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经济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性研究

时间:2022-11-10 11:12:25

高职经济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性研究

摘要:“产”与“教”是不可分割的,两者融合是教育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部门对高职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深度融合“产”“教”,以行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加强校企联合,以服务社会为准则,实现职业教育效益的最大化,逐步弥补行业发展过程中人才短缺的漏洞。本文就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展开论述,阐述基于该背景下高职院校经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提出具体的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产教融合;经济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社会对经济型人才的需求也愈发强烈。从另一角度考虑,经济型人才的数量决定了其发展是否长远,市场营销作为高职经济专业的重要内容,加强该方面的人才培养尤为重要,能够使专业教育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产教融合背景下,相关部门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低的问题,并提供了改革创新发展的新方向,旨在通过职业教育为相关企业输送更多的人才,弥补行业发展过程中人才短缺的漏洞,促进该行业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与现状,提出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新方法,走出当前人才培养的困境。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

(一)营销能力

高职院校承担着重要的人才培养重任,在新的教育背景下,相关部门对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才要具有新媒体营销能力。信息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营销成为热流,引导大众消费。这就对新时期下的高职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要进一步培养复合型人才,要求其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网络营销,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从根本上提升客户地体验感。

(二)应变能力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更加趋向于复合型人才培养,这就对人才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要根据市场价格、大众审美变化特征不断调整营销方案,做到随机应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经济人才培养模式要与时俱进,不仅要培养专业能力突出的人才,而且还要培养其创新能力,能够根据行业发展变化做出动态调整,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三)学习能力

产教融合背景下,教育部门对高职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从人才培养角度来看,经济型人才要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在了解大众喜好的基础上进行产品营销才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对此,高职院校要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条件,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从消费者思想入手,不断分析其消费需求,进而制定有针对性营销计划。

(四)沟通能力

沟通是营销的基础,经济型人才只有跟客户建立友好关系的基础上才能使产品推销出去。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经济专业人才培养要注重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通过沟通了解消费者的真实诉求。总体来看,市场营销中的不确定因素有很多,而通过培养人才的沟通能力能够增进其与消费者的关系,从而掌握更多的营销技巧。

二、高职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重研轻教

目前来看,部分高职院校未正视经济型人才培养工作,存在重研轻教的状况。部分教师仅注重职称评定工作,将重心放到科研上,力求申请更多的科研经费,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教学工作的重视力度。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未明确高职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盲目按照大纲规划课程内容,导致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相差甚远。

(二)模式单一

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未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也不利于更新其知识库。目前来看,部分教师未恢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仅凭自己的意愿选择教学内容,未根据行业发展要求更新专业教学内容,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人发展,也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陷入困境。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经济专业人才培养要立足于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合作浅层

目前来看,部分高职院校虽开设了校企合作,但仅停留在浅层上,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将校企合作作为重点工作,企业也为学生提供了实习机会,但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秉持自己制定的原则,未根据专业情况进行调整,不利于提高人才的适应能力。对此,高校要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注重校企联合,通过双向合作实现“1+1>2”的效果。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经济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专业教学体系

市场是一个大的竞技场,优胜劣汰,可以说,它是一个选择人才的基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学体系。当前中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问题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有偏差。对此,高职院校相关领导要拓宽眼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设实践活动。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要深化校企合作力度,引进最新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可引进最新的案例,为人才培养铺路。例如,教师可引入热点事件,利用互联网查阅网络营销案例,客观分析其成功的关键,并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创设新的营销模式,并根据营销主题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利用网络平台模拟真实的营销情景,使人才培养更具现实意义。此外,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实习,脱离课堂这种单一的教学环境,在市场环境的熏陶下掌握更多的营销技巧,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

(二)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创新专业教学方法

创新是教育亘古不变的主题,当代教育主张创新,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可以以项目建设为路径,创新专业教学方法,加快人才培养向现代化模式的过渡的速度。目前来看,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也是高职院校教育的根本需求,也符合岗位对人才培养的综合需求。对此,高职院校要注重项目建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高职院校可从以下两个途径落实:第一,科学选择项目并创建相应的实训活动,增强学生的竞争力,同时还能激发其创新意识,鼓励其自己设计营销方案,并创新营销形式进一步激发其创业能力的培养;第二,制定科学的辅导计划,因材施教。教师可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充分挖掘人才的潜能,创新专业教学模式,打造独具特色的经济专业,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打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瓶颈。

(三)以校企业合作为核心,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能够为高职院校经济型人才培养丰翼,其能为高职人才培养提供资金、技术与实训场所,弥补专业教育单一环境的限制,从根本上革除人才培养中理实衔接不当的弊端,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要以校企业合作为核心,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方案制定高职院校要根据行业发展特征制定经济型人才培养计划,要贴合岗位需求,挣脱旧式教育的束缚,恢复人才的主动性。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计划制定过程中要允许企业参与,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此外,方案的制定要突出多方面的标准,如人才技能、能力、素养、实践能力等,制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2.师资建设教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加强师资建设能够推动人才培养进程。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大师资建设力度,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学习,企业专业来高职院校为学生做就业指导,形成校企教师双向流动机制,全面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此外,企业要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实训基地,学生通过实训掌握更多的营销技巧,提高其综合能力。

四、结语

高职院校是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制定新的人才培养计划,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逐步解决现阶段行业发展中人才短缺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矛盾。此外,教师要跳出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束缚,注重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其脱离旧式环境,探索新的知识与营销技巧,摆脱人才培养困境,向企业输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崔清泉.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的本科市场营销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1):76-78.

[2]王立鹏,赵丽丽.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三步走”三维立体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20(14):162.

[3]杨艳萍.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08):378-379.

[4]左石华,王国艳.产教融合下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产业创新研究,2020(05):155-156.

作者:杜思逸 单位: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上一篇:化学实验室对环境的污染治理方法 下一篇:不同开发模式园区产业服务体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