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措施

时间:2022-07-22 09:56:30

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措施

摘要:为了探索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及途径,根据电气专业学生以及专业教师实际情况,依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及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经济发展框架,基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途径、专业教师国际化教学能力等多方面研究具体可行的有效措施;通过实际应用,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表明:这种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措施是合理可行的。

关键词:人才培养;国际化;合作办学;线上学习

随着科技、信息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我国迫切需要大量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技术人才,来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建设的需要。因此,辽宁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院依托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着眼于我国的“一带一路”的发展框架[1],本着立足于国内、辐射于国际的思路,进行了多层次改革措施的研究与实践。

一、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总体方案架构

为了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更加贴近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建设与发展,我们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途径、专业教师国际化教学能力等多方面进行了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措施的改革。

二、制定满足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实现国际工程教育互认以及和国际工程师互认资格的基础。因此基于该标准制定专业毕业能力要求,并通过走访调研,深入了解国内外电力行业对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立足国内,着眼国际,依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我们重新制定了电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点从课程设置、教学大纲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配套的措施,使培养的学生具有电气工程师的国际视野,能够及时了解电气工程领域的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能够与专业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和合作。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从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大纲以及毕业设计三个方面支撑,依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科学合理地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细化课程支撑点,力求培养的专业人才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强学生国际交流素质提升[1]。图2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支撑的示意框图。

(一)在课程设置方面,强化英语能力与国际视野的培养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国家最多的语言[2]。为达到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的目标,在设有必修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高级英语课,即在选修课模块中增设4学分的高级英语课程。通过该课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英语能力,为学生开展国际化交流奠定语言基础。

(二)通过创新创业与个性发展课程以及第二课堂,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

1.设置第二课堂课程:在第二课堂模块中,分别设置了“大学生健康教育、思想成长、创新创业、实践实习、志愿公益服务、技能特长”等课程,如图3所示。2.设置专业创新与个性发展课程:在这一课程模块中,分别设置了“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创业基础、学科前沿、跨学科交叉课、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个性发展”等课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和创新创业与个性发展课程,通过这两个模块,可使学生掌握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基本技能。通过“职业规划教育”等课程以及聘请具有外企或合资企业工作经历的学者、工程师走进学校和课堂,为学生做报告;通过论坛、讲座的形式介绍世界各国文化特点及风土人情;通过职业规划与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国际视野;通过专业学科前沿等课程,讲述各国电力行业标准以及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和技术难题及研究热点,使学生受到国际文化教育与熏陶,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三)在毕业设计环节,提升学生国际化人才素养的能力

1.基于工程教育的专业认证的毕业设计能力支撑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最重要的环节。在这环节,可以综合地全方位地训练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毕业设计的完成,需要依赖于对专业知识梳理与融会贯通;又由于毕业设计还涉及到专业前沿的技术知识的应用与掌握,所以需要实习、调研、收集资料,研读资料,掌握了解国内、国外技术现状,因此是提高学生国际化人才素养的最有效途径。所以要科学合理地规划毕业设计支撑能力,良好的支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图5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本专业)毕业设计能力支撑点规划框图。2.在毕业设计实施过程中强化国际化人才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在毕业设计实施过程的初始阶段,要求学生针对设计研究课题,查阅国内外技术现状,翻译国外技术资料,这不但能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还能使学生掌握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概况,提升学生的国际化人才素养。因此,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加入外文文献检索、阅读和翻译的相关任务布置并严格要求,即在毕业设计开题答辩前,学生至少要翻译一篇与毕业设计内容相关的专业技术方面的英文资料,使学生具备国际化人才的基本素养。

