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媒体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6 19:24:57

财经媒体论文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第1篇

(一)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财经法规的教学过程中,是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个进步,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可以同时带给老师和学生不同的教学、学习体验。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强大,课件中可以添加图片、声音甚至动画,这种表现方法更加直观,让原本刻板的条文法规变得生动起来。同时,这种技术也更好地将具体案例添加到财经法规教学中,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种新奇的上课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其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也提高了学生对于那些较为晦涩难懂的法规的记忆能力。

(二)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传统的财经法规教学过程是非常枯燥的,主要是由于这门课程的内容为一些理解、记忆都十分困难的法律、法规、条文。因此,学生们面对这些枯燥的内容提不起兴趣,而教师也很难用语言来把这些原本枯燥的内容讲解地生动有趣,综合原因造就了财经法规课堂上沉闷的气氛。而多媒体技术在财经法规课堂上的出现,改善了原有的沉闷气氛,添加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动画和声音,将具体案例或是历年考试习题以一种直观又生动的方式表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本身想要参与到这个教学互动的过程中去,极大地改善了传统教学方式面临的困境,为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

(三)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直以来,困扰学生地问题就是上课时如果忙于记笔记就来不及听老师所讲的内容,但专心听老师讲课而不记笔记的话,课后又没有资料可以复习,尤其是对于财经法规这样一门相对来说较为刻板、难懂的学科。而多媒体技术辅助财经法规教学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矛盾。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可以用电子版文档的形式被打印出来,这样学生就有了预习和复习资料,上课时也可以全神贯注听讲了。另外,还可以直接将老师的文档电子版拷贝到移动设备上,回到家连接电脑就可以再现上课时的内容了。这种改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方便了学生的预习和复习,也让学生在课上专心听讲不用担心记笔记的问题。

二、多媒体技术辅助财经法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的确是一种进步和改革,但同时也要讲求方法。只有合理地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财经法规中才能充分体现出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以及对于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

(一)注重教学内容,不能流于形式

财经法规作为一门主要内容为财政方面法律法规知识的课程,其教学过程比较容易枯燥无味,多媒体技术的辅助的确可以让课堂气氛更活泼。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课件的制作必须要以课本知识为主,不能流于形式。有的老师为了激起学生的兴趣,将课件做的非常生动,但生动之余却忽略了知识内容本身,这样反而得到了不良的效果。另外,教学课件的制作也要以简洁清晰、突出重点为根本原则[1],不要把所有的知识点全部罗列在课件中,更不赞同将教学课件做的过于花哨,最好的就是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分得清哪一部分知识才是重点。

(二)合理安排教学环节

还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技术辅助财经法规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地安排教学环节。尽管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有许多优越之处,但尚未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地安排教学环节,对于一些需要板书的内容还是要利用板书,或者有些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的地方,都不能省去,一味的使用多媒体讲课而忽略了其它环节也是不可取的。另外,教学课件制作时可能还会存在一些漏掉的知识点,在课堂上可以利用板书来进行补充讲解。或是一些教学课件没能表达清楚的一些推理过程以及学生普遍反映没有理解的内容,都可以进行着重讲解。

三、结语

总得来说,多媒体技术的加入赋予财经法规教学过程新的活力,无论是课堂气氛的活跃化还是教学手段的灵活化。都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多媒体辅助财经法规教学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这种新方法也将逐步渗透于今后的教育体制中去。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第2篇

大量的读者流失使得2013 年不少纸媒体当年均出现发行、广告双双大幅下滑的局面。2014 年初,以海尔集团为代表的大企业集团更是开始纷纷宣布将不在传统媒体投放任何形象广告。以长春本地为例,城市传统媒体如《新文化报》、《城市晚报》、《东亚经贸新闻》等也面临着此种局面,在订阅数量、广告收入以及信息影响力等方面出现种种问题。尤其是在人才结构方面,许多本地媒体似乎突然发现原有的人才结构已经不适应这种迅速的变化,原有的专业性在新媒体环境下显现出明显的不适感。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完成传统纸媒体的转型,突破媒体发展的困局已经成为本地媒体集团的共同课题。目前,新的行业趋势和地方媒体变局对于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是新闻传播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更是走出特色之路的重要契机。尤其是对于寄生于财经院校的这种专业而言,既有的专业格局本来就需要通过变革才能适应财经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的要求,新媒体对于传媒行业和地方媒体发展的“搅局”恰恰是一个难得的探索建设特色专业的良机。所以,新媒体下的新的行业要求、新的媒体格局应当成为这种类型专业建设的助力,而非传统新闻传播思路之中的阻力。

为了顺应这一方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做好行业调研,变适应为引领。以往的专业建设思路往往是对于行业趋向亦步亦趋,但新媒体是传统传媒行业所未遇之变局,并没有成熟的可供借鉴的经验,更无准则。所以,作为后起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机构,尤其要在专业研究上下功夫,对于媒体变化与需求要深入调研,以期走在行业前沿乃至能够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上做到引领行业,而非以前的简单适应。这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重新界定纸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明确在新的传播环境之中如何去理解媒体的相关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在媒体转型过程中的意义与作用。比如,读者的界定从对象到用户的变化,而这直接关系到大众接受信息方式和受众群迁移,对于信息与产品的理解也会直接影响转型战略方向的选择等。二是本地市场的调研工作。对于传媒人才的需求状况,详细分析本地都市报的生存空间和环境。这是对于媒体本身的定位研究,是明确其发展策略的基础工作。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与特征,将是我们评价本地纸媒策略的重要依据。同时,深入研究传统媒体是数字化转型、新的内容架构以及信息平台属性与功能,还有读者的精确化等问题的研究,力求在理论与实践的准备上成为新媒体时代的顺应者,这样才能够成为本地媒体发展的助推力量,从而实现专业建设与地方实践的融合,走出特色之路。第二,以媒体多元化需求为依据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教育教学专业设计思路。如今,多向思考的能力,内容的专业、深度,技术手段的多元综合,传播途径的丰富性等都是新媒体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此种环境下,人才培养模式应立足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全面发展和行业要求,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这是除新闻学专业的知识外,还具有多学科的专门知识,既能够体现“地方性”,又能凸显“实用性”的专业型复合新闻人才。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即多专业的融合和新传播能力的构建。一方面,有研究者认为“:市场细分化促使媒体转向专业化,专业化的媒体急需具有相应专业特长的复合式新闻人才。受市场细分论的启示,新闻媒体为摆脱同质化的竞争,开始追求‘专业化’特色”,这一点如今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二、另一方面

