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术学课程体系的实践与创新

时间:2022-10-30 10:41:39

论美术学课程体系的实践与创新

摘 要:美术学涉及到诸多学科的内容,并形成一个多样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在许多方面,都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尝试把各专业方向的课程和教师等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将各专业方向的学科进行交叉互补、协调发展,以培养出更多适应性的美术专业人才为宗旨。

关键词:美术学;课程体系;特色;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236-01

一、建设完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教学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

(一)专业教育课程设置讲求基础统一,方向有别

美术学专业一般有多个专业方向,各个专业方向既有共性,又有明显的专业个性。在课程设置上,我们把各个方向都必须掌握的课程,进行了归类整理,分为学科基础课――造型和色彩基础、专业基础课――绘画技法基础、专业核心课――专业理论和创作三部分,这些课程是专业特色课程的基础,要求每个专业方向必须学习。专业特色课程是各个方向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进行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必须方向明确,目的性强。在分学期课程设置上,强调课程模块和课程群教学,各门课程之间不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强调课程之间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二)整合、理顺课程关系,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课时

适当压缩单一课程的课时,不是少上课,而是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专业技能的训练。美术学专业面广,学生的美术基础很薄弱,原有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比例居多,现在我们培养方案中要求大部分课程都要与实践环节结合、承接,进行必要的技能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教学核心

课程设置在加深学生专业基础的同时努力促进课堂成果的转化。专业课程致力于文化创新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研究与实践,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和经济优势。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将积极组织学生进行专题创作、参加比赛,宣传、推广、有偿转让美术成果,鼓励学生的美术创作以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努力实现校园文化成果向创意文化产品的转换,在学校形成了浓郁的创新氛围。

二、优化学科资源,实现课程体系改革与复合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匹配

美术学专业是艺术类各专业中开设时间较早,专业方向种类较多的专业之一,现在的美术学专业教育已初步建立起一个相对完整、系统、合理的专业发展体系。在学分制体系下,我们根据市场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特点,在各专业方向课程建设方面,充分利用自身学科优势,注重加强各专业基础课程的相互渗透、整合与优化,构建灵活、连贯、系统的课程体系.通过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匹配,基本形成了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专业选修课等五大课程群。

三、注重实践环节,通过多种方法对准实践抓教学

美术学的专业特点和社会要求决定了实践能力是学生专业素质的核心内容,也是检验我们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把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作为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始终坚持美术教育、科研与社会实践三者紧密结合,扎实构建多层次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践意识

积极鼓励教师在课余积极参加社会上的专业实践活动,并将鲜活的专业知识带入课堂,积极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革新。并且切实加强教学实践环节与社会的对接、与科研的对接、与市场的对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调研实习,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实践性,更好地适应美术学专业的动态发展。

(二)充分提供锻炼机会,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首先,积极搭建校外实践平台。本专业与社会共同建设实习、实践基地和就业基地,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教学或实习基地进行专业实践,逐步形成了教学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和毕业生就业基地“三基合一”的新模式,大大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建立创新机制,改变传统模式化教育,对准创新育人才

(一)创新教育与课外学术相结合

围绕两个课堂建设,本专业坚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学术活动,启发学生的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和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成才意识,努力构建一个追求真理、鼓励创新、和谐进取的学术环境。

(二)创新教育与服务社会相结合

社会既是学习实践的载体,也是艺术创新的源泉。我们密切关注美术动态和行业发展,针对性组织专业创新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进行实践和创新的能力,尽力为地方的文化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围绕“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两个恒久的问题,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认真践行“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扎实做学问”的教育理念,积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本领,教、学、研紧密结合,占领学生创新发展的主阵地,为地方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积极输送了大批优秀的美术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道森.美术教育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2.

[2]杨德广.高等教育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关于高校音乐专业生就业形势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博物馆展览策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