(三)组织协调职责

协助负责单位党政领导班子组织协调负责单位及其所属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1、协助负责单位党政领导班子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及任务分解,健全和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2、协助负责单位党组织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抓好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廉洁自律和勤政廉政教育工作。

3、协助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开展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及机关效能建设工作。

4、协助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开展党风党纪、政风政纪教育,抓好有关制度建设。

五、工作关系

1、派驻纪检组与区纪委、监察局的关系。

派驻纪检组受区纪委、监察局和驻在部门的双重领导,以区纪委、监察局为主。

区纪委、监察局加强对派驻纪检组的指导和检查,并确定一名常委分管派驻纪检组工作;具体业务工作由区纪委、监察局有关职能室负责指导协调。派驻纪检组遇有重要违纪线索,可直接向区纪委、监察局主要领导请示报告。

派驻纪检组长休假、因私请假或因公外出,应事先报告区纪委、监察局领导同意后,办理相关离岗手续。1至3天的,向区纪委、监察局分管常委报告;3至7天或离省出差的,向区纪委分管副书记报告;7天以上或出国、出境的,向区纪委书记报告。

2、派驻纪检组与驻在部门的关系。

派驻纪检组长享受驻在部门领导班子中同级干部的待遇,排名次序按驻在部门同级干部的职级任职时间先后排列。

驻在部门应指定一名干部兼任纪检监察工作,协助派驻纪检组长开展日常工作。

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在研究干部提拔、调整、奖惩等有关问题时,应当事先征求派驻纪检组长的意见。

派驻纪检组长应当接受驻在部门的领导,主动汇报工作;驻在部门领导班子要积极支持其履行职责。

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对本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派驻纪检组长按照工作职责予以协助、配合,有关情况及时与驻在部门领导班子沟通。

派驻纪检组长应当专司其职,原则上不参与驻在部门领导班子的业务分工,不直接负责管钱、管物,其福利待遇由驻在部门负责。

3、派驻纪检组与负责单位的关系。

派驻纪检组应加强对负责单位的协调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对负责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督促检查;负责单位要指定一名干部兼任纪检监察工作,并报区纪委、监察局备案。

4、派驻纪检组与上级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的关系。

派驻纪检组要根据负责单位的业务特点,主动加强同相应的上级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的联系,取得指导和支持。

六、工作制度

1、挂钩联系制度。区纪委、监察局指定分管常委挂钩联系派驻纪检组工作,并对分管的副书记负责;派驻纪检组长要定期向挂钩联系的常委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并加强与负责单位兼任纪检监察工作的干部之间的挂钩联系,切实履行职责、搞好协调,适时提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联席会议制度。区纪委、监察局每季度定期召集派驻纪检组长召开联席会议,派驻纪检组每季度相集负责单位兼任纪检监察工作的干部召开联席会议。联席会议主要围绕总结部署工作,传达上级精神,交流工作经验,研究需要提交区纪委、监察局及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的事项,针对负责单位及其所属单位在党风政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带倾向性问题的办法和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召开。

3、报送报告制度。派驻纪检组每年要认真做好文书档案、案件档案以及来信来访的收发、登记、整理、归档等工作,并定期向区纪委、监察局报送年度工作计划、阶段性的工作安排、年度工作总结等资料,对重要文件和会议精神的贯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应及时向区纪委、监察局报告。

4、考核述职制度。派驻纪检组长的年度考核由区纪委会同区委组织部共同实施,考核内容及方式根据区委统一考评标准和纪检监察工作情况确定,派驻纪检组长应就年度履职情况向区纪委、监察局进行书面述职;区委组织部按照派驻纪检组长总数核定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指标并予以单列,考核等次由区纪委提出,报区委组织部提交区委研究决定;年度考核情况由区纪委、监察局向驻在部门和派驻机构通报,并作为干部提拔使用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5、协作办案制度。在案件调查时,遇到人手不足或案情重大等情况,由区纪委、监察局根据工作需要,统一抽调派驻纪检组干部成立办案小组,有效整合办案力量,实行联合协作办案。

6、监督检查制度。区纪委、监察局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特邀监察员、党风廉政监督员、效能监督员、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代表,对派驻纪检组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派驻纪检组要自觉接受区纪委、监察局的监督,同时接受负责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的监督。