新能力的培养则是尚在探索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包括以下几种能力: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基础能力,即视野与内容;符合新媒体需要的传播手段,即大数据整合、多极化信息获取与传播途径、多媒体表达、网络信息的穿透与同步的能力等。为此,专业建设和教学设置中应坚持“宽口径”的标准。所谓“宽口径”,朱晟利、张子照的研究给出了很贴合财经院系新闻传播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值得认真思考。他们认为:“根据不同的学科专业,选择不同课程体系的结构模式。与传统的课程设置以' 学科本位 ' 为主线不同,地方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可考虑 ' 按学科大类招生、宽口径分流培养 ' 的课程体系结构模式。这种模式将普通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学科和跨学科教育课程整合在一起,适应了特色人才培养的需要。”这应当是我们建设特色专业的体制基础,只有一个充分考虑专业实践的教学体制,才能孕育出合乎市场与行业需求的特色专业。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第3篇

《财经》记者 李虎军

2009年1月27日,中国农历正月初二。

身为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烟台市毓璜顶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的李建远,在这一天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即将正式出版的美国《克隆与干细胞》(Cloning and Stem Cells)杂志(季刊),在其网络版提前刊登了他的一篇关于克隆人类胚胎的论文。

李所在的毓璜顶医院,随即开始筹备一场新闻会,日期定在2月2日,即春节假期后上班的第二天;地点选在烟台国际博览中心。随着“成功获得人类体细胞克隆胚胎”的宣布,李建远和毓璜顶医院的知名度骤然飙升。

然而,争议接踵而至。李建远的“博士”头衔,以及论文的真实性和科学价值,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

“烟台震惊世界”?

李建远及其同事撰写的那篇论文称,他们选择了12名志愿捐献卵细胞的健康女性,经促排卵获得135枚卵细胞;在剔除了卵细胞的细胞核后,再将人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人卵细胞内。这种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也就是通常所称的克隆技术。

他们称,最终成功获得了五枚囊胚,其中四枚的供体细胞来源于成人和胎儿的皮肤,一枚来源于帕金森病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掌握这一技术,是为了进行人类治疗性克隆研究,即从克隆胚胎中提取与患者遗传基因相同的胚胎干细胞,并使其衍生成全新的功能细胞、组织或器官,去取代病变的细胞、组织、器官。

对于李建远的这项研究,一些媒体不乏溢美之词。其中,《烟台晚报》以“‘再生医疗’烟台震惊世界”为题,援引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大元的话说,“此前全世界仅美国掌握着这种技术,毓璜顶医院让中国在‘再生医疗’这一领域,站到了新世纪世界的尖端。”

新华社、《科技日报》和《健康报》发表的报道,也都引用了陈大元的评论,称“这是一项非常先进、非常完整的工作,将给糖尿病患者、老年痴呆症患者、帕金森病等患者带来福音”,“这使得治疗性克隆研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但据《财经》记者了解,上述三家媒体的报道,几乎就是毓璜顶医院提供的新闻稿的“克隆”版本;报道署名中,除了各自媒体的记者,还有一人名叫林乐良,是毓璜顶医院的院长助理。

实际上,毓璜顶医院曾向多位国内专家发出邀请,希望他们出席在烟台举行的那场会。最终出席的是75岁的陈大元,以及72岁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血液科教授田丁。

这两位专家中,陈大元从事过克隆熊猫和克隆牛方面的研究,名气更大,他对这项研究的评论也备受关注。《财经》记者试图联系陈大元,但未获回复。

2月5日下午,在仪器设备据称价值2800多万元的实验室里,53岁的李建远对《财经》记者回忆起自己半路出家的克隆之路。

李建远的本行是血液病和免疫。他曾经在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学习,1996年还与该校免疫学系教授马大龙,共同在《中国免疫学杂志》上发表关于“人重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大肠杆菌的高效表达与鉴定”的论文。这项研究在1999年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马大龙在中国学术界较有影响,长期担任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生物领域专家组成员,并在2007年底当选为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克隆羊多利于1997年问世时,李建远开始对克隆人类胚胎产生了兴趣。他表示,曾在北京大学学习和接触胚胎发育与试管婴儿技术,后又“拜陈大元为老师,学了好几个月的动物克隆”。

1999年5月,李建远从山东省菏泽地区医院调入毓璜顶医院中心实验室,正式走上克隆之路。毓璜顶医院投入巨资购置科研仪器设备,供中心实验室使用。

到2001年,一个规模达1000平方米、“集人功能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干细胞工程研究开发于一体的多功能技术平台”投入使用,并被山东省科技厅批准为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斑驳的学术“拼图”

过去数年中,李建远先后发表了20多篇论文。但《财经》记者注意到,这些论文大多刊登在影响力不大的国内期刊上,而且相当一部分是文献综述,并非原创性研究。而根据医学论文数据库PubMed的检索结果,李建远直到2008年,才在国外期刊上发表了两篇论文。

但在申请经费方面,李建远表现出了相当大的能量。包括匹配经费在内,迄今为止,他已经获得了数以百万元计的资助,其中就有“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山东省和烟台市的重大攻关课题。

此外,他还参与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项目“组织工程学重要基础科学问题研究”。该项目于2005年立项,执行时间为五年,共分为五个课题,经费总计近3000万元。其中,李建远承担的是“同种异体干细胞研究与通用胚胎干细胞库的建立”课题下的一个子课题。

据毓璜顶医院提供的资料,李建远的“863计划”项目填补了山东省卫生系统的空白,“973计划”子项目则填补了山东省医院系统的空白。

在探索克隆人类胚胎之前,李建远还进行过人兔混合胚胎的研究。

与克隆人类胚胎不同的是,人兔混合胚胎研究用兔子卵细胞代替人类卵细胞,将人的体细胞的细胞核,放入去掉细胞核的兔子卵细胞,使其发育到囊胚阶段,并最终提取出胚胎干细胞。由于兔子的生育能力非常旺盛,人兔混合胚胎研究可以大大缓解人类卵细胞来源不足的难题,并为克隆人类胚胎打下基础。

据2005年秋天在上海举行的“东方科技论坛”的简报记载,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李凌松教授特别在论坛上推荐了李建远的报告,指李建远通过构建人兔混合的重组胚,已经“分离培养了胚胎干细胞,传代达100次……从而验证了建立的异种核转移重组胚来源的胚胎干细胞,不仅能在体外无限繁殖,而且具有多能分化能力。这项工作应该属于国际首创”。

不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克隆研究者告诉《财经》记者,上述报告结果令人生疑。而李建远的这项人兔混合胚胎研究,最终未能在需要经过同行评审的学术杂志上公开发表。

李建远对《财经》记者的解释则是,这是因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盛慧珍已经抢先发表了文章。他补充说:“这也只是一个实验基础,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早在2003年8月,盛慧珍就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主办的英文杂志《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首先发表了关于人兔混合胚胎的研究。

