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实践教学借鉴与启示

时间:2022-02-22 10:56:06

思政课实践教学借鉴与启示

摘要: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高等中医药院校在大思政格局下,将专业特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已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和培养德艺双馨、理验俱丰的医学人才的现实需要。如何在思政课实践教学充实中医特色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创建完善的评价体系以达到更好的实践育人效果是当前中医药院校面临的时代课题。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行业特色;医学生誓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大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其政治素养、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关键课程。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延伸,在培育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起着重要辅作用。近年来,高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特色不明显,实践项目呈现同质化倾向。因此,在遵循思政课教学普遍规律的前提下,构建突出行业特色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品牌,是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1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融入行业特色的必要性

1.1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跌宕起伏的国际局势、纷繁复杂的社会背景,以及新形势下对人才的更高要求,当代大学生不再满足于教师课堂教学中纯粹的理论灌输和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他们迫切希望将理论所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从而进一步真切地感知社会、深入地了解社会、积极地奉献社会。正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就近与高校对接,挂牌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1.2培养德艺双馨医学人才的现实需要

中医药院校思政课不仅承载着当代大学生政治引领、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的重要使命,还承载着培养立志高远、本领高超、品德高尚、情怀深厚的医学生的重大责任。融入中医药行业特色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帮助医学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引导医学生增强中医药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的坚实基础,是培养具有大医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医疗工作者的重要渠道,能够激励医学生朝着“德艺双馨,理验俱丰”的目标砥砺前行,早日成为推动“健康中国”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2具有行业特色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探索———以中医生誓词征集及诵读活动为例

中医药院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不仅要引导医学生做到思想自觉,更要做到实践自觉。笔者所在的高校已连续实施了4届以“中医生誓词征集及诵读活动”为主题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一活动既富有浓厚的中医药行业特色,又有效地提高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在学生中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

2.1中医生誓词征集及诵读活动的由来及过程

古往今来,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尤其体现在对医学生誓言的重视。在古希腊,希波克拉底誓言是指引医学生恪守职业道德的一座丰碑,它诠释了医学的本质、医生的职业精神以及医疗行业的行为规范,对后世从医人员起到了激励、自勉、自我衡量的作用;日内瓦宣言在遵循希波克拉底誓言的核心理念的基础上对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有着更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近代,南丁格尔精神成为护理职业甚至整个医学界的精神动力,南丁格尔誓言更是护理行业的代名词。在古代中国,唐代名医孙思邈是我国传统医学职业操守之集大成者,他的《大医精诚》一文是历代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为重要的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更是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医人的行为准则。当今,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渐深入人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风尚日渐盛行,人们对于学医者和从医者的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的要求也与时俱进地发生了变化。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进一步丰富和扩展医学生誓词的内涵,笔者所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研究生院、校团委等多个部门,面向全校学生及校友开展中医生誓词征集活动。该活动主要应用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实践教学环节,分为誓词征集、诵读、宣誓三个阶段。誓词主要面向在本学期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所有医学类和药学类本科生征集,撰写要求以《伤寒论序》《大医精诚》、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国医学生誓言、日内瓦宣言、南丁格尔誓言等经典文献资料作为重要参考,突出中医药文化“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大医精诚”“医乃仁术”“以人为本”“仁爱贵生”“精诚仁和”等方面的精神内涵,体现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精神,涵盖对中医生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等要求。誓词征集完成以后,经过专业评审,选择对其中最优秀的誓词经相关专家修改后指定为学生诵读的中医生誓词,最终开展誓词宣誓活动。活动动态通过宣传橱窗、宣传海报、微信平台、校园网、新报等校园媒体进行实时宣传和推广,并受到了《中国中医药报》、“中医在线”平台等报纸和网络媒体的关注报道。通过诵读仪式进一步强化中医生誓词的价值理念,不仅能在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更能让医学生在宣誓过程中深入思考、切身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精神内涵,培育其大医精神和职业操守,厚植行业情怀和家国情怀。

