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创新

时间:2022-04-07 08:38:17

少数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创新

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是我们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如何传承和推广传统体育是新时代繁荣体育文化的关键,传统体育在高校的传承与创新可以为我国传统体育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提高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动力。本文论述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传承的意义,分析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传承与创新的优势,探讨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传承与创新的困境、从思想上提升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视、加强政策支持,健全制度保障、结合高校课程资源,充分发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育,健全人才培养体系、营造良好的校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氛围等5个方面提出了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传承与创新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广西;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同时也具有诸多极具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体育活动。比如,珍珠球、竹杠舞、毽球等等,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趣味性强,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还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值得传承与推广。基于此,本文将简要讨论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在高校传承的意义,分析高校传承与创新的优势和困境,并进一步提出几点策略,希望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所启发。

1、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传承的意义

1.1、有助于更好的塑造学生

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则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换言之,体育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塑造功能和价值。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同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但有助于学生强身健体,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换言之,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具有良好的思想教育价值,充分的加以利用能更好的规范学生的行为品德,陶冶学生的情操修养,锻炼学生的精神意志,从而引导学生成长为高水平、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举例来说,广西民族大学在教学实践中引入了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三人板鞋运动,该项目属于团体运动,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学生在参与这项运动过程中能有效锻炼自己的团结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由此可见,在高校教育中融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助于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素质和品格,从而实现树德立人的教学效果。

1.2、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大部分学校逐渐提高对校园文化的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也成为了高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完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传承与创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能为校园文化注入丰富的内涵,采取有效措施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我国知名学府清华大学就十分重视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并逐渐培育出别具一格的校园体育文化。除此之外,部分高校注重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掘和建设,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打造成校园特色文化,挖掘出许多价值的文化要素,并通过组织少数民族体育竞赛、宣传推广等方式,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并且促进了校园知名度的提升。

1.3、有助于优秀文化的传承

现代社会处于快速发展进程中,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文化也是日新月异的发展。在世界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外国的体育项目逐渐受到国人的青睐和喜爱,外国体育文化也渗透进来,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是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甚至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消逝在历史的浪潮中。在此背景下,培育和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迫在眉睫。高校作为人才教育的重要基地,更应当承担起传承和创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任,从而保障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长久发展。

2、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传承与创新的优势

2.1、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结合广西地区实际情况来看,传承和创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一些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或多或少有融入一些少数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并且部门地区中考也将少数民族体育纳入考核的重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这些基础教育中有所渗透,并且广西地区学生从小便对一些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有所接触,从小便耳濡目染,而且广西地区在特定的传统节日时会组织和开展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比赛和活动,许多市、县、乡镇的居民会也参与其中,使得许多青少年对少数民族体育并不陌生,甚至较为了解。由此可知,在广西地区少数民族体育有着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些群众基础对高校传承和创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文化的推广与传承。

2.2、场地器材优势

结合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点来看,较之其他体育运动项目而言,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比较低。因此,在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时,通常场地器材因素造成的限制比较小,时空限制也较小。例如,珍珠球、抢花炮、跳竹竿、板鞋竞速等体育运动项目。这些运动项目通常对场地要求很低,随便在哪个空闲地方便可展开,并且这些运动所需要的器材大多价格低廉。因此,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场地器材要求较低,对高校而言很容易实现。

2.3、教师资源优势

广西地区高校体育教师大多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的教学水平,其中也有许多少数民族的体育教师,这些教师对少数民族体育有着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即便是部分教师缺乏少数民族体育教学的经验,但只要通过科学的训练和指导,肯定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较好的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教学,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传承与创新的困境

3.1、政府、高校的重视不足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政府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而言,政府同样负有重要的职责。一方面是政策规范的指导,另一方面是必要的经费支持与投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高校少数民族胡餐厅体育文化传承与创新保驾护航。近几年来看,广西政府有关部门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日益提升,然而重视程度远远不足。现今,政府部门在维护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上所做的贡献有限,参与和投入的精力和金钱均有待提升。这也间接导致部分高校在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缺乏经费保障。比如,开展一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沙龙活动、学术研究活动,必然需要经费的支持才得以进行,然而政策制度的欠缺以及经费的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发展与创新。除此之外,许多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思想上也存在局限,他们简单的认为少数民族体育的娱乐性比较强,教学价值有限,即便是这些运动具有一定的学生基础,但他们无法保证引入校园和课堂后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不确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功能和锻炼价值。这些都是由于缺乏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认识,思想观念上的错误判断以及不重视所导致。

3.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缺乏融合

结合广西少数民族体育特点来看,健身性和娱乐性比较强,没有较为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作为框架。而大学体育教学对教学内容的体系性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在实践中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缺乏融合,其传承与创新也面临许多需要克服的问题。这些都给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创新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3.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稀少