有趣的是,《克隆与干细胞》杂志网络版几乎在发表李建远克隆人类胚胎论文的同一时间,也刊登了美国先进细胞技术公司罗伯特・兰扎(Robert Lanza)及其合作者的论文。兰扎等人经过多次实验认为,人兔混合胚胎等人类-动物混合胚胎并不具有多能分化的能力,也就无法产生与患者相匹配的干细胞。

显然,李建远在“东方科技论坛”上的那次报告,与兰扎的研究结论相悖。通常,一项研究只有经过公开发表,并且能够被其他实验室重复,才会最终得到认可。

“博士”盛名之下

令李建远始料未及的是,他所获得的美国诺贝尔医学研究院的博士学位,让他更深地陷入漩涡之中。

在与学术界同行的交流中,李建远一度自称“博士”。例如,《细胞研究》杂志2008年8月刊登了上海国际干细胞研讨会的论文摘要,李建远的一篇会议论文摘要被收录其中。作者简介中,他的身份是“博士、教授”。

《财经》记者注意到,在烟台市科学技术协会网站的李建远简介上,其学位或者学历一栏也是“博士”。

但著名学术打假网站“新语丝”及媒体此后的调查都显示,所谓美国诺贝尔医学研究院,并非一个正规、具有博士授予权的机构。因此,李的学历,颇有些“山寨”的意味。

谈及自己的“博士学位”时,李建远对《财经》记者回应说: “当初比较年轻,接受了荣誉,现在这个年龄给什么都无所谓了。”

“学历高低和研究成果有多大关系吗?”他颇有些委屈,“他们对这方面感兴趣,对科学不感兴趣。”

不过,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学历真假与学历高低截然不同,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克隆研究者对《财经》记者直言,如果一个人连博士学位都可以造假,“我们怎么去相信他的研究数据?”

目前尚不清楚,在李建远申请“863计划”和“973计划”等课题时,是否借助了“博士学位”。根据科技部颁布的条令,如果在申请国家科技计划中存在简历造假等不端行为,应受到从警告、解聘到终止项目不等的处罚。

2月10日,《京华时报》报道称,李建远表示已经将克隆人胚胎成果上报到山东省科技厅,成果验收进入了程序性阶段,验收会的具体日期由科技厅决定。

《财经》记者随后致电山东省科技厅办公室,对方称是否进行成果验收尚不清楚。

截至2月13日发稿时,科技部尚未回应《财经》记者的采访要求。

李建远参与的“973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曹谊林则告诉《财经》记者,整个项目仍在进行之中,“还没有到结题的阶段”。

对于李的这一成果,人们之所以如此小心谨慎,是因为在过去几年中,克隆人类胚胎这个研究领域,已经充斥了太多的戏剧性。

早在2004年至2005年,韩国科学家黄禹锡就曾在美国《科学》杂志,称已成功克隆出人类胚胎,并获得了与病人基因相符的胚胎干细胞,最终却被证实系造假,令世人震惊。

在中国,早在2003年,中南大学生殖与干细胞工程研究所教授卢光就在中国科学杂志社旗下的《科学通报》英文版报告称,利用流产胎儿的体细胞获得了克隆人类囊胚。但这一研究似乎未得到学术界的普遍承认。

2008年1月,美国Stemagen公司的安德鲁・弗伦奇(Andrew French)等人在《干细胞》(Stem Cells)杂志称,首次利用成人的体细胞获得了克隆人类囊胚。或许是对“黄禹锡事件”心存忌惮,该公司还将其获得的囊胚送到一家名为Genesis Genetics的公司,进行了DNA鉴定。

在李建远实验室的一角,放着两个大冰箱。实验室工作人员告诉《财经》记者,剩余的克隆人类囊胚,就冷藏在冰箱之中。李建远表示,必要的话,他可以提供克隆人类囊胚的材料,供第三方鉴定。

《克隆与干细胞》主编、英国爱丁堡大学教授伊恩・威尔穆特(Iam Wilmut)也告诉《财经》记者,他对李建远发表在该杂志的这一研究论文抱有信心(confident)。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第4篇

5月17日下午,新华财经有限公司「新华财经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金融工程和风险管理中心等单位联袂举办的“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学术研讨会”于北京召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法规部副主任刘晓勇、花旗银行全球客户主管Julia Sutton女士等专家就中国银行业如何有效地实施巴塞尔协议标准II及其挑战、新资本协议与银行风险管理、商业高敏度数据与风险管理等话题作了精彩演讲。

新华财经成立于1999年11月,是一家领导市场的中国金融信息及媒体公司,股份于东京证交所创业板上市。新华财经为全球的金融机构、公司和分销商提供专门的内容服务平台,涵盖指数系列、资信评级、财经新闻和投资者关系服务。新华财经还通过附属公司新华财经传媒有限公司(纳斯达克:XFML),在中国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和户外广告等多种媒体上进一步传播其资讯。

2008中国首席财务官论坛召开

三十年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令世界瞩目的深刻变化,让中国走向了世界,融入了国际大家庭。首席财务官CFO们也将肩负着更高的使命。5月7日,由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与REX公关主办的2008中国首席财务官论坛在北京召开,为中国的首席财务官们,提供了一次与全球大师面对面沟通的机遇。

中国国家财政部部长助理张通先生代表财政部致词:中国经济,已经越来越融入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之中。在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大趋势推动下,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与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美国前财长约翰・斯诺到场并以“国际贸易的风险与机遇”为主题发言。他指出,资本市场、股票市场,要想成功地运行,离不开公众的投资者的信心。他对中国CFO们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和金融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表示赞赏。

Five Stars•金融论坛

为促进中国金融学研究和高校间学术交流,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北京大学、长江商学院、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协办的“Five Stars•金融论坛”开幕仪式暨首场论坛将于2008年6月3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Five Stars•金融论坛”意在建成常设性的学术研讨机制,广泛邀请从事前沿性研究的教研人员展示成果,并推动国内学术界与国际知名学者间对话,将论坛打造成为国内代表性的学术交流平台。诚挚邀请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学者和青年学生关注和积极参与本论坛。

“Five Stars 金融论坛”下设理事会,由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院长、普林斯顿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熊伟任主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刘力、长江商学院教授曹辉宁、清华大学金融系副教授何平、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吴仰儒任常务理事。理事会的主要职责是会议的组织筹备和稿件遴选。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经评论;通俗化;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财经评论需要把抽象的内容大众化。财经评论只有以通俗化的语言来表达抽象的经济学理论和知识才能对受众产生影响或启迪,才能说实现了价值,而且财经评论既不能太深奥又不能太浅显,必须做到深入浅出,直诉易懂。

