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门诊护理工作质量的思考

时间:2022-10-30 06:50:17

对提高门诊护理工作质量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205-01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也是医患之间最普通的交流场所,门诊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患者就医质量和医院的整体形象,陈旧的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目前病人的需求。因此,作为门诊的护理人员,要彻底转变观念,全方位了解患者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良好的服务态度 良好的服务态度可拉近医患距离,便于医患沟通,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应具有高水准的服务意识,时刻把病人利益放在首位,以病人为中心,急病人之所急,善于揣摩病人的心里,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判断病人的需求,并给予及时的帮助,正确指导病人应该就诊的去处。和蔼可亲的态度可使病人感到温暖,减轻病痛,从而有利于疾病恢复。尤其作为儿科门诊护士,对待患儿这个特殊群体,更要有加倍的耐心、热心,充分理解患儿家长的急切心理,以减少矛盾发生,从而促进患儿更好的就医。

2. 过硬护理专业知识 作为一名门诊护士,在良好的服务态度基础上,还要有过硬的护理专业知识,以便及时的为病人答疑解惑,熟知常见病的治疗、饮食、生活等需求,对常规化验单,X线片报告,B超等结果以专业的角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清楚。

3. 健全细化导医制度 门诊病人人群构成复杂,病种繁多,流动性大,而且由于疾病的痛苦行动不便,对医院环境及就诊顺序不熟悉等因素,自然会加重就诊过程的不便和患者的焦虑情绪。因此,建立导医制度十分必要,这样有利于患者以最便捷的方式进入就医程序,能起到省时,高效,误诊,延诊少等作用,但是如果把导医工作只看做是最简单的为病人指路那就不确切了,现代护理模式要求导医工作除了自身熟悉医疗环境外,热情、耐心、勤奋的工作作风也不能少,同时应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善于观察病情,明辨轻重缓急,及时安排急、重患者就医,在必要时能够就地实行一些简单的抢救工作也是导医护理工作必须具备的。

4. 开展全面健康教育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的就医观念以及就诊需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们不仅在就诊时得到对疾病的治疗,更希望得到诸如预防、干预、甚至某个特定病种的症候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在门诊推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健康教育很有必要,通过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方式,促使患者自愿的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清除影响健康的不利因素,从而起到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通过医院座谈、,并设置固定的《健康教育专栏》等方式,内容以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病的防治知识为主,形式多样,内容短小,字迹工整,语言通俗易懂。让患者掌握相关知识,做到对所患疾病的简单认识能力,这样就能提高公众对医院的信任度,有利于医患的和谐,促进医院的发展。

上一篇:胎盘早剥产妇的临床观察护理 下一篇:前列腺癌去势治疗后不良反应及防治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