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翻转课堂教改实践突出问题分析

时间:2022-04-07 08:32:01

高校翻转课堂教改实践突出问题分析

摘要:随着慕课在高校教学中使用的频率逐渐增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当前较为流行的教学方式,由于人们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还存在着一些认知错误,导致在实施过程当中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基于此,本文对当前高校翻转课堂教改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提升翻转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高校;翻转课堂;教改实践

翻转课堂作为当前高校教学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教学模式之一,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但是由于这种模式应用时间较短,很多教师尚未产生正确认知,无法发挥出翻转课堂的真正作用。本研究针对当前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以期转变教师错误的认知,进一步提升翻转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高校翻转课堂模式改革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学生缺少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不足

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并辅以网络教学资源,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网络学习课程以及相关资料,以便学生在学习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翻阅相关资料,独立完成学习[1]。这样的学习方式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控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很多学生早已经习惯了“灌输式”教学方式,并形成了依赖教师的惯性思维,出现提不出问题或是不敢提问题的现象。除此之外,学生缺少自控能力,很多学生无法完成自主学习环节,造成后续教学活动无法继续开展。这些问题导致高校翻转课堂改革效率低,无法实现预期目标,亟须采取针对性方式对其进行改革[2]。

(二)教学目标层次浅导致教学活动层次低

教学目标在翻转课堂教育中具有分析、评价和创造的作用,对翻转课堂教育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考虑到学生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很多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无法科学设计翻转课堂教学内容。仅将学生掌握知识作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是毫无意义的,这种只流于表面的教学活动,并没有真正实现翻转课堂,无法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素质[3]。

(三)高校教师专业能力水平低

翻转课堂虽然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但是教师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4]。教师需要根据所讲内容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料,还要在讨论中解决学生无法理解的知识点,并提出一些具有引导性的专业问题。在当前高校翻转课堂实施的过程中,高校教师并未充分发挥出应有的辅助作用。这一现象多是因为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水平不足,缺少专业性见解,无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严重影响了翻转课堂教学效果[5]。

(四)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

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成果并不是短时间就能体现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人们更加重视学生们的成绩如何、学校的就业率高低,但这些都不是评价翻转课堂质量以及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如果不对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做出改变,依然无法扭转学生、教师以及家长只重成绩的思维,也就无法使学生真正参与到翻转教学当中,提升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五)微课视频制作效果差

微课视频作为翻转课堂教学所需的主要教学工具,对翻转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而高质量的微课视频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时,很多教师认为微课视频制作困难,即使勉强制作出了视频,其质量与效果也不理想。

二、提升高校翻转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形成对翻转课堂的正确认知,改变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要基于对翻转课堂的正确理解,对教学模式进行改变。网络视频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线上答疑解惑的渠道,实现在线知识教授。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带领学生对自学知识进行梳理以及深化,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讨论和深化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不同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指导,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形成与当前社会需要相符的教学结构。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来设计课程知识点,依据知识点多少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分配自学以及深化讨论的时间,重视交流环节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现代化教学结构。

(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想要改变学生依赖教师的固化思维,教师可以引导、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在授课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看似“不着边际”的问题,教师要耐心引导,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不可对其随意批评,打击其积极性,否则很可能让学生感觉受挫,不敢提问。比如在大学语文这门课中,讲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学生可能会提出“若是自己不喜欢,但是对别人却意义重大,这样也不能给他吗?”这样的问题,此类问题可能在教师看来是一种“抬杠”,但实际上这正反映出了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此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功能,让学生自由发表对这句话含义的理解,引导学生意识到这句话当中的“施”与他理解的施含义不同,而是带有“强行”的意味。除此之外,想要实现高质量的翻转课堂,还需要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控能力,如果他们不能完成课前的学习,就会造成后续教学活动无法顺利开展,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意识到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例如,很多学生在参与视频教学时,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由于看视频自学时,没有教师在现场进行监督,所以学生就不去看、不去学,不看重自己的学习任务。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一定要让他们意识到自主学习能力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将观看课堂视频作为评分中的一部分,或是在课堂上根据视频内容进行提问并给予相应的课堂分,这些都能够督促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提升与学生的线上沟通频率,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可以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为学生进行解答,这样不仅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合理设置教学目标,提升学生深度学习能力

高校在进行课程改革工作时,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转变学生与教师的课堂地位,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设置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教学目标的分析、评价以及创造作用,设置符合教学需要的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提升学生参与翻转课堂的积极性,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进行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在具体教学活动当中,高校教师要在所教授的专业课堂上,引导学生对与专业相关的内容进行更加深刻地分析,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并具备深度思考能力。

(四)提升高校教师专业能力

高校的教师要对自身的专业能力水平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利用闲暇时间不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内容,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水平,对所教授的专业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可与专业知识掌握较好的老师进行交流和探讨,还可以观看名校名师的教学视频,以此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开展与本校专业相关的知识讲座,让高校教师能够接触到本专业领域内的最新知识与发展情况,或是开展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专业交流会,让不同学校间的教师进行交流,从而帮助教师对其专业知识进行查缺补漏。

(五)建立健全新型课程评价体系,形成现代化课程评价模式

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是实现高质量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和专业课教师应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形成学生与老师的互评机制。除此之外,高校还要改变评价的主要内容,不再将分数作为学生以及教学活动质量的评价标准,要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个性化与多元化评价相结合,重视阶段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要通过该评价机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实现全面发展,这样的现代化课程评价模式才能培养出当前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六)开发微课制作软件,降低视频制作难度

高校与企业之间要相互合作,制作出操作简单的微课制作软件,降低教师制作微课的难度,以此解决高质量教学视频内容短缺的问题,优化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在这一过程中,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秀师资力量,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利用企业软件开发能力,对学校当前的教学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组建现代化数字教学资源库,提升学校的教学实力。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时,高校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因材施教地选择教学方式,以此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建立健全科学教学评价体系,不断提升翻转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出符合当前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立波.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作家天地,2021(10):59-60.

[2]郭晓晓,张军.翻转课堂在高校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1(09):68-69.

[3]赵亮,周松.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的应用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20(11):185-188.

[4]屈社明,王薇.国内高校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研究:现状、问题与建议[J].安康学院学报,2020,32(05):12-18.

[5]李骏.翻转课堂在高校乒乓球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2(03):41-43+61.

作者:韩新宽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

上一篇: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研究 下一篇: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