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部队心理教育

时间:2022-10-30 11:14:37

浅谈部队心理教育

摘 要:部队心理教育是分层次地面对全体官兵的基础教育,部队心理教育的模式应形成与医――患、传――授模式相区别的咨――育模式。面对有心理问题的官兵,以要障碍性咨询为重点,面对健康官兵,以发展性咨询作为咨――育模式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部队心理教育; 特点; 模式; 类型

一、部队心理教育的概念

部队心理教育是分层次地面对全体官兵的基础教育。从广义上讲,部队心理教育由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组成,就与人的心理健康状态的关系而言,这三者有不同的目标层次,也就有不同的方式方法,不能彼此混淆。

心理健康教育则旨在促进官兵了解心理科学基本知识,了解心理问题的表现原因的调节方法,从而提高整个心理素质水平,培养其心理调适能力,能主动地适应社会,解决自身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充分发挥个人潜能。

心理咨询则是要帮助官兵,学会有效的、合理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提高人际交往水平,学会自主地应付由压力、挫折、冲突等带来的心理困扰,防止心理疾患的产生,既有解决官兵心理障碍的障碍性咨询,也包括挖掘心理潜能、培养心理能力的发展性咨询,但都不是医学模式。

心理治疗主要在于医治官兵的心理疾病、心理障碍和不适应行为,可以使用医学方法。

二、部队心理教育的特点

一是在价值导向上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契合。 有人以心理咨询奉行价值中立原则为由,认为军人心理咨询可以不要价值引导。这种认识容易淡化价值立场,导致出现心理咨询目标偏低、境界不高甚至走向庸俗化的倾向。军队心理咨询要发挥出思想教育作用,咨询员就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对官兵的心理咨询与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将解决官兵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问题相统一,给官兵指出更高层次上努力的方向。不仅通过对官兵不良认知不良行为不良心理的疏通引导,为官兵提供缓和、化解矛盾、消除心理问题,也着眼于咨询内容的思想性;既充分考虑官兵个体的自然属性,强调官兵内在的需要和本能的发展,也充分考虑军队的要求、社会的要求、党的要求,在注意官兵对咨询信息内容的可接受性的同时,不放松价值引导。但这种价值引导不是简单地、直接地、一厢情愿地进行,而是在官兵认清了事实、澄清了自身价值体系中的矛盾之后,自己做出的合理价值判断。因为任何一种政治思想、政治价值观的形成、确立和改变,都必须遵循一般心理意识――政治心理――政治认知――政治价值观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一个细致、深入而富有成效的教育过程,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心理咨询,都必然既能够从心理现象来研究人,也能够从思想现象来把握人,以心理过程的规律为依据,把思想科学和心理科学结合起来的过程,可以说是始于“价值中立”,终于价值确立。这样,才能既治标又治本,官兵不仅在接受咨询时感到心理轻松,当再次面临矛盾冲突时也能应对自如。

二是在终级目标上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统一。 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追求上各有侧重。荣格指出,“一个感觉合脚的鞋却会夹痛另一个人的脚;适用于一切病症的生活处方并不存在。”心理咨询注重对于官兵个体的心理调适、矫正、发展,具有明显的个;思想政治教育则注重对官兵思想政治品质的提高、塑造、改变上,具有明显的社会。但是这种划分也不是绝对的,如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具有社会服务功能,还具有个人。只有当思想政治教育在个人关系领域内、在为自身的服务中充分发挥它的功能,才不是把人当作工具来培养,而是作为目的来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才拥有了它原本应有的本质的意义。同样,尽管心理咨询是指向个人的,具有明显的个人,但其社会却隐藏其中。正是在促进个人健康、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心理咨询也促进了个人社会参与的效能、人际关系的和谐,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与进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心理。可以说,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殊途同归,在社会性的终极目标上可以实现统一。

三是在保密性上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兼容。 思想政治教育奉行公开性原则,对官兵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给予公开的肯定、褒扬,对错误的思想应公开否定、批评,以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育者要有敏锐的眼光,强烈的责任感,发现问题要及时向有关方面汇报、与有关人员取得联系并尽快解决好问题,这是一种公开的教育原则。与之相反,保密性原则是心理咨询的首要原则,是对心理咨询人员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它要求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除非危机来访者个人生命安全的情况极可能发生,咨询员不得向任何单位或个人提供来访者的个人资料、测量结果、诊断结论、治疗方案等等所有信息。为来访者保密是心理咨询员的职业道德,也是心理咨询取得官兵信任、取得咨询效果和提高心理咨询声誉的重要条件和保证。但这种区分不应该是机械的,对于在咨询过程中遇到的带有普遍性、发展性心理问题,就可以以心理教育的形式,在部队公开进行心理疏导,起到防患于未燃的效果。