7、责任追究制度。派驻纪检组干部出现下列情形的,依据有关规定予以责任追究:(1)对负责单位及其所属单位发生的违纪违法问题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的;(2)重大事项、重要案情不及时请示报告的;(3)对明令禁止的不正之风失察或发现后不制止、不查处的;(4)因监督不力或行为过失,造成严重后果或影响的;(5)对区纪委、监察局部署的工作不贯彻落实的;(6)不服从区纪委、监察局工作安排的。对群众反映派驻纪检组干部有违纪政纪问题的,由区纪委、监察局负责调查处理。

残联履职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我区是全省受地方病危害最严重的县区之一,主要病种有碘缺乏病、饮水型氟中毒病、大骨节病、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和鼠疫5种。2010年以来,全区碘盐合格率和合格碘盐使用率稳定在97.2%以上,较“十五”提高了7.2个百分点,碘营养状况进一步改善;治疗甲状腺肿患者12423例,占患病总数的48.2%,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从8.1%下降到5.4%;完成了氟病区8个乡镇、208个村的改水工程,占改水计划的90%,受益群众3555人;引导群众食用非病区面粉、大米,并在6个乡镇14个村实施了人饮解困项目,收到了较好效果;免费治疗大骨节病患者400例,有效率为86.75%,达到了国家稳定期控制标准;大骨节病病区11个乡镇坚持食用硒碘盐,覆盖率达到98%;采取以畜间“检、免、处、消”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对确诊患者给予全程免费治疗,5年累计治疗116例,治愈率达到95%,布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力开展鼠情排查、病媒生物监测和群众性灭鼠灭蚤工作,杜绝了鼠疫的发生。

虽然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地方病防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由于我区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和致病因子具有难以消除的特性,决定了我区地方病防治工作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目前,全区还有各类地方病患者2.5万余人;私盐案件时有发生,合格碘盐免费供应需长期坚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尚未全部完成改水,少部分改水工程的氟含量仍然超标,已改工程也因年久失修亟待修缮,长期保护机制尚未建立;大骨节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探索还需积极努力;畜牧业迅速发展及牲畜的频繁交易严重挑战着布病防控工作;鼠疫宿主动物的长期存在,空港航线的快速发展,增加了鼠疫的跳跃式传播的机会,防控工作不可松懈。

二、防治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各项地方病防治措施,建立健全长效防控机制,进一步巩固现有防治成果,基本消除重点地方病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病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建立健全区乡两级地方病防治工作领导机构,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落实好各项防治措施。

(二)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从实现消除地方病目标的战略高度出发,在现有防治成果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着力解决防治工作难点问题。

(三)因地制宜、科学防治。根据地方病流行特点和防治现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病种,科学制定相关技术措施和实施方案,确保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四)强化监测、有效处置。加强对威胁人民健康的环境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监测与预防控制,强化鼠疫和布病疫情监测,提高监测预警水平,增强防控与应急处置能力,有效减少疫情发生,控制疫情流行,减轻疫情危害。

(五)预防为主、防管并重。加强病区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改造,广泛深入开展宣传与健康教育活动,努力消除各种致病因素。加强防治措施后期管理,建立健全长效防控机制,巩固防治成果,推动防治工作扎实有效、深入持久地开展。

三、防治目标

(一)总体目标。进一步完善“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经费保障”的长效工作机制和“本底清楚、网络健全、宣教到位、措施落实”的防治模式。以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和控制鼠疫、布病疫情为重点,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危害,巩固大骨节病防治成果,杜绝人间鼠疫发生。到“十二五”末,使我区主要地方病(地方性氟中毒、碘缺乏病、大骨节病)的危害得到基本消除,自然疫源致病菌引发的鼠疫和布病达到阶段性控制,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具体目标

1、碘缺乏病。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区域内碘盐覆盖率保持在100%,碘盐合格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稳定在95%以上,人群碘营养水平总体保持适宜状态,有效防止地方性克汀病新发病例;免费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病人不少于6000例,有效率达到80%以上,治愈率达到半数以上。小学4-6年级学生和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

2、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完成饮水含氟量在1.0毫克/升以上病区村的全部改水任务,有效控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危害。强化已建改水工程的后期管理,对已建改水工程水氟含量仍然超标(1.2毫克/升以上)的要更换水源,对运行不正常、停用、报废的改水工程要进行修复、重建或改建,确保90%以上的改水工程保持良好运行状态,水质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应卫生标准。广泛开展宣传和健康教育,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家庭主妇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中小学生达到85%以上。完成1000例氟骨症病人的免费药物救治,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