一、专业概念的通俗化

诚然,即使在学术论文中概念的解释也是必要的。许多人误认为在财经评论中只要将复杂深奥的专业名词进行解释就做到了通俗化,其实这是不了解经济学研究的规律。人们在日常经济生活中已形成了经济事物的各种概念,用以理解经济事物之间的联系。但是这些概念是仅停留在经济活动表层的概念。并不能反映经济活动的本质。经济学家在经济研究过程中从这些概念出发。对经济活动进行科学抽象,赋予这些概念反映事物本质的科学内容,形成了反映事物本质的新概念。这是一个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把握经济活动的运动规律。而在表述这些概念时。叙述方法则必须与研究方法有所不同,还有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从抽象到具体并不是一个解释概念的通俗化过程,而是经济分析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是将抽象层次已经清楚认识了的事物放到更加具体的关系下,考察它在新的关系下所增加的规定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性质的变化。或者说是用概念背后反映的经济活动的本质规律来重新认识现实中人们约定俗成的概念,也可以说是用包含这个概念的理论来解释具体的实际问题、解释具体经济现象之间联系。而现实中有人常常把自己还没“吃透”的大量经济学术语堆砌在财经评论中。

专业概念的通俗化其实是在考验“定理理论的译制力”。没有扎实的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功底,很难做到深入浅出地把生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进行“草根化”处理,变成浅显易懂的生活化语言。

二、分析过程的通俗化

财经评论的通俗化需要与专业深度有机的结合。但这却不是容易做到的。经济学研究过程或者是一个复杂的演绎过程,或者是一个繁琐的计算过程,如果将这些研究过程直接写出就变成了学术论文。财经评论重要的是展示分析的结果,这些结果应该是明白易懂的,可以直接为受众接受。

基于经济学研究范式这个分析过程的通俗化要求是:首先对评论问题的重要性进行说明,使受众明白评论的价值;其次对同类问题,前人研究看法应该提及,这样既可使受众明白该评论的新贡献,也可使受众作一个比较思考;第三对资料、数据的收集方法、来源必须作交代。这样,内行看了也可思考评论结论的可靠性。还应该向读者解释数据。并准确地说明这些数据是如何有助于解决所研究的问题。一篇仅仅提出原始数据以及一些未加解释的事实(表格、图表、直方图)组成的报告,令受众感觉乏味,也不会有任何意义。

繁琐的研究过程不在普通评论中出现。但是并不会浪费。其实可以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比如日本的《日本经济新闻》向国内外金融、企业和商业界提供各种权威的经济信息与动向的专业分析。

三、通俗化的途径

财经评论既要专业化又要通俗化,因而对从业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于是人们呼吁学者型记者。学者型记者是学者与记者的有机组合,是既有记者的新闻敏感、采写能力。又兼有学者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的新闻记者。国外的许多受过严格研究训练的财经评论名家都是属于此类。

同时,记者型专家也应运而出,这就是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公共知识分子是经常在公共媒体上就社会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专业分析和评论的知识分子。这种评论很有权威性。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机制;教学效果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应用型人才,然而,面临以知识为特征的新经济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变革教学机制,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是当代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和努力解决的课题。

一、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特征的转变

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其教学内容相对侧重于政策法规、制度程序和要式凭证等的讲解与掌握,因而其现实性、可操作较强。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财经类专业知识的更新频率加快了,现行的教学与实践脱节现象日渐明显。为此,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教学特征应突出为:教学的目的不只在于训练学生毕业时即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应更加强调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胜任的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

二、目前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学质量总体上不容乐观。近年来随着各院校生源的不断扩大,学生在校人数普遍超过其可容纳能力。院校基础设施不足,师资力量不够,教学质量普遍堪忧。教学质量的根本提高应源自教学机制的有效运行和不断创新,如果教学机制上出现了问题,则教学质量的下滑将是长期性的,不可逆转的。对现阶段教学机制的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几个问题及形成原因笔者分析如下:

1.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目前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从总体上来说基本适应未来需要,但仍存在许多问题。譬如,财务会计学课程的内容随着相关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出台,已变得十分庞杂,教师普遍的做法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裁剪,结果是学生不能形成对财务会计学的完整知识体系。

2.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或一般,教学现代化手段使用程度不高。目前财经类专业教学的基本手段主要是教师讲授,对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严重不足,院校教学机制中缺乏对教师教学方法改进与提高的督导与激励,从而使得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投人不够,教学效果自然不够理想。

3.教材的适用性不强。大多数院校所选用的教材来源不外乎两种情况,即外购和自编。由于财经类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时代感,所以外购的教材在内容上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某些不适应性。此时,自编教材就显示出其具有的灵活性,但也应看到自编教材的内容更多的出于任课教师的个人选择,导致其适用性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4.考试方式单调,毕业论文敷衍,且严重抄袭他人。财经类专业的课程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单纯的试卷笔答并不能考核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高分低能”现象普遍存在。许多毕业生毕业论文撰写投入不够,抄袭严重,但仍能轻松过关,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整个学习风气。

5.专业实习效果不佳。目前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实习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各企事业单位出于会计账簿及信息安全的角度考虑,不愿让学生实际接触账簿。因此,很多学生根本无法从实习中获得完备有效的实践经验。

(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较强,但毕业生却倍威信心不足。从总体上讲,人才市场对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需求量还是很大的,但从有关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自信心不强。造成这种晴况的直接原因是用人单位对财经类专业的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比如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等等,广大毕业生对此感到压力很大。

(三)教师素质有待迁一步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及知识的创新,使得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越发显得迫切。目前各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专业教师学历水平大多为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但很多现职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各院校而成为专业教师的,因而缺乏实践经验。由于财经类专业知识的实践性很强,而许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这方面对学生的帮助不大。

(四)学校学术氛围淡薄,学术研究的动力不足。由于近年来各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致使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整日忙于教学,许多教师都戏称自己成了“上课机器”,对日常的授课质量的保证都感到吃力,更无暇顾及学术研究。另外,一些院校对学术研究重视不够,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在任期考核指标中没有学术研究等方面的量化标准,致使很多院校教师的中坚力量缺乏学术研究的动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目前各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整体水平一般,在某些方面甚至令人担忧,财经类专业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