三、搭建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平台,提升学生的国际化人才素养

(一)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项目,探索本专业国际化办学方法

本专业依托我校搭建的平台,研究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了“学生互换”和“国际学分转移”的两种模式。秉承“走出去、引进来”的思想[3],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具体途径及方法如下:1.基于“学位项目”的人才培养方法实施。源于学校已经签订的“双方相互承认学分”合作学校,学生自主选择“2+2”的学分转移”或者“3+1”的学分转移的模式;即学生进入本专业后,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大学的第2年或第3年,自愿申请学位项目,到国外相关学校进行学习。当学生达到双方学校所规定条件后,即可获得2个合作院校的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2.基于“互换项目”的人才培养方法实施。该方法是基于“一年学分转移”的人才培养方法,即学生在国外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目前我校已经与“美国东肯塔基大学、日本西日本工业大学、韩国蔚山大学、韩国东义大学”等学校签署了“互换协议”,即“一年学分转移”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本专业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互换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国际化人才素养。3.在校内为学生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本专业在做好为学生出国学习交流的同时,也积极拓展资源,吸引外国学生到本专业学习。通过招收外国学生进入本专业学习,就为校内学生进行国际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既方便了学生进行国际交流,又为其他国家培养了专业人才。

(二)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及英语竞赛,提升学生的国际化人才素养

1.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的提升。我们在专业人才培养实施的过程中,注重鼓励本专业学生关注各种科技创新大赛,尤其是国际性的创新创业的相关竞赛[4],通过参加国际性竞赛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本专业学生可以参加的国内竞赛,有“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梦想杯创业大赛”等。通过竞赛,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锻炼学生坚毅的意志品质和严谨的研究精神。这些均可以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为本专业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2.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与培养。组织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省、国家举办的英语竞赛、外语情景剧竞赛等活动,并制定不同等级英语竞赛奖项可以获得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创新学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学习英语的热情,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英语能力,为本专业实现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奠定比较良好的基础[5]。

四、实施教学方法改革,提升学生国际化人才基本素养

(一)在课堂教学方面,鼓励教师进行“双语授课”

1.依托我校2005年就已经制定的“双语教学实施办法”,鼓励有能力的教师进行全课程双语授课。采用全课程双语授课的教师在进行年度评优中给予加分。2.针对不能进行全课程双语授课的专业老师,在课堂上必须采取“专业课中关键技术术语采用中英文双向讲解”,教师向学生介绍常见的专业外文词汇。3.专业教师开设的“专业创新创业课”必须概述“国外智能电网、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等国际层面的前沿技术。在工程项目宣讲中,引进国际化技术。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平台

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一技术平台,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即通过超星等网络平台引入全英文专业课程,为学生提供线上学习平台,并鼓励学生积极加入跨校平台课程,如国外人文、艺术鉴赏等跨校在线课程,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国外的文化、经济发展以及风土人情,了解国内外差异,为学生开展国际交流拓宽渠道,拓展学生的视野,实现与国际接轨。

五、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英语水平,满足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教师英语水平以及国际学术视野是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的最重要的基本保障。为提高专业教师英语水平以及国际的专业技术视野,本专业实施了以下措施:

(一)搭建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外专业建设与学术交流平台

为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外专业建设与学术交流会议创造条件,最大限度满足专业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的需求;鼓励专业教师积极申报出国攻读学位,进行学术访问和合作研究项目,让专业教师了解和掌握所在学科的国际技术现状,提升专业教师的国际视野。

(二)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参加英语类培训项目

安排中青年教师参加学校和辽宁省高等学校双语教师培训项目,提升专业教师英语授课水平,使专业教师具备双语教学能力。

(三)在专业教师引进工作方面

新教师招聘不但考查专业学术能力,同时考查外语听说能力。具备双语教学的能力是引进新教师的条件之一。

六、结束语

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首先从专业人才培养基础架构要支撑国际化人才培养,在此基础上要做到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体现国际化;其次是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项目,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英语水平,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对教学队伍的需求;最后要拓宽渠道,为学生搭建平台。一方面强化学生专业英语能力培养,另一方面使专业学生对本专业技术前沿有国际化视野。近几年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教师水平提升效果,证明了研究的改革措施有效、可行。

参考文献:

[1]任红卫,刘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状[J].科技创新导报,2013(29):84-86.

[2]王瑛.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定位研究[J].校园英语,2016(28):30.

[3]张明勇.“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化创新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路径[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8(2):104-106.

[4]张碧,查懿玲,缪智文.加强学科竞赛管理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科技资讯,2019,17(23):194-195.

[5]杨玥.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21(7):101-105.

作者:任国臣 陈晓英 孙丽颖 冮明颖 单位:辽宁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上一篇:有机燕麦生产管理技术分析 下一篇: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审计方式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