2.2中医生誓词征集及诵读活动的借鉴与启示

2.2.1是中医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校特色有机结合的一次成功尝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积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继承和弘扬其所蕴含的核心价值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主题。中医生誓词征集及诵读活动充分挖掘传统中医药文化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和资源,从设计上按照征集、诵读、宣誓三个阶段进行,实现了价值观凝练、价值观传播、价值观固化三个层面的完整过程,尤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医理念上升为仪式加以巩固和传承,引导在校大学生理解和践行中医医德伦理,对大医医德产生认同和追求。它一改往常填鸭式、灌输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坚持以大学生为中心,要求他们结合自身,创作中医生誓词,充分发挥了大学生在医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和自我教育优势,取得了较好的实践育人效果,为中医药院校结合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成功案例。2.2.2为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参考借鉴每一所高校都在时光的沉淀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这种精神的文化传承需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体系,才能真正成为每一位学子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基因。大学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境下进一步凝练大学的精气神,这是每一所高校面临的文化课题和教育契机。中医生誓词征集诵读活动从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实际出发,抓住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创造性地提出“中医生誓词”这一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宏观视角落实到中医生誓词的微观层面,实现了大学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互动,达到了文化育人的立德树人效果。

3以中医生誓词征集及诵读活动为切入点,打造中医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特色品牌

中医生誓词征集及诵读活动是中医药院校在大思政格局下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一次成功尝试,不光是拓展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形式,更是将中医药院校思政课与其行业特色紧密结合,有利于打造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品牌,并充分彰显中医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育人特色。当然,为了进一步增强中医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还可从充实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3.1立足中医药院校教学实际,充实中医特色实践教学内容

教学素材是教师教学的基本抓手。打造中医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特色品牌,需要挖掘并选取有中医药特色的辅助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素材,例如经典中医影视作品、历代大医故事、中医药典籍以及抗疫中涌现的大批英雄模范等,都凸显了中医药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意蕴,诠释了中医药独特的治疗手法与治疗效果,刻画了历代大医的精湛医术与高尚人格。所蕴含的为医之道、医术医理、药性疗法、医德医案等,都是医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内容,更能形成教学的趣味性和话题性,调动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这些素材将中医医德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可以有针对性地让医学生认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在踏入工作岗位后,继续传承、发扬、践行中医医德理念,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健康生活需要,引领社会主义新风尚,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和引领者。

3.2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凸显中医行业实践特色

在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对医学生职业操守的培育要求,要“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丰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和形式是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中医药院校应结合医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紧扣思政课文本主题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实现阶段性和目标性有机结合。在开展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重温医学生誓言、“中医好故事”撰写及演讲活动、经典著作读书报告会、红色书籍阅读心得、近现代史人事评说、光辉历程板报展示活动等形式,引导医学生牢记身份与使命,理性看待医患矛盾,坚定理想信念。在开展校内实践教学环节,通过书写“大写的人”“传递爱心、温暖你我”的道德实践活动、“普法宣传有你有我”的法治教育活动、“我爱我家、我爱我校、我爱我国”主题活动等形式,引导医学生感悟人间大爱,厚植家国情怀。组织医学生深入基层、走进社区,开展义诊活动等,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做到知行合一,在实践中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中医文化自信,厚植行业情怀,培养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3.3创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充分保障实践育人效果

完善的教学质量考核、成效评价体系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起着极强的激励、导向作用,是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实践育人的制度保障。要“坚持管理与激励并重,建设导向明确、系统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以健全完善的机制体制保证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合理开展和有序进行。在学生方面,思政课实践教学应实行学分制管理,出台相应的思政课实践活动考核评价办法,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制约机制和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师方面,应把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制定明确的教学大纲、实施细则、考核办法等对教学结果进行有效的质量评价,折合计算教师工作量,并作为教师考核评优、职称晋升的重要条件。

作者:范史祺 黄汀 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一篇:医院财务管理完善途径 下一篇:文化艺术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