3、大骨节病。全区85%以上的病区村要达到消除大骨节病标准,免费药物治疗大骨节病患者不少于1500例,有效率达到80%以上。继续利用退耕还林(草)、换粮、打深井等综合防治措施,巩固防治成果。

4、布鲁氏菌病。全力控制畜间疫情,加强人畜同步监测,“十二五”末平均阳性率(羊、牛)控制在达标范围内。人间布病总报告率降到2/10万以下,重点人群感染率稳定控制在0.5%以下。对当年新发且适宜治疗的布病患者全部实施免费药物治疗,力争早期治愈,治愈率达到90%以上。广泛宣传,提高疫区群众对布病的知晓率,到2015年末,农村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60%,中小学生达到80%以上。

5、鼠疫。不断完善鼠疫防治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动物间、人间鼠疫监测预警水平,加强鼠疫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控制鼠疫疫情,杜绝人间鼠疫发生。加强培训宣传,到“十二五”末,全区所有的鼠疫防治专业人员均通过鼠疫防治知识与技能培训,其中接受过规范化培训人数要达到20人以上;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鼠疫防治知识群众知晓率达到85%以上。

四、预防控制措施

(一)加强病(疫)情监测。进一步完善防治监测体系,提高监测灵敏度和覆盖面,尤其要加强对重点病种、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监测。加大监测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实现监测信息共享,提高信息利用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加强监测管理与质量控制,准确、及时、定量地分析和预测全区地方病病(疫)情和流行趋势,强化监测与防治干预措施的有机结合,为适时调整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落实防控措施。根据我区地方病流行现状,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加大干预力度,务求取得实效。

1、碘缺乏病。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原则,继续实施以食用碘盐为主的综合防控策略。加强对碘盐生产、销售的监管,确保合格碘盐持续供应,巩固和扩大防治成果。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现高危人群并采取应急强化补碘措施,防止地方性克汀病新发病例。在普及碘盐的同时,合理布设不加碘食盐的销售网点,方便因疾病等原因不宜食用碘盐的居民购买。动态监测人群碘营养状况,适时调整食盐加碘浓度,根据不同地区各类人群的不同碘营养需求,提供不同含碘量的碘盐,供消费者知情选购。

2、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在尚未落实防治措施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完成改水降氟工程建设,加强饮水安全工程卫生学评价和水质监测工作,防止因水源污染导致饮用水氟超标情况发生,确保病区生活饮用水含氟量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通过财政补贴,在已经落实防治措施的地方性氟中毒病区,落实改水工程大修基金和管理人员工资,切实加强防治措施的后期管理,做好改水设施的维护、维修,及时修复或重建已损毁的改水工程,确保病区改水工程达标运行,持续巩固防治成果。

3、大骨节病。加强对重点病区的病情监测,在大骨节病活跃病区乡镇有效落实转产换粮、易地育人等综合防控措施,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改善膳食营养,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出现大骨节病临床新发病例。

4、布鲁氏菌病。采取“人畜同步、分区防治、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原则,认真落实畜间“检、免、处、消”综合防控措施,控制和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严格实行出入境、市场、屠宰环节的检疫和管理,强化免疫接种,设立人畜布病同步监测点,建立病畜扑杀补偿机制。积极开展人畜同步监测、高危人群筛查和暴发疫情调查处置,掌握疫情动态和流行趋势,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同时,加大宣传与健康教育力度,提高群众对布病的认识,增强防范和保护意识;对当年新发且适宜治疗的布病患者给予全程足量的免费药物治疗。

5、鼠疫。一是加强人间鼠疫疫情控制。做好动物鼠疫的监测和控制,建立健全疫情报告网,落实疫情报告制度,开展人间鼠疫监测与监视,严防毗邻县区鼠疫波及我区,防止流动人口中发生输入性鼠疫病例流行,提高鼠疫人间远距离传播的应对能力。根据监测结果在高危地段组织实施预防性灭鼠灭蚤,把鼠密度降至安全范围之内。做好疫区人、财、物以及药品、器械等的应急储备,有效应对突发疫情;发生动物或人间鼠疫流行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控制疫情扩大蔓延,有效减轻疫情的危害。二是加强动物间鼠疫疫情监测。扩大流动监测范围,以西北部沿内蒙乡镇为重点,有效组织实施主要宿主动物监测、鼠体媒介监测、巢穴媒介监测及病原学、血清学监测等工作。三是加强联防联控和对外合作交流。继续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各相关部门间的协作,及时通报鼠疫疫情信息,沟通防治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完善区域联防机制,加强联防区域内各地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工作配合,及时掌握邻县区疫情动态,有效防范和控制鼠疫疫情的发生、蔓延和远距离传播;加强与兄弟县区鼠疫防治区域内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

