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政治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2-10-30 08:06:09

新课改下初中政治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五年以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暴露了不少问题,就初中政治课教学而言,既有教育观念陈旧的问题,也有教学方法欠佳的问题。广大政治教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提高教学效益。

一、当前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真正转变

新课改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才能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只是忠实地执行教学计划,充当传声筒、录放机的角色,只注重结果,忽视过程,没有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空间,往往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以至有的学生智力得不到应有的开发,甚至成为差生。

教师对新课改纲要和课程标准理解得不够透彻。有些教师由于各种原因对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是什么都不太清楚,对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方法改革,心中没底。有的是因为各种考试所累,没有时间学习新理论,有的老师则是因为满足于教学现状,甚至陶醉于自己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取得的经验,固步自封,甘作“套中人”,不注意学习现代的教育理论和关注学科前沿的发展情况。

2、对“自主学习”的理解过于片面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而不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课堂教学的评价应该以学生的学习质量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可有的老师则认为,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就是一个“旁观者”,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三缄其口”、“少说为佳”。还有的教师把时间集中于完成各种指标上,对于教学方法很少去研究,做起事来依然畏首畏尾,缺乏足够的课堂驾驭能力。这些都说明现有的教学方式只在形式上发生了变化,在内容上并没有改观,仍然是传统的做法.

3、教学过程流于形式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探究创新,也正因此如此,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了要注重活动教学和合作学习。但有的教师则片面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活动越多越好,甚至形成了 “活动――讨论――发言”的怪异模式;有的过分的追求愉快教学:课桌巧摆置,学生围一起,大家都发言,一人作小结,以此体现合作学习。殊不知这样的学习方式转变会导致课堂乱哄哄,教学流于形式,教学质量根本无法保证。

4、课堂提问忽视质量

课堂提问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质量好的提问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生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的去探索。但是有的教师不顾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不分重点、难点,绞尽脑汁的设计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让一堂课在许多个“为什么”、“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中热闹结束。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似氛围充分的活跃,殊不知学生有可能在可让就没有学习到多少知识,有时甚至会不知道这堂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这种方式只是从“满堂灌”的极端变为了“满堂问”的极端,效果和以前的“满堂灌”也不会有多少区别。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1、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

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个理念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有着深刻的影响。它同时也是教师制订教学计划,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根本理念。

政治新教材内容综合性强,教师要关注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同时,政治新教材自身的知识综合性明显增强,课文中设有“想一想”、“忆一忆”、“做一做”、“讨论”等小栏目,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等,这些都要求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而不能只关心升学考试怎么考的问题。只有观念的改变才能引起方式的改变,所以当前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最紧迫的任务应该是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教学中,要制定好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教学目标,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2、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策略来处理好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的关系。而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要求使得教师需要用更加花费更多的时间研究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当学生遇到教材知识体系外的内容时,进行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时,教师需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的学习领域更加广阔,知识更加全面和丰富。每个人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由于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各不相同,使得他们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学习方式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够得到发展。在课堂提问时,教师应该注重所提问题的质量而非数量,问题答案的来源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从课本上直接就能够找到答案的,也可以是需要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后才能够得到的。

3、多种教学手段并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精彩美丽”。通过多媒体可以让政治课教学更具立体性、动态性和形象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和体验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热点问题。但多媒体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手段,教师要根据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实行多种教学手段并用,各种图片、直观教具、幻灯片依然可用,即使这些条件也不具备时,还可以通过组织其他的活动来为学生创设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室可以抽出一定的教学时间提出一个时事政治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他们各自的观点,然后再分为反方和正方并挑选出各自的代表进行辩论。辩论结束后可以让没有参加辩论的同学进行点评,发表自己的观点,最终教室在做点评。这样即使没有多媒体教师也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邵战胜.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J].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0,(08) .

[2]陈建林. 政治教学中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主体”[J]. 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 2009,(12) .

[3]逯安源. 试论如何增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J]. 新课程(教研), 2010,(02) .

上一篇:谈谈历史教学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下一篇: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