三、提高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调整锞程设置,提倡小班教学。专科院校的财经类学生应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知识的更新,对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的了解和掌握也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财经类学生应使自己培养成动手能力强且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较为广泛知识面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各院校应就现行课程设置中不符合这种要求的地方进行改革或调整,譬如合理设定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内容,提高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教学总学时的比重,突出专业外语、信息化技术、管理制度等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说明的是,就教学而言,教师授课班级的数量和规模,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对每个学生关心照顾的程度的大小。其主要表现在,首先班级数量和规模对课堂教学管理的影响,如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方面。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在小班级的情感交流比大班级更为有利。其次,班级数量和规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格拉斯一斯密斯曲线表明,学生的平均学习成绩随着教师授课班级数量和规模的缩小而提高,而且当授课的规模缩小到15人以下时,其效果迅速提高。有关研究表明,教小班的教师教学积极性高,精神状态好,更喜欢与学生交流,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更满意。为此,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尽量以小班授课将有利于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选教材,增加动手能力的考核,强化毕业论文撰写的规范化。针对财经类专业知识的法规性、程序化、实物性的特征,充分注重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会使得课堂教学拉进与实务操作的距离,增强教学的现实感和趣味性;教材的选用应注重其内容的时代感和实务上的可操作性(这一点对专科学生尤为重要),同时兼顾学科的理论性和前瞻性;改变课程考核单一的笔试形式,适当增加并逐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测试在课程总评成绩中的比例,这将有利于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和培养。学校应加强毕业论文撰写的管理和规范,严格论文的选题、文献的参考、论文的答辩以及成绩的评定,对不符合论文撰写规范的学生要加强督导。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观念,激霞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兴趣,多渠道改善实习形式,提高实习致果,嘈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自信心。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是要善于引发和激励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变学会为会学,让学生最大限度发挥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在教学中可多样化作业的类型,特别是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研究,这会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解决实习难问题的方法有:建立实习基地,实施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共建工程;多样化实习形式,如做模拟实验题,案例分析;将实践中的专家、能手请进校园“献身”说法和指导在校学生,等等。另外,在课堂教学以及作业的批改等方面亦可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起到提高学生素质的功效。

(四)注重学校内学术氛围的营造,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自身素质,培养跨世纪教师队伍。自由、开放、活跃的学术风气,是各院校长期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各院校还要广开渠道,为在岗青年教师的业务深造积极创造条件,对新教师的招收要注重其学历水平、科研能力以及实践经验的考查,同时要形成制度约束,激励和监督教师的知识更新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切实提高“双师”型教师在全体教师当中的比重。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机制;教学效果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应用型人才,然而,面临以知识为特征的新经济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变革教学机制,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是当代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和努力解决的课题。

一、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特征的转变

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其教学内容相对侧重于政策法规、制度程序和要式凭证等的讲解与掌握,因而其现实性、可操作较强。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财经类专业知识的更新频率加快了,现行的教学与实践脱节现象日渐明显。为此,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教学特征应突出为:教学的目的不只在于训练学生毕业时即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应更加强调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胜任的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

二、目前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学质量总体上不容乐观。近年来随着各院校生源的不断扩大,学生在校人数普遍超过其可容纳能力。院校基础设施不足,师资力量不够,教学质量普遍堪忧。教学质量的根本提高应源自教学机制的有效运行和不断创新,如果教学机制上出现了问题,则教学质量的下滑将是长期性的,不可逆转的。对现阶段教学机制的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几个问题及形成原因笔者分析如下:

1.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目前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从总体上来说基本适应未来需要,但仍存在许多问题。譬如,财务会计学课程的内容随着相关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出台,已变得十分庞杂,教师普遍的做法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裁剪,结果是学生不能形成对财务会计学的完整知识体系。

2.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或一般,教学现代化手段使用程度不高。目前财经类专业教学的基本手段主要是教师讲授,对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严重不足,院校教学机制中缺乏对教师教学方法改进与提高的督导与激励,从而使得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投人不够,教学效果自然不够理想。

3.教材的适用性不强。大多数院校所选用的教材来源不外乎两种情况,即外购和自编。由于财经类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时代感,所以外购的教材在内容上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某些不适应性。此时,自编教材就显示出其具有的灵活性,但也应看到自编教材的内容更多的出于任课教师的个人选择,导致其适用性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4.考试方式单调,毕业论文敷衍,且严重抄袭他人。财经类专业的课程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单纯的试卷笔答并不能考核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高分低能”现象普遍存在。许多毕业生毕业论文撰写投入不够,抄袭严重,但仍能轻松过关,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整个学习风气。

5.专业实习效果不佳。目前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实习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各企事业单位出于会计账簿及信息安全的角度考虑,不愿让学生实际接触账簿。因此,很多学生根本无法从实习中获得完备有效的实践经验。

(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较强,但毕业生却倍威信心不足。从总体上讲,人才市场对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需求量还是很大的,但从有关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自信心不强。造成这种晴况的直接原因是用人单位对财经类专业的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比如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等等,广大毕业生对此感到压力很大。

(三)教师素质有待迁一步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及知识的创新,使得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越发显得迫切。目前各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专业教师学历水平大多为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但很多现职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各院校而成为专业教师的,因而缺乏实践经验。由于财经类专业知识的实践性很强,而许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这方面对学生的帮助不大。

(四)学校学术氛围淡薄,学术研究的动力不足。由于近年来各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致使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整日忙于教学,许多教师都戏称自己成了“上课机器”,对日常的授课质量的保证都感到吃力,更无暇顾及学术研究。另外,一些院校对学术研究重视不够,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在任期考核指标中没有学术研究等方面的量化标准,致使很多院校教师的中坚力量缺乏学术研究的动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目前各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整体水平一般,在某些方面甚至令人担忧,财经类专业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

三、提高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调整锞程设置,提倡小班教学。专科院校的财经类学生应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知识的更新,对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的了解和掌握也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财经类学生应使自己培养成动手能力强且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较为广泛知识面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各院校应就现行课程设置中不符合这种要求的地方进行改革或调整,譬如合理设定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内容,提高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教学总学时的比重,突出专业外语、信息化技术、管理制度等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说明的是,就教学而言,教师授课班级的数量和规模,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对每个学生关心照顾的程度的大小。其主要表现在,首先班级数量和规模对课堂教学管理的影响,如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方面。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在小班级的情感交流比大班级更为有利。其次,班级数量和规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格拉斯一斯密斯曲线表明,学生的平均学习成绩随着教师授课班级数量和规模的缩小而提高,而且当授课的规模缩小到15人以下时,其效果迅速提高。有关研究表明,教小班的教师教学积极性高,精神状态好,更喜欢与学生交流,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更满意。为此,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尽量以小班授课将有利于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选教材,增加动手能力的考核,强化毕业论文撰写的规范化。针对财经类专业知识的法规性、程序化、实物性的特征,充分注重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会使得课堂教学拉进与实务操作的距离,增强教学的现实感和趣味性;教材的选用应注重其内容的时代感和实务上的可操作性(这一点对专科学生尤为重要),同时兼顾学科的理论性和前瞻性;改变课程考核单一的笔试形式,适当增加并逐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测试在课程总评成绩中的比例,这将有利于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和培养。学校应加强毕业论文撰写的管理和规范,严格论文的选题、文献的参考、论文的答辩以及成绩的评定,对不符合论文撰写规范的学生要加强督导。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观念,激霞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兴趣,多渠道改善实习形式,提高实习致果,嘈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自信心。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是要善于引发和激励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变学会为会学,让学生最大限度发挥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在教学中可多样化作业的类型,特别是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研究,这会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解决实习难问题的方法有:建立实习基地,实施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共建工程;多样化实习形式,如做模拟实验题,案例分析;将实践中的专家、能手请进校园“献身”说法和指导在校学生,等等。另外,在课堂教学以及作业的批改等方面亦可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起到提高学生素质的功效。