(三)加强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在病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与健康知识普及活动,使地方病防治知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增强群众防病意识,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

(四)落实治疗措施。在已改水的氟病区,对氟骨症病人实施药物免费治疗,以缓解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病痛、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对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患者继续采用碘化油治疗;对当年新发且适宜治疗的急性期布病患者,采用抗菌药物给予全程足量治疗,并力争做到早期治愈。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要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健全和完善地方病防治工作长效机制。要把地方病防治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地方病防治指标、任务纳入辖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依据本实施意见和年度工作计划,层层分解目标,明确具体措施,抓好组织实施。要建立健全地方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认真执行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计划和年度计划;要及时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工作进度,发现和协调解决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和预定目标的实现。

(二)落实部门责任。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省地方病防治条例》和职能分工,履职尽责、密切配合,强化措施,切实抓好落实。

区卫生局要做好组织协调、技术指导、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预防治疗和监测评估等工作。

区发改局要将地方病防治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根据国家规划,优先安排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项目;优先考虑安排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地方病病区和无低氟水源的重度氟中毒病区人口搬迁,尤其要将有利于病区综合防治的建设项目投资优先向病区倾斜,促进病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区教育局要配合卫生局开展各项地方病防治工作,积极开展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继续把地方病防治知识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课内容之中,开课率达到100%。

区广电局要配合卫生局开展多种形式的地方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定期向公众免费宣传普及地方病防治相关知识。

区科技局要积极为地方病防治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区盐务局要加强碘盐加工和市场供应监管,保证碘盐生产企业在国家规定的食盐加碘标准范围内,根据市场需求,生产不同含碘量的合格碘盐。区盐务局、工商分局、质检分局等部门,要加强碘盐生产、流通、销售各个环节的管理和质量监督及违法违纪行为查处,确保全区合格碘盐供应,并做好职责范围其它相关工作。

区民政局要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地方病病人实施医疗救助。

区财政局要将地方病防治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加强财政监督,对中央转移支付地方病防治专项资金,要根据项目执行部门的具体使用计划,及时予以审批下达。

区水务局要将“十一五”期间尚未实施改水工程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纳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加强对已建改水工程的管理,使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保证正常供水。

区农业局要认真做好鼠疫疫区农田灭鼠工作,将鼠疫防治区域野鼠密度降至安全范围。

区畜牧局要认真做好畜间布病防制工作,控制畜间布病流行以及鼠疫疫区草原灭鼠工作。

区扶贫办要把扶贫工作与地方病防治相结合,将生存条件差的大骨节病区和无低氟水源可饮用的饮水型氟中毒中、重病区的贫困户列为扶贫搬迁对象,优先组织实施;在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中,按照当地的实际需要,将地方病防治作为工作重要内容予以实施。

区林业局要结合林业重点工程对病区给予倾斜支持,改善地方病病区生态环境。实施退耕还林项目时,要向大骨节病病区倾斜。

区残联要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地方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预防残疾发生,参与做好氟骨症、大骨节病、地方性克汀病病人的畸残康复。

(三)保障资金投入。根据防治工作需要,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落实防治专项资金。区本级用于地方病防治的经费,按辖区人口年人均1元的标准列入财政预算。财政投入经费必须用于地方病防治工作,同时按要求落实区政府下达的各年度氟骨症病人治疗经费和城乡居民碘盐配给制补贴资金。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规划要求和各自承担的防治任务,安排相应的防治资金。要按照“渠道不变、加强管理、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充分利用国家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退耕还林、扶贫开发等资金,实施防氟改水、病区搬迁、疫情控制等地方病综合防治工作,集中力量努力消除我区主要地方病危害。

(四)提高防治能力。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中,要加强地方病防治体系能力建设,改善工作条件,配备更新必要的设备装备,合理设置岗位,强化专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防治队伍综合实力,保障防治工作需要。要切实解决地方病防治专业人员待遇问题,落实好相关政策。

上一篇:残联副理事长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残联志愿服务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