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的奇效

时间:2022-10-30 05:10:39

人文关怀的奇效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但在创新教育实施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水平参差不齐的班集体――后进生,他们或是学习困难,或是表现不尽人意,人数虽然不多,但能量极大,是良好班风建设的最大障碍。如果说优生是明亮的珠玉,那么后进生则是暗淡的泥沙。要建立良好的班风,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在工作中,如果能适时给予学生以人文关怀会让你取得意外的收获。

品学兼优的学生固然可爱,后进生则更需要教师爱心的浇灌,他们像弯曲枯黄的幼苗一样,更需要雨水的滋润。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只要教师施以关爱、真心对待、体贴其忧愁、排除其疑难,柔弱的枯苗有沃土的滋养必能迅速成长。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包括智力因素、家庭环境、社会影响等多种因素,教师只有深入学生,做学生的朋友,才能找出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才有可能达到预期效果。

一、热爱、理解、尊重

有些学生智商低下,各方面都明显表现出理解迟缓、思维迟钝、记忆力差、表达不清的特征。作为后进生,他们因成绩的差异常常会受到教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的冷眼,久而久之,就会在心灵上留下创伤,失去进取的勇气,造成心理变态,导致逆反心理的形成。对待此类学生,教师必须适时地抓住时机,寻找出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启动他们的内在动力,给学生找回应有的自尊,捍卫其做人的尊严,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有些学生基础差、缺乏信心、意志薄弱、耐挫能力差,教师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战胜困难,从而迎接新的挑战。

有些学生因为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沦落为后进生,如单亲家庭、父母文化低、有恶习(嗜赌、酗酒、粗俗尚武)等。他们的性格往往表现为内向、古怪、偏激、自卑、厌学、逆反心理严重、自制能力差等。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笔者,给学生送去慈母般的关怀会让你得到意外的收获。因为在这种不健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冷眼挖苦、暴风骤雨甚至拳脚相加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而温柔慈爱、和风细雨却很少光顾他们的生活。此时教师只要给孩子一线阳光,他们就会感受到整个春天;只要给孩子一滴雨露,就能滋润他们干涸的心田;只要给孩子一声问候,他们就会领略到骄阳的温暖。因为慈母般的关爱,可以抹平心灵的创伤,可以溶化坚固的冰川,可以消灭所有的沟坎,可以战胜天大的困难。笔者去年所带的毕业班中有名女生,在她六岁时母亲因车祸过早地撒手人寰,性格本来就暴躁的父亲,从此变得更加怪癖,稍不顺心非打即骂。家庭的影响造成了孩子沉默寡言、自卑孤僻的性格特点,对这株脆弱的花朵,笔者总是精心培育、细心呵护、耐心修剪。学习上帮助,生活上照顾,爱心的浇灌终于使柔弱的秧苗展现出自己的灿烂,成绩也慢慢得到提升。

二、平等、民主、开放

传统的师生关系注重“师道尊严”,教师站在“天、地、君、亲、师”的神龛上给学生一种居高临下之感。教师总是板着面孔、背着手,不流露一点轻松,不奉献一点微笑,学生敬畏有余,亲和不足,班级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给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增加了心理负荷,不用说创造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难以实现,就连起码的师生关系和班级凝聚力也很难维持。

“人生而平等”,师生、生生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而非主宰者,应自觉融入到学生之中,不能端架子、摆样子。优等生和差生之间没有永恒的尺度,不能用考试评比、排名、排座等方式设置鸿沟,这样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激励作用,但更多的时候则是让后进生自暴自弃,适得其反。学生是正在成长的人,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后进生在学习上、行为上出现的差异甚至严重的行为过失,教师要学会设身处地进行认识、理解和诱导,要站在“人”的角度尊重他们的人格,对可取之处应及时予以肯定,切不可“恨铁不成钢”,用过激的言行刺伤他们的心灵,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使他们“破罐子破摔”。爱默生“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则一语道破了教育的真谛。

民主、开放既体现在课堂上,也体现在班级管理中。虽说“严师出高徒”,不严无以正风,不严无以养德,不严无以束纪,若对“屡教不改”的后进生只严不宽,一有风吹草动便予以惩处,反而易激起学生的对抗情绪。课堂上遇到问题,应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即予以肯定。不唯师,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后进生参与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班级管理中,班规的制定、干部的选任、评优评教一律让学生参与、监督,给后进生一展身手的机会,形成一种民主、开放、融洽的氛围。

“十个指头有长有短”,后进生则是最短的那一根指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光靠班上的优生建不好班集体,因此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爱心的奉献,人文的关怀。杜甫有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必须懂得心灵教育的艺术,对后进生多一些人文关怀,用阳光般的爱温暖他们、关注他们、尊重他们,让他们从教师、同学身上获取信心、力量和挑战困难的勇气,从失败中站起来,一步步迈向成功。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有希望,我们的明天才会更加灿烂。

(作者单位:河北省广宗县职教中心)

上一篇:逝去的是谁的童年 下一篇:国家公民、自然人和社会人