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考地理选择题的解答方法

时间:2022-10-30 08:00:28

例谈高考地理选择题的解答方法

摘要:文章例举了几种高考地理选择题的解答方法:图解法、排除法、旁证法、比较法。最后分析了做选择题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技巧。

关键词:高考地理;选择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7-0-02

谈起高考地理选择题,许多学生觉得很“头疼”:11个选择题,每题4分,分值高,一不留神就丢了4分,很“心疼”啊。特别是地理选择题在卷首位置,如没做好,会影响后面历史和政治题的发挥。因此研究和掌握好选择题的解答方法和技巧,对能沉着高效应考是有很大帮助的。

一、图解法

地理解题需要学生有很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和一定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知识,而很多题目都可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条件,准确地画出示意图,是图解法解题的关键所在,真正达到“一图解之”。

【例1】(2009江苏地理)右图所示为以N、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读图回答:

(1)“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

(2)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A.非洲全部位于昼半球

B.北京市正值下班高峰

C.南极昆仑站处于极昼期

D.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解析】(1)由题意知,“水半球”与“陆半球”的极点是关于地心对称的。如图1所示。“陆半球”的极点 为,则“水半球”的极点为 。再根据半球的划分方法,不难选出正确答案为D选项。

(2)据题意“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可作出示意图(图2),得知夜半球的中心点为(23.5N,0),太阳直射点位于3.5S,180),此时非洲大部分位于夜半球;北京点左右,正值上班高峰;南极昆仑站位于南极点附近,正值极昼期;江苏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故选C。

二、排除法(筛选法)

根据平时积累的地理知识,通过分析,逐一排除错误选项,最后得出正确选项。此种方法在选择题中应用很广。特别要提到的是反证排除法。它是指通过证明逆命题是错误的,排除错误项,最后得出正确的命题选项。在分析中运用反证法的思想,有助于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对问题的判断能力。

【例2】某地理学习小组为了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与成因,做了各种模拟演示。读某理想区域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在摸拟演示中,若黄赤交角为 甲地气候类型将不存在,那么甲地实际所在半球及其气候类型分别是()

A.北半球 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 温带海洋性气候

C.南半球 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 温带海洋性气候

【解析】若黄赤交角为 也就是太阳永远直射赤道,此时甲地气候类型将不存在。由此要联想到此种气候类型是由于太阳直射点移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而形成的。即可排除B.D选项,因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是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如果甲在南半球,则图示甲的纬度位置决定了它应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因此可排除C选项,最终选A。

三、旁证法(迁移法)

解题时根据题目要求借助相同经纬度或相类似地区地理事物的成因、规律进行联想、推测、判断。

【例3】下列国家的制糖原料的甜菜为主的是()

A.印度 B.巴西 C.德国 D.埃及

【解析】此题可联想到我国种甜菜的地区―纬度位置高。题中选项只有德国的纬度位置较高,适宜种甜菜。故选C。

四、比较法

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将选项进行比较,排序或选出最贴近题目意思的选项。

【例4】(2009福建文综)右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下题: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解析】根据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我国能源分布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可知,西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低,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但开采能力较弱,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能源自给率应该提高。据此,比较图中四条曲线的走势,Ⅲ曲线1980年以来表示的能源自给率状况总体提高,2005年前后达到最高值,最可能是西部地带;东部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能源储量不足,Ⅳ曲线自给率最低,且逐渐减少,应代表东部地带。

五、做选择题时需要注意的方面

1.注意选项中出现的绝对性字眼:如“都”、“一定”、“只有”、“完全”等,在多数情况下这些选项都是错误的。

2.做选择题我们要遵循选出“最佳答案”的原则,即要选出最贴近题干要求的选项。因此我们在审题干时应弄清题目要问什么,有什么限制性条件,要对题干中的关键词作充分的理解和分析;在审选项中,应注意选项与题干是否相符,选项本身叙述的正确性,选项与选项之间有无相排斥。下面这个例题就是巧妙运用了选项与选项之间的一致性得出的答案。

【例5】(2011上海春季)当我国西部地区河流普遍处于枯水期时,通常会同时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少雨

B.巴西南部热带草原炎热干旱

C.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D.澳大利亚大陆昼短夜长

【解析】当我国西部地区河流普遍处于枯水期时,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分析选项,A.B.D项均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只有C与其他三项不同,由此可选出正确答案C。

3.注意克服思维定势,善于排除干扰项

【例6】北京时间2010年4月30日20时,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在世博文化中心举行。此时莫斯科(东2区)的国际标准时是()

A.4月30日14时B.4月30日12时

C.5月1日14时D.5月1日12时

【解析】该题考查国际标准时的知识,即 经线的地方时。但此题中有一个干扰项―莫斯科在东2区。仔细分析题干,将此干扰项排除,即知该题要求的是国际标准时的时间,答案选B。

选择题的方法多种多样,不限于以上几种,这里不再赘述。在做题时,应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并且很多选择题往往不是只用一种方法就能得出答案,需要综合分析和运用。不管怎样,在做题时不断纠错和及时总结,精准掌握知识,熟练把握方法,就能达到又快又好的做题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瑞国.5年高考3年模拟.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

上一篇:揭示高中生物复习教学中的误区 下一篇:多媒体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