(四)注重学校内学术氛围的营造,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自身素质,培养跨世纪教师队伍。自由、开放、活跃的学术风气,是各院校长期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各院校还要广开渠道,为在岗青年教师的业务深造积极创造条件,对新教师的招收要注重其学历水平、科研能力以及实践经验的考查,同时要形成制度约束,激励和监督教师的知识更新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切实提高“双师”型教师在全体教师当中的比重。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第8篇

研究生毕业时,我拉着行李箱站在学校门口与闺蜜话别。没有长亭芳草,只有前途漫漫。我们都从新闻系毕业,她去了一家央企从事公关工作,我来到报社成为财经记者。告别了近二十年的校园生活,我们都对未来充满想象。而短短一年之后,事情的发展却超乎我们当初的想象。

于她来说,代替每周一次课业论文的是几乎每周都有的加班;而我以前每周一次的论文写作变成了每天至少一次的新闻采写。

当然超乎想象的不止于此。相比我北上而她南下的距离,我们之间最遥远的时刻是在半年前接到她电话时。她手里是企业当时新闻事件的稿件,而我手里拿着采访的录音笔。我们从当年李普曼的共同虔诚信徒,到现在成为天平两端的甲乙――她的本职工作是维护企业在新闻事件中的声誉,我的本职工作是跟踪事态进展。她要保持立场,而我要挖掘新闻。

与社会新闻记者和深度新闻记者的惊心动魄日日常新不同,财经新闻记者的日常工作多半是无聊的,终日面对的是枯燥的数字和费解的术语,打交道最多的就是企业的公关人员以及那些大咖们的助理。

很多人很快就会感到绝望,腻烦重复的季度报表,厌倦与企业公关打交道。很抱歉我以这么绝望的事实来开启我的讲述,然而不破又怎么能立?

枯燥的走势图、繁复的财务数据、费解的金融名词,没有山高水长也没有血光凶险,但我依然觉得,财经新闻报道的有趣程度丝毫不输于其他新闻报道。没有声色灵动的新闻现场,但看似无聊的数据背后隐藏着公司的内幕动态、经济的运行走向,甚至每一位投资者口袋钱包的变化。而这种有趣独属于财经新闻。

有人说,财经新闻记者需要专业知识储备,有一定的门槛。我认同这一点,毫不客气地说,我认为财经新闻记者是记者里最无限接近新闻专业主义的。

但在不断的稿件写作中,我慢慢发现,如果只是日复一日陷入那些数字和动态事件里,很快就将面临碰到天花板的绝望以及理想的破灭。

印象最深的一次事件,是我写完一个话题型企业家的专访稿,领导对我说,“采访扎实,但你还欠缺把故事讲好的能力。”

为什么?领导告诉我,“采”最重要的东西古今如一,想尽办法去挖掘去靠近真相;但如今的“写”,不应该成为记叙铺陈事实的杂货铺,而应该成为别具匠心的精品店。

传统媒体人所创造的东西越来越不能被称作新闻,因为所写之闻已经是明日黄花。在公开的财报股民随点可阅、各家企业都已经拥有公众账号直接面对受众时,咀嚼残羹冷炙已经毫无意义,那么传统媒体的价值在哪里?记者的价值又在哪里?

在后来的采写中我慢慢感到,写新闻并不难,而把新闻背后事实的逻辑为读者点清挑明才是当下记者一职最富有挑战的任务之一。正如高明勇老师在《新闻的逻辑》中所指,于记者而言,与一般的技能相比,追求思维的有效性更为重要。

我想,做更深层次的解读、为读者提供更有逻辑的思考方式是媒体人最好的选择。而实际上所有有所追求的媒体都在朝这一方向努力。对于记者个体来说,我觉得与其自许是财经新闻记者,不如说是财经分析师。长期深耕在一个领域的记者,只要有所追求,必然可以成为专家。

当一个记者对于他所负责的领域拥有不输于行业内资深人士的了解和认识之后,不仅能够很快捕捉到行业里真正有价值的新闻,而且他所写出来的稿件将不止是一篇普通的新闻,其价值许多时候并不亚于权威机构的一篇研究报告。

我想,在自媒体时代,一个拥有专业知识的记者,根本不需要为媒体的前景而杞人忧天。一种媒体形式也许会消亡,但新闻价值和人类对于有效信息的渴求,在信息垃圾日益泛滥的年代只会日益凸显。

一流的财经新闻记者,与其说是记录者,不如说是分析者,他能够为读者在海量的信息潮流里挑选出最有价值的信息,并用严谨的逻辑为读者讲述事实还原真相,我想这也是多年前新闻理论界摒弃的、却是目前传统媒体的生路之一――最大限度地接近“本质真实”。在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拥有这种素养的记者,永远无可替代。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机制;教学效果

前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应用型人才,然而,面临以知识为特征的新经济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变革教学机制,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是当代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和努力解决的课题。

一、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特征的转变

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其教学内容相对侧重于政策法规、制度程序和要式凭证等的讲解与掌握,因而其现实性、可操作较强。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财经类专业知识的更新频率加快了,现行的教学与实践脱节现象日渐明显。为此,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教学特征应突出为:教学的目的不只在于训练学生毕业时即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应更加强调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胜任的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

二、目前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学质量总体上不容乐观。近年来随着各院校生源的不断扩大,学生在校人数普遍超过其可容纳能力。院校基础设施不足,师资力量不够,教学质量普遍堪忧。教学质量的根本提高应源自教学机制的有效运行和不断创新,如果教学机制上出现了问题,则教学质量的下滑将是长期性的,不可逆转的。对现阶段教学机制的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几个问题及形成原因笔者分析如下:

1.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目前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从总体上来说基本适应未来需要,但仍存在许多问题。譬如,财务会计学课程的内容随着相关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出台,已变得十分庞杂,教师普遍的做法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裁剪,结果是学生不能形成对财务会计学的完整知识体系。

