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30 07:15:39

体验式教学在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是诗歌与辞赋的国度。从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到唐宋时期辉煌的诗词再到元曲等,无一不是这个国度可爱的精灵。古典诗词承载着传统文化最精粹的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当前的中学古典诗词教学在教学观点和教学模式上少有新的突破,课堂教学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强调接受学习、强调对诗词死记硬背、强调机械训练的教学要求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着他们对古典诗词的爱好。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吸收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促进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满足不同个体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古典诗词体验式教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是从学习者的现实世界出发,通过其实践活动以及反思,形成新的知识和能力,不仅能改变学习者的知识观,而且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主体精神和创造精神。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验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将不会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不再对发生在身边的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麻木不仁,而是逐渐学会用理性来审视权威,主动追求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改变学习方式,实际上也就是在重塑学生的主体精神。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学过程会呈现新的特点,不再意味着教师以独自的方式单向向学生传递、教授和灌输知识,也不再意味着学生只从教师那里被动地接纳、领受和储存知识。课程不再是一堆僵死的材料,它更像获得了生命的另一个人。教师、课程、学生三者之间彼此走近,互相体验,实现两两之间的精神相遇、视界融合。古典诗词体验式教学,指的是下述教学观和教学形式:教师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景和机会,让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诗词,建构相应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感情、生成意义。

一、体验式教学的教学策略

体验式教学的基本策略是首先创造教学情境,还原教学内容,给学生以感官刺激或心理准备,然后依据学生的知识结构,让他们与教学内容这一客体进行对话和交流,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实现主客体融合,并生成意义,最后让学生以表达的形式将体验结果显露出来。表达既可以是口头或书面语言。也可以是内部言语。

根据体验式教学的基本策略,我们可以制订古典诗词体验式教学的基本路向,那就是在教学时,对不同的诗歌按题材、内容、主题等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给学生不同的感官刺激,引导他们与具体的诗篇进行体验交流,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生成新的意义,最后让学生以书面表达或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悟,教师再对学生的感悟进行归纳,进行反馈评价。

二、体验式教学情境的创设

古典诗词在给教学者带来无穷的审美享受的同时,也给教学活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阅读和赏析诗词,就要进入诗词的意境,使诗词中的“此情此景”转化为“我情我景”,进而产生自我感悟。但是对于年幼的学生来说,由于受到情感体验、知识积累、阅读能力等的限制,以精练的语言文字为载体的诗词并不容易为其所理解与接受。光靠“一张嘴、一支笔”就想让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教师要巧妙地创设富于激发性的情境。引起学生~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其理解教材,进入最佳习得状态。

1 故事导入创设情境。教师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将诗词涉及的时代背景、人物身世遭遇、所处环境编成小故事,使其身临其境,触发学生的想象,如同作者那样“触景生情”。例如在教杜甫的《登高》时,由于时空、年龄、处境等原因,学生较难产生情感共鸣。采用故事导入法,可以让学生了解杜甫的处境遭遇,能够尽快地入情入境。“多年前,一个秋天,重阳节前后……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步履蹒跚……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困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此时,国家也正处在战乱之中……老人心头涌上百感千愁……”接着,音乐响起,在凄凉哀婉的乐声中教师有感情地诵读全诗。这就让学生置身于悲凉的气氛中。进入诗词的意境,进入作者营造的情感氛围,有助于较准确地理解诗中融合着的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 音乐渲染创设情境。古典诗词大都富于节奏,韵味悠长,充满了音乐的美感。教学中如配以优美的音乐,辅以声情并茂的朗诵,创设美妙的意境,必能为理解古诗词降低难度。如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用宁静的古筝曲《西江月》和激越昂扬的《十面埋伏》,让学生感受诗中“舒缓流畅一逐渐低唱一间歇停顿一激越雄壮”的音乐旋律变化,较容易体会白居易高超的诗歌才能。以二胡曲《二泉映月》似行云流水般舒缓的乐曲,可营造“孤舟独饮”的萧瑟气氛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知遇之情。借助音乐让学生与诗词产生共鸣,借助音乐的意境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帮助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接受健康的艺术熏陶和获得智者的思想,有利于实现知识自主性建构。

3,播放录像创设情境。运用录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现教材内容,使课本静止的画面活起来,无疑将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其很快进入诗词特定的环境。例如讲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可先观看《三国演义》中的录像片段,展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壮观景象。再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江水奔腾、惊涛拍岸”的录音,想象着自己身处古战场,面对浩浩江水,思绪泉涌,“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指挥若定……然后让学生反复诵读诗文。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作者写词时豪迈气概、豪放风格的领会和理解。

创设情境绝不是教师的独角戏,需要师生共同参与,需要师生情感的交汇融通。人有七情六欲,青少年正处于成长阶段,在“情”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比如情绪容易波动,易被外界事物感染。因此,课堂上可以用音乐、影片、图片、生动的语言去调动学生的情,帮助他们感受与拥抱教师创设的境。在实际的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可单独运用或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获得良好的课堂效应。

三、体验式教学的教学过程

诗词教学采用体验式模式,并不是指每一篇诗词的教学过程一样。根据诗词内容、主题、风格等的不同,采用的体验方式是有细微差别的:课堂因学生的基础、感悟、想象等非认知心理因素的不同,具体的教学过程也是千差万别的。下面笔者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教学活动为例。谈谈运用体验式教学的

思路。

1 提供情景,激发兴趣。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背景建构一系列的学习情景,让学生感到亲近、熟悉并有兴趣。但这些情景或案例的设置绝非仅为取悦学生:创设情景只是手段,目的是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在体验式教学中,“要使个人的生活成为整体,它必须体现一个人所有的创造性冲动,而且他的教育应该是一种能够启发和加强这种>中动的教育”。(罗素语)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一千多年来其魅力使无数读者倾倒。传统教学中是以学生的反复诵读和教师的讲解为主。而体验式教学则重在学生的体验感悟。教学中先设置情景,采用通过音乐渲染创设情景的方法,让学生欣赏古筝曲《春江花月夜》。这首乐曲旋律优美流畅,极富诗情画意,而古筝的音质又特具清新明亮的韵味,所以乐曲一响,学生马上会被深深吸引住。在音乐声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我的主体,被激发起探究这首美妙乐曲深层内涵的兴趣,而有了兴趣,课堂教学效果就有了一大半的保证。

2 实践感受,自主体验。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这首优美的古筝曲中有怎样一幅动人的画面呢?带着问题,带着兴趣,学生再一次倾听古筝曲《春江花月夜》,边听边想象春、江、花、月、夜,想象这五种事物怎样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听、想,其实就是一种自主体验。优雅静谧、令人陶醉的旋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及想象。这种感受是单纯的朗诵难以相比的。在这番经历中。学生对诗歌的认识和体会都是在直接感受和体验中展开的,不是从别人那里获得的,也不是道听途说的:这种体悟是他自己的东西,将内化到他的心灵中去。

3 相互交流,体验内化。在欣赏、思考乐曲后,可要求学生把内心的感悟表达出来。不论言语是否流畅,述说是否完整,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此外,学生在读诗的时候,他们的联想与情感,虽然离不开词义的限制,却又因人因时而有所差异。生活经验、思想境界、心理素质、文艺修养等不相同的读者,对同一句诗、或一句诗中同一词语的意义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体会,我们不必强求一个答案。在每个学生对乐曲和诗的理解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后,可以顺水推舟,要求他们试着写一段解说词。并试着在乐曲响起时当一名画外解说员给观众解说。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的思维更明确,因为文字描述可进一步交流彼此内化的体验。

上一篇:观照年段目标,抓好语言训练点 下一篇: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