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重视的提升,广西地区部分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被优化后融入了高校体育教学中,逐渐转变为体育课程资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课堂的结合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体育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广西民族大学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了三人板鞋运动,广西柳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了高脚竞速运动。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逐渐转化为高校体育教学的资源,不但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所帮助,还较好地传承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然而据相关数据显示,广西大约有四百多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被高校所利用的资源却屈指可数,因此,高校的少数民族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到位。除此之外,广西高校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材的开发有待完善。结合现实情况来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比例有限,即便是部分学校融入了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但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标准教材和系统授课方案,大多数教师都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和授课的情况随机安排,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规范性和深度,导致学生不能切实有效的掌握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体育文化的推广和传承效果一般,创新更是无从谈起。

3.4、现代竞技体育的挑战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外国体育文化渗透到人们生活中,一定程度上冲击到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地位,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作为较为小众的文化,其发展空间更是受到较大的影响。结合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广西高校体育文化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空间有限,高校学生的兴趣大多集中在现代竞技体育上,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兴趣比较低。而高校也没有提高重视,缺乏积极的引导和教育。高校很少会将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纳入社团活动范畴,组织的运动会上也很少出现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身影。现代竞技体育占据着高校体育的重心,这也导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受到压制。

4、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传承与创新的策略

4.1、思想上提升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视

思想上的关注与重视是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广西高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需要从思想上进行转变和革新,摒弃以往不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习惯和作风。尤其是在外来体育文化和新兴体育文化的冲击与挑战下,更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维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教育。积极从各个层面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体育教学中的占比,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完善纳入教学的重点,积极营造和谐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氛围和环境,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喜爱和认可,从而为学生学习和传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4.2、加强政策支持,健全制度保障

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政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高校教育方针有着重要的影响。政府作为政策的发布者,对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具有指导和导向作用,如果合理发挥自身的引导功能,那么对广西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大有裨益。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与作用,积极制定和出台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传承、创新与发展的政策和方针,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高校也应当积极响应政府部门的号召,落实相关政策和规定,自觉承担起传承与创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任。首先,政府与高校应当积极构建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体系,确保教育、培训、比赛等形式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其次,要能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为高校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4.3、结合高校课程资源,充分发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结合广西地区实际情况来看,该地区具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活动,因此为高校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基础。但是高校体育教学时间有限,需要教学的内容也很多,将所有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融入高校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要求高校应当结合自身的情况和需求,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挖掘和筛选,综合考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路径。一方面要以学生为本,保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要贴合实际情况,符合体育教学目标,满足高校办学发展需求等。所以,广西高校需要从实际出发,多做考察和思考。为了更好的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既要有目的的发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还要科学的将其融入校本课程,在保留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特色和内涵的基础上,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和进行,从而真正实现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创新。在此基础上,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全面的发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内涵,在实践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讲解,从而让学生在参与少数民族体育活动过程中,真正领悟和体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与内涵,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热爱与兴趣,自觉承担起传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历史重任。

4.4、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育,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正所谓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专业的少数民族体育人才是实现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传承的重要基础。文化的教育与传承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推动和实施。因此,高校应当注重专业人才的培育和引进,以专业的人才作为支撑更好的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目标。结合实践情况来看,广西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一些有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专业,也逐渐意识到专业人才储备的必要性。比如,广西民族大学就专门设立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将一些少数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纳入教学与考核的范畴。其他高校也应当积极的借鉴和学习,并充分结合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情况,引进和培养专业化的人才,引导学生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学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部分高校还可以设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方向的硕士点,重点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深入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与学习,从而为传承与创新提供动力。教师队伍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效果。所以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要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积极与其他教师交流与分享。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当招聘具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专业背景的教师,提高人才引入力度,完善师资培训体系,合理安排教师参与培训和学习,完善教师队伍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学水平,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4.5、营造良好的校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氛围

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条件。因此,为了更好的推动广西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首要环节是注重文化氛围的构建和文化环境的打造。高校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应当有方向、有目标的采取措施打造良好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环境,通过开设少数民族体育社团、组织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宣传等形式,营造出和谐浓郁的校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更好的学习和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点和文化内涵,从而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5、结语

正如前文所言,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具有较好的锻炼价值和文化价值,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应当承担起传承与创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任,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合理的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从而更好的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言多.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01).

[2]何茂,高会军.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6(05).

[3]王献升.当前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困境[J].当代体育科技,2017(14).

[4]蒋雪娟.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广西教育,2016(01).

[5]郭传燕.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态发展探析[J].体育科技,2016(05).

[6]唐明.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01).

[7]何茂.广西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考察[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

作者:陈乐 单位:北海职业学院基础学科部

上一篇: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路径 下一篇: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发展前景及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