2.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或一般,教学现代化手段使用程度不高。目前财经类专业教学的基本手段主要是教师讲授,对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严重不足,院校教学机制中缺乏对教师教学方法改进与提高的督导与激励,从而使得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投人不够,教学效果自然不够理想。

3.教材的适用性不强。大多数院校所选用的教材来源不外乎两种情况,即外购和自编。由于财经类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时代感,所以外购的教材在内容上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某些不适应性。此时,自编教材就显示出其具有的灵活性,但也应看到自编教材的内容更多的出于任课教师的个人选择,导致其适用性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4.考试方式单调,毕业论文敷衍,且严重抄袭他人。财经类专业的课程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单纯的试卷笔答并不能考核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高分低能”现象普遍存在。许多毕业生毕业论文撰写投入不够,抄袭严重,但仍能轻松过关,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整个学习风气。

5.专业实习效果不佳。目前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实习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各企事业单位出于会计账簿及信息安全的角度考虑,不愿让学生实际接触账簿。因此,很多学生根本无法从实习中获得完备有效的实践经验。

(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较强,但毕业生却倍威信心不足。从总体上讲,人才市场对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需求量还是很大的,但从有关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自信心不强。造成这种晴况的直接原因是用人单位对财经类专业的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比如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等等,广大毕业生对此感到压力很大。

(三)教师素质有待迁一步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及知识的创新,使得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越发显得迫切。目前各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专业教师学历水平大多为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但很多现职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各院校而成为专业教师的,因而缺乏实践经验。由于财经类专业知识的实践性很强,而许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这方面对学生的帮助不大。

(四)学校学术氛围淡薄,学术研究的动力不足。由于近年来各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致使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整日忙于教学,许多教师都戏称自己成了“上课机器”,对日常的授课质量的保证都感到吃力,更无暇顾及学术研究。另外,一些院校对学术研究重视不够,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在任期考核指标中没有学术研究等方面的量化标准,致使很多院校教师的中坚力量缺乏学术研究的动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目前各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整体水平一般,在某些方面甚至令人担忧,财经类专业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

三、提高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调整锞程设置,提倡小班教学。专科院校的财经类学生应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知识的更新,对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的了解和掌握也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财经类学生应使自己培养成动手能力强且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较为广泛知识面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各院校应就现行课程设置中不符合这种要求的地方进行改革或调整,譬如合理设定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内容,提高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教学总学时的比重,突出专业外语、信息化技术、管理制度等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说明的是,就教学而言,教师授课班级的数量和规模,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对每个学生关心照顾的程度的大小。其主要表现在,首先班级数量和规模对课堂教学管理的影响,如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方面。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在小班级的情感交流比大班级更为有利。其次,班级数量和规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格拉斯一斯密斯曲线表明,学生的平均学习成绩随着教师授课班级数量和规模的缩小而提高,而且当授课的规模缩小到15人以下时,其效果迅速提高。有关研究表明,教小班的教师教学积极性高,精神状态好,更喜欢与学生交流,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更满意。为此,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尽量以小班授课将有利于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选教材,增加动手能力的考核,强化毕业论文撰写的规范化。针对财经类专业知识的法规性、程序化、实物性的特征,充分注重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会使得课堂教学拉进与实务操作的距离,增强教学的现实感和趣味性;教材的选用应注重其内容的时代感和实务上的可操作性(这一点对专科学生尤为重要),同时兼顾学科的理论性和前瞻性;改变课程考核单一的笔试形式,适当增加并逐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测试在课程总评成绩中的比例,这将有利于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和培养。学校应加强毕业论文撰写的管理和规范,严格论文的选题、文献的参考、论文的答辩以及成绩的评定,对不符合论文撰写规范的学生要加强督导。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观念,激霞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兴趣,多渠道改善实习形式,提高实习致果,嘈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自信心。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是要善于引发和激励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变学会为会学,让学生最大限度发挥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在教学中可多样化作业的类型,特别是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研究,这会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解决实习难问题的方法有:建立实习基地,实施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共建工程;多样化实习形式,如做模拟实验题,案例分析;将实践中的专家、能手请进校园“献身”说法和指导在校学生,等等。另外,在课堂教学以及作业的批改等方面亦可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起到提高学生素质的功效。

(四)注重学校内学术氛围的营造,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自身素质,培养跨世纪教师队伍。自由、开放、活跃的学术风气,是各院校长期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各院校还要广开渠道,为在岗青年教师的业务深造积极创造条件,对新教师的招收要注重其学历水平、科研能力以及实践经验的考查,同时要形成制度约束,激励和监督教师的知识更新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切实提高“双师”型教师在全体教师当中的比重。

财经媒体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财经媒体 第一财经 品牌战略

目前,国内主要财经媒体有以下两大类型:第一,跨媒体财经资讯方阵。包括北京“联办系”媒体方阵、深圳证券时报跨媒体系列、上海文广集团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第二,单一财经资讯平台。包括纸质媒体,电视广播,网络,财经资讯公司。①

近几年国内财经媒体竞争愈发激烈,但尚未出一家独大的现象,财经媒体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而国外财经巨头正以各种形式进入我国财经媒体市场,国内财经媒体急需抢占竞争优势。欲在激烈的竞争中制胜,制定并执行完整规范可行的品牌策略是财经媒体的最优选择。而建立强大品牌的最终目标也是更快更好地实现企业盈利目的以及在领域竞争中获得优势,不至落入竞争背后的“鸿沟”。

一、跨媒体平台和资源整合构建品牌形象

国内明确提出“跨媒体平台+专业财经资讯提供商”概念的财经媒体商目前只有第一财经。②第一财经(全称为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作为一个提供专业财经新闻和资讯的专业财经媒体集团,目前已经形成拥有报纸、频道、频率、杂志、网站和研究院“六合财”(即第一财经日报、第一财经电视、第一财经广播、第一财经周刊、第一财经网站、第一财经研究院)的跨媒体传播平台(如图1),是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种最完整的财经媒体集团,并在积极探索数字媒体业务(如无线业务)和金融商业信息服务业务(如实时财经新闻业务和数据库业务)。

它的财经资讯产品(如第一财经指数、行业分析报告、行业数据库及金融资讯终端)和财经公关产品(如《第一财经》论坛、企业社会责任论文、会展及培训)等一系列媒体衍生品也在逐渐壮大并为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第一财经利用品牌辐射效应,兼顾发展财经衍生品,从而拓展其品牌价值,形成品牌的规模效益,使其运作有条不紊。