四是在工作原则上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侧重于主动出击,主动实施各种教育内容,主动发现官兵的思想问题,主动靠上前去解决问题。而心理咨询强调遵循自愿性原则,来访者只有自愿求助,才能避免产生抵触情绪,保证咨询的顺利进行,所以一般是坐等来访者上门,这是由其工作性质及心理规律所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常常是教师找学生,因而显得教师主动,学生被动。而心理咨询常常是学生找教师,因而显得学生主动,教师被动。在心理咨询的具体工作当中,这种区分也应该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对于官兵中严重、病态的障碍性心理问题,来访者主动来访能够保证咨询效果;而对于官兵中发展性、团体性心理问题的解决,咨询员主动靠上去做才能获得更好的工作效果。

三、部队心理教育的模式

部队心理教育采用的模式应区别于医――患模式和传――授模式的咨――育模式。

医――患模式有两种弊端。一是容易给官兵造成一种思想负担,觉得“进了咨询室的人就是个有病的人,是不正常的人”。二是卫生部门固定的医――患关系模式,使咨询员容易从生物――生理角度而不是社会――心理的角度分析来访者的症状,来访者也容易陷入对咨询员过分依赖、被动接受治疗的从属地位,不利于实现助人自助的咨询目标。

传――授模式更多地体现于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这种模式是一种“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模式。心理教育采用这种模式就易缺少互动交心,不能正确诊断出来访者的真实心理问题,使心理咨询落入说教式的误区。

咨――育模式对部队心理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减轻有咨询要求的官兵的思想压力,克服“进了咨询室的门就是思想上有问题的人”等混淆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的陈旧观念。另外,由专业人员进行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可以消除由于机构设置在政治部门带来的压力氛围,避免官兵对咨询员形成心理隔阂,从而更容易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咨访关系,保证教育和咨询效果。

四、部队心理教育的类型

心理咨询以内容和目的分类可分为障碍性咨询与发展性咨询两种类型。面对有心理问题的官兵,以要障碍性咨询为重点,面对健康官兵,以发展性咨询作为咨――育模式的核心内容。

(一)障碍性咨询与发展性咨询的区别

一是二者在解决问题的重点上不同。 障碍性咨询重点解决的是已构成心理障碍的问题,补救性。发展性咨询则重视对官兵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问题的早期发现和预防,根据官兵身心发展的规律、人生发展的课题来规划辅导、咨询内容,即发展性咨询十分强调导前性、预防性。

二是二者在涉及问题的特殊性上不同。 二是障碍性咨询中涉及的障碍问题具有较明显的个体性;发展性咨询着重于这一年龄阶段共有的发展问题,具有群体性、规律性。

三是二者在工作人员的专业程度上不同。 障碍性咨询的工作人员一般多为专业人员,有处理心理障碍的专门技术和方法;发展性咨询工作除专业人员外,还可以在专业人员辅导下,由指导员和思想骨干实施。障碍性咨询的知识背景以变态心理学、精神病学和心理治疗技术等障碍性内容为核心,而发展性咨询则更多地运用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辅导技术。

四是二者在工作方式上不同。 障碍性咨询多采用个别咨询的方式,强调一对一解决咨询对象的具体障碍问题;发展性咨询除采用个别咨询的方式外,还经常采用集体辅导、小组咨询的方式,包括教学、讲座、小组活动等,是个别咨询与团体辅导的结合,有时甚至更重视、更强调团体辅导的意义。障碍性咨询主要使用矫正、治疗性的方法,具有较浓厚的医疗色彩,而发展性咨询则常用辅导性的方法,充满浓厚的教育色彩。

(二)部队心理教育要以发展性咨询为核心内容

对部队常见咨询内容作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引起官兵心理困扰的常见原因一是与人交往困难、缺乏交往能力、缺少知心朋友、与战友闹矛盾;二是失恋、想爱不敢爱(单相思)、与恋人矛盾、择偶因惑;三是学习训练时注意力难集中、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没有兴趣、岗位不如意等。很明显,官兵心理咨询的主要动因是要解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矛盾和青年期现实的人生发展课题,都是发展性咨询涉及的内容。

所以,我军心理咨询应当以发展性咨询为重点。积极地开展这一活动,既有助于规范部队心理咨询的发展方向,也能够使部队心理咨询成为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育人水平,使军队心理咨询真正服务于官兵,服务于官兵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让高中政治教学更加贴近社会生活 下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视野下的当代思想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