图1:“第一财经”品牌运作构架图

媒体品牌定位是品牌建构的基础,是品牌建立的前提。创建强势品牌要首先进行品牌定位,品牌定位决定品牌特性和品牌发展动力。③第一财经在产品线、产业链不断延长的同时,各级产品又拥有各自的品牌战略和推广策略,特别是在品牌定位上具有明显差异性。在这种机构内部多元化的状态下,第一财经保持了各级产品品牌定位的独特性,并未将其高度一致地推到第一财经媒体唯一指定品牌定位下,而是将其融入到混合品牌战略中来。这无疑为第一财经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绿色通道”。

在产品多元化发展的同时,第一财经积极实现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品牌资源上的整合和共享以及相互贯通的优化组织结构。

品牌的创建离不开企业各个业务部门和全体员工的努力和创造。无论是媒介产品生产部门还是经营性部门、行政监管部门,每一个工作人员及部门所展现出来的形象都代表着第一财经主打品牌形象,并集成第一财经的品牌价值。同时,优秀的记者、编辑、主持人、评论员等工作人员为第一财经扎扎实实地做好内容提供,充实第一财经自身内部,专注主营业务,为品牌的持续胜出提供可靠的基础,避免品牌贬值。

通过对自身价值的细分,第一财经在受众定位上逐渐明确,将其目标受众定位在“三最人群”:一、最具决策力;二、最具消费力;三、最具影响力。④主要是投资者、潜在投资者以及投资边缘人群等社会的主流精英阶层。针对这类群体,了解并把握他们的资讯需要模式,第一财经将信息资源定位为以提供高质量的财经资讯为主。在专注于主营业务的前提下,保证信息质量、“宁缺毋滥”、“以一当十”,在信息整合的过程中,第一财经打造了“专而精”的品牌运作战略。

如笔者在上文所述,第一财经作为拥有跨媒体传播平台的专业财经媒体,其各级产品的品牌定位各有特色。对于品牌多样化,第一财经采取混合品牌战略,整合品牌资源,全方位地打造其他媒体所无法轻易效仿和复制的“软实力”。其中,中国领先专业财经媒体第一财经在进入第七个年头之际,重磅推出全新数字媒体服务品牌――“ONE”。对整个文化产业体制改革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⑤体现出参与构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软实力”的精神追求,着力打造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华语财经资讯平台。

二、第一财经品牌战略诉求对品牌的增值效果

实施品牌化战略的目的即利用品牌已有的声誉和影响,迅速将产品推向市场。第一财经的品牌经营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品牌价值形成时期――定位确立,品牌身份认同;品牌价值拓展时期――信任感的适当拓展,品牌产业链展开;品牌价值高速膨胀时期――品牌无形资产形成并释放巨大的有形效益。目前,第一财经正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交接地带。跨地域、跨新旧的媒体平台在搭建,跨行业的产业链条在构建,第一财经正在探寻拓展、扩张之路。⑥

第一财经从诞生之际,就将品牌战略诉求确定为“专业权威的财经资讯服务代表”⑦,“为你创造价值”是整体品牌的定性。对受众有冲击力的诉求点才能真正引起市场号召力,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第一财经高起点地将自身定位为“专业化”、“权威性”的财经媒体,首先建立在其高度整合的优势资源的基础上,有底气什么都不怕,何况作为唯一一个结合跨媒体平台和专业财经资讯提供商双重身份的财经媒体,第一财经有这个资格。其次,第一财经所在地上海正加速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面对路透社、彭博社等境外金融与财经资讯供应商和国内其他具有较高实力的财经媒体的竞争,第一财经需要打造更专业更权威的财经媒体资讯平台,只有抢占财经媒体市场、扩大传播影响力,才能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占一席之地,获得不断升级的地位。所以“专业化”和“权威性”是品牌战略的高端化起点,也是其无形品牌形象的塑造基点。

在第一财经品牌产业链的整体布局过程当中,贯穿始终的就是品牌价值。第一财经具有前瞻性地将产业链拓展到财经衍生产品,构建其整体性的宏观的媒体品牌,从而实现品牌价值的增值,获得多领域的附加价值,进一步放大品牌的无形资产。可以说,品牌增值才是最终意义上的品牌战略目标。

为包括商界领袖、企业管理精英、金融投资专业人士、经济工作管理者、创业者和相关需要经济资讯及知识的受众提供高质量的财经资讯,是第一财经品牌高端化的出发点和关键点。第一财经凭借其专业化的资源和财经产品,利用其跨媒体传播平台这一优势全方位地向其受众提品和资讯,提供专业的市场前景预测以及解决策略。第一财经定位起点较高,同时其受众群体高端化专业化,也无形间提高了其品牌形象,为延伸品牌效益提供了有力机会,促进整体品牌推广,获得最大的传播效果和品牌增值。

三、财经媒体品牌塑造的新出路

今年年初,宁夏电视台与上海广播电视台合办宁夏电视台综合频道开播,上海广播电视台第一财经将与宁夏电视台综合频道结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媒体资源、内容产品、市场运营和人才技术等诸多方面,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形成资源共享、品牌共塑、业务共赢和事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跨地域合作新格局。第一财经正努力探索“制播分离”的改革新模式,为宁夏电视台综合频道制作高品质的专业财经节目,为投资者、商界人士和经济决策者创造价值。这是第一财经走向全国,服务全国电视观众的重要举措,将为中国广大投资者和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高质的财经新闻和深度评析,并将逐步实现覆盖全国、服务全国的发展目标,为中国未来经济贡献力量。

与受众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了解受众需求和市场发展状况、保证财经资讯的全面性和时新性、权威财经信息为受众群服务,财经媒体应充分发挥自身已形成的品牌优势,从单纯的媒体品牌产品竞争转到品牌理念所延伸到的各个领域的竞争上来,延伸品牌包括自身的内涵的提升和面向社会的外延的扩展⑧。利用财经产业价值链构建巨大的商业价值,努力提高其品牌市场占有能力,从“制播分离”的改革模式中走“跨媒体合作”的品牌战略是值得国内财经媒体品牌塑造借鉴的。■

参考文献

①②刘珍,《国内知名财经媒体及财经资讯公司分析》,中华传媒网学术网,academic.省略/article.php?id=1673

③汤伟清,《浅谈媒介品牌定位、形象建构与管理》,《法制与经济》,2009年4月总第201期

④孙佳,《从“第一财经”剖析媒体品牌》,中国知网,上海戏剧学院硕士毕业论文

⑤《第一财经进军数字媒体 推出全新服务品牌“ONE”》, 《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9月4日第A01版

⑥高韵斐,《第一财经跨媒体传播及其运作的实践与思考》,《理论前沿》,2009年第15期

⑦李岚,《第一财经产业价值链研究报告》,新浪财经finance.省略/hy/20071126/15414216836.shtml

⑧范以锦,《凭借多品牌战略 打造强势媒体集团》,《新闻战线》,2002年第12期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07级新闻系)

上一篇:体育产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